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省——在反思中走向成功

2024-10-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自省——在反思中走向成功(精选8篇)

自省——在反思中走向成功 篇1

——在反思中走向成功

自省就是自我反省,自我提高。懂得自省的人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成长,并且更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

自省拯救了微软

1995年,Internet浪潮方兴未艾。面对Internet的诱惑与挑战,微软公司的一位董事曾就公司的Internet策略问题垂询比尔·盖茨的意见:“我们为什么不多做一些与Internet相关的工作呢?”当时,比尔·盖茨用近乎揶揄的口吻回答说:“这是一个多么愚蠢的建议呀!Internet的所有东西都是免费的,没有人能赚到钱。”

但当比尔·盖茨宣布微软不会涉足Internet领域后,许多员工提出了尖锐的反对意见。不少员工直接发信给比尔说,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当比尔·盖茨意识到自己的决定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支持后,他花了大量时间重新认识和理解Internet产业,最终,他承认自己此前的决定是武断的和错误的。

为了扭转公司的方向,比尔·盖茨亲自撰写了《互联网浪潮》这篇著名的文章。同时,他把许多优秀员工调到Internet部门,也因此取消和削减了许多与Internet无关的产品。那些曾经直言劝谏的员工不但没有受到处分,而且还被委以重任,逐渐成为公司重要部门的管理者。结果,微软公司很快成了Internet领域的领跑者。

在瞬息万变的软件行业里,自省的精神、直接的沟通、宽大的胸怀以及自我修正的魄力可以让我们监危不乱——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自省拯救了微软公司。

中国传统哲学一向强调自省的精神。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看到别人的优点,就要设法使自己也具有同样的优点,看到别人的缺点,就要反思自己,看自己是否也存在类似的缺点。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也是要求我们经常反思自己,并从反思中获取前进的力量。

自省就是自我反省,自我提高

懂得自省的人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年代里,每个人都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误,因此,及时的自省和自我批评往往是纠正自身错误、实现快速转型的关键所在。在快节奏的信息社会中,一个人如果不能及时察觉自身缺点,不能用最快的速度纠正自己的发展方向,必然会在学业和事业中落伍,被无情的人才竞争所淘汰。

懂得自省的人才能不断成长。如果经常在反省中扪心自问: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哪些东西对自己最为重要?自己能否把每一件事做得更好?这样的心路历程将会成为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审视自己的价值观、质疑自己的思路和锻炼自己的判断力的最好方法。经过了这种方法的考验,一个人会变得更强大、更自信,他的人生目标也会更加明确。从某种意义上说,有过深刻自省经验的人是在潜移默化中让自己的身心接受了一次智慧与道德的洗礼——在一系列类似的洗礼之后,他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驱使他用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向成功,也可以为他带来更多的幸福与快乐。

懂得自省的人更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更容易赢得真正的朋友;反之,不懂得自省、不知道承认错误的人既无法得到他人的谅解,也无法让自己真正融入到团队之中。即使将这样的道理放大到国与国的关系上,它也仍然成立。例如,德国与日本都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侵略过其他国家和民族。二战之后,德国以彻底反省和积极谋求和解的态度赢得了世界舆论的普遍支持。德国总理施罗德在布痕瓦尔德集中营解放60周年的纪念活动上强调,德国负有道义与政治责任,要铭记这段历史,永不遗忘,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他说,德国已经认识到“以小心谨慎和自我批评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历史,不会失去朋友,反而会赢得朋友”。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在处理二战遗留问题时总是不能正确对待和缺乏诚意,其做法伤害了许多亚洲国家的民族感情,无法得到受害国人民的真正谅解。

处理国际关系如此,处理人际关系也一样。面对一个自认为一贯正确、永不犯错的人,你能够轻易相信他吗?你愿意把自己的未来托付给他吗?你会结交这样的朋友吗?当这种人犯了一个错误却始终拿不出反省的诚意时,你能相信他今后不会再犯错误吗?

如果你曾在在失败面前迷失了方向,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获得继续前行的动力,建议你花一些时间,培养自省的态度和勇气,在反思中重新认识自己,在反思中寻求进步的动力。

以下四个方面对于培养自省的态度和勇气来说最为重要:

*勇于承认错误,主动接受批评。

*不断追求进步,“足够好是不够的”。

*听取他人意见,接受“良师”指点。

*事后认真反省,努力改变自己。

勇于承认错误,主动接受批评

自省的第一前提,就是勇于认错、主动接受批评和自我批评。这种态度可以说是谦逊的化身。在与自省相关的诸多因素中,谦逊是极其重要的,没有谦逊的态度就不能诚恳地接受批评意见,就无法通过认真的反省提高自己。当然,谦逊不代表碌碌无为,也不代表自卑和自闭,谦逊在这里指的是,要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氛围中认真反省自身缺陷,以便改进自己、追求卓越。所以,最好的做法是将谦逊与积极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态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既不自负自傲,也不过分谦卑。

其实,之所以有很多人拒绝反省,就是因为他们害怕别人因此而看轻自己。但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说,这种想法都不过是自欺欺人。一个人所犯的错误首先会被别人看到,而且在别人眼中,问题会显得更加客观和透彻。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已见只会给人留下不自觉、太清高、太爱面子的糟糕印象,这不但有损自己的声誉,也会伤害那些原本打算善意劝谏的师友。为了小小的面子问题而不愿意承认错误、不愿改进自己,是一种愚蠢的做法。

人们应该做的是避免错误的发生,而不是在错误发生后竭力遮掩。许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原本只犯了一个小错误,但就是不愿意承认,以至于不得不用各种手段遮掩和粉饰错误。结果一错再错,小错误演变成大灾难,落得个无法收拾的结局。所以,拒绝自省的做法不但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更加严重。

不断追求进步,“足够好是不够的”

自省的最终目的是自我提升,是追求进步。所以,自满是自省的最大敌人。如果凡事认为“足够好就够了”。那么,这样的人不但不会懂得自省的价值,也不会拥有任何继续前进的动力,优秀和卓越也会离他而去。

因此,大家应时刻抱着“足够好是不够的(Good enough is not enough)”的心态,凡事都要先问一问自己“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只有这样,才能把自省的态度转换成前进的动力,在成功的道路上不断提升自己。

曾经有一位刚加入微软的市场经理,带着微软某个著名的软件产品参加了一次软件展示会。会后,他兴高采烈地给整个产品的所有员工发了一封电子邮件。他在邮件中说:“我很高兴地告诉大家,在此次展会上我们取得了全部十项大奖中的九项!让我们一起庆祝和狂欢吧!”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仅仅一个小时之内,他就收到了十多封回信,回信的内容竟惊人地一致,所有人都在问他“我们没得到的是哪一个奖项?为什么没有得到?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们这方面的情况呢?从这个失掉的奖项里,我们能得到什么教训?明年,怎么样才能包揽全部十个奖项呢?”

这位市场经理在收到邮件的那一刻,他几乎被惊呆了。他没有想到微软的员工竟然这么在意那个失掉的奖项,直到那时他才真正理解,微软为什么能不断推出深受市场欢迎的产品,为什么能在软件巨人的位置上持续地取得成功。

作为国际知名的大企业,他们所采取的自省的态度不仅仅是一种谦逊的“美德”,更是一种追求进步的前提和条件。

永远追求进步可以为成功提供持久的动力。当你作为学生时,要努力拓展自身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当你参加工作时,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当你走上领导岗位时,要永远向世界上最杰出的领导者看齐,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领导艺术。

在追求卓越和进步的时候,要保持自觉和自省的态度,对于做不到的事情,要坦率地承认并积极找寻其他的解决方案。

听取他人意见,接受“良师”指点

虚心听了他人意见是自省和进步的先决条件。

不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不能从中汲取对自己有益的东西,就不可能取得更大的进步。比尔·盖茨曾对公司所有员工说:“客户的批评比赚钱更重要。从客户批评中,我们可以更好地汲取失败的教训,将它转化为成功的动力。”

除了听取客户的批评意见以外,微软公司也鼓励员工畅所欲言,鼓励大家对公司的发展、决策、现状、问题乃至上司的缺点毫无保留地提出批评、建议或改进方案。比尔·盖茨总结说:“如果人人都能提出建议,那就说明,人人都在关心公司的发展——这样一家公司怎么可能失去竞争力呢?”

eBay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惠特曼也非常重视用户的反馈意见,她把用户意见当作自省的依据。惠特曼说:“我们一直很小心地保持谦逊的品质,我们必须敢于承认错误并重新规划和实施。”例如,eBay公司曾表示要把Half.com 并入eBay网站,后来,由于社区用户纷纷反对,eBay果断地改变了决策,重新让Half.com保持独立。正如惠特曼所说的那样:“你必须尊重社区用户并对他们做出回应。”

除了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以外,还应该努力寻找一位你特别尊敬的、能够及时指出你的缺陷和不足、指引你继续前行的“良师”。这样一位良师除了可以在学识上教导你、在你犯错误的时候点醒你之外,还可以在为人处世的原则、看问题的眼光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等方面对你有所指点。选择这样的“良师”时,不必选择直接领导你的导师和老板,而要选择那些与你没有直接的隶属和利害关系的人,因为后者能更加客观地向你提出批评意见。

此外,如果你希望得到他人真诚的反馈意见,就要学会悉心倾听的艺术,也要在听取他的正确意见后,用积极的、切实的行动改正自己的错误。只有这样,在他人眼中,你才能成为一个可以依赖,懂得自省的人。否则,如果只会表面承诺,而从不认真反思和悔改的话,以后还有谁会愿意花力气指出你的缺点和错误呢?

事后认真反省,努力改变自己

与反省相关的另一个重要话题是,在每一项工作完成以后,要及时对工作的结果进行评估和反思,列举需要改进和提高的问题,以便制定出一个切实的、可执行的改进计划,让自己在有效的执行中完成自省和提高的全过程。

“事后自我批评”的机制在微软公司早已被系统化和制度化。微软公司每推出一个产品后,都会留出一段特别的时间,让整个产品团队做一次全面、细致的“post-mortem”,也就是系统化的“事后自我批评”。

这一过程包括许多次电子邮件和公文的交换,以及多次总结和评估会议。产品团队的每名员工会充分利用这些沟通渠道,讨论在该产品的开发工作中,哪些事情做得好,哪些事情做得不够好。产品团队的所有成员都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你自己在什么地方可以做得更好?整个团队在什么地方可以做得更好?”这一过程中的所有讨论结果和员工建议都会被记录在案,以便管理者分析、研究。分析的结果将在全公司范围内公布,以帮助其他产品团队避免类似的错误。

微软的管理者相信,只有彻底发掘和暴露出研发过程中的所有错误或教训,才能避免今后重蹈覆辙。如果一个局外人有机会参观微软的一次“post-mortem”会议的话,他一定会以为微软是个非常失败的公司,因为在开会时,与会者极少褒奖自己,他们总是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检讨错误、吸取教训上。

当一个人站在公司领导者的岗位上时,他是否拥有事后自省的态度和勇气,将直接关系到他是否能从失败中重新站起来,也将直接关系到他是否能在领导力方面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飞跃。

培养自省的习惯

自省——在反思中走向成功 篇2

那么如何才能在教学过程达成上述目标呢?结合近几年的实践探索,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以“生活环境”为特征的“数学生活化”

1. 关注校园中的学生生活。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 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校园中的数学问题。如校园中的“位置”问题, 象排列的座位、体育课上的队列、本教室的相对位置等;教室内外的几何形体, 象长廊里的柱子、图书室里面的柱子、体育室里面的各种球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象学校的运动会、球类、棋类活动等, 其中都包含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尽可能地把这些校园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搬进课堂, 学生们就会感到数学是有趣的, 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2. 留心社会中的学生生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学生节假日的生活也丰富多了。除了参加各种兴趣学习班外, 去游乐园、走亲访友、外出旅游、逛书店等, 在这些社会活动中, 如果留心的话, 肯定会发现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 如儿童公园中的购票问题、走亲访友中的购买礼品问题、外出旅游中的行程规划问题、买书的打折问题、走路开车中的行程问题……这一切的一切, 都可以从中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然后搬进课堂, 让学生自行解决。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从而增加对数学的亲切感, 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3. 了解家庭中的学生生活。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 学校的学生来自本镇各地, 有集镇上的, 有各农村的, 有的还来自外地的, 教师通过家访、交谈、聊天等方式来了解不同学生的生活背景, 并寻找其中的数学问题。如学生家里住房面积的大小、家中的经济收入情况、家电价格等, 以此为背景来了解学习相关的概念, 使学生感到所学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那么的密切, 数学确是来自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二、以“生活经验”为特征的“数学生活化”

1. 素材融入生活。

从学生接触数学的那天起, 教师就要有意识的把学生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直接接触到的事与物作为学习素材, 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 生活离不开数学”。如在第一学段教学“数的认识与计算”时, 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今年几岁啦?多高呀?身体有多重?比一比你和你的同桌谁重……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 而要准确地说出结果, 就需要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 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在组织“统计活动”学习时, 教师所采用的素材可以选取文具、食品、学生喜欢的动物图片等,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2. 素材融入现实。

对于第二学段的学生来说, 学生的现实或许更多地意味着他们生活环境中可以直接或间接看到、听说的事与物, 一些与他们自己或者同伴密切相关的事情。因此, 在紧密联系生活的同时还应吸收学习的素材, 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如某位老师在执教《购房中的数学问题》一课时, 在引导学生如何为王老师设计购房方案时, 展开讨论, 最后得出了购房总价=房价×面积×楼层系数的计算方法。又如, 把“银行按揭贷款”、“公积金贷款”、“系数”、“起拍价”等名词走进数学课堂, 使得原来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素材富有时代气息, 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中, 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维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以“生活原型”为特征的“数学生活化”

学生学习数学, 有的植根于生活经验, 如从生活语言层面的“一半”到数学语言层面的1/2, 这一过程表现为从非形式数学到形式数学, 与生活密切相关;而有的是建筑于学生已掌握的科学的数学知识之上的, 是学生运用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学习能力建立起来的比较复杂的数学学习。如“加法运算定律——交换律”的教学, 教师一般可预设以下几个环节: (1) 教师可提供本校的学生数, 男生5 2 6人、女生4 9 8人, 让学生求总数, 生列出算式526+498和498+526, 计算并得出526+498=498+526。 (2) 让学生举例象上面这样相等的算式。 (3) 观察比较上述算式, 归纳出加法交换律。这就是基于生活基础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所构建的新知识。又如, 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 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国庆期间, 老师去商场买了一双198.00元的皮鞋, 老师该付多少元?怎样计算比较快?这样通过让学生讨论交流, 联系生活中买东西找零的方法, 顺利的得出了200-2, 使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 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 提炼成比较纯粹的数学思考活动。

因此, 教师在把握数学“生活化”的同时, 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本人在学习过程中潜在的“生活化”, 并加以尊重、点拨、提炼。

四、以“生活应用”为特征的“数学生活化”

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到:数学源于生活, 又用于生活, 数学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只有这样, 才能使所学数学具有生命力, 才能实现数学的价值。

1. 解释生活现象。

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与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链接, 学生就会产生顿悟, 那些数学现象也由朦胧逐渐变得清晰起来。例如, 在教学《折扣》一课后, 让学生分组去商店逛逛, 收集一些商店促销的有关信息, 并应用所学折扣的有关知识去理解、去解释。如“满400减160”、“买三送一”、“当季款8.5折, 春秋款6折”等促销语, 是怎么理解的?相当于打了几折?在这样的氛围中, 学生真真实实感受到数学的存在和数学的重要性, 加深了对折扣的理解, 同时拓宽了数学学习的渠道。

2. 解决生活问题。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 以体会数学在现实中的价值。”如上例, 当学生理解了商店中有关促销的信息后, 老师可以适时地提出问题:小虹和妈妈去超市购物, 发现相邻的两家超市同一品牌的商品原来促销的价格都相同, 但现在各自出了一则广告:甲超市:凡在本超市购物满100元, 送购物券25元;乙超市:在本超市所有商品一律打八五折。小虹应建议妈妈去哪家超市购物?为什么?这样, 学生各抒己见, 体验着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数学问题的魅力, 在潜意识中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以“再创造”为特征的“数学生活化”

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实行‘再创造’, 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 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创造工作”。实现数学“再创造”是实施“数学生活化”的最高境界。

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 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的方法, 认识1/2后, 可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自己创造其他分数, 并说一说是怎样创造出这个分数的。又如, 在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中, 当学生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后, 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黑板的面积, 发现平方分米这个单位在测量大面积物体时不够用, 这时, 教师可因势利导, 让学生自己创造一个大一点的面积单位, 由此1平方米这个单位就自然的得出, 并结合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意义来自己概括1平方米的意义。

笔者坚信, 只要教师做到数学与生活的有机衔接和交互, 把生活数学提炼成学校数学, 使封闭的书本文化和学习过程转变为开放的、活生生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的自我发展过程, 那么数学就会“生活化”, 就更具有“数学味”, 就定能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富有生命活力的整体。

参考文献

[1]张奠宙.数学素质教育设计[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

在反思中走向成熟 篇3

那是我的第一个感情空窗期,可以说是一片“真空”。以前的女性朋友,都被“重色忘友”的我疏远很久了,男性朋友也都被我以“爱情是排他的”为由,在生活中“开除”得干干净净。突然失恋了,痛苦、自卑、孤独等等感觉一齐袭来,我需要借朋友的耳朵听我倾诉,需要借朋友的肩膀让我依靠,可是,我竟然找不到人。

在封闭中煎熬了两个月,当我终于伸出手,拨通了一个久违的老朋友的电话,我也在反思中豁然开朗。我悟到,爱情并非生活的全部,现实中的人际关系要时时经营,如果女人把心思和精力完全放到一个男人身上,等于“把鸡蛋放进同一个篮子里”,一旦那个男人拔脚走人,篮子失去支撑,自己的生活必然是一败涂地!

从那时起,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方面,我不再那么“死心眼儿”,无论是恋爱中还是空窗期,我都广交朋友,把感情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交际圈子扩大了,让我心灵上感到安全,事业上也受益多多。

当然,凡事有利就有弊,我也曾因“乱花渐欲迷人眼”,而在感情上失去方向。

那是在与第二任男友小申交往的过程中,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身边总是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优质男”,个个都争着向我大献殷勤,我在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跟平庸的小申摊牌:“你是个好人,可我们不合适。”是呀,本姑娘美艳如花,研究生毕业,还是有资本挑挑拣拣的。

小申在我的生活中黯然退场,我惬意地坐在沙发上,翻看着手机的电话簿,把那些对我有点意思,或者我觉得有点意思的男人,从头到尾扒拉了一遍,挨个儿给他们打电话,告诉他们我失恋了。我的意思很明显,当前我是名花无主,想要“招领”就请趁早!可让我大跌眼镜的是,那些平日里暧昧得不行的男人们,居然不是推说没时间,就是已经在陪女友了,再有的就是干脆不接我的电话。打完最后一个电话,我发现,男人潮水般涌来,也会潮水般退去,甚至可能根本没有什么潮水,一切都只是逢场作戏的假象而已。

幸好,我跟小申是别人介绍的,没有什么感情基础,他不高的学历和前途黯淡的工作也让我一直犹犹豫豫,我们的分手只是早晚的事,否则,我肯定要为自己忘形之下的冒失之举而痛悔。经过一番反思,此后,我在选择感情的去留时,便只考虑对方的因素,不再受身边人和事的影响,对那些潮涨潮落的过路朋友,我已经能够既友好处之,又宠辱不惊了。

在我过往的几次恋爱经历中,最让我刻骨铭心又深受伤害的,是与前任男友小赵的感情纠葛。小赵是我去年在郑州森林公园一个大型相亲见面会上认识的,当时他因为工作和生活压力大,刚刚离开深圳回到郑州,连工作都没着落,可他睿智的谈吐、开阔的视野,还是深深吸引了我。三个月后,随着感情的迅速升温,我俩已经是出入成双的热恋情侣了。我爸爸曾经在教育系统工作,通过我爸找关系帮忙,他也顺利进入一所学校教书。

可很快,小赵就开始疏远我,他与校长女儿的绯闻也传到了我耳朵里,给了我致命的打击。情急之中,我挑了几幅小赵和我极为暴露的私密亲昵照,准备发到他们学校的校园网上,我也打算弄个眼下非常流行的什么“门”,把小赵借女人上位的丑恶嘴脸公布于众。

然而,我在制作好的网帖上几次准备点击“发送”,却最终鸣金收兵。这个思想斗争的过程,也是我反思和醒悟的过程。是的,制造一个艳照事件,固然可以打击对方,得到复仇的快感,可我不是也要付出名誉、尊严的代价,甚至还要承担法律责任吗?在别人的故事里我是受害者,为什么在我自己的剧本里,我还要把自己设计成受害者的角色呢?

最终,我放下了仇恨,没有做傻事。虽然那个挣扎的过程很痛很痛,但我最后拥有的不再是愤怒,而是爱,是我的自爱和自重。如今,我已经从那段情仇中跳了出来,但这份自爱和自重,将使我受益终生。

对于我来说,男人没有好与不好之分,只有合适与不合适。如果每次与“不合适”的男人分手后,都能积极反省,从中受益,我自己却可以越变越好,我觉得这就挺好。

教学案例反思中的不成功案例 篇4

从教两年的过程是不断转变教学观念的历程,也是不断探索的历程。在两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曾尝试做过两次比较典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07年底,在学习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相关内容时,我曾在周末设置这样一个课题:《对基层民主建设的探访与思考》我们给学生提供了三个探究方法:

1、查阅教材及相关资料,找出基层民主建设的法律依据

2、探访身边的基层民主建设事例

3、考察人们对基层民主建设的态度与认识 要求:总结调查研究成果,写出对基层民主建设的感受与思考及合理化建议。

08年五月,汶川地震爆发,我们感动于中国军民团结的抗争精神,又设置了《抗震救灾体现出的中华民族性格》 这一研究性课题。指导学生从有关汶川地震媒体报道中搜取典型事例分析其体现出的民族性格,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古代思想宝库)找出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的思想主张。

从两次探究性学习的效果来看,均不是很理想。主要是存在以下问题

1、资源的匮乏。不论是基础型研究还是拓展型研究,都需要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去搜集资料,但在比较落后地区的普通中学,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资料的主要来源图书馆,书籍陈旧,与历史相关的书籍非常有限。网络查询在学校内基本不可能实现。而多数学生家庭条件有限并不具备网络查询的条件。这是我们探究性学习最大的障碍。

2、学生观念上的不重视。在这两次活动中,一半学生的作业是敷衍了事,甚至有些同学交了白卷。原因很多,一是资源的匮乏。再就是学生不愿走出家门进行调研,既交流与动手的能力相对比较弱。

3、教师设置的研究性课题还不太成熟,不太合理。没有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学校的顶力支持。给教师、学生的成长提供相应的客观条件,如书籍。

其次,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真正的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如学校有电脑机房,但这些机房只是在每周一节的计算机课上才对学生开放,显然浪费了资源。

最后,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转变观念,真正意识到研究性学习的趣味性、重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自省——在反思中走向成功 篇5

关键词:金基德,女性形象,自省意识

在金基德所拍的十多部电影, 不管是《雏妓》中可爱并且具有学生气质的妓女, 还是《漂流欲室》中那个用鱼钩来自残自己私处以表达爱情的哑女, 再到《撒玛利亚女孩》中的援助交际的孩子, 题材和主人公独具特色, 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生活方式和被鞭挞直至多少有些变态甚至崩溃的主角。但在这些鲜活的具有独特人格的人物中, 总会出现一些让人悲悯的女性, 她们的咆哮和呐喊、反抗和顺从, 往往最终成为了他的电影中的高潮与亮点, 而在这样的不断的反思和过程中, 她们或许苟且的活着, 也可能悲惨的活着。

一、金基德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在金基德的电影中, 如《雏妓》、《漂流欲室》、《坏小子》、《空房间》和《弓》等, 其中诸如妓女这样的边缘女性很多, 他关注到了这些人群的内心和生活现实, 虽然表达方式非常激烈, 有性、有暴力、有挣扎甚至还有变态的手法, 但我们却可以透过这样镜头, 看到一个极具终极人性关怀的导演, 他的内心是充满怜悯的, 对于他所塑造的每一个角色, 每一个女性角色, 他都极具包容。

《雏妓》中的珍是生活在“鸟笼客栈”的妓女, 她不但以卖身为生, 还同时支付着客栈里的那一家人的生活, 与之相对的却是一个女大学生, 冷酷而男性化的外表。在这样的对比中, 塑造了一个真实的纯真的妓女形象, 但这个形象却无比的让人同情与怜悯。而对于《漂流欲室》中的哑女, 导演同样通过这样的烘托的方式, 哑女在男人的凌辱中生存, 同样也在这种环境中报复与爆发, 一切的反应都是独有的、必须的, 她变的粗暴, 变的复杂, 变的堕落、同样变的更加单纯。

特别要谈的是《弓》的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 在影片开始, 导演就告诉观众, 大船就是她的世界, 那个长者是她所有的生活圈子, 来来往往来到船上钓鱼的人们, 只是过客而已。在这里, 她并不知道什么是侵犯, 什么是文化传统, 什么是道德, 对于这一切, 她都毫无概念, 也就是说, 别人用鱼扔进她的衣服内对她进行调戏挑逗, 她都不会觉得这有什么侵犯。在这一系列的人格铺垫之后, 导演用故事构建了她自身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于是她终究选择了自己的爱情, 而这种爱情, 其实是一种自省, 但同时她知道应该把自己的贞洁献给养育自己多年的老者, 这却是一种自我的救赎。

二、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的解脱

在金基德的电影当中, 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女性形象, 有的堕落下去不再翻身, 有的为自由努力挣扎, 但注定终究没有结果。她们用最为极端的方式在救赎这自己, 最终解脱自我, 而这样的解脱或许是一种堕落, 也可能是新生, 当她们面对自己人生的时候, 变的那么坦然和单纯。

《弓》中的那个女孩儿, 用自己的贞洁报答了养育她多年的老者之后, 挣脱束缚, 坦诚的面对自己爱的男人和未来的世界, 在她的眼中, 那位老者是个守护者, 但或许在那位老者心中, 这是一种内心的捆绑与束缚。《收信人不详》中的独眼女, 用刀扎下美国人帮她做的假眼睛, 以偿还自己的良知, 来报答自己深爱的那个男人。《坏小子》中那个屈服于自身命运, 甘愿坐上那辆大货车, 货车后面是被子和褥子, 一生靠卖身为那个坏小子赚钱。不管她们终究的结果是什么, 她们所做的事情仅仅只是屈服或者反抗, 然后坦然的面对。

《漂流欲室》中的哑女, 白天靠着为那些钓鱼的男人们卖一些零售的货品、晚上靠着自己的身体为生, 她被凌辱被欺压, 在这样的环境中苟且的活着。当她用鱼钩钓起男主人公并救他一命的时候, 她自己才意识到自己是可以爱一个人, 并且愿意为他付出一切的。她拯救了那个男人, 同时用鱼钩放进自己的私处自残, 以发泄心中的愤怒和一种畸变的爱情。他们也终将能够坦诚的面对自己的人生, 这对于他们来说, 也算是一种解脱。

三、真正的解脱才是金基德电影中的女性的自省意识

我们纵观金基德的所有电影, 姑且不说像《海岸线》《春去冬来》这样的哲学性或者具有历史反思性质的电影, 我们就单从其反映人性欲望极限的电影来探讨。对于其有涉及到女性问题的电影而言, 笔者认为金基德力求与还她们自由, 让她们解脱, 无论这样的代价是肉体的凌辱也也好, 还是精神的摧残也好, 只要她们能得以解脱, 那就是她们自身的自省。

《坏小子》中被逼良为娼的女孩, 苦苦的面对了这样一场陷害, 但当她有机会离开红灯区的时候, 她却失去了自己生存的信念和冲动, 开始适应那里的生活, 虽然她痛苦, 但终究解脱的方式依然是以出卖自己的肉体作为代价, 换取自己的生存和内心的安逸。《空房间》中的与世隔绝的家庭主妇, 通过选择肉体陪着自己曾经的老公, 但当她和自己老公拥抱的同时, 却吻着男主角, 用肉体换取内心的安逸和满足。

也许对于很多观众无法接受金基德的变态的情色题材, 他的主人公终将会以一种变态的畸形的方式解决问题, 但他们却最终选择的是自我的解脱与内心的安逸。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他的人物都会这样去做, 那怕是终究的懦弱, 只要能够解脱。结论:

金基德的电影展现畸变的边缘人物的内心过程, 通过一些变态的行为和无声的呐喊, 时常让观众感到无比的压抑与苦闷。在他的电影世界中, 每一个女性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她们的生活方式不正常, 但她们面对的却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自我。而在这样的一个世界当中, 我们每个人面对的不单是外界的压力, 更多的面对的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挣扎, 而金基德的电影将这种挣扎外在化, 终究用肉体的堕落来换取内心的解脱与自我的觉醒。

参考文献

[1]、赵一凡, 触探人性的无线可能——金基德影片赏析[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 27 (1)

在欣赏中让学生走向成功的探讨 篇6

关键词:欣赏,成功,桥梁

表扬和欣赏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 表扬有上级对下级的成分,教师在表扬学生时,可以说并不是在同一个等级上的,教师仍然是高高在上的,表扬犹如很甜的糖,吃多了不好;而欣赏则不同,教师和学生是完全平等的,欣赏更能体现出朋友之间的真诚,更能体现出平等与尊重。 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欣赏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一个引导者, 学生才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人,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基于以上观点, 我觉得教师学会欣赏学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欣赏可以正确地引导学生的成长过程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成才引路。

一、欣赏可以使学生情绪饱满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斯坎贝尔说:“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感情需要……这种需要决定着孩子行为中的许多东西 (愉悦、满足、高兴)……自然情感贮存得越是充实,情绪也就涨得越高,行为也就越良好,他才能感到自己处于最佳状态。 ”教师的真诚欣赏,哪怕只有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对优秀学生来说都会是途中加油, 对后进生来说则更会是雪中送炭。 因为后进生的缺点一般都比较突出,很容易被人发现,但他们的优点却容易被缺点所掩盖,往往被人忽视。 而正是因为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使得差生的优点不能被认同,久而久之,他们的优点也就慢慢消失,但缺点却一直在被强化,他们也就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差生。 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努力寻找差生身上的闪光点, 尽量把他们的闪光点放大并对他们进行发自内心的欣赏。 这样的欣赏肯定能让他们感受到教师一视同仁的温暖, 使他们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言行,端正自己的态度,改善自己的行为,朝着成功的方向迈进。 这样, 被从内心激发出来的学生的积极与自主的动力是无穷无尽的,也是最能促进学生快速成长的。

二、欣赏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要能够欣赏学生, 并且要使他们也能学会欣赏自己说到底,这种“自我欣赏”的成分就是自信心。 那么学生的自信心如何培养呢? 关键在于教师平时能否做一个有心人。 课堂上当学生求知若渴时,教师是否照顾到了每一颗求知的心灵;当学生畏缩不前时,教师是否给予过他们鼓励的眼神;当他们有错误时,教师是否不失时机地给他们鼓励,告诉他们:“只要你努力你就能行! 只要你坚持,你就能成功! ”课余,教师是否关注到某一位学生随手捡起了地上的纸屑,搬起了倒下的椅子,扶起了倒下的拖把, 旋紧了正在滴水的水龙头, 放学后关掉了教室里的灯。 当学生们为了集体荣誉在运动场上奋力拼搏, 为了照顾发烧的同学争先恐后地去食堂打饭, 你是否被他们感动过? 你是否及时对他们真诚地欣赏过? 因此,教师要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使学生真正懂得欣赏自己,从而树立自信心。 试想,当一名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后,自信地站起来说“老师,让我来试试吧! ”时,我们是否可以说,只要有了这种自信并把这种自信保持下去,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愁做什么不能成功呢? 而这种自信,恰恰来自教师对他们发自内心的欣赏。

三、欣赏可以培养学生对教师的情感

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师生之间必须是互相尊重的,必须是真诚相待的,也只有这样的教育, 才能使学生内心真正接受。 所以, 当学生对教师有良好的情感基础时,教育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欣赏本身就含有教师对学生尊重的爱心。 关心学生的细微进步,一视同仁,热情鼓励,这样的尊重和鼓励本身就是一种教师对学生的感染力,就是对学生一种身体力行的表率。 试想, 如果一位教师在平时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能关心学生的生活,关注他们的心理世界, 关注他们的情感空间,走进他们的心理,和他们无话不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那么他又何愁学生上不好自己的课,何愁学生会和自己唱反调? 因此,走进学生的世界,和学生交朋友这种方式的教育效果应该远远比苦口婆心的说教要有用得多。 打个比方,教师不仅是战场上的指挥员,和学生更应是同一条战壕里同甘共苦、同进同退的亲密战友。 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教师对学生的欣赏,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老师的爱戴和尊重,从而培养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最终为我们的教育服务。

四、结束语

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收获 篇7

一.相同的教学设想

鉴于两课在文字上都比较浅显, 学生理解起来没有什么障碍, 且主题都比较鲜明, 就决定采用“不预设教学”, 以充分体现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尊重、对学生独特体验的珍视, 让学生动用个人的生活经历, 渗透自我的情感理念, 去理解作家的意识, 以免以教师自己的体验代替学生的体验, 从而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起点。

二.不同的教学效果

《最后一课》:学生在进行了充分的阅读之后, 我要求他们谈谈读了这篇课文的初步感受时, 学生的发言体现了小说的主题和表现方法, 很好地完成了对文本内容的解读, 他们还在接下来的讨论中由法国的沦陷讲到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由法国的语言谈到了中国的语言, 由小弗朗士说到了自身, 由爱国拓展到了我们每个人身上对国家、对民族应负的责任……课堂气氛热烈,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背影》:学生进行了同样充分的阅读后, 并未出现我期待中的情感共鸣, 大部分同学似乎并没有太大感触, 更不用说感动了, 尤其让我觉得寒心的是有些同学脸上还带着些许不以为然的笑, 这与我的预期大相径庭, 当我悄悄问他为什么笑时, 他竟指着文中我们一直作为重中之重分析的描写:“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示意我。为什么他们对这篇表现了伟大的父爱的名篇不以为然呢?针对这种情况, 我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引导学生细读文章首尾作者以感伤笔调写的父亲的凄凉处境, 提示学生要领会文本的深刻内涵、作者的复杂情感, 并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生活, 与生活对话, 才算大致达到了目标。

三.反思

为什么相同的设想出现了不同的效果, 经过反思, 我认识到:在备课时我只看到了两课的相同点, 却忽视了他们的区别:《最后一课》感情外露, 情感强烈;而《背影》一课则含蓄委婉、朴素平实, 所叙之事只是身边琐屑, 在加上这个时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总希望能摆脱约束, 表现独立的自我, 对这种主题自然感到有点乏味甚至厌烦。通过这两节课的尝试, 我认识到:

1.教师要根据文本的特点,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不预设教学”大有益处, 它促成了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 让学生无功利地接近文本, 不用为了迎合教师的意图, 将自己的阅读拼命地往教师的思维上靠。但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特点, 每篇课文都有区别于其他课文的显著标志, 那就是文章的个性, 不同的学生对于不同的文章把握的程度也有差异, 教师在教学中要讲究方法, 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吕叔湘先生说过:“如果说教学法是一把钥匙的话, 那么在所有的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的钥匙, 它的名字叫做‘活’。”那么这个“活”不仅表现在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选择取舍上, 还表现为教者能随机应变, 能游刃有余地处理课堂上出现的“意外”, 水到渠成地完成教学内容。

2.教师的备课方式要进一步改进。

除了写教案, 教师更需要走进学生中间, 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不能仅凭自己的经验, 更不能仅凭教参来定教学的起点, 应从以往“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方式中转变出来, 注重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活生生的课堂, 遵循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状况来设计教学。每个学生的知识功底、文化素养、生活阅历及思维能力是参差不齐的, 他们对语文的感悟也是良莠不齐的。这就更需要我们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 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 以使学生都得到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3.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也不能完全忽视教师作为指导者的作用。

启发引导并不是越俎代庖, 学生由于心理、年龄、认知等各方面的限制, 也非常需要我们在适当的时候及时引导, 并引领他们走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尤其当他们的价值取向发生偏离时, 我们更应该理直气壮地及时矫偏纠失, 机智引导, 指点迷津, 以使整个课堂归顺“主流”。

阅读教学, 在对话中走向共鸣 篇8

关键词:角色置换,把握细节,多元解读,基于文本

文本的构成是语言文字符号, 但在作者写作意蕴的支撑下, 语言文字彼此联系照应, 就形成了具有思想和灵性的事物。而阅读文本的过程也就成为探寻文本意蕴, 积极与文本中的人物与作者进行对话, 从而与文本同命运、与作者共呼吸。如何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与文本深入探究呢?这就需要教师应该为学生开辟接触感知文本的全新视角, 从而实现与文本内涵的情感共振。

一、角色置换, 让对话和谐深入

文字作为联系读者与文本、读者与作者的纽带, 其不仅承载着言语形式的训练价值, 还是作者情感意蕴、核心意旨的呈现载体。阅读文本表面看是阅读文本的文字, 其实是感知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内涵。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树立敏感的情境意识, 在学生体悟文本之时创设相应的感知情境, 将自身学习者的身份遮蔽, 直接浸润在文本情境中, 与零距离的方式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与感知, 或直接以文本人物的方式去观察、去感知、去体验, 形成直接的心理体验。

例如《永远的白衣天使》叙述了非典期间, 叶欣作为护士长一心扑在工作上、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关心同事, 最终感染病毒, 不幸逝世的事件。教学这篇课文, 如果仅仅是以第三者的视角关注事件, 学生就难以真正介入文本情境之中, 对叶欣的可贵精神也仅仅只是符号提炼式的感知。因而教师在教学中, 分别引导学生以病人自身、同事、叶欣家属的身份, 引领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模仿不同角色的人物对叶欣或诚意劝说、或真诚感激、或深深怀念, 从而让学生直接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 深入感知文本的内在情韵。

正是这样的情境营造, 将学生的全部身心浸润在文本的语言世界中, 感受着人物的精神实际, 并将文本中机械生硬的语言转化为自身语言, 营造出适切和谐的精彩课堂。

二、把握细节, 让对话以微见著

小学语文教材中从来不缺乏大作家的经典之作。他们都善于从整体上构思、把握写作的素材, 并能选择最典型的内容进行细致化描写。而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就可以开掘文本中作者故意放大和设置的细节描写, 引导学生品悟语言、感受文字, 探寻蕴藏在文本中的情感元素, 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 促进学生言语智慧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三顾茅庐》时, 为了引导学生深刻领悟刘备求贤若渴的精神, 教师引导学生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对刘备进行描写的语言中, 尤其是第三次拜访时的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上。在这样的教学中, 学生深入文本语言, 紧紧扣住“轻轻、下马、站立等待”等细节描写, 揣摩刘备这些言行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对人才的尊重。在此基础上, 教师在引导学生将这些描写具体放大, 进一步思考:“轻轻”, 仿佛是刘备在提醒自己________;“下马”, 仿佛是刘备在警戒自己________;“站立”, 仿佛是刘备在鼓励自己________。

整个教学过程历经了聚焦语言、提炼核心、品味思考、拓展联想等教学环节, 虽然是细节, 但教师正是以这些细节为核心, 通过品味与价值放大, 在细节中开掘出独有的教学价值, 从而实现学生与文本内涵的有效对接, 起到了较好的教学价值。

三、多元解读, 让对话视角多样

不同的考量视角, 就会形成不一样的感知效果。在珍视个性化阅读文本的体验下, 教师就应该改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体验, 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言论, 对文本形成完全不同的价值认知, 从而激活学生的主动意识。

例如在教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时, 教师就可以帮助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个性化的阅读体悟, 而学生则纷纷表示在这篇课文中, 爱因斯坦不修边幅, 还能不能算得是一个伟人?教师敏锐地感觉到这对于课堂教学而言, 是一个有效的动态生成的言语分歧点, 更是组织教学的有效辩论点。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认知辩论:爱因斯坦究竟能否算得上是一个伟人?

学生就在这样的辨析争鸣中, 不断引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辩论, 从而夯实了学生对文本的内在体验, 形成多层次、多视角的不同解读, 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四、基于文本, 让对话拓展丰盈

很多文本为了表达的需要, 常常故意不将事情交代清楚, 而在文本教学中留下空白, 让学生自主发挥能动性在体悟文本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提升学生的语言空间, 从而进行留白的填充, 把握正确的言语思绪, 提升学生的认知空间。

例如在教学《第八次》时, 教师不仅仅将文本中大小故事轮回相套的结构以及内在的逻辑关系整合清楚, 更让学生在撰写了布鲁斯王子对人民群众进行的演讲。但整篇课文取得胜利的第八次战争就是如何开展的, 作者却没有丝毫的涉及。于是, 教师引领学生再次回顾课文, 帮助学生从蜘蛛织网的八次经历入手, 感知其基本用意, 教师引领学生对课文中的内涵进行深入思考, 从而将文本中的空白进行自我完善和修饰。

在这则案例中, 教师并没有就课文而教学课文, 而是在充分尊重原本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基于文本再生发文本, 通过补白使得文本更加趋于整体。

上一篇:安全生产标准化标语下一篇:黄河,好美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