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DV拍摄体会(精选4篇)
老观坨九年一贯制学校 杨晓峰
去年的科学DV活动围绕 “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的主题开展。作为科学DV制作辅导教师,我从一个科学DV的选题开始到完成一个完整的科学DV作品,来谈谈自己在辅导学生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构思选题
一个好的主题创新点是一部科学DV的灵魂,在刚刚拿到主题的时候学生都觉得主题太宽泛,虽然看似很全面,可是想在当中找到一个好的创意点却又很困难。作为指导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把一个主题细化,逐步缩小范围在一个小范围内来寻找我们的创新点和探究的科学性。我让学生自己发现生活中感兴趣却不知道答案的问题,有一个学生发现,学校食堂泡木耳她爱吃,但是家里却不给做,说泡发麻烦。这个问题引发了我们小组同学的思考,他们想到是不是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泡木耳?哪一种方法更好呢?
二、确定主题
在带着同学们从各个方面的了解和查询相关资料后,初步确定泡木耳的二十多种方法。同学们马上想到我们的方法这么多,是不是每一个方法都要去进行相关的探究和实验,这个大工作量的问题难住了他们,况且同学们的时间也没有那么的充裕。我认为科学DV的选题就是希望学生通过课余时间,对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发现探究,找寻科学足迹,发现生活细节,启迪青少年科学心智。围绕这个主旨和他们面临的问题考虑,我觉得选取一个小的范围进行一个更加系统和严谨的探究,让他们的发现更加有意义和实际指导作用。于是经过我们讨论,决定采取冷水、温水、热水分类的形式进行探究。
三、、脚本制作
有了主题、实验设计、验证方法,接下来就要开始了一个科学DV视频制作的骨架设计,脚本制作。这是一个同学们比较头疼的问题,他们平时根本就没有亲身体验过视频的制作,都是在我们学校的选修课程中接触了解了一些视频制作相关知识。一个视频脚本的制作涉及到的方法和技巧就成了制作的瓶颈,我只好给学生进行一个短期的培训充电,让他们了解基本方法以后再进行逐步训练强化,这是一个很有趣但又充满挑战的过程。
开始写作的一些脚本连视频拍摄的基本结构都没有弄清楚,脚本中对拍摄的时间限制、角度场景的选择、灯光、解说词的分析等等都叙述不恰当。然后给学生一边指导改正,一边给他们一些比较好的脚本进行借鉴和分析,快速的帮助他们了解和学习了脚本制作的知识。为写好脚本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让他们在这次科学DV拍摄中了解了脚本制作,并且完成了他们的脚本。为后期的拍摄和取材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四、拍摄取材
根据前面的实验设计和脚本制作的情况,接下来就是指导学生进行科学DV的拍摄取材。于是就让我的小组同学在其他老师和同学处取来了木耳、糖、盐、米汤等实验必用品,把他们分成了不同的小组开始了实验和拍摄。由于拍摄技巧和设备熟练程度不够,使得他们的小组同学拍摄进度一再的延缓。在他们拍摄的过程中,很多时候要在旁边进行指导和示范操作。比如在进行一些实验过程中就需要各个不同角度的特写镜头,而同学们往往会忽略这个问题,大部分都是用广角远景来拍摄,没有达到实验效果细节说明的效果。这样给他们手把手的说明指正更进一步的让同学体会到科学DV的乐趣,也让他们感觉到不只是他们自己在实验和探究,老师也是他们的引路人和分担者。
六、后期编辑
大量的实验和素材的采集以后,大家都在盼着一个科学DV作品的诞生,期待着这个充满了汗水与艰辛的果实的成熟。可是却久久的不能看到这个“新生儿”的出世。同学们都卯足了一股劲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后期制作,可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由于前期拍摄取材阶段的不细致,没有及时的进行视频素材的归类处理,在进行后期编辑的时候选材成了一个大工作量的事情,严重拖延了完成的进度。这时就必须指导学生根据前面写的拍摄脚本当中解说词来录音,然后根据录音和脚本中场景来进行素材选取。让他们分组进行,一个进行素材的分类筛选,一个进行编辑,一个同学进行解说词的录音。在这样有条不紊的运行方式下,我们协助同学终于完成了他们的全部工作。大家都欣喜的看着的自己的作品微微的笑着。
通过这次指导学生进行科学DV拍摄制作,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总结和见解:
第一、在选题的时候尽量要选择一个大问题的小角度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发现,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问题的解决和总结;
第二、在进行实验设计的时候应该进行一个开始总纲的设计,然后再后期实验过程中逐步求精,深入细化,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脚本的制作是一个科学的DV的灵魂所在,我们必须设计好脚本,对于每一个细节的把握和尺度的拿捏都要在脚本当中进行体现; 第四、在拍摄的过程中及时的做好素材的分类整理,对于拍摄取材选景一定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做到人在景中,景在画中,理在画中,背景、人物、科学原理要做到和谐统一;
一、活动背景
为了响应学校“三位一体”育人模式的教学需要,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加强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由广电班党员及预备党员带头发起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的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理论知识后能够付诸行动,从实践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三、活动对象
09级广电八班全体成员
四、活动地点
根据拍摄需要自行选择
五、活动时间
11月3日-5日
六、活动安排
1.由于数码相机只有八台,所以将全班同学分 10个组。
具体分组情况如下:
第一组:唐涛 杨碧丹(组长)喻珊珊 刘超刘芳 全少婷 唐爱梅
第二组:谭心珏(组长)赵游 曾建梅 俞企帆
唐武 薛剑飞 曾文希
第三组:杨诗琪(组长)廖旭琴 王银星 蔡湘辉 第四组:吕思思(组长)蔡旭 黄春辉 陈雷 邓艳
魏娟 刘婷婷
第五组:席彩凤组长)张治森 刘双艺 汤文准 陈红梅隆文媛
第六组:陈玲组长)彭程 龙艳霞 丁水燕 王媛 第七组:刘小霞组长)刘仲元 唐莎莎 何华
邹小乔 刘云辉 罗咏
第八组:邓旺组长)孙青 吉疆 刘佩君 陈胜君廖芳菲
第九组: 柴玉玲组长)刘志君 陈珊 夏娇丽 彭娜赵恋
第十组:李涛组长)王群群 阳赛鸿 阳志尚
2.每组分发一台数码相机、四节电池,每两组共用一个充电器。
3.每组选出一名组长(在具体分组中已标明),负责领取仪器及拍摄期间的相关事宜。
4.各组组长务必联系好本组成员一起进行拍摄活动,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与者,需向负责人说明情况。
5.各组成员都要自行拍摄一张复杂背景下的人物
照片以及两张景深不同的照片,用于完成课后练习。
七、活动要求
1.各组组长在领取机子时,须登记所拿相机的编号。
2.拍摄期间仪器由各组组长负责保管,如出现损坏、遗失等情况则由组长向相关负责人说明情况后作出适当赔偿。
3.活动时间为三天,星期天晚上各组长需将拍摄器件交给负责人。
作品创意说明
首先是指导教师对拍摄以及后期的非编技术熟练,对于这样的拍摄过程能胜任,这也就给拍摄科学DV提供了技术上的基础保障。其次,她们是七年级的学生,在本学期的生物课上有一节是关于观察黄豆的萌发过程这给她们提出了问题,同时也引起了她们的兴趣,因为这整个过程不需要太多的时间、费用以及条件。
拍摄脚本:
1、引入探究问题
2、去个体户的作坊参观
3、向教师请教,咨询关于黄豆萌发的条件
4、根据条件不同进行分组实验
5、观察实验过程(一天观察一次)
6、展示总结
活动日志:
第一天,学生提出探究的课题并去参观作坊。
第二天,向教师请教黄豆的萌发条件。
第三天,动手开始进行探究
第四天,观察、讨论并记录实验
第五天,观察、讨论并记录实验
第七天,学生周末回家,星期天回校后再去观察。
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的探究活动,能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问题入手到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同时通过这种用DV来记录实验过程的手段也对学生在镜头前的适应增加了个难度。这不单止给学生一个动手作实验的实践过程,还给学生对DV镜头前的语言组织能力、现场发挥以及表情等都有着一个较为有担战性的要求。
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首先,拍摄的设备的问题。我们没有专业的机子(例如SONY190这样的专业机子)所以我们的DV作品的画质不是很理想,同时后斯制作非编所用的电脑配置不高,这是都是我们自身所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也就决定了我们作品的清晰度与色彩还原。
其次,是经费问题。拍摄用的专业机价格贵,我们没有;想向别人借,他们要按天来计费,并且要摄像师跟着一起,同时我们的整个过程要延续拍摄一周,这将会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同时现在申请经费较困难,所以我们的这整个拍摄过程所用的经费不足100元,因为整个过程的拍摄以及后期的非编制作都是指导教师自己完成。
器材:信达小黑,EQ3-D,ASI120MC,单轴电跟,电调焦,ORION 3X巴罗镜,米德5X巴罗镜。地点:N 40° E 119°家中南阳台。
下面将整个前期拍摄以及后期处理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与各位同好分享。
1.天气情况的确定
由上图不难看出,视宁度的好坏是影响拍摄效果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在拍摄实践中确定视宁度的好坏很关键。我是按照下面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判别:目视3X下,100倍左右可以清晰地看到卡缝则视宁度为好,100倍至200倍之间观测到卡缝则视宁度为一般,200倍以上还无法确定卡缝则视宁度为差,这种情况下建议取消拍摄。当然上述视宁度的区分比较简单,只分为三等即:“好、一般、差”。与专业标准有很大的差异(1-10等),但觉得对于像我这样的初级天文爱好者”三等”区分足够了。
大气透明度也是影响拍摄效果的因素。一般通过天顶附近的天体目视星等来确定。我的确定方法是:目视星等小于3等透明度为差,3等至4等之间为一般,大于4等为好。如果视宁度一般,透明度差也建议取消拍摄。2.拍摄时相机参数的选择
拍摄帧数的确定。任何情况下,更多帧数的叠加可以增强画面的细节与质感。个人感觉3X下应该达到1000帧左右,5X下达到1500帧左右(这里的帧数是指经叠加软件选取的最终叠加帧数,而不是拍摄帧数)。足够的帧叠加后,在使用软件锐化时可以提高画面的“精细度”,减少颗粒感,获得比较“锐”的效果且在后期处理时的空间较大。实际操作时一般选取单帧质量大于60%的帧进行叠加。
快门与增益的确定。快门与增益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综合体。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拍摄更多的帧数(单位时间),但需要较高的增益,较高的增益带来更多的噪点;较低的增益可以减少噪点,但是减慢了快门速度降低了帧速。在拍摄过程中我一般优先考虑前者,主要因为所在地的天气情况,本地透明度较好的天气较多,视宁度较好的天气较少。这样做可以相对减少视宁度的影响,提高拍摄帧速。3.后期软件处理流程 AS!2叠加—RS6锐化—PS处理—滤镜减少杂色—色阶或曲线调整亮度—自动色调—USM锐化或高斯模糊—裁切出图。在PS中的操作顺序有时会前后调整一下。有时也会用滤镜的高反差保留来增强细节。个人感觉PS功能非常强大也非常深奥,慢慢学习理解体会吧。
4.校准极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