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理学的心得体会(精选12篇)
我们大二开始学习《心理学概论》这门课程,经过快一个学期的学习,虽说对心理学还没有达到完成理解的程度,但起码有了一定的认识,我切身体会到心理学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我们每个人都要清醒地看清自己,无论我们是谁,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工作,哪怕只是无所事事,但我们的心理活动却从未停止过。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也可以说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事实、机制、规律和本性的科学,它的基本任务是,描述心里想象的事实、揭示心理现象的规律、探索心理现象的机制及阐明心理现象的本质。可以说心理学时刻贯穿于我们的一生的每个角落,它关系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
这个学期在这门课程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心理的实质、感知觉、注意与教学、想象与思维、情感与意志及个性心理特征等心理概念认识,虽然这些理论知识有些枯燥乏味,但是从这些的理论知识中,我明白了一些关于心理学的知识,从而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也希望能够给别人一些帮助,成为别人的聆听者。
心理学贯穿于我们的生活,常常出现于人际关系中,有时候同学之间因为一点误会而发生口角,或者毫无里头愤怒对待他人等等,这些事常常让人在事后感到悔恨,总是后悔当时的行为,然而世间没有后悔药可以吃,过去就是过去了。通过学习心理学,我们在不断地成长,不断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这就是心理学的魅力,不仅仅是仅靠理论上所说的有利于让我们自觉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要经得起实践的证明,毕竟光动嘴皮子不能让人信服,心理学经过这么多年不断对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以前在从未接触心理学这一门学科,不由自主随波逐流进入误区,然而在经过快一个学期的学习,虽然课本里面依然有许多看不懂的理论知识,但起码还是有了初步的认识,也认识到它对于我们的学习生活也有影响。在学习的生活中,我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运用到心理学,比如说我们经常运用想象力,将我们脑海中形成的灵感转化为文字,从而形成文学写作。
1 患儿家长主要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表现
1.1 焦虑和紧张
入院时对疾病缺乏认识,对环境陌生及患儿病情变化引起的紧张和焦虑,表现为反复询问病情,希望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给予诊治。
1.2 恐惧与不信任
由于心疼孩子而对各种注射及检查产生的恐惧感,由于对疾病不了解引起的对治疗方案的怀疑,表现为拒绝配合医护进行治疗、检查,或找来相关书籍与医生的诊断进行对比,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不信任,要求更换主管医护人员,挑剔住院环境和设施。
2 患儿家长其他的心理表现
2.1 容忍
他们认为孩子生病是自己照顾不周造成的,所以对孩子病中的不合理要求尽量满足,如打骂医护人员也不加管教,并对工作人员的制止不满。
2.2 依赖感
对自己的表现缺乏信心,对患儿日常生活上的照顾也依赖于护理人员。
3 护理措施
根据不同原因进行心理护理:
3.1 对家长焦虑心理的护理
护士要做好入院宣教,介绍主管医生及护士,医院环境及病区设施,住院期间的各种规章制度,介绍疾病的发病原因、一般治疗方案、护理措施以及生活中应注意食物禁忌。
3.2 对家长有恐惧心理的护理
护士要针对患儿的疾病在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各种预后进行讲解,使家长有所了解和准备。要用婉转的语言安慰家长,给予心理支持,使家长能够正确面对疾病。应将检查步骤、方法及目的告知家长,以诚恳的态度告诉家长“我们将会最大程度减少患儿痛苦”。在操作中提高成功率。
3.3 对家长怀疑不信任的心理护理
提高医疗诊断水平和护理技术,以良好的服务来增加家长的信心。对治疗方案与书籍上的差异所引起的怀疑,要向家长解释个体差异的存在,治疗时因人而异,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主动与家长沟通,注意沟通技巧。
3.4 对其他心理表现的护理
要向家长指出对患儿进行教育时不要一味袒护。教给家长正确的日常护理常识,帮助家长独立进行日常护理。这样不但患儿得到了正确的护理,也增加了护患感情,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心理沟通
【中图分类号】R39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392-01
一、分析患者家属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原因,关注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
针对患者家属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护理人员要认真分析和查找其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患者住进心脏外科,在常人眼里心脏有病就是很重的疾病,甚至常常与死亡相联系。加上病区整体环境的严肃性,医务人员紧张忙碌的身影和各种抢救治疗仪器工作发出的滴滴声响,患者家属难免会有焦虑、恐惧、害怕心理;心脏手术花费相对较高,有时会花去全家的积蓄,甚至不得不向亲朋好友借钱,背上债务,因此,患者家属会担心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从而背上经济思想包袱;患者家属不了解疾病情况,又急于了解患者情况,当医护人员如实告知病情及手术方案后,会将信将疑,会询问同类病人情况,一旦有术后不好的情况,便会联想到患者身上,随之而来便是对医护人员的工作及手术预案产生怀疑、不信任;加上医疗费用较高,家属会但心预后不好,生活上不能自理,甚至人财两空;有些家属由于工作或者其它原因,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家人,而产生自责愧疚心理。心理需求是指一个人的心理要求,如能满足则能消除或减轻其焦虑与烦恼,而且能改善目前状况,能增加舒适及幸福感[3],在分析家属心理原因的同时也要关注家属的心理需求,患者家属都希望最有经验的医护人员来为患者诊疗、做手术,希望医护人员多查房、多向家属讲解病情,希望听到好的消息,希望从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中能给患者和家属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强化沟通交流、积极采取心理护理干预
对患者家属采取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是必要的;具体护理干预措施:
2.1针对焦虑、恐惧、害怕心理,护理人员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要有真挚的同情心,和蔼可亲的态度,亲切美好的语言,加强与家属的沟通交流,常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设身处地的为患者家属考虑问题,理解患者家属此时的痛苦,细致耐心的听患者家属诉说。主动介绍医院的基本情况,介绍本病区的先进医疗设备,完善的医疗救治体系,以及科室医护人员的高素质队伍,向家属说明治療方案是经专家组严格讨论的结果,请家属放心,医护人员会全力帮助他们的。
2.2针对不了解疾病心理,医护人员要向患者家属多讲解相关医疗知识,加强健康知识教育普及;
2.3针对怀疑、不信任心理,护理人员首先把心脏外科的医护人员雄厚的技术实力介绍给家属,拥有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多名,每年完成类似手术很多例,绝大部分预后良好,主动介绍本科室治疗满意的同类病人给家属;
2.4针对家属担心经济心理,护理人员要及时细致说明国家的医疗政策及新农合政策,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了,同时护理人员要从患者家庭实际情况出发,主动与主管医生沟通交流家属所想所关心的问题,尽量能用便宜药绝不用贵药,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尽量降低医疗费用;坚持每日清单制度,让家属明白钱都花在什么地方.
2.5针对自责、愧疚心里,护理人员要以朋友聊天的方式劝慰患者家属,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忙,生活压力不小,难免对家庭疏于照顾,但也不必过于责备自己,以后多弥补。
精选范文:对心理健康课的体会(共2篇)实践是运用知识、提高能力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师应把所学的有关心理方面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去。
(一)在教材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教材是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料,既集中了前人的各种非常有价值的经验成果,又具有社会性,所以应多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兴趣特点编制。各科教师都要认真挖掘教材中具有心理品质教育内容的因素,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比如,在小学语文课本(人教版)第三册中的《父亲和鸟》一文中,通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还可以进一步教会学生与同伴应如何交往。
(二)在师生交往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学生在学校的交往除了与同辈群体进行交往之外,最主要的交往就是师生间的交往,师生间的交往除了课后,最主要的时间还集中在课堂上,课堂上的交往主要表现在提问、评价、关注等方面,因此教师应掌握对学生的提问策略,如多用询问式或期待式,少用命令式。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多用赞扬式、肯定式,尽量不用否定式。还要积极关注每一个学生,像皮格马利翁对待自己的雕塑作品一样对待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地期待自己的学生都能成为强者。
(三)在课外活动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行为 课外活动是一种学生喜爱的活动,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诸如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文体活动、主题班会活动等,来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发挥才智,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良好品质,提高心理素质。
和谐社会的建立,首先需要的是人们的心理健康,而中小学时期的心理健康是成年时期心理健康的基础与关键。与此同时,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又与其教师们的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应关注中小学教师们心理健康及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对心理健康课的体会(共2篇)]篇一: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
江西财经大学
2012-2013年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
好像一瞬间的事,十八岁的夏天结束之后,带走了夜晚的蝉鸣,开始了人生中另一场壮视雄壮实则已经决定了的旅行。初入大学神圣之门,对心理健康这门课并不了解。高中的心理教育总灌输一些让人听不懂得专业术语,听着听着就不自觉地走神,大学依旧如此吗?带着好奇和疑问,我走进了大学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满足自己的需要;对已有的一切心怀感激;遇到困难不惧怕、不急躁,理智冷静地找出解决方法。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让开朗、乐观、愉快伴随今后的人生。
5、热爱生活。心理健康的人总能看到社会进步的额一面,与人交往时总能看得到别人的优点、长处,包容他人的缺点过失。他们对生活充满激情和动力,珍惜生命中的一切,积极[对心理健康课的体会(共2篇)]投身生活,并从中寻找到人生乐趣。在工作中尽量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能从取得的成绩中获得满足和激励。很少抱怨的他们像一朵快乐的向日葵,无论风吹雨打,永远朝着太阳的方向。
6、智力正常,情商很高。智商在80分以上的智力是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操作能力的综合。智力正常是人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智商源于先天因素,情商则来自于后天培养。情商高的人了解自己、理解别人的能力强,善于控制管理自己的情绪。他们外向而愉悦,为人正直,富有爱心,不易陷入恐惧和伤感,具有一切应有的心理健康的特征。这也印证了哈佛大学提出的方程式“成功=20%智商+80%情商”。
8、心理行为符合生命发展不同周期的特征。心理健康的人具有与同龄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大学阶段是人生中精力最充沛、思维最敏捷、情感最活跃的时期,与之相适应,在心理行为上应表现为朝气蓬勃、活泼好动、乐观进取,自我完善和自控能力明显增强。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之一。如果像儿童那样喜怒无常、无理取闹,或者世故老成、阴郁忧愁,那都是心理异常或不健康的体现.10年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出于学生安全考虑,现在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放眼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十分复杂,因此学习心理健康课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心理健康课能适应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便于我们了解自身心理特点,丰富心理学知识;其次为我们及时寻求自我调节提供了最后还为我们开发潜能、完善自我提供了方法和案例。
愿每一个和我一样的大学生都带着健康、阳光的心态迎接来自未来的挑战!
篇二: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心得体会
[对心理健康课的体会(共2篇)] 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心得体会
以前虽然听过关于心理健康的一些说法,但学校从未统一开课,所以对这方面的内容了解甚少。
激励式心理护理对儿科住院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彭 姬静娟
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5期
摘要:目的 分析激励式心理护理对住院患儿的护理效果,总结心得体会。方法 随机择2012年9月—2013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患儿200名,将实行常规护理的100名患儿划入对照组,将在此基础上进行激励式心理护理的100名住院患儿划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遵医行为及住院时长。结果 观察组患儿遵医行为发生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心理护理;激励式;儿科住院患者
激励式心理护理,即不断激发人的动机,使机体保持在高度兴奋的状态[1]。通常在小儿的意识中,医院很可怕,要吃药,要在陌生的环境中面对各种侵入性治疗如皮试、输液等。因此,对儿科住院患者实行激励式心理护理,缓解其各种紧张、害怕的抗拒心理,降低因此产生的应激行为的发生率,提高患儿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意义重大。一般资料
择2012年9月—2013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患儿200名,将实行常规护理的100名患儿划入对照组,将在此基础上进行激励式心理护理的100名住院患儿划入观察组。观察组男女比例56:44,平均年龄(7±4.3)岁,其中腹泻23名,流行感冒28名,扁桃体发炎16名,肺炎14名,手足口病19名;对照组男女比例52:48,平均年龄(8±4.6)岁,其中腹泻26名,流行感冒25名,扁桃体发炎15名,肺炎18名,手足口病16名;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型等一般资料上的差异小(P>0.05),可比。方法
2.1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在患儿办理入院后的1小时内,有经验的护士亲至病房,了解患儿及其家属的情况,予以常规护理。
激励式心理护理:(1)建议患儿家属在患儿吃药或进行侵人性治疗时,守护在旁,细心安慰,给予情感支持;(2)向患儿介绍周围接受同种治疗且配合度较高的儿童,给其树立榜样;(3)在患儿接受治疗时,播放儿童电视或儿童音乐,分散其注意力,减轻患儿的痛感;
(4)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利用风趣的语言或搞怪的表情,吸引患儿,取得其信赖,减轻患儿紧张、害怕等抗拒心理;(5)开设奖励,对积极参与配合治疗的儿童奖励红花,并在每个病房进行红花评比调动患儿的积极性。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此基础上加用激励式心理护理。
2.2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儿遵医行为(如配合检查治疗、按时服药、遵守纪律等)及住院时长。3 结果
3.1儿遵医行为比较(观察组/对照组):
配合检查及侵入式治疗:81/46;按时服药:86/72;遵守纪律:73/51;
3.2 住院时长比较(观察组/对照组):
住院天数(天):(3—12)/(4—13);平均(4.4±3.0)/(7.1±3.6)。
对比得,观察组患儿的遵医行为发生率远远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比对照组少,P讨论
有研究表明,引起儿科患者产生害怕、恐惧等负面抵抗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2]:
(1)患儿对医院的环境和工作人员感到陌生,容易害怕;(2)疾病带来的不适和痛楚,让患儿容易急躁;(3)以往的治疗中积累的负面印象,引发患儿的条件反射,产生抵抗、不安情绪,且其极易造成恶性循环;(4)家属尤其是父母的忧虑、恐惧情绪对患儿产生消极影响;
(5)医护人员不够亲和的态度或过高的要求,均能导致患儿产生恐惧心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进步,护理人员更多地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关注患者的心理,即心理护理。心理护理主要依赖于护士的语言、行为与表情等对患儿与患儿亲属产生的影响。激励式心理护理则是利用激励使人保持在高度兴奋状态中。大脑皮层兴奋能刺激分泌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使血糖升高,以提高应激能力[3]。该护理可通过以下几点来进行:(1)为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对患儿采取健康教育,树立学习榜样;(2)设立奖励制度,通过比较来激发患儿的竞争意识,提高患儿的参与度与配合度;(3)分散患儿的注意力,降低其对治疗时的疼痛感觉,缓解其恐惧心理;(4)取得患儿的信任与依赖,提高其依从性;(5)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指导,寻求患儿亲属的积极配合。
本文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患儿采用激励式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患儿的焦躁、恐惧情绪,提高患儿的配合率,促进治疗的顺利进行,改善疗效,增加患儿及其亲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参考文献
陈维东
听此次课,让我从中了解运动员在竞争激烈的体育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总是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先导,加强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使他们在比赛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优异成绩。因此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设计好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
赛前要严格、科学有针对性训练;不给运动员定指标,让其轻松上阵;制订准确的比赛方案,做到知己知彼,临阵不乱,树立良好的比赛动机,努力发挥出自己最高水平。
1.动机训练目标是行为决策的前提。首先要使运动员明确比赛任务和奋斗目标,激发运动员积极参加比赛的动机,动员整个机体,发挥出个人最大潜力,自觉地克服各种困难,增强比赛信心。
2.改善运动员心理品质。可较多运用注意集中训练和意志品质训练。意志品质训练就是在运动训练中有目的地使运动员去克服各种困难,培养队员自觉性,主动性,勇敢性,顽固性,果断性,自制力等各项品质,使运动员学会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3.促进技术掌握的心理训练。可采用念动训练和生物反馈训练。念动训练是运动员借助自己已经熟练掌握的动作表象来加深对技术动作的印象,以达到巩固和改进技术的目的,同时对稳定情绪和集中注意力也起到良好的作用。
4.提高比赛适应能力训练。一般选择模拟训练,可用接近比赛地实际情况进行实战练习,以提高运动员对比赛的适应能力,还可预防运动员赛前不良心理状态的发生,提高心理稳定性和应变能力。
二、做好运动员竞赛过程中的心理调节
竞赛过程中的心理调节,是促使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掌握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为顺利完成复杂而又艰巨的比赛任务,创造友谊成绩奠定良好的基础。
1.做好“暗示调节”。比赛中如果出现思维混乱,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这时运动员可以想象平时训练或过去某一比赛中创造最优成绩时的动作顺序的情景,以稳定一下情绪。
2.做好“呼吸调节”。由于比赛时运动员产生紧张的心理情绪时使其交感神经活动加剧,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呼吸急促,动作不协调,思维混乱等现象,这时如果采用慢节奏的深呼吸方法,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就会改善学生的情绪波动,促进神经系统迅速恢复平衡,使得呼吸平静而有节奏,这样可以起到稳定运动员情绪状态、缓和紧张的作用。
三、做好赛后的心理恢复训练
教练员不要因运动员偶尔几场比赛的失败就指责运动员,而应用微笑、鼓励方式来帮助他寻找失败的原因。一场比赛的结束,往往在运动员心理上留下深刻的影响,通过赛后调整采用一些心理调节手段以消除疲劳和各种不良心理状态,缓和比赛带来的压抑感,使身体得到充分的恢复。消除心理障碍,为下一次的比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四、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消除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消极状态。训练过程中,要了解运动员的消极心理状况,帮助运动员查找原因,分析情况,采取措施提高认识,振奋精神,激励斗志。使其在临赛前达到最佳状态,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2.训练过程中严格控制运动员的过分激动。有些运动员对情绪的体验过分强烈,过度兴奋,坐立不安,焦急烦躁,记忆减弱,并有生理上心跳加快,四肢肌肉颤抖等现象。这种过分强烈的情绪体验往往使运动员不能发挥应有水平。教练员应该帮助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自如的调节心理,使心理放松,情绪稳定,配合适宜的活动和按摩等措施。如想象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想象听音乐看戏跳舞等。把注意力转移到能使自己心情愉快的事情上。
3.消除运动员的盲目自信。运动员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不能够客观的看待事物,对即将来临的比赛困难估计不足,过分松懈注意力等,往往会导致比赛的失败。造成盲目自信心理原因,一般是运动员因动机水平过高,要求过急。为此,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对运动员进行动机训练时,帮助他们科学分析自己实力,确定正确而适度的目标。
1 临床资料
依据WHO诊断标准确诊的门诊冠心病患者38例, 男26例;女12例, 年龄43~78岁, 平均年龄56.8岁。其中隐匿型冠心病12例;心绞痛型冠心病26例。
2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
2.1 紧张型
以初次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多见。患者平素身体健康。临诊或健康体检时发现有心电图ST下移>0.05m V, T波低平或倒置;心电图二级梯双倍运动试验阳性, 确认隐匿型冠心病。此时患者本人无心理准备, 难以接受自己患了冠心病的诊断, 从此心理处于紧张状态, 稍有疲劳或其他不适时就感到胸前区出现了固定部位的疼痛, 表现为持久、长时间的隐痛, 有时甚至需卧床休息服药治疗, 临床无阳性体征, 心电图临床观察无明显进展性改变。
2.2 焦虑型
这是确诊后冠心病患者的主要心理状态。临床主要表现为病情不稳定, 患者整日思绪低落、小心谨慎、提心吊胆生怕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发作, 其结果是越焦虑不安, 临床症状越多, 原因就是这些病人思想压力过大。焦虑不安的精神状态反复出现将促使交感神经肾上腺素系统活性增加, 儿茶酚胺增多将导致心输出量增多, 外周血管阻力增加, 血压升高, 从而加重了心脏负荷, 易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肌缺血缺氧, 如遇到应激就有可能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2.3 恐惧型
此类型多见于冠心病患者发生了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先兆之后。患者总是担心突然发病而死亡。恐惧紧张是最主要的心理状态, 也是促使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有的病人表现为精神紧张, 甚至终日静卧不活动有的则内心痛苦万分而外表则保持沉默, 呆板等。有人已报道了由于恐惧心理状态的反复出现引起了冠状动脉痉挛而发生了心绞痛、心律失常, 甚于发生了心肌梗死。
2.4 悲观失望
此类病人在患病前, 多数是身体健康, 有较强的事业心现因病使自己为事业奋斗的精神和时间受到限制从而觉得心灰意冷, 悲观失望、前途渺茫, 同时多数病人伴有恐惧不安和焦虑的心情, 以至担心自己的病难以治愈。
3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治疗体会
3.1 稳定病人情绪,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我们对冠心病患者出现紧张、焦虑不安和恐惧的心理状态时。应以温和、积极的言语、友善的态度去安慰病人, 给予心理上的支持, 同时采取积极治疗措施。解除患者的痛苦, 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 宣传冠心病、心肌梗死治疗成功和康复后正常工作的病例, 这样可以消除患者恐惧不安的心理状态, 以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3.2 心理疏导, 消除不良的心理状态
心理疏导的过程就是医生和患者心理沟通的过程。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 我深深地体会到冠心病的治疗不是单纯的生物病灶治疗, 而应配合心身治疗, 只有细致的观察每位患者的临床症状, 才能分析其心理状态, 利用疏泄方法使患者倾诉内心焦虑不安和恐惧的心理状态以达到心情舒畅, 并根据每位患者的心理状态, 指导患者进行生物反馈松弛训练, 目的是教会患者能进行自我放松, 消除不良的心理因素, 充分发挥药物、精神两方面的作用, 促使患者躯体和心理恢复健康。
3.3 阻断心理应激
人的一生中可能遇上很多紧张、烦恼事情和激烈冲突事件, 如:丧偶、下岗、不愉快的工作调动, 人际关系冲突等。如果突然发生又毫无思想准备以及个性、素质等不良的内在因素会使机体发生应激反应, 诱发冠心病心绞痛, 甚至心肌梗死, 为此, 本人提出冠心病患者要主动地改变不良的心理环境, 以适应社会的生活, 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不断进行心身双重锻炼, 使连结心理与生理中介机能向良性循环发展。
3.4 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在临床医疗工作中, 耐心地向冠心病患者宣传冠心病的防治知识和注意事项, 以尽量避免或消除冠心病的易患因素, 使他们明确地认识到冠心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慢性疾病, 如有心绞痛发作史的患者应随身携带保健盒, 并教会怎样使用, 不断提高患者的防病能力和自我保健意识。
本文对38例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治疗体会使我们充分地认识到冠心病的治疗要不断地提高整体治疗意识, 从单纯孤立的治疗生物病灶过度到分析其他发病诱因及心理状态, 也就是在保证药物治疗的同时, 强调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 使患者能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 是有利于冠心病患者的康复。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治疗体会。方法对确诊的门诊冠心病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确诊的门诊冠心病患者38例, 其中隐匿型冠心病12例, 心绞痛冠心病26例。结论通过对38例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治疗体会, 保证药物治疗的同时, 强调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 使患者能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 是有利冠心病患者的康复的。
方法:对留置胃管的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
结果: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减轻患者紧张、焦虑、减少并发症,提高置管成功率。
结论:心理护理可以减轻应激原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
关键词:留置胃管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75-0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越来越强调人文、心理的护理,并成为当今医院现代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临床护理工作中,留置胃管是一项基本、常见的护理技术工作。普外科胃肠道疾病、胆囊疾病、肠梗阻、胰腺炎等,都需要留置胃管,且留置时间相对较长,利用它不仅能清除胃内有害物质,减少毒物的吸收,解除或缓解梗阻所致的症状,减轻腹胀,缓解患者的痛苦,又能补充营养和水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达到治疗的目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然而留置的过程中会给患者身心带来很大的压力与痛苦。加上现在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胃管置入应更注重人性化,故护士不仅要有熟练的技术,还要有良好的心理干预能力,以协助患者克服心理恐惧,配合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国普外科病房住院期间需留置胃管的患者共120例,其中胃肠道手术35例,胆手术38例,肠梗阻、胰腺炎保守治疗47例。按住院号奇偶数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60例其中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42.2±19.1)岁。干预组60例,其中男31例,女29例;平均年龄(35.6±18.1)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插管方式等各项配对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无专人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
1.2.2干预组。置管前向患者说明进行插管操作的重要性及操作、配合要点等。做好插管前、中、后的心理干预指导,接触患者的焦虑、恐惧、害怕疼痛等心理负担,增强其信心。插管方法:选择14号或16号胃管1根,准确测量插入深度,相当于患者平卧或站立时发际到剑突的长度,约为40~55mm。置入是要清洁鼻腔,润滑胃管前段,一手持纱布托住胃管,另一手持镊子夹住胃管前段5~6mm,沿一侧鼻孔缓缓插入到咽部时嘱患者作吞咽动作,同时将胃管送入,注意送管动作于患者的吞咽动作同步,直致需要留置长度。①置管前的心理干预:对于患者来说置胃管是一个痛苦的治疗过程,护士选择适当的时机,通过健康宣教,向患者说明留置胃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患者对留置胃管的认识水平,同时向患者交代在置管操作中需要配合的要点,介绍护士在置管方面的经验、手法等,也可以让一些曾经置过管的患者谈谈感受,互相交流。这样不但可以提高置管的成功率,同时也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减少患者的痛苦。置管前让患者掌握深呼吸的方法并学会吞咽动作,必要时示范给患者看。例如,可以教会患者吃面条的动作,让患者把胃管想像成一根很粗的面条,从心里上减轻自己对胃管的恐惧。②置管中的心理干预:在置管过程中不断鼓励患者,适时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在置管过程中,患者因为害怕往往手心冒汗、发抖、不敢吞咽,护士可以通过抚摸、安慰、鼓励等给予心理支持。告知患者通过吞咽反射使胃管易进入食管而不误入气管。如果患者出现恶心时暂停片刻,嘱家属轻抚患者胸部或按摩其耳廓,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嘱患者做吞咽动作,每当患者吞咽时就进管,无吞咽动作时可以稍作停顿,这样顺着患者的吞咽动作,护士可以顺利的插入胃管。③置管后的心理干预: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病室通风换气、光线适宜,适当睡眠和锻炼。做好患者个人清洁卫生工作,提高其躯体的舒适度,从而使其心情舒畅。不仅要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还要使患者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恢复社会功能。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置管后患者因为胃管缘故会感觉咽部不适,从而会出现焦躁的情绪反应,这时候应进行遵医行为教育,多与患者与家属沟通,认真倾听管着的诉说,多功患者配合治疗等,同时也可以给患者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解除其焦躁情绪。在留置胃管期间口渴、干燥不适时,每天进行口腔护理2次,以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定时给予石腊油、甘油等润滑口唇,这样不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口腔舒适感,而且可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减少自拔管的发生。患者在置管期间不要因为插胃管而害怕活动,卧床是可适当翻身。病情恢复期可适当下床活动,要加强功能锻炼以助疾病早日康复。
2结果
本研究说明,干预组通过心理干预,是患者认识到留置胃管的重要性并掌握置管过程中的配合要点,从而减轻患者的焦虑、紧张、烦躁、害怕疼痛的程度,提高了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通过2组结果比较,提示心理干预对置管成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心理情绪与留置胃管过程中诸多因素产生着联系,加强患者的心理干预,可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烦躁等。置留胃管前、中、后三个各阶段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和疾病的知识宣教,增加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信任,产生安全感,不仅提高了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而且也能帮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自己的疾病。
3讨论
胃是最能表现情绪的器官之一。胃管的置入过程对鼻咽、食道、胃是很强的外源性刺激过程,不仅对患者生理造成不良影响。如恶心、呕吐,更重要的是会对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对置管患者施行心理护理后,患者的焦虑与痛苦明显减轻,提高了护理质量。对置管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具有支持和加强患者防御机能的特点,能使患者增强安全感。减少焦虑和不安,使他们对治疗的态度和认识方法积极的改變。进行情绪干预,帮助患者以良好的情绪使躯体功能得到有效的调节。
参考文献
[1]朱巧君.胃管固定方法改进的效果观察及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7A);70-71
林健文
201124012337
学习《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时间匆匆,犹如白马过隙,不知不觉心理学这门课程已经接近尾声了。回想起这门课,应算是本学期的一道美丽的彩虹,它又是那么的短暂,但短暂中也会有瞬间的美丽,学习《心理学》,也是对我们的一次升华。
对这次的学习,我受益匪浅。如果非要要问我学习这门课程有什么收获的话,那就是:“改变”。
学了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深刻含义,就是让我自己在本我、自我、超我中不断完善自己。从情绪特点考虑,本人情绪体验丰富多彩,有少儿时的天真活泼,也有成人的深思熟虑。随着知识水平提高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情绪的自控能力加强,但还存在明显的波动性。在外界刺激下,虽能克制自我,但有时仍易冲动,不能够很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而现在我意识到,正如老师所说,我是多血型的人,当情绪一旦被引起时,稳固就会被他人左右,虽然自我控制愿望强烈,但自我控制能力仍然不足。从科学的角度正确的认识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客观接纳现实和接收自己、他人,这就是上心里学概论给我的最大收益。
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我还学到了诸如人际交往、求职择业等方面应该注意的细节和问题,使我获益匪浅。我想这能很好的帮助我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等方面的困惑,提高我的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心理学,是我视野更加开阔。
对于家长来讲,只有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站在儿童的角度来看待儿童表现异常的行为,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即使如此也不会很轻松,不仅需要认知也需要实践,更需要耐心和毅力。
作者阿德勒是自我心理学之父,曾经追随佛洛依德进行心理学研究,也从社会定向的个体心理学对佛洛依德学说进行了改造。《儿童教育心理学》主要围绕帮助儿童形成健康、统一的人格这一核心问题展开,也是很多家长们阅读此书,进行取经的主要目的。
书中从自卑与追求优越感,家庭将环境和学校环境等角度对儿童教育的心理特点进行了论述。教育通过自我认知和自我指导实现。书的整体性稍差,书的第一版距今有近1时间,更多的时候是通过一两个例子进行论述,实证性和理论性略差,有很多可以看做观点并非理论。
儿童进行决策是出于某个目的,目的是基于儿童自己的认知进行的,认知是在客观世界的反映,但与客观世界并不一致,儿童有很多大人看来不合理的行为(或者不太能理解的行为)就来自于儿童对客观世界理解与真实客观世界的偏差,大人要理解儿童的行为,就必须去了解儿童对客观世界是如何进行认知的,需要再更微观的认知层面进行理解,才能真正的理解儿童。
阿德勒这本书提出通过自卑与追求优越作为切入点,自卑与追求优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才有向善的动力,但是如果目标太高也容易受挫,因此怎么引导或教育儿童达到一个好的平衡,就是教育的价值所在。受限于当时整体的心理学、神经认知科学水平,局限性也比较明显,没有从现代认知科学进行解读,也是比较遗憾的一个地方,有兴趣的家长可能需要再阅读现代儿童心理学相关的理论书籍。
一要明确犯罪心理学学科性质与定位。犯罪心理学研究既要为刑事科学以及刑事立法、刑事司法、犯罪的预防提供着心理科学的理论依据,为刑事司法实践提供着具体的方法与技术,同时能够在刑事司法中具体的方法、技术体现,并能够应用于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审判以及罪犯心理和行为的矫治等环节,使其兼备了学理和具体方法、技术两个方面的功用。从以上犯罪心理学的功能看,犯罪心理学应该是刑事科学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是刑事科学中的一门实际应用学科,是介于刑事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必须明确其学科性质和定位,大力增强基础理论研究与提高学科理论水平,加大研究与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使犯罪心理学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研究解决犯罪及司法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上下功夫,从而发现与探索新问题与新方法,不断开创新领域,充实和丰富犯罪心理学的学科研究。
二要掌握犯罪心理学研究发展方向。犯罪心理学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犯罪心理学研究越来越注重犯罪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应用性和普遍适用性,强调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不但应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还应具有较高的外部效度。其研究方式、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手段也不断体现科学性的特征。正逐渐形成完整的、独特的犯罪心理学学科体系与专门的研究方法,系统化的犯罪心理学的学科知识结构已有雏形。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如果脱离应用就毫无价值,就失去自己生存的价值,因此,犯罪心理学的发展不能搞理论上玄而又玄的所谓“创新”,甚至出现连专业人士都看不懂,既不需要实证、又无实用价值的空谈理论。因此,犯罪心理学应该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一是在刑事一体化视野中开展犯罪心理学研究;二是开展犯罪心理学方法论的研究;三是总结回顾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几次争鸣的意义;四是以应用为本,以服务于司法实践为目的,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课题;五是加强犯罪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建设,夯实理论基础;六是加强对现实犯罪问题的心理学研究,使之紧密联系实际;七是加强对犯罪侦查心理、犯罪人心理矫治、犯罪心理预测的研究。
三要增强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综合性研究。近几十年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表明,犯罪心理学学科不能够完全准确地解释和预测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现象的发生及其规律,必须在犯罪心理学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其他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主要方法开展研究,才能对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活动的规律释义明晰。因此,犯罪心理学必须增强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综合性研究。一是加大对犯罪心理学与心理学领域内的各分支学科的交叉协作研究,从各分支学科角度去分析讨论罪犯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矫治的措施和方法,让犯罪心理学融入到心理学各分支学科间形成的动态化体系结构中;二是增强犯罪心理学与心理学领域外的诸学科的交叉协作研究。
四要增强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多元化与现代化研究。当前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逐步走向科学,并不断完善,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也应该走向多元化。一是运用多种方法研究和分析犯罪心理與犯罪行为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二是在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研究中采用科学的实验设计;三是注重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两类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犯罪心理学研究手段和技术越来越先进,犯罪心理学研究也要融入现代化,譬如录音、录像、照相设备以及各种专门的现代化研究仪器,信号发生器、面部表情测试仪、自动记录仪、眼动仪、测谎仪等都可以为犯罪心理学研究服务。
关键词:心理干预,2型糖尿病,影响
糖尿病是一种患病率高, 由体内代谢紊乱导致的慢性疾病, 其中临床中2型糖尿病较常见, 占糖尿病总数的80%以上[1]。患者因长期治疗及血糖控制效果较差, 对治疗措施不了解, 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且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2,3]。本文对90例糖尿病患者给予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明显,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 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其中男25例, 女20例, 年龄32~80岁, 平均 (54.2±4.6) 岁, 病程1~13年, 平均 (4.8±0.9) 年;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 其中男24例, 女21例, 年龄31~81岁, 平均 (54.4±4.8) 岁, 病程1~14年, 平均 (4.8±1.2) 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相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选用相同的药物给予治疗的同时给予不同护理,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治疗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 具体操作如下。
1.2.1 健康教育护理:
医护人员主动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病情发展、治疗和护理特点、并发症以及患者的心理变化等信息, 解释2型糖尿病并非绝症, 纠正对其的错误认识, 防止影响其治疗信心。
1.2.2 拉近与患者的心理距离护理:
医护人员应做到认真聆听、鼓励、耐心对待患者, 真正关心、同情、理解患者, 对不同患者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具体分析, 用积极、热情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 对抑郁和焦虑情绪进行心理疏导。认真仔细地听取患者提出的意见, 并改正不合适患者的护理, 做到配合其提出的合理意见。
1.2.3 对患者进行关心护理:
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 对其饮食、生活以及休息时间等情况进行健康指导, 由于糖尿病患者饮食收到一定限制, 根据患者的口味和爱好, 与其家属共同制定不同的食谱, 避免高糖食物, 做到定时定量, 并强调饮食的重要性, 得到患者的积极配合。适当调整室内灯光亮度, 保证患者有充足睡眠。教会患者及家属注射胰岛素方法, 以方便患者出院后在家使用, 医护人员按时查看患者餐后血糖和空腹,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主治医师。
1.2.4 转移患者消极心理的护理:
医护人员应认真倾听患者的焦虑和痛苦的不良情绪, 及时给予患者分析和安慰, 排解和疏导患者, 开展活动转移患者注意力, 如打牌、唱歌、下棋等, 并告诉患者, 只要按照医师的治疗方法, 他们能像正常人一样。同时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
1.3 观察指标:
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抑郁和糖代谢情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状态评分。轻度抑郁:15~20分;中度抑郁:20~27分;重度抑郁:超过27分。同时密切观察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2 h血糖的指标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 (±s) 表示, 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状态评分比较:
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 护理前后抑郁状态评分比较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 治疗组护理后为 (11.15±2.13) , 对照组为 (23.11±2.21) , 两组比较, 治疗组抑郁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2 h血糖的指标水平比较:
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经过护理后, 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2 h血糖护理后与护理前比较, 都有所下降, 治疗组护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2 h血糖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 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 , 见表2。
3 小结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 且是一种终生性慢性疾病, 导致患者临床治疗中易产生消极情绪, 甚至产生自杀的思想[4,5], 这些思想不仅加重患者的病情, 而且还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6]。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 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得到患者信任, 患者能把消极的情绪宣泄出来, 解除内心的疑惑, 这样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糖代谢水平, 还可以控制病患者的消极情绪的产生[7]。本研究中, 治疗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后, 抑郁状态评分显著降低, 消极情绪得到显著控制, 从而能积极战胜疾病, 使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2 h血糖的指标水平明显改善,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马玉莲.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和心理障碍的调适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 2013, 25 (6) :10-13.
[2]董颖越, 吕岩, 赵维纲, 等.国外糖尿病专科护理的发展现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 16 (22) :2718-2720.
[3]卞美娟, 张紫娟, 蒋菊芳, 等.自我管理教育对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7 (35) :4268-4270.
[4]杨海晨, 孙永林.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10, 4 (9) :282.
[5]孙丽娟.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4, 12 (4) :267-270.
[6]黄风云, 向琼红.心理行为干预对糖尿病病人血糖值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2004, 19 (11) :51-52.
【对心理学的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家长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10-14
对心理学的认识和感悟10-06
大学生对心理学的认识10-07
对心理协会的认识07-19
对社会心理现象的分析11-03
战争对人的心理的影响07-25
游戏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意义07-11
我对心理辅导课的认识10-19
论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09-19
直面挫折 笑对人生(高二心理学教案)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