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前后-初三作文

2025-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改前后-初三作文(共2篇)

课改前后-初三作文 篇1

古人有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古语似乎告诉我们:学生能否成才,老师起着决定作用。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教育事业,老师也倍受人们尊重。封建时代,学子拜师要先对老师行跪拜礼,俗话说“男儿膝下有黄金”,由此足见他们对老师的尊崇。信奉“严师出高徒”的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也极为严格。“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旧时老师与学生地位悬殊,等级分明。今天,“新课改”的`春风刮了过来,刮遍了神州大地,刮走了那些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的盲目尊师思想,剩下的,则是一种崭新的、和睦融洽的师生关系。

孔子和曾子都是一代圣贤,但谁能料到一个为师,一个为生的他们竟是一对知心朋友。他们的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让我们称道,今天这一幕也到了我们身边。老师,既是我们在求学路上让我们学会认知的导师,也是一位能让我们倾诉心声的益友!我们的课堂再也不是以往的老师高高在上拼命讲,学生恭恭敬敬在下乏味听,腰杆被沉重的书包压弯了,脑袋被文山题海搅浑了。这一幕已是“滚滚长江东逝水”!课堂内,是一片生龙活虎的景象,老师时而说几句幽默的话,引的大家哄堂大笑,大家像老朋友一样畅谈着自己的感想,交流自己的心声,在与别人思维的碰撞中,智慧的火花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在欢乐声中,我们度过了一节又一节课,懂得了一个又一个道理,掌握了一种又一种技能。谁也不会为下节课没预习好而担心受皮肉之苦,知识再也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巧学妙用了,我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解放,实现了“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愿望!

课改前后-初三作文 篇2

怎样激发初三学生的英语复习兴趣

近年来,随着英语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英语教材的改革,许多英语教师特别是从事初三英语教学工作的老师,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探求和改进教学方法。他们以学生为主体,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要位置,创设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具有交际意义的实践活动,不断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他们保持积极的学习情绪,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初三英语复习课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复习活动,却被许多教师忽略了。他们以为学生上课的主要任务是:听讲、做笔记、做题,即使是组织较好的复习课也仅以教师问、学生答的问答式作为课堂活动的主要形式。要想充分提高英语复习课的实际效果,笔者根据自己在初三年级英语复习教学中的有益做法,结合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谈谈怎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

第一,教师应结合所复习单元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目标,像平时学习新的语言材料一样,借助实物、图片、挂图帮助学生加深印象。要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在所创设的情境中动起来,保持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

第二,将个人、行、排、小组、本班之间的竞赛活动经常性地穿插在复习课中,在竞赛中强化记忆,促进运用。竞赛内容可涉及对话、习惯用语和句型的复习。竞赛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个人抢答,单词接龙,写单词(按类别、词类、接首字母、字母组合读音写等),写词组(以动词为主写,或以某个介词开始写等)及句子接龙等。

为了加强训练学生对词语的运用,在竞赛后,可以安排学生配合竞赛内容进行口头或笔头造句练习。这样,不仅可以把写和说结合起来,也可以把写和用结合起来。组织课堂竞赛要“精、短、快、广、活”。即:内容要精,有明确的目的;时间要短,三到五分钟为宜;学生动作要快,在限定时间内争取最佳成绩;参与面要广,要面向大多数学生;组织方法要活,根据不同的内容可分别采取按座次参赛、限人数参赛或自由参赛等不同方式,既可以进行口头竞赛,也可以进行笔头竞赛。

教师精心设计的竞赛内容有助于学生提高归纳总结能力。在竞赛评比过程中,学生总会百般“挑剔”对手的不足之处,这在客观上可以促使他们强化记忆,提高判断能力。配合竞赛设计的其他活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竞赛可以增强学生与其他成员的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也会驱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复习,为小组增光。

第三,将学唱英语歌曲、猜谜等活动不失时机地安排在复习课中,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只有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才会复习热情高、主动性强,才会乐于动口、动手,勤于实践,参与到复习活动中来。

上一篇:英语学生自我介绍下一篇:第八课多彩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