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小学四年级校园生活的作文

2025-02-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描写小学四年级校园生活的作文(推荐12篇)

描写小学四年级校园生活的作文 篇1

我们的学校是一所现代化的新学校。大门是电子伸缩门,只要门卫爷爷轻轻一按遥控器,铁栏门顿时移开了。进入学校,那块电子屏幕分外引人注目,上面显示着学校当天的工作安排。往里走,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水泥大操场。早晨,我们站在宽阔的操场上,吹着徐徐的春风,不禁让人心旷神怡。

操场的东边,有银灰色的升旗台,每当星期一,全校九百多个师生聚集在这里,举行升旗仪式,那场面是多么壮观。国歌声、宣誓声、老师的叮咛声交织在一起,无比振奋人心,成功拉开了新一周的帷幕。

操场的西北和西南方有长方形花坛。春天,花坛上各种小树抽出嫩芽。夏天,眼前绿意正浓。秋天,桂花十里飘香……那两排树丛多么鲜艳啊,红的宛如夕阳天边的火烧云,那不知名的小花如刚从矿洞中采到的紫水晶;那两排树丛多么精神啊,再料峭的春寒中傲然挺立,抖擞筋骨,迎接每一天前来学校上学的同学和工作的老师;这两排树丛多么整齐啊,一行行灌木犹如一位位岗哨上的士兵,守卫着美丽的校园,花坛成了校园一道美丽的风景。

在操场的北方,是我们崭新的教学楼。走进去,是学生风采展示栏,上面张贴着每月之星的照片。教学楼共有四层,有32间教室,每间教室各具特色。那里是我们学习活动的地方,也是孕育理想、寻求知识的地方。

描写小学四年级校园生活的作文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法,首先通过方便抽样确定位于上海、广州、北京3地的34所民办随迁子女小学( 上海23所、北京4所、广州7所) ,在每所学校的四年级中,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3个班级( 不足3个班级的全部纳入) ,对抽中班级的所有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学生和家长问卷各4 166份,将学生问卷中“欺负”相关题目全部未答者和其他关键变量缺失者剔除,获有效问卷4 074份,有效率为97. 8% 。包括上海2 830名( 69. 5% ) ,广州888名 ( 21. 8% ) ,北京356名 ( 8. 7% ) ; 男生2 354名( 57. 8% ) ,女生1 720名( 42. 2% ) 。平均年龄( 9. 79±0. 86) 岁。受调查学生在目前城市平均居住时长为( 6. 56±3. 39) a,39. 9% 的学生出生在目前生活的城市,36. 7% 在1 ~ 6岁来到该城市,23. 4% 在7岁或7岁以后来到该城市; 54. 6% 的被调查学生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 孩子日常 生活的主 要看护人 是母亲( 72. 8% ) 。父亲和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多为“初中”,分别占57. 3% 和51. 4%; “小学及以下”占18. 3% 和31. 5%,“高中及以上”仅占24. 4% 和17. 1% 。父亲和母亲从事体力劳动的比例分别为18. 9% 和13. 6% ,无业者分别 占3. 5% 和15. 3% 。大多数 家长( 71. 5% ) 自感家庭经济状况为“中等水平”。

1. 2 方法 参考国内信、效度较高的量表,编制结构式的学生自填问卷,主要内容包括欺负/受欺负经历、校园欺负形式和发生地点、受欺负时的应对策略、旁观校园欺负经历和应对策略。同时,通过家长问卷调查孩子的年龄、主要看护人、孩子在目前这个城市居住的时间、父母亲受教育程度、父母亲职业、自感家庭经济条件等社会人口学特征因素。

校园欺负行为主要参考Authoritative School Climate Survey ( ASCS) 问卷小学版[7]及陈世平等[8]修订的Smith校园欺负问卷中的相关问题编制。在向受调查者解释“校园欺负行为”的具体含义后,询问受调查者的“曾经”受欺负/欺负别人经历,“现在”( 过去1个月里) 的受欺负/欺负别人行为频率,并以“平均每周2次以上”为界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将被调查对象分为互不交集的4类欺负行为角色: 仅受欺负者、仅欺负他人者、既受欺负又欺负他人者、未卷入者。前3类都认为是卷入了校园欺负。

所调查的受欺负形式包括“骂我、给我起难听的外号”“踢我、打我”“威胁我”“抢夺或毁坏我的东西”“不让我参加任何活动和游戏,或让他的朋友不跟我玩”“在背后说我的坏话,使其他小朋友不喜欢我”“通过手机短信、网络聊天,对我说难听的话或散播我的谣言”。根据经典的校园欺负分类方式[9],将校园欺负分为言语欺负、身体欺负、关系欺负、网络欺负; 同时,也调查了相应的欺负他人形式。

问卷调查于2014年3—4月进行,学生问卷由受过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在班级内用规范的指导语组织学生填写并当场回收; 家长问卷由班主任以家庭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带回家给家长填写,每校指定1名教师负责将问卷在1周内回收。

1. 3 统计分析 使用Epi Data 3. 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逻辑检错,使用SPSS 21. 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在描述被调查者基本人口学特征的基础上,采用χ2检验分析校园欺负行为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学生旁观、应对校园欺负的情况。检验水准α = 0. 05。

2 结果

2. 1 学生校园欺负行为总体报告情况 在所有被调查学生中,62. 1% 自我报告曾经( 过去一直以来) 卷入过校园欺负,其中25. 6% 仅受欺负,7. 2% 仅欺负他人,29. 3% 既受欺负又欺负他人。有19. 9% 的学生自我报告现在 ( 过去1个月) 卷入了校园欺负,其中10. 1% 仅受欺负,4. 0% 仅欺负他人,5. 8% 既受欺负又欺负他人。男生、生活在广州或北京、无兄弟姐妹、家庭经济较差者曾经卷入校园欺负的比例较高; 广州或北京的被调查者现在卷入校园欺负的比例高于上海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 < 0. 05) 。见表1。2. 2学生校园欺负行为的形式就受欺负的形式而言,自我报告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言语欺负、身体欺负、关系欺负和网络欺负,男生受到身体欺负和网络欺负的比例高于女生。欺负他人的各类形式中,由高到低依次为言语欺负、关系欺负、身体欺负和网络欺负,男生自我报告曾经言语欺负、身体欺负、网络欺负他人的比例均高于女生。见表2。

2. 3 学生校园欺负行为发生地点 最常见的受欺负地点是教室( 54. 2% ) ,其次为上下学路上( 29. 8% ) 、学校操场( 25. 6% ) 和学校走廊或大厅( 18. 5% ) ,少数受欺负者是在家中或家附近( 8. 3% ) 、校车( 7. 4% ) 和学校厕所( 5. 8% ) 。男生在学校操场、上下学路上、学校厕所受欺负的比例高于女生( χ2值分别为17. 58,5. 11,41. 35,P值均 < 0. 05) ,而女生在教室、家中或家附近受欺负的比例高于男生 ( χ2值分别为79. 15,4. 00,P值均 < 0. 05 ) 。41. 2% 的男生受欺负者和32. 3% 的女生受欺负者通常被几个人一起欺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16. 33,P < 0. 05) 。

2. 4 学生校园欺负行为的应对策略 进一步分析发现,无论是否受过欺负,学生选择最多的策略均为寻求帮助类的“告诉教师或班干部,让他们出面解决”( 42. 8% ) ,排在第二位的策略为忍受类的“尽量避免接触欺负我的人,绕道而行”( 33. 2% ) 。曾经受欺负者选择忍受类应对方式以及选择“向欺负我的人展开反击”的比例高于未受欺负者; 未受欺负者选择“想办法改正自己缺点”的比例高于受欺负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 < 0. 05) 。见表3。

/%

注: * P < 0. 05,**P < 0. 01。

注: ( ) 内数字为报告率 /% 。

注: ( ) 内数字为报告率 /% 。

全部被调查学生中,67. 5% 在最近1个月旁观过同学、朋友或同伴受欺负。在这些校园欺负旁观者中,61. 7% 积极采取行动制止校园欺负,如“把情况赶紧告诉教师或班干部”( 44. 3% ) 或“直接用语言或者行动制止欺负别人者”( 17. 4% ) ; 38. 3% 的旁观者没有采取行动,其中21. 1%“同情受欺负者,想制止欺负行为,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7. 6%“不感兴趣,不关我的事”,3. 5%“看热闹,觉得很好玩”,还有6. 0%“与欺负者一起欺负”。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超过半数的学生曾经卷入过校园欺负,2 /3的学生在最近1个月旁观过校园欺负,可见校园欺负行为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群体中的普遍性。另外,男性、无兄弟姐妹、家庭经济较差者曾经卷入校园欺负比例高,言语欺负形式最为常见,学校( 包括教室、操场、走廊和大厅) 及上下学路上为最常见的受欺负地点,与其他研究[9,10,11,12,13]结果一致。

目前,国内同类研究中各类校园欺负行为角色者自我报告率有所差异: 江小小等[14]在2011年对511名上海市随迁子女小学学生的调查发现,现在仅受欺负者只占4. 3% ,仅欺负他人者占1. 6% ,既欺负他人又受欺负者占1% ,绝大多数( 93. 1% ) 学生现在未卷入校园欺负; 谭千保[10]2010年对城市流动儿童的调查发现,15. 8% 的学生为仅受欺负者,4. 2% 为仅欺负者,3. 2% 为欺负和受欺负者,78. 2% 未卷入校园欺负;曹薇[15]2012年的调查发现,随迁子女校园欺负发生率很高,有57. 7% 的儿童受过欺负,26. 7% 频繁地受欺负,35. 7% 欺负过他人,14. 1% 频繁地欺负他人。各研究校园欺负报告率差别较大的原因可能是,所使用的校园欺负量表不同,校园欺负行为的判定标准稍有差异; 调查对象的年龄不同,使得研究间的可比性较低; 许多研究抽样方法不明确,样本量较小,研究结果的代表性不高。本研究选取随迁子女数量和其所占当地儿童百分比均位居全国前列[4]的上海、广州、北京3地进行,且调查样本量大,具有良好的代表性。虽然各研究报告率有所差异,但均可反应出校园欺负行为在随迁子女群体中普遍存在,应当引起相关部门关注。

本次调查中,广州、北京地区项目学校的校园欺负报告率高于上海。参与本次调查的上海学校多数曾经做过口腔、营养、个人卫生等方面的学校健康促进项目,而广州、北京地区学校从未做过此类项目。学校健康促进项目是从学校政策、物质环境、社会心理环境、个人健康生活技能、学校健康服务、学校与社区的关系与合作等6个方面,通过综合性的干预活动促进学生健康[16]。有研究显示,校园欺负与学校氛围有着密切联系,和谐积极的班级氛围、良好的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合理全面的学校政策均有利于预防校园欺负行为[11,17,18,19]。上海地区项目学校开展的健康促进项目促进了良好学校氛围的形成,提高了师生的健康意识,从而可能也减少了欺负行为。

本研究发现,与未受欺负者相比较,曾经受欺负者选用忍受类应对方式的比例较高,与相关研究结果[9,20,21]一致。善于运用策略解决和处理人际矛盾的儿童人际适应状况良好,社会化发展程度较高[21],而受欺负者除自身相对弱小等因素外,又因为缺乏有效的解决策略,使得欺负者可以在不承担任何风险的情况下实施欺负行为,使受欺负者更加难以摆脱长期反复受欺负的情境[9,21]。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调查中2 /3的学生过去1个月旁观过校园欺负行为,然而仅有61. 7% 的旁观者会采取行动制止校园欺负。旁观者在校园欺负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支持欺负者或提供给欺负者鼓励性信息( 如围观、哄笑) ,往往会推动校园欺负的发生发展; 对欺负行为积极抵制的人,往往会抑制校园欺负的发生; 而持漠视态度者,则在无形中助长了校园欺负行为[22,23]。在进行校园欺负干预时,仅开展针对欺负者和受欺负者的教育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关注校园欺负事件的旁观者,对全体师生进行宣传教育,通过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氛围,共同抵制校园欺负; 另外还要了解旁观者没有采取制止行动的原因,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描写小学四年级校园生活的作文 篇3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综合运用,也是学生文化蕴含的体现,能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品质,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五六年级的习作要求是:“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习作要有一定速度。”不难看出,对六年级学生的习作要求已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但是,在小学六年级语文作文教学中,我常常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感到苦恼:如作文中字迹潦草,错别字连篇;文理不通,思路混乱;假话、套话、空话长篇累赘,不知道自己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等等。一直思考着该怎么样进行写作教学,让学生们学到实处,真正提高写作水平。于是苦口婆心的说教,反复纠正错误,却收效不佳。思考着是不是可以改变一种方式,于是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发现通过以片段写作训练提高小学六年级学生作文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高涨,作文水平较差的学生也有明显进步,学习态度变得更加端正,增强了写作的兴趣。

所谓“作文片断”是指用一段一节的小篇幅,表现生活中的一个断面,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谈论对某事某现象的一点看法,而进行的片断写作练习。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过:“几乎可以断言,能够写好一段,一定能写好一篇 。反之,连一段都说不流利,一整篇就必然更加夹缠不清了。”可见,片段训练是为篇的训练打下基础的,基础不扎实,将直接影响学生作文水平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影响写篇的训练。片段训练则比写一篇文章更具可操作性,小学生生活积累有限,即使到了六年级,也有很多学生缺乏细腻、生动的描写,让学生进行环境、场面、四季、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想象意境等片段训练则比较现实,也可以增强他们写作的信心。片段训练的实质也就是分解训练,先分解,后综合才能得心应手,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六年级学生面临升学,任务重,压力大,如何在教学中快速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为此,结合我的亲身教学实践和所阅读的资料,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片断描写的训练中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巧用文本,举一反三

1.随文情境,练习片段。

为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表达欲望,利用现有课本资源,依据课文创设的情景写话,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有动笔实践的机会。比如,在教《海水为什么是蓝的》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海水为什么是蓝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写下来;在读《理想的风筝》时,课前先让学生说说理想的风筝到底是怎么样的风筝,为什么要以理想的风筝作题目;学了课文之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现在所理解的理想的风筝,再让学生把这两次的感受写下来。这些片段的训练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得学生在进行其他习作训练的时候会尝试表达自己的感想。

2.大胆想象,抒发情感。

课文中有许多地方留有艺术空白,让读者去想象、揣摩。教学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然后把学生自己的理解与想象表达出来。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先让学生想象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然后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又如《开国大典》,可以让学生想象:假如你是一名当年参加开国大典的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某一个动人场面及感受写下来。这样在读中练写,使学生在与课本的对话中自然而然地倾吐了自己的思想,表达了个人的见解;还有些课文故事性强,结尾意犹未尽,耐人寻味。如《稻草人》,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延伸课文内容,进行续写。

3.仿写迁移,提高能力。

课文提供的素材很多,比如语言表达的方式、安排材料的方法、写作的顺序等等均可借鉴。所以,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仿写便是常用的且极有实效的练笔方法。课文中的名篇佳句是语言大师们苦心孤诣锤炼语言的杰作,是语言运用的范本。因此在感知课文后,抓住文中的美句让学生仿写,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促进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仿写的形式可以是固定的结构,是课文中结构整齐的句子或段落,可以是句式優美的句子。比如学了《怒吼吧,黄河》,可以仿照文章第四自然段的“时而。。。。。。时而。。。。。。时而。。。。。。时而。。。。。。”写一段话,内容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等生活情景片断;还可以利用仿句侧重于训练学生的排比等修辞意识,增加语言的文采。如学了《山海关》可以仿照课文第四段“我真想……我又想……我还想……”的句式,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段话。又如在教学《永远的歌声》开头和结尾时,可引导学生细读开头和结尾,理清这两个自然段的写作方法---首尾呼应,分析理解内容后,让学生学习它的表达方法,并用首尾呼应的方法仿写一个开头和结尾。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留心生活,积累材料。

没有平时的积累,就没有“文思如泉,笔走如神”,把学生多姿多彩的生活设计成一个个小片断。校园生活学生亲身经历,耳闻目睹,是学生练习片断的好材料;自然课上介绍的大千世界的形形色色,科学课上的小实验、小制作;体育课上生龙活虎的场面,以及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都是学生的习作内容,也是学生表达材料的来源之一。常常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学所思、所感。如:有一次语文课上,突然天空乌云密布,雷鸣电闪,快要下雨了。于是,我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围绕“快要下雨了”说写片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什么?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校外生活,社会见闻,家庭生活,大自然的万事万物,景色的千变万化等等,更是取之不尽的材料,启发学生留心观察并试着用恰当的语言来描绘,养成勤观察、勤思考、勤动笔的好习惯,积累表达材料。

三、广泛阅读,厚积薄发。

在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刊,开拓视野。阅读时注意作者是怎样造词造句、表情达意的,细心推敲好词佳句,并摘录优美的词句段,细读成诵。全班学生轮流上台朗诵,师生欣赏评析。当学生朗诵完后,有意识问他从什么书报上看到的,为什么选这些句段。原来我做法是每天看课外书后进行摘抄,然而效果并不是很好,作用也不大,久而久之,还出现应付了事的现象,能够坚持下来的学生并不多。后来在网上我发现有老师变“摘抄”为“摘默” 。比如:给学生的摘默内容是:“描写春天景物的好句” ,要求学生选中好句以后,要读读背背,然后默写下来。两周以后进行“背诵比赛”,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进行擂台赛,形式可以多样化。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展示“摘默”成果的舞台,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摘默”的兴趣。而且摘默的语言通过各种形式的背诵交流,深深印在了学生的脑子里,在习作时就可以“顺口拈来”,从而做到“厚积薄发”。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年级描写校园的作文 篇4

来到操场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排整齐的冬青,它像一排绿色的矮墙,可能你会惊叹不已,但是你再往前走走你会发现,它上面已经长满了黄黄的小芽,其实这也没什么。冬青,冬青,冬天里还青着呢,你说它秋天里能不绿吗?还有那黑色的小果子,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冬青深处,让人想找也找不到。

冬青的旁边,有一排排栏杆,但奇怪的是:栏杆是铁的,上面竟然有许多小叶子。走近一看,原来有一株植物,不,好多株植物正缠绕着铁栏杆,那是爬山虎,它的叶子跟小巴掌似的。五个叶尖,“小巴掌”的颜色可多了,红的,黄的,还有紫的,就像给爬山虎穿了一身五颜六色的衣服。

学校的花坛里有几株月季,秋天里有好多花都败了,月季也一样,它已经败得稀稀落落,还有百分之十的月季依然绽放,它们开得那么灿烂,那么美丽,它身上布满尖刺,是想让自己再多活几分钟。美丽的月季呀,你是那么伟大!

描写小学四年级校园生活的作文 篇5

走进校园,马路上的汽车噪音和尾气被远远地甩在了外面。映入我眼帘的是雪后的校园,白茫茫的一片。那如同小鹿犄角的树枝上落满了积雪,仿佛穿上了件件白纱,我伸手轻轻地接住了一片雪花,它瞬间化作了一颗晶莹剔透的小水滴,凉凉的。我陶醉在这银装素裹的世界里,雪花一片两片,不紧不慢,翩翩起舞,百片千片,漫天飞舞……

同学们背着书包陆陆续续地踩着软绵绵的积雪,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走进了教室。不一会儿,校园里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下课了,同学们一窝蜂冲向了操场,在雪地里撒欢,有的同学在打雪仗,有的同学在堆雪人,有的同学你追我赶,每个人的脸上,衣服上,头发上都飘满了雪花,简直就是狂欢节,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小学四年级描写的景物作文 篇6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丽江的桥,桥面非常的宽,中间可以走马车,两边还可以同时走人。湖水清澈见底,绿油油的苔藓毛茸茸,好像春天嫩绿的小草,湖底还有无数的花石子,从河面上看就像一颗颗明亮的珍珠。湖的旁边有一棵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大树,它为我们带来浓密的树荫,让我们乘凉。树上有许多可爱的小鸟,树枝就是它们的演奏台,它们站在演奏台上用动听的声音为我们唱歌。站在桥上,眺望远处,便看到错落有致的房屋,白墙黑瓦排成一排排的,高翘的屋檐仿佛告诉我们这就是古城的房子。

看完了宏伟的大桥,紧接着后面就有一个热热闹闹的大街。因为它是方的,所以叫它四方街。四方街人依山傍水,临街的店铺鳞次栉比,有卖当地少数民族的服装有,有卖各种乐器的,有卖当地的特色食品的……因为这里的物产丰富,所以大街上熙熙攘攘人来人往,酒吧里灯红酒绿。

看遍了各种当地的特色,我们便来到一个有小桥流水的地方,旁过就有一个高大、壮观的水车,它高高的耸立在水中央,是圆形的,四周每隔一段就一像水桶的装置,能把水从低处带到高处。在大水车的旁边有许多粗壮的芦苇,像一个个强壮的战士。

描写动物的小学四年级作文 篇7

白猫的到来,改变了我对猫的看法。初次见到小白猫时 ,我便喜爱上了它,它通体披着雪白的绒毛,没有一丝杂色,肉嘟嘟的像一只雪球,两只眼睛睁得圆溜溜的,更可爱的是它的眼珠居然是蓝色的。当我用手去抚摸它时,它温柔地躺在我的脚下,顺从地“喵喵”叫着,我爱不释手地把它抱回家。

每到晚上时,它便和我捉起了迷藏。我刚上床,它早已躺在我的被窝里,看到我生气的样子,它讨好地跳到我的手上,不停地用舌头舔我的手臂,我的心变软了下来,和它玩耍一会儿。我用毛线球围绕着它的身体旋转,它灵敏地跳跃、转圈,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当它捕捉到“猎物”时,便会骄傲地站在我面前,神气地盯着我,等着我夸奖它。一场游戏下来后,我的床单上布满了梅花樱唉,这只淘气又可爱的小猫。

转眼间小猫已经长大了,也更加地淘气了,它不但在我的房间折腾,居然在我上学时跑到爸爸、妈妈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千张上跳舞,虽然我和妹妹百般求饶,但是妈妈还是把它送走了,害的我和妹妹哭了好几常

小学四年级描写雨天的作文 篇8

原来是我考砸了,只考了60分,所以老师才叫我去他办公室的。当我看到那刺眼的分数,我的手颤抖着接过了试卷,我不知道是谁告诉了同学我的分数,总之我一回来同学们都在下面窃窃私语地讨论了我的分数,我发现天上还在下着暴雨,我觉得这暴雨加狂风都可以把垂杨柳刮倒。

在我回家的路上本来有一小段距离,可我今天觉得特别的远,而且我还觉得我的速度比蜗牛还慢,再加上外面刮着狂风下着暴雨,我觉得回家需要一个世纪那么久,我边走边想:“妈妈费尽千辛万苦教我,而我却考了一个那么刺眼的分数,我怎么让我妈妈不生气!”想着想着我就不知不觉的到了家门口了。

回到家当妈妈问我分数的时候,我竟像一个三岁小孩扑向妈妈的怀抱,大声哭了起来,可是妈妈分明知道,我考差了,可不但没有说我,更没有打我,而是安慰我,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一次失败并不可怕,爱迪生为了寻找合适的灯丝。曾对1600多种耐热材料及6000多种植物纤维进行实验,所以也就失败了6000多次,你一次失败考砸了并不可怕,我们只要分析错误原因再练习就一定可以考好。”妈妈拿起我的试卷,陪着我一道一道进行分析,一直到深夜,看着眼前妈妈疲惫的样子,一股酸涩涌上心头。

小学四年级描写春天的作文 篇9

我来到公园里准备迎接春姑娘,发现冬日清冷的公园此时已充满了生机。小草弟弟从泥土里探出头,紧张地盼望春姑娘的到来;垂柳姑娘仔仔细细地把自己的长发梳洗了一遍,还染成了春姑娘喜欢的绿色;花骨朵儿们也都各自穿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迎接着春天的到来。

鸟儿们欢快的歌唱,让声音连成一段美丽的交响乐,大雁和燕子也闻讯赶来,参加迎接春姑娘的队伍。放眼望去植物们一起披上了绿色的礼服,连成一片迎接春姑娘。

等了好久,春姑娘怎么还不来,我有些不耐烦了,但旁边的生灵们却耐心地等待着。天空中下起蒙蒙细雨,并刮起阵阵微风,我欣喜若狂:“难道是春姑娘来了?”可是雨停了,风也停了,春姑娘还是没来,我失望了。但身边的绿色没有退去,交响乐也从未停止。当我迈步在回家路边时,蓦然的发现原来春姑娘在那场春雨后已悄然的来临了。

小学四年级描写乌龟外形的作文 篇10

突然,我看见有人正在卖小乌龟。这些小乌龟的头是椭圆形的,眼睛像黑色的珠子,外壳很坚硬,好像古代士兵的盔甲。手像一根小香肠一样,脚是弯中有直的,好像是游泳的时候和会容易保持平衡方向,还有一条人们不容易发现的小尾巴。

有人摸它时,它会马上把头、手和脚全部缩进龟壳里。如果有人喂食物给它时,它就会把头伸出来,吃着美味的食物。

小学四年级描写小动物的作文 篇11

有一天,妈妈买了一条小狗,当它见到我时,总是大声叫喊,还龇牙咧嘴。当时我有点害怕,但喜欢狗的心促使我去接近它。这样过了一天,小狗被我的热情感动了,开始敢接近我了,后来也和我越来越亲密了。

小狗有着黑白相近的毛,一个小小的头,一双双眼睛里有着两颗“黄宝石”,一双小小的耳朵,一个小小的鼻子特别灵敏,一张大嘴巴,嘴里有锋利的牙齿,好像只要被咬到,保证得上医院。

在人们的眼里看来,狗不只像是一个尽忠职守的“战士”,还是只不爱动又听话的小动物。可我到底“倒”了几辈子的“霉”,偏偏养了一只在主人面前就10分尽职尽责,见到生人就大声喊叫,可到了我面前,就玩性大发:见到我在打羽毛球,球一落地它就去枪球;见到我在踢电子,就过来要把球枪走,可枪不到就走到一旁,黑着脸,好像在说:你不跟我玩我就自己玩……

给狗洗澡是一件10分艰巨的任务,带它来到洗澡盆旁,它总是别别扭扭的,活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似的。结果得麻烦我抱它下水。可是他对我的行为好像感到不满,总用水贱我一身,不时,还用水喷我,总之,每次帮它洗澡时,我都变成了一只落汤鸡,但我总是不厌其烦。

狗,是一只10分惹人怜爱的小动物,生活中有了狗的陪伴,我的精神为之一振,总之,狗为我的生活画上了一笔色彩。

小学四年级下期描写春天的作文 篇12

春天来了,不仅是小花小草们在欢迎着春天,我们小朋友同样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在欢迎春天。你瞧,小朋友们脱掉了沉重的棉袄,尽情地玩耍。在那蔚蓝色的晴朗的天空里,飞翔着许多风筝,它们像燕子般轻盈,像蝴蝶般欢乐。飘荡着五颜六色的风筝的天空是那么鲜艳、美丽、迷人。眨眼间,风筝化作一个小小的白点,在高远的蓝天上飘闪,像一片轻盈的云。看!在那蔚蓝的天空中飞过一只只“蝴蝶”,飞过一只只“蜻蜓”,飞过一只只“雄鹰”。

你瞧,那儿的小朋友在玩“老鹰抓小鸡”呢喃“老鹰”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一会儿又绕几圈,寻找时机捕捉“猎物”。突然,“老鹰”猛一转身,扑向“小鸡”,“鸡妈妈”连忙张开双臂,保护自己的“孩子”,跟在“鸡妈妈”背后的“小鸡”连忙左躲右闪。几次进功后,“老鹰”见“小鸡”有些疲惫不堪了,就摆好架势,然后,吸了一口气,猛一转身,扑了过去。“鸡妈妈”马上一拐弯儿,张开双臂拦截。“老鹰”真狡猾,突然一哈腰,“咕溜”一下从“鸡妈妈”的“翅膀”下钻了过去。恶狠狠地抓住了一只丢掉的“小鸡”,张开大嘴就要“吃”掉它。我们在春姑娘的伴随下,快乐、茁壮的成长。

上一篇:小学校本课程建设工作总结下一篇:伤感的情感美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