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经验总结

2024-10-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名老中医经验总结(共8篇)

名老中医经验总结 篇1

浅谈我对名中医经验传承的体会

郓城县中医医院

我在山东首批高层次优秀人才和全国第二批优秀人才研修期间曾有幸跟随多名名中医专家抄方诊病,期间所闻所见确有明确疗效的临证医案,让我自此对中医药的神奇疗效有了直观、深刻的印象。对名老中医经验总结、传承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现提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供同道参考。

一、传承人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名老中医专家经验继承是一项意义深远而又艰巨的工作,提炼总结出宝贵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继承者需要具备几个基本素质:

1、要有较好的中医经典功底,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中医,才会有攻坚破难的坚定意志。

2、要有较为深厚的人文科学底蕴。我的临床启蒙老师吴德俭先生在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专家吴德俭传承工作室启动仪式上说:“人文情怀是名医身上的重要品格,与医术相比,它不只是医德的体现,更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境界,显露的是人文素养、品格修行融于专业技术后的综合表现。他以仁爱、友善为特点,强调以人为本,关爱病人,尊重病人,开导病人,富于同情心,追求人性化”。

3、谦逊好学,善于沟通和交流也是传承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专家宝贵经验的形成与发展,非一朝一夕,要全面总结,必须与可能影响专家经验形成的学者和能够

浅谈我对名中医经验传承的体会

领悟其辨证思维的同门等进行充足的沟通与交流,才能最大限度的立足现有资源,整理挖掘专家经验。

二、继承有渊源,学术有流派

名中医效若桴鼓的临证经验,往往是几代中医先贤宝贵经验的结晶,从学术流派着手,深入的钻研与名中医有学术渊源的中医前辈先贤的学术著作,寻觅其学术思想的传承脉络,对加深理解名中医临证遣方的深意,领会名中医家传或师传学术思想的精髓有重要的价值。云南名医吴佩衡善用附子著称,人誉 “吴附子”,其门人众多,观其脉案,多“注重阳气,擅用附子”,乃火神派一脉相承。我的第二位临床启蒙老师全国名中医丁书文先生,诊治心系疾病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创立了以“清热解毒”为主治疗心系疾病的理论体系,2009年我在全国第二批优秀人才研修项目期间跟随丁老抄方,每见丁老先生重用黄芩、黄柏等药物治疗心系疾病,其研究生、硕士生、博士后研究生数人遣方用药也宗先生“热毒 ”论,擅用清热解毒药物,可见其学术经验的继承离不开研究学术思想的最初创立者的临证经验,博及其源,辨清学术流派,方能更好的继承。

三、临证需要勤跟师

纵观古今名中医成长的道路,早临证,多临床都是不可缺少的成才途径。

浅谈我对名中医经验传承的体会

同样,名中医经验的总结也离不开形影不离的跟师抄方侍诊。名中医许多宝贵经验的沉淀升华,都与临证实践息息相关,许多独特的学术思想本身就来自于长期细致入微的临证思考和反复的疗效观察,而期间隐藏的智慧火花和辨证施治技巧,非耳濡目染不能用心体会。“望、闻、问、切”各有侧重,辨证施治暗藏技巧,或侧重于舌诊(舌下络脉)辨瘀血程度的轻重,或详于脉诊辨虚实,或侧重于腹诊辨“药证”,这些宝贵的独特的经验,非躬身亲历,不能领略其中的奥秘。当代经方家黄煌教授,对腹诊有独到经验,诊治病人十分重视腹诊,我曾在南京培训学习,登门求教,对其重视“药证”和“腹诊”的独到临床经验和临床疗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勤学善问勿存疑

名中医临证诊务繁忙,不少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都诊务繁忙,无暇讲授临床经验,也有些名中医看重学生的 “悟性”,我在跟随多名名老中医实践过程中,体会过分强调继承人的“悟性”并不可取,独特的学术经验所蕴含的辨证思维方式,非名师点拨不能拨开迷雾,著名中医药学家裘沛然教授认为临证诊病需“超乎象外,得其环中”,认为把握疾病的本质,不能局限于病人的局部症状表现,而应该按照病人的心理、体质等综合因素整体的分析病情,这些隐藏于名中医专家脑海中的辨证思维智慧,非继承者一朝一夕所能能领会,浅谈我对名中医经验传承的体会

与名中医的人文素养、渊博知识密切相关,这时候继承者应该在临证期间或临证后及时向名中医求教,及时的将自己的疑惑和盘托出,或许有些问题因继承者认识的局限性略显幼稚,但经名中医高屋建瓴的点拨后却能尽快提高认识,更好的把握名中医的学术思想脉络;另一方面,部分继承者有深度的提问,或许蕴含着连名中医本人都未曾思考过的辨证思维层面,思想经过碰撞和交流,对名中医本人学术思想的创新和发展都将大有裨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学相长方能促进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前进,当前名中医的经验传承已开展博士生和博士后招生工作,我在在短短6年的临证跟师期间撰写出了有高水平的学术经验总结论文,继承者勤学善问更是不可缺少的。

五、熟读经典助解惑

熟读中医经典是中医入门的捷径,我师曹晓岚教授曾云“秀才学医,罩里捉鸡”,熟读中医经典在古代是中医学徒登堂入室必须经历的阶段。当代名中医药学家何任教授认为“学好中医经典,是继承创新的基本功”,他体会“温习重读,每读一次,肯定有一次的收获”。可见中医经典在经验继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掌握名中医的学术思想需要经典,其遣方用药也要溯本求源,考证出处,才能继承好名中医的学术和处方用药的精髓。黄煌教授临证善用经方,其撰写的《张仲景 50 味药证》一书,以《神农本草经》为本源,考

浅谈我对名中医经验传承的体会

证《伤寒》、《金匮》之用法,结合自己长期的临证经验,扩大了经方诊治现代病的治疗范围。全国名医张珍玉教授主张学习经典著作时要先通读原文,少年从父学医时,即背过《内经》、《难经 》、《伤寒论 》的等重要条文。我跟师临证和拜读名家医案过程中也体会到,经方治病,药少力宏,每有疑惑,重读《内经》、《伤寒杂病论》,每有豁然开朗之感。

六、医案亲录时总结

名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的过程中,医案具有重要价值,它可以详细的记载乃至再现名中医诊病的过程,而单纯拜读医案和继承者躬亲录医案,我体会二者的受益是深浅有别的。亲录医案,或重抄老师脉案,或老师口授笔录,此时医案所记载的方药,是有生命的,病人鲜活的临床症状和老师临证诊病的“望闻问切”动态过程都鲜活的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整个辨证施治的过程在学生的笔尖下记载下来,学生对医案所蕴含的学术思想和病人疾病的本质更容易理解和把握,即使后来随着继承者学识的增长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名中医的学术经验总结得以再提高和再创新,亲录医案给继承人所带来的启示也更能激发智慧的火花。我在初学时跟随名中医专家所记录的抄方医案,至今保存在身边,每每翻看,当时医家诊病的音容笑貌即在面前浮现,某些特殊病人当时的临床症状乃至说过的话,仍能历历在目,可见亲录医案的重要性。

浅谈我对名中医经验传承的体会

七、借助数理统计法

名老中医经验总结 篇2

关键词:传承模式,老中医经验,中医学

中医文化根植于中国古典哲学,是在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指导下,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共存体,包含中医系统论、控制论等多方面的内容。中医学具有内容广博、信息量大、载体个体差异大等特点,因此在传承方式上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使中医学在传承工作中遇到了一定的挑战。

1中医传承方式

古代中医师承的主要方式是住家带徒、口传心授。 即师徒共同生活、共同学习,不但学习师者的行医用药,甚至连生活习惯、起居作息也在学习的范畴之内。 长时间的共同学习、生活使古代的传承方式达到了“形神兼备”的程度。优点在于:培养时间长,对师者的学术流派及观点把握准确,能全方位掌握师者的临证经验;不足之处在于:传承范围小,人才培养频率低,与社会容量的扩大不成正比。

近现代,中医传承的主要方式是院校教育。新中成立以来,通过正规院校教育培养的中医人才已达数十万,这些人才构成了目前中医医疗体系的主体。院校教育的优点在于培养速度快,成才率高,知识构成规范化程度好;缺点在于“流水线”式的培养方式不利于培养出一流的中医人才,不利于中医学个体化知识单元的保存及流派传承。

近年来,国家对中医师承工作充分重视,先后出台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 为中医传承方 式的改革 注入了新 的动力。1999年、 2002年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采取紧急措施做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工作的决定》和《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暂行规定》[1]。其中明确指出,鉴于当前有独到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老中医药专家年事已高,必须采取紧急措施予以继承,指出这一决定是为抢救老中医药专家独到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特殊政策和措施。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为主体的国家级科研院校先后启动了多项名老中医传承工作,主要的方向为:1搭建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经验数据库;2建立名老中医专属工作室制度;3启动国家层面的名老中医经验继承科研项目;4建立中医药传承博士后体系。 随着国家级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工作的逐步深入,传承模式多元化、系统化的优点开始突显,通过这些方法的探索,很多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得以系统地保留、深化和发掘,团队式、集中化、精英式的培养模式逐渐形成。

2目前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名老中医是国之瑰宝,建国之初,岳美中、施今墨等老先生们曾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美名广布,而今这些名老中医有的已经离世,有的年事已高,对于这些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工作迫在眉睫。多年来,国家进行过多次师承工作,卓有成效。然而,经过多年的不断积累 ,有些问题 逐渐突显 ,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 个方面。

2.1对名老中医成才之路的挖掘不够每一位名老中医都有独特的成才之路,成长环境决定了老中医的性格乃至用药方式,古语说的“用药如用兵”即是很好的佐证。目前对于名医经验的继承主要以总结整理病案、医案医话为主,对名医成长过程的挖掘甚少。要想全面地总结整理名医的思想精髓必须要从成长轨迹、 成才之路等多方面进行挖掘,最终对名老中医有一个客观、立体的认识,才能实现“从根本上继承,在继承中创新”。

2.2名老中医数据库不统一近年来,针对名老中医经验的数据库、数据平台逐渐增多,但设计思路、后台语言等各方面均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导致各数据平台之间的不兼容。很多时候,数据采集回来工作就告一段落,样本量偏小、持续时间短,缺乏动态观察,每个数据库变成“孤岛”,各自之间没有信息交流。目前,国际上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多中心、大样本的循证医学已经成为医学决策的核心,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兼容的数据库已经变成了死角。如果能从国家高度出发, 实现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顶层设计,必定会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形成便于处理的“大数据”,为未来中医循证医学奠定良好基础。

2.3对名老中医医案的挖掘缺乏有效方法名老中医医案数据库是借助统计学、数学模型等方法,对医案进行分析,很多还是停留在频数统计的基础上。中医学的基础是哲学,仅从数学层面对医案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与现实往往有较大差距。用药频次高的药物未必适合所有病种,用药频次低的药物也许在处方中是君药。如何揭示医案的本质成为最大的难题。在医案的处理过程中存在几个关键节点,如病历采集人、病历录入人、病历分析人,均无法保证能完整、准确地领会医者的判断标准及遣方用药,这样录入的病历容易悖离医案的本意。如何三维地、立体地揭示名老中医的辨证用药成为最大的难点。

2.4名老中医经验大规模地推广困难中医的知识结构具有主观性强、难以用客观指标衡量的特征,因此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仍然是以老中医为核心,采用面面相授的方法进行。但是站在推广的角度上来看,能够得到名老中医面授者仍是万中无一,如何把这些中医学术思想的精华推而广之,让基层中医工作者都能掌握,是十分重要的课题。仅凭几个医案,一本经验集,很难将名医承载的一个学术流派概括清楚。如能将这些经验总结整理成客观化、易于基层医生操作的知识体系至关重要。建国以来,对四诊、辨证客观化的工作不断进行,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中医真正地实现客观化还比较遥远。

3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展望

张伯礼院士在谈到名老中医经验传承问题时说, 第一是要认真学习、整理,原原本本地把经验、学说、案例保留下来;第二是结合实验,二次验证,二次评价;第三是抽提理论,这是一个再发展的过程[2]。中医经验传承工作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 未来有可能会在以下几方面取得进展。

3.1继承为主中医学的知识特点就是主观性强,难于客观化,由于客观条件所限,目前想利用某种手段将名老中医的经验客观化比较困难,那么从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角度出发,原原本本地记录这些老中医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我们这一代人无法透彻理解其中的本质,随着时间的延长,总有后人能够完成这个工作。在医案、医话的保留上,要尽量做到原汁原味,医案一定要来自老中医的亲诊,医话一定是老中医的口授亲传。通过电子设备、纸质载体记录下来,便于后续的挖掘工作。国家十五、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项目中,即采用这种方法,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将医案分类上传,最终形成结构化医案。

3.2培养多学科交叉人才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与数据库等现代计算机学知识密不可分,现有的传承队伍中,中医学与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的交叉型复合人才很少,远远不能满足传承工作的需求。复合型人才具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一方面,能够满足医案等专业知识的采集需求;另一方面,能够对采集数据进行深入挖 掘,比单学科人才更具有优势。复合型人才能够独立进行研究工作,减少了学科之间的融合过程,可以预见,在未来“临床-理论-临床”的传承模式中,多学科的共同合作是发展趋势。

3.3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完成隐性知识转化过程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哲学,在运用的过程中,关键节点的隐性知识往往是辨证的重要依据,但这部分隐性知识难以用客观指标来揭示。这个难点有可能是与样本量太小,缺乏循证证据相关,在未来更长时间中,随着国家中医数据中心的建立,大样本的采集整理,隐性知识有可能转变成显性节点,在这个转变中,现代技术手段尤其重要。同时,现代技术手段也有助于学术流派之间的鉴别比较。以往我们对学术流派的理解经常停留在用药特点、辨证方法的差异上,实际上,一个学术流派之所以能够确立,与其代表性人物密不可分。 对一位或者几位代表性名老中医的全面把握是掌握学术流派特点的关键。

4小结

全国名老中医治病经验谈系列 篇3

拂痛外洗方是邓铁涛教授治疗糖尿病足的家传方,疗效很好。邓铁涛教授认为,糖尿病足属中医“坏疽”范畴,因体内气血失和导致,治疗的关键在于改善下肢局部血供。因此,既要重视内治,又要重视外治,两者互相配合补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药物组成:生川乌12克,吴茱萸、艾叶、海桐皮各15克,川断、独活、羌活、防风各10克,川红花、当归尾、荆芥各6克,细辛5克,生葱4条(全株洗净)切碎,米酒、米醋各30克。

功效:活血,通络,生新。

用法:将药液煎成2000毫升,分两次,每次用1000毫升,药液不重复使用。

(1)熏洗法适用于糖尿病足0级(指无开放性病变,但有明显供血不足)。

测药液温度40℃,浸洗患足及下肢20分钟。水温下降时,可随时加温,使药液保持温度。每天2次。根据病情需要,药汤可浸到踝关节或膝关节以上部位。

(2)湿敷法适用于有开放性伤口需要避开伤口者。

用消毒纱布7~8层或干净软布数层蘸药汤,趁热摊敷在患处,注意不要烫伤,另用一块消毒纱布不断地蘸药汤淋渍患处,持续淋渍20分钟。

疗效:治愈(疼痛症状完全消失,疼痛无复发者)39例,显效(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停止治疗后疼痛又复发,但较前明显减轻者)15例,有效(疼痛减轻者)2例。总有效率100%,治愈率43.3%。

病案举例:曹某,男,50岁,司机。患2型糖尿病,双下肢麻木疼痛一月,每晚痛如火烧,不能入睡。诊断为糖尿病足0级,皮肤无开放性伤口。用拂痛外洗方药液浸泡治疗,连续30天,配合内服益气化淤祛湿的中药,疼痛消失,行走自如。此后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控制血糖、血脂在正常范围之内,随访两年未复发。

名老中医经验总结 篇4

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经验是宝贵的财富,是推动医院发展的动力,是促进年轻一代医疗质量上台阶的力量源泉,其总结继承工作大势所趋,迫在眉睫,必须做好这项工作,因此作如下计划及实施措施。

1.元月份开始,医院协助科室筛选明确各科学术继承人。

2.采用跟师带徒的办法总结名老中医经验及学术思想。

3.每半年进行一次学术思想经验交流,总结并作出一份经验总结。

4.医院对名老中医每报销一次学术会费用,及发表的论文各方面费用全部报销,科研成果费用全部报销,在择优评选晋升中优先考虑名老中医。

5.保证发放继承的70℅的工资部分在评发晋升中优先考虑,继承嗯每总结一篇经验给予300元的奖励。

6.名老中医整理发掘出的非药物特色疗法的一次性奖励500元。

7.对于继承人不作为,没有良好继承老中医经验,未总结出经验的下停发70℅的工资。

8.名老中医不能及时传授经验及学术思想者,下停止命名名老中医称号,停报学术会费用。

医务科

名中医用药心得总结 篇5

帕金森病

1,白芍,此病多见于老年人,肝肾不足,水不涵木,肝风内动,因肝主筋脉,筋脉失养,加之内风引动,故而筋脉失控见颤动,白芍善养肝柔肝,熄风止颤,多与龟板,钩藤同用,以滋养肝肾,平息肝风。感觉重用效果才显著。

2,鹿角(龟板),肾精不足,脑髓失充,人之脑髓空者,知觉运动俱废,因脑髓之质,原为神经之本源也。善补肾精者,此2药首选,肾虚水不涵木,而见肝风多属阴虚,不宜用温,故以龟板为主滋养肾精,后期虚损明显时,见神呆而无热象,脑以阳为荣,温髓可振奋元阳,故以鹿角为主温补肾精。

3,人参,肝病传脾,或久思伤脾等引起脾虚,气血生化不足,脑髓失养,故神机失灵,而淡漠,脾主四肢,主肌肉,故肢体活动不利,见写字变小,慌张步态等,人参补脾,使气血生化,上荣于脑,濡养四肢及面部肌肉,从而恢复原有功能;人参又能养神,治疗神不足引起的呆傻,健忘等;脾虚内生痰浊,上犯脑髓,髓浊元神失其所主亦可动风,人参健脾以绝痰源,亦为其功。肝脾肾虚常常相互影响,从而变生太多杂症。以上为其本。

4,蜈蚣,全蝎,肝脾肾功能失调,日久必生痰瘀,痰瘀阻于脑络,四肢,可导致神机失灵,肢体不遂等症;有些继发病多为脑炎,中毒等毒邪引起(要加甘草等);头晕,颤动等为此病主要症状,明显为风的症状。此2药不论是祛瘀通络,还是攻毒或者搜风,均为上品,尤其熄风之力,远非它药所能及,其功效全面有力,在治疗此病中,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为我的必用药,多与白僵蚕,半夏,地龙,及水蛭同用,共同消除痰瘀毒风等邪。

5,木瓜,此病肌强直,见肢体不利,活动受限,木瓜酸入肝,善柔筋解痉孪,可缓解肌强直现象,从而改善症状,被我视为此类病的专用药(凡见肌肉僵直都喜欢用它,除有消化性溃疡见泛酸者例外)

此病有因肝肾阴虚为主的,其风为阴虚阳亢化风,病性偏温,用药宜偏凉,如白芍,龟板等,也有因脾肾阳虚,升清无力而脑髓失养发病的,病性多偏寒,用药宜温,如人参,黄芪,鹿角等,久病气血阴阳俱虚需权衡用药。痰瘀风火毒邪据证攻其重点,有的病人肝郁明显,常因肝郁而加重,可适当调肝。

癫痫

1,紫河车,母体受惊伤肾,精血耗伤,累及于子,或本人突受大惊,气机逆乱,损及脏腑,肝肾等不足,故多数虚证为其本,紫河车善补先天,阴阳并调,气血双补,尤其肾精得补,可使一身正气复原。

2,白僵蚕,此病症状多为风痰,风痰上涌见口吐涎沫,痰蒙神窍见昏扑,神智不清,化痰我喜用白僵蚕,它气味俱薄,性升,善拔邪外出,能化顽痰,熄风止痉,用于此病极其适合,常与白矾,石菖蒲同用,白矾化痰善治癫痫,石菖蒲化痰善于开窍,皆为我的必用药。风痰皆与火密切相关,所以临床以热痰为多,可加胆南星,郁金;也有脾虚阳虚内生痰湿的,可加半夏,陈皮等化痰。

3,地龙,脑外伤,肿瘤,产伤等可发生此病,多与瘀血有关,病人多数舌暗有瘀斑,痰火等邪可凝血为瘀,瘀血作为病理产物,同时也为致病因素,故需祛瘀通络,地龙善于活血通络,熄风止痉,如果瘀血明显,加土鳖虫,水蛭。

4,蜈蚣,全蝎,此2药熄风止痉作用很好,对控制病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几年前曾治疗一例儿童病人,我以此2药为主,结合白僵蚕,蝉蜕研成细粉装胶囊服,服药前平均每日发作7,8次,用药第2日开始见效,发作次数逐渐减少,治疗3月后几乎不复发,随访得知病人每年仅有1,2次小发作,现在正在上学。

5,蝉蜕,曾经治疗一病人,由于家庭贫困,不肯服汤剂,又恐西药副作用,求我治疗,我以蝉蜕一味研细末,每服一平汤匙,病人反映效果很好,此药镇静安神,熄风止痉,亦为我治疗此病的必用药。

此病发作时痰瘀火等为本,风为标,对发作频繁的我以化痰瘀熄风或平肝泻火安神为主;未发作时以肝肾虚或心脾虚等为本,痰瘀火为标,对发作次数少,病情稳定的,我一般用攻补兼施,对症治疗。

名老中医经验总结 篇6

一、决心要坚定

为啥要考研一定要搞清楚,楼主就是毫无退路才去考研的,从小家长就奇葩让我各种跳级!而且高考没考好本来报了中医临床结果调剂去了针推!大五毕业才二十的医科妹子去哪儿能找到工作!没活路了只能考研,所以考研的心思简直是磐石无转移来着,我一直记得大明湖畔的XXX!

二、复习时间要够

楼主负责任的说考研复习一定要早开始,别的不说英语也一定要早开始,楼主因为期末考试实习等等原因国庆节都过了才开始复习,三个月中综六本书加上英语政治,导致政治只剩一个月!要不是广东今年水一点可能就挂掉了!

三、制订了计划就要不打折扣地执行,不要犯懒不要拖延症

这应该是考研过程中最惨痛的教训了——同志们,不要犯懒!不要对贴在衣柜门上的计划书熟视无睹!不要老想着“这一部分最后再搞吧来得及的”!不要早上起不来床就一直睡下去十一点才起!不要复习的时候还有闲心看完整套盗墓笔记!最最重要的,希望每个人在成绩出来之后,都可以问心无愧地对自己说“我尽了全力”!这句话都没脸说的话考研就白考了!过去好几个月你都干了些啥!

四、考研辅导班不用报

楼主报了英语政治全程结果实习的医院不放人所以最后只上到了两节政治冲刺和两节英语写作!所以报最后冲刺班就好啦!——当然这个纯属个人意见,各位根据自身情况好好考虑就好。

好,咆哮部分到此结束,下面说说各种经验——由于楼主平常就各种迷糊所以计划什么的也不太清楚,尽量说说复习过程中的不足以及应该如何改正吧。

一、英语。(这部分基本是废话,不想看跳过算了)

英语是最短的一个短板,虽然下了很多力气,五月份开始背单词做阅读,结果七月期末考袭来顿时就萎了„„就此扔了三个月,再捡起来的时候又退化成渣了。所以说呢英语复习一天都不能停,哪怕这一天各种意外情况,能看半小时也比不看强得多。

关于参考书——背单词方面用的就是辅导班发的5500单词,应该每个版本都差不多,不过有一个小窍门是把词书撕开打乱顺序,这样就可以不按字母顺序背了,个人感觉比较有乐趣。还有一个很有用的工具——手机版有道词典。后期没时间背单词的时候就直接做阅读了,用的是黄皮书,每天两篇,不会的词一个一个查出来直接存在手机里,这个词典会定时提醒你复习,平时吃饭走路上厕所也都能拿出来瞄两眼,其实就是把很多零碎的时间捏在一起背了单词,不知不觉间效率也很高的。

英语阅读是一定要做真题的。这是个被无数过来人验证的真理。我用的方法也就是大多数过来人的方法——先做再精读,做到没有单词不认识,没有长句不会翻译,时间原因英语真题也就撸了两遍,还是有所欠缺。推荐资料——王若平的考试虫系列,我只买了一本真题解析,个人感觉非常靠谱。

至于写作„„实话说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复习。本来想背作文可是由于种种懒惰拖延最后没时间了,于是就根据辅导班老师给的模板和星火的《考研英语易考范文背诵100篇》整理了一个万用模板——当然这种方法不推荐。貌似现在英语阅卷越来越不待见模板了。小作文更是不堪回首,只是考前两天匆匆过了两遍。——这段没什么可用经验给你们,只是想说“有备无患”,写作要提早准备,临时抱佛脚效果肯定不好,最好是在考前一个月左右每天写一篇,能把一些常用句型短语词汇都化入自己的思维。

翻译和完型。对于医学考生三十几分的国家线来说就是鸡肋了。翻译大概做了一百个长难句左右的专项训练,完型就只是真题上那些了。这两部分在考场上我都是认真完成的,因为向来阅读速度比较快不至于最后没时间,也就没去研究完型各种得分窍门之类的。

二、英语部分告一段落,接下来是政治——复习一个月77分的苦逼经验。

参考书:红宝书,考研政治2100题,20天20题。

大家都说政治简单我也就没当一回事,加上中综任务繁重所以想着晚点开始也没事。于是直到十二月初——这都是啥!楼主是从马原开始复习的,大家都懂马原的变态,楼主就在哲学经济当中痛苦地挣扎了一周。楼主是个有强迫症的人,经常觉得每句话都可能出题,于是政治复习的流程就变成了看一遍红宝书——做2100题——没记住的地方再翻一翻书。好在这个时候中综接近收尾,英语每天做一做真题保持语感就好,这一个月大部分的时间就都扔在了政治上。

2100题做完了开始转战模拟。其实到这个时候每年的热点基本上都出了,同学和自己手里资料都一堆一堆的。20天20题肖4任4各大学校模拟等等。楼主只背了20天20题和肖4大题答案,感觉很有用。有一点很重要——做模拟不光模拟小题更要模拟大题。尽量自己动笔答一答再跟答案对照看看哪里不足,学习答题的方式和语言,以免真正考试时不知如何下笔。

时间过的飞快。考政治前一天看一遍所有大题再过一遍模拟时错过的题目,就无比忐忑地上战场了。——郑重提醒,政治最好11月就开始复习,一个月时间太紧,会打乱其他科目的计划。

三、中综——参考书:教材,傲视宝典,真题,考纲,《中药功效快快记忆法》

中综复习一定要以课本为主。楼主每次考试复习都犯强迫症,就算时间紧迫到只剩三天也非得把书撸一遍要不然就没法安心,现在感觉就是这个习惯让中综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正式复习也是从10月开始的。之前的时间大略把中基中诊过了一遍不过个人感觉什么都没记住——7月的时候用11年的题做了一遍模拟,当时只得了180分。个人认为复习之前模拟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客观评估一下自己的水平什么的。一月份的时候用12年的题又模拟了一遍结果是260多,跟最后考试的结果也差不多了。由于傲视宝典上有很多真题,所以看过了傲视宝典之后用10 11的真题来做模拟结果很可能就不准,因为那些题其实你零零散散都做过了。楼主就是一直忍着把12年真题留到最后的。

楼主发现自己可以不长心地对贴在衣柜上的计划书熟视无睹之后就没有做过正式的计划。最多是在纸上随便写写。复习过程中基本是五科齐头并进但不同时间各有侧重“开始没看针灸因为楼主是学针推的后来发现这是个大错误”大概划出每天用下午两三个小时看英语,其他时间都在看中综——一开始的重头戏是中药。

【中药】

复习基本是全面撒网重点捞鱼。幸运的是找到了一本好用的书,就是上面说的那个。用谐音的方式把中药功效缩成一个情景短句,背起来非常快捷。考纲上要求的三百多种药两周基本就搞定了,当然这个时候只是记住了功效。接下来就过第二遍——第二遍从后往前开始,开始自己做笔记列表格,性味归经功效主治使用注意特殊煎服法什么的,做笔记的同时就是默写功效推求主治归经的过程。“关于中药归经„„这个太讨厌了。说考吧真不一定,说不考也出过很多次了。建议能记则记但不用花太多时间。顺便我同学发现中综爱考理气药的归经,这个是真的,可惜(?)今年没出”这一遍用时比较长,大概有二十多天。加在一起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其他科目的进度差不多是中基又过一遍,中诊因为太精细大概才看到脉诊,方歌背完,方剂每天五六个,进度过半。中内大约每天一个病或两个病,进度不到一半——这也就是我不列计划的原因,比较灵活可以根据每科进度随时调整用时。

【方剂】

接下来主攻方剂。中药暂时放一放不过不太担心忘掉——看每个方子的时候都大概想想各种药的功效,有印象不清的赶紧找书。“不算这种零散复习中药一共整体看了三遍,最后一遍大概就每天过一章查缺补漏了。”一直比较喜欢这科所以学起来很轻松。不过也是做了两遍笔记,后期每天都看一看,总共大概也过了三四遍吧。需要注意的是:

“每个方子的主证功效最好记清楚,不用死背,但需要有个明确印象”。直到最后每天按年份做真题的时候我才发现,跟同学讨论的时候他们也有同感——在书上看着明明白白的主证,出题人单拎出来让你选用哪个方子,其实很容易做错。而拿方剂功效出题的时候,选项经常具有强烈的迷惑性,如果仅凭方歌或主治去推也非常容易做错。比如今年那道失笑散的功效,楼主纠结了半天回来一查书发现还是选错了。

还有就是组成里面用枳实还是枳壳肉桂还是桂枝生地还是熟地生姜干姜还是炮姜这类,如果方歌里没有体现最好还是搞搞清楚。

中综很爱考的一点是单味药或药组在方中的特殊作用。特别是甘草之类的。这点真的要注意„„几乎每个方子里面作用稍微特殊一点的药楼主都努力记住了,不过估计考试中还是有忘的。

功效或主证相似的建议列表对比,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关于背方歌的方法其实没啥好说的。因为从前学方剂的时候就背了一部分,实习的时候又背了一部分,住处离学校图书馆半小时路程,每天路上背一背也有五六个了。

【中内】

这个„„没啥好说的。背吧。同学说考研复习,复习到最后发现最简单的是中内最难的是中基。这是真理来着。要点也就是重复,分型不用太讲究,主证主方和底下因为兼证加减应用的方子一定要记清楚,治则也经常考„„跟方剂的功效一样挺容易错,不过也用不着死背。同学告诉我做这种题要抓住病机重点来推治则。真言。看中内速度不用太快,第一遍一天两个病,第二遍还是一天两个病,后期一天一章一天两三章保持每天过一过就好了。

关于历史沿革。这跟中药归经一样是鸡肋„„楼主是挑著名医家和有开创性独特性的论述尽量多地背了一背,结果今年好像没考。总之也不能掉以轻心。

早晚或者吃饭路上跟同学互相提问是个好方法。被提问了而没答上的问题印象格外深,而提问别人之前答案也早已在心里想多遍了。效率高又不占用正经时间。“中内和方剂的书最好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第七版教材”。

【中基】

这科经常被忽视。但多选题拿分极难„„简直扮猪吃老虎。重要的就是看书以及揣摩真题。给自己设问,比如这题考了肾,就想想要是出题人考了肺的话会怎么出题之类。原文出题很多要注意啦。中基算不清楚看了几遍,没用过太固定的时间,就是反反复复力求理解。

【中诊】

这个最让人头疼啦。出题点太多太散,又不敢漏过生怕万一。望诊问诊,舌诊脉诊是重中之重,脏腑辨证和其他辩证也算难点,也是需要人反反复复看,丢开一段时间也不行。看到最后答题不靠记忆简直靠直觉了。比较折腾人。舌脉看熟了尽量做到可以默写,有的地方书上没有傲视宝典上有,要记清楚。平时多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症状?有几种可能?”再跟书上对一对看哪里不足,有助于加深记忆。

中基中诊两科的要义就是重复。理解为上但是也要有精准记忆。看很多遍之后自然做题就有感觉。

【针灸】

这个失策了„„本身是学针推的所以感觉没什么难度不需要太上心,只是考前半个月才匆匆过了一遍,做真题的时候虽然发现这部分容易错但是当时已经没时间了。结果回来估分发现针灸的题错了很多。悲剧。好在这块的题不会出太有难度的,一般记住了就肯定能做对,稍微多花点时间就好。要善于总结。比如经过咽喉眼睛腹部的经络都有哪些之类的,到了时候这方面资料就大堆大堆的了。

【关于参考书】

跟着同学一起买的傲视宝典和煎煮真题,还不错,反正只是拿来当课后练习用的,看完一章就做一章的题,全部看完之后做煎煮真题„„比较悲剧的一点是答案经常有错误。同一道题可能在这一页选A下一页就选B了。还遇到有买240分之路或者中综避错的拿书来说,三个版本的参考书答案经常有冲突。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大家就一起讨论一番然后无奈说“考试真遇到就看心情吧”。

【考纲一定要买】

考纲会附带两三年的真题,而只有考纲上的答案是最标准的。近几年的题在参考书上答案不一可以用来核对。

【关于真题】

真题不用做太早。反正各种参考书都是拿真题当蓝本的。楼主到了复习后期,还有二十多天的时候开始成套做,那个时候基本整天都在看政治,中综就剩下每天一套真题和晚上回住处之后过一过中药方剂中内了。从11年开始(12年的留到最后做模拟了),每天一套一直做到92年。其实做十年左右的就可以了,因为出题思路一直在变,做九几年的题很明显感觉不适应。十年开外的题拿来当练习就好。

做真题然后自己批改,错误的题要仔细弄清楚,连带书上那一部分章节有哪里不足都顺手补一补,每个选项都仔细思考一下之类的。总之做真题就像撒一张网,看看能捞上来什么,再看看这网哪里破掉了赶快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平时复习的时候也注意不要看一本书就只想着一本书,多发散联系一下别的科,这样不知不觉间能加深很多问题的印象。

经验什么的基本上就这些吧,有什么疑问我会回复,抛砖引玉攒人品,希望14年的大家都能武运昌隆,也祝福我自己复试顺利。

考研英语复习心得作者: 孙再省

考研英语

英语是考研中的重头戏,也是杯具的比较多的科目。很多同学担心自己四六级没过会不会英语一定考不好,我觉得只要你符合所报考学校对四六级的要求(一般要求过四级,详见各校招生简章),你就不必担心,踏实大胆的去准备就行了,四级没考过考研英语能拿六七十分的大有人在。要知道四六级考的是速度,考研考的是准确度,二者是不同的概念。下面介绍一下具体的复习经验。

一、单词

推荐用书:《考研英语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俞敏洪

英语要考好,词汇量必须要过关,没有砖瓦建不成大楼。记单词要遵循“遗忘规律”,即要大量的记,反复的记。记单词最忌讳一个词几遍几十遍的写,一天记不了多少个单词,既费劲又效率低下,还不一定能记住,一般人第一天记的单词第二天就只能记住其中的20%,如果你第一天记10个词,第二天就只想起2个;如果记100个,第二天就记住了20个;如果第一天记500个,第二天就记住了100个。所以,一定要大量的记,不要怕遗忘,忘了是给你第二次记住它的机会。

记单词要做好计划,以俞书为例,我第一遍是一天记三课,上午下午晚上各一课,第二遍一天六课,再后来一天九课,以此类推,根据单词记忆的情况依次增加。第一遍所有单词都要过一遍,不会的画一横,第二遍只看第一遍做记号的,不会的再添一笔,以此类推,画满一个“正”字也就是你的一个五星级单词了。一般来说,到五六遍时至少有一半的词都记住了,起码眼熟了,很少有单词能画满两个“正”字。俞书非常好的地方就是它带有单词朗读,把单词记了之后再跟着朗读看一遍,然后不看书跟着朗读回想一遍,这样记的效果确实不错,而且效率很高。记单词的时间不要太长,太长了就影响了其他科目的复习,我刚开始时每一晌拿出约45分钟的时间记单词,一天三晌,到后来时间递减。

记单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每天都按时坚持住,从准备考研一直到考试的前几天,要尽量一天都不要落下,只要这样坚持下来,你的词汇量绝对是质的飞跃。万事开头难,刚开始记单词确实是一件很头疼的事,到了后来就成了习惯,再到后来就成了享受,一天不看都不舒服,毕竟记这些熟悉的单词比背政治做数学要轻松多了,特别是当看到大部分单词都认识,不会的寥寥无几时,那种成就感和自信心油然而生。

二、阅读理解A

推荐用书:《英语黄皮书》,张剑

得阅读者得天下。英语复习中我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阅读上,40分的阅读我应该是拿了34分或以上,其他都是我的弱项。我觉得提高阅读理解的关键在于思维方式的转变,也就是从做语文题目的思维方式转变到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举个例子,假如考陶渊明的一句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问: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text?

A.作者描写了自然恬静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纯朴的田园生活。反映了诗人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和悠然自得的超脱心情,同时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和官场丑恶的一种否定。

B.作者抒发了对躬耕生活的体验和对劳动的热爱,并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厚情谊。

C.作者描写了自己生活的困顿和农村的凋敝,反映了诗人理想化境界之外的现实世界。

D.作者方向感很好。

你选哪个?

选好了再往下看。

如果这是在考语文,显然A是最佳答案,但如果放在考研英语中,正确答案就另当别论了。西方人讲求证据,没有证据证明决不允许乱加推断。A错在最后一句,文中并没有提及官场等的黑暗,更无否定之意(有同学或许会说当时的背景就是这样的,请注意,文章对背景只字未提,在西方人看来未提供的材料不能当证据,作者没有表述的态度不能推断为作者的态度,自己的想法更不能轻率的认为这也是作者的意思,这种“想当然”式的语文思维方式要坚决摈弃!)。文中有方向词“东”、“南”,可见作者方向感很强,所以答案是D。

这是文都考研名师徐绽老师的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听完之后我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仿佛混沌迷茫的思路豁然开朗,考验阅读中至少有一半的题目是按这种套路设计的,稍不注意就会掉入陷阱,但如果你悟出其中的奥妙,正确答案也就很容易就能做出了。

语感很重要,考研阅读中的文章都是千里挑一的美文,自己认为比较好的文章和错的比较多的文章一定要熟读,甚至把它背下来,一方面可以增加语感,培养英语思维,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对长难句的理解,使同一类型的长难句再次出现时能不再成为阅读的障碍。

最后,阅读理解真题要反复的做。十年真题阅读要做三遍以上,其他的什么模拟题强化练习等都是垃圾,一律不要做,浪费时间和精力还是小事,更关键的是它混淆真题思路,能把真题做好就够了。之所以强调反复的做是因为每一遍都有每一遍的感觉,每次都是一个提高的过程,上次做错的这次可能还错(思维方式的转变没那么容易),甚至上次做对了的这次做错也很正常,那可能是因为上次不理解文意蒙对了。每一遍做都要认真的学习一下文章后面的题目解析,要知道每一个选项为什么对为什么错,有时候就算做对了思路也不一定对。当然,反复的做也必须是要有计划的做。做真题不要刻意的追求速度,太快了往往做不对,准确度上去了速度自然会上去。

三、作文

推荐用书:《考研1号作文》

作文要提前准备,不要把宝都压在最后半个月,那样会很仓促。我认为对于基础不好的同学,作文可以在十月份就开始准备,两三天准备一篇,到考试时就有几十篇的积累,足够应付出题人了。选一本适合自己的作文书尤为关键,我觉得一本好的作文书应有以下特点:

<1>.话题覆盖面广

话题应涉及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哲学、道德等等,这一般的作文书都能做到。

<2>.文章难易程度适中 书中给出的范文不应过难,应该是一般同学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程度,也不能太简单,否则得不了高分,文章长度要符合考研的要求,扣题要准,用词不能太偏。

<3>.有对应的汉语翻译

有翻译最大的好处是利于背诵。我认为这是很有用的一点,而多数作文书都没有,或做的不好。如果自己不懂怎么写作文,可以看着范文的汉语翻译把英文写出来,然后再跟范文对照,看看人家是怎么表达的,找出自己的差距,认真学习范文的表达方法。当把范文读熟或背诵了之后,可再根据翻译写出范文来,这样做效率比较高,纠错的感觉也很深刻,进步很快。

练作文要做好计划,要分不同的话题分别来练,对每一种话题自己总结一套写作方式,最后,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模板,每次写作文都用它,久而久之就会对作文把握的很熟练了,到了考场上也就不至于无从下手。

在此,要特别感谢程T同学向我推荐这本书以及传授作文经验。

四、辅导班

最后简单的提一下我对辅导班的看法。我上过几天的辅导班,单词阅读作文都有,但基本上都没有从头到尾的上完,有些觉得确实挺好就上了几天,有些是上一天就结束了,有些只是试听。我觉得辅导班吹的成分是很大的,所有的老师个个都很能吹,所以不要太信任辅导班,所有的辅导班首要目标都是赚钱,而不是真正的传道授业,所以,你把宝都押在辅导班上就等于把自己的未来交给了一群为了挣你钱的商人。

辅导班可以报,但绝不要盲目的跟风,不要看别人报你也报,因为他可能适合听讲而你更适合自学;不要听辅导班老师让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他的方法是照顾大多数同学的,不一定适合你。你自己心里最清楚自己的学习习惯是什么样的,自己的底子到底有多厚,所以你要心里有谱从自身的情况出发怎样复习才是最好的。

不要让辅导班占据你太多的时间,特别是到了后期,时间就是黄金。如果辅导班在你看来已经变成了“鸡肋”,那就果断的放弃,不要在乎那俩钱,因为辅导班对你来说已经没什么营养了,硬着头皮去上只会让你失去更多,那就不只是俩钱的问题了。

最后,说一下我自己的情况。我的英语不好,四六级刚过,考研考了59分,其中阅读理解大概是34分,大小作文共十几分,其他是翻译和完型等。我是从8月份开始复习的,其间没少下了功夫,也没少吃了苦头,我跟那些牛人没法比,但我还是希望我这点心得和教训能带给大家一些启发,毕竟还有许许多多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在奋斗着。既然决心考研了,就一定要自信,要勇敢,要知道像我英语这么烂的人都考上了,你肯定更没问题了。

考研是选择了一种高尚的生活的方式,选择考研就要学会与寂寞相处,要学会品味寂寞,学会享受寂寞,千万不要耐不住寂寞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偶尔休息一下是可以的,而且是必要的,但沉不下心去复习就要自己给自己找找原因了。

人生没有捷径,平凡与孤独你必须选择一个。

名老中医经验总结 篇7

1 “牵压捻点法”与“压入捻点法”两种无痛进针法

陈教授对古今进针法作了详尽分析比较, 在苏联“无痛分娩法”和我国梁洁莲所创 “无痛注射法”启发下, 经过长时间临床探索, 在20 世纪50 年代初创造出“牵压捻点法”和“压入捻点法”两种无痛进针法。

1.1 牵压捻点法

这种手法适用于一般刺激点及身体各部进针, 是参照古法之平掌押手法及单刺手捻转手法综合改进而成。 因此可避免古法进针时消毒不严格的缺点, 也改进了单刺手捻入易于产生痛感之缺陷。

操作方法:找到准确刺激点后, 经过严密消毒, 用左手平伸五指, 重按压于刺激点旁皮肤上 (手指绝对不能接触已消毒刺激部位) 。 其中主要是以食、中指指尖分开, 按压在刺激点旁, 其他各指则重按, 同时将局部体位固定, 然后用右手拇、食、中三指指尖扶持针体, 使针体垂直。 首先用针尖轻轻接触皮肤, 如无特别痛感发现 (没触到痛点) , 则用均匀的捻转轻点压手法, 把针尖轻轻捻入皮层, 但捻转角度应以不超过120°为佳。 经过较短时间的捻转后, 由于针尖细小, 加上左手牵引致局部皮肤紧张, 及末梢神经感觉减弱, 和精神被分散等因素, 因此即可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 完成穿皮手术, 同时也能有效地制止痛感产生。 当针尖透过皮层时, 持针手即有一种抵抗力减弱的感觉, 这时即可把压在刺激点旁的中、食指略向内挤拢, 右手则掌握重心于针尖部, 把针稍向上提, 以减少进针时皮肤裹针现象, 然后用较快捻转手法, 把针捻入肌肉内, 一直到寻得适当针感为止。

1.2 压入捻转法

这种手法适用于长针刺激时用 (如针环跳穴) 。 较敏感患者用之也佳。 本法是参照古法之“拇、食指押手”和刺入捻转法改进综合而成, 也能避免手不消毒造成污染和突然刺入易产生疼痛的缺点。

操作方法:找中准确的刺激点, 经消毒后, 以左手拇、食指指尖, 将消毒干棉球对叠扶持针体, 露出少许针尖, 然后用右手在已消毒刺激点旁皮肤周围, 用由轻而重均匀力按压 (手绝对不能按在已消毒刺激点部皮肤) , 其目的也是分散患者注意力, 使患者产生一种定位错觉, 同时也可使受压部位肌肉松弛, 按压5~6 次后, 施术者即用夹持针的左手, 随着右手按压的同时, 把针尖轻快地压入皮内, 随即用较重力按压不动, 使受刺激部产生麻痹感, 以制止痛觉产生, 这时右手仍可照前法多按压几下。 由于患者受短暂错觉影响及痛觉神经敏感度减弱, 注意力已不集中在针刺点, 这样便有利于压入穿皮的进行, 而达到较迅速无痛进针目的。 穿皮以后, 左手拇、食指指尖, 仍扶持棉球, 把针体固定支持, 五指仍均匀地加压于表皮上, 但以拇、食指为重心, 同时把该部皮肤分开, 这时右手则用拇、食指与中指指尖扶持针柄, 仍用均匀捻转, 点压进针手法进针, 把针继续捻入肌肉内。 当针体到达一定深度后, 则可除去支持针体棉球 (左手仍在刺激点旁, 适当加压及分开皮肤和固定局部体位) , 一直到寻得适当针感为止。

以上两种操作手法, 是参照古法改成, 主要是应用刺激点旁押手法和运用均匀的捻转、点压手法进针。 因此可借错觉影响, 分散患者注意力和减弱末梢神经敏感度, 在避免污物接触针体的无菌操作原则下而达到无痛进针的效果, 经临床验证是确实可行的。

2 透电进针法

一贯对技术精益求精的陈教授并不满足于上述无痛进针法的发明, 20 世纪50 年代后期他在也门王国中国针灸专家组工作期间, 继续致力于进针法的研究。 陈教授在无痛进针法的基础上, 应用电针机原理, 发明了一种“透电进针法”。 这种新的进针法主要是借着透电押手, 使针刺局部末梢神经产生短暂麻痹感, 而更有效地消除针刺时过敏痛觉, 达到无痛进针的目的, 其方法如下:

2.1 器材构造

施用透电器材, 主要按照不同身体部位, 采用不同的透电工具。 一般躯干、肢体等肌肉丰厚部, 宜用“方形透电器”;头及骨骼附近, 则宜用体积较小的 “管形透电器”。 透电进针器电源可采用电针机原有设备。

2.1.1方形透电器长方形, 中有一圆孔, 内镶有透电的铜或铁片两片, 金属片中各系导电电线一根, 其构造分两部分。方形板:可用一般薄板或其他不导电塑料胶片制成, 共两片, 长度约6 cm, 宽约4 cm, 板薄度约0.1 cm。在两片方形板中各挖一直径1.5 cm圆孔, 底层的板面尚须挖一藏电线的浅沟。导电金属片:导线金属片两片, 传导阴阳电极用。制作时可把两片金属片反叠, 压成弧形, 末端钻一孔 (系电线用) 镶于下层方形板圆孔中, 金属片下层 (接触肌肉面) 须弯曲之使其微隆起, 以便于连接透电。安装:把系有电线之两片金属片镶于圆孔中, 但须两端分离避免接触, 损坏电机, 然后把上层方板盖上, 四周用小螺丝钉固定即成 (图1) 。

2.1.2 管型透电器为简便计可用电针机之导电夹子改装 (夹子须有柄, 作为透电时握持用) , 先把夹子上页 (附加页) 连轴心一起拔除, 随即把余下底页前端稍弯曲成半月形状 (两个夹子不能接触) , 然后把两个改装导电夹子用不透电胶线并连扎牢便成 (图2) 。

2.2 使用时注意事项

透电进针法使用时必须掌握适度电量后注意捻针正确操作, 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1使用电针机前应检查该机电源输出是否正常 (一般打开电源开关后指示灯亮或把透电金属片置于指尖, 扭开输出旋钮增加电量至有麻痹感即可) 。 2进针时使患者采取适当体位 (最好取卧位以便得到休息) , 并同时作适当术前解释 (尤其是第1 次接受治疗的患者) , 消除其畏惧心理, 争取患者合作。3穴位按常规消毒后, 则选取适当透电器 (头、关节、骨骼周围经穴取管形透电器, 躯干、四肢肌肉丰厚部取方形透电器) , 用左手把透电器接触面置放于经穴旁, 稍加按压, 并固定局部肢体, 然后用右手拨转“电流调节”开关, 从零度按顺时针方向转动 (转动时须注意电量必须渐渐增加, 不能突然把电量增加到最高度, 否则过剧刺激易引起病员体位移动及畏惧) , 同时须细心探询患者反应, 至局部有较麻痹及触压感, 而患者无所苦为度, 这时可把电量固定, 右手取针捻刺。 4进针时刺手必须指力均匀, 轻快地捻压刺法, 角度不宜大于120°。 在进针时由于透电而致局部末梢神经知觉减弱, 加上轻快捻进, 故此进针常颇顺利, 往往针已透进皮肤而病者常无知觉, 能有效地消除疼痛当针尖透过皮肤后, 则可把电源关闭, 除去透电器, 再用捻转手法, 把针捻到适当深度, 探找到适当感觉 (酸、麻、痹、胀、触电) 为止。

3 首创飞针

陈全新教授受何若愚 《流注指微赋》“针入贵速, 既入徐进”的影响, 在“无痛进针法”和“透电进针法”的基础上独创快速旋转进针法———飞针, 该法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交流会上现场示范表演, 得到同行的称道。

3.1 “飞针”的操作

将拇、食、中指紧握针柄, 同时押手将消毒部位皮肤绷紧, 持针手拇指内收, 中食指外展捻动针柄, 此时针呈高速旋转, 同时借助指腕力将旋转的针弹刺入穴位内 (图3) 。

3.2 “快速旋转进针法”的练习

3.2.1 徒手练习主要是锻炼腕、指的配合, 上肢肌肉放松, 拇指指腹平放在稍弯曲的食、中指指腹前端, 拇指后拉, 中指和食指前推, 手指可产生摩擦的声响。 此阶段主要是锻炼腕力、指力及动作的协调能力。经反复练习, 如指及腕动作协调, 则可转入第二阶段捻针练习。

3.2.2 捻针将针插在棉垫上, 拇、食、中三指如上法将针柄转动, 反复练习, 一般每天练习3 次, 每次20 min, 坚持1 个月。

3.2.3 垂直旋转刺入将针高速旋转捻动并借助腕力垂直向下刺入棉团, 反复练习, 此阶段需练习3 个月的时间方可熟练。

3.2.4 摆动旋转刺入首先将针借助拇指、中指、食指三指捻动并高速旋转, 同时借助腕、指摆动的惯性, 将针弹刺入穴内。

4 讨论

如何实现无痛进针法, 陈教授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1研究表明[4], 针刺前的循、扪、按、压产生的触压觉主要是由较粗纤维传导, 且上传速度远大于针刺时产生的刺痛上传较细的神经纤维, 也就是针刺前进行局部的触摸, 从而实现进针的无痛或微痛目的。 2针刺速度越快, 其穿透力强, 透皮时间越短, 其刺激还未通过反射弧传导至中枢, 针刺已经完成, 所以这种方法具有基本无痛的效果[5]。 3孙思邈在《千金方 》的卷首 《大医精诚 》中提到:凡大医治病, 必先安神定志[6], 心理因素在痛觉的调制上有着重要而复杂的影响, 医学心理学还认为:疼痛不完全是躯体问题, 还具有很大的心理成分[7], 因此, 针刺前一定需要对患者转移注意力。

产生进针疼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要想做到无痛进针或基本不痛, 除应熟练掌握前面所述的进针手法外, 陈教授认为还应注意如下问题:1针刺前要对患者, 尤其是初诊者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 消除其畏针怕痛的紧张情绪, 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 2针刺前认真检查针具, 应使针具保持挺直锐利, 减少进针的阻力和对组织的损伤。 如针尖变钝、弯曲、卷毛或针身弯曲, 进针时容易产生疼痛。 3医者手法应熟练, 进针时押手与刺手要密切配合, 动作协调一致, 指力要轻、稳, 进针速度要快或手法轻而慢。 这是无痛进针的主要关键问题。 一般来说, 无论用何种手法进针、都应以指甲在皮肤上切后再刺, 如《针灸大成》所说:“宣散气血, 不伤营卫, 而后进针。 ”4对精神过度紧张或过敏的患者, 进针时应转移或分散其注意力。 例如先以押手按、揉、爪、掐被刺腧穴皮肤, 令气血宣散, 令经穴周围产生酸胀、痒、麻的感觉, 同时通过与患者交谈, 分散其注意力, 将毫针刺入皮下, 这样才能减轻因精神紧张而产生的疼痛[8]。 5进针时应避开瘢痕、皮肤皱折、毛孔等处, 尤其应避开皮肤痛点。 在皮肤表面及真皮层中分布有许多游离的神经末梢, 是接受疼痛的感觉器, 每一个即相当于一个痛点。 进针前可先以针尖用同等的轻压力接触患者欲刺部位皮肤, 如疼痛则将针尖稍移动一下, 在患者不感觉疼痛或无感觉的部位进针。6在进针过程中, 陈老强调守神, 医师需要高度集中精神, 患者需要与医生相配合, 只有实现无痛进针后, 医生才能进一步进行寻气、导气, 患者才能体会得气, 从而实现气至病所, 提高临床疗效[9]。

摘要:全国名老中医陈全新教授, 从医50余年, 一直从事无痛进针手法的临床研究, 通过对传统进针手法的继承与创新, 首先提出无痛进针手法:“牵压捻点法”、“压入捻点法”;其次发明了“透电压手法”;最后创造出快速旋转进针法——飞针。

关键词:陈全新,进针手法,无痛进针手法

参考文献

[1]胡玲香, 唐勇.无痛进针法质疑[J].针灸临床杂志, 2000, 16 (1) :55.

[2]魏稼.无创痛穴疗学一未来的针灸医学[J].中国针灸, 2001, 11 (8) :469-471.

[3]陈秀华.陈全新教授针灸临床经验介绍[J].新中医, 2003, 35 (7) :85-86.

[4]林文注, 王佩.实验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126.

[5]竺鹏东.管针快速无痛进针法临床体会[J].山东中医杂志, 2011, 30 (10) :714-715.

[6]王启才.王启才新针灸学[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 2008:411.

[7]董素亭, 张彬, 贾海波, 等.针刺所致疼痛原因浅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8 (36) :4542.

[8]吕振军, 翟玉馨.浅谈针刺手法中疼痛的原因和处理[J].陕西中医, 1996, 17 (8) :365.

名老中医经验总结 篇8

施维智认为,腰腿痛起因于劳伤,导致肾气虚损,外邪乘虚袭入,有风、寒、湿、淤、痰之邪,而风寒之邪首当其冲,邪阻经络,气血不畅,发为风寒痹症。本病近似于现代医学的关节炎。

分型辨治

施氏将本病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前者应区别是风胜,还是寒胜;后者应辨明肾阳虚,还是肾阴虚。

寒痹型腰部剧痛,不能转侧,行走困难,遇寒则剧,得热则缓,脉沉,苔白。治以散寒止痛,活血通络,可用地龙舒腰汤:麻黄3克,当归9克,赤芍、制川乌、制乳香、制没药、威灵仙、川牛膝、木瓜各4.5克,广地龙6克,防己12克,三七粉4克(三七粉不和其他药同煎,以煎好的药液将其送下)。

风痹型腰痛或腰腿酸痛,酸胀不舒,游走不定,痛无定处,弯腰欠利,下肢麻木,行走乏力,脉浮,苔白。治以疏风通络,和营活血,可用疏风活血汤:防风、独活、秦艽、赤芍、川芎、威灵仙、五加皮各4.5克,防己12克,当归、川牛膝、桑寄生、川续断各9克。

肾阳虚型腰腿酸软无力,隐隐作痛,劳累后尤甚,神疲气短,面色无华,小便清利,苔白质淡,脉微无力。治以益火之源,可用补肾健腰汤:党参、黄芪、当归、白芍、杜仲、甜苁蓉、淮牛膝、川续断、狗脊各9克,川芎、秦艽、千年健、独活各4.5克。

肾阴虚型腰腿酸软,神疲乏力,疲劳尤甚,面色潮红,眼圈微黯,小便黄赤,舌尖红,脉洪而数。治以育阴壮水,可用育阴健腰汤:党参、黄芪、生地、当归、白芍、枸杞子、川续断、狗脊、淮牛膝、杜仲、鸡血藤各9克,川芎、威灵仙、秦艽各4.5克。

随证加味

下肢麻木,加老鹳草9克,威灵仙、秦艽各4.5克;腰痛胀满,连及胸肋,加香附4.5克,佛手、郁金各9克,茴香2.4克;脾胃困乏,加陈皮4.5克,谷芽、麦芽、藿香、佩兰各9克;日久,痛如针刺,舌质暗红,脉涩,加甲片、刘寄奴各9克,全蝎4.5克,蜈蚣1条。

同时可配合外敷膏药,治疗期间应卧硬板床。

(本刊资料库)

芷倍散外用治遗精

取白芷5克,五倍子10克,烘干共研成细末,用醋及清水各等份调成面团状,临睡前敷肚脐(神阙穴),上盖纱布,以膏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连敷3~5天即可收到效果。

点评:上方又称“五白散”。中医认为,遗精与肾气不固有关,五倍子收敛性极强,能固肾涩精,是治疗遗精常用药物;白芷芳香而有强烈渗透性,用醋合敷脐眼,有助药性渗透吸收。有报道称 “五白散”对精关不固之遗精、滑泄均有效。

蛋清白糖治疗慢性咽炎

鸡蛋清2个调散,加入白糖50克化开备用。用时用汤匙送下,每次1~2匙,每日2~3次。

点评:慢性咽炎类似中医之“虚火喉痹”,治疗以滋养肺肾、润喉利咽为主。鸡蛋清能清热解毒,可治炎症红肿热痛;白糖润肺生津、和中益脾。此方对慢性咽炎有一定缓解作用。

戒烟小妙方

中药戒烟汤:鱼腥草30克,地龙、远志各15克,藿香、薄荷、甘草各10克,人参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5次饮服。中药戒烟茶:鱼腥草250克,水煎当茶饮,每日早晚各煎1剂服用。

点评:鱼腥草能清热解毒;地龙泻热、止痛、除烦;远志安神、祛痰;藿香化湿和中、止呕,薄荷清利头目、利咽;人参扶正、宁心。上两方对戒烟后产生的烦躁、心慌、头痛、痰多等戒断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可作为一种辅助戒烟手段。

上一篇:党史办反思剖析报告下一篇:档案数字化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