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教案1

2024-11-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三单元教案1(精选4篇)

第三单元教案1 篇1

第三单元作文教学教案设计:感受自然1

第三单元作文教学教案设计:感受自然1 活动课目标的制定: 《感受自然》是七上教材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这个单元以人与自然组织课文,有描写四季景物的,有述说个人对自然的独特感受的,这些都为学生感受自然打下基础。该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就以“感受自然”为主题,展开活动,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继续对学生进行“亲近自然、善待自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因此,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体验自然,陶冶情操。欣赏自然中的诗情画意。 2、学会观察,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能通过联想和想象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3、学会在观察和欣赏过程中与别人交流,把观察的景、物和内心感受说给别人听。内容、语言要有一定的感染力。 活动实施过程:一、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准备一张自己最喜欢的大自然景色的图片或者是相片,可以是自己曾经见过的,也可以是自己想象出来的,然后把它画下来,用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 二、活动过程 ㈠联系本单元的学习,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导入。 导入语:轻轻地闭上你的眼睛,回首这段时间我们在大自然中的次次漫行。那里有迷人的景色,那里有物的话语……色彩斑斓的大自然给了我们美的享受和愉悦,也给我们留下了美好回忆。请你告诉我,此时在你眼下浮现的是怎样一幅情景。(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㈡学生上台展示他/她的图片,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图片。 过渡语: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同学们通过想象为我们描绘了自己心中的美景,在描绘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流露出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不知刚才同学的描述有没有引起在座各位的共鸣。你们是否曾经到过这样的地方,曾有过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经历?(请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经历。) 1、先将图片展示,让其他同学说说对画面的感觉。每个人审美观不同,所以也会有不同的感受,答案多样化,能让学生有不同的感性认识。而不是千篇 一律。 2、然后请那位出示图片的同学跟大家描绘下他/她的最爱。其他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表述同学的语句意思表达、修辞的用法、想象力等方面运用,在台上同学描绘完后,就这些方面进行评价。然后再给台上同学自我评价。 3、最后老师再进行一两句简明的评点。 ㈢借助多媒体手段,创造情景,深入体会自然。 1、播放一段鼓浪屿四季风光的录像。 2、结合画面请学生说说他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㈣玩游戏。 游戏规则:先选择12位男女学生(男女各半)当风,男女相间紧挨着站成一圈,面都朝里,左腿向前弓,右腿向后蹬,双臂向前伸出,微屈,手掌直立,掌心向前。再另选一名同学(男女不限)当“草”,站在圈子中央,双手交叉抱在胸前,身体站直。游戏开始时,“草”闭上眼睛,大声说:“我叫×××,大家都准备好了吗?”“风”们大声答道:“准备好了!”“准备好了,我就倒了!”“倒吧!”于是“草”直挺挺地慢慢向后倒去,“草”后面的“风”马上将他托住,轻轻地将“草”向旁边的“风”推去,下一个“风”接住后又轻轻地将“草”推向旁边的同伴……整个过程中,“草”的身体要始终直挺着,脚也不能挪动,眼要闭着。当“草”回到起始位置时,“风”将“草”扶起。然后再让其余的同学轮流当一回“草”。 要求: 1、参与者谈一谈当“草”和“风”的不同感受。 2、从自然界景物的角度,以“我有一个‘朋友’”为题,向大家介绍一两个自然界的“朋友”,说说以它为友的原因,谈出自己的感受。 ㈤写作指导。 三、活动延伸: 1、将个人收集到的自然风光照综合在一起,配上解说词,展示在班级阵地中。 2、将活动课中的优秀成果展示出来,供大家课余时间欣赏。 课后反思: 《感受自然》内容相对简单,在整体教学设计上,以创设情景氛围为主,借用音乐、录像、游戏等手段,达到教学目标。特别是最后的游戏,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为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和探究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关链接: 1、写法指导。 ①要写得具体。空洞必然无物,无物何来有情?只有细致的描绘才会具体可感,才会引起读者共鸣。尤其是自己感受最深的、记忆最深的景物,以一定的顺序,细细描绘,让人触之可感,读之有味。 ②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人云亦云的文章,是没有生命的。哪怕是同一个景物,不同的人亦有不同的感受,全在乎自己的观察与审美,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独特的体会,写文章,就如同创“名牌”,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③要尽量使文章生动。味同嚼蜡的文章,谁愿意读呢?让平铺直叙的文章来一点变化,重要的是要使你描写的景物能在读者心中留下一幅美好的图画。 ④写文章还要注意条理,东一榔,西一棒子,会让人不知所云,对描写的顺序要进行合理的安排。(选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第七期第44页) 2、学生优秀作文:《感受自然》黑龙江大庆二十三中初二(5)班 董 在繁忙的生活中人们也许早已淡忘了去感受自然。 当那火红的旭日带来初升的热情时,我们手牵手共同去感受自然。 感受绿色茂林深处的.清幽和寂静,伴着耳畔清脆的鸟鸣搜寻和捕捉我们似乎已经失去的自然。 当那晴朗的天空带来清新的空气时,我们唱着歌一起去感受自然。 感受白桦林旁沙沙作响的树叶摩擦着生命,敲击着心田,看着那吱吱呀呀的水磨小屋,带来古老的回忆。 当那雨后阳光又普照大地时,我独自去感受自然。 感受那被洗刷后的色彩,透过嫩绿的幼叶,望着天空中那道七色的彩虹,就是太阳的本色,就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最高尚的华彩。 当那血样的晚霞慢慢逝去,深沉的黑夜笼罩大地时,我独自去感受自然。 感受那如水的月光,肆无忌惮地涂抹着周围的一切,沐浴在银色的月光下,感受那遥遥的远方,大自然所发出的,孤寂的颤音。 感受自然,感受人们不可离开的第二个生命;感受自然,感受生活最纯的底片;感受自然,感受心灵深处的绝响…… 3、相关音乐:《春江花月夜》、《百鸟朝凤》等。

第三单元教案1 篇2

考点1 责任

理解责任的产生,掌握责任的含义。

考点2 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责任,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责任。

应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的时期也会有不同的责任。每个人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考点3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代价、回报与责任的关系)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代价、回报与责任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特别要对“不计代价与回报”进行正确理解。考点4 承担责任

正确理解承担责任的意义和不承担责任的消极影响,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考点5 增强责任意识

懂得增强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学会在相互冲突的责任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考点6 公平合作

了解合作的普遍性。理解良好的合作必然是公平的合作。识记公平的含义,辨别生活中的公平和不公平现象,采取正确态度客观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考点7 正义、非正义

识记正义、非正义的含义,能列举生活中正义、非正义的现象,并进行判断,从而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的选择。考点8 正义的作用、要求

识记正义的作用及其要求,做有正义感的人,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考点9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识记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联系七、八年级知识加深对依法治国的理解。尝试依法提出合理建议,用辩证的观点、开放性思维方式分析有关政治现象。考点10 保障公平的制约机制

识记制约机制包括监督制约、制度制约、程序制约。着重理解监督制约的原因,怎样监督,以及其意义。明确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考点11 确行使监督权

辨别行使监督权的合法途径和非法途径,自觉培养民主法制意识,提高关心和参与国家政治初中学习网-中国最大初中学习网站Czxxw.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生活的自觉性,掌握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方法。要点列举

1.责任的含义、产生

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事,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往往来自对他人的承诺、养育关系、分配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道德要求、公民身份等。

2.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责任,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责任我们在社会中生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每一个人在不同时期都会因为社会角色的变化而担负起不同的责任。3.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回报、代价和责任的关系)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每个人在受惠于他人、受惠于社会。的同时,也承担着对他人、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和应负的责任。承担责任,是在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必然会有相应的付出,往往也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一个人在履行责任时,应该不计个人得失。在正常情况下,既少付出代价,又尽到责任,还获得了合理的回报,是最理想的状态。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即使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即使没有任何回报,也要负责任。4.承担责任的意义

(1)积极意义:能催生出智慧和能力,促使人去做好事情,{并因工作成功而感受到一种尽责和胜任的欢愉和满足;能促使他人获得安全感,得到有效合作和帮助;有利于社会发展和进步;是个人自尊、自信、自爱、自律的具体表现;是自主、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基本标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阶梯。

(2)消极意义:会给自己带来不良影响;会给他人、社会造 成不良后果。5.增强责任意识

从小培养责任感,该做的事一定要做,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学会在相互冲突的责任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敢于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6.公平合作

良好的社会应该是一个好的持久稳定的合作体系。社会生活中处处有合作,各种共同活动都需要参与者相互合作。公平是权利义务的对称。公平的合作要求人们在合作中合理地分配利益与责任。公平的合作有利于个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初中学习网-中国最大初中学习网站Czxxw.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定;能使合作者各司其职、各得其所,有利于个人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能够满足人们的合理期望,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种合作中,人们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应有的发挥,个人的利益得到应有的保障;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内耗,推动社会高效和谐地运转。7.正义、非正义

一切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促进社会进步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一切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阻碍社会进步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这种现象常通过人们的情感和行为表现出来。8.正义的作用、要求

正义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稳定与和谐的支撑和保证,是实现正常竞争与合作的支撑和保证。有正义感是做人应该具有的基本品质。它首先要求是不伤害他人,第二个要求是不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其他基本权利。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要遵守社会制度、规则和程序。

9.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法律建设必须从立法开始。我国正不断制定和完善法律体系。有法必依是法制建设的中心环节,要求严格依法办事,严格遵守法律。

执法必严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在执行法律时,必须严格、严肃,做到认真准确、不枉不纵。

违法必究是指对一切违法行为都必须追究法律责任,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四个环节相互依存,缺一不可。10.保障公平的制约机制

需要加强监督机制。政府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需要制度制约。对推进依法行政、保障司法公正有明显作用。

需要程序制约。它主要通过法定的顺序、方式和手续等方面来进行制约。11.正确行使监督权

监督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合法途径主要有信访举!报制度、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新闻媒体监督制度。重点难点

◆理解责任与角色的关系。应把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联系到一起理解。要注意不同的身份有不初中学习网-中国最大初中学习网站Czxxw.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责任,不同的时代责任也不相同。

◆理解代价、回报与责任的关系。懂得在很多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要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正确的评估,做出合理的选择。该知识点大多出现在材料题中,更多的是联系怎样增强责任意识来理解。

◆把握好社会需要公平合作。公平与合作的关系是该知识点的难点。可从公平的含义和公平合作的要求人手理解。

◆能认识清楚社会需要正义。可从正义、非正义的含义、表现以及正义的作用人手理解。◆正确理解依法治国。首先应注意在七、八年级都涉及依法治国,所以在理解时应注意全面性。

◆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可通过案例分析理解。联系七年级“人民代表人民选,人民代表为人民”的知识就更容易掌握为什么要有监督机构,怎样行使监督权。热点

1.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洪战辉等人 2.中俄石油合作 3.人民的好警察评选活动

第三单元教案1 篇3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

第三单元: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

第1课:确定发展目标

(一)—— 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构成

—— 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必须符合发展条件

教学内容

1、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构成。

2、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必须符合发展条件。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构成。

(2)理解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发展条件的关系。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

(1)形成“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是最好的目标”的观念。

(2)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激励作用,帮助学生认识“现在的我”,明确“将来的我”,通过明确的发展目标激励学生勤奋学习、敬业乐群、积极进取。3.能力目标

根据职业生涯发展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发展条件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简要复习一、二单元关于职业生涯与职业理想、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的有关内容,由如何根据发展条件确定发展目标导入新课:“第三单元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

二、学习第1课第一目: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构成

象山县石浦中学《职业生涯规划》教案

(一)阅读课首案例《他的选择没有错》,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晓强中职毕业时,为什么主动放弃管理岗位,决定去一家企业开数控机床? 2.晓强的工作态度对成为高级技师起了什么作用? 3.晓强的择业成功案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二)各组推选2-3位代表在班上交流,分享本组讨论结果。

(三)教师归纳总结,重点分析晓强确定的发展目标,并引入“第一课确定发展目标”的学习。

二、学习“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构成”

导入语:常言道:“有志之人立常志,无志之人常立志”。人生不能没有目标。目标是心中的罗盘,人生因为有目标,才会执着地去追求。你有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吗?发展目标是如何构成的呢?

1.指导各组学生阅读讨论第一目,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主要由什么构成?(2)什么是长远目标?什么是阶段目标?二者有什么关系?(3)课首案例中晓强的长远目标是什么?阶段目标是什么?(4)联系自己的实际,说一说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有什么重要意义。2.各组派代表交流、讨论。

3、教师归纳总结,强调及早确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对中职生现在学习和将来工作的重要意义。

三、学习“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必须符合发展条件”

1、教师引言: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设计,必须要符合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的实际,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立足于“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己所需,择己所利”的现实,实事求是地分析发展条件,明确发展目标,“扬长避短”与“扬长补短”相结合,增强自信心,才能设计出符合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同学们,为什么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必须符合发展条件呢?怎样剖析“现在的我”,规划“将来的我”呢?

2、学生分组阅读第二目内容,思考、讨论:

(1)什么是职业生涯外部条件?什么是职业生涯内部条件?(2)为什么说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必须符合发展条件?

(3)联系第二单元有关内容,说说“现在的我”和“将来的我”。3.各组派代表交流、讨论、分享。

象山县石浦中学《职业生涯规划》教案

4.教师归纳总结,强调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必须符合自身条件,通过分析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明确发展目标,“扬长避短”与“扬长补短”相结合,增强自信心,增强实现目标的针对性。

5.分析讨论案例《执着追求的“小文姐姐”》,加深对“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必须符合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的理解。运用所学知识,重点组织学生讨论“小文姐姐的发展目标是什么?你认为她的目标是否恰当?你从小文姐姐成功地实现了职业目标中,得到哪些启发?”

三、总结

教师指导学生自我总结:这节课我学习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有哪些启发?

四、作业

第三单元教案1 篇4

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4课时

练习六(1)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正确判断长方形或正方形掌握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和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2.估算并计算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化策略。

3.让学生在练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教学难点:

估算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灵活应用相应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热身:(3分钟)

54-13

54-18

34+49

49+14

69+26

25+63

48+27

36+35

二、梳理知识。

(预设6分钟)

师生回忆复习所学知识。出示课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长的含义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出示学习目标:

1.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什么样的2.能正确、熟练的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会估算生活中一些物体的周长。

三、练习(21分钟)

【基本练习】

练习六第2-3题

自主练习单:

完成书本第2-3题

先完成的同学思考:

(1)在第2题中,你能用不同方法数或算出各个图形的周长。

(2)在第3题中,计算各图形周长时,怎样算比较简便。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或者算法得出各个图形的周长。

【对比练习】

完成练习六第4、5题。

比较,说说求栅栏或者线的总长度就是求什么。

追问: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有什么不一样?

指出:虽然计算方法不一样,但这两题其实都是求图形的周长。

【操作练习】

完成练习六第6题。

先独立完成,在全班交流。

提问:这题要先知道什么?

【估算练习】

完成练习六第7题

给出规格相同的练习本组织学生进行相关估计和测量、计算活动。

提醒学生先估计封面的长和宽,再估算出它的周长。

【创编练习】

一个长方形分成A、B两部分,这两部分哪一部分的周长大?

四、课堂总结

你这节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上一篇:文化辅导中心的暑假社会实践报告下一篇:义务教育迎国检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