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体检工作汇报

2024-11-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全民健康体检工作汇报(推荐9篇)

全民健康体检工作汇报 篇1

2010年、2011年全民健康教育工作

情况汇报

自2010年以来我镇的健康教育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各级有关部门的有力配合下,根据上级各部门的工作要求,我镇健康教育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扎实开展了工作: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落实健康教育组织保障。

继续加强健教组织机构建设,不断调整和充实镇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分管领导和专(兼)职工作人员。加大健康教育投入力度,丰富健康教育内容和手段,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使全镇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健康教育重要性、必要性,把健康教育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常化、制度化。自工作开展以来共召开6次健教专题工作会议,研究健教工作的具体目标、落实措施及通报完成进度等情况。

2、积极采取多种形式,确保健康教育宣传到位。

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一是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市、县爱国卫生及健康教育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职工对健教工作的知晓率;二是因地制宜地在镇机关及各村区域设置健康教育专题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和宣传资料,每季度定期更新宣传内容,在全镇形成浓厚的健康教育工作宣传氛围;三是积极开展健康知识讲座,邀请

健康教育专业人士授课,普及健康常识,提高职工自我保健意识。特别是对妇女职工和老年同志,还可以有针对性地举办妇女保健讲座和老年疾病预防等讲座;请医院医务人员到各个村里为村民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次。重阳节为全村老年人宣讲了老年人常见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的防治及日常保健知识。每次讲座后,村民都踊跃提问,向医疗人员咨询健康问题,反响热烈。同时利用卫生服务站组织为民医疗服务。约有7000多人接受了医疗咨询和服务。;四是号召全镇职工积极参与到“爱国卫生日”“无烟日”、“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世界糖尿病宣传日”“艾滋病宣传日”、“爱牙日”等宣传活动中,不断增强卫生意识、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从整体上提高大家的预防保健知识和技能

3、加强健康教育培训,建立职工个人健康档案。

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对接触有毒有害作业的职工进行健康教育培训,减少和控制职业伤 害、职业病及相关疾病发生。同时建立职工个人健康档案,定期组织在岗职工及离退职工进行体检,对女职工加强妇女保健教育。

4、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形成有益健康工作氛围。

结合各村大环境整治,重点增强文明卫生意识。使群众认识到脏乱差对文明的危害,树立讲卫生、树新风、促小康的新风尚,自觉参与农村大环境整治。在大环境整治中,我镇要求各村彻底清除村内坑边、路旁、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的柴草、积存的生活建

筑垃圾和其它杂物;新建改建垃圾箱、池90只,做到垃圾箱、池布局合理,方便村民投放。同时,拆除影响村容村貌的违章搭建、栅栏、小棚等各种附着物,确保村道畅通无阻、整洁有序。我镇投入65万余元,对14个申报省级卫生示范村村道小巷未浇水泥路面的进行全面硬化并铺设了下水道,对道路两侧种植了绿化,并投入10余万对各村墙壁进行弹涂,基本实现了绿、美、净、畅、雅的标准。加强办公区域和内外环境的整治,保持良好的清洁卫生。规范工作人员自身行为,强化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疾病传播。加大控烟教育工作力度,加强对办 公场所的控烟宣传,增强工作人员对“吸烟有害健康”的认识,自觉参与到控烟行动中来,早日实现无烟单位。

5、加强四害消杀力度,坚持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开展、切实抓好“爱国卫生月”活动,以治理脏、乱、差和卫生死角为重点,动员全镇力量,广泛参与,做到早宣传、早动员、早安排、有领导、有组织、有安排、有计划。同时要结合爱国卫生月活动,开展好春秋两季以灭鼠灭蚊为重点的“四害”消杀活动,为环境卫生、健康防病做出积极贡献。

通过两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深有体会,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工作顺应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趋势,惠及了农民百姓,为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一是各级领导重视,政府支持是成功的重要保障;二是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是工作开展的重要条件;三是紧跟形势,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是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四是树立亮点,以点带面,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手段。但是,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还需不断改进提高,创新推进,不断加强健康教育活动来不断提高居民的卫生意识。不断完善卫生设施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全面美化村容村貌来提高环境质量。不断完善各项健康教育活动、改善村民健康活动场所、努力把我县创建成为生活富裕、环境优美、治安稳定、社会文明健康的生态型卫生县城。

全民健康体检工作汇报 篇2

1 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和思维, 充分认识做好主题活动暨创县工作的重要意义

1.1 开展主题活动暨创县工作, 是富民强县的需要

人民群众健康水平高低直接反映科学发展水平和城市发展水平的高低, 是实现科学发展, 建设幸福宁阳的基础性、综合性指标之一。“富民强县, 健康为先”主题活动是一项群众广泛参与的公众行动, 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暨创县工作, 能够使幸福宁阳建设更加深入、更加贴近百姓, 从而进一步激发全县人民参与富民强县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主题活动暨创县工作, 是构建和谐宁阳, 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大举措, 是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暨创县工作, 让广大群众逐步树立健康生活理念,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掌握基本预防保健知识, 不断提高个人文明素养, 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强健的体魄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 把健康作为富民强县的生产力、创造力、发展力、竞争力, 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2 开展主题活动暨创县工作, 是打响“健康宁阳”品牌的需要

近年来, 宁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 从提高新农合补偿报销比例和城市居民医保待遇, 从加强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健全完善“一刻钟健康服务圈”, 从提高医护人员待遇、调动医护人员参与医改积极性, 从推行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建立全民健康档案等政策和制度的出台, 无不体现出县委、县政府对全县82万群众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关爱。宁阳县卫生工作一直走在省市乃至全国的前列, 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各种媒体报道, 尤其是慢性病防治工作, 先后得到世界卫生组织、卫生部以及国际慢病专家的高度评价。2011年, 宁阳县成功创建为“山东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示范县”, 树造了“健康宁阳”品牌。今年, 宁阳全面推进全国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创建工作, 号召全县人民追求健康、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情舒畅, 不断提高健康素质和文明意识, 全面叫响“健康宁阳”品牌, 进一步扩大宁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增强宁阳的吸引力。

1.3 开展主题活动暨创县工作, 是造福宁阳人民的需要

抓民生、保健康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任务, 也是关系宁阳人民幸福和长远发展的大事。群众利益无小事, 民生问题大于天。当前,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到来, 导致以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日趋上升, 严重危害了人民的身心健康, 造成个人、家庭、社会的经济负担[2]。古人说: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开展主题活动暨创县工作, 就是通过政府倡导, 多部门合作, 全社会参与, 大力开展健康知识宣传, 创新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 采取积极的预防策略和有效的干预措施, 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减少疾病的发生, 让人民群众享有健康的生存环境和人性化的健康关怀, 提高健康素质和生命质量。因此, 开展主题活动暨创县工作, 也是实现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利益的具体行动。

2 以扎实有效的措施和行动, 强力抓好主题活动暨创县工作

2.1 创造全民健康环境

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在慢病防控中的主导作用, 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 广泛宣传健康生活方式等有关知识, 通过建立健康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定期发布健康核心信息, 全面提升全民健康生活意识。加大社区、居室等有害环境质量的咨询与监测, 加强对“三废”排污单位的排污行为管理, 深入开展绿化宁阳活动, 进一步改善全民健康环境。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集中整治行动, 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行为, 增加绿色优质食品供应。继续加大控烟宣传教育力度, 认真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制度。党政机关、医疗卫生机构、教育机构等要率先创建无烟单位。鼓励医疗机构设立规范的戒烟门诊, 提供临床戒烟服务,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 提高戒烟服务能力和水平。

2.2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

统筹利用现有资源, 完善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 建立慢性病发病、患病、死亡监测数据库, 提高慢性病监测与信息化管理水平。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和覆盖人群, 加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 (血压、血糖、血脂偏高和吸烟、酗酒、肥胖、超重等) 检出和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履行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综合服务职能, 建立规范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及时了解社区慢性病流行状况和主要问题, 免费提供常见慢性病健康咨询指导, 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首诊测血压制度, 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要积极推行健康体检制度, 建立动态管理档案, 加强指导管理。有条件的机关、单位建立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 提供体格测量设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单位医务室对健康体检与筛查中发现的高风险人群, 定期进行监测与随访, 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 有效降低发病风险。财政部门按时足额拨付专项活动经费, 确保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2.3 抓好示范创建工作

通过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 推行社区调查诊断, 进一步明确本地区主要健康问题和危险因素, 应用适宜技术, 发展适合当地的慢性病防控策略、措施和长效管理模式, 丰富和深化卫生创建活动的健康内涵。要以“健康示范”为平台, 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的组织协调, 通过政策引导, 不断增加绿地面积和健身场所, 改善环境质量, 营造健康环境;通过推行合理膳食、适量活动、控烟限酒等措施, 培育健康人群。

3 以真抓实干的精神和作风, 把主题活动暨创县工作办实、办好、办出成效

3.1 高度重视, 精心组织

各级各部门统一思想, 统一行动, 在工作开展上顶格支持, 建立工作协调机制, 健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 负责协调、管理和指导工作的组织实施, 并不断跟踪了解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按照全县总体方案的原则和要求, 结合自身实际, 进一步细化方案, 完善措施, 突出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 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让群众受益, 让群众满意。

3.2 全民动员, 积极参与

全县广大机关工作人员, 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 率先垂范, 亲身实践, 带领全县人民积极参与到“富民强县, 健康为先”主题活动和创建全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工作中来。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从自己做起, 从身边小事做起,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 自觉维护村庄、小区、单位等公共卫生环境。广泛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者服务活动, 引导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

3.3 主动作为, 探索创新

开展主题活动与示范创建工作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 需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来破解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在居民健康教育、居民健康促进、环境卫生整治、健康行为培养等方面要谋划新思路, 实施新举措, 创出新模式, 培树新典型, 总结新经验, 逐步探索出适合宁阳县的健康行动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示范单位的带动作用, 以点带面, 稳步推进, 务求实效。

3.4 强化督查, 严格奖惩

通过建立目标责任制、考核奖惩制, 层层分解落实任务, 加强督查, 定期通报, 确保工作成效。县督查局对该项工作, 采取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等方式, 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进行重点督查。深入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各个环节, 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年底, 县委县政府根据考核结果, 对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思想不重视, 工作进度慢甚至工作失职的, 予以通报批评, 并严肃追究相应责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国发 (2012) 57号) [M].北京:国务院, 2012, 10.

全民创业培训工作汇报 篇3

中共南雄市委党校

一、基本概况

南雄市委党校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多平方米,现有教室12间,多媒体室1间,电脑室2间(教学电脑100台)。全校现有教职工42人,专业教师23人。学校除了承担全市党员干部、公务员、中小学教师的培训轮训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开放式学历教育外,还承担了全市的农民创业培训任务。

近几年来,我校在南雄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实施省委“双转移”战略,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势,抓好软硬件建设,提升教师素质,强化培训管理,大力开展全民创业培训,先后在培训基地及教学点(雄州、湖口、黄坑、乌迳、珠玑、邓坊等乡镇和绿洲公司等),举办了农民技能培训班38期,共培训农民工5236人,举办农村创业青年培训班3期,培训人数300人。

二、主要做法

(一)健全培训机构

为把“双转移”工作落到实处,整合教育资源,2008年,市编委发文,批准在我校设立了“农村劳动力培训服务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全市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

(二)强化硬件建设

市政府先后投入建设资金135万元,兴建了能容纳100人住宿和就餐的学员宿舍19间、食堂1间。添置多媒体教学设备1套,升级更新教学电脑100台。

(三)提升教师素质

为了保证培训质量,我校在校内加强了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经常组织教师开展业务学习和教学教研活动,组织评教评学,推动和督促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在校外,积极派出骨干教师参加上级劳动人事部门和有关院校举办的各类培训班以及参观考察

活动,开阔教师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知识,全力提升教师素质。

(四)狠抓教学管理

积极创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培训工作有序进行。一是加强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管理,确保教师能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二是加强对农民工学员的管理工作,让他们“进得来、坐得住、学得好”;三是完善对教师培训工作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

(五)着重按需施训

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需求,适时地开展培训工作,一是施训内容多样化。根据不同群体,先后进行了维修电工、电子装接工、服装缝纫、酒店服务和电脑等专业技能的培训。二是施训时间调适化。根据我市外出务工人员比较多,且集中在春节返乡多的情况,我校专门组织了春节短期培训班。三是培训地点机动化。根据农村农忙农闲的不同情况,根据不同乡镇农民工的集中度,先

后在乡镇(雄州、湖口、黄坑、乌迳、珠玑、邓坊等)和企业(绿洲公司等)设置教学点,学校选派教师“送教上门”,因地组织培训。

三、基本成效

(一)促进了农民工就业观念的更新

通过培训学习,农民工普遍能够领会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精神,增强了创业致富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同时极大地改变了农民工对学习、就业、创业、致富的观念,使他们明白了学习政策和技能是创业致富的根本,通过学习技能,在家同样也能就业,同样也能创业致富,改变了以往单一依靠外出务工解决就业的思想。

(二)提升了农民工的技能

通过培训、学习,农民工掌握了一定的实际应用知识和技能,增长了创业干事的本领,一定程度地促进了我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拓宽了农民工的就业渠道

通过培训,农民工的就业技能有了提高,得到了用工单位的认可,推荐就业率由过去的65%提高到75%,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富裕地区转移。

(四)提高了农民工的劳动收入

通过参加培训,农民工掌握了一技之长,由普工变为技工,就业农民工的月工资收入普遍比原来增加了300~500元。

四、几点体会

我校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开展顺利,成效明显,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领导重视、部门配合是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前提 自我校设立“农村劳动力培训服务中心”以来,市领导经常到我校指导、检查、督促农民工培训工作,劳动人事部门和各镇及相关企业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规划组织落实参训人员,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我校农民工培训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劳动人事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各镇及相关企业的密切配合的结果。

(二)经费投入、设施建设是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保障近几年,市政府根据培训工作的需要,每年都从财政拨出专款,保证培训经费,使农民工培训工作持续进行。

(三)按需施训、因材施教是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根本 根据农民的学习兴趣和实际需求,开设相关培训课程,因材施教;同时认真抓好各类培训教学计划的组织实施,尤其重视课堂教学效果,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增强了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某县全民创业工作情况汇报 篇4

一、全民创业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领导,强化引导抓创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创业工作,成立了由常务副县长任组长,人劳、发展计划、民政、乡企、经贸、财政、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促进全民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县关于成立全民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明确部门职责,落实目标责任,制定鼓励支持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指导开展全民创业活动,形成了政府职能部门和群团组织共同参与、各司其责、齐抓共管的促进全民创业协调管理机制。坚持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全民创业为基础,以优势项目开发引进为突破,以落实优惠政策、创优发展环境为保障,精心组织实施以项目推进为主体,以全员招商、全民创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工作部署,在全县迅速掀起了全员招商、全民创业的热潮。

2、大力宣传,营造氛围抓创业。一是在全县深入开展“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宣传教育,着力营造鼓励创业、扶助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开展全民创业专题宣传服务活动,免费发放鼓励全民创业各项优惠政策、投资创业常识等宣传资料,提高干部群众支持参与全民创业的积极性。二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全民创业工作开展情况和主要做法,宣传引导全民创业工作。三是定期召开**在外人士联谊会、座谈会,印发乡情资料等,及时介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宣传创业的先进典型和成功创业经验,激励具有专业技能和先富起来的各界精英将自己的积累用于家乡建设,创业带动家乡群众就业致富。

3、完善政策,创新机制抓创业。坚持以优惠的政策、完善的机制推动全民创业,制定实施了《**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关于开展全员招商、全民创业的决定》、《**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岗创业管理办法》和《关于开展部门交友帮扶促就业的实施意见》等政策规定,逐步健全完善了全民创业工作机制。一是支持群众创家业。采取“基地+企业+农户”的模式,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双培双带”和“双百万户”示范工程,鼓励全县农民大力发展种养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引导农民就地创业或外出务工。全面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政策,通过市场调节就业、政府帮助就业、职工自主择业等方式,引导下岗失业人员努力实现再就业,为促进农(居)民增收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鼓励能人创企业。充分发挥矿产、养殖、药材、农特产品等产业优势,鼓励和支持本土能人、产业大户、返乡成功人士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发展之路,大力兴办各类经济实体,造就了一批“会经营、能招商、能赚钱、敢创新”的乡村企业家。三是倡导干部创事业。在保持干部职工基本工资、待遇、身份1-3年不变的前提下,鼓励在职干部职工离岗创业、在岗兼业,号召干部到村任职,带领村民致富,期满后根据本人意愿,可回原单位工作,也可继续申请延长创业期限或申请辞职,为推动全民创业健康发展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5、突出培训,提高技能抓创业。依托全县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的优势,强化政策扶持,整合培训资源,制定了《关于培训农民减少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的实施意见》,依托**县农民工技能培训中心、**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以及镇村农技校和各类培训机构,大力实施“百县百万农民培训计划项目”和“两后双百”(初中、高中毕业后

6、能人带动,扩大群体抓创业。一是把挖掘“致富能人”、鼓励“能人大户”带动作为扩大全民创业的突破口,建立了外出能人联系网,编印《**外出务工名人录》,与在外地成功创业的社会能人建立直接联系,详细掌握他们的就业点、企业、岗位、职务和企业规模、经营范围等情况,并建立台帐。二是在县档案局建立“全民创业”能人名人库,积极培育创业典型,给予优秀创业人员精神奖励和政治激励,将创业典型***、***、***等推荐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制定了《关于激活农村带头人队伍的意见》,将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党员、党政干部、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劳务能人,优先纳入“公选”范围,推荐优秀创业能人进入村两委会班子,一批致富能人被选入村两委会班子。三是集中宣传王世春、索光辉、刘宝明等创业模范事迹,使他们深刻感受创业价值,激发创业热情,带动更多社会能人创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不够解放,创业者队伍的总量较少。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存在犹豫态度和畏难情绪,观望疑惑的多,付诸实践的少,全民创业的舆论氛围不够浓厚,创业者队伍总量较少。

2、创业能力偏低,整体创业水平有待提高。创业者整体文化水平和技能素质不高,部分群众创业信心不足、方向不明、信息不灵,创业能力偏低,全民创业整体水平不高。

3、政策扶持不够

,融资难问题亟需解决。对全民创业,缺乏有效的扶持政策措施,部分创业者缺少创业资金,严重制约了创业发展。

4、服务体系不全,服务措施尚待完善。全民创业的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创业信息、政策咨询、创业指导、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措施不够系统全面,尚需进一步加以完善。

三、对推进全民创业的几点建议

1、开展创业宣传,进一步浓厚创业氛围。广泛开展创业宣传教育活动,在企业开展“艰苦创业、诚信创业”活动,在机关开展“支持创业、服务创业”活动,在城乡群众中开展“创业有功、致富光荣”活动,把各地创业者的典型事迹制成图片资料、音像制品等到各地巡回展览、播放,在全社会营造“创业者最光荣、纳税人最光荣”的舆论氛围。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提供就业岗位多、税收贡献大的企业,在经济上予以重奖;对政治素质高、道德品质好、社会贡献大的创业人士,吸纳进入人大、政协组织,发挥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激发全民创业热情。

2、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创新创业机制。一是改革政府运行机制。转变行政管理职能,推动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从注重事前审批向注重事后监督转变,从注重行业管理向注重社会服务转变,从注重行政处罚向注重依法保护转变,从注重行政命令向注重契约整合转变。二是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一方面,公平对待市场主体,对创业者在政策上、待遇上平等对待,一视同仁,给予每一个社会投资者、每一个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机会,为全民创业搭建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另一方面,加快完善市场体系,通过规范发展资本、产权、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形成公平竞争、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三是创新发展机制。在全民创业上放宽政策、放开领域、放低门槛、放胆实践、放手发展,为群众创业提供一个较为自由的市场空间;取消不合理收费,规范税费征收行为,让创业者切实感受到投资创业具有投资空间大、经营成本低、回报效率高的优势。

3、健全服务体系,狠抓创业政策的落实。积极研究建立面向创业者及中小企业的创业服务体系,通过创业指导和创业辅导,为创业者提供创业信息、创业咨询、创业培训、创业策划以及财税、法律、劳保、外贸等代理服务。加快整合社会资源,发挥社会中介服务组织的作用,构筑支持创业的服务平台,为创业者和创业企业提供政策、管理、技术、融资、市场、人才等方面的服务。

4、鼓励干部创业,充分发挥示范带头效应。全民创业的关键在于干部,在全民创业中,发挥好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非常重要。强化干部的创业追求,淡化干部的“官本位”意识,引导干部带头参与创业,政府要制定专门政策,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干部通过离岗、辞职、提前退休等途径,走出机关,走向市场,投身创业,办实业、闯市场,形成干部带头创业、带领创业、帮办企业的局面,不断壮大创业者队伍和企业家队伍,把干部参与创业的热情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

全民健康体检工作汇报 篇5

情况汇报

猴场镇人民政府副镇长:禄启军

2010年7月7日

一、调整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镇人民政府镇长禄启军任组长。

二、制定了工作要点、实施方案、领导小组职责和联络员制度。

三、党政班子成员参加了科学素质工作活动。

四、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科协工作。召开科普工作专题会议,解决专门经费用于科学素质工作。

五、在我镇成立了茂源种植示范基地,在各村、各单位建立科普宣传栏。

六、广泛深入开展了科技培训,大力提高公众素质。到目前为止,培训青少年学生2期45人;劳动力技能转移培训1期30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科学素质纲要》宣讲500多人。发放科普读本100余册。

七、召开了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学习了文件,安排布署了2009年科学素质工作。

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人员严重不足。平时工作任务重,因此工作人员少,任务重,对经常性开展宣传工作有一定影响。

二是工作经费严重不足。镇日常运转的经费缺口都很

大,因此投入于科学素质工作和科普工作的经费严重不足。

三是我镇农业基础薄弱,劳务经济落后,群众增收渠道少,在科学素质建设工作中当地老百姓认识不够深。

猴场镇人民政府

台湾地区全民健康保险制度考察 篇6

台湾地区自1994年7月19日制定“全民健康保险法”之初,即对保障人群、保障项目和保障水平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截至2013年底,该法虽历经9次修正或增订(最近一次修订为2011年6月10日),但保障项目部分仅有微调,并未有大的变化。运行19年来,该法在保障人群等三方面十分稳定。

1.1 强制性社会保险

该法第1条规定,“本保险为强制性之社会保险”,并由第8条、第9条、第12条进一步明确了应参加全民健保的各类人群。同时,第91条规定对不依法参加全民健保的人员予以罚款,第35条规定对未按时缴纳保险费的投保单位、保险对象或扣费义务人进行处罚。此外,第27条规定低收入户的保险费由“中央”社政主管机关全额补助;第36条规定经济困难人群可向保险人申请分期缴纳或申请贷款补助保险费。

总的来看,该法一方面强制要求全民参保,另一方面也对经济困难人群提供了保费补助或贷款等政策,通过法律的强制性和执行层面的灵活性,确保了全民参保的可行性。

1.2 广泛的保障项目

该法第1条规定,保险对象发生疾病、伤害、生育事故时,全民健保按规定给予保险给付。但在给付时,该法第40条、第62条又通过医疗服务给付项目和药物给付项目的正面清单方式,限定了全民健保的保障项目细项,即只有医疗服务给付项目和药物给付项目内的医药费用,全民健保才予以核付。需指出的是,法律分别规定应至少每六个月或每两个月召开医疗服务给付项目和药物给付项目拟定会,以保证医疗服务给付项目和药物给付项目得以定期修正。同时,该法第51条还通过“负面清单”方式将美容外科、挂号费、非外伤治疗性齿列矫正、人体试验等12项费用排除在全民健保给付范围的保障项目之外。

1.3 充分的保障水平

1.3.1 门急诊部分。

该法第43条规定:“保险对象应自行负担门诊或急诊费用之百分之二十,居家照护医疗费用之百分之五。但不经转诊,于地区医院、区域医院、医学中心门诊就医者,应分别负担其百分之三十、百分之四十及百分之五十”。

实际运行中,全民健保主管机关以定额方式规定保险对象门急诊部分负担金额。2005年7月15日以来,全民健保门诊应自行负担之费用如表1所示。与2012年台湾地区家庭收支调查统计的每人可支配收入28.6万元(新台币)相比,全民健保门急诊部分每次最高自行负担费用仅为2012年每人可支配收入的0.15%,全民健保门急诊部分自付费用之低、保障水平之高,由此可见。

1.3.2 住院部分。

该法第47条依住院天数和急慢性病房分别规定了保险对象自行负担住院费用比例(见表2)。同时,为兼顾保险对象经济负担,保证患者就医权益,该法第47条还明确规定了保险对象于急性病房住院三十日以内或于慢性病房住院一百八十日以内,同一疾病每次住院应自行负担费用设有最高金额,住院费用全年累计应自行负担费用亦设有最高金额。根据“卫生福利部”的公告,2014年因同一疾病每次住院部分负担上限为3.2万元(新台币),每年住院部分负担上限为5.3万元(新台币)。与2012年家庭收支调查统计的每人可支配收入28.6万元(新台币)相比,同时考虑到收入增长的因素,2014年住院费用自行负担费用上限不到每人可支配收入的18.54%。可见,台湾全民健保住院费用部分的自付费用较低、保障水平较高。

(单位:新台币元)

资料来源:我国台湾地区“中央健康保险署全民健康保险法规要辑”。

资料来源:我国台湾地区《全民健康保险法》。

1.3.3 特定项目豁免自行负担医疗费用。

在较高的门急诊和住院部分保障水平的基础上,全民健保规定重大伤病、分娩、山地离岛地区就医等特定项目,豁免缴纳门急诊和住院部分自行负担医疗费用。根据修订后自2013年1月1日起实施的“全民健康保险保险对象免自行负担费用办法”,重大伤病项目包括恶性肿瘤、慢性肾衰竭、急性脑血管疾病等三十种项目,重大伤病患者在其重大伤病证明有效期内,该重大伤病以及医师认定与该伤病相关的住院或门诊治疗,免除患者的自行负担医疗费用。保险对象因分娩或分娩引起的合并症,以及生产后于当次住院中并行其他疾病之治疗者就医的,免自行负担费用。

根据台湾地区“中央健康保险署”全民健保统计动向(2011),重大伤病项目占门诊和住院申报费用的比例呈逐年提升的态势(2011年,门诊重大伤病申报费用占门诊申报费用的22.5%,住院重大伤病申报费用占住院申报费用的41.5%)。保险对象重大伤病医疗费用是整体医疗费用的一大主体,因而重大伤病患者自行负担医疗费用的豁免,将进一步提升全民健保的保障水平。

2 全民健保的成效与问题分析

从实际保障水平来看,以保险对象和现住人口数据计算参保率,台湾全民健保1995年即达89.5%,随后稳步提升,2007年以来持续超过99%。考虑到人员迁移等因素,台湾地区事实上已经实现全民参保。

文羽苹等将每户获得的全民健保医疗给付占该户医疗支出的比例定义为健保保障率,利用家庭收支调查数据,测算发现2000年台湾地区保障率为68.3%,2009年为66.4%[1]。江东亮等以家庭年医疗保健支出占其非食物支出的比例超过40%为医疗财务灾难的标准,测算发现台湾地区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不到3%[2],与一些国家每年最高有11%的人相比[3]是较低的,这也反映了台湾地区保障项目的广泛和保障水平的充分。

2.1 取得成效的原因

为达成全民健保的主要政策目标,台湾全民健保制度采取强制纳保、以保险费为主要财源、综合医疗给付、公共单一支付制度和全台湾地区总额预算制度[4]。尤其是总额支付制度的实施,将医疗费用的上涨控制在付费者与医院皆可接受的范围(2006年迄今在2.855%-4.687%)[5],这也是台湾地区全民健保取得成效的主要原因。

此外,台湾地区政府部门稳定和持续的补助,也是全民健保良好运行的重要原因。根据台湾地区国民医疗保健支出统计,1991年到1994年,来源于政府部门的国民医疗保健支出比例平均仅为16.11%,但随着1995年全民健保制度的实施,政府部门通过补助各类别人员的保险费、承担全民健保行政费用、补助低收入等人员的自行负担医疗费用等途径,对国民医疗保健支出比例1995-2012年平均达到26.33%。制度化的政府部门补助,使全民参保得以实现、主管机关得以运作、经济困难人群就医需求得以保障,从而全民健保乃至国民医疗保健支出得以稳定、持续运行。

2.2 可能存在的问题

郑守夏、陈启祯提出,医疗院所面对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多把“收自费”当作是因应策略之一[6]。根据财团法人医院历年财务报表,以按医院总额西医门住诊申报点数前五家中的长庚医院和马偕医院为例,2012年,两医院非健保收入占门住诊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7.22%和17.18%,非健保收入总额较高,且处于增长状态。医院自费项目不断增长,将可能影响民众的就医公平问题,应加以警惕。

此外,较低的个人自付比例也伴随着较高的医疗资源浪费。如不必要的急救、使用呼吸器、叶克膜等造成很多医疗资源浪费[7]。台湾民众2011年有高达13次门诊就医,约为世界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OECD)国家的2倍有余(6.7次),每年若干公吨的药品被回收或销毁[8]。民众的医疗费用成本意识和合理的就医行为,仍需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和健康教育。

3 值得借鉴的经验

基于保障人群范围的广度、保障项目的宽度和保障水平的深度三个维度,客观而言,大陆医疗保障体系,目前仅仅基本实现了全民参保,在保障项目的宽度和保障水平的深度方面还有不足,居民仍面临较高的医疗财务风险。而台湾地区全民健保制度,堪称全民医保的实践典范,值得借鉴。

首先,台湾地区单一的医疗保障制度,行政效率颇高,而且具有“独买力”对医疗服务机构的谈判优势。大陆不仅医疗保障制度依人群分割,而且分属不同的政府部门管辖,这种体制导致极大的资源浪费和行政费用损失。例如,截至2011年底,大陆有1086.11万人重复参加新农合、城镇居民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造成财政多补贴17.69亿元,9.57万人重复报销医疗费用1.47亿元[9]。因此,应尽快统一医保管办体制,逐步整合大陆各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全民健康体检工作汇报 篇7

交通局全民创业年活动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是实现“十一五”计划的开局年,也是省交通厅提出的“交通发展提速创优年”和市委、市政府决定深入开展的“全民创业年”。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速创优,全民创业”为主题,重点实施了“六大工程”,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理念,有效推进了交通各项工作的开展。具体工作情况如下:

一、服务全民创业抓武荆高速公路推进,在落实“高速精品工程”上实现新突破。

武荆高速公路途经我市郎君、黄滩、天鹅、陈河四个乡镇,34个行政村,在我市境内主线长公里,建设应城连接线公里,设长江埠、应城二处互通式立交及应城停车区。为支持服务武荆高速公路建设,我市积极采取措施,加快了工程进度。一是领导重视,责任到位。我市成立了武荆高速公路应城建设协调指挥部,召开了征迁工作动员大会,层层签订征迁工作目标责任书,建立了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真正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主管,谁牵头,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协调运作,服务到位。为确保征迁工作顺利、按时完成,我们采取了超常规办法,对沿线被拆迁房屋和占用土地的所有村户做了细致入微的调查,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理解与支持。各乡镇为鼓励农户拆迁适时出台了征迁奖励措施,并为农户妥善安置新住宅地;市国土、水利、林业等部门按“特事特办”原则,及时办理各项手续,协调解决实际困难。三是征迁完成,补偿到位。征

迁任务已于5月底全部完成。拆迁补偿费、征地青苗补偿费、安置费和土地补偿已严格按征迁安置政策标准全部兑现给了沿线受影响的农户及各村,确保了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目前,我市境内的3个标段的施工队已全部进场施工。同时,我们统筹安排,同步实施连接线建设。5月10日,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所对我市连接线进行了勘测、设计,随后黄滩、四里棚、开发区组织劳力对公里连接线实施了放线挖沟,为工程下阶段建设打好了基础。

二、服务全民创业抓农村公路建设,在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达、通畅工程上实现新突破。今年,市委、市政府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为民办10件实事之一。重点建设2条干线旅游公路,长公里;3条通乡公路,长25公里;3条接线公路,长;通村公路建设150公里,确保年底实现75%以上的行政村通水泥路。为了建好农村公路,服务我市新农村建

设,年初,我们组织工程专班人员对全市公里农村公路的通达情况和技术状况进行了系统电子调查,并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整体部署,精心编制了《应城市农村交通事业发展规划》。同时,我们继续推行“政府投、交通补、群众捐、部门扶、社会融”的多元筹资办法,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为抓好工程质量管理,我们积极实行了“一岗双责”制,交通干部职工既承担工程建设的职责,又承担廉政建设的职责;完善“双合同制”,签订工程合同的同时,必须签订廉政合同,做到同步签订、同步检查、同步验收;搞好“双监控”,建设项目资金使用必须由业主与银行双系统监控;落实“双监督”,实行单位内部和社会双重监督,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目前各项工程进展顺利,其中八汤线已完成设计、招标,5个标段工程建设鏖战正酣;皂曹线已完成上下基层的铺筑,正在进行路面铺设,即将完工;应天线、南虾线、雷潘线正在进行路面沥青铺筑,即将完工;杨河街道至

烟应线接线工程、汉宜线至货场接线工程、云长线至老白线接线工程已全部完工;通村公路已建成70公里,正在建设40公里。

三、服务全民创业抓水运能力提升,在落实应城水运振兴工程上实现新突破。今年,我们抢抓我市加大盐化工业基地和新型石膏建材基地建设的有利机遇,积极发挥膏盐主运输通道作用,不断加快水运结构调整,大力拓展新运力,采取简化办证程序,上船服务船主,积极为船主找货源等措施,大力引进外籍船舶在应城跑运输。截止6月底,已引进运力2万吨,完成货物起运量万吨,占年计划%。同时,我们加大了港口建设,在完成新港码头扩建工程的基础上,又引进武汉葛化宏程经贸有限公司在天鹅镇大富水河岸,投资450万元,新建2个300吨级泊位的液碱专用斜坡道码头,工程竣工后年吞吐量将达24万吨。并根据交通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渡口渡船专项整治规范渡口渡船安全

管理的意见》,按照“渡口达标、渡船适航、渡工适任、航行安全”的理念,我们联合公安、安监、水利、水产等部门对全市32处乡镇渡口,37艘渡船开展了专项整治和调查摸底。现已查处隐患19处,下达《禁止离港通知书》30份,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14份,完成了乡镇渡口设置22处,撤消渡口11处。

四、服务全民创业抓行业管理规范,在落实运输服务工程上实现新突破。

1、加强运输市场管理。今年,我们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止客运机动三轮车在中心城区运行的决议》。从3月下旬开始,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按照依法行政、有偿取缔、有情操作、分块包保的基本原则,经过认真准备、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巩固规范几个阶段,截止5月中旬,取缔工作已基本结束,回收、收缴并报废t牌车辆600辆,其中残疾车60辆;非t牌车辆121辆,从而有效地规范了市区交通秩序、提高了城市品位。同时,我们以开展“运输市场服

务质量规范达标”活动和“安全生产月”活动为载体,强化管理,并联合工商、物价、质检、劳动等部门,严厉打击运输市场违规经营行为,使运输服务投诉率明显下降,也有效预防控制了各类交通安全事故发生。

针对燃油价格上涨给运输市场带来的影响,我们根据关有政策,积极应对。于4月1日,对出租车实行了燃油附加费;6月27日,对全市233辆农村客运车辆和200辆出租车兑付了万元补贴资金,稳定了运输市场秩序。仅上半年全市完成客运量万人,占年计划的%,客运周转量22095万人公里,占年计划的%;货运量321万吨,占年计划的%,货运周转量17506万吨公里,占年计划的%;装卸量465万吨,占当年计划的52%。

2、加强“路站运一体化”建设。今年,我们按照“车头向下、村口始发,四定一挂、程序简化,通村达户、平安到家”的“路运站一体化”服务理念,大力实施“公

路修到哪里,客车通到哪里”的通达工程。其中以杨河至两河线路、应城至新集线路和汉宜公路为试点,重点建设1个五级客运站、25个候车亭、54个招呼站。目前杨岭镇“五级站”建设已经动工。同时,建成候车棚6个,其它候车棚也正在建设中。

3、加强公路超限超载治理。今年,我们按照收费公路实行计重收费标准,加强对重点路段的超限超载治理,并执行“不收费、不罚款、不卸载就不放行”的原则,有效维护了路产路权。截止上半年,我们已检测超限车辆21200车次,卸货13000余吨,收取公路超限赔补130余万元。

五、服务全民创业抓交通规费征收,在落实综合支持保障工程上实现新突破。

1、创新机制抓征管。今年,我们根据省厅统一部署,对乡镇交管站实行了定员定编人事制度改革。采取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通过考评、考试、评比、择优的方式,定员定编40名,清退临时

工11人,其它富余人员返聘,待岗,分流。由原来的六个中心交管站合并成现有的五个交管站。同时,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交通规费征收管理工作,我局建立了以主要领导挂帅,分管费收领导亲自抓,财务股室具体监督,五个乡镇交管站落实的运行机制,确保政令畅通,责任落实。

2、强化稽查抓堵漏。今年,市征稽所在抓好本籍车辆规费征收的同时,积极开展了“网上稽查,异地补征”堵漏外籍欠费车的稽查活动,对外籍欠费车既收本金又收滞纳金。上半年补征规费万元。如此同时,他们进一步加大了法律协助打击欠费车辆力度,联合运管、法院等单位上路稽查清欠,仅上半年就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15件,追缴“三费”万元。

3、注重执法抓服务。各费收执法部门牢固树立执法就是服务的思想,寓执法于服务之中,做到为服务而执法,为发展而执法,积极开展了形象执法,市运管所在执法队伍中推行挂牌亮证,文明

用语,依法行政,公平公正等行为规范,并设立了投诉中心,以良好的形象展现在车主面前;人性执法,面对欠费车主各交管执法人员做到了执法无情,操作有情。他们主动替车主着想,积极帮助车主联系货源,以此感化车主主动缴费;政策执法,市征稽部门积极以《湖北省公路规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出台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交通规费征收宣传力度,在征费窗口、车站等人流物流较集中地段张贴《征管办法》30多份,组织征稽人员深入厂矿企业和运输企业召开座谈会5次,为规费征收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截止上半年完成陆上“三费”万元,占年计划%,拖养费万元,占年计划的%;公路运输管理费94万元,占年计划的%。

六、服务全民创业抓文明创建,在落实素质廉政工程上实现新突破。

1、文明创建活动精彩纷呈,队伍素质建设明显提高。今年,我们以“学刚毅精神,创文明新风,建和谐交通”活动为载体,在交通干部职工中开展了两学,即

学刚毅精神、学党章;两创,即提速创优、全民创业;双争,即争创文明和谐机关,争做优秀机关干部;三树立,即树立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并通过组织600名交通职工进行“学、创、建”知识竞赛,进一步巩固了活动成果。同时,我们积极参加孝感和市里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建市二十周年之际,我们组织系统80名行政执法人员参加了由市总工会、市文体局联合主办的职工革命歌曲大奖赛,获优秀奖;组织参加孝感市交通局举办的“学、创、建”演讲比赛,获二等奖;组织开展了汉宜公路和八汤公路文明走廊创建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不仅陶冶了干部职工的情操,更进一步深化了文明创建的内涵,提高了队伍素质。

2、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商业贿赂治理取得实效。一是结合实际建立了一套富有交通特色的“惩防体系”。完善了教育防范、权力制衡、监督制约、廉政

史志办全民健康建设工作总结 篇8

为进一步提高县史志办干部职工身体素质,增强干部职工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繁荣我办体育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我办积极开展全民健康建设活动。现将20xx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进一步完善全民健康组织机构方案

县史志办办公室制订了《县史志20xx年全民健康建设工作计划》,成立了全民健康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负责分工,明确了工作人员与工作职责,使全民健康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有力地推动了全民健康的发展。

二、加强全民健康宣传教育,提升知晓率

县史志办十分注重全民健康宣传,设立了全民健康宣传专栏,广泛开展全民健康宣传工作。向单位干部职工主要宣传吸烟有害健康、预防性病艾滋病、母婴保健、常见慢性病防治、饮食卫生及根据季节变化的疾病防治等。举办了健康知识讲座,进行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提高机关干部的健康知识水平,增强人们健康意识及行为,促进不良健康行为转变,推动了全民健康的深入开展。

三、深入开展控烟工作,建设无烟办公环境

我们严格按照创建标准,落实了创建任务,通过加强领导责任,建全各项控烟制度,大力开展宣传教育,认真落实各项控烟措施,使禁烟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举办了专题控烟教育讲座,进一步提高单位职工的控烟能力。并在各局、办创建无烟办公室。在我办开展禁烟宣传,展示全民健康、控烟知识展板。

四、加强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

通过本次活动,干部职工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增加,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形成覆盖机关、辐射基层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显著增加。机关干部职工在岗期间每天至少参加20分钟工间操及其它体育锻炼活动;大力开展乒乓球、羽毛球等普及面广的体育运动项目和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积极推广工间操,领导干部带头锻炼身体;积极参加县委县政府举办的运动会,达到既锻炼又娱乐的目的。

五、克服困难,将全民健康工作推向深入

全民健康体检工作汇报 篇9

1 台湾医疗服务体制及特点

台湾医疗体制的形成与其医疗服务的发展历史、社会经济制度、经济发展状况是密切相关的,也与台湾地区20世纪中叶的疾病特点、居民健康状况及20世纪后期的医疗服务需求变化有关。

1.2 台湾医疗服务体系

一般认为历史上台湾医疗服务体系先后经过建立前期(1947年之前)、建立期(1947-1970年)、扩张期(1971-1984年)和整合期(1985年至今)四个阶段,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形态和特点。现行医疗服务体系是在公、私立大中型医院蓬勃发展,通过医疗网络计划实施,对各类医疗机构进行整合之后形成的。按照医疗机构级别,台湾现行医疗服务体系由医学中心、区域医院、地区医院、精神专科医院和卫生所组成[1,2];目前台湾计划分17个医疗区域,有19家医学中心。按照专业技术,在总体上分为西医、中医和牙医三类。其中西医分为23个科,(1)综合性医院必备6个专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麻醉科、放射科;(2)其它17科中,内科系列4科:家庭医疗、皮肤科、神经科、精神科;外科系列4科:骨科、泌尿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另外9科:耳鼻喉科、眼科、复健科、放射肿瘤科、核医学科、急诊科、环职科、病理科、临床病理科。中医1科。牙医3科:口外科、口病科和齿颚矫正科(一般,家庭,儿童)。根据医疗机构权属的不同,医院分为公立医院、财团法人医院和私人医院三大类。这三大类医院又可进步细分为14个类别。根据官方公布统计资料,2009年台湾有医院514所:公立80所,非公立434所;诊所19792所,其中公立461所、私立19331所。各类医院类数目及构成详见表1。

1.2 台湾医疗服务管理

台湾的医疗服务管理包括法律、行政、行业公(协)会和医疗机构管理4个层面,但总体而言,台湾的医疗服务管理以“法治”和医院“自治”为主。主要的法律有“医疗法”、“医师法”和“全民健康保险法”等法律法规。法律规定了医疗机构的设置、医疗机构对外营业和医务人员执业行为、健康保险的资金筹集、管理、付费、处罚等内容,但未见涉及对医院内部的机构设置和内部管理要求。主管部门的职能是行政执法,执行和监督执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事项,主要内容是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医疗机构级别评鉴、医师职称评定等。行业公(协)会分为若干专科公(协)会,负责本专科技术标准的制订、修订、执行,协助官方进行医疗机构级别评鉴、医师职称评定等工作[3,4]。各医疗机构对自身医疗服务工作的组织、经营、安全和品质管理等工作负责。

1.3 台湾医疗服务体制特点

在业务管理上,台湾卫生行政部门除对医疗机构和医生的对外医疗服务行为、行业和技术准入进行必要的管理以外,未能像大陆一样,对医疗机构的内部机构设置、工作制度及病历书写等进行统一的规定,从而实现深入、有效的全行业管理,甚至未能对医疗服务收费形成统一定价,以至于在各医疗机构的内部经营管理方面呈现出百花齐放,各取所需,各有所长的多元化、多样性特征。以医院管理部门设置为例,目前台湾多数医院不设门诊部,仅部分医院设有医务部;多数医院设有企划部、公关部,履行医务部的全部或部分职能,或由分管院长及专员、秘书承担医务部职能,但多数医院设有护理部。

目前台湾的514家医院大多分属于不同的医疗集团或企业集团,各家医院都形成了自身的品牌和特色。长庚、慈济等大型的医疗集团都已形成了别具风格的独立的医疗体系,对台湾的医疗服务市场形成了实质性的“条状分割”。

2 台湾全民健康保险制度

台湾健康保险制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发展为公保、劳保、农保、军人医疗照护等10多种健康保险,但各险种差别较大,总体覆盖率低(近60%)。为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台湾于1994年10月3日颁布“全民健康保险法”,1995年3月1日依据“全民健康保险法”,实行全民健康保险制度(简称“健保”)。

2.1 组织形式

依据“全民健康保险法”,健保由“卫生署”主管,并建立“健保局”具体负责健保的组织实施工作,设立全民健康保险监理委员会监督健保业务,并提供保险政策、法规研究及咨询事宜;设立全民健康保险争议审议委员会,审议保险人、投保单位及保险医事服务机构对保险人核定案件发生争议的事项。设立应设医疗费用协议委员会,负责协议及分配医疗给付费用。

(资料来源:中国台湾官方网站)

2.2 运行模式

台湾健保实行全民统一的强制性健康保险制度。由“健保总局”下设6个“分局”,作为保险人,负责全台健保工作。健保对象为台湾全体居民,总体上分为被保险人及眷属,按照就业单位和就业状况将被保险人分6类,眷属分3类;保险费用由被保险人单位、行政当局和被保险人三方承担,支付比例分别为60%、10%和30%,无就业单位者由行政当局支付保费的70%,个人承担30%。保险费率4.25%~6%。无收入者和经济困难人员行政当局给予津贴。

健保实行特约就诊制度。医疗单位提出申请,加入健保特约单位。“健保局”核定特约医疗单位资格及其健保床位、健保医生。健保医生需具有主治医师资格。居民凭健保卡至特约医疗单位就诊,就诊时需支付一定的自付医药费用,其余由“健保局”结算。健保医疗项目居民自付费限额为30000台币/年,健保支付费用无额度限制。健保医疗项目和价格由健保局统一制定,但各级医疗机构的收费价格有所不同。健保费用实行总额预算制,分科划拨,点值结算:每年提前6个月“健保局”提出下一年度的健保预算,交官方部门审核,确定后按照比例划分为西医、牙医和中医部分,并与各特约医疗机构商定下一年度的预算点数。各医疗机构的健保收费首先按点数记录,最终由“健保局”按年度预算和全年全部记录点数之比确定点值,再按点值及键保局与各医疗机构的协议点数进行最终结算。

3 台湾健保对医疗服务的影响

台湾健保是被台湾同行自喻为一项“社会主义化的医疗保健制度”,经过1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对台湾医疗服务和医疗服务管理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但同时也存在着自身的问题。

3.1 推动医疗服务行业管理改善医疗服务行为

全民健保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为保证健保的建立和正常运行,除“全民健康保险法”之外,台湾行政部门还制订实施了20多种“子法规”,60余种相关作业规范。对医疗服务的提供、收费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克服了此前台湾医疗机构自主管理和自由定价等问题,促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方法,节省卫生资源,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等途径,缓解了居民就医中存在的“三长两短”等服务质量问题和红包、回扣等政风问题及高医药费用问题,一定程度上为台湾境内医疗服务全行业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操作依据和实践平台。

3.2 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提高居民满意度

台湾全民健保的目的是向全体居民提供适时、适度的,包括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健康教育等内容的广泛的医疗服务。本质是采取强制性的社会保险方式,实现全体居民缴费互助、社会统筹、平等就医的医疗保障制度。基本的理论和方法就是利用保险的大数法则,化解少数病人的高额医疗费用风险;通过居民个人收入进行再分配,将高收入者部分收入向低收入者转移,健康者部分收入向多病者转移,实现社会共济,以解决居民生病时无钱就医,甚至陷入因病致贫的困境问题。对于整个社会和人的生命过程而言,健保具有“劫富济贫”和“集平济病”的性质,对病人医疗服务消费而言则具有相当的福利性,因此较好地解决了病人就医的经济负担问题,也得到了台湾民众的热烈响应。据调查,目前台湾居民的健保参保率达到了99%以上,对健保的满意度达70%以上,近80%,这个数据在台湾社会中是罕有的奇迹。

3.3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压力增强医疗服务结构质量堪忧

在台湾,由于医生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丰厚的经济收入和不容挑战的专业权威性,这使得医生成为令人嫉羡的行业。考虑到这一现实因素和医疗服务中普遍存在的诱导消费问题,台湾健保利用医生收入倒推机制,使医生收入与患者花费呈现负相关,激励医生会主动控制不合理的医疗花费,实现健保低保费、低行政经费及高投保率,减轻民众就医负担的目标。但是,这一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的利益为前提的,加之一些医疗项目定价脱离实际,缺乏合理性,增强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甚至出现了普通外科、妇产科等技术含量较高、工作负荷大的专业医生纷纷改行,转业从事复健(即康复)、整形、美容,基本医疗服务后继乏人的畸形局面。医务人员工作时间延长,健康状况不能保证:据介绍,台湾许多医院医生时常工作到深夜,医生平均寿命较全台湾人均寿命缩短10年左右。

4 台湾医疗服务的发展趋势

由于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近年来台湾医疗服务市场呈现出企业化的经营特色和资本作用主导下的新的发展趋势。

4.1 产业企业化

“虽然不以赢利为目的,但必须保证医院不能亏本,维持医院的正常运转”,这是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台湾医院经营管理者必须做出的选择。虽然台湾不乏如荣民医疗体系、振兴财团法人医院、慈济财团医疗体系这些大型的公立、公益、慈善性的医疗机构,但是近年来医疗服务行业出现了医疗资源过剩的势头,在台北等城市集中了大量的大型医疗机构,使医疗服务由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尤其是在诸如长庚医院等具有企业经营背景和巨大的财团资金支持的大型医疗体系进入医疗服务市场后,加剧了台湾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性,造成了近1/3医疗机构倒闭的情况下,各家医疗机构不得不采取措施控制成本,增加收入。传闻即使像荣民医疗体系、慈济医疗体系这样标志性的非赢利性医疗机构,近期也被迫放弃了担任民众健康守护神的初衷,背离传统的社会事业发展方向,开始了将医疗服务作为产品进行企业化经营的尝试。

4.2 品质精致化

品质经营是台湾各大医院公认的经营理念。所谓的品质,按照台湾同行的定义就是“满足病人需要的程度”。或许是出于医院自身目标实现的需要,或是出于营销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台湾医院的经营管理确实达到了“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及其家属需求为导向的原则要求。医院不仅为病人提供了宽畅、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而且为病人提供了较多的就医指导和生活服务,尤其在细节方面可以说尽可能地做到了精致、完美的地步,许多医学中心、区域医院都基本实现了宾馆化(“Hospitel”),“满足了病人120%的需求”。台湾“医疗法”对医疗广告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品质经营加强了医院与病人和居民间的联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广告的作用,却超过了广告的效果。

4.3 集团集约化

实行集团化的规模经营,实现资源共享,是控制生产成本,争夺市场,建立竞争优势的传统手段。目前台湾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医疗服务市场,建立了如荣民医疗体系、长庚医疗体系和慈济医疗体系等闻名全境的医疗集团,集中了较高比例的医疗资源。医疗服务集团的建立和发展有其投资主体因素,也有市场竞争因素,如荣民医疗体系、长庚医疗体系和慈济医疗体系等,医疗体系内部各医院均由同一法人机构投资兴建,而台北市当局则为了应对市场竞争,集合原台北市妇产医院、台北市中医院等9家医疗单位于2008年组建了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另外还有部分医院为降低物资采购成本,增强价格谈判能力,主动加入了长庚等医疗体系。

4.4 医院社会化

医院社会化,让医院融入社会是台湾医院的营销策略之一,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和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医院周围的公园、绿地、交通等公共设施为医院服务。台湾的医院普遍没有围墙,医院坐落在公共交通路线或公园、绿地中间,病人可以坐车或驾车直接到达医院门诊和病房门口,出门即可进入小区,既方便了病人,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医院的空间,降低了医院与居民之间的心理距离。(2)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为病人就医创造条件。台湾大型医院几乎都有自备的交通车,接送病人往返于医院和车站、地铁站口之间,为病人就医提供方便。(3)主动进入小区,为居民提供咨询服务,树立医院“亲邻睦里”的社会形象,同时寻找病人,与居民建立顾客关系,开发现实的和潜在的医疗市场。(4)开展小区服务,满足医院评鉴要求。

4.5 功能延展与异质经营

走进台湾医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宾馆化的建筑设计、营销性的装璜、经营性的商业街及服务性窗口,与大陆以满足基本医疗需要为目标的环境设计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商业化的运作目前已成为台湾医院经营管理的主流,并且随着医疗服务外延的扩大和医院功能的扩展,医院经营日渐偏离基本医疗服务范围。具体表现为:(1)整形、美容、复健等非基本医疗项目、非健保项目比重不断增高,从业人员不断增多,医疗服务工作呈现非基本医疗服务化的趋势。(2)异业结合,医院经营重心呈现逐步转移的趋势。部分医院,尤其是具有大型企业投资背景的财团法人医院,在相当程度上已将医院作为投资企业建立社会品牌、赢得社会声誉、合法归避企业税务、借助医院集聚社会人群拓展新的业务和市场的有效途径,使医院经营成为企业经营的手段之一,医院经营需要服从企业的利益要求,并有助于企业的发展,而不再将医疗服务作为主要经营目标和赢利途径,使医院依赖于医疗服务业的发展而发展。如台北长庚医院,是由台塑集团捐资兴建的财团法人医院,拥有近万平方米的著名的地下商业街,与长庚医疗体系下的其它医院一起建立了医疗采购集团,并吸纳体系外的其它医院参加,采购台塑集团的相关物资供医院使用;同时投资金融新产品,仅此一项每年赢利即可达数十亿新台币。

5 有关台湾医疗保健体制的思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海峡两岸的医疗保健体制都有自身的特色,各有所长。扬长避短,选择性地吸收台湾医疗保健发展的经验教训,为当前大陆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院建设服务是我们这次两岸卫生管理交流学习的主要目的。这次对台湾各大医院的参访交流给了我们很深的印象,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和启发。

5.1 发挥宏观管理优势保证医疗保健工作的发展方向提高服务效果

总结台湾健保成功的经验,就是台湾将居民保健纳入了自身的职责范围,推动全民健康保险立法,依据法律实施全民统一的强制性医疗保险,并对健保所涉及的有关事项进行宏观的协调和统一的管理[6]。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与此相反的是,台湾对医疗机构的经营管理及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缺乏应有的统一的行业规范,甚至形成了足以影响卫生决策和卫生政策实施,可与卫生行政部门分庭抗礼,自成一套服务模式和服务规范的私营医疗体系及曾一度存在的诊治疾病"红包"明码标价的医院文化。健保的实施,虽然同时推行了一批管理规范,带动了医疗服务的改善,但仍然存在许多健保无法涉及和解决的问题。参访中我们见到了医生穿着工作服自由进出医院食堂、商业街,病人坐着轮椅带着输液泵在街道上往返和病人在餐桌上注射药品等与台湾医院管理不协调的现象,并由此联想到了2003年台湾的SARS流行、预防保健等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尚未开展、健保病人过于向大医院集中、健保过度消费等需要解决的宏观问题。

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医疗卫生管理工作的优势所在。近年来,国务院明确医疗卫生工作的政府职责。政府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医疗卫生的投入、组织建设、行业管理和监督,发挥传统优势,促进医疗卫生保健协调发展和实质成果的形成。

5.2 加强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改革促进精细化管理

与医疗服务行业整体管理的无序化不同,台湾医疗机构和医疗体系内部管理的系统性、精细程度和高效率是大陆医疗机构,尤其是我们许多公立医院无法比拟的。台湾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制度管理、成本控制和服务质量与服务延伸。制度管理主要针对人而言的,以台北长庚医院为例,仅人事管理即有900多种身份规定。成本控制主要是针对行为方式,尤其是方法选择和材料的应用,还有思想意识的转变。

品质精致化更是台湾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特色。精细化管理是科学管理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也是一种管理境界,未来管理成败的关键在于细节。“管理靠制度,服务靠路径”,“做对的事,找对的人,用对的方法做对的事”,这是现代医院管理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大陆正在进行的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和医院建设,我们首先要学习台湾医院管理人员的“当责”精神:作为一名“当责”的员工,不仅仅要做好眼前的“本责”工作,而且要做好长远打算,考虑到相关事务的协调性,要力求完美。要真正建立起“永续经营”的观念,有整体化、系统化的制度设计和发展规划,使医院的未来前景和发展路径清晰可见,便于具体目标的形成和力量的凝聚;在针对各个要素、各个环节进行方案、计划设计的同时,更要全力地执行,达到目标;在细节上下功夫,并不断提出更高的标准,改进工作,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5.3 以人为本,发挥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制度化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基本要求。但在制度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人为本”原则,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也许是由于受到“资本雇佣劳动”的思想和体制的影响,参访中我们注意到了台湾相当多的医院存在科室员工不了解医院和科室整体情况,对所用仪器设备价格、科室资产、薪金分配方法等问题几乎一无所知的现象,说明员工未能融入到医院的整体之中,员工与科室、医院之间的沟通是欠周全的,有违现代管理学中的沟通原则;同时我们也见到了一家大型医院1周内连续出现两次医疗安全事件和与员工对簿公堂而遭受罚款4亿新台币的负面报导。见到了一家管理高度认真的医院,抽水马桶遭堵塞1天,工作人员多次巡查,却未疏通厕所的问题。这些现象与其体制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是值得思考的。在健保中,健保将其成本的控制和总体的成功建立在牺牲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经济收入、个人健康等个体利益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不公平的,这种近乎杀鸡取卵式的制度设计导致了目前健保经费大量透支,普通外科、妇产科后继无人,整个健保难以维系,面临二次改革的尴尬局面。

目前是大陆医疗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员工是公立医院的主人,公立医院改革中要加强制度建设,但也要注意保护员工的工作热情。医疗保障制度和医疗收费定价也要考虑医疗服务的劳动价值、技术价值和特殊的社会功能,注意调动和保护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保证医疗卫生改革的顺利完成和最终成功。同时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人文教育,增强医务人员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自觉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台湾许多医院是在宗教思想指导下建立和运营的,其人文性的一面值得我们借鉴。

5.4 加强对住院医师的专业培训

在台湾,医生是令人尊敬的职业,台湾同行认为这与医生的素质是分不开的。在台湾,本来就是高考时最优秀的学生才有机会学习临床医学的。毕业后,对住院医师具有严格的专科训练要求和训练记录,并将3年的专科培训的合格成绩作为晋升主治医师的必备条件。这为我们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5.5 发挥中医作用,发展整合医学,弥补西方医学的不足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在保健养身和疾病康复、治疗等多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在我国历史和现代医疗卫生事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医已经走向世界,得到了众多国家的认可和国民的推崇。遗憾的是中医在台湾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不仅中医医疗机构少,级别低,中医甚至被少数人否认和曲解,将中医与巫医神术相提并论。在当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亚健康人群比例不断增高,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吸取这方面的教训,发挥传统医学的作用,整合多方面的医疗保健技术,弥补西医理论和技术的不足。

5.6 大力提倡和发展志工制度

目前,在台湾志工制度已经普遍形成,志工深入到医院的各个方面,承担了医院的咨询、接待、导医、保洁、物资运送、医患交流、催交医药费用等各方面的非技术性工作。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广的一项工作。

参考文献

[1]高田,哈鸿潜.台湾的现代医药卫生(上)[J].中华医史杂志,1998,28(2):94-99

[2]刘丽伟.台湾医务行政管理体制及其发展简史[J].中华医史杂志,2005,35(1):17-21.

[3]林端宜,黄颖.台湾医疗卫生改革新进展[J].中国医院,2004,8(4):72-74.

[4]付晨,张钢.台湾地区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的启示和借鉴[J].中国卫生资源,2007,10(1):24-26.

[5]吴进军.台湾地区的全民健康保险及其对医疗市场的影响[J].现代医院,2008,8(2):155-156.

上一篇:情不自禁的近义词是什么 情不自禁的近义词下一篇:2021最新疫情防控个人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