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伴水作文

2025-02-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生伴水作文(精选4篇)

人生伴水作文 篇1

人的一生,注定要与水相伴。

从水中走来,注定要从水中消逝。

滴滴、汩汩、涓涓、潺潺、滔滔……水的灵动,注定要涤荡出人世间最为灵动的东西——生命。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正直初春,万物始复苏,生机盎然。无数的生命将就此而生,岂不引人称快?杜甫心也随着这点点的水珠的跌落而欣喜,记录下了伊始的生命勃发的动感。于是,点点可人的水,伴着生命,轻轻地来了……。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的春季尽显鲜亮,花如火,水如璧。绿绿的江水,承载着白居易多少的幻想与希望。现实主义诗人,已记录了太多的痛苦,百姓的生活何时可像眼前的江水般令人舒畅?水,寄托了希望。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滔滔江水,绵绵不绝,望断了情思缕缕,缠绵倦倦,闺怨深深,虽相隔千里之外,女子的泪思犹存,毫不褪色凋落。“只愿君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一语道破天下相思之人的心声,江水就此化为纽带——女子牵盼爱人的情思。水,凝结了缠绵。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官场失意,畅游于山水之间。望赤壁,遥想起三国诸多风云人物,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公谨的雄姿被永远定格在东逝的江水之间,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懂了,辉煌终将成空,虚名浮华将会散尽。水,明了了人生。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怀才却未致用,被贬他乡。想用刀把水截断,水却愈发汩汩而下。水,不掘不扰,无论多么刚强的打击,或是多么无情的拦截,它笑傲而过。李白难道就此消沉吗?“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路狂歌,充满自信,积极向上,永不言弃。携水的精神大步向前,不愧一代“诗仙”。水,鼓起了风帆。

“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燕国太子的`期盼,却开辟了一条不归路。大意凛然背后,不免凄清。水是通人性的吗!寒冷的水,恰好照映了寒冷的情,寒冷的境和寒冷的心。荆轲,背负着寒冷的责任上路了。唯独一腔热血,至死不放弃责任。于是,滴滴萧杀的水,包容着生命,轻轻地走了……。

从水中来,终又从水中去。生命绕了一个大大的圈子,却还是回到了起点,沿途的风景只化为过眼烟云。一切的一切又都回到料开始。只有水,注定会伴着生命一圈有一圈的轮回,永远不离不弃。

人的一生不宜太在意那些美丽的风景。金钱、名誉……浮华的一切,只是一场美梦。何不把身心放轻松?

人生伴水作文 篇2

在人们的眼里, 孩子们是天真无邪, 是最诚实的, 可是自从上学后, 作文就成为了人生撒谎的处女地, 这是教育的错位, 作文的异化。当孩子们看到语文教材里、作文范例里的母亲, 个个高大无比的时候, 自然也会跟着深挖母亲美好和善良的一面, 因为只有这样, 才算立意正确、符合标准。任何对母亲的质疑或者不满, 都被视为不合格。当作文成了讴歌的工具, 而不是提高语言能力的手段时, 描写母亲的作文里, “母亲都是善良的”, 就不难理解。这是“人生的第一次撒谎常常是从作文里开始的”的根本原因。

中小学生课本中有许多胡编乱造的故事成了学生们作文的样本。在现行的中小学语文课本中, 有许多虚构的故事, 如《陈毅探母》 (纯属虚构, 查无任何实证) 、《爱迪生救妈妈》 (纯属虚构, 当时还没有阑尾炎手术) 、《朱德与兰花》 (故事时间均经不起推敲) 等, 借名人的行为宣传美德;《乌鸦反哺》教育人要回报父母 (乌鸦无家庭, 无从反哺) ;还有像《老人与海鸥》, 海鸥围着老人遗像等虚构情感故事很感人但不合情理。中小学生作文要求主题思想必须是积极的, 健康向上的。写母亲, 自然要写母亲的伟大感人之处。写母亲打麻将不顾家庭, 或者母亲喜欢占小便宜, 很显然不合教学规范。于是学生们只好编造一些感人的故事, 来达到老师的要求。所以, 要想孩子们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必须拓宽命题思路, 不要动不动给大家出一个《母亲》、《最难忘的一件事》等老掉牙的题目, 在这样的框架之下孩子们能不处心积虑地说一些谎话来赢得老师的欢心吗?

于是就出现小学生撒谎作文语句, 诸如, 扶老奶奶过马路后问:“小朋友, 谢谢你, 你叫什么名字?”我拍着胸脯回答:“我叫红领巾。”写我最爱的人的时候, 我最爱的人不是我的爸爸, 也不是我的妈妈, 而是解放军叔叔……写老师是蜡烛, 燃烧自己, 照亮别人。小学作文里, 很多老师就这样得“绝症”死了……写爱国作文常常是“望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 我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写议论文, 需要举例子的时候, 牛顿、居里夫人、雷锋、马克思一个个闪亮登场。在最难忘的一件事的回忆中, 很多小学生写道, 最难忘的是一次撒谎, “我保证, 从今以后再也不撒谎, 虽然我发过许多誓, 但是这一次我是认真的!”于是一篇篇撒谎的作文就这样产生了。

作文撒谎, 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死穴。学生作文为什么要撒谎?因为不撒谎不编造作文就不能得高分。学生也不想撒谎, 是畸形的作文教学模式给逼出来的。长期以来, 中小学作文课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先指导, 学生再练习。许多时候, 教师的指导讲的不是思路, 而是整齐划一的命题, 限定某一种文体, 甚至要求按某某范文……几乎从形式到内容都定了框框, 很难激活学生的写作欲望。时间长了, 学生就成了撒谎的孩子。照葫芦画瓢甚至编造抄袭, 作文中出现“母亲都是一个模式”也就见怪不怪了。可怜的孩子们, 虽然学了《皇帝的新装》那课, 却没有成为说出皇帝什么也没穿的那个孩子。

材料作文“棋如人生”写作指导 篇3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棋,作为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与琴、书、画三者一起被历代文人所青睐,并称古代四大文化艺术。

棋如人生,人生如棋。自古以来,人们以这种独特的形式调动着丰富的思维,开启着人们的智慧,提升生命的境界。

写作指导

观棋不语、棋逢对手、举棋不定、丢卒保车、一马当先、步步为营……每一个与棋相关的成语背后,都有着深刻的思想意蕴。

棋,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棋品与人品是统一的,真正的棋人往往是在下棋的过程中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写作这一话题,可以从不同角度表达对棋的认识,也可以通过情节生动的故事表现棋的精髓。

素材及化用

强力素材1:

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诸葛亮

化用例段:

一副棋盘,就是一种人生。在这个充满挑战的空间里,每一个人都会体验到命运的起伏,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羡慕那个隐居南阳,高眠卧不足的诸葛亮,于黑白之中参透了人生,将荣辱之境寓于棋盘,可谓境界高矣。

强力素材2:

朱元璋尝与军师刘伯温对弈,雅兴所至,自占一联: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刘伯温即对日: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会。此事出自野史,未可尽信。民间亦有与此类似一联: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化用饲段:智者,往往将深刻的思想寓于心爱之物。棋,便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苏东坡与黄庭坚,朱元璋与刘伯温,均于对弈之中借棋抒怀,展示丰盈的哲思。“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会”。相信,这种胸襟与气度,非常人可有也。

例文精选1

心棋

田宇

紧握那分明还有历史温度的铜环,叩开那扇厚重的朱门,带着一种崇敬之心,走进那个棋的世界里。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激情,还有非凡的品质。

所谓棋逢对手,真正的对手,应该也是最好的老师。对弈者深谙这一点,于是,坐在棋盘两侧,他们却能够心意相通。博弈的过程,也是他们共同分享的过程,那份喜悅,从他们的脸上看不出,在他们的心里却表现得异常鲜明。每一步,他们都走得非常认真,反复推敲,不断忖度,想象着将来要发生的很多事情。这很像生活,那种脚踏实地的生活。因此,应该感谢对手,尊重对手。

王安石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真正懂得生活的,应该敢于独辟蹊径,沿着心灵设定的方向,追求凡人不及的目标。这时,不需要在意别人的眼光,不需要关注外界的评论,只需要心无旁骛。

人生亦如对弈。棋不可悔,生活也不应该有憾。一步走错,步步皆输也是常态,这时,需要的是痛定思痛,在寻求出口的过程中实现出奇不意的转折。

透过当湖十局,我们认识了两位秉持高洁的大师——范西屏、施襄夏。在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成为大师所具备的很多品格。在喧嚣与纷扰之中,他们执着一念,在充满变化的棋盘上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天地。那时,我们的生命才能壮丽多姿。

花谢花飞,满天都是香气。落红洒满棋盘,留下的是永恒的美丽。风声依旧,笑声依旧,当初对弈之人虽然离去,故事仍然能够涤荡人的心灵。

握一枚棋子,斟酌仔细,下好心中的棋,走好人生之路。

[评点]文章由历史的朱门引出话题。主体部分,从棋逢对手这一点切入,将人生与棋进行了巧妙融合,通过对棋艺的理解,展示出生活的真谛。

例文精选2

胸怀千山,意通万壑

吴虹瑾

被泼了一砚墨的浓稠发黑的天空,又有几颗星,似是不小心洒上的荧光涂料,熠熠闪着光芒。然而深幽、浓重却遮挡了世间的一切。

忽然,天边一点寒星闪过,一副黑白交错的棋盤出现在历史的深处,渐近渐清晰。旁边,是两个飘逸洒脱的身影,脸上充满敬佩与真诚,彼此伸出了双手,高声喊到:承让。

在这个棋盘上,刚刚结束的,是当湖十局的最后一局。

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湖边,风景如画;亭内,空气凝结。范西屏与施襄夏相对而坐,注视着棋盘,静静地思索。黑白棋子交错相间,盘环曲折。每落一子,都需要反复斟酌;每走一步,都感觉变化莫测。一忽儿遥相布阵,一忽儿贴身肉搏,才思敏捷的范西屏将整个棋盘演绎得出神入化,缜密谨慎的施襄夏在攻防转换中展示出从容自如。高手遇到高手,必须全力以赴。

“施兄,该你了。”

“范兄,你这一子落如千军万马,小弟实难应对。”

“过奖,世间万事皆有破,施兄定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承蒙抬爱,小弟落子了。”

一颗白子落入黑子之中,整个棋盘形势大转。这一局,施襄夏以半目优势取胜。

每一局,都在艰难中进行。棋,本就是两个世界,一黑一白。世人对弈,一定要分得清清楚楚,一定要争得你死我活。然而,在范西屏和施襄夏的世界里,无论是天外飞仙的出神之技,还是一错万休的失误之处,都能够处之泰然。棋子,是他们的生命,而走好每一步,则是他们为自己设计的人生方向。

5比5的结局,两个人都没有在意,他们在意的,是彼此的技艺。

在众人津津乐道于这一场巅峰对决的气氛中,两人挥手告别,带着一身的轻松离去。这时,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围棋带给他们的快乐。

棋是文化的象征,奕者则是时代的典型。那块坚实的棋盘,记录着一段历史的佳话,即使百年之后,仍能让人品味到沁人的芳香。

[评点]文章主体部分真实再现两人当湖边上对弈的情形,表现出两人对棋的认识,升华人物的精神品质。写对弈结束后传艺、切磋的情形,以概括性的描写展示出两人对棋艺的痴迷,为前面内容做了一个有力的补充。

(编辑:李跃)

人生伴水作文 篇4

处于教学一线的我们, 面对新课改的春风, 应该如何面对, 能有哪些反思呢?

一、提倡自由作文与统一作文相结合, 关注学生兴趣、爱好, 凸显学生的自主性

很多老师都喜欢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统一要求作文, 认为这样利于批改, 便于评讲, 能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 也可以使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这样做对学生是不公平的, 也不符合写作的基本规律。从我们自己的写作体会看, 要按照一个比较狭隘的、固定的要求写作文, 如果不是凑巧这一方面恰好有所积累, 那要写出好的文章是不容易的, 甚至是不可能的。学生的情况各有不同, 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他们写自己并无积累、并不想写的文章呢?如果学生根本不想写、无法写, 又怎么能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呢?因此, 保证学生的写作自由, 倡导自由作文是非常必要、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当然, 我们所说学生写作的自由, 也不是对学生的作文放任自流, 不管不问, 而是努力给他们营造一个写作的自由空间, 不愿意写的不必逼着他写。关于写作, 更多的时候, 老师仅仅是提供一个写作的情境或话题, 之后让他自己在作文的天空中自由驰骋。如:高一开学的第一次作文, 我就是让同学们介绍自己, 介绍自己的父母, 介绍自己的家族;高二诗歌选读教学, 一开始学习, 我就布置每人用现代汉语改编一首诗、写一篇评论。奥运会开得热火朝天的时候, 我就以奥运为话题作文。即使有时候是命题作文, 我也总要给学生不止一个题目, 对作文的要求也不是规定必须写多少字, 写什么内容。对学生作文完成的时间也是比较自由宽松的, 只规定一个大概时间, 我不想由于时间的限定使学生的作文过程不完整, 只是匆匆完成一个任务而已。我一直认为学生作文是其在进行艺术创作, 而不是在教师严格标准下的“现代八股文”。在实践中, 我感到自由作文受学生欢迎, 习作的质量也相对比较高;从教的角度看, 得到的信息反馈量更大, 发现的问题也更多、更真实。

二、关注新鲜生活、捕捉写作灵感, 让学生有话可说

课堂是学生的主阵地, 他们的活动天地毕竟不宽广, 他们的见闻和情感体验也有限, 因而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就是教师的一大任务。教师要多组织一些活动, 如参观、游览、访问、社会调查、社区劳动等, 指导学生组成各类兴趣小组, 如科技制作、摄影、美术、音乐等, 让学生去观察四季的变化, 体验世间的嬉笑怒骂、人情冷暖, 让他们将笔触面向家庭、学校, 关注社会生活。“一根鱼刺”、“一盘棋局”、“一次改选”、“一场球赛”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来源。用眼睛观察生活, 用心灵感受生活。这样, 学生不再是游离于文章之外的苦心经营的编造者, 而是体验生活、表现生活的能手。

灵感有随机性、不确定性的特征, 因而需要及时捕捉, 否则就会稍纵即逝。在灵感训练方面, “心灵贴士”是非常好的训练方法。我们要抓住灵感“随机性”的特征, 要求学生把对某人、某事的独到看法和感悟及时“留下来”, 否则, 随着时间和境地的变化, 你将再也找不到它的美妙身影。我们要把看到的好词、美文“随时”摘抄下来, 再适时补充自己的感悟和评价, 留住思想的璀璨火花。只要能持之以恒, 积累的素材会越来越多, 对问题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刻, 角度会更加多样。

三、改变传统作文评价观, 给学生一种成就感

在传统的作文评价中, 存在着“教师家天下”的局面:喜欢用成人的眼光来评判学生在作文中所用的技巧和语言, 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学生真实地书写自己的生活, 常常却被判为幼稚。长此以往, 学生面对写作常常怀疑自己的情感、生活价值, 不敢写自己的真生活和真情感, 只好胡编乱造, 给自己扣大帽子, 故作高深。

其实, 在作文评价上, 我们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性采取灵活、恰当的评价尺度, 尊重学生的写作特性。只要学生能够很好地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能很深刻地阐明自己的观点, 就应该是不错的文章;就应该肯定他, 让他有种成就感。只不过, 有时老师要在表达技巧、语言运用和谋篇布局上给他以指点, 能让他更加出众。当今的教育提倡赏识教育, 那么就从语文的作文开始吧!

四、多管齐下, 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老师要能根据实际情况, 及时寻找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如学校举行运动会、文艺会演时, 可组织学生创作开幕词、闭幕词、写新闻报道, 给学生以展示、提高自己的机会。

我们更可以利用班级内的墙报大做文章, 如可以开辟心灵驿站、美文欣赏、原创空间等专栏, 将学生的优秀习作及时张贴, 以便本班学生相互切磋、提高。也可以经常组织演讲比赛, 比如每天可以利用上课前十分钟搞个“今日话题”的演讲,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文采、锻炼演讲口才的机会。

上一篇:构建和谐校园材料下一篇:活动策划协议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