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阅读益于电子阅读作文

2024-06-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纸质阅读益于电子阅读作文(精选4篇)

纸质阅读益于电子阅读作文 篇1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电子书携带十分方便,不管在哪里,随时随地都可以拿出来阅读,它就像一座小型图书馆。而纸质图书就相对厚重了许多,假如你要出一趟远门,装上几本厚重的书就显得很累赘,和轻薄的电子书相比,自然是后者更得人心。

其次,电子书相对便宜的价格也是许多人心动的原因。纸质书的印刷太过费时费力,而且制造的成本相对高昂。那么能够较快较好地阅读的电子书也为人们大大提供了便利之处。

不过,当人们在享受电子书带来的方便时,是否发现了电子书中的弊端呢?

首先,电子书经常会出现乱码、错别字等排版不当的问题,这一点严重影响了读者们流畅的阅读感受。这样碎片化的阅读让他们在品读文章的同时,还要自动去改正书中的错误,这极大地削弱了阅读带给人们的快感。而纸质书讲究的是全面化阅读,对于理解文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且电子阅读对我们的视力有着严重的危害,而纸质书较柔软,偏暗的颜色却在提高我们的舒适度,也可以在阅读中得到更好的放松。据调查统计,因为电子书而影响视力的远比阅读纸质书的人多得多。

最后,电子书的阅读过程中缺少书的温度。读书,本就是为了追求心灵的宁静与闲适而存在的。在纸质书上,我们的手指拂过一页页纸,我们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温度,而是心灵的宁静与亲切感。这一切是冰冷的显示屏无法做到的。沉浸在书香中,可以让我们得到心灵的闲适,而在电子书中阅读,一味地贪多求快只会让我们的心灵更加浮躁。

纸质阅读益于电子阅读作文 篇2

一、公众阅读行为分析

1. 基于阅读媒介维度的公众阅读行为分析

综合调研数据,各年龄段当今的纸质阅读时间在一小时以下的人数皆在六成以上。电子阅读相较传统纸质阅读更加随心所欲、轻松自如,这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读者沉浸于碎片化的泛读,不少公众已无法保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进行长篇阅读。但传统纸质阅读真实、有强烈的仪式感,能使阅读者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行为之中。

2. 基于阅读主体维度的公众阅读行为分析

阅读的主体是人,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数大大增加,意味着具备独立阅读能力的读者基数大大上升,社会总体阅读需求必然呈上升趋势,随之而来的是公众对阅读需求的多样化。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纸质阅读的受众在阅读行为中的姿势以坐姿为主,而在电子阅读行为中,虽然坐姿依然占比较重,但站、躺、趴姿势的比重都要高于纸质阅读。

3. 基于阅读内容维度的公众阅读行为分析

公众在进行电子阅读行为时,阅读内容多为小说、新闻、体育娱乐等;而公众在进行纸质阅读行为时,阅读内容多为经典文学名著、期刊、教材、科普知识、专业知识等。由于电子媒介的便携、存储量大等特点,更适合碎片化的浅阅读;而纸质媒介有质感、眼睛舒适,更适合精读。快节奏的今天,中、青年上班族的浅阅读取向明显。流行阅读的比重逐渐超越经典阅读的比重,知识习得向信息获取过渡,新闻关注赶超文学感受,娱乐追求超越学术探讨。这些潮流趋势并不能表明经典名著、专业知识、期刊杂志阅读的缺失,但公众阅读内容的多元化是媒介融合时代的突出特点。

4. 基于阅读环境维度的公众阅读行为分析

国民阅读行为的转变与社会文化的转型密切关联。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公众更愿意选择电子阅读,并且养成了随时随地互动交流信息新的习惯。实体环境方面,实体书店和图书馆正在努力创新适应读者需求。2015年11月,台湾“诚品书店”落户苏州,顾客盈门。杭州图书馆,吸收了电子书的互联网优势,提供互联网科技咨询、网上图书馆等服务,并推出天文科普体验、乐高搭建、机器人演示、创意环保展览等科普活动,深受读者的喜爱。越来越多的实体书店和图书馆,通过打造自身独特的文化氛围、塑造品牌风格,吸引人们回归传统的阅读方式,同时将电子书与纸质书共存并积极融合、取长补短。

二、公众阅读方式优化策略

大众对于阅读的发展趋势更偏向于二者兼有的“杂交”时代。在90后、80后、70后、60后、50后及其它年龄段在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选择上虽然保持大方向的平衡,依旧偏重于纸质阅读。而00与10后则有偏向于电子阅读的趋势。这样的趋势是否会对未来大众的阅读方式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方向,我们应该有更深入的思考。

1. 公众阅读方式优化原则

(1)分段式的优化原则

各年龄段的社会受众,应该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阅读体系。以现在00后与10后年龄段为例,他们接触电子阅读时间较早,会偏向于选择电子阅读。根据调研分析,电子阅读不利于专业知识与系统学习的培养。纸质阅读有利于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以50后为例,老年人在青年时期更加注重纸质阅读,养成了良好地阅读习惯,以至于现在接触电子阅读后依然会保持良好坐姿。所以,在少年时期重视纸质阅读是培养一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重要基础。

(2)多维式的优化原则

根据数据的调研与分析,社会大众对微博和社交媒体等新媒介的使用占有很高的比例,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媒介成社会大众与外部世界链接的重要渠道。电子阅读有环保性强、收取知识信息量大等特点。纸质书能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学习姿势。随着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媒介逐渐渗透传统课堂,重新建构了课堂的空间意义。学校应该在重视传统纸质阅读上,拓展有效的电子阅读,优化高校园的阅读氛围。从社会层面来看,应该抓住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各自的优势,通过引导使二者相互结合,提高全民阅读质量。

2. 公众阅读方式的优化方案

(1)建立多元化的阅读平台

通过政府为主,学校、企业、个人四者为辅,从精神上引导社会对二者保持一个理性的用度。找寻出一种合理的阅读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阅读方式。更针对二者的长短处,进行科学性的引导,例如:儿童的阅读习惯的养成与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在6-12岁,现今6-12岁大部分为00后、10后,根据调研得知,该这年龄段明显倾向于电子阅读,政府应该引导00后、10后进行纸质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建立“互联网+社区阅读”的机制

目前,我国在公众阅读基础设施上有了一定的基础。纸质阅读中,地区图书馆建设较为全面,但是,在社区、街道等方面的基础建设尤为不足,社会上几乎没有进行新颖读书会的建设,没有养成真正的社会阅读习惯。电子阅读方面,政府针对电子阅读的版权、电子新闻报纸的发放略有不足。在实施过程中,应当注重市、区、街道、社区的“立体图书馆”的建设。开设24小时移动图书馆,新颖的阅读讨论会,把学校的读书气氛引领进社会。电子阅读中,保护电子阅读版权,提高在上班族电子的阅读量。

(3)建立“双轨并行”机制

全民阅读已然兴起,大众阅读的习惯改变不但要靠自身,还需要从外部进行规范和引导,设立监督机制:1、从自我、政府、社会三方面对企业信息发布进行监督,完善学习信息的“安全性”。2、传播社会正能量,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3、完善相应法律,制定规章制度,确定企业的文化立意制高点。4、引入民间资本,设立多元化的网络新闻媒体平台,消除企业垄断,立争“党媒姓党”。

三、总结

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各有优势,寻找“全民阅读”有效方法的关键在于如何针对各年龄段受众实际情况,引导公众合理的选择和利用这两种阅读方式,最大限度的发挥两种阅读方式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陈仕桂.电子书VS纸质书,未来属于谁?[J].新课程导学,2012(10).

[2]王艳玲.让碎片化阅读成为经典导读的有效途径[J].新闻爱好者,2015(3).

纸质阅读益于电子阅读作文 篇3

早在1999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开始组织实施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2000年发布第一次调查报告。此后,该机构分别于2002年、2004年、2006年每隔两年发布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从2007年开始,由以往的每两年发布一次发展为每年发布一次。到2015年第12次全民阅读调查发布为止,全民阅读调查活动已经走过15年。以前曾规定调查对象年龄上限为70周岁,2014年进行的调查则放开了这个规定,可以说,调查对象几乎涵盖了所有年龄段的人。

数字阅读量不断增加,仍有将近六成的人更倾向阅读纸质书

从这篇报告中,我们能够读出什么?

首先是国民图书阅读率年年倒退,这两年终于开始缓慢回升。2000年发布的第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国民图书阅读率达到60.4%。不过,之后多年都呈现倒退趋势,2005年更是低于50%,只有48.7%。对此,政府做了多番的努力,到2013年,国民阅读率终于回升至57.8%。但是,阅读率的增速仍然十分缓陧,2015年发布的结果显示,2014年国民阅读率为58%,仅比上一次调查回升了0.2%。如果加上书报刊、数字出版物等各种媒介,我国国民的综合阅读率为78.6%,比2013年的76.7%上升了1.9个百分点。

第二,数字化阅读增长迅猛。2015年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iPad阅读等)的比例为58.1%,与2013年比较,增长速度可谓迅猛,因为2013年的数字阅读量为50.1%。而在阅读本数上,2015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阅读电子书3.22本,较2013年的2.48本增加了0.74本。

调查显示。人们越来越习惯用手机阅读了。2013年,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是21.7分钟,但是到2014年就增加了12分钟,达到33.82分钟。其中,看微信成为人们手机阅读的重要方式,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间为14.11分钟。此外,我国成年网民上网从事的活动中,信息获取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网民的重视,具体来说,有74.8%的网民将“阅读新闻”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有43.6%的网民将“查询各类信息”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

第三,将近六成的人更倾向阅读纸质书。虽然电子阅读的比例增长飞速,但是人们似乎还是心心念念着最传统的阅读方式——看纸质书。57.2%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领先其他选项。仅有23.5%的人倾向于“手机阅读”,有14.3%的国民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而仅有3.4%的人倾向于“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

调查还显示,使用数字阅读的人基本都比较年轻,近九成为49周岁以下人群。其中,18~29周岁人群更占到40.3%。所以,从这个数字看来,“纸质书即将消亡”的论调大可不必当真,人们对纸质书有深深的情结。而且还有一大部分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只阅读纸质书。

第四,超过四成的国民自认为阅读量很少。不仅各种数据真实反映了国民阅读量低的现状,国民的自我感觉也认为自己“读书太少”。2015年的调查报告显示,44.1%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有38.3%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一般,只有2.0%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8-2%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比较多。

从纸质阅读到数字阅读,差别在哪里?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们一边不断增加数字阅读量,一边又放不下纸质书。从现实中可以看到,现在的电子书越来越专业,也有更多人愿意付费购买电子书。报告显示,有44.3%的国民表示能够接受付费下载阅读,这一比例比2013年的38.7%上升了5.6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接触者总体能够接受一本电子书的平均价格为1.58元。价格接受程度比2013年的1.28元略有上升。与传统的纸质阅读相比,数字阅读的确好处多多。

首先,数字阅读拓宽了阅读的空间。请你设想一个情景:如果你希望在路上也能读《红楼梦》,是带着一本几百页、像砖头一样重的纸质书出门方便,还是把电子书放到手机或者平板电脑里,轻轻松松出门去方便?结论显而易见。电子书让阅读超越了空间,变得无处不在。无论你在公交、地铁上,还是在办公室、医院、学校,甚至走在路上,你都可以随时随地看任何书。哪怕一本《康熙字典》都没问题。另外,数字阅读更是将所有的书籍都数字化,从此,图书不用再占用过多的空间。占地几万平方米的湖南图书馆,目前藏书229万余册。但是,你只要有一台电子设备,就可以往里面放几乎无限量的书,你的手机或者你的kindle,就是一座图书馆。此外,由于成本大幅降低,电子书与纸质书相比,价格也降低不少。因此,无论从购买成本还是收藏成本来说,电子书都比纸质书方便得多。

其次,电子书能够马上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再也不需要出门逛书店,更不用苦苦等待快递送书上门。最近十年,人们的买书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网络购书流行起来之前,人们要阅读,必须先走出家门,走进书店买书或者到图书馆借书。而有了网上购书商城之后,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在家里动动手指,书就能够送到家门口。可是,这种方式始终有个时间差:快递再快,从下单到送达也要几个小时的时间。如果有人实在很想马上读到一本书,网上买书就显得太过低效。而电子书就极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想看什么书?只要点击一个“下载”按钮,一切就搞定了,不过几秒钟的时间。如此方便,极大程度地满足了一切求决、讲求效率的现代人。而且,无论你人在哪里,一年365天,一天24个小时,只要你有一台电脑,连上wifi,就能够随时随地地买到书,再也不用管什么营业时间了。

nlc202309081242

此外,电子书图文并茂,甚至还可以有视频功能,大大增加了可读性。杂志尤其适合以电子形式传播。很多杂志都采用彩色铜版纸印刷,不仅成本高昂,而且重量也十分吓人。但是,作为时效性十分强的刊物,很多人对杂志的态度都是看完就扔掉。既然如此,何不把杂志电子化?既不占地方,又节省成本,还可以有更多样的呈现方式。以生活类杂志《城市画报》为例。《城市画报》的电子杂志在扉页处增加了一段有趣的视频,而内页的内容和图片也有了更加生动的排版。通过自身带有的录音、影像、动画,使书本试图传递的信息更加明了生动。不仅如此,电子书还可以列出链接,方便读者查询更多资料;还可以随意添加书签,方便读者查找相关的内容……

随着电子书的日渐普及,“电子书将革掉纸质图书的命”的声音不绝于耳。尤其是具有“快消”特性的杂志、报纸,受到电子书的冲击十分大,已经有一些知名报纸取消了纸质版的发行。只做电子版。同时也有更多人愿意付费购买电子版的图书产品,这样的消息,对喜欢纸质阅读的人而言其实并不是好事。

有了电子书,是否可以舍弃纸质书?

但是,正如《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虽然数字化浪潮强势袭来,但仍然有近六成的读者认为自己更倾向阅读纸质书。由此可见。读者仍然在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之间摇摆不定。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有人把其归结为怀旧情结。的确,电子阅读出现才不过数十年,真正普及也只是几年的时间,人们必然更加习惯于纸质阅读。但是,纸质书与电子书的区别绝对不仅仅在于介质的变化,人们对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争论了那么久,简单归结为怀旧也未免太过以偏概全。传播学大牛麦克卢汉说过,媒介即信息,阅读载体的改变,带来的是一系列更深层的变化。其实如果追溯历史,就会发现,我们曾经经过多次阅读介质的改变,而每一次改变,都引起一次阅读习惯的变革。

在纸张发明之前,中国人用龟壳刻字,后来变为竹片记录文字。很多人都知道,用竹片记录文字串联而成的就是竹简,竹简不仅占地方,而且十分笨重。“学富五车”这个成语就是说人的学识渊博,“五车”指的就是五架装满竹简的车。而当时在欧洲,更是流行在羊皮上书写。无论是龟壳、竹片,还是羊皮,这些东西作为记载文字的原材料都有一个问题:太贵了!因此,在纸张发明之前,读书识字只能是特权阶级的活动,老百姓没钱,也没必要读书。后来人们发明了纸张这种物美价廉的载体。再随着印刷术的不断发展,“全民阅读”终于成为可能,于是就迈进了如今这个纸质阅读的时代。

由此可见,介质的改变能够带来阅读的重要变革。而从纸质阅读跨入数字阅读时代,前文已经提到过数字阅读的好处,但这是否就意味着纸质阅读一无是处,必然会被数字阅读取代呢?其实并不然。

首先,电子书使得阅读跨越了空间的界限,理论上来说,只要有一台电子设备,一个人就能拥有无限多的书。但是,这是否意味着人们就会阅读更多,汲取更多的知识呢?其实并不然。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到处都是信息,其实相当于人们无法获得信息。你是不是也曾经下载了一堆电子书,想着“有时间的时候一定会看”,结果却是早已遗忘掉它们的存在?你是否曾经在网络上到处逡巡、汲取信息,但是逛了一圈下来,完全不记得自己曾经看过什么?现在,我们缺的不是信息,而是对信息的筛选和整理。

其次,在数字阅读浪潮下,人们的阅读却越来越碎片化。很多人都抱怨没时间看书。于是上下班、排队、等车的几十分钟就成为阅读的好时机。碎片化阅读的最典型例子就是微信阅读。上文提过,2014年,中国人平均每天花在微信阅读的时间有将近15分钟。的确,微信成为现代人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走进地铁,十个人中有五个都在低头看微信。很多优秀的公众号也不断为读者提供优质的阅读资源。但是,微信的文章再长不会超过几千字,只阅读这些短、平、快的文童,对充实人们的知识库没有太大帮助。好好回想,你上一次完整阅读一本书是什么时候?

现在的人缺少的是深度阅读。曾几何时,阅读是一种仪式。花上好几个小时。从抚摸纸张的手感开始,到静静品味一本书,这种事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奢侈。随着现代生活日趋忙碌,能够抽出一大段时间来阅读的人已经越来越少。所以,也许不是电子阅读导致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日趋碎片化,而是忙碌的现代人只能碎片式阅读,而电子书正好迎合了人们的需求。网易云阅读发布的《全球数字阅读报告》显示,中国人最爱读都市、玄幻、言情小说。的确,这些小说情节引人入胜,正是适合用电子书的方式呈现。问题在于,在数字化的浅阅读流行的同时,深度阅读越来越少。面对这样的现状,不禁令人发问:我们真的失去了深度阅读的能力吗?在拥抱数字阅读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抽出时间,再次回归纸质阅读,静下来,好好读一本书。

纸质阅读散文 篇4

现代社会,网络阅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首选,因为便捷,然而我只中意纸质阅读。因为只有纸质阅读可以让我感受阅读的精细和可贵,以及与老友促膝谈心的温馨,而网络阅读给我带来的则是一种疏远,是一种没有温度的阅读。

在安静的夜晚,于灯下捧一本散发墨香的书,仔细翻阅一页页图文并茂的扉页,体会手指触摸纸的质感,内心会产生安静和愉悦。而你一旦沉醉在文字之中,更有无限的遐思涌上心头。有些书装帧精美,有美丽的彩色画页,它会让我惊叹摄影与绘画的`精巧构图。文字与画面的完美融合令人手捧图书欲罢不能,宛如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品一顿色香俱全的下午茶,那里有茶的芬芳,有糕点的甜美,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构成了一次心灵的旅行,一次会心的相遇与交谈,一次值得珍藏的记忆。

小时候最早接触到的纸质阅读是“小人书”,就是画面与文字并存的,类似于现在的漫画书,可是那时的画面比现在真实,没有那么夸张,文字也印的大而且叙述连贯,适合孩子阅读。那时的纸质比较差,很粗糙,然而这丝毫不影响我阅读的兴趣,因为那些故事已经让我痴迷。现在的一些书籍虽然纸质精美,可是内容显得苍白空洞,要说它有多少打动人心的成分,那真是少之又少。

我向来喜欢富有感情的文字,不喜欢纸质上印满一些粗鄙的花言巧语,喜欢品读一段真实的人生故事和一份纯粹的情感,唯有真情才能动人,所谓的技巧和华美终究是苍白而没有生命力的东西,让一个作品长存的一定是精神和真挚的情感。一个作家要打动读者,必定是自己的内心充满感动,然后通过细腻的文字将这一份感动传达出来。我们能够透过这些朴实的文字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从而获得极大的满足和快乐。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生命中任何细小的感动都是有意义的,网络阅读虽然也可以完成阅读的任务,但是缺乏那种亲切的交流,在拖动鼠标的同时,我们只能用疲惫的双眼忙于收录文字,难以体会纸质阅读的那份随意和闲适,以及那份没有隔阂的可以捕捉的感动。

我喜欢纸质阅读,因为它更纯粹,更接近阅读的本质,我以为阅读的本质就是心灵的一次净化,一次孤独的旅行。在这段旅行中有精美的文字,也有动人的情感,更有深刻的思想。

上一篇:实用的读书作文下一篇:一年级学习生活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