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思语文教学评价新体系 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构思语文教学评价新体系 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共8篇)

构思语文教学评价新体系 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 篇1

一、开展培训,促使教师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发展性评价观

要落实新课程理念,实现评价目标、内容、方式的变革,首先要实现观念的转变,要摒弃传统的以甄别、选拔为目的的评价观,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发展性评价观,为此,我们开展了通识培训,进行了新课程与评价改革的专题学习,采取专家报告,分组讨论等形式培训教师,使教师认识到现行评价中的主要问题,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从而产生改革的内在需求和动力,从教师们的培训作业来看,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分课题、分小组、分任务开展经常性的专题研讨,就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式进行交流。

二、探索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方法 保证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和有效实施的因素很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日常教学行为的转变非常关键,我们从探索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方法入手,促进教师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教师尽快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和创造者。

1.从课堂教学入手进行教师评价

(1)明确开展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

新课程不是被教学大纲所规定了的先于教学的规定的计划,而是包含了教师的组织,学生所体验的学习经验,它要求教师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是课堂教学的研究者,要求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养和专业水平。因此,开展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目的是为了使教师改进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新的课程得到完善,而不是对教师的甄别、评判。

(2)实现课堂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

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不同则研究主体也不一样,基于行政管理手段的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是行政领导和教育督导人员,基于促进教师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主体则应该是教师自身、教育研究人员、专家学者、行政领导的多元组合,这也是新课程实施的必然要求,这样的评价使教师与理论工作者之间形成一种有差异的互动关系,互为依赖的批判性朋友关系,教师与教师之间形成一种安全接纳与积极关注、交互性批判性的朋友关系,使教师与行政领导之间得到了彼此沟通,建立共识,达到促进教师发展的目的。

(3)采用诊断性个案评价的方法

根据新课程对教学的新要求,我们主要采用了诊断性个案评价的方法,或者以小组为单位随堂听课,或者由教研员下校听课进行全程录像,然后组织执教者和实验研究小组成员一起进行讨论、分析、交流,就整堂课或某个环节、某种方法,先由执教者谈自己的得与失,谈自己是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然后,由其他人谈自己看课后的感受,达到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这种评课活动,目的不是评判这堂课的好坏优劣,而是从这堂课中发现我们值得肯定的和应该改进的,我们有意识地把教师的目光引向学生,关注学生课堂上的参与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交往状态,从而分析教师是否为学生创设了一种信赖、宽容、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是否能通过相互矛盾的事物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进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是否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是否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学习过程与方法,是否成为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探究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引导者。通过这样民主、平等的自我反省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加深了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激发了他们投入课程改革的热情。同时,在教师的心目中自然形成了一种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他们正在按新课程的理念改变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2.给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充分尊重、理解教师,诚心实意地帮助教师,如对教师进行一些调查问卷,了解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了解他们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的得与失、成与败、苦与乐,关注教师的需要,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他们进行情感的沟通。使他们感到你的诚意,教师了解到评价他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他。我们设计的语文教师课改实验情况问卷,不仅对教师的工作情况进行一些了解,还设计了一些了解教师期望和需要的问题,如:你在实验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怎么改进的,你希望获得的帮助和指导有哪些?我们根据教师的答卷,进行个别交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3.建立教师档案袋,对教师的教学论文,札记及设计的教案,评价工具进行分析,从中获取实验教师的相关信息,了解教师对一些教学状况的处理,对某一课书的设计,评价的理念等,从而对教师进行一些有效地针对性指导。

以上是我们开展语文教学评价的一些还很不成熟的做法和想法,我们力图通过我们的努力真正实现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的多样、评价主体的多元,达到促进教师发展的目的。

构思语文教学评价新体系

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

构思语文教学评价新体系 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 篇2

一、转变评价观念, 明确评价目的

1.明确“一个评价目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 更是为了对教学情况进行反馈和分析, 以有利于改进教学, 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句话, 对学生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有两层含义:学生群体的每一个成员要得到发展, 学生个体各方面素质要全面发展。

2.走出“两个评价误区”。第一是要走出新课改评价体系取消考试, 否定甄别与选拔的误区, 建立包含考试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淡化甄别与选拔, 通过导向、激励、反思等评价功能,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第二是要走出新课改评价降低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的误区, 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 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3.坚持“三个有利于”的评价形式与方法。新课改评价要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坚持“三个有利于”就要摒弃以单纯知识面、记忆程度等片面的评价方式, 转变为以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兴趣、习惯、情感、态度等综合素质评价。

二、评价过程需做到“五个坚持”

(一) 坚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 确定各年级评价方案。评价方案的制定要多元化, 便于操作, 避免繁琐。

(二) 坚持评价围绕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掌握, 立足过程, 全面描述学生的发展状况。不能片面追求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掌握, 更不能抛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学习去评价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综合性学习能力。

(三) 坚持评价为学生发展服务,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关注求知过程、探索过程、努力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科学的探索精神,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帮助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 收集语文学习的档案资料。成长记录袋的建立要让学生亲自参与, 袋子要易保存。收集的资料有满意的作品、总结的学习方法、他人的表扬、反思等成长的点滴进步。在资料的收集上, 老师、家长要在平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督促, 使资料收集比较全面准确, 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为评价提供依据。

2.评价旨在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综合评价要采用激励性的语言描述式, 肯定进步, 提出希望。评语要具有全面性, 保护学生自尊心、激发自信心。写评语还要注意就事论事, 表扬或批评具体行为, 不做人性的定论。

3.重视学生评价。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 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最大限度起到评价的反思功能。学生在评价他人时也同时在反思自己, 这是师评与家长评无法达到的效果。

(四) 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定性评价主要来自观察、交流、成长记录等, 定量评价主要来自考试。为使定量评价更准确, 考试应力图做到课内外结合, 形象、生动、活泼, 既考知识与能力, 还要考思维与方法。

(五) 坚持评价方式具有开放性。在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要灵活处理, 不可死搬硬套。对一些冒尖学生或单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可提前评价。对一些初次测试不理想的学生, 可允许他们经过努力再测试。对一些学困生, 要尊重他们的差异, 评价时可适当放宽评价要求, 要让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

三、构建学生评价体系需要和谐的环境支持

学校管理者———管理者对新课改的理解很关键。 构建新的学生评价体系, 管理者需建立促进教师素质不断提高, 并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师评价机制, 使教师的价值取向发生根本变化, 彻底改变以学生考试成绩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

教师———学生评价体系需教师去组织实施, 因此, 教师必须加强业务钻研, 掌握课堂标准基本理念, 深刻领会新课改评价的内涵, 树立正确的评价理念, 才能确保新课程学生评价不走弯路, 取得成功。

构思语文教学评价新体系 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 篇3

新课程改革需要评价方式的转变,这关系到课改工作的成败。构建新的语文评价体系要转变评价观念,明确评价目的。评价过程要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立足过程,全面描述学生的发展状况,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构建评价体系还需要学校管理层、教师、家长的观念转变,形成良好的评价环境。

[关键词]构建语文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80013

近几年来,课程改革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课程体系等方面的转变比较明显,但对学生评价大多数学校仍是一纸试卷量天下,严重束缚着新课改的实验和推广。改革评价体系,是当前课改工作迫在眉睫的大事。下面,我就学生语文评价体系的构建谈几点拙见。

一、转变评价观念,明确评价目的

1.明确“一个评价目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对教学情况进行反馈和分析,以有利于改进教学,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句话,对学生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两层含义:学生群体的每一个成员要得到发展,学生个体各方面素质要全面发展。

2.走出“两个评价误区”。第一是要走出新课改评价体系取消考试,否定甄别与选拔的误区,建立包含考试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淡化甄别与选拔,通过导向、激励、反思等评价功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第二是要走出新课改评价降低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的误区,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3.坚持“三个有利于”的评价形式与方法。新课改评价要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坚持“三个有利于”就要摒弃以单纯知识面、记忆程度等片面的评价方式,转变为以知识、能力 、过程 、方法、兴趣、习惯、情感、态度等综合素质评价。

二、评价过程需做到“五个坚持”

(一)坚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各年级评价方案。评价方案的制定要多元化,便于操作,避免繁琐。

(二)坚持评价围绕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掌握,立足过程,全面描述学生的发展状况。不能片面追求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掌握,更不能抛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学习去评价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综合性学习能力。

(三)坚持评价为学生发展服务,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求知过程、探索过程、努力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索精神,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帮助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收集语文学习的档案资料。成长记录袋的建立要让学生亲自参与,袋子要易保存。收集的资料有满意的作品、总结的学习方法、他人的表扬、反思等成长的点滴进步。在资料的收集上,老师、家长要在平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督促,使资料收集比较全面准确,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为评价提供依据。

2.评价旨在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综合评价要采用激励性的语言描述式,肯定进步,提出希望。评语要具有全面性,保护学生自尊心、激发自信心。写评语还要注意就事论事,表扬或批评具体行为,不做人性的定论。

3.重视学生评价。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最大限度起到评价的反思功能。学生在评价他人时也同时在反思自己,这是师评与家长评无法达到的效果。

(四)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定性评价主要来自观察、交流、成长记录等,定量评价主要来自考试。为使定量评价更准确,考试应力图做到课内外结合,形象、生动、活泼,既考知识与能力,还要考思维与方法。

(五)坚持评价方式具有开放性。在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要灵活处理,不可死搬硬套。对一些冒尖学生或单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可提前评价。对一些初次测试不理想的学生,可允许他们经过努力再测试。对一些学困生,要尊重他们的差异,评价时可适当放宽评价要求,要让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

三、构建学生评价体系需要和谐的环境支持

学校管理者——管理者对新课改的理解很关键。构建新的学生评价体系,管理者需建立促进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并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师评价机制,使教师的价值取向发生根本变化,彻底改变以学生考试成绩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

教师——学生评价体系需教师去组织实施,因此,教师必须加强业务钻研,掌握课堂标准基本理念,深刻领会新课改评价的内涵,树立正确的评价理念,才能确保新课程学生评价不走弯路,取得成功。

学生家长——学校要通过开家长座谈会,印发宣传资料等方式,让学生家长认识新课改,明白新的学生评价体系是在片面的传统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提出更全面的要求,并不排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消除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学校要给予学生家长必要的评价方法的指导,使他们关注评价,参与评价,共同为学生全面发展架起家校联教的金桥。

构思语文教学评价新体系 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 篇4

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水平提高和专业意识和能力的增强已逐步由校外培训为主转向在实践中的校本培训为主,教师专业的发展主要建立在对自身的课程与教学活动进行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之上,通过经常性的评价活动使教师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是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

三、中职教学现有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评价标准死板,分配权重不合理

中职学校没有升学压力(对口高考除外),原来的评价制度来自基础教育的终结性评价,也不完全等同于基础教育的终结性评价,原有的评价体系存在很多问题。如,有的评价指标过于全面、烦琐;文化课、专业课使用同一评价指标;有的评价指标过于简单,没有二级指标等。

2。评价指标过于量化,不重视定性评价

教学是一门艺术,是集合教育学、心理学及各学科知识的复杂的教与学的过程,评价指标的简单量化不能囊括教学过程的全部,量化评价把复杂的教学过程简单化,量化的结果自然不能让广大教师心服口服,量化的另一个弊端是引起一些教师的投机行为,你量化什么我就做什么,怎么评价就怎么教,引发“表演式公开课”,公开课成了表演舞台,而无视学生的学习需求、个性差异,也忽略了教师自身的专业特长。

3。评价主体领导化,忽视评价主体多元化

许多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由学校领导,如校长、教务主任等管理人员牵头组织,他们的评价意见可能左右教师的奖惩,并影响教师职称晋升的加分,应该建立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事评价为主体的多元评价方式。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把教师排除在评价主体之外是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的,也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强调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忽视评价的改进与激励功能

多数中职学校的评价结果用于评优、晋升职称的加分等,忽视了评价的激励、改进、发展功能,甚至有的学校以学校领导及部分专家教师组成考评小组,通过听课、评课给教师划分等级,实行末位淘汰制,评价不合格的教师调离教师岗位,试图通过给教师施加压力以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这让教师有一种焦虑、恐惧心态,从而产生不满、抵触心理,这种忽略教师内心需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及专业发展)自然与管理者的初衷背道而驰,难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导致这样的评价不能促进教学的进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中职教学中实施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思考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新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的教师评价制度,关于教师评价的改革很多学校正在探索与实践中,我校也做了一些实践与探索。

1。学校管理部门组织对教师发展性评价

学校管理部门的评价仍然由学校领导部门组织,但应广大教师要求,对学校原有评价方案做了重大改进,改进旧有评价的弊端,不再是简单量化,而是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过程能量化的就量化,不能量化的则加以描述性分析,为教师提供自我价值的机会和空间,满足教师的成就感。还有一个重要的改进是减少(不是取消)学校评价对教师奖惩所占的比重。

具体做法是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教研课、示范课、优质课比赛进行听课评课,收集教师课堂教学信息,根据评价标准,对学校的.每一位教师做出恰当的评价,并从这中不断发现人才,为优秀教师搭建发展的平台。

2。同行评价、学生评价(他评)及教师自评的开展

同行评价主要在本教研组中开展,职业学校专业不同,同专业同事的评价最有借鉴性及说服力,通过同专业或相近专业同行的听课、评课,肯定被评教师的优点,提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及时反馈给被评教师,被评价教师据此对教学进行改进和反思,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同行评价的原则也不与教师荣誉及利益相关,这样做出的评价才能客观、合理、有价值,并且可避免教师之间的摩擦。

学生评价主要采用调查问卷、学生访谈及学生座谈会的形式,教师所授课的班级的学生应成为教师评价重要的信息源。然而学生虽能收集到重要、准确的评价资料,但学生评价常与管理者评价或同行评议存在不一致的现象。况且学生年级班级规模等背景特征对学生评价也有着深远影响。此外,由于学生的发展性(即不成熟水平),学生的现实选择可能是短期目标,而教师着眼的可能是学生的长远发展,这种师生发展的分离,使得学生评价很少能广泛应用于中小学。中职学生的发展水平类似与高中阶段,只能描述教学活动进行事实判断。

教师自评主要通过教育笔记、教学反思等形式。发展性教师评价认为,与外在的评价者相比,教师最了解自己,最清楚己的工作背景和工作对象,最知道自己工作中的优势和困难。因此,对教师的评价必须充分发挥教师本人的作用,突出教师在整个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仅把被评教师看做评价的对象(但不是被动的客体),也看作评价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参考文献:

[1]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XX。

[2]荀玉森。对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考评价研究的思考[J]。职教论坛,20XX(12)。

构思语文教学评价新体系 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 篇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竞争的范围迅速扩大,竞争的程度空前加剧。人才的竞争也愈演愈烈,高素质的人才流动也越来越快。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显得越来越重要。

绩效考核评价是企业经营管理者改进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决定企业员工提升、奖酬的基础。正确的绩效考核评价,能激起员工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同是也为企业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提供了保证。而在进行绩效考核评价时,要慎重地选取恰当方法,正确把握关键考核指标,对每位员工进行合理的考核评价,使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性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绩效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绩效考核又是绩效管理的最重要一环,这一点已形成共识。建立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必须使全体员工了解什么是绩效管理,消除和澄清全体员工对绩效考核的错误及模糊认识。绩效管理的目的,是基于企业的发展战略,通过员工与其主管持续、动态的沟通,明确员工的工作任务及绩效目标,并确定对员工工作结果的衡量办法,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影响员工的行为,从而实现企业的目标,并使员工得到发展。绩效考核不是管理者对员工挥舞的“大棒”,而是通过考核发现员工工作的长处、短处,使员工的职业能力有所改进、提高。尤其要提升担当考核者的主管们的现代经理人意识和素质能力,真正使他们在企业管理的各个层次发挥牵引力。

2.做好职务分析,编制岗位说明书,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考核标准,必须进行有效的岗位分析,确认每个岗位的绩效考核指标。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加强与各主管和员工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制定员工的岗位说明书,让员工对自己工作的流程与职责有十分明确的认识。

3.管理者要与员工保持及时、真诚的沟通,持续不断地辅导员工业绩的提升。绩效目标往往

略高于员工的实际能力,所以难免在实现的过程中出现困难,出现障碍和挫折;同时由于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经营方针、策略会出现不可预料的调整,随之员工的绩效目标也会作适当的调整。这就需要管理者发挥自己的作用和影响力,帮助员工排除障碍,提供帮助,与员工做好沟通,不断辅导员工改进和提高业绩。沟通包括正面和负面的沟通。沟通是贯穿于绩效管理的整个始终,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

4.认真做好员工平时行为的观察和记录。绩效管理的一个很重要原则就是“没有意外”,即在年终考核时,管理者与员工不应该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判断出现意外,管理者与员工对绩效考核的结果的看法应该是一致的。为了避免管理者与员工对绩效考核结果的看法不一致情况的出现,要认真记录员工绩效表现的细节,形成绩效管理的文档,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确保绩效考核有理有据,公平公正。

5.做好绩效考核工作。绩效考核是一段时间(通常是一年)绩效管理的一个总结,总结绩效管理中员工的表现,好的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管理者需要综合各个方面给员工的绩效表现做出评价。同时,绩效考核也是公司薪酬管理、培训发展的一个重要依据。

6.在绩效考评结束之后,管理者需要对过去一段时间的绩效管理进行有效的分析,全面审视企业绩效管理的政策、方法、手段及其他的细节,找出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的办法,不断改进和提高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

7.让价值评价体系发挥牵引和激发作用。企业管理的关键是要在管理中形成管理回路,形成公司成长的正向反馈机制。价值评价作用的有效性,必须要解决好价值分配杠杆作用的发挥。要加强工作本身的激励,要不断创造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并将之赋予有创造、进取的高绩效员工,给他们创造更大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考核评价要真正成为企业内部成员价值分配的客观、合理依据。

8.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绩效考核工作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一个方面,它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公司的整体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架构的建立和机制的完善,同时绩效考核也要成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公司应从整体战略的眼光来构筑整个人力资源管理,让绩效考核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环节(如培训开发、管理沟通、岗位轮换晋升等等)相互联结、相互促进。

实施结果

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对江苏电力的绩效理念调查结果显示,在绩效奖惩管理和激励机制杠杆的运用方面,我们与世界先进企业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近年来,我们在绩效考核和奖惩方面做了大量的有益探索,特别是2002年省、市公司对公司本部各部室、基层单位分别实行了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双文明综合承包责任制,建立了责任考核体系,同时对本部员工和经营管理者进行了360度测评。首先是江苏省电力公司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40岁以下人员从46人增加到89人,所占比重提高了近一倍;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从48%提高到79%;其次是公司生产技能员工队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高级技师从2000年的9人发展到现在的158人,技师及高级工占技能人员比例从1.5%、8.5%分别提高到3.3%、22.4%;第三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也达到了预期目标,具体表现为,目前公司已经吸引一级专家8名、二级专家23名、三级专家116名,初步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级管理人才后备队伍。

综上所述,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要体现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才能真实地反映员工的工作实绩;同时应能起到改进、保持、发展的目的。绩效考核评价也要同员工的生涯规划、企业的培训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仅仅局限于员工的薪资、奖金、升免。企业的发展是动态的,绩效考核评价的标准与刻度也应作相应地调整。

构思语文教学评价新体系 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 篇6

一、运用多样化的思想政治学习评价方法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因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打破将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手段的垄断, 强调质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1.书面测验法

书面测验即我们常说的书面考试、笔试, 是实践中常用的政治学习评价方式。它为了解和鉴别政治学习成绩, 改进和提高政治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一定的反馈信息。但它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难以体现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个性化。应注意测验试题类型的多样化。既要有主观性试题, 以测定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态度、价值观等内容。同时在试卷中应尽量多提供一些与学生真实生活相似的情境问题和开放性问题, 允许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和特色作出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回答, 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观察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观察法是一种常用的考评方法。根据观察所采用的技术方法, 可将观察分为一般观察和集中观察两类:一般观察是将学生的成就和进步记录在包括整个班级成员名单的表格上, 并把它贴在教室的墙上;集中观察是指观察集中于学生行为和结果的一些特别方面, 观察时让学生集中于一些特别的活动。例如让学生讨论一个问题, 在活动中观察学生思维能力、表达和倾听所表现的交流沟通技能。

3.作业法

这里所说的作业主要指学生的日常作业, 作业也可以作为学生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且, 作业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可以灵活化。如学生的训练指导、政治笔记、小论文等。

4.档案袋评定

档案袋评价也就是成长记录评价法, 主要是指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作出评价的有关资料, 学生的作品、反思, 还有其他相关的证据与材料, 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机会, 使学生能够学会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它包括考试成绩、作业、笔记、作品、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等均放进个人文件夹中, 并附有学生自评、教师评语、同学互评及家长评语, 以展现个人学习的历程和意义。它提倡学生不断反思并记录自己的学习历程:最好的作业、最满意的作品、最感兴趣的一本课外书、最难忘的一次讨论, 通过记录并反思学生成长历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 为全面而客观地评价学生积累素材。在思想政治新课程中, 政治教师可以为每位学生建立一个“思想政治档案袋”, 在学生的“档案袋”中收集的资料包括“政治作业样本、阅读过的书目及使用过的材料清单、学习日志、发言稿、讲演稿、辩论稿、学生访谈报告或其他录像资料、调查报告, 传统成绩测验分数、教师观察评价的结果、家长评价单、小组活动资料。

5.情景测验法

情景测验法, 就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 (如走廊上的几块废纸, 倒地的垃圾筒, 一件“突发”的事情等) , 来考查学生, 使其在不知不觉中通过自然的言行, 真实地表露出自己的品德、观念、素质等内在的东西, 以便于对教学效果进行更合乎实际的评价。这是一种体现最新教学评价观念的评价方法。思想政治课采用这样评价方式。

二、实现多元化的思想政治学习评价主体

即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一改以往以管理者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现象, 提高了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 将评价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在相互沟通协商中, 增加了双方的了解和理解, 易于形成积极、友好、民主的评价关系, 这将有助于评价者在评价进程中有效地对被评价者的发展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导, 帮助被评价者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 促进其不断改进, 获得发展。

1.学生自评

吸收学生参与评价是政治学习评价的重要特点之一。学习评价只有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认识, 才能起到指导学生政治学习的作用。此外, 学生自评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反思、自我激励、自我调整的过程, 对学生的政治学习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 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因素。

学生自评有两种形式:

一是即时自评。或称日常自评、作业自评等, 这种自评是在政治学习过程中进行的, 如学生完成社会调查活动后, 可请学生就前期准备情况、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活动或调查的结果等进行反思, 作出评判, 并提出改进建议。由此可见, 即时自评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某一项作业或任务来制定的。

二是总结性自评。总结性自评是在一阶段的政治学习结束后进行的, 通常是一个学期或学年结束后, 教师将政治学习档案教给学生, 学生重新翻阅自己以前的“作业”, 对自己一段时间以来各方面所发生的变化进行反思和评判。

2.学生互评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参与政治学习评价, 鼓励学生之间的互评。同学互评作为同级评价, 其评价角度与教师评价这种上级对下级的评价是不同的, 在大力提倡合作学习的今天, 政治学习中的很多任务和作业都是以小组的形式完成的, 任务能否圆满完成、作业质量的高低, 在许多时候都依赖于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的交往与合作的程度。随着交往次数的增加, 学生之间也更加熟悉和了解, 特别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情感领域目标的评价, 使他们通过亲身体验得到的评价信息, 要比教师依靠观察得到的信息更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如对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及保护环境的意识强烈程度如何进行评价, 通过日常观察学生有无攀折学校花草、是否随地吐痰等行为来评价学生是否真正具有环境保护习惯。但有的学生可能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就会出现破坏环境的行为。如此一来, 教师获得的评价信息就不准确, 因为学生能否做到“慎独”, 是评价其是否真正形成环保意识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 利用学生互评就会使评价较为准确、客观。学生之间的互评既是相互评定的过程, 也是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的过程, 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他人的优点和长处, 以便更好地学习别人, 改进自己的学习。互评时, 教师应注意调整和端正互评双方的态度取向, 讲清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评价中淡化等级和分数, 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 强调评价对政治作品的描述和观察, 强调品评与反思, 使评价只对“事”不对“人”, 防止消极影响的产生。

3.家长评价

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引导作用的人不仅仅是教师, 家长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的影响和作用非常大, 家长也比较全面了解自己孩子的各种状况, 如在家中的学习、表现等, 所以, 家长加入学习评价的队伍中来也是学生学习评价非常重要的一环。

4.教师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

多适用于学期末和学年末的终结性评价。就是把每个学生平时在课堂中的表现, 听课情况, 发言质量, 作业完成情况, 每次检测的成绩以及期末、学年末的考试成绩综合起来, 对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给予全面的、客观的评价, 这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教学评价。总之, 在发展性政治学习评价中, 为达到促进学生政治学习的目的, 多主体评价是必要的, 但也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多主体评价。如对政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的评价, 就应该由政治教师来评价, 而对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态度、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状况就应积极吸收同学和家长参与评价。

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教学评价中, 根据这门课的性质和学生的实际采用了品行评价、思想品德自我评价、思想品德互相评价。

1.品行评价

以品行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品行是个人道德面貌、道德品质的唯一的客观标志, 是品德的外化表现。因此在教学中主要使用访谈调查法、观察法等。

2.思想品德自我评价

以评价者自身的思想品德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自我评价是思想品德评价的最主要、最经常的评价形式, 是一种充分发挥评价对象的主观能动作用, 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在自评中学生要认真按照评价标准, 条条对照, 哪些项目达到要求, 哪些项目没达到要求, 哪些项目还有欠缺。自评能使自己的主观因素起变化, 能使学生正确对待自己, 使之道德评价能力逐渐由现象到本质, 由别人到自己, 并对他人及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与判断, 扬善弃恶, 在实践中采取合理的道德行为。因此自评是学生反思的过程, 可以内化自己的道德认识与行为动机, 也是不断自我教育、塑造自我的过程。学生思想品德自我评价的程序:按思想品德项目规定的标准, 全面地衡量自己, 哪些项目优, 哪些项目中, 哪些项目差;按照思想品德评价标准, 逐项划等或打分;总结经验, 对没有达到思想品德要求, 还有欠缺的项目进行反思, 并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通过自我评价使学生对自身的优缺点有一个全面认识, 有利于激励学生发扬成绩, 改正缺点, 实现自我矫正,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思想品德互相评价

是在思想品德自我评价的基础上, 评价者之间互为评价主体及课题进行的价值判断。包括小组互评:一般由前后座四人为一组, 开展互相评价。班级评议是在个人与小组评的基础上, 全班同学共同评议, 要评出表现突出的同学, 评出进步最快的同学。最后小结, 教师评价活动的优缺点, 表扬好同学、进步同学, 指出班级好的及差的方面, 鼓励同学努力向上, 人人争取更大进步。通过互相评价达到及时反馈调节, 良好行为及时巩固, 发现问题及时教育, 使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矫正。组长汇报、群评谈体会的过程, 也就是班集体正确舆论形成过程。这个过程能促使班集体积极向上, 富有朝气, 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通过互相评价使学生对各自的优缺点、各自在群体中的位置有一个全面了解, 使学生之间互相制约、互相帮助、互相激励的好风气得以形成。通过互相评价, 促使大家团结一致, 发扬成绩, 改正缺点, 共同提高, 进而切实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摘要: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价内容过多倚重学科知识, 评价标准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 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的发展, 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评价主体方面, 被评价的主体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因此要倡导“立足过程, 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 强调确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 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

关键词:全面发展,评价体系,评价方法,评价主体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赵明仁, 王嘉毅.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 (10) .

构思语文教学评价新体系 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 篇7

关键词: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166-01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课堂教学评价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评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应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下面我谈谈对多元评价的理解和实施策略。

一、关注自我评价,激励自我发展。

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很少关注学生自我的评价。新课程要求在课程评价上进行改革,既要求教师成为评价的主人,也要求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评价的主人。可见,学生的自我评价已成为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我们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创设更多参与学习的机会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学生学习的体验和感受,给学生的自我评价留足时间和空间。

1、课堂总结时的自评。

利用课堂总结,让学生谈收获,谈学习体会是学生自我评价最常见的方式。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倾听学生学习的快乐和困惑,明确自己教学的得失,调整今后的教学措施,就学生而言可以对自己学习的过程、各方面的表现、学习的结果进行简要评价,弄清收获与存在的问题,以便更有效地调整今后的学习。课堂总结自评可以是口头简短的几句话,也可以采用自评表的方式。对于自评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体现自评表的实际价值。

2、课后反思性自评。

一堂课结束了,可学生的学习并没有结束,学生的后继学习是建立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因此还可以通过课后自我反思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评价和学习的发展状况。课后反思大多以数学日记的形式来体现,这种方法一般比较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以日记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和感悟,从中我们能感受到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数学方面的成长。

二、发扬同伴互评,促进共同进步。

有效的数学教学应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个体的学习行为,它同样需要群体的合作交流,因此同伴互评也是课堂评价中不可或却的一部分。

1、组长评价

把全班分组,学习程度中等的学生作为组长,适当负责本组的作业。这样中等生可以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的长处,也可以通过批改学习薄弱生的作业帮助差生来巩固知识,加深印象,成绩稍差的学生则会主动去问组长自己做错的原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更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另外,学生批改作业可以很好地进行教师与学生的换位思考,让学生体验教师的工作,促进师生的感情。当然,教师不能完全脱离作业,因为作业反应的是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所以最后一步教师要检查(学生进行的是第一次检查,教师主要检查的是纠错部分),總结学生作业情况。

2、同桌评价

对于一些书上拓展思维的题目(难度稍大的题目),先让他们独立思考,然后再同桌间进行交流,互相评价学习结果,最后老师再对个人和同桌进行评价。在互评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评价者和被评价者,评价者能发现别人的优点,并把它当作自己学习的目标,同时也可以查找别人的不足,引以为鉴。学生掌握了评价权,也就等于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学生在评价别人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水平。

3、自我评价

数学新课标要求对数学学习的评价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因此,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我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学习。其中学生作业的自我评价在评价体系中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自我评价过程就是一个学习上的自我反思过程,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帮助学生根据作业的难易度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或者把自己的疑问及时反馈给教师。在我进行试验的过程中(基础训练上一般都有自我评价的内容,如在每一个练习结束时都有星级评价),我发现学生是这样评价自己的作业的:有的学生用不同数量的☆来表示对自己的作业的满意程度;有的学生用笑脸与哭脸来表示作业的难易程度;还有的学生在自己不会的题目旁边打上一个问号,借以暗示需要得到老师的帮忙。

三、巧用教师评价,发展学生个性。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在教学评价中教师的评价仍然占重要地位。

评价方式多样化体现在多种评价方法的运用,包括书面测验、口头测验、开放式问题、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成长记录等等。

四、结合家长评价,促进家校联系。

家庭是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在总个6年的学习阶段,父母都在不可忽视地影响着孩子,孩子的学业的成败,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的好与坏等等,都与家庭有着不可低估的关系。因此实施多元评价也应该把家长评价纳入教学评价体系,让家长参与评价学生的工作,让学校评价走进家庭,倾听家长的评价,促进家校联系,为孩子的发展保驾护航。

家长评价可以以反馈表的方式呈现,例如建立家校联系卡,适时进行家校互动;或是设计家长评价表,在学生学习的某个阶段(如一个章节,一个单元等),对孩子在家学习的表现,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单元学习的得失,家长的满意度,对孩子学习的期望,对学校教育的建议等方面进行评价,校长信箱。通过家长的反馈信息,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自己在教学上存在的不足,真正了解学生的发展变化,使学生在家长和教师共同构建的和谐统一的教育氛围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构思语文教学评价新体系 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 篇8

生物教学存在的许多疑难问题都与教学评价问题有关,而当前人们所惯用的那些大同小异的评价标准都是建立在对教师的价值判断上。譬如,普遍采用的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六项指标来评价一节课的模式,就足以说明了这个问题。这种评价导致了教学过分重视教师的行为,使教师的教学刻板地履行自己的教案,学生成了实施教案的配角与点缀。如果我们运用这种评价体系去评价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的生物教学,试图通过教学赋予学生“生命与灵魂”,实乃是空谈。所以亟需建立一个适应新课程标准和教学改革需要的教学评价体系。笔者认为,在教学评价中应力求学生全程参与,教师应指导他们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教材体系以及学习成果的表现形式等,从而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自我评价体系。

一、让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

突出评价的主体价值

学生在运用促进其自身全面发展的评价理念、方式和方法的过程中,不仅能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而且还会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潜能,知道自己在发展中的需要,在自我评价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真正确定学生学习生物的主体地位。在实际的研究中,我们是以评价报告单的形式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具体的做法是:新课开始时,我先把报告单发给学生,以便在学习时有的放矢。结果,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学生的精神面貌大有改观,参与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下表是初二.2班的李晓杰同学在学习“青蛙的外形”之后填写的报告单。

《生物》学生学习水平评价报告单

班级:初二.2班 姓名:李晓杰 学习内容:青蛙的外形

从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中可以看到:他对自己的表现是满意的,每句话都发自肺腑,字里行间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字字句句渗透着自信。于是教师给李晓杰同学的家长发出了这样的喜报:“家长同志您好!李晓杰同学在“实验设计---验证蛙眼对活动的物体很敏感”的活动中,非常具有创新意识,你们应该为你们的孩子感到骄傲”。填写报告單“浪费”了5分钟,却回收了超过5分钟十倍、二十倍的价值,学生学习的劲头更足了,学习积极性更高了。

二、学生参与评价教师的教学,

实现“以学论教”的目的

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是教师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和判断。教师的人格、教师的教学水平会潜移默化地反映在学生的自我评价中。所以,在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时,要让学生参与到对教师的素质及教学的评价中来。

1.学生参与评价教师的素质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的人格不但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能否有效地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所以,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师的素质,就是学生学习教师的过程。

例如在“自然选择”一节的教学中,我由自然界中生物的“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联系现实社会中的社会竞争、国际竞争,以此教育学生要学会生存、学会竞争。课后的“评价教师的素质”活动中,有一位同学如此写道:“老师,今天我才发现您是真心地爱我们,为我们的将来着想,从你的表情中,我甚至读到了‘恨铁不成钢’。听了您的课,我才开始认真地为自己的将来考虑:是呀!今天我不学习,娇生惯养,总依靠父母,将来我如何能在社会中求得一席之地呢?”

2.学生参与评价教师的教学

新课程提出建立“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的响亮口号,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我们主要指导学生从以下方面对教师进行评价: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学生的讨论,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从而评价教师的课堂表现对于学生有几分“学”的价值。这也正是我们引导学生评价教师教学的目的所在。

仍以“自然选择”为例:我设计了“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报告单”,临下课五分钟让学生进行评价,从中选择一份供大家参考。

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报告单

班级 姓名 学习内容

教师通过总结归纳分析学生的评价报告单,容易发现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洞察学生的心理与情绪变化,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

三、学生参与评价教材,

教材成为学生发展的第一需要

生物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资源,是否符合中学生心理的特点,是否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能否较好地体现生物学科的知识体系,能否有效地实现与相关学科间的融合,在这些方面学生最有发言权,应引导学生合理地评价。

而作为学生学习工具的生物教材,应发挥这方面的功能,起到帮助或指导学生有效获取知识的作用。我主要引导学生从教材能否充分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教材能否发展学生生物思维能力、教材表现形式以及练习的设计形式这四方面进行评价。同时,评价也涉及教材的文字编制、版式的设计、图片的制作以及印刷工艺,从而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教材改进和处理意见。

四、让学生参与学习成果的评价

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追求的是多层次的目标要求、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由此形成的学习成果也呈现出多样化。无论哪种形式的成果都显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成就,都应得到全面、恰当的评价。学习档案袋就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及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例如学期末,将档案袋中收集的所有实验设计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可以看出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是逐步提高的。这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

另外,由于学习内容的不同,档案袋中还可以收集调查报告、实验报告、资料图片、小制作、小论文、各种评价报告单以及教师发给的喜报等等。学期末举办橱窗展览,让大家互相学习、资源共享,可以有效地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当然,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因素还很多,包括与学生直接相关的因素,如学校、家庭和社会等。相信随着教学研究实践活动的逐步深入,这种评价体系会更加完善。

上一篇:策划书 艺术团下一篇: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