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能提高初一数学成绩

2024-09-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怎样能提高初一数学成绩(推荐11篇)

怎样能提高初一数学成绩 篇1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

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庆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

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

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

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dW 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切忌考前去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由此可见,要把数学学好就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使自己进入数学的广阔天地中去。

多人都说数学难学,我以前也那么认为。但我们老师说,数学是懒人学的,不难。我以前小学时数学成绩很好,考95分98分算发挥失常。但是进了中学后,数学就不是很好了,而且是越学越没劲。不过要提高数学成绩也不是难事,我现在就学得很好。

首先先要把老师上课讲的东西认真弄懂,不清楚的要马上提出来。如果你不好意思问老师,问同学也可以的,有的时候,和同学讨论题目也会使自己有所长进,而且记忆会更深刻的。再不好意思问同学么,就问补课的老师好了。不问的话真的是没法弄懂的。还有要多做题。

这真的很有效,不仅巩固了课堂上的知识,有些题目还可以开拓视野,最主要的是,题目做多了,看到一个题型的做起来就有经验了。你现在还在初一,初一的数学还算很简单的,像到初三要学相似三角形,有时要添辅助线才能做题,这就要有做题的经验的话就很得心应手了。

还有,做数学题一定要静下心来,不能心浮气躁,看到比较复杂的题目不要紧张,也不要知难而退,要慢慢想,不要一直依赖别人,或是还没有认真想就要问答案。等到把题解出来了,你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慢慢的你就不会在那么怕数学了。总之一定要认真啊。作业当然是要独立完成的了,最多和别人讨论,绝不能抄袭。但是我不是很赞同籽精灵最后的看法。

初一怎样提高数学成绩

规范解题步骤训练,使学生养成学习认真的习惯

1. 要狠抓解题步骤的规范化训练

学生只有从解题步骤、格式的规范化入手,进行严格要求、反复训练,才能克服学习敷衍了事、马马虎虎、不负责任的毛病。长时间的坚持训练及严格要求,必然会使学生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增强思维能力。

2. 要狠抓计算能力的训练,强化认真习惯的培养

学生计算准确性差的问题,不仅是由于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存在问题,而且也是由一些不良习惯所造成的。为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应该首先从态度抓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利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进行学习习惯的强化训练,收到较好的效果。另外要强化检查。学生做题快不快、准不准确,要靠强化检查和评比这个手段来实现。还要鼓励学生,寻找出现错误的原因。学生计算出现的错误不仅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的原因也是不良习惯促成的原因。教师要帮助学生认真查找,进行分类,及时纠正,让学生自我总结。长此以往,这对学生学习认真习惯的养成,培养严谨治学的态度是大有裨益的。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1. 主动学习的习惯

别人不督促能主动学习,一学习就要求自己立刻进入状态,力求高效率地利用每一分钟学习时间。要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用于学习,并能坚持始终。

2. 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

学习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形成体系。“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要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而且,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所创造,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说法。

3. 课后复习的习惯

砸钱能提高孩子成绩吗 篇2

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内在激励:孩子,爸妈省吃俭用供你读书,你一定要争气……来,我给你讲讲头悬梁锥刺股、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然而,这些方法往往不管用。

两位经济学家想到的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办法,拿钱砸(奖励)他们。

你可以想象,这个念头把教育部门吓坏了: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习是学生的使命,怎么能谈钱呢?

两个经济学家巧舌如簧,居然说动了有关部门。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经济学家开展实验的地方是美国高地市170学区,这里的孩子成绩实在太烂了,烂到老师都没信心要跑路了。于是教育部门想:不如死马当活马医。

接下来是钱的事。两位经济学家找到了一个慈善家,这个人是位基金的大老板,他觉得这个实验很有趣,于是大方地开出几十万美元的支票。现在两位经济学家終于可以开展工作了。

在实验的学校,老师对学生们说,如果你的成绩提高到目标位置,那么每个月可以拿到50美元的奖金,这让孩子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接下来每个月的表彰大会都会在学校食堂隆重举行,大家一边吃着比萨,一边登台领奖,气氛像是开派对。经济学家们还设置了大奖,如果达到某种进步,学生还可以拿到500美元的现金和一张巨大的模拟支票。

最令人叫绝的是得大奖的孩子将坐着由专人驾驶的加长悍马轿车回家,这种高级轿车配备了真皮座椅、电视游戏机和冰箱,孩子只在电视上见过。当一个老是被学校老师当作学渣的孩子坐着悍马回家时,他的妈妈幸福得几乎要昏倒了。

大约经过了一年,经济学家开始统计他们的实验成果。在实验组的400名学生中,有50名辍学可能性很大的学生,在激励机制下达到了学业标准,他们的学业成绩平均提高了40%。

更让经济学家倍感欣慰的是,在实验结束后不再发钱奖励时,那些实验组的学生成绩仍然明显超过对照组的学生。

格尼茨和李斯特算了一笔账,高中辍学人群年收入是19540美元,而高中毕业人群年收入是27380美元,乘以20年,一个辍学孩子的损失大约是156800美元,花了几百美元,让他们顺利毕业,这笔投资是大大地值。

不过经济学家也普遍认为,激励机制是把双刃剑,使用时要相当慎重。对需要钱的穷孩子(比如170学区的孩子),这个激励机制可能很管用(大学里普遍也是穷学生对拿奖学金更拼命),对啥都不缺的富孩子就未必起作用。

另外,单纯的金钱激励还会削弱孩子的责任感,比如有的家庭对孩子家务劳动实行金钱奖励,这就会导致他觉得家务和他无关。因此,在一般家庭中,当孩子学习有进步,我们最好不要“奖励”(学习变成他人的事情),而应该“庆贺”(学习毕竟是他自己的事情)。

怎样把数学成绩提高 篇3

在现代教学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知识和技能上的提高,满足学生兴趣、情感等诸多方面的需求,提高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由于信息技术自身具有传输的网络化,信息呈现的多样化,信息存储的物质化等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使得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使得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许多美好愿望能够得以实现。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也使我们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更加科学合理,有机会寻找到更好的数学教学改革的方案。而“整合”使“导学探究式”数学教学新模式丰富了内涵、平添了生机和活力。从“导学案”平面式,到“整合”使情景设置立体化,运用多媒体的图、文、声并茂,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学习。从“诱思探究”只是“人――人”互动,到“整合”使教师和学生通过计算机的交互作用,构成了“人――机――人”的教学系统;这样教学模式就显现出教学内容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教学信息传播迅捷、信息量大,教学中信息意识增强。学生学习以协作式、探究式为主。这种模式体现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信息技术变成了学生的认知工具。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的过程,协作探究是主要的学习方式。其中,网络提供的信息资源是学习交流的前提基础,这是信息技术介入数学教学中所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注重一题多解,提高解题能力

成绩的好坏与做题的经验有很大关系,做作业,切忌完成任务式的,应该在老师精心选留的题目中寻求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思考多种解法中的通法,感悟某些题的特殊解法。例如:“已知点A(1,y1),B(2,y2)是双曲线y=1/x的同一分支上的两点,试比较y1与y2的大小。”在解答此题的时候我们既可以通过求得y1、y2的值的方法来比较y1、y2的大小,也可以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来比较。

提高初一数学成绩的方法 篇4

(一)课前自学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自学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要着重听老师讲课的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二)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课前自学过的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略:什么地方该精雕细刻,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照抄照录,顾此失彼。

(三)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

(四)独立作业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运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五)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知识理解的错误,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就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当然并不是给学生讲几个简单有趣数学故事,或举几个和生活有关的事例就能让学生对数学有兴趣,而是要让学生真正弄懂数学。首先应帮助学生克服畏惧数学的心理,向他们解释数学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难,然后在练习和作业上,以学生所能达到能力让他们去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注重小学数学基础的教学

基础知识与基础能力仍然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也要注意能力的渗透与培养,注意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在进行“两基”训练的同时,也得到其他方面的提高。

四、抓好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往往是这一章节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包含这一章节的知识点,思想方法,解题方法,并且具有较好的训练思维和各种能力的作用。

(一)帮助学生读懂题目。教会学生找“题眼”,分清主次位置。

(二)帮助学生分析题目。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去分析题目中有怎么样的特征,引导学生怎样去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这些条件在解题中有什么样的作用,从这些联系中如何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桥梁”,引导学生采用什么思想或方法去解决问题。

(三)教会学生如何解题。基本的思路出来后,首先要学生明确解题步骤,知道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明确解题的思路。

五、对题目的应答要准确

(一)单项选择题的应答:试题的特点是概念性强、针对性强,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主要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比较能力。应答的主要方式有两种:直接判断法:利用概念、规律和事实直接看准某一选项是完全肯定的,其它选项是不正确的,这时将唯一的正确选项答出;排除法:如果不能完全肯定某一选项正确,也可以肯定哪些选项一定不正确,先把它们排除掉,在余下的选项中做认真的分析与比较,最后确实一个选项。单项选项题一定不要缺答。

(二)填空题的应答:由于填空题不要求书写思考过程或计算过程,需要有较高的判断能力和准确的计算能力。对概念性的问题回答要确切、简练。对计算性的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数字的位数、单位、正负号等,对比例性的计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对一题有几个答案的各种情况要特别考虑全面,每一题只有满分和零分两个评分档。

(三)计算题的应答:计算题综合性强,一道难度较大的题主要反映的是一个较复杂或较深奥的运算过程,必须通过分析与综合,推理与运算才能完整地解出答案。对有数字运算的题目一般应采取从已知条件开始,每用一次公式就代入一次数字,一步一步地解下去。在解题过程中,能画图的一定要作图辅佐解题;数字与单位要统一。

六、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怎样提高学生数学成绩 篇5

课堂教学是我们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是体现有效教学活动最直接、最明确的环节。我们已经具备了一节完美的教案,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将这节蕴含许多教师辛劳的成果完美地演绎出来,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是能否达到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时刻以有效教学理念为指导,确保学生在预定的时间内学会该学会的知识、方法、技能并受到情感的熏陶。课堂是师生进行沟通交流的主渠道,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主阵地,是取得有效教学成果的主战场,我们要向40分钟要质量。

如果在这40分钟里要不到质量,那你就可能要花费若干个40分钟来挽回,不能搞题内损失题外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学生的发展动向,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不可对备课按部就班,要适时而动、适时而变,正所谓“教无定法”。一切要以有效为核心,一切要以有效为目的,从而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有效起来。

加强课堂教学,学习习惯

不少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习惯及解题方法仍停留在初中阶段,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性。具体表现在只是听课,不记老师讲课的要点,对存在的问题不及时弄清,更谈不上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对概念性质,定理一知半解,课后赶做作业,乱套题型,机械模仿,于是形成学习的障碍。因此,一进入高一阶段就要求我们老师,首先要做好学习习惯上的指导,把高中数学教学上的要求,学习方法与初中阶段的区别讲清楚,使学生有思想准备。具体做法是: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目标,课前预习,圈出疑点,课堂上积极思考,紧跟思路,敢于“向老师挑战”,使其思维与老师同步,课后先复习总结,分析知识点的联系,区别。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其次,做好解题方法上的指导,初中阶段题型中理论要求低,重直观理解及运算,已知条件,结论要求明确。而高中阶段题型理论要求高,重逻辑推理,限制条件往往隐含在概念,已知条件之中。所以,在解题过程中,就不能象初中阶段学习时,套老师例题,而要求学生弄清题意,挖掘题目中的概念,性质之间的联系及限制条件,然后动笔解题,再分析,验证自己的解题过程的正确性。

怎样提高班级数学成绩 篇6

动手实践,探索交流,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讲/问,学生听/答”和大量练习等,学生兴趣不高,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动手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五、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巩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记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每个学生都愿意学有进步和获得成功。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师生感情

学生喜欢某一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与他喜欢的那位老师有关,当学生喜欢一位老师,就喜欢他所教的课,就会感到他讲授的内容生动有趣,从而自觉主动地接受老师的教导。一位教育学家说过这样的话:“一个数学老师最大的成功就是把他的学生教的喜欢学数学”。因此在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注意调控学生的情绪,良好的学习情绪能促进和增强数学学习效果,使其自信地、愉快地进入学习情境。

数学教师在平时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学生的良知益友,建立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师妙趣横生地教,学生生动活泼地学,达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运用的目的。定期收集同学们对数学课的意见、看法。根据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不破坏整体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可以做适当的微调。经常与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亲和力,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这位教师,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

2数学教学方法

重视动手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对知识点理解透彻,记得深刻,就必须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亲身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探究式学习方法。动手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问题”时,教师不采用一步步讲解的方法,而是拿出一个圆锥形器皿和一个同底的圆柱体器皿,让学生自我发现两者体积的关系,不少学生先用圆锥器皿盛水,再将水倒入到圆柱器皿中,发现液面正好到达圆柱器皿的1/3高度处。

于是,有同学提出:圆柱的体积公式是Sh,由于同底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那么圆柱的体积公式应该是1/3Sh。当学生发现这一规律时,他会认为这个知识是他自己动手发现的,有种付出劳动后的收获感,因此学生对如此的得来的知识更加珍惜,能够长时间的记住这一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的作用是引导,而不是全盘授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则是经历一次自我摸索、自我感悟、自我发现的过程。促使学生不但有效地掌握了知识,同时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

多媒体的有效利用

小学学生年龄小,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尽可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充分运用多媒体资源,实现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多媒体教学有其众多的优势,其能够形象、直观、逼真、高效地展示出教学的内容,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媒体是一个集灵活性和动态性与一体的教学平台,能够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化学生摄取新知识的过程。

另外,在数学中使用多媒体,能够充分发挥其强大的交互功能,在学习的同时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多媒体为老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多可参考的内容,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多查阅相关知识点,和其他老师交流教学方法,摄取更多有用的教学资源。

3数学学习兴趣培养

用数学的应用价值调动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要讲来源,讲用处,通过联系实际,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学起来自然有亲切感、真实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动机,产生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在教室里布置了一家超市,里面摆了好多商品,琳琅满目,选一位小朋友扮演售货员,其他小朋友先仔细观察这些商品的价格,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人民币,使课内的数学知识得以巩固。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用学习的成功感增添学习兴趣

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是在自身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当学生想独立的去探索某个新知时,要十分注意情绪鼓舞:“你一定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你一定能行!”等。当学生的学习停留于一定的水平时,要注意设“跳板”引渡,使他们成功的到达知识的彼岸。当学生的学习活动遇到困难,特别是后进生泄气自卑时,要特别注意给予及时的点拨诱导,使他们“跳一下也能摘到果子吃”。这样,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就会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满足感油然而生,进一步增添了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用数学课外活动发展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到一定的数学知识,并激发了学习兴趣后,就会不满足于课堂内所学的知识。这时,教师应组织各种数学课外活动,为其创造一个非常自由的、宽松的、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枯燥的数学知识更加趣味化,实践化。例如,在低年级组织全班性的数学表演会,通过讲数学故事、猜数学谜语、做数学游戏等活动,发展学习兴趣。这样不仅能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而且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地得到发展。

4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1.注重发散性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习惯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的提问可以直接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活动。发散性提问就是提出问题的结果不是的,问题解决的手段和联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使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的想法,在发散性提问的推动下,学生能展开多向的思维活动,以获取多方信息,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自觉性,敢于突破常规大胆提出新颖见解的精神,教学中适当增加发散性提问,对培养发散思维形成发散思维的习惯具有更直接、更现实的意义。

2.一题多解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有效形式

多向求解之所以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主要是因为它要求学生的思维活动不局限于单一角度,不受一种思路的束缚。为了问题的解决,要求寻找多样化的解决方式,谋求多种可能性,开拓学生思路。这样培养学生,才具有很好的应变能力、多侧面看问题的习惯和探求未知的兴趣。

3.一题多变,激活发散性思维又一形式

怎样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篇7

学习是为了应用。因此,教师应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三角形的行不行?为什么?还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找出面盆底、锅盖等的圆心在哪里。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环境。例如,学了“按比例分配”的知识后,让学生帮助算一算本住宅楼每户应付的电费;学了“利息”的知识后,算一算自己在“新星小银行”存储的钱到期后可以拿到多少本息等。在学了百分比的知识后,我和学生做了一个游戏,方法是:在一个布袋里放6个同样的小球,分别标上1~6六个数字,老师和学生轮流每次从袋中摸出2个小球,如果球上两数相加和为偶数,学生赢,加起来和为奇数,教师赢。比赛结果教师赢的次数多,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并把各种情况一一列出,得知,和为偶数的有6种情况,和为奇数的有9种情况,老师赢的可能性占60%,学生赢的可能性占40%,所以老师赢的次数多。最后还指出,街头巷尾的有些赌博活动,“坐庄”者使的就是这种骗术,不要轻易上当受骗。

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让学生们动手练习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利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教师要为学生多创设一些实践操作的环境,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们增加了对数学的了解,掌握了数学的规律,并且能够主动利用这种规律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怎样才能提高成绩 篇8

(一) 认真备课

教育者应该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在课程开始之前做好备课,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为学生制订适合的教学计划与目标,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小学五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涉及了很多空间概念方面的知识点,教育者需要提前制定好计划,对教学过程和时间进行详细记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加强师生交流,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进行沟通和鼓励,分析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的原因,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 活跃课堂气氛

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融入到教学环境中去,教育者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融洽、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学习能够畅所欲言的发表个人看法和观点,使学生在积极愉悦的数学教学课堂中掌握知识和学习技巧。教育者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使用幽默、积极语言,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阶段式教学。例如:某教师讲解“认识角”这部分内容时,教育者为了将教学材料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开展小组教学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找出教室中存在的角。学生积极踊跃的回答教育者的问题,“讲桌是有角的、三角尺、门窗、粉笔盒、投影仪等等都是有角的”,然后教育者问学生:“玻璃球有没有角?”学生回答:“圆球没有角”。教育者引导学生比较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之间的区别,使学生能够明白角的概念,了解生活中的“角”和“圆”。学生在积极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参与到了教学活动中去,活跃了课堂气氛,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三) 借助多媒体设施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各种先进技术与理念快速融入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学中的常用技术,将多媒体技术用于小学五年级课堂教学中能够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简单化。将图片、视频、音频等内容与教学材料联系在一起,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多媒体设施能够将学生难以想象、理解的知识内容变得简单化,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在学习“圆”这一章节时,学生可能会受到固定式思维的限制,想象不出有哪些物件是圆形的。教育者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自行车车轮、灯泡、乒乓球等图片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获得较感性的认识和直观的视觉感受,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学习之中。

2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学习境况

人与人之间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在大多数同学的看法里,一提到老师,都会认为是严厉的,敬畏的……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太好的现象。老师也应该和同学们多多的交流,让他们看到老师的另一面。其实,很多同学都会存在“偏科”的现象,什么是偏科?就是某一科目的成绩比起其他科目很差。这其中原因很多,但是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某同学不喜欢这门科目的老师,进而厌恶这个科目,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所以,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就变成很重要的事情。老师多与学生交流可以直接产生两个好处。

第一,了解学生们的学习进度,了解学生每堂课的知识接受程度,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进而调整或更新自己的教学计划和备课文案。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得到的内容是对课堂教学最直接的反馈,它对后期老师的调整和改进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第二,学生受到老师的关注自然而然有利于缓和老师给学生留下的刻板印象,学生喜欢上老师,对老师所教的课程也会有些好感,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视听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基本上都是用粉笔在黑板上进行书写来教学。对于数学这门课来说,本身就是有关算术逻辑等相关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这些内容不会像语文那样生动,它们是偏枯燥的,乏味的。所以很多学生在一堂课几十分钟的时间内,很容易转移注意力或者对课程失去兴趣,长此下去,课程知识不能得到掌握,兴趣也跟着下降,那么结果自然很糟糕。所以第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集中注意力,尽可能多地掌握课程内容,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在现代社会的课堂中,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教学领域,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好地给同学们展现一个不一样的数学课堂。

比如,我们在讲解相遇问题时,如果是传统的教学,老师们只能在黑板上用一条直线加上几个节点来表达,进而来列出式子。相遇问题在小学数学里是一个很重要的数学应用问题。所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在多媒体教学中,老师可以提前做好课件,通过PPT或者是视频的格式再现这样的数学问题,通过视觉的直观感受,比起黑板上的直接几个点,给学生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教学模式也会让他们觉得新鲜并且有趣味。所以,视听结合是提高学生兴趣的一个方法。

3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启发初中生主动设疑,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能力,而质疑是积极思考的前提,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巧妙置疑,让初中生充分展现主动参与的个性魅力。所以教师不仅要善于设疑,而且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他们的独到见解,并且要想尽办法保护他们提问的积极性。同时,我们还要传授给他们质疑的方法,例如推证法、反问法、演绎法、联想法等。只要我们不断坚持,必然会提高学生主动设疑的兴趣,增强他们主动设疑的勇气与信心。

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要想培养初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必须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数学教育方式,做到以学生为本,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的内容营造一种探究的氛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理解,从而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行为定性。例如,在进行几何图形的学习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中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寻找几何图形中存在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既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和理解,又发挥了自身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其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努力创造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要培养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和谐的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环境尤为重要。由此可见,教学环境和学习热情对学生的自主学习非常重要。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的构成、认知水平等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他们认知的“潜质”,为他们提供丰富的认知材料,从他们耳熟能详的事例入手,创设生动、形象、有趣的问题情境,使他们易于产生疑问,激发他们思考的欲望,同时还要注意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变化,努力营造愉悦、宽松、快乐的课堂氛围,为每一名初中生都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和机会,使他们真正感到自己就是课堂的小主人。因而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少讲,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有些数学问题只要点拨就行,绝不给出答案,尽量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进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要留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去实践、去探索、去交流,把课堂教学转化为学生的主动探究,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4数学兴趣教学

新的教学模式

教师要优化教学结构,首先要对教材的每一个内容进行分层,用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知识的巩固,让学生认真思考所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让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上。比如,教师在讲解“平行四边形性质”时,要是按照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讲解,大部分学生对于这个知识点的性质的认识只是模糊的。教师可以利用身边的各种事物进行举例,让学生用纸自己动手做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制作完成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四边形的全部特点,并记录在黑板上。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出正确的平行四边形,有的学生肯定会做得不规范

比如做成梯形、正方形、不规则图形等。这时老师就可以讲解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让学生自己发现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这样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深刻记住自己所发现的问题和老师所讲的差别。这种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洞察力。这种教学方式和传统的相比有几个不同之处。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告诉学生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特点,让每一个学生死记硬背,老师再加以巩固,这样时间一久学生容易遗忘,对老师所教的知识点比较模糊。而新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动脑分析,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能发挥出创造性思维。在学生自主发挥的同时,老师也能发现每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老师就能轻易地引导学生的思路,达到教学目的。

新的评价方式

在数学教学中,评价对学生的积极性有着很大影响。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每一个学生做到公平、合理,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给学生一一评价,还要关注学生之间的自评和互评[3]。给学生充分的主动权,让学生具有评价的主动权,评价学生的学习目标和现在的学习情况,根据自己制订的计划加深对自己的认识,让同学之间充分认识不足之处,互相帮助,实现共同进步。

怎样能提高初一数学成绩 篇9

近来,很多同学都在问我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使自己从一名学生转化为一名考生?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面对这个问题,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如果你的成绩还不足650分,请重新打开课本,将知识点深入理解一遍,形成知识体系。所有的技巧和思维都是贯穿在知识的始末,如果没有知识,方法和技巧无从谈起。

对于我这个回答,很多学生还会问:那该怎么学习知识点?为什么我每天学到夜里12点成绩还是一点起色都没有?在做题的时候,如果不看解析,研究题是怎么解出来的,那还能从做题中学到什么?显然,同学们对于课本的学习还存在误区,对知识点的学习也缺乏基本的方法。其实,课本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让同学们掌握相应的学科常识,目的为在实践中借助这些常识来解决问题。如果同学们在学习课本知识的时候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么在实践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不知所措。这就如同我们在做题的过程中,很多同学反映:只会做老师讲过的题,没讲过的题就不会做了。如果我们不带着思考来理解这些知识,而只是从字面记住了他们,在做题的时候,是没思路的。同样,如果大家一味的题海战术,在做题的过程中记住每个题型的解法,来应对未来的考试,也不是一种科学的备考方式。我给一名提问的同学做过一个比喻:通过记忆类型题的答法来应对考试就如同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从一砖一瓦来记住这个城市的每条街道一样,没有标准、规范。只是从量和形式上记住了他,但并没有从质的角度来认识他。我常常对同学们讲,要学好数学和理综,就要学会将量转化为性质,这样你才能更好的理解知识点,也能更好的理解题目。为了更让大家更清楚的明白知识点、解题思维以及考试技术之间的关系,我来举一道经典的趣味题,我们来一同理解一下。原题如下:

在一个笼子里,装着鸡和兔子。它们的头加在一起共15个,它们的脚加在一起共40只。问,兔子和鸡各多少只?

大多数的同学在解这道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列方程组,然后求解。这也是一种解题的方法,只是比较繁琐。我们看看高手是怎么解这道题的?

第一,高手见到这道题首先来明确这道题问的是什么?鸡和兔子各多少只?

第二,读题,看题目给出了什么条件?鸡头+兔头=15个;鸡脚+兔脚=40只。

第三,从以往学过的知识点理解该题:鸡有一个头,兔有一个头;鸡有两只脚,兔有四只脚。从原题所给信息找到思维的起点:先从鸡和兔的脚开始算起这道题可直达目的。(这道题也是一道典型的客观性思维题目。若想知道鸡和兔有几只,首先知道他们的头和脚有几只。结合题目,结果出来。一步即可推出。运用客观性思维来解题,是同学们现在就应该锻炼的一种思考方式。)

第四,开始计算:假设有一个人指挥:

吹一声口哨:鸡和兔抬起一只脚。地上一数,还剩25只脚(一共15个头,意味着有15只动物,都抬一只脚,意味着有15只脚抬起来了,还有25只脚没抬起来。这个是一个考虑的细节,也是题目给我们的暗示。)

再吹一声口哨:鸡和兔子再抬起一只脚。剩下的25只脚里再减15只脚,剩10条腿,这时剩下的都是兔子的了。因为兔子有4只脚,已经抬起了2只,还剩两只。我们用10/2=5,得出一共有5只兔子。

大家来看,这道题的整个思考过程恰好是:先找到思维起点(动物们的脚),再利用题目给我们暗示信息、利用客观必要性思维进行推导,找前提条件。最后,通过精算求出结果。这就是我们在解题的时候所运用到的解题思维,从上面解题的过程中,我们要得到的启发是:

1、任何题目都不要被题目所给的信息给吓到,更不要仓促之下利用经验和某种规则开始计算。不要给自己设定计算的框框。比如一见到某类题就一定要用什么法,这样去做题,就算做了10万道,也不会锻炼到你的解题思维。

2、在面对任何题目的时候,读题、客观理解题,在题目里找到暗示信息最关键。那么什么是关键信息?就是本质信息。什么是本质信息,就是恒成立,不会发生变化的信息。比如上面的例题,一共就给出两个数字。这两个数一定要和在一起用才能互相帮助,不变的是头,可以发生变化的是脚。

3、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形成一种规范的思考方式:先认真阅读题目、客观理解题目信息。找出所给已知条件,再找出题目隐含的暗示信息;暗示信息就是我们解题时候的思维起点。找对思维起点,才能让题目做的又快又对。为了精准找对思维起点,我们通常采用用客观必要性思维找前提条件的方式来确定思维起点。比如上面的题目,按照客观必要性原理分析:要想得出鸡和兔的数目,前提条件是它们有多少头,多少脚。根据已知条件,可以迅速得出结果。但是再推到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找前提条件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若想成立这个结果,那么前提条件是什么?基本上,这个前提条件都是我们的想象结合着已知条件来创造出来的。

在这里,我来强调一句我经常引用的爱因斯坦讲过的话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想象远比知识更重要。在这道题中,你的想象就是如何通过所给信息,把鸡和兔的脚分开。所以,那位高人想到了让鸡和兔抬脚的办法。大家在平时做数学题的时候,其实也是发挥大家想象力的时候。不要认为数学很枯燥,其实他充满了发现和兴趣,其乐无穷。

4、在做题的时候,除了善于发挥你的想象力之外,还要善于归纳和总结。每做完一道题,都总结一下:这道题给我的启发是什么?我能从中收获什么?这道题属于什么问题?知识点是如何在题目中体现的?又是利用知识点的哪些特点解出来的?

再举上面的例子:此题给我们的启发是:从考生的角度出发,我们考虑的首先是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研究这道题考我们是兔子、鸡、笼子。如果你关注的是题目的这些信息,那你的专注力就会被这些信息给减弱,直接干扰到你的思考。一位考生他首先关注题目问我们的是什么问题?然后关注题目给我们的条件是什么?暗示点在哪里?利用客观必要性思维如何找前提条件,这就是我们平时做题的时候应该养成的考生思维。那上面的这道题知识点是什么?在这里只是兔子和鸡。但是在大家平时的课本中就是函数、排列、组合、数列、极限....在这道题中知识点是如何体现的?是通过它们的特征体现的:每个动物都有一个头。但是鸡有两只脚,兔子有四只脚,也就相当于知识点的定义定理。我们就利用知识点的特征解出结果。

5、做题切记背题。如果在课堂上听课的时候,只记忆老师讲解的解题步骤就会错过老师讲解的思路,更会让你只会做老师讲过的题,新题没思路。如果跟一些老师或辅导书学习一些题目的解题技巧而不是解题思维,就好像让你记住1万个人的性格爱好和秉性,只会让你的思维更加混乱。

高三数学:重基础把握知识网络

试题启示:考生须基础扎实,思维严密

试卷特点:基础题送分到位;中档题拉开距离;高档题考查能力。文理科完全相同的54分。有42分考查内容相近(文理第17、18题,文22题与理科21题),但文科运算量或难度明显小于理科,客观题有24分不同,解答题有两大题计32分不同,从总体上看,文理科试题能体现考生的实际差别,很符合中学数学教学现状。

理科试卷各学科所占分数:代数约90分,解析几何30分,立体几何16分,三角14分。文科试卷各学科所占分数:代数约88分,解析几何24分,立体几何16分,三角22分。其中立体几何都是一个大题一个小题,要求不高,大题为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用向量和传统方法都可以做。三角没有解答题,考查知识点相对简单,恒等变形要求不高。文科的解析几何都是基本要求:求直线交点坐标、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及简单的轨迹,计算量不大。理科的解析几何解答题需要解二元二次方程组,多数考生可以得分,但第二问要转化为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对考试的思维能力有一定要求,还有部分考生在配方时出现错误,在此把一部分考生的水平区分出来。应用题文理相同,结合目前的形势,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应用,但试题还是设计一些小坎儿,考查思维的严密性。

文、理科最后两道题上手相对容易做对难。对考生的数学素养、数学能力要求较高,便于优秀考生展示才能。

复习方法切实打好基础

第一轮复习,要扎扎实实,不要盲目攀高,欲速则不达。要把书本上的常规题型(2005年约有70~80%是书本上的题型)做好,所谓做好就是要用最少的时间把题目做对。部分同学在第一轮复习时对基础题不屑一顾,认为这是小菜一碟,只是把心思放在一些能力题上。结果常在一些不该错的地方错了,应引以为戒,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

部分同学(尤其是脑子比较好的同学),自己感觉很好,平时做题只是写个答案,不注重解题过程,书写不规范,在正规考试中即使答案对了,由于过程不完整被扣分较多。部分同学平时学习过程中自信心不足,做作业时免不了互相对答案,也不认真找出错误原因并加以改正。这些同学到了考场上常会出现心理性错误,导致会而不对,或是为了保证正确率,反复验算,浪费很多时间,影响整体得分。这些问题都很难在短时间得以解决,必须在平时下功夫努力改正。

会而不对是高三数学学习的大忌,常见的有审题失误、计算错误等,平时都以为是粗心,其实这是一种不良的学习习惯,必须在第一轮复习中逐步克服,否则,后患无穷。可结合平时解题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逐题找出原因,看其是行为习惯方面的原因,还是知识方面的缺陷,再有针对性加以解决。必要时作些记录(不妨称为错解题记),以便以后查询。

形成知识网络

所谓形成网络就是在复习过程中,把前后各章节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有机整体,做到纵向成一条线(以知识点为主线),横向成一片(各数学分支知识形成网络),纵横成一体(相互渗透形成有机整体)。

如今年文科第9题:直线y=x/2关于直线x=1对称的直线方程是_____。作为填空题,只要以2-x带x即得直线方程x+2y-2=0,理由是方程f(x,y)=0关于直线x=a对称的方程为f(2a-x,y)=0。如果不记得这个结论,可在直线上取一点,如O(0,0),它关于直线x=1的对称点为(2,0),再由直线x=1和y=x/2的交点(1,1/2)求出直线方程。这样既浪费时间,还容易出错。

类似地,以下结论每一位同学都要掌握:f(x,y)=0关于直线y=b对称的方程是f(x,2b-y)=0;关于直线x=a,y=b同时对称,即关于点(a,b)的方程为f(2a-x,2b-y)=0,特别地,当a=0、b=0时得到关于y轴、x轴对称的方程。方程f(x,y)=0关于直线x-y=0、x+y=0对称的方程分别为f(y,x)=0、f(-y,-x)=0。同时还要掌握直线外一点关于一条直线对称点的求法。

若把对称问题迁移到函数中,则有结论:函数y=f(x)的图像关于直线x=a对称的充要条件是f(a-x)=f(a+x)。但若函数满足y=f(a-x)和y=f(a+x),则它们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这是很容易混淆的。前者是一个函数图像自身关于直线x=a对称,后者是两个函数图像关于y轴对称。

函数图像关于直线对称,还有结论:

函数y=f(b-x)与y=f(a+x)的图像关于直线x=(b-a)/2对称。

函数y=f(a-x)与y=f(x-a),则f(x)的图像关于直线x=a对称。

函数图像关于点对称,有结论:函数y=f(x)满足f(x)+f(2a-x)=2b(或f(a+x)+f(a-x)=2b),则f(x)的图像关于点(a,b)对称。

当b=0时,函数y=f(x)满足f(2a-x)=-f(x),则f(x)的图像关于点(a,0)对称。

与周期函数联系,有结论:

函数y=f(x)满足f(x-a)=f(x+a),则2a是f(x)的一个周期。

函数y=f(x)满足f(x+a)=-f(x),则2a是f(x)的一个周期。

函数y=f(x)的图像关于直线x=a和x=b都对称,则2(a-b)是f(x)的一个周期。

函数y=f(x)的图像关于直线x=a和点(b,c)都对称,则4(a-b)是f(x)的一个周期。

学习成绩怎样提高 篇10

2.课上(上课时不能有开小差等不良习惯,因为老师上课时说的都是精华,一旦错过了就是课后看书用了课上的几倍也是收效甚微;此外,还要勤做笔记,做笔记时要注意方法,要简明扼要,有疏漏的地方不要去管,等到下课后再去补上,上课切记要跟着老师的思路来)

3.课后(即复习,复习是抗遗忘的最好方法,具体步骤要因人而异)

4.作业(做作业时要先看/回想今天学的概念,然后在去做作业,这样的话效果好,此外,还要及时订正错题,建议建立错题本/最好一门学科一本/)

5.关于辅导书:

辅导书是我们课堂内容的一个延伸和点拨,我个人觉得辅导书不能太多,一个是太多了没必要,另一个就是太多了会做不完的,购买辅导书最好挑选使用人多的。

怎么去提高初一历史成绩 篇11

学习历史要把握好三个环节

自学环节

①自读。反复阅读新教材,了解课文大意,掌握脉络,既读书又读图,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落实到教材之中。

②思考。积极独立思考,明确重点、难点。

③找出问题。将课文中尚未弄懂的问题记下来或在课本上做出标记。

④补习。补习旧知识,实现新旧知识的融汇。

⑤练习。寻找自学思考题答案。

听课环节

①全神贯注,努力排除一切干扰,做到眼、耳、手、脑多种感官并用,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②目的明确。带着新课所要解决的问题和自学时存在的问题听课。

③多思、勤问。要确立多个思维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理解所学问题,大胆回答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④认真读图表。历史教材有很多图表,学生应根据要求,认真的读,运用图表分析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观点。获取更多的历史知识。

⑤做好课堂笔记。要听记统一,有详有略,不但要用文字记,而且要利用图表进行记录。

复习环节

①尝试记忆。合上课本,回忆所学内容,如有模糊问题,翻开课本后再记忆。

②将知识系统化,要抓住中心问题,将新旧知识进行分析比较,使之纲目清晰,条理分明。

③整理笔记。通过尝试回忆,再一次阅读课文、图表,对笔记进行补充、纠正、整理,有利于深入掌握。

④填图表、忆图表。先做历史填充图,最后合上图表回忆,如有不太清楚的地方可阅图表后再忆,直到清晰为止。

⑤及时复习。只有复习才能不遗忘,才能记得牢固。

初中历史的重要知识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1.距今约有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距今约有70万年至约 20万年的北京人,已经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已经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2.氏族公社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体现了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3.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定都阳城。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约公元前16,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建都在亳。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鼎,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也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称为“甲骨文”。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

4.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击败商军,商亡。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镐,历史上称为西周。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西周实行分封制和等级制。

5.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齐桓公最先称霸,因为他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还提出了“尊王攘夷”口号。

6.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改革,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基础。

7.孔子是春秋末年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在政治方面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他的教育思想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注意“因材施教”。)孔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8.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发表各自的主张,形成不同的学派,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的思想家主要有墨家的墨子、儒家的孟子和荀子、道家的庄子和法家的韩非子。

上一篇:审判员下一篇:第一章金融概述终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