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心理剧概述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校园心理剧概述(通用8篇)

校园心理剧概述 篇1

校园心理剧由心理剧发展而来,是以心理剧的理论为基础,在校园环境下,由心理辅导教师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启发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解决自我心理问题的一种心理辅导方法。校园心理剧作为一种以现实生活为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方式,它以特殊的戏剧化形式将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中所遇到的冲突、困惑与烦恼等情况以角色扮演、角色互换、内心独白等方式编成剧本进行表演,促使学生在表演中发现问题本质,明确症结所在,找到解决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参演者还是观看者都受到深刻的启发与教育。

一、校园心理剧的构成要素

1.舞台

舞台的提供主要是为参演者创造一个宽敞、自由的活动空间,以便于主角、配角和导演自如地活动、尽情地发挥。主要包括背景图片的设计、背景音乐的播放、灯光的调整、音箱的设置和道具的摆放等。

2.导演即心理辅导教师

心理辅导教师是校园心理剧的策划、组织、编排、把握、分析和引导者。他和剧组其他成员处于平等地位,不能有过分的支配性与“自我中心”,在强调学生“自发性”表演的同时,要把握住心理剧的主题,控制住心理剧的进程,并及时对其进行点拨。心理辅导教师要积极促成宽松、接纳的团体气氛,并鼓励学生“自我探索和得出结论”。在表演结束后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与总结。另外,由于心理辅导教师本身存在的矛盾会影响某些问题的处理,因此,必要时需要回避指导。

3.主角即最矛盾、最挣扎的学生

主角是团体的代表,主角的问题是团体问题的具体表现。在表演的过程中,主角的自发性和创造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为了帮助自己和团体获得对问题的深入探究和新的感悟,主角要进行适当的自我暴露。因此,有效的校园心理剧主角应该是“自由”的,他有权决定剧情和挑选配角,并对其提出要求,他也可以接受和拒绝心理辅导教师的建议。主角的选择是有某种需要(如从恐惧中或悲伤中解脱)推动并且有强烈的解决问题愿望的学生。

4.配角即在主角的生活中代表某些人或物的其他剧组成员

配角作为主角的辅助演员在心理剧的表演中起着重要作用,无论是人还是物,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他们都成为主

角的辅助性自我,他们通过自己的表演帮助主角、影响主角,进而影响整个校园心理剧的过程。因此,运用配角可以提高校园心理剧的辅导效果。配角的最佳人选是现实生活中处于剧中要求的地位、本身有迫切解决问题愿望的学生。因为这样的学生更容易身临其境地投入表演,并且在表演中很容易就解决自己的问题。

5.观众即观看演出、参与互动并提供反馈与支持的学生

所谓观众,并非以局外人的身份单纯地欣赏心理剧,他们也具有很强的自发性,他们需要为整个团体有效氛围的构建做出积极的努力。一方面,这些学生通过观看演出过程中的同感,体验到自身情感的宣泄;另一方面,他们也在进行着开放的、多角度的观察,进行着富有建设性的反馈与讨论。

二、校园心理剧的结构

1.暖身

暖身阶段是体现校园心理剧功效的奠基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心理辅导教师需要协助团体为将要进行的工作暖身,同时在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提供协助,比如明确各个角色的任务和演出要求,向学生交代清楚故事的内容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协助产生主角等。精心设计、恰当实施的暖身准备,有利于达成一致目标和创造宽松、和谐、安全的心理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刺激学生自发性和创造性的生成。这些都为学生最终完成建设性的、健康的、积极的行为改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表演

自发性和创造性的原则始终贯穿于表演过程,主角、配角和观众要把情感融化于团体,将经历融合于剧情,通过剧情的发展来探索自我心理发展历程,并在心理辅导教师的引导与点拨下,通过对事件的陈述、辨别和澄清,探询事件对自我心理发展造成的影响,揭示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宣泄压抑的情感,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阶段,心理辅导教师要努力促成一种宽松、接纳的团体气氛,把握好剧情的进程,并给予学生适时的引导和点拨。

3.分享与讨论

其实,演出的过程也是大家分享心理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和非参与者都会有所收益。台上台下的互动使心理剧更具趣味性,观看的学生也被自觉不自觉地带入剧情去体验角色。

演出结束后,心理辅导教师会组织大家讨论,无论是参演者还是观众都可参与其中,将自己的体验、感受和经历与大家一起分享。学生通过讨论,宣泄压抑的情感,澄清模糊的认识,缓解持久焦虑和恐惧的情绪,探寻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法。通过分享与讨论,学生还能将在团体中获得的观念、认识或者行为技能与日常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建立起联系,从而使自己产生建设性的、健康的、积极的和持续的行为改变。

三、校园心理剧的技术

校园心理剧作为一种团体心理疗法,有着特殊的表演技术。恰当地运用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克服所面临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面是校园心理剧的几种常用技术。

1.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指学生在特定舞台气氛下的即兴表演。它能使学生过去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情感体验重新回到意识领域,并通过行为再现出来,从而使学生对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件的焦虑和恐惧得到控制或缓解。

2.角色互换

角色互换是指主角改扮成与其有联系的其他角色,例如:老师改扮成学生或者相反。一般地,当主角尝试与自己存在冲突的那个人达成协议并有所收获时,心理辅导老师可以建议用角色互换的方法。通过角色互换,学生可以转换立场,整合、消化和超越现有的情景,对歪曲的信念、消极的行为进行重新解释和修正。

3.替身

站在主角的身后,模仿主角的言语行为,或替主角说话,并把主角的思想活动和情绪体验甚至是潜意识中的内容都表达出来,这个配角就是替身。替身是主角的重现,他辅助主角进行自我心理过程的探索,引导主角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替身辅助主角,并充当心理辅导教师与主角之间的联络人。

4.多重替身

多重替身是指由多名配角分别扮演主角人格不同侧面的人。当主角有多重矛盾的心理感受时,多重替身技术可以被有效地运用。在校园心理剧中,多重替身可以展现主角的多个侧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和深刻地认识自我。

5.独白

独自是指主角直接面对观众表达即时的甚至是未觉察的感受和思想。有时,心理辅导教师会要求主角在扮演自己之后自言自语,这种做法不仅可以使主角总结概括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情感,更密切地检验自己的情感,而且还可以帮助其他同学更深层次地探索自我情感,因此,独白对参演学生和观众都大有益处。

6.镜像

这一技巧要求配角与主角相似(至少主角认为相似),好像主角面对镜子看自己一样。因此,这一技术叫做镜像。配角夸张地模仿主角的某些行为,然后,让主角对这些行为进行评论。

7.录像

心理辅导教师录制校园心理剧的全过程,等表演结束以后,再组织剧组学生观看录像,并鼓励他们一边观看一边讨论。当他们通过屏幕看到自己的行为时,会产生与镜像技术所不同的体验。这一技术早在1942年就被莫瑞诺引入了心理剧之中。

7.未来投射

主角可以把自己对未来的期望融入表演,例如

:表演自己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表演自己未来上什么样的大学或从事着什么样的职业,表演自己未来的家庭生活等。这些技术都对扮演主角的学生积极地面向未来提供了动力。

9.家庭心理剧

请学生的亲属参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庭成员也可扩大,甚至包括对这个家庭有特殊影响的人等。

四、校园心理剧的创作

校园心理剧在中国还不十分成熟,许多学校是在尝试和探索中将其引入心理健康教育之中的。初步的实践表明,校园心理剧的创作一定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1.确定创作原则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创作。学校心理剧的创作能够使学生通过演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揭示心理冲突,优化心理品质。作为一种特殊的戏剧形式,学校心理剧还要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能够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另外,易于表演、方便排练也是校园心理剧的创作原则。

2.明确创作程序

校园心理剧的创作主要遵循这样的程序:

(1)明确辅导目标。辅导目标对以后的各项工作起着指导性的作用,一切创作工作要围绕辅导目标展开,如果辅导目标不明确,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就毫无意义。

(2)确定主题。校园心理剧主要反映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件和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困惑和问题。因此,主要有以下主题:①环境适应不良问题。②学习类问题。例如:注意、记忆障碍、考试焦虑、厌学等。③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例如:人际关系失调、社交恐怖、缺乏交往技能、难以被他人接纳等。④情绪性格问题。例如:情绪不稳、内向封闭、性格缺陷等。

(3)选择内容。选择内容就是构建一个故事,将所要创作的主题包含其中。例如,选择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故事,其中包含了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4)完成初稿。

(5)实践检验。

(6)修改定稿。

剧本完成后要经过实践检验并反复修改后才能定稿。

3.规范剧本格式

格式规范的剧本有利于学生把握剧情和剧中人物的关系,为学生很好地表演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剧本编制切忌格式混乱,一般来讲,剧本中应包含以下内容:编剧、辅导目标、剧情简介、主要人物、道具、剧本正文等。

五、校园心理剧的运用

校园心理剧主要运用于解决学生的学习、人际交往、亲子关系和考试压力等问题,尤其在解决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上,校园心理剧具有非常突出的辅导效果。例如:组织存在人际交往问题的一组学生,让他们定期即兴表演心理剧,在表演过程中,他们可以相互任意宣泄自己的情绪,通过

角色扮演、角色互换、镜相等技术的运用,学生开始认识并体会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有意识地控制和改变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通过一段时间的表演,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校园心理剧概述 篇2

校园心理剧进入我国虽然仅有一二十年的时间,但由于它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教育,体现了尊重原则,打破了一般教育的言语式、灌输式、结论式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发现、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生动形象,针对性、参与性、互动性强,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易于被学生所接受,有利于学生发展,因而已迅速成为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一、从目的性上看,校园心理剧不仅具有审美意义,而且具有教育价值,具有教育性的特征。

校园心理剧属于戏剧或文艺表演,具有特色鲜明的人物、生动丰富的情节,有开头、转折、高潮、结尾,它通过使学生重现现实情境,在情境中如实地展现自己,用多种多样的躯体语言表演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内心感情和矛盾冲突,反映了学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事件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人物的性格、情感和矛盾冲突,带给观众的是视觉、听觉、想象的感受,是惊奇、喜悦、震撼和美的冲击,吸引力强,能够感染、振动观众,使表演者与观众深陷其中,兴致盎然,具有强烈的审美意义。

同时,校园心理剧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戏剧或文艺表演,它不是为表演而表演,为观看而观看,而是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为主要目的。可以说,校园心理剧是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角色承担能力、促进个体社会化、矫正人的行为缺陷的重要手段。所谓角色扮演就是指个体设身处地地扮演某一特殊情境中的自己,或另一个在实际生活情境中不属于自己的角色的过程,角色承担是指个体在实际生活中依据社会对自己承担的角色期望而表现出的态度与行为。角色扮演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扮演者真实、主动地表达自身的感受,学习和尝试过去没有考虑过的有效的行为,培养对问题的洞察能力,促进个体或集体的自我觉察、人际关系技巧、价值判断、自发行为与想象力,进而促进个体的成长。

在校园心理剧中,学生一般以三种角色参与其中———当事者、参与者和观众。当事者是校园心理剧中遭受心理困惑并急需解决的学生,他们在表演过程中呈现遇到的问题,阐释内心的困惑,并最终获得指导与帮助。参与者是当事者生活中的重要角色,他们在表演过程中以实际生活中人物的口吻和行为方式同当事者交往并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观众既是校园心理剧的观看者,又是校园心理剧的感受者、体验者和参加者,他们通过观看表演对当事者提供支持或自己领悟心理问题产生的实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在校园心理剧中,表演者既是表演故事的人,又是当事者或参与者或对展现的问题有感悟者,他们在努力揭示角色世界的同时,也试图将自己的世界、他人的世界整合起来,使表演本身成为与观众对话的过程,而观众也自然地参与到表演的情境之中,产生共鸣、移情与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完善了认知,释放了情感,提高了角色承担能力。

总之,校园心理剧是通过特殊的戏剧形式,以人的自我意识为起点展示对自我、他人、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的理解和对话,通过冲突与融合之间的不断转化,达到对角色、对人本身的理解。它以学生某种心理冲突情境下的自发表演为主,帮助其将心理冲突呈现在舞台上,在参与校园心理剧的角色不断调整变化的过程中,宣泄内心的不良情绪,消除内心的压力,更理智地思考生活的状态与原因,学会自我审视、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能够客观地观察、对待他人,从而提高角色承担能力,促进健康成长。

二、从内容上看,校园心理剧是一种叙事性表演,具有实然性的特征。

叙事是指叙述人、动物、宇宙空间各种生命事物身上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是人们将各种经验组织成有现实意义的事件的基本方式。叙事向人们提供了了解世界和向别人讲述自己对世界的了解的途径,普遍地存在于文学艺术作品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当中,是人们表达思想的有力方式。

从内容上看,校园心理剧是一种叙事表演。它把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中的心理冲突、烦恼、困惑及其认知、解决方式等编成剧本,以戏剧、小品、情景对话等方式进行表演。它讲述的是学生生活中发生的故事、遇到的困惑与挑战,是学生生活中现实存在的情绪、行为与表现。它的创作是建立在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既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又忠实于学生的生活,所展现的内容是实际发生的事件,而不是教育者的主观想像,也不是对未来的展望,因而具有实然性的特征。

作为叙事表演,校园心理剧强调的不仅仅是学生心理问题的展示,更加关注学生对待心理问题的态度、认知、情感与行为,它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生活现实的基础上,通过真实的心理故事的表演,发掘其中内隐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与他人,提高行为的有效性。因而,校园心理剧不仅有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而且有基于事实的心理分析,它既力图创设出一种现场感,把真实的生活世界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又要在具体的偶然多变的情境中去透析种种关系,解析现象背后所隐蔽的真实,从而使表演焕发出理性的光辉和智慧的魅力。

在校园心理剧中,常常会有许多“画外音”和“独白”。“画外音”是让表演者以“表白”的方式补充台词和演出无法表达的情绪。“独白”是表演者根据创作的安排,在中途停止演出,跳出剧情外,直接面对观众说话,就“为什么那样表演”进行表述,表达一些观众未觉察的感受和思想。“画外音”和“独白”具有诱发和唤醒表演者与观众的内心体验,并使体验清晰化的功能。在表演与观看过程中,学生虽然拥有了一些感受,但是,在没有表达之前,常常处于一种“模糊状态”。通过表达,表演者与观众对于剧情进行了在当前情境诱发下的反思,更易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帮助学生理解他人、指导自己的行为。

总之,校园心理剧致力的不是抽象的、枯燥的说理,而是在充分尊重每个个体的生活现实基础上,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故事的描述,去追寻学生心灵的足迹,在倾听学生内心声音的过程中,发掘学生个体或者群体行为中的隐性知识并揭示其蕴涵的价值和意义,因而能够有效帮助每一个参与的学生更好地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并在交流分享中推动整个群体的全面进步。

三、从过程上看,校园心理剧是表演者与观众交互主体的活动过程,具有开放性的特征。

戏剧、文艺演出的表演主要以剧本为依据,表演的内容、程序、语言等都基本固定,表演者自由发挥的空间不大,与观众的交流也只限于观众的掌声、笑声、流泪、叹息等。校园心理剧则不同,表演者和观众不是截然分开的,表演者除了可以通过“画外音”和“独白”与观众交流外,还可以随时向观众求助、请观众评议、让观众随机参与讨论甚至即兴客串表演等,在这个过程中,表演者不仅自己评价角色的言行,而且试图让观众理解角色的心理与行为,在努力揭示所扮演的角色世界的同时,也试图将角色世界、表演者与观众的世界、社会世界有机结合起来,使表演成为表演者与自己、与角色、与观众对话的过程,表演者、观众互为主体,相互对话,共同创造与解决问题,一起成长,形成主体间性的关系。

另外,在校园心理剧中,学生参与的角色是经常变化的,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角色,通过角色互换丰富自己的体验。他们既可以以当事者的角色表演自己的心理困惑,演绎其他同学的心理问题,寻求他人的帮助,又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进行表演,协助当事者将心理问题生动形象地展现于舞台上,还可以以观众的身份参与其中。在扮演当事者角色的过程中,表演者既可以体验角色的愉悦情绪,又可以将内心的不满和积压的情绪通过所扮演的角色表露出来,将平时郁积在心头的消极情绪、难以表达的想法宣泄出来,还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情绪,能够冲破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束缚,看到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扮演参与者角色的过程中,表演者不仅能获得剧中当事者出现的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从侧面受到教育,而且能体验自己的态度对他人心理的影响,从他人的角度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言行,从而提高与人交往能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合作能力也能得到较大的提升。在充当观众角色的过程中,虽然他们不直接参加表演,但他们是剧情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受教育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在认知、思考、体验,而且可以参与到剧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为他人建立一种安全、信任、尊重、接纳的人际氛围,学会避免、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

总之,校园心理剧在创作与表演过程中更注重表演者与观众的对话交流、分享理解、沟通合作,从而实现了表演者与观众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完成了自我与他人、感性与理性、认知与体验、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武光路.校园心理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效能[J].辽宁教育研究, 2008, (3) .

[2]潘月俊.透视校园心理剧的辅导功能[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4, (11) .

[3]王平.试论校园心理剧的教育功能[J].苏州职业大学学报, 2004, (1) .

[4]吕秋芳.谈“心理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艺术, 1999, (11) .

[5]秦娟.校园心理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 (23) .

校园心理剧概述 篇3

“很久以前,睡美人因为王子的一个吻,睁开了眼睛,但却发现不是她不明白,只是这世界变化得太快;灰姑娘因为王子的一支舞,摆脱了受尽欺凌的命运,但是心中的阴霾始终挥之不去;茉莉公主和阿拉丁歷尽艰苦,最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是,有主见却有些反叛,勇敢却有点孤独的美丽公主身边连一个朋友都没有……”

——校园心理剧《童话联盟》

校园心理剧《童话联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睡美人奥罗拉、灰姑娘仙蒂和茉莉公主都来到了我们的校园,但是在校园中她们遇到了重重困难。奥罗拉公主因为沉睡了百年,醒来后发现身边的一切都变了样,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手忙脚乱的她根本无从理清头绪,掌握学习方法;灰姑娘因为受尽了继母与两个姐姐的虐待,变得自卑,根本无法与他人进行正常的人际沟通,一方面她非常渴望与他人交流,但另一方面又怕受到别人的伤害,更不要说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生活本身;茉莉公主由于从小生活在十分富裕的家庭,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加上父母对她百依百顺,难免让她显得有些骄纵,所以身边没有人愿意和她做朋友。最终,三位公主在心理老师的帮助下,通过一次校园舞台剧表演认清自我,悦纳自我,成就自我。

二、积极心理学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一改传统心理学关注人的负面情绪和负面行为的研究取向,倡导从积极的视野、以积极的心态重新解读心理现象,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发展。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他们将视线重新回归健康群体本身,关注如何预防心理疾病,以及如何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如何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如何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

在人际交往方面,积极心理学以开放性的眼光看待人们与生俱来的活力,认识和发现学生身上与生俱来的动力,能够更好地构建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让学生正面成长。在影响学生成长的诸多社会因素中,朋辈交往十分重要,如何处理好同龄人之间的关系对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而言尤为关键。

在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思想品德课程以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初中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为经,以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为纬,基础明确、经纬交织、科学设计。如何从学生的生活出发,通过教学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引领自己的发展?我寻找到“校园心理剧”这样的好媒介。

三、校园心理剧在推进积极心理学中的作用

校园心理剧疗法:采用朋辈互助的形式,将学生身边的心理困扰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搬上舞台,表演给所有学生。观看的学生现在或许曾经也遇到过相同的烦恼,可以从中获取解决办法,又可以自己提供办法解决问题。

1.校园心理剧选材贴近实际生活,学生能够积极地理解与接受

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它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让他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境况下的人们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这充分体现了积极心理学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恢复了心理学本来应有的功能和使命。基础教育的对象是中小学生,他们本身具有真善美,但却时不时遇到一些与现实有关的心理问题加之本身处在青春期,情绪不稳,而不知所措,难以控制。

本文的开头是学生排演的校园心理舞台剧《童话联盟》的一部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奥罗拉公主是新生的代表,刚刚从小学毕业来到中学还没有完全适应,中学的课程比小学多,内容比小学深,她们难免顾此失彼,丧失了学习兴趣,同时又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成绩直线下落;灰姑娘则是当代重组家庭中的代表,多数学校每年的入学心理调查都显示,重组家庭(特别是父母分别由原来家庭带入一个孩子)中的学生心理安全感较低,发生心理问题的概率普遍较高;茉莉公主的烦恼则是现在大多数独生子女比较普遍的问题,他们生活条件很好,但自理能力较差,对于自己的未来没有目标,在人际交往中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换位思考,从而导致身边没有任何知心朋友,随着青春期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凸显出来。

2.校园心理剧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技巧,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积极心理学强调用积极的方式来对心理问题做出适当的解释并从中获得积极意义。心理问题本身虽然不能为人增添力量和优秀品质,但问题的出现也是为人提供一个展现自己优秀品质和潜在能力的机会。一个人积极心理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一个处理和消解心理问题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开展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初中生学习心理辅导研究,正是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在学习心理辅导过程中,探索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利用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引导他们积极上进释放自己发展的潜能,从而增进学生的积极力量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幸福健康、全面发展而又富有个性的人。

为了检验校园心理剧对人际交往技巧掌握程度的影响,笔者随机抽取学生(初一年级)共1894人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按班级等分,一半的学生观看校园心理剧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另一半的学生采用课堂讲授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调查分析后剔除无效问卷,最后有效被试共1642 人。调查结果是:通过观看心理剧学习人际交往技巧,88%的学生掌握技巧;通过课堂讲解学习人际交往技巧,46%的学生掌握技巧。从结果中看出,大多数学生都能从剧中找到自己或是自己身边人的影子,而通过剧中人的表演,很多学生都能从中得到启迪,学会如何处理生活中类似问题。校园心理剧在教育学生人际交往技巧方面比在课堂上教学效果要好很多。

3.校园心理剧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丰富校园文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赛力格曼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首次拉开了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序幕。积极心理学重点强调了三个方面的研究:其一,关心人的积极的认知加工,以积极的方法看待世界,如乐观、希望、自我接纳、自尊、宽容、逆境中的心理弹性、审美体验、智慧灵性等;其二,关注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包括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流畅感、快乐感等;其三,关注人对社会的积极态度,包括社会凝聚力、利他行为、社会责任感、宽恕、仁慈、爱的能力等。

经过反复实践,我所在的学校每年都举办校园心理剧比赛,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己身边的故事,通过全校师生的观看与评选,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通过心理舞台剧这一形式可以打开学生的心门,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寻找解决的办法,老师从旁指导,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又可以通过榜样示范、同伴互助,帮助部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切实提高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效率。

在编排校园心理剧时,教师可采用AB剧的形式,激发学生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同时不断与同伴交流、互动、分享,让他们能在自发、和谐、轻松的状态下获得教育和启发。

校园心理剧是一种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手段,无论是参与者或是观众都能在安全、宽松和弹性较大的环境中,走到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在比较自然的状态中,重现失去的自我,发现事情的真实状态,并做出决定或采取新的行动。

校园心理剧《勇气》 篇4

一机七小

故事大纲:本剧本主要讲了学生小丽由于一次考试没考好,没有勇气 告诉父母,怕父母失望,产生了重重心理障碍。后来在同 学李林、杨杨的帮助下,终于鼓起勇气告诉了父母。人物:李丽(女)李林(男)班长 杨杨:(女)副班长 李林、杨杨:从一侧上台,边走边在议论。林:我们班的小丽同学最近有点不大对劲。

杨:我也发现她最近总是闷闷不乐的,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李林、杨杨:我们得帮助她。(这时,小丽背着书包无精打采地从右 边上来)

李林:小丽你怎么啦?为什么不高兴?

杨杨:你有什么心事能和我俩说说,或许我们还能帮助你呀!小丽:(吃惊地说)你们,帮不了的。

李林:你不说,怎么知道我们帮不了你呢?

杨杨:对呀,说出来,或许我们能帮助你呀,看把你愁的,我们一起 想办法,总会解决的呀。小丽:低头不语。李林:是谁欺侮你了? 小丽:摇头。

杨杨:是家里出了事吗? 小丽:还是摇头。

李林:我们平时都是好朋友,有什么话不能说的,你真是急死人啦。杨杨:小丽,你还把咱俩当成好朋友,就说出来,我们好帮你呀。小丽:我……我

李林:哎呀,我什么我,你就快说吧。杨杨:对呀,说出来,我们一起想办法。小丽:我……我不敢回家 李林、杨杨:为什么? 小丽:我怕惹妈妈生气。李林:你惹妈妈啦? 小丽:没有。杨杨:那妈妈为什么要生气呀?小丽:你们不知道,今天的数学测验,我考的不理想,要是妈妈知道,一定会责怪我的,我不敢告诉她。

李林:偶尔一次没考好,妈妈不会责怪你的。小丽:你不知道,妈妈一向对我要求很严的,特别关注我的学习成绩,一旦看见我的卷纸,就会生气,况且妈妈身体又不好,所以…… 杨杨:嗨,就这事呀,我以为什么事呢!这还不好办呀!李林:快说出来听一听。

杨杨:首先你必须振作起来,不要垂头丧气的,回到家里不要让妈妈 看出你有什么异常。然后,说一些妈妈高兴的事,正当妈妈高 兴时,你可以说妈妈,我今天做了一件让您不高兴的事,我说 出来,你要答应我,你不生气才行。妈妈正在兴头上,一定不 会生气的。

小丽:这能行吗?我还是没有勇气说出来。

李林:要不,回家就告诉妈妈,今天考试了,考得很不理想,您不要 生气,我已经查找了原因,下次争取考好。

杨杨:你自己要有信心,有勇气地说出来,妈妈也会原谅你的,不妨 试一试。

小丽:好吧,我试一试,谢谢你俩,真是我的好朋友。第二场:上学路上

李林、杨杨:边走边说上学去(这时小丽从后面跟上来,非常高兴对 她俩说)。

小丽:我终天鼓起勇气跟妈妈说了,妈妈不但没生气,还很高兴。她 说我长大了,懂事了,知道有错就改,不需要妈妈太操心,她 还相信我,说我一定行的(高兴地说)。多谢你俩为我出的好 主意。

校园心理剧剧本 篇5

(铃声起)

(樊伟在朗读课文;姚娜在玩手机;孙汶歆在睡觉;钟一铭在听歌)

崔雅雯:又上课了,但同学们仍在各行其是。这不,又来了一位不消停的。

秦川:大众情人无忧无虑,狂追美眉不曾罢休,只为佳人一眼回眸,潇洒红尘九零之后。(摆个pose)

冯笑:(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我看你们现在只知道玩,三年的时间是很短的。到时候你们该怎么办(单手叉腰,另一只手指着众人)

秦川(玩世不恭的表情):老师,您听我说。(音乐起)”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开心的过每一分钟,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跟着希望在动“ (音乐停)

樊伟:老师,let me say. (音乐起)”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天还会一样的开。我的青春依旧在继续,不必担心我的未来怎么样,不必担心我的未来怎么样。“(音乐停)

秦川:航……帅!

樊伟:可一般了!

冯笑:(揪着男甲的耳朵)”我的未来不是梦,开心的过每一分钟“我看如果你再这样下去,你的未来还真是梦了。后年就要高考了,有没有时间观啊你们,你们两个墙角站着去。

秦川&樊伟:老师,我们错了。(老师:”去!“依旧指着墙角,示意让他们站过去)

众人挥手唱”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哈哈哈~~

崔雅雯:瞧,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总充满着喜怒哀乐。

教室里,众人在埋头写作业。

秦川(抚抚头):看,我刚理的新发型,帅吧。

孙汶歆:咳咳。笑了,长成你这样,是鼻涕眼泪汗水的流水侵蚀。

秦川:话怎么能这么说,唉,我也是时运不济,命运多舛。想当初我也是玉树临风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一朵梨花压海棠的小草中的鲜花。

孙汶歆:鲜花?

秦川:的归宿。

孙汶歆:哦,原来是牛粪。

秦川(拍案):我真是忍无可忍!对我这样的帅哥说这么无礼的话,你也真是有莫大的勇气呀。

姚娜:(低声,怒)吵什么吵,没看见别人在做作业呀!

孙汶歆:(声音渐高)我们说话关你什么事,别人怎么不觉得吵!(说着把手中的书”啪“的一声打在桌子上)

姚娜:(声音高,怒)别人不说话,不代表你没吵着他们。

孙汶歆:(怒!!)你管我?你以为你是谁!

韩笑(看着前桌的樊伟):她俩又怎么了,都认识十多年了还吵什么。

樊伟对韩笑说:她们是越吵越好,这几年来哪一次不是吵完就好了。

钟一铭:好像不是这样,我们应该劝劝她俩。”

秦川:劝什么,好不容易看女生吵架。别劝,打起来!

众人:去!

韩笑:别这样,走走走,我们劝劝去!

(音乐起)

把吵架的孙和姚拉出来。劝说中。

樊伟:都别吵了,要吵回去再吵,台下这么多人(指向台下),你们丢不丢人啊!

韩笑:就是,都十多年的朋友了,就别为这点小事吵了吧!

钟一铭:对呀,明年就要毕业了。你们可能就要分离,好好珍惜吧。(说着,把二人的手握在一起,两人却赌气地甩开。)

秦川:这么大的人了,都别闹小孩子脾气了!(说着韩和钟再次把二人的手握在一起,二人相视一笑。)

众人唱:朋友一生一起走・・・・・・还要走,还有我。

崔雅雯:还记得,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年月里那些朝生暮死的悲喜,也就这样野花般自生自灭地燃烧在茫茫命途上,装点了路人的梦。年华里,我们失却的是一种心情。只愿,时光不老。

第二幕 毕业时节

韩笑:不过是转眼的功夫,我们就已成为被别人送别的高三毕业生。明天的毕业照,也许,就是我们最后定格了的,相聚的笑脸吧!

(音乐起)

(音乐声中韩,姚,孙,秦低声吟唱)樊伟拿出毕业礼物送给众人(和每一个人告别。)

钟一铭:(拿出纪念册,分发给众人)和每一个人告别。

姚娜:快毕业了,现在回想以往的事。真觉得对不起老师。那时我们太轻狂了。

冯笑:没事,孩子们,谁都有年少轻狂的时候,在老师心中,你们永远是一群可爱的孩子呀!老师祝你们,前程似锦!

姚娜唱:那些我爱的人・・・・・・一遍一遍。(音乐停)

众人:是呀(透出淡淡的忧伤)

韩笑:唉,想来那些执念,那样的旧时光,一晃就过去了。曾几何时谈天说地的我们,终将会成为彼此口中不着边际

的随口而出的路人吧。(音乐起)

韩笑&钟一铭唱“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他身旁,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 (音乐停)

钟一铭:(和韩笑拥抱)笑,虽然分别了,但我们会是永远的好朋(转向秦川)师傅,我会永远记得你给我讲的那些地理题。(转向孙汶歆)歆,我会一直珍藏你送我的生日礼物。孙汶歆:面对这残酷的分离,我们相拥在校园花季的故事里,回味着校园里淡淡的花香,想起共同收集幸福的瞬间。我们在分别的路上依依不舍,那些珍贵的回忆,谁又能将它遗忘?(音乐起)孙汶歆&姚娜:“最后一个夏天,我们就要说再见,很想知道你会记得我哪一点,最后一个夏天,没有心情去海边,只想躲在房间翻照片。”(音乐停)

秦川:说真的,作为班里的活跃分子

樊伟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音乐起)

“原声:春天绽放的花蕊,夏季里更加明媚,秋天的落叶,冬天的风雪。我们都一起体会。经过四季的轮回,学会要勇敢面对,今天的我们更相信。笑容之后的眼泪。

合唱:这里是我们共同的家,有我们最美的年华。年轻的梦在这里发芽,走过了春秋冬夏,明天又开始新的出发,请不要担心害怕,告别了青春的美丽童话,我们都已经长大・・・

(调低音量)(~啦~啦~啦~声中)崔雅雯:高中三年,恍若一场梦,就这样随风而逝。我们获得过什么,失去了什么,终将在最后一刻得到呈现。最后,仅代表全体学弟学妹,祝学姐学长们(合):学业有成!金榜题名!!

校园心理剧评分标准 篇6

1、剧本内容:内容反映当事人的人格、人际关系、心理冲突、情绪、情感等大众化、生活化问题,并有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内容流畅、有情节感、富于戏剧化。剧本是否有自己的创新,原创作品予以适当加分。(20分)

2、表演风格:有鲜明的人物形象,表演到位、自然、逼真,能充分投

入到角色扮演中去,并体现一种成熟的舞台表演能力。表演形式新颖、不拘一格,呈现多元化的特点。(20分)

3、舞台效果:剧情曲折、引人入胜,富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引起观众

的共鸣,产生台上台下互动的效果。剧本风格(情节、语言等)和舞台设计(着装、配乐、独白、道具等)具有形象创新性。(20分)

4、思想意义:能将心理冲突和情绪等问题呈现在舞台上,从而宣泄消极情

绪,消除内心压力和自卑感,增强当事人适应环境和克服危机的能力。给

大学生启迪、鼓舞,促进心理健康成长。(20分)

大学生校园心理剧的探索 篇7

校园心理剧, 也叫校园情景剧, 是近些年来在我国高校出现的新生事物。它是以生活中相似的场景为蓝本, 通过表演的方式, 重现大学生学习及生活情景中的心理活动与冲突, 使其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并在自己或在参与者的协助下解决问题, 最终促进当事人、参与者达到对问题的认知与领悟, 使情绪表达和行为发生良性的改变的一种校园舞台表演形式。

二、校园心理剧的实施过程

主要有如下几个环节:

(一) 确定主题。

我们通过日常教学、咨询、专门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来了解大学生普遍关注和学习生活中现实存在的的问题。此基础上进行筛选, 选定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问题来作为确定心理剧的主题。

(二) 创作剧本。

应更多地依靠广大学生自己创作完成。我们可以通过留作业, 或者心理剧本征集大赛的形式选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有典型意义的作品作为我们心理剧的脚本。

(三) 设置场景。

校园心理剧场景应该选择大学生们非常熟悉、接触最多的场景, 如教室、运动场、寝室、食堂等, 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 选定演员。

最好选出正好有相应心理问题的学生担当演员, 通过表演者感同身受的的表演, 在宽松的环境心理剧展示环境中, 使表演者能从多种角度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 坚定地克服心理困扰决心。

(五) 开展剧演出。

心理剧的演出应该是开放式的, 开展演出时不必完全拘泥于剧本.在明确主题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剧情的发展和现场情况需要做适当地发挥和即兴改编, 并且在演出过程中和演出后都应与观众互动和分享。

(六) 出后的评估反馈。

校园心理剧结束, 并不意味着心理剧的完全结束, 我们还要对它的进程和效果进行评估。一是了解它对参加者的影响和作用, 二是要为进一步改进、完善校园心理剧做准备。

三、校园心理剧创作表演过程中的心理辅导

在心理剧的创作表演的过程中, 教师应针性的对学生做如下的心理辅导:

(一) 关注生活, 自主选择心理剧内容。

心理剧的内容应当来自于学生的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素材。因此我们创设了同伴采风计划:首先学生通过彼此间的访谈, 认识了解同学精神世界;其次是要求学生对收集的心理信息进行认真仔细地分析、归类;最后把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进行综合提炼, 根据自身的接受能力编写成心理剧。

(二) 分工协作, 共同编写心理剧本。

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心理剧主题与内容, 创作校园心理剧本。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 确定编写的原则。剧本必须“体现心理冲突”, 不抓住“心理”, 也就谈不上“心理剧”, 不体现“冲突”, 就不能称其为“剧”; (2) 明确编写程序:确定主题—选择内容—完成写作—实践验证—修改定稿。 (3) 明确剧本的具体写作格式。剧本写作的具体格式是:题目、编剧、主要人物、道具、剧情简介、剧本正文等。

(三) 角色分析, 共同研究揣摩心理剧本。

首先, 是通过集体研讨, 让所有参与表演的学生深入了解剧本和自己所扮演角色的性格、语言、神态等特点, 体会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其次, 在表演过程中, 教师要指导参与表演者把自己的真实情感发挥出来, 将自己的体验注入融入到角色之中;同时指导观众认真仔细地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 尝试感受角色的内心感受, 并分析角色的行为处理方式。

(四) 表演心理剧, 分享彼此的感受和行为。

心理剧一般会选择课堂教学时间进行, 全班级学生观看, 感受。表演过程中, 注意思考可能的独出心裁的方法, 鼓励演员及观众想出更好的办法。演出结束后, 充分启发学生去亲身体会一下自己的感情, 角色中的感情, 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 教师可以在心理剧表演时适当及时地做一些点评, 以帮助学生理解剧情。另外, 还应及时让学生讲一讲、写一写“观后感”, 让学生们分享各自的收获。

四、校园心理剧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

(一) 有助于真实自然的反映出学生的心理问题。

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些问题对他们来说有些羞于启齿的。在心理剧表演中, 氛围相对轻松, 内容和表演有很大的自由空间, 这使得参与者很容易在剧中人物身上自然流露出自己的思想意愿、观念行为。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很好的投射测验, 心理老师能够清晰地看出每个人的特点和问题所在。这种展现和反映自身心理问题的方式也非常容易被学生接受。

(二) 有助于学生宣泄不良情绪。

学生平时可能积聚了相当多的情绪而无法宣泄, 而心理剧的表演恰恰给学生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宣泄不良情绪, 改变行为方式和认知模式的渠道和平台, 是一种新颖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

(三)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参与校园心理剧活动的过程中, 学生增加了与同伴的交往的机会, 使得他们在感知、觉察他人情绪、想法和感受的基础上, 提高了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设身处理地为别人着想, 感受他人投射给自己的情绪并产生同情共鸣。

(四) 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通过组织参与感受校园心理剧的活动, 更能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得学生能理解老师, 信任老师, 也更愿意接近老师, 和老师的关系越来越融洽。

(五) 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心理剧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的人际互动环境。在这个环境中, 表演者的交互活动会体现出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 表现出多种多样行为反应方式。学生通过观看、参与心理剧表演, 就可以把在心理剧中形成的新行为方式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去, 从而避免不良行为方式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与此同时, 参与心理剧使表演者的非语言沟通的能力得到提升。在理解别人的基础上, 表演者获得了观众的认同、接纳, 化解了一些心理问题和烦恼, 切实地体验到被别人理解的愉悦和满足。从而促使他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更好地去理解认识他人。因此, 可以说, 校园心理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使他们不断地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

两年来, 我校利用校园心理剧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使得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更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德育美学观.

[2]杜时忠.人文教育论.

[3]运用校园心理剧提高小学生交往能力的实践与探索.浙江省长兴县实验小学课题组.

校园心理剧概述 篇8

关键词:校园心理剧;要素;作用

1920年,维也纳精神病学家莫雷诺提出了心理剧,并且逐步将心理剧疗法引入心理辅导中去,形成了一种新的有效的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心理剧的表演没有固定的剧本,强调自发性,进行即兴创作。心理剧主要是以角色理论,人本——存在主义心理学理念,以及精神分析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1]校园心理剧是在领导者的指导和帮助下,借助心理剧的形式,反映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困惑,通过角色扮演,反映当事人的内心冲突和矛盾,并探索问题解决的办法,接受新思想,学习新行为,获得心理成长的过程。有研究表明,校园心理剧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尤其在大学生人际关系方面,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2]一方面校园心理剧比较贴近学生生活,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心理问题,并寻求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校园心理剧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创设一些具体的情景,帮助学生合理宣泄情绪,改变不良认知,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一、校园心理剧心理辅导的要素

1、校园心理剧的取材

校园心理剧是否能获得心理辅导的效果,很大一部分取决于题材的选择,在选材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握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在调查的基础上认清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能极大的反映出大学生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从而产生心理的共鸣和深刻影响。在选材的过程不仅反映心理问题的一面,还要注重一些积极心理品质的挖掘,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要能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如:进取、力争上游、自信、有爱。让学生体验积极的情感,如: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充满希望地面向未来,还要能发展相互感染的积极的力量,让一些积极的、典型的形象能通过校园心理剧,让更多的学生去学习和模仿。

2、校园心理剧的排演。

校园心理剧在排演的过程中,对指导者也有一定的要求,指导者需要对心理剧的理论和技能有熟练的掌握,保证心理排演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心理剧的演出主要是为了反映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在演出和观看的过程中产生情感的共鸣和认知的改变,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达到了自我展示、自我启发、自我改变的教育目的,而且是一种自助、自醒的教育。[3]虽然整个过程中指导者只是进行支持和引导,但是也需要指导者具有较强的把控能力,做到适时、适宜的引导,对表演者和观看者有所启发、进而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和领悟。在排演的过程中可以不拘泥于形式,通过多种方式来反映学生情感和思想的变化,如:音乐、绘画、游戏等,不仅更有利于被学生接受,而且能更好的表现内在的感受,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3、校园心理剧结束后的分享

心理剧表演完成之后,重要的是需要组织团体的成员进行分享,通过表演者和观看者之间的交流,让他们充分进行情绪和情感的表达,充分分享、体验和感悟,互相支持和帮助,促进经验的内化,获得心灵的升华。在很多心理剧的表演中,只是为了表演而表演,没有进行表演后的后续情绪情感的处理,角色的扮演只是为大家提供了示例,而每个人生活中可能都有这些角色的影子,在表演之后,如果能让参与者更多的分享和角色相关的生活经验,可能会使表演的效果更加深入人心,并且能使大家掌握更多的经验,使一些相似的心理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二、校园心理剧的应用和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凝聚力,促进学生心理成长

校园心理剧的编排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取材于学生身边的故事和场景,在排演的过程中需要发动学生进行自发的创作,刻画人物形象,反映心理历程,这个过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和表演欲,寓教于乐,让学生的感受更真切,效果更明显。而且在创造的过程中,每一位成员都集思广益,积极参与,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很好的将校园心理剧的编排表演工作完成,中间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会使心理剧的创作不成功,所以,创作的过程更能提高团体的凝聚力。由于校园心理剧形式活泼,把学生的心理问题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激发学生自我调整、自我启发、自我改变,不仅提高了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还可以达到宣传和普及心理知识的作用,帮助身边的同学和朋友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获得心理的成长。

2、有利于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宣泄负面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心理剧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但是有时却不能很好的认清角色的意义,导致角色失调而产生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心理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角色扮演的平台,让学生去感受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感受到的一些角色行为,在虚拟的角色状态下,使一些压抑的心理预期角色得意释放和展现,使学生重新对自我进行认识,不断的突破自我,接纳自我。同时,通过角色间的对比,也可以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改变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格、环境等因素,一些学生习惯于将自我的真实情绪压抑起来,负面情绪的长期压抑会给人的心理带来严重的伤害,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心理剧可以为学生提供情绪发泄的机会,为情绪的释放提供一些合理化的场景,让学生可以尽情的释放和宣泄,从而缓解心理压力,恢复心理的平衡和稳定。

3、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学生自助和互助的重要方式

校园心理剧可以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角色,通过不同层次的角色扮演以及各种角色间的灵活转换,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他人的情感,理解他人的行为,对社会角色及人际交往和互动有更深刻的认识,有助于学生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的提高,以便于学生更好的融入大学生活。很多学校都将校园心理剧作为大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进行自我体验、自我教育,从中了解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做到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而且通过校园心理剧的方式而形成的团体也是心理互助小组的一种形式,在这个小组中,组中成员可以互相支持和帮助,充分利用朋辈的力量,在感悟和升华中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高校中学生进行心理自助和互助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郭平,雷榕.浅议心理剧的理论基础和作用[J].学理论,2011,04:69-70.

[2]舒曼,黄欢,徐朝亮.校园心理剧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探索[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06:71-74.

上一篇:300字里约残奥会作文下一篇:副校长履新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