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和时间赛跑的作文

2024-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写和时间赛跑的作文(精选14篇)

写和时间赛跑的作文 篇1

平时,我在学习、生活中,不大注意时间的流逝,以为时间总是有的,用也用不完。今天,我学习了《和时间赛跑》一文,才使我真正明白了:“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再回来了;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由此联想到自己,我感到十分惭愧。平时,老师在学校布置的作业,自己能拖就拖,心想,回家有的是时间,回家再写。回到家里,遇到好的电视剧,想看;有时还想上电脑打打游戏。这样,等做完作业,再练两张大字,有时还要完成英语班、作文班、奥数班老师布置的习题和作业,每天晚上总是睡得很晚很晚。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使我感到,自己之所以这么狼狈,关键是没有抓住时间。自己要是能抓紧时间,在学校少玩一点,把老师布置的作业,能在学校完成的,尽量在学校做完,这样回到家里,就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干别的事情。

如果我能抓紧时间,首先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我就能挤出更多的时间,学好毛笔书法和硬笔书法,学好奥数、作文和英语,还能多阅读一些课外书。这样,我就能在同样的时间里,比别人学到更多的知识。这样,我就走在了时间的前面。

我坚信,一个走在时间前面的人,一定是个胜利者!革命先烈李大钊曾经说过:“我以为世间最可贵的就是„今‟最容易丧失的也是„今‟。”他又引用了一位哲学家的话:“昨日不能唤回来,明日还不确实,尔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日。今日当明日两日。”他在生活中就是利用这些思想知道自己珍惜时间的,充分利用时间。我们何不借用这种方法引导自己呢?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一生的时间有多少呢,只等着明天,把什么事都推到明天,那消耗的就只是我们自己的生命。虽然司马迁写《史记》花了十八年,左思写《三都赋》花了十年,李时针写《本草纲目》花了三十年……但他们并名优荒废自己的时间。时间就是金子,时间就是知识,时间就是生命!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今日事今日必。

我们都知道东西丢了,可以再买;学要什么可以设法制造,惟独时间稍纵即逝,用不从返,它是无价之宝。节省时间就是延长生命;爱惜时间就是十倍的爱惜财富。不爱惜花瓣,就看不到花木的美丽,不珍惜时间就得不到生命的价值。

与时间赛跑的人 篇2

唐德明说,十多年前,市委、市政府对亚中商城组建股份制,由政府行为转变为企业行为的正确决策,对他这个西部企业的发展影响太大了。正是那个春风遍野的时代造就了他的企业十三年硕果累累,更是那种特殊时期的紧迫感、危机感和使命感成就了亚中人的梦想。

多年来,无论顺风逆风,唐德明都在奔跑,为了企业,为了员工,更是为了不辱政府给予他的信任。

在古老的亚欧大陆腹地、新疆昌吉南部,有一个老百姓最为熟悉的亚中批发市场。市场中喧嚣的人群,忙碌的货车,构成了这座小城的一道别样风景。

可以说,新疆亚中集团有限公司,是借改革开放东风成长起来的企业代表,也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成功典范。

这家企业的主人唐德明,除了担任亚中集团有限公司的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还是昌吉州中小企业促进联合会会长,昌吉州工商联常务副会长,昌吉市五届、六届人大代表。

亚洲中心的商贸蓝图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提出、中央《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的出台,紧接着,政府为企业提供了由产品结构调整向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思路。

昌吉市的决策者们也给筹建中的亚中商城勾画了一幅“内引外联,东联西出”的宏伟蓝图:将它建成一座立足新疆、沟通区内外、联接亚欧大陆桥黄金外贸通道的综合批发市场和国际商贸城,使亚中商城成为面向西北乃至欧亚大市场的出口贸易基地。这正是充分利用了它特殊的地理位置——亚洲中心。

1992年8月2日,亚中商城破土动工,一切拉开序幕。

1993年初,是亚中商城建设举步维艰的日子。当时,国家为抑制通货膨胀而紧缩了银根,体制上的问题更是棘手。

亚中商城工程建设项目本由市政府委托工商部门筹建,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借款和银行贷款投资,这直接造成了产权关系不明晰,融资渠道不畅通。由于资金短缺,工程进度严重受阻。那个时候,全国大大小小的企业都处于转型期,昌吉也不例外。唐德明说,当时企业人们所面临的窘境是:一方面渴求新的有活力的机制,另一方面又陷入旧的机制中步履迟缓,表现出一种无奈和迷茫。

搁浅的亚中商城主体框架在呼啸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地颤抖着,孤立无援地静伫在昌吉开发区那片郊野。本该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上,没有灯火,没有机器轰鸣,唯有一位看守工地的老人佝腰偻背的背影……

重整旗鼓待振兴

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

1994年初,昌吉政府部门决定有所作为,彻底改变体制不顺,责权不分,政府行为代替企业行为的窘况。

3月16日,昌吉市委、市政府召开了筹建亚中商城股份有限公司首批发起单位第一次预备会议,决定走制度创新之路,以企业行为代替政府行为,将亚中商城的开发建设推向市场。在市委、政府的支持下,时任昌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的唐德明会同专家经过几个月的论证,起草出一份题为《亚中商城起死回生的设想和实施方案》的调查报告。报告对亚中商城陷于困境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对亚中商城实行股份制改造、公司化运作的具体设想方案。

谁能使亚中商城重整旗鼓,起死回生?当时身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年仅39岁的唐德明呼声最高。经过决策层的反复酝酿、讨论,亚中商城运作的重担落在了他的肩头。

一石激起千重浪。股份制在当时许多人的眼里还是一个很陌生的名词,更没有太多先例可借鉴,许多人心存疑虑。然而当地政府的领导很开明,非常支持企业改制方案,给了启动亚中商城许多优惠政策,鼓励他大施拳脚。

经过了一番艰辛的努力,一批精明的企业家终在亚中商城这块风水宝地上投了股。自此,市场由“官办”变为“企办”。由于体制的改革,彻底改变了以往政府行政式开发,转为企业经营式开发。这样一来,公司将亚中商城的开发、运作完全推向了市场。

这一步迈得非常及时,迈得至关重要。它意味着公司已摆脱了旧的经济体制束缚,从此步入了现代企业行列。

等待未来不如创造未来

1994年8月28日,伴随着昌吉州40华诞的隆隆礼炮声,来自中央、自治区及昌吉州市领导面带喜悦的笑容,踏进了刚刚竣工的亚中商城……唐德明和他的亚中人梦想成真。很快,亚中商城成了昌吉市人气最旺的商贸交易区。

199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视察了亚中商城,给予了高度评价。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亚中商城繁荣壮大后,公司没有被胜利所陶醉,他们又向新的高峰樊登,决定实施资本运作,走低成本扩张之路。

因此唐德明常说,亚中集团不是在等待未来,而是在创造未来。

近年来,公司不断地致力于大市场,大流通的培育和发展,逐渐赢得了市场,使企业在西部地平线上迅猛崛起,在改革开放的经济战略方针指引下,亚中人一路高歌猛进,在短短几年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胜强,从单一的市场开发逐步形成了市场开发、房地产开发、机电销售、租赁、建筑安装、客货运输、金属制品、进出口贸易、广告装潢、物业管理、拍卖、旅游等十多个不同类型、跨行业、跨区域的大型企业集团。

经过十三年的运营,截止2006年底,亚中集团累计上交税金亿元,并向社会公益事业捐款达100万元,亚中商城为社会提供了近万人就业岗位,同时带动了周边地区二、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尤其在平抑物价、繁荣经济、维护正常经营秩序、方便市民购物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

亚中人透过苍茫云海,已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前景。当代哲人摩罗说得好:“成功,最重要的是一种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愿望,一种永不与命运妥协的人生态度”。他们知道前边会遇到惊涛海浪,但他们决不畏缩。这就是亚中人的精神风貌,这就是当代创业者的精神风貌!

与时间赛跑的我们作文 篇3

听见了吗?那清脆的脚步声;听见了吗?那豁达的笑声;听见了吗?那滴滴嗒嗒的`敲响声;看见了吗?时光老人正驾驭着他的车子,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带着他的时光锦囊,充满笑意的嘴角,那慈祥的面孔,正从你的眼前驶过,你是否留意过他?

每一天,我们都在与时间赛跑,可是,谁有真正的珍惜过时间呢?每一天的时间,似乎都过得太快了,一年365天,像一束光似的,一溜烟的,向远处奔去……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太快,可真能怨谁呢?谁也不能怨吧,悲伤的时光,也是过得很快,时间一直在“滴滴嗒嗒”的过去,也许你也总是不时地抬头望望时钟,低头看看手表,想知道时间是不是已经走了?也许它是走了,不过,也至少留下了一个回应……

我们总是每一天都与时间赛跑,看看谁能跑在前面,也许你总是“输”,也许你总是“赢”,可是下一秒,你就不一定,是这个结果……

时光老人的步伐不会为你停留,也许你的青春、岁月或者辉煌,都在与时间赛跑;青春,想过它是什么颜色吗?其实它是青色的,也许,它是白色的,也许,它是姹紫嫣红的,为什么呢?因为这里面有你的汗水、泪水和欢笑;岁月,它应该是时光老人的“闺蜜”吧!因为它也是,悄悄地从你的眼前走过,不过他可不老实,它会在你的脸上游玩一番才离去;辉煌,也许它站在那,它就站在那,你会看见它闪闪发光,耀眼无比;也许这三位,并不会停留在那里,你必须追上他们的步伐,才能得到永久的欢笑,你不必遗憾,也不必伤感,因为时光老人的时间,会带走一切,你只需做好你自己,自己活的开心快乐就好,不必去管那些遗憾和伤感,应该和时间,和欢乐一起美好的走下去!

与时间赛跑的优秀学生作文 篇4

记得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是海绵里的水,只要用力挤,总还是有的。”是啊!只要愿意把时间挤出来,中考作文,时间是有的,但不是人人都能这样。有的人贪玩好耍,事做完了就无所事事,一点也不懂得珍惜时间。但懂得珍惜时间的人即使事多,他也能挤出时间,这也许就是鲁迅先生告诉我们的道理吧!

时间对于学者来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学者只有懂得珍惜时间才能创造自己的价值,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开拓新的知识天地。科技才能进一步发展,为祖国腾飞奉献自己的才华。反之,不懂得珍惜时间,碌碌无为的过日子,明日复明日,不但毁了自己的前程,还给国家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时间对于军事学家来讲,懂得珍惜时间就是胜利。红军要飞渡金沙江,夜以继日地行军,其目的就是争取时间,夺取胜利。可见懂得珍惜时间是多么重要,这关系着祖国的生死存亡。

时间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懂得珍惜时间就是知识,每当节约节约几分钟时间来学习,可能就会多背几个单词,多写几道题。

“与时间赛跑”的“搜骨事业” 篇5

实际上,中国政府面对“海外收骨”问题已有时日。

2008年12月,一些网民在互联网上发布消息称,在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现了国军抗战将士的遗骸,这些官兵是在战场上被俘后被日军强迫至此奴役的劳工。次年3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回答提问时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在巴新的中国抗战将士遗骸问题,我们将以隆重庄严的方式予以纪念。此后,由海峡两岸和谐发展基金会组成的活动筹备组,于当年清明节前后赴现地考察中国抗日将士的墓地,并为迎接遗骸做准备。

但这件事后来的结果是,台湾方面派出的现地勘查人员,抄录下了可辨识姓名的636名抗日将士英名带回台湾,于2009年3月7日举行“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军阵亡将士总灵位”安灵典礼,将抗日将士英灵入祀台北圆山“忠烈祠”。

尽管遗骸没有归葬大陆,这也算一个安慰吧。

据报道,2011年中国政府低调启动了境外烈士墓园和纪念设施国家保护工程。8月18日,民政部优抚局的官员向《凤凰周刊》记者披露,“境外烈士纪念设施的搜集工作已经在数月前开展”;“在2014年到来之前,境外烈士墓葬的迁移、修缮、整合工作将完美结束”。由于此项海外烈士墓园保护工程仅限于中共建政后的战殁军人,国民党远征军的境外英魂未来会否被纳入官方视野,一时间,网友们议论纷纷。

此后的一条新闻又让人们看到了希望。2011年9月13日,在云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云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的共同努力下,19具中国远征军将士遗骸被从缅甸迎送回国,郑重地安放在腾冲“国殇墓园”。长期从事抗战老兵公益事业的孙春龙说,此举“已经开启了中国军人海外遗骸回国的第一步”。

此时,已经比1974年日本厚生省制定“海外战殁者遗骨收集计划”晚了37年。俗话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然而,当我们开始着手此事,能否做到“后来居上”而不留遗憾,却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在这方面,借鉴“他山之石”是非常必要的,而最应当学习的是日本的经验。

三十多年前,日本政府启动“海外战殁者遗骨收集计划”时也是低调行事,在我们忙于“文革”无暇顾及之时,他们在扎扎实实地办这件大事。这是一件已持续近四十载的漫长工程,目前日本对海外遗骨的收集工作已近尾声,行事风格却越来越显得高调。

2010年7月18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宣布,组成以阿久津幸彦首相辅佐官为领导的政府“特命队”,展开对太平洋战争末期硫磺岛战役相关遗骨的收集工作。12月14日,菅直人登上硫磺岛视察政府“特命队”收殓日军尸骨的工作。登岛后,菅直人换了一身蓝色制服,在执政党民主党和在野党自由民主党等议员的陪同下,分别前往自卫队基地跑道西侧和南部折钵山山脚的两处发掘点视察。其间,菅直人还戴上白色棉纱手套,跪在地上收敛遗骨。

硫磺岛是西太平洋小笠原群岛的一座火山岛,位于东京以南约1250公里处。1945年,美军登陆硫磺岛并与守岛日军展开约一个月的激战,约两万名日军士兵和6800名美军士兵战死。据报道,此前日本已收敛遗骨8715具;“特命队”工作半年收敛遗骨约三百具,还有约一万三千万名日军尸骨没有得到收殓。对此,菅直人向媒体表示:“这是国家的责任,也是义务。至今硫磺岛的战死者只收集了4成的遗骨,进展太缓慢了。”

在二战结束60周年的2005年,日本政府曾称,战争期间死在海外的240万日本人中,有一半找不到遗骸。据日本厚生省公布的数据,已经验证身份的死亡人员约为八十五万,包括30万平民。还有35万无法确定身份的遗骸已经找回,被埋葬在东京都千代田的“千鸟渊战殁者墓苑”。另外还有大约116万散落在地域辽阔的旧战场——从太平洋上的硫磺岛、塞班岛、冲绳岛,到东南亚的菲律宾和缅甸,再到蒙古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

如前所述,日本厚生省制定缅甸战场“战殁者遗骨收集计划”是1974年,但实际上搜集遗骨的工作,则于1951年美国单方面邀请52个国家对日本签署“旧金山和约”的次年即已实施,最初主要由日军遗族参与;而日本政府则于1967年第一次派遣了太平洋战场“搜骨团”。截至2009年,即已向海外派遣“搜骨团”240余批次,共搜集遗骨近四十万柱。

对于搜集到的遗骨,日本政府均由国家出资,指定东京牙科大学等十几个医学机构进行DNA鉴定,而后交还日军遗族手中。DNA鉴定是通过对牙齿或指骨细胞染色体的比对来判别的,需要很长的时间。据报道,2005年在东京霞关的政府联合办公大楼里陈列着近七千根遗骨,而等待鉴定结果的遗族超过了一千人。厚生省社会援护局的一位人士指出:“考虑到遗族的老龄化,工作人员会尽可能早地判明遗骨的身份;但由于技术上难度较大,只能与时间赛跑。”

日本搜集遗骨工作,走的是官民结合的路子,官方由日本厚生省组织领导,民间则由各界志愿者组成一支支“搜骨团”,官民之间配合协调,在长达数十载的实践中探索出一条专业化的操作套路。

从1975年日本赴缅甸“搜骨团”组成情况可知,每支队伍均由厚生省官员、幸存老兵代表、阵亡者遗族及志愿者多方构成。这样一件复杂的事情能做成,关键在于日本防卫厅和厚生省保存着较完备的阵亡者名簿,死亡时间、地点记得一清二楚,如此才能按图索骥。并且,每次都派出了各部队老兵代表,他们知道在哪里打过仗,谁在此处阵亡,所以在“收骨团”中起主导作用。近年来,随着旧日军战友会老兵大量离世,日本国战死者遗体收容团、日本遗族会、日本青年遗骨收集团、空援队等志愿者团队(NGO/NPO组织)日益发挥重要作用。这里,值得一提是“日本青年遗骨收集团”(JYMA)。

“日本青年遗骨收集团”由1967年成立的日本“学生慰灵团”发展组建。该组织的活动目标为:一是在日军“玉碎”战场慰灵,建立慰灵碑;二是调查当地政治、经济、地理、风俗;三是向当地人介绍日本文化,传达亲善。据介绍,加入日本青年遗骨收集团并参加收骨活动,需经历填写入会志愿书、选考、宣誓入会、派遣志愿发表、派遣队编成、参加培训班、出发准备、政府派遣、归还提交报告等九个环节,经过锻炼后均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绝非一般的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那么简单。

从日本政府于1968年向太平洋贝里琉岛派遣第二批“搜骨团”始,初期的日本“学生慰灵团”即派代表参加,截至2009年已参加244批次“搜骨团”行动。这无疑有着极为深远的考虑——对于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搜骨事业”(JYMA官网语),也许只有一代代青年人的加入,才能最终贯彻到底;而在这一过程中对日本青年进行精神熏陶,更有着难以言说的深意。

由于可以想见的原因,从海外搜集到的遗骨,除少数经过DNA鉴定被确认身份而交还其亲属,大多数都是经粗略判定属于日本人的无名战殁者。对于这些数量巨大的遗骨如何安置,从一开始日本方面就做了长远设计。1959年3月,日本政府在东京都千代田建成“千鸟渊战殁者墓园”,集中埋葬了此前收集到的87000柱无名阵亡者遗骨,竣工时举行了追悼仪式。1965年3月,在此举行了“全国战殁者追悼会”,并从次年起,每年春季均举行“千鸟渊战殁者墓园拜礼式”,以迎接不断从海外搜集回归的无名阵亡者遗骨。

可以想见,如果没有预先建立一个这样的全国性无名阵亡者公墓及连续性的接纳遗骨制度,“搜骨安灵”工作只能是一桩带有偶然性和随机性的“新闻事件”或“政绩工程”。

《左传》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旧日本帝国将统帅权与祭祀权视为统治权核心,无疑源自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理念,但他们在漫长的坚持、发展和弘扬中,让今天的我们已难以辨认其渊源并能真正予以理解。

在日本东京靖国神社的“游就馆”里,保存着一面步兵第321联队军旗,这是日本战后一个叫做“神道天行居”的右翼宗教组织隐匿保存下来的,这也是世间仅存的一面日本军旗。“神道天行居”的发起人是一个叫友清的僧人,其人极力倡导所谓“灵的国防”的思想。以到处在日军昔日战地修筑“慰灵”设施和举行祭祀为主要活动。

和时间赛跑作文 篇6

在紧急时刻,如:地震,火灾,山洪等,这时离开的人们更多。所以,我们必须掌握在每一个时刻发生的紧急事况的就生方法,而不是呆呆的在那儿等待着死亡。

虽然我们改变不了命运的安排,但是我们要学会改变命运。今天,我校为参加同学们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应做出的正确办法,举办了一次中学生逃生演练。忽然间,学校的警报器响了,同学们陆陆续续的走出教室,一只手拿着书护着头,一只手扶着墙壁,每一个人都以自己最快的速度奔向空旷的操场,在这样的时刻,不能只单单要求自己的速度,还要我们有秩序,准确无误的迈出每一个脚步。

同学们都将这次演练当成了真实的情况,大家跑到操场,全校近800多名同学只用了2分28秒,警报器停了,这次的地震演练也结束了。我们都在想,如果有一个人在逃生时发生了意外,全校师生又会有多少人陷入?那可真是所谓的一声伤。

百人伤啊!如果我们慢了8秒,4秒,1秒,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如果真遇到了这种情况,大家是否还是这么镇定呢?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未知的,有可能在明天,明年,甚至总远都不会发生,但是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都要具有极强的心理素质,要做到临危不惧,不用不挤,舍己为人,不要自私自利,否则,因为你,就会发生让人不忍直视的意外——多人伤亡。

与时间赛跑作文 篇7

有一次,放暑假了,我们每个人都有3本暑假作业,还有日记、作文。我15天就把所有的作业做完了,我又把我姐姐的作业拿来做,有些题我不会,我就用我们学过的知识算,虽然不简便,可我还就是算出来了,我的姐姐还表扬我呢!我高兴极了!

还有一次,我出去玩,本想7点回家,我又想了想,和时间赛跑吧!我就拔足狂奔,6点20放我就到家了,到了家里,我又帮妈妈做家务,做完家务才7点整,妈妈表扬我和时间赛跑,我高兴极了!我还把我和时间赛跑的事告诉了我的朋友,他们说:“以后他们也要和时间赛跑!”

又有一次,就是星期五,我本想8点回家写作业,又怕妈妈骂我,我想了想,就全当就是和时间赛跑吧!我回到了家,就赶紧写作业,到了8点,我就把所有作业做完了,心想明天和后天怎么玩,要就是明天我的朋友问我作业完了没有,我就会胸有成竹的告诉他:“我星期五下午8点就完了。”他们一定会夸我的。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就是有的。你就把你节约时间的事业写出来吧!

赢得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篇8

1921年秋,瑞典人安特生在河南省西部的渑池县仰韶村进行发掘,首先在中国发现了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标志着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

新世纪,来自芝加哥富地博物馆(The Field Museum)的美国考古学家文德安(Anne Penfield Underhill)教授,与中美学者一起完成了对山东日照两城镇龙山文化遗址的考古,为中国新石器龙山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

文德安认为,文明的起源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北美,我们的考古学都在人类学系,而不是历史学系,所以我们喜欢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比较不同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发展进程。”

在杜克大学时,她研究古代文明。“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读博士时,我开始想了解中国考古,同时也开始学中文。在准备博士论文时,我访问了很多中国的大学,包括山东大学。”

1990年,文德安博士毕业。

1992年,《中国对外合作考古条例》颁布。这为刚刚博士毕业的文德安实现自己来中国考古的梦想,提供了契机。“我希望有中国的教授和我合作,我的导师正好认识山东大学的蔡凤书教授,他当时是考古专业教研室主任。当时我刚刚博士毕业,在这个领域没有什么建树,山东大学的教授愿意和我合作,我非常感激。”

两城镇:逝去的文明

考古的地点选在了山东省日照市两城镇。

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两城镇在哪里,甚至那里的居民也对这片故土的历史知之甚少。但在考古学家眼里,两城镇是一座充满了谜团的宝藏。

1934年英国出版的《世界史便览》甚至称: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中国日照两城是亚洲最大的城市。这当然是因为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考古工作的有限,人们对龙山时代的城市了解得很少,但两城镇遗址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

文德安对山东日照地区的两城镇也肯定不会陌生。

对两城镇遗址的第一次发掘要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

1936年春,当时隶属于国民政府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对两城镇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发掘,由著名的考古学家李济、梁思永、尹达等主持。虽然当时的中国考古仅仅处于一个开创时期,但发掘资料显示,两城镇遗址以龙山文化为主,包括少量的周代和汉代时期的文化遗存。

“山东大学选择了两城镇。日照地区的两城镇,1936年被第一次發掘,上世纪80年代又作了一些调查。1936年的第一次发掘,发现了很多漂亮的陶器、玉器,证实了这是一个龙山时代的遗址。但也带来了更多的问题,两城镇遗址是否是一个独立的遗址,还是存在其他一些遗址,两城镇是这一系列遗址的中心。我们希望对日照地区的两城镇做一次深入的考察。”

1995年,文德安等5位美国专家和山东大学考古系的专家们组成了一个联合考察小组,对两城镇龙山文化遗址进行了长达4年的考察。文德安坚持要笔者记下几位中方学者的名字:蔡凤书、于海广、栾丰实、方辉。

此外,参与这个项目的还有来自耶鲁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Gary Feinman、Linda Nicholas等。

经过艰苦的田野考察,中美专家一致认定两城镇遗址是一处罕见的龙山文化遗址,其规模和范围很大,有待于进一步考证,对人类文明早期发展的研究将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于是,我们就向国家文物局提出申请,希望进行发掘,我们非常高兴文物局同意了。”

考古:与时间赛跑

1999年10月1日,中美双方的专家开始了有史以来对两城镇龙山文化遗址规模最大的一次发掘。这次发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省首次涉外考古发掘项目。

“1999年至2001年,我们进行了地毯式、拉网式的调查、发掘,一共调查了1400平方公里,时间段上从新石器时代早期持续到汉代,大约5000-6000年的时间。”

山东大学博物馆馆长、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方辉教授补充说:“1400平方公里的含义几乎就是日照的整个沿海地区,我们发现了1000余处遗址。这种区域系统调查的方法,我们是目前国内覆盖面积最大的考古项目之一,其他的比如赤峰和河南伊洛河也比较大。”

对于发现遗址的数目,文德安和方辉教授商榷了一下,随后方辉教授补充说:“国内外对遗址(或者说是文物分布点)的界定还存在争议,几个陶片的分布在国外学者看来也是遗址,但国内的学者对遗址的定性要求比较高。按照国外学者的标准,我们发现了1400余处遗址。”

虽然中外专家在此存在争议,但考古的成果是毫无争议的。

“我们非常高兴,两城镇是一个非常大的遗址,不是孤立的,而是周围一群遗址的中心。重要的是,我们的调查为后来者提供了进一步深入调查的线索。这期间,我们用中英文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调查报告、发掘报告。”2002年,该项目被评为全国田野考古质量三等奖。2005年,两城镇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全国100处重大遗址保护项目。

文德安个人也因这个项目而荣获众多荣誉。2002年,她荣获了国家文物局的“田野考古奖”。2008年,文德安又荣获了中国政府授予在华工作外国专家的最高奖项——中国政府“友谊奖”。

面对收获,文德安更多的是担心,“中国的经济发展特别快,很多地方都随着各种建设而消失了,我们几乎是在和时间赛跑。”据她考察,70年前两城镇遗址文化层堆积大约比现在要高1米左右,可见人类活动破坏的触目惊心。

我们在全心全意搞建设的同时,可能已经令一些珍稀文化遗产在未被认识之前,香消玉殒,不知道我们是否能赢得这场比赛。

中美考古专家的碰撞

例如对遗址界定上的争议,这个涉外考古项目见证了中美专家之间在很多方面的碰撞。

“中外考古学者在考古理论和考古方法上不同,我们会开诚布公地讨论,要相互妥协,有时采用美国的方法,有时采用中国的方法。”方辉教授认为,这是求得最大的公约数。

文德安介绍说,当讨论多大的面积才能称其为遗址时,美国学者倾向于很小的一个面积,中国学者要求应该比较大,称这样才能对研究有价值。“在发掘时,中国学者一般要求5×5平方米布设探方,而美国学者则要求是1×1或2×2平方米布方,最后我们折中采取4个探方,即16平方米。”看来折中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秋天是适合发掘的季节,当地的农民都参与了发掘的工作。”在中国农村进行田野考古的生活经历,给文德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工作条件的艰苦是毋庸置疑的,文德安教授正在考虑是否应该提前对来中国进行考古的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培训。“一个美国人来到中国农村,住在一个曾一度废弃的招待所里面,条件比较艰苦,而且一干就是三四个月,好像与现代文明隔绝似的。”

方辉教授认为:“除了条件比较艰苦,作息时间也都不一样。人们总是有思维定式,美国人认为周末就是休息时间,中国人是没有这个观念的,下雨天才能休息。”

结果,参与考古的美国学生,看着自己的老师都这样辛苦地工作,自己也只能坚持。

怎样展示中华文明

“在我刚开始研究中国考古的时候,对中国感兴趣的人不多,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中国的考古感兴趣,中国留学生在海外也开始发表关于中国考古的文章,交流越来越多。”

2003年,文德安教授在芝加哥富地博物馆组织了“中国古代玉器展”。“我们展示了新石器时代的中国人如何使用玉器,比如他们把玉放置在棺椁中,如何把玉用作装饰品,还展示了清代人如何制造玉器,传统的制玉工艺几千年来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她认为玉展只是作了一些非常简单的介绍,中国的玉文化博大精深,理解已经不易,向他人展示更加不易。

2008年国庆前,文德安利用来北京接受中国政府“友谊奖”的机会,参观了首都博物馆,除了对精美的文物感兴趣,“我对他们怎样布展也很感兴趣。”

目前,在芝加哥富地博物馆,文德安正在和一位来自故宫博物院的学者研究拓片。“劳佛尔是美国最早研究中国的学者之一,他为富地博物馆留下了很多中国的文物,这些拓片就是劳佛尔为我的博物馆留下的。”这位德裔美国人是位地道的汉学家,除了拓片,他还为芝加哥富地博物馆留下了一批文物,比如清代的服装、面具、武器、唱戏的道具等。据说他会说汉语、藏语、蒙古语等多种东方语言,并著有《汉代之陶器》、《中国古代玉器》等著作。

我与时间赛跑作文 篇9

我喜欢在墙上贴上与惜时有关的名言,例如:“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等。这些名言在我学习累了的时候,只要我看到一眼,就会立即又振作起来,继续完成手上的练习或作业。

在我实在没事干的时候,我会选择阅读课外书籍,增长课外知识。因为我铭记着西汉的一位大学者刘向的话:“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还有著名作家高尔基的一句:“我趴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趴在面包上。”这句话就着重写出了高尔基对书的如饥似渴。

在看小说的时候,我还喜欢放一些轻音乐当成背景音乐,使自己不要太被书中的情节吸引,以免自己对现在的学习分心。

但是,我觉得与时间赛跑并不是死读书,否则会变成书呆子的。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调节,学习紧张时,可以让自己走到院子里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弄弄花草,放松身心;也可以和自己饲养的小宠物玩一会儿,我养了六只可爱的小老鼠,照顾他们的同时也放松了自己;甚至还可以开上闹钟,让自己小睡一会儿,等恢复精神了再学习。

时间赛跑小学作文 篇10

有一个星期五的下午,因为老师已经把课堂上的内容讲完了,所以老师说可以提前写周末作业或看书。这时我看见好多人都把作业拿出来写,我想:我到底是写还是不写呢?就在我想来想去时,突然,我一下想到了我昨天学的《和时间赛跑》那一课,文中林清玄不就是写了:人可以在自己拥有的时间里快跑几步,尽管那几步很小很小,如果持之以恒,作用却很大很大。他不就是珍惜时间,和时间赛跑吗?想到这里,我便赶快拿起笔写作业,珍惜每一秒每一分。

我忽然听见小鸟在枝头唱歌,以前,我的心早飞向外面了,可现在,我要珍惜时间。我的笔沙沙的响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下课铃响了,我已经把周末作业写了一半了。

与时间赛跑 篇11

而童装企业派克兰帝有限责任公司将信息化的优势根植于企业内部,并随着企业发展而逐渐成长起来,也就是说他们自己开发了一套完全量身定制的信息化系统。甚至现在他们的员工非常依赖内部的软件开发功能,一有需求就让信息部门设计出一套合适的软件工具使用,“管理信息化需求也成为一件重要的事情。”派克兰帝总裁罗建凡这样说道。如今,对企业来说,信息化管理在整个供应链响应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做企业可以非常规

“物流模式的研究和改进目前对我们企业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也许半年后,我们会给你一个满意的数字答案。”:这个把童装企业经营的像是IT公司的总裁很乐意探讨信息化和物流的话题。“zara就是一个IT企业,他成功的意义不在于让我们去学习或是模仿,而是让人眼界大开,将我们的想象空间打开了。起码你发现做企业也可以有梦想。在zara之前,可能大部分企业都没有想到时间竟然成为一个成功的关键要素,他们把这个关键抓住了。证明做企业可以不受常规思维局限,创造力也不一定非要在设计上。”

企业背后的东西往往是真正促使企业发展的动力,中国的服装企业大多数在营销方面花费很大的精力和财力,当然这些能够吸引眼球也在短期内会有比较明显的收效,但最终当大家的营销水平都达到一定水准后,企业的内功的重要作用就会凸现。

罗建凡认为信息化是支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派克兰帝拥有一套自主开发出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大型信息系统,贯穿于财务管理、产品设计、生产和市场营销、物流等所有环节,形成行业内领先的“智力信息密集型”营运模式。而让这个优势形成一种机制,变成一种系统的优势,是罗建凡所考虑的。目前,派克兰帝已经在全国拥有1000多家各种类型的店面,销售网络铺建如此之快,得益于公司的物流及管理系统建设。他在采访中不断强调“现在的企业不是在和竞争者赛跑,而是在和时间赛跑。”

“率”与“天数”

“我过去的经历让我特别注重量性化的工作,所以在做童装也是这样,什么都愿意用数字去衡量,企业通常以“按时发货率”等“率”的衡量指标来限定物流的效率。如果产品从销售部门要求到货,到产品发送出去至全部配送到各个地区的话,往往花费几天的时间,这和国际领先的公司差距是比较大的。许多企业之所以没有意识到,是因为我们衡量的指标错了,及时率,按时率都是我们自己设定的,如三天,五天;而当其他的公司用12个小时就能够完成这个过程的时候,我们在惊呆的同时,发现大家原来用的都不是一个概念。如果我们及时地把设置更改过来,然后按着新的设置去努力会发现情况会有所改观。我觉得中国的大多数企业过多地满足在率和百分比上了。物流是让我们能节省大量时间的最佳环节。

传统企业往往希望能从采购、生产上将周期缩短,让设计、生产等步骤能够提前,让产品尽量早上架销售,而实际上,缩短这个周期是很痛苦的,涉及到所有的流程,而且一环扣一环,要想从中挤出几天的时间确实很难,代价很大。罗建凡也是从以往的教训中找到经验,后来他将投入资金到产品与消费者见面的这个周期缩短作为重点,而不是生产周期的缩短,将原本在等待销售季节到来,还有等季节到来后等待配送的过程中浪费的大量等待的时间缩短。

“以前大家总是认为产品到销售终端越早越好,换个角度发现,这个产品对应的季节没有到的时候可以不让这个产品到位。这样时间就缩短了很多。另外,在当季销售的时候,只要物流妥善配送,从入库到产品进入销售第一线的整个配送过程中要想缩短三天的时间是非常非常容易的,但如果说这三天要从生产部门中的采购周期、生产周期缩短则是非常难。总体看下来,原来我们的初衷是要缩短生产周期,最终实现的目标是缩短产品和顾客见面的周期。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在物流方面下重力,发展成我们将来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我们对物流的每个环节进行分析,用信息化系统的完善看是否可以达到24小时内完成,或是12小时内完成。减少人为单据交递、和人为追踪,让信息的及时传递,不再是逐级传递,而是在同一时间到达各个供应商,使得整个供应链更能适应变化的需求,缩短供货时间,加快订单的相应速度,这样又能挤出几天的时间。当然在整个供应连管理上,去发现时间真空,前提条件是要意识到时间很重要,在资金的投入和换回时间相比,我们更看重时间。而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化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因为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完善的系统。

会自己长大的信息系统

派克兰帝的信息系统如果说成功在于它是自主研发的有专利的信息产品,也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完善起来的,是非常适合企业特点的。这套软件已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派克兰帝”的核心竞争力,它为公司的高效运转、信息收集、灵敏决策和成本最低化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保障,它是独家的。

“在信息化建设上,做什么是第二位的,要达到什么目标才是第一位的。好的企业实际上不是在应该做什么上纠缠,而是关注‘应该达到什么目标’,这个目标可能就是‘在几天内把货配送到位’,‘周转期是多少时间’‘损失率是多少’,然后根据这些目标制定行为,也就是应该去做什么。许多国际大企业,信息化的完备上并没有特别固定的模式,都是和企业自身定下的目标有关。比如zara已和H&H虽然都快速,但也是有不同的地方,”罗建凡说到,“有信息系统的帮助来控制管理和流程,一切会变得简单起来。”

最初派克兰帝的信息化需求是从最简单的信息技术开始,而这源于罗建凡本人对量性化分析的偏好。他需要看销售信息报告,技术人员按需编一个程序,后来发展到按照用户的需求来分析销售数据和报告,最后,软件工程师和用户一起做些流程上的改变。根据这些信息数据,每天生成一些计算和分析,没有问题的就生成一张报表,有问题的就产生一些警告,所以每天派克兰帝的客户打开电脑就知道各个流程上有没有问题,或是哪里出现了问题。一个企业流程很多,变成信息技术控制后,只要按照游戏规则来做事,就能帮助流程运转。

派克兰帝的这套系统经历了从最初的简单程序到如今的不断完善下的繁复,“目前我们要做的,是让这个繁复的系统重新变得简化。”目前,派克兰帝的信息部门有2。多位员王,每年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在几百万元左右,包括硬件、软件的更新升级、人员的培训等等。罗建凡认为这个投入是非常值得的,“我们是从最简单做起,一点点改动,增加,循序渐进,非常幸运的是,这么多年下来,这个系统已经变得很庞大和复杂了,不是一般企业能够一次性达到的。现在我们信息系统的功能也更加强大。希望能够形成我们长期持续的竞争力,帮助我们拉开与其他企业的差距。”

与时间赛跑作文 篇12

林清玄说过“只要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那一次,我和时间赛跑,我跑赢了时间。

一次数学课上,老师把课讲完就给我们布置了作业,并且说:“这些作业谁下课能写完,谁就能跑赢时间。”当时,我脑子里很复杂,心想:“这么多的作业,怎么可能在下课的时候做完呢?老师在糊弄人吧!”正当我想入非非的时候,突然我的耳边响起了一个声音说:“快写、快写、快写。”我问:“你是谁呀?”那个声音说:“我是时间老人,你要是能写完作业,就能跑赢我,但是如果你写不完作业的话,你就是我的手下败将。”我听了,心想:“我一定要跑赢时间,做胜利者。”于是我抓紧时间写起作业来,一刻也不停歇,一刻都不抬头,在下课的时候我做完了全部作业,并且全对。这时,时间老人说:“恭喜你跑赢了我,你不是我的败将了。”我高兴的跳了起来。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只要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因为时间掌握在你手中里。

我与时间赛跑作文 篇13

时间像水一样白花花流逝,可我永远找不到这个节奏。我整整这样敷衍过了6年,临到上中学才明白这个道理。

时间像键一样超速行使,我却毫无跟上脚步。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时间超速的原因:

1、由我过喜欢玩,完了时间在前进。要10几分钟过一关。可过了5关,一看时间过了1个小时了。原这是定理,几个10几分钟就一个小时了。

2、时间本身不能容人耽搁,时间就是生命,就是金钱,知道现在我才体会到这一点。

3、时间是一个即分牌,像许多人竞争的即分牌,不好好争取即分牌的自己分数不会上身,别人上身,到最后,时间耗近。

4、观念问题,我们认为时间缓慢,漫长,其实刚刚相反,时间飞快,短暂,如不好好把握必将虚度年华。

与时间赛跑 篇14

我一直佩服她对死生之事看得很淡薄,同时也很勇敢。记得2008年10月间,医生通知她患有癌症的当天,我正好去她家拜访她。她一方面告诉我那个坏消息,一方面安慰我:“一个人要离开这个世界,总是有个原因的。不是患这个病,就是那个病……。所以不要担心,我会顺其自然,听医生嘱咐就是。”后来她经过几个月的奋斗,天天按时吃药,终于摆脱了癌症的侵袭。

在那以后,她的身体情况一直不错,并无大病。同时她很幸运,一直有可靠的年轻人在身旁照顾她。首先,小吴(吴礼刘先生)十多年来一直全天照顾充和,从不间断,实在令人敬佩。直到两三年前才由护士Lily Wong开始看护她老人家。之后每周由Lily Wong和于萍女士轮流值班,一切都配合得很好。生活上的安定使得充和女士在迟暮之年还能享受她生平最拿手的两件艺术──书法和昆曲。当然,近几年来,随着年岁的增长,她也逐渐变得衰老,无法再继续写书法,终于在2011年(九十八岁)正式收笔──她后来很少给人写字,但我记得她曾破例给章小东(靳以先生的女儿)的《撕碎的记忆》一书题字。至于昆曲,则一直持续到她离开世界的前几天(可惜春季以来由于工作太过忙碌,我一直无法去她家登门造访,所以有关充和近来的昆曲活动消息大多得自我的耶鲁同事王郁林,因为她可能是最后一位向充和学拍曲的学生)。

我最后一次去探望充和是去年秋季的某个早上。那时充和已开始整天躺在床上,忽醒忽睡,不再多说话。但只要听见小吴吹笛,她就会张开眼睛开始唱昆曲。那天正好小吴准时于上午十点半抵达,一进门就开始吹笛,只见充和立刻随着笛声轻轻地哼了一段《惊梦》,声音很是优雅。能见证如此美妙的画面,令我感到非常兴奋,于是我立即拍下小吴吹笛的一景,当下就将那相片贴在脸书上,赢得了许多脸书友人的赞叹。

可以说,一直到最后的一刻,充和的生命印证了傅汉思(Hans H.Frankel)先生在他的书中对他的爱妻之称赞:“(她是)中国文化中那最美好精致的部分。”我以为傅汉思之所以把他的书题为《梅花与宫闱佳丽》,乃因为他一直是用梅花来形容他的夫人充和的。(见Hans H.Frankel,The Flowering Plum and the Palace Lady,Yale University Press,1976);中译本《梅花与宫闱佳丽》,三联书店2010年版。按,傅汉思先生已于2003年去世。)

我个人感到特别幸运的是,居然能在充和女士接近百岁、记忆还算清新的时候,成为她艺术生涯的见证者之一。能在百忙中的“夹缝”里偷出时间来,并为充和及时地赶写出《古色今香:张充和题字选集》和《曲人鸿爪:张充和曲友本事》两本书,乃是我生命中之大幸。

然而遗憾的是,我未能把充和女士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所写的陆机《文赋》书法如期地印出,终于没能赶得及亲自交给她!那是一幅极其珍贵的书法。原来1952年充和为伯克莱加州大学的陈世骧教授撰写该幅书法时(当时充和在该校的东亚图书馆工作),陈教授正在努力从事陆机《文赋》的英译。后来陈世骧的英译成为美国汉学很重要的一篇作品。可惜我几年前在编注充和的“题字选集”时,尚未看到这幅宝贵的书法。一直到最近,我才从南京大学的卞东波教授那儿得到了这幅书法的电子版。我原先打算将它放大印出,并亲自交给充和,顺便祝贺她一百零二岁快乐。

没想到她先走了。

我一直在与时间赛跑(racing against time),却没能赶上最后一班车。(按,本文先刊《明报月刊》八月号,这次做了少许修订。)

上一篇:残联健康教育工作总结下一篇:培养学生逻辑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