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复习资料(推荐9篇)
朝贡贸易的特点:由官府控制和垄断,不以获利为目的,加强中外之间的友好关系。
民间海外贸易的出、入港口:月港是进出口商品的主要集散地。
输入和输出的主要商品:
1)输入:香料之类的奢侈品;
2)输出:生丝、丝织品、瓷器和蔗糖。
清朝逐渐走上闭关道路的原因:
1)为隔离东南沿海的反清武装;
2)欧洲社会正发生巨大变化,统治者出于对西方势力的戒备以及自大、保守的心态,逐渐走上闭关锁国的道路;
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表现:
1)颁布“迁海令”,实行较明朝更为严厉的海禁政策,山东以南的沿海居民被迫内迁;
2)康熙晚年已对外贸路线加以收缩;
3)乾隆时实施闭关政策,规定外国商船只能在广州一地通商;
从2004年参加工作至今,我已经连续几年带高一,对高一学生学习历史的状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在我看来,这几年升高一的学生都经历过了初中课改,所以他们思维活跃,部分学生知识面广,这无疑非常有利于历史学习。但是,从整体来看,高一学生的历史学习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学习上存在依赖性。课堂上依赖老师,课下依赖教材,老师怎么说,课本怎么讲,就是什么,缺乏主动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不敢质疑。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学习只是一种被动学习。
(二)态度上的不重视。部分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学习历史有什么实际作用,因而不愿意花费时间在学习历史上。长期以来,由于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沿袭几十年一贯制的“讲—听—背”直线型教学格局。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黑板、粉笔加嘴皮”,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越走越没劲,完全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一些学生感到历史课枯燥无味,产生“厌史”情绪。
(三)相当多的学生不能多层次、多角度地全面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思路狭窄,思维简单,常常孤立、片面地看问题,很难形成思维的开放状态。这个问题在学生答题过程中明显地体现出来,他们往往只知道个别知识点,不能准确地全面地分析问题。
(四)学过的知识容易混淆,犯张冠李戴的错误。无法有序地进行类化,知识网终结不成,知识层次理不清,无法系统掌握知识。
(五)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单一化、片面化,甚至完全的主观化,不能结合历史事件所处时代来深入分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二
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深感自身的责任重大。针对以上问题,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在不断进行反思和探索,希望能够改变这种现状。以下是我的看法,希望各位教师批评指正。
(一)“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做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要解决学生的上述问题,老师首先要不断充实自己,以自己丰富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因为学生有可能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上一门课。从1996年开始,国家教委就开始逐步实行课程改革,经过几次实验与修订,教育部在2002年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课程改革。2008年秋季,新疆地区也迎来了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提出的全新理念给每一位教师带来了诸多挑战。为了回应新课程的挑战、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我们必须进行持续的专业发展,全面提升自己,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生的需要。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高一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轻视、厌恶学习历史的现象,现行的教材理论性强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是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钳制,中考历史份额所占比例小,初三历史课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等等,也是很重要的原因。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因此,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学生进行兴趣教学无疑是很重要的。在讲课时,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引起学生的共鸣。
例如在讲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时涉及的条约比较多,学生有时难以准确掌握,在区分《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时,因为学生在数学课上学过集合,所以我就要求学生将这几个条约的关系用集合中的几种关系来表示,结果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课堂气氛活跃,通过几个同学的图示展示,这个原本抽象难理解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在讲中国近现代史下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时,由于本节内容涉及战争的内容较多,头绪多,因此我借助多媒体播放有关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的视频资料,形象直观地展示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宏大场面,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发掘教材中的潜在信息,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信息点,创设情境,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教学一定会事半功倍。
(三)针对学生知识层次理不清,无法系统掌握知识的问题,我觉得在每上一节课之前,有必要先给学生讲明白,本节(本章、本册书)讲了什么内容,包含哪些线索,各章各节分别隶属于哪些线索,等等。例如在讲中国近现代史内容之前,我把具体内容进行了重组,分别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也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期。并介绍不同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分析各个时期的主要矛盾是由当时的形势所决定的。通过这样的宏观介绍,学生大致掌握了近现代史的线索。通过学习,学生就能较容易地系统掌握知识了。
在分层次方面,讲完近现代史上册内容后,我提出一个问题:“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请问在遭受列强侵略过程中,中国人民是怎样抗争的?”学生听到这个问题,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该从何答起。于是我提醒学生从阶级和阶层角度来分析,在启发和引导下,学生从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几个方面归纳总结,了解和熟悉了上册的基本内容。通过上述步骤,学生既可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又可从微观上掌握具体知识,这对于初三未开历史课,或即便开了历史课但仍然不重视历史课学习的学生克服思维的无序性和培养对教材的整体感知及整体思维能力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要做到这点,老师必须杜绝“一言堂”,营造课堂的民主氛围,允许学生发言,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有时候老师甚至需要故意犯错,激发学生纠错的习惯。师生平等对话,老师不要不放心,认为每个知识都必须亲自讲过才放心,要大胆发动学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平等交流。“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让参与与对话成为课堂上师生的重要链接,目的是在师生、生生交流切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学生们由原来只听、只看,变成去寻、去学、去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长期坚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一定能够得到激发。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教学;新问题;新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4-098-01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文章就教学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及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的新对策,谈一些看法。
一、新课改下历史教学中存在新问题
1、学生思想的不重视
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认为历史是副课,所以学生包括家长、甚至部分教師在思想上极不重视,导致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给高一新课改的实行带来消极影响。
2、历史专业基础薄弱
初中社会课是按照国家标准开设,几乎所有乡镇中学从未重视过历史课,忽视了历史课的正常教学,所以,学生的基础相对来说比较薄弱。给新课程的教学进度带来影响,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3、专题学习带来的困惑
历史新课程在结构上,采取了“模块+专题”的形式。在初中较为系统学习的基础上,高中以历史专题的方式,把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内容加以整合,体现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和线索性,这样既可以避免与初中历史学习内容重复,又可以变换认识问题的角度,适当地提高历史学习的难度,并使抽象的理论与丰富的史实结合起来。但是,这种理想严重地脱离了现实情况,对师生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首先,专题讲授要求教师自身丰富的业务知识作为支撑;其次是要求学生在系统学习了初中通史的知识基础之上开设专题。在绝大部分地区目前还没有达到这种水平,教材忽视了初高中历史学习衔接的现状,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很大问题。
4、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时间十分有限
新课程历史教学强调的是学生资料收集能力、史料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学生的数、外、物、化占用了几乎所有的时间,学生课余根本没有时间去预习、复习乃至收集资料等等,从而导致教学时间严重不足。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二、解决新问题的新对策
1、改革师生互动方式,营造和谐融洽氛围
教学活动必须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为载体。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着力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更要着力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激活学生善于自主学习的内驱动力,从而形成情感丰富高尚、人格健康和谐,具有坚强意志和锐意创新的素质。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参与式、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光立足于“教”, 而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不能仅满足学生“学会”,要引导学生“会学”,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
3、改变教师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素质
新的课程改革的标准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课标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而教师应为学生获取、分析、讨论、利用信息和发现、提出、解决问题创造机会和条件,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也是搞好“课改”的关键。
4、灵活运用课程资源和多样化、现代化的教育技术
在高一历史教学中,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时间十分有限,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讲求课堂效益,要灵活运用课程资源,较好地实现课程目标要求。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读书。第一步,由教师根据书本知识结构,提出本节课必须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第二步,要求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看书、做记号、找答案;第三步,组织讨论,让学生回答,师生评判小结,得出正确答案。
高一历史的复习技巧
(一)功夫下在平时
对于历史,关键在平时,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尤其对考小综合或大综合的同学来说,平时的基础是决定胜败的关键。“抓基础、重平时”。
高中历史的学习与初中完全不同,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解决问题的。高中历史更需要的还是理解。最好是能每星期复习一次,每个月再总复习一次。复习时关键是要反复地看书,在反复中提高。书才是最根本的。离开书本谈能力是不现实的。
在读每一节的内容时,要想想在一个历史事件之前之后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能够说明什么历史道理。也可进行历史事件间的横向纵向的比较。
1.学习历史有阶段性.等你上了高三你会发现,高三的历史学习和高一高二很不同,它是一个高度概括和整合,反复巩固的过程,这就要求你在高一高二有很扎实的基础和“历史基本功”.我的观点是你现在高二阶段,不必苛求知识的深度,但要注重追求知识的广度.你会发现语文水平的高低和课外知识的丰富程度对历史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建议你多读一些课外历史书籍,注重古文能力和语感的培养,建立自己的一套历史观和世界观.这些东西对你的影响可能不会马上体现在分数上,但上了高三以后你会发现它们太重要了.2.抓住课堂.要说实在的东西,课堂是很实在的.我们文科和理科不同,很多聪明的理科生不听课是可以照样考好的,但是一个历史生如果不听课他一定什么成绩都别想拿到.听课也有听课的方法,我认为课前预习是很重要的,你可以在预习的过程中把你理解的这一课的知识框架和系统大致构建出来,充分去领会书上每一个部分、每一个框题是为了说明什么;然后在听课的过程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在原有的基础上调整你的思路和框架,形成一份完整的听课笔记,课后再和参考书上的知识重点、知识框架进行对比补充,拓展自己的思路.3.充分利用老师.每一个历史老师对历史应该都有自己深刻的理解,无论如何他们也是从高考走来的,多年从事历史教学,一定有独到的经验.你可以主动地和老师交流你对历史问题的观点,从老师的回应中吸取有益的东西.(二)历史的学习要有方法,没有方法的死记硬背是不行的,方法最重要。特别是考试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分析。通过回想老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的介绍,尽量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不要担心想太多,只要你觉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确的。更何况现在的考试一再强调“要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要有创新,有自己的观点”,所以你就要尽可能地多想一些。
其次是表达。最好是分条阐述,一点写一两行,不必太啰嗦,关键是把要点写出,因为评卷时也是按点给分的,写得太多,一个要点绕了好几个弯才讲完,不仅会喧宾夺主,使老师因找不到要点而扣分,还会浪费许多时间,以致来不及做完考卷。在分条时也有一个技巧,即根据所给的分数决定要分几条。一般一个要点是两到三分,如果一道题是八分,那么很可能它的要点就有四个。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漏答的可能,即使你实在想不出还要答些什么,也要尽可能写满那个推算出的条数。同时,还要注意序列号的安排。大点小点用不同的序列号标出,就会显得层次分明,逻辑性强,这样也就不容易丢分。
最后,字迹一定要工整。想想看,一个老师要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改完那么多的试卷,如果字迹潦草,有哪个阅卷老师会有好心情给你高分呢?
最后,多与老师同学交流对学习历史也很有帮助。一个人无论怎样细心都会有疏忽的地方,通过与同学交流笔记、与老师探讨习题,往往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也可读一读像《历史学习》这样的杂志,了解一些课本上没有的东西,提高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对解题很有帮助。
高一历史复习方法总结
一、转变观念,从长计议
高一学生初上高中后,一方面受初中时候开卷考试的影响,平时学习基本上不用心,学习效果较差;另一方面,对当前高考改革形势一无所知,在学习方法上,视机械背诵为唯一法宝,不愿认真听讲,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认识不到训练的意义,不做平时积累、循序渐进的打算。为此,期末来临之际应指导学生早做准备,为期末,也为将来的毕业考试,以致高考作准备。
二、讲究方法,精心指导
初高中历史教材有较大区别,从体例上看初中是通史编排的体例,高中则是专题模块式;从内容编写上看,初中历史教材注重史实,形象而生动,而高中教材则注重理论概念,较为抽象。对高一学生来讲,学习历史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高一只有注重学习方法,方能事半功倍。
第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充分利用好学案,搭建好历史知识框架体系。学案中的知识梳理结构可作为期末复习的提纲。
第二,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理论知识,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理论观点,以及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等新史学理念。
第三,学会从宏观到微观角度思考历史,注重知识的联系结合,树立整体知识观。比如高一上期历史必修一的主题是:人类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建设。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漫长艰难的历程。
第四,学会看教材,要注意专题的导语,课程标准(要求),课前提示,专题小结的运用。学会找关键词,理清专题内知识节点,如古希腊民主政治,它贯穿的实际线索与知识节点体现出的逻辑关系就是“地理特点(决定了)——经济特点(决定了)——思想特点(决定了)——政治特点”。而古代罗马法的关键词“习惯法——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
第五,学会有效记忆,学专题历史时要多运用联系对比法进行记忆,如:古今对比、中外对比、背景对比、影响对比、特征对比……,等等,要善于将不同的历史事物联系在一起,在对比中掌握基本史实,抓住各自特征。如英国的政党政治中是先有议会选举中的多数党胜出,才会有这个党的党首成为首相,而美国则是先有总统选举获胜,才会有这个总统所代表的党派执政。
第六,教师监督落实,复习时间短,任务重,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复习的适时监督,注重复习的计划性,时效性,每天必须要有任务驱动,调动科代表的工作积极性。教师随时抽查学生复习效果,并给予及时表扬与肯定,充分发挥学生榜样作用。
三、理清主线,建构体系
系统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离不开记忆,但记忆并不等于死记硬背,透彻的理解,明晰的线索与知识体系是记忆和掌握知识的前提。
首先应在各专题内部理出清晰的“目”,务必因果关系明了、逻辑清晰、概括精练、重点突出,这是学习历史最基本的要求。
其次,给每一专题以准确的“定位”,即阐释清楚每一专题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位置,犹如电脑网络,随时可调用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第三,牵出串在专题之间的“纲”,即教材的主线。必修一实际上贯穿了一条主线:那就是人类社会从专制到民主与法制的演变。
中国史部分(第一至五专题):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形成、发展到走向衰亡,近代中国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间接控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先进的中国人学习和模仿西方,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努力的失败,中共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艰难历程。
世界史部分(第六至九专题):古代希腊罗马创造除了辉煌灿烂的政治文明,希腊世界以它的民主,罗马以它的法制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则以英、法、美、德最为典型,无论是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都为后来西方社会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提供了范本。但发展中也孕育着矛盾,两次世界大战后,人类社会又经历了两级格局对峙的冷战局面,当今世界格局正走向多极化。
四、以练促学,规范答题
复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成绩与素质,这就离不开练习与模拟考试,必须要让高一学生清楚高中历史怎么考,知道试卷结构,题型结构,赋分规则。要让学生知道客观性试题(选择题)和主观性试题(材料题)的命题格式,解题基本技巧。尤其是新课改背景下选择题基本上是提供新情景、新材料的材料型选择题,学生必须要从材料中联系所学知识来解答问题。此外,还要着重强化学生规范答题的技能,只有如此,复习才会收到实效。也只有如此,学生三年的学习才得以能够顺利完成。
高一历史会考复习策略
一、端正认识,营造一个重视会考复习教学的氛围
开卷考形式的出现,可能会引起部分教师和高一学生的误解,以为开卷考学生可以翻书抄答案,考试的要求降下来了,平时用不着花时间看历史课本和做题目,只要考试时会抄书就行了。显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开卷考应该说要求学生记忆的内容减少了,但由于材料题和问答题的综合性与灵活性大为提高,学生如果对课本的内容学得不系统与深入,历史课本内容不熟,连所答内容在课本什么地方都显得陌生,要比较完整地答好材料题与问答题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以为开卷考要求学生熟悉历史课本的程度反而高了而不是低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提高了,由此决定学校及任科教师、学生对新的考试形式下的历史会考比以前要更加重视,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因此,作为高一历史教师在会考复习阶段要正确引导,营造一个重视会考复习教学的氛围。但现实往往是,因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校不重视高中历史会考,无形之中对学生和任课教师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使会考总体成绩难以上去。如上所述,出现开卷考,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学校与高一学生不重视历史会考的复习教学,结果是更多的学生过不了历史会考关。在这种情况下,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向学生说明会考的重要性、新考试形式下的会考应注意的各事项等,以引起学生对历史会考复习的重视。
二、合理安排教学进程,是取得会考复习成功的保证
高一历史会考的范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下两册内容,范围广,知识点多,而时间又紧,在完成教学内容的进程时应作合理的安排,一般在完成上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后,把下册的教学内容提前一或二章到本学期来上,一般在第二学期的前阶段就可以把新课教学任务完成,然后进入会考复习阶段。历史新课教学内容可以在四月中旬完成,然后开始会考总复习。这样,一方面有较充裕的时间来复习迎考,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心理上产生紧迫感,会主动配合去复习记忆历史知识。在新的考试形式下的会考复习教学可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按会考标准要求完成基础知识的复习,这阶段穿插一些材料题与问答题的练习与分析讲解;第二阶段进行模拟题训练,以提高学生适应开卷的应试能力。这一阶段的复习教学工作极为重要。
三、抓40分钟课堂效率,是提高会考成绩的关键
对于高一学来讲,历史会考任务很重,压力很大,因为他们还要应付地理会考及其他科目的学期统考。学生平时课外学习历史的时间很少,即使布置历史作业,学生往往也是抄一遍书,效果不好,因此必须着眼于课堂40分钟效率的提高,这种要求在新考试形式下显得更加重要。
要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上课力求生动易懂,讲得生动一些,才能使学生对知识点在课堂上记住,从而落实知识点。为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可结合图片、多媒体教学课件等手段,适当对课文中的知识点内涵、外延进行补充展开,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典型的历史人物进行描述评价,以使学生产生共鸣。课堂上要求学生用各种符号在课本上把知识要点标划出来并记住。对于要求列为开卷出题的条目内容,课堂上教师必须下功夫进行材料题或问答题形式的复习教学,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思维能力。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这一知识,要求学生在课本中写上“前提”、“内容”、“目的”、“实质”及“认识”,并把相关的内容做上标记,并用“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比较”之类的问题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复习教学能使学生水平有所提高。同时为了巩固知识,在每节课安排5-6分钟时间提问。提问听写内容可以是教材后的思考题,可以是教材中的材料题,还可以是《会考标准》所列的内容,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自己设计。但每次提问、听写都要评批记分,这样可以使学生引起重视,加强记忆的效果。同时,有必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一些主观题的训练。因此,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是提高会考成绩的关键。
四、利用会考标准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是提高会考复习有效性的补充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要教会学生在历史学习和会考复习中如何使用会考标准。对于有志学习文科、能力较强学生要激励发展主观能动性,培养自觉学习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具体说来,就是要避免学生对照会考标准的知识条目进行记忆性学习,而引导学生利用会考标准进行创造性学习。教师要避免对照会考标准进行知识条目的抽象讲解,要尽可能让学生运用他们自己已经学过的概念和方法去理解史实。然后,要鼓励学生按照会考标准提出问题和评价历史事件,并自己尝试解答历史问题。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
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东汉时出现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这种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
2、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古代水利建设概况
1、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2、春秋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蜀地“天府之国”富庶之源,至今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3、秦:灵渠
4、两汉:西汉汉武帝亲到黄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东汉王景治黄河才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
5、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的发展
了解古代中国在纺织、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纺织业主要成就:
(1)原料使用先后顺序:麻葛丝棉。
(2)丝绸之路:汉代开辟。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3)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朝廷征收民间纺织品的数量相当可观。
2、冶金业主要成就:
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特点:分布广,规模大,水平高。战国以后以铁器为主,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由自然通风——人力皮囊——马排——水排(东汉、杜诗)。
3、制瓷业取得的主要成就:(会考要求掌握唐宋的成就即可)
(1)先有陶后有瓷
(2)陶器:a、产生——原始时代彩陶b、发展: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c、独特技术——唐三彩d、陶瓷过渡时期: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3)瓷器:a、唐代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彩绘工艺。c、清朝:粉彩瓷器的工艺技术发明——康熙时期、顶峰——雍正时期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
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特点:逐渐打破时空限制,虽受政府严格限制,但仍相当繁荣
(1)秦代管理“市”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2)汉代在进行集中贸易的“市”, 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3)六朝时代,出现了“草市”
(4)唐代“草市”的作用十分显著,“夜市”比较繁荣
(5)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四)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
(1)“重农抑商”政策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 政权的经济基础。
影响:“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但这一政策的实施使社会经济的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未能得到正常发育,这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2)“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影响:“海禁”政策扼杀了对外贸易进步的可能性,不仅妨碍海外市场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滋长,使中国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从而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专题二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
1.过渡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1)总路线和总任务:一化三改造(国家工业化,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特点:①时间的长期性。②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同时并举。③“一化”为主体,“三改”为两翼。
“三改”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一化主要表现为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的实施。
2.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过程: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A、形式:国家资本主义B、政策:和平赎买。
对农业、手工业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与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形式。
(2)历史意义:A、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B、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3)局限性:后期工作急躁和粗糙。
二、中共八大
A、时间:1956年
B、内容:(1)指出国内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2)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朝气经济建设方针。
C、意义: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的探索。
三、错误探索表现 :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原因: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指导。影响:使“左”倾错误(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B、“”对经济建设的破坏:使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失去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四、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基本内容:(1)思想路线: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2)重点转移: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3)重要决定:改革开放。
历史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以这次会议为起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正式开辟,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由此揭开序幕。
专题三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 服饰 (1)中山装与旗袍是近现代民族服饰。
(2)近代,中国男子的流行服饰有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3)阶段
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具体表现在长袍马褂、上衣下裙依然流行,西装、中山装、旗袍更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服饰。
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具体表现在列宁装、制服装、绿军装成为社会的流行。
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阶段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
2.饮食结构: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四大菜系。近代西餐传入,中西餐并行于世。
3.住宅: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4.习俗风尚:
(1)促使变革的因素: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
(2)近代风俗变迁中最为明显的是:婚丧礼俗的变迁。婚姻风俗的变迁特征是删繁就简。
5、影响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主要因素
一是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国家资本的注入,把以工业文明、科学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近代文明移植到中国;
二是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
6、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习俗变迁的特点
(1)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时期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向学习西方、由过去的封建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趋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
(2)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封闭化、独立化。
(3)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观念的转变,与世界联系愈加紧密,逐渐又跟上了国际的潮流。
7.交通: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动力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
(1)中国有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19天津有轨电车,1924上海公共汽车。
把握一条基本线索: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无论是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以及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都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息息相关,反过来它们又 在实践的过程中,。印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突出四个重点: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基本理论和意义;二是巴黎公社成立的特殊历史条件、政权 的性质、失败原因和教训;三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重大历史意义;四是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内容及意义;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 程;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意义;土地革命。理解一个重要观点:马克思主义在指导各国革命实践的同时,又通过各国的实践印证、丰富和 发展了自身。
第19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知识结构: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二、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成为国际工人阶级斗争锐利的思想武器,促进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三、巴黎公社
1.公社建立的背景
2.公社政权的性质
第20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知识结构:
一、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二、革命的前奏
1.二月革命(结果、性质)
2.四月提纲
三、十月革命的过程
1.开始
2.结果
四、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历史意义
第21课 新民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线索:
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
我认真地翻阅了初中历史教材, 就知识内容而言, 比高中有过之而无不及, 特别是世界古代史的内容远比高中的多, 但知识的深度和抽象思维却远远不及高中的。所以, 中考历史考查内容比较简单, 主要考查识记能力, 学生只要读读背背, 就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加上历史科目也不受学校重视, 慢慢地学生就形成了很多不良的学习习惯。比如:学习不求甚解, 浮于表面;记忆能力强, 理解能力差;只知道跟着教师走, 不会主动学;个别能力强, 团体合作能力差, 等等。这些问题给高一历史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针对高一学生的学习问题采取的措施
首先, 要转变学生的思想观点。思想是行动的指南针, 思想不转变, 一切都是空谈。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再三强调: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历史教师应告诉学生:作为学生, 一定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 不要一味依赖教师, 应该在教师的“教”中主动构建自己的“学”, 取人所常, 为己所用。当然, 这种思想的转变不是一说就会, 一说就改的, 要把这种思想认识贯穿于我们整个教学中去, 让学生认识到高中的历史学习只有靠自己才能取得好成绩。
其次, 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校一直致力于新课程下高效学习模式的探索, 并初步形成高效学习历史的步骤, 即:课前认真预习, 完成自编学案;认真听课, 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自主复习, 做到先复习后练习;课后认真完成作业, 在小组间完成交流学习。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 只须一句话, 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了好的习惯, 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 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 好像出于本能, 一辈子受用不尽。”古往今来的大量事实也表明, 一个人成功与否, 主要不是因为他的智力, 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备良好的习惯。因此, 我们必须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再次, 要掌握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每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 要想学好、学精, 必须掌握其学科规律。就高中历史课本的编排而言, 就和初中有着很大的不同:初中按编年体安排课文前后内容, 而高中打乱了初中的编排方式, 采取了专题的形式, 必修部分分为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一会儿世界史, 一会儿中国史;一会儿古代史, 一会儿近现史……如果不抓住特点, 学生会感觉很乱, 无从下手, 无法掌握。另外, 中国的历史书体现的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显得尤为重要。如人类社会总是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时期的文化是由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所决定的, 又反映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任何历史人物、政党、团体、活动、制度、措施等, 都必须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必将灭亡。有了这些规律性的认识, 就能把抽象的历史知识简化, 便于消化吸收。
最后,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初中学习历史, 很多时候就是教师讲, 学生听、记、背就完事, 学生是被动的吸收者, 没有思维的创新, 这样的教学活动显然是不能适应新课程、新高考的要求的。教学活动形式多样, 我学重点在小组学习上作了一些探究。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是当前学习方式改革的核心内容, “合作学习”就是其中之一。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 它有许多优点, 如淡化了教师的权威性, 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性, 注重了互助式、互动式和讨论式的学习, 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改变了过去课堂“一潭死水”的现状。一般情况下, 我们按照班级学生数来分组, 六人一个小组。上课时, 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小集体, 很多问题必须大家动手合作才能解决, 这样学生既参与了教学活动, 又锻炼了能力。再如现在的高考中材料分析题多, 就连选择题也是材料化, 那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就要多找一些新颖的材料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分享探讨, 让学生学会处理新情境、新材料, 并作出正确的判断, 得出正确的认识, 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活动应该多种多样, 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针对高一学生历史学习的一些反思
从2008年新课程实施以来, 我们针对新课程的要求, 对高一学生的现状作了认真的思考, 并在教学活动中采取了上述种种措施。应该说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得到了家长和领导的认可, 但是仍然觉得在以下几个方面尚需继续努力:一是针对“小高考”和高考, 应该做出怎样不同的准备工作;二是如何发动学生, 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 投入到家乡历史的学习研究中去;三是我们试题研究怎样做到少占时间, 并且取得很好的应试效果;四是如何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 重现、整合教材, 化繁为简。这些问题会带领我们不断地去思考、总结, 用最短的时间让高一学生融入到新的历史学习中来。
高中的历史学习和初中的历史学习, 由于课程的安排, 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学生的身体、心理发育的特点, 都存在很大的区别。要想使高一学生快速、轻松地适应高中的历史学习, 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作为工作在教学一线的高中历史教师, 要及时关注新课程和高考形势的变化, 敏锐地找出突破口, 从多方面思考, 采取相应的举措。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相信我们会做得更好。
摘要:担任高一历史教学的大部分教师都有这样的共识:学生不会学习历史, 不适应高中历史学习。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斯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我们历史新课程同样强调:要让学生学会学习, 做学习的主人。所以, 转变学习方式, 让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历史学习, 成为历史教师首当其冲的任务。以下是我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和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历史学科是一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讲课前应该谈谈历史学科的作用,譬如可以讲述与本学科有关的典型事例,这样既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使命感。另外,可把学习内容和当今的社会形势、时事紧密结合起来,如可用还没有解决的台湾问题加强历史教育,使青少年了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为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而努力奋斗。如此,使学生感到学习历史有用,并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信心。
二、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授之以渔”
在正式讲课之前,教师最好进行一次深入调查,了解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基础、兴趣、方法和他们心目中最好的教学方式。调查可采取多种方式,如座谈、问卷调查等。这样,教师在授课前就已经了解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增进了师生感情。然后,教师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譬如在历史学习中,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之一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繁多,弄不清来龙去脉,理不出头绪。因此,教会学生把握历史线索是帮其学习历史的第一要务。另外,要使学生从死背课本的传统模式中摆脱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这样。学生就会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此前已经熟练掌握了初中的学习方法,他们不可能很快改变传统的做法。因此,教师要多—些耐心,经常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
高中学生的思维已从形象思维阶段进人到抽象逻辑思维阶段。具有一定的思维独立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他们不像初中生那样。只是关注直接结果,而是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根据这一特点变“是什么”为“为什么”。从抓住疑点人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其在释疑解惑中获得求知的乐趣。具体方法如下:
1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导人新课时以疑导入。设置疑点,制造悬念。这样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以急于释疑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对探究的过程、结果产生兴趣。如在讲“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一目内容时,首先提出问题:“八一三事变后,为什么蒋介石政府的对日政策发生很大的改变,从‘绝对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转而进行抗战呢?”然后,引导学生从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全国人民的强烈要求、英美在华利益和蒋介石政权受到严重威胁等方面分析其原因,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2讲中设疑、质疑。平铺直叙的教学,会抑制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扼杀其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一边提出问题,一边启发诱导。如讲“中华民国成立”时,启发学生思考:“孙中山为什么承认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呢?”这样,教师不断设置疑问,学生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通过联系分析,自己就能获取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勇于提出与课本、教师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并积极参与讨论,使他们产生探索的兴趣,使他们的知识经验不断丰富,知识结构渐趋完善。在此,教师要注意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3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利用地图、幻灯、电影片断等多种直观形象化教具进行教学,刺激学生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其学习兴趣。如讲“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时,我利用放大了的《时局图》,在分析了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等多种手段,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后,向学生指出图上鹰、蛇、熊、狐狸等动物所指代的殖民侵略者,以及它们肆虐横行的地域范围,从而使学生对帝国主义国家占据中国大半河山、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有了直观、形象的了解。
4插入。在授课过程中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一句幽默的话语、一个有趣的手势。既能像“兴奋剂”一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像“调料”一样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如讲鸦片战争中清朝的腐败无能时,插入“马桶御洋兵”的故事,既可以吸引学生听讲,又深刻地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官僚的愚昧无知和当时中国的封建落后。
5结尾。新课结束时,学生一般都精神不振,此时如能加上一个有趣的发问。或者师生共同畅谈学习的收获和感受,可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
6。巧设作业。可根据新大纲要求开展研究性学习。比如课堂讨论、辩论,收集历史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等。
【本节重点知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2、洪秀全思想的特点;
3、太平天国运动的起讫时间和标志;
4、永安建制和定都天京的意义;
5、太平天国运动进入全盛时期三个标志及其目的、将领;
6、天京变乱的原因和影响;
7、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建立的新的领导核心;
8、三河镇大捷和陈玉成牺牲;
9、《天朝田亩制度》颁布的时间、宗旨、内容及其评价;
10、《资政新篇》作者、目的、内容(特别是外交方面)、评价;
11、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教训、性质、历史意义;
12、时代赋予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的内容和意义。
【知识结构】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腐败的 和沉重的,导致
激化;
2、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
3、严重;
4、西方
的影响;
5、洪秀全等的准备:
①组织准备:A、年洪秀全创立
,目的是推翻。
B、逐步形成以、、、、、六人领导核心。
②理论准备:A、特点()、儒家
、农民
结合起来。
B、著作:《原道
》、《原道
》和《原道
》等。
:把西方
c、影响:将农民要求
的理想,通过
表达出来,对广大劳动人民产生了很大号召力。
③建立根据地:
在广西
组织拜上帝会,开展
斗争。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兴起(1851—1853):金田起义—东乡称王—永安建制—定都天京—颁布纲领
①金田起义:
年,洪秀全在
桂平金田村发动反清起义,建号“
”。
②东乡称王:在 东乡洪秀全称“
”。
③永安建制:分封诸王,建立政权——冯云山、萧朝贵牺牲。
④定都天京:
年,太平军攻占,改名天京,定为都城,建立与
对峙的农民政权。
⑤颁布《
》
2、发展(全盛)(1853—1856):北伐—西征—东征
①北伐:A、时间:
年;
B、目的:推翻
;
c、将领:
、;
D、失败原因:
,和
供应不足;
E、战略作用:深入到清朝
地区,牵制了敌人兵力,为
和 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西征:A、时间:
年;
B、目的:巩固
;
c、将领:
、;
D、经过:1853年西征军夺取安徽、湖北的重镇;在,同汉族地主武装
的
交战势力;
年,指挥西征军在
大败湘军,然后进入江西。
③东征:A、时间:
年;
B、目的:断绝
,充实自己的 ;
c、将领:
;
D、结果:秦日纲夺取
,攻破
;同
会师,摧毁
,解除
之围;
E、意义:太平天国在 上达到
时期。
3、转折(1856—1857):天京变乱—建立新的领导核心
①天京变乱:根本原因——
的局限性。
主要原因——
以后,革命
减退,思想滋长,内部矛盾尖锐。
主要事件——韦杨事件,出走。
恶
果——A、使
元气大伤,出现“
”、“
”的危险局面;
B、乘机反扑,重建
、大营
(是太平天国从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②重建领导核心:A、军事指挥:英王
、忠王
;
B、总理朝政:干王
,提出
和 的新方案——《
》。
4、防御战(1858—1862):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破江南大营—受挫上海—安庆失陷
①1858年:
、合力再破
大营,解除
北面威胁;在 全歼湘军精锐;
②1860年:A、依
计策,、合力破
大营,迫使
自杀;
B、李秀成东征
,进攻
;美国人
组织
对抗太平军;
侵略军也撕下“
”伪装,配合
袭击太平军。太平军损失很大,退回苏州。
③安庆失守,退守庐州,由于歹徒出卖,被俘就义
5、失败(1862—1864):①清军分路进攻太平军,进而围攻
,由
坐镇
统筹策应;
②
年,洪秀全病逝,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
、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①颁布时间:
以后(即
年)
②宗
旨:废除
土地所有制;
③内
容:A、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方式——以
为单位,不分男女,按
和
平均分配;
B、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方法——每户留足
,其余归
;
c、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理想社会。
④评
价:A、性
质:是太平天国的 ;
B、进步性:突出反映了
阶级要求的强烈愿望,是几千来年农民
的思想结晶;
c、未实施的原因:客观上,没有一个
保证实施分田方案;
主观上,分配
与 的规定都是空想。
2、后期:《资政新篇》
①时间:
年;
②作者:
;
③目的:为了
④内容:政治上——统一
,以
治国;(实质是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经济上——学习
,发展
;兴办
事业等;(实质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文教上——提倡兴办
学校,严禁
和
;(实质是学习西方先进文化)
外交上——主张同外国
,交流
,往来;但不准外国
。(实质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
⑤评价:进步性——具有鲜明的 色彩,是
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
的方案,集中反映了
中国人向
寻找
和 的迫切愿望;
局限性——不是
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
阶级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根本没有实施。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经验教训
、失败原因:①主观上:一是 的局限性(根本原因)。提不出切合实际的 ;广大将士参加革命的 不明确,大多是迫于
;领导者
思想膨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
二是
上的失误:偏师
,孤军深入。
②客观上: 的联合绞杀。(新现象)
2、教训:受
和
的局限,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3、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 的 战争;
4、功绩:①加速了
和整个 的衰落和崩溃。
②在 的同时又担负起
的任务;打破了
把中国迅速
的企图。
③是几千年来中国
战争的。
↑
④太平天国的领袖主张与各国
,后期又提出 的方案。←(新特点)↓
⑤同
、等国人民的
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共同打击。
【重点难点问题解析】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与鸦片战争影响之间的关系:
太平天国运动是多年来阶级矛盾积累的结果。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惨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偿付大量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战后开辟通商口岸,便利了西方商品的输入,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一批农民破产,流民增加;战后鸦片贸易猖獗,白银大量外流,加上统治集团生活腐败奢侈,进一步加剧了阶级矛盾。因此,民族矛盾激化了阶级矛盾,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2.对“拜上帝教”的认识
中国历史上许多农民领袖常常利用宗教和封建迷信来组织和发动农民起义,太平天国也不例外。鸦片战争后,洪秀全顺应农民革命潮流,创立拜上帝会。拜上帝会把基督教教义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形成了带有浓厚宗教迷信色彩的农民革命思想和信条,并借传教为名发动群众,举行反清起义。应当承认,拜上帝教在洪秀全组织、发动群众参加反封建的斗争中起过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以后太平天国的斗争实践中,拜上帝教成为了太平天国的领袖们维护自己特权地位的一种工具,成了杨秀清牵制天王的工具,逐渐演化变质成为一种邪教。李大钊说过:“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3.关于洪秀全的宗教理论
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作品有《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宗教理论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包含宗教迷信和农民革命思想两个方面。在洪秀全生活的时代,还不可能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透过浓厚的宗教色彩,我们可以看到:洪秀全的宗教理论反映了反清、平等的革命要求;拜上帝教的一神论也便于把分散的农民结成统一的组织;对革命对象“阎罗妖”、对革命理想“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等的描述,农民容易明白。这些用宗教语言宣传的理论,成了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的精神武器。然而,这种浓厚的迷信色彩也产生了它的负面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反而起了麻醉人民群众的作用。
4.关于天京变乱
①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在任何情况下,太平天国的绝对平均主义理想都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在缺乏先进的科学革命理论指导的情况下,农民运动只会使封建生产关系受到某种程度的打击,但却绝对不会彻底摧毁它。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无法超越历史发展的规律;在定都天京之后,无力抵挡封建意识的侵蚀,享乐思想发展,个人欲望膨胀,相互争权夺利,最终演变成令人痛心的天京变乱。
②恶果:A、天京变乱不仅使太平天国的领导核心分裂,而且屠杀了数万名太平天国的骨干,造成“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这是天京变乱的直接恶果。B、清军乘机反扑,重建江南、江北大营,天京又被围困,军事形势急转直下。c、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从胜利发展走向失败灭亡的转折点,是太平军从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D、更深层次的影响还有:贪欲和特权从根本上破坏了原来的理想;滥杀和猜忌代替了团结合作;太平天国再也无人能像杨秀清那样驾驭整个政治、军事局面,行使指挥大权。从而使太平天国不仅是在军事上由盛转衰,尤其是军心、人心离散,太平军将士的理想破灭。
③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该诗的字面意义:楚汉战争,垓下之战,项羽四面楚歌,最后乌江自刎;曹丕迫胞弟曹植作七步诗。诗人以此隐喻:太平天国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西征北伐,血染中原大地,但由于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斗争,骨肉相残,导致天京事变,从而削弱了力量。最后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下四面受挫,终被残酷镇压。
5.关于《天朝田亩制度》
①主要内容:生产资料上主张平分土地;分配制度上主张绝对平均的圣库制度;社会关系上主张人人平等;最终目标是建立“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②评价(特点):第一,强烈的革命性。它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农民的斗争思想,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使太平天国运动成为几千年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第二,空想性。首先,平分土地在当时无法实现,只是小生产者的一种迫切愿望,1854年规定“照旧交粮纳税”,事实上承认了地主土地私有制;其次,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无法实现,也无法调动其积极性;再次,社会关系上的人人平等,随着太平天国政权的封建化和等级制度的确立,也成为泡影。第三,落后性。此纲领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并未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它主张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不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
6.关于《资政新篇》
①主要内容:政治上主张法治、民主和“开明君主国”,突破了封建君主专制体制;经济上提倡发展工商业,重视科技作用,从根本上瓦解自然经济,否定重农抑商;文教上提倡新式学校和西方科技;外交上主张开放和独立自主。因此,它总体上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②社会根源:第一,太平天国政权当时处于全面衰退,急需改革内政,“富国强兵”,扭转形势;第二,十九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主潮流,初步形成了世界体系;第三,洪仁玕的个人经历使其对资本主义有具体的了解和接触。
③评价认识:第一,革命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这是一个改造封建社会、救国救民的探索。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天国政权,进行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第二,进步性: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第三,空想性:从理论上看,它没有涉及农民最迫切的土地问题,不是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在当时也缺乏现实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从实践上看,由于当时严峻的军事环境,也缺乏广泛的社会支持。第四,没有认清列强的本质。
7.《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
①产生背景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初,太平天国刚定都天京后为巩固政权而颁布的革命纲领,此时太平天国正处于强盛时期。《资政新篇》是1859年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经过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已处于衰落时期。
②有关社会经济主张的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改革土地制度为中心的纲领性文件,它要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理想的地上天国,即试图在小生产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实行绝对平均主义。《资政新篇》是作为太平天国政治纲领提出来的,在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二者一个主张消灭私有制,一个主张发展私有制,完全相反。
③群众基础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农民的利益和要求,因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资政新篇》不是农民革命的产物,也不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必然结果,因而没有引起农民的响应。
④作用不同:《天朝田亩制度》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资政新篇》由于没有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再加上残酷的战争环境和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先天不足,使它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因而对太平天国运动未能起到相应的推动作用。
⑤反映了同一时代的不同特点:《天朝田亩制度》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水平达到最高峰,但这一纲领具有极大的空想性,根本无法实施;太平天国的失败与其没有先进思想的指导是分不开的。《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它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为后来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家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开了先河,堪称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
8.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特点: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新旧交替的年代里,时代赋予其新的内容和意义。
新的时代特点,要从近代社会矛盾、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予以理解;①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从而具有了民主革命的性质;②一些领导人主张学习西方,向西方寻找真理。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反映了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③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④作为“亚洲革命风暴”的组成部分,太平天国还同亚洲其他国家人民的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
9.怎样理解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①首先,太平天国运动是发生在鸦片战争后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是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时代。时代必然赋予太平天国运动新的内容和意义,从而使它区别于历史上任何一次单纯的、旧式的农民战争。②其次,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看,它是由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以及原来十分尖锐的内部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所引起的。③从太平天国运动的任务和性质来看,由于外国资本主义最终撕下了“中立”的伪装,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公开与清政府勾结起来,因此,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同时,肩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从而成为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④从太平天国运动的斗争水平来看,它有着历代农民运动所无法比拟的拜上帝会这样一个比较健全的反封建斗争的组织形式,有着《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这样明确的指导思想,有着《天朝田亩制度》这样一个以反对封建土地制度为核心内容的革命纲领,从而使这场斗争达到历代农民战争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⑤再从太平天国运动领袖们的创新精神看,由洪仁玕编著的《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先进的施政纲领,具有浓厚的新时代气息,集中地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高一历史复习资料】推荐阅读:
高一历史会考复习一01-02
高一历史走近历史课件12-30
高一历史期中检测07-14
高一历史教学反思12-13
高一历史期中测试卷05-26
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06-15
高一新生如何学好历史09-11
高中历史高一期中考试01-06
高一历史教师工作总结10-20
高一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