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教学设计

2024-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学实验教学设计(精选8篇)

科学实验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能预测物体受到推和拉时会发生什么变化。

2、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体验、探究出力有大小和方向,推和拉都是力。

3、能够按照制作方法说明制作蝙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按照制作方法说明制作纸蝙蝠。

科学知识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物体受到推和拉之后发生的变化。

2、能够分析出推和拉各是一种力,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是不同的。

其他目标:能够找出生活中存在的推和拉现象。教学重点难点:“感受推和拉” 教具准备:

1、每组一套材料(60克的卡纸1张,彩笔、剪刀等)。

2、沙包或纸团、手球、木块等,粉笔、小铲、木棍、纸盒、记分表等。教学过程:

一、引言:同学们好!我们今天开第四单元“力与运动”。它是我们这本书的重中之重。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推和拉”,从中感受到力的作用。进一步来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首先请大家看图“推和拉”。

师:找一找,图中哪里用到了推或拉?受到推和拉的物体会怎样呢?

生:拉动绳红旗升起来了;拉到线风筝飞上了天空;拉动玩具鸟身上的吊线,鸟会抬爪走路。

生:推开篱笆门;割草机割草;用脚蹬自行车都是在用力推。(让学生分组讨论后,提问小组代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师:通过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谁能用概括前面几种事情的一个词的填空()推();()拉()生:(手)拉(风筝);(手)推(门)

师:你们前面说的手、风筝、脚、车子等都可用一个词来形容,(学生可以发言说一下)然后老师更正为“物体”。同学们你们发现无论推或拉都需要几个物体之间发生?

生:至少两个。

师:说明无论推或拉都是物体对物体施加了力。推和拉都是力,推是物体移开或移动的力,拉是强行将物体拉向自己的力或拖力。同学们你们还发现了什么?物体对物体施加了力后,物体有变化吗?从不同的位置施加力,物体变动的方向相同吗?

生:力的作用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力有大小、方向,必须在两个物体间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老师可以引导,让学生通过发现来根据出上面的物理常识)

二、感受推和拉

师: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推和拉,我们做下面的一个游戏。活动目标:

1、能与同学合作用身体的运动感受推和拉是两个不同的力。

2、愿意参加推和拉的活动。

3、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实验体验探究出力有大小和方向,推和拉都是力。

4、能举出生活中更多推和拉的例子。实施过程: 师:(1)三人一组,两人活动,另一人裁判,交替进行。

(2)活动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推手掌双方要站在相距100厘米的位置,手掌放在中间位置;拉手臂双方逆向侧面站好,手掌相握。在准备过程中,不允许用力推或拉对方。

(3)裁判员下达命令后,双方用力推或拉,力争战胜对方。师:通过活动,让学生们讨论,并让大家说出自己的感受。

生:两个同学同时推,力气大的一方会将力气小的一方推出界线,要想赢,就要增大脚与地面的摩擦力,发现力有大小。

生:用力推时,必须对正方向,方向偏了,也会输,发现了力有方向。师:同一规则再做拉手臂游戏。

(同理感受拉的作用效果)让学生积极参与游戏,可给获胜方一个“小奖品”来调动同学的积极性。

师:还可以让学生做掰手腕等游戏。

师:活动结束后,让同学们进行小组交流,引导学生讨论在游戏中手臂有什么感受?要战胜对方应该怎么做?生活中还有哪些推和拉的例子?比一比谁列举的例子多。

生: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是不同的。推和拉会使物体移动位置或变形,推和拉是一种力,方向不同,大小不同,使物体移动的位置远近也同。

生:打开抽屉需要向外拉;关上抽屉需要向里推;拉开冰箱门;拉灯;拉窗帘;拉落水儿童;马拉车;推手掌;拉手腕;拔河赛;推铅球;引体向上;按图钉;拔钉子等。评:改变统一按教师的的意愿统一做同一实验的作法,让学生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案进行实验,包括研究材料的选择,研究途径、方法、手段的选择等,使学生的主体探究得以有效的进行,是实实在在的尊重学生,而不是停留在形式上的。

三、通过上面的游戏,我们认识了推和拉,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纸蝙蝠,用推和拉让它飞起来。

活动目标:

1、能照图制作纸蝙蝠。

2、能够让纸蝙蝠动起来,从中体会推和拉的作用。

3、能描述制作纸蝙蝠的重要过程。实验过程:

1、(1)拿出你们的学具,将一张正方形纸形折成一个三角形。(2)将这个三角形再对折成小三角形。

(3)在有四层纸的一边剪一个三角形的口子。

(4)向前拉动它的两只“耳朵”,并在下面画出“眼睛”。(5)将每一侧的三角翅膀向下折。

2、大家可以用彩笔把自己的蝙蝠装扮的漂亮一点。制作完后,让学生一只手捏住纸蝙蝠的身体,另一只手推或拉它的翅膀,观察有什么现象,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体会大小和方向不同的力所带来的不同结果,并用图或文字把观察的现象记录下来。

3、组织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纸蝙蝠,并把推或拉观察到的现象与同学交流。小结:通过这么多的推和拉的实例,你对推和拉有了新的认识了吗?在你以后的生活中用到推和拉时,你是否会更好地利用这两种力来实现你的目标,你能用推和拉制作其它工艺品吗?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作品的笔录收好,下面我给大家一个任务。请同学们课间活动时做一个比赛,题目是“看谁得分多”,在游戏中体会力有大小和方向。老师说一下活动准备。

1、建议课下分组进行,每组4-5人,活动时间20分钟。

2、活动规则:

(1)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将轻重、形状相同或相近的物体投进某一个自选的圆圈内,根据圆圈内的分值而得分。(2)投到圈外不得分。

(3)游戏在规定时间内轮流进行或同时进行。(4)每组设计制作一份活动记分表。

板书设计: 推和拉

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课《制作小磁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15课《制作小磁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从两块磁铁相互作用的实验现象中,归纳出关于磁极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的假设。

2、能设计实验验证关于两块磁铁的磁极靠近时,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的假设。过程与方法:

1、学会有计划地做实验(玩中学),能从实验结果中分析出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二者相互作用的规律。

2、能借助“科学在线”和课件,用自己的话解释在地球上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的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实验的严谨态度。

2、能说出反复实验验证的好处。【教学重点】

能设计实验验证关于两块磁铁的磁极靠近时,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的假设 【教学难点】 能借助“科学在线”和课件,用自己的话解释在地球上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的原理。【教学准备】

1、小组准备:两块标有1号和2号的磁铁,玩具小车,小组实验记录表等;

2、教师实验准备:分组演示材料,课件,磁性较强的条形磁铁等; 【教

法】激趣指导法。

【学

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提出问题

1、同学们喜欢玩吗?老师今天给各小组带来了两辆小车,现在,大家就来玩一玩?好玩吗?为什么?你能解释一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吗?

2、生自由说。

3、教师小结:小车有时会靠在一起了,我们叫它吸引,有时会分开,我们叫它排斥,吸引与排斥到底与磁铁的磁极有没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磁极的相互作用。(板书课题)你准备怎样验证自己的想法?

二、设计方案,实验验证

1、小组讨论方案。

2、全班交流。

3、明确实验要求(出示课件)

(1)小组同学分工明确,一人做实验,一人做记录,其他同学认真观察。(2)多次变换磁极相对的方向,看看发生什么现象,并做好记录。

4、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交流反馈,总结板书。

6、通过分析记录表,你得出什么结论?(出示课件)

三、运用所学,解释原理

1、现在大家知道了磁铁磁极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由此大家是不是能解释磁铁能指示南北的原因呢?

2、请大家读一读“科学在线”,只要善于思考,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就一定会解决身边的难题。

3、用自己的话解释磁铁指南北的原理。

4、借助课件理解。(出示课件)

四、回归生活,拓展延伸

1、由于磁铁具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人们发明了磁悬浮列车,减小了轨道间的摩擦,提高了列车速度,还利用它制作了精美的艺术品。(出示课件)

2、课后请同学们利用磁铁的磁极相互作用的规律设计、制作玩具礼物,互相赠送,既表达了彼此的情谊,更比一比,看一看,谁更有奇思妙想。

四、自制小磁针

1、磁铁可以吸物又可以指南北,那么,大家有没有兴趣自己制作一个小磁针呢?(板书:自制小磁针)

1.教师示范,提醒学生在活动中的注意事项。(出示课件)2.学生选用材料动手制作,教师从旁指导。

3.想一想怎样可以找出小磁针的N极和S极? 4.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方法。【板书】 制作小磁针

同极——相互排斥

异极——相互吸引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课《纸飞翼》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冀人版六年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51—52页,“观察下落的纸”和“制作纸飞翼”。教学目标:

1、能有一定根据地进行不同形状的纸落地结果的预测实验。

2、愿意通过多次测量确定测量结果。

3、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下落物体的形状和重量与下落速度的关系。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实验记录单;绳子;大小相同的两张纸;彩纸;曲别针;剪刀;铅笔;橡皮;格尺。教学过程:

一、观察下落的纸 师:(出示纸和绳子)同学们,你们看,我这有大小相同的两张纸,我把其中一张揉成纸团,让纸团和纸片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你们猜一猜,会发生什么现象?

生:我想纸团会先着地,纸片会后着地。师:好。

生:我想纸团会直接掉下来,纸片会飘飘悠悠落下来。师:路线不同。

生:我想纸团留空时间短,纸片留空时间长。

师: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需要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想? 生:实验。

师:好,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之前,先听我说一下要求。第一,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第二,我们要让纸团和纸片从同一高度、同时从高处下落;第三,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把观察的现象记录下来。(教师把实验记录单事先发给了学生)(学生实验、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师:好了,请大家坐好。下面谁想把你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说给大家听听? 生:(边说边演示)我们让纸团和纸片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看到纸团先着地,纸片后着地,和猜想一致。师:说得非常好。谁还想说?

生:我们看到纸团直接落到地上,纸片飘飘悠悠的、弯弯曲曲的落到地上。师:很形象。

生:我们看到纸团在空中停留的时间短,纸片停留的时间较长,有三、四秒钟。师:好。那么纸团和纸片在下落的过程中还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生:它们的重量相同。

生: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生:它们都落到了地上。

师:可我们偏偏看到纸团和纸片下落的速度是不同的。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纸团比较小,受到空气的阻力小,纸片较大,受到空气的阻力大。所以纸片下落得慢,纸团下落得快。

生:我认为是纸团重,下落得快,纸片轻,下落得慢。(学生有质疑)

生:我有不同意见。我们实验用的是大小相同的纸,所以它们的重量应该是相等的。师:好。谁还想说?

生:我认为纸片面积大,受到空气的浮力也大,纸团较小,力量集中,受到空气的浮力就小。所以纸片比纸团下落得慢。

二、制作纸飞翼

师:好。关于纸团和纸片,我们就研究到这儿。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玩具,你们看,认识吗?(出示纸飞翼)生:不认识。(有的说认识。)

师:有的同学认识,你们知道的可真不少,对了,它叫纸飞翼。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纸飞翼,好吗?(板书:纸飞翼)生:好。师:(出示课件)要研究纸飞翼,我们先来制作纸飞翼。下面请大家看大屏幕。小组同学先讨论讨论怎样制作纸飞翼。(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师:谁来说说?好,张家俞,你来说。生:(用鼠标演示)图上有两种线,实线是用来剪的,虚线是用来折的。我们看上部,沿实线剪开,然后沿虚线向相反方向折;下部,沿实线剪开,沿虚线对折,用曲别针固定,这样,我们的玩具纸飞翼就做好了。师:好,同学们,你们有信心做好吗? 生:有。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彩纸和曲别针。做之前,听一下老师的要求:第一,使用剪刀,要注意要求;第二,剪的过程中,要尽量沿直线剪;第三,做完了可以玩一玩,比一比谁的纸飞翼留空时间长。(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师:好,老师看大家玩的这么开心,纸飞翼做得又这么漂亮,真不忍心打断你们,可老师这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帮忙解决:纸飞翼留空时间的长短,可能和纸飞翼本身的什么特征有关系呢? 生:(到前台演示)和它的大小有关,翼面大,留空时间就长;翼面小,留空时间就短。(教师板书:大小)

生:我认为和纸飞翼的角度有关。师:好,你到前面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生:翼面角度越大,纸飞翼留空时间就越短;翼面角度越小,纸飞翼留空时间就越长。(教师板书:角度)师:好,你回去。生:我认为和纸飞翼的重量有关。安上曲别针,纸飞翼留空时间短;撤去曲别针,纸飞翼留空时间长。(教师板书:重量)„„ 师:纸飞翼翼面的角度和大小我们称它们为纸飞翼的形状,同学们认为纸飞翼留空时间长短和它的形状和重量有关。那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板书:形状)

纸飞翼

形状:大小、角度

重量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课《摆》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核心设计 教学目标:

教师的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制作一个简易的摆。

2.引导学生如何自主探究影响摆快慢的因素。3.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方法。4.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的摆。学生的学习目标:

1.能够假设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并能自主设计实验进行验证。2.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的关系。

3.能够设计一个摆使其在15秒内达到指定的摆动次数。4.能够找出生活中的摆。学习任务

任务一:制作一个简易的摆,测定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并记录数据。任务二:针对假设影响摆快慢的三个因素选择其一,自主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报告。

任务三:设计一个摆使其在15秒内摆动10次。第二部分

过程设计 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

我们每天都会有时间安排,比如到了上课的时间大家就会自觉地坐在教室里,那么大家想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计时的工具有哪些呢? 2.明确目标

课件出示摆钟,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摆的快慢的知识。3.预期效果

只要你细心观察,认真思考,那么学完本节课之后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小小的修理师。

民主导学

任务一:制作一个简易的摆,测定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并记录数据。1.任务呈现:

(1)教师出示简单易摆,大家观察这个摆,它分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学生回答,教师加以修正后得出:摆由摆绳(摆长)、摆锤(摆重)两部分组成。(2)教师演示摆的摆动,问:现在大家看到我手中的摆在不停的摆动,那么怎样数才能算它摆动一次呢?

学生回答后,总结得出:摆锤来回往返一次,我们算它摆动一次。同时强调什么是摆幅及在实验中为了减小误差摆角不能太大,且次数应大于三次才能使结果更准确。

刚才我们了解了摆的基本组成、怎样数摆摆动的次数及一些实验注意事项,那么接下来大家自主完成今天的第一个任务(出示任务一)。2.自主学习: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实验。

(2)教师巡视课堂,具体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次巡视,要适当快一点,重点看学生接受任务是否正确,如有不当要及时矫正;

第二次巡视,要有所侧重,重点看哪些小组实验过程中的一些事项没有注意到,发现之后要及时给以帮助;

第三次巡视,要全面了解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3.展示交流:

(1)小组组长汇报实验结果。

(2)通过观察实验数据后归纳: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的次数相同,不同的摆在相同时间内摆的次数不同。

任务二:针对假设影响摆快慢的三个因素选择其一,自主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报告。

1.任务呈现:

(1)刚才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不同的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的次数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有的摆摆得快有的慢,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2)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后得出影响摆快慢的三种假设:与摆锤重量有关、与摆线长短有关、与摆幅大小有关。

(3)现在大家来做一个小科学家,刚才老师提出了问题,大家做出了猜测,接下来就该通过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了,在做实验之前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A.实验中要改变的是什么?怎样改变?不变的是什么?(强调对比实验、变量的唯一等)

B.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什么?(摆幅不能太大,同时强调实验报告的填写)

C.至少做多少次才能说明问题?(三次以上)

(4)教师引导学生认同实验变量,进一步明确控制实验变量的作用后最终达成共识形成实验方案。

现在大家完成今天的第二个任务。(出示任务二)2.自主学习: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实验。

(2)教师巡视课堂,对实验过程当中的一些不正确操作进行指导,同时观察学生对实验过程中的变量改变是否正确及指导学生正确完成实验报告。3.展示交流:

(1)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后得出结论:

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且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2)学生交流实验的方法,教师再次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任务三:设计一个摆使其在15秒内分别摆动10次。1.任务呈现:

现在我们知道了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那么大家想想如果现在想让你的摆摆得快一点或慢一点,你该怎么做?思考一分钟后完成任务三。(出示任务三)2.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完成实验。3.展示交流:

(1)学生上讲台演示所做的摆。(2)讲述制作摆的过程方法。(3)刚才我们自已做了一个简单的摆,那么大家想想生活中我们在哪些地方见过摆呢?

(4)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出示有关生活中摆的课件。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

(1)在一个摆中,重物来回往返一次,我们算它摆动()次。(2)摆的快慢与()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摆动越(),摆长越(),摆动越()。

(3)举出生活中的摆。2.结果反馈(1)指名说。(2)互相说。3.反思总结

现在让我们总结一下这节课的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摆,掌握了影响摆摆得快慢的因素,最重要的我们学会了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比实验,在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定要注意控制好唯一的变量。板书设计

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摆绳

摆线长短

对比实验

摆锤

摆重

变量(唯一)

摆幅(摆角)大小

不变量

科学实验教学设计 篇2

一、精心准备——明确目标, 分层实施

1. 明确目的, 计划周密

实验目的明确与否关乎实验效果的好坏。在备课环节, 一方面, 要明确引导学生观察什么;另一方面, 要拟定周密的实验方案, 要求尽可能地预见被观察现象的各个方面, 做到有目的、有步骤地观察。如, 蛋白质燃烧的实验, 在实验之前笔者告诉学生:闻——在燃烧过程中闻到了什么气味;看——什么颜色的烟。还要求学生把全部的窗户和门关上, 让烧焦的羽毛味充斥着教室的每个角落。在实践之后的描述环节, 学生都没有错过稍纵即逝的重要环节。

2. 分层设疑, 层层落实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实验教学的设计目标首先要基于对学生的分析。因此, 备课要立足每一位学生现有的知识与技能, 结合课程标准, 分层次, 分步到位, 让学生有一个逐级攀越的过程和攀越成功后的喜悦。如, 在实验设疑时要考虑到学生层次:A层 (学生能基本掌握《科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 课后及时复习, 遇到疑难问题及时询问) ;B层 (学生能掌握《科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 能正确掌握所学内容, 能力方面有所提高, 勤于思考, 成绩较好) ;C层 (学生能熟练地掌握知识并能归纳总结, 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 能力上进步明显) 。

二、走进课堂——实验演示, 媒体演示

1. 增强体验教学

(1) 重视演示实验。课堂演示实验可以启发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它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因此, 设计演示实验要充分利用视觉、听觉吸引学生的注意, 通过它获得丰富而具体的感性认识, 从而启发思维。如, 《大气压强》教学, 笔者就分组进行学生实验, 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 动手设计、操作, 进行实验探究。各组选择不同的器材:玻璃管、吸管、塑料杯、针筒、玻璃板、牛奶、吸盘挂钩等。然后各组代表上台实验展示: (1) 吸盘挂钩能吸附在玻璃板上。 (2) 针筒能吸进水, 并且吸进水后水不会流出来。 (3) 用吸管吸牛奶, 吸完后牛奶包装盒变瘪。 (4) 塑料杯装水, 盖上纸板, 倒过来, 纸板不会掉下来。 (5) 两个吸盘挂钩相互挤压后再拉开很费力。 (6) 用嘴贴着塑料杯吸气, 塑料杯吸附着不掉下来……

(2) 增加实验的趣味性。科学实验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 若能精心设计演示实验, 改变传统实验过于“严肃”的面貌, 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 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 收到喜出望外的效果。

(3)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新《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实验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逐步学会探究。

如, “水与酒精混合”实验, 通过“水与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了”这个事实, 说明分子之间是有一定空隙的。那么, 如何将实验设计成一个探究性实验活动, 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呢?笔者的考虑: (1) 引导学生进行预测, 使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 对可能出现的情况, 大胆地进行猜想与假设。 (2)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大胆地进行猜想并按照“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进行设计, 如让50mL水分别与50mL水、酒精混合;让50mL酒精分别与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 (3) 对所设计的实验加以实施,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在这里应该是对混合前后物质体积进行测量、记录。 (4) 对所收集的事实和证据进行整理和加工。 (5) 引导学生对探究的问题进行“解释”并“得出结论”。

2.“小插曲”提升教学功能

实验教学注重的是客观事实的呈现, 实验的实施过程会有一些小插曲, 有时还会出现失败的实验。此时, 教师应从诸多因素引导和启发学生, 寻找原因, 收到意外的科学成果。

如,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第五节的《二氧化碳》。笔者让学生分组探索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都比较顺利, 完成后, 相互交流。请每个小组派代表来报告实验结果, 报告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一性质。笔者表扬了一下, 然后继续问:“你们还有其他发现吗?”

这时, 一位学生举起了手, 笔者点头示意他发言。他站起来说:“老师, 我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时, 现象和他说的不一样。”

“哦?”笔者有点意外, 笑了一下:“是吗?你说说看。”

“我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是变浑浊了, 可过一会儿石灰水又变澄清了。”

经过课堂研讨, 一位学生举手站起来说:“我想是这样的, 二氧化碳一开始和澄清石灰水反应, 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白色物质。这时, 如果不停止实验, 继续通二氧化碳, 继续通入的二氧化碳就和生成的白色物质反应了, 把它反应掉了, 生成的物质应该是溶于水的。”

学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鼓掌。

3. 运用多媒体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有些实验, 如种子发芽到开花结果, 由于跨越的时间较长, 一节课很难完成。如果运用录像快放, 并将不同的生长特征点播放给学生看, 这样联播的分镜头, 就使学生有整体性的了解, 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很多学生很想深入物质内部剖析问题, 但由于实验设备和操作技术的限制, 学生难以观察到微观世界的现象。而利用多媒体的Flash虚拟演示, 就能让同学看到细微的结构, 如酸碱盐的电离现象、花粉的构造等, 了解微观世界的秘密。

有些实验实际操作不仅危险, 且难度较大。例如,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中, 一氧化碳有毒, 而且不纯会引起爆炸, 利用多媒体手段演示, 它与真实实验几乎一样, 既安全也不会污染环境。这种虚拟实验还可以重复操作, 节约资源, 避免真实实验带来的危险。

三、引领实践活动——带好兴趣小组

1. 兴趣小组活动设计

课后兴趣小组活动是对课堂知识的有益补充, 为学生提供了思考、动手实践的广阔天地, 能激发学生的灵感, 点燃猜想的火花。实验教师应起到指导辅导作用, 避免学生无所适从。当然, 教师不可包办代替, 应让学生经历适当的挫折, 从而总结教训, 激发学生的主体创造性, 体验成功的喜悦。兴趣小组活动要密切联系实际,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小制作活动设计

利用第二课堂, 开展了小制作活动。学生自制量筒、密度计、弹簧秤、潜望镜等。让学生自选实验器材, 设计实验方案, 如用多种方法测定液体的密度, 学生利用实验器材设计出了五种方法, 且动手完成了实验和实验报告。这些小制作、小实验的实施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再学习过程, 并由此达到升华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四、进行科学实验有效性教学的反思和体会

1. 新的教材必须有与之配套的实验设备

实验材料要为有效教学提供支撑。教师要提供让学生有效操作的材料, 明确究竟选什么材料最合适。

2. 实验操作要保证学生的有效思考

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引导, 适时设疑, 让学生在整个过程带着疑问去探究。避免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出现学生动手很兴奋, 很热闹, 有时似乎也很投入, 可是讨论实验现象的时候, 却冷冷清清,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的现象。

3. 实验分析要实现学生的有效交流

科学实验教学设计 篇3

在各种教育研究中,我们一直在寻找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然而,尽管课程内容不断变化,教学形式不断转变,学生的学习兴趣却始终无法被真正调动起来究其原因,是认知参与的几个环节得不到落实;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得不到调动,澳大利亚著名学者比格斯通过科学实验,提出了3P(Presage,Process&Product)模型,这一模型告诉我们,教学是学生本身的特点和教学环境的特点发生交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学习方式影响着学习结果,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深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的全面素质的提高,那么,怎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得到愉悦,主动地参与深层次的认知学习方式中去呢?本文笔者试着从比格斯的3P理论为基础,在科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从环境上强调营造愉悦的气氛,给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从知识的认知过程中强调教学的直观性、体验性和情景性,以促进学生科学知识的构建,从而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动机,促进学生深层式学习。

2比格斯的深层式学习理论

杜威在“教育无目的”的理论中强调,教育要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漠不关心的“旁观者”,其实质是强调教育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动机能激发新的学习需求,这样的学习动机正是教育所期待的,也就是教育所应得的“报酬”,比格斯对上述理论作出相关的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紧密相关,进一步研究后,提出了深层式学习方式,即这种学习是基于内部动机的,其动机指向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的好奇心与探究兴趣,深层式学习往往包含或者导致复杂的、情意的满足,而这样的满足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结果。

这种源于自身需求的学生方式正是我们所期待的,教育教学的任务就是要将原本基于外部动机的浅层式学习方式引导到深层式的学习方式上来,为达到深层式学习的目标,教学设计也要改变传统的“教授——接受”模式,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3深层式教学在科学课上的实施策略

深层式学习的最大动力来自学生自身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大限度的满足学习者的好奇心与探索科学的强烈愿望,新课程理念中强调《科学》教学过程是一个以“感性”认知为基础的建构过程,科学探究活动强调学生的直接体验,本人之所以选择实验教学为突破口,原因由以下几点:首先,是由学科特点决定的,科学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第二,它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三,实验教学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原则;第四,实验教学符合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同时,实验教学还与初中生的年龄特征、思维方式相符合,初中生还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方式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十分突出,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普遍不高,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支挣它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事实上,各种实验对学生具有无穷的魅力,凡是上课时有实验,学生总是十分兴奋,思维活跃,注意力高度集中,所以,实验教学不仅是学习科学知识的最基本的方法,最能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和体验性,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是促进学生深层式学习、表达学习价值观的有效方法。

3.1以“问题式”教学法激发探究欲望

国际科学教育领域有观点认为:创设学生认为值得思考的“问题”情景是最符合建构主义认知过程和科学推理特征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学生学习、生活的经历作为典型事例,制造认知冲突,提出解决问题的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对探究新知识的欲望,而后通过学习重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教学实例1

在探究大气压的存在时,我设计了如下两个问题情景。

师:我们平常利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为什么能进入你的嘴里?

生:当然是被嘴吸进去的哕!

师:那好,我这里有一个已消毒过的锥形瓶,里面已倒人大半的可乐饮料,说着,我把一根玻璃导管插入橡皮塞,把这个橡皮塞塞紧瓶口,并使玻璃管伸入液面中,然后,我提高嗓子问:谁想喝可乐?

学生们跃跃欲试,开心极了,但又不好意思上来,这时我让一个大个子学生上来吸,同学们惊奇地发现,这个学生费了好大的劲,脸颊都涨红了,可饮料还是吸不上来,学生很想知道其中的奥妙,但此时,我特意不解释其中的道理,接着我继续演示小试管在大试管中上升的实验。

我将大试管装满水,将小试管放进大试管内,让三分之一的小试管露出外面,然后迅速倒置过来(图1)。

师:小试管会掉下来吗?

生:大多数大声回答“会”,有几个不敢肯定,但又不知道将会发生怎样?

我把拿住小试管的手移开,水从大小试管的间隙流出,小试管却徐徐上升,此时此刻,学生的好奇心和和探究欲被充分调动起来,新观察到的现象与脑子里固有认知结构产生了冲突,“要我学”完全变成了“我要学”。

师:同学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那我们就得来探究一下大气压……

3.2以“行为实践”强化科学概念

著名教育家马芯兰老师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广泛的研究表明动手实践最易激发中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通过手脑协调的直接体验可以促进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新课程的理念是,科学知识应由学生本人在科学中去发现或创造出来的,而不是由教师“灌输”给学生因此,从“做中学”是激发学生深层式学习方式有效手段。

教学实例2在学习种子的萌发所需的条件时,前一个星期我就先发给每个学生二十粒向日葵种子,让他们分别放在干燥的沙子里、潮湿的沙子里、潮湿的沙子里并放入冰箱中、水中,(农村初中的孩子沙子容易找到,且沙子疏松里面空气多,种子萌发容易),等到上课这一天,学生拿着自己的实验成果,看着通过自己精心培育后萌发的幼苗,心情非常激动,由于学生经过亲身体验,再让学生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时,个个学生谈起来都是头头是道,知识掌握得非常牢固。(图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可能的刺激学生的耳、眼、触角等感觉器官,强化科学教学的直观性与体验性,如:在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惯性知识、压强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的比较、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光的折射等,学生都可通过自己的手、笔、纸、杯子、桌面、铅笔盒、水等身边的物品完成一系列的实验,教师还可让每个同学参与密度计、潜望镜、化学指示剂等一系列的小制作,经过学生亲身的体验,可强化感性认识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科学概念或规律的理解,同时可以减少一部分同学对学习科学的恐惧

感,使学生感觉到原来学习科学就在我们的举手投足之中。

3.3以“认知纠正”建构新知识体系

认知结构中的科学“前概念”,源于学生长期、大量对日常生活中科学现象的观察和感知,最终自发建构于认知结构中,由于学生的心智水平不高,认知结构不完善,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通过感觉、知觉、表象等直观、表象去感受科学现象,较少对科学现象的本质进行抽象与概括,极易产生一整套非科学概念围绕“前概念”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有的错误思维,称为“相异构想”。

认知中的相异构想,在学生中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如:“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这一相异构想,从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土多德到现代的学生,几乎人人发生。

由于相异构想是学生认知结构中已形成的模式或是自己长期生活中“切身体验”到的东西,也是学生最初认识自然界所凭借的工具,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会成为进一步学习科学知识时顽固障碍,如:马拉车前进问题中,要纠正学生的相异构想——“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是十分困难的,虽然学习牛顿第三定律后,这个观点有所改变,但过一段时间,又可能重新恢复,相异构想还会影响学生对科学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甚至歪曲新知识的意义,阻碍新知识的学习和正确概念的形成,这是不少学生感到科学难学的原因之一,而科学实验恰好是纠正“前概念”,让学生的概念“清”起来的最佳方法,如: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是落地实验有力地纠正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

教学实例3学生一直认为,两个队拔河,赢的原因是这一边的人的力气大,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我叫一名体格强壮的男同学和一名瘦弱的女同学在讲台前进行拔河比赛,

师:我们要求这两位学生尽自己的水平发挥,你们猜谁会赢?

生:当然是男生赢!

师:那还说不定!

接着我让这位男生穿上旱冰鞋,说:“准备好了吗?现在开始!”一会儿工夫,女生以大赢而告终,从而既讲清了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又纠正了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相异构想。

教学实例4在学习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以后,下课的时候,有两位同学跑到办公室,带着疑惑的神情问我:“老师,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怎么会处处相等”?

此时我不急于回答他们,反问:

师:那按你们自己的理解应该是怎样的?

生:应该是逐渐减少的!

师:为什么?

生:你上课说过,电流可比作水流,我们学校食堂里的洗手槽里有许多水龙头,我们把水龙头比作是用电器,它们排在一起可看作是串联,在打开所有的水龙头时我们发现,后面的几个水龙头流出来的水要比前面的几个要少,所以我们认为在串联电路中,随着用电器的工作,电流从正极出发,流进负极时,电流应该逐渐减少。

师:不好这样去理解电流,因为水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水的消耗,水压在发生改变,而用电器在使用过程中,消耗的是电能而不是电流,电流只是起传递电能的作用,好比图3,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过程中,流入水轮机的水与流出的水轮机的水是相等的,减小的是水的势能,但水的流量并没有减少,

学生这时已基本上搞清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为了进_步证实,我与这两个学生按照图4连接好电路图,把电流表分别放在A、B、C,测出这三处的电流值,用实验来纠正学生脑海中“前概念”,让学生心服口服。

3.4以“自主实验”培养创新品质

教学实践表明,“浓厚的兴趣能补智能的不足,持久的兴趣会导致发明创造”,即所谓的“实践出真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人格,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是把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到深层式的学习方式上来的最佳方法,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阶段,他们思维能力十分活跃,创造性强,学生在平时的生活或玩耍中,自发或不自发地构建许多知识、技能,一旦得到开发,就能强化知识点,并将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发挥,

【背景】九年级科学在讲《物体的内能》时,课本中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用于说明“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实验用一了吸滤瓶,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并滴人几滴酒精;用气筒往瓶内打气,当塞子跳出时,瓶口出现浓雾以此达到实验目的,但我和其他科学老师做了这个实验多次,发现成功的几率较少,如果瓶塞没塞紧,它跳出来时瓶口雾气就较少或根本看不到现象;如果把瓶塞塞得太紧,并让别人帮忙把瓶塞压一会儿,又怕里面的气压太大,使瓶子炸裂,造成伤害,总之,教师都是怕做这个实验的,但又想不出好的方法来替代它,转眼到了上课时间,我只好又按课本中的办法给学生演示,等我在学生的帮助下,做了几次实验才勉强成功,准备向学生解释其中的能量变化的时候,只见一个男生举手并站起来说:“老师,这个实验我有更好的办法”,“好,那你就上来试试”,只见他手里拿了一个喝剩的纯净水瓶,里面只剩少量的水,走上讲台,先把瓶盖拧好,然后一只手握瓶身的上半部分,一只手握瓶身的下半部分,像拧衣服一样,将下半部分瓶身往一个方向拧,只见上半部分越来越鼓,拧到一定程度,他将瓶口对着天花板,上面的手用手指在瓶盖上顺着开瓶的方向用力快速地一刮,“砰”一声巨响,瓶盖冲出去了,瓶口迅速升起一股浓浓的白雾,效果非常明显(图5),全班同学都为他的精彩表演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接下来,学生与老师一起来分析其中的能量转化时,全班同学的学习气氛特别轻松活跃,这位男同学也更加认真地参与。

3.5以“多媒体”手段丰富课堂体验元素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就是能提供大量的图象、图形、动画、视频以及各种音频信息,为教学创设仿真的或虚拟真实的情境,在科学课堂上能迅速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者变成始终高度学习积极性的主动参与者,从而避免了抽象的解说和枯燥的练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例如:在七年级讲授“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节,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先结合生活实例,单刀直入,急于把“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的结论亮出,但我们现在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先播放一段日全食的情景来引入新课,学生会被日全食美丽、壮观、奇妙的景象深深地吸引,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其中包含了什么科学道理?这样可启发学生的思维,再由教师结合其它生活中的例子得出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这会给学生产生难以忘怀的印象。

多媒体的另一种优势是可以模拟课堂中无法完成的科学实验,科学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和变化的学科,在某些方面,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不易表现科学中的“动”和“变”的特点,在科学中有许多难以理解、抽象的概念,如力学中的运动路程,电磁学中的电流,磁场概念,光学中的折射及凸透镜成像规律等等,单凭语言或图像不易讲清楚;还有一些课堂上无法实现的实验现象,如天体的运动规律、原子核裂变的过程、胚胎的发育过程等,若教师只借助于语言、图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的效果,若采用多媒体技术来演示实验教学,就可以在屏幕上模拟整个运动或变化过程,就会使许多传统演示实验无法表现的现象更生动、更形象地实现,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科学实验教学设计 篇4

学校名称:滦南县方各庄镇三甲庄完全小学实验题目:光的直线传播

参评教师姓名:杨香敬

光的直线传播

一、实验目的:

1.科学概念:知道光沿直线传播这一属性;2.过程与方法:能用实验方法研究光沿直线传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能知道光沿直线传播,不能绕过物体的特点,体会到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二、实验材料:激光笔,直尺,打好孔的卡纸2张,卡纸1张,夹子,吸管2根。

三、实验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1、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让他们亲自动手试验,寻找证据,整个实验过程充满新奇和挑战,漂亮的卡纸和吸管可以增强小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同时综合了知识的运用。

2、笔直的空管管径能够形象地体现出光线的直线路径;

3、实验过程所需器材简单,制作方便,容易操作。从多个角度观察光的直线传播,学生理解更为透彻。既拓展了孩子们的研究空间,又解放了学生的思想,把课堂延伸到了课余。

四、实验原理:

1、实验

(一)设计思路:当空管未受力时,它的管径是笔直的,我们通过空管的管径能够看到蜡烛的火光,这表明蜡烛的火光能够沿着笔直的管径传播到我们的眼睛里,而被我们所看见。如果用手给空管施加一点力,使空管发生弯曲,那么我们就看不到蜡烛的火光,这是因为蜡烛的火光不能够通过弯曲的管径传播到我们的眼睛里,所以我们就看不见了。

2、实验

(二)设计思路:当我们将手电光正对着空管照射时,手电光可以沿直线管径穿过,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明亮的光斑;如果是斜对着空管照射,由于手电光没有与空管管径在同一直线上,所以不会在光屏上形成明亮的光斑。

五、实验过程

第一个实验:点燃蚊香,用一支激光笔对着烟射过去,空中出现了笔直的红色光线。形象地说明了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

第二个实验:。另1张纸板用夹子夹住也横立在桌上。用手电筒正对第1张纸板的小孔照射空管,就会在卡纸屏上观察到红色的光斑。

把另1张带孔的卡纸让空管穿过这张卡纸板上的小孔,将卡纸打开一定角度,放在桌子上如果用手电筒斜对空管,则不能在白纸屏上形成明亮的光斑。由于手电光是直线传播的,光线不能转弯通过空管而照射到白纸屏上。老师又相机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要学生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七、实验效果与自我评价

1、实验操作更顺利,学生能更清楚、直观的看到光的传播路径;

2、学生更容易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

3、实验器材简单易得,既节省了实验准备时间,又满足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

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进行分类,并分析这两类物品各自的共同特点,最终得出结论——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都是铁制的,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都不是铁制的。

四、实验创新点:

五、实验步骤:

1、填写实验记录表“猜测”栏。

2、用磁铁靠近不同材料,观察现象,然后填写实验记录表“验证”栏。

3、利用实验记录表格,引导学生思考: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的特点?根据实验结果,磁铁可以吸引什么样的物体?实验结果与我们原来的观点是一致的吗?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从一个个具体的测试结果中抽离出一个具有概括性的抽象的结论:磁铁可以吸铁,并且适时的告诉学生,磁铁的这一性质叫做磁性。

附:实验记录表格

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学校:班第()组试验步骤:

1、猜测:用打“√”的方法表示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

2、验证:领取一块条形磁铁,依次验证各种物体,记录实验结果。

3、观察、讨论:

(1)仔细观察这些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点?(2)结论:磁铁能吸引什么材料做的物体?()板书:磁铁能吸引铁制物品的性质叫做磁性。

(设计意图:这个试验的魅力就在于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去体验,去感悟,让学生切身体会科学研究的过程,这个过程正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的过程,也是学生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改变的关键环节。在讨论过程中紧紧抓住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这个问题,促进

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教师要善于激发儿童的探索动机,善于为儿童创造良好的探索情境,善于启迪诱导学生的集体研讨,集中集体的智慧,使他们对自然的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做出自己对问题的假设答案。而科学实验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在教学中就必须坚持,才能真正体现科学课的目的。在教学活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借助课程目标中的“活动建议”,在内容、形式、程序上,把目标融入其中,以科研指导教学,以探究为中心,指导学习活动的开展。

二、要求

1、要认真记好实验室使用记录,分组实验记录、实验室仪器借还记录等台帐,并及时将台帐收集装订。

2、实验课做到开齐、上足、教好,更要让学生有动手操作的机会。

3、要及时整理实验使用后的器材,发现损坏及时记录。

三、具体措施

1、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搞好实验室安全与日常清洁卫生工作。

2、认真学习省标准化实验室的标准要求,逐项对照、认真改正,形成共识,加强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意识,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各项工作。加强科学教学的常规管理,继续实行“实验室使用登记制度”,促使教师上好实验课,在实验课上大力提倡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法,以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期初认真做好各实验室内设备的检查维修工作,使设备能够正常运转,保证实验课正常开出。

3、加强请示汇报,及时向领导汇报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取得领导支持。

4、加强现有人员的业务学习,注重自身的提高。由专职教师组织全体自然科学老师学习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科学课程的要求,重视科学的重要性,上好自然科学课。开展对实验仪器使用的培训学习,充分利用仪器设备,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和电教材料(如多媒体、光盘资料等),开足、开全实验课。组织自然科学老师间相互听课、外出听课,借鉴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来弥补自身不足,取得科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最佳效益。

5、教师撰写学科论文,积极参与各项竞赛。专职教师要上三课一议和公开课。

6、鼓励教师自制教具,丰富教学材料,充实实验设施。

7、辅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写小论文、小制作),由展忠老师辅导学生参加省市航模等各项比赛,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科技节、科普知识宣传周等系列活动。

8、做好期末工作小结,清点仪器、设备、药品,制定采购计划。

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河东于小学

科学实验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目标:

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

3、了解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样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创新各种玩具球和玩具汽车的玩法。

2、教学难点:自制一个玩具并向同学们推荐自己的新玩具。

三、教学准备

微视频,4种玩具球,3种玩具汽车,以及孩子们自己带来的玩具球和汽车模型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玩具吗?

师:谁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你最喜欢什么样的玩具?为什么喜欢它? 师:从出生到现在,各种各样的有趣的玩具伴随着同学们的成长,你知道这些玩具里的科学道理吗?今天老师就跟大家一起来探究一下《玩具里的科学》(板书课题),下面先请同学们仔细观看一段小视频。

(二)播放微视频

(三)讨论微视频中,玩具的特点与玩法

1、师:视频中出现了哪几种球?谁能说出各种球不同的特点

2、师:视频中有哪几种小汽车?它们是怎么跑起来的?

(四)小组玩玩具,教师巡视指导

1、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师:同学们可以先玩自己带来的玩具,然后把你的玩具跟同学们交换着玩,也可以以小组为在玩的过程中,同学们要仔细观察这些玩具有什么特点,可以怎样玩,怎样玩有趣味性,怎样玩有创造性?在玩得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和问题,请记录下来。

(2)学生玩玩具,教师巡视指导。

上节课就将孩子们基本上分工好,主要是带来两大种类的玩具——玩具球和汽车模型

通过上课发现,球类组们,有的小组搞起了小皮球跳高比赛,让小皮球从同一高度落下,观察哪个小皮球跳得高;有的小组试着往小皮球里面冲气,然后拍一拍皮球;有的则干脆放掉小皮球内的气,找一找拍瘪皮球的感觉;有的吹起了气球,观察其颜色的变化

玩具车小组们,有的用笔简单地画出小汽车、小船的外形;有的竟“异想天开”,拆开了小汽车,观察其内部的构造;

学生玩得兴致很高,就这样竟持续了25分钟。

(四)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玩具的特点和科学道理

1、教师:哪些同学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玩具球有什么特点?可以怎样玩,有哪些趣味玩法和创新玩法?

学生:我的球颜色是红色,可以拍、可以踢、可以滚、可以抛,刚才我们还进行了抛球比赛

学生:我玩的是小皮球,充满了气跳得高,放掉气就很难跳起来

学生:我带来两个个蓝色吹气球,把气充满颜色就会变浅,有点硬,容易破碎。如果把气漏掉一些,气球的颜色就会变神,也比充气多的时候软一些,不容易刺破。

2、教师:还有那些同学想把你玩具汽车的玩法分享给大家?能不能说一说,这种玩法的道理是什么?

学生:我玩的是回力汽车,不用手推,向后一拉松手就可以前进

学生:我玩的是遥控汽车,通过手中的遥控器,指挥小汽车的前进、后退,拐弯。

(五)课堂总结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篇7

关键词:教学策略,教学情境,探究

如何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呢?下面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见解。

一、教师和学生一起搜集实验材料

虽然我们有实验仪器, 但不是什么都有, 我们要根据教学所需, 准备多种多样的材料, 才能更好地进行实验教学。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和力量, 在每上一个单元前, 就开出一张材料清单, 让学生提前去搜集。学生无法准备的材料则由教师搜集。如, 教学《土壤里有什么》一课的时候, 我让学生各自准备新鲜土壤, 里面还有活生生的动植物, 非常便于观察。再如, 教学《电磁铁》一课时, 由于学校库存的材料有限, 我想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动手的机会, 于是我先向学生讲解制作电磁铁所要用到的材料, 然后让学生找来有绝缘层的导线、铁钉、电池和大头针, 让学生按照课本介绍制作电磁铁。由于有了可做实验的材料, 学生就能“真刀实枪”地做科学, 这样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也学得轻松。

二、巧设悬念, 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是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认知规律, 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 使他们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中产生对科学学习的求知欲望, 激发起学习探究的热情, 调动起参与学习的兴趣。而悬念是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来源。我们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 结合科学学科的特点, 巧设悬念, 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实验愿望。在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六课《金鱼》教学时, 我在引导学生观察了金鱼的外形、运动和吃食后, 问:金鱼的鱼鳃一分钟开合几次, 金鱼不断地喝水, 会胀破肚子吗?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分析弄清其中的奥秘, 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测。于是学生便对金鱼如何呼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科学实验教学设计 篇8

关键词:看实验 做实验 设计实验 连贯体验探究教学 光合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1.教材分析

1.1教材地位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第1课时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是在初中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回顾了光合作用发现的漫长过程。本节材料容量大,但对光合作用概念的建立有重要作用。因此,本节课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可结合科学史实,运用连贯体验探究教学的方法,构建光合作用的产物、场所、原料等一步步发现的过程,将有利于学生拓展学科思维,促进实验探究能力的提高,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1.2教学重难点

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各实验的研究方法、步骤、结论及其优缺点。

2.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

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并从中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掌握有关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

2.2能力目标

培养分析实验、动手操作实验、设计实验的能力,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原则,掌握参与、合作、交流、表达等基本技能。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经典实验的分析、讨论,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认识到科学家的艰辛,激发创新意识和求知欲望。

3.教学过程

3.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展示大自然的美景,配乐诗朗诵《叶子》。教师提示学生结合初中学习内容思考:为什么要赞美叶子?它有什么作用?学生很自然就会想到,绿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教师借机导人,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合成有机物,但在200多年前,人们并不知道这些,现在沿着科学家的足迹,一起探究一下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3.2看实验,直观感悟

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是由一个个经典实验组成的,网络上有很多相关的视频、动画和图片,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课程资源进行情景再现,让学生在直观上感悟科学家的艰辛及科学实验的探究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师生可以在探究过程中逐步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3.2.1范·海尔蒙特的实验

教师展示实验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小小的种子之所以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是否完全依靠土壤?从海尔蒙特的实验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得出:水是建造植物体的原料;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主要来自水,而不是土壤。教师再问:海尔蒙特的这一结论是否精确?为什么?学生答:他没有考虑到空气的作用。

3.2.2普利斯特莱的实验

教师利用动画演示蜡烛、小鼠和植物在密闭钟罩中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后,分析:蜡烛燃烧和小白鼠呼吸需要的是什么气体?这个实验说明什么问题?学生很容易答出: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植物生长需要吸收CO2,同时释放出O2

教师设疑:可是当人们重复普利斯特莱的实验时,有的成功,有的却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在这个实验中,他忽略了哪一个重要的因素呢?学生思考后答:光照。

3.2.3扬·英根豪斯的实验

教师播放金鱼藻的实验视频,提示学生:金鱼藻在光照下有气泡产生,此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绿色植物释放的是什么气体?再次观看小鼠实验,发现密闭钟罩中的小鼠在有光的条件下存活时间较长。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植物需要阳光才能制造出O2

3.2.4联系实际,问题探讨

教师:人们通常认为树林中早上空气清新,是锻炼身体的适宜时间。你认为最佳的锻炼时问是什么时候,(晴天的早上、中午、傍晚;阴天的早上、中午、傍晚)学习小组讨论后,有几种意见,以支持晴天早上和傍晚的居多,再各派代表进行辩论,找出依据。最后学生达成一致,晴天植物经过白天的光合作用后,到傍晚时空气中的氧含量相对较多,更适合锻炼身体。

3.2.5恩吉尔曼的实验

观看动画,教师设问:该实验的巧妙之处在哪里?为什么选用水绵作为实验材料?为什么用好氧型细菌?为什么选用黑暗并且没有空气的环境?学生总结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3.3做实验,亲身体验

有学者说,读到某件事,你能记住10%:看到某件事,你能记住30%;做某件事后,你能记住90%。教师讲得再多,也没有让学生亲自尝试一下后得到的印象更深刻。

萨克斯的实验(课堂实录)。

师:初中时我们就学过,植物的光合作用除了能产生氧气外,还能产生什么?如何验证?生:可生成淀粉,用碘液鉴定。教师展示事先处理过的植物,引导学生分析:

①在实验前先用黑纸箱将植物罩住,进行暗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消耗掉叶片内原有的淀粉,避免其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②观察这盆植物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要这样做?(一半遮光,一半照光,可相互对照)

③叶片是绿色的,淀粉遇碘变蓝,若颜色对比不明显怎么办?(想办法让绿色褪去)

教师给出实验材料:酒精、培养皿、大小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碘液等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教师使学生明确此实验中酒精是用来进行脱绿处理的,照光部分变蓝,遮光部分呈棕色。最终得出绪论:光合作用在有光照的条件下会产生淀粉。

3.4设计实验,能力提升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要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提倡探究性学习。学生的知识储备虽然有限,但当他们全力以赴探讨需要解决的疑难时,就会像真正科学家那样肯于动脑筋和费心血。而模仿科学家的思维去设计实验,也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4.1鲁宾和卡门的实验

结合前面的实验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教师要求学生思考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是来自水还是二氧化碳?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介绍同位素标记法,给出实验材料用具,如试管、小球藻、细玻璃管等,引导学生分组画图设计,并请学生讲解其设计思路。然后教师用多媒体播放鲁宾和卡门的实验动画,与学生的设计进行对比,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光合作用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

3.4.2卡尔文的实验

教师简述卡尔文循环的基本过程,引导学生根据光合作用反应式思考其采用的方法以及标记元素的种类。

3.5总结

教师列表,引导学生总结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各科学家的实验及其结论,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他们认识到生物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众多科学家不计个人名利,为科学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的奋斗史,如果大家对生物学科感兴趣,也可以像科学家们一样去细心观察、勇于实践、积极探索,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4.教学反思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学不应是直截了当地注入知识,而应诱导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经验和知识。本节课采用了基于科学发现史的连贯体验探究教学,通过看实验、做实验、设计实验来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和交流展示的能力,最终掌握知识点。尤其是做实验和设计实验,以各小组为单位进行充分的讨论、发言、动手操作和体验,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改变了以往保姆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大胆放手,只是在探究的方法上加以适当的点拨,教学效果却出乎意料的好,看来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

上一篇:笑对失败的至理名言下一篇:无所事事的艺术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