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报告(精选9篇)
:不问脚下,只问前方
沅江市草尾镇中学 胡俊佳这一年来,在校长岗位上,我干得有滋有味,在工作中找到了乐趣,我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在成长,一起在成熟。有他们在我身边,就总会有暖流在我身上,我感到有股使不完的劲,勍劲得很,强悍得很;我甚至感到我的前进,是因为我的背后有股排山倒海的力量在推着我,让我不由得奋马扬蹄。说实在的,有这样的一个团队是我的福气,我为有这样一个团队而庆幸,而骄傲。我更感谢把我放在了这样的一个岗位,锻炼了我,打磨了我。不停地衍磨、锤打,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让我也明白了团队的力量是多么的重要。我是在们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同事们的宽容、包容和帮助中得到了成长。成绩,一切都来得那么自然,来得那么水到渠成,来得那么悄无声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一年来,我感受最深的是,学校工作要穿越高点,就要抓好内核工程;这一年饱醮了我和同事们的喜与乐。现,就一年来,我感受最为深切的,就如何抓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管理,择其要点向各位领导汇报。在中肯定有不当之处,或吹嘘的地方,恳请批评。在向高点的挑战中,在捍卫荣誉的拼搏中,我们镇中人形成了自己的特有文化内涵,有思想、有担当、有品位。这种精神薪火相传,历经几代镇中老师和无数的学子,沉淀下来的,雄浑、厚实,褪尽了浮华。我们有自己的灵魂,“为生存而搏,为荣誉而拼”,尽显湖乡文化风范。人是靠思想真正立起了身子,有了深邃的思想才会有高度,才会有深度,也才会有力量与速度。我们镇中虽然极大部分是女老师,但她们都是巾帼英雄,有担当,有责任感,勇于任事;同时,又品格高尚,正义、正直、宽容、低调、有爱心、有责任心、勤奋、进取、豁达。这样的团队,其中蕴藏着石破天惊的力量,只要有支点,它就会撬起前面的大山,只要有平台,必将会是浓墨重彩。怎么样把这股力量运用得挥洒如意?怎样将这千股万股的力量凝成一个点?这一年来,我的做法是顺势而为,走内涵发展之路,把队伍带到一个高层的境界。首先,在老师中开展读书活动。读书,是一种积累,一种沉淀,一种视野的拓展,一种修心养性。书能让人的心在喧豗中找到宁静,湔洗干净灵台上的尘埃,人的气质,气度、涵养在书香墨气的洇染下会超凡脱俗。外校来的人,一到我们学校,就会有一种感受,我们这里的人老师个个有修养,有深度,业务精湛,还特别敬业,任劳任怨,追求一种完美。我们的老师调离这所学校,总会带走我们的精神,精神世界的种子,埋得越深,根就扎得也就越深。一年来,我们组织老师学习了戴局长的《工作要点》、《曾仕强讲周易》、《金正坤讲礼仪》、《沅江市教学管理规程》、《于丹论语》、《教育发展纲要》等等;组织老师写读书笔记,写读书,我们的老师知道了什么叫思考?什么叫反思?知道这才是擦亮思想的源头,山峙渊渟,需要知识的积累。我们做到了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坚持自省。我们还向老师推荐了《妈妈是最好的老师》、《做好的老师》、《与儿子谈人生》、《教育原本不是难事》等精典书籍。书,疏浚了我们工作、生活中那些淤塞的地方,廓清了征程途中的障碍,所有的一切都得到了净化,而变得高雅,秀洁。特别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行者无疆》和《山居笔记》,在我们老师中已经开始广为传阅。我们开展了读书活动星级办公室的评比,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为今后这样的活动开展积累了经验。一年来,我们坚持开展了“教师论坛”,就班级管理,读书养性、课堂师生关系的处理、家长关系的处理、班级文化建设、教师专业成长、新课程改之我见等方面,有八位老师以理论作支撑,根据自己的实战经验,在全体老师会上讲座,进行了经验交流,场面慰为壮观。深耕易耨,为我们镇中的发展,打通了源头。学校文化的底蕴需要老师们的内涵来填充。这一期,我们在书店里给老师办了读书卡,卡里每人充了五十元,要求在这期内消费完。老师们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书,也找回了曾失出的一些萌动,生活啊,它需要书籍的滴灌才茂盛葱茏。一年来,大部分的老师向学校上交读书和笔记,大家的心襟变得旷垠,思想也为之自然而丰腴。积极响应市局的号召,在学生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这个活动我们开展了三年,并且走上了校本研究的轨道,形成了我们学校自己的特色。我曾在师生的大会上讲,余秋雨先生在他的《借我一生》中回忆了这样的一件事,在他读初中时,一位老校长提出的“每个人要在肚中烂掉五十篇古文”的要求。他就得益于当时这个活动,给他一颗菌种,而生生繁衍,成为了一代文学大家。人最怕的就是思想上的贫瘠、慵懒,饔飧不继。一年来,我们通过各种形式,以多种主题扎实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让我们的孩子变得丰腴而充实,让他们在感悟名篇古句中受到洗礼,脱胎换骨,远离凡俗。所有的语文老师和学生一起背古文,通过抽签的形式,师生竞技,效果很好,影响很大。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孩子比以往懂事多了,乖巧多了,个个都开始变得知书达理,学校里绅士多了,淑女多了,彬彬有礼,儒雅而又风趣。看着这一群群,一届届的孩子,就觉得可爱,我和我的战友们就有一种成就感;走进教育这个圈子,就决定了我们的四周都是高墙,寂寞、清贫,正如朱自清老先生说的:“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是呀,我经常想,一个人心灵的高贵比什么都重要。所以今年,我们在花园里立了一块石碑,铭刻上了“石之魂”。这几个字是请省级书法家写的。这几个字是在全校师生中征集的。又跋记:石之魂者,惟有思想、有担当、有品味尔。这是我们学校的灵魂,这是我们师生的灵魂。这一年来,我们以教导处、政教处、团委、班分委牵头,多层面,多层次,多主题,多形式地开展了“诚信教育”“养成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做到了有,有步骤,有安排,有,有表彰,有经验的推广,资料翔实。人心齐,泰山移,我想起了《亮剑》,想起了李云龙将军,想起了他的亮剑精神“古之侠者,狭路相逢,勇者胜”。他就是靠着这种精神,把自己的部队带成一支嗷嗷叫的队伍。一个团队,需要一种精神,需要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我想,我们做到了,虽然不是做得很好,但确实也是一支嗷嗷叫的队伍。在11年中考中,我们从全市前第六,一跃而踞全市第一,仅次于琼湖书院。在接受益阳市的安全工作检查中受到了领导高度赞誉,在整体评估中获得先进单位,分数排名第一;一年来,我们学校未曾出过一件安全事故,这没有侥幸,靠的是一个“实”字,一个“勤”字。我们学校是课改实验点校,一年来,又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我们在一条骫骳的路上嶕峣耸立,全体实验老师的汗水凝结成了晶莹的琥珀。在全市综合评估中,名列前茅,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认可,取得的经验,专家们总是如数家珍般地给预推荐。一年来,政通实验学校、共华中心校、四季红中心校、市郊中心校、阳罗中心校、茶盘洲中心校等单位组织骨干教师来我们学校听课观摩。他们的到来,鼓舞了我们,砥砺着我们;他们的到来,让我们自己也感动了,是呀,水晶原石一旦打开总会是亮晶晶的。一年来,我们四十多位老师发表的共有三十多篇。在这一年里,我撰写的有三篇获得省级一等奖。在全市的校长论坛中,获得一等奖。在益阳市外派广东省挂职学习后,益阳市教育局组织了一个经验交流会,我代表沅江作了发言,题目是《谈教育的服务意识》,我的发言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好评。后来,我把这篇文章投稿,现已发表。今年上半年,我被评为益阳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光荣称号。尊敬的领导,在述职中,我过多地炫鬻了自己,况且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领导们的教导和帮助,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我的同事们一点一点攒来的。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有待完善和进一步的深化。来年的工作更是任重而道远,我一定振奋精神,勤勉务实,不问脚下,只问前方,不辜负领导的期望,不辜负组织对我多年的培养;不愧对自己的人生,不愧对自己的岗位,一定努力工作,奋发有为。在发言当中如有不当的地方,恳请各位领导多多指教。谢谢!
曹文轩先生的摄影散文《前方》收在苏教版必修一的“月是故乡明”专题,第二版块“乡关何处”里。该文是无关功利的纯文学,文字清新,意蕴隽永,充满对人生的形而上的思考。作为一片摄影散文,《前方》融合了摄影作品的直观性、生动性和散文的富于联想性、自由性,为作家留置了很广的艺术空间。
也正因为其创作空间的广瀚,给教者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不小的难处,似乎它的内容只可意会未可言传。本文针对笔者在两个班级的课堂教学过程作一些思考。首先再现一下当时的教学过程及教学设想。
在导入的链条上,我从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里剪辑了一个片断,即《前方》第三段中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用意是让学生能对自然界中动物迁徙的习性和欲望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为进一步激发他们思考人的“离家”、“远行”演好前戏。
下面我采用了三步骤教学法。第一部初涉文本世界,采用的具体方法是听与读,于此同时投影仪上放映的内容是“本文作者由摄影作品主要想到了哪些?”听,大概用时6—7分钟,使学生通过对朗诵者感情基调的体味来把握作者对人类悲剧性实质的悲悯情怀。接下来,学生自由阅读,围绕“本文的核心观点读”。读完后,让学生回答该问题。因为作者是首先提出见解然后加以阐述,所以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比较容易的。作者联想的内容主要归纳为: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板书三个核心观点)。课堂上这个环节比较顺利,学生很快就找到作者的核心观点了。
第二步骤,为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首先由学生找出疑惑不解的问题,然后分组讨论,经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找出疑惑,教师在参与讨论中。问题有:
1、在叙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一段,为何说“我们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
2、为什么人“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明确:本文所谓“苦旅”其实是精神追寻的无尽无止而导致的人心灵上的无所凭藉。同样,“家、家园和家乡”也就是行而上的精神寄托;前方则是理想的召唤。令我沮丧的是,学生反应比较迟钝,在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并不热情。对“家、家园、家乡”、“路上”、“流浪”等抽象与具象交相融合的字眼搞不清。提出上述问题的确花费了我不小启发之功。
第三步骤,让学生“我手写我口”,手脑并用在文本的对话栏里进行评点。评点作品是要注意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然后将点评和同学进行交换阅读。我随意找了几位同学读了他 1 给的点评,又让全班对他们的评语加以点评。发现学生的点评过于千篇一律,而且基本是对作者原文的再利用,没有自己的“专利品”。
另外,课后我发现走廊里来来往往的学生尽在谈论着刚才课堂上放映的动物大迁徙视频片断,几乎没有多少人在谈论着“人生实质上是一场悲剧”等更深刻的东西。我捉摸着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呢?于是,我在给另外一个班级上课之前细细地研究了自己的教案,作了修改。
上课了,我没有像前一节课那样放映视频,而是直接提供给学生引导性的话语: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流动十分频繁。一位印度摄影师拍摄了一幅照片,名为《前方》。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展开联想。
出乎我意料的是,学生的想象空间很是宽广,想象力十分丰富(尽管有一个学生想的“太歪了”)。由于我在第一个班级上课时认为本课大头戏就是研习作者对人生实质的观点,忽略了文本的文体特点,这节课则在导语之后及时介绍了摄影散文的特点。然后提醒学生注意作者是如何围绕照片展开联想的。经过听、自由读之后学生都能找到作者在第一段由图片切入,展开了一系列的联想(第十段又回到图片“坐在这辆车里的人们,将在这样一辆拥挤不堪的车里„...”),最后一段是对文章的呼应。
然后,在教学流程的第二个步骤,在教室、学生、文本三者的对话中,我打破了专题内的板块限制。比如在探讨“人又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时,就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将它与“漂泊的旅人”板块中的《乡土情结》联系在一起(《乡土情结》中的“乡土”是实指的家、家园、家乡;而本课的“家”则是指人的精神归宿)。结果发现学生几乎都能将《乡土情结》中的原话引用来解释本文的部分观点。由此我深受启发,新教材与旧教材在内容结构上的一个显著特色是,旧教材是按照题材或体裁来结构全书的,而新教材的一个专题不是简单的包括四篇、五篇文章,而是具有相关性、梯度性的,那么教学上唯有体现出“板块性”才符合教材的编写者们的初衷。而且经过全班的研讨,很有质量的问题也被提出来了,就是,既然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是一场悲剧,那人类为何还有必要“走啊走!,一直向前流浪?(该问题实质上也是学生与作者的对话)我向学生解释:人生的追求确实是一场悲剧,然而是悲壮的,而绝不是悲惨的!是迎风长啸,而不是抢地号呼!并且举了夸父逐日的例子:夸父为了抓住自己的理想,耗尽了心血,尽管如此也没能追到太阳,然而他投出的手杖却化为一片生机盎然的桃林,这不正能说明人类总是以自己悲壮的前行而留下美丽的诗篇,英雄的传奇的吗?还引用了卡特.瓦尔特《我与他》里的一句话:渴望外出和思念归乡是一对孪生姐妹,他表现了人类的矛盾心理,只有真正的人才能彻底消除这种心理。上面研讨步骤的整体性把握果然起到了实效,在第三步骤学生对文本评点的环节,有几位同学把前面文章的话语与自己的思考相结合并且引到了评点内容里。如:即便鹏举鸿飞,鱼游濠水也只是在家的影子里徘徊(人回不了家);无家漂泊的流浪汉啊,什么时候你这颗兰花才能扎下根,什么时候你这秋蓬才能觅得栖息之所?以上都化用了《乡土情结》里的句子。学生参与意识浓厚,踊跃发表自己对同学,对文本的见解。
经过这两节课的实践,确实能够比较出来一些东西。就拿第一节课的导入来说,就很有娱乐的味道,视频放出来后不少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于那生动的画面上,而在下面的研讨中他们就显得打不起精神了。也许上完这节课,然后放映视频作为欣赏课还是可以的。另外就是文本研习本身大概是教师的长处,然而却是学生的短处。因为文中充斥着形而上的思考,巨象和抽象的交相融合,学生理解起来不容易。所以如果一节课的大多数时间都是用来思考,教师应该唤起学生的知识回忆,以便他们能够自觉地用前面学过的内容来思考当前的内容。这大概也是新教材编写者在每个专题各版块之间设有梯度的原因之一。我在第一个班级上的那堂课,前半段时间活跃,而后半段“冷清”大概是没能做到调集学生的知识积累,因而他们尽管课前预习了但仍然对文本有隔阂,比较陌生。
最初见到那个男孩,是在一次去上学的路上。凉风瑟瑟的初秋里,男孩坐在轮椅上,他妈妈推着他缓慢地前行。走近后,我看到男孩穿着我们学校初一学生的新校服。他迎着凛冽的风,双目微微眯起,平放在脚踏板上的双脚看起来是僵硬的,显然是受了伤。
男孩的妈妈沉默地推着轮椅,气氛冰冷,压抑得如初秋凉薄的清晨。我有些惋惜地望着这对母子。那男孩受了这么大的打击,只怕会消沉一阵子吧。我渐渐超过了他们,快步向学校走去。耳边蓦地传来男孩妈妈的声音:“要不要下来走走?医生说了,你可以慢慢练习一下。”我回头看向他们,只见男孩木然地摇了摇头,然后低头看自己的脚,露出无奈的神色。“不用了。”男孩说道。我渐渐地走远了,再回头时,已不见他们的身影。我细细打量这条上学的路,这条路直直通向远方,在灰蒙蒙的天空下望不到尽头。
课间,我偶尔会看到那个男孩,他坐在轮椅上被同学推着前进。他的样子有些不知所措,看起来还未适应这样的生活。我不禁为男孩扼腕叹息。
一连几日,我都会在上学的路上看到那对母子。他们行走的速度依然是缓慢的`,缓慢到令人觉得他们无法走到路的尽头。
不知多久后的一天早晨,天气转凉,为了节省路上的时间,我便骑自行车去上学。我抬眼看向远方时,视线中赫然出现了那对母子的身影。男孩的妈妈一手扶着男孩,一手推着轮椅。男孩在他妈妈的搀扶下,缓缓地向前挪动着受伤的脚,一步一步,缓慢而又艰难。我隐隐听到男孩的妈妈说:“你就坐一会儿吧,歇一歇。”继而是男孩的声音:“走到前面的路口再歇吧。”在妈妈的陪同下,男孩在寒风中艰难地蹒跚着,他的目光定定地望向前方。远方似乎不再遥远,我也受到了鼓舞,感觉生活充满了希望,脚下用力一蹬,自行车加速向前驶去。
前几日,我又在路上看到,男孩独自背着书包,走在那条直通远方的路上。他的脚步依然是踉跄、小心翼翼的,速度远没有之前在他妈妈的搀扶下的那么快,但他的步伐坚定又稳重,仿佛走出的每一步都是下了很重大的决心似的。北风呼啸着,吹得男孩的衣摆呼呼作响,而他却浑然不觉,一瘸一拐地向前迈步。他终于摆脱了轮椅的束缚,甩开了对未来的迷茫,无所畏惧地大步向前,哪怕眼前的路漫无止境,他也不会停下脚步,仿佛这是他必须要走的路。不知不覺,我放慢了速度,扭头一看,男孩已快要追上我了。我抬头看向前方,路还很长,但那个路口却再也不是尽头。
早晨,在家写着作业,阵阵凉风从门外袭来,手冻得红红的,我懒得加件外套,就这样写着。吃完午饭,忽然感到头有一阵眩晕,感觉也愈来愈强,我原以为是轻微的感冒,便躺在床上睡了一觉。一觉醒然,却发现身上火辣辣的,脸颊更如被火烧一般,我有了种不祥的预感。
我告诉了奶奶,奶奶脸色大变,说我发了烧。不料,这时一阵开门声——爸爸回来了。奶奶告诉了爸爸我的状况,爸爸走了进来,爸爸一向对我都是严厉的,可能是害怕,又可能是难受,眼泪顺着我的眼颊滑落了下来。“跟我去医院!”爸爸的话语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我一愣,又点点头,换好鞋,随爸爸出了门。
一路上,我们都很沉默,爸爸的脚步显得有些匆忙,有些急切,我必须时而小跑才跟得上他的脚步。终于到了医院,果然,我发烧了,且烧得不轻。医生只是给我拿了盒药。爸爸问道:“不用打针吗?”“护士走了,晚饭后吃几颗药应该能缓解。”
爸爸拿起药,与我一起出了门,这时,天已经全黑,远处有几盏路灯发出微弱的光亮。爸爸的脚步似乎慢了些,不再那么匆匆了,我似乎明白了什么。“以后不要穿这么点衣服,现在天气越来越凉。”我再次一愣,有点不相信这说话的人是爸爸,可确实是爸爸,灯光下,爸爸的影子长长的,背景却又显得有几分苍老,手地,爸爸的形象突然在我心中变得高大,威严……
这个梦想的起点,是一张名叫“大眼睛”的黑白照片。照片中的小女孩有着一头乌黑却略显凌乱的短发,正紧紧握着笔,准备在一张光洁平整的小纸片上写字。尤其是那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的眼,有神的大眼睛专注地望向前方,像是生怕漏掉了板书的任何一笔,生怕漏听了老师说的任何一句话――这是一双多么清澈的眸子啊!
但也许,她听不懂老师讲的是什么,不知道纸上的字是什么意思,更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可是她知道,学习很快乐,这就足够了。山区里的孩子,不缺求知欲,不缺坚定的信念,不缺吃苦耐劳的品质,只缺一个宽敞明亮的教室,一只耐用的笔……和一位老师。我的梦想,从这里开始。
在这条梦想的道路上,带给我最大鼓舞的是是胡忠――20xx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他带着家人到西藏甘孜助教,一个月只有300多块的生活补助费,但是他说,他绝对不会后悔。至今仍依稀记得他对学生说过的一段话:“我抛弃一切到这里,曾经这样说过一句话,这个门进来一个强盗拿着刀要捅你们的时候,第一个为你们挡刀的绝对是我,当你们不听话的时候,我跪下来求过你,求你们听我的话,我们虽然是无依无靠的孩子,但是我们是脚踩在地上的人。”是啊,作为一名支教教师,所要承受的煎熬绝不是常人能够有体会的。去支教,就要下得了决心放弃大城市的优厚待遇,耐得住山区恶劣的环境,但是,再苦,又有哪里有山区里的孩子为了学习背着石头、冒着烈风走几小时的山路苦呢?!
确实,“我们虽然是无依无靠的孩子,但是我们是脚踩在地上的人”,即使山区的孩子再贫困,依然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所以,我也将同胡忠老师一样,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与理想,为山区的孩子送去知识,让那里的天空永远回荡着书声琅琅。
全文可以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由摄影作品入手,猜测画面上人物的目的,说明“ 归家”和“ 远行”都是“在路上”,都与“离家”有关。
第二部分(第2-8段):证明“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这部分围绕“ 前方”写,紧扣题目,着眼于人的精神状况。
第三部分(第9-11段):转入对“人生”的思考,揭示人生的实质。
第四部分(第12段):再次猜测摄影作品“前方”中人们的命运,扣住这篇文章的写作缘由,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语篇脉络梳理】
家(乡)→精神家园
虚实结合(脚下的)路 → 人生的路
离家---前方---苦旅---精神家园
语篇品读
一、重点语段品读
第一部分(第1段)由摄影作品入手,猜测画面上人物的目的,说明“归家”和“远行”都是“在路上”,都与“离家”有关。
[品味] 以连续两个问句开头,既交代了和“摄影作品”的关系,又引发读者的思考。
[体会]引出话题:“归家”和“远行”都是“在路上”,都与“离家”有关。
第二部分(第2-8段):证明“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第2段:点出本文的文眼,简洁醒目。
[品味]这个句子单独成段,起强调作用。
[体会]文章一开始就反弹琵琶:“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第3段:从人类祖先在没有“家的意识和家的形式之前”就在无休止地迁徙。
[品味]以我们能在电视上看见的动物大迁徙类比,给人直观的感受。“前方在召唤着它们”紧扣文题。“当人类还未有家的意识与家的形式之前”,“ 家的意识”指人类心理上要获取的精神上的安慰,“形式”指人类实实在在的躲避风雨的地方。
[体会]写迁徙的恢弘场面,说明人离家的坚决。
第4段:写人类有了家后远行的欲望没有寂灭。
[品味]“习性”这个词说明人从很早就有“迁徙远行”的传统。
[体会]人有了家还要离家,“迁徙”是人的习性。
笫5段: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一:外面世界的诱惑。
[品味]“呐喊”呼应“按捺不住”,说明人们“走出家门”的欲望之盛。
[体会]外面的世界之所以诱惑人的原因是“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
第6段: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二:出自无奈。分为两种情况,“ 家容不得他”或“他容不得家”。
[品味]用“必须”强调离家的无奈之甚。
[体会]这里分为两种情况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无奈原因。
第7段: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三:理想的诱感。
[品味]这一段点出“ 前方”,前方在这儿更多的不是空间上的概念,而是理想的召唤。
[体会]这一段的内容呼应第’ 段“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进而指出“前方”具有诱惑力的原因是其情景具有“不确定性”,“使他们陷入如痴如醉的状态”。接下来设想人们“如痴如醉”的表现,生动形象,给人具体的感受。
第8段:回到摄影作品上来,收束第一部分。这段构思很巧妙;由“ 前方”到“ 路”到交通工具“汽车”,从而完成了从联想回到摄影作品的思维过程。
[品味]“破旧而简陋”是现在远游的物质条件,但人们仍然向往“前方”。
[体会]这一段是过渡和照应的段落。结构上的作用显而易见。
第二部分围绕“前方”写,紧扣题目,着眼于人的精神状况。
第三部分(第9-11段),转入对“人生”的思考,揭示人生的实质。
第9段:上承第8段,由“路”入手,着眼于“ 路”与“ 家”和“ 前方”的关系,由日常生活的场景转入对人生(命运与内心世界)的思考。
[品味] “家”指现实的境况,“路”指人们执著的追求,“ 眼前与心中”指人们的意识范围之内,“前方”指人们的无限追求。
[体会]这里的“家”“路”“眼前与心中”“前方”的含义有了更多的内涵。
第10段:论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品味]用钱钟书、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中的类似场景再加以证明,表明作者观点的普遍意义。但是,境遇舒适的人的心情不一定比上述“ 苦旅”中的人好,证明精神上的“苦旅”的普遍意义。反问加强了语气。结尾句由具体的经历上升到人生历程,进一步点明“苦旅”的普遍意义,与本段开头句呼应,论证严密。本段中“旅途”有不同含义,理解其含义的关键词是“人生”,凡与之有联系的“旅途”都指人生历程。“ 坐在这辆车里的人们,他们将在这样一辆拥挤不堪的车里,开始他们的旅途”,“这辆车”指拥挤不堪的生活空间。
[体会]本段以哲理性的观点“ 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开始,接下来以摄影作品“前方”的场景加以证明;“拥挤不堪”的车,“坑洼不平”的路,车里的人“ 东歪西倒”“ 受着皮肉之苦”,从人的境遇上对“苦旅”作了充分证明。然后重点写画面上的男子。他“ 手托下巴,望着车窗外”的动作,他“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与茫然”的眼神,从人的精神上对“ 苦旅”作了深刻的诠释。汽车有共同的特点:陈旧、拥挤、经常抛锚。作者写这些汽车是为了说明“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的道理。
第11段:论述人处于走向前方与惦念家乡的矛盾之中。另一方面,精神家园的.无处找寻,更是人生悲剧不可避免的原因。
[品味]精神家园即“他(崔颢)在心中想念的那个家”,走“ 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而非“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
“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前方”是人追求的无休止的归宿,人生旅途是苦旅,一是因为自己的理想总是难以实现,二是因为被家所束缚,家成为一种羁绊和约束。
“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人无法还家”是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是人的主观感受,家中应有温馨和安宁,如果这些都不具备,即使回了家,也不会产生家的感觉,作者强调的是人的“精神家园”的归宿。
结尾写“他(崔颢)只能望着江上烟波,在心中体味一派苍凉”,形象地写出崔颢无法寻找心灵家园的伤感,也是不断在外闯荡的人们的普遍感受。
[体会]作者通过分析崔颢诗歌所蕴涵的内心感受来证明精神家园的无处找寻。引用写家园之思的古代诗歌来证明人处于走向前方和惦念家乡的矛盾之中。这一段中,“家”也有不同含义。与“心”有关的是抽象意义上的心灵家园。
第四部分(第12段):再次猜测摄影作品“前方”中人们的命运,扣住这篇文章的写作缘由,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品味]开头猜测他们“归家还是远行”,是浅层次地从生活的经历入笔。结尾反问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是从深层次的人生哲理层面发问,可以理解为实际的“家”和“旷野”,深层次的“家”指心灵家园,不一定与实际的家相符,也可能在远行的前方找到这个“家”。反之,回到实际的家,也可能处在“(心灵的)旷野”之中。这样的结尾,意蕴深厚,雅俗共赏。
[体会]第一节由摄影作品入手,猜测画面上人物的目的,说明“ 归家”和“ 远行”都是“在路上”,都与离家有关。结尾再次猜测摄影作品“ 前方”中人们的命运,扣住文章的写作缘由。首尾呼应,从浅层次的生活经历入手,上升到深层次的人生哲理的发问。
二、疑难问题探析
1、怎样理解“家”等词语的语境含义?
随着作者从摄影作品、日常生活场景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的反复转换,文中的关键词语时常具有特殊含义。这些词语有“路”“家”“旅途”“前方”等。
第九段中“路连着家与远方”“ 人们借着路,向前方流浪”“ 是命运把人抛在了路上”“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这些句子中的“路”“家”“前方”等有的是本义,有的是具体语境中的特殊含义。简言之,凡与“命运”“ 内心”有关的词都具有语境义。“无家可归”的“家”指心灵家园,“漫无尽头的路上”与“ 通往前方的路”中的“路”指人生之路,“前方”指未经历的人生。第十段中的“旅途”也是如此。
2、结合课文谈谈作者独特的哲理思考。
作者由一幅摄影作品《前方》引发了独特深刻的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行文结构独特,思绪由摄影放出再收回,几经反复,从“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到“ 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到心中想念的家“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层层深入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人生就是苦苦寻找心灵家园的旅程。
因为文章采用了层层深入的构思,所以表现作者的哲理思考紧紧依托摄影作品的内容。例如第十段,一开始作者便亮出自己的思考:“ 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接下来便从摄影作品的画面去证明:“坐在这辆车里的人们,他们将在这样一辆拥挤不堪的车里,开始他们的旅途。”并突出其“苦”,一是身体上的苦:“车吼叫着,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颠簸,把一车人摇得东歪西倒,使人一路受皮肉之苦。”二是精神之苦:“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着车窗外,他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与茫然。”作者还用钱钟书先生和丰子恺先生的作品来证明,并猜测旅途上物质条件好、免于身体之苦的人不一定能免于精神之苦来充分证明“ 苦旅”之“ 苦”主要在于精神之苦---“ 不安、无奈与焦躁不宁、索然无味”。文章的大部分都是依托形象来阐释哲理的。
语篇鉴赏
一、语篇整体赏析
《前方》是一篇“ 摄影散文”。文章从摄影画面起笔,但并没有对画面进行具体的描摹,而是马上展开了联想---“他们正在路上”,他们正在离家或曾经离家,由此点出本文的中心:“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这可以说是本文的文眼。
然后,作者对人为什么离家进行讨论。首先,如同动物一样,人类的祖先一直是在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的,人有着离家与远行的习性;其次,外面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在诱惑着人们,人在外面的世界中会获得生命的满足;再次,由于种种原因,由于外在压迫,人不得不离家;最后,人的理想决定着人要不断向前走。在此,作者点出了“前方”,前方在这儿更多的不是空间上的概念,而是理想,是理想的召唤。
因为人要不断离家,向前,于是,便有了“ 路”。如果说此前作者基本上还是在讨论人的具体生活状况的话,那么,从这一部分开始,作者更多地是在关注人的精神状况,思辨的色彩也越来越浓。“家”“路”“流浪”“旅途”等等,都是一些双关的语词,有时就纯粹是在哲学层面上使用它们的。作者试图揭示并描述人的种种悲剧命运,不管你的生活境遇怎样,不管你是坐在如摄影作品或《围城》里所描绘的破烂不堪的汽车上,还是坐在舒适的交通工具上,人生都是一场苦旅,并没有本质区别,都是“ 苦旅者”。家园之思的人文内涵在作者这儿得到了新的发掘:人对家园的眷恋与追寻实际上是对某种精神的追求,是一种近似宗教上的皈依感。所以,《前方》表面上虽然在写离家,实际上仍着眼于归家,因此,作者才能揭示出人类精神状况中的这三重悲剧:一、人在“ 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了的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二、“人无法还家”;三、“ 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显然,这里的家、家园,并不是指“ 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而是指人精神的归宿,精神的栖身之所。
作者从摄影作品引出联想,由离家想到人类的精神境遇,充满了悲悯之情和深刻的人文关怀,行文的过程中,作者的目光又几次落到摄影画面上,具体的画面与展开的想象与思考相结合,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二、写作特点赏析
(1)结构完整
作者由摄影作品开笔,分析作品人物的趋向,得出“远行,则是离家而去”的观点;然后阐述自己对“远行”、对“前方”的独到理解;最后又回到摄影作品,发出“ 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的疑问,发人深思。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2)引用诗句,增强文章表现力
秦始皇尊为千古一帝,眼里所见为江山社稷,皇权霸业。诸葛亮名为“卧龙先生”,心里所想为鞠躬尽瘁,国家安定。李白被称“谪仙人”,手中所写为寻仙追道,从政尽力。文天祥身负丞相之职,胸中所怀为赤胆忠心,正气凛然。戚继光誉为民族英雄,肩上所扛为抗倭卫国,海晏河清。鲁迅先生以笔为枪,文中所显为警醒世人,反抗战火。
他们当中有皇帝,有丞相,有武将,有文人,他们的前方有困难险阻,有死亡危机,但也有光芒万丈。历史上像这样的人很多,不像的人也不少,比如千古罪人秦桧,东厂公公魏忠贤,愚昧无知的慈禧太后以及大把大把的汉奸和卖国贼。这些遗臭万年的人,他们的前方没有国家,没有人民,没有道德法律,只能守着短浅的目光看待眼前的利益。不是每个人都能恪守道德,心怀天下的。可生而为人,走光明大道,向美好前方进发,应该是最理想的方式吧。
我就是个普通人,但也有向往的前方,那里没有太多艰难险阻,没有违背良心的事情,却有道德法律约束,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有爱国情怀,有理想带路。也许前方路的尽头是平凡一生,但那又怎样?正是我们这些平凡人组成了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这个世界。不管如此,只要不虚度人生,就是对得起自己,只要不留遗憾,就是快活似神仙,只要做了贡献,就是有价值的人。我想要的前方很普通,很现实,不像名人那样波澜壮阔,也不像恶人那样辜负自我。
我是个普通人,平凡却又过好每一天,前方有光有暗,任它千变万化,只要坚守自我,就无愧此生。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前方》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第二板块《漂泊的旅人》中的第三篇课文。这个专题通过古今中外有关家园的文本来表现“家园之思”这一永恒的主题,一共有三个板块,第一板块重在阐释人与故乡的关系,包括故土、家、亲情等,第二、三板块进行拓展,家园不仅指故乡,还指向祖国与精神意义上的皈依,是人生命的确证。《前方》是一篇新入选教材的文章,布满现代人文气息,对阐释本专题的人文内涵有重要作用。同时这篇课文在体裁上是摄影散文,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兼有摄影和散文的审美特点。因此,上好这篇课文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目标
根据第三专题的主题内涵和本文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人生感受对课文进行鉴赏,理解“家”、“路”、“眼前和心中”等词语的深层含义,把握文章的主旨内涵。
②学生能够理解立意上的反弹琵琶和写法上虚实结合的艺术特点。
(2)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与文本、老师、同学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能够对文本进行评点。
(3)情感与价值观:
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进一步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激发对家园的热爱之情。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让学生了解摄影散文的特点;
(2)弄懂课文中几个核心词句的含义,把握文章的主旨。
难点:
(1)立意上的反弹琵琶;
(2)写法上的虚实结合。
二、说学情
教学班学生的入学成绩不理想,基础较差,理解能力、探究学习能力一般,学习上比较有依靠性。教师应该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探究疑难。根据新课改理念的要求,在老师适当的组织和引导下,力求学生能够积极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三、说教学法
(1)教法:课文中的语句往往兼有实指意义和虚指含义,布满了浓郁的思辨色彩,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呢?我的方法是:大处着眼,细部入手,从文本的个性出发,设置教学过程和步骤。具体来说,就是从摄影散文的特点入手,梳理文章的基本思路,抓住三个核心观点,多层次多角度来讨论分析,教师相机点拨,生成丰富的课程意义。
2)学法:本专题的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因此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在文本创设的情景中进行对话,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想,并做出评点,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1课时)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介绍摄影散文的特点。
(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兼有摄影和散文的审美特点,既有摄影艺术瞬间画面的震撼力,又具有散文展开联想和想象,自由运用语言的优点)
(设计意图:介绍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了解作者曹文轩的生平、代表作(学生课前查阅资料)。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养成查阅资料的学习习惯)
4、让学生观察照片,说说画面上的情景。
(照片是一位印度摄影师所拍,画面上是一辆破旧的汽车和一群在旅途上的人们,给人印象尤深的是画面上靠近车窗的一位男子,手托下巴,两眼望着窗外,眼神里布满了对前方艰难旅途的惶惑和茫然)
引导学生思考:画面是静止的,但是联想和想象却是丰富的,作者曹文轩想到的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爱好,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5、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1)文章实写的是什么,虚写的是什么?如何安排写作思路?
(实写的是照片上的画面,而其余的内容都是作者的联想和想象,也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文章先由照片的画面入手,切入话题,然后展开联想和想象,最后又归结到照片上来,即“总——分——总”结构)据此文章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即第一部分为第一段,第三部分为最后一段,中间为第二部分。
(2)作者表达了哪几个主要观点?
①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②人生是一场苦旅。
③人的悲剧性实质。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补充)
(设计意图:练习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整体把握文章)
6、研读课文,探究疑难。
问题1:人为什么会有离家的欲望?
(要点:古老的习性、外面世界的诱惑、迫于无奈、追寻理想等)
问题2:如何理解“人生是一场苦旅”?
(要点:有的人承受皮肉之苦,如照片上的情形、《围城》里的描写、丰子恺散文里的描写;有的人物质条件优裕,却承受精神之苦;有的人两者皆有。肉体上或精神上的磨难在人的一生中永远都摆脱不掉)
问题3:人的悲剧性实质体现在哪些方面?
(要点:一是“人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家园。”、二是“人无法还家”、三是“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问题4:研讨:“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这一说 法看似矛盾,该如何理解?
(前一个“家”指具体的家,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后一个“家”指抽象的家,有“家的温馨和安宁”,是人心灵的寄托,精神的归宿)
问题5:类比、引申:“路”、“眼前和心中”的深层含义。
“路”实指道路,虚指人们对精神家园的追寻;“眼前”指现实,“心中”指人的理想和追求。
(设计意图:突出教学重点,鼓励学生讨论分析,大胆发言,培养学生探究疑难,合作学习的能力)
7、归纳小结。
1)主旨
(本文表现了人对精神家园的苦苦追寻,也表达了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各自心灵家园的美好愿望)
2)写作特点
①本文主要表达“家园之思”这一主题,但却从离家起笔,而离家是为了追寻理想,找到精神的栖身之所,也是为了回家,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板书:立意上反弹琵琶)
②实写的只有照片上的画面,起到了线索的作用,而揭示文章内涵的主要由联想和想象来完成,体现了摄影散文叙议并用,虚实结合的文体特点。(板书:写法上虚实结合)
8、拓展延伸。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鼓励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勇于追寻自己的精神家园。
(设计意图: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及教化功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9、布置练习。
1)积累课文中关于“家园之思”的诗句。
2)再读课文,对课文进行评点。
五、板书设计
离家……苦旅……追寻……精神家园
(立意上反弹琵琶;写法上虚实结合)
(投影《前方》照片)
师:这是一位印度摄影师的作品,题目就叫《前方》。请大家认真看这幅照片,你看见了什
么?由这幅照片你又想到了什么?
A组学生代表:我看到了几双眼睛,几双在凝望着前方的眼睛,就像书上写的一样,他们可
能都没有离过家,所以他们的眼神充满了对前方的期待与希望。旁边那个男的可能是在远方受到了伤害而归来的。
师:观察得很仔细,抓住了“眼神”这个细节,不过对男主人公的着墨不够。B组学生代表:男主角的眼神秘而迷离,可能他是离家,前方是未知的世界。师:或归家,或离家,都有可能。好的摄影作品给人无尽的联想与想像。
C组学生代表:我看到破旧的车厢,感受到一路的风尘和他们疲惫的灵魂。破旧的车厢就如
同他们心灵的创伤。(学生鼓掌)师:能捕捉到照片的神韵。D组学生代表:前方未知,我们茫然。对前方的迷惘如同蛰伏于内心的彷徨,今日开出了花。师:很有诗意啊。(师生鼓掌)
师:摄影散文充分体现了联想的魅力,请找出作者看过图片后联想到的三个结论?
生: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
质„„
师:非常完整!那么“人为什么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生1:因为人类祖先迁徙的习性,还有外界的诱惑,现实的无奈和压迫。师:这让我想起柯灵的《乡土情结》,文中说一部分人离家是浪漫主义的闯世界,一部分人
离家是现实主义的讨生计。只有这三个原因吗? 生2:因为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
师:对,我们概括起来,有四点原因:迁徙的习性、外界的诱惑、现实的无奈、心中的前方。
大家以为这四点原因中哪一点是最关键的原因?为什么?大家可以小组讨论一下。C组学生代表:第四点原因,因为只有它能充分体现人的主动的精神追求。
师:好,哪个小组的同学自告奋勇来朗读一下这一段,要读出“人的主动的精神追求”的味
道。
F组学生代表1:(朗读第7段)
师:F组成员能点评一下伙伴的朗读吗?
F组学生代表2:读得很入味,读出了新奇和兴奋的语气。师:那么,8、9两段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F组学生代表2:应该是迷惘与悲壮吧。师:呵呵,你能朗读一下吗? F组学生代表2:(朗读8、9两段)(师生鼓掌)
师:我们在张洁的《我的四季》中,体味着许多词语的象征意味,刚才两位同学朗读的文段
中,有哪些词语有象征意味? 生1:“前方”不完全是空间概念,更多的是象征着“理想”。生2:“家”象征着“精神栖居之所”。师:“家”的象征意味,看来被许多人共同认可。那么“路”象征着什么? 生3:人生之路。
师:那“在路上”这个概念象征着„„?
生4:处在离家与归家间的求索、飘泊状态,寻求理想和精神家园。师:第10节中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苦”的具体表现在哪里?
生1:路是坑洼不平的,车厢是拥挤不堪的,旅途中的心情是惶惑、茫然、不安、无奈、焦
躁不宁和索然无味的。
师:看来不但有皮肉这苦,更有精神之苦了。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向大家介绍一个名词“终
级关怀”。(多媒体介绍百科名片::终极关怀)哪个同学能代为介绍? 生:终极关怀正是源于人的存在的有限性而又企盼无限的超越性的本质,它是人类超越有限
追求无限以达到永恒的一种精神渴望。对生命本源和死亡价值的探索构成人生的终极性 思考,这是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的哲学智慧;寻求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寄托以化解生存 和死亡尖锐对立的紧张状态,这是人的超越性的价值追求。
师:涉及到“终级关怀”的名人名言有很多,如少年郁达夫曾经在家乡的富春江畔看船来船
往,年纪小小的他有一天突然发问:它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还有不知大家看过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没有?书的一开始,主人公苏菲就被一封神秘的来信吸引住: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大家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生1:苏格拉底的名言就是:认识你自己。
生2:史铁生在地坛里始终思考着三个问题:关于生,关于死,怎样活。生3: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截取远行途中极富隐喻的一个断面,浓缩体现了青春之
旅的渴慕、期盼和迷惘的复杂心情。
师:大家补充得非常精彩,看来读书确实能够丰富我们的内涵。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最后
一个关键句,大家找找,人的“悲剧性”实质在原文中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生1:总想达到目的地却总不能达到目的地;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
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生2:还有一点,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
之中。
师:这个任务我们课前着重自学过,小组成员之间能不能互相交流,品味一下这三句话的内
涵,然后推荐写得好的同学来展示一下。(小组交流)有鉴赏第一句的吗? B组学生代表:“总想达到目的地却总不能达到目的地”这句话说明了希望与理想可望而难
即。
G组学生代表:人生是一场苦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师:人生的确是一场苦旅。我们哭着来到这个世界上,仿佛预感到人生的艰辛;活了一辈子
后最后又在亲友的哭声中撒手人圜,有几个人心中是安祥而不带懊悔与愧疚的? 师:“前方”难即,那么退回往昔的“家”吧,哪组代表来品味一下第二句“走向前方、到
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A组学生代表:家园是我们精神永远的依恋和归宿,不过对家园的依恋很奇妙,可能仅仅附
着在对一口甘泉的清甜记忆上。
D组学生代表:我读过一篇文章,我十分赞成作者的观点,作者说,我们与其说自己恋乡,不如说是自恋,那是在悲悼自己在故乡流逝的青春与韶光。
师:是啊,我们生命最初最美的那部分就是抛洒在家乡的。有人鉴赏第三句吗?“人无法还
家;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E组学生代表:为讨生计、闯世界而漂泊流浪的人儿无法找到一生的归宿。他心中想念的那
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那个可遮风挡雨的实在 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师:是啊,我们学过鲁迅的《故乡》,鲁迅长大后回到故乡,遇到儿时最要好的玩伴闰土时,两人还是无话不说的知已吗? E组学生代表:不再是了,闰土在鲁迅面前变得拘谨而木讷,似乎快要成为熟悉的陌生人了。师:你看到的是变了的一切,别的看到的是变了的你。说明精神家园是难觅难归的。
(师生呈沉思感悟状„„)
师:好,刚才我们品味了关于人的“悲剧性”实质的三句关键句的内涵,我们有没有发现,人们离家,迈向前方,是为了寻找精神家园;又频频回首,怀念家乡与故园,因为那里 曾是我们的精神的栖居之所,那么渴望外出与思念家乡是不是构成了一组永恒的矛盾? 我们踏上通往方前的迷茫之路,是为了寻找精神家园;殊不知,使心灵得以慰藉的精神 家园就在生我养我的故园!既如此,人当初何必离家呢?
师:还有,我们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上,又赤条条地离开这个世界,好像我们辛苦经营一生
后又回到了零点,那么人生是不是一场了无意义的虚空的轮回呢?
生1:对于第一个问题,我暂时不能回答,但对于第二个问题,我已有明确的答案,张洁在
《我的四季》中告诉我们,“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我收获了自己的人生”,虽然收获的是干瘪的谷粒,但我也很充实,无怨无悔。
生2:还有《我心归去》中,作者说,只要我们在那儿挥洒过血、泪、汗水,那儿就是我们 的精神的栖居之所,我们就心有所属,不会感到虚空孤独。
师:是啊,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何其短暂,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生只是天地间匆
匆的过客。人类何其渺小,人只是广阔宇宙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物质斑点。可谓“寄蜉蝣 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然则我们千万不要因此而小觑了自己。生命总在不断的希望 与失望、肯定与否定、短暂与永恒中循环前行。就是在这进出之间,觉醒的个体也有了 自觉的精神追求,人生也就有了全新的意义。(师生鼓掌!)
师:那么对于第一个问题,我是这样想的。家园的内涵是丰富的,不同年龄阶段的精神需求
也是不同的。儿时我们感受亲情和友情的温馨;成人后我们追求事业和爱情;有了一定 的阅历、思想成熟后,我们更多地感受到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情怀。我们不断地离开 家园,向着前方的旷野进发。
师:我十分欣赏这样的比喻:人是大地上的一株植物,根紧贴着大地,那是我们儿时的精神
家园;茎叶朝向天空和阳光,那是我们心灵的归宿,终极归宿。(学生鼓掌、认可)师:《必修二》有一篇非常好的散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十分欣赏这篇散文的结尾,它是这样写的:
„„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
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 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 的玩具。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
略不计。
(学生有的赞叹,有的迷惑,议论纷纷)生1:写得太玄妙了!
师:大家有点看不懂,尤其后面几句,是不是?如果大家看过史铁生的《我之舞》会理解得
更好。杨丽萍大家听说过吗?舞者杨丽萍以舞蹈为载体传达了她对生命的个性化理解。其实天地宇宙也有它自己的歌舞形式:从一滴水的蒸腾循环降生到大地上每一条河的整 体意识,从自然万物从土里来又归土里去,从阴阳交转到四季轮回,还有中国的太阳女 神羲和驾着马车周而复始地西落东升„„所有的歌舞形式都演绎了宇宙生生不息的欲 望。人为万物之灵长,与浩淼永恒的宇宙相比,其个体生命是渺小短暂的,所谓“朝菌 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但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一个生命整体,繁衍生息至于今,已有五千年的文明,可谓人生代代无穷已。更何况天地宇宙间,“变与不变”“短暂与永 恒”都是相对而言,应该辩证看待,“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 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所以我们对于生死大可不必过分感慨唏嘘。
在我的印象中,除了庄子和东坡,中国文学中似乎还没有人像史铁生那样把死亡写得如此平静、如此温暖、如此达观、如此富有诗意。他用终极视点审视自己的生也审视自己的死,既看到自身生命的中断也看到它的延续,在生生不息的生命长河中,“我”在其中生生不息轮回不已。在这里,死由恐怖变为亲切,由暗黑变为明亮,由冷酷变为温暖,死之恶变为生之美。这是一首无比美妙无比温情的关于死亡与生命的颂歌。
看破看穿看淡了世俗的喧嚣扰嚷,回归生存生活生命的本真的智者毕竟太少。自拂无弦琴,守拙归园田的陶渊明式的精神独舞者也只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在今天我们这个多元化信息化的时代里,我们不但要会跳一个人的探戈,更应该学会——与狼共舞。(学生大笑)
师:呵呵,大家不要笑,真的,如果我们用终极视点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今天肆意修
改自然法则其实是在自毁前程。(学生认可)
师:当然,在此之前,我们先要学会与他人共舞。因为大写的“人”生来就应该互相支撑,在坎坷的生命旅程中,我们倾斜的肉身必须借助彼此的支撑才能保持我们高贵的头颅永远正视前方,因为有爱与关怀的存在,我们的精神家园才会丰沛而充盈,我们迈向前方的脚步才会执着而坚定!(学生鼓掌,教师出示板书)
师:让我们一起捧起课本,大声朗读文章的最后一句“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师生共同大声朗读)
师:对这个问题,现在大家心中想必成竹在胸,已有答案了吧? G组学生代表:苦也好,乐也罢,这都是岁月给予我们的洗礼,挫折和幸福都是人生的财富,只要我们的精神世界是充盈而丰沛的,我们迈向前方的脚步就是坚定的,前方是我们追 求的精神家园!(师生鼓掌)
B组学生代表:生活远比想像要复杂而丰富,停顿和死亡没有任何区别,我们既要承受生命
难以承受之重,又要由此找到生命的意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 就是逐日的夸父、填海的精卫、移山的愚公。(师生鼓掌)
F组学生代表:我倒是希望前方留给我的是无边的旷野,充满了野性的魅力,未知的诱惑。(师生鼓掌,教师播放海风的经典唱词“希望就在前方”)
师:虽然精神的家园如无边的旷野般渺茫,但希望总在前方,希望就在未打开的潘多拉魔盒中。
附:[板书]
前
我之舞
与君共舞
人——爱——家园
与自然共舞
【前方报告】推荐阅读:
前方初中作文06-19
初中作文:路在前方07-16
希望就在前方12-10
交叉督导报告(工作检查报告)09-15
述职报告述职报告10-24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总结报告09-20
代理记账实习报告报告10-04
调研报告开题报告怎么写11-15
社会实践报告 暑期实习报告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