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现代诗歌

2024-06-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经典现代诗歌(精选9篇)

经典现代诗歌 篇1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歌吧,诗歌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现代诗歌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经典现代诗歌大全 篇1

终于承认

自己不过也是芸芸众生众相里的一个凡人

走在十二月的孤寂的夜路上

昏黄的路灯照耀着落雪的寒冷

凛凛的风吹起额前的长发

爱人织的围巾

也挡不住寒风的吹进

冷彻心房

双腿无论如何也交织不出未来的道路

眼睛的视力太过局限

只能看到灯光照耀的那一小片

模模糊糊

看不清楚

路边有好多漆黑的树

脱落枝叶落寞萧索

一弯寒月

挂在蓝色上空

没有云

要到哪里去呢?

前去有走不尽的路途

前去有看不到的黑暗

前去有单衣抗御不了的冷寒

要到哪里去呢?

前去不一定有昏黄的温暖的灯光

前去不一定有弯弯的微笑的月亮

前去不一定有漆黑的挺立的树木

要到哪里去呢?

这么漫无目的的走着

这么百无聊赖的想着

风吹枝桠

只有穿过树枝间极轻微的声响

漆黑的树

冷冷的站着没有表情

要到哪里去呢?

朝来时的路看了看

树,一样的漆黑

月,一样挂在天上

天,一样的没有表情

风,一样吹动枝桠

光,一样照耀路面

要到哪里去呢?

归途一样有走不尽的道路

归途一样有看不到的黑暗

归途一样有单衣抗御不了的冷寒

要到哪里去呢?

要到哪里去呢?

要到哪里去呢?

我裹了裹身上的单衣

将围巾围暖

迈开双腿

向前途走去

经典现代诗歌大全 篇2

现代诗歌:深爱

泪已千行

缘分纠纠结结

辗转徘徊

好似那雾气般缠绵

却又忽散

爱与不爱真的那么重要吗

泪锁清秋

独我一人在做海市蜃楼

也不知何时能再见

也不能飞过看你欢颜

剑锁玉喉

雨乱散

三生石上前世缘

血染残阳

断崖边留断肠人

无奈,落寞

深情只为你,无情也为你

该如何决策

谁能诉说

断翼的翅膀

孤落飞羽

抬头望天

这一生都不曾后悔的是

我爱你

经典现代诗歌大全 篇3

我不能阻止

大风横扫田野

许多辉煌的颜色

翻过山坡

向背阴面转移

金盏菊咽下桃花的誓言

把省略号甩向天边

在看不见的远方

谁能接住春的眼波?

太阳路过天空

投下的影子在纸面上

噼啪作响

读书人拾起溅落的.音符

为诗歌垒砌新炉灶

而农人捡起散落的种子

就像怀抱前世的梦

快了。霜降过后

飞雪即将掩埋旧城堡

火车经过我家乡

火车隆隆经过的时候

我正拿着刷子,把春天重新

涂抹在花瓣上

仿佛它们从来不曾凋谢

外乡人想家的时候,不说疼

他说火车。齿间流露风的凛冽

――许多人一辈子没见过火车

不知道火车的叹息,是如何

潮涌一般,卷走风月

我的乡亲有着草根的品质

落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

爱和恨都是终身制

火车激起的风速影响不了他们

此刻他们头顶太阳,站在自己的骄傲里

无法想象,有一张陌生的面孔

隔着几千里空气,爱上自己的伤

经典现代诗歌大全 篇4

《望月》(陕西大荔李喜来)

你步入岁月的深处

仿佛离我越来越遥远

可你夜夜圆润着我的心

洗涤着我的梦

红尘深深

怎能保持情语的鲜美

让忧郁一寸一寸渗透

一半一半失色

在这月光里

寂寞深远无边

把自己一点一点淹没

思念在夜的深处

粼粼地闪烁

风轻轻地飞来

耳边响起温柔地呼唤

我看到隐入岁月深处

爱的脸

像你一样莹洁圆润

经典现代诗歌大全 篇5

《九月情怀》

那九月的枫叶

卸下了春天的绿妆

裹一身金黄

在季节的转角中张望

留下一地秋霜

零落的灵魂无处躲藏

那九月的风儿

格外的凉爽

随着季节的辗转

心头掠过落叶般的忧伤

曾经的云淡风轻

犹在记忆的笔尖中流淌

那九月的情怀

枫叶般黄了又黄

沿途的风景

空荡荡的一路彷徨

拾一场文字的诗心

在悠悠岁月中含情怒放

经典现代诗歌大全 篇6

上古

夸父

惊于山之高

醒来

四下黑暗

指天怒骂

太阳为何如此匆忙落脚

太阳不语

继续西去

追日

如今天空的脸色逐日阴沉

乌云常常遮住了光芒

苦苦的挣扎不出

无奈渐渐沮丧

难道要在沉默中灭亡

追日

一个荒谬的梦想

正在黑暗中生根发芽

渐渐长出嫩叶悄悄变绿

这是对儿时梦想的向往

于是,背起一只行囊

爬上月台,穿越森林沙漠

追寻到天边的海滩

与久违的太阳重逢

经典现代诗歌大全 篇7

当春天的脚步

踩着急促的鼓点翩然而来

我还一直驻扎在暮冬的宿营地

迎接一场神圣而庄严的洗礼

请不要迷恋这如同坠入人间的云彩

那不是我羞涩涨红的脸庞

却多似心中熊熊燃烧的火焰

这是个高调张扬的季节

在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粉墨世界里

自由绽放才是追求的永恒主题

请收拾起心中尚存的眷念

蹿上最高贵的枝头尽情舞蹈

哪怕是戴上最沉重的镣铐

也该枕着一缕幽香安然入眠

可是为什么

每当触碰到春天的脉博

还未来得及倾诉爱的衷肠

那一片片、一朵朵冷冷地跌坠

硬是无情地将我最后一次的热吻

化作一抔春泥

埋葬在风雨中

生命的意义

不是为了搏取一种灿烂的光景

我愿意躲在人们的背后

化作一只遗落人间的精灵

侧身回眸春光的足迹

思想的火花

在行人匆匆的脚步里闪闪发光……

经典现代诗歌大全 篇8

前世,你是古刹里盛开的木兰

我收起你凋零的花瓣,供与佛前

年复一年

却从未在你身边流连

直到那凄风冷雨的夜晚

你黯然凋谢,你黯然凋谢后

我才知道

曾错过了世间最美的容颜

那凋落的不是花瓣

而是你相见却无法相恋的哀怨

那春去秋来的,夜夜的渴盼

今世,你是恒河边盈盈的夏莲

我取走露珠晶莹的莲子,放入衣衫

日复一日

却从未倾听你欣喜的呼唤

直到那潮水袭来的清晨

你随波而去,你随波而去后

我才想起

曾等待了无数轮回的祈愿

那晶莹的不是莲子

而是你重逢却陌路的悲欢

那花开花落的,苦苦的思念

我在梵音中寻问答案

难道爱必用悔恨书写,痛必用岁月沉淀

佛陀拈花微笑

人间错对恩怨缘聚缘散,都将凋残

正因这凋残,你我的执念

在生死寂灭中圆满

尽管这凋残,残的让人心颤

美的让人爱怜

经典现代诗歌大全 篇9

我希望

我们的坟墓

也能长出绿色的植物

我腐烂的身体,感受到痛意的生长

暗黑的眼珠看见黑暗,去寻找从裂缝透进的一点点光亮

坟墓外的阳光

灼伤了我的脆弱的皮肤

我却因此而高兴

我的血管正在张开清晰的脉络

坏掉的心脏,在一点点复合感受到微风,感受到花香

感受到纤尘停留在我裸露的肩头

感受到这个温暖而悲伤的世界

我也看见森森白骨

长出新鲜的血肉

蝴蝶围在他们身边飞舞

他们嗅着花香,也追寻灵魂

我还看见许久未见的人们

牵着他们的宠物

抱着幼小的的孩子

捡拾起遗落的欢笑

经典现代诗歌大全 篇10

《故乡的土地有时是脆弱的》

沏一壶思念

慢慢地品味故乡的气息

抬头,看一眼天上的云

有没有对故乡的回忆

低头,闻一闻脚下的土地

有没有对故乡的情意

故乡的土地啊

你变了

变得如此的脆弱

不见了黄牛

不见了耕地

不见了牧童骑背的踪迹

故乡的土地啊

你变了

变得如此的脆弱

那一根根矗立的烟囱

取代了稻草人的身影

那一台台播种机

忘记了木制犁耙的呼吸

故乡的土地啊

你变了

变得如此的脆弱

村头那棵老槐树下

听不见了小兰悠扬的嗓音

麦垛的清香里

闻不到了强子粗壮的气息

那抹夕阳西下

再也看不到了老农们收工时的欢笑

那坑坑洼洼的田埂

再也听不到了牛鞭挥舞的脆响

凝眸我的故乡

你是怎么了

土地退了色

蜿蜒变了样

折叠我的故乡

你脆弱得太多太多了

沟沟坎坎的温情

善良淳朴的景象

都在一一呈现

都在无法割舍

都凝聚成我难以磨灭的记忆时光

经典现代诗歌大全 篇11

家乡美

家乡美,最美是那家乡的水

清晨太阳照莲花水中睡

金珠银珠一串串哎

月儿向湖坠

家乡美,最爱是那家乡的水

阿哥水边坐琴声柳树醉

阿姐阿妹洗衣忙哎

笑声多清脆

家乡美,家乡美

最美是那柔柔的家乡水

水边的风儿轻轻吹

天空的燕子悠悠的飞

远方的游子请你快快回

家乡美,最美是那家乡的人

天天都唱歌年年都欣慰

一方水土一方情哎

生在心里的根

家乡美,家乡美

最美是那柔柔的家乡水

水边的风儿轻轻吹

天空的燕子悠悠的飞

远方的游子请你快快回

家乡美,家乡美

最美是那柔柔的家乡水

水边的风儿轻轻吹

天空的燕子悠悠的飞。

经典现代诗歌大全 篇12

你巍峨峻拔的身影,屹立于深郊野外之处,尖尖的山顶,直劈云天。

太阳的光辉,为你披上金黄的赤甲;

月亮的光辉,为你穿上华贵的玉衣。

啊!

天上的第一杯牛奶洒向你的全身,天上的第一口仙气吹向你的全身。

大雨滂沱,寒风呼啸,改变不了你的性格——

坚忍不拔。

亿万年的静立一处,你懂得了世间的一切,你成了世间最博学的“人”——

哲学家。

亿万年的侧耳倾听,你熟知各种语言,你成了耳听八方的“人”——

语言大师。

多少名人志士向你投来目光,赞许加肯定的目光;

多少文人墨是为你写出文章,一篇篇千古佳作。

你的精神世代相传,成了一首永恒不变的诗歌,你的故事老少皆知,成了一曲动人的音乐。

雄伟壮丽,傲然挺立,耸入云霄,江山如画,无数个光荣的头衔围绕在你的身边,使你受尽世人的崇拜。

山,万物之灵,你的灵性令人:

难以忘却,不可言喻。

经典现代诗歌大全 篇13

静默是睡熟的莲花

对着夏天的太阳

是深山的一片落叶

跌落到无底的深渊

是永远喧腾的大海下面

蓝色深处游动的人群

是一个忧郁的少女的脸

闪现在关闭了的窗前

是一张发黄了的照片

是星星倔强而又爱恋的眼睛

是在乐队的热烈进行中

一个突然出现的休止符

啊,静默,我有时分外地爱你

你是更强有力的声音

你是无声中的生命

经典现代诗歌大全 篇14

初一十五,小城好忙

角角落落,爆竹声响

爆竹响后,有人向

烟雾腾起的方向

跪下,磕三个响头

抬头的时候

菩萨来了

正挥洒柳枝,将福赐向四方

菩萨手上的宝瓶

那洒不完的福

哪管它,来自何方

拾起心里看见的福

带上菩萨的许诺

这一天,好幸福

时光如水

日子如风

总有波浪

波浪中,疑惑丛生

如野草丛中,总藏着

贪恋凶恶的眼睛

退缩,还是前进

菩萨,菩萨

你不要须臾离开我跌倒的时候

菩萨走了

她的意思,你明白吗?

直到,重新站起来

菩萨才再次来到身边

认真地打开你的双眼

幸福,就在四方

站起来,睁开眼

伸出手去采摘

爆竹响后

菩萨微笑着

喊道:“别跪着磕头

站起来,忙好自己的事吧”

然后,轻盈地挥动柳枝

幸福的金子,咯嘣咯嘣响着

经典现代诗歌 篇2

但是我们必须警惕, 盲目人为建构经典的历史合法性与合理性, 即经典的建构是否基于人类认知的需要, 黑格尔坦言:“人只有在认识他自己和他周围的事物时, 才是符合他本身的存在规律而存在着, 人必须认识到推动他和统治他的那些力量, 而向他提供这种认识的就是形式符合实体内容的诗。” (3) 对于人类认知自我与世界而言, 经典乃是一种启蒙、召唤、塑造, 跨越时空的创造性, 是一种认同的想象。

经典的建构不是一时一事的产物, 也不是由某个权威机构或权威人物认定的。“那些具有经典或大师地位的学者或批评家的肯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4) 但是自后现代转向以来, 面对社会文化价值多元共生、大师缺场的尴尬, 我们更相信经典的建构是一个长期的、跨越时代的过程, 是历史集体认同、多种元素共同参与的结果。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之比较

关于经典的定义, 前人已论述颇多, 本文不再赘述。文学与新闻学作为两个不同的学科, 其关于经典的标准也许会有不同, 但是两者又有着天然的联系, 脱胎于18世纪英国文学的新闻学始终都受到来自文学的影响, 特别是在中国的语境下。因此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必定具有某些相似之处, 即“……经典的作品必须首先具有原创魅力”。 (5) 但是为何在当今中国新闻学界新闻经典的建构不温不火, 除去意识形态和政治权力的束缚之外, 恐怕与当时的历史语境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从时间上来看,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几乎同时诞生, 且处在相同的历史语境之下, 将两者进行对比研究或许能够得到答案。让我们回到经典性问题的本体论意义上来考量,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除了具备一般意义上的基本特质之外, 还有哪些更深层次的相异之处。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具有思想启蒙的划时代意义, 这一点中国现代新闻经典不能与之比肩。诞生于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在许多领域重构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 康德在对启蒙运动进行总结的《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一文中认为“启蒙就是人类脱离强加给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即人能够自由地运用自己的理性反思自我、认识世界。近代中国民主主义启蒙运动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康梁维新变法运动, 后经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阐发, 意图在中国建立以“三民主义”为根本特征的共和政府。

自明末清初以来,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逐渐增多, 特别是传教士的传教活动为西学在东方的传播贡献颇多, 西学东渐局面日盛。“五四运动”前期, 中国思想界其实已经是暗流涌动。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对“祖宗之法, 莫敢言变”的传统守旧思想提出了挑战, 在当时的思想界刮起了一股飓风;1915年《新青年》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自创始起, 新文化运动就显示了其激烈的批判精神, 批判矛头直指封建儒学, 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而高举新文化运动大旗, 高呼要打倒孔家店的旗手则首推文学。1917年, 《新青年》先后发表胡适和陈独秀的《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 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

自新文化运动至整个20世纪20年代, 在一种全新现代性的价值观念和美学原则感召之下,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集体建构开始了对封建守旧思想观念的颠覆并开始树立一种以重新发现现代人独立价值观与生命体验的意识形态。放到历史长河中去考察, 这种意识形态对现代中国整体演进的最大促进作用即是对国民的启蒙。“启的不是家族体系的‘子民’之蒙, 而是现代民族国家中的‘国民’之蒙。” (6)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对于国民的启蒙是基于对人的灵魂的拷问与重塑, 并在相当大程度上促成了偌大的具有封建传统的国家向现代性转变, 在“求新”、“求变”思潮的冲击之下, 国民迫切需要的是立足于社会改造、精神更新、人的现代性转变的领航者,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建构恰恰担当起了历史的重任。

反观同时期中国现代新闻学的发展,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 此后涌现出一批新闻学经典作品, 如徐宝璜的《新闻学》, 瞿秋白的《饿乡纪程》、《赤都心史》, 由黄远生友人林宰平编辑的《远生遗著》等。这些作品在中国新闻学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为何未能担当起像文学一样思想启蒙的引领者的角色, 应该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 新闻学传入中国不久, 发展并不成熟, 还处在向国外学习以及自身探索阶段;其二, 这些著作本身或者是对当时历史政治现状进行宏观的客观描述, 或者是有关新闻采访方法及新闻思想的介绍, 两种都没有对人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其三, 最重要的恐怕是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学传统的国度, 新闻学的研究在当时并未普及, 仅限于少数知识分子或报人, 有着根深蒂固文学情结的国人更认同文学的表达方式。

经典的建构有赖于经典本身的多元阐释空间, 这种阐释是基于对经典本身所蕴涵的丰富思想意蕴的多重解读。也就是说, 经典的建构过程并非单一方面的结果, 除了经典文本本身具备经典的特质以外, 还需要有后人给予经典的多元阐释。“经典是阐释者与被阐释文本互动的结果。” (7) 当然, 二者之中, 文本所具有的经典性才是根本, 这种经典性体现在文本作者对世界本身深邃的思索与追问, 并且能够穿越时代的隔膜激发后人的想象。

相对于文学, 新闻首要的特点是真实, 新闻专业主义所信奉的是客观、真实、不带偏见地报道新闻。以备受新闻学界所推崇的《西行漫记》来看, 它不仅是一部伟大的新闻学著作, 同时也蕴涵着重要的史学价值。“如果它比大多数新闻报道更有生命力, 那是因为它不单单是抢先获得的独家新闻而昙花一现, 更深的理由则是它客观地记录了许多永恒的历史事实。” (8) 然而正是其不容否定的政治价值和历史价值限制了《西行漫记》的多元化阐释空间, 作为特殊历史语境下的产物, 《西行漫记》被打上了深厚的时代烙印, 对其意义的表达只有一种解读方式, 即作为研究中国革命的重要文献的价值而存在。

与之相比,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则构成了一个意义表达空间非常广阔的张力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诞生于五四运动狂飙突进的历史背景之下, 对封建儒学的彻底否定与批判在当时曾招致诸多质疑。除了对封建残余的批判之外,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重镇在于对“人”的重现发现, 是一代知识分子不断地在矛盾和苦闷中思索的结果, 他们的表达与诉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社会现实的客观摹写, 而是建立在对人性意蕴与文化内涵的逐层解剖之上, 他们唤起了一个民族的觉醒。“中国现代文学作为20世纪最杰出的中国人的才情和智慧的结晶, 已经创造了堪称属于自己时代的文学经典, 它是这个时代人民生存状态和生命意识的审美表达。在历史给定的条件下, 它已尽可能地发挥到了最高水平, 无论今后的历史会进步到什么程度, 当人们需要了解20世纪初叶中国人的命运、苦难、境况、挣扎以及情感方式时, 他还是会打开现代文学的著作。” (9) 不同的读者在对经典文本解读的过程中都会获得各自的审美体验, 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形象。每个中国读者在解读鲁迅作品的过程中都会看到自己的影子, 并进一步反思个体身上存在的国民劣根性。而且这种反思是随着历史发展向后无限延宕的。

新闻学的经典焦虑

随着新闻学科的逐渐成熟, 新闻学的经典焦虑也开始凸显。焦虑的表征之一在于新闻学在当今中国学术界的尴尬地位。

从历史上看, 经典的建构要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鉴于新闻学在中国语境中的特殊位置, 新闻经典的建构更多地受到来自主流权力话语的影响。话语权力中蕴涵的强制力量或支配力量将会大大强化新闻经典的建构标准, 甚至, 在这种标准建构下, 新闻作品本身的特质会退居次席。

受众的认同同样对新闻经典的建构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大众文化的流行, 审美日常化时代来临, 受众对政治意识形态的疏离, 主流权力话语的建构与大众流行文化的解构必定会出现巨大的价值断裂空间。在这一点上, 从“文化大革命”时期所树立的“样板戏”的命运便可窥见一斑, 因此, 新闻经典在中国的建构所面临的是“动态经典”与“恒态经典”的问题。

处于夹缝中的新闻学遇到了相当大的困惑, 人为地强行建构经典不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 经典本身必须是开放性的, 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地被阐释, 甚至被质疑。照此来看, 中国目前新闻学界所推崇的“新闻经典”还不具备这样的特质。这与它们产生的历史语境有着直接的关系, 我们不难发现, 这些新闻经典本身大多掺杂着意识形态的内容, 它们似乎与革命现实主义文学具有某些相似之处。

当然, 由于新闻学学科本身具有自己的特点, 因此用文学经典的标准来衡量新闻经典似乎也有值得商榷之处。但无论如何, 产生于同一历史语境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已经证明了其文化传承意义和文化价值。“经典是帮助我们形成一个文化序列的那些文本”, (10) 照此来看, 新闻学的经典建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闻学的经典焦虑还会存在很长的时间。

参考文献

[1]姜红:《现代中国新闻学科的合法性建构——“新闻有学无学”论争新解》,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7 (1) , 第52页。

[2]蔡尚伟、刘锐:《“新闻经典”在中国的建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8 (7) , 第152页。

[3]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册, 商务印书馆, 1981年版, 第20页。

[4]刘象愚:《经典、经典性与关于“经典”的论争》, 《中国比较文学》, 2006 (2) , 第48页。

[5]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 译林出版社, 2005年版, 第5页。

[6][7]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3) , 第152页, 第150页。

[8]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美国1968年版自序。

[9]黄曼君:《新文学传统与经典阐释》,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第42页。

现代经典座椅赏析 篇3

本文介绍几款现代著名经典座椅,与读者共赏。

高背椅(图1)产生于1902-1903年间,由英国杰出设计家查尔斯·麦金托什设计。麦金托什的设计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他采用直线和几何造型,以黑白为基本色彩,细部稍加花卉、藤蔓等自然图案装饰,作品典雅又富于整体感。造型夸张的黑色或白色高背椅是他的经典之作,迄今仍具有影响力。

红蓝椅(图2)由荷兰设计家、建筑师里特维德设计于1917-1918年间。此时正值西方抽象主义绘画迅速发展的时期,里特维德深受荷兰风格派画家蒙德里安的影响,他运用抽象原理,以三维的设计语言诠释了蒙德里安绘画(图3)。红蓝椅由直线木条和矩形板材制成,黑色机制木条相互垂直形成椅子的基本空间结构,构件之间不是采用传统的榫接方式,而是以搭建方法来保证构件本身的完整性。红色靠背,蓝色座面,黄色的木条截面标示着木条取自连续延伸的构件。红蓝椅明确地完成了椅子的功能,它犹如一件雕塑,表现着和谐、抽象的韵律。在明朗简洁的现代环境中,旷世名作红蓝椅点缀其间,至今不失其前卫而时尚的效果,因而深得年轻人的青睐。

瓦西里椅(图4)出自德国设计家马谢·布鲁尔之手,这是世界上首件钢管家具,因纪念设计家与他的老师、俄国著名抽象派画家瓦西里·康定斯基的友谊而得名。1925年,毕业并任教于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布鲁尔从“阿德勒”牌自行车把手上得到启发,他采纳现代生产工艺,利用钢管和皮革或纺织品等材料,设计出一系列造型轻巧优美、结构单纯合理的新型家具,开创了现代钢管家具的历史篇章。在当今的家具店里,瓦西里椅依然是常见品种。

郁金香椅(图5)是芬兰裔美国著名建筑师和设计家埃罗·萨里宁的杰作。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萨里宁设计的椅子都经过严格的物理、力学、人体工学试验。他的设计避免了刻板、冰冷的几何形态,而力求以外形来表达丰富的精神内涵,体现出“有机”自由形态与功能的完美结合。他设计的“郁金香椅”、“胎式椅”(图6)在20世纪50-60年代曾轰动一时,广为流传。

钻石椅(图7)由意大利裔美国雕塑家、设计家哈里·伯托亚于1952年设计。伯托亚热衷于金属棍、金属线等材料的应用。金属线材“钻石椅”造型轻盈新颖,在西方国家受到广泛赞赏,尽管它造价昂贵却至今为人们喜爱。在金属网式椅设计方面,伯托亚享誉世界。

蛋形椅(图8)是丹麦著名建筑师和设计家安尼·雅格布森的经典之作,设计于1958年。它以模压玻璃纤维板与可延展的海绵泡沫状合成材料粘合、整体成型,呈现出流畅的曲线造型效果。在四脚海星状抛光铸铝底架的镀铬钢柱上,椅座可自如旋转。作为休闲椅,“蛋形椅”舒适安定地呈现出雕塑般的形式美感。

潘顿椅(图9)由丹麦设计家维纳·潘顿设计于1960年,1962年交由著名的美国米勒公司生产。作为设计家潘顿具有非凡的艺术感受力,他的设计素以大胆、反传统和富于情趣而著称。“潘顿椅”的设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世界上首件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一次性模压成型的座椅,其造型别致,色彩艳丽,具有强烈的雕塑感。

充气沙发(图10)由意大利设计师罗马兹等人合作设计于20世纪60年代。它以当时流行的塑料为制作材料,造型轻巧新颖,色彩亮丽鲜艳,随意而富有幽默感。充气前其体积非常小,携带方便,人们可以轻易地将其带到任何需要它的地方。20世纪60年代充气家具在西方成为一种时尚。

球椅(图11)由芬兰设计家艾洛·阿尼奥设计于1963-1965年间。20世纪60年代,人类的登月计划和航天飞机的成功飞行使宇宙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著名的“球椅”将扶手、靠背和坐垫包容于半球形之中,为使用者创造了一种极似航天舱的不寻常感受。阿尼奥把握着那个时代最动人心弦的精神,使“球椅”成为宇宙时代的一种象征。在1966年科隆家具博览会上,“球椅”及其设计者一举成名。

袋椅(图12)由加迪等意大利设计师合作设计。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世界激进运动和中国的文化大革命风起云涌。一批意大利激进设计师独出心裁地创造出许多极具幽默感的座椅、灯具等日用品,与60年代反叛的时代精神相吻合,受到市场的欢迎和青少年的喜爱。经典作品“袋椅”是一个充填软垫的袋子,廉价而随意,体现了20世纪60年代西方流行文化的审美趣味。

瓦西里椅的再设计(图13)出自意大利激进设计家门迪尼之手。门迪尼是意大利阿基米亚工作室的重要成员,该组织对抗正统设计方法,崇尚流行文化而非高品位文化。1978年,门迪尼对布鲁尔的经典之作瓦西里椅进行“再设计”,座椅的皮革被饰以装饰性图案,他以嘲讽的调侃手法表现了对正统设计的反叛意味。

安妮女王椅(图14)是美国著名建筑家文丘里设计于1984年的九款系列桌椅之一。文丘里主张在设计中将历史风格与现代特点结为一体,从而形成后现代主义的设计特征。他的座椅设计采用模压胶合板等现代材料和现代加工手段,整体结构式样也呈现代多曲面型,而椅背格式则装饰以古典式样,风格变化多端,具有高度的装饰性,是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典型代表。

“高高的月亮”椅(图15)是日本著名设计家仓史郎利用不寻常的材料创造出的极富诗意和想象力的作品。这张透出内部结构的镀镍丝网座椅设计于1986年,镍丝静静的冷调光色与透空网纹交织出朦胧意境,诗味浓郁,飘逸轻灵,留给人无限遐想。

蝴蝶桌椅(图16)由丹麦当代著名女设计家娜娜·迪策尔设计于1990年。迪策尔的设计往往以优美的形式和质地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蝴蝶桌椅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大自然中蝴蝶生动美妙的形象,家具表面黄色与黑色、丝网印刷的同心圆细弧线与粗直线形成强烈对比,整体造型表现出一种生命的律动。这一作品曾获得1990年日本国际家具设计竞赛金奖。

过往经典现代诗歌 篇4

我懦弱地向命运屈服,留下记忆中的思念,在时间的狭角,默默地关注着你,悄悄地记在心底,给予一片已狼藉的想念,思绪在慌乱中蔓延,目送着离你远去的小路,每一步却显得沉重,我知道,这或许就是永远的离别……

我独行的小道上,叶爱上了泥土的苍茫,高耸林密之处,痛失的钰,又在谱写怎么样的痛楚,未来的日记本里,只能细细刻写着,只剩下我一个人的想念,似如阳光融化被雪凝结的心,滴下模糊的鲜红,静静安享这撕心裂肺的痛……

经典现代诗歌 篇5

克罗齐曾经说过,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化用到文本解读中来, 我们对于经典作品的阐释也必然是当代阐释, 因为尽管读者也会采取种种的方法来知人论世, 力求回归到作者创作的特定情绪和现场来理解作品, 但是读者作为“当代读者”, 自然是用现代人的眼光和趣味来审视文本, 从中发现和构建与当代社会与人生相适应的“当代意义”。可见, “用现代的眼光审视”是当代读者阅读经典文本应该秉持的态度, 然而因为审视眼光的错位, 对经典文本的现代解读中存在着种种不良趋向。

一、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曲解

目前, 语文教材仍是传播经典阅读的最佳载体, 语文教学仍是我们获得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但是, 现行语文教材仍带有不可规避的一面, 即涉及的主题大多是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领导人物的风范、黑暗社会里劳动人民的艰辛、新社会劳动人民的幸福、崇高远大的志向、真善美的追求等。整套教科书似乎很少关注现实生活中与学生切身有关的情感世界, 诸如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欢乐、痛苦、兴奋、惆怅、得意、沮丧, 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同情, 人对他人与社会的责任感、权利感及人道主义情怀, 以及人在当今现实社会生活中对民主、法制的思考, 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情感体验等。

在教科书所设定的特定情感氛围的长年熏陶下, 我们无形中对经典文本的解读建立了一套概念化的解释体系, 即烙上政治的烙印, 贴上阶级的标签, 有着拔高的牵强, 于是许多经典文本被曲解了。如《荷塘月色》抒发的情感, 被加上是大革命失败以后知识分子的苦闷。《绿》所表现的生命的活力被分析为是对蓬勃开展的革命活动的赞美。《雷雨》中的周朴园作为专制蛮横的封建家长、冷酷虚伪矫情的资本家的角色形象已经定位, 绝不认同周朴园对侍萍是有感情的, 把人物的生成完全推给“阶级地位”。《项链》定义为讽刺路瓦栽夫人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如果说路瓦栽夫人的虚荣心是小资产阶级的, 那么路瓦栽夫人的诚实、坚韧又是哪一个阶级的呢?

而另一种上纲上线的曲解, 更是对经典文本的“糟蹋”, 如认为《背影》带来的感动是“不健康的”, 是不理性和实用主义的表现, 因为一个父亲, 跳下月台横穿铁道翻栅栏去给临行的儿子买橘子是“违反交通规则”的;鲁迅在《故乡》一文中, 殷切地回忆了他那一群天真烂漫纯朴可爱的少年朋友“偷”罗汉豆一事, 充满了童趣, 竟然有人从中读出了不道德, 认为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这样的现代解读真是“杞人忧天”。

真正优秀的文本总是包含着多重的甚至是开掘不尽的意义, 这也为读者对文本作出更为深刻、更为丰富、更为个性化的阐释提供了可能和凭借。换一句话来说, 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其实就是对文本所隐含着的意蕴的不断“发现”和“选择”。而总是戴上“有色眼镜”, 用一种既成模式的观念去解读, 那只会局限思维, 淡化甚至歪曲经典文本丰富深刻的内涵。

二、对经典文本的解读———媚俗

经典文本新解已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但在遭遇后世解读的时候, 会面临不同时代的不同精神诠释。近年来, 各种媒体掀起了一股经典文本新解的热潮, 毋庸置疑, 这些新解用现代眼光来重新对待经典, 在经典与现代受众之间搭起了桥梁。他们巧用现代人的观念打通了走近古典文本的道路。只是在这样一个商品经济的时代, 在运用现代视野进行解读的过程中, 为了迎合读者通俗、浅易、求奇的需要, 某些新解作品难免会打着新解的口号有媚俗之嫌。

此外, 还有人从实用主义角度把经典文本改写为经济类、管理类和励志类的畅销书, 如《水煮三国》、《麻辣水浒》、《孙悟空是个好员工》, 阐释内容涉及职场创业的生存谋略、以人为本的管理谋略、团队互动的交际谋略以及攻敌制胜的营销谋略等诸多领域。我们阅读文学经典, 有时固然可以采用社会学眼光、经济学眼光、历史学眼光等种种异样的眼光和视野来发掘传统经典的文化价值, 但是, 我们更需要用文学的眼光来审视文学经典, 作出审美意义上的现代阐释。

对古典诗词的新解也成为一种热潮, 《人生若只如初见》、《思无邪》、《西风独自凉》、《长安月下红袖香》、《不如不遇倾城色》、《美人如诗, 草木如织》等都用现代人的思维来解读诗人的情感, 为了更好地迎合现代读者的口味, 它们在解读中褪去了古诗词身上历史的风霜, 跳过了古典诗词的平仄对仗, 没有了考据的严谨, 把古人的情感与后人的共鸣诗意地结合, 文字优美诗意, 读来轻松自在, 但是却更多地关注儿女情长、个人得失、风花雪月, 失去了古典诗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旷世的情怀。

卡通化经典已经成为一股潮流, 经典著作的“卡通化者”们的原意也许是良好的, 比如通过卡通化提供活泼的结构、炫目的图画、通俗的解释, 以降低获取知识的门槛, 拉近了经典与读者的距离, 但与此同时也使经典呈现出媚俗的倾向。

三、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恶搞

新世纪初以历史为恶搞对象的影视、网络作品开始大量出现。近一年多来, “恶搞历史”又升级为“恶搞经典”, 于是有了《大话西游》、《悟空传》、《沙僧日记》、《幽默三国》、《幽默水浒》等等, 还包括一直被视为“红色经典”的《林海雪原》、《红色娘子军》等。

“曹操这厮, 智商绝对在120以上, 丫还学孙武、吴起, 就这样还在南阳、乌巢、祁山、黎阳吃过大苦头, 然后才夺得现有的地盘。叔就这么点本事, 不冒险是不行的, 娃娃你到底懂不懂啊?懂不懂啊?……”看到这一股子江湖气息的句子, 谁能想到这竟是千古名篇《后出师表》的白话文注解。这类雷人古文翻译正逐渐走红网络, 恶搞古文、古诗的风气也似乎愈演愈烈。目前在网上流传的, 还有恶搞版的《病梅馆记》、《将进酒》、《扁鹊见蔡桓公》等, 博眼球之余让众人狠狠地欢乐一把。

通过大胆地篡改、戏说经典而冒犯权威、亵渎神圣。这种篡改和冒犯几乎指向文本的所有方面, 人物、情节、时空关系、话语方式, 无不可以自由篡改。而在篡改的过程中, 诸葛亮在唱“卡拉OK”, 孔子变成了“歌手”、“网名”叫仲尼, 汉献帝成了“城管”等比比皆是。

随着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 经典作品一直在被建构、解构与重构, 但却从未像现在这样被“恶搞”或者“乐搞”过。总体看来, 从“解构历史”到“恶搞经典”, 有关理念、意义的东西越来越少, 单纯娱乐、消遣的成分越来越多。这种“后现代喜剧”不再像传统喜剧如卓别林大师的作品那样, 追求什么“含着眼泪的笑声”的境界, 它制造出的更多是“没心没肺的笑由是, 它造就了喜剧史上的奇观:只有喜, 没有剧”。

卡尔维诺说:“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世界现实是多样的, 多刺的, 而且层层相叠, 就像朝鲜蓟。对我们而言, 在一部文学作品中, 重要的是可以不断将它剥开, 像是一颗永远剥不完的朝鲜蓟, 在阅读中发现愈来愈多新层面。”但是多元解读不能“无边界”, 文本“不确定性”绝不是“任意性”、“随意性”。要知道有些多元的解读是丰富和创造了文本意义, 有些则分明是在扼杀文本的生命, 特别是对文学作品作出现代解读的时候, 牢牢把握该有的“底线”。

经典文本现代解读只有建立在深度体验基础之上, 拒绝浅薄, 拒绝滥化, 拒绝庸俗, 才可能持久, 才可能给文本以厚重, 才可能给生命以启迪。在对经典文本的解读中, 我们是用浮躁的热闹让读者陶醉于肤浅, 还是用思维与精神的深度让读者走向博大?这是一个问题。尼采说:“让你们的荣耀不在于‘你们所来自之处’, 而在于‘你们将要前往的地方’, 在于你们的意志, 以及不断要求超越自己步伐的期许, 这才是你们的荣誉!”经典文本现代解读, 任重而道远, 希望我们不断追求创新、探索前行!

参考文献

[1]李安全.文本解读:文本意蕴.名作欣赏, 2009⑹.

[2]佚名.透视“恶搞”.中国文明网, 2007-09-24.

经典与现代的全新概念 篇6

明丽雅致的白色大理石外墙,透明落地的大型玻璃橱窗,橱窗里卡尔·拉格斐最新一季的设计,都让人眼前一亮。简洁的线条彰显了简约与低调优雅的品牌内涵。

进入店铺,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艺术家Jean-Michel Othoniel的装置艺术作品,金色与银色的不规则球形由Murano玻璃吹制而成,流光溢彩地从二楼垂落而下,令人不禁想起香奈儿女士几乎不离身的珍珠项链。

右侧是高级珠宝腕表区域。沉稳的黑和高贵的金交织出一个独立的空间,展示当季最具代表性的腕表与高级珠宝作品,以及新店开幕月的独家甄选作品。路易十五时期的古董壁炉,与巴黎Goossens金银饰坊精心打造的水晶灯互相辉映,更显雅致与华丽。

向左边移步,是灵感来自于香奈儿女士收藏屏风的Ribbon Wall,展示着最新款的手袋、配饰与服饰珠宝。

二楼是香奈儿高级成衣系列低调奢华的殿堂,温暖亲切的设计令人联想起了位于巴黎康朋街31号的香奈儿寓所。无论是雅致的斜纹软呢沙发,手工定制的地毯,还是经典的黑色、白色与米色衬托下的空间,都营造了亲切宁静的氛围。三个独立亦相邻的试衣间,提供舒适尊宠的试衣服务体验,更让客人在静谧中欣赏每一款设计的绝美创意与精致细节。艺术家WendellCastle的椅子,Thomas Fougeirol的艺术作品,Peter Dayton的山茶花艺术品,为整个高级成衣区增添了摩登与现代气息。

遗忘经典现代诗歌 篇7

辗转反侧

我在你的思绪里

无眠 幽歌

断续的蝉鸣

切割着我的梦境

我被一双 秋水的眼睛

日夜填充

孤鹜 在夕照里

倔强 伶仃

我在你的目光里

与落霞一起 雍容消融

化作点点孤星的泪滴

噙在暗夜深邃的天空

装饰仙人的窗弦

浪漫而凄清

你汪洋我的思想

浩荡我的激情

我只点缀 一滴露珠的晶莹

然后在你的壮阔中 凋零

你悄悄的

随风到小楼

冰心可系

竹楼有月

清风伴

笑谈人生

苦和甘

一帘幽梦

絮语点点

一杯清茶

碧水洞穿肺腑

你悄悄的

象我梦中的期盼

风信子的`歌

如此的深情

温馨怡然

你的脚步

我睁大眼睛

盼着你走来

你悄悄的来

悄悄的离去

留给我

无尽无休的回忆

我知道

思念是那

涌起的潮

和着秋风的脚步

向我表白

我只能

反抗自己

无法反抗

你的深情

我喜欢

清风爽朗的性格

不带任何遮掩

微波絮语也好

凌历惺惊也罢

都在我心头

扎根

妈妈,再给我一个童话

让我回到白云砌成的小家

我要在那儿默默的沉睡

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

任凭阳光挥浑洒洒

鸟儿叽叽喳喳

也许还有雷电轰鸣

也许还有风雨交加

呵!亲爱的妈妈

这些都不能让我醒来

我怕睁大的眼睛吓跑我的童话

妈妈,再给我一个童话

让我回到洞穴深处的小家

我要在那儿结识许多朋友

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

听遗落的枯枝咯咯的发芽

看辛劳的蚂蚁建造皇宫大厦

青蛙王子和白雪公主的婚礼邀我参加

卖火柴的小妹妹在火炉旁陪我说话

呵!亲爱的妈妈

我将把世上的一切遗忘

像最幼稚的孩子守着我的童话

妈妈,再给我一个童话

不要让我这样一天天长大

我想捉住那只金鱼

但我不要她无尽的报答

只要在无人涉足的海边

用贝壳围一座属于我的小家

我想遇见海妖莎拉

但我不会再苦苦挣扎

只要他不再让我回到人世

遭受欺凌和挤压

妈妈,妈妈

求求你,再给我一个童话

我不要什么魔杖

也不要什么神木马

就让我呆在那儿

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

瞑想或者

以现代眼光解读古代经典 篇8

我曾经听过一个老师上《愚公移山》。在探讨这篇经典课文的主旨时,老师问:“你从愚公身上得到什么启发?”一个学生说:“我觉得寓公太傻了,移山那么难,我为什么一定要移,我可以绕道走啊,或者直接搬家,搬到山那面去不就结了!”老师表扬该同学说:“这位同学换一种思维看问题,很有创新精神。”于是其他同学纷纷说出自己的高明想法:“不如用炸药把山炸平了。”“开隧道不是比移山容易吗?”“还可以坐飞机过去”……大家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很是热烈,老师对同学们的创新精神赞赏有加。但这样一来,虽然是多元解读了,可这篇经典之作已被解读得面目全非了。

一个老师曾经跟我讲他上《窦娥冤》时发生的一个意外。当他分析到窦娥发的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时,一个学生提出一个疑问:“为什么要大旱三年?!窦娥不去跟桃杌算帐,不去和张驴儿拼命,却让楚州老百姓遭灾三年,这又何苦呢?要知道,哪怕再大旱三年,桃杌之流肯定饿不着,饿死的还是老百姓。窦娥这仇报得也实在有点‘扩大化了,损人不利己!”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顿时议论纷纷,赞同之声不绝于耳。这个老师没想到学生会提出这样的见解,心理一惊,急中生智地说:“这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那么请同学们课后讨论:该不该‘亢旱三年?”直接把问题抛还给学生。课后他还颇为自己处理课堂突发状况的机智而自得。我不知道这位老师过后有没有再就这个问题给学生作必要的解释和引导,如果是不了了之,那么学生对这部经典的解读显然产生了偏差。

以上两个学生,抛开写作背景,抛开文本,以现代的眼光来解读古代经典,结果都曲解了经典。而老师在这种情况下却没有给学生作适当的引导,不管学生作怎样的解读都加以肯定。这样的“创新”“多元”解读势必曲解文意,而且会误导学生,使学生以为:不管什么文章都可以用现代的眼光审读,都应该批判、否定,这才是创新。有的学生甚至因此而以否定为乐,凡是传统的说法,教材与教参里沿用的,都予以否定,不顾自己观点能否立得住脚跟,只要能够标新立异,能够张扬自己的个性就好。

什么是经典?经典是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它以其独特的魅力,久经岁月长河的洗涤而弥足珍贵。中学语文教材中收入了大量古代经典篇章,设置了名著推荐阅读板块。这不仅是因为经典具有不容忽视的艺术魅力,更在于古代经典对中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影响。它不仅承载着文化传承的功能,同时也肩负着培育学生的重任。所以,我们解读古代经典应致力于挖掘其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的精华,进而吸收传承。而不是时时处处拿现代眼光来审读古人,只为批判创新而吹毛求疵。所以,我们读《愚公移山》,就要挖掘寓公身上那种直面困难,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地顽强拼搏的精神;学习他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埋头苦干的品质。读解读窦蛾发的三桩誓愿,就应分析明白这是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表明窦娥的冤屈,表现窦娥坚决的反抗精神,同时也表达出了作者以及百姓的一种美好愿望。

我们并不反对多元解读文本,不反对批判创新,但多元解读不应无限制,批判创新不能毫无根据。我们解读古代经典就要思考作者写作本文的宗旨,领略其艺术魅力。要了解作者写作的宗旨,又要披文循理,还要了解作者的特定的社会、心理环境和文化背景。因为任何一篇作品,都是作者在特定的社会、心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都是作者独特思想和体验的载体。有些现在看来不可思议的思想或行为,在写作当时当地却是有可能的。所以我们的解读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同时,更要注意忠于原文,忠于作者。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他总不能变成悲苦农民闰土或武林高手乔峰吧?若是这样,我们还读什么《哈姆雷特》?这分明是读《故乡》或《天龙八部》!

另外,在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推崇“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平等对话”。这一学习交流形式具体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新理念。但我们在让学生自我解读经典时,应注意:老师不能置身事外,老师在课堂中应起到主导的作用。由于学生生活的年代不同,阅历尚浅,阅读经验不足,他们往往会以现代的眼光、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审读古代经典,这无可厚非。但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明白,不是每个古代经典,经典的每一处都能用现代的眼光来解读,都应该有新解。对学生提出的新解我们要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学生解读有偏颇之处,老师应作适当点拨引导,不能一味地予以肯定。因此,在引导学生解读古代经典前,教师应对文本有一个相对全面、深入的理解,同时对学生可能提出的种种问题进行思考,进而在学生出现错解的时候做适当的点拨引导,尽可能地做到全局性的掌控。

所以,解读古代经典,就要挖掘其精髓——美妙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不是一味为了追求“多元”或“创新”而处处以现代眼光审视解读它,批判它。否则,经典解读势必会走进曲解、乱解的误区,这样的解读又有何意义?

经典现代诗歌 篇9

一、电子媒介时代现代文学经典传播过程回顾

关于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在电子媒介时代的传播这一论题, 前人已做了很多这方面的研究, 概括起来其传播过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一) “十七年”时期

“十七年”指的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的这一段时期, 由于当时的领导人对文艺较为看重, 而且有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相关文艺政策的支持, 给当时的文艺创作者们提供了一个相对较为宽松的环境, 因此, 在这十七年间, 大陆文艺工作者们根据现代文学经典改编了不少电影, 其中著名的有《祝福》、《林家铺子》、《家》等作品, 虽然总数量上只有10部, 但质量却比较高, 此外港台电影人士也拍摄了许多经由现代文学经典改编而成的影片, 如《家》、《春》、《秋》、《雷雨》、《日出》、《憩园》等, 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总的来说, 这一时期现代文学经典“触电”主要是通过电影这一方式, 而由于年代久远和当时媒体环境所限, 我们对它的受众接受效果不得而知。

(二)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自改革开放后, 文艺界又迎来了一个新的繁荣期。借着1981年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这一契机, 影视界开始了“现代文学经典改编热潮”, 鲁迅的三部作品《阿Q正传》、《伤逝》和《药》都被搬上了大荧幕。再到1986年这短短6年间, 就有14部现代文学经典被改编成电影, 并且所改编的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经典的名著和著名作家的代表之作。从1987到2000年间, 虽然现代文学作品改编风潮不如之前强盛, 但也有近10部作品以电影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除此之外, 电视界也后来居上, 1985年, 北京电视台拍摄的《四世同堂》的播出在当时轰动了全中国, 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肯定。此后从1987到2001年间, 根据中国现代文学改编的电视剧共有38部, 其中根据现代文学经典名著改编而成的长篇电视剧不断涌现, 在观众中造成了较大的反响。其中, 最具有典型性是1990年上海电视台播出的《围城》, 其播出引发了万人空巷的场面, 将钱钟书这一处于边缘的文学作品带到了焦点中心, 确立了其经典地位。从这一阶段现代文学经典“触电”的过程可以看出, 电影依旧是经典传播的主要选择, 但多少有一种曲高和寡之感, 反而是电视剧这一大众传播形式, 带着众多的现代文学经典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三) 新世纪以来

相较于前两个阶段电影的繁荣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 由传统的现代文学经典改编而成的影片几乎寥寥无几, 即使是在电影技术飞速发展、单部影片不断创造“票房神话”的今天, 我们能看到的由现代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影片也只有几部, 且多为从通俗作家如张恨水、张爱玲的作品改编而来, 主流的现代文学经典已很难觅得其影像化的踪迹。而电视剧方面也不尽如人意, 除了2001年的《我这一辈子》、2008年的《子夜》和2009年的《四世同堂》, 观众们也很难看到传统现代经典作家的作品走上荧幕, 只剩下“二张”的作品能在电视剧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如果从纵向比较上来看, 可以说到了新世纪, 现代文学经典改编潮流正在逐渐变冷, 已不复出现之前的繁荣局面。

二、现代文学经典传播“遇冷”原因

传统现代文学经典与电子媒介的互动正在逐渐变冷这已成为事实, 这让人不得不反思, 如今电子媒介的发展如此之快, 受众范围如此之广, 但为何不能在现代文学经典的传播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笔者看来, 这或许是主客观因素共同合力作用的结果。

(一) 作品本身:经典特质不容挑战

现代文学作品产生于一个思想多元、文化繁荣的时期, 许多作品本身带有较为浓厚的思想启蒙性质, 尤其是那些经过时间沉淀的作品, 更是具有强烈的经典特质。

1. 是否忠实于原著

在传统文学史对现代作家所排定的顺序中, “鲁、郭、茅、巴、老、曹”占据了前六位, 其中除了郭沫若的作品因体裁等方面的原因不适宜改编为影视作品外, 其它几位作家的作品或多或少都被转换为了影视作品, 而人们在评价被改编的作品是否成功时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影视作品是否忠实于文学原著。以鲁迅的作品为例, 鲁迅自己曾说过“《阿Q正传》的本意, 我留心几种评论, 觉得能了解者不多, 搬上荧幕以后, 大约也未免隔膜, 供人一笑, 颇也无聊, 不如不做也。”[1]在他看来, 《阿Q正传》并不适宜改编, 甚至担心阿Q走上荧幕之后只剩下滑稽可笑。但到了1981年, 这一部作品还是由陈白尘编剧, 将其搬上了电影荧幕, 所幸的是, 改编而来的电影作品基本上忠实于原著, 又有所创新, 并保持了严肃而深沉的风格, 因而受到了大多数观众的肯定。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另一部作品《药》, 由于原著只有五千多字, 因而改编的影片对故事的情节进行了适当的添加和发展, 但观众对这种丰富和发展并不认可, 相反认为这些情节的添加反而失去了原作的风格。现代文学作家的经典作品一般影响都很大, 正如“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样, 观众们心中也有着自己对于人物形象的预设, 如果影片中的形象不符合这一预设, 那影片很有可能失败。当然, 在当下的影视环境里, 是否忠于原著已不再是惟一标准, 甚至有时改编反其道而行之, 进行彻底颠覆, 因而能否忠实于原著、是否有必要忠实于原著都是当下现代文学经典改编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也是一个难题, 这对于很多有志于经典改编的导演来说, 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2. 经典影片难以超越

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已经历过了“名著改编热”, 许多作品已有了电影或电视的视觉呈现, 大部分改编相对来说都较为成功, 如影片《阿Q正传》、《伤逝》、《祝福》、《早春二月》、《家》、《雷雨》、《林家铺子》, 电视剧《四世同堂》、《围城》、《南行记》等, 这些作品无论是在艺术质量上、还是思想深度上都较为接近小说原作, 也普遍受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 在中国的电影史上或电视剧上也都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因而, 如果现在要对某一现代文学经典进行视觉转换, 挑战的不仅仅是文学原著本身, 也需要挑战之前的影视作品, 这对如今的影视创作者来说, 不仅仅是对其能力的考验, 也是对其勇气的考验。

(二) 媒介环境:引发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

1. 消费文化来袭

随着电子媒介的盛行和媒介全球化的来临, 新世纪以来的媒介环境发生了迅猛的变化。网络使麦克卢汉预言的“地球村”得以真正实现, 它在拉近人们之间距离的同时, 也在消弭着文化之间的差距, 它将文字、声音、视频结合在一起的传播方式, 让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更为丰富多彩。而智能手机的出现则是将人们与信息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让人感觉“世界尽在掌握”。媒介变化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媒介文本表现形式的变化, 也在于其所引发的媒介环境的变化。西方的消费主义意识也随着媒介全球化的步伐逐渐深入人心, 当消费主义由物质消费渗透到文化领域时, 人们的消费意识、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渐渐地发生了变化。

在消费文化时代, 大众媒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迈克·费瑟斯通指出:“媒体通过制造无穷无尽的、稍纵即逝的影响与时尚, 来赋予影像以全新的文化意义和文化品位, 全面激发大众广泛的感觉联想和消费欲望, 并鼓励大众用充满文化意义的影响与时尚来显示自己的个性。”[2]作为大众媒体的代表, 电视和电影作品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 也走上了一条与之前相悖的道路, 并波及到文学作品的影像化呈现。在新世纪消费文化泛滥的时代, 影视作品大多以娱乐为导向, 为博得收视率而用尽噱头, 可以说这种娱乐风潮的风行正消解着民族文化精神内在的坚韧与厚重, 也消解了人们对于纯文学的渴求和期待, 尼尔·波兹曼曾在《娱乐至死》中表示出他的担忧, “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 毫无怨言, 甚至无声无息, 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3]恐怕艺术也不例外, 这种担忧正在逐渐变为现实, 当下大众审美趣味已经发生了转向, 那些表现世俗情感纠葛的通俗小说比起主流文学更能满足人们的期待, 因而, 到了新世纪, 我们能看到的由主流现代文学作品改编过来的影视作品少之又少, 反倒是根据现代通俗文学改编而来的作品火爆异常。

2. 受众诉求变化

在消费文化语境下, 受众的收视倾向成为了影视制作者们创作的导向, 在这个靠“收视率”说话的时代, 受众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部作品的成功与否, 与此同时, 我们可以看到在当前媒介环境下, 受众的收视趣味也有了很大的转变。

(1) 对视觉奇观的追求

电子媒介时代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视觉化, 这不同于印刷时代单一的视觉阅读模式, 电子媒介将视觉、听觉、触觉等融为一体, 形成新的感知奇观。视觉文化的传播让栩栩如生的影像直接面对人的眼睛, 让人的身体和感觉通过“看”卷入其中, 这不同于文学文本偏重于阅读和内心联想的机制, 而是让受众的身体时时与荧幕上的影像同在。在许多注重于视觉刺激的好莱坞大片的培育下, 越来越多的受众不再关注一部影视作品讲了什么, 而是看中其形式, 关注其是否有熟悉的明星, 画面够不够宏大或精致, 特效够不够震撼, 有没有猎奇的体验或场景等。在这样一种生产机制的作用下, 现代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越来越显得步履维艰。

(2) 消解崇高的需要

随着全球化的步伐深入到各个领域, 就新世纪以来的文化环境而言, 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或者商品化了, 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 纯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的距离正在消失, 颠覆和反叛成为了主题。这种颠覆和反叛并不仅仅体现在当代文学的创作之中, 也体现在现代文学的传播过程中。从“消费经典”的浪潮, 到“大话文艺”, 再到风靡一时的“Q版”语文和如今的“恶搞”文化, 许多的传统文学经典遭到了颠覆和戏弄, 现代文学经典也不例外, 这种颠覆不仅出现在文学领域, 在影视剧领域也频频现身。但大众对这些具有强烈拼贴和反叛性质的作品呈现的是一种欢迎的态度, 这并不仅仅是因为好奇和新鲜, 而是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正在转型的时代, 受众们需要一个释放压力、反叛现实、消解崇高的渠道, 而影视剧则是这一渠道的最好选择。

(3) 人文情怀的缺失

费瑟斯通认为:“在消费文化影像中, 以及在独特的、直接产生广泛的身体刺激与审美快感的消费场所中, 情感快乐与梦想、欲望都是大受欢迎的。”[4]因此我们可以看到, 在当下的荧幕上, 许多的文学经典被推到了消费主义的漩涡中, 原本严肃的主题遭遇删减或扭曲, 最终使其成为一道文化快餐。在这个追求快速消费的时代, 要慢下来去静心感悟一部文学作品的启蒙精神和人生意义,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 要制作者们完全摒除商业因素的干扰, 精心雕琢出一部能保持深刻思想底蕴的影视作品, 也是很大的挑战。我们看到的是社会人心愈加浮躁, 商业模式大行其道, 而人内心的坚守变得越来越虚弱, 对于人文精神的追求也逐渐开始动摇。

总之, 虽然许多现代文学经典还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我们也期待看到运用更新的技术创作出来的以其改编的影视作品, 但不容忽视的是, 当下的媒介环境和社会环境已不同于现代文学发生与启蒙的时代, 受众的审美趣味与收视诉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偏差, 而对于影视创作者来说, 如果只是单纯地讲好一个大家已经熟悉的故事, 或许他们可以做到, 但如果要求传达出原作的思想主旨和文化底蕴, 并能得到受众的认可与欢迎, 却有一定的难度。因而从进入新世纪以来, 现代文学经典的传播有其现实的困境和桎梏因素, 这也是其传播遇冷的主要原因, 但对于现代文学来说, 它的诞生和传播自始至终都与现代媒介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信在电子媒介时期, 它也能找寻到一条与媒介的互动共生之道, 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摘要:现代文学从诞生到现在, 与现代媒介一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呈现出一种互动共生、共同成长的态势, 到了电子媒介时代也不例外。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现代文学改编热”以来, 许多现代文学经典都被搬上了银幕, 但笔者也注意到进入新世纪以后, 这一改编趋势逐渐变缓。本文就拟以现代文学经典为研究对象, 探析它们在面对新的媒介环境时所遇到的困境, 分析其传播“遇冷”的原因, 以期对现代文学在电子媒介时代的传播获得一点启示和思考。

关键词:消费时代,现代文学经典,传播“遇冷”

注释

1[1]鲁迅1936年7月19日致沈西岑信。《鲁迅全集》第13卷, 第397页。

2[2][4]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

上一篇:七年级语文美文赏析下一篇:写给女儿的诗歌和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