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本科论文范文

2024-12-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会计学本科论文范文(精选8篇)

会计学本科论文范文 篇1

第一篇2011.11.30

今天学校组织了同学们开论文动员大会,才猛然间发觉,转眼我们就要大学毕业了,不知不觉四年就这样从指缝中悄悄溜走。

大会上何玉润老师细心地给我们讲解着怎样去写一篇好的论文。从选题开始,从为什么要要写论文,要怎么样去选取一个号的题目,在毕业论文中有哪些研究方法。动员大会的开展给了我一定的压力,以前也只是听学长学姐们形容,但只有在此刻才能真正体会到那种紧迫感。

通过这次论文大会,我明白了整个论文形成的过程。同时,也认识到论文的写作是一个很严肃很规范的事情。作为大学四年最后一项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项工作,我们必须从最开始就端正自己的态度,以认真、对自己负责的心态开始毕业论文的准备工作。论文动员大会后,我知道自己分在欧阳爱平老师的小组。欧阳爱平老师的工作认真负责、对学术严谨的教学态度早在曾经旁听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时候就有了深刻印象。

第二篇2011.12.6

今天第一次见论文指导老师——欧阳爱平老师。会议在行政楼进行,我们组一共六个同学,很荣幸能够分到在欧阳老师这一组。

我们和论文导师共同讨论了论文的大体研究方向,导师给我们讲解了一些论文的要求和注意的内容,还有给我们讲了论文题目的拟定的原则,如小题大做、结合数据案例进行分析、内容要新颖等,指导我们去寻找《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等期刊杂志,去找热点文章、感兴趣的题目方向,从阅读中去吸收人家的观点,转化成自己的观点,然后再组织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这些指导为以后论文写作的展开奠定了良好基础。在讨论中,我们也积极问些问题,老师也耐心回答,导师又明确了一些具体要求,如论文的字数不少于8000字,应该有的标准规范等,并告诉我们往届毕业生常犯的错误以及应注意的事项。这次讨论让我对论文的写作方向有了定位,对以后的论文工作开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篇

因为是大四的学生,每个人都需要进行毕业实习,到社会中去实践去感受。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我选择了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我毕业实习的单位。实习的时间不长,只有短短2个月,所以只是处于对事务所业务的初步学习了解的阶段,希望今后有机会能学到更多知识。

我实习的单位是北京天职国际项目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第一天早上8:30正式到公司报到,随后由负责审计业务的主任会计师给同时去实习的四人开会,详细介绍了天职工程的具体情况,主要从公司发展历史、机构人员设置、经营业务范围以及目前经营状况等方面做了说明,同时对我们实习人员提出的相关问题做了解释说明。最后,明确了我们实习期间的主要工作任务,并提出了相关要求和期望,鼓励大家在新的环境里认真学习,努力工作,争取在实习期间有所收获。之后,交由公司办公室主任贾老师具体负责我们在公司实习期间的事项安排,我在事务所的实习便正式开始。

第四篇

在天职国际实习期间,外出审计京能热电公司的电厂工程项目的时候,我抽查凭证时发现很多费用报销都有问题,发票虽然开具了正规发票,上面写着办公用品,但是办公用品金额特别大,而且几个月内时常要购置,很多凭证后面没有购买清单,更没有入库单,我觉得这很可疑,很有可能是某些人自己私下另有用途,却以公司名义报销。更不合理的是,把这

些费用都分摊到一二期工程的“在建工程”科目里去了,这样这些本就不合理发生的费用不就资本化了么。这还只是比较小的问题,但或许很多公司很多单位还有更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引发了我一连串的思考。一个公司到底有多少笔金额是不符合规定的,是在偷梁换柱、造假欺瞒的。很多时候企业为了利益,欺瞒大众,尤其如果是上市公司,得对股民负责任的,这样作假操纵岂不是欺骗广大股民,欺骗社会么。所以我不禁对上市公司操纵利润造假舞弊这一方面的情况感兴趣起来。打算毕业论文就写造假舞弊这一方面的相关内容。由于上市公司信息相对比较公开,方便我搜集数据资料,所以就打算写上市公司财务信息造假这一块的内容。

第五篇

实习的过程虽然很忙碌,但我并没有因此而忽略了论文。在实习过程中我就有一直努力搜集相关资料,遇到与自己论文研究方向和内容相关的东西我都会加倍留意,认真学习。这为我后续论文资料的搜集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我会在一天的实习工作结束后,晚上回到学校登录图书馆网站,搜集一些和财务造假、利润操纵等相关话题有关的文章,进行研读,找到了一些上市公司的案例,将他们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比如银广夏、科龙电器。我还会认真地琢磨人家的文章是如何写的,解析文章的结构,把握它的主旨和精髓。就这样在有条不紊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掌握了一些工作技巧,同时也为论文的开题报告和初期准备工作打下了基础,就等待着回校后与老师联系,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正式的写作。

第六篇

经过前段时间的搜集资料,我逐渐地明确自己论文的研究方向——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并且初步拟定了论文题目以及论文提纲。怀着忐忑的心情,我将论文的大纲发至欧阳老师的邮箱,等待着老师的审阅。

《对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研究——以XX公司案例为例》

一、背景介绍

(一)XX公司情况简介

(二)XX案例背景介绍

(三)通过XX事件引发的思考

1.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现状

2.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危害

3.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研究意义

二、利润操纵的概念、手段及其识别

(一)利润操纵的概念介绍

(二)XX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具体手段

(三)针对其手段在实务中如何识别

三、对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主观原因

(二)客观原因

四、对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治理

(一)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治理

(二)完善相关会计法律法规,明确责任

(三)建立健全监督制度

(四)提高财会人员的道德水平和素质

第七篇 2012.3.19

欧阳老师很快地就给予我回应。第二天,我们就召开了第二次论文指导会。

首先谈到的是毕业实习的问题。因为大家的毕业实习基本都告一段落了,实习报告也基本都完工了。简单地对毕业实习问题的总结后,我们主要还是谈到毕业论文的问题。

现阶段大家都初步选定了题目,拟定了提纲。对于论文题目的研究方向,老师给予了我肯定。但是对于我的论文提纲,老师指出这样有些泛泛而谈,大而空洞,存在不够细化不够具体的问题。并督促我应该尽快选定具体的上市公司作为案例,好把提纲进一步具体化。比如说某公司它的具体利润操纵手段,以及我们如何进行识别。老师告诉我们,本科生论文要围绕小题大做的原则,不能够说大话空话,应该有数据有案例,用事实说话,具体到某公司某年的数据上说话。欧阳老师还提醒我们,回去认真做好开题答辩的相关准备工作。

我将老师在会上说的要点都记在笔记本上,按照老师说的去认真修改。

第八篇

终于来到了开题答辩的那天,我的心情很紧张。我被分到毛新述老师那一组。毛老师耐心看完我的论文提纲之后,对于论文题目的研究方向给予肯定,但是强烈建议我更换掉科龙公司这个早已老掉牙的案例。我有些小失落,毕竟我找了很久才决定选这个公司的案例,很多资料都已经搜集完毕了,这时候更换案例,对我的论文工作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不过我还是很快地从失落的情绪中恢复过来,重新认真积极地寻找近几年新的案例。

进过一番努力的研究,我决定选择云南绿大地公司作为我的论文研究对象。我也确定了题目和提纲,明确了我的写作思路:

第一部分是绪论。简要介绍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和论文结构安排。第二部分是案例背景。主要介绍“绿大地”案例的相关背景,包括“绿大地”公司情况简介以及公司近年来的异常情况。

第三部分是手法分析。主要是对“绿大地”利润操纵的几种手法进行剖析。

第四部分是成因分析。主要是分析“绿大地”利润操纵的成因。

第五部分是结论和建议。透过“绿大地”事件,提出一些对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治理的建议。

第九篇

就这样,我按照列好的提纲思路,开始了我漫长而艰辛的论文写作过程。

2008 年10 月至今,“绿大地”三换财务总监、三换会计师事务所;2009 业绩预告和快报五度反复,公司又分别对2009 年年报和2010 年第一季度报告进行补充更正,2011 年自行变更会计估计。2010 年3月17日,“绿大地”因严重违规披露和不披露重要信息等问题被证监会立案调查;2011 年3月17日,“绿大地”公司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董事长何学葵因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罪被云南省公安厅逮捕。4天后,中国证监会在其官网上表示,证监会在2010年3月就因“绿大地”涉嫌信息披露违规立案稽查,发现公司存在涉嫌虚增资产、虚增收入、虚增利润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中国证监会网站3月21日挂出的信息称,“绿大地”欺诈上市过程中存在重大的财务造假行为。2010 年3月至今,“绿大地”因业绩预告、业绩快报披露违规和年报存在重大会计差错和重大事项漏报,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强制停牌达5 次之多。

第十篇

绪论部分以及案例背景介绍的部分算是写得很顺利,很快地来到了第三部分,也是论文比较核心的部分。我到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官方网站上下载了从2005年到

2011年的业绩报告,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去学校图书馆网站上查阅下载了许多期刊杂志上相关研究方向的论文来作参考资料,综合那些作者对利润操纵的定义观点,自己对利润操纵的含义做了个概括总结。

利润操纵也称盈余操纵,是企业管理者出于某种动机,或迫于某种压力,利用法规政策的空白或灵活性,通过各种手段对企业财务利润或获利能力进行操纵,从而使财务报告的利润达到某一水平的管理行为。这种行为损害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及相关性,歪曲了企业盈利状况,隐藏了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正常经济秩序,危害性极大。

第十一篇

终于到了4月20日交初稿的日子,6天后我又一次见到了我的指导老师—欧阳老师。老师耐心看过我的正文初稿之后,对我论文的许多处错误和不完善给予了指导。老师指出,我文章的前后逻辑顺序有些混乱,应该将公司的简介和案例介绍合并为一部分即背景介绍,并将利润操纵问题的现状与危害放到一个段落里来说,然后才是研究意义。把第三部分案例引发的思考提前至背景介绍段落的前面当一个引言。经过老师的提点,我豁然开朗,也发现这样思路清晰了许多。后来老师还指出我论文中出现的一些格式上不规范的问题,比如表格不应该用截图,应该插入规范的EXCEL表格,并且将数据表格的来源出处予以标注。

这次的论文指导,使我明白,论文的写作是一件很严肃很规范的事情,对于做学问是马虎不得的,写一篇论文必须很严谨,引用别人的数据、别人的观点都要予以清晰的解释标注,这才是规范的论文应该有的。

第十二篇

又到了开会检阅我们研究成果的时候,这一次,由于我回到家乡找工作,而没能到场参加,没能和老师面对面地进行沟通,而通过了网上邮件的形式。老师通过邮件指导我的论文二稿,并且提醒忙着找工作的同时不要忽略了毕业论文这一项工作的重要性。老师看我论文看得很细心,一字一句都没有落下,老师用红色的字在我的文章中间标注出有问题需要修改的地方。比如<<证券法>>应该予以脚注,解释说明清楚是我国证券法,何年何月何机构颁布的,其中的第几条第几例中提到我要引用的那条法规。也是这一次,我学会了用WORD的脚注功能,发现很科学,很方便。

会计学本科论文范文 篇2

会计学本科全英语教学强调会计专业知识结合英语运用的教学氛围, 上课的语言环境, 教材的使用和学生评价方式都应围绕这个总体目标。具体表现有, 部分学校已经开设或计划引进的会计学全英课程都是以外国成熟职业教育项目 (如AC-CA和CGA) 为依托的。上述目标的制订和具体的合作交流措施无疑有助于培养“地道”的国际化会计人才, 但同时也对教学提出了挑战:

伴随中国新《企业财务会计准则》的颁布,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无差异论”就逐渐被讨论。并且, 由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确认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报告准则实现了“实质性趋同”, “无差异论”似乎还获得了权威的背书。由于相当部分的全英课程都是以国际会计准则为基础, 这种观点也渐渐蔓延到会计课程全英教学中, 认为中文和英语会计教学的差异仅仅停留在授课的媒介———语言上。然而, “趋同不等同于相同” (这是2005年9月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作题为“中国会计审计准则国际化趋同发展”演讲时所明确的观点, 他率先批驳了这种主观的“无差异论”) 。在会计课程全英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避免把中文会计准则中的原理和逻辑生搬硬套在全英教学中。简单移植的结果是造成学生会计知识体系上的混淆。另一方面, 英语 (非母语) 教学有其特点和规律, 如:英语专业词汇的特定用法, 课堂气氛的调动, 英文教材的合理使用——都有别于中文会计教学规律, 需要不断摸索和总结。

1、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概念的混淆——内容上的差异

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从理论上说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目标, 美国著名国际会计学家乔伊和缪勒指出:一是标准化;二是协调化。前者要制订和实施全球统一的会计准则来取代各国的会计准则, 也就是各国采用相同的会计准则;后者则不要求统一的会计准则, 但要求各国会计准则通过不断的协调, 逐步缩小不同会计准则、制度之间的差异, 从而达到提高不同国家会计实务和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可见, 会计准则“无差异论”过早地进入了会计准则标准化, 从而混淆了“趋同”和“相同”的概念。由于不同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环境决定因素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比强调国际统一的标准更具有生命力。中国新会计准则趋同于国际会计准则也正是不断协调的产物, 它是在尊重国情的基础上, 最大限度地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并承认与国际会计准则仍然存在的不同方面的差异, 比如固定资产后续计量的模式选择、资产减值转回以至借款费用资本化等方面。

通过分析可知, 基于中国和国际两种不同会计准则体系的中文与全英教学内容上的“无差异论”是没有理论和现时依据的。本科会计学全英教学需要承担起相关的差异辨析职能。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联系和讲解的两种准则体系的共同点和差异, 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学科知识平台。

2、英语 (非母语) 教学与中文教学的差异———语言应用上的差异

会计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其隶属的专业英语与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由此引发的差异会体现在词汇应用及原版教材编辑中。词汇方面, 会计专业英语中有很多习惯用法, 如:持续经营假设为going concern assumption, 风险溢价为risk premium;同时, 存在一词多用的情况, 其中最典型的是stock的用法:其既可以在商品交易的语境中作为“存货”的意识表达, 也可以在金融资产交易中表示为“股票”。在英文教材编辑结构方面, “however”、“whereas”和“nevertheless”等表示转折语境的词汇有较高的使用频率, 而在这些词之后所列举的内容和观点, 通常是容易被忽略的有关计量和披露前提或假设———这与大多数中文教材中“开门见山”的编撰风格有明显区别。值得一提的是, 部分英文教材在计量模式选择或者资产类别定义的阐述中 (如固定资产后续计量模式选择和金融资产归类) 都采取了这种补充强调的模式。

针对上述情况, 教师要适当地强调英语词汇与实际语境的关系, 实施联系生活的英语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用英语学习会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多加引导, 特别对在章节靠后篇幅的“补充强调”或者“特殊情况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 以便学生完整、清晰地学习知识。

二、途经:新形势下定位会计学课程全英语教学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的机遇下, 会计学本科课程全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应该得到彰显。作为结合了会计知识和专业英语应用的课程, 其肩负着理论教育和实践指导的双重任务。因此, 如何合理地设置课程, 进而结合即将面临的就业要求便成为了首要问题。

1、全英语教学引入点面结合的会计准则差异分析

首先, 针对中国与国际会计准则内容上的差异, 本科会计学课程英语教学可以适当地增加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分析, 既有助于教师摆脱中文准则惯性思维的束缚, 也有利于学生提高对中文和英语不同语境下会计准则的了解和实务操作。教学过程中, 不必受限于单一教材的内容, 教师可以自己编写适合的英文教案, 也可直接从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中外财务会计教材中摘取合适的案例。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教学可以从点和面两个层次进行。首先是点, 即从“形式上的协调” (上述有关会计准则形式上的协调和实质上的协调的划分, 主要参考了王华《论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 (1999) 和魏明海《会计协调的测定方法》 (2003) 中的相关理论) ——会计准则制订协调的角度, 逐项分析两套准则存在的差异, 并促使学生同时掌握常用会计事项的两套会计处理方法。例如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禁止其适用范围内的资产转回任何的减值损失, 而相应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 (IAS36) 仅禁止转回商誉的减值损失。在分析差异的过程中, 两种会计准则的字面讲解, 特别是差异部分的中英文对比固然非常必要, 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直观、形象的认识, 也就是必须有可供实际操作的案例。如:IAS36中关于资产减值冲回的“The increased carrying amount due to reversal should not be more than what the depreciated historical cost would have been if the impairment had not been recognized” (由于资产减值的冲回而增加的资产账面价值, 不能高于资产以前年度没有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时的账面价值) ———以英语虚拟语气制订的国际会计准则原句如果不辅以具体案例讲解, 且在中国会计准则未有该方面涉及的情况下, 学生很难清晰地理解资产减值冲回价值封顶的概念。其次是面, 即“实质上的协调”———会计准则执行的协调, 从会计实务和财务报告的协调的角度, 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总体效果做出介绍和评价。从形式上来看,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确实在逐步缩小。但是, 会计信息编报者和使用评价者更关心会计准则实质上的协调, 因为只有实质上的协调才能“真正实现财务报告的可比性, 从而为投资决策和宏观调控等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魏明海:会计协调的测定方法,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3 (4) ) 。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规定, 部分AB股上市公司需按照国内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编制会计报表, 对两种会计标准下产生的利润差异要在年报中予以调整和列示, 这就为评价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效果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也为教学提供了就地取材的渠道。教师可以选取适当层次的研究成果, 进行简要的讲解或者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来深化教学内容。

2、发挥英语桥梁作用, 教学形式三位一体

本科阶段的会计学英语课程以实用为主, 所涉及的英语会计应用技能大多应能迎合新世纪会计职业的特点, 因此应突出特点, 在学校教育与社会服务之间发挥桥梁作用。当下, 会计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都倾向将“四大”等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初次择业的首选, “四大”的人才选用标准也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高端会计就业市场的走向。需要注意的是, 国际会计师事务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 时常出现对会计专业背景没有过严要求的情况:经济、管理或者语言等相关专业的应聘者被录用后, 所在事务所会提供各种的培训, 使员工尽快具备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就意味着, 面对非会计专业求职者激烈的竞争, 会计本专业的学生必须体现出自身差异化的优势———熟练掌握专业外语及通晓相关会计技能, 并具备以下的专业素质:一是具有娴熟的中国及国际通用专业会计知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为数不少的会计服务委托人都是跨国企业, 母公司与各个区域分公司之间垂直或平行财务信息质量的监督和优化, 很大程度上依赖着专业会计人员对各类会计信息所进行的协调和转换。二是英语沟通顺畅。面对国际化竞争, 外语工具日益重要, 掌握专业、到位的财务会计英语及娴熟的商务英语沟通技巧, 是国际会计师的基本要求。三是具有良好的知识平台, 可塑性强。会计师事所一般会通过持续、衔接的培训, 将来自不同背景的毕业生打造出分工明确、素质精良的职业团体。同时, 再培训和再磨合也是优胜劣汰的过程, 只有那些掌握较强学习能力, 并努力拓宽专业知识结构和视野的人员才能留在团队中。

上述提到的三个方面, 会计学本科全英语教学都能达到不同程度的覆盖, 既要让毕业生“进得去”, 更要保证其“站得住”。在合理教学模式的规划下, 学生完全能在学习中得到针对性的锻炼的机会。澳大利亚本科教学模式的划分值得借鉴:其本科教学活动由传统的单模块转变为三模块 (models) 组成, 包括授课 (Lectures) 、小组讨论与辅导 (Tutorials) 、课堂练习与辅导 (Workshops) 。授课作为传统的传授知识模式,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教师需要避免“填鸭式”的教学, 并充分利用“顺向迁移”的学习心理特点, 积极调动主观能动性 (如举一反三) 并培养批判性思维 (如不盲从教材的观点) 。例如, 会计学英语课程涉及国际会计准则的介绍和归纳, 教师可以适当地采用自学指导法, 引导学生承担部分课程内容的查找及归纳;通过自学质量评价机制的建立, 教师可以有效地掌握教学进展并及时地提供指导, 保证学生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开拓视野, 逐步累积与会计相关的学科知识。

会计学本科全英语教学的小组讨论应定位于协助学生有效地归纳、应用所学到得知识, 并借此加强英语沟通能力, 为就业做好准备。在本模块中, 案例教学应得到重视, 并广泛应用在会计环境介绍、计量模式选择和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等知识点上。课程涉及到的会计政策选择、投资分析和企业管理等知识点, 都是适合案例分析的典型题材。在具体操作中, 教师可引导学生投入精心设计的案例讨论之中———让学生在仿真的情景中体会了更为主动的角色, 使其有机会充分应用课程各章节的知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论文总结以至课堂报告中以英语为主要语言, 并把学生专业英语的应用水平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强调全英语的环境, 既符合会计学本科全英语教学的初衷, 也迎合当今会计职业需求。在教学资源充足的前提下, 会计学与相关学科的英语案例或专题教学可考虑配备专职的教师。这也是澳大利亚在本科会计教学中的成功经验, 其优点有:首先, 专职教师通过编写针对性较强的案例或者精选资料、更新信息, 可以保证案例教学的高质量, 并最大程度实现与相关学科知识点的对接和综合运用;其次, 授课教师与专职教师之间在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上可以彼此借鉴、相辅相成, 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

鉴于会计学本科全英语教学的特点, 课堂练习与辅导的模块可以分为两部分。首先是课内知识点的讲解:在每一个学期总结阶段 (如期中和期末复习阶段) , 选取课程内有代表性的专题,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内测验的形式, 加深学生的理解。在归纳和复习的同时, 教师应尽可能通过知识点的梳理, 明确学习逻辑和途径, 减轻学生的压力并激发对全英课程学习的兴趣。其次是课外专题的介绍和讲解:教师可以邀请有经验的会计从业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作英语主题演讲, 介绍实务中遇到的新问题和会计职业界发展的最新动向, 以期弥补教学在实务操作当中的不足, 完善学生的会计学知识体系。

三、结束语

在会计学科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 会计学本科课程全英语教学的发展空间得以释放, 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新环境下, 教学定位需要重新审视, 并相应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灵活的教学。值得注意的是, 基于中国与国际会计体系尚存差异的现实, 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通过英语这个媒介, 帮助学生构建坚实、正确的会计概念体系以及思维模式, 作为学习和比较中外会计学科知识的基础。能准确定位差异和应对差异的会计学本科全英语教学, 既可以保证传统学科知识和最新发展得以传授, 也能肩负起与职业教育接轨的任务。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 社会对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国际通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精通会计但对本专业英语未能熟练掌握的单一型人才, 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很有可能处于劣势。在这种情况下, 以ACCA和CGA为代表的会计学本科全英语教学课程在各个高校里应运而生。如何应对中文教学和英语教学的差异, 更好地发挥全英教学在会计教育和就业需求的桥梁作用, 便成为会计教育工作者需要钻研的课题。本文首先厘清会计中文和英语教学的在内容和方法上差异, 阐述容易出现的理解偏差;其次结合本科会计教育的特点, 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全英语教学,会计准则国际协调,职业教育桥梁

参考文献

[1]盖地、刘慧凤:会计原则协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切入点[J].会计研究, 2004 (3) .

[2]乌焕焕、和学新:面向生活的英语教学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 2009 (8) .

[3]孙晓玲:澳大利亚大学会计教育及对我国大学会计教学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 2004 (6) .

[4]王华、刘晓华: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效果的实证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7 (12) .

[5]魏明海:会计协调的测定方法[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3 (4) .

[6]吴水澎、谢诗芬、薛祖云等:会计理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会计学本科论文范文 篇3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基础会计学 学业成绩改革

应用型本科教育属于较高层次的技术教育。在培养规格上,它不是以培养学科型、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为最终目的,而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在培养模式上,应用型本科以适应地方经济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型”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基础会计学是财务管理专业核心基础课,学生的入门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不能让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滞后性让学生对该专业产生厌学的情绪,为了达到专业培养目标,对基础会计学的考核方式进行研究改革,从而对该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研究。存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全面性:通过考核办法的改革,能够全方位考核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验水平;自主学习性:通过考核办法的改革,能够督促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改变;选择性:通过考核办法的改革,加强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在考核方式上让学生进行选择,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

二、现阶段《基础会计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和教学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会计学》的教学过程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传授——学生理解——学生实践,虽然具有讲解速度适宜,学生易于理解,课堂思维框架清晰、易记等诸多优点,但由于课堂信息量上不去,课时紧张,造成有些内容不得不删除或无法详讲,同样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形成了传统的考核方式,在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标准上一直采用平时成绩:实践成绩:期末闭卷成绩=3∶2∶5,平时成绩主要是看学生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情况。

(三)长期以来,高校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课考试采取传统的考试模式,教师命题和阅卷工作量极大易使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等习气,特别在实践环节出现抄袭或代笔现象,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

三、学业成绩评价标准改革内容: 一选择、四模块

(一)引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以宁波地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为例,宁波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采取无纸化考试,一年分两次考试,上半年时间安排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举行,下半年时间安排在10月15日起至11月中旬结束,学校安排《基础会计学》教学任务在大二的第一学期,时间在9月到次年的1月,所以下半年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刚好在这个时间,只要在10月15日起至11月中旬通过基础会计这门课程,在期末考试闭卷考试中可以申请免考,成绩的认定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基础会计的成绩。让学生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与学校组织的期末闭卷考试进行选择,作为学业成绩评价中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选择期末闭卷考核模块或会计从业资格考核模块,在这两个模块中选择其一称之为“一选择”,让学生在自主选择中学会学习,喜欢学习,培养学生的专业求知欲。

(二)利用网络课程实现理论考试模块内容的整合

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课程平台进行理论考试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将理论考试试题在规定时间内向全体学生开放,在有限时间内学生完成考试并上传,一般在期中的时候进行这部分内容的考核。一方面有利于网络课程的建设,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平台的考试,提高网络课程的利用率。

(三)将专业认知实习模块整合到基础会计学课程中

专业认知实习的过程是了解实习单位财务管理相关专业岗位的基本业务程序和处理手续,着重了解企业的会计核算、资金的运行特征等基本内容;了解制造业生产工艺流程,并对单位经营过程中的成本与效益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基本素质要求、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要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过对所在地区金融机构单位的调查与分析,加强与社会经济的联系,增强对金融机构、金融业务感性认识,重点了解银行以及非银行的金融机构(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典当行等)的业务经营环境、业务经营范围、业务产品内容、业务服务特色等,为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专业认知实习是学生在还没有学习专业课之前选择工业性企业和金融企业进行认知学习,实习结束后可以根据要求完成认知报告。此项内容的融入性可以使得学生重视专业认知实习,从目前来看学生的专业认知实习都是在应付,没有真正起到专业认知的作用,将专业认知实习作为基础会计学的一项内容,可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在专业实习之前对专业知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四)加强实践操作模块的应用,形成实践考核试题库

此部分内容可以说是学生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将课堂上的实验内容和最后的实验考试相结合,体现应用型本科的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一边教学一边进行实验指导,期末进行实践考核。

四、改革的创新点

(一)考核方法选择性。让学生在考核中进行选择,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构建创新性的模块教学知识体系。“基础会计学”课程在会计学科领域中具有奠基作用,为后续的教学打好基础。

(三)创新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针对知识体系中各部分内容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小模块内容对每个大模块进行知识的整合,利用研究查找、讲授法+案例讨论法+总结归纳法、实践教学法、认知教学法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学会分析,进行管理。

总之,在研究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在选择性考核中没有针对每个学生,有失公平。由于是网络课程中进行理论考试,使得教师批改工作量加大。在专业认知实习的小论文上,由于学生数量巨大,在批改上带有教师的主观性。以上存在的问题也是后续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学业评价体系的改革,促动教学改革,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参考文献】

[1]金炳顺,张艳,林莉. 高职基础会计学教程考核方法改革初探[J].辽宁高职学报,2003(04).

[2]财务管理教研室.宁波大红鹰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方案,2008.

交通运输本科论文(范文模版) 篇4

交通运输本科论文

【摘要】在中国东部铁路和水运都较发达的地区,公路起着辅助运输作用,承担短途运输;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则担负着干线运输的任务。公路运输随着治超的深入以及降低大吨位车辆路桥通行费等政策措施的落实,运价水平回落,货运量将保持较快的增长,运输市场将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关键词】公路运输;运输特点;运输前景

我国公路在客运量、货运量、客运周转量等方面均遥遥领先于其他运输方式的总和。

一、公路运输的地位和作用

公路运输在整个交通运输业中处于基础地位并发挥以下作用:

(1)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快速直达,是最便捷也是唯一(管道运输除外)具有送达功能的运输方式。

(2)其它运输方式组织运输生产,需要公路运输提供集疏运输的条件。

(3)公路运输覆盖面广。

(4)随着公路等级的逐步提高,公路客货运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

(5)半个世纪以来,公路运输是世界各国各种运输方式中发展最快的一种,现已成为许多国家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例如: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

二、公路运输的特点

1.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由于公路运输网一般比铁路、水路网的密度要大十几倍,分布面也广,因此公路运输车辆可以“无处不到、无时不有”。公路运输在时间方面的机动性也比较大,车辆可随时调度、装运,各环节之间的衔接时间较短。尤其是公路运输对客、货运量的多少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汽车的载重吨位有小(0.25t~1t左右)有大(200t~300t左右),既可以单个车辆独立运输,也可以由若干车辆组成车队同时运输,这一点对抢险、救灾工作和军事运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可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由于汽车体积较小,中途一般也不需要换装,除了可沿分布较广的路网运行外,还可离开路网深入到工厂企业、农村田间、城市居民住宅等地,即可以把旅客和货物从始发地门口直接运送到目的地门口,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这是其它运输方式无法与公路运输比拟的特点之一。

3.在中、短途运输中,运送速度较快:在中、短途运输中,由于公路运输可以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中途不需要倒运、转乘就可以直接将客货运达目的地,因此,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其客、货在途时间较短,运送速度较快。

4.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公路运输与铁、水、航运输方式相比,所需固定设施简单,车辆购置费用一般也比较低,因此,投资兴办容易,投资回收期短。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正常经营情况下,公路运输的投资每年可周转1~3次,而铁路运输则需要3~4年才能周转一次。

5.掌握车辆驾驶技术较易:与火车司机或飞机驾驶员的培训要求来说,汽车驾驶技术比较容易掌握,对驾驶员的各方面素质要求相对也比较低。

6.运量较小,运输成本较高: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矿用自卸车,长20多米,自重610t,载重350t左右,但仍比火车、轮船少得多;由于汽车载重量小,行驶阻力比铁路大9~14倍,所消耗的燃料又是价格较高的液体汽油或柴油,因此,除了航空运输,就是汽车运输成本最高了。

7.运行持续性较差: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在各种现代运输方式中,公路的平均运距是最短的,运行持续性较差。如我国1998年公路平均运距客运为55km,货运为57km,铁路客运为395km,货运为764km。

8.安全性较低,污染环境较大:据历史记载,自汽车诞生以来,已经吞吃掉3000多万人的生命,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死于汽车交通事故的人数急剧增加,平均每年达50多万。这个数字超过了艾滋病、战争和结核病人每年的死亡人数。汽车所排出的尾气和引起的噪声也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是大城市环境污染的最大污染源之一。

三、公路运输的现状

我国传统的公路运输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在总体规模、运力、运量和服务质量等方面都达到一定的水准。在计划经济时代,传统的公路运输业比较能适应社会经济对公路运输业的要求,对过去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公路运输企业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其内在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目前我国传统的公路运输业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在行业管理上,由于公路运输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很低,因此公路运输行业出现了运输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管理混乱”的状况。这种各自为战、过度竞争的情况,使得公路运输企业通常达不到经济运营规模,形不成规模优势,这严重影响了公路运输的健康发展。

2.在经营管理理念上,传统的公路运输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还没有针对新的经济环境及时改变经营观点、转变经营方式。企业所追求的仍然是吨公里、实载率等传统指标的完成情况,仅为客户提供低层次、低水平的运输服务。在市场恶性竞争、无序经营盛行的情况下,公路运输企业的经营步履艰难。

3.在企业管理手段上,传统公路运输企业目前还停留在纸面操作的阶段,大部分的运输企业尚未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因此,所提供运输服务在及时性、准确性、可靠性及多样性等方面都处在较低水平。

四、公路运输发展趋势

1.随着高速公路及汽车专用公路建成使用,加大开展公路快速客、货运业务是趋势。

2.随着公路网的完善,按规模化要求建立集约化经营的运输企业在这过程中,行政区域的界限将趋于淡化。

3.公路运输将纳入物流服务业发展系统中,将进一步加强专业化原则上的合作,包括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合作与服务对象的合作。

4.在运输管理方面将采用车辆运行动态监控系统以及车辆运行自动记录仪。

5.运输组织方式按生产水平分层发展。在公路通行条件好、客货流量大的公路上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运输企业。

6.逐步加强运输规划,是公路建设及运输站场设施的配置与客货流规律更好地协调起来。

【参考文献】

2018加拿大留学本科转学范文 篇5

据立思辰留学360介绍,去加拿大留学读本科,有多种留学方式,可以直接申请、申请双录取、转学分留学等。选择留学方式的不同,所需要的材料和注意事项也是不一样的。下面留学360就为大家说说加拿大留学本科转学需要准备的材料和注意事项。

需要准备的材料:

高中学历证明和成绩单(中英文)

中专、大专或大学等的学历证明及成绩单(中英文)

托福、雅思考试成绩;入学申请费(费用因学校而异)

加拿大大学要求的其他资料,如大学学分、已修学科课程描述和评分标准等。

注意事项:

1、申请时间

了解转学学校的申请条件和学分课程方面的要求。各个学校和不同专业都有自己的转学申请截止时间,通常是在入学前半年左右。学生可以把申请周期定为一年。在这期间学生需要提交申请材料、学校需要审核资料、反馈审核结果、安排录取工作等。

2、了解意向专业是否接受跨专业转学

育、文史类、社会学、心理学、会计等都可以接受转专业。

相较于理科生,文科生转读专业的可选择范围较广,文科范围类的语言方向、传媒、翻译、新闻、教

由于理科专业有很强的专业性,课程内容相差较大,考所以专业跨度大的申请一般成功率较低。理科生主要是考虑转学到相关专业学习。对于申请专业跨度大的学生,可以多提供一些你适合该专业的材料来增加申请成功率。

3、大学成绩

大学本科毕业生自我鉴定范文 篇6

本科毕业生自我鉴定1

大学四年生活即将随着我的成长而慢慢逝去,回顾这丰富多彩的四年学习生活,我已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合格大学生了,这些日子将永远铭记在我心中。这四年在学习阶段,思想上要求上进,认真学习,努力钻研专业知识,毕业之际,回顾四年来的学习,工作及生活,做自我鉴定如下:

一、在思想政治方面

本人具有优秀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严格遵守国家宪法及其它各项法律规定。同时我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予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主义活动。

二、在专业学习方面

我学习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胜任外向型经济工作和适应国际竞争的专门人才。通过四年学习,我学习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外贸英语函电、电子商务、会计学、财政与税收等专业课程。其中四门学位课程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同时顺利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学业平均成绩超过75分即将取得x大学学士学位证书。本人学习态度端正,由于大学的授课和高中时有很大区别,这就要求在课下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须自己钻研并时常去图书馆查一些相关资料。

而我也非常喜欢去图书馆学习,迄今为止大学阶段已看课外书籍一百多本。大学以前,一般学生都是死读书的典范,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进入大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也在不断地成熟。毫不夸张地说,大学四年没有安心地在图书馆好好看基本书,那就绝对没有真正意义上读过大学。图书馆就是这样一个改变人思想的地方。本人还注重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每逢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真完成实践报告。

三、在综合能力方面

本人大学四年来一直担任班级组织委员。尽管有时候会比其他同学付出更多,更累一些,但我自己对此很是满意。毕竟在这锻炼中提升了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包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和实际结合的能力,做人与处世的能力等等。另外组织协调能力,社会工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我的爱好也比较广泛,对体育方面都比较感兴趣。曾代表班级参加校首届体育知识竞赛并获得了三等奖。课余生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爱好是踢足球。在去年的校首届足球联赛中,我作为主力参加了国贸专业队,并在六场比赛中打入了五球,其中包括联赛首球和决赛第一球,最终我们专业夺得了冠军。

四、在操行品德方面

各方面表现也很出色。在生活上,我崇尚简单质朴的生活,不铺张不浪费,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的作风。我的时间观念也比较强,约好的时间总会提前到达。小时候的生活也锻炼了我的吃苦耐劳精神,自理自立的能力。我热心待人,诚实守信,具有创新和开拓意识,勇于挑战自我,有思想。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理解与沟通基础之上的,我与同学关系极其融洽。四年来,我不断的自我反省,努力使自己不断地进步。

四年的大学生活,我收获了了很多。以上就是在即将毕业之时,我对自己这四年来的一个自我鉴定。我自信凭自己的能力和学识在毕业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正确面对挑战,不断实现自我的梦想和人生价值。

本科毕业生自我鉴定2

在校期间,我虚心求学、刻苦认真、吃苦耐劳,工作兢兢业业,及时总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为了扩大知识面和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重视团队合作精神;作为系学生会干部的我,有较强的组织、宣传、管理和应变能力;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出色地完成上级交予的任务外,还在校内组织和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中,能有力地组织同学及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从中也锻炼和提高了自己的组织和领导能力。表现出较强的与人密切合作的能力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并且深受同学们和老师以及领导的认可。

在思想品德上,本人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予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主义活动。

珍贵的四年大学生活接近尾声,特此总结一下大学四年的得失,从中继承做得好的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使自己回顾走过的路,也更是为了看清将来要走的路。

在大学生活中,我坚持着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四年中,我读了一些名著和几本完善人格的书,对自己有所帮助,越来越认识到品行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关系到是否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

体育成绩一向很好。我的体质并非很出色,可是通过我的练习和对体育项目的理解,还是能很好的完成体育课的教授项目。我喜欢运动,基本对所有运动都感兴趣,尤其是足球。在四年之后的今天,我的球技有了质的提高,脚法和意识。我是从高一开始接触足球,起步比较迟,可进步很快,总能在同一水平的伙伴中踢一段时间后脱颖而出。我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抱定了要踢好的决心,也许还有那么点运动天赋。踢足球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增强了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个人认为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缺点,但关键是能否正视并利用它们。四年来,我不断的自我反省,归纳了一些自己的优缺点。

本科毕业生自我鉴定3

四年的大学生活充实而紧张,我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四年里,我始终坚持“天道酬勤”的原则,一日三省,自信品格的日趋完善;勇于行事,务实求新,自信工作有所成绩;三更灯火,寒窗苦读,相信学有所成。

在校期间,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的,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奋斗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思想上要求积极上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于上学期向党递交入党申请书,并在党校学习结业时被评为“优秀学员”;有很强的上进心,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社会实践方面本着学以致用,实践结合理论的思想,在x年暑假,我在x国际大酒店实习,通过做服务生的工作使我更加深刻认识到,一定要投入到社会这所大学校自己才会真正地长大:对世事的人情冷暖不再一味愤愤,而是多了一份接受与面对,用感恩的心来面对周围的世界,其实生活很美好!

回顾过去,自己仍然有不少缺点,如创新能力还不够强,有时候不懂得坚持,但我会尽可能地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着重提高这些方面的能力,争取做到各方面都具有新素质的人才。

我的优点是诚实、热情、性格坚毅。我认为诚信是立身之本,所以我一直是以言出必行来要求自己的,答应别人的事一定按时完成,这给别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待人热情诚恳,所以从小学到大学一直与同学和老师相处得很好,而且也很受周围同学的欢迎,与许多同学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我更懂得了,考虑问题应周到,这在我处理人际关系时充分展示了出来。

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不喜欢虎头蛇尾,做事从来都是有始有终,就算再难的事也全力以赴,追求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我把自己的意志视为主要因素,相信只要有恒心铁棒就能磨成针。一个人的敌人不是别的什么人,而是他本身。

我的生活准则是: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工作。我的特点是:勇于拚搏,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在实际工作中,更重要的是牢固树立了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朝夕耕耘,图春华秋实;十年寒窗,求学有所用。

本科毕业生自我鉴定4

四年的大学生活似弹指一挥间,转眼大学生活就该结束了。回首这四年的大学校园生活,有期待,有迷茫,有欢笑,有悲伤,有成功,有失败。四年的大学生活让我在各个方面都提高很多,以下就是我对这四年大学生活的总结与鉴定。

在校期间,在学校的指导、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帮助下,通过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和参与社会实践,自觉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专业功底扎实、知识结构完整、适应能力强、具有团体协作精神的青年。

思想方面,通过大学四年系统全面地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X重要思想,学会用正确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尊师敬长,团结同学;关注时政,通过了解和学习党的有关动态和精神,使自己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经过在x学院党校第x期学习培训班的学习后,顺利通过党校考核,获得了党校结业证书。但是,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我的思想理论学习和实践还相差得比较大,如何正确地运用马列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去指导现实生活将是我将来努力的方向。

学习方面,我努力认真地学好每一门专业课,基本掌握了心理学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心理咨询方面的一些实用技巧与技术。在校期间,我非常注重英语和计算机方面能力的培养,通过了全国英语四级考试。同时,我还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现代办公所需要的各种软件工具。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虽然即将结束,但并不意味着我的学习从此终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重视学习,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从而达到学习与实践融为一体。

工作方面,我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大学四年中,我参加了不少的校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参加校内的活动可以认识更多的同学,增加了与其他同学交流和向其他同学学习的机会,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我参加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做过志愿者、促销员、调查员等等。这些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了我的口才和交际能力,大大提高了我为人处世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我。

身体和心理方面,大学四年里,我积极参加学校、系和班级里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身体健康,体育合格标准达标。在心理方面,我锻炼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人格,克服心理障碍,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日常生活方面,我能够与同学和睦相处,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对于一名大四毕业生来说,离开校园踏入社会就是人生的一个新旅程,走好这段人生新旅程的第一步也非常重要。通过对这大学四年学习生活的总结,我对自己有了一个更加系统地客观地认识,在以后的求职路上我会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以全新的面貌面向社会、迎接未来,迈好人生新旅程的每一步。

作为毕业在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有理由对祖国的未来充满憧憬,对将来的工作满怀期盼!难忘而多姿的大学生活即将逝去,但我不会沉浸于过去的岁月,我将用全新的心态去拥抱新世纪的挑战!

本科毕业生自我鉴定5

作为毕业在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有理由对祖国的未来充满憧憬,对将来的工作满怀期盼!难忘而多姿的大学生活即将逝去,但我不会沉浸于过去的岁月,我将用全新的心态去拥抱新世纪的挑战!

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的,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奋斗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要求积极上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于上期向党递交入党申请书,并在党校学习结业时被评为“优秀学员”;有很强的上进心,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着学以致用,实践结合理论的思想,通过做服务生的工作使我更加深刻认识到,一定要投入到社会这所大学校自己才会真正地长大:对世事的人情冷暖不再一味愤愤,而是多了一份接受与面对,用感恩的心来面对周围的世界,其实生活很美好!回顾过去,自己仍然有不少缺点,如创新能力还不够强,有时候不懂得坚持,但我会尽可能地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着重提高这些方面的能力,争取做到各方面都具有新素质的人才。

我的优点是诚实、热情、性格坚毅。我认为诚信是立身之本,所以我一直是以言出必行来要求自己的,答应别人的事一定按时完成,这给别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待人热情诚恳,所以从小学到大学一直与同学和老师相处得很好,而且也很受周围同学的欢迎,与许多同学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我更懂得了,考虑问题应周到,这在我处理人际关系时充分展示了出来。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不喜欢虎头蛇尾。

会计学本科论文范文 篇7

一、会计学人才培养模式目标的定位

目前经济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会计人才, 大部分地方高校都开设了相关专业, 但对于会计学人才培养模式却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 为受教育者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受制于人才培养目标, 或者说有什么的人才培养目标, 就有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层次的院校, 应该结合自己的优势确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 但目前各高校的会计学的培养目标却基本雷同。由于培养目标的雷同及广泛性导致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都缺乏特色, 不管是研究型院校还是教育型院校所教授的内容都基本相同, 而且各个学校的培养目标很少涉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

根据2010年某地方高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 (如表1所示) 可以看出大部分毕业生都是在中小型企业从事会计工作, 这就要求学校的课程设置必须重视实践教学, 要求学生掌握全面的知识, 动手能力强。

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应结合教学改革进行。在教学改革中, 对于制定和修订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体现出专业教学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课程设置与公司岗位设置相结合, 课程学习与职业证书相结合。在具体的实施中, 要多方位进行调查分析, 不仅仅考虑教师的建议, 还要聘请在企业工作的一线资深会计人员参与, 同时还要调查各类大、中、小型企业高管对会计学毕业生的人才需求, 从而对会计学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二、会计课程的设置

目前的课程设置过于片面强调会计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一般都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选修课、实践课, 却忽视相关的人文、社科类的知识。根据某高校的会计学本科培养方案的学时分布 (如表2所示) 可以看出该高校的会计学课程设置也具有理论知识偏多、实践课偏少的问题。会计学要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培养出的学生应具备法律知识、组织管理知识及信息技术知识才能为会计职业技能的运用提供相应的背景和工具。如, 在韩国的会计学课程设置体系中, 强调的是学科的综合性和知识的完整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会计职业道德, 课程设置与学生就业紧密结合。

地方高校会计学培养人才理论课程应以基础、够用为度, 加大实训、实践课程的设置, 将实训课程与理论知识结合, 将实训课程与职业技能结合。在前期可以将实训课程安排在实验室进行, 以老师为主导分岗位如出纳、会计等进行具体讲解, 或者带领学生参观、学习工业、商业、旅游业、施工业、餐饮服务业等不同性质行业的财务工作流程, 使学生对会计知识的学习由抽象到形象;在中期以学生为主导模拟企业的财务处理, 对一些案例进行讨论、总结;后期可以安排学生到校外的实习基地进行实训, 使学生对会计知识的理解由形象到具体。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深化学生对会计的认识、对会计职业的认识及做人的理解, 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地方高校会计人才强调的是应用性、实践性, 偏重技能的培养, 学生最终要得到企业的认可, 因此要重视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结合企业的需求不断调整课程设置, 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就业。

地方高校课程体系的设置除了考虑应用性也要考虑复合性的目标, 因为会计职业更需要一些背景知识与工具, 所以除了专业课程之外, 也要开设经济学、商业环境、公司治理、商业道德、金融、风险管理、计算机审计等选修课程, 为企业管理、社会进步提供更全面的复合性会计人才。同时还要进行专门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地方高校要率先增设这方面的课程, 职业道德教育必须从学校开始, 而不能仅仅依靠工作后以继续教育的形式进行 (如图1) 。

三、会计教学方式

会计学是一门应用型科学, 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会计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传统的会计教学仅仅重视会计准则的讲解, 重视学生的死记硬背, 固化了会计专业学生的思维模式。但是合格的会计人员不仅要能够处理会计实务, 还要制定企业的财务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参与企业的管理并提供建议。会计教学应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进一步开拓其思维能力、培养其创新能力,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智能结构。因此, 在会计教学中要树立创新的教学观, 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国外的会计教学方式比较灵活, 课堂上老师不仅讲授重点、难点, 还辅导学生做课题, 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利。地方高校也要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改变以老师满堂灌讲解会计案例的模式, 改变学生单纯做作业的复习巩固知识的方式。目前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强, 会计专业的综合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欠缺。为了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 首先是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师要想办法活跃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调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进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体现以教师引导为主、学生自我学习为核心的学习风气。在课堂上可以先通过师生交流、小组交流, 进而促进学生的自我交流、自我探索、自我提高,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次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倡自我学习, 包括自主学习、独立学习、自我监控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 区别于以前的他主学习, 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 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 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自主学习。独立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我监控学习是一种终生受益的学习体系, 学生要自己制定计划、自己安排和调整学习内容, 自我总结和自我评价。因为会计内容在不断的更新变化, 要提高会计的职业技能就要不断学习, 不断充实自己, 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和积累经验同样重要。

四、教师素质的拓展

会计学人才的培养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 既要教师掌握扎实、全面的会计学专业理论知识, 还要具备相当的会计专业技能, 同时还要有相关的背景知识做支撑。传统的会计老师只懂得理论会计, 不懂得或对实务了解不够, 不懂得如何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如讲会计的不懂税务, 不懂法律, 致使其在课堂上不能够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掌控课堂, 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 一是要培养双师型教师, 不仅仅要求会计教师取得一些会计职称证书和注册会计师资格认证, 还要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可以定期派送老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或者是兼职、参加不同企业的会计培训, 使得教师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从而能够生动地开展教学, 为教学积累大量的案例资料。二是除了对专任教师进行培训外, 也可以定期聘请校外的一线财务人员以讲座、报告、专题的方式到学校进行授课, 和学生一起讨论, 解决学生在实务和理论中所碰到的难题。这样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把握会计学的学习, 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 了解真实的企业、真实的会计职业。三是专任教师和外聘教师要加强合作, 可以校企合作编写一些教材、案例、实验实训资料, 也可以相互交流, 一方面强化外聘教师的教学能力, 另一方面可以按照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 让教师更加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财务工作。四是鼓励教师重视科研能力的提高, 不能只是一个教书匠, 更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地方高校由于建校时间比较短, 缺乏一定的科研基础, 尤其要提高其科研水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就需要教师不断地从理论到实践, 进而从实践到理论。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不注重提炼、总结, 教学水平难以获得进一步提高, 因此, 教师应在紧张的教学工作之余, 合理安排时间, 提高科研能力。

五、校内实践教学中心的建设

由于企业考虑到风险和商业机密, 不会让学生接触到企业的财务信息, 另一方面学生只是理论上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对真正的财务工作没有任何经验, 让其承担一些工作必将影响到企业的正常业务, 因此学生在实习时不可能进行真正的实践操作, 到企业实习往往是做了一些杂活, 根本达不到预期的实习效果。学校要重视校内会计实践教学中心的建设, 为学生毕业以后的实际工作缩小书本与实际的差距, 也为学生能较快进入工作状态奠定基础。平时的实践教学需要让学生按照会计工作岗位逐一结合课程进行, 具体的会计岗位如图2所示。

除了安排好平时的实践教学之外, 学校还可以在学生写毕业论文之前, 在校内的实践教学中心组织一次全面的大规模的会计模拟实训, 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这就要求实践教学中心必须体现出环境真实, 包括会计模拟手工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审计实验室、工商税务实验室等都要达到仿真的效果。同时还要求教师提供的实验资料真实, 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还可以强化学生对会计职业的感性认识。

参考文献

[1]罗鹏、李萍:《地方性高校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人力资源管理》2009年第3期。

会计学本科论文范文 篇8

一、我国会计本科教育目标定位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会计教育界关于会计本科教育目标的争论较为激烈。首先,表现为“专门人才”与“高级专门人才”的争论。其典型的描述有以下四种:一是“致力于培养应用型、通用型、外向型的高级会计与财务管理人才,亦以培养一流的师资与研究人才为己任”;二是“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学校、科研机构从事会计学的实际工作和本专业教学、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三是“会计学本科专业培养具有较高水平的,能从事科研单位会计理论研究、大专院校会计学教学和经济管理部门及企业财务工作的专门人才”;四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事会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并能承担会计师职务的专门人才”。其次,表现为“通才”与“专才”的争论。最后,表现在培养学生成为一名“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与“助理会计师”的争论。上述争论中26.79%赞成“通才+专才”的培养目标,22.58%赞成“高级会计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17.91%赞成“注册会计师”的培养目标。

对以上目标定位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三个特点:都强调人才培养的使用弹性;目标定位不一致;培养质量的要求不统一。我们认为,上述目标定位至少存在以下局限性和误区,要求本科毕业生能够从事科研、教学活动已不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现实;培养会计本科毕业生成为“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期望过高;“通才”与“专才”的争论缺乏实际意义且目标定位不清;培养会计本科生毕业时成为“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与“助理会计师”等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是一种错误的导向。

二、会计本科教育目标定位的基本原则

我们认为,在科学、合理地确定会计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之前,首先应确定会计本科教育目标定位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如下:一是前瞻性。会计人才培养的时效性要求目标的定位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质量和规格的需要;二是科学性。会计学科发展有自身的内在规律性,培养目标的确定要符合会计学科发展和高等教育的要求;三是适应性。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四是可操作性。目标的确定要与会计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环境及会计技术观保持一致,任何人为的拔高或降低会计教育目标的行为都会损害会计教育功能的发挥,造成会计人才浪费。

三、我国会计本科教育目标定位的理性思考

依据上述基本原则,我们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按照高等教育的客观规律和会计本科教育的自身特点,提出以下讨论:

1.认清我国目前会计教育环境。我国目前在论及会计教育目标时,对于需要适应环境及如何适应环境考虑得还远远不够。在新的世纪,我国高等会计教育处在两个特殊的环境下:一是全球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二是我国加入了WTO。即随着生产、产品、产业的知识化,资产的无形化和计算机与电子商务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加之我国处在经济转轨时期,会计本科教育目标应与时俱进,不断调整。首先,会计本科毕业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已明显不适应社会的发展现实。在过去,由于会计教育人才的稀缺性以及我国会计专业扩招,为了解决我国会计教育教师短缺的问题,吸纳了本科学历的毕业生,但其理论水平、教研能力明显低下,教育理念落后等在目前环境下日益凸现。当前我国会计教育教师学历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国会计教育改革的“瓶颈”就充分证明这一点。其次,将四年制会计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确定为“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忽视了会计本科教育是一项基础性质的教育的特点,犹如“拔苗助长”,不仅在会计教学中缺乏可操作性,而且也使得硕士生阶段的会计培养目标的确定缺乏空间。

2.全面综合考察会计职业界对会计本科人才的需求。会计教育目标的合理定位,主要取决于对会计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范围及其结构的判断与界定。当前,我国会计教育目标与职业界人才需求缺乏相关性和一致性,二者各自为政,由此产生了种种矛盾冲突,并引发了会计教育模式中其他层次和环节的各种问题。1989年4月,当时的八大会计公司联合发表了《对教育问题之观点:会计职业取得成功所需的能力》。指出,从事公共会计职业应该具备的能力包括:①交际能力,即传递和接受信息的能力;②智力能力,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③人际关系能力,即与他人一起工作的能力。从事公共会计职业必须具备的知识包括:①一般知识;②各类组织和企业方面的知识;③会计和审计知识。199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针对进入会计业界的新人提出了三项核心素质能力要求:①专业职能素质(Functional Competencies),包括建立决策模型、评价风险、选择相关可靠的度量标准、报告、研究等方面的能力;②人格素质(Personal Competencies),包括适合会计行业的个人特质、解决问题和作出决策、与人合作、沟通、领导、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能力;③宽广的商业视角素质(Broad Business Perspective Competencies),包括全球视角、战略思维、行业观念、市场或顾客导向、资源管理、法律观念等方面的能力。归纳以上国外会计职业界的人才需求来看,他们注重的是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因而我国会计教育界对“通才”与“专才”的争论缺乏实际意义且目标定位不清。首先,“通才”范围应该界定在哪个边界?是会计学专业作为管理学科一个分支而囊括所有管理学的知识,抑或会计学科本身所包含的知识?依我们的看法,两者都不切合实际。会计本科学生具备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分析能力的定位是合理的;包含会计学科所有知识也是行不通的,会计学科属性告诉我们会计学知识也是浩瀚无边的,对于会计本科学生来说,了解一定的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和掌握我国现行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及其运用技能的定位是恰当的。其次,“专才”的提法过窄,限制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全面发展,不利于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如自我提高和进一步攻读学位等)打下基础。最后,“通才”与“专才”的争论的背后却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因为该种争论一味强调的是学生应该学习哪些知识,注重的是知识存量,而没有界定培养的“产品”的质量,由此会导致学生人文素质底蕴、思想内涵不足,学生的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匮乏。我们认为应该强调管理基础知识的“通”和会计技能知识的“专”。

3.改变会计本科教育目标的短视行为倾向。目前,部分院校将会计本科教育目标定位于培养会计本科毕业生成为“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与“助理会计师”等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是一种误区。美国会计学会(AAA)下设的“会计教育改进委员会(AECC)”在1990年9月提出了关于改进会计教育质量的第一份研究公报:状况公告第一号《会计教育目标》,在报告中,AECC将会计目标定位于如何面向未来的会计职业要求和如何具备在会计职业中取得成功的能力培养两个坐标上。报告指出,会计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能够成为职业会计师而不是进入职业界时就成为会计师,毕业生要成为具有相关知识和丰富经验技能的会计师还必须继续学习。因此,会计教育应培养学生掌握终身学习(life-long learning)的能力,即如何学习(learning to learn),这是会计教育目标的核心。因此,我们认为我国部分院校以“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是一种短视行为,是一种误导。我们认为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而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激发学生“学习如何学习”的意愿和动机,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态度和技巧,使其自觉以终身学习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将不再是主要的和惟一的目标,应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当前和以后一段时期,我国会计本科教育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团结协作等基本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较为扎实管理基础知识和较强会计运用技能,能胜任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的财务会计工作,诚实守信的复合型人才。

上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管理办法下一篇:珍爱生命远离六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