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经济发展

2024-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全球化经济发展(精选8篇)

全球化经济发展 篇1

摘要: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带来机遇。它加速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有助于我国改革攻坚阶段棘手问题的解决;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同时它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给我国经济带来挑战。它给我国国民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威胁,同时对我国经济管理职能和我国政治稳定提出了挑战。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这种趋势下,我国也必须在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强对外开放力度、提高民族创新能力和加速推进经济法制改革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才能使我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策略。

论文正文:

全球化经济发展 篇2

一、定义及背景介绍

维基百科中全球化的定义为:“随着全球联系不断加强, 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以及全球意识的崛起”, “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紧密互相依存, 全球化也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1]。

全球化经常指经济的全球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 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 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2]WTO也致力于全球化的推动, WTO首任总干事雷纳托·鲁杰罗曾说过:“我们 (世界贸易组织) 不再制定不同国家经济间的相互关系的准则, 而是正致力于单一的全球经济的宪法的制定。”

过去近30年的国际贸易和投资猛增就是经济全球化的最主要标志。

世界全体的贸易额从1985至2007年的23年间, 增加了约6倍, 年均增长约9.3%;并且贸易的增加比率超过了GDP年均增长比率 (约6.7%) 。出口占世界GDP总量的比率由1985年的15%大幅度提高至2007年的25%。世界的对外直接投资从1985年至2007年增长了32倍, 年均增长约17.2%, 远远超过了GDP增长比率。FDI占世界GDP总量的比率由1985年的不到0.4%大幅度提高至2007年的3.4% (1) 。这意味着世界的相互依存关系正在强化, 全球化趋势正在加剧。

二、经济全球化的观点

相对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证明地球是“圆的”, Friedman先生2004年2月的班加罗尔之行后意识到:“全球的竞技场变平了, 世界变平了。”他参观印度最大的信息产业Infosys后, 感悟到:人类历史上从来未有这样的时刻:越来越多的人会发现他们能够找到越来越多的合作对象和竞争对手, 人们将和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互相竞争和合作, 人们将会在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上互相竞争和合作, 人们的机会将越来越平等。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是电脑、电子邮件、网络、远程会议和各种新软件。

作为李嘉图理论的信徒, 他还相信:随着全球经济规模的壮大, 馅饼越来越大, 每个人得到的份额也会增长[3]。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Bhagwati教授通过亚洲开发银行的数据证明, 中国的积极对外经济政策帮助中国的贫困比率从1978年的28%降低到1998年的9%, 这是全球化对中国产生的积极影响。但同时他并不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他认为可持续的全球化进程应该是“被管理的”[4]。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Stiglitz教授认为全球化并没有让尽可能多的人群受益, 它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际金融体系的结构缺陷、不完全信息和不完全竞争。推广全球化的同时, 一部分地区贫富差距的扩大, 环境问题的出现, 经济的不安定以及发展中国家向市场经济国家过渡出现的问题等需要政府和国际组织进行政策上的调整[5]。

我们充分肯定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同时也应该了解由于国际架构的不完善, 中国可能面临不仅仅国内的不安定因素。在正确理解全球化对中国经济产生的正负面影响的基础上, 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必要的宏观和产业政策调整, 使全球化真正帮助中国现代化建设。事实上, 我们已经看到了最近世界的不安定因素。

联合国公布的《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指出, 世界经济进入衰退期, 国际贸易前景暗淡, 发展中国家将受到深远影响, 全球在减少贫困、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方面取得的进展可能大幅倒退。而爆发的主要导火索是2007年夏季开始的美国住房市场次级抵押贷款危机。这次危机在2008年不断扩大, 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 金融风暴再次引发了全面的经济危机, 发达国家已经陷入经济衰退, 新兴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迅速下滑, 包括过去几年经济增长强劲的一些国家。

下面将通过贸易和投资面来分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正负面影响。

三、贸易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并且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贸易依存度提高, 中国和世界经济的相互关系增强。

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突飞猛进, GDP由1985年的3090多亿美元, 迅速提高到2007年的33820亿美元 (1) , 经济规模已经超越德国, 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实体 (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经济年均增长11.5%, 比世界均速快了4.8个百分点。阿克塞尔德勒赫计量研究显示, 1975~2000年间, 中国经济全球化指数上升了2.14个百分点, 这直接导致了同期中国年经济增长率上升了2.33个百分点 (2) 。

中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发布的报告显示, 2007年, 中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提高到8.8%, 世界排名跃居到第二位。中国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2007年也提高到6.7%, 位居世界第三位。从图1可以看出, 中国的贸易依存度 (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从1985年的8.8%大幅度提高至2007年的37.1%, 表明了出口对GDP的贡献在不断增强。加强国际合作, 已经成为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的理性选择。

但同时, 出口产品的消费品20%强输出美国, 需要调整贸易均衡, 避免美国的经济调整产生的压力。其次随着贸易的扩大, 保护主义和其他贸易问题不断出现, 需要我们积极面对。中国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指出, 近期的经济危机蔓延全球, 各国可能会竞相采取保护本国产品的措施, 中国实际上会成为最大的受害者。中国出口占世界总量的8%左右, 而所受到的贸易保护诉讼达到15%以上。如果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出现抬头, 那将带来世界范围内的贸易萎缩和投资下滑, 对此我们国家应保持警惕。

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 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在提高

中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工业制造品的出口迅速发展以及出口产品的多样化, 20世纪80年代以纺织品为主的出口结构已经被90年代的电子和电器产品所取代。发达国家开始认为中国将在世界贸易中威胁它们一直占据相对优势的高附加价值产品[6]。

如图2所示, 中国出口工业制造品从1995年的1245亿美元大幅度提高到2006年的8935亿美元, 并且对初级品的比例也从1995年的5.2倍提高到2006年的12.2倍。如图3所示, 纺织品出口占总出口比例从1985年的29%下降到2006年的12%, 而一般机械、电子产品以及电器产品分别从1985年的1%、3%、2%大幅上升到2006年的18%、20%和9%, 并且电子 (计算机设备和零部件为主) 和一般机械已经分别成为第一和第二大出口品种。单纯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出口结构已经逐步发展成资本和劳动密集型并举的出口结构。

但同时因为我国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2006年以纺织品、食品、纸张和玩具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占相当大的比例 (33%) , 即使占最大比例的一般机械、电子和电器产品 (47%) 也多以OEM (代工) 方式出口到日本、美国和欧洲市场。中国被发达国家看作是组装和加工的主要“世界的工厂”而存在, 外国的资本在资本构成上仍然占较大的比例, 存在发展的脆弱性, 如何提高内需的依存度已经被我国政府摆上日程。

我们可以根据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7]看中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如图4所示, 我们发现1985年占最大相对优势的纺织品 (5.27) , 尽管2006年仍然占相对优势 (2.70) , 但已经退位于玩具及其他轻工类产品 (3.10) 和家用电器类 (3.00) , 处于比较优势的第三位, 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资本密集型产品一般机械和电子产品分别从1985年的相对劣势 (0.10和0.24) 转变为2006年的相对优势 (1.41和1.57) , 但是其他资本密集型产品化学、精密仪器以及运输机械仍然处于劣势地位, 2006年分别是0.45、0.18和0.88, 可以看出资本密集型产品处于两极分化, 我们国家的出口商品架构明显是仍然具备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特征。资源类产品石油和金属非金属等均呈比较劣势, 2006年分别是0.09和0.75, 说明我们国家资源贫乏, 严重依赖进口。

张鸿利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纯出口比较优势指数NEPR, 比较和评估了2003年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发现, 纺织品中服装类别RCA和NEPR均高于所有的出口商品, 显示出很强的国际市场竞争优势, 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在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中得到了很好的反映。而机械制品中, 一般机械表现出一定的比较优势以外, 其他机械产品进出口接近平衡, 基本上处于产业内贸易状态。需要我们正确了解我国产业内贸易的机构和现状, 应该在政策上加以扶持与引导, 促使这些行业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 不断改善工业产品的品质, 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 从而使我国的工业发展与对外贸易在不断追求动态比较优势中获得更多的动态利益, 促进我国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8]。

五、跨国公司为主的FDI促进了产业间贸易额不断提高

上面分析发现机械类产品的比较优势大幅度提高, 其主要原因是日本随着本国货币日元的升值和劳动力工资成本的上升, 不得不把缺乏比较优势的生产工序或区段 (主要是电子和电器产品) 转移到亚洲周边国家, 集中发展本国的优势产业, 提高经济竞争力。而中国同时期改革开放的政策实施, 促进了商品的自由交换, 也促进了中国发展机械类产品所需的资本、技术和人员的引入。

中日以机械为主的产业内贸易快速发展, 跨国企业直接投资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传统的贸易理论无法解释我国的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的现状。20世纪70年代末, 随着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和跨国公司活动的频繁, 一部分经济学家开始用新的方法来研究贸易的原因和结果, 研究新的贸易结构与贸易政策, 创立了一系列新的学说。200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保罗·克鲁格曼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创立了“规模经济贸易学说”, 即“新贸易理论学说”。这一理论以企业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世界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为基础解释战后发展迅速的工业国之间和相同产业之间的贸易。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 我们可以运用比较优势来分析此现象;但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推动全球化发展的潮流下, 产业内在地域间分工合作愈来愈紧密, 这应该是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可以说规模经济以及垄断竞争理论更好地解释了我国现阶段的机械类产品出口大幅度提高。尽管中国存在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吸引外国的直接投资, 但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周边国家竞争力的加强, 中国需要产业集聚来扩大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规模优势。

跨国企业为了规模经济和强化垄断优势, 积极在中国投资办厂, 它们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大幅度提高, 也促进了机械电子产业在中国的发展。

松村和藤川指出现今的全球化发展趋势是跨国企业促进了产业内国际分工的结果, 苏美冷战后世界最主要的经济现象是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及银行在全球的迅速扩张。跨国企业首先逐渐在海外建立具有当地法人资格的分公司, 其次逐渐建立了企业内部的国际分工体系 (比较优势的内部化) 。1995年3.9万家的跨国企业拥有的27万家海外分公司的海外销售达到6万亿美元, 相当于美国同时期GDP的82.7%。

中国利用外资自1985年一直位于发展中国家首位, 从近34亿美元大幅度增长到2007年的835亿美元, 即使在世界上也仅次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和荷兰, 位于世界第六大外资引进国。尽管我们看见FDI不断增长的趋势, 但从图5中我们也发现, 自1994年开始, FDI相对于我们国内经济水平有放缓的趋势, 它的增长趋势也在放缓, 需要我们实证分析。如果FDI以后减少, 是否会影响部分产业的出口和就业水平。

六、总结和新的课题

1.全球开展贸易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但较高的贸易依存度, 使中国容易面临国际市场下降趋势的冲击, 需要强化国内消费和国内投资在GDP的比重, 以减弱一部分主要消费市场, 例如美国经济下行的压力。随着贸易的扩大, 贸易摩擦也日渐增多, 需要更好地利用国际规则保持贸易的稳定发展。

2.出口结构优化。以前纺织品为主的劳动密集型结构开始优化成劳动和资本密集型并存的出口结构, 但是仍有一部分主要资源和食品严重依赖进口, 需要通过与国外资源类公司合作, 稳定货源地和资源价格。最近中铝和力拓的合作是很好的先例。但我国大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参与全球化进程中, 需要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3.产业内贸易增加对我们国内的产业构造和生产要素市场给予的影响有多大, 相关的实证研究基本没有, 需要以后综合微观和宏观的理论和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主要产业的基础零部件依赖国外进口, 受制于人, 如果国外供应商企业在基础零部件供给、价格、供货期、规格等多方面对我国采取限制, 将影响产业的正常发展和做大做强。

4.跨国公司为主导的直接投资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但最近增长趋势有所放缓, 需要我们了解原因, 并逐步加强国内资本对一部分优势产业的投资。

摘要: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出口结构的优化、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长,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 由于中国贸易依存度高, 当国际市场发生某种不利变化时, 中国国内经济会受到一定的冲击。文章首先介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和中国贸易发展现状, 然后分析贸易出口增长变化、出口结构的变化、比较优势的变化以及产业内贸易的实质和动因, 最后提出一些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

参考文献

[1]维基百科[EB/OL].http://zh.wikipedia.org/.

[2]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9593.htm.

[3]Friedman, Thomas L.the World is Flat[M].Holtzbrinck Publishers..

[4]Bhagwati, Jagdish.In Defense of Globaliza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5]Stiglitz, Joseph E., 2006, "Making Globalization Work", W.W.Norton.

[6]Guillaume Gaulier, Francoise Lemoine, Deniz unal-Kes-enci, 2004:"China's Integration in Asian Production Net-works and its Implications", RIETI discussion paper series04-E-033.

[7]Balassa, B. (1965) .Trade Liberalisation and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 Manchester School, 33, 99-123.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经济的发展研究 篇3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被看作一股难以抗拒的力量向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袭来, 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与反抗。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不仅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对外贸易结构的不断优化,深刻影响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唯一正确的选择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今天的经济全球化的多变性与复杂性,既要把握住历史机遇加快发展,又要审时度势规避风险、迎接挑战。本文提出了一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我国经济的策略,希望借此可以使中国真正分享到经济全球化的利益,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使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中不可忽略的力量。

1、积极参与国际协商事务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由于固有的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未能够被打破,这样,在国际社会当中,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地位将会更为不利,南北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这是由于都是由发达国家来制定全球游戏规则的,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中,唱主角的是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仅仅是配角。中国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之一,需要跟其他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前提条件,严格规范全球化的发展方向,积极地面对全球化的竞争规则。只有这样,才可以防止全球化所导致的区域之间的“环境寻租”与“资源寻租”,才可以逐渐地缩小南北差距,才可以健康地传承人类社会的文明,真正地为人类社会谋福祉。因此,中国一定要借助多种方式参与到国际协商当中去,以充分地体现出我国在国际事务当中的主导性。

2、健全相关体系建设,增强金融风险防范

现代化经济的核心是金融。当前形势下,中国的金融体制还面临着不少的问题,比如不够合理的融资结构和不够完善的金融体制等。为此,中国需要创建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地健全企业融资结构;对于坏账和呆账,要创建一系列金融风险的防范机制;对中国人民银行加强宏观调控,注重建设金融法制,建立自主性的金融司法系统,促进金融监督和管理的法制化。与此同时,使中国金融业的透明性提高,确保任何的金融制度都是透明的,进而防止金融风险的发生。加快资本的自由流通,尤其是一些实施投机性炒作的短期资本,往往会造成金融危机。国家金融稳健运行的基本保障是创建科学的金融防范机制,以更加有效地保护各个方面的利益。各个监管机构如保险、证券、银行等一定要统一行动,且要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制,以使监管的合力形成;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应用外资的过程中,应用好内资;提高风险观念,树立自控思想,改变轻视工作落实重视制度建设的现状。

3、转变经济增长的模式

当前形势下,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得益于高能耗和高投资,这种经济增长的模式只是顾及到了眼前的、短期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长远的利益。一方面,资源是比较有限的,高能耗的经济增长方式不会长远,并且也会使环境遭受污染。另一方面,高投资就一定要求高积累,在分配国民经济当中,倘若积累比消费高很多的话,那么就不利于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不但不能够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热情,而且还会导致供求的不平衡,最终阻碍经济的发展。为此,以长久的发展眼光来看,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将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从上个世纪50 年代,一些经济学家通过研究,证实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也就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多个领域的普遍应用和科技的普遍应用。因此,在中国以后的经济发展当中,要想真正地转变高投资和高能耗的经济增长模式,就务必需要:第一,注重低能耗经济的发展。在有限的自然资源条件下,要想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中国注重低能耗经济的发展,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但能够保护环境,而且能够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第二,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纵观经济高度发达的一些国家,它们的主导产业是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作为主导的第三产业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有效地缓解就业的压力。第三,注重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产业的科学技术含量大大地提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就在于科技。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之下,中国就需要注重知识经济的发展。

4、货币政策的不断调整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之下,提高了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程度,中国务必要根据国情,创建一系列货币政策体系。当然,这并非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够完成,这个过程是逐步推进的。第一,注重货币市场的发展。比如创建国内的外币同业拆借市场以增强货币市场和经济全球化之间的联系,搭配应用宏观经济政策,以解决经济全球化所导致的货币政策困境。第二,根据经济全球化影响下货币政策功能的改变,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调整策略。在对货币供应进行控制的过程中,需要思考经济全球化影响之下货币政策实质性的改变,根据货币投放结构与货币政策结构的改变,实施一定的调整策略以尽可能地使货币供应平衡。第三,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且要重视汇率和利率的相互协调。在经济全球化下,汇率和利率都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汇率的多少通过影响国内外资金流通与对外贸易而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货币政策一定要考虑到人民币的对外价值与对内价值,以实现内外平衡。

5、创建人才培养机制

说到底,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之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可是,从当前中国的人力资源现状来讲,中国的人才素质整体不高、人才的结构不够合理,因而不能够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倘若不能够尽快地改变这种现状,那么就无法有效地增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难以使中国在世界上立足。为此,中国一定要注重建设高素质的人才,进一步地改革人才制度,创建能够充分地体现人才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的有效机制,为培养优秀的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最终形成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结语:总而言之,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之下,中国经济的发展形势是非常严峻的。中国要想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就务必要不断地思考经济发展的战略,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只有如此,才可以确保中国经济的迅速,稳定和健康发展。(作者单位:保定保菱变压器有限公司)

参考文獻:

[1]詹洪华.论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经济发展[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1)

[2]耿亚萍.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3)

[3]刘树本.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 2011(12)

[4]吴念鲁.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J].内蒙古金融研究. 2010(03)

[5]方刚.经济全球化下中国企业的发展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1(3)

[6]高万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思考[J].科技资讯.2012(32)

全球化经济发展 篇4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的具体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具体特征表现为:

(1)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因素有:①科学技术的进步;②市场经济体制的拓展和完善;③全球资源配置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各国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交叉渗透形成全球社会再生产。

(3)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贸易、投资和金融的全球化。

(4)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是跨国公司。

二、国际经济-开放经济之经济全球化练习题

下列有关经济全球化说法正确的有( )。

A. 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关系因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

B. 经济全球化产生了内在的微观基础是全球资源配置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C. 经济全球化导致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资本国际间流动更加便利;

D. 由于经济规则制度的制定权和解释权被操纵于经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应该反对经济全球化;

E. 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经济全球化具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战略 篇5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战略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将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一方面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务件,一方面也对中国经济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我们必须构建21世纪国家经济安全保障机制,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的互动中,确保中国经济安全和持续发展.

作 者:崔如波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400041刊 名:探索 PKU英文刊名:PROBE年,卷(期):“”(5)分类号:F0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国家经济安全 保障机制

全球化经济发展 篇6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全球化与中国立法发展二

实现享有充分的人权是全人类共同的理想和长期以来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立法确认的根本价值。把保障和充分实现人权作为中国立法的观念明确确立下来,是90年代以来立法新发展的成果。过去,尽管中国宪法和其他立法对于公民权利予以了全面、充分而真实的规定和保障,但是人权这个概念并没有被完全接受。1991年,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第一次正式以国家文书形式全面确认并阐述了中国的人权观念和人权政策;1997年,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强调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同时,首次以执政党的最高纲领性文件的形式,提出要实行依法治国和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从而把人权这一基本价值引入中国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当中,引入到了法治以及立法领域,使中国立法原有的关于保障权利和自由的观念更加明晰化、更加符合国际立法发展的时代潮流。1991年以来,立法的人权观念得以逐步确立,并被贯彻在中国的许多立法之中。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等法律的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法律的修改,都体现了中国立法的人权保障观念和内容。在国际领域,继中国批准或者参加了18个国际人权公约之后,1998年中国政府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2001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经济、社会和

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这些立法措施,表明了中国对国际人权的进一步认同和对国内人权保障的进一步强化。

(三)区分公法与私法的立法观念

公共领域与私人范畴、公法与私法的区分,是国际上以及多数国家立法中通行的做法。即使在过去中国国内法上完全不承认私法存在的年代,中国的国际法学界仍然保留着国际公法与国际私法划分的原则。这足以证明,在国际通行的概念、范畴乃至整个话语体系和习惯规则面前,单独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抵制和话语排斥是多么的无能为力。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已逐步突破了闭关锁国的藩篱,但是长期以来,中国立法观念中却不承认公法和私法的划分。这主要是因为受到前苏联法律理论影响的结果。在前苏联,学者们根据列宁于1922年确立的政治原则:“我们不承认任何‘私法’,在我们看来,经济领域中的一切都属于公法范围,而不属于私法范围。„„由此只是扩大国家干预‘私法’关系的范围,扩大国家废除‘私人’合同的权力,„„而是把我们的革命法律意识运用到‘公民法律关系’上去”,否定了公法和私法划分的前提与标准。所以苏联长期以来排斥公法与私法的概念和划分。受苏联政治观念的影响,出于中国计划经济和政府集权管理的需要,过去的立法观念认为,一切法律都属于公法,而不存在任何所谓的私法。这一理论适应了“权力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并成为在这种体制下实行政企合一,运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及否认企业、个人的独立性和利益的法理根据。”由于要完成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有必要根据市场经济的性质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一种是法律地位平等的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另一种是国家凭借公权力对市场进行干预的关系。

规范这两种关系而形成的不同性质的法律差异,是指导现代中国立法按照公法领域和私法领域的不同性质和要求进行立法的依据。制定公法性质的法律,目的在于规范、制约公权力,保证公权力依法授权和合法行使;制定私法性质的法律,目的在于保障权利的合法取得和平等、自主地行使。此外,还要加强公

法与私法相结合方面的立法-社会法的创制。应当说,中国在这三个方面的立法都有缺失,特别是在体现公法控权、私法自治、社会法能动的特征要求方面,尤显不足。

在全球化背景下,划分公法与私法的立法观念对于中国立法发展具有重要地指导作用,为中国借鉴国际立法标准建立自己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奠定了必要的立法理论基础。

(四)国内立法与国际立法接轨的观念

全球化时代,经济的一体化对各国发展本国经济的国内立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出现了“国际法的国内化”,“即国际组织的条约、规章为内国所接受,转变为对内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则”;以及国内法的国际法,即“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所流行的法律制度或法律思想由于某种原因转变成为一种国际潮流,在受到它们影响的国家或地区乃至全球流行。”国际法的国内化,国内法的国际化,国际法与国内法的互动,都是全球化时代立法发展的一个特点和主要内容,加入或者卷入全球化过程的各个国家,概莫能外地要受到影响。

中国要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参与国际经济的合作与竞争,在立法上就必须转变过去闭关锁国的观念。为了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经验。„„对于国外立法中比较好的又适合我们目前情况的东西,我们都应当大胆吸收。他们走过的弯路,也值得我们借鉴。有些适合我们的法律条文,可以直接移植,在实践中充实、完善。”起草1954年宪法时,毛泽东提倡学习、研究和借鉴外国宪法的经验,为中国立法与国际接轨提供了范例。1953年12月下旬,中共中央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毛泽东率宪法起草小组一行到达杭州。从此,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工作正式启动。在毛泽东亲自领导下,起草小组制定了工作计划。1954年1月15日,毛主席给在北京的刘少奇及中央有关领导写了一封电报,通报了起草宪法的工作计划,并要求他们参阅各国宪法。电报的内容是:少奇同志并中央各同志:宪法小组的宪法起草工作已于一月九日开始。„„“为了在二月间政治局便于讨论计,望各政治局委员及在京的中央委员从现在起抽暇阅看下列主要参考文件:(一)一九三六年苏联

宪法及斯大林报告(有单行本);(二)一九一八年苏俄宪法(见政府办公厅编宪法及选举法资料汇编一);(三)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人民出版社人民民主国家宪法汇编,该书所辑各国宪法大同小异,罗、波取其较详并有特异之点,其余有时间亦可多看);(四)一九一三年天坛宪法草案,一九二三年曹锟宪法,一九四六年蒋介石宪法(见宪法选举法资料汇编三,可代表内阁制、联省自治制、总统独裁制三型);(五)法国一九四六年宪法(见宪法选举法资料汇编四,可代表较进步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内阁制宪法)。有何意见望告。”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所有的重要立法,几乎都参考、学习或者借鉴了国外的立法经验,在许多立法论证材料中,都附有一定数量国外相关立法的资料。

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则和基本国情的前提下,立法与国际接轨,是中国这样的后发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加速建成现代化国家的一条捷径。然而,过去有人用“姓资”、“姓社”的意识形态标准和思维看待这个问题,认为国内立法包括经济立法与国际立法接轨,是中国法学界“自由化”的表现。这种看法,表面似乎很“坚持原则”,很“马列主义”,实际却思想僵化,十分幼稚,极大地掣肘了中国改革开放基本决策的实施,阻碍了“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实现。借鉴和吸收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立法经验,是对人类文明、特别是政治文明成果的借鉴和继承,是发展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中国要制定的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本质上是现代市场交易的规则,它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共同的客观规律。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只有毫无历史知识的人才不知道:君主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我们转变立法观念,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及其条件进行立法,借鉴和吸收国外的立法经验,与国际惯例接轨,是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举措,可以大大加快中国立法的发展步伐。

从另一个角度看,“接轨”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法律的趋同化”。法律的趋同化“是指不同国家的法律,随着社会需要的发展,在国际交往日益发达的基础上,逐渐相互吸收、相互渗透,从而趋于接近甚至趋于一致的现象,其表现是在国内法律创制和运作过程中,越来越多地涵纳国际社会的普遍实践与国际惯例,并积极参与国际法律统一化的活动等等。”法律的趋同化不仅表现在私法领域,而且在公法领域也

有所表现。如在宪法领域,代议民主制、选举制度、权力分工与制约制度、保障基本权利和自由制度等,在宪法中都有体现;又如,在诉讼法领域方面,德国奥格斯堡大学教授约阿希姆?赫尔曼认为,中国1979年颁布的刑事诉讼法,至少在6个方面与德国刑事诉讼法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1996年,中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学习和吸收了国外立法的许多经验,如罪刑法定、无罪推定,取消反革命罪等等。1997年对中国刑法的修改,中国的最高立法机关认为,这部刑法的修改:“总结了我国实施刑法的经验,吸收了国外刑事制度中的许多有益规定,法律条文也由原来的192条增加到452条,从而形成了一部„„符合现代刑事立法趋势的刑法典。”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大多数立法,在论证、调研、起草、审议等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学习和借鉴了国外的立法经验。在跨世纪前后的司法改革中,有关庭审制度、证据制度、法官衔级制度、司法人员考试制度、死刑执行方法、法律援助制度,法锤、法袍、眼罩等的使用,以及监狱制度的改革等等,都体现了与国际接轨(或者叫做回应全球化挑战)的特点。从一定意义上看,21世纪合格的立法者,应当具备了解、知道、比较、学习、借鉴、参照国外立法经验的能力(这是依法执政、民主宪政立法和全球化立法的必然要求)。立法须有外国相关资料和经验的背景,这似乎已成为中国立法的一种趋势,缺了这个环节,法案就难以获得通过。立法的接轨或者立法的趋同,反映了中国立法观念的重大转变,这种观念的更新,更有利于中国立法发展加入到全球化的进程中,当然,这一进程同时也会对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建构和中国法律本土化过程产生巨大冲击。

二、全球化时代中国立法发展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中国立法既需要面对并且解决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需要关注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国际立法和中国国内立法产生的强大冲击和影响。在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中国的立法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以解决。

(一)立法发展如何实现中国国情与全球化的协调统一

应对全球化挑战,学习、借鉴外国和国际上的立法经验,必然会产生如何与国情相适应、相协调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中国立法必须立足于自己的国情,即:

1、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市场经济发展还处于创建时期,各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

2、中国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但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待加强和提高;

3、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有自己独特的道德观念和伦理价值标准,中华法系源远流长,中国立法的本土资源十分丰富。另一方面,中国是在一个开放的全球化时代进行立法,中国立法还应当注意与全球化协调一致。全球化是一个充满悖论的过程:世界经济与国家利益的冲突、理性认识与民族感情的价值危机、“西方化”与现代化的不同理解、物质的富饶与道德的低迷、社会的富裕与贫困的两极分化,全球化与本土化,国家主权的削弱与全球治理的勃兴,保障人权和基本自由与防止国际恐怖主义,尊重国家主权与防止干涉内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等等,都严重地困扰着处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甚至每一个个人。

这些现象在中国立法发展中也会表现出来。例如。传统中国法文化与现代法文化在价值、结构、行为等方面的不一致如何协调;中国法的民族性与世界立法发展的国际性怎样互补;在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短缺等现实因素对立法形成制约的条件下,如何保证立法更多地参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国加入WTO带来的法律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影响、制约甚至左右中国立法的发展方向、过程和具体立法的命运。尤其是在“把全球化定性为多元主义的过程,一种经济、政治、文化纵横交错的非固定流体”的情况下,中国立法发展将面对法律多元主义的冲击和挑战,在民主、人权、法治、宪政、平等、自由等法文化观念方面,与西方价值观以及其他文化的价值观念发生既相互影响、交互作用又相互冲突的势态。中国立法发展要找到解决上述矛盾的办法,将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在立法过程中,实现中国国情与全球化的协调统一,所遵循的理念和原则应当是:首先,坚持从国情出发,任何时候都应当立足于中国传统与文化、历史与现实、经济与社会、人口与生态等基本国情,使立法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的土壤;其次,尊重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规律和形成的规则,只要中国仍然坚持改革

开放政策,打算继续在国际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谋求本国的国家利益,就应当认识并把握全球化的规律,加入全球化进程,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坚持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接受全球化的“游戏规则”;第三,接受全球化游戏规则与从中国国情出发,应尽可能地实现协调统一,通过立法方式将全球化的法律规则转化为中国国内法的条款,取得中国国内法的法律效力。如果两者发生冲突,一般应当按照“国际法优于国内法”的原则来处理。由于中国在这个问题上尚无明确法律规定,因此,可以考虑在下次修宪(或者以其他基本法律的立法方式)时做出原则性规定或者解释。

(二)中央与地方立法权限的合理划分

全球化所具有的渗透力和冲击波,与中国的进一步扩大开放和下放权力等政策相结合,对于中国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而言,常常意味着更加开放、更加具有灵活性和自主权。中国经济改革出现的经济主体多元化、经济利益多样化的现实,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不断强化和发展,都会在立法上表现出向中央争取更多立法权力的倾向。实践业已证明,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始终贯穿着地方权力日益扩张、中央权力逐渐式微的特点,突出地表现为地方以各种方式扩大其立法权限。

如何才能找到一个中央和地方都能基本接受的立法权限划分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还没有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在实体上,立法法划分的中央权限,是否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改革开放、调动地方和基层积极性的需要,适应全球化时代权力向下的趋势,还值得研究。在程序上,立法法确定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专属立法权,被解释为“划出专属立法事项,只是说明,这些专属事项只能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其他国家机关非经法律授权不得对上述专属事项予以规范。但这并不意味着,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只能在专属立法权范围内开展立法,对专属立法权之外的其他事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仍然可以制定法律。”这种解释,值得商榷。众所周知,在划分立法专属权的国家中,通常还有“共有立法权”和“剩余立法权”的部分,如果专属立法权只具有排他性,而没有自限性,它对专属立法权之外事项还可以制定法律,那么,“共有立法权”和“剩余立法权”范畴就没有必要了,因为所有拥有

全球化经济发展 篇7

1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对经济全球化的问题上, 一直以来世界各国的学者们都是持有不同的观点, 有些对全球化持有支持的态度, 有些则是反对的态度。但是,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各界的生产力和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不可阻挡也不可逆转的。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 使得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产生了良性的循环, 在资源上实现了优化配置, 使得各个国家之间加快了合作的进程, 促进了经济往来。这种经济进程的加快, 使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 打破了传统的思想禁锢, 在价值观念上有所变革, 在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 利用世界资源的优势, 发展自己的经济, 使本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这是一个有利的时机。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一直都在参与着经济全球化的经济活动, 在这其中, 中国果断的制定对自己有利的经济政策, 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在这种形势下, 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的增强, 在经济发展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1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在资源上提供了有

利的条件, 中国不仅可以利用国内的有效资源, 同时还可以充分的利用国外的有效资源来发展自身的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生产要素在世界各国中自由的流通使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 将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上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在经济发展中, 各国的经济要素中, 互相促进, 互相发展。在这一过程中, 每个国家都可以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优势, 这样的话, 在全球经济范围内, 就将各国的优势集中起来, 实现了优势互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中国在劳动力的成本是市场规模方面都占据了相当大的优势, 对于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非常有利。在贸易和资源可以自由发展的背景下, 中国可以对国内的资源和市场劣势进行有利的调整, 充分的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不断的充实自己, 不断的壮大。

1.2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下, 增强了世界市场的竞争力, 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 增加了合作的机遇

世界各国在看好中国市场的形势下, 纷纷的在中国投资建厂或者是设立子公司, 这种态势的形成, 使得中国可以解除到世界上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对中国的技术研发和改革提供了机遇。在这种形式下, 市场竞争不断的加剧, 那么也就促使了中国的企业不断的扩大经营规模, 在技术水平上不断的创新, 为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创造了有利的机遇。

1.3 有利于中国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资金及管理经验

中国的经济由于处于闭塞状态较长, 即使在改革开放以后, 在技术和创新上仍处于劣势。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有利的利用了我国人力资源充沛, 擅长生产和制造的优势, 吸引外资及发达国家先进的生产技术, 有效的促进了我国的产业升级换代, 有利于我国自主创新及经济的快速发展, 从而达到缩短及赶超发达国家, 实现我国经济强国的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已足以证明中国经济在全球化的发展下已实现了腾飞, 我国已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 利用经济全球化的资源, 有效的在国际市场中占领了自己的地位, 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提高, 使中国挤身于世界经济强国之列。

1.4 经济全球化为中国进行人才交流提供了更加宽阔的市场

众所周知,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各种人才交流增长的速度将超过货物和资本的增长速度, 人力资本将成为最有价值的资本。随着中国经济的长足发展和有关吸引人才政策的出台, 中国对世界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中国引进人才的力度和数量继续增加, 与此同时中国也派出了大批优秀人员出国深造, 学习别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管理经验, 这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力量。

2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国内产业和市场将造成一定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把中国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结为一体, 通过封闭市场来保护中国产业的做法越来越不可能。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 中国的国内产业将面临外国竞争力的冲击。过去, 中国通过贸易保护的办法建立了门类繁多、体系齐全的国内产业, 这些产业中的大多数都不具有国际竞争力, 开放国内市场后所受到的外来冲击将是巨大的。现在, 中国仍然存在较多的贸易壁垒, 所以中国国内产业所受到的冲击并不大。但是, 绕过贸易壁垒, 通过投资方式进入中国国内市场的国外商品的冲击已经把民族产业“整得够呛”。

目前,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后, 随着中国国内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 国内产业所受到的冲击将会越来越大。经济全球化可能诱发中国国内金融风险。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方面, 一在金融全球化浪潮中, 国际资本流动的速度大大加快。在流动的国际资本军中, 短期资本即“游资”占有很大的比重。这种国际资本的最大特点是投机性强, 它以很快的流动速度出入于各国的资本市场, 在给各国带来巨大的资金供给的同时, 也给各国的金融和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如果短期国际资本突然大规模撤出本国市场, 本国将不可避免地发生货币和金融危机。

经济全球化使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每天都发生着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大规模流动。通过这种日益密切的经济联系, 中国在影响着世界, 世界也在影响着中国。国际性的经济波动和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金融危机等现象将通过国际经济的传递机制影响到中国, 如果中国的经济结构存在某些类似的隐患, 这些现象不可避免地要在国内出现。即使中国的经济一点问题都没有, 由于心理因素的作用, 也要发生一定程度的波动, 只不过程度较低和时间较短而已。

3 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要想在未来的世界经济格局中保持一定的地位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中国只能抓住机会、直面挑战, 积极的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

参考文献

[1]孙居涛.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改革开放[J].江西社会科学, 2003, (02) .[1]孙居涛.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改革开放[J].江西社会科学, 2003, (02) .

[2]李勇军.全球化浪潮—中国经济安全面临的挑战与抉择[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2]李勇军.全球化浪潮—中国经济安全面临的挑战与抉择[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服务外包发展 篇8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服务外包

0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全球业务外包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经历了大量对外转移制造业后,现在又开始将其认为非核心的服务职能向海外特别是向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转移。这种新的国际分工的发展前景广阔,对整个世界经济将会产生重要影响。在这种大背景下,对干业务外包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业务外包动因、影响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可以使我们对于这一当前重要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进而提出中国的应对策略,使中国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发展机遇,发展中国的国民经济。

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它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总是在不断扩展和深化。特别是在冷战结束之后,市场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发展,和平发展成为了时代的主题和主流,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取代过去的军备竞赛等,这些都使得经济全球化的政治障碍大大减少,并且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现在,各国经济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依存程度普遍提高,经济过程的全球化、自由市场经济的迅速扩展正在把所有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纳入全球市场经济体系,无国界竞争逐步形成,传统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界限已不复存在。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赖克在<美国下一条国界>中这样写道:全球正在变成一个单一的市场,哪里成本最低,就在哪里生产,根本不考虑国界问题。因此,使得经济全球化成为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使企业面临着更为广阔的市场容量,使他们更有必要和可能展开更大规模的生产和销售,以充分的实现其规模效益:另一方面,也使企业面临着全球范围的激烈竞争,原有的市场份额以及垄断格局将不可避免的受到调整。经济全球化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分工合作的持续发展,市场的不断扩大和科学技术的讯们发展业加速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不断调整,大的跨国公司再也不能包揽一切,必须在行业间、企业间甚至生产流水线上的水平分工协作,这就引发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争夺优秀的外部资源共同开发市场的激烈竞争。同时,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和深化,各企业间的相互依赖和协作的关系就越密切,企业仅依靠增设分支机构,组建合资企业来扩展产销体系已经远远不够,即使他们有能力建成多样化的系统,也很难做到反应敏捷、转换灵活。所以,把核心的业务外包给更为专业的公司,以提高市场反应的速度已经促使企业发展外包。

随着外包的深化,初级阶段的生产外包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而服务外包的出现,成为了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要推动作用。发展服务外包对促进产业升级、促进劳动就业、促进国外直接投资和促进技术进步有这很重到的意义。

2经济全球化下中国服务外包的现状

总的来说,我国服务外包起步虽晚,但发展较快,在服务外包承接国中处于第二层次。近年来,我国服务外包从无到有,规模不断扩大、领域逐步拓宽,业务范围主要涉及电子信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对象涉及日、韩、欧、美、印度等。在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分布中,我国所占市场份额还比较小。但是近年来,中国继续加大力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国家和各地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支持优惠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交通、电信和网络基础设施快速增长:企业自身素质、服务质量、信誉与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虽然中国服务外包的市场规模还较小,但是“中国服务”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所瞩目。2008年,中国服务外包发展仍显现快速增长,至2008年,全国服务外包企业以及发展到3302家,取得各类资质认证的服务外包企业达1192家,从业人员52.7万人。

中国IT服务市场仍然保持继续增长,占据中国IT服务市场最大份额的服务仍是系统集成,硬件产品支持与维护和软件定制开发的规模所占比例仍较高,但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和发达国家相比,目前中国BPO市场仍热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从供给角度看,大多数中国本土服务商还是以数据处理事务外包为主,能够处理复杂业务或高端服务的企业仍然很少:从需求角度看,目前尝试外包的仍然以跨国企业为主;从行业来看,则是以银行、保险、制造等几个行业为主,其他行业对业务流程外包的接受程度较低,仍处于观望的状态:从外包的职能角度来看,目前还是以客户关怀、人力资源和财务外包这几个职能为主。不过因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承接欧美市场的离岸服务增速有所下降,单欧美业务总体规模的增长仍非常可观,这表明中国有更多的服务承接商开始重视开发欧美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同时香港和台湾两地的市场份额达到了14.2%,成为了内地市场非常重要的业务来源,凭借内地的语言、地缘、文化优势,这部分市场还将继续稳步增长。

中国服务外包市场起步较晚,但是重视服务外包发展的社会坏境已经形成。众多国内企业已经意识到运用服务外包能够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开始尝试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的外包;中国人力资源丰富,同时,劳动力价格合理、稳定,具有成本优势,但高端适用型人才仍是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关键障碍;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逐步提高,诚信环境基本形成;服务外包各类行业协会开始积极建设和运作,正在积极筹划建立全国性的服务外包行业协会,同时,服务外包研究机构、咨询机构、高等院校积极关注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对产业发展规律、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服务。

3发展中国服务外包的对策与建议

我国政府清楚地认识到大力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2006年3月公布实施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建设若干服务业外包基地,有序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为落实这一战略构想,商务部决定实施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即在“十一五”期间,在全国建设10个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推动100家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将其一定规模的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到我国,培育1000家取得国际资质的大中型服务外包企业,创造有利条件,全方位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不断提升服务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我国服务外包的一些建议。

3.1借鉴经验政府应借鉴别国的经验,制定承接服务外包的优惠政策。总的说来,我国发展服务外包起步较晚,我国政府应借鉴印度和菲律宾等国的经验,首先,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到承接服务外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尽快建立有关部门协调管理机制,以便对服务外包予以统筹并实施宏观指导和有效监管。其次,应研究出可以促进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的鼓励政策和措施,设立服务外包特区,在财政税

收、投融资、进出口、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人才培训、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再次,举办研讨会和展览会等专门为我国外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出谋划策,政府部门应该及时为企业提供发包国有关服务外包政策和策略方面的有效信息。此外在国家的公共设施方面也应该加以改善,为我国外包的发展创造条件。

3.2培养人才服务业既是劳动密集型,更是智力密集型产业,能否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人力资本的的质量。这是由服务的性质和服务外包产业,特别是软件外包的特征所决定的。虽然我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丰富,拥有软件专业人才160万,但具有从事软件外包业务能力的人才匮乏。由于我国对服务外包高端人才的需求还存在很大的缺口,对此,可以通过由政府提供培训等方式加以解决,也可以同时加强人才培训和引进。服务外包重点城市要制定吸引服务外包高级人才集聚的政策措施,在居住和其他生活方面给予更大便利;设立专门人才引进资金,加大对高级人才的引进力度;对经培训签订工作合同的人员,给予培训费补贴。引导和推进各类研究院、设计院转型升级,引导各类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增加有关服务外包的课程设置,加强日语、英语教育,培养实用人才,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服务外包专业教育。支持建立校企结合的服务外包人才综合培训和实验基地,对大学毕业生开展实训,大力培养适合外包企业发展需要的实用技能型和创业型人才,建立创新型公共培训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和提升现有公共实训基地,加大对服务外包领域急需的新职业开发,每年推出若干个服务外包领域的职业培训项目。

3.3 建设品牌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经历近几年的高速发展,服务外包的各个领域,无论是ITO还是在BPO:无论是在软件外包、金融外包还是在医药研发外包领域都涌现出了一批领军企业。服务外包企业只有通过积极参加各类型的国内国际活动来提高品牌知名度:通过各类权威专业机构的认证提升品牌竞争力:获得知名媒体、咨询公司和合作伙伴的各类奖项荣誉来扩大品牌影响力。通过多年的品牌建设,来造就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承接企业。

3.4软硬结合

上一篇:凡卡读后感读书心得500字下一篇:机械设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