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词析句 感受奇观

2024-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品词析句 感受奇观(通用7篇)

品词析句 感受奇观 篇1

——《海上日出》说课稿 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第五小学

白红利

一 说教材

《海上日出》是鄂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文章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通过形状、颜色、光等的变化展示了海上日出这一伟大奇观,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课标》中提出的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活用各种读法,强化朗读训练,利用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和教材编排意图(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品味语言,揣摩课文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我把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

1、学会5个生字:霞、范、纵、刹、镶。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深入品悟文中的关键词句,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学习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象。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句,感受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日出的变化过程,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的方法。

三、说教法和学法

针对学习目标,根据教材特点,遵循学生语文学习规律,我采用如下教法和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品词析句感受壮观 以读代讲体会情感

拓展延伸读中学写 情景创设激活想象

教法和学法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主要采用的学法是:圈点批注、自主学习;扣词扣句、随文入境;探究想象、读中感悟。

具体操作我将在下面的说流程中详细说明。

四、说流程

这篇课文我分两课时完成,下面说说我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本课时我分五步来进行:

(一)情景激情,激发兴趣;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三)品词析句,感受壮观;

(四)描绘画面,感悟写法

(五)美读成诵,强化感受

(一)情景激情,激发兴趣

课堂伊始,我朗诵诗句“一轮浮海面,碧水漾金光。白絮含羞色,银沙换赤装。”让学生认真听后回答“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情景?”(出示日出图片)让学生欣赏。“想看海上日出的景象吗?”那么这节课咱们一起随巴金爷爷去海上看日出(板书课题:海上日出)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

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住”。的确,好的开头使课堂成功一半。因为我们地处内陆地带,学生没有见过海上日出的景观。这种开课设计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阅读的欲望,)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这一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示完成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地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顺。

2、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景象?

3、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概括你读完课文后的感受。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先检查字词读音,及时正音。

然后让学生交流反馈:课文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景象?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晴天时

有云时)

最后让学生谈读文后的感受。“文中哪一句话概括了我们的感受?” 板书: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完成识字目标,引导学生谈感受,从整体上感知,既培养了学生迅速捕捉文章意象的能力,又为后面目标的达成奠定基础)。

(三)品词析句,感受壮美

初读课文后,学生已初步感知海上日出是奇观,这一环节着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深入品读课文,在读中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在第

1自然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周围很静”、“常常”体会作者对日出的热爱和不懈观察,也为后面感悟写法铺垫。

我把重点放在2、3自然的教学中。(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1、默读2、3自然段,思考:作者抓住了天空哪些景色的变化写出了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用“—”画出相关语句。

2、文中哪些词句写出了太阳跳出海面的美呢?美在哪里?用“﹏”画下来,并在旁作批注。

(这一环节设计目的是引导学会批注式读书方法,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同时体现了自主发现式的学习过程)。

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色彩和光的变化的词“浅蓝—红霞—越来越亮”想象感受日出前的奇妙景象,并适时指导读出色彩变化之美。

交流哪些词句写出了太阳跳出海面的美?重点品读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突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

(1)抓住 “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情景,感受太阳升起过程的吃力、艰难,用手势表示“一纵一纵”体会太阳使劲而艰难地往上升的感觉真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相机结合资料和生活经验了解这一现象蕴含的科学道理。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把这一情景表现出来。

(2)引导学生用换词法体会“冲破”、“跳出”用词的精妙的同时 结

合生活经验,联系下文 体会太阳不懈努力奋发向上的精神。并补充巴金写这篇文章时的心境,进一步感悟太阳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和势不可挡的威力,从而体会作者向往光明的喜悦之情,并指导多种形式的读读出太阳奋发向上的形象和作者兴奋之情。

(设计意图:词句是课文的基本要素,也是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从学生感悟出发,调动学生主动性、尊重学生个性、老师适时点拨、启发、让学生在朗读,感悟,品味入境中感受日出雄浑壮观的生命之美,体验冲破一切阻碍的愉悦之美。把最初的感悟引向深入。从而体会文章主旨)。

(四)描绘画面,感悟写法

在品词析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回归整体,让学生观看太阳升起的画面(CAI播放)配乐,师动情描述。

接着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个变化过程的?”然后引导学生用“首先—然后—最后”把日出景象描绘出来吗?

(设计意图:多媒体的使用重现对日出的动态过程,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再次整体感受日出的美丽和太阳的形象,也是潜移默化渗透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五)美读成诵,强化感受

1、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2、3自然段。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2、3自然段

五、说板书

板书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我力求体现统领全文,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清晰地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同时对学生的背诵起一定指导作用。

海上日出

冲,跳

上升

晴天时

露半边

有云时

红霞

浅蓝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六、立足课堂,说反思

本课的教学中,我努力遵循新课标中“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理念。整个过程我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地读,避免了繁琐的分析,学生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品读感悟的方式去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读、想、看、思、说聚合交融,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了学生景中读文,读中看景的主题构建活动。

当然,课堂也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教学过程中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课堂评价语言不够丰富,学生合作学习时方法指导欠缺等,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锤炼教学语言,提升教学机智,我的说课完毕。恳

请各位评委,名位老师给予指正。

品词析句 感受奇观 篇2

一、因势利导, 品出生成

在课堂中变“预设”为生成, 及时捕捉“非预设生成”的智慧火花, 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 提高驾驭关键词句的能力。

在引导学生学习《李时珍》一课时, 一个学生质疑:“老师, ‘完善’是什么意思?”另一个学生自告奋勇地说:“词典上的解释是‘完备美好, 没有缺点’。”听到此言, 教师进行了以下教学:

师:旧的药物书有哪些缺点?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药物书?请大家画出相关词句。

(学生边读书边圈点)

师:谁能完成这个练习? (小黑板出示练习)

(指名到讲台上答题)

师:谁能用几个词概括一下旧药物书的缺点?

生:旧的药物书“不全面、不详细、不正确”。

板书:

师:谁能用一句话介绍一下旧的药物书的缺点?

生:旧的药物书不但不全面、不详细, 而且有些还不正确, 病人吃了药多危险啊!

师:既然李时珍知道旧的药物书有这么多缺点, 那么, 他编出的药物书可能有什么特点呢?

生:新的药物书将会记载得很全面、很详细、很正确。

生:新的药物书将会把有用的药物记下来, 记清楚它们的形状和生长情况, 而且不会记错每种药物的药性和药效, 医生病人看了都非常放心。

(师相机修改板书)

师:现在我们知道“完善”这个词在本文的意思是——

生 (齐) :“全面、详细、正确。”

本案例中, 生成源于学生对词语的大胆质疑, 教师并没有把对“完善”一词的理解定格于词典上的解释, 而是充分利用学生质疑的有利时机, 提炼课程资源, 将其和所在的句、段的理解有机融合在一起, 引导学生转变方式从多角度深入理解“完善”一词在文中的确切含义。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培养了学生的解词能力, 又巧妙地利用了动态生成资源——精练的板书设计, 进行了说话训练, 可谓一举两得。

二、欲擒故纵, 悟出方法

在教学《不合群的小蝌蚪》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能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那种细致观察、敢于动手实践的精神, 于是教师从“细微”一词入手, “我觉得作者真够斤斤计较的!这么一点细微的区别也要写啊?干脆把这个词删掉, 你们觉得如何?”于是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到这个词上, 并认真地读起来, 立即体会到这个词的重要性, 体会出文中字里行间所体现的作者那种细致观察的精神。教师再“乘势追击”:“你们再找找看, 课文中哪些地方还体现了作者的这种精神?”这样, 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体会, 引发学生的个性化冲动, 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欣赏角度、品词方法, 受到思想启迪。

三、旁敲侧击, 嚼出味道

在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精读文章的过程, 就是引导学生品词析句, 深入思考, 推敲文章的过程。那么,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简单的词句推敲引导学生品味、消化文本内容呢?

请看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的教学片断:

生:文中说“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 为什么要用“贴”而不是“穿”?

师:为什么不说“穿”而说“贴”?谁知道?

生:这是因为他身上只有这件单薄的衣服, 再没有其他的衣服了, 所以会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叫一男生上前)

师:他外面穿着一件运动衣, 里面还有一件衬衣, 我说他的运动衣紧紧地贴在身上行吗?

生 (齐) :不行。

师:把他里面的衣服脱掉, 光着膀子只穿这件运动衣, 我说贴在身上行吗?

生 (齐) :行。

师:好好想想。只穿外衣, 是贴在身上吗?

生 (齐) :不是。

师:那么能贴在身上的衣服一定怎么样?

生 (齐) :单薄。

师:也许非常窄小, 已被雪打湿了, 就贴在身上, 对不对?

生 (齐) :对。

教学中, 支老师慧眼独具地抓住一个“贴”字使课堂“风云再起”。通过“贴”和“穿”的比较, 品析“贴”的独特之处。接着, 支老师并没有就此打住, 而是充分利用学生现成的资源, 叫一男生上前, 根椐学生的穿着, 结合当时情景, 步步深入, 由文悟情, 让学生茅塞顿开, 豁然开朗。

四、潜移默化, 析出情感

品词析句表面上是在锤炼语言文字, 其实是在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因此, 品词析句是衔接词句和情感的一道重要桥梁。

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课时, 教师出示了有关描写母亲的三句话: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 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 她又悄悄地进来, 眼边红红的, 看着我。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 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师:把“悄悄地”去掉, 再读读上面的三句话, 任意选择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生:我谈第二句。不用上“悄悄地”, 就体会不到母亲的苦心, 用上“悄悄地”更突出了母亲非常有耐心。

生:我说第一句, 悄悄地躲出去, 又在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动静。说明母亲非常关心儿子。

师:把关心再具体些, 就是特别地——

生:细心。

师:是啊, 她的心比针尖还细啊!那第三句的“悄悄地”又体现了什么呢?

生:这个“悄悄地”体现了对儿子的歉意, 觉得自己怎么那么粗心呢!

师: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啊, 大家一起读一读, 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我从母亲抓住我的手的动作中看出她是劝儿子要好好活。

师:母亲扑过来, 这个“扑”字说明了什么?联系上下文说说体会。

生:说明母亲着急、担心, 怕儿子不想活。

师:说得好。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 母亲抓住的仅仅是我的手吗?

生:母亲抓住的也是我的生命, 不让我离她而去。

师:母亲的“抓住”多么有力量啊!再读书, 体会母亲“忍住”哭声, 忍住的究竟是什么呢?

生:母亲忍住了她自己的病痛。

生:母亲忍住的是儿子对她的抱怨, 忍住了心疼儿子又没有办法的痛苦。

品词析句 辨伪求真 篇3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伽利略25岁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敢于挑战人人信奉的亚里士多德,并经过反复求证和公开试验,用事实捍卫了真理,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从课文人文性角度看,它是教育学生尊重权威但不能盲从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好教材;从课文工具性角度看,它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的表达方法,又使本文成为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范本。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实验求证,导入课文

1?郾课件出示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对两个人物进行介绍。(突出他们的“伟大”、“著名”。)

2?郾课件出示文中亚里士多德的话“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和伽利略的话“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1)师:请自由读这两句话,读着读着,你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问题呢?

(2)师:两个伟人,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出现了这么大的分歧,究竟谁对谁错呢?

(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

3?郾现场实验求证。教师拿出两个重量不一的铁球,指名两到三个学生进行现场实验演示,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并描述实验结果。

4?郾师根据实验结果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设计意图:由图导入,推介人物,在呈现与验证亚里士多德的“真理”中揭示课题,简洁自然。)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初识人物

1?郾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2?郾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伽利略的哪些事情?

3?郾再读相关段落,引导学生整理课文写作思路:怀疑——求证——公开试验。

4?郾整体感知文本,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5?郾初识伽利略。

(1)找出课文中人们对伽利略评价的语句进行勾画,读一读,并思考:在这些语句中,哪几个词集中体现了人们的评价。

(2)初步理解“胆大妄为”、“固执”这两个评价伽利略的关键词。

(3)师:你们认为人们评价得对吗?下面就让我们抓住“胆大妄为”和“固执”这两个词深入学习课文,看看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地评价伽利略。

(设计意图:认识人物多是从感知入手。本环节通过自由读、默读、读相关段落等手段,让学生在充分初读的基础上,初步了解人们对伽利略的评价,为后面正确认识伽利略做好铺垫。)

三、精读文本,品词抓句,感悟形象

(一)紧扣“胆大妄为”,感受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精神与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1?郾研读第二、三自然段,感受伽利略不迷信权威、为追求真理勇于献身的精神。

(1)读文思考:伽利略的“胆大”表现在什么地方。

(2)学生交流互动。

(3)引导学生研读重点句。

a.出示句子:“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b.读读这句话,想想:句中的“这句话”是哪句话?伽利略想的这句话说了哪两层意思?

c.用抓关键词、课件演示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引出“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

d.师:如果把句中的“如果”删除可以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从中体会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观点的质疑,并不是简单草率的怀疑,而是有理有据,以假设正确为前提,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的,可见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师:伽利略如此大胆地怀疑亚里士多德,会遇到什么呢?(引导学生抓住“信奉”、“不容更改”、“谁要是……就会”、“责备”等词语,体会伽利略怀疑亚里士多德不仅要面对人们的嘲笑讥讽,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和风险。)

(5)拓展补充:出示布鲁诺因反对“地心说”,坚持“日心说”,最终被教皇活活烧死在罗马广场的资料,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伽利略怀疑权威所面临的生命危险,体会他为了追求真理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

(6)相机进行说话练习,加深对人物品质的认识。

说话练习:“伽利略如果____,就会____;但是,如果____,就会____。最终,他选择了____。”

2?郾研读第四自然段,感受伽利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1)读文勾画出描写伽利略“妄为”的语句。

(2)出示句子:“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3)紧扣重点词语,引导学生交流,感受伽利略在“反复试验”中体现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a.提问:伽利略做试验有什么特点?(反复、许多次)

b.换词比较:用“重复”换“反复”行吗?两者有什么不一样?

c.设境想象:伽利略反复做试验,每次做的都不同,可能有什么不同呢?(高度不同、球的质量不同、试验地点不同、天气风力等试验条件不同。)

(设计意图:紧紧抓住“胆大妄为”,反复敲打,含英咀华,于品词析句、换词比较中感受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精神与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伽利略的认识。)

(二)品读“固执”,感悟伽利略对真理执著追求的精神。

1?郾品读第五、六自然段,理解伽利略的“固执”。

(1)出示句子:“他向学生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

(2)创设情境,感受“固执”:指名学生扮演伽利略,教师和其他学生扮演伽利略的学生。“伽利略”用课文中的语言向“学生”宣布试验结果及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的试验。“学生”或提出问题,或给予劝阻,或支持助威。

2?郾体会伽利略“固执”坚持公开试验前后人们的反应。

(1)当伽利略要公开试验的时候,人们有什么反应呢?(不屑一顾、冷嘲热讽、嗤之以鼻等。)

(2)想象补白:当看到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伽利略走下斜塔时,人们会有什么表现?

用“伽利略走下斜塔,人们______。刚才还嘲笑他的人说:______信奉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研究人员说:______;曾劝阻伽利略公开试验的学生说:______。”的句式来说说当时的情景。

(设计意图:紧紧抓住“固执”一词进行咀嚼品味,让学生于想象中感受伽利略对真理执著追求的精神。同时嚼出了词语的语文味,品出了作者用词的准确。)

(三)总结回顾,正确评价伽利略。

师:此时,如果还用“胆大妄为”、“固执”来评价伽利略,你觉得这两个词真正代表的应该是什么,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伽利略呢?

(设计意图:与前文结合,形成对伽利略的正确认识。)

四、揭示文旨,品味交流,领悟启示

1?郾课件出示:“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

2?郾句式比较。

比较一:①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②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全都是不对的。

比较二:①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②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

(设计意图:通过句子比较,水到渠成地揭示文旨,让学生思考:我们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前人的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质疑能力。)

在品词析句中嚼出语文味 篇4

词语品析法就是对那些应用准确、生动、形象、传神的词语通过揣摩、分析、感知、领悟等方式,理解词语本意、引申义、象征义及其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意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语文教学的最传统最基本的方法,也是落实《标准》“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的好方法,如何高效地应用这种方法呢?

一.用重音朗读的方法品析词语

例如,施教课文《大禹治水》时,我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朗读标题,感知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师:治水的人是谁呢?生:大禹。师:怎样读,才能把“治水的人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读出来? 生:读。大禹治水。(重音读“大禹”。)师:大家把“大禹”用重音读了,表明治水的人是大禹。师:怎样读就能够把“大禹干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读出来呢?生:大禹治水(重音读“治水”)师:治水。同学们读得多有气势啊。

二.用造句的方法品析词语

例如,施教《美丽的南沙群岛》一文时,我让学生用“晶莹”“ 星罗棋布”“难以计数”“蕴藏”“用之不竭”“翡翠水天相接蔚为壮观”“五彩缤纷”“心旷神怡”等词语造句,结果,学生造出了下面的精彩句子。

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二百多座岛屿、礁盘星罗棋布。

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远望水天相接,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

三.用表演的方法品析词语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赶海》一文,叙写 了“我”在暑假里的一天跟舅舅赶海时追浪花、捉螃蟹、捞海鱼、捡贝壳、抓大虾的“事趣”和“情趣”。我让学生用手势表演“捉”“捞”“捡”“抓”这几个动词,具体形象地感知“事之趣”。动词是文学作品的精华所在,它呈现的是一个过程,展示的是一种动感的画面。动词的含义不能靠翻阅字典来解读,要靠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感知,要靠具体的动作来领悟。用手势表演等方式理解动词的准确应用,实在是纯朴而有效的方法。这种表演简洁,有艺术感染力,有韵律感,在视觉上产生一种美感,内心产生一种动感。

?榱巳醚?生感悟课文的“情之趣”,课文后面设计了这样的训练题:读下面句子,注意标点符号和叹词。

(1)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2)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什么?(3)咦,怎么我的脚痒痒的?(4)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

课文的情趣在这几个句子中得到集中体现,理解这几个句子的特征,读懂这几个句子的意蕴是理解课文情趣的关键。我在自读感知,点拨感悟后,让学生表演,用自己的语气、神态等感性地表达出词语的意、形、情:(1)中的感叹号和“嘿”字,表达了“我”抓住小海星时的“得意与兴奋”;(2)中的问号和“哎”字,表达的是小伙伴低头寻找的“举止”给“我”的“神秘感”;(3)中的问号和“咦”字表达出“我”有脚痒感觉的“惊奇”;(4)表达出“我”对脚痒原因的“明白”。

四.用描述的方法品析词语

课文中有些重点词语,是语言形象、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聚集点,引导学生挖掘词语的形象内涵,感悟理解词语的情感内涵,可让学生在词语与语境的沟通中,深入理解内容,深切感受情感。请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片断:

师:学到这儿,我突然想到,还有一个词没有讲(指小黑板),就是“饱经风霜”。

师:请大家想一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请同学们接着写。(学生练习写,老师巡回指导,表扬写字姿势好的同学;学生写好后,老师让他们自己读一读,修改修改;最后找几位学生上台读,学生读后,老师当面评改。)

生:(读)这位拉车的不过三十多岁,可看上去足有五十多岁。脸黑瘦黑瘦的,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眼圈深深地凹了下去,眼里充满了血丝。那乱糟糟的头发上,蒙着一层灰。看上去,这张枯瘦的脸,像一个霜打的茄子。

师:写得多好呀,饱经风霜的意思就在其中了。

五.用仿写的方法品析词语

同样是《赶海》一文,课文后面还设计了这样一道训练题:“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的童年趣事。”读了课文,让学生仿写,这是以读促写,训练词语应用能力的妙办法。例如,有学生写得很情趣:星期六晚上,我和弟弟去捕麻雀。弟弟悄悄地爬上梯子,迅速地把手伸进麻雀窝,兴奋地喊道“呀!有两只呢!”学生用“悄悄地爬上”、“迅速地伸进”这样的词语写了捕鸟的过程,用“呀”、“呢”这样的词语写心情,表达捕鸟的事趣与情趣。把课文中的“事趣”与“情趣”理念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了,说明学生对课文真正理解了。

品词析句味无穷 篇5

一、品味用词之美离不开语境

语言文字之美往往要结合语境来品味、鉴赏,才可显现其丰富的韵致。什么是语境呢?所谓语境,指的是文章的语言环境。离开了具体语境,词语的字面意义就会发生变化或不存在。因而,读懂词语的意义,我们必须把握它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抓住有效信息来推断它的意义。俗语说:“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出示:“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命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终于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壮丽的风景。”

师:这个“韧劲”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1:它让我想到柳枝弯曲度很大,很难把它折断。

师:那在这里它又引申为什么意思呢?请你联系上下文看看。

生2:我想,它是说这株柳树在困难的条件下,在恶劣的环境下,没有屈服。

生3:前面说它“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存环境抗争”,这就是韧劲,就是不屈服。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我们用得相当多的方法。在不同的语境中,词语所表现的情感是不尽相同的,引领学生联系上下文细细品味词语,从简单的组合中发现遣词造句的内涵美,就能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品味出词语的味道来。

二、结合语境品词析句的有效方法

1.稀松平常的字眼,联系上下文后就有了丰富的意蕴。有的词语单独看起来不太好理解它的意思,但与语境结合起来就具有丰富的内涵,充满了情趣。

请看《小稻秧脱险记》中的句子:“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来:‘这不是雨,而是除草剂,是专门用来收拾你们的!’”对于三年级的儿童来说,“收拾”一词还难于理解。有的学生会说:“‘收拾’就是你欺负我,我就打你。”要想让学生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可以让他们读读课文后面的句子:“不一会儿,杂草纷纷倒了下去。”联系这句话,他们就会明白:“收拾”就是把杂草毒死,因为后面写“杂草纷纷倒了下去”,“倒下去”就是死了,杂草给消灭了。而平常所说的“收拾房间”中的“收拾”是“整理”的意思。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这就是活学而不是死记。

2.简单的词语,变换读法后就能领会其中表达的技巧。《乌鸦喝水》一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终于想出办法来了。”同样是品味词语“终于”的意思,教师可以直接提问:“这里的‘终于’一词能不能删去?”但有一位教师却采用范读的方法,故意丢掉“终于”,学生一下子就听出了其中意思不对。这时,再让学生阅读品味,他们很快就思考出“终于”一词表明乌鸦想了很长时间。可见,变换一下方法,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看似普通的词语,运用比较的方法,就可以看出作者炼句的精巧。《烟台的海》中写冬天的海浪:“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春天的海浪:“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同一篇文章,写不同季节的海浪,却用了同一个词。这里就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品味在不同语境中“扑”的内涵和意蕴的不同。冬天的“涌浪扑向堤岸”,“扑”字让人感受到了烟台海的壮观景象。春天的“浪花”“扑”上岸展现的是“微波泛起”时烟台海的可爱与轻盈。

4.品味优美的词句要重锤敲打,不能旁敲侧击或浅尝辄止。比如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到比喻句,他们虽然不懂“比喻”“明喻”“暗喻”等概念,但能明白“把什么比作什么”。而到了高年级,若教师还是不厌其烦地让学生说文章中的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再进行训练,那未免有些“老熟套”了,浪费了抓住重点品味词句的时间。但是如果在需要品析的地方,因为教者自身备课不充分,又碍于脸面,羞于利用学生这一教学资源,而只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那就不可能让学生品尝出语言的无限韵味来。比如,一位教师执教《泉城》中的一段:“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教师没有挖掘出这段比喻、排比句的语言形式和内涵的美,而只是让学生用“有的……有的……”造句,学生造的句子还是在一、二年级就说过的:“下课了,操场上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有的做游戏。”这显然没有达到品析的效果,让人兴味索然。

结合语境品词析句,是咀嚼语言、吸收语言营养的有效方法,它同时兼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审美情趣,可以逐步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敏锐的感受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则是语文课的重要任务之一。

(责编刘宇帆)

让人物形象在“品词析句”中闪动 篇6

相传,宋王朝举办绘画高等考试,皇帝赵佶采用大文学家王安石的诗 “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作为题目。结果某人大笔一挥:“丛林中有一小楼,楼上有一凭窗美女,唇上有一点口红。”由于红在“一点”上,对比“万绿”,更显得突出、可爱,并因为“一点”而使整个万绿有了灵魂,犹如一支乐曲的“导音”。于是此人位列第一,金榜得中。

那么教学上是否可以寻得“一点”, 对比“万绿”?是否可以从关键词语切入,进而研文品人,成功破解教学疑难,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合理统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叶圣陶先生也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指的就是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让文本中一个个生动的词语、一句句鲜明的句子,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桥梁,倾情交流。

【片段摘录】

师:李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异口同声)神勇无比。

师:同学们找得很准确,文中直接告诉我们这个词语了,谁能解释一下这个词语什么意思?

生:“神勇无比”就是像神一样的厉害。

生:“神勇无比”就是力气很大的意思。

生:“神勇无比”就是没有人能比过他的意思。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些道理。我们知道,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要想深刻理解这个词,就要回到课文中去研读探究。请同学边默读课文,边画出能够理解“神勇无比”一词的句子。

师:找好了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都有哪些句子。

生:“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

师:从这一段,你体会到什么?

生:可以看出李广力气很大,因为他可以“拉开硬弓”。

生:我也觉得李广力气很大。因为猛然间, “嗖”的一声,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在一刹那就快速射出白羽箭,这个很难做到,所以他很神勇。

师:你说得真好,该怎么读知道吗?请你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

生:知道,要读得很快。(生读)

师:谁还可以读得更快些?

(生快速地读。读成了“拈……拈弓搭箭”,同学大笑,纷纷指出)

师:一紧张难免会读错,情有可原,我们可以放松地多读几遍。试想,李广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否犯错误,也把 “拈弓搭箭”这两个动作搞错。

生:不能,因为慌乱了,老虎就会扑上来。

生:不能,因为李广是飞将军,很神勇,射箭射得很熟练,不会出现慌乱的情况。

师:面对危险,李广不慌不忙,看出李广是个心理素质极好的人,我们可以说他镇定自若、临危不乱。这大概就是他神勇的表现之一。

生:老师,为什么是李广第一个拈弓搭箭,随行的这么多士兵都没有发现啊?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谁来帮助他。

生:从“李广想到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便用警惕的目光四处搜寻着”可以看出李广的警惕性很高。

师:对,这也许就是李广超出士兵,神勇无比的原因之一。文中还有其他地方体现其神勇无比的吗?

生:课文最后一段讲“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可以看出李广的力大无穷。

师:假如这根教棒是那支白羽箭,它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假如你们是士兵,你们会怎么拔?

生:我会用两只手一起拔。

生:我会用脚蹬着石头拔。

生:我会先在箭上拴一根绳子,然后找人一起拔,就像拔河一样。

生:我会用两只牛拔。

师:方法很多,结果怎样?

生:“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师:刚才我们想尽了办法,可结果还是失败了。你们是不是觉得很夸张,很离奇,不可思议。

生:是。

师:夸张、离奇、不可思议恰恰说明李广的(神勇无比)。

师:“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试想一下,将士们会怎么议论,又会怎么去禀告将军李广?尝试写一写。

【反思总结】

《李广射虎》通过讲述李广将军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拈弓搭箭,把白羽箭深深射进石头中的故事,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与神勇无比。基于此,我采用“品词析句”的方法去学文品人,学文悟诗。教学中,我觉得以下几点处理得较为成功。

1.在学情梳理中顺学而导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顾名思义就是课前预先确定好目标引导生成,另一方面又要关注学情的发展变化,调整策略,引导生成。教学开始,我以“你们觉得李广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来梳理学情。学生对“神勇无比”一词的理解还停留在旧知的基础之上。因此,我根据学情变化,在明确的目标导向下适时调整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结合文段理解“神勇无比”一词,最大限度地给学生独立学习实践的机会,认识李广的形象。

2.在细节捕捉中启发探究

教学中,我抓住学生朗读“拈弓搭箭”一词的失误这一细节,适时提出“试想,李广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否犯错,也把 ‘拈弓搭箭这两个动作搞错”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在思辨中认识到李广“临危不乱、镇定自若”的“神勇”之处。这告知我们,不应对学生的一些错误和偏差作简单的否定,更不能认为这是课堂上“不和谐”的声音。相反,有些“失误”“错误”会成为我们教学的最佳切入点,为课堂教学创造出不曾预约的精彩。

3.在情境创设中活化表达

品词析句 感受奇观 篇7

那么如何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品词析句。正像于永正老师所说:“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

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品词析句呢?品词析句的方法有哪些?要达到怎样的目的?

一、品析文中的重点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词句

阅读教学中进行品词析句时,对于品析的对象应有所选择,要从课文的整体入手,品析文本中的重点词句,优美词句,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逐词逐句的分析。《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很有品析价值的课文,文中有很多语句都非常优美,而且生动传神,如“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早晨……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品味这些优美的词句,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小兴安岭自然的美,还感受到这种传神的词语所带来的语言美。

二、品词析句的方法

品味词句的方法有很多,在面对不同的品析对象时,方法是不同的。具体地说,包括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体会关键词在句中的表达效果,体会词句所表达的意思、情感。

三、品词析句在阅读教学中要达到的效果

阅读教学中的品词析句,要紧紧抓住文本语言,努力使学生明其义,品其味,悟其情,学其法。

明其义,是说要能理解它的意思,尤其是文中的关键词语,重点词语。如,《矛和盾的集合》“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通过表演动作体会句中的“雨点般、左抵右挡、难以招架”这些词语的意思,呈现了发明家在紧张危急时刻想到了发明坦克的过程。

品其味,即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语言的丰富、优美、生动、形象,准确要有感觉,有心得。

悟其情,即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味词句的表达效果。

学其法。包括作者的表达方法,如,遣词造句的方法,常用句式,修辞手法;叙述、说明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习的方法。

当然,由于年级和文本的不同,在对词句的品析中不可能处处都同时要达到这几种效果,我们在教学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品析的预定目的作适当的调节。

上一篇:六年级语文期末质量分析报告下一篇:致长跑运动员现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