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应树立“大语文教育观”(精选8篇)
语文教师应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重庆市沙坪坝区西永镇小学肖远义邮编:401332电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它诠释了在素质教育中,语文教学的根本方向——语文教学必须立足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此,语文教师应当重视语文教育的宏观研究,牢固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如何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呢?笔者据多年语文教学实践,粗表浅见,求诸同行与专家指点。
一、领悟“大语文教育观”的内涵。
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成为具有发明创造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掌握信息能力、社交能力和判断能力的现代人。这种种能力无不与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有着密切联系,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只重视对课本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创造力的激发,思维发展及人格的完善却不同程度的忽视了。造成了语文教学的“高投入低产出”的状态,是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
大语文教育观,即把语文教育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把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的一种教学思想,它是针对微观语文教育提出的一种宏观的语文教育观念。它指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扩大语文学习空间,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使封闭的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因此,语文教师要“立足课堂,面向生活”,切切实实改进课堂教学。不再把语文教学简单地束缚在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上,“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着重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完善学生的健全人格。
二、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念。
语文教育需要“大语文观”,“大语文观”则需要语文教师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念。作为语文教师应牢固树立以下观念:
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注重的是人的能力培养和人的发展性教学策略的研究,确立正确的主体观,是“以人为本”教学思想的重要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想方设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改变“三唯一”(即:以课本为唯一的知识源、以教师为
唯一的知识传授者、以课堂为唯一的获取知识的场所)的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把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把一味的灌输变成不断的探究发现,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充满创造的活力。
其次,要树立过程观念。
现代创造教学观认为:现成的结论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得出结论的过程;现成的真理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发现真理的方法;现成的认识成果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发展过程。从孔子率先为师发展到现在,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一直是“结果教育”,古代多少贤人“四书五经”倒背如流时并不深谙其理,只有步入社会,经历人生几番挫折,才终悟所学乃至真至善之理。这说明“结果教育”只能使受教育者“知其然” 而不能“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教育对培养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是大为不利的。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优化过程淡化结果。
第三,要树立语文学习新观念。
现在,很多学生乃至一部分教师和学生家长,都存在着这样的认识误区:只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才是语文学习,只有对语文教材进行的学习,对具体的语文知识进行的学习才是学习,而其它的,如阅读文学作品,看报刊杂志、看电影电视等,就不是语文学习。这样的观念,限制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宽度、广度和深度。
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并且明确地告诉学生:语文学习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凡是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内容都是语文学习。如商店里的海报、街上的广告、商品上的说明书、小说、诗歌、散文、电影、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都是语文学习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知”“情”融合,做到“三个为主”“四个让”即师生互动为主,语言交际为主和学生参与为主;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让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坚实起来。唯有这样,才能一步步地实现教学目标,也唯此,学生才能逐步学会学习,日渐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
三、转变角色行为,践行“大语文观”。
首先,要多角度、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大语文教育观”首先要求培养的是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能力。在教学中应不断拓展:听要广泛,不仅听老师讲课,还要听广播、看电视及进行社会交际等;说要增多,不仅回答问题要说,课堂讨论要说,社会实践更要说;读要变化,过去读一般是揣摩文意,现在读还要筛选信息;写要实用,既写供闲暇欣赏的华章妙文,更须写好社会交际需要的各种实用文体。所以,在对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还应多角度、全方位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及思维技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等。
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大量课外阅读,以此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知识,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文素养。教学内容的延伸,既能补充教材的不足,又能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健全他们的人格。
面对21世纪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语文知识必须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统一,语文技能不单指听说读写和归纳、概括、综合演绎的技能,还包括语言信息的获取、识别、过滤、检摘、评注、编辑等。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课堂内外语言活动和学生个性创造的作用,把听说读写训练与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培养以及品质修养等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大胆质疑,大胆创新,大胆超越,不断形成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学习风格,把学生培养成语文素养高、人格健全、品德高尚,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
其次,将语文学习延伸进社会生活的大课堂中去。
21世纪是信息时代,语文学科既接纳各种信息,也放送着各种信息,这就要求学习者既在课堂上学,更在生活中学。语文无所不在,它在社会科学里,也在自然科学里;它在课上校内,也在课余校外;它在书本里,也在生活中。尤其是书本以外的生活更是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它是人生的教科书,也是语文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
“实践出真知”本是人尽皆知的道理,可传统的语文教学却有不同程度的忽视或是脱离实践。许多小学毕业生写请假条、通知、留言条等错误百出,甚至连常用的条据便条都写不成。仅此,便可烛照出语文教育存在的弊端,纠正的途径就是加强社会生活需要的实践教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课堂上学得的知识,还应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还应把课堂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去,结合社会生活,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这一点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很多知识只有和具体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才能从根本上去认识清楚,更何况还有许多知识只能到社会生活中去获取,在课堂上是根本学不到的。毫不夸张的说,学生在社会性生活实践中学到的某些知识远远超过了他们在课堂上学习的若干倍。所以,将课堂教学延伸进社会生活的大课堂,将那些有助于学生获取知识的活动纳入语文教学中,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需要,也是社会生活的需要,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正在向我们招手,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要对课程改革充满信心,倾注热情;要更新观念,对《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准确理解,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体现;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大胆探索研究,勇于实践创新,语文教育的明天将会更辉煌。
一、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素质教育的口号提出了许多年,那么素质教育所倡导的要达到的根本教学目标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全面提高所有学生自身的综合性能力,使学生具备更好适应社会大环境的能力,从每一位中国人做起,从根本问题所在的层面全面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全民素质。社会的发展给我国的教育带来了很多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回避的挑战。要想将素质教育的理念真正的落实到工作中去,就要找到适合学校校情与班情的突破口,而这个突破口就是要建设一支拥有大批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民教师,而教师的素质的提高,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就成了教师素质是否有所提高的关键所在。为了使教育所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要求我们在学校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以学生未来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形成与素质提高为出发点,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意识为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保证,以全面完善学生个体的健全人格为教育的动力,利用课堂为教学活动开展的主阵地,最大努力去开发每一名学生自身内在的潜力,让每一位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中都能有所进步与提高,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在不同方面有所侧重地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确保他们在不同领域都有所特长,对以后的社会发展都能有所贡献。
顾明远老师很早以前就有这样的一种观点,认为基础教育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是为学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教育。这种基础大概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打下基础,正确引导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之中能在知识与技能、心理发展与身体健康方面都能向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第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兴趣,为学生在以后的高中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与行为习惯基础。一个人的行为习惯直接影响个人的全面发展,习惯一但形成,改变将会很难,因此,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的教育显得格外重要,这个阶段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其学生个人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是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终身主动学习的根本前提。第三,是为学生打好社会生活的发展基础。新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的过程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发现与探索,让学生在自我发现与探究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提高能知识的生活应用能力。这种教育理念下,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给学生的不仅是一技之长,更是一种能力的发展,社会与职业意识的培养,充分体现了教学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价值观念。
二、教学活动中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对学生的主体性学习认识不清,忽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知识能力提高的内在积极因素。所以,广大的一线教师在教育理念的更新上,首先要明确认识并持续关注学生在学习上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性与潜在的差异性。正确分析每个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而不应该把教育的过程单纯地看成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被动接受的过程,学生不是知识灌输过程中的被动接受的个体,而应该是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知识主动探索的参与者,是学习的主人。传统的教育观念把学生的大脑看成是一个存储知识的一个“仓库”,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知识把这个“仓库”填满,而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教师要以多元评价为标准,以新的眼光正确的去评价、审视与对待每一名同学,去发现每一名学生的优点与他们自身中所蕴藏于深处的巨大能量,并正确的加以引导与培养。通过学校的教育让学生放手去发现与实践,用自己所知、所想、所学大胆地去创造。进而全面的促进学生在独立成长与素质全面提高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
新的课程教育理念提出了新的学习策略,对于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提出了很多科学的理论依据。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的自学、自悟为主,再适当的通过教师的引导加强学生学习的成效。促进教师在正确的引导下学生能主动且富有个性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在教学中全面推进这种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新的教育教学方式。这种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的主体性。这种教育理念的推进,逐步地改变着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唯我独尊的教育误区,但传统的单纯的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载体和书本为标竿的教育局面仍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有所体现,要想彻底解决这个制约教育发展的难题,应该从广大教师自我做起,全面推进这种自主、民主的课堂构建,通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合作与交流,发现与探索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新的教材内容中设置了研究性学习课程,这样的教材编排就是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导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与学习习惯转变提供教育的机会。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以教材的教学内容有关,更离不开教师的模范与引导,只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导性作用,才能更好的让学生在教学中体现其主体性,因此,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与知识的积极引导将是实现所有教学目标的前提与保证。
第一,要有高瞻远瞩的目光。
我们教学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今日的学生,明日的建设者。因此搞语文教学,一定要从未来对人材的需要这一角度出发,授课决不能局限于课本内的知识,要全方位地培养学生,不仅给学生传授知识,教学生怎样学习,还要教学生鉴赏、审美,培养学生情趣,教学生做人。有了这样的高度,教学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第二,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
(一)课堂环境。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学生能做的事就让学生自己做。例如:学习生字、生词、熟读课文,这些事,教师千万不要包教、包讲。不是教学生“学会”,而是应该让学生“会学”,还要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时间。等学生把这些事做完了,教师作简单的检查纠正后,师生一起讨论那些复杂的问题。教师将学生的“你一言”“我一语”归纳起来,就解决了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教师鼓励学生:这些难题都是同学们自己解决的。这样,不仅使学生在不知觉中学会了思考,也增强了自信心,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为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打下了基础。
(二)订《小学语文报》等报刊。对报上的热点问题,教师抽时间在班上组织学生讨论。这样,既检查学生是否读报纸,又促进了学读报一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语文‘’有着更深入的了解。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投稿,解除了對报刊的神秘、畏惧感。
有一个良好的学习语文的环境,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古人说:学以致用。我们学习各门功课都是为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学生:教师把形近字同时出示,让他组词,他能行,但在写作文的时候常常出现两个字混用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学得多,用得少,缺乏迁移能力,为此,要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1.办《班级日报》。教师对所出的报纸作一些点评、指导,那么,学生对出报的兴趣越来越浓,水平也越来越高,每个学生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也就显现出来了。
2.教学生学会观察。观察是学习语文的基础。
一个不会观察的人,特别是小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不真实、空洞,读起来乏味,而且这种人最怕写作文。因此,想要学好语文。写好作文,必须学会观察自己身边的人、事、物。
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观察不是纯粹的看。要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有时还要用耳朵听,用手摸,用鼻子嗅,用嘴尝,最重要的是用脑子想,用心记。观察的时候要有重点,对重点部分的观察要有丰富的想象。用以上方法观察出来的事物才是具体的、实在的事物,写出来的文章也才具体,有真实感。
3.养成记笔记、日记的习惯。听课、开会记笔记,不仅有利于复习应用,而且有利于提高听、写的能力,写日记更是如此。有人称写日记是在进行”道德长跑“。的确,日记能使我们记住做过的事,见过的人,用过的物,记住自己的经验与教训;写日记还能磨练人的意志,能提高自己认识社会,分析问题的水平;日记还能积累材料,提高写作水平。
甘肃省镇原县三岔中学 王*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特别是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新教材的实施为目前进行教学改革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要求,但是,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以及其他条件的制约,目前教学方式单
一、学生被动学习及个性受压抑的现状并未从根本上医治。在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教育教学改革难以形成一次大的突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如何面对新形势的要求和目前教育现状?笔者认为,要摆脱困境,走出低谷,关键是更新观念问题,只有把观念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才能真正焕发出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因此只有树立新观念,才能走进新课堂。
一、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观
二十世纪中期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西方国家在造成经济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在70年代占50—70%,80年代达80%,90年代更高,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其实质又是科技知识的竞争,归根到底又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清楚什么是人才,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有用人才”?是按照我们统一的模式培养出来的任意摆布毫无生机的机器,还是一个个活生生的、能够不断充实、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生命体?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这就要求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变成有个性、有创造性的“自己”。教育家泰勒说过这样一句话:“学科专家们,不要把学生变成‘你’”。如果变成‘你’就谈不上发展,谈不上创新。任何学科都是人类认识的结果,是随着人类的进步而进步的。但是,目前的教育现状是片面强调高分、高升学率,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用这样的教育观念培养的学生成为“人才”的很少,而成为“有用人才的”更是廖廖无几,更谈不上国际竞争,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我们把教育的目标不放在培养优秀人才,提高人口素质方向上来,后果不堪设想。
翻开现代史我们不难发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发展速度快的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普遍重视提高劳动者素质。
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1979年印度的科技人员己达230万,比50年代增加了十培,而且还是世界上拥有电子计算机程序设计人员较多的国家之一。别国成功的经验提醒我们,本国严峻的现实警示我们必须重新定位教育观念,从根本上解放思想,打破束缚,把教育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化到素质教育上来,改变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把个性教育、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放在首位,与时俱进,真正使我们的教育对象成为高素质的“有用人才”。
二、开拓创新的教学观
确立了教育观,如何去实施,就离不开教学,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入手:
1、适应新课程,重视创新与开发。
传统课程倡导的教学观是课程与教学相分离,课程规定“教什么”,教学规定“怎么教”,课程是教学的目标,教学过程就是忠实地传递课程的过程,教材是圣经,教师不能有自己的见解,学生没有创新思维,教师越教越死板、机械,学生越学越厌烦、枯燥,这种现象正是俄国教育学家kg乌姆勃什科批评的那样:“教科书是知识的载体,教师是权威的论述者,学生是努力的听众”。假如学生没有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压力,没有将来考学、就业利益的驱动,这样的课堂谁乐意进、乐意学呢?而新课程正是抛弃了“文本课程”而走向“体验课程”,抛弃了“封闭”走向“开放”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抛弃“本本主义”,积极参与课程的创新与开发,把给定的内容变成“自己的课程”,用活教材、激活学生、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要引导学生向教材挑战、向权威挑战,向教师挑战,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为核心,以提高素质为目标。
2、改变教学过程,注重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提到教学,我们就想到教师教,学生学,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讲台是“神坛”,从学习内容到学习方法都以教师为“主宰”,整个课堂突出教师权力至高无上,学生变成被动接受,复制教师知识的容器,教支配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不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及创新的空间,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泯灭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多少尖子生在这种教学过程下变得没有梭角,没有了生机,没有了创新的闪光点。
我们应该清楚,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其实质是交往和互动,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没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就没有达到教学的目标。如果教师在讲台上津津乐道,而学生却无所事事,甚至于蒙头睡觉,这就根本没有发生教学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创设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一种教学过程,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3、注重教学过程,教给学习方法。
人们评价教师付出时,有人赞美说: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有人赞美说:教师像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教师是知识分子,能体味其中的韵味。教师不是一个诸如蜡纸的成品,等待消耗,也不是一个从蚕——蛹——蛾的简单蜕变,而是一个经过不断“充电”,持续成长,可以长久照亮他人的“长明灯”,教育的过程也是教师可持续成长发展的过程。但人们在评价教师日常生活时:你咋这样做呢?你是教师呀,你是教师这你不应该做,那你也不应该做?难怪有人说,从来没有一项工作,能像教师获得这么多的尊重。但我要说,教师在得到尊重的同时得到了更多的约束,教师需要尊重和约束,更需要自己的尊重,老师不是蜡烛。因而,我更喜欢这一说法: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只有真心热爱,积极投入,才能充分 施展教师的聪明才智,体现教师的工作价值。
现在的教师们是要实事求是多点,还是崇尚实用主义多点呢?毋庸置疑,崇尚实用主义多点。为什么现代教师崇尚实用主义多点?因为教师是一种职业,一种谋生手段而已。但是现实生活中的老师们没有人敢承认自己是实用主义者,因为这会招来社会的审证和人民的非议。为什么呀?因为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教师像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啦。这个比喻太壮烈、太消极。有一种救死扶伤的意味。难道教师工作就这么可怕?试想,每一位教师都怀着一种壮烈的牺牲精神,校园里会充满阳光吗?长年累月,身在教育一线的教师能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吗?带给学生的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学生需要无私奉献的教师,但更需要朝气蓬勃的良师益友。因此必须摒弃陈旧的对教师价值观的评价,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实用主义中走出来。事实上,现行的素质教育正是需要这个目的。
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殷切希望,这四点希望是当代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概括。
一、树立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思想,是教师价值观的基本目标。
二、营造刻苦钻研,严谨笃学的学风是教师实践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三、培养勇于创新、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是教师价值观的精髓。
四、修炼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情怀,是践行教师价值观的基础。
教育价值观是指“人们对教育的评价体系,反映了对教育功效的追求,从这一角度看,教育价值主要表现为教育目的论。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制约着人们确立不同的教育目的,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乃至不同的教育内容与方法,从而决定了不同的教育功效。”在古代,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化民成俗”“建国君民”方面。而今,在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中学教育更趋向功利性。笔者认为,高职语文教学应大胆改革,重建教育价值观,让教育回归对“人”的培养。
一、重建教育价值观是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重建教育价值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职业学校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它打破了以高考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整个社会趋向多元化,对人才的要求也趋向多元化,不少“高分低能”的案例带给人们许多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如何培养适合社会的“人”而不是“知识机器”?
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教育的价值不在于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而在于对“人”的培养。随着职业教育的兴起,高考不再决定一个人的终身命运,教育的终极目标不再是学生的高分成绩单。在职业教育中,我校曾提出“适合个人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的口号。基于此,笔者认为,职业学校应该重建教育价值观,即尊重生命个体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发现生命个体的价值才是教育的真正价值。
二、重建教育价值观不是无根之木、无水之源
1.教育价值观应该建立在教育本质上
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1985年版)是这样定义教育的:“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叶澜将教育定义为“有意识的、以影响人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不管其定义如何阐述,其核心终究离不开“人”。忽视了对个体生命的培养,这样的教育是无本之教,教育的价值又从何谈起?
2008年9月,江苏省教育厅制订的《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里,除了强调对知识的掌握外,还强调要关注学生的精神领域,如“热情”“兴趣”“自尊自信”“尊重他人”“向往”“追求”“探索”“勇于”等。由此可见,学生生命个体的塑造已经开始被关注了。
2.教育的最高价值与马斯诺需要理论的最高层次相吻合马斯诺需要理论中的社交需要指的是: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宿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尊重需要是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自我实现需要是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教育是对“人”的培养,注重“人的需要”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教育影响着人身心发展。这里的“发展”是指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应该考虑:高职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学会积极交往?大部分学生受到中考失利的消极影响,他们应如何建立自尊、自信?如何通过语文学习感受自我实现?
因此,高职语文教学应该重建教育价值观,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走出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育目标,转为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到生命个体的价值体现。这种转变并不排斥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笔者认为,听、说、读、写是语文最基本的要素,无论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与方法如何改革,基础知识不可或缺,我们所说的重建教育价值观,是在学习听、说、读、写的基础上,发现每个学生不同的特质,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3.多元智能说为重建教学价值观提供教学实践操作可能
叶澜教授认为,学校教育就是要培育富有积极情态的个体。笔者也认为,这正是高职语文教学中最能体现教育价值观的一点。那么,如何让学生主动去体会成功的快乐,树立自信、被人尊重,从而更好地超越自我呢?
笔者认为,高职语文教学应大胆打破常规,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做调整,没有内容作为这个基础,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是空话;教师还应大胆利用平时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其他智能,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而平时成绩的构成就取决于教学内容的构成。把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念融入高职语文的教学中,开发多元智能教学内容与评价模式,肯定学生的各种智能,并且改革评价体系,让学生的某方面智能可以有展示的平台,并且得到认可。以高职一年级语文教学为例,在平时考核中,笔者认为可以增加如表1所示内容:
可以看出,多元的高职语文教学内容为所有的学生都提供了发展的多元途径,它以培养学生的积极生命情态为目标,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充分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到“总有一款适合你”。这些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可以课内与课外结合,也可以个人与小组结合,全凭学生自己开动脑筋、赢取分值。学生每赢一分,都是一次成功的经历。在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更关注的是学生个人成长的过程,有学生个人的多方面智力成长,也有个人与外在世界交往的成长。同时,也体现出学生以何种态度学习。“适合自己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高职语文教学就是要为学生搭建更多平台,帮助学生发现在哪一个平台上能最大地体现自己的价值。
综上所述,高职语文教学应该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让学生不再做语文知识的“收纳箱”,而是借助语文学习,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高职语文教学的最高价值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重新找到学习的自信,重拾对语文的热情与好奇。说到底,就是尊重生命个体、发现生命个体价值,培养有着主动求知的、健康向上的生命态度的“人”。
参考文献:
任何一项课堂改革, 最终都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完成。“生命课堂”的构建将让师生关系产生更为深刻的变化。“生命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反映在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
教师应做到以下四个转变:
第一, 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 要从牵着学生走转为推着学生走, 要从给学生压力转向为学生加动力, 用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第二, 由指导者向学习伙伴转变。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 但不提倡教师都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教师要有甘当学生的勇气, 和学生共建课堂, 和学生一起学习, 快乐、分享、成长, 教师不仅要做良师, 更要做学生的学习伙伴。
第三, 由一桶水向细水长流转变。我们很认可“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要有一桶水”的观点, 而“生命课堂”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 成为教学生生不息的清泉。
第四, 由辛勤的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生命课堂”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 做学生个性成长的引路人, 不要限制学生的发展, 对学生应该更多一些理解和关怀。
第五, 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在构建“生命课堂”中, 教师自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 在教学活动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 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辨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自觉地长期地开展行动研究, 把教学和研究融会贯通。这是生命课堂的要求, 也是教师由教书匠成长为教育家的必经之路, 是教师持续进步、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 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障。
请您谈谈在语文教学中构建“生命课堂”的经验?
引领生本对话, 让生命的灵性在个性化解读中闪光。创设生生对话, 让生命的灵性在碰撞中共享绽放。主要策略为以下四个方面:
(1) 把学生看成一个发展中的人。“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也应该并且必须成为广大教师的共同理念。教师要认同学生, 把他们看成一个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把他们看成一个个发展中的人。
(2) 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首先, 教师要在教学中以人为本, 要“目中有人”和“心中有人”。倡导和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课堂教学环境, 为每个学生创设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 积极鼓励学生在和教师、同伴的平等交流中, 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其次,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社会化程度等方面的特征及差异性, 重视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动机、信念等人格因素的价值。第三, 要激活知识, 激发学生的活力, 充分运用教师自身教学艺术的魅力和力量, 创造“常教常新”的课堂教学情境。
(3) 创建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活动模式。学生的知识是自己学到的, 而不是教师灌进去的, 学生的能力、品德也是自己历练出来的, 而不是教师教会的, 采用“讨论式”“启发式”和“自主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将可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教学方法越科学, 活动水平越恰当, 活动内容越丰富, 人的发展就越全面和充分。
(4) 实施延缓评价,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感。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成功给予充分的欣赏和激励,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自豪感和愉悦感。教师要更多地把评价活动当成为学生提供的一个自我展示平台, 鼓励学生不寻常的回答,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鼓励学生在交流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体验成功快乐的同时, 积蓄参与学习、超越自我的信心, 最有效和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 使学生良好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参加天津市中小学“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的学习对您的教育教学研究有哪些指导和帮助?
我的收获为认识和行动两个方面, 主要体现在思想认识上:
一是增长了知识, 思路更开阔、清晰了。我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精神和发展规划;思考在学校的文化建设中应该怎样融入自己的努力;思考如何和更多的教师团结协作, 在工作中取得高效, 和学校一起成长发展;思考自己的专业化发展的优势、问题及发展空间等。
二是找到了差距, 厘清思路, 认准了方向。近一年的学习, 我发现自己观察问题的视角更全面和多方位了。系统的学习, 能使我冷静地看清工作现状, 有了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自己存在的各方面差距, 也有了更加明确的努力方向。
三是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新课程改革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 教师一定要在自己的课堂中坚持贯彻, 并结合自己的工作风格, 创新运用各种教法, 努力成为一位个性化教师。树立大语文观、大课程观、大课堂观, 将使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识从语文走向生活、走向世界。
四是对开展好今后的工作更有信心了, 增强了干劲, 提高了自信。顺应时代需要, 改革教育现状, 我的语文教学要从狭隘的知识传授走向大语文观, 应将语文的学习视为一种文化、一种思想、一种生命的体验、一种塑造完美人格的教育, 应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五是更加重视继续学习, 加深了对继续学习的认识, 接受新知识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树立了继续学习、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基于对生命价值的关注和对大语文、大课堂的认识, 我的“做、学、问”教学观是逐步形成的, 和“知”“做”“学”“问”“用”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
请您介绍作为“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领衔教师的工作情况。
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
教育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含教育手段)。学生是受教育者,而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充分发挥教育措施的功能,使受教育者将一定的外在的教育内容和活动方式在自己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下内化为自己的智慧、才能、思想、观点和品质的活动过程。因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大小,将决定学校教育成果的好坏。由此,当代教育理论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或教育的本质。”(《教育学新编本》)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当代中小学教育理论界就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学校教育观。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融“人本位”与“社会本位”教育观于一体,主张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群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既要通过教育使学生的自身得到发展,同时又要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培养一定规格的劳动者和接班人。
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首先要求学校和教师做到三个“着想”和两个“不允许”,即:为全校所有的学生着想,要为学生的各个方面着想,要为学生今后的发展着想;不允许只为少数尖子生着想而放弃对不能升学的或者自己不喜欢的学生的教育,不允许只对学生的智育或者某一方面负责而忽视甚至放弃对学生心理、生理、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教育。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要围绕三个“着想”做文章,正如当前一些学校提出的,学校教育要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其次要求学校和教师在施教活动中不能把学生当作可随意处置的、被动的教育对象看待。学生也有思想、有情感,学校教育要重视他们的非智力因素,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要提倡教学民主化,在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突出培养他们的能力,发展他们的个性。那种在施教活动中的高压式、体罚式、训练式、灌输式的做法,要么就是把学生当成了动物,要么就是把学生当成了容器,他们错在不是以学生为本。我们提倡教师“蹲下来”和学生交流,以无限的爱心善待每一个学生。
二、“四有即才”的人才观
什么是人才?人才有没有标准?这涉及到人才观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就会做出许多违背素质教育要求的事来。
中小学生厌学现象的存在就有其深层的原因。他们的语文老师希望他们成为文学家,作文写不好就训斥;他们的数学老师希望他们成为数学家,分数考低了就上门告他们的状,家长就打骂他们;他们的英语老师希望他们成为翻译家,记不住单词就讽刺挖苦他们……他们的老师都希望他们成为某种家,恨铁不成钢,心是好的,但久而久之,他们就厌学了,甚至逃学、辍学。
党的教育方针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方针除了对教育的目的作出了规定外,也提出了人才标准。这个标准除了接班人中的各种“家”之外,还有建设者。专家是少数,建设者是大多数,这说明我们所要的人才是多层次的、多规格的,即便是高级人才济济的美国硅谷,也不能没有中等层次的技术工人和其他服务人员。不能设想,人类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如果所有的人都是本科生或研究生,那么这个社会会是什么样子。那样的话,恐怕也不成其为社会了。
邓小平同志说:“要教育青年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这“四有”实际上是对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而每一个合格的公民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可缺少的人才。因此,我们的教师要树立起“四有即才”的人才观念。
有了“四有即才”的人才观,我们教育者的眼光才不會只盯着少数的专家苗子,而会为了祖国的千秋大业,把眼光放在将来可能成为工人、农民和各类服务人员等大多数学生的身上,按照“四有”的标准,公平地教育和培养每一个学生。
三、和谐发展的质量观
质量是事业的生命,一个学校如果办学质量不高,那么这个学校就不会兴旺,甚至可能办垮。那么什么是中小学的质量标准呢?
首先应该是数量,即普及程度。普及程度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就说明这所学校没有完成国家办学的任务,那就谈不上是高质量的教育了。除此之外,就是教育教学的质量了。
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现在一般都提倡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观点是马克思的经典理论的提法。但是马克思对全面发展的解释是,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而我们现在普遍对全面发展的理解是,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诸方面都能均衡发展,成为各方面都出众的人。这其实是办不到的,同时也扼杀了学生的兴趣和天性,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从古到今,全才是没有的,也永远不会有,即便是历史上那些盖世奇才,他们也只是在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出众,永远不可能在各个知识领域都拔尖。
因此,教师应该树立起和谐发展的质量观。所谓和谐发展,就是要求学生在某一方面或者某一学科比较突出,在其它方面虽不出众但比较协调.成为“山”字型的人。你看“山”字,基础平实,一峰突出,他峰相应,十分和谐。这在教学上不仅能办到,而且有利于各类人才的成长。
树立了和谐发展的质量观,我们的教师就不会只希望学生在自己这一科成为“家”;我们的学校也不会为了对付考试,搞什么“治跛”之类的抑学生之长、补学生之短的做法。相反,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就会因材施教,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全面夯实的基础前提下,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和谐发展的各种专才。
四、“为了不教”的教学观
现在的教学观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千方百计地教给学生知识,即教学目的是完成课时知识目标的任务。为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可以采取很多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教师是一位善教者,他的课堂教学也会十分活跃、丰富,但无论教师教得怎样好,学生只能受益一时,即在教师的引导下,较好或者十分出色地掌握知识。
另一种教学观是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努力教给学生如何自己去获取这些知识的方法,即教学目的不仅是完成课时知识目标任务。更重要的是把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放在第一位,引导学生掌握一种学法,自己去获取知识。因此,学生将终身受益。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总结教育规律的至理名言十分透彻地揭示了教学的本质特征,是科学教学观的高度概括。知识是无限的,学生在小学、中学乃至大学,靠教师传授的知识都是有限的,更何况一个人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后,碰到的都是新知识、新问题。要适应社会。解决问题,要有所作为,有所创新,这就需要自身具有学习、研究的能力。而这种能力需要从小得到开发和培养。因此,我们的教师在教学生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
【语文教师应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推荐阅读:
语文教学要树立09-22
语文教师教育工作计划12-26
语文教师教育的培训总结01-01
初中语文教师教育工作述职总结12-10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师教育心得01-12
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语文学科培训总结11-07
小学语文教学应加强朗读训练10-16
教师应面对创新教育的反思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