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辐射科普知识(精选8篇)
目 录
核辐射防护相关知识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 福岛核电站事故知识问与答 核电站相关基本知识 世界核电发展格局 中国核电现状
核辐射防护相关知识
一、辐射的概念
人类有史以来一直受着天然电离辐射源的照射,包括宇宙射线、地球放射性核素产生的辐射等。人类所受到的集体辐射剂量主要来自天然本底辐射和医疗。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辐射防护的三个原则:实践的正当性,防护水平的最优化和个人剂量限值。国际基本安全标准规定公众受照射的个人剂量限值为每年1毫希沃特,而受职业照射的个人剂量限值为每年20毫希沃特。希沃特是辐射剂量的一种单位,记作Sv。它代表了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个人的剂量当量,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的辐射量。希沃特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希沃特(mSv),1mSv=0.001Sv。此外还有微希沃特(μSv),1μSv=0.001mSv。
二、各种剂量核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一次小于100毫希沃特的辐射,临床上观测不到任何变化,视为对人体无影响。
2、一次1000-2000毫希沃特,可能会引发轻度急性放射病,能够治愈。
3、日常生活中,我们坐10小时飞机,相当于接受0.03毫希沃特辐射。
4、一天抽一包烟,一年下来受到的剂量在0.5—1 毫希沃特。
5、规定职业人员的年剂量最高限值为20毫希沃特,公众的年剂量最高限值为1毫希沃特。
6、一次性遭受4000毫希沃特可能会致死。
三、核应急响应
核应急是针对核电站可能发生的核事故,进行控制、缓解、减轻核事故后果而采取的紧急行动,所有核电国家都设有核应急机构。中国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国,同时也是“核应急两国际公约”及“核安全公约”的缔约国,承担着相应的国际义务。
目前,我国为了应付万一发生的核事故,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轻事故的危害,保护公众,保护环境,国家在中央、省市区、核电厂建立应急组织,制定核应急计划,并做好应急准备。核电站建成后,在核原料进站之前,至少要进行两次应急演习。一旦核危机来袭,各级核应急中心都会有指令,政府会迅速通过媒体,进行应对部署。
四、核电站事故后防辐射措施
1、远离放射源。远离放射源是最好的防护办法。公众应迅速采取必要的自我防护措施,例如可以选用就近的建筑物,关闭门窗,并根据地方政府的安排实施有序撤离。核事故发生时,切忌不能迎着风跑,应尽量往风向的侧面躲。
2、放射性的粉尘和水蒸气在大气中随着气流传播,可以到达很远的地方,尤其是进入平流层。当年切尔诺贝利的放射性云层传播到了瑞典,最远达到了2000公里。粉尘和水蒸气剂量不会致命,但是会诱发癌症,基因变异,生殖畸形等问题。
3、放射性粉尘和水蒸气落到地面,通常是夹在雨水之中。所以,在下雨天,绝对不要淋雨,尽量避免直接沾染雨水。并且要密切注意新闻,包括核污染方面的新闻及天气预报。
4、尽量避免裸露的身体表面直接接触放射性粉尘和水蒸气,尤其是口腔和嘴巴。在放射性尘土和水蒸气污染期间,多穿衣服出门,戴口罩、帽子、手套,尽量减少裸露身体表面。若怀疑身体表面有放射性污染,采用洗澡和更换衣服的方法减少放射性污染。
5、核辐射突发事件发生后,人有可能摄入放射性碘,并集中在甲状腺内,使器官受到较大剂量照射。服用稳定性碘片,能阻断90%放射性碘在甲状腺内沉积。但是,碘片的服用要根据政府的指示,只有政府在评估事故状态以后才能决定是否需要服用碘片。不能仅凭个人主观臆断或恐惧而擅自服用。此外,食物与水,要确定无污染才能摄入。
6、出现核辐射事故时,要注意心态平稳,千万不要惶恐不安。公众必须尽可能获取可信的突发事件信息,了解政府部门的决定、通知。应通过各种手段保持与地方政府信息沟通,切不可轻信谣言与小道消息。
7、污染期结束后,做一个放射性检查。
福岛核电站事故知识问与答
1、核电站会像原子弹一样爆炸吗?
核反应堆是不可能像原子弹那样爆炸的。这个结论的原因很简单:核反应堆的燃料铀-235含量不高。虽然核弹和核反应堆都是以铀为原料,但两者对 铀-235的要求完全不同,天然铀含99.28%的铀-238,微量的铀-234,0.71%的 铀-235,而只有铀-235是能够发生链式反应的铀。生产核弹时,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去除铀-238,要求铀-235的浓度在90%以上,而反应堆中核燃料一般只有要3%左右铀-235,如烈度白酒可以点燃,啤酒却不能点燃的道理一样,反应堆即使失控,也不会像原子弹那样爆炸。
2、不是说反应堆已经停止了,那么为什么还要降温散热?
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可控裂变在一开始关堆成功时就停止了,只是有大量的余热和同位素衰变的少量继续发热需要冷却。如果冷却泵没坏,这点热本来根本不是问题。现在冷却泵坏了,还一直持续不断产生低水平的热量,把反应堆压力容器里的水都蒸发了,没有水冷却,这点热足够最终融化堆芯,造成烧穿反应堆压力容器的事故。一旦烧穿压力容器,融化堆芯到安全壳里,可以用喷水的办法包住放射物质,继续降温。按设计这个时候堆芯会冷却固化,预置在安全壳里的去氢剂会把氢和氧结合生成水,减低壳内压力,最终形成稳定的状态。
3、放射性尘埃会吹到中国来吗?
地球自转是由西向东转的。热带气温高、寒带气温低,所以除了一般的风以外,有一个空气在低纬度上升、到高纬度下降的大对流过程。高空气流向北流动的过程中,由于低纬度线速度高,流向会偏东,形成固定西风带。出事的福岛核电站大约处于北纬38度左右,正是西风带影响范围,高空气流永远是自西向东运动,如果真的发生强力爆炸将放射性尘埃吹向高空,那么只有可能影响到人迹罕至的阿留申群岛,阿拉斯加等等,并且在气流吹动的过程中,放射性尘埃也会不断的被稀释扩散在大气层中,到达北美大陆时影响已经相当微弱。
4、穿白衣戴口罩喝板蓝根用茶油吃碘片能防辐射吗?
穿白衣完全没有意义,戴口罩可能能够阻止部分放射性微粒进入体内形成内照射,不过光戴口罩也没用处,还要戴防毒面具。至于中华神油板蓝根或者茶油之类的,完全没有用处,不是以讹传讹,就是别有用心。碘防御辐射的原理是甲状腺容易吸收碘,放射性尘埃中有碘131,如果被吸收危害大,那么就提前服用碘片,一般是碘化钾,用没有放射性的碘先让甲状腺饱和,然后就不会吸收放射性的碘同位素了。
5、受到大剂量辐射会有什么后果?
短期内接受约1000mSv剂量以上的辐射,人体会产生急性辐射病的症状。在此剂量以下,一般不会有明显的可见的症状。切尔诺贝利有134人被确认受到了的严重辐射,并诊断为急性辐射病。后来有28人在3个月内去世,有14人在10年内去世。这是非常可怕的后果。
6、事故核电站所在国家作物和海鲜能否安全食用?
按目前公布的辐射剂量,就没有必要担心这方面的问题。即使在自然环境中,也是有天然放射性物质存在的。如果情况进一步恶化下去,即使达到切尔诺贝利的水平,则会对生态造成较大的影响,相应的进出口检验环节也会建立,受辐射的作物和海产等不太可能出现在选购和食用范围内。
7、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会存在多久?有多危险?
如果水蒸气中含有的放射物质是N和Cs的同位素的话,会迅速降低辐射强度,随风扩散后,对较远地方影响不大。事实上,即使没有核电站,自然界中也有天然的辐射,主要来自宇宙射线,氡气,人体辐射和去医院看病需要的检查。天然的辐射和人类排放的辐射没有本质区别,只要剂量小就无危险。但是如果反应堆堆芯熔化破裂,裂变产物中,碘141半衰期约为8天,铯137半衰期约为30年,这两样尤其是后者是比较致命的放射性元素。
8、到目前为止的辐射水平,会对人类造成伤害吗?
NHK的放射物质监测报告说茨城的辐射测量值为正常的100倍以上, 宇宫都、奇玉县40倍以上,多数地区浓度为正常值个位倍数,东京大约20倍左右,这些正常值的100倍、40倍的数字应该是相对本底辐射强度而言,看起来很可怕,但放射性元素会衰变,这个效应不一定是长期的。影响主要看总剂量。自然本底一年的总剂量是1~10mSv,而一年之中吸收的辐射超过这个剂量的几倍几十倍,不会造成显著的损害。只能从理论上估计增加了某些疾病的概率,并没有得到数据支持。
9、为什么有些地方辐射本底偏高?
人生活在地球上,无时无刻不在接受辐射的照射,宇宙射线、宇生放射性核素、原生放射性核素等等天然辐射对人类每一年的平均的年有效剂量是2.4mSv/年,主要以吸入建筑物内常见的放射性气体氡-222为主(1.6 mSv/ 4 年),这个数值是UNSCEAR统计出来的平均数值。生活在高原、花岗岩、铀矿化度高地区,天然放射性本地偏高。
核电站相关基本知识
一、核反应堆
核反应堆是一种综合的技术装置,用来实现重金属的可控自持链式裂变反应。核反应堆由堆芯、冷却剂系统、控制与保护系统、屏蔽系统、辐射监测系统等组成。核反应堆堆芯是核燃料存放的区域,是核电站的心脏,核裂变链式反应就在其中进行。链式裂变反应释放出来的能量,大部分首先在燃料元件内转化为热能,然后通过热传导、对流传热和热辐射等方式传递给燃料原件周围的冷却剂,再由冷却剂带载到堆芯外,通过热力系统转化为所需的动力。
二、核反应堆类型
压水堆:使用加压轻水(即普通水)作冷却剂和慢化剂,且水在堆内不沸腾的核反应堆。燃料为加浓铀。20世纪80年代,被公认为是技术最成熟,运行安全、经济实用的堆型。其装机总容量约占所有核电站各类反应堆总和的60%以上。最早用作核潜艇的军用反应堆。压水堆由压力容器、堆芯、堆内构件及控制棒组件等构成。压力容器的寿命期为40年。堆芯装核燃料组件。
沸水堆:沸水堆为压水堆的‘孪生姐妹’,沸水堆核电站工作流程是:冷却剂(水)从堆芯下部流进,在沿堆芯上升的过程中,从燃料棒那里得到了热量,使冷却剂变成了蒸汽和水的混合物,经过汽水分离器和蒸汽干燥器,将分离出的蒸汽来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沸水堆是由压力容器及其中间的燃料元件、十字形控制棒和汽水分离器等组成。汽水分离器在堆芯的上部,它的作用是把蒸汽和水滴分开、防止水进入汽轮机,造成汽轮机叶片损坏。沸水堆所用的燃料和燃料组件与压水堆相同。沸腾水既作慢化剂又作冷却剂。
重水堆:重水堆是以重水作慢化剂和冷却剂的反应堆,可以直接利用天然铀作为核燃料。
高温气冷堆:用氦气作冷却剂,出口温度高的核反应堆。高温气冷堆采用涂敷颗粒燃料,以石墨作慢化剂。堆芯出口温度为850~1000℃,甚至更高。核燃料一般采用高浓二氧化铀。快中子堆:快中子堆全称为快中子核反应堆,是由快中子引起原子核裂变链式反应,并可实现核燃料增殖的核反应堆,能够使铀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还能处理热堆核电站生产的长寿命放射性废弃物。
三、核电站代级发展历程
第一代(GEN-I)核电站是早期的原型堆电站,即1950年至1960年前期开发的轻水堆核电站,如美国的希平港压水堆、德累斯顿沸水堆以及英国的镁诺克斯石墨气冷堆等。
第二代(GEN-Ⅱ)核电站是1960年后期到1990年前期在第一代核电站基础上开发建设的大型商用核电站,如LWR(PWR,BWR)、加拿大坎度堆(CANDU)、苏联的压水堆VVER/RBMK等。目前世界上的大多数核电站都属于第二代核电站。
第三代(GEN-Ⅲ)是指先进的轻水堆核电站,即1990年后期到2010年开发设计的核电站。第三代核电站采用标准化、最佳化设计和安全性更高的非能动安全系统,如先进的沸水堆、非能动先进压水堆AP1000等。
第四代(GEN-Ⅳ)是待开发的核电站,其目标是到2030年达到实用化的程度,主要特征是经济性高(与天燃气火力发电站相当)、安全性好、废物产生量小,并能防止核扩散。
世界核电发展格局
核能的利用已经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截至2009年7月底统计数据,世界上已有运行核电机组441座、在建核电机组52座,核发电占世界总发电的16%。世界核电机组数和分布如图1和图2所示。由图可知世界核电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日本、韩国。
中国核电现状
一、已建成的核电站
中国目前已建成核电站有6个,共13个机组,分别为浙江秦山一期、二期、三期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广东岭澳一期、二期核电站、江苏连云港田湾一期核电站。
二、在建核电站
我国建设中的核电站有24台机组,分别为广东岭澳二期核电站、辽宁红沿河一期核电站、福建宁德一期核电站、福建福清核电站、广东阳江核电站、浙江秦山一期扩建—方家山核电站、浙江三门核电站、广东台山核电站、山东海阳核电站、海南昌江核电站。
三、筹建中的核电站
我国目前筹建中的核电站约有几十个,包括湖南桃花江核电站、江西彭泽核电站、湖北咸宁大畈核电站等。
1、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
AP1000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包括非能动余热去除系统和安全注入系统。与传统压水堆应急堆芯冷却系统相比,AP1000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除了具有安全注射和应急硼化的功能外,还具有堆芯应急衰变热导出和安全壳 pH 值控制的功能,替代了传统压水堆辅助(应急)给水系统和安全壳喷淋系统的部分功能。
在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中,引入一个非能动热交换器。当冷却剂泵失效时,水流自然循环到该热交换器,后者将热量载带到安全壳内的换料水箱(IRWST)。传热过程无需动力。当 IRWST达到饱和时,向安全壳大气蒸发,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动作,冷凝水沿壳壁流回环料水池,可以实现长时间的堆芯冷却。
安全注入系统由两台堆芯补给水箱(CMT)、两台安全注射箱和IRWST组成,连接于反应堆冷却剂环路并充满硼水,注射依靠重力和气体储能的释放。当正常上充水系统失效时,可应付小泄漏及由失水事故引起的大泄漏,CMT、安全注射水箱和IRWST为堆芯提供冷却。依靠IRWST提供冷却水注入保持LOCA后期冷却和余热去除,和安全壳冷却系统一起建立再循环,使堆芯保持淹没。
2、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
AP1000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与传统压水堆的安全壳喷淋系统的主要功能相同,其作用是发生LOCA事故或主蒸汽管破裂事故发生在安全壳内时,排出安全壳内的热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暨南大学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900份, 回收有效问卷866份, 有效回收率为96.2%。其中男生421名 (48.6%) , 女生445名 (51.4%) ;医药类学生336名 (38.8%) , 理工科230名 (26.6%) , 文经管300名 (34.6%) ;内招生 (大陆学生) 698名 (80.6%) , 外招生 (港澳台及海外留学生) 168名 (19.4%) 。
1.2 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5,6,7]和专家意见编制调查表, 在预调查基础上反复修改后用于正式调查。内容除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外, 主要包括核辐射知识、态度、日本核泄露后的行为。核辐射知识共22题目, 选对1个计1分, 选错或不知道计0分, 总分为22分。转换成100分后, 低于60分为核辐射知识贫乏, 60~79分为一般, 80~100分为较好。为保证调查质量, 对担任调查员的暨南大学临床医学学生进行统一培训, 问卷采取现场发放、不记名填写、现场收回。
1.3 统计学分析
用EpiData 3.1进行数据录入, 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 包括一般统计学描述、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2.1 核辐射知识
见表1。
注: () 内数字为知晓率/%。
大学生核辐射知识平均得分为12.36±3.77, 不同生源地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01, P<0.05) , 内招生高于外招生。大学生核辐射知识贫乏所占比例最大, 为58.4%, 其次是一般, 占34.1%, 较好的仅占7.5%。
由表1可见, 大学生核辐射知识知晓率为14.9%~92.3%。其中, 除放射性废弃物有核辐射危害和核电站人员接触核辐射的知晓率达到90%以外, 其他知晓率均低于80%。如核辐射物质可通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进入人体的正确率分别为57.5%和49.0%, 对核泄漏早期防护措施除撤离外, 均未达到50%。有些知识内招生、外招生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 绝大多数内招生回答正确率高于外招生。
2.2 核辐射态度
84.9%的大学生很关注和关注日本核泄漏。仅6.4%的学生愿意从事核辐射相关工作, 21.1%相信中国核电站安全性, 仅1.7%支持居住地附近建核电站。不同专业对核相关职业及核项目的态度分布不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2。
2.3 日本核泄露后的行为
我国多地水源空气中检出核辐射物质, 74.8%的大学生一切如常, 24.4%会尽量避免外出, 7.0%和5.1%分别涂防晒霜和多吃盐。我国多种蔬菜检出微量核辐射物质, 22.9%的学生再也不吃这些蔬菜。只有29.0%的大学生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核辐射。怀疑自己身体受到核辐射影响, 81.3%的学生会及时去医院。
2.4 核辐射知识来源
来源于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讲座的大学生分别为88.8%、57.7%、48.8%和34.9%。认为这4个途径可信的分别为64.5%, 61.8%, 59.5%和54.8%。76.9%大学生愿意获得更多核辐射知识, 其中61.3%由于日本核泄漏才想获得。
注: () 内数字为构成比/%。
3 讨论
核辐射知识平均分仅 (12.36±3.77) 分, 说明大学生核辐射知识缺乏。较多学生不清楚核辐射相关的物质、职业、进入人体途径、早期防护措施等。可能是日常生活中关于核辐射的报道少, 大学生对这方面接触不多。应加强大学生对核辐射基本知识及早期防护措施的认识。
内招生核辐射知识掌握程度比外招生好。可能因为教育不同, 内地电视报纸上常有各种突发灾害报道, 人们的安全意识相对要好[8]。不同专业学生核辐射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可能因为医学教育中涉及核辐射的内容也很少。国外研究显示, 医生的核辐射知识同样缺乏[9]。
生活中应注意金银首饰等身边的核辐射, 长期接触会损害健康[5]。而本调查只有少数关注生活中的核辐射, 应加强大学生的认识。特别注意的是, 放射性事件所致的心理效应是十分突出的问题[10]。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后, 公众长期处于恐惧、抑郁的心理紧张状态[11]。
大多数学生关注核泄漏事件和想获得更多核辐射知识, 主要是因日本核泄露。这提醒人们突发事故后的时间是宣传教育的宝贵时间。有研究证明健康教育能提高官兵核辐射认知能力, 但官兵完全了解核辐射损伤严重性后会产生焦虑等负面情绪[12]。因此, 在进行大学生核辐射健康教育时, 应留意学生的心理变化, 及时疏导负面情绪。大多数学生的核辐射知识来源于网络, 建议加大对核辐射知识的网络宣传。另外, 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讲座都是大学生信任的途径, 健康教育途径可多样化。
志谢 感谢暨南大学医学院2008级赖利丹、刘昀昀、卜晨峰、林嘉欣、高劲、黎哲同学在问卷调查和数据录入过程中提供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善强.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及其应对策略[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04, 24 (1) :97.
[2]BRENNER DJ, HALL EJ.Computed tomography:An increasing source of radiation exposure[J].N Engl J Med, 2007, 357 (22) :2277-2284.
[3]苏虹, 罗成基.核事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医学应急[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1, 15 (5) :367-371.
[4]卫生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化学中毒与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R].卫生部公报, 2006 (12) :57-58.
[5]金泰廙, 孙贵范, 陈杰, 等.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46-251.
[6]周平坤.核辐射对人体的生物学危害及医学防护基本原则[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2 (2) :171-176.
[7]艾国平, 陈伟强.核辐射防护特别手册[J].家庭医药, 2011 (4) :6-13.
[8]董晓梅, 陈雄飞, 王声湧, 等.大学生对突发灾害的认知及应变能力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06, 22 (6) :660-661.
[9]SHIRALKAR S, RENNIE A, SNOW M, et al.Doctors'knowledge of radiation exposure:Questionnaire study[J].Br Med J, 2003, 327 (7411) :371-372.
[10]贾廷珍, 梁莉, 马力文.放射性攻击事件与心理效应[J].中国医学装备, 2007, 4 (3) :19-23.
[11]郭力生.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辐射影响与防护措施[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3, 23 (2) :138-140.
李桃生教授对核辐射做了定义,他表示,核辐射是一种能量非常高的辐射,可能对人体有很大危害,这是人们为什么谈核色变的原因。核辐射无处不在,特别是哈尔滨这样的高纬度地区的辐射量要比纬度低的地区高,北方人有“猫冬”(冬天因天气寒冷长时间在房间里)的习惯,会吸入建筑材料放射的核物质。另外,医疗诊断和治疗也是人们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核辐射,占能够接触核辐射量的70%左右。
关于核辐射对人体能造成什么危害,李桃生教授解释说,核辐射的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确定性效应,直接显现对人体的伤害;另一个是随机性效应,有的核辐射还有一定的潜伏期,大概是10到25年。核辐射危害的大小是与辐射量的大小成正比的。
李桃生教授又介绍了核能源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电力、医疗、新材料等行业,核能源的应用是科技发展的结果,对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对于它的危害也应积极防御。核辐射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危害人体,一是直接辐射人体,二是通过空气吸入人体。最好的防护办法是远离辐射源,如在户外,需要带上口罩等防护物品。
李桃生特别针对社会上近期有些地方抢购碘盐的现象发表了看法。他表示,放射性核素衰变很快,大概在6天左右就会衰亡。即使发生了核辐射灾害,仅靠服用碘也是没用的,因此食用碘盐防辐射的说法完全是谣言,至于生产盐的海洋可能受到核辐射的污染则更加没有道理。
李桃生还介绍了我国的核工业发展情况,我国的核电站建设起点很高,发生核危机的概率较低,特别是核电站要比日本40年前建的福岛核电站安全得多,公众没必要对这种新能源的发展产生恐慌。
“龙江科普网谈”栏目是近期黑龙江省科协和东北网联合主办的网络视频科普栏目,主要目的是创新科普宣传形式,利用网络平台向公众大力宣传科普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据悉,“龙江科普网谈”网络视频节目计划每月两期,并设立咨询热线电话和电子信箱,为专家和公众搭建交流平台。(王刚 编辑:吴建国)
核事故是指核设施或者核活动中发生的严重偏离运行工况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若有关的专设安全设施不能按设计要求发挥作用,则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可能会达到不可接受的水平。
2.急性放射病有几种分类?
急性放射病分为三类:即骨髓型、肠型和脑型放射病。其中,骨髓型放射病根据受照剂量不同又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目前,重度以下放射损伤病人可以救治成活。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肠型放射病和脑型放射病还没有救治成活的经验,一般治疗原则为减轻病人痛苦,延长存活时间。3.撤离多远才是安全的?
在通常情况下,首要任务是限制辐射暴露的发生。主要通过疏散或隐蔽受影响人口,来减少放射性烟云沉降的影响。根据大气中放射性物质的释放量和当时的气象条件(例如风向和降水等),并依据爆炸的中心范围,国家将会确定在多大半径范围内应采取紧急隐蔽防护措施。4.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首先避免恐慌,及时收听广播或收看电视,按照政府的指示行动。在可能有放射性污染存在的情况下,待在室内。
碘片的服用要根据政府的指示,只有政府在评估事故状态以后才能决定是否需要服用碘片。不能仅凭个人主观臆断或因恐惧而擅自服用。
5.与怀孕有关的风险有哪些?应该怎样降低这些风险?
由于碘片具有阻断甲状腺碘吸收的作用,对怀孕妇女服用碘片要给予特别的关注。首先,孕妇甲状腺摄取放射性碘的几率较普通成人要高。其次,胎儿的甲状腺应给予保护,特别是在怀孕后的第二、第三孕期。然而,除此以外,在当前情况下并没有特别的医学理由表明要避免怀孕。6.剂量与远期效应有什么联系?
暴露于电离辐射可能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通过对原子弹爆炸幸存者、接受放射诊疗的病人、职业受照人群以及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受照人群的辐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全身辐射剂量低于100毫希时,未发现明显的辐射致癌效应。
对日本原子弹爆炸幸存者的调查研究表明,在遭受辐射后数年里,患白血病的风险增加,在10年后患癌症的风险增加。在核事故情况下,如果放射性碘沉积在甲状腺中,它会导致甲状腺局部剂量效应,而不是全身效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经验教训表明,放射性碘是最大的影响因素,该事故造成年龄在0~18周岁的儿童暴发甲状腺癌病例超过了5000例。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最大影响之一就是心理影响。这主要是缺乏风险沟通机制所导致的。因此,在核应急状态下,建立一个良好的公众交流机制非常重要。7.低于多少剂量可以认为对健康没有影响?
流行病学统计研究表明,当剂量低于100毫希时导致癌症的风险没有明显增加。然而,电离辐射的线性无阈模型是辐射防护的基础。这就意味着,理论上任何剂量的电离辐射均可导致一定的生物学效应,但是这种效应还无法在人类身上进行验证。因此,我们无法说那个剂量水平就是绝对的零风险。在电离辐射防护中应尽可能遵循防护水平最优化原则(ALARA原则)。
8.在突发事件现场出现伴有外伤的放射性污染伤员时,公众应如何自救、互救?
在实施现场救护任务的应急救护人员到达以前,现场公众可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以下抢救任务:(1)挖掘被掩埋的伤员;(2)灭火和使伤员脱离火灾区;(3)简易止血;(4)简易包扎或遮盖创面;(5)简易固定骨折;(6)清除口鼻内泥沙,对昏迷伤员将舌拉出以防窒息;(7)给伤员服用随身携带的药品(如止痛药);(8)简易除污染;(9)护送伤员等。
9.核事故发生后,即使没有受到辐射,也会感觉害怕,这是什么原因?
任何一次事故,不管是否已经或并没有受到实际的辐照,都会有精神上的疲损和焦虑。这种情况归因于人们对健康危险的自我感受,它部分取决于人们是否相信主管部门有能力和值得依赖,并且是否已经采取了迅速而有效的行动来控制辐射剂量。同时,医学工作者应对工作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解除心理恐慌状态。
10.公众在突发事件中及事件后应如何控制情绪和保持良好的心态?
涉及核与辐射的突发事件易引起人们的恐惧心理。对此,首先要贯彻预防的原则。对于受到心理打击的受害者,可以采取一些对内心有安抚作用的方法来解除精神紧张。有的受灾者可能会出现某些不良行为,也有的表现为抑制、退缩、被动和消极的特征,可能还有一些人出现失态的表现。这些情况要求心理学家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方法。患者的家属和相关的人员应及时为有这些表现的人员安排心理治疗。
11.哪些人员应接受心理卫生方面的帮助?
灾后应对产生心理障碍的人员给予心理卫生方面的帮助。通常,直接卷入大规模灾难或者丧亲、财产损失的幸存者是需要及时给予心理援助的潜在受灾者;其次是与他们有密切联系的个人和家庭;从事救援或搜索的人员或者帮助进行重建或康复工作的成员和志愿者也应考虑在内;在临近灾难场景时易感性高的个体,也可能表现心理病态的征象而需要帮助。12.隐蔽指的是什么?
指人员停留在或进入室内,关闭门窗及通风系统,以减少烟羽(沉降灰)中放射性物质的吸入和外照射,并减少来自放射性沉积物的外照射。13.撤离指的是什么?
指将人们由受影响地区紧急转移,以避免或减少来自烟羽或高水平放射性沉积物引起的大剂量照射。该措施为短期措施,预期人们在预计的某一有限时间内可返回原住地。14.核事故后烟云能飘浮多远?
这个是很难预测的。它取决于风速和其他气象条件。
释放的放射性物质会造成多大的辐射剂量,它对健康有哪些不利影响呢?
取决于释放的放射性物质总量,公众受到的剂量可能会在较低甚至很低水平的范围。世界人均天然辐射本底剂量是2.4毫希/年,地区差异造成各地区的值会有所不同,例如在伊朗、印度一些地方高达200毫希。
当全身照射剂量大于1戈瑞时,会出现急性放射性病等健康效应。然而,对于核电站事故中释放的放射性落下灰,大量的放射性烟云经过长距离的输运后,是不大可能出现如此高剂量照射的情况。15.早期的防护措施是什么?
早期是指发生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后的1天~2天内,对人员可以采用的防护措施有:隐蔽、呼吸道防护、服用稳定性碘、撤离、控制进出口通路等。其中,呼吸道防护是用干或湿毛巾捂住鼻子的行动,可防止或减少吸入放射性核素。服用稳定性碘能防止或减少烟羽中放射性碘进入体内后在甲状腺内沉积。
16.中期的防护措施是什么?
在事件中期阶段,已有相当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沉积于地面。此时,对个人而言除了可考虑中止呼吸道防护外,其他的早期防护措施可继续采取。为避免长时间停留而受到过高的累积剂量,主管部门可采取有控制和有计划地将人群由污染区向外搬迁。还应该考虑限制当地生产或贮存的食品和饮用水的销售和消费。根据这个时期对人员照射途径的特点,可采取的防护措施还有:在畜牧业中使用储存饲料,对人员体表去污,对伤病员救治等。17.睌期的防护措施是什么?
在事故晚期(恢复期)面临的问题是:是否和何时可以恢复社会正常生活,或者是否需要进一步采取防护措施。在事件晚期,主要照射途径为污染食品的食入和再悬浮物质的吸入引起的内照射。因此,可采取的防护措施包括控制进出口通路、避迁、控制食品和水,使用储存饲料和地区去污等。18.一旦出现了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公众应该怎么办?
一旦出现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公众必须做的第一件事是尽可能获取可信的关于突发事件的信息,了解政府部门的决定、通知。应通过各种手段保持与地方政府的信息沟通,切记不可轻信谣言或小道信息。第二件事是,迅速采取必要的保护自己的防护措施。例如,可以选用就近的建筑物进行隐蔽,应关闭门窗,关闭通风设备。根据地方政府的安排实施有组织、有序地撤离。当判断有放射性散布事件发生时,切忌不能迎着风,也不能顺着风跑,应尽量往风向的侧面躲,并迅速进入建筑物内隐蔽。采取呼吸防护,包括用湿毛巾、布块等捂住口鼻,过滤放射性粒子。若怀疑身体表面有放射性污染,采用洗澡和更换衣服来减少放射性污染。防止食入污染的食品或水。
出现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公众要特别注意保持心态平稳,千万不要惶恐不安。
19.什么情况下采取隐蔽措施?公众应注意什么?
有较大量放射性物质向大气释放的突发事件的早期和中期,隐蔽就是主要防护措施之一。大多数建筑物可使建筑物内的人员吸入剂量约降低一半。
隐蔽一段时间及烟羽通过后,隐蔽体内空气中的放射性核素浓度会上升,此时进行通风是必要的,以便将空气中放射性浓度降低到相当于室外较清洁的水平。因而对持久的释放而言,隐蔽的防护效果较差。隐蔽时间一般认为不应超过2天。
20.什么情况下需要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公众应注意什么?
当空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时就需要采取一些个人防护措施。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可使吸入放射性物质所致剂量减少约90%。体表的防护可用各种日常服装,包括帽子、头巾、雨衣、手套和靴子等。
对已受到或可疑受到体表放射性污染的人员进行去污,方法简单,只要用水淋浴,并将受污染的衣服、鞋、帽等脱下存放起来,直到以后有时间再进行监测或处理。要防止将放射性污染扩散到未受到污染的地区。21.服碘防护指的是什么?
当事故已经或可能导致释放碘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情况下,将含有非放射性碘的化合物作为一种防护药物分发给居民服用,以降低甲状腺的受照剂量。22.什么情况下服用稳定性碘?
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发生后,人有可能摄入放射性碘,并集中在甲状腺内,使这个器官受到较大剂量的照射;此时服用稳定性碘就可减少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的碘。如果在吸入放射性碘的同时服用稳定性碘,就能阻断90%放射性碘在甲状腺内的沉积。在吸入放射性碘数小时内服用稳定性碘,仍可使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碘的量降低一半左右。对成年人推荐的服用量为100毫克碘,对孕妇和3岁~12岁的儿童,服用量为50毫克,3岁以下儿童服用量为25毫克。23.服用稳定性碘应注意什么?
对出生后一个月内的新生儿,稳定性碘服用量应保持在有效的最低水平。对有些人,例如,甲状腺有结节者,突眼性甲状腺肿已经治愈者,曾接受过放射性碘治疗者,甲状腺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甲状腺单侧切除者,有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对碘过敏者,某些皮肤病(痤疮、湿疹、牛皮癣)患者等,应慎用或不用稳定性碘。
24.碘片(KI)能防辐射吗?它是如何防辐射的?应该服用多少量?
生理学上,人体碘的主要来源是甲状腺的吸收,甲状腺靠碘来产生甲状腺激素。KI是稳定性碘,它可以使甲状腺内的碘饱和从而阻止放射性碘的摄入。
切尔诺贝利的经验表明,放射性碘是切尔诺贝利事故影响的主要因素,它导致超过5000个儿童甲状腺癌病例的发生,受照人群的年龄均在0~18岁之间。因此,碘化钾分配的首要对象是幼儿和怀孕妇女。
碘片不能保护来自于体外的放射性和被身体吸收的除碘以外的放射性物质。这就是为什么碘甲状腺阻断在多数场合将与其他防护措施(如隐蔽待于室内、关闭门窗等)综合使用。
接触放射性碘可导致甲状腺癌显著增加,特别是幼儿。吸入和食入的放射性碘可在甲状腺中蓄积。在暴露前预防性服用碘化钾,可防止甲状腺对放射性碘的吸收并降低患甲状腺癌的长期风险。
为了充分发挥稳定碘对碘甲状腺阻断效果的作用,需要在受照前或者受照后尽快服用稳定碘片。即使在事故后几小时,通过服用仍然可以阻止甲状腺对50%碘的吸收。为了防止吸入放射性碘同位素,通常一片剂量的稳定碘就足够了,它可以起到24小时持续保护作用,在含放射性碘同位素的烟云来袭时对甲状腺起到了充分的保护作用。然而,在长期持续性释放状况下,则有可能出现重复照射的情况。
再次强调,只有在暴露于放射性碘之前就服用碘化钾,才能起到最佳的保护作用。25.哪里有碘化钾可用?
国家库存碘化钾。预存碘化钾药片是对任何一个运营核电厂的要求,也是其应急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26.什么情况下应控制食物与饮水?
当食品和饮水中的放射性核素的浓度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水平时应禁止或限制食用或饮用这些受污染的食物和饮水。国家标准将食品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消费食品,一类是牛奶、婴儿食品和饮用水;对不同核素分别规定了需采取干预行动的浓度水平。
27.怎么知道自己的房屋和其他物品受到放射性污染?
在疑有或确有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发生的初期,政府主管部门将快速组织现场的监测和评价,以判断放射性污染的性质、实际的污染水平及范围,用以指导后续的应急行动中对应急响应人员的监护和伤员的救治。除了现场快速监测外,还会采用现场采样及实验室测量的方法进行放射性监测。
公众可以借助于沟通程序与政府主管部门或媒体取得联系,获得自己关切的信息,包括自己房屋和其他财产的放射性污染情况,并按应急响应组织的要求决定应采取的措施。
28.什么是放射性?
放射性的发现,已经有一百多年了。最早发现放射性的是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1896年,贝克勒尔在研究铀矿的荧光现象时发现铀盐矿发射着类似X射线的穿透性辐射。两年之后,法国物理学家居里夫人从铀矿中发现了另一个能发射射线的新元素——钋,4年后她又发现了镭,居里夫人建议把物质能够自发发出射线的性质称之为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核素被称为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核素发射出放射线后将变成新的同位素,新同位素可能是放射性同位素,也可能是稳定同位素,而这一过程则称为放射性衰变。29.正常情况下,人们一般受到哪些辐射照射?
来自天然辐射的个人年有效剂量全球平均约为2.4毫希,其中,来自宇宙射线的为0.4毫希,来自地面γ射线的为0.5毫希,吸入(主要是室内氡)产生的为1.2毫希,食入为0.3毫希。可以看出氡是最主要的照射来源。30.辐射如何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辐射对人体的作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人体从吸收辐射能量开始,到产生生物效应,乃至机体的损伤和死亡为止,涉及许多不同性质的变化。
在辐射的作用下,人体内的生物大分子,如核酸、蛋白质等会被电离或激发。这些生物大分子的性质会因此而改变,细胞的功能及代谢亦遭到破坏。实验证明辐射可令DNA断裂或阻碍分子复制。此外,人体内的生物大分子存在于大量水分子中,当辐射作用于水分子时,水分子亦会被电离或激发,产生有害的自由基(如 OH-
1、H+自由基等),继而使在水分子环境中的生物大分子受到损伤。
专家谈如何预防核辐射
国际在线消息:虽然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中国已经受 到放射性物质影响的报道,但是依然有很多民众担心可能会受到 核辐射,也有人开始纷纷购买碘片来预防,但是也有报道说不能 轻易地服用碘片,各种说法众说纷纭,大家到底应该怎么来防止 受到核辐射,我们接下来再来请教一位专家,连线的是阜外医院 核医学科主任何作祥。主持人:我们现在看到报道说,有一些民众开始购买碘片来 防辐射,今天上午香港卫生署也表示,为了应付一旦发生核辐射 事故,香港已经储存了 14 万粒碘片,以备不时之需。那您从医 学的角度来跟我们解读一下,碘片能够随便服用,它到底能够起 到什么样的防护作用? 何作祥:碘片一般来讲,不应该随便服用,因为从辐射来讲,碘是甲状腺所需的一种物质,它可以在体内摄取放射性的碘的时 候有一些摄取作用。如果我们在有放射性的碘进入到人体内,我 们用碘片可能会减少甲状腺对放射性碘的摄取,但是从目前来 讲,所谓核污染,主要是空气或者是环境中的放射性,那么这些 放射性对甲状腺,包括对整个人体脏器的损伤,如果用碘片是没 有任何意义的。所以我们不应该轻易的服用碘片,而且服用碘片
可能还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副作用,因此老百姓不要盲目地服用 碘片。主持人:假如这个副作用,但是说没有受到核辐射却又服用 了碘片,会出现什么样的副作用? 何作祥:当然碘片就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方说我们盐里 面也都加有碘,这是我们日常生活里面都会摄入的一些物质,刚 才我已经讲了他对于像这种外环境里面的辐射它是没有任何预 防作用的,所以没有必要。另外一个就是说服用过多的碘片肯定 也是对人体,虽然说不会有严重的副反应,但是也会有一定的不 良的影响。这个时候我们要重视的。任何药物或者我们吃东西过 量的服用肯定会有不好的作用。主持人:假如现在有一些人可能已经服用了碘的话,您对这 样的人有什么建议? 何作祥:应该说服用一定量的碘片,就像我们的吃盐的碘,这个对人体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副作用。主持人:只要停下来就行了。何作祥:第一,使用碘是没有意义的。第二,过量的服用碘 可能也会有一些不良的反映。
主持人:总之,现在服用碘也没有用,所以大家不要去服用 了。另外我们看到日本一些地方的核辐射都出现了超标的现象,但是不同的地方超标的程度是不一样的,那么对于这种不同程度 的辐射超标,对于当地的民众来说需要采取什么样不同的防护措 施吗? 何作祥: 老百姓对于辐射的超标应该有
一个比较理性的认识,首先在自然界就存在放射性。当然在这种所谓的自然灾害以后,我们的环境的辐射性明显的增加,对人体可能会有一些影响。但 是这个影响是跟辐射的剂量,随着辐射剂量的明显增加才会出现 的。所以我们不要盲目地觉得放射性的水平高就会对人体有多大 的危害。我们一定要根据权威机构专业的专家的建议,比方说我 们辐射超标的水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我们应该注意。当然 这种注意不要到高辐射的地区或者是地方去,另外就是说要注意 一些不必要的公共场所。或者还有的就是注意我们的个人卫生,避免我们的放射性的物质进入到人体里面。主持人:像戴口罩这些管用吗? 何作祥:戴口罩有一定的帮助,当然这个口罩不是普通的口 罩是我们医用的口罩,空气里面有放射性的话,那么可能会。
单位时间内原子核衰变的数量称为 放射性活度
X线胸部照射的辐射剂量为0.02Sv
()反应射线引起生物效应的强弱当量剂量
辐射导致损害的最大长期健康风险是 癌症
以下哪项不属于外照射的防护措施 活度防护
治疗用核素β射线最大能量是()MeV0.8-2.5
放射性碘内照射的防护,可服用稳定性碘…..推荐为()毫克碘剂。100
以下哪项不属于放射性防护的基本原则。严格执行禁忌症
哺乳妇女尽量避免使用…..必须应用放射性药物后()个半衰期那停止哺乳。5-10
医院辐射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是 医院法人
放射诊疗许可证由()签发,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根据放射源、射线装置对人体….危害 将放射源分为()类 5
个人计量监测可以保证工作人员健康….一般检测周期为()天 30
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标准 规定了健康 放射人员每()年体检一次 1-2年
以下对于胃的辐射损伤的认识 错误的是:胃底腺颈部/底部增殖带及胃粘膜敏感性低 脑型ARS是机体全身或头颈部接受()GY大剂量照射后,急性放射性脑病。50 小肠辐射损伤主要累计粘膜层 粘膜病变经历()个阶段 4
机体一次或短时间内超出()Gy剂量的电离辐射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1
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后 白细胞辐射效应一共包括()个时相。7
下列哪项属于发射r射线核素,鍀99
对于日常工作中不常接触辐射人,每年正常的天然辐射为()微希1000-2000 以下哪项不属于内照射进入人体的途径:泌尿道
131I半衰期为()天 8.08
屏蔽防护是指:注意屏蔽利用铅板/钢板或者厚水泥降低辐射强度
b)伴随核辐射。在U-235与中子的核反应中,如反应不密封,产生的中子会以光速射向周围环境,形成辐射。以光速运动的微小粒子都能产生辐射。辐射看不见、摸不着。但可通过仪器测得。少量的辐射对人体不产生影响,且人类还利用辐射为人类造福,例如医院用X光给病人做胸透,放疗是治疗癌症比较常用的方法,其原理就是利用辐射来杀死癌细胞。但辐射量一多,就会对人体产生伤害。比如X光可用于检查疾病,但如果孕妇照X光,就有可能导致婴儿畸形或基因变异。同样,接受放疗的病人,会有脱发、恶心、乏力等副反应出现。剂量再大一点的辐射,还会使成人产生基因变异,诱发血癌、皮肤癌等疾病。大量的辐射,还会烧伤甚至烧死一切有生命的物质;
c)高效;
核辐射的危害
核辐射阻滞了细胞的新陈代谢,如细胞的正常凋亡。如果细胞不能正常凋亡而是持续生长,癌症也就产生了。另外,由于辐射可导致基因突变,因而可以产生致畸风险,这种致畸作用主要危害后一代,也即遗传损害。
截止4月中旬,我国各地检测出的人工放射性核素所带来的附加辐射剂量还极其微弱,小于岩石、土壤、建筑物、食物、太阳等自然辐射源形成的天然本底辐射剂量的十万分之一,因此不需要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母子健康》温馨提示
辐射对胎儿及婴幼儿的伤害更大!
胎儿细胞分裂最快,辐射的影响就会越明显,所以准妈妈不能拍X光片。其次是儿童,受辐射较大的儿童若干年后得甲状腺癌的概率要比普通儿童高出3~5倍。
会“吃”不惧核辐射
抗辐射先锋——草莓
宝宝的生长发育快,需要更多的营养物质,新鲜的蔬果富含维生素A、B、C、E的食物能减轻电磁辐射对宝宝身体产生的细微影响。尤其是草莓,草莓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E以及多酚类抗氧化物质。这些营养物质都可以抵御辐射,并减缓辐射对宝宝皮肤造成的损伤。
含硒食物抗辐射
抗氧化物质因为可以清除自由基,所以具有抗辐射作用。含硒丰富的食物首推芝麻、蛋类、其次是动物的肝、肾等肉类,大蒜、蘑菇的含量也相当多。这些含硒的食物,妈妈可以经常做给宝宝吃。
海带、紫菜抗辐射
海带、紫菜、海参、肉皮、骨髓等其中所含有的胶原物质可起到黏附作用,它可以把体内的辐射性物质黏附后排出体外,而且其中肉皮所蕴涵的弹性物质还具有修复受损肌肤的功能。妈妈不妨为宝宝制作一些海带汤、紫菜汤等美食,鲜鲜的味道宝宝也会喜欢。
多吃瘦肉
大多数宝宝喜欢肥肉,但因其脂肪含量高,不可多吃。为了减少脂肪的摄入,妈妈最好选择瘦肉做给宝宝吃,瘦肉不但可为宝宝提供优质蛋白质,还具有一定减轻放射性损伤的作用,促进宝宝身体健康,当然,“瘦肉精”猪肉除外!。
吃些猪血、黑木耳
猪血的血浆蛋白丰富,食用后可与进入人体的粉尘、含辐射的金属微粒发生反应,变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沉淀下来,然后排出体外。可将猪血做成汤、或炖煮给宝宝吃。黑木耳可以帮助排出纤维素物质,使这些有害纤维在体内难以立足。这一类的食物可以帮助宝宝把体内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不给辐射物质留下丝毫立足空间。用木耳做馅,包成饺子、馄饨都很好。
妈妈智“斗”核辐射
当处于核辐射危险区域时,妈妈们也不要恐慌,我们只要注意以下事宜,便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行为给宝宝最佳保护:
1 尽量避免带宝宝外出或者减少外出时间,和宝宝一起留在家里看看图画书,玩玩游戏。当然,也要在打开空气净化设备的同时,关好门窗与换气扇。
2 如果一定要出门,给宝宝穿戴好帽子、头巾、眼镜、雨衣、手套和靴子等,有助于减少体表放射性污染。
3 每天洗澡。大多数宝宝爱洗澡,最好每天洗一次,清水就好,注意要洗淋浴哦。拿个塑料小椅子,让水冲淋下来,能把宝宝身上的脏东西洗得干干净净。
4 宝宝的抵抗力是否足够呢?让宝宝肉、蛋、奶、蔬菜、水果等每天都吃到,才能有强大的抵抗力。额外补碘就不必了,除非政府下达了统一服用的指示。
5 现在家长获取信息的方式很多样,电脑、电视、手机报、微博、广播等等,要关注最新的报道,及时知道事件的动态。但不要被一些来自不明渠道的短信息所蒙蔽。
6 饮食也可能受到污染,妈妈要时刻留意,国家各种监测报告,如果怀疑奶制品、蔬菜、水源等污染,暂时不要给宝宝食用。
辟谣!
谣言1:吃碘盐防核辐射
不对!每片碘片中含有100毫克的碘,而根据卫生部的规定每公斤食用盐中碘含量仅为20~30毫克,起不到迅速充满甲状腺,预防放射性碘的作用,不根据实际情况、盲目过量地吃碘盐会加重肾脏负担,对身体有害无益,对宝宝伤害更大。
谣言2:不管有没有辐射,吃了碘片再说
不可以。吃碘片一定要在医务人员指导下!碘片是一种稳定的碘,服碘的目的是减少或不让放射性碘进入甲状腺,达到减轻或不损伤甲状腺的作用。当放射性碘入侵时,因为甲状腺内已被稳定的碘充满,就不会受放射性碘的伤害。
【核辐射科普知识】推荐阅读:
核辐射知识手册06-22
辐射装置检修维护制度09-08
临床核医学辐射09-29
电磁辐射管理办法06-27
辐射安全许可延续申请报告07-12
射线装置辐射防护制度07-14
06辐射人员岗位职责07-23
高分子材料辐射改性09-23
辐射应急预案卫生院10-25
辐射安全与环境管理机构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