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复习提纲

2024-10-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伦理学复习提纲(精选6篇)

伦理学复习提纲 篇1

题型说明: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四、案例分析题(10分)

名词解释部分

公共伦理:用以规范公共管理主体的行为,以保证公益事业的公正性,合理有效的实现公益事业目标的准则体系。P12 公共伦理学:公共伦理学是研究公共管理中管理者和管理对象之间道德关系的一门交叉学科,其任务是确立公共管理主体在处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中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公共组织: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以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非营利组织.p44 准政府组织:运用授权所得的行政权力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增进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以社会公共事务为管理对象,以非权力手段为组织运作基础的公共组织。P56 阶级:阶级是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的人们的集团,其中一个集团由于占有生产资料因而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阶层:在一定社会结构中,经济地位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相同的集团或群体。P70 社会制度:社会制度就是与社会结构相适应的、维系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而由社会管理组织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形式或规范体系。p97 制度伦理:制度伦理就是制度的道德性与道德的制度化相协调的一系列规范和规则的制度安排,是社会道德价值与道德建设的规范体系的辩证统一。P107 公共权力:公共权力是公共组织处理社会公共事务,服务社会公众的权力,是国家意志和公共意志的体现,是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工具性手段。P129 公共事务:公共事务就是政府组织或其它公共部门为保护社会和市场的正常程序,维持公共环境的可持续能力而实施公共管理的目标和过程体系。P154 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公众的、共同体的,以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表现出来的利益,是公众所必需的、个人可以享有的社会价值。P88 公共责任(广义):公共组织在解决公共事务过程中,对其实施公共管理行为的必然结果所负有的责任,即公共管理主体对公共利益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P167 公共项目:政府及公共部门为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完成社会公共事务而实施的项目。P158 公共项目评估:评估主体依据评估指标体系所设定的数量和质量,对公共项目满足公共需要的价值和作用进行评价、判断和预测的规范性过程。P159 公共环境:是以文化内容为核心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构成的复杂社会体系,是人类创造并依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社会要素的总和。P221 公共管理者素质:公共管理者素质就是担当公共管理者角色的个体为履行其特定职能、发挥其影响和作用所须具备的主观条件,是基于普通素质、又按公共管理者角色的特点而形成和具备的适合于履行管理职能或胜任管理活动的个体特质。P189 责任政府:以(公共)责任为本位的政府,在根本上颠覆了传统政府以权力为本位的逻辑。强调责任是政府的基础,权力是政府履行责任的工具。

简答题与论述题部分

1、西方管理思想中的人性假设理论,管理主体对人的动机、情感、思想、行为目的、行为属性所持的看法。P7 • X理论:设定多数人生性好逸恶劳、好吃懒做,毫无责任心,工作的目的只在于实现基本的物质需要,他们期望别人领导和指挥,人成为被动管理的工具。换言之,人们追求自己的利益,人是“经济人”的角色,只要满足和实现人的利益,就能实现管理的目的。

• Y理论:认为好逸恶劳并非人的天性,工作可以是人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劳动报酬、工作环境等等可能影响人的积极性,改善工作环境,激发人的创造性,是可以实现管理目标的。其实质是以“自我实现人”为前提的。

• Z理论:以人为中心,强调生产率与信任、微妙性、亲密性密切相关,突出“社会人”的人际关系伦理协调,这实质是一种“伦理人”设计和人道化管理模式。

2、公共伦理的基本原则p26 1)为人民服务原则;2)公正原则

3、公共伦理的主要特征 1)、公共伦理是规范公共组织行为的准则体系 2)、公共伦理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 3)、公共伦理不是社会公德 4)、公共伦理是社会管理组织的职业道德,是特殊的职业道德

4、公共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p45 1)伦理要素

A权力要素

B.人的要素

C.物质要素

2)非伦理要素

3)管理得以实施的要素

A预期结果要素

B.职能要素

C构成方式要素

D.运行规则要素

E.技术和信息要素

5、政府组织伦理的功能p53 A.导向功能;B规范功能;C凝聚功能;D选择功能

6、公共伦理客体的特征p81 1)服务对象性;2)社会性;3)从属性; 4)独立性;

5)系统性;6)补充性

7、公共伦理主体与公共伦理客体之关系p83 A.这两种角色是一个确定的共生体 B.公共伦理主体与客体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C.两者是矛盾与协作的关系

8、阶级的实质和基本特征p89 1)阶级的实质: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即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2)特征:A.在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B.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

C.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D 取得自己所支配的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不同

E 不同的阶级在公共权力的配置中的地位不同,其政治立场和利益要求也不同。

9、非政府组织的特征p57 公益性;服务对象的非主流化;自愿性;非权力性;非行政性

10、非政府组织的职能优势有哪些p59 A非政府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B 非政府组织促进了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C 非政府组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D 非政府组织为政府分忧解忧,具有承受风险的优势;

E 非政府组织是扩大国际交往的重要渠道,在促进国际间的合作和新制度的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F 非政府组织促进文化交流,成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11、罗尔斯正义原则的内容p110 A.每个人对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即平等自由原则)——差等原则

B.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 使他们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并且依系于在社会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机会的平等原则。

12、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中国社会主义条件下)P90 A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统一的

B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C 公共利益是构成公共利益的因素

D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统一的基础是公共利益

13、制度安排的伦理评价标准及其内容;P107(需要仔细看书)内容:

一)公正原则

二)效率原则

14、与偶发聚集体相较,群体具有哪些特征;P74 A.明确的成员关系

B 持续的相互交往

C 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D 一定的分工协作 E 行动的一致性

15、公共权力分化的主要表现及其意义;P131 主要表现在手段的分化和职能的分化。手段方面,政府对社会的管理由行政手段来处理公共事务转化为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社会中介组织参与管理来共同处理公共事务。职能的分化,政府的公共权力由单纯的控制型管理职能向协调服务型管理职能转变。

意义: A公共权力分化既是政府改革的结果,也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必然;

B 公共权力分化既是政企分开,改革政府干预经济职能的结果,也是市场经济稳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C公共权力分化既是国家与社会相对分离的历史必然,也是非政府组织、社会中介机构发展的要求。

16、权力滥用的表现及其危害 i.表现:1)行使权力的范围过大;2)权力行使的手段不正当;

3)权力行使不能正确到位;

4)权力行使的目的错误 ii.危害:1)导致了政府的信任危机;2)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

3)造成政治资源的流失;4)引发重大责任事故。

17、领导方面的角色(公共管理者)P182细看

领航者

促进者

教育者

激励者

示范者

象征者

责任人

服务者

18、决策方面的角色(公共管理者)P184 信息中心

预测者

决断者

创新者

执行者与监督者

19、转型时期我国公共管理者的角色转换P187 A 有运动员向裁判员转变

B 由实干家向战略家转变 C 由控制者向激励者转变

D 由官员向公仆转变 E 由命令者向指导者转变

F 由领头羊向领头雁转变 20、公共管理者道德素质的特殊意义P197 1)道德素质是公共管理者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内在手段 2)道德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管理者自身的价值 3)道德素质是公共管理者影响力的主要源泉 4)道德素质是公共管理者实现有效管理的根本保证 5)道德素质是管理者创造积极健康的组织氛围的基本要素 6)公共管理者道德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风气的好坏

伦理学复习提纲 篇2

溶剂、溶质的定义

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汽油。

溶质可以有一种或多种, 但溶剂只能有一种。

溶质和溶剂在被分散前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溶液、溶质、溶剂的质量关系: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区分溶剂和溶质

固体 (或气体) 与液体混合———固体 (或气体) 是溶质, 液体是溶剂。

液体和液体混合———质量小的为溶质, 质量大的为溶剂。如果其中一种液体是水, 那么水是溶剂。

当两种物质完全反应后, 新生成的物质是溶质, 而析出的沉淀或产生的气体不是溶质, 溶剂仍是水。例如锌溶于稀硫酸后, 所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锌。

溶液的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如果没有指明溶剂, 我们就认为水是溶剂。

水和酒精能以任意体积互溶。

探究水与乙醇能否互溶时, 要先滴入红墨水 (目的:为了显色, 利于观察) 。

2.悬浊液、乳浊液与乳化作用

悬浊液:由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

例如钡餐 (硫酸钡的悬浊液) 、粉刷墙壁用的涂料、黄河水都是悬浊液。

乳浊液:由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悬浊液和乳浊液都不是溶液, 不具备均一、稳定的特征。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用洗涤剂洗衣服时, 油污没有溶解在水中, 没有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

用洗涤剂和汽油洗衣服的区别:

汽油———用汽油洗衣服时, 油污能溶解在汽油里, 形成溶液, 随着汽油挥发油污就能被带走。

洗涤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它能使油污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 随水流去。

3.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扩散过程———溶质的分子 (或离子) 向水中扩散———吸收热量。

水合过程———溶质的分子 (或离子) 和水分子作用, 生成水合分子 (或水合离子) ———放出热量。

如果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 溶液的温度就会升高。 (例如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

如果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 溶液的温度就会降低。 (例如硝酸钾)

氯化钠等溶于水时, 不会有明显的吸热、放热现象。

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有的实验为了节省能源, 可以采用氧化钙和水反应来提高温度。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 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 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 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叫做不饱和溶液。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继续加入该种溶质, 如果该物质的质量减少, 那么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如果该物质的质量不变, 那么溶液是饱和溶液。

由于水可以和酒精以任意比例互溶, 所以水和酒精不可以形成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化

(1) 氢氧化钙和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所以若把氢氧化钙和气体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在改变温度时要升高温度。

(2) 不饱溶液与饱和溶液转化时最可靠的方法是蒸发溶剂、加溶质、加溶剂。

(3) 若想把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可以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并过滤。

(4) 若想把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也可以加入Ca O并冷却。

(5) 氢氧化钙不是晶体, 从氢氧化钙溶液也不会析出晶体, 所以只能称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1)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2) 在一定温度时, 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可溶物和不溶物:过滤法 (溶解、过滤、蒸发或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铁屑和其他固体:用磁铁反复吸引

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硝酸钾:蒸发溶剂结晶法 (蒸发溶剂)

除去硝酸钾中少量的氯化钠: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 (高温溶解、降温、过滤)

(结晶:热的溶液冷却后, 已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 这一过程叫结晶)

后两者往往应用在分离两种可溶于水的物质, 并且其中一种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 另一种受温度影响小。我们希望析出的晶体是量多的一种, 所以选用的方法要适合量多的那种。

在一定温度和溶质相同的条件下, 100g的饱和溶液和200g的饱和溶液, 二者都蒸发10g水, 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在60℃和溶质相同的条件下, 把100g的饱和溶液和200g的饱和溶液降低到20℃, 若前者析出晶体的质量为M, 后者析出晶体的质量为N, 那么N=2M。

2.固体的溶解度。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 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

温度———必须指明具体的温度, 溶解性才有意义。

溶剂的质量是100g。

固体在溶解在溶液中, 必须达到饱和状态。

溶解度的单位通常是g。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内因) 溶质性质、溶剂性质; (外因) 温度。

一般来说, 温度越高, 固体的溶解度越大。

溶解度的相对大小:温度是20℃, 并且溶剂的质量是100g。

在20℃下, 溶解度小于0.01g, 被称为难溶 (或不溶) ;溶解度介于0.01~1g之间, 被称为微溶;

溶解度介于1~10g之间, 被称为可溶;溶解度大于10g, 被称为易溶。

有关溶解度曲线的常见试题 (见图)

t3℃时A的溶解度为80g。

P点的含义是:在该温度时, A和C的溶解度相同。

N点为t3℃时A的不饱和溶液, 可通过加入A物质, 降温, 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曲线上的点代表对应温度的饱和溶液, 曲线以下的点代表对应温度的不饱和溶液。

加溶质相当于把点向正上方移动 (但是点不能被移动到图象上方) , 加溶质相当于向下竖直移动, 降温相当于向左水平移动, 升温相当于向右水平移动。

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B>C>A。

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

从B的溶液中获取晶体, 适宜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

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 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 , 无晶体析出的有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A

除去A中的泥沙用过滤法;分离A与少量B的混合物, 用结晶法。

氯化钠等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硝酸钾等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它们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气体的溶解度

定义:在压强为101k Pa和一定温度时, 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气体的溶解度没有单位。

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内因) 气体的性质、水的性质; (外因) 温度、压强。

一般来说, 温度越高, 气体的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 气体的溶解度越大。

第三节溶质的质量分数

牢记下面的公式:

使用该公式时的注意事项:

溶质的质量是指形成溶液的那部分溶质, 没有进入溶液的溶质不应考虑。 (计算溶质质量时要考虑溶解度)

溶液的质量包括溶液中所有溶质的质量。

上下的单位要统一。

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6%, “16%”的意义:每100份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含16份质量的氯化钠。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用固体配制溶液

仪器: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

用浓溶液稀释

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步骤:计算、量取、稀释、装瓶贴标签。

标签一般包括药品的名称 (化学式) 和浓度。

溶液的稀释计算

稀释的方法:加入溶剂或加入低浓度溶液。

依据:稀释前后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不变。

关系式

(1) 加水稀释:浓溶液液质量×浓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稀释后溶液质量×稀释后溶液质量分数%

浓溶液质量×浓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加入水的质量) ×稀释后溶液质量分数%

(2) 加入低浓度溶液稀释:浓溶液质量×浓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稀溶液质量×稀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浓溶液质量+稀溶液质量) ×混合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混合计算

依据:混合前各溶液溶质的质量之和, 等于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总质量。

已知的问题

(1) 如果用固体配制溶液时, 固体带有结晶水 (例如硫酸铜晶体) , 那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

(2) 量取液体时, 如果仰视读数, 量取的液体会偏少;如果俯视读数, 量取的液体会偏多。

(3) 用固体配制溶液时, 天平未配平、物码颠倒等情况会影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有关化学方程式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结合的计算

[例题]把2.8g铁片放入20g稀盐酸中, 恰好完全反应, 求:

(1) 原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设参加反应的HCl的质量为x, 生成的Fe Cl2的质量为y, 生成H2的质量为z。

答:原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5%,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7.97%。

[注意事项]

(1) 铁片放入盐酸中, 发生了化学反应。溶液中的溶质不是铁, 而是氯化亚铁。

(2) 不要设“盐酸的质量为x”, 因为盐酸是混合物, 而溶解到盐酸中的氯化氢才是纯净物。

伦理学复习提纲 篇3

【关键词】知识结构提纲教学法 复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191-01

面对高考进行的复习,教师不是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单的重复,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重组,连接成“知识网”,帮助学生记忆,提高学生高考复习效率。

一、问题提出

研究表明听觉获得的知识信息,仅能记住15%,只靠视觉获得的知识信息,仅能记住25%,如果把试听结合起来,则能够记忆的信息量不是两者之和,而是65%。①高考化学复习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就必须选择恰当的教学法。

二、常见几种知识结构提纲教学法的运用

1.辐射式提纲教学法在化学复习中运用

高三一轮复习时,各知识点就如散落一地的拼图块,彼此孤立、分散。所以教师在复习开始就要和学生一起分析、梳理高中化学,整理成知识联系图,如图1。

2.表格式提纲法在实验事实性知识复习中运用

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可以分为两大类:实验事实性知识与概括类知识②。像元素及其化合物这一类实验事实性知识,学生常常容易相互交叉混乱。因此,在复习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寻找合适的记忆方法。例如,在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的复习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表格式提纲法,把相关性质整理对比进行记忆,如下。

镁、铝化学性质比较

(1)与O2:常温下生成氧化膜,点燃燃烧,

2Mg+O2===2MgO(点燃);常温下生成氧化膜,

4Al+3O2===2Al2O3(点燃)

(2)与其他非金属:Mg+Cl2===MgCl2(点燃);

2Al+3Cl2===2AlCl3(点燃)

(3)与水反应:Mg+2H2O(热水)===2Mg(OH)2+H2;2Al+6H2O(沸水)===2Al(OH)3+3H2

(4)与强氧化性酸:跟浓硫酸、浓硝酸反应,不放出氢气;常温下被浓硫酸、浓硝酸钝化,加热反应,不放出氢气。

(5)与非氧化性酸:Mg+2H+===Mg2++H2;

2Al+6H+===2Al3++3H2

(6)与碱:不反应;2Al+2H2O+2OH-===2AlO2-+3H2

(7)用途:制造合金,制造照明弹、焰火等;制造合金,电力工业上作导线、电缆等,贮存和运输浓硫酸,铝箔常用作食品饮料的包装等。

3.网络式提纲教学法在有机化学复习中运用

高中化学教材将有机化学分散在必修2和选修5中,在复习中如按照教材編写顺序,就必须兼顾两本教材,重复复习关于烃、醇、酸的知识,增加学生不必要的劳动。复习中引导学生先进行自主复习,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寻找不同类有机物之间的关系,使有机化学形成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网络结构图,如图2。

三、小结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是由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条件构成的,这些因素的有机组合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局限性,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因而在高三化学复习中要针对不同的知识点,以知识结构提纲教学法为主,选择其他方法与其进行优化组合,从而真正提高化学课的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董奇.2000.脑与行为——21世纪的科学前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8-20.

心理学考试复习提纲 篇4

一、判断题(20分)

 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属性的科学。()

 心理学的一般方法论是主观唯心论。()

 个案研究法是把个体作为一个研究单位进行研究,不可以将群体作为单位。

()

 调查法的研究对象可来源于志愿者。()

 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

 行为主义的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强调人已有的知识结构在其自身行为过程与认知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 人本主义的核心理论是自我实现理论。()

 控制加工可以节约注意资源,但不能提高加工速度。()

 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

 逻辑决定论是皮亚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前面学习的内容对后面学习的内容造成的干扰性遗忘叫倒摄抑制。() 马斯洛认为人的最低层次的需要是安全需要。()

 潜在能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只有在遗传和成熟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才能变成实际能力。()

 负强化就是惩罚。

 心理发展具有定向性与顺序性。()

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激励的策略。()

 影响一个人性别角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社会文化因素。()

 害怕和焦虑是两种几乎一样的情绪状态。()

 教学效能感是最重要的教育信念之一。()

 非智力因素可以通过教育手段加以培养。()

 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 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大约在青少年末期就结束了。()

 凡是教学效果好的老师,都会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认真的研究。()

 穿着、行为古怪的人容易得到帮助。()

 心理辅导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有一定心理问题的人。()

 心理过程是在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有影响着个性

心理特征的进行与发展。()

 眼睛的适宜刺激是光波。()

二、单选题

1、心理学是研究及其规律的科学。

(1)行为(2)客观现实(3)心理现象(4)抽象思维

2、心理现象分为。

(1)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2)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3)心理过程与个性倾向性(4)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3、个性心理是通过_ 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认识过程(2)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4)心理过程

4、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_。

(1)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2)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3)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4)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5、_ 被誉为近代心理学第一人或心理学之父。

(1)弗洛伊德(2)华生(3)冯特(4)马斯洛

6、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是。

(1)冯特(2)华生(3)弗洛伊德(4)马斯洛

7、_被称为“心理学界的第一大势力”。

(1)精神动力学派(2)行为主义学派(3)人本主义学派(4)认知主义学派

8、心理学的认知学派强调研究人类的。

(1)认知过程(2)行为(3)思维活动(4)潜能

9、一个人刚刚能够看见的光线亮度是他视觉的。

(1)差别感受性(2)绝对感受性(3)差别阈限(4)绝对阈限

10、“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感觉的______现象。

(1)反应(2)对比(3)适应(4)刺激

11、短时记忆的信息如果加以组织,记忆的容量可以扩大到_______。

(1)3±2(2)5±2(3)7±2(4)9±212、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粗枝大叶为特征的气质类型是。

(1)胆汁质(2)黏液质(3)多血质(4)抑郁质

13、价值观属于。

(1)个性心理特征(2)个性倾向性(3)心理过程(4)性格

14、主题统觉测验属于。

(1)投射测验(2)自陈测验(3)能力测验(4)智力测验

15、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教学方法是。

(1)发现法(2)头脑风暴法(3)掌握法(4)先行组织者

16、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

(1)能力(2)努力(3)任务(4)运气

17、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是。

(1)社会促进(2)社会抑制(3)社会进步(4)社会退步

18、心理辅导的对象是。

(1)精神疾病患者(2)心理疾病患者(3)心理失调者(4)正常人

19、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1)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2)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3)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4)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20、个体无力应付困境的一种状态,称为。

(1)自卑(2)危机(3)困扰(4)心理疾病

三、多选题

1、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_______。

(1)本我(2)自我(3)忘我(4)超我2、自动加工的加工方式是_________。

(1)依赖大量注意资源(2)不需要大量注意资源(3)应用灵活

(4)加工模式难以改变

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

(1)动机(2)定势(3)功能固着(4)问题呈现的方式

4、印象具有______三大特点。

(1)间接性(2)直观性(3)稳固性(4)综合性

5、儿童依恋的类型大致有________。

(1)安全依恋(2)焦虑—回避型依恋(3)焦虑—矛盾型依恋

(4)焦虑—不安型依恋

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__________。

(1)主动性(2)社会性(3)情境性(4)强化作用

7、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历_______等三个阶段。

(1)有趣(2)情趣(3)乐趣(4)志趣

8、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

(1)熟悉性(2)相似性(3)互补性(4)对等性

9、群体决策的优点有________。

(1)多方面收集信息(2)利用集体智慧(3)增加群体凝聚力(4)费时费力

10、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适宜采用________。

小学生心理学复习提纲 篇5

第一章

心理学、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小学儿童心理学、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遗传与环境的争论(主要理解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理论)

第二章

小学儿童的大脑活动特点;大脑工作能力的变化规律(主要为一节课中的节律变化)

第三章

1、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包括哪四个阶段?它们的时间、名称、特点是什么,(主要是

第三阶段)以及对教育的启示;同化、顺应、心理运算;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及对教育的启示。

2、注意;小学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特点;小学儿童注意稳定性的发展;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儿童的注意

3、知觉;知觉的基本特性;方位知觉的发展;小学儿童观察力的发展阶段;指导小学儿童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技能。

4、记忆的分类(主要是书上第二和第三种分类,短时记忆广度);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小学儿童记忆在量上的发展特点;小学儿童记忆策略发展的趋势或特点(以笔记内容为主)。

5、小学儿童想象能力的培养。

第四章

1、小学生口语发展的特点及培养。

2、小学生书面言语与口语发展的趋势(看笔记);小学儿童识字的基本情况(即特点)

3、小学生内部言语发展的阶段。

第五章

智力发展的趋势(贝利的智力成长曲线);智商的稳定性;智商发展的个体差异(以书上内容为主);韦克斯勒的智力分类。

第六章

个性(人格);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前五个阶段、名称、主要的发展任务、培养方法); 影响个性发展的因素;

自我意识;小学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伦理学复习提纲 篇6

第一章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①萌芽阶段:人们对教育的认识,还处于初级理论思维阶段,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其代表作有中国的《学记》和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②形成独立学科阶段:教育学逐渐从哲学等思想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

学,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问世。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教育学代表作还有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③科学教育学的创建与发展阶段:19世纪后半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

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代表作有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学》。

④现代教育学发展的阶段:二战后,教育学已形成庞大的教育科学体系,产生了

很多的分支学科。这一时期的教育学,无论是研究的广度还是研究的深度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其代表作有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教育过程》(1963年)和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1975年)等作品。

3、历史上的“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争。在近代教育史上,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主张的班级授课制为基础,在教师主导下系统地传授知识,即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的教学模式,被称之为“传统教育”;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流派,强调“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从做中学”等教育和教学原则,提出了儿童为中心的“活动教学”,被称之为“现代教育”。“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争,是世界近代教育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教育思想流派和教学模式的论争,对教育理论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人民教师学习教育学的重要意义

1、掌握教育理论是人民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2、掌握教育基本原理,认识教育的客观规律,运用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培养和增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点,充分认识教育在我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增强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信念,为进行教育改革,全面深入地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四化建设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章 教育

一、教育的基本涵义:

1、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个性心理品质的活动。

2、教育的基本涵义:①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②教育是传递社会经验的手段;③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二、教育的起源:

1、历史上关于教育起源的不同主张。①生物起源说;

②心理起源说;③劳动起源说。

2、教育起源于劳动,其基本观点是:

①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活动,它具有社会性的特点; ②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③在原始的教育中,传递生产劳动经验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④学校教育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产物; ⑤教育要实现社会需要,最终要通过人的培养来实现。

三、教育的发展过程。

1、原始形态的教育(原始社会的教育)

2、古代教育(含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教育)

3、现代教育(含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发展中国家的教育)

四、教育的功能。

1、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①教育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巩固经济基础;

②教育可以成为社会政治斗争的手段,影响民主法制建设;

③教育能够保存、传递以至创造人类文化; ④教育还可以起到保护环境,控制人口的作用。

2、教育的人人的发展功能:①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

1、生产性;

2、民主性;

3、科学性;

4、革新性。

六、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

1、全民性;

2、义务性;

3、全面性。

七、我国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奠定基础,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八、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方针:

1、贯彻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

向世界,面向未来。

2、实施科教兴国;

3、推进素质教育。

第三章 学校与学生

一、学校的涵义和功能

1、学校的涵义:学校是人类社会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

2、学校的基本功能:是利用一定的教育教学设施和选定的教育内容实施教育教

学活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的概念: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教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

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

2、学校文化的种类:①精神文化:包括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主要是以人或人

际关系为基础构成的文化形态。

②物质文化:是指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③制度文化:是指学校中的规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

三、学校管理。

1、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是指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

2、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①思想品德教育管理

②教学工作管理 ③教务行政管理 ④总务工作管理

3、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①行政方法;

②法律方法; ③教育方法; ④经济方法; ⑤学术方法。

四、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学校对儿童施加的影响是他们成长和发展的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因素;

2、家庭是影响儿童发展的最初的也是重要的因素; 3社会也是影响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家庭教育的类型。

1、独裁型;

2、保护型;

3、和平共处型;

4、合作型。

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配合的方法。

1、互访;

2、家庭会;

3、家长委员会。

七、历史上不同的儿童发展观。

1、遗传决定论:认为人的个体的差异是由个体的遗传素质或人的自然素质中的某些特点所决定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霍尔。

2、环境决定论:认为儿童的生活环境和后天获得的教育引导对其发展起着绝对影响作用。代表人物是英国教育家洛克和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3、辐合论:又称二因素论。认为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两种因素对儿童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是其内在品质与外在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

以上三种观点都没有对儿童的发展机制作出科学的解释。

八、儿童发展的内涵。

1、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2、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

3、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九、儿童发展的特点。

1、顺序性;

2、不平衡性;

3、阶段性;

4、个别差异性;

5、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十、教育与儿童的发展。

1、教育目标要真实反映社会的要求;

2、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3、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

4、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十一、教育过程中如何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1、要尊重儿童的感受;

2、要尊重儿童的选择;

3、要鼓励学生的创造。

第四章 教师

一、教师的社会作用。

1、通过教育活动选择、传播、提升和创造人类文化;

2、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文化知识以培养人;

3、通过传递文化和培养人全面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

2、创造性;

3、示范性;

4、长期性。

三、教师素质。

1、文化素质:小学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知识,既应是“专长”,还应是“通才”。

2、教育素质:①具有教育理论知识;

②具有教育实践能力;

③能运用教育机智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 ④具有教育科研能力。

3、职业道德素质:①爱岗敬业;

②热爱学生; ③严谨治学; ④团结协作; ⑤为人师表。

四、社会主义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1、民主平等;

2、尊师爱生;

3、心理相容;

4、教学相长。

第五章 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即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教育方针的区别与联系。

1、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而教育目标则是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学校教育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教育目的必须集中反映时代、社会和个体发展的总体要求,教育目标则是教育活动的具体努力方向。教育目标的制定既要考虑教育目的的总要求,又要考虑具体学校教育的任务和特点,考虑特定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和知识水平。终极性的教育目的只有转化为一系列具体的教育目标才有意见。

2、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它反映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总反向,具有政策的规定性和贯彻的强制性。

三、不同的教育目的论。

1、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其基本主张是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宗

旨,教育目的应当依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代表人物有拍拉图、那笃尔普、涂尔干等。

2、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认为个人价值远高于社会价值,教育目的应根据个

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代表人物有 卢梭、福禄培尔、裴斯泰洛齐等。

3、教育无目的论:并非主张真正的教育无目的,而是认为无教育过程之外的

‘外在’目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杜威。

四、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1、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2、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3、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

4、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五、“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

1、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2、指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六、我国的教育目的。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是我国新时期的教育目的。

第六章 教育的组成部分

一、小学德育任务和主要内容。

1、小学德育的任务: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

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

2、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①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②公民道德和政治品质的教育; ③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

二、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1、途径:①思想品德课;

②其他各科教学;

③校会、班会和少先队活动。

2、方法:①说服教育:即通过讲解、谈话、讨论等方式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这是社会主义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方法。

②情感陶冶:是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其实施途径包括教师的师爱、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③榜样示范: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影响、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易于学生领会和模仿。④实际锻炼法:是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和交往受到实际的锻炼,从而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达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目的。这种方法对于巩固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是最有效的方法。

⑤奖励与惩罚:表扬和奖励是对学生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给予肯定的评价,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扬。批评与惩罚是对学生不良思想品德和行为给予否定的评价,目的是使学生克服缺点和错误,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明确努力方向。

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应注意:a、要做到公正合理、切合实际;

b、要得到学生集体的支持; c要恰如其分并有教育意义。

三、智育与智力的含义。

智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智力是人的智慧能力。它可以表现为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各种认识方面能力的综合,也可以表现为一种系统处理和加工信息的综合心理能力。

四、智育与教学的区别与联系。智育与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智育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

但两者不能等同,一方面,教学也是其它各育的途径,另一方面,智育与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才能全面实现。

错误地把智育和教学等同将阻碍全面发挥教学的作用。

五、小学智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1、传授知识;

2、发展技能;

3、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

六、体育及学校体育的特性。

1、体育的概念:是指以增强体质、发展技能、锻炼体魄为目标的教育。

2、学校体育的特性:①教育性;②技能性;③娱乐性。

七、小学体育的任务:

1、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

2、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

3、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八、美育及美育的类型。

1、美育:是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

2、美育的类型:①艺术美育;

②自然美育 ③社会美育 ④教育美育。

九、小学美育的任务。

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第七章 课程

一、课程的概念:就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的。

二、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

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2、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3、分科与综合的关系;

4、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关系。

三、影响课程设计的主要因素:

1、一定社会的生产和政治、经济的发展制约着课程的设计;

2、科学发展状况对课程有重要影响;

3、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可能,也是影响课程的重要因素。

四、课程的内容和结构。

1、课程的内容:包括课程的设计、课程的目的、课程的评价和课程的实施。

2、小学阶段课程的主要类型:①学科课程②活动课程③综合课程。

3、课程的基本结构:①课程计划(教学计划)②课程标准(教学大纲)③教科书。

五、当前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

①重视教学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②强调课程体系的结构化 ③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④重视基础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⑤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增加职业技术教育内容 ⑥重视学生个别差异,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广泛开设选修课 ⑦重视加强教学科目和课外活动的联系。

六、实施小学课程应当注意的几点问题。

1、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2、面向全体学生,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打好基础;

3、保证不同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八章 教学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二、教学的意义。

教学: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与学校其他工作如课外活动,少先队活动相比,教学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决定作用,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凭着教学活动实现的。

三、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

1、学习基础文化科学知识;

2、培养各种基本能力(如学习能力;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

3、养成和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教学活动的本质。

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它与人类一般的认识活动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1、教学认识是学生的认识,必须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认识方式。

2、教学认识是间接的认识。认识的对象是间接的,认识的方法是间接的,尽管如此,但不等于可以无视儿童的直接经验。

3、教学认识是有领导的认识。是在教师领导下进行的。

4、教学认识是教育性的认识。在这种认识中,学生不仅掌握各种科学知识,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各种能力也在经历变化发展。

五、教学模式的种类。

1、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

即诱导学习动机→领会新教材(感知、理解)→巩固知识→检查。

2、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

即设计问题的情境→确定问题或课题→拟定解决课题方案→执行计划→总结与评价。

3、折衷于两者之间接教学模式

①布鲁纳的结构化教材和发现学习模式。即明确结构→建立假说→验证假设→作出结论。②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

即解释范例的个别事物→解释范例的类或属→掌握规律范畴→获得理解。

六、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量力性原则;

5、巩固性原则;

6、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7、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8、因材施教的原则。

七、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

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以班为单位,按照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课程表,分科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即有优越性,也有局限性。

优越性:①教学经济、效率高,有利于教育的普及;

②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

③学生的知识、年龄、能力水平接近,有利于彼此互相交流和启发。

局限性:①学生较多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现成知识,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②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机会少;

③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多样化,缺少灵活性; ④过分强调统一性,难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2、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①分层教学: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

②小组合作学习: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为主体,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机制,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组织形式。

③小班教学:学生人数通常在15—25人之间,由教师包班(取消教师分科任教)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

3、复式教学:是把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合编在一个班级,采用直接教学和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的方式,在同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复式教学的基本特征:直接教学与学生自动作业交替进行。

八、教学方法:

1、概念: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法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习方法。

2、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①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教条主义和形而上学。

3、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①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它包括了讲述、讲读、讲解三种方式。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

②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其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独立思考进行学习。

③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④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观察和研究这种操作引起的现象和过程,以获取知识的教学。

⑤实习作业法:是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内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已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

⑥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各种练习,从而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⑦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到校外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从而获取知识或验证已经学过的知识的教学方法。

4、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

①发现学习:是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即是学生根据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围绕一定的问题,积极思考、自行发现,从而掌握概念、原理、原则和法则,发展智力和能力的教学方法。

②探究——研讨法:即给学生足够的感兴趣的材料,让他们进行各种尝试,并通过集体交流和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③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即通过各种信号图式,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把需要重

点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让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④暗示教育法:是保加利亚医学博士洛扎诺夫创立的教学方法。即运用暗示手段,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⑤非指导性教学法: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创立的一种教学方法。即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的一种教学方法。

九、现代化教学手段:指以广播、幻灯、录音、录像、电影、电视、语言实验室,自动教学模型和电子计算机等各种现代化的技术运用于教学的活动。

十、教学工作实施的一般过程。

1、备课;

2、上课;

3、作业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考核与评定。

十一、如何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要做三个方面的工作:

1、钻研教材;

2、了解学生;

3、设计教学过程。即要编写的三个计划:①学期或学年计划;

②单元或课题计划; ③课时教学计划(教案)十二、一堂好课的标准。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1、教学目的明确;

2、教学内容正确;

3、教学方法适当;

4、教学过程紧凑;

5、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

第九章 课外活动

一、课外活动的概念:是指学校根据学生的意愿,在课堂教学之外利用课余时间

为其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以期使学生得到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

二、课外活动的特点。

1、自愿参与;

2、自主活动;

3、形式多样;

4、内容开放。

三、课外活动的教育作用。

1、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2、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3、培养学生的组织、合作、礼让等社会交往能力;

4、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课外活动的内容。

1、科技活动;

2、学科活动;

3、文体活动;

4、课外阅读活动;

5、游戏活动;

6、社会活动;

7、主题活动。

五、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1、个人活动;

2、小组活动;

3、群众性活动。

六、课外活动的设计原则。

1、以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基础;

2、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动手能力、个性特点和活动方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

七、课外活动的指导原则:

1、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和兴趣特长;

2、注重学生的平衡发展,兼顾全面发展和特殊能力的养成;

3、重视游戏和自由活动。

第十章 班主任与少先队工作

一、班集体的特征。

班集体就是指由全班学生组成的集体。

但并不是说把学生编入一个教学班,自然就是班集体。

班集体的形成主要有以下特征:

1、目的性;

2、组织性;

3、纪律性;

4、民主性。

二、班主任的工作任务。

1、思想品德教育;

2、文化学习指导。

三、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4、营造优雅的班级环境;

5、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6、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四、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要求及方法:

1、确立目标;

2、建立班委会;

3、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4、组织开展班级活动。

五、少先队活动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1、基本内容:①基础的共产主义教育;

②劳动教育; ③科学教育; ④体育和美育活动

2、基本形式:①队会;

②礼仪活动; ③阵地活动;

④参观、访问、旅行及各种社会实践; ⑤夏(冬)令营活动。

小学(幼儿园)教师心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绪论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现象与心理学。

2、小学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①有助于小学教师了解小学儿童的心理特点并

有效地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

②有助于小学教师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培养科学世界观。

二、人的心理的实质。①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②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③心理是在人的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④人的心理、意识是有主观能动性的。

三、儿童心理的研究方法。

研究儿童心理的特点,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谈话法、问卷法、测量法、产品分析法)

3、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

第二章 小学儿童的注意和感觉、知觉

一、注意的概述。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特征。注意时的外部表现:适应性运动;无关运动的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

2、注意与心理过程。①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

②注意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

③注意参与到各个心理过程之中,保证心理过程朝着既定的目标顺利进行。任何一个心理过程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注意。

3、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

①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产生的条件:a、客观条件(刺激物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强度)。

b、主观条件(人对事物的需要、兴趣,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人的知识经验)。

②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a、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b、用坚强的意志排队干扰; c、把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d、培养间接兴趣。

有效的实际活动必然是两种注意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和交替。只有有意注意伴随的活动,容易使人感到枯燥和疲劳;

反之,只有无意注意伴随的活动,难以使活动持久、深地进行下去。

二、小学儿童的注意。

1、小学儿童的注意有意性的发展。①有意注意在认识中的地侠、作用逐渐提高。

②注意的有意性由被动到主动。

2、小学儿童注意品质的发展。①注意的广度。小学儿童注意广度较小,但随着

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而扩大。②注意的稳定性。小学儿童注意稳定性的发展速度超过幼儿期和中学阶段。③注意的分配。④注意的转移。

3、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①正确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凡需要学生注意的对象和操作的活动,尽量赋予它们无意注意的特性;要尽量减少与教学无关的对象或活动的刺激作用。②利用课内外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组织和发展自己注意的能力。要提高活动的目的性;要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要训练儿童良好的注意习惯。

③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让学生在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快乐地学习。把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交融在每一个认识活动中。

三、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2、感觉和知觉在认识客观世界中的作用。

①感知觉是认识的开端,是获得知识(经验)的源泉。②感知觉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使个体与环境保持平衡。

3、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①感觉的种类:按照感受器的不同可以分为八种感觉,即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②知觉的种类:按知觉的对象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4、感觉和知觉的特性。

①感觉的特性:感受性;感受性变化。

②知觉的特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③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

四、小学儿童的感觉和知觉。

1、小学儿童感觉的发展。①视觉的发展。②听觉的发展。③运动觉的发展。

2、小学儿童知觉的发展。①空间知觉的发展。②时间知觉的发展。

3、小学儿童观察力的发展。

①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是人从现实中获得感性认识的主动积极的活动形式。

②发展观察力的意义。观察力是科学研究,创造发明的基础,是小学生智力

发展的重要条件,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是小学教育极为重要的任务。

③小学儿童观察力发展水平的特点:小学儿童观察力发展水平随年级增高而

提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a、是观察能力的发展,b、是观察品质的发展。

4、小学儿童观察力的培养。

①要使儿童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②要使儿童具有相应的知识准备。

③指导儿童观察的方法。a、培养观察的技能;

b、加强观察方向的引导; c、充分利用感官勤于思考; d、观察时要细致耐心学会运用比较。

④要重视观察结果的处理和运用。

第三章 小学儿童的记忆和想象

一、记忆的概述。

1、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记忆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基础,是积累经验,丰富知识的基本手段。

2、记忆的种类。

①按内容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语词逻辑记忆。②按保持时间长短不同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3、记忆表象。

①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表象是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想认识的桥梁,是正确识别外界事物的参照物;它能调节和支配身体的运动。

②表象的特征:形象性;概括性。

4、记忆过程的分析。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①识记:是把所需信息输入头脑的过程。

识记的种类:有意识记与无意识记、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②保持:是对识记过的事物在头脑中贮存和巩固的过程。

它是实现回忆的保证,是记忆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与保持相反的过程是遗忘,所谓遗忘就是对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回忆,或者是错误的回忆。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可以看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趋势。

③回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提取过程。

回忆有两种不同的水平:再认和再现。

能再现的一般都能再认,能再认的不一定都能再现。

二、小学儿童的记忆及培养。

1、小学儿童识记的特点。①由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转化。

②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效果提高。

2、小学儿童记忆能力的培养。①增强儿童识记的目的性、积极性。②教会儿童识记的方法:

a、和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记忆;

b、将所学的内容,安排在儿童积极从事着的智力活动中,成为活动和思考的直接对象; c、对有意义的材料,尽量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对无意义的材料,尽量赋予人为意义后加以识记; d、指导学生采用尝试回忆法进行识记; e、掌握一些识记的策略。③合理地组织复习a、复习要及时; b复习的方式要多样化;

c复习分量要适当;既要避免过度疲劳又要适应提倡“过度学习”,所谓过度学习就是指学习的内容达到初步掌握时仍不停止,而是继续进行学习,达到完全巩固的程度。

d、复习时要对学过的知识进一步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④掌握一些回忆的策略。

三、想象的概述。

1、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2、想象的种类。①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梦是一种无意想象。

②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的形象具有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等特点 ③幻想:是一种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的,并指向于未来事物的想象。幻想有积极的幻想和消极的幻想。

3、想象的作用。①想象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②教和学的活动离不开想象; ③学生的学习活动也离不开想象。

四、小学儿童想象的发展。

1、小学儿童想象有意性的发展。

2、小学儿童想象现实性的发展。

3、小学儿童想象创造性的发展。

4、小学儿童想象概括性的发展。

五、小学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1、创造条件,采用多种手段,丰富儿童的表象和言语。

2、结合学校的各种活动,进行想象的训练。

3、正确引导小学儿童的幻想。

第四章 小学儿童的言语和思维

一、言语的概述。

1、言语及其作用。

言语:是个体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

言语的作用:言语的符号固着功能;言语的概括功能。

2、言语的种类:①外部言语(口头言语、书面言语);

②内部言语。

二、小学儿童的言语。

1、小学儿童口头言语:口头言语发展趋势;口头言语发展特点。

2、小学儿童书面言语的发展。

①发展一般趋势:书面言语落后于口头言语;书面言语赶上口头言语;儿童书面言语超过了口头言语。

②小学儿童掌握书面言语的特点:包括识字、阅读、写作三个过程。

3、小学儿童内部言语的发展。

三、思维的概述。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

从个体发展来看,思想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三种。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可将思维分为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

所谓集中思维是把各种有关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或最佳的解决方案的思维;

发散思维是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寻求各样答案的思维。

2、思维的过程。①分析与综合 ②比较 ③抽象与概括 ④具体化。

3、思维的形式: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

概念的形成具有两个条件;①是儿童必须辨别概念的正反例证;

②是成人对儿童的反应应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4、创造性思维。也叫做创造性的问题解决。

是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创造想象而产生某种崭新思想的过程。创造性思维过程基本上包括准备、酝酿、阐明、证实四个阶段,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发散性。

四、思维品质的判断指标。

判断一个人思维品质的好坏,通常有如下五种指标。

1、思维的广阔性;

2、思维的深刻性;

3、思维的灵活性;

4、思维的敏捷性;

5、思维的批判性。

五、小学儿童的思维。

1、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

①小学儿童思维 发展的一般特点:a、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

维为主过渡;

b、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开始发展。

②小学儿童理解力发展的特点。

理解的三种水平:a、直观形象水平的理解,b、形象——抽象水平的理解; c、抽象水平的理解。

2、小学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①发展儿童的言语。②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

③运用变式和比较,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概念

变式就是将概念的正例加以变化,排除无关特征,突出有关特征。

比较则是让儿童在正例与正例和正例与反例之间做对比,便于发现例证之间的共同的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④教给儿童思考问题的方法。

第五章 小学儿童的情感与意志

一、情感的概述。

1、情感及其作用。

①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情感的作用:调节行动;信号交际。

②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情感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即情感依赖于认识;情

感反作用于人的认识,影响认识过程的进行和发展。

积极的情感可以推动人的认识过程的发展,消极的情感可以阻碍人的认识过程的发展。

但是情感和认识过程有着明显的区别:

a、是认识过程反映客观事物本身,而情感则反映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b、是认识是通过形象或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而情感则通过态度的体验来反映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c、是认识过程有较强的有意性,而情感有着较强的自发性。

2、情感的种类。

①按状态分类:激情;心境;应激。

②按社会性内容分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二、小学儿童情感。

1、小学儿童情感的发展。①小学儿童情感稳定性的发展。②小学儿童情感可控性的发展。

③小学儿童情感丰富性和深刻性的发展。

2、小学儿童情感的培养。

①提高儿童的认识能力,促进其情感的发展。②创设情境,陶冶小学儿童的情感。③在教育、教学中正确地运用移情。

移情:指人们在觉察他人情感时自己也体验到的与之相同的情感。

培养儿童移情的能力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

3、过度焦虑儿童的帮助:

过度焦虑又称儿童焦虑症,是儿童情感发展中较常见的一种问题,主要表现为过分敏感,多虑,经常为一点小事而烦躁不安、焦虑担忧。过度焦虑分素质性焦虑和境遇性焦虑两种。

对于境遇性焦虑者,只要找出造成焦虑的原因并加以调整,就会取得良好的收效,对于素质性焦虑者则需要通过较长时间来逐渐改造,重点培养他们自信、自立、客观判断等方面的能力。

三、意志的概述。

1、什么是意志。

①意志:是人在行动中自觉地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②意志的特征:a、明确的目的性;b、以随意动作为基础;c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2、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

①意志与认识的关系:a、意志行为建立在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基础上;

b、意志对人的认识有巨大的影响,可以推动或阻碍认识的发展。②意志与情感的关系:人的意志行动伴随着情感,情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另外,意志对情感有控制、调节作用,可以使情感服从于人的理智的认识。

3、意志行动的主要心理成分。①动机冲突。②意志行动的决策。③意志努力。

四、小学儿童的意志。

1、小学儿童意志的发展。①小学儿童意志发展的一般特点:意志行动的动

机和目的的发展;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②小学儿童意志品质的发展。自觉性的发展;果断性的发展;自制性的发展;坚持性的发展。

2、小学儿童意志的培养。①开展理想教育,提高小学儿童行动的自觉性。

②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小学儿童的自制能力。③教育儿童正确地对待挫折。④在困难环境中锻炼小学儿童的意志。

第六章 小学儿童的品德

一、品德的概述。

1、品德:是一个人对社会道德的反映,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①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联系:品德和道德两者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社会道德就谈不上个体的品德;同时,个体品德又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

个体品德的集中表现反映着时代的特征,并影响社会道德的内容和社会风尚。区别:①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而品德则是依赖于某一个体而存在的个体现象;

②道德的发展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还要服从于个体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③道德主要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主要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2、品德的心理结构。①道德认识。②道德情感。③道德意志。④道德行为。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基础,道德情感又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形成及其倾向性,儿童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基础上产生道德动机,并可以引发出一定的道德行为,道德意志调节和控制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使之贯彻始终,成为道德行为习惯。

二、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

1、小学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

①道德概念理解的特点:对道德概念的掌握由直观、具体的认识向比较概括的、本质的认识发展。

②道德判断的特点: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由片面到全面。

2、小学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

①小学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的一般趋势:道德行为的发展与认识水平的提高相适应;由外部调节向内部控制过渡,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养成。

三、小学儿童品德教育中的几种心理学方法。

1、说理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德,使其明辨是非、恶善的准则,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其道德水平的方法。这是小学儿童品德培养的主要方法。

2、仿效法:是根据儿童善于模仿的特点,给儿童提供道德榜样,让其模仿,从而把社会的道德要求在儿童身上具体化的方法。

3、强化法:儿童在和同们的交往中,如果每当儿童做出一个合乎规定的行为就受到成人的夸奖,而每与儿童做出一个不合规范的行为就遭到成人的否定,那么通过不断的强化,儿童就逐步理解行的好坏,并相应形成好的行为习惯。

四、在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如何运用惩罚的方法。

1、惩罚应少用、慎用。

原因:①惩罚是还有一定风险的手段;

②惩罚会削弱甚至破坏儿童的自我教育; ③惩罚易造成意义障碍。

2、在一定条件下,适当的惩罚对改变行为有一定作用,注意:①惩罚应以顾及儿童的自尊心,应以尊重儿童的人格为前提,以便使儿童理解教育者的善意,消除或减少惩罚可能带来的消极作用。②惩罚要公正、要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 ③结合说理的延缓罚效果好;

④在任何情况下,坚决反对体罚和变相体罚。

第七章 小学儿童在班集体的人际关系心理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

①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和相互作用中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保持个人之间、群体内部以及群体之间的和谐关系,维持社会安定团结,发挥群体实力十分重要。

②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在情感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影响人队吸引的因素有空间距离、交往频率、仪表风度、心理品质、特点相似、特点互补等。

二、影响班级人队关系的社会心理因素。①规范②心理相容③舆论④凝聚力。

第八章 个性及其倾向性

一、个性的概述。

1、什么是个性。

①个性:是指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②个性的特性:个性具有稳定性、整体性、社会性和个别性的特点。③个性的结构:个性是一个整体结构:

a、个性倾向性系统:需要、兴趣、志向、世界观等; b、自我意识系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c、个性心理特征系统:能力、气质、性格。

二、小学儿童的个性倾向性。

1、小学儿童的需要。

①需要:是人对满足个人或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东西的渴求和力求占有的趋势。②需要的种类:a、按需要的起源分,人的需要可分为生理需要的社会需要。

b、按人的需要的内容分,人的需要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c、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

归属、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③需要与动机:当某种需要被人意识到并变成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因后,使其形成了动机,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而动机是需要的具体表现形式。

④小学儿童需要的引导和培养:满足小学儿童的合理需要,抑制不合理的需要,引导和培养小学儿童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

2、小学儿童的兴趣:

①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活动的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②兴趣的种类:高尚兴趣与低级兴趣;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

有效兴趣与无效兴趣。

③小学儿童兴趣的发展:学习上由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转化;

兴趣广度的逐步扩大;

兴趣稳定性在中高年级有所增强;

兴趣效能性在中年级之后有所增强,表现出积极兴趣。

④小学儿童兴趣的引导和培养:1在活动中发展儿童的兴趣;

2激发和保护儿童的有益兴趣;3利用原有兴趣迁移;4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第九章 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的概述。

1、什么是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指主体对自身的意识。

2、自我意识的结构。自我意识是一个有着复杂结构的系统,它包括以下成份:①自我认识(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

②自我体验(自尊心、自信感)

③自我监控(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

二、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1、小学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概况: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是由低到高的。

其中小学一到三年级发展速度较快,尤其是一、二年级之间发展尤为迅速; 到了三至五年级期间,自我意识的发展相对平稳;

而小学五、六年级内,自我意识的发展又出现加速的现象。

2、小学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①小学儿童自我评价的几种表现:过高评价;过低评价;适当评价。②小学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a、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自我评价依附于教师和父母的评价,从三、四年级开始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独立评价; b、低年级儿童的自我评价常常是片面的和表面的,中高年级后逐步过渡到对自己的个性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c、小学儿童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但总体上,儿童自我评价的稳定程度在整个小学阶段仍然很低,只有到了初中三年级后才趋于定。

三、提高自我评价水平,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

1、通过学习活动提高儿童自我评价能力。

①教师的态度和评价对于儿童的自我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②提高自我评价能力的策略:利用原有信心和成功经验逐步提高他们的信心;在自我评价低下的儿童中倡导“自我竞赛”;鼓励儿童与自己在学习上具有相同能力的人进行“平等竞争”。

2、通过交往活动提高儿童自我评价能力。

①和同龄人的交往活动对于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②培养社会视角转换技能(方法有:命题作文;结合生活事件进行集体议论。)③儿童交往中的个别指导:对自我评价过高、过低儿童的指导。

第十章 小学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

一、个性心理特征的概述。

1、能力的概述。

①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它是使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必备心理条件。②能力与知识、技能。

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不可缺少的前提;

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掌握知识、技能的难度、速度和程度,并影响对知识技能的运用;

知识、技能的掌握也会对能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③能力的种类: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2、气质的概述。

①气质:是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表现为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的组合。

②气质的特性:既有稳定性,又有可能性,气质的稳定性是因为气质与先天的神系统或遗传特征有关,一经形成,相对稳定;但气质又具有可塑性,生活工作条件的改变,气质面貌也会出现改变。各种气质类型并没有好坏之分。

③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3、性格的概述

①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是后天形成的,具有好坏之分。

②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区别:气质主要是先天获得的,较难改变,也无好坏之分,而性格主要是后天养成的,有可塑性,也有好坏之分。

气质与性格彼此具有相对独性,同种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具有不同性格特点,不同气质类型的人也可以有类似的性格特点。

联系:不同气质可以使各人的性格特征显示出各自独特的色彩。

某一气质会比另一气质更容易促使个体形成某种性格特征; 性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

二、小学儿童的能力。

1、小学儿童能力的差异。①能力类型差异。

②能力发展水平差异。③能力发展早晚差异。

2、小学儿童能力的培养。①激发兴趣。

②能力与个性其他品质的良好配合。③知识与技能训练。

三、小学儿童性格的培养方法。

1、提供适当参照群体。

2、注意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影响。

3、创设良好的群体气氛。

4、根据学生性格特点进行教育。

第十一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概述。

1、心理发展的概念。是指个体的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整个成长过程。

2、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①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②发展的定向性 ③发展的不平衡性。④发展的差异性。

二、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1、客观因素。

①生物因素:包括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

人类的遗传素质为每一个正常儿童提供了形成人类心理的基础,也限定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幅度。它是形成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潜在因素。

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自然的物质前提,使心理活动的出现或发展处于准备状态。

②环境因素: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物质环境为儿童的生存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在社会环境中,教育是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2、主观因素:需要、兴趣、爱好等

最积极的因素是儿童的需要。

第十二章 学习心理

一、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的概述。

①学习动机:在心理学中,把推行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称为学习动机。②课堂学习中的主要动机:a认识的动机;b自我提高的动机;c附属的动机。

2、学习动机发展的一般趋势。①社会动机不断丰富和增强。

②直接起作用的动机向间接起作用的动机发展。③外在动机向内在的动机发展。

3、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①学习动机的水平对学习效果的影响:高的动机水平导致高的学业成就。②学习动机的强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学习动机过强或过弱都不利于学习,学生的学习动机应维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上。

4、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①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

②培养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③利用原有的动机迁移。④进行必要的激励。

二、知识的掌握过程。

1、知识的领会:是指学习者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感知并理解事物的种种特征、本质及其与它事物的关系这一逐步深入的认识过程,学生了解词句的含义,明确某一科学概念,辩明公式、定律、法则的因果关系,把握文章的段落大意或全文的中心思想等。

帮助学生领会教材:a丰富有关的感性材料;b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2、知识的应用:指学生在领会教材的基础上,将获得的知识用来解决练习性课题或实际课题的过程。

①知识应用的方式:口头答问;书面解题;实际操作。

②知识应用的基本环节:审题;课题归类;重视有关问题;解题。

三、技能的形成。

1、技能: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巩固的、自动化了的活动方式。①技能的种类:a动作技能;b心智技能。

2、动作技能的形成。

动作技能的形成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①动作技能的认知阶段。

②掌握局部动作阶段。③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④动作协调完善阶段。

3、影响小学儿童技能形成的因素。①教师有效的指导和示范。

②练习:练习是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径,练习的效果不单纯决定于次数多少,关键在于有效地组织练习。

练习时要做到:a、练习要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b、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 c、要及时了解练习的结果; d、合理分配练习的次数和时间;

e、要有强烈的练习动机,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1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 2练习要循序渐进; 3合理分配练习时间; 4了解练习结果; 5练习方式多样化。

四、学习与迁移。

1、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迁移的种类:根据两种学习间影响的性质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是一种学习促进另一种学习,负迁移是一种学习干扰另一种学习。

3、促进迁移的有效条件。①必须引导学生掌握新旧知识间的共同要素。

②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概括水平。

五、学习策略。

1、学习策略:是指用以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手段及其活动。

2、学习策略的方式:1简单重复策略;

2精心阐述策略; 3组织加工策略; 4理解监控策略; 5情感调节策略。

2、运用学习策略能力的培养。①阅读理解训练。

②学习方法训练。③做笔记训练。

教师的职业道德及其修养

一、什么是道德?

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表现为善恶对立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所谓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每一个教师在从事教书育人,履行自己职责的过程中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1、教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重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能使广大教师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和师德原则、规范,提高师德水平,形成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

2、学生成长过程深受教师的影响。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能促进教师全心全意地培养教育下一代,使他们成为时代和事业需要的合格人才。

3、“教书育人”的特质,使得教师成为关系到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事业,对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1、遵循规律、教书育人。

2、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3、钻研业务,治学严谨。

4、关心集体,团结协作。

5、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四、师德修养的基本任务和内容。

1、师生修养的涵义:是指教师为了具备符合教师道德规范、要求的思想品德,行为举止和职业道德品质而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的途径、方法和过程。

2、师德修养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对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认识

和体验,形成教师内在的道德信念,并转化为教师的道德和性格特征,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3、师德修养的内容。①努力培养优秀的师德品质,做到公正、诚实、谦虚和自

制。

②精心陶冶教师美的言表风度,做到美的语言、美的举止、美的衣着、美的心灵,实现心灵美和外表美的和谐统一。

五、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1、师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和方法。①积极投身教育实践

②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2、师德修养的具体方法。①努力加强自身学习。

上一篇:培根随笔 读读书下一篇:校园安全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