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创业教育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谈创业教育(通用9篇)

谈创业教育 篇1

创业教育,这个课程名字刚开始觉得挺抽象,不过经过老师的讲解,现在已经没那么陌生了。第一天学习这门课,老师就给我们列举了一些人自主创业例子,包括老师身边的朋友,我们的师兄师姐等。除了分享成功的喜悦和感叹失败的无奈,让我比较触动的是:原来我们身边存在这么多挣钱的机会,只不过这要求我们懂得留心身边的事,并善于发现商机。在接下来的几次课里,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很多在创业过程中该注意的细节问题。除了要有好的创业蓝图,还应明确自己的企业性质,以及注意合法性问题,要有一定的企业管理能力,懂得预测风险、管理风险、规避风险等。作为直接负责人,生产管理中的每个细节都得打醒十二分精神。此外课上还谈到了国家为鼓励人们自主创业而制定的一些优惠政策,例如免税优惠、在某地区注册会比其他地方更有优惠等。同时提到了当你没有资本只有想法时,可以向一些风投公司寻求帮助,不过前提是你的方案书做的好,让对方看到“钱途”。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感叹,要想创业,除了激情与热情,还真的需要具备其他很多东西,包括积累经验,拓展人脉,选准区域,定好计划等等。天时地利人和,无一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只上了几节课,不可能说马上会对创新创业有什么高深的看法和体会,但收获是肯定有的。如果没安排这个课程,像我这种没什么创新思维,更没有想过要创业的女生,主动去了解创新创业这方面的信息,可能性很低。现在,通过学习老师对“创新创业”系统而提炼性的介绍,相信以后与朋友们聊起创业这个话题,我也不至于哑口无言了。

不过,如果问我把创业教育这门课安排为大四的必修课是否合理,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有二。

其一,我觉得应届毕业生要创业似乎言之过早。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以及强大的心理素质,在制定计划时,难免不够全面完善,想法过于完美,有时甚至幼稚得不切实际,加上没有丰厚的流动资本和可观的交际网,容易让创业计划停滞不前。虽然国家有所谓的优惠政策,但申请起来比较繁琐,耗时较长,容易错过营业的黄金时机。这些种种,都会让毕业生在创业之路上处处碰壁,从而丢失自主创业的决心与勇气。所以我觉得,如果真的想创业,应该等出来工作几年,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人脉、资金后再作考虑。所以没必要在大四这个由毕业向就业转型的关键时刻,花去我们8个学时的时间来开展这门课。

其二,我认为课程安排的时间和形式不合理。毕竟我们都已大四,有创业想法的同学早就自主地掌握这方面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这些课程信息已是明日黄花。对于那些没想过要创业的同学,硬性要求他们上这门课,不但辛苦了任课老师,学生本人也不会有多大收获。

综合以上所述,我觉得不妨将这门课定为选修课,让学生自主选择。这样有需要的同学不用等到大四也能上这门课,没需要的同学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

谈创业教育 篇2

一、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

一是成立学校创业教育领导小组, 负责领导、协调全校创业教育工作, 确保创业教育政策落到实处。

二是成立创业与创业教育研究中心。主要针对我国目前就业市场现状和学生创业能力的特点, 开设创业教学课程、制定教学计划, 组织专业教师和就业指导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 为创业和创业教育学术研究和交流提供园地。

三是成立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宣传大学生创业政策和信息, 普及创业教育, 开展创业指导和专题讲座, 组织各种形式创业大赛。与社会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网络, 形成一个高校、社区、企业良性互动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为学生的开展创业实践搭建良好平台。

二、加强高校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在专业教育基础上, 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 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 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 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培养学生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即创业实践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倾向,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 是大学生对创业这一实践的正确认识, 理性分析和自觉决策的心理过程。创业教育要从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创业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着手, 积极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首当其冲的是创业意识, 培养创业意识不仅要依赖于学生自身的人格、外在成长环境的熏陶, 还取决于后天的修习。培养学生创业意识, 一方面可以通过课堂讲解, 传授一些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抗挫能力、风险意识的知识, 引导其树立积极创业意识;另一方面, 可通过成功案例讲座、学生实地参观、自拟创业项目并付诸于实践等形式, 激发学生创业热情。

2、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把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 开设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 形成创业理论课、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技能实践课等多层次、立体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授课过程中, 辅助以实例示范、课外设计和参观实习等方式, 使学生掌握创业的相关技能。

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来确定创业教育课程内容, 紧密围绕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新能力、创业技能来开设课程, 注意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强调创业教育思想的渗透性, 各学科有效互补, 建立起系统的教育学科体系。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启动新教材和案例库建设, 编写适用和有特色的高质量教材, 为创业教育教学提供教材和案例保障。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 师资是办好一切教育的基础要素。要引导各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一方面, 支持教师参加培训或到企业挂职锻炼, 鼓励教师参与社会行业的创业实践。用自身的实践经历感受激起学生的创业激情。另一方面, 可以从社会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等到学校讲学, 将成功的经验和就业市场最前沿的信息传递给学生, 同时可聘请创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 以“导师制”的形式, 对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指导, 传授成功经验, 建立起一支兼职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从而有效提高创业教育质量。三、扶持创业实践

学校除了通过举办创业大赛、讲座、论坛等方式外, 还可以通过模拟实践如专业工作室、协会等形式, 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和体验, 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同时, 还要将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成果有机结合, 积极创造条件对创新创业活动中涌现的优秀创业项目进行孵化, 切实扶持一批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如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绿色之友协会”, 便是将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创业实践紧密结合, 在学院创业指导服务中心搭建的平台下, 深入社区为广大居民测试房屋甲醛含量, 赢得广泛好评, 在“第一届全国高校优秀环保社团”评选中, 荣获“全国高校十佳环保社团”称号。

开展创业教育、促进创业实践是新形势下解决社会就业压力、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有益探索。目前, 各高校都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创业教育, 但就目前形势看, 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还不理想。切实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帮助大学生挖掘创业空间, 是高校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 (冀教[2010]3号) [Z].2010-05-04.

[2]李莉丽, 邵兰云, 张兆强.如何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OL].中国创业教育网, 2009-2-28.

[3]方喆.浅谈高职院校创业教育[J].经营管理者, 2011 (1) .

谈创业教育 篇3

关键词:高职创业教育 创业效能感

一、 引言

十八大报告提出“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开始转变教育理念,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在此背景下,学术界对创业教育和创业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创业效能感与创业教育存在密切联系,提高创业效能感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创业意向和创业能力。因此,如何在创业教育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创业效能感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 创业效能感内涵

创业效能感是在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上衍生出来的,指的是个体对自己完成某项行为所需能力的自我评估。Boyd(1994)将自我效能感理论引入创业领域,指基于对自身某种创业行为能力的判断和评估所形成的对自身能力的信心或信念强度。先前的研究表明,创业效能感能更好预测学生的创业意向。根据Chen ( 1998)等的研究,创业效能感越高,成为创业者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效能感以提升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三、 当下高职创业教育的四种模式

创业教育在欧美国家已有近30年历史,在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正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而逐步完善。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创新精神教育

创新精神教育旨在使创业精神深入学生心中,形成一种广泛深入的创新精神文化,让创业变得不再遥远。创业精神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创业之源。这要求创业导师尊重学生的个体独创精神,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及自我个性发展的能力,能够引导学生在创业教育的学习过程中开拓创新,勇于实践。

2.以提升学生创业知识和技能为主的创业指导教育

高职院校是要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创业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主,注重市场对高职学生的需求,及时调整创业教育课程结构,培养学生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能力。

3.以提升学生规划意识为主的创业能力教育

创业能力的高低已成为制约高职学生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缺乏创业能力和创业生涯规划的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会出现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情况,导致好创意付诸东流,影响创业信心和积极性。因此,高职创业教育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帮助其规划和完善职业生涯设计。

4.以提升学生创业意向为主的创业效能教育

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设定创业目标并付诸实践。创业意向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行为,受性格、态度、信息、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创业意向是实现创业的前提条件。因此,创业教育中侧重于提升学生创业意向的教育形式也受到人们的关注。这种形式是从信息和知识层面影响学生的创业感知度、熟悉度和态度,提高他们的创业意向,提升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信心。

四、 提升高职学生创业效能感的教育途径

根据我国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的形式特点,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几个提升学生创业效能感的教育途径。

第一,开展创业模拟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参加创业模拟实践活动,总结经验教训,能够增加创业信心,提高创业效能感。一般的创业模拟实践活动是指创业类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教师可以在创业教育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创业类竞赛,启发学生发现可行的创业项目,引导学生设计和运营项目。这一系列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在风险较低的环境下获得创业经验,促使他们在毕业后勇于创业。

第二,树立创业榜样,引导学生自主创业。根据社会比较理论,人们会用与自身经历相似的他人成就来判断自身能力,因此,大学生参照相似个体的创业成功经验,也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创业效能感。高校应多树立创业榜样,邀请优秀校友来校开设创业类讲座,介绍创业成功事例,激发学生的创业信心;组织学生到创业榜样的企业参观,让学生直接观察相似个体的创业过程,获得直接经验。

第三,优化创业环境,提供创业实践平台。除了引导学生自身创业信心之外,外部的创业环境也是提高创业效能感的关键。政府、学校、行业等应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创业的实践平台。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实施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在税收、场地、技术等方面提供特殊优惠。与高校合作共建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基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孵化平台。

第四,注重教学革新,教学中穿插创业理念。课堂教学是学生直接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结构,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在教学中渗透创业理念,让学生掌握完整的创业知识,用理论指导创业实践,培养创业自信,提升创业效能感。

第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稳定的心理素质。创业过程具有反复性,极其考验学生的心理素质,特别是遇到困难时,团队中如有一人出现焦虑情绪,可能会影响其他同伴的信心,因此,创业教育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合理控制情绪,正确对待创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

參考文献:

[1]Chen,C.C.,Greene,P.G.,&Criek,A.Does 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 distinguish entrepreneurs from managers? [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8(13):295-316.

[2]肖春,叶建国.关于大学生创业效能感培养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1,(7):132-133.

浅谈职业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论文 篇4

职业学校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开发、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能力和精神品质,代表着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许多职业学校在实施创业教育时,重理论知识灌输和课堂教学传授,而把创业能力等同于知识能力,忽略了实施创业教育的关键在于改革现有教育教学体制机制等问题。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滞后是观念落后的必然结果。

由于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紧迫感认识不足。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陷入了很大的困境,多年来一直在低谷徘徊。为了追求所谓的规模,很多学校只重视招生,而忽视了学生毕业就业这个实际问题。其实,学生来职业学校不仅是掌握一门技能,更希望毕业后能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

2.2 实际操作上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是系统工程。目前创业教育尚未成为职业教育整体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正规教育”之外的“业余教育”这一尴尬地位。有效的实践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职业学校创业教育不论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广度。特别是对创业教育开展起来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更是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有力的回答。

2.3 教师队伍上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缺乏有一定社会实践经验和实际创业经验的创业教学专职教师。由于学校禁止教师从事第二职业,教师创业的机会很少,对企业不够了解,因而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和实际创业经验。

目前的问题是,教育管理跟不上,教学内容陈旧,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突出,创业教育专业化程度不高。创业教育需要创业实践,但创业教育不是仅仅教授学生如何创办事业,不是单纯的创业实践活动。缺乏对创业教育内涵广泛的理解,未能上升到理论指导层面的创业实践,就避免不了涂上形式上的功利色彩和误入拔苗助长的速成教育误区。面对创业教育崭新的课题,我们的师资队伍数量上差距很大,质量上亟待提高,能洞察学科前沿的专家型创业学者更是少之又少。在职业学校创业教育师资系统培训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师资队伍创业素质的整体低下,必将影响创业教育的质量。

另外,创业教育的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教学需要,整体投入不足,不少创业教育课成了教师演示课,普遍存在黑板上谈合同、黑板上跑市场、黑板上办企业等现象 。

2.4 社会环境舆论上存在的问题

创业教育作为新事物要想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还必须依赖于学校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的密切配合。目前创业教育的研究和推广主要局限在学校院内,政府引导创业和创业教育的力度不够,社会各界对创业教育的认识有限,全社会对此还未引起普遍的反映和回应,学校孤军奋战力单势弱,不足以形成声势、造成广泛的社会影响。

3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措施

3.1 创新思想观念

创业教育是崭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它要求在办学理念上尊重人格自由,尊重个性发展和调动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学会发展。因此,要更新观念,根据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全面进行创业教育观念、机制、内容、方法和管理运行上的改革与创新,更多更好地培养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3.2 改革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是确保创业教育实施的关键,要按创业教育目标构建新的管理机制。 要修订并实施有利于创业教育教学的计划和方案,强化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要突出学生创业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工作部门应负责创业教育教学活动类课程及项目的落实,把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好创业教育资源。 发动教职员工关心、参与创业教育,营造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不仅是创业教育的研究者、实践者,还是创业教育的具体组织者。针对目前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要采取可行措施,将增强创业意识、调试创业心理、提高创业知识技能作为攻关重点,从而把充实完善教师创业知识结构纳入到全体教师的培养规划中来。 在加强师资队伍培养的同时,要加强创业教育教学研究,尽快形成创业教育的科学理论体系,编撰出科学、实用的创业教育教学教材,以弥补目前职业学校创业教育教学缺少教材的不足。

3.4 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实施创业教育是关系职业教育全局和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努力。不论国内国外,创业实践经验证明,在一个创业受到高度重视的社会环境中,创业的积极性和成功率往往很高;而一个不允许、不支持创业的社会环境,是不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创业的行列中的。要通过广泛而持久的社会舆论宣传引导,破除创业教育仅仅是学校工作的观念,使推动创业教育成为社会的责任、学校的使命、家庭及个人的自觉行为。

4 结语

谈创业教育 篇5

依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我们将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操作技能(下转第250页)(上接第231页)目标三个层级。新建本科院校应当结合自身情况和专业特点设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既要考虑和突出专业知识与技能,又要兼顾创业类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实践。学校应培育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营造和谐的创业氛围。如制定鼓励学生创业的有关政策,设立创业基金,开展创业设计大赛等。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和机制,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科学评价,从而促进创业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

3.2通过创业教育树立创业精神

提倡大学生创业并不是鼓励学生马上就去创业,而是希望学生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提高自信心,实现自我价值,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并培养自己的独立自主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一种执着的自主创业精神。把这种创业精神和思维带到生活中或工作中,增强创业意识,积累人脉和资本,整合现有的资源,等待时机创造更多的价值。

3.3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做好创业指导

新建本科院校对年轻教师师应多安排对口专业老师的挂职锻炼,深入企业生产线了解最新的技术技能,深知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以便更好的教授学生专业技能;鼓励教师进行专业深造,了解前沿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增加学生创业知识;支持有经验有技术的教师到企业进行指导,以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总之,可以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增强教师与地方行政部门,企业等的联系,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积累实践经验,从而,更好的为学生创业做指导。

3.4加强学生的创业体验

通过自身创业实践获得的创业体验越丰富,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建议新建本科院校学校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加强学生的创业体验:一是利用区域优势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就业基地,与企业建立起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给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条件,使其主持或参与经营管理活动。二是加强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可以聘请一批企业家或创业成功人士到校担任客讲教师或开展系列讲座活动,给学生树立创业榜样,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三是倡导学生参加创业大赛,制定详细地、可操作的创业计划,并付诸行动获得亲身体验。四是鼓励和帮助学生参加劳务服务,勤工俭学,假期社会实践,课余时间兼职,以增加社会阅历,发现创业机会;四是组织和支持各种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

3.5鼓励学生创业应充分发挥专业技术特长

新建本科院校为了在激烈高校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办学理念上,立足地方、面向基层,着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专业设置以市场为导向,体现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地方产业结构高度相关,属于当前热门的专业。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当地,在本区域内的影响力较大,与地方企业和基层单位联系更紧密。在校生到当地企业实习的机会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发掘创业机会。因而,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创业可以发挥专业技术特长的优势,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唐景莉.第一期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书记校长专题培训班结业.中国教育报,-04-24.

[2]田丹丹.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调查及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3]张化勋.大学生创业现状的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10(2).

[4]李耘.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5).

创业教育:该怎样引导大学生创业 篇6

本预计容纳400家企业,但实际上只有7家在艰难生存――中国首家大学生创业园在成都运转5年多来,发展艰难;易得方舟,这个从清华大学学生创业大赛中诞生的创业团队,成员马云在历经考验后感慨良多:市场经济中,不会因为你是学生创业公司,就给予你更多的眷顾。

在缺乏创业教育的情况下,往往出现创业机会多而创业意识相对弱的现象。如何引导大学生把握创业机会,在创业道路上顺利前进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人们思考的热点话题,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创业本身是高水平的就业,创业教育应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

创业教育:学习的“第三本护照”

“如果学校能够开展系统的创业教育强化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使学生得到具有实用价值和意义的创业指导,我想我们的创业之路会更顺畅一些。”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从宇提起学校的创业教育很感慨。

“在学校时我就有过创业方面的经历,很多精力放在了竞赛、创业活动等方面,当时还参加了清华的创业大赛获了奖,但是为什么毕业创业却这么难呢?我总结了几点。”从宇对记者说,“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在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上把握不准,这就会造成重复建设,市场是深不可测的;另外,一种善于合作的态度、积极的眼光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必备的,创业会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看不到成果,这是不可预测的。”

大学生创业起起伏伏,不断地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但迄今为止真正谈得上成功的并不多。由于欠缺必要的管理经验、市场运作策划能力以及足够的资本支持,大学生创业举步维艰。因此,通过建立适合大学生的教育服务体系,对所有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创业训练,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创业素质与创业意识,为他们自主创业做好准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和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强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现代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创业教育专家张竹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创业所要做的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因而创业教育必然离不开创新,必然具有探索性与开创性,这是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的特性。因此,创业教育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突出了教育创新和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素质教育的核心实际上就是创新,创新以后的发展就落实到创业。创业最核心的问题,从教育的角度说,一是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另一方面,创业教育可以帮助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就业。

9所试点院校探索创业教育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到中国考察,发现中国的中学和大学普遍缺乏创业教育。

我国的创业教育开始于上世纪末一些高校自发性的创业教育探索。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的几所高校分别为在校生开设了与创业相关的课程,清华大学则首开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先河。正是这些创业教育课程和活动,拉开了中国创业教育事业的序幕。

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源于清华创业计划大赛。诞生于的清华创业计划大赛,举办8届以来共有400多支团队、3000多名学生参与,先后诞生了视美乐、易得方舟、奇乐无限等有影响的范例。经过多年的探索,创业计划大赛回归到“培养人”的主要目标上来,以大赛为依托,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藉以全面提升学生们的理念、技能和素质,为日后更成熟的创业实践做好准备。今年举行的第九届清华创业计划大赛还专门开设了培训课程――“未来创业精英百人计划”。

“并不一定让学生参加了大赛就要创业,实际上通过大赛直接走上创业道路的也是少数。我们的目的是让大学生有这样的经历和意识,将来当他有机会去创业时,他今天受到的这些教育和锻炼一定会对他有很大帮助。即使不创业,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主管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马扬飚说。

以4月教育部确定9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为标志,我国的创业教育进入政府引导下的多元化发展阶段。各试点院校开始了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实践探索。其中有以课堂教学为主导来进行创业教育的,如中国人民大学;有以提高学生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侧重点的创业教育,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指导学生如何创业,并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资助以及咨询服务,其代表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还有综合式的创业教育,即一方面将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为学生创业提供所需要资金和必要的技术咨询,代表为上海交通大学。

“创业教育”逐渐成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10月,教育部举办首期“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全国105所高校派出了180位老师参加,充分说明了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热情。

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师资建设

据统计,北京市通过北京创业指导中心拿到项目、并在专家指导下成功创业的有4000多人,大学应届毕业生仅占到9%。大学生的创业激情高、创业活力旺盛,但总让人感觉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为什么呢?“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相对滞后、师资缺乏是主要原因。”北京市创业指导中心副主任李维说,“很多学校把创业教育当作讲座来讲,并没有形成体系。创业教育不仅仅是鼓励创造性、自立和个人的主动性或者提供关于市场经济的知识等,还应该包括金融、商贸、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这种创业教育的缺失对创业之初的大学生们是致命的。”

有关专家表示,总体上看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还未形成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与框架,无法从理论的高度解释创业活动的`各种问题,探索创业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或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成功创业经验。大部分学校关注的仍然是少数人的“创业活动”而不是多数人的“创业教育”,而且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系统性与层次性,影响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

师资是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关键,创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教师的学识、经历和经验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有创业和企业管理经历的教师无疑是创业教育师资较好的人选。但目前的状况是,有企业经验者不在教学岗位上,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又往往缺乏企业经历和经验。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之一是外请有经验人士作为创业教育课堂教学的辅助师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教育中心主任张林告诉记者,北航通过不定期地邀请成功的校友企业家讲述自己的创业经历这样一种方式,来加强学生对创业的感性认识。由于有着相同的学习背景,因此校友企业家的成功经验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在校大学生的认同,并促使其增强创业的信心。

北航创业管理培训学院已经连续举办了四期“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为全国各高校培养了创业教育骨干教师530多名。参加过培训的新疆农业大学的教师李志强认为,对高校创业课教师的培训非常必要,让成功企业家、政府官员及其他专业人士参与培训,这是利用社会资源快速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提高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的有效途径。

有效的创业辅导至关重要

著名的惠普公司最早就是由两个大学生在斯坦福大学创立的。惠普公司的休利特当年申请了一份专利却不知道找谁合作,而帕卡德当时学的是会计,擅长推销,两人结合在一起,成立了硅谷第一家高科技公司。斯坦福大学为他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导师在他们毕业后依然全力支持他们,帮助他们联系项目,筹集资金,请一些成功人士来帮他们出谋划策。

创业教育专家张竹筠说,这种创业辅导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硬件部分可以是资金、场地、设备、设施等方面的扶持、优惠等,如现有的各种基金、实验室、校外创业实践基地、科技园、孵化器等提供的服务。软件部分主要是各种形式的创业指导和企业经营管理咨询。辅导内容应涵盖从机会寻找、项目筛选到企业开办,直至创业企业的运营管理等学生创业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要实现这一功能,有必要依托高校相关机构组建由教师、企业家等组成的顾问团队。这是目前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创业本身是高水平的就业,创业精神值得提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创业教育师资负责人刘帆表示,如果创业教育贯穿大学始终,那么学生到毕业之时,即使他没有创业,4年的积累也会让他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有质的提高。

有效的创业教育体系是实现创业教育目的的支撑。创业教育首先不能离开课堂这一传授知识和经验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可以实现知识、人员和时间“三集中”,是创业教育的基础环节。课堂教学只要方式科学,就会提高知识传播的效率。

开展创业教育活动也是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创业教育的载体。比如创业计划竞赛、模拟企业管理、创业沙龙或者讲座等,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体验,又便于检验学生掌握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情况。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篇7

一、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有待完善

由于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教育教学过程虽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但创新创业教育往往被当做“点缀”,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边缘化的处境使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处于附属地位,完全没有建立自己的框架和课程体系。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发布以来,创新创业教育开始进入部分高职院校的必修或选修课程中,但具体的课程框架还比较僵化,教学内容较为虚浮,且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这导致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不易被学生接受,实际实施较有难度。

(二)师资水平亟待提高

当前国家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在提供多方面支持的同时,也加大了对高职院校教师执教能力的培训力度。但是,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培训的课程体系还不够专业和完善,对教师的培训效果尚不能令人满意,培训内容往往流于形式,课程安排偏重理论学习,培训时间难以保障。培养创新精神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培养创业意识是一种理念的根植,针对高职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培训需要设置更为合理的课程体系,安排兼具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内容。此外,在对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由于许多教师自身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不够成熟,业务水平能力平平,且大多未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导致课堂实施较为勉强,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学生的参与兴趣不足

受专业课程体系不健全、师资质量水平有限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热情往往不尽如人意,积极性普遍偏低。学校设置的课程重知识理论、创业项目课程与社会需求不够契合、项目难度较低、创业实践中教师的主导地位过强、学生在具体的创业项目实践中难以实现自身价值等,都导致学生对学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兴趣缺乏,并且,在开展创新创业教学时,教师的教学模式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重要原因。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路径

(一)转变教育观念

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国家对新型人才的发展建设是以综合能力素养为根本评判标准,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考核内容。目前,诸多高职院校存在创新创业教育不足或缺乏指导等现象,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还停留在较浅层次。此外,创新创业教育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太过突出,导致学生的自主创新创业能力受到遏制。

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需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和出发点。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还未形成专业框架和标准的课程体系,许多高职院校存在功利思想严重的问题。这导致一部分学生、教师甚至学校常常以创业成功与否来衡量学生的个人价值和创新创业教育价值,这一方面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阻碍了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普及和发展。以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潮流下积极转变教育观念,高度重视创业教育,通过与政府的共同合作成立了创业学院,采取院务会负责制的管理模式,对学院学生大力宣扬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创业、掌握创新创业能力,提高自身的创新精神,为学院发展发挥了良好的辅助作用。

另外,任何教育工作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展开,以学生为本有利于搭建稳固的教育体系。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课堂所学的创新创业知识充分运用到具体的创业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参与创业教育的热情。例如,在创业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讲解腾讯马化腾、阿里巴巴马云、搜狐张朝阳、百度李彦宏等成功企业家的创业故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创新创业的价值,勇于在实践中创新创业。又如,积极开展以大学生创业指导为主要内容的大型讲座,为学生营造创业氛围,提高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知程度,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二)完善专业课程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还未完全形成,大多数高职院校把创新创业教育当成专业课程课堂上的点缀安排在专业基础知识授课中,课程核心的缺失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存在严重的滞后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业能力。因此,高职院校要想解决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还需从课程建设方面入手,建设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校本课程,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教学的认同度和参与度。

在设置课程时,将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科课程的交融性,让学生发展创新思维、掌握创业基本技能。同时,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选修课程比例,让学生自主选择,扩展课程选择路径,树立以人为本的课程建设理念。例如,学校在开展基础创业教育过程中,可以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设计大赛,在创新创业课程中引入部分赛事程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展学生的自生创业能力。此外,进行课程建设能够确定创新创业教育主干课程的基本核心,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创业参与度,培养创业意识。

(三)建设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不仅需要扎实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还需要有相对应的执教能力,能够为学生创业的实践提供正确指导。一方面,在选取教师任教时,要注重其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教学水平,利用教师的执教能力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从其他学校或社会上聘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师来本校任教,提升师资质量。为解决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经验缺乏的问题,学校可组织或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专业教师知识竞赛、创业大赛等活动,为教师提供到创业公司参观考察的机会,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的执教能力。

师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学校可根据具体问题让任教教师到创业企业进行实践训练,从企业中获得创业教育的新型教学方案;还可以邀请创业成功的企业家来学校演讲,相比较根据创业书本指导的教学方法,其更具实践教学优势,有利于培养教师的执教能力。例如,成立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培训中心,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三、总结

“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发展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帮助学生个体成长成才有很大的作用,但由于教育理念的滞后和专业课程的独立性,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无法在短时间内可以构建完善,还需结合大量实践经验加以发展和完善。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学生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对象,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为主要教育内容,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最后,师资力量对创新创业教育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加强自身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培养,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执教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以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水平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邢娣凤.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86-88.

[2]周桂瑾.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构建策略[J].江苏高教,2011(6):146-147.

[3]陈洁瑾.校企合作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J].中国高校科技,2015(3):37-39.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 篇8

关键词:中职学生 现状 创业教育 途径

受经济发达国家的影响,我国目前也正处于大众创业的活跃期,平均每百人中的创业人数在不断增加。在这些创业人群中年轻人越来越多,然而越来越多的中职毕业生也开始大胆尝试自己去创业,成为创业大潮中最引人注目而且最年轻的群体。然而中职学生在创业教育方面的缺失,已经影响到他们在自主创业大潮中的扩展。因此,我们就促使中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需要做出新的尝试与探索,从而引导我们的中职学生从个人就业走向个人创业。

一、中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现状

1.缺乏创新的就业观念和创业意识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中,中等职业教育就是一种准职业人的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知识和技能等职业能力,在各企业第一线工作的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这种目标促使我们的毕业生只要能够找到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顺利就业,就算完成中职教育的任务。这种传统职业教育不能使就业者的自我就业的潜能得到增强,而只是简简单单鼓励就业者找到满意的工作。这种就业观念不仅缺乏创新性,更是无法提高中职学生的创业意识。中等职业教育应该让学生在具有基本的职业技能等基础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

2.创业教育理论不成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9年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提出:提升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使学生“具备创业意识,创造就业机会”,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教育同时也成为当代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最早提出创业教育是在20世纪80年代,创业教育在我国的研究与实践只不过二十几年的历史。由于研究和实践的时间短,创业理论还不够成熟。这不仅表现为我国没有构建自身完整的创业理论体系,更表现在对最基本的创业教育理论的认识与理解还不够深刻。此外,我国的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是从高等教育开始的,最近几年才开始向中等职业教育延伸,然而创业教育的理论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中进行了弱化与简化,同中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的特点以及认识水平和程度不相匹配。中等职业学校创业理论只不过是对创业教育进行片面的论述,而不能体现中职创业教育的本质内容。

二、中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基本理论

中等职业学校的创业教育是培养中职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技能和技巧等各种创业综合能力,并最终使中职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挖掘中职学生就业潜能,从而得以开发中职学生就业的创新意识以及创业意识,最终使中职学生创业能力得到培养;在此基础上,还要培养中职学生的进取心、开拓精神、企业规划管理和商业规划活动等方面的能力。中职学生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理论包括创业心理、创业知识、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结构四个方面。

第一,创业心理是对创业者创业实践过程起调节作用。创业心理与创业者固有的心理特征、性格都有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创业者独立思考、判断、选择、行动的心理品质;善于交流、合作的心理品质;敢于行动和善于行动、努力奋斗和勇于拼搏、勇于承担行为后果的心理品质;勇于克服畏难情绪和盲目冲动的心理品质;锲而不舍、刻苦努力的心理品质;善于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因此,中职学校需要培养学生创业心理。

第二,创业知识是指对创业活动过程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系统及其结构,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创业环境知识、国家政策知识等。创业者只有系统地掌握了有关创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才能为以后的创业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创业者只有掌握广博知识,具有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才能启发创造性思维,做出正确创业的决策。

第三,创业意识是指创业者从事创业活动中起推动作用的个性倾向,是创业者素质系统中的驱动系统,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创业者起到推动作用。李嘉诚说:“事业成功虽然有运气在其中,主要还是靠勤劳,勤劳苦干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就有很多机会降临在你面前。”

第四,创业能力指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拥有发现或创造一个新的领域和创造新事物的综合能力,能运用各种方法去利用和开发它们,然后产生各种新的成果,也指中职学生的岗位生存与发展能力和求职后“自我谋职”能力。专业和职业能力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也是中职学生从事职业活动所必备的本领。创业能力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包括创业者个人发现的眼光和创新的智慧能力。

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业教育实施途径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业的方式有很多,但是每个中职学生必须根据自己的客观实际情况来指定自己创业的具体方式。为此,最近几年我们对滨州技校毕业生创业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到大部分中职学生的创业形式主要有个体创业型、合作创业型、家族创业型等,因此,我们中职学校创业教育的指导也根据这种实际情况进行的。

1.个体户创业型指导

从事个体经营,自己当老板,也是许多有崇高理想的中职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情。因此中职学校必须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和创业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从事个体创业所必需的创业过程、步骤、方式等本身所运用到的具体知识,以及创业规划、市场调查、贷款、注册、办税知识。这种指导,可以大大激发中职学生的创业精神,对于中职学生以后的就业与创业十分有利。这种“小打小闹起家”的创业起步形式,是紧连创业大道的桥梁。即使后来的创业规模与此无法比拟,但这段开天辟地的初创经历却是无数创业者后期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

2.集体合作创业型指导

合作创业是小企业创建和发展的途径之一。绝大部分中职毕业生是没有多少创业资本,联系和寻找合作、合伙或搞股份制,可以把小资本聚集成为大资本从而达到创业条件,而且不同中职学生还可以利用各自的优势。这对于培养中职学生的合作精神有极大促进作用。

3.家族式创业指导

滨州有众多的个体户、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我们中职学生就与这些个人经营者或者团体有着密切联系。这些私营企业或者民营企业既可以为我们的中职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又可以为中职毕业生就业提供机会。有些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这些企业。这种家族式创业方式风险小,一方面锻炼了自己的创业能力,丰富和积累创业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个人就业的过程中体验就业、创业的滋味,为日后进一步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小结

总之我们必须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实际,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对中职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和职业指导的有机结合,培养中职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促使中职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使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成功走向创业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彭建设,彭纯宪.创业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尚志平.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谈创业教育 篇9

· 315 ·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Problems and Solutions for Enterprise Education of Graduates in China

(Jincheng Institute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NanJing 211156,China)

摘要 : 我国创业教育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存在着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灵活、创业文化氛围不浓等问题,政府、学

校、社会共同合作要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业环境、完善创业课程体系和扶持政策、培养创业导师等来加强大学创业教育。

Abstract: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hina began in the late 90s of 20th century, which has many problems such a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is not perfect,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is not flexible,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is not strong and other issues.Government,schools, community should work together to create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improving entrepreneurship curriculum and support policies and foster entrepreneurship instructors to enhanc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the students.关键词 : 创业教育;创业;创业文化

Key word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entrepreneurship;entrepreneurial culture

0 引言

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具有开创和冒险精神的个人,让他们的创业 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都得到很高的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人格 等,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的需求。我国学术界一般从广义 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创业教育。如有学者认为广义的创业教育就 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的教育,而狭义的创业教育则是与就业培 训结合在一起的,为受教育者提供急需的技能、技巧和资源的教育,使他们能够自食其力。我国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

我国创业教育开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其背景在于知识经济 需要大批的创新性人才,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指出实施扩大 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 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 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因此中央和地方政府也不断 推出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上,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还是比较低。因 此,如今的大学生创业,是在政策引导和就业压力下的理性选择。越 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但结果往往是“追者众成者寡”。而 大学生作为全民创业中的先行者,加强其创业教育紧迫而又关键。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 从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的发展来看,创业教育多已贯穿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体系,创业教育也不仅仅是 大学的事情,更大的责任在于社会系统本身,因此一个完善的创业 教育支撑体系至关重要。比如,大学生创业之前的模拟演习、实习基 地不足,需要社会的支持,很少有企业愿意提供机会。大学、企业、社 会其他机构、政府也没有形成开放的、多方互动的合力结构。

2.2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灵活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外创 业教育的经验陆续被介绍到中国,一些具备条件的高校尝试开设 创业类课程。然而,从现状来看我国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普遍 存在机械式照搬国外课程,本土化程度不高的问题,课程单一;其次 教学方式也较单一,现行的教学模式都是课堂讲授加案例讨论,教 学内容因学校、教师等因素差异很大,没有统一的基础性课程设置 和培养教学目标,缺乏灵活性,效果也不好;再次开展创业教育的专 业人士也很少,很多学校的创业教育的师资大多数是学院派,停留 在理论层面,缺乏创业的实践经验。

2.3 创业文化氛围不浓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 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当前,大多数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开 展了大学生创业教育,一些全国性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对于增强 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也产生了广泛影响,然而在大学校园,创业文化尚未成为一种稳定主导的文化元素,崇尚创业、合作创业、宽容创业失败、鼓励自主创业的氛围和制度尚未形成。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

3.1 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业环境 根深 才能叶茂,政府要加快统一社会对创业的看法,为大学生创业创造 一个良好的大环境,才能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大学生创业是 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大学生群体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在全社 会形成一种鼓励创业、向往创业、对创业失败者宽容的良好氛围。要 大力开拓创新、兼容并蓄,充分利用公共媒体宣传创业知识、树立典 型榜样、宣传创业成功案例,才能激起大学生创业热情。最后,要加 快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创新精神不是仅在大学阶段就能完全培养 的,应该在我国的教育系统和家庭教育中不断向孩子和学生灌输一 种创业的理念,从小就培养他们的创业兴趣并锻炼其实践能力,因 此要在中小学教育中就普及一定的经营管理知识。

3.2 促进创业教育课程的专业化和多样化 要加快在大学中开 设系统的创业课程,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课程设置从创业项 目计划书、融资、到资本利用再到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等要有专业 性和层次性,更要有实践性。通过目标管理和项目式教学等手段来 完善学生的创业基础知识,积累创业实践经验。创业教育的课程一 定要坚持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紧密相结合的原则,并且要充分利用 多样化形式,如创业计划竞赛、模拟创业等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和 创造性,让他们积极投入创业实践。

3.3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 对已有的大学生创业的 相关扶持政策应尽量减少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创业扶持政策 最主要的是要提供资金来源,主要依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 预算。同时,企业和社会团体为履行其相应的社会责任,也应当缴纳 相应的资金。扩展大学生创业的多元化资金来源。其次政府还要建 立完善的创业服务平台,如由政府牵头组织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组 成如“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等的公益性组织。主要发挥以下职能: ①项目审核:帮助大学生的创业进行可行性分析和指导。②管理咨 询、技术支持:弥补大学生管理经验的缺乏和技术的局限性。③宣传 创业政策、创业知识和成功案例等等。利用基地平台提高大学生创 业的成功率。

3.4 建立创业导向的评价体系,大力培养创业导师 抓好创业 教师队伍建设,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保障。政府要大力开展“优秀创 业导师”的评选活动,引导和鼓励更多的青年教师和优秀的创业企 业家投入到创业教育中来。同时也积极开展“优秀创业大学生”、优 “ 秀创业课程”、优秀创业服务平台”等评选活 “”、优秀创业扶持基金“

动,引导各级各界在学生、教师及企业的评价体系中加大创业指标 的权重,并给优秀获得者较大的政策支持和奖励,从而全方位地激 发创业热情。

参考文献 :

上一篇:小学生看图作文:假文盲下一篇:《包身工》读后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