公安局跨区域协作机制

2024-1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安局跨区域协作机制(精选7篇)

公安局跨区域协作机制 篇1

【案例一】2010年8月18日,湖南保靖籍特大诈骗犯罪嫌疑人何志春被我市警方上网追逃。今年“清网行动”以来,青阳派出所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加大与有协作关系的保靖警方联系,获得了一批非常有价值的线索。7月,原青阳派出所所长钱伟带队远赴保靖,在当地警方的大力配合下,成功规劝何志春投案自首。

【案例二】2009年底在一起撬盗保险柜案中,警方一时难以取得突破,但经过和有协作关系的河南虞城警方网上交流后,很快从发生在2010年1月1日联通公司虞城分公司的一起撬盗保险柜案件中发现了相似之处,两地警方判断这两起案件有串并案条件,应属同一个团伙所为。不久,该案5名犯罪嫌疑人就被全部抓获,这起横跨大江南北的特大系列盗窃案胜利告破。

【解读】全国范围内的人口大流动,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显著特征。江阴作为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城市,吸引了近百万的流动人口,并且正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这一庞大的流动群体,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治安管理、城市公共服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江阴成为典型的犯罪输入型城市。

“由于体制机制、理念意识、地理环境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打击跨区流窜犯罪,的确面临着难以绕开的困惑和障碍。”副市长、公安局长陶苏根总结了“四大瓶颈”:一是人口和房屋的实有之困。由于人户分离现象严重、流动人口群体庞大,实有人口特别是流动人口底数不清,实有房屋特别是出租房屋变动频繁,已成为公安社会管理最棘手的问题。二是信息封锁之弊。省市之间一些信息资源更为丰富、鲜活的信息库仍然设有查询权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日常管理、侦查破案的效率,有时甚至因为一项关键信息无法获取,导致整个侦查计划被迫搁浅。三是人地生疏之艰。出差办案民警到外地核查线索、缉捕犯罪嫌疑人,需要大量的警力、精力和经费,周期长、难度高、消耗大,办案成本高,还面临着交通环境不熟、风土人情不熟、方言俚语不熟等棘手问题。四是联动协作之难。“各家自扫门前雪”的情况还大量存在,跨省市外出办案协同机制还没有取得普遍共识,真正形成办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协作氛围,还尚需时日。

为此,去年3月18日、19日,开全国公安机关之先河,我市警方与湖南、湖北、四川、河南、安徽、山东、贵州以及我省等8省29县(市)公安机关,建立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跨区域警务协作,得到《人民日报》、《法制日报》、《人民公安报》等主流媒体及公安部全国社会管理创新会议的高度评价。这项协作机制确定:对流动人口管理坚持“平等、协作、共赢、发展”的原则,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协作共享,双方取长补短、互助互鉴,增进友谊、携手共进,共同推动两地公安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协作范围将包括各类信息资源的交流共享;打击流窜犯罪的联动协作;各类成功经验的交流互鉴;多层面挂钩结对、互帮互学等多个层面。其中,29个公安局之间的流动人口流出、流入信息互换,以及流窜性、系列性刑事案件线索和盗、抢、骗、假币犯罪等高危人群信息将实现互通,对犯罪新形式、新手段、新趋向进行及时信息交流。此外,29个公安局还将建立包括查询布控、跨区保障、远程辅助、特情交流、协同维稳五项内容在内的联动打击犯罪机制,参与联署协议的县(市)局、刑侦、治安层面还将各自明确一至两名专职联络员进行对接,进行点对点实时联系,并将探索性地开展协作双方局与局、队对队、所与所之间的挂钩结对、互帮互学工作。

【数据】自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跨区域警务协作机制建立以来,我市警方已向协作地发出外来重点人员信息4万余条,均得到了及时回应,并为协作单位提供重点人员信息核查200余批次。同时,通过与协作单位的紧密配合,破获各类案件350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30余名,其中逃犯70余名。据测算,一般刑事案件跨省办案成本较以往降低了20%以上。

公安局跨区域协作机制 篇2

关键词: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联盟,跨区域旅游协作

1 相关概念及内涵

1.1 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联盟

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是于2015年由银川向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发起成立的区域旅游城市联盟, 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依托丝绸之路沿线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情,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抱团发展丝绸之路沿线旅游产业, 目前已有西安市、兰州市、乌海市、鄂尔多斯、石嘴山市、吴忠市等26个城市率先响应。

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联盟计划建立政府和民间互访交流机制, 加强合作交流, 共研旅游发展战略, 协调旅游发展策略, 共同打造区域精品旅游线路, 整合媒体资源构筑城市宣传联盟, 共同推进城市间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共建丝绸之路旅游品牌, 开拓丝绸之路旅游市场, 促进丝绸之路旅游经济发展。

1.2 跨区域旅游协作

跨区域旅游协作就是旅游经济实体基于利益共同点, 整合区域旅游资源, 在区域内部或区域之间实现旅游资源的相互协作及有效流动, 打造全域化的旅游目的地和集群化的旅游产业体系, 实现各方效益最大化。跨区域旅游协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其实施受到诸如旅游资源空间差异、区域关联性、行政区划、相关主体协作利益、旅游市场空间差异等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赵飞等人将区域旅游协作的组织模式划分为五类:行政区域型、经济区域型、交通线路型、旅游圈型、主题型组织模式[2]。寇大伟认为, 目前我国跨区域旅游协作机制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中央政府主导型的区域协调机制、省内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型的区域协调机制、省级市场主导—地方参与性的区域协调机制、省级地级市间政府主导型的区域协调机制[3]。

2 丝绸之路沿线跨区域旅游协作发展背景

2.1 丝绸之路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自公元前2世纪始, 丝绸之路已成为沟通与加强亚欧非大陆之间政治联系、经济往来、社会交流、文化融合、宗教传播的融合之路与发展之路, 对促进亚欧非之间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4]。随着中国入境旅游的蓬勃发展, 丝绸之路旅游线路成为我国重点向海外推介的15条黄金线路之一, 并且作为世界级旅游线路产品, 受到世界旅游组织向国际旅游市场的着力推介。1988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丝绸之路研究计划”, 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合作项目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正式启动, 开启了中国与世界共同推进丝绸之路旅游发展合作的大门。1996年, 新亚欧大陆桥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共建现代丝绸之路、扩大亚欧经济文化交流”成为亚欧各国共识。由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和国家旅游局牵头编制的《西部旅游投资规划》初步确立了西北地区围绕“丝绸之路”沿线为西北地区旅游资源和旅游线路开发的主轴地位。2013年“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和2014年丝绸之路跨国申遗的成功有力推动了欧亚各国和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及区域发展。由世界旅游组织 (WTO) 主办的第六届和第七届丝绸之路旅游国际大会分别于2013年和2015年在甘肃敦煌和陕西西安召开。随着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和丝绸之路的成功申遗, 丝绸之路沿线的旅游产业更加蓬勃地发展了起来[5]。

2.2 跨区域协作成为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旅游业作为我国的新兴产业, 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关联性高等特点, 要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战略[6]。目前, 我国区域发展重点和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研究已被列为“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的25个重大课题之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 也提出了“要建立完善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 探索建立城市群管理协调模式。”旅游业作为我国推进战略举措的重要内容, 应将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作为今后发展旅游业的主要任务之一[7]。在我国当前的旅游业发展过程中, 地方保护主义、以行政区划代替旅游区域等现象大量存在, 造成市场恶性竞争、分割旅游线路、旅游产品重复建设等违背客观规律的问题, 因此, 跨区域协作成为我国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3 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联盟发展现状及特征分析

3.1 发展现状

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联盟自2015年成立至今, 已有26个成员城市积极响应, 联盟积极构建互访交流机制, 打造合作交流平台, 共研发展战略, 互通管理经验, 共同打造区域精品旅游线路, 推广丝绸之路旅游品牌。目前, 旅游资源评估、旅游市场调查、旅游景气指数预测等工作已在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联盟成立之后逐渐步入正轨, 随着相关旅游测评数据的出炉, 联盟将可以定期发布丝绸之路沿线综合及专项旅游指标信息, 建立健全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资源信息数据库, 为丝绸之路沿线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2015年, 以“创新合作模式促进丝绸之路旅游发展”为主题的“2015欧亚经济论坛旅游合作分会”在西安召开。会上, 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联盟通过了2016年度联合营销工作计划, 进一步推动了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联盟在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旅游业发展方面的的协作步伐。

3.2 特征分析

3.2.1 建设理念先进

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联盟以在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区域内建立统一的市场规则与秩序, 促进旅游产业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优化配置并相互协调为初衷, 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赢发展”为宗旨, 旨在建立健全丝绸之路沿线旅游产业政府和民间互访交流机制, 在区域内及区域之间积极开展多层次、全方位旅游合作, 以新的合作模式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大框架下建设“丝绸之路旅游带”, 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联盟在区域旅游协作的大趋势下依托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资源, 协调区域旅游资源, 以先进的建设理念搭建起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协作平台。

3.2.2 运营尚不成熟

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联盟成立于2015年, 虽然建设理念先进, 但各项运营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 政府间高层领导磋商机制尚不完善, 未形成完善的区域旅游产品体系, 各城市间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进行过程当中, 尚未形成畅通的联盟旅游交通体系, 旅游城市公共服务标准体系还未建立, 区域旅游服务保障体系有待完善, 联盟运营机制尚未完全成熟。

3.2.3 发展潜力巨大

丝绸之路沿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情, 丝绸之路干线和支线途经28个国家, 拥有200项世界遗产, 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联盟的成立进一步推动了沿线城市旅游业的联动发展, 有效统筹了丝绸之路沿线旅游资源, 有利于丝绸之路沿线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挖掘丝路文脉、激发市场潜力, 对丝绸之路沿线城市“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赢发展”意义重大。

4 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联盟加强了旅游协作的发展动力

4.1 市场需求的引导

在区域系统中包含着发展程度各异的子系统, 每个子系统都存在着发展上的不平衡。旅游市场需求的扩大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旅游市场刚性需求的外延有利于缩小地区经济间的差距, 通过区域旅游合作的开展有利于进一步扩充区域整体旅游市场空间, 达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缩小各区经济差距的目的。

齐兴田认为, 区域旅游合作所引起的市场需求扩大主要源于以下两方面:一是合作区域整体旅游形象的提升将增强区域旅游吸引强度;二是区域旅游合作能够清除区域内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障碍, 使各地区互为客源市场, 有效分工, 形成区域旅游整体市场[8]。

4.2 “互联网+”的技术支持

依托“互联网+”的技术支持, 建设智慧旅游城市、智慧乡村、智慧景区、智慧旅游饭店、智慧旅行社, 搭建集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营销、电子商务于一体的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 有利于有效整合区域旅游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和基础系统的构建, 有利于逐步完善应用系统、网络系统和数据备份系统, 实现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联盟统一的数据规范和数据标准、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和数据交换平台、统一的数据管理中心和综合分析中心, 提供综合的数据服务, 实现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联盟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互享, 为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联盟加强区域旅游协作提供技术支持。

4.3 “旅游+”的创意引领

习近平书记指出“:旅游是综合型产业, 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 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旅游+”是指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融合力及催化集成作用, 为相关产业和领域提供旅游平台, 插上旅游翅膀, 形成新业态, 提升其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在此过程中“, 旅游+”也有效地拓展了旅游自身发展空间, 推进了旅游业转型升级。

丝绸之路沿线各区域的现有旅游产业总体较为弱小, 培育丝绸之路国际特色驿站、丝绸之路文博业、丝绸之路研学游、丝绸之路演艺等“旅游+”新业态有利于整合区域旅游业及相关产业资源, 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发展提供新思路, 发挥旅游业“搭建平台, 促进共享, 提升价值”的功能, 促进区域产业融合, 扩大产业面, 延伸产业链, 扩大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联盟旅游协作的深度和广度。

4.4 丝绸之路文化资源优势急需转化为经济优势

2015年6月19日, 丝绸之路旅游部长会议在西安召开, 在会上, 各国旅游部长一致认为“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有的宝贵财富, 亦是丝路沿线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中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创始者, 将在丝绸之路旅游发展中将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9]。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联盟的发展依托于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资源, 资源禀赋的相似性为区域旅游业协同发展提供了条件, 有利于区域旅游协作的进行。

王凯指出, 我国许多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密集的地区由于行政区域的刚性约束, 在旅游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矛盾, 应根据地区旅游经济现实特征和区域合作基础, 加强旅游空间整合, 优化区域旅游经济关系和空间调控体系, 促进区域旅游协作[10]。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联盟中许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薄弱, 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联盟加强区域旅游协作有利于沿线城市将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缩小区域内各地区的经济差距[11]。

5 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联盟区域旅游协作机制创新路径

5.1 建立健全政府间高层领导磋商机制

以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联盟为基础, 加强周边城市在信息、人才、资本、资源、管理、营销等多个方面的政府间旅游合作。成立区域旅游协同发展领导小组, 打造常态化政府间交流平台, 制定定期旅游协调会议制度, 统筹协调区域旅游发展合作问题, 打破行政壁垒, 共同制定相关政策标准, 实现区域旅游市场监管合作, 打造无障碍旅游区。

5.2 打造区域文化旅游产业集团

通过PPP等新型融资模式, 开展政企合作, 鼓励小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融合等方式扩张, 组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业集团, 依托并整合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资源, 开发丝绸之路沿线旅游产业, 拓展业务范围, 整合产业链, 支持其上市融资, 引导金融机构对区域文化旅游产业集团和相关旅游项目加大融资支持。

5.3 共同推进区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依托以高速、国道、省道为骨干, 县乡道路为支线的交通路网体系, 加强周边主要旅游城市及精品景区的互联互通, 完善沿线基础保障设施, 加快各城市间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畅通的联盟旅游交通体系。加快推进甘肃省20个大景区等丝绸之路沿线重点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精品景区间的互联互通水平。重点提升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联盟各成员城市在适应旅游者在旅行游览过程中多种需要的各项物质设施的水平。

5.4 共同打造丝绸之路精品旅游线路

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联盟各成员城市依托丝绸之路沿线旅游资源, 串联区域精品景区, 构建畅通的联盟旅游交通体系, 坚持统一规划、生态保护、区域联动、道路联通、市场需求等原则, 联合打造丝绸之路精品旅游线路。使海内外游客充分了解丝绸之路的灿烂历史, 赋予古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5.5 共建丝绸之路旅游品牌

突出丝绸之路文化特色, 以核心景区为支撑、辐射周边景区 (点) , 整合区域内各种旅游资源、旅游产业要素、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 打造敦煌综合景区、崆峒山综合景区、麦积山综合景区、嘉酒综合景区、七彩丹霞综合景区、黄河风情线综合景区、武金综合景区、甘南香巴拉综合景区、陇南“两江一水”综合景区等一批品牌旅游景区, 重点宣传打造“丝绸之路冰雪风情节”等品牌节庆活动, 形成一批精品旅游线路, 全面打造丝绸之路国际城市旅游品牌形象, 共同开发丝绸之路旅游品牌。

5.6 共同开发丝绸之路旅游市场

细分境内、境外市场, 狠抓重点市场, 有针对性地开展旅游宣传营销。立足丝绸之路国内沿线地区客源市场, 大力开拓北京、上海、内蒙古、西南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客源市场, 积极开发港、澳、台及国内其他省份主要大中城市旅游市场;大力拓展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及日韩、东南亚等境外旅游市场, 努力培育欧美等高端客源市场;积极培育城市旅游、文化旅游、商务休闲、会展旅游、自驾游、家庭旅游等新兴市场。强化重点客源地市场营销, 在重点城市设置营销办公室, 安排专人开展旅游推介活动。

充分运用新媒体营销手段, 打造丝绸之路智慧旅游平台, 由线下营销向线上线下并举转变, 加强移动互联网、自媒体、电商平台的宣传营销, 推进景区和各旅游企业实现无线Wifi全覆盖, 开通景区、线路、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线上服务功能, 打造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线上交易, 充分利用知名搜索引擎、知名专业旅游网站、微信平台和手机客户端, 加强与门户网站、知名专业网站、大型旅游论坛、手机移动终端媒体合作扩大网络影响力, 充分利用微博、淘宝、微信等自媒体平台进行网络营销。

5.7 打造区域旅游综合服务保障体系

构建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旅游综合服务保障体系, 以一级旅游服务中心为核心点, 二级旅游服务中心为支撑点, 三级旅游服务中心为配套点。旅游服务中心能够全面、多元的提供集“吃、住、行、游、购、娱”的“菜单式”服务, 游客中心服务站点要求位置合理, 体量合适, 满足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旅游交通体系建设的需要, 突出丝绸之路文化特色, 要求配套设施信息化程度高, 快速便捷, 配套设置相应的停车场、咨询中心、旅游商品销售点等。

依据《全国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 (2009-2015) 》, 以“完善标准体系、健全标准制度、促进标准协调、保证标准实用”为思路, 以游客满意度为基准, 充分发挥旅游标准化手段的关键性基础作用, 按照全国旅游业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 结合丝绸之路旅游产业发展的特色, 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在标准实施及评价中的积极作用, 推进丝绸之路区域旅游综合服务保障体系标准化建设。

参考文献

[1]Cooper, D.R, &Schindler, P.S.Business Research Methods, New York:Mc Graw-Hill, 2003.

[2]赵飞, 李新, 彭华.区域旅游协作:实质、影响因素与组织模式[J].特区经济, 2006 (09) .

[3]寇大伟.我国区域协调机制的四种类型——基于府际关系视角的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5 (04) .

[4]郭鹏, 董锁成, 李泽红, 李宇, 程昊, 袁靓.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业格局与国际旅游合作模式研究[J].资源科学, 2014 (12) .

[5]马耀峰, 刘军胜.中国丝绸之路世界遗产旅游发展战略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5 (06) .

[6]钱益春.区域旅游协作的理论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01) .

[7]邹光勇.中国区域旅游合作障碍的成因及政府协调机制研究[J].旅游论坛, 2015 (01) .

[8]齐兴田.东北三省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模式及实现路径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 (02) .

[9]共同开创丝绸之路旅游合作新时代[N].中国旅游报, 2015-06-22 (002) .

[10]王凯.我国省际毗邻地区旅游经济的空间矛盾及其调控[J].软科学, 2004 (02) .

公安局跨区域协作机制 篇3

关键词:重庆市;上海市;地票;跨区域流转;土地发展权;建设用地指标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8-0422-04

从世界各个国家的发展情况来看,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全球范围普遍存在的规律是:城乡建设用地大量增加,农村建设用地相应减少,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由于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城市化发展出现了与之相悖的情形。我国的大中型城市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对不断增长的人口的承载能力,其对土地的需求量较大;同时,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存在着农村可耕种土地荒废、农村建设用地闲置的现象,与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形成鲜明对比,出现了两类土地资源之间不对等、不互补的现象。因此可以看出,城市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2种不同资源的配置与协调直接影响并制约了城市的经济建设与城镇发展。

2013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国家粮食安全战略,18亿亩耕地红线依然必须坚守,同时现有耕地面积必须维持基本稳定。国务院每年向各个城市下达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有限,因此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文明建设等角度难以满足城市本身对土地的需求。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以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这为填补城市建设土地资源缺口提供了一个指导方向。

重庆市于2008年12月开始实行地票交易制度,将农村闲置宅基地复垦,形成建设用地指标,供城市建设使用。重庆地票交易制度从宏观长期的角度对城乡建设性用地进行综合平衡,保障了城市建设用地供给,同时增加了市场土地供应量,减弱了因土地太少导致的房地产价格畸形高涨的趋势,同时保护了农村耕地。目前全国推行地票交易制度较为成功、规模较大的为重庆市,并且交易主体范围广泛,交易流程明确,效果显著。四川省成都市、广东省广州市、江苏省宿迁市、安徽省宣城市近年来纷纷尝试开展地票交易,但仅限于这些地级市市域内的土地资源置换,供给对象为乡镇企业或开发区企业,每年的交易面积较小。

地票交易制度在协调城乡建设用地平衡上有其优越性,但目前推行使用的区域较少,且使用区域有限。目前我国许多大中型城市不具备开放地票交易制度的条件,但城市建设用地资源供给又较为紧迫,从而严重制约着城市经济建设和人文建设进程。因此,本研究尝试将地票供给方和需求方所在的区域分开,以重庆市作为地票供给方城市,上海市作为需求方城市,使地票跨区域流转使用,以期为需求方城市供给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使得双方城市利益共享。

1 地票跨区域流转背景

1.1 重庆地票制度

重庆市成立的农村土地交易所以地票交易为核心,开展“先补后占”的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模式,以期借此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优化城乡土地资源配置,加快城乡统筹改革。重庆市地票运行模式分为复垦、验收、交易和使用4个环节[1]。地票交易的具体流程见图1。

地票就是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的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用地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后可用于建设的用地指标[1]。土地開发者可以根据自身建设项目的需要在重庆市农村土地交易所竞购地票,并在符合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范围内选择相应耕地作为拟开发用地;政府首先将开发者所选耕地征转为城镇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后,对该地块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土地一旦出让,即为竞购者的地票落地使用。在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背景下,重庆市对建设用地的需求是地票交易制度实施的主要根源。

1.2 重庆市地票制度的成效

重庆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建设用地供给不足,同时重庆市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村建设用地资源浪费严重。自地票交易制度实施以来,效果主要体现在促进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挂钩,确保城乡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总量不减少;促进城市反哺农村、发达地区支持落后地区;坚持国家土地制度,依法保障农民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激活城乡要素市场,完善城乡市场体系。地票制度的实施,推进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截至2013年12月16日,重庆市地票交易累计 0.811万hm2,地票交易额245.27亿元;累计复垦建设用地 1.21万hm2,交易地票1.114万hm2,已有0.53万hm2落地使用[2]。重庆市的历年地票交易数据见表1。

3 结论

目前,重庆地票交易制度在重庆市内实施效果良好。本研究将重庆市的多余地票跨区域流转使用到上海市,通过对重庆地票的供给机制、上海市土地资源的缺乏现状作分析,得出重庆地票向上海市跨区域流转存在市场需求;同时通过设立地票跨区域流转机制,对跨区域流转地票交易价格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其现实可行性;最后通过对重庆地票跨区域流转产生的4个方面影响,即重庆地票价格、上海市房价、国家宏观调控、流转区域限制作出分析评价。通过本研究对地票跨区域流转机制的建立与分析可知,通过重庆市与上海市土地发展权之间的置换,可以缓解上海市建设用地紧张的局面;同时,重庆地票跨区域流转也可以作为重庆市目前农村土地改革、农村土地发展权处理的参考办法,加速重庆市城乡统筹建设,发展农村经济。

参考文献:

[1]重庆市人民政府. 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管理暂行办法[Z]. 重庆:渝府发[2008]127号,2008:7-11.

[2]重庆市人民政府.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2012年公报[EB/OL]. (2013-07-18)[2014-01-10]. http://www.cqgtfw.gov.cn/zwgkml/tjfx/gtfggb/201312/t20131218_219603.html.

[3]重庆户籍改革开启 千万农村人口将转市民[EB/OL]. (2010-07-14)[2014-01-10]. 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2010-07/14/content_10103127.htm.

[4]重庆市人民政府.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意见[Z]. 重庆:渝委发〔2012〕23号,2012:1-2.

[5]先 静. 城乡统筹背景下成渝两地的农民工住房券机制设计[D]. 重庆:重庆大学,2012:35-37.

[6]石忆邵,黄银池.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上海开发区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2011,5(5):13-19.

[7]卢为民,马祖琦. 看日本东京都如何解决土地供需矛盾[J]. 中国土地,2013(4):62-63.

[8]上海商报地产. 201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1亿[EB/OL]. (2013-1-31)[2014-01-10]. http://www.shbiz.com.cn/Item/200957.aspx.

[9]重庆市国土房管局. 关于规范地票价款使用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垦的指导意见(试行)[Z]. 重庆:渝国土房管发:[2010]384号,2010:2-5.

柳州银行跨区域发展迈大步 篇4

柳州银行跨区域发展迈大步

日报记者 蔡挺

继12月26日柳州银行河池分行在河池隆重开业后,喜讯频传,12月27日,柳州银行融安支行与广西融水元宝山村镇银行双双开业,这标志着柳州银行在2010年基本完成柳州县域网点布局,并继续向农村金融市场进军。更重要的是,这标志着柳州银行在实现跨区域经营的战略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12月26日,柳州银行河池分行开业——

第一家异地分行成立

一年前,柳州银行的第一家异地支行——来宾支行就已经成立,而河池分行是柳州银行在异地按“分行”级别设置的第一家分行,河池分行的开业对柳州银行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柳州银行“3-5年发展战略规划”,更名是第一步,接下来是实施跨区经营,引进战投和适时启动IPO。今年9月份,柳州银行成功由柳州市商业银行更名为柳州银行。而河池分行的成立,是柳州银行更名之后,向跨区域经营迈出的坚实一步。

柳州银行是柳州优秀金融企业,始终坚持“心服务,诚相伴”的服务理念,致力成长为“市民的银行、社区的银行、中小企业的伙伴银行”,深化改革创新,强化内控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截至今年11月末,柳州银行的资产总额突破220亿元,本外币存款余额突破201亿元,贷款余额突破100亿元,各项业务指标均居我市银行业前列。

柳州银行河池分行的开设,不仅是柳州银行自身发展的大事,也是柳州与河池开展金融合作的一件大事。河池市地方金融机构不多,金融服务需要补充,急需引进新的金融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柳州银行选择进驻河池,为河池金融市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有助于进一步融通和整合两市金融资源,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共同推进两市经济腾飞,实现共赢发展。

12月27日,柳州银行融安支行开业——

完成柳州县域网点布局

目前,柳州银行已基本完成了在全柳州县域网点的布局。12月27日,柳州银行融安支行开业,这是继去年成立柳城支行后,柳州银行设立的第四家县域支行。这也说明了柳州银行在向异地扩张的同时,仍在不断地巩固和扩大柳州本土的市场。

融安支行是柳州银行下辖的一级支行,也是柳州银行成功更名后在柳州北部三县中新开业的第一家分支机构。融安支行的开业,力图通过社区化、专属化、便利化的服务模式,为市民提供集存款、贷款、理财、投资为一体的全方位金融体验,以全新的形象、优质的服务回报社会。

新落成的融安支行营业大厅宽敞明亮、设施齐备,设有VIP室、理财室、自助银行,办理贸易融资、贴现、保理、贷款承诺、保证、信用证、票据承兑等授信和融资业务,以及相关的中间业务等金融服务。并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提供“建材通”“商贸通”“商农通”等“微贷通”系列贷款业务,是一个集个人金融业务和对公金融业务为一体的多功能金融服务网点。

12月27日,广西融水元宝山村镇银行开业——

继续进军农村金融市场

柳州银行在积极设立县域支行的同时,也在通过设立村镇银行等渠道进军农村金融市场。去年11月柳州银行发起成立了广西柳江兴柳村镇银行,开启了农村金融的新篇章。今年12月27日,在柳州银行融安支行开业的同一天,广西融水元宝山村镇银行也迎来了开业的大喜日子。

广西融水元宝山村镇银行是由柳州银行牵头,融水苗族自治县自来水厂和众多自然人共同出资组建成立的。作为我市第二家挂牌的村镇银行,融水元宝山村镇银行的成立不仅是融水县经济金融发展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市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的一个丰硕成果,对推动我市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具有标志性意义。

建立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决策,有利于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成熟,弥补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的供给,满足中低收入群体和微小企业的金融需求,增加农村中低收入群体的信贷可得性,进一步改善金融业的产权结构。

广西融水元宝山村镇银行成立之后,将坚持“潜心三农、关注微小、服务地方”的经营方针,开拓农村市场,合理确定市场定位,充分发挥“一级法人”的体制优势,全力支持融水地方经济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融水人民。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评课稿 篇5

我国的资源生产和消费在地区是不平衡的,陈老师执教的《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工程为例,层层深入,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一、 巧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3月开工,实现整线贯通,正式投产输气。一期工程建设投资约为1200亿元,年输商品气120亿立方米。主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向东贯穿9个省区,管线主要穿越戈壁、沙漠、平原,但也需三次跨越黄河,一次跨越长江,还要穿越吕梁山和太行山,最终到达上海市区,全长4200多千米。”西气东输工程为我国的四大工程之一,陈老师以西气东输的背景知识引入能引导学生关注重大的地理时事,极大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自然导入到上课的内容

二、层层深入,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陈老师通过展示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四个问题:1.世界和我国能源消费利用有什么差异? 2.我国的能源消费构成中为什么以煤炭为主? 3.我国长期把煤炭作为主要能源带来了哪些问题? 4.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利用的比重较大,那么它作为能源有哪些优势和不足?这些问题联系紧密,层层深入,在学生独立思考过程中对西气东输工程的必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

三、注重读图指导和图文结合

地理学科具有区域性的特点,陈老师能重视读图的指导。如分析中国东部和西部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扇形图,指导学生读图的要点。通过对中国油气资源的分布图的分析,导出中国油、气资源的战略格局“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四、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1、首先是进行分组:第一排(分2组):对东部地区社会经济影响?中间排(分4组):对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影响?第三排(分2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使学生明确要讨论的内容。

2、其次师生共同参与,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3、再次是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各组同学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其他组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发言、点评的过程中明确我国进行西气东输的经济意义与生态意义。教师在归纳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提出西气东输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

五、课后归纳,拓展视野

跨区域转养老保险关系的情况 篇6

1

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

本人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

3

养老保险缴费凭证

4

养老保险手册

5

原工作单位的解除(终止)劳动关系证明书以及新工作单位的工作证明或者劳动合同

办理步骤

1

第一步,携带上述材料,到新就业地的市级社保中心,填写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申请表。

2

第二步,通过审核后,新就业地社保中心会向原社保经办机构发出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联系函。

3

第三步,原社保经办机构审核通过,将养老保险基金划转到新就业地社保中心。

4

公安局跨区域协作机制 篇7

1 南京实施跨区域创新合作的战略意义

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紧要时期,南京跨区域合作以创新合作作为“凝聚核”,既有内在机制的推动,又符合经济发展趋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首先,顺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由外延式向内生式转变,实质是实现由依赖传统要素的增长向依赖创新要素的增长转变的过程。在我国区域经济规划与政策制定中,增长极发展战略被广泛应用,其基本的理论假设是增长极的经济辐射,将形成增长极与经济腹地间的扩散效应,产生大规模的就业增长影响(Hermansen,1972;Erickon,1975)。这些思想建立在传统要素区际流动形成的空间经济联系基础上,但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为掌握技术、知识等的创新人才与创新型企业,掌握核心要素,是抓住发展制高点的关键。以南京为核心的跨区域创新合作顺应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

其次,实现毗邻城市间合作模式创新。当前跨区域合作研究主要从要素互补、产业转移等角度展开,但由于交通运输规模经济的实现,毗邻城市间增长溢出的主要渠道并非投入—产出联系,这种联系可能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展开,而不局限于本区域,这是政府政策无力改变的事实。而创新要素尤其是创新人才、创新型企业在空间上的扩张,毗邻效应更为明显,成为核心城市对周围区域发挥辐射作用、形成增长溢出的重要渠道。创新溢出在内生增长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被国内外研究多次强调[1],但创新流动的规模与影响随地理距离增加而下降,而且,对国内的影响大于国际[2,3]。因此,创新导向的南京跨区域合作,为毗邻城市间合作模式的创新探索发展路径。

第三,引领中西部经济发展。国家发改委2010年6月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对南京城市功能的定位是“发挥南京沿江港口、历史文化和科教人才资源优势,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长江航运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南京都市圈建设,促进皖江城市带发展,成为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由此可见,南京在国家整体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南京地处我国经济重心——长三角经济区,同时是长江流域经济带重要的枢纽城市,因此其经济发展对于承东起西、促进东、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方面南京沿江向西及两翼的较大范围内无特大城市,这就决定了其在接受上海直接辐射的同时,可以向西辐射长江中上游经济区、开发内地资源和市场,具有传递辐射的功能[4];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示范作用。南京跨区域创新合作的有效实施,为其他城市间跨区域创新合作的展开提供经验借鉴。

2 南京跨区域创新合作的形成机制

跨区域创新合作的形成机制在于:市场机制推动创新要素的跨区流动及创新活动空间外部性的存在,使区际创新过程中产生空间依赖,空间位置邻近的区域之间形成显著的协同发展效应。因此,创新要素的空间集聚与扩散是科技—产业、区际互动发展机制的形成基础,是跨区域创新合作形成的内在机制。

2.1 创新要素的空间集聚机制

从区域层面,技术创新分为内生型和外源型两类。内生型技术创新即自主创新,主要是依靠区内创新要素的有效配置,形成创新要素相互作用及反馈机制构成的区域创新网络,形成持续的新技术来源。外源型技术创新主要依赖于外部技术输入,如通过技术市场交易、区际贸易及跨区投资过程实现的技术扩散。因此,区域的创新能力首先取决于创新要素禀赋条件,即使是选择技术输入型发展战略,引进技术能否转化为自身竞争力还取决于区域创新资源禀赋约束的区域创新吸收能力。

创新要素的空间分布一方面表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耦合的典型特征,即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往往是创新要素集聚的区域,两者形成明显的正反馈机制;另一方面,呈现出明显的行政区域中心集聚化特征,即创新要素尤其是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水平与行政区域中心性特征相耦合。南京作为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省份的省会城市,科教资源的集聚优势十分突出:拥有各类高校60多所,江苏进入全国前100名的15所大学中,有10所位于南京;科研院所500多家,占全省2/3以上,拥有一大批在国内处于领军地位的电子、船舶类的大型研究所,省部级以上重点试验室等科教文化资源在全国处于第一方阵;就人力资源来说,拥有在校生70多万人,每年毕业大学生20多万人,各类科技人才70多万人,院士数量处于全国前列。显著的科教资源和人力资源集聚优势,是推动南京实施跨区域创新合作、形成区域创新中心的前提基础。

2.2 创新要素的空间扩散机制

创新要素的扩散特征与传统要素不同,空间取向、作用强度等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是区域间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过程[5]。创新空间扩散包含2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企业间创新溢出,二是区域间创新溢出,这两方面是内在统一的,企业间的创新溢出是区域间创新溢出的微观载体,而区域间创新溢出是空间表现。在区域系统中技术变化内生于宏观增长理论中,空间相互依赖通过要素流动、创新扩散和贸易影响技术变化和增长[6]。创新要素空间溢出效应取决于地理位置的邻近性与技术的相似性程度。现代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创新要素空间流动的地理约束大大降低,但大量与创新过程相关的新经济知识是难以复制的,而且不具有完全获取性。这种新知识由大量技术、组织及实践构成,其扩散要求直接接触及密集的交流。因此,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距离衰减”特征,这已经由欧盟、美国等国家、地区内创新要素扩散特征的研究成果所证实。另外,创新过程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加具有地方化特征,区际溢出是创新产出区际差异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7]。

在跨区域创新合作过程中,扩散是双向的,存在重要的反馈机制,其形成依赖于创新主体间密切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直接受到空间因素的制约。这也就是知识、创新扩散往往存在明显的毗邻效应的原因,地理位置的邻近再辅以技术上的相似性,为反馈机制的形成创造了优越条件,也为跨区域创新合作的深化提供保障。

2.3 科技—产业互动发展机制

科技与产业间具有互动发展的内在动力。一方面科技发展是产业不断升级的保证;另一方面,产业发展不断为科技创新提出新需求。而区域的科教资源优势能否转化为区域创新资源优势、科技要素能否转化为创新要素,关键在于能否实现科技与产业的互动发展。区域科技优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比较静态特征,只有与区域产业部门形成互动发展才能转化为区域创新优势。各种创新要素的组合方式和效率决定了创新绩效,打破科教资源流动的小循环,形成区域内科教资源、产业资源等的大循环,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对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推动区域实现自主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南京具有明显的科技优势,在诸多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处于全国领先;另一方面,丰富的企业资源,雄厚的产业实力,为创新研究提供了优越的市场条件。高校院所的学科团队与企业结对合作,共建“校企联盟”,包括生物医药、风力发电、光伏太阳能、半导体照明、轨道交通等领域。如南京大学与连云港共建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使南京大学在高新区、特色产业基地等建设的研发中心达到10家;南京农业大学在高邮、宿迁、常州、张家港、南京市六合区等地设立了产学研办公室,开展深入合作。正是通过科技与产业的互动化发展,实现双赢,为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2.4 区际创新互动机制

区际创新生产率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由区内市场推动的研发发展差异来解释,但同时,区域创新存在明显的外部性,并与经济增长关系显著,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是每一区域必须考虑的显著因素,使空间层面上总量水平并非收益递减[8]。而从整体上来说,创新的空间扩散过程限于相对较小的地理范围[9]。技术知识转移一般发生在有限地理空间范围内,区位和接近性直接影响区域创新性[10]。知识溢出要求主体间频繁的接触与相互作用,知识溢出的成本随距离而增加[7]。专利与研发活动也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溢出效应的发生具有高度的区位性,仅存在于大约300公里范围内[9]。也就是说,生产性主体的区位和接近性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区际存在知识溢出,而且地理上邻近的区域间溢出更加显著[5]。

对我国的研究也取得了相似结论,国内研发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正向推动作用,而且国际技术溢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本省的吸收能力[11,12]。省域创新行为在空间上并不是分散分布的,创新产出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也就是说存在着空间上的创新集群现象[13]。因此,实施以南京为中心的创新合作战略,要充分考虑空间效应的内在机制,在创新合作区域的选择上注重毗邻性、技术接近性。

3 南京跨区域创新合作的优化路径

南京跨区域创新合作需把握创新要素空间集聚与扩散的内在机制,通过完善市场、协调供需、培育创新网络及制度创新,实现合作模式的创新。

3.1 实现创新要素市场的一体化,提升企业获取外部创新资源的能力

实现创新要素共享、区际无障碍流动,能够促进创新要素高效整合,形成紧密的区际创新网络,是提高区域创新系统效率的先决条件。

围绕创新活动的市场一体化建设,需要着重加强以下3个方面:一是知识产权市场一体化,为创新主体提供创新收益保障机制。通过知识产权竞价,使创新要素收益最大化,有效减少机会主义和“搭便车”行为,增强创新活动的利益驱动;探索多样化的知识产权实现方式,鼓励知识产权与实物资本的结合;整合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打破行政区划约束,形成一体化运作模式,提高创新成果转化率。二是高端人才市场。保持系统中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活力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整合区域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以高素质人才引领创新型经济发展。高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要与创新平台的建设相辅相成,促进创新人才的集聚,从而加速创新型企业的集聚和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三是加快南京科技金融中心建设。资本市场不仅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融资平台,更具有科技孵化功能,推动创新型产业发展。金融资本流动的市场化导向比较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突破行政区经济的刚性约束,助推跨区域创新合作的深入开展。加强南京科技金融中心建设,开展科技金融服务方式多样化的探索,积极为新兴产业提供资本的支撑和各种平台的支持。

总之,围绕创新活动的市场建设,是实现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保障,其中资本市场的建设是先决条件,形成高效、规模化、创新资金投入与退出机制健全的资金保障环境,带动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企业等的集聚化,推动创新型经济的发展与壮大。

3.2 强化创新供需双方“耦合”效应

创新主体错位、产学研之间合作力度不足,最终表现为南京在创新设施、投入方面的优势,并没有转化为创新产出的优势,出现典型的创新需求与创新供给失衡现象。2009年,每十万人专利授权数南京不仅低于苏州、无锡,甚至比镇江还低,在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方面也远低于苏州,说明产学研之间的合作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见表1)。

产学研供需失衡、创新合作困难主要源于创新要素供求信息不对称,这是组织效率问题。一方面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创新人才主要专注于一些基础领域的创新,而对成果的应用性重视不够;另一方面,广大中小企业合作开发技术的需求比大企业强烈的多,但由于其资金规模较小,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意愿不强。而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也大多停留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装配环节,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元器件和关键设备,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性强。企业技术需求与学研的技术供给不对称情形,进一步降低区域创新效率。因此,以创新为导向的区域合作关键在于对产学研的集成和组织。

数据来源:根据江苏省科技厅及各市科技局网站相关数据整理。

南京跨区域创新合作应积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加强与企业的密切合作。首先,发挥南京科教资源优势,创新高校多样化办学模式,真正发挥企业所需人才“摇篮”的作用。科教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首先体现在为区域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本,进而对科技含量较高的经济活动产生区域吸纳效应。建议利用现有的职教硬件资源,加上优越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软资源,采取灵活化的人员管理模式,形成产业工人的输出基地。其次,强化创新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科技园区建设的“耦合”。鼓励园区企业与大学里的实验室建立定向联系,公司员工参加学校的研究讨论,参加相关研究项目,进一步拓展教育机构在科技园建设中的职能作用。也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将实验室“搬进”园区,不断提高研发项目的市场敏感度,直接面向产业发挥辐射作用。

3.3 优化区际创新网络

创新网络是区域创新系统维持并不断发展的运行机制保证。各创新主体间形成的相互作用链,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创新系统。

实施南京跨区域创新合作过程中,通过区际创新要素共享,构建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组织网络化互动机制,真正实现创新共享。创新型网络是在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的,并反过来促进区域创新系统的进一步演化。首先基础工作是建立创新要素的共享信息系统。对各类创新要素禀赋条件进行系统摸底,如各类大型仪器设备、各类科技人员、科技企业及科技园等信息进行有目的的分类整理,为创新需求方和供给方提供充分、准确的信息查询。同时实行区际创新资源的高效整合,在国家级、省部级重点项目的申报上发挥“拳头”优势,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弥补区域投入有限的不足。如有效整合重点行业的研发、生产要素,形成在更大区域层次上的竞争力和区域特色。着重于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和成果转化的开放性、可持续性强的专业型科技创新园区建设,培育科技创新综合体。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打破市界、校界限制,实现优势资源共享。

3.4 构建跨区域创新收益共享机制

南京跨区域创新合作实施过程,关键在于突破行政区域经济利益的刚性束缚,探索新型合作机制,前提是解决合作成本的分担、合作收益的共享问题。

能否建立起有效的创新收益共享机制,直接关系到能否真正实现“同城扩散效应”,强化创新的溢出效应,降低交易成本。但特定空间外部性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从而使得不同区位由于创新溢出强度不同而使创新合作收益呈现明显的空间不对称。这就需要足够的制度创新,以形成合理的区际创新收益协调机制,否则,跨区域创新合作将不具有可持续性。利益共享的最低要求是,当创新网络总体效率改进时,至少应能保证创新合作参与方没有损失。对有效跨区域创新合作来说,共同获益应成为基本的区域政策导向。只有各区域都从合作发展中获得发展红利、利益共享,合作才具有持续性。尝试构建合理的税收转移机制,实现创新财政收入的共享。地方政府的积极鼓励是创新要素实现区际自由流动的重要保障。对于创新成果流出率较高的地区如南京来说,地方政府很难对加大科技拨款、扶持研发活动有很高的积极性,这就需要上级政府——省政府,从省域经济发展的高度对科技成果产出重点区域南京进行一定的财政支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在充足的财力支持下深入开展创新研究,为江苏培育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中心,从而构建以南京为中心的区域创新系统。

另外,需要着力探索建立新型的官员政绩考核体制,如果仍然维持现有的考核方式,会给创新合作带来很大的障碍。尝试将跨区域创新合作成效纳入考核体系,以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取代单一城市经济发展作为考核指标。

摘要:跨区域创新合作的本质是通过区际创新要素共享,增强企业获取外部创新资源的能力,进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创新要素的空间集聚与扩散机制是推动南京跨区域创新合作形成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促成科技—产业、区际创新互动发展机制。进一步优化南京跨区域创新合作,需要从创新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强化创新供需“耦合”效应、优化区际创新网络及创新合作机制等方面着手,为跨区域创新合作的有效展开创造有利条件,进而实现区域合作模式的创新、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

上一篇:上海市医疗废物管理卫生规范下一篇:小学英语专题字母教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