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共8篇)
我区东部地区均属于北亚热带内陆湿润季风区鄂东北亚区,大多为山麓丘陵区,部分地区为缓坡丘岗区和漫坡平岗区。降水充沛,光热丰足,季节分明,雨热同季,有多种农作物可以栽培生长。东部地区以农业为主,通过“十一五”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努力,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的造纸行业和砖窑全部关停,污染超标企业实行了限期治理,同时严禁审批污染大的企业引进,所以工业企业对环境造成影响较小,环境容量较大,生态建设有一定基础。
为构建我区东部生态新区,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1、加强领导,强化宣传教育。
作为主管部门,我们从组织机构上,加强生态保护管理体系的建立,各部门形成合力,根据职能强化污染源的监控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同时,建议区委、区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整合社会资源,协调部门力量,切实纳入政绩目标管理,使生态建设得以有序开展。各部门和街镇的目标管理考评,应当体现建设东部生态新区的理念和要求,要把生态环保作为硬指标,实行一票否决,使考核更加全面、科学。
要在东北部地区,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干部和农民的环保法律意识。树立文明健康、节约环保的新理念,推广产品环境标识,倡导绿色消费采购,加快建立循环消费机制,建设资源利用—产品消费—物资回收的生态社会。
2、加强法制建设,强化生态保护监管力度。
完善农村环保法律体系,使之统一化、规范化和高效化。要健全执法机构,强化执法队伍,不断提高执法水平。要不断提高我区基层执法队伍人员的政治觉悟,严格依法办事,作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了在农村地区有效实施环保法,必须提供一套强有力的管理体制作保障:基于目前的管理体制,除继续完善排
污许可证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外,还应建立实施清洁生产促进制度,农业环保责任制度和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制度,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要通过严格的执法,坚决遏制人为生态破坏,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保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达标,主要水域水质得到有效保护,重点区域环境有所好转,生态保护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生态型工业、农业和旅游业,建成一批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镇、社区,为创建生态示范区奠定良好的基础。
3、加大科技支持能力,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建立生态建设新技术给予补偿制度,来推动生态环境科技投入的动力,大力推广应用节肥、节药、节水等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技术,推行农业清洁生产,鼓励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推行农村垃圾的集中处理,在政策上对保护资源的新技术给予经济补偿。
着力完善东部生态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完善日常监督性生态环境监测方案,强化环境科研,及时掌握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状态。要全面动态地提高监测内容和监测频次,加大项目覆盖面,建立和健全环境生态动态数据档案库,全面监控环境因子的变化情况,为政府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制定和实施生态保护行动计划和生态保护规划。
要在东北部地区逐步实行废弃物分类管理,推广使用可降解、无毒性的生态包装材料,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防止白色污染,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消耗,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废旧物资市场,加快资源(能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弘扬科学发展观,倡导环境生态文明,引导人们节水、节能、节材、节地,把生态环境保护变成自觉自愿行动。综合整治流域农村面源污染。
结合新农村建设,继续加大农村连片村综合治理工程,发展绿色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循环农业经济。
全面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的剧毒高残农药,大力推广有机肥、复混肥,加快农村沼气池的建设,逐步推广可降解塑料薄膜,加大对农膜的回收利用,控制白色污染。
要广泛开展环境优美街镇和生态文明村的创建活动,通过典型示范、模式推广,引导该地区上下积极保护环境、建设环境,促进生态环境的建设,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道路。
建立生态旅游的管理机制,合理确定环境容量,组织旅游线路,整治生态环境,绿化和美化景区,打造农家乐品牌,积极开展生态文化休闲旅游,让山水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和利用。
划定畜禽禁养区、适养区和限养区,严格限制过度投放饵料、过度放养捕捞和围湖网箱养殖,推广粪便无害化和资源化技术,防治规模化养殖污染。加快农村的改水、改厕、改圈、改厨,推广清洁可再生能源,加快普及户用沼气,建设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加强村庄建设规划,搞好污水和垃圾治理,改善村容村貌,建设农村人居环境。
5、积极开展对外合作。
积极探索生态环境建设对外合作的模式和方法,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引进生态共建机制,坚持“开放、协作”的原则,利用现有的环境优势和良好的生态资源,努力打造一个生态环境共建开放平台。
通过对外合作形式,与先进发达地区,具有生态建设经验的地区,以生态建设和经济合作的办法,引进资金和人才,创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生态环境建设。
6、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增加生态保护投入。
调整财政投入结构和方式,建立政府引导资金,通过政府投入、股权收益适当让利、财政贴息、前期活动补助等,引导社会
资本对农村生态、公益事业的投入。探索水权转让、矿业权招标、水域有偿开发等,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要通过政策性补偿生态建设工程,引导污染源的外迁。对于东北部街镇因保护生态环境,导致企业外迁,招商引资难以引进带来税源无法增长,增加生态保护补偿预算资金,列入每财政预算,用于相关街镇政府开展生态保护工作。
1 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由于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导致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亟待加强, 解决环境保护问题迫在眉睫, 但是, 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1.1 缺乏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虽然环境保护这个概念已经被人们所熟悉, 但是日常生活中, 由于利益驱使导致的环境保护观念缺失的问题还十分严重。现阶段, 社会竞争激烈, 巨大的财政压力使资金全部投入到了收益回报大的产业中, 面对投入多见效慢的环境保护问题, 决策者们长城不愿意提供资金帮助, 民众在关系到自身利益时也对环境保护问题视而不见, 企业也为了自身的发展, 不重视对环境的保护。
1.2 生态环境的保护缺乏科学的规划
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方面国家尚未制定科学性的规划, 在具体工作中, 职能保障某一项问题的解决, 难以从根本上纠正和治理生态环境问题, 导致生态环境依然处于恶化的状态。例如, 虽然现阶段国家已经下大力度狠抓工业污染, 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带上的遏制, 但是农业污染、生活污染以及农村的忽然问题都呈现出日趋严重的状态, 没有系统上的科学性的治理方案, 很难从根本上起到作用。
1.3 缺乏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管理
现阶段很多对生态环境有着危害的项目还在进行着, 对于生态资源的额掠夺没有得到及时的智力, 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也由于资金的缺乏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例如植树造林由于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上都缺乏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1.4 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缺乏科学技术支持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可以得到根本性解决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但是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协调环境与经济之间关系的层次, 对于资源的开采, 以及能源的利用等方面都需要技术上的加强。
2 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的对策
2.1 增强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
由于人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有着息息相关的必然联系, 所以, 必须进行全民性的生态环境保护及管理方面的教育, 借以增强全民的保护意识。只依靠国家和政府来对抗环境问题是不过的, 还需要人民齐心协力, 共同参与。因此, 国家和政府必须对环保宣传加大力度, 积极培养全民性的生态环保意识, 努力建设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学校以及生态企业。不仅要使全民的环保意识有所提高, 更要注重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基础教育以及专业教育, 逐渐的使环保知识得到普及, 教会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方法, 提高自身的约束力, 借以树立正确科学的生产观、发展观、价值观, 使全民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管理和建设中来。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开展环境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赞美和宣传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典型, 批评并曝光产生严重的污染设施和单位, 借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促进人人保护环境状态的形成。继续推进普及教育试点行动, 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环保, 增加普通群众的宣传教育力度, 将环保的法律法规, 深深植根于人民心中, 对环境的污染行为, 全社会都要坚决抵制。坚持保护环境的要求体现在农业, 工业, 建筑, 交通, 政府机关, 服务机构图, 科研院所, 学校, 社区以及家庭等社会组织, 建立的各方面执行, 各个领域全覆盖的执行情况。建立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环境保护体系;努力形成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生产和消费方式, 改变高消耗, 高污染, 低效率的发展, 积极选择低消耗, 低污染的生产和生活的方式, 力求经济控制控制在环境的可承受范围之内, 积极促进人和自然共同发展。
2.2 生态环境保护要有完善的管理机制
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方面想要加强, 必须从管理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入手, 建立完善的管理介质使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能够有章可循, 逐步的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 坚持开发者负责保护, 污染者负责治理的基本原则, 努力把环境保护问题落实到具体的部门, 避免出现推诿责任, 无人负责的状况。必须建立和完善全面的系统监管体系, 做到国家对地方, 地方对企业, 企业对自身以及自身对生产的层层监管负责制度, 国家要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实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 督促政府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工作, 时刻紧抓不能放松, 积极履行政府的监管职能。做到地方政府负责本地区的监管问题, 在进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 改善污染, 防治污染。企业要对自身经营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承担责任。
2.3 政府要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
在政策和资金上, 政府都应该投入较大的帮助来扶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运用政策推动手段, 实行经济上与生态环境上的协调统一发展。另外, 从投资力度上也需要加强, 需要将生态环境保护列入财政投资的重要部分, 对污染方面加强治理, 对生态保护项目的监管和投资支出都需要增加投入。此外, 政府还要积极的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到生态环境的保护投资上来, 股利民间投资, 扩宽投资渠道, 积极鼓励各类经济体制参加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工作, 积极促进生态环境保护融资体系的建立。
2.4 促进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
经济利益的极大驱使, 导致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盈利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再起发展过程中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劈坏。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他们并不对立, 二者可以协调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加强必须要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发展原则, 使其共同发展。重视对生态环境保护各个指标的考核, 弱化经济指标, 保障经济增长的同时, 取得巨大的环境保护成就, 积极实现生态建设与发展经济的共同进展, 消耗最少的资源来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努力构建生态经济体系, 借以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性协调发展。
2.5 在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提高科技水平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 是节约能源, 进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所以, 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科学技术的大力支持。需要加大力度来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 努力创新生态科技, 将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和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来抓, 将环保技术的以及生态节能的研究方在重要的位置来抓, 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 环节资源上的压力。另外, 还需要加强对环境保护方面的科技建设, 积极促进环保科研项目的研究, 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环境保护管理者的素质, 加强队伍的建设, 积极实施培训。
2.6 生态环境保护要具备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法, 随着社会的变革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不能符合现代环境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需求。所以, 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环境保护法的改革, 使其可以与现代环境和社会的发展想协调。于此同时, 需要加大执法力度与惩罚力度, 严重惩处产生环境破坏的行为, 加强工业监管力度, 确保法律法规的执行, 使环境保护工作可以有法可依。首先, 我们必须着眼于污染减排任务, 对重点行业环境违法问题进行集中的整治。污染防治应以钢铁, 电力, 建材等12个高耗能, 高污染行业作为执法和监督的重点, 加强监督检查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 每年选择一两个环境污染重点行业来进行集中性整治, 借以对环境违法行为实施严厉的打击, 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1) 为了巩固整治目标的有效性, 开展专项行动环保监督检查。由于环境法规措施落实的突出环境问题案件的侦查专项行动中, 对全国113个环保保护的重点城市其饮用水源地, 已关停企业实施 (生产线) 停电, 停水, 设备拆除等措施, 开展整改不到位, 不达标的一律停产进行整治。推进污染减排目标, 开展了城市污水的处理厂以及垃圾填埋场等一些重点行业的专项检查。借以严肃的查处建设成为污水不处理就直接排污的行为, 以及超标排污、污泥直排等环境违法行为的污水处理厂;彻底的调查已经完成, 垃圾填埋场, 防渗措施, 渗滤液排放等各个环节。 (2) 设置项目“防火墙”。环保部门对于不符合建设的法律规定的项目, 设立了“防火墙”。涉及不能进行审批和必须进行严格控制的项目, 另外还涉及两高一资的产能过剩项目决不能批准, 更不能越线。对于水体污染控制, 环保部门需进行源头控制, 不符合规划的要求的, 不符合环境保护质量要求的, 以及不符合企业总量的控制要求的, 必须停止建造。环境保护部将很快出台考核办法, 对于达不到要求的建设项目, 一律停止。所以, 作为环境保护的执法部门绝不应该放松管制。
3 结语
综合以上, 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的复杂工程, 需要企业、政府以及全体社会公民的共同努力, 只有全社会积极的提升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 对违反环境保护的行为和做法严格的打击, 加强对环境保护知识的学习, 不断加大对违反环境保护的行为的打击力度, 建立和完善执法制度, 完善政府的考核机制, 使政府做到与执法部门协同合作, 共同抵制环境污染项目的建设和运行, 积极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发展, 为其可持续性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覃玲玲, 蒙冬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环境保护立法[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 2007 (08) .
[2]赵霞.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农村环境保护问题[J].商品与质量, 2011, S2.
[3]王丙乾.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方针——1995年4月25日在海南省检查环保法执行情况结束时的讲话摘要[J].人大工作通讯, 1995 (12) .
[4]张玉林.中国的环境危局与社会变革——写在《环境保护法》修订之前[J].绿叶, 2011 (08) .
[5]苏昌强, 阮妙鸿.中国环境保护法的发展历程——纪念《中国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30周年[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2) .
[6]胡惠芳.邓小平环境保护思想初探[J].池州师专学报, 2007 (04) .
[7]祝文坤.浅谈我国环保公众参与意识的提高[J].工程设计与研究, 2008 (02) .
[8]蒋乐蓉.加强环境保护确保农产品安全[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03) .
[9]罗典荣.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下) [J].环境保护, 1989 (02) .
[10]夏少敏, 张云杰, 赵赤.《环境保护法》的目的及修改意见[J].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5 (05) .
关键词:矿山生态;生态环境;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7-0172-02
宁化是福建省矿产资源相对丰富的县之一,受市场影响,当前我县矿业产业发展速度有所减慢,整体行业面临成本问题,但这时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能松懈,全面的认识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同时也为我县矿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因此,全面的实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的分析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实际意义。
1 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
1.1 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类型较多且表现形式较为多样化
当前我县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仍存在有较多的类型,既有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导致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问题,还有矿山所特有的生态环境问题,例如石磊矿业经过多年开采后出现地裂缝、地质结构变化、断层等现状,同时对于裸露开采的行洛坑钨矿、东化矿业等均存在着尾矿库露天堆放产生的空气和环境污染问题。
1.2 导致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较为复杂
矿山生产为一个整体性的工程,所以导致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也是较为复杂的,往往为选矿、采矿等多种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我县各个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例如,随着石磊矿业开采过后矿山周边地形地面的下沉,诱导地裂缝的出现,同时随着地裂缝的不断延伸,导致矿山周边地表水流漏失,甚至可能导致滑坡、崩塌等生态地质问题出现。
2 当前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2.1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并没有出台针对矿山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对于矿山环境保护过多的为一些原则性的要求,具体性的规章制度较为缺乏,由此导致了在很多情况下对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被称作为“软法”,同时多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仅仅为针对集中要素进行了立法,导致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功能单一,范围较窄的情况,不能实现对矿山生态环境的全面保护。但是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为一个面源性、全方位的问题。
其次,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中并没有构建起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导致对应的矿山生态环境评估制度不够规范,环境影响评价不够完整科学。
第三,当前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也缺乏有力的法律制度,多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条款,具有较大的弹性,实际的可操作性较为缺乏,对于一些出现了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责任人,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制裁手段。
同时对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仍旧处于末端保护的状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仍旧停留在排放控制与污染环节控制的层面,没有注重源头控制,为了当地的GDP和政绩,一个小县城就引进了大大小小的矿山10多家,从而不能实现矿山生态环境的及时有效保护。
2.2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为单薄
当前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仍旧非常的单薄,再加上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进一步的加深了这种情况,矿山企业主们为了进一步的压缩自身的生产成本,不惜减少甚至取消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给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带来非常致命的影响。
此外,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为单薄的问题与各矿山企业经营者重生产轻保护的经营理念有着直接关系,直接影响到我县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
2.3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不够到位
我县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效果不佳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不够到位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具体实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权利交叉,安监局、国土资源局及环境保护局并没有明确各自身职责,导致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缺失,再加上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人为因素的影响,进一步的降低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效果。
另外,部分矿山企业成为我县经济支柱,导致了县委县政府在具体的监管过程中有所松懈,带来了较大的矿山生态环境隐患。
2.4 矿山多年开采引发严重的生态地质问题
石磊矿业为一个已经开采多年的矿洞,老采空区较多,同时在采掘的过程中并没有对采空区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导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沉陷区,随着沉陷区范围的不断扩大,带来了地表下沉,下沉的地表直接影响到地层的稳定性,导致地层出现的裂缝,裂缝的出现不仅导致了地表房屋的安全,同时也导通了含水地层,导致农耕无法蓄水,影响到地表群众的正常生活,引发了当期农民集体上访,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地质问题。3 提升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效果的对策
3.1 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针对当前我县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的问题,应当针对性的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由县人大代表组织政府、国土、安监、环保等部门对当前我县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开展全面的调研,从调研中找出制约我县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主要因素。
其次,根据当前我县矿山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污染处理技术水平与国家的发展战略,有针对性对我县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规章制度进行完善,从而更好的提升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的科学性。
第三,在制订过程中,应当听证会更好的提升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还可以将公众特别是一些专家学者在自身的实践过程中发现的一些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中纳入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更好的提升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科学性。
同时,借助听证方式,还可以缩短调查的时间,提升调查结果的正确性。
此外,在进行具体法律制定的过程中,还应当针对性的加大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的惩治力度,从而更好的规范相关责任人的行为,提升其违法成本,倒逼其按照法律的规定展开相关的经营活动,这对于促进我县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2 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提升矿山生态环境保 护意识
针对当前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弱的情况,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矿山企业主首先应当提升自身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认识到当前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主动调整自身的经营思路,使自身的生产更好的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确保顺利的渡过经济转型时期。
其次,应在矿山内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并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员工的实际薪酬待遇相挂钩,从而更好的提升其参与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主动性。
第三,可针对性的增加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培训工作,帮助员工在掌握一些基本的矿山生态环境方法与措施,提升广大员工参与矿山生态环境工作的效果。
3.3 增强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工作
针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缺失的情况,应全面的增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对安监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的责任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列出具体的权利清单与责任清单,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到第一责任人与具体责任人,更好的明确各个部门权利范围与责任范围,防止出现相互扯皮的情况。
同时,在具体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整治工作中部门之间应当相互协作,采取联合执法的方式,更好的提升执法的震慑力,增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的效果。
此外,在执法的过程中要配备执法记录仪,从而更好的防止一些人情世故对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带来的影响。
3.4 增加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
目前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措施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导致很多先进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不能使用到位,因此,应有针对的增加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政府与企业相互分担的方式进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设备等方面的更新,从而更好的增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
此外,依靠科学手段,提高资源回采率和回收率,并精细加工、拉长产业链;采取边采边治理,尽量种植经济作物;处理好资源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关系,在矿产开发的过程中,对矿坑、矿渣等加以利用,进行多种经营,协调发展。
3.5 增强对采空区及开掘巷道的处理,控制沉降的范围
针对石磊矿业出现的采空区导致裂缝出现的问题,在今后的采掘过程中,应当针对性的采空区进行处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结合矿山的实际工程地质条件,利用地下空间和采空区三维激光系统(C-ALS)对矿山的部分空区进行探测,了解其空区的形状、大小和位置,运用其自带的软件进行编辑与成图。
从而确定空区在矿山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为空区的处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从而确保作业工人和设备的安全。然后根据得到的数据针对性的进行封闭、崩落、加固和充填处理。
4 结 语
综上分析,当前我县的矿山生态环境仍旧面临有较为严重的问题,这就需要相关的单位与个人认识到当前自身肩负的责任与义务,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性的采取相关的对策给予解决,同时,我们也需认识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为一项长久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所能够完成的,因此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长远性,从而更好的实现我县矿山生态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 邱建平,王翠青,袁航.浙江省“四边三化”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成 效、问题及对策[J].浙江国土资源,2013,10:37-38.
[2] 陈诗太.金属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与环保管理对策——以福建尤溪铅 锌矿山为例[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9:71-73.
[3] 徐友宁,徐冬寅,张江华,等.矿产资源开发中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响应差 异性研究——以陕西潼关、大柳塔及辽宁阜新矿区为例[J].地球科学 与环境学报,2011,01:89-94+100.
[4] 于慧,郑志军,程颂,等.西藏矿山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研究——以藏北 砂金矿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2:260-266.
摘要:青藏高原作为地球的第三极是整个亚洲乃至世界的气候形成与变化的.极重要因子.因此毫不夸张地说青藏高原环境的变化与全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所以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尤其重要,需应得到全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关注.作 者:顾延生 陈雪梅 景芳 作者单位:顾延生(青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陈雪梅(青海大学财经学院)
景芳(青海师大法商学院)
滇池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探讨
摘要:随着滇池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滇池面临着面积缩小、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等生态危机.在论述了滇池的`重要生态地位以及面临的各种威胁的基础上,提出了滇池流域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的对策建议.作 者:孙鸿雁 周红斌 作者单位: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云南昆明,650216期 刊:林业建设 Journal:FORESTRY CONSTRUCTION年,卷(期):,“”(2)分类号:X8关键词:滇池 湿地 生态环境 现状 保护对策
云南东川小江流域生态环境初探及保护对策
小江流域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流域面积3 040 km2,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恶劣,地质灾害最频繁的`区域之一.东川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泥石流灾害严重,小江流域泥石流分布广泛,爆发频繁,严重危害着农业、城镇、铁路、公路及农田建设;植被破坏导致生态功能退化,引发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重大自然灾害;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造成土壤的理化性质、生物化学特性恶化,肥力下降,耕地生产力低下,农民生活贫困,经济收入拮据.面对生态环境的恶化,东川人民强烈认识到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增长,以小江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做到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使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但是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林型、树种单一,人口增长过快,陡坡耕作,缺乏统一的管理等等.认识并解决这些问题是今后小江流域生态治理的关键.
作 者:张桂香 王士革 ZHANG Gui-xiang WANG Shi-ge 作者单位:张桂香,ZHANG Gui-xiang(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王士革,WANG Shi-ge(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610041)
刊 名:水土保持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卷(期):2006 13(5) 分类号:X1 关键词:小江流域 土壤侵蚀 生态环境2012年6月21日, 中国国务院批准在海南省设立三沙市, 统一管辖位于中国南海区域的西沙、南沙、中沙群岛的所有岛礁及附近海域。中国政府设立三沙市, 重申了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强化了在南海区域的行政存在, 对南海实现有效管辖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志着中国对南海所辖海域和岛礁的管理、开发、保护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三沙市的西、南、中沙群岛包括数百个岛、礁、沙、滩和暗沙等, 散布在南海上, 东西相距约900千米, 南北长约1800千米, 岛屿面积约13平方千米, 海域面积200多万平方千米, 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总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城市。三沙市岛礁面积狭小, 自然环境恶劣, 经驻岛军民多年的努力,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但由于长期缺乏有效行政管理, 环境保护管理机制不健全、环境保护设施缺失、资源利用及建设开发无序等原因, 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处理好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是三沙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
三沙市建制升级仅仅四个月, 三沙市市委、市政府就印发了《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 强调将以保护优先, 有序开发的原则, 加强三沙生态环境保护。《意见》对三沙的自然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和规划, 所有工作实行环评一票否决, 并经常开展生态环保巡护执法。仅2013年就开展海洋生态保护巡护28次。建立了永兴岛现代化环卫站, 实现永兴岛环卫工作常态化管理。实现永兴、赵述、晋卿、鸭公、银屿等岛礁太阳能发电入户。开展“绿化宝岛”植树活动, 在鸭公、赵述等岛植树3500多棵, 赵述岛400米水下人工礁体工程完工, 实施了4次渔业增殖放流活动。海域动态监管系统已经建成, 永兴日产1000吨海水淡化厂即将安装建设。然而, 三沙市生态环境依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 主要包括海平面上升威胁岛礁安全;生物资源日趋减少;岛屿居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油气资源的掠夺式开采与运输风险严重威胁南海海洋生态环境;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淡水透镜体破坏严重;渔业资源退化严重等方面的问题。
二、三沙市管辖岛礁海域生态环境状况和发展趋势
根据《2012年海南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 “2012年, 三沙市所属海域海洋环境质量总体优良, 主要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满足功能要求和环境保护目标。该年度中, 海水和海洋沉积物质量状况总体优良;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持良好;海草床生态系统保持健康状态;主要的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良好;海洋自然保护区整体状况良好;未发生赤潮灾害、海上溢油或化学品泄漏事故。珊瑚礁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海洋和大气引起的自然灾害较往年轻, 却仍给社会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损失”。虽然三沙市海洋环境质量整体较好, 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 多年来由于对南海生态环境保护重视不够, 保护力度不足, 加之周边国家在争议海域掠夺性的开采, 导致南海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地破坏。经调查, 笔者认为三沙市现在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海平面上升威胁岛礁安全
南海岛礁安全主要受海平面上升与人为因素两方面的威胁。在海平面上升威胁方面, 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12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 “三沙市海域海平面1993年至2012年的上升速率达到了每年4.9毫米”。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减灾司司长王锋表示, “海平面上升对低海拔岛礁尤其是南海部分岛礁构成严重威胁, 南海部分岛礁在高潮时只有很小部分露出海面, 海平面上升造成这些岛礁消失将严重威胁我国海洋权益”。南海岛礁的部分或全部“消失”会使我国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等海域的范围改变, 进而可能会加剧南海现存争端。在南海, 我国与海上邻国存在着岛礁主权争端和海域划界纠纷。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更应当采取有效措施, 保护南海岛礁。
在人为因素方面, 由于长期存在的岛礁争端和海域划界矛盾造成我国对于南海部分岛礁管理不利, 这些岛礁面临着资源过度开发和海洋环境遭到人为破坏等问题的困扰。例如, 南海某些岛礁往往成为南海周边国家军事演习中的“靶子”, 岛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此外, 海岸开发、油气勘探和破坏性捕捞作业等不负责任的资源开采活动, 对南海岛礁的破坏也不容忽视。
(二) 生物资源日趋减少
南海具有独特而丰富的热带海洋生物资源, “三沙岛屿 (主要指西沙群岛) 植物资源丰实, 岛上的植物共有80科211属, 296种 (含变种) , 其中资源植物有283种, 占种总数的95.6%, 以食用和药用的种类较多。三沙海域海洋动物品种繁多, 主要有腔肠类、棘皮类、鱼类、虾类、贝类、爬行类、哺乳类等。其中腔肠动物珊瑚虫就有110种和5个亚种, 占全国珊瑚虫种数的一半以上;鱼类有2000种左右, 其中经济鱼类约800种, 价值高的有200多种;珍贵水产品还有珠贝、海螺、鲍鱼、海参、海胆、龙虾、海龟、玳瑁、抹香鲸等。岛屿陆生动物主要是海鸟类, 有鲣鸟、鹭、鸥、军舰鸟等60多种10多万只”。由于不合理的开发等原因, 生物多样性锐减, 有些种群已成濒危, 个别种类已经灭绝。例如座头鲸、蓝鲸、长须鲸等目前已基本绝迹, 南海沿岸红树林面积减少约一半, 珊瑚礁数量减少约70%等。南海生物资源日趋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日趋严重的陆源污染, 改变了海洋生物生境, 导致赤潮等灾害的频繁发生。一类是对于渔业资源、珊瑚礁等的过度开发导致的生物多样性锐减。
(三) 岛屿居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
据统计, 截至2013年12月, 西南中沙群岛有户籍登记人口为216户、276人、常驻人口约900人。虽然常驻居民极少, 但是三沙市所辖的南海诸岛受人类活动干扰少, 多处于原始状态, 生态稳定性较为脆弱, 环境容量十分有限, 人类活动易造成影响。岛屿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需要通过垃圾船运转回海南岛集中处理, 产生的生活废水需要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因此, 三沙市岛屿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事关三沙市生态环境大计, 而妥善处理三沙市居民垃圾又需要较高的成本。这些都是三沙市发展的制约因素。
(四) 油气资源的掠夺式开采与运输风险严重威胁南海海洋生态环境
南海是世界上主要的沉积盆地之一, 已发现有37个沉积盆地都具有聚油气的良好地质条件。有关专家估算, 海底至少可以找到250个油气田, 其中12个可能成为大型油气田, 蕴藏的油气资源储潜量为700多亿吨。其中, 石油储潜量为292亿吨, 天然气储潜量为58万亿立方米。南海蕴藏的丰富油气资源一直以来是南海周边国家和区域外大国竞相争夺的战略性海洋资源。自20世纪60年代末南海油气资源被发现以来, 南海周边国家例如越南、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纷纷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具备先进技术与海上石油开采能力的发达国家联合开采南海的油气资源。据统计, 到目前为止, 在南海的外国油气公司达到200多家, 开发的油气田多达2000多口, 每年从南海抽走的油气资源有数亿万顿。如此大范围、高强度、掠夺式的油气资源开采必然会给南海海域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在油气勘探环节, 开采船舶的废水, 钻井的泥浆、钻屑, 海上油井井喷或泄露, 炼油厂排污等, 在石油运输环节, 海上石油泄露风险等, 都对南海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更应该注意的是, 南海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国际航运通道之一, “每天约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约400多艘船舶穿梭其间, 其中石油、液化石油气运输总量占世界的1/2和2/3”, 这对南海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的潜在威胁。
(五) 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南海珊瑚礁星罗棋布, 从近赤道的曾母暗沙 (~4°N) , 一直到南海北部雷州半岛、涠洲岛 (~20~21°N) 及台湾岛南岸恒春半岛 (~24°N) 都有分布, 包括环礁、岛礁和岸礁等多种类型。三沙市所辖西、南、中沙群岛有丰富的珊瑚礁资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刘胜认为, 珊瑚礁对维护海岸稳定、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持海水洁净、减轻地球温室效应等具有巨大作用, 因而被称为“海上长城”。再者, 由于西、南、中沙群岛远离中国大陆, 许多岛礁都是珊瑚造礁形成的, 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一旦遭受破坏, 就难以恢复。因此, 保护珊瑚礁显得尤显重要。然而据生态监测结果显示, 南海珊瑚礁在过去几十年来处于急剧退化之中。“西沙群岛永兴岛珊瑚覆盖度从1980年的90%下降到2008~2009年的10%。”《2012年海南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表明:“2012年, 对海南三沙市的永兴岛、石岛、北岛、赵述岛和西沙洲等5个海域的珊瑚礁进行了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监测。监测结果表明, 西沙群岛海域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2005年至2012年西沙监控海域的珊瑚覆盖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2012年造礁石珊瑚覆盖度平均值为2.37%。”眼下南海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及遭人为破坏现象令人担忧, 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加剧的人类活动及全球变暖的影响。海水遭受污染、长棘海星蚕食、渔民滥采珊瑚、炸鱼及不规范旅游开发等人类活动及水温持续过高的自然原因, 均对珊瑚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威胁。
(六) 淡水透镜体破坏严重
西南中沙群岛为海洋型海岛, 除了西沙群岛的高尖石为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熔岩露出海面为火山岛外, 其余全部是珊瑚岛礁。这些珊瑚岛礁上没有可供饮用的地表淡水。地下的淡水透镜体就成为珊瑚岛礁上宝贵的淡水资源。珊瑚岛礁是由珊瑚和其他造礁生物在长期地质年代中营造而成的海底隆起构造, 集中分布在热带海域和有暖流经过的洋面。这些地区雨量充沛, 降雨部分被植被截留、蒸发或径流流失, 部分渗入地下形成漂浮于海水之上的淡水水体, 其形态中央厚, 边缘薄, 宛如一枚透镜, 称为淡水透镜体。各岛礁上淡水奇缺, 岛上军民生活用水主要依靠大陆船只补给和降雨储水, 岛屿地下水是重要的生活用水之一。永兴岛等岛屿受地质构造和海水渗透的影响, 淡水资源匮乏, 由于人类活动增加及无序开发, 造成地下水资源的浪费和一定程度的破坏。淡水透镜体是可再生资源, 但其十分脆弱。降雨回补, 会促其再生, 但抽取和渗漏又会使其缩小, 如果开采量和开采强度过大, 会使海水上涌击穿淡水透镜体, 从而将一个大的淡水透镜体分裂成两个或多个小淡水透镜体进而使淡水贮量大大减少, 导致地面植被枯死, 这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将是毁灭性的。三沙市市长肖杰表示:“三沙要力争在2014年实现海水淡化设施全面覆盖有居民岛礁, 2015年永兴岛不再提取地下水。”现在三沙市正着力通过加强船舶补给与加快海水淡化厂的建设多种方式解决三沙岛礁淡水使用问题, 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对三沙市岛礁淡水透镜体的破坏, 保护三沙稀缺淡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七) 渔业资源退化严重
南海是世界上渔业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其极具多样性的海洋生态系统有很高的生态价值, 同时作为世界最著名的商业渔场之一, 也是周边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据统计, 南海已知鱼类多达2321种, 分别隶属于3纲、35目、236科、822属, 是世界上海洋鱼类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海区之一。南海渔业资源丰富, 但是长期以来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对南海渔业资源的过度无序捕捞, 正在使南海的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其状况令人担忧。近年来, 由于周边国家逐渐采取一些限制性的措施, 南海渔业资源衰退的趋势有所缓和。时至今日, 整个南海海域除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附近部分渔场还尚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外, 其余包括南海北部大陆架渔场, 北部湾渔场、西沙海域渔场、南沙海域渔场在内的各大渔场的渔业资源数量和质量都已大幅下降, 部分资源品种趋于枯竭。南海岛礁和海洋划界争议长期悬而未决导致南海周边国家彼此孤立, 甚至相互矛盾的南海渔业政策, 正日益损害南海包括渔业资源在内的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也是南海保护海洋渔业资源面临的最大困难。此外, 三沙渔业养殖业本身对于南海的生态环境也有较大的影响。海水渔业养殖因对海域资源的超负荷利用及海产养殖和滩涂养殖废水直接排入海洋, 导致水体交换能力下降, 水体中有机物积累, 营养盐异常补充等也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
除以上七种情况外, 三沙市过分依赖柴油发电提供能源、南海愈发频繁的军事演习等都对南海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三、三沙市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对策建议
面对发展与生态环保之间的关系, 三沙市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保护优先、有序开发的原则, 把生态保护迅速提上了议事日程。可以说, 经过近两年的建设, 三沙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 三沙市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任务, 从前文列举的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可以看出三沙市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针对三沙岛礁及海域生态环境保护, 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 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制定严格的环保政策、法规、标准
世界很多著名岛屿在开发时都特别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处理好发展与环保之间的关系对岛屿经济体尤为重要。世界著名海岛, 例如韩国济州岛、美国夏威夷、日本冲绳岛、印尼巴厘岛、毛里求斯等岛屿, 在发展岛屿经济的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态环境成为这些海岛发展旅游业的生命线, 也成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例如, 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发展经济确立环保先行原则, 使农业、渔业、旅游业发展有良好的环境基础。毛里求斯设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 加强对周围珊瑚群及海洋生物的保护。韩国济州岛为保护环境, 采用了利用GIS (国家地理信息系统) 的地下水保存管理系统。日本冲绳岛通过建设大坝, 保证海岛淡水资源的供给。马尔代夫通过为每一个度假岛屿确定容量标准, 来保护岛屿生态环境。因此, 结合世界著名岛屿生态环境保护经验, 三沙市应将生态环境保护长期视为三沙市发展的生命线。同时, 要坚持规划先行, 尽快编制三沙市发展规划和海洋功能区划, 在发展规划和海洋功能区划编制完成后, 再行编制南海海洋产业、资源利用、海洋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岛屿开发、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各规划。任何项目的实施都应该按照规划行事, 坚决杜绝随意修改规划的行为。此外, 要制定严格而具体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环境准入标准。并严格依照政策、法规、各项标准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战略。
(二) 多渠道加强岛礁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
南海岛礁对于我国的国家安全、军事战略、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因此, 三沙市应克服困难, 尽最大可能有效保护和控制南海岛礁。三沙市应积极探索与南海周边国家采取区域合作、共同保护的措施来保护南海岛礁不被人为破坏, 其次针对海平面上升对南海岛礁的威胁, 应积极通过建设防潮海堤、构筑防护网、防波堤甚至培养珊瑚虫等措施来对抗海平面上升带来的潜在威胁。
应减少对于岛屿地下淡水资源的利用, 减少对岛屿淡水透镜体的破坏。积极通过建造“三沙一号”等大型补给船运输淡水和建设海水淡化工厂等措施彻底解决对于岛屿地下水的依赖。另外, 还可以借鉴日本冲绳岛建设大坝收集储存淡水的措施, 结合三沙岛礁具体实际, 因地制宜收集雨水等淡水资源, 确保实现市政府提出的到2015年停止开采地下水的目标。
应合理开发三沙岛礁土地资源, 集约利用海岛土地资源, 合理填海造地, 严格填海造地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严格控制填海造地规模和强度。统一规划三沙各岛屿土地资源的利用, 整合海岛土地资源, 节约集约用地。
加强国际合作, 共同保护南海渔业资源。南海渔业资源的合作开发不仅是避免当前频繁发生的南海周边国家渔业纠纷的有效手段, 同时也是防止对南海渔业资源过度捕捞的必要措施。渔业合作的顺利开展也将为南海划界及岛礁主权争端的解决奠定一个良好的互信基础, 有利于争端的最终解决。应加强国内渔业的科学管理, 进一步增强休渔制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严格控制渔船数量、加强渔具渔法管理等资源养护。
提高科技水平, 发展清洁能源, 改变三沙市以往以柴油发电供应岛屿电力的状况。大力发展海洋生物质能源, 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综合利用常规能源、太阳能、储能、发电机尾气综合利用等多种能源技术, 逐步形成具有三沙特色的能源供应系统, 将三沙市打造成节能低碳示范城市。
加强国际合作, 合理开发南海油气资源。对于南海油气资源, 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基本立场下, 应加大对南海油气资源的勘探, 加强执法巡航, 保护南海油气资源。加强与沿海国家合作, 缓解沿海各国掠夺式开采的现状。此外对于国内企业对南海油田的开采, 应尝试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通过政策补偿、资金补偿、生态税收等途径鼓励开发企业在开采时积极保护南海生态环境。
(三) 加强岛礁环境生态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加快永兴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建设, 使永兴岛全岛污水都能够统一净化, 并提高污水净化标准, 保证生活污水排放达标, 并使得净化后的污水有更多的用途。加快垃圾处理项目建设, 实行垃圾分类处理与离岛处理, 加快西沙垃圾收集转运项目后期建设, 逐步使其他小岛的垃圾处理也达到常态化运作。加快“三沙1号”交通补给船的建造, 确保2014年底投入运行。加快永兴岛海水淡化厂投入建设, 彻底解决永兴岛及附近海岛淡水资源的问题。扩大绿化宝岛活动, 扩大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的范围与面积, 持续积极开展植树造林、防风固岛活动, 增强三沙岛礁抵御风浪等自然灾害侵蚀的能力。此外, 所有海洋与海岸工程建设过程中都应坚持“环境准入不降低、生态功能不退化、资源环境承载力不下降、污染物排放总量不突破”四条原则。
(四) 加快生态保护区建设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三沙市成立前, 海南已在西南中沙建成了六个海洋生态保护区。三沙市成立以来, 正在筹建海南三沙群岛热带海洋动物保护区、三沙珊瑚礁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区。三沙市应继续争取国家及海南省政府支持, 设立更多的自然保护区, 尤其是珊瑚礁等海洋特别保护区, 加大对珊瑚礁为主体的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珊瑚礁生态系统是海南重要的热带海洋生态系统, 应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共同保护珊瑚生态系统, 加大海洋生态环保投入, 建立珊瑚礁监测网, 通过人工繁殖法螺苗种放流增殖的办法, 保护珊瑚礁资源等, 力保南海珊瑚礁生态系统安全。
加强保护三沙市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加强调查和监测, 重点对濒危物种采取就地或移地保护措施。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实施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增殖。建立国际协调机制, 共同维持南海生态平衡。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扩大修复范围, 积极推进对一些被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尤其是岛礁的生态修复工程, 保护岛屿植被, 保护海岛安全。
(五) 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加强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
制定严格的环保标准和准入机制,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都必须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未通过的项目一律不得实施。加强海上执法能力建设, 为海洋环境保护提供保障。三沙设市后, 海上经济活动日益增多, 但非法旅游、盗采文物、非法捕捞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因此加强海上综合行政执法, 提高海上快速救援能力极为必要。建立生态环境污染事件、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与应急联动机制, 以便迅速、合理处置南海溢油、海上石油平台泄漏、赤潮、台风等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推进西、南、中沙海域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建设, 及时发布监测通报和环境公报, 掌握三沙生态环境基本状况, 为三沙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六) 科学发展三沙生态旅游为三沙环境保护提供资金支持
海洋生态旅游是海洋资源环境循环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它的发展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海洋生态旅游的主要方式是感受、体验、探险、科研和教育等, 与其他海洋产业, 如传统渔业、捕捞业、近海养殖业和海上油田开发等相比, 其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程度较低。在维持海洋生态环境系统平衡和环境承载力范围内, 海洋生态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不仅有利于广泛普及海洋环境知识, 提高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和自觉性, 达到旅游与环境相互促进的效果, 而且以良性发展的海洋生态旅游业替代部分资源消耗大、环境破坏严重的传统海洋产业, 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 对海洋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也可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另外, 发展海洋生态旅游业还能够为综合化的海洋环境管理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有利于海洋生态环境的系统化、规范化管理。鉴于三沙生态环境容量还十分有限, 三沙市发展生态旅游应坚持高起点、精品化路线, 逐步发展。
(七) 发动岛民和社会力量参与三沙生态环境保护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污染、对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人类改造和利用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给人们带来了大量的财富,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过度的开发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一味的追求自己的利益,却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力,结果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就是指由于自然和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导致生态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功能严重失调,最后将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对人类的影响虽然比较缓慢,但是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是不可忽略的。自然环境的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过多的认为参与,如西北地区干旱、多风,土壤风蚀,水土流失,荒漠化;东南地区多暴雨。这些自然蕴蓄过程虽然缓慢,但后果不堪设想。
社会因素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在社会改造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人们在改造社会这一过程中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1、城市建设方面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变化日新月异,从平地到高楼大厦,从土路到柏油马路、高架桥、高铁等一系列变化,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只追求经济利益,却忽视环境,在这一过程中,修建公路、砍伐树木、搭建工棚、乱排污水、乱弃染料、堆放废石弃渣等,破坏地表植被,污染水资源,使城市污染日益严重,甚至引起雾霾、温室效应等现象。
2、矿业开采方面
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大国,矿产资源丰富,但是人们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大规模的开采地下矿产资源,但是在追求利益的时候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例如:造成的土地和植被破坏;矿区固体废弃物的分散堆放和综合利用率低造成大量资源废弃,又对耕地水土等资源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加剧水土流失。同时,矿石自燃排放大量的有毒气体,导致大气严重污染。尤其是凿岩放炮、矿石装卸、大量无轨设备及各类小型凿岩机具等的使用,造成了极大的噪声和粉尘污染而且水系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矿区的开采活动造成地表水系和地下水严重污染,地表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甚至淤塞下游河流,污染严重,失去生态平衡。
3、土地利用方面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剧增,我国现已超过16亿人口,房屋建设面积不断扩大,工业厂房不断剧增,一系列的活动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绿色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全国森林每年的生长量约为2.1×105 ,而采伐量达到4.0×56,将出现森林赤字,照这样下去, ,许多林区将无木可采,同时,加上自然灾害等破坏,引起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沙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使大地表面变得质量破碎。
4、人民生活方面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型达到小康型水平,人民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但是在这一变化过程中,由于人们的乱砍乱伐、破坏耕地、疏干排水、排放废料废液,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导致植被覆盖面积降低,裸露岩石增加,地下水资源枯竭,水质不断恶化,降低了区域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使整体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目前,农村人民保护环境意识不强,仍有2/3的农户以木柴和秸秆为原料,每年都要烧掉5.2×108t秸秆与67×107 木材,其热能利用率只有12%左右,这也会导致滥砍山柴,破坏
植被,加剧水土流失。
保護生态环境的对策
面对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保护生态环境已破不容缓,面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系列相关的对策。
一、要加强和完善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法律法规政策不太完善,导致人们有机可乘,因此我国要制定、加强和完善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法规,严格按照走依法治国道路,做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等,严格约束人们的行为。在开采矿业方面,做到必须手续完整,按照程序开采,禁止过度开采。做到“谁批准谁负责、谁破坏谁恢复、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二、提高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由于我国科技落后,我国现在大多数都是以资源密集型为主,资源利用率比较低,资源浪费比较严重,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特别是一些污染型企业,排污比较严重,严重污染水资源,大气资源,土壤资源等。因此提高科技创新,加快经济转变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国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我国广大民众对生态环境理解不深,要进行相关生态知识和环境保护的普及教育,使大家感受到每个人都与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息息相关,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积极号召广大人民保护环境,以及采取各种奖励措施,宣传“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政策。
结束语:
生态环境与人类息息相关,保护环境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 高天熙. 浅谈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A]
[2]. 熊锐浅. 谈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实践与探索
[3]. 吴述仁. 浅谈生态环境问题 [A] .2001
[4] .郭晓利,宇文威胜 浅谈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A] .2001
作者简介:王琰, 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学生。
刘磊,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老师。
许萍萍, 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学生。
鲁晶晶, 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学生。
【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推荐阅读:
我国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现状及对策09-21
辽宁省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探讨11-26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生态环境恢复方案06-20
保护生态环境06-06
生态环境保护宣传06-01
生态环境保护作文06-26
请保护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作文500字10-18
保护生态环境作文09-13
地理生态环境保护教案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