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训练教学工作总结(精选8篇)
集安市朝鲜族学校
朴昌焕
本学期为了适应新的教学工作的要求,认真学习教材大纲,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一切为学生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发展为目标。
一、认真备课,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教学方法,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二、更新知识:
为了能够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教育形势,在实践中还需要不断学习,我每学期坚持订阅教学报刊,并利用电脑经常上网查阅、储存资料。
三、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作用,尽量增多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几率,优化小组合作教学,避免小组合作讨论教学走过场,装门面,“假大空”的情况出现,建立合作小组时,人数最好是4—6人为一组,小组成员由文化基础、智力水平、能力倾向、性别、兴趣、爱好等有差异的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组成。
通过这学期成功训练学生各方面成功素质初步形成。当然,我知道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多下功夫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1.帮助学生制定正确的奋斗目标是成功心理训练的必要基础
1.1成 功 的 必 备 基 础 是 目 标 的 制 定
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努力与付出,实现既定目标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与结果就是成功。每个被训练的学生,无论处于什么样的位置,都有着自我学习发展目标。不管目标是大还是小、长远还是短暂,只要能够实现,就会让每个实现者有着强烈的满足感,产生成功的美好的心理体验,进入愉悦兴奋的心情状态。毫无疑问,这样一种心情状态无疑能够使学生增强自信心,然后对制定新目标实现情况的乐观自信,通过不断实现目标,收获成功的喜悦,这种良性循环对提高素质、开发潜能、掌握知识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成功心理训练正是根据成功心理学原理进行设计的训练手段, 在训练中通过使学生体验到目标实现的美好感觉, 接着进一步引导学生制定学习奋斗的目标并为之努力。
1.2帮 助 学生 制 定 正 确 的 奋斗 目 标
大学生一般在大一开学的第一个学期就有一个目标制定的过程, 学生们为考取大学而奋斗的目标经过高中阶段的努力得以实现,在来到了大学的新阶段,就需要制定新目标。在这个崭新的环境中,需要有足够的时间融入了解环境,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然后树立目标。有问卷调查显示,高校中有将近四分之三的大一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感到茫然无知,此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成功心理训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适应新环境, 还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 实现自我完善。在大一期间,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目标是一个艰巨的工作,需要大一辅导员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变动情况, 适时采取集体管理与个人管理的模式, 对学生进行有层次的成功心理训练,帮助每位学生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目标。
2.从目标到成功的中间过程是成功心理训练的关键
2.1大学生的自 我效能感 是影响学业成 功的主要因 素
成功是每个人都渴求获得的,显而易见,成功代表了获得许多美好的事物。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在特定情景中从事某种行为并取得预期结果的能力, 它在很大程度上指个体对自我有关能力的感觉。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
当一个人的内心渴望成功,这种渴望成功的强烈程度,应该说是在根本上决定了其成败命运。很多情况下成功是产生在具有非常强烈成功欲望的人身上的,当人在心底开始有接受失败的思想时,就已经开始走向失败。每个人都树立过目标,这种树立的目标就是一种意识行为,而人的旧心态、习惯和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目标的实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想在自身的学业上有出成绩,为自身未来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潜能,那么掌握一些成功的原则是很有必要的。
2.2 成 功 心 理 训练 要 求 学生 在大 二和 大 三 阶段 落 实 到 实践当中
树立目标之后,就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将目标逐步实现,这是成功心理训练的关键环节。现代社会需要的不仅是具备高尚道德品质、基础知识扎实、学识渊博、专业技能优秀的人才,而且需要具备诸如情绪自控能力、社交能力、语言逻辑能力、独立工作与合作能力、分析发现问题能力等能力的人才。总的来讲, 这些品质与能力都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完善自身, 在实践中结合理论基础, 为以后的就业工作铺好道路。
3.在成功心理训练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手段
3.1采 用 经 典案 例
在实际培训的过程中,采用经典的案例进行培训。例如现代西方财富潜能开发大师拿破仑·希尔、安东尼·罗宾等人的成功心理训练案例,有几个方面的训练内容,成功的观念、社交沟通的技巧、改变观念与思维的哲学故事、成功者的心理素质,等等。听、看、练三者结合,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感受到了游戏性趣味,得到了充实的体验效果。
3.2阶 段 性 地 进行 “恳 谈 会 ”
在实际中,学生要不断提升成功心理,鼓励自我设计,使新思维与观念融入到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利于学生接纳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在进行培训过程期间,间隔一段时间就召开“恳谈会”,鼓励每个人踊跃发言,将自己的想法与其他人交流分享,既谈谈自己的学习目标与计划,又进行自我批评并提出建议,必要时以讨论的形式开展,或者结合轻松愉悦的游戏进行训练,“恳谈会”的间隔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3个 别 谈 话 与 交 流
个别谈话指的是前文中提到的个人管理手段, 之所以采取个别谈话,是因为学生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实践所取得的效果是良莠不齐的。采取个别谈话的目的是针对那些在集中培训未能达到一定效果的学生, 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进行个别谈话时, 教师与学生首要的是相互理解,平等对话,以制定什么样的现实目标为核心内容,借谈话引导学生构想未来,以长远的角度看待分析问题,同时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对待困难,消除消极的心理情绪,鼓励学生为实现目标而持续奋斗。
4.将成功心理训练巧妙地贯穿到学生工作中
塑造学生成功心理的具体环节是学生工作。在工作中,学生要认识自身,不仅要正确对待自身的不足之处,而且要明白自身的长处所在。工作中多鼓励、多表扬、多建议,使学生明白犯错误并不可怕,懂得克服怕犯错误的心理才是最重要的,教师需要多给学生提供能够实现自我目标和挑战自我成功的机会,在公开场合表扬所有同学都很优秀,更加信任他们能够按要求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在训练过程中,管理要有科学,授权要显得彻底。例如需要学生回答问题时就倡导主动发言,这无疑比指定人选发言好, 因为主动发言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挑战自我的机会;分配工作任务时,考虑学生个性特长,这就给学生机会发挥特长优势,强化成功心理;也可以采取针对性的训练,弥补学生的不足。比较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培养人本人必须是一个具备强烈成功心理意识的人,其在一言一行中都需要做出良好表率, 这样才能起到模范引导作用。
总的来讲,结合学生的特点,不断加以摸索,多对学生工作进行思考总结,在训练中有针对性,在工作中始终贯彻成功心理教育理念,是高校学生工作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摘要:一个成功的心理训练,首要是帮助学生制定正确的奋斗目标,有个明确的奋斗目标是成功心理训练的基础。从制定目标到实现的过程就是成功心理训练的关键环节,在这一训练过程中采用经典的案例、“恳谈会”和个别交流课堂教学等方法,在学生工作过程中巧妙地使成功心理训练贯穿始终。
你是否曾见过像曼尼·帕奎奥这样伟大的拳击手?拥有速度、力量和灵活性,他战胜了21世纪许多伟大的拳击手。在比赛间隔期,帕奎奥坚持训练,并在比赛来临前增加训练强度。
Just like a boxer, we, too come face to face with many opponents in the arena of life—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The bad news is, we don’t really know when our bouts with these opponents occur—no posters and promotional TV commercials, no pre-fight Press Conference and weigh in to make sure that we measure up to our opponent, and there is no Pay Per View coverage.
跟一个拳击手一样,我们在生活的大舞台上会遇到很多对手——问题和困难。坏消息是,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将会与这些“拳击对手”交手——没有宣传海报和电视促销广告,没有赛前新闻发布会和保证我们级别相当的体重测量,也没有出场费。
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why you should train yourself for success like a champion boxer!
为什么我们应该像一个拳击冠军那样训练自己?原因有以下几点。
You don’t practice in the arena, that’s where your skills and your abilities are evaluated. This also means that you don’t practice solving problems and developing yourself when problems occur, you prepare yourself to face them long before you actually face them.
舞台不是你练习技能的场所,而是评估你技能的地方。这也就意味着你不能在问题出现时才练习着解决问题、提升自己,你应在真正面对问题前就准备好。
Talent is good but training is even better. Back in college, one of my classmates in Political Science did not bring any textbook or notebook in our classes; he just listened and participated in discussions. What I didn’t understand was how he became a magna cum laude!Apparently, he was gifted with a great memory and analytical skills. In short, he was talented.
有天赋是件好事情,但是训练更重要。还在大学时,我的一位学政治学的同学上课时从不带课本或者笔记本,他只是听课、参与讨论。我所不能理解的是他如何成为一名优等生的!显然,他被赐予了极好的记忆和分析能力,简言之,他是个天才。
If you are talented, you probably need less preparation and training time in facing life’s challenges. But for people who are endowed with talent, training and learning becomes even important. Avoid the lazy person’s maxim,“If it isn’t broken, why fix it?” Why wait for your roof to leak in the rainy season when you can fix it right away.
如果拥有天赋,你可能需要较少的准备和训练就能应对人生的挑战。但是对天才而言,训练和学习更加重要。抛弃懒人的格言“羊未丢,何须补”吧。既然你现在就能搞定,为什么要等到下雨天让屋漏雨呢?
Training enables you to gain intuition and reflexes. Malcolm Glad well, in his book Outliers, said those artists, athletes and anyone who wants to be successful, need 10,000 hours of practice to become really great. With constant practice and training, you hone your body, your mind and your heart and gain the intuition and reflexes of a champion. Same thing is true in life.
nlc202309032301
训练能使你获得直觉和反应力。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他的书《Outliers》提到,艺术家、运动员或者任何想获得成功的人,在变得真正优秀之前都需要练习10 000小时。经过持续的练习和训练,你的身体和心智得到磨练,你从而具备了冠军的直觉和反应力。生活亦是如此。
Without training, you will mess up. Without training,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anticipate how your enemy will hit you. You will trip at that hurdle. Your knees will buckle before you hit the marathon’s finish line. You will lose control of your race car after the first lap. With training, you lower the likelihood of these accidents.
不经过训练,你将会陷入困境。不经过训练,你将无法预测你的敌人如何攻击你。你将会在障碍前跌倒,会在冲过马拉松终点线前筋疲力尽,在刚跑完第一圈就对赛车失去控制。经过训练,你将会降低这些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Winners train. If you want to win, train yourself for it. You may be a lucky person and you can win a race, or overcome a problem at first try. But if you do not train, your victory may be like a one-time lottery win, which you cannot capitalize on over the long run. And you become fitter and more capable of finishing the race.
训练者获胜。如果你想赢,那么为此训练自己。你可能是个幸运儿,在第一次尝试时就赢得了一场比赛或者解决了一个问题。但是如果你不训练,你的胜利可能就像赢得了一次乐透彩,而这种运气并不能供你长久利用。训练了你就会变得更强壮,然后能更好地完成比赛。
Keep in mind that training is borne out of discipline and perseverance. Even if you encounter some setbacks in your training regime, if you keep at it and persevere, you will soon see results in your life and when problems come, you will be like the champion boxer who stands tall and fights until the final round is over and you’re proclaimed as the champion!
记住,训练需要纪律和毅力。即使你在训练时遇到了一些挫折,如果你努力坚持下去,你会很快看到结果——当生活问题来时,你会像拳击冠军那样顽强地战斗到最后一轮,并被宣布获胜。
(徐 徐 摘)
“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理念下的成功训练课,不仅仅是单一地完成本节课一项或几项活动,更主要的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意恰当的引导,给学生一个主体发展的空间,教师引导要适时适度,不要啰嗦繁琐,让教师的引导起到以点带面、抛砖引玉的功效。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并能合理分配教学活动时间,化解学生在活动中不必要的时间消耗,体现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发展。例如:以发展学生创造力、创新思维为目标的“创意造句”一课。
为了营造学生的学习氛围,不让学生感到词语造句的枯燥无味,我在课的开始创设了一个“由点带面”的教学环节,先让学生用“算盘”一词来说一句自己想说的话,观察学生的自由想象空间,在相互交流中教师及时把握机会,及时导引说出一句“灰太狼看见喜洋洋,心里打起了鬼算盘”,这样富有童话色彩的创意语句马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学生的创意思维得到了良好的启发,创意出许多好的句子。这时教师及时提出鼓励性引导,如:你们真的好棒!、你们真让老师刮目相看等,并带有激励性地对学生说加大难度你们感挑战吗?学生有了一定创新思维发展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用“算盘、铁夹子、面包”三个意义上豪不相关的词来说一段话,而且要有创意。学生挑战难度的欲望被激发出来,马上参与到创意活动之中,课堂氛围轻松愉悦,学生在不同创意的成功发展中充分体会到了自主发展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了我们预想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小学生刚经历了由幼儿向儿童转变的过程,已经适应了学校的学习模式。此时的孩子思维处于萌芽阶段、动手能力有待培养,也是小学生人格素质的养成阶段。对于和同学们团结合作认识的还不够,有一小部分学生比较自私,团结协作精神差。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比较差。这就需要我们从学生的基本特点出发,通过小组的团结协作等活动,对学生的思维智力,想象力,语言组织能力、性格的养成等方面进行引导和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二年级上册教材共十五个单元,教材给学生提供了很多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团结协作的意义与重要性,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集体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懂得理解和信任的作用。二年级上册成功训练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认识自我的活动中进行人格塑造,性格的培养,以及多种综合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如《理解与信任》,引发学生换位思考,能够理解和信任他人,使学生的品德教育很自然地蕴含在活动之中,使品德教育的“无痕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教学目标:
1.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团结协作进行活动并在活动中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认识和了解。
3.注意了相关知识的整合,较好地体现了地方课程的特点。
4.将引导学生获取信息与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5.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记录表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注意了对学生活动的引导,教材根据内容需要设计了许多学生直接参与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亲历的活动来获得对学校的认识和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
1.重视自我认知、团结合作能力的培养,良好思维学习习惯和综合素质的养成,科学学习方法的选择。
2.了解集体学习生活中的规则,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五、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式,抽取生活在同一营区的某集团军官兵380人作为被试对象其中军官120人,战士260人,年龄16~35(20.8±3.2)岁. 剔除未能如期参加完整实验以及漏答问卷的人员,有效人数训练组152(军官46,战士106)人,对照组160(军官42,战士118)人. 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的性别、年龄、职级以及文化程度等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1.2.1检测工具① 《军人心理素质训练》(上、下)[9]; ② 应付方式问卷[10],为自陈式个体应对行为评定量表. 共62个条目,包括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等6个分量表. 效度评估采用因子分析,构成各因子条目的因素负荷取值在0.35或以上. 重测信度6个应对因子的重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72, 0.62, 0.69, 0.74, 0.67, 0.76. 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③ 军人心理素质训练效果主观评价. 训练结束后,采用自编《军人心理素质训练效果调查表》,对参加心理素质训练官兵军人进行调查,发出问卷66份,回收问卷66份. 调查表具体分为5个方面(参训态度;对训练内容和方式的评价;如何使用学到的训练策略;哪些是有用的训练内容;认为所学策略将会帮助解决什么问题. )内容包括: ① 参训态度: A自愿参加,B非自愿参加;② 对训练的内容和方式的评价: A符合要求,B不符合;③ 是否愿意继续参加心理素质训练: A是,B否;④ 训练前对训练的态度: A有趣,B 一般,C 没意思;⑤ 训练后对训练的态度:A有趣,B 一般,C 没意思;⑥ 最有用的训练内容: (列出18个专题内容进行选择)等,共计23个条目.
1.2.2训练内容从《军人心理素质训练》中选取18个与军事活动和军人心理发展特点有密切关系的内容进行策略训练,主要针对军人心理素质八个方面的内容(适应军营环境、适应军营生活、适应人际交往、学会做人,发展军事技能、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性和发展创造性)构建训练内容体系.
1.2.3训练方法与程序军人心理素质训练程序分成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专题报告阶段. 我们按照军人心理素质的基本构建,选择了4个与军人心理素质密切相关的主题作为讲座内容. 由从事军人心理素质训练的专业人员给包括训练组在内的500名军人进行每天6 h、为期2 d的专题讲座. 第二阶段:策略训练阶段. 策略训练阶段是军人心理素质训练的核心阶段. 训练由经过系统理论和实践培训的6名心理学专业教员主持进行,每个教员负责3个专题,每个专题从4个方面进行训练,每个教员进行12次训练. 训练组分为5个小组,每组训练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 训练每周安排1~2次,每次40~60 min. 整个策略训练阶段历时6 mo,训练共进行72次. 第三阶段: 反思内化阶段. 反思内化阶段是军人心理素质形成的重要一环. 任何一种训练要求要转化为军人的心理结构,必须有内化的过程. 在策略训练的基础上,由教员和基层官兵一块儿交流、讨论,以了解其在日常训练中是否运用前一阶段学到的心理策略和知识. 主要采取阅读思考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故事、写自己的感受、讲自己的故事,同时通过自编自演的小品等. 让其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感、有所得. 总之,训练过程体现他助互助自助的训练理念.
每节训练课为4个相互衔接的环节: ① 创设情境,激发共鸣. 该环节以军营故事、心理测试、游戏、训练情景、心理案例等促发军人的认同感或认知缺失感,激发情感共鸣或行动愿望,使其主动参与到训练中来,该环节是心理素质训练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② 介绍知识,激励参与. 该环节结合部队生活实际,以幻灯、多媒体等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相应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呈现给被试正确的认知、行为观念;③ 设计活动,策略训练. 该环节通过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在活动中,被试自己认识自己的问题,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自己做出选择与决断,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而形成行之有效的心理对策和策略. ④ 反思内化,提升品质. 反思内化是军人心理素质形成的重要环节. 本环节主要采取阅读思考、自测练习等方式,将活动中的方法、思维方式延伸到类似的其他情境,对训练结果进行总结,进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统计学处理: 分别在心理素质训练前后,采用应对方式量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团体测量. 同时在训练结束后1 mo对实验组进行军人心理素质训练效果主观评价. 测试结果用x±s表示,采用SPSS11.0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团体t检验,同组训练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理素质训练对军人应对方式各因子分的影响训练前对照组与训练组军人的应对方式各因子统计结果无差异. 训练后,训练组军人的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责、退避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幻想、合理化、求助因子分无显著差异(表1).表1心理素质训练对军人应对方式各因子分的影响分析(略)
2.2心理素质训练对士兵应对方式各因子分的影响训练前两组士兵应对方式各因子分统计学上无差异. 训练后,训练组士兵的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责、退避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幻想、合理化因子分低于对照组,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表2).表2心理素质训练对士兵应对方式各因子分的影响分析(略)
2.3心理素质训练对军官应对方式各因子分的影响训练前各组军官应对方式各因子统计学上无差异. 训练后,训练组军官的应对方式中合理化、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幻想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决问题自责、退避因子分低于对照组,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表3).表3心理素质训练对军官应对方式各因子分的影响分析(略)
2.4军人心理素质训练效果主观评价训练结果显示: ① 参训态度: 自愿参加57人(87.0%),非自愿参加9人(13.0%);② 对训练的内容和方式的评价: 认为训练的内容和方式符合自己要求的有56人(84.8%),不符合自己要求的有10人(15.2%),有61人(92.4%)表示愿意继续参加心理素质训练;③ 在使用学到的训练策略方面: 37人(56.1%)能经常使用,26人(39.4%)有时使用,3人(4.6%)从未使用;④ 认为最有用的训练内容是:a学会宽容(68.2%),b学会解脱(57. 8%),c学会坚持(54.5%),d认识你自己(51.5%),e情绪调控(51.5%),f学会赞扬(49.5%),g克服自卑(45. 8%);⑤ 认为所学策略将会帮助解决以下问题: a适应人际交往(83. 3%),b学会做人(71.2%),c适应生活(65.2%),d适应军营(54.6%);⑥ 认为策略易学易用(83. 3%),太复杂(10.1%),其他(6.6%);⑦ 认为训练对之后的打靶有好的影响(78.8%),没有影响(6.1%),一般(4.6%).
3讨论
军人心理素质训练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从实施过程来看,军人心理素质训练可分为两个层面[9],一是心智操作,主要体现在对自身的认识,对一些心理情境的体验与反思,对一些心理事件和心理现象的领悟等. 如通过阅读一些相关材料,或者是一些活动对照自身,做出一个自己的判断,而产生接受、认同、缺失和震撼等,或者是一些活动中发现问题,反思体验,形成思想、观念等,这些都属于心智操作的层面. 它是整个操作过程中的“魂”,虽不直接参与外显活动,但从根本上支配外显活动. 二是行为操作,表现为军人的行为系列和行为模型,而不是单一的具体的一个动作. 行为操作是军人心理素质发展的内容源泉,通过行为操作,军人把社会要求的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信息内化为自己的素质. 心智操作是内隐的,行为操作是外显的,二者相互关联. 如何将这两个层面有机地衔接和整合在军人心理素质训练过程中,是提高心理素质训练实施有效性地重要保障. 为此,我们在部队开展心理素质训练实验中,提出心理素质训练过程的心智和行为操作相互衔接的四个环节: 创设情境激励参与策略训练反思内化. 同时,军人心理素质训练的实施必须以培养军人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军队战斗力为根本目的;以积极适应、主动发展为目标;强调专题报告策略训练反思内化三个训练阶段;突出专题训练、军训渗透、思想教育渗透、咨询辅导四种训练途径;整合适应军营环境、适应军营生活、适应人际交往、学会做人、发展军事技能、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性和发展创造性八个方面的训练内容[11]. 因此,军人心理素质训练是一个连续互动的整体,上述环节的应彼此衔接,贯穿在整个心理素质训练中.
从军人心理素质训练的客观效果看,心理素质训练后,训练组总体军人的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自责、退避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进一步分析发现,训练组士兵的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自责、退避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训练组军官的应对方式中合理化、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幻想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这提示经过心理素质训练,军人在应付方式的选择上出现了改变,其主要改变在于成熟的应对方式增加,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在减少,说明心理素质训练对改善军人的应对方式有效. 同时,本研究发现,士兵组在参训前后变化比较明显,能将所学的心理学技巧转化为技能运用到日常工作训练中,更多地运用成熟型的应付方式(如解决问题、求助等),主要体现战士在积极适应军营环境、军事作业、适应军营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改变,表现为能够正确面对挫折,承受力增强了,能克服孤独,自卑感消失,学会了赞扬、宽容、关心别人,人际关系处理得比以前好了,做事不急躁,不易怒,学会了用积极的方法来调控自己的情绪,心情比以前舒畅了,重新认识了自己,更有自信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多了,更坚强成熟了等等. 另一方面,心理素质训练使军官组较多的倾向于采用混合型应付方式,如合理化,说明这种心理素质训练模式对提高战士的心理健康更适合[12].
对于即将走上职场的毕业生来说, 如何才能使他们掌握娴熟的面试技巧呢?我们建议应该加强训练, 掌握娴熟的面试技巧, 以增加面试的成功率。当然, 对毕业生的面试技巧训练, 不能单纯地针对技巧单方面进行训练, 而应该结合整个面试过程的各个环节来进行。我们认为, 整个面试工作可以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大部分, 三个部分的重要性是5∶3∶2, 只有对这三个环节都进行认真的训练, 辅以利导思维引导, 才能水到渠成。
一、面试前的准备工作是求职成功的基础
许多毕业生一直以为自己已经大学毕业, 万事俱备了, 因此往往忽视了这个环节, 导致准备不充分, 在面试中匆忙应战, 最终失去机会。其实, 面试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它关系到应聘者能不能有机会进入面试, 能不能最终获得满意的工作。因此, 在这个阶段, 应该着重训练如下几个步骤:
1. 知己知彼
知己即要了解自己的性格、爱好、专业和能力。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爱好、专业特点和能力, 才能清楚自己的竞争优势, 才能在茫茫职场中尽快找到合适的职业, 减少摸索的时间和成本。
知彼即要了解目标公司的情况。这是实际操作中学生们非常少关注的环节。如何了解对方呢?一是利用网络和媒体上的信息。从网上可以详细了解到该类别公司的发展历程、文化、技术、产品和目标的信息及相关行业发展趋势, 这些信息很重要, 是你的基本“内功”, 为以后面试做准备。二是进行现场考察。除了到该公司进行实地了解之外, 还可以先到人才市场去搜集、观摩公司招聘人员的问话内容和套路, 从中得到想要的信息。三是想办法找该公司的员工或与该公司有业务往来的朋友了解情况。企业不喜欢对其一无所知的员工, 面试时, 招聘人员一般会通过提问来考察求职者对公司的了解程度, 求职者若做有心人, 针对性地了解公司的情况, 做到不但知己, 而且知彼, 应聘成功的几率就会提高。
2. 求职简历的制作应规范而新颖
制作求职简历的目的是让招聘者产生强烈的愿望, 希望让你进入面试。用人单位每天会收到成百上千份求职简历, 平均用几秒钟对每份简历进行“扫描”分类, 一类是进“人才库” (垃圾箱) ;一类是要约见面试。最先进“人才库”的是那些格式不规范、打印不工整的求职信。因此, 求职信的制作不但要新颖, 能引起招聘人员的注意, 而且要格式规范、内容简明扼要, 写明学历、专业名称、培训情况、工作经历和爱好等, 特别应写明应聘的理由或你将能给公司带来什么益处;写法上要用倒叙的方式, 写读书工作经历要由近及远, 写技能要由强及弱, 让人耳目一新;一定要有针对性, 即要送哪家公司就写哪家公司的名称, 以示诚意, 不能“一份简历走天涯”;邮寄的简历还要写上收件人的姓名, 以示尊重, 也保证你的简历不会被人随便丢掉。
3. 模拟演练, 克服求职恐惧心理
每次去学校给学生们做模拟面试, 我们经常发现许多学生紧张得手足冰凉, 甚至发抖。究其原因, 并非他们的成绩或口才不好, 而是由于他们缺乏平时锻炼, 存在恐惧心理, 才导致在自己的学校模拟面试都紧张成这个样子, 如果就这样让他们参加关系到自己前途的实际面试, 那不吓得头脑一片空白才怪!故学生在面试前必须进行多次的演练。
如何演练呢?一方面, 要熟悉考官可能提出的问题, 一般有“你为什么要应聘我们公司?”“你有什么爱好?”“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你身边的哪个人对你的影响最大?”“举例说明你有过的能体现团队精神的经历?”“说说你最成功和最失败的一件事。”“如果我们和另一家公司同时录取你, 你将如何选择?”“你期望得到多少工资?”“你愿意从最基层做起吗?”和“你来我们公司之后有什么规划吗?”等问题。另一方面, 可以相互扮演招聘经理和应聘者, 模拟招聘过程的提问和应答, 指导老师及时给予点评。一定要通过反复演练提高心理素质, 直到应答如流, 形成条件反射。
俗话说,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只有准备工作做足了, 知己知彼, 才能够在面试的时候胸有成竹, 沉着应战, 提高求职成功的概率。
二、面试的现场表现是求职成功的关键
面试过程是公司全面考核应聘者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与考官“短兵相接”的过程中, 应聘者各方面的表现如何, 是公司决定是否录用的关键。因此, 应聘者除了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外, 在这个环节中还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商务礼仪要得体。商务礼仪范围广泛, 主要包括:守时;对待考官的态度要不卑不亢, 举止要得体, 见面时要主动打招呼问好致意;仪容仪表整洁大方, 中规中矩;着装应得体, 既显得精神饱满、有朝气, 又能给人“信得过”的印象。正确使用应聘礼仪, 将使你有机会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2) 把握好“五觉”中的细节。即听觉:谈吐语音、语调必须掌控好;嗅觉:千万要讲卫生, 勤洗澡, 换袜子, 去口臭;触觉:见面握手时用力要适度;直觉:要真诚、认真, 别夸夸其谈, 不要让家长或亲友陪同去面试, 以免被认为不成熟, 不能独当一面;视觉:眼光要自然, 表现严肃时, 眼光要集中在考官的额头上, 表现热情时, 眼光要集中在考官的下巴上, 一般性交谈, 则眼光要集中在考官的鼻子周围。“五觉”处理得好, 可以使考官从一见面就对你有好印象, 让你抢占先机。
(3) 充分运用口才技巧, 让考官在三分钟内喜欢你。遵循“口才=倾听+认同+反问+叙述”的公式, 即“先处理心情, 再处理事情”的原则, 将对方和自己的发言比例控制在6∶4, 使整个面试过程中保持沟通融洽。这一点很重要, 因为许多公司在选择员工的时候, 除了专业水平之外, 往往最看中的就是沟通能力。
(4) 重视考官无意中的谈话。这也是容易被学生们忽略的地方, 许多人往往不注意考官一开始似乎与正题无关的几分钟闲聊。实际上, 考官通过聊些交通、时事、热点新闻来观察你的气质、理念、沟通能力、身体语言、应变技巧和团体精神, 甚至会用蛮横傲慢的态度来刺激你, 试探你的忍耐性, 是在考验你的综合素质。
三、面试的后续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许多求职者经常只留意面试时的礼仪, 却忽略了善后工作。事实上, 面试结束并不意味着求职过程的完结, 求职者不应该袖手以待聘用通知的到来, 有些事情还必须加以注意:
打电话或写信表示感谢。为了加深招聘人员对你的印象, 增加求职成功的可能性, 面试后的两三天内, 你最好给招聘人员打个电话或写信表示感谢。感谢电话要简短, 最好不要超过3分钟。感谢信内容要简洁, 开头应提及你的姓名及简单情况, 以及面试的时间, 并对招聘人员表示感谢;中间部分要重申你对该公司、该职位的兴趣, 增加一些对求职成功有用的新内容;结尾可以表示你对自己的信心, 以及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做贡献的决心。这封信不仅是礼貌的表示, 也是你重申自己的优势或技能并获得重视的良机。
若不成功, 事后则亡羊补牢、吸取教训、屡败屡战终至成功。因为“成功=知识+人脉”, 故无论面试结果如何, 尽量跟考官保持联系, 虚心向考官请教自己失败的原因及如何改进, 说不定以后还有机会进入他公司工作甚至发展成朋友, 这对自己今后的就业大有好处。所以, 不要轻易放弃。
四、加强利导思维训练, 提高应聘者的心理素质
当然, 除了事前、事中和事后三部分的训练之外, 还应该特别加强利导思维训练, 提高应聘者的心理素质。据报道:2004年11月6日, 北京师范大学2004届毕业生王豪, 因奔波4个月还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 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 自杀身亡。这一事件引起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求职心理的关注。其实, 在目前的情况下, 求职失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但是, 能否正确对待求职失败, 却取决于各人的心理素质。有的人乐观, 即使经过多次挫折、失败, 仍不放弃, 继续反省改进, 卷土重来, 显示很高的AQ (逆境商数) ;而有的人却经受不了一点小失败, 稍微不如意, 就悲观抱怨, 放弃、压郁, 甚至自杀。这都是因为思考模式、思考内容不同而导致神经系统做出不同的运作, 继而分泌不同的激素, 影响到身体器官和行为。
其实, 人是完全能够控制自己的思考模式, 进而控制自己身体行为的。按照解剖学原理, 每个人的神经构造都是一样的, 如同每台型号相同的电脑, 其功能也一样。在同类型的电脑上输入相同的指令, 电脑的运作结果也会一样。人体也如此, 给神经系统输入相同的指令 (心理的暗示) , 经过身体的一番运作后, 得到的结果也应相同。基于这个认识, 我们也可以像控制电脑一样控制人脑, 进而控制人的行为, 关键是要输入积极的心理暗示。所以, 应该加强对求职者的心理引导, 进行利导思维训练, 使他们在遇到失败时, 能给自己的神经系统输入“正面”的指令, 即积极的心理暗示, 避免王豪悲剧的再次上演。
面试虽然只是毕业生走向职业生涯的一个步骤, 但面试情况的好坏却往往会成为能否成功求职的关键, 掌握娴熟的面试技巧, 将大大提高毕业生求职应聘的成功率。因此, 面试技巧训练应该成为就业培训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贯穿到整个职业教育过程中。
参考文献
[1]许国庆, 李国忠.无领到白领——中外著名企业招聘内参[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4.
[2] (美) 安东尼·罗宾斯.激发无限的潜力[M].李成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2.
一、在进行交流的时候,首先是确立和人交流合作的态度和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是教给学生合作的态度,要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要注意听听他人的发言,注意在交流与辩论中,要学会和颜悦色,要学会表达的方式与方法,这些都是交流和合作的基础。
在教学《倾听》一课的时候,我着重是先让学生小组发言,让学生在传话的过程中,不加以约束,当活动结束的时候,才提醒学生,在这次活动中,自己认为谁听得最认真,从哪里感觉到的,当自己面对一个不认真倾听的人的时候,自己的感受是什么?
在学生发言之后,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倾听是对于别人的尊重,在倾听的过程中也是与别人交流与合作的基础。
二、设计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更加意识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合作与交流是现代社会的特征,尤其是在一个社会细化性越来越高的社会中,只有学会了与别人合作才能生存下去,才能获得一定的社会效益,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程度。
我们学校有社会实践的菜园,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我进行了分组,其中一组是自己做自己的,无论是除草、背地,还是挖坑、播种都是自己独立进行,没有监督和合作。另外一种是进行分工合作,由组长根据工作量进行合理的分工,尽量缩小工作时间,只做单一的工作。
第二组无论是在工作效率还是效果上,都远胜第一组,在学生谈的时候,学生很自然就认识到了分工和合作的重要性。
三、要培养学生在合作中的分工意识和竞争意识
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这些学生在与家长生活中,养成了不服从管教的习惯,但是在分工中,可能有自己不满意的分工,教师要知道每个人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正确认识自己在合作小组中的作用,能够学会适应自己的分工意识。
总之,成功训练课就是实践性强,手段多样,用潜移默化的教学方式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认识到个人力量的渺小,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这对于学生立足未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成功训练教学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吉林省小学二年级成功训练上册教学计划11-21
成功心理训练10-28
二年级上册成功训练教案10-29
成功心理训练综合教育论文10-01
小学六年级上册成功训练教案12-12
《愿望与成功之间》阅读训练附答案02-10
教学技能训练实训总结03-10
小学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学总结12-09
长跑教学训练09-08
武术训练与教学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