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信息科学系专业简介

2024-07-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数学与信息科学系专业简介(精选9篇)

数学与信息科学系专业简介 篇1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

主要课程:分析学、几何学、代数学、物理学、概率统计、微分方程、函数论、离散数学、计算机基础、数学模型、数学实验、数值方法、数学史等,以及根据应用方向选择的基本课程。

就业方向:能够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制造业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

信息与计算科学(非师范)

主要课程:数学基础课(分析、几何、代数)、离散数学、概率统计、数学模型、物理学、计算概论、算法与数据结构、软件系统基础、信息科学基础、理论计算机科学基础、数值计算方法、计算机图形学、运筹与优化等。

就业方向:能够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

数学与应用数学(非师范)

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方向,非师本科)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数学模型、经济学原理、会计学原理、金融学概论、统计学原理、应用随机过程等。

就业方向:能够在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有关的企业、事业,高等院校等从事金融分析与投资决策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方向,非师本科)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数学模型、经济学原理、金融学概论、实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抽样调查、应用随机过程等。

数学与信息科学系专业简介 篇2

1. 背景和必要性。

《数学建模》课程是90年代以来国内外一些大学中较普遍开设的课程。在当今技术科学中, 最有用的数学研究领域是数学建模和数值分析, 数学建模是大学数学教育的要求。《数学建模》课程的讨论是当今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 他们主要讨论的是工科的《数学建模》课程问题。本文主要讨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数学建模》课程建设问题。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以信息技术与计算技术的数学基础为研究对象的理科类专业,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 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 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 以培养有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 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数学建模》课程的开设是专业的要求, 是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需要, 是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

2.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数学建模》课程的内涵。

数学建模就是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深入了解实际问题的背景, 明确所要解决问题的目的和要求, 经过对实际问题合理的抽象、假设以及简化, 从而利用各种各样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建立变量、参数之间的数学模型, 并借助于数学知识或软件来求解模型, 最后用所求的结果去解释、检验以及指导实际问题。由于数学建模过程几乎模拟了科学研究的全过程, 因而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和应用数学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 这些能力也正是我们大学数学素质教育所要努力追求的。多年来的实践显示:数学建模是数学知识与应用能力共同提高的最佳结合点;是启迪创新意识和锻炼创新能力, 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途径;也是激发学习欲望, 主动探索、努力进取学风和团结协作精神的有力措施。

3. 信息与计算科学的《数学建模》课程的优势和与其他专业建模课程的区别。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开设《数学建模》课程时, 已有很好的数值计算的理论基础, 数值计算联系实际的桥梁是数学建模, 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结合数值计算方法内容, 是《数学建模》课程教学的需要。在数值分析内容教学中, 融入数学建模的思想, 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建模开课时, 有了扎实的数值计算的理论基础, 在讲解安排上, 就可以做到将数学建模的问题与数值计算研究的对象结合;代数模型与数值代数结合;线性和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与数据插值拟合、函数的正交逼近等结合;难以求解的积分模型与数值积分结合;微分方程模型与微分方程数值解法结合;层次分析法中成对比较矩阵的一致性检验与特征值计算的幂法等结合;等等。工科目前的教学模式是以普及教育为目的, 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由于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特色定位不同, 因此在整个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上, 其他专业对数值计算课程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差, 造成学生数值分析的基础比较薄弱, 从而在建模问题的讲解上不能做到非常深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建模课程是以专业培养为目的, 在学时分配、教学安排以及培养目标上有很多不同点, 对学生建模能力的训练也是其他专业所不能比拟的。

二、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数学建模》课程的建设

我校是北京市属普通本科院校, 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向来是我校的办学特色。鉴于《数学建模》课程利用数学理论和计算机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特点, 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把《数学建模》课程做为专业必修课, 设置在大三下半学期, 共60学时, 其先修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计算方法、运筹学、C语言程序设计, 从理论给这门课打下了良好的数学与计算机基础, 设置基本合理。2004年上半年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正式开设这门课程, 在这近七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遇到过很多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及时调整, 对于60学时的课程建设现已基本趋于成熟。

1. 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 教材问题, 我校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 而且对实际问题的背景了解较少, 因此数学建模的相关教材尽管很多, 但真正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材却很少。任课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找适合学生的课外资料, 这就为任课教师增加了数倍的工作量。另外, 数学建模要解决的问题来源于工程、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 所需知识非常宽泛, 而且问题的解决离不开计算机, 采用的软件为各领域的专业软件, 比如:matlab, lingo, spss等, 对于单个软件可以找到很多专业的书籍, 但是没有一本建模教材集中讲解这几款常用软件在求解模型方面的基本用法, 只能依靠学生课后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 这就造成不同学生对相关软件的掌握程度不同, 教师很难控制教学效果。 (2) 教学内容上存在的问题:a.模型求解侧重于数学理论的推导, 学生学习起来十分枯燥, 学习热情很低。b.由于实验课课时少, 求解工具只介绍功能强大的MATLAB, 软件的单一化造成了学生在很多模型求解时, 走很多弯路, 也得不到很好的结果。 (3) 实验环节存在的问题:a.实验环节的题量和难度难控制。对于实验内容, 教师如果选用的过易或题量小, 则达不到开实验课的效果, 如果选得过难或题量太大, 学生做不出来或做不完, 则有可能打击学生自信心和积极性。b.常用的数学软件都是英文版, 没有中文版, 对大多数学生来讲寻求软件本身的帮助有一定的难度。 (4) 教学方法与课堂讨论环节上存在的问题:a.我校任课教师曾采用过传统的板书教学, 对于中小型模型, 教师在仔细地讲解建模过程中, 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课堂气氛非常好。但是对于大型模型, 由于实际案例比较复杂, 一方面板书时间耗时太长, 另一方面很难做到问题及模型假设的再现, 造成学生思维方式的不连贯, 课堂讨论困难, 授课效果差。b.课堂讨论中, 成绩差一点的同学存在心理障碍, 害怕自己的想法不好, 不敢参与讨论。另外, 有些同学固执己见, 不愿听取他人意见。 (5) 作业与考核环节存在的问题:a.开课初期阶段, 若直接布置大型作业 (比如往年的建模竞赛题) , 学生会感到难度大, 无从下手。b.模型准备阶段不充分, 导致模型过于简化或后期无法进行下去。比如2007年建模竞赛A题:结合给定的数据对中国人口增长进行预测。有很多同学感觉很简单, 直接引用了教材上的简单的Logistic模型, 后面便无法做下去了。c.考核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 所考内容仅限于对建模概念以及所用数学知识点的考查, 不易实测每个学生的建模能力, 达不到开建模课的目的。

2. 解决方案。

面对以上存在的各种问题, 我校任课教师通过参加数学建模研讨会, 调研了解了兄弟院校的开课情况, 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去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学习, 找学生座谈, 查找了有关数学建模授课经验的文献, 积极去钻研有效的解决方案。各方面问题进行了如下改革: (1) 教材建设。我校任课教师在实际教学与建模竞赛培训中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大量的素材, 将这些资料系统地整理、归纳和扩充, 编写了一套适合我校教学实际的数学建模内部使用讲义。该讲义注重学生建模兴趣与建模能力的培养, 按照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的原则, 各类建模问题都配有相应的软件解决方案, 是基于建模基础知识、方法以及各种专业软件于一体的讲义。讲义的设计既能做到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实际, 又能兼顾到“吃不饱”的学生。 (2) 教学内容改革。我们知道, 对于线性规划模型, 进行灵敏度分析, matlab不如Lingo更加快捷、方便, 对于大型数据的统计分析, matlab也不如spss。为了扬长避短, 目前我校在模型教学中, 主要利用matlab, lingo, spss三大软件各自的优势去分析求解各类模型。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数学软件的使用, 对软件的操作很陌生, 有必要花一定的时间进行上机练习, 进一步熟悉软件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因此, 课程结构由原来的“50学时讲课+10学时上机”改为“40学时讲课+20学时上机”。 (3) 实验环节改革。鉴于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 任课教师编写了《数学建模实验指导书》, 书中详细介绍了matlab, lingo, spss软件的基本用法以及如何利用软件进行各种不同类型的模型求解。另外, 对每个教学模块设置了实验习题, 按实验习题的难易程度, 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相对简单, 主要是各种数学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建立简单的模型并求解分析结果, 其题量由实验的总时间来决定, 一般情况下, 教师用1/3左右的时间就能完成;选做题主要是针对完成作业速度快的学生, 难度稍大, 对该类学生是一种挑战与提高, 对这部分内容, 我们鼓励学生完成但不计入实验成绩。为了避免抄袭, 对同一知识点, 50个学生出5~8套实验习题, 实验报告中要求写心得体会, 完全雷同的实验报告不计入成绩, 对抄袭情况及时提出批评和警告。 (4) 教学方法与课堂讨论环节改革。我们借助于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 采取以典型案例为主的模块化教学。授课模式采用“讲授+讨论+自学+练习”的方式, 精选较为基础、典型的案例进行讲授, 安排一部分案例让学生自学, 对于难度大的题目, 适时提出恰当的问题,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师的主持下开展课堂讨论。讨论时, 三人一组, 自由组合, 每组代表的发言都代表本组三人的课堂表现, 直接记入平时成绩。有些数学基础差的学生头脑非常灵活, 与基础好的学生一组, 在讨论中互相补充, 直接学习建模方法;若基础差的学生一组, 无论他们提出什么样的想法都要及时给予鼓励, 若错误, 并及时给予纠正;对于那些固执己见, 不接受别人思想的同学, 教师要逐步引导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我们还建立了师生交流的信箱, 作业、问题、对教师教学中的建议都可及时通过信箱进行交流。 (5) 作业与考核方式改革。平时作业都是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 前三章的内容比较简单, 我们的作业重点是给定几个不同的小问题, 查找相关的资料和参考书籍, 找到类似问题的成熟求解方法后, 进行类比, 说明两个问题的区别, 并谈自己对所做问题的看法。另外, 结合每个教学模块的知识点或建模技巧, 做4~5个小型问题, 一个大型问题, 每个问题模型的建立都要完全按照建模的基本步骤, 最后完成的是一篇条例清晰的论文。建模报告中重点写出模型准备阶段是怎么设想这个问题的, 查找了哪些资料, 小组是怎么分工的。对于考核方式, 《数学建模》课程采用开卷形式, 考核问题分为个人必做题和三人合做题两部分, 个人必做题是一些较简单的能够体现建模思想的问题, 为了减少抄袭情况, 多出几道题, 比如一个班35人, 提供12到题, 按学号段分开。三人合作题, 是一些大型题目, 出5道题, 按照平时作业分组编号分开, 最后以建模论文形式上交。最后的综合成绩=期末考核成绩*50%+实验成绩*30%+平时成绩 (作业、课堂发言、自学案例报告讲解等) *20%。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去探索问题、发现问题, 我们在平时成绩中还有一项, 除老师布置的作业外, 若自选现实生活中的题目来进行建模, 会适当进行加分。

3. 改革后的开课效果。

(1) 上课时学生出勤率高, 作业抄袭现象明显减少。大二参加过数学建模竞赛的同学, 学习《数学建模》的热情非常高涨, 积极参与课堂上的每一次讨论, 认真去做每一个课余大作业, 并在习题课上主动走上讲台讲解自己建模的过程或理念, 他们的热情直接带动了另一部分学生, 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氛围, 有时, 数学基础差的学生也会提出一些超出老师预料的方案。实验课上全班同学几乎都能完成必做题, 有1/3的同学的选做题完成的也非常出色。在私下与学生的交流中, 很多学生说非常喜欢这门课程。其中2004级的王毅同学说:“课堂上唇枪舌剑的辩论拓展了我的思路, 激发了我课下查找资料寻求真理的欲望。课下的大作业让我体会到了自己所学数学知识的肤浅与不足, 同时也领会到了”三个臭皮匠, 赛过诸葛亮“的真正含义。《数学建模》锻炼了我的自学能力, 能用数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 我非常喜欢这门课程。”在2006年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 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共有4队参赛, 在没有暑期急训的前提下, 获得了3个奖项:一个“全国二等奖”, 两个“北京市一等奖”, 这个成绩初步肯定了我们的教学模式。 (2) 《数学建模》课程的开设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有很多学生勇于创新、留意观察, 对“十字路口红绿灯的设置”、“我校食堂开放窗口的数目”、“自习室的开放个数”、“停车场收费窗口位置的设计”等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同时, 文献的查找、建模论文的书写等为学生毕业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有很多学生的毕业设计都做与建模有关的课题, 这也充分说明了开设《数学建模》课程的作用。 (3) 《数学建模》的开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高素质的学生, 有的考取了名校的研究生, 有的找到了相当不错的工作, 并且在单位上干得非常出色。

《数学建模》课程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是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给予充分的重视。以上是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数学建模》课程建设过程中所获得的一些经验和心得体会, 《数学建模》课程的建设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 还有很多的东西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比如网络教学、现有课程结构的合理性等。由于我校开办信息与计算专业的时间较短, 经验不足, 课程体系的设置还在不断地探索当中, 其中的不妥之处在所难免, 恳请各位专家指正和批评。

摘要:本文叙述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数学建模》课程开设的背景与特点, 阐述了近七年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数学建模》课程建设过程中发现的很多问题, 针对不同的问题, 我校教师钻研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建模》,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规范 (试行稿) [S].2005.

[2]周义仓, 赫孝良.数学建模实验[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3.

[3]刘广臣, 宋美, 等.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策略的研究[J].高等数学究, 2007, 10 (3) :56-61.

[4]毛睿, 朱宁.数学建模教学的探索[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5, 25 (4) :89-92.

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 篇3

【关键字】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 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0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根据教育部1998年7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原来的无线电物理学、电子学与信息系统、信息与电子科学三个本科专业合并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放在理学电子信息类一级学科下[1]。虽然,它归口于理科专业,但它又是一门与生产实践关系密切、适应面广、历史较短而又发展迅速的新兴专业。我校于2006年开设了该专业,目前每年招生规模能稳定在150人左右,已初步形成了该专业的教学体系,为提高本专业办学质量,本文就目前该新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进行探讨。

1 我院该专业课程结构特点

跟传统专业一样,本专业分基础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两大部分。特点是减少了理论课的课时,增加了实验实践课时,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并使其协调发展。具体体现在:

(1)注重基础教育

开设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开设了普通物理,普物实验;加强英语和计算机文化训练,基本做到计算机课程四年不间断。这样,在数学、物理、英语、计算机等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强化专业基础理论与实践的训练

在总的学时减少的前提下,对专业基础理论课加强,如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都保证理论课时在60学时以上,实验课时在20学时以上。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能力,形成宽厚的专业基础。

(3)加强实践环节

该专业的实践实训时间是我院理科中最多的。除了每门专业课程都独立开设了相应的实验课程外,大一和大二暑期安排有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大二和大三都安排有两周的电子电工课程实践和专业课程实践;大四第一学期安排有8周的专业实习;第二学期安排有8周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撰写,八周的毕业实习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受到严格的科研训练,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综合设计制作能力、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等,使其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全过程。

2 该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口径宽,特色不突出

该专业是一门理工结合的交叉学科。它涉及知识面很宽,主要包括:无线电物理学、无线电波传播与天线、电子学与信息系统、信息与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目前大多数高校根据自身的教学优势,将其分为两个方向,学生从大三开始选修相应课程,这种培养模式比较有利于学生将来选择就业,向更高层次发展。但从课程设置来看,绝大部分院校的此专业与电子信息工程或电子科学技术,甚至与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差别不大,特色不够突出。

(2)师资力量不够雄厚

由于是新兴专业,加之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新器件、新技术等层出不穷,大多数院校有着本专业系统教育背景的教师少,刚从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稍多,但他们又缺乏系统的教学实践,所以师资队伍结构不太合理,师资力量不强。

(3)实验实践力度不够

尽管大多数院校很重视实验实践教学,在教学时间上也给予了保证。但课程实验内容过于单一,绝大多数是验证型实验,学生面对的是试验箱,连线、开电源、看现象、记录即可,缺乏设计型和研究型的实验项目和内容。特别是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上,和社会接触的力度不够,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不够。

(4)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有待改进

本科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问题,如何去解决问题。所以课堂教学中要加强网络资源的利用,扩大学生的视野,重视分析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思路,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学会思考,学会研究,适时的结合现有的实验条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3 专业建设建议

(1)保证执行和管理力度

成立校级该专业建设和评审委员会,该评委会的成员要具有建设此专业的学术水平和能力,还应具有公正客观的高尚品质。应客观地就该专业的学科基础、专业方向、培养目标、专业人才规格、主干课程和教学计划、办学条件、科研方向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评估,对该专业建设既起诊断作用, 又有导向和调控作用。

(2)突出特色,加强专业方向建设

教育部于1998年10月提出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四个知识点: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信息;电路与系统;计算机[1]。结合我校师资条件和具体实际,改革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其分为两个专业方向:应用电子技术方向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方向(专业理论课程设置示例)。并加强对相关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使实践教学贯穿整个学程。

(3)具体落实实验、实践教学环节

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为目标,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实验室硬件到位,保证开放时间;加强实验室文化建设,改变实验考核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明确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和设计型实验的开放;制定工业见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等实践训练方案并严格执行;明确教师指导,建立学生科技活动小组与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健全校外实践基地,加强产学研合作。

专业理论课程设置:

(1)必修课: 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Protel DXP(自修)、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等

(2)限选课:应用电子技术方向:电子工艺学(自修)、电视技术、集成电路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DSP原理及应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方向: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自修)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Java程序设计

(3)任选课(选修4门)电子测量与仪器、数字视频技术、语音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及应用、多媒体技术、数据压缩原理、局域网技术、卫星通信原理、光纤通信原理、移动通信原理

(4)提高教学水平

在师资力量不是特强的情况下,建议理论老师和实验老师不分开,即某专业课实验教学由该专业课的理论老师来指导,并进行“六个一”。每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就该专业课程建设或教学体会进行交流;每两周进行一次公开课,课后互相提出宝贵意见;每月进行一次学生座谈会,及时反馈学生对相关课程教学的见解;每学期至少和相关兄弟院校进行一次学术交流;每年暑期派老师去企业或实践基地进行一次生产实践;每两年进行一次校级以上精品课程建设。

4 小结

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不断改善和完整[2]。但如果我们提高了该专业建设质量,狠抓了教学环节,则我们的招生和就业就水到渠成,我们的高校就能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清海.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R].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2008.

数学与信息科学系专业简介 篇4

计算机专业的通用性,使得该专业的毕业生有着宽广的就业前景。教育、医药卫生、大众传媒、物流、金融等各行各业都活跃着IT专业人才的身影。计算机产业是一个高度知识密集型产业。从业人员的平均薪酬也处于一个较高水平。

人才缺口大、就业渠道广、从业人员平均薪酬丰厚使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年年热门。

培养目标

围绕成人学生从事社会职业所需的综合素质,通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与实践,培养具有一定系统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岗位操作与设计创新能力的,有较强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专门人才。

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理论、硬件和软件的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系统开发与应用基本方法和技能,适应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计算机应用与管理岗位工作要求,具有较强分析问题和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实用人才。

专业素质课程简介

1、应用数学: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三大部分,其中微积分部分包括函数与极限、一元微分学、一元积分学、微分方程等,线性代数部分包括行列式、矩阵和线性方程组等,概率统计部分包括概率论的基本概念、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

2、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布尔代数、逻辑门电路、组合及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数模模数转换等。通过学习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小型数字系统的设计方法。

3、计算机组成原理:研究计算机单机系统的组成及内部工作机制,强调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掌握计算机各大部件的组成原理、逻辑实现、设计方法及其互联构成单机系统的技术。

4、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主要包括Intel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寻址方式与指令系统、汇编语言与汇编程序功能、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汇编语言程序常用调试方法、中断系统的概念、I/O操作方法、中断程序设计方法、磁盘文件存取程序设计。

5、C语言程序设计: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技术。内容有C语言概论,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简单C语言程序设计,逻辑运算和判断选取控制,循环控制,数组,函数,编译预处理,指针,结构体与共同体位运算,文件,常见错误与程序调试。

6、数据结构:本课程系统介绍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及其典型应用例子,并介绍经典查找、排序算法。使学生学会数据组织方法,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现实世界问题在计算机中表示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奠定较好的基础。

7、操作系统:本课程讲授操作系统功能、结构、模型,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为基础的各子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及操作系统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和基本原理的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系统设计、开发、应用和维护的能力。

8、编译原理:介绍编译程序构造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使学生掌握编译程序将高级语言源程序翻译为机器语言程序的完整过程,词法分析原理和相关的有限自动机理论,常用的语法分析的几种方法和语义分析的基本思想,优化的常用方法和目标代码的生成方法。

9、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主要介绍关系数据库理论、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数据库相关技术。了解和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关系模型及其运算,SQL语言的使用、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以及数据库设计方法,具备管理和使用常见数据库系统,以及设计和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

10、计算机网络:介绍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包括:基本概念和术语、数据通信信道、数据传输技术、数据通信组网设备、计算机网络及其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协议、局域网等内容。

11、多媒体技术:Visual Basic 6.0概述,Visual Basic6.0基本语言,V B 6.0常用控件的使用及事件响应,信号的输出与输入,图形与动画程序设计,文件管理,多重窗体,MDI窗体,利用MCI设计多媒体系统,多媒体应用开发,数字组合发声器,调用Windows API函数与自编DLL,彩色分离技术。

12、软件工程:介绍软件过程生命周期,项目计划,需求获取,设计团队开发,测试及测试自动化,软件部署和维护,软件过程和产品质量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1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使学生了解并掌握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对象分析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常见对象实现方法,掌握基本的多层平台的设计技术。

14、基于WEB的应用技术:使学生掌握基于Web的分布式的,企业级的开发和应用的核心技术,掌握基于Web的应用程序的架构和特点,掌握XML的核心标准和特征,熟悉分布式对象技术,熟悉Web服务器端开发,掌握J2EE架构的核心思想和相关组件,并能应用进行中型应用的开发。了解Web3D技术以及Web开发相关的较新技术。

15、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讲述组网通信技术,高速宽带网络、虚拟网和无线网等内容,涉及虚拟专网技术、互连技术、lP电话技术、大型网络应用平台及其应用系统等内容。

16、嵌入式系统: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完整设计流程、基于Proteus的模块仿真技术以及典型模块软硬件设计等内容,同时介绍了Altium Designer等实用EDA工具。就业方向

从就业单位及工作内容来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到以下单位工作。

IT类外企和IT类国企、民企。Microsoft、Intel、IBM、Google、SUN、HP、Oracle、NVIDIA、AMD、Adobe、Yahoo等,这类企业有着共同的特点:掌握着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产品市场占有率高、工作环境好、工作内容和专业极为密切、薪水高、发展前景广阔。因此,IT类外企不仅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最佳选择,更是对毕业生的最高认可。

在IT企业中,一般有如下工作岗位:管理类——比如项目经理、软件架构师、硬件架构师等;研发类——比如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系统开发员等;测试类岗位——比如软件测试工程师、硬件测试工程师、系统测试工程师等;服务销售类岗位——比如售前服务、售后服务、市场营销、市场推广等。

非IT类外企及非IT类国企的计算机部门。比较常见的就业单位包括金融业的摩根斯坦利、高盛;

咨询业的埃森哲、麦肯锡;工业类的通用电气、西门子、三星、大众等;以及国内的电力类企业、石化类企业、银行、保险等企业。比如近年来工行软件开发中心、建行北京数据中心等单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逐渐成为计算机专业新的就业热点。

在这些单位,主要从事企业数据系统的开发与维护、数据统计与管理、硬件运行与保障等工作。

政府、科研单位及其他。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政府部门信息化办公机构由于工作相对稳定,压力较小,也成为同学们就业的热门选择。主要完成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与维护、信息化工作流程培训和推广等工作。

同时,随着国家对科技投入的逐年增加,科研单位提供的待遇也越来越好,也有很多同学选择科研单位,既能获得不错的薪酬,还可以继续自己热衷的专业研究,一举两得。

总的来看,到计算机类的企业工作,今后的发展空间更大,能得到较高认可。但比较辛苦,工作压力相对较大,甚至需要长时间加班;非计算机类企业的计算机部门工作,往往扮演的是IT技术支持、保障、维护等角色,工作相对轻松,但是很难成为公司主流,也许薪水不低,在个人价值的体现上,还是比较有限。

学历水平也是能获得工资水平的决定因素之一。一般来说,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的去向是各科研院所继续从事计算机方向的专业研究、高校任职、大型IT企业高级研发员工、非IT企业的IT部门管理人员等较高端的工作,也能争取到更高的工资。

升学率及就业流向

升学:考取研究生比例为20.00%。

就业流向:国有企业就业为9.28%;其他企业就业为23.47%;三资企业为9.49%;其他灵活就业6.70%:机关为1.24%;其他事业单位2.10%;出国及退学2.54%;自由职业2.24%;部队2.22%。

数学与信息科学系专业简介 篇5

简介和专业介绍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创建于1984年,现设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环境科学三个本科专业。拥有浙江省基础生物实验示范中心、基础环境实验室、动物标本陈列室、植物标本陈列室、人体标本陈列室等多个实验室;设有生物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研究所、系统动力学研究所、农业与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环境工程研究所、水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等5个研究所和温州大学海螺挑战生物制品研究开发中心。

学院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奋斗,生物科学专业已成为校级品牌专业、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环境科学专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生态学实验室为校级重点学科实验室,生态学为市重点学科及学校A类重点建设学科;2007年,生物技术专业开始一本招生,生物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方向开始招生,同时与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600多人。近几年,学院向高水平院校看齐,加大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力度,不断更新基础实验室设施,购置了国内外最先进的设备,配置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多参数水质分析仪、美国哈希BOD、COD测定仪、日本岛津双飞点薄层扫描仪(CS—930PC)、冷冻高速离心机、各种特殊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和荧光定量PCR仪等仪器设备,建立了服务于教学科研的分析检测平台和分子生物学平台。目前,学院实验室面积达11000平方米,设备总值3000万;两万余平米的新实验大楼2009年9月开始投入使用。

全院现有教职工54人,专任教师37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2人,博士15人,副高以上职称占81%,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者占84%。教师队伍中有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浙江省跨世纪学术和学科带头人(151人才工程)7人,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温州市拔尖人才3人,温州市跨世纪学术和学科带头人(551人才工程)15人,温州大学“高级人才工程” 5人。学院还聘请多位国内外知名院士、教授作为客座教授。

近几年来,学院承担国家863高科技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市科技计划项目40余项,企事业横向合作项目30项,科研经费合计1000多万;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温州市科技进步奖等各类科研奖励30多项,在国内外

各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15篇论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90余篇,出版著作12部。外来科研经费总额和发表论文数量连续几年均列全校前列。2007年校首届科研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双百联动”活动中获“先进学院”、“先进研究所”、“先进个人”等全面奖励。

学院不断加强传统生物科学专业的建设力度,强化教学实践环节,突出师范特色,毕业生在各地教师编制招考中成绩优异,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同时,学院发挥科研和人才优势,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水污染监测与治理为环境科学专业办学特色,以“突出技术特点、强化海洋特色”为生物技术专业办学指导思想,形成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同时,为更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毕业生的考研率一直名列学校前茅。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及实施环保战略,已经成为国家意志。我们将结合地域特色、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努力将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建成面向浙南地区,乃至浙江省和全国的相关人才培养基地。

生物科学(师范)本科专业是以生物师范教育为主的理学专业。培养既具备宽厚的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又具备扎实的教师教育基础理论;受到扎实的师范技能训练,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能主动适应基础教育并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能从事中学生物学教育、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学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化学及实验、植物学及实验、动物学及实验、微生物学及实验、生物化学及实验、细胞生物学及实验、遗传学及实验、植物生理学及实验、分子生物学、普通生态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及实验、中学生物教学论、微格教学、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研究等。

环境科学(含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环境科学方向)是以理为主、以工为辅的复合型办学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方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系统的环境科学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分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和环境科学两个培养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各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环境监测部门和企业的环境管理、环境规划与评价、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工程设计与施工、环境污染处理设备的设计、施工、安装调试与运行的技术与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环境工程、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

微生物学、环境经济学、工程制图与CAD、给排水工程设计、化工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仪器分析、环境污染治理综合实验、环境评价综合实验等课程。

生物技术本科专业是以理为主、以工为辅的复合型办学专业。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受到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掌握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扎实的专业技能训练;并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教学,从事生物医药及功能食品产业技术开发、应用以及生产与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 篇6

一、为什么要学习专业导论这门课程?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之所以被称为“信息时代”,是因为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将为社会提供一种崭新的通用的社会生产工具—大规模智能化的信息网络,一种能够按照一定目的主动获取信息、把信息加工成为知识、把知识转化为智能行为策略和智能行为从而成功解决问题的社会生产工具,一种类似于人类劳动者的聪明的社会生产工具。虽然目前的网络(电信网络、互联网、电视网)还只是一种初等的信息网络,主要只能提供信息传递与共享的服务,远远还没有达到“智能化信息网络”的技术状态和能力水平,但这个目标和前景十分清晰,通过努力一定能达到。

因此,为现在和未来的大学生(甚至是高年级中生)提供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教育至关重要。这是21世纪高等学校教学内容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否则,我们的教育就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的人才后备大军就会落后于时代,而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落后,则会导致异常可怕的后果。

因此,学习《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这门课程就显得异常的必要,《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它的任务不是要具体地为学生补充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某些概念和知识,而是要高瞻远瞩地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信息科学与技术?为什么当今时代会出现信息科学与技术?为什么应当学习和研究信息科学与技术?它的基本知识构架是什么?信息科学与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什么作用?它与其他相关科学技术的关系是什么?其次,“导论”能够高屋建瓴、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解答这些问题,使学生们一踏进大学校园就能够对自己的专业有清晰宏观把握,对未来学习的内容心中有数,对所选的专业的意义有深刻的了解,就会激发他们对自己专业的热爱,激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条不紊地安排好自己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成为学习的主人,将来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

二.专业导论课程主要讲述哪些科学技术和各自的内容特点?在《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这门课程中主要讲述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处理,信息的执行等关于信息科学的专业技术。

1.信息的获取

 信息的直接获取

鉴于“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无穷多样性,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研制出与之相对应的敏感单元,它们对某一种活或几种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或其他变现方式的量有高的敏感度、分辨率和保真度。通过这些敏感单元就可以直接获取相关的信息。利用的技术有非电量电测、信号规整。

 信息的间接获取

通过一定的方法去获取被别人通过一定的的手段获取且已经进行过处理将其上升到语法信息或全信息的层次并且储存起来的信息,这就是间接获取。

2.信息的传递

1.通信网络

通信网络是通信系统的系统,由各种终端设备、交换设备、传输设备组成。除了这些硬件设备之外,为了保证网络能够合理的运行,使用户之间的通信达到一定的性能要求,还必须有控制和管理网络运行的软件

2.信息安全

信息网络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引起了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把人类社会带入了崭新的信息时代。但是人们在享受信息网络所带来的巨大优惠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安全的严峻考验。现在,网络的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它关系到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安全,也关系到个人信息的安全。信息安全包括信息载体的安全、信息网络的安全、信息内容的安全。

3.信息处理

3.信息处理的概念

信息处理是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的,包括处理的要求、标准、限制条件、数量关系等内容,信息处理包括放大、去噪、去伪、滤波、排序、分类、聚类、检索、计算、识别、分析、融合、综合等

4.常规信息处理

常规信息处理是指信号处理和浅层信息处理。包括上述所说的滤波、放大、检测、分类、估计、编码、压缩。

5.智能信息处理

智能信息处理是指深层信息处理,主要包括识别、分类、融合、理解、推理、理解等,比较强调处理的目的是从信息中获取新的信息和知识。

6.智能信息处理和常规信息处理的区别

用信息科学的专门术语来说,浅层次信息处理只涉及“语法信息”(形式),深层次信息处理(智能信息处理)则专门还要涉及“语言意义”(内容)和“语用信息”(价值)

3.信息的执行

7.信息控制

自动化技术的核心是控制,而控制是以预期目标为引导,研究如何将对象所呈现信息加工成为控制策略作为对象,实现其自动化行为。由此可见,控制将信息转换为控制行为。从而实现了对信息的控制。

基本的控制方法有: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智能控制(模糊控制和神经控制)

8.信息的显示

1.信息的显示研究如何采用有效的方法手段将信息处理的结果直接、迅速地输入给人的大脑,即把电信号转换成文字、图形、语音等形式,通过智能行为者对信息的理解起到信息执行的作用。“显示”本身有图形、图像的意思,其实声音也是一种显示的形式。

2.信息大的显示包括信息的视觉显示、信息的听觉显示、信息的嗅觉显示、信息的触觉显示

3.信息显示的作用可以归于信息执行,或者说的是信息的语义的表达。信息显示的方法有:多媒体、屏幕显示、字符显示、字段的布局、图形和图像、自然语言的对话、语音识别与生成。

三.如何顺利实现从中学学习到大学学习的转变

从迈步走进大学校园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我们要学会大学的生活方式,改变高中的学习方法,全面成为一个积极的大学生。首先,为什么我们要从高中的学习转变为大学的学习?因为大学与高中从本质上就有着很大的差别。第一,教学目的不同。中学教学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基础科学和普通文化知识,为广大学生将来继续深造或一般就业打好基础,基本上不考虑学生将来职业的具体要求。大学教育则不同,虽然大学教育仍不失为一种基础教育,但它是一种分专业的定向教育,其教学内容有明确的方向性。第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同。在中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水平的限制,学生是在老师全面而有具体的指导下以简明、有序的方式来学习和掌握文化基础知识的,是一种“手把手”的、注入式的被动教学,中学生的课外活动几乎也是在老师或家长的严格监控之下进行的。而大学的教学活动则不同,除了正常的教学活动外,教师和学生在一起的时间和机会相对较少,教师和学生显得很“生疏”。第三,自由度不同。中学每天的课程总是排的满满的,几乎没有什么空闲的时间。上课、做作业、自习都是集中在教室来完成的,学习时间很紧。而在大学,学生拥有更多的自由度,大学生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另外,大学中的许多作业、实验不再有唯一的答案,要求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积极思考才给出答案,只是另外一种自由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从高中学习中转换到大学的学习中。

首先,我们应该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为大学生应当很好地认识各种学习方法,并能从中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其次,必须学会创造性地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并根据学习任务,合理使用时间,管理安排好自己的学习,达到学习上的高效。大学生还应该学会利用图书馆,实验室等教学设施,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充实自己。

还有一点,大学生应当学会独立的支配时间,自觉地、主动地、生动的学习。并且还要注意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如何学好电子信息工程/应用电子技术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科学技术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它们在全社会的广泛应用,越来越深刻的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新世纪的大学生尤其是信息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人才提出新的要求是:要培养和不断提高信息要求。因此以下是些学好理论课的建议:

1.广泛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籍,深刻理解理论体系。

为了能够对这个理论体系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学生就需要阅读不同的书籍进行验证。对于一个工科类大学生,如果不满足课堂教学的内容,参阅理科类的教科书也能获益匪浅。

2.完成大量练习,积极讨论问题

理论课程大都有大量的习题,学生做的越多,对理论的理解就越深入。除了大量做习之外,同学之间的讨论也是深入掌握理论课程内容的有效方法。

3.理论联系实际,演绎归纳并重

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把实际问题和理论结合起来,进而把经验上升为理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正确把握演绎方法和归纳方法的正确运用,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4.掌握系统学习能力、研究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审美能力、政治识别能力、组织能力、社会和共事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在校大学生应当把学习和研究结合起来,启动创新思维,开发创新能力,努力使自己的创新火花燃成燎原的烈火

五.如何完成大学学业、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1.四年大学生活中,完成大学的学业,那就要求我们有较强的自控能力,能够合理的利用课余的空闲时间,在大学中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在学习中做到劳逸结合,不能荒废了学业,沉迷于网络游戏等一些与学习无关、对学习无益活动或游戏。首先,要培养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优秀的文化素质,完成大学学业要求我们以学习为主,娱乐为辅,在大学四年中,我们得丰富自己的阅读面,增强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关于信息技术这个专业的要求和现在时代对英语人才的需要,我们还应该增强大学英语素质,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英语听说,写作的能力。还有对于专业英语素质更是重中之重,提高英文资料阅读能力、专业英语写作能力和专业英语资料翻译能力,是时代的要求。

3.计算机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我们对专业知识的把握。因此,提高计算机基础应用技能和计算机网络应用技能是其中非常有必要的一项要求。在现在社会中,计算机操控和技能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掌握的一项技能。

4.专业基本技能。其中,数学应用基本技能中的应用数学知识能力和工程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以及理论分析与计算机能力是必须掌握的知识。还有关于电气工程基本技能中电工与电子知识应用能力等一些关于专业技能的知识。

5专业技能中有上述提到过的关于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处理,信息的控制技术。其次,还有些专业综合知识能力、社会科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新技术新知识掌握综合能力、自我天宫与自我学习综合能力。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选题教学探讨 篇7

所谓选题就是选定论题,即在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前,选择所要研究论证的学术、工程技术等方面的问题。撰写毕业论文(设计)不外乎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写什么,另一个是怎么写。选题是确定毕业论文(设计)写什么的问题。如果对写什么不明确,那么就无从下笔了。因此,选题在毕业论文(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6,7]。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数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工程等学科的交叉,远超出数学学科的范畴,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是运用现代计算工具高效求解科学与工程问题的数学理论与方法。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定位来看,它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等有区别,也和基础数学有区别。所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与这些专业的也有所区别。

一、加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工作的意义

1.选题有利于学生研究目标的确定

在课程学习阶段,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学习知识需要广博一些,不仅需要学习数学类课程,而且需要学习计算机类、信息类及计算数学类课程。然而在大学最后一年走向科学研究的初级阶段,钻研知识应当集中一些,而毕业论文的选题则是从广博向集中过渡的关键。在选题过程中,研究方向逐渐明确,研究目标越来越集中。从而能对准研究目标,集中时间和精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只有确定了选题,学生才能有计划地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并根据收集资料的要求确定学习哪些课程,如各类语言的高级编程,进行哪些实验、调查等,为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做好准备。

2.选题有利于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

通过选题,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能对这一问题的历史和现状、症结与关键所在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同时选题需要积极思考,从事学术研究的各种能力都可以得到初步的锻炼和提高。例如,选取“数据库安全”方面课题的过程中,会逐渐加深对这方面问题的理解。

3.选题有利于学生论文(设计)创新程度的提高

毕业论文(设计)的价值大小取决于其思想内涵等因素。选题不仅是给论文确定题目和规定论文大致范围的问题,而且也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因此选题过程有利于学生论文创新程度的提高。例如,选取“图书管理系统”这一毕业设计课题就很难体现该设计的创新性。

总之,选题是论文成败的关键,课题有意义,写出的论文才有用,才能获得好的效果;如果课题无意义,即使精力花得再多,也是没有价值的。

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选题的意义认识不足

一些学生认为,选题仅仅是找一个题目,选不好,再换;论文写好,题目才能定。所以有些学生未认真查询相关资料、未认真调研与认证,就草草选题,仅仅为了完成选题报表;有些学生匆忙开始写论文,写作过程中研究思路不断地更换。这样导致研究目标不明确。

2.学生对选题方法掌握得不好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没有问题就无从研究。选题的方法就是找问题。选题方法有:刻苦钻研与努力探索的方法、浏览捕捉的方法和追溯验证的方法。刻苦钻研与努力探索方法的核心是存同求异。然而一些学生不会寻求差异,具体表现为:看文献资料时不能找出该文献的优点,特别是缺点与不足,所以看了一些文献也没有自己的想法。浏览捕捉的方法就是通过对所占有的文献资料进行快速的、大略的阅读的方法,在比较中确定选题。而一些学生对大量资料不会去粗取精,即不会对资料进行归类,主要处理哪一类问题,这类问题主要有哪些方法。例如,有些学生查阅了大量“网络安全”方面的文献资料,然而不会从这些文献资料中归纳出值得研究的问题。追溯验证的方法是一种先有拟想,然后再通过阅读资料或进行试验来验证、确定选题的方法。而一些学生不会捕捉灵感,习惯于听课,不敢大胆想象,提出自己的想法并验证自己的想法。大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选题时,可按上述方法来确定选题,因为选题本身就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关键一步,学会选题、查找资料也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3.学生对选题的途径了解得不够

高校本科毕业生选题途径主要有:(1)解决实际问题;(2)推广已有的工作;(3)参与老师的研究工作。

实际需要始终是科学研究的根本动力,故实际问题为我们提供了科研选题的广泛内容。大学学习主要是理论知识的获取,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这是非常有益的,如数学建模、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等。一些学生不会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值得研究的学术问题或工程技术问题。实际上,数学建模、程序设计、信息论和数据挖掘等都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科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在于对前人成果的继承和发展。要善于向前人学习,系统地研究已有成果,占有大量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再前进一步。一些学生不会查阅文献。图书资料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缺少资料就很难写出有分量的毕业论文。选题时必须考虑自己是否已经占有或容易找到这方面的资料,如果选择能获得丰富资料的课题,就会有利于研究工作的展开;相反,收集资料的工作就会困难重重,毕业论文的写作就无法进行。

高校教师是科研的一支重要力量,许多教师手头都有一些研究课题,学生可以从老师的科研课题中选择子课题作为研究对象。一些学生不了解老师的科研工作,觉得非常高深,不敢主动与老师联系。

当然科研选题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要积极思考,提高选题能力,这样就会发现合适的课题。

三、相应对策

1.加强学生对选题意义的认识

考察一个人能否独立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看他能否选定一个合适的论题,通过选题,可以大体看出作者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水平。选题是否正确与恰当,不仅影响到论文的质量,也关系到写作的成败。有的专家认为,选准了一个好论题,就等于论文写作成功了一半。因此,我们要重视选题工作。

2.对学生选题中涉及的原则、方法、途径等进行指导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应注意如下原则:(1)价值性原则;(2)可行性原则;(3)合理性原则;(4)效益性原则。让学生了解这些原则,并在这些原则指导下进行选题。所谓价值性原则就是指选题有无科学价值。遵循这一原则,选择亟待解决的课题、有开创性的课题、填补空白的课题等。所谓可行性原则是指选题必须要根据实际,考虑其完成的可能性。选择的课题应该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完成的。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只有半年到一年时间,所以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更要注意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限制,选择有利于自己展开的题目,也就是选择恰当的课题。一般来说,选题不宜大,提倡“小题大作”,课题大了,不容易写得深入和透彻,甚至可能出现题目选得过大而不能完成毕业论文写作的情况。例如设计一个大的管理信息系统往往很难,这时我们可以考虑设计一个关键模块。所谓合理性原则是指课题本身是否合理。所谓“合理”,就是看其是否合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谓效益性原则是指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产实践和生活的需要,这体现了科学研究的目的性,即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要人们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加强对学生选题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对文献资料归类、存同求异、去粗取精,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捕捉自己的灵感。加强对学生选题途径的指导。指导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找到课题;指导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解决遇到的问题,如当今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中的热点问题;指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课题,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管理信息系统,手机软件等。

3.平时教学中注意渗透论文写作的基本思想

《论文写作》课程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课时不多,需要向学生介绍文献检索、论文选题、论文撰写等,故课时紧、任务重。我们可在大一、大二课程中渗透论文写作,指导学生如何查阅文献、积累资料、寻找课题、捕捉灵感等。例如,在数学建模课中,可以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论文写作;在JAVA高级程序设计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并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4.鼓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申请、承担各级创新实践项目

目前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均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教师可以适当介绍当前研究热点、自己的研究工作。鼓励学生主动与老师联系,介绍自己的学习情况、创新想法。鼓励学生选取适当的课题,并申请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在承担项目过程中提高论文写作能力。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申请、承担创新实践项目,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

四、结束语

选题在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当前学生选题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提高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孙玮,吕伯升,张迅.科技论文写作入门(第二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肖基毅,谭敏生,阳小华,等.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设计(论文)指导[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3]沈自飞,王元恒.理工类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指导[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4]刘晓华,任廷琦.毕业论文写作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欧阳周,刘道德.理工类学生专业论文导写[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0.

[6]刘小松.高师数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论析———以数学分析研究性内容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2):54-55.

数学与信息科学系专业简介 篇8

关键词:数值代数;数值逼近;微分方程数值解;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数值代数、数值逼近与微分方程数值解是信息与计算科学的三门核心专业课程,是研究用计算机求解各种数学问题的数值方法及其理论的课程,是科学计算的一部分。随着计算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科学与工程计算的应用范围已扩大到许多的学科领域,新的、有效的数值方法不断出现,形成了许多新型交叉学科。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系的这三门专业课的教学采用的是传统“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容量相对较小、直观性较差,且大量板书推导也让学生对课程产生畏惧的感觉,对学习失去兴趣。在教学中一般高校比较注重基础理论讲授,部分课程配有16学时的上机实验课,主要是对书中的部分算法予以实现。在实践中发现,这种形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作用并不明显。

二、通过实践推进专业建设的改革

在信息与计算科学的三门主干专业课程中,数值代数课程在三门课程中首先与学生接触,因此承担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数值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任务;数值逼近课程则主要负责引导学生掌握近似代替与逼近的思想;微分方程数值解则进一步结合实际问题,对实际的数学模型给出了理论与数值的求解方法。本文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改革:

1.结合实际问题,融合和更新课程的教学内容

由于这三门课程既是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又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可将专业课中严密的数值计算体系与学生已修的专业基础课进行有机的融合。例如高等代數中对于Gauss消元法给出了使用的条件,但是并不全,而在数值代数课程中结合计算机舍入误差原理给出了更加充分的使用条件。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进一步联系本专业的实际情况,注重理论背景引入、计算原理和算法思想的介绍,适当弱化部分理论推导,强调对算法与误差理论本质的理解和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值思维的认识,强化学生的数值计算素质和能力。教师可以在算法讲授后提出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和科学前沿问题,在理论课部分进行问题分析,指导学生利用直接法、迭代法等数值方法设计算法,在实验课环节实现算法,并给出结论。鼓励学生课外参加与专业相关的报告,有利于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了解科学前沿问题,引导学生敢于思考、勇于讨论、勤于实践。

2.利用多媒体教学深化科学计算可视化在数值代数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教师所要讲授的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大量、迅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Matlab软件提供了比较完备的科学计算可视化函数,利用这些函数可以绘制二维(三维)的矢量图、等值线图、剖面图以及流线图等。目前网上的课件一般只包含书中部分理论与算法,并没有对算法给出软件可视化步骤,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因此,针对教材中求解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矩阵特征值问题算法与非线性方程求根等内容,可在电子课件中添加软件实现的过程,充分利用Matlab软件中的画图命令,使整个过程清晰明了。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的授课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点,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专业课中的上机实验课是连接理论与实际的纽带,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感悟算法形成知识的必要环节。实验环节的目的是提高学生数值思维能力,将课本上的理论予以实现,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动手为主的学习方式,其关键是将理论与数值实验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改变以往教学中的理论授课、实验、结合实习的三部曲模式,而是将其融为一体,在理论授课过程中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以先讲后做、边讲边做、先做后讲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和探讨数值代数课程的数值实验内容,对教师提出、分析过的实际问题,学生以小组形式共同讨论,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鼓励学生使用Matlab软件解决数值计算问题,指导学生实现算法,提升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

这三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能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初步应用所学计算技术解决实际计算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科学计算、信息技术及工程系统仿真打下一个良好的知识基础。

参考文献:

石凯,林亮,蒋琼.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实践教学方法的研究[J].广西教育,2009(24).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导论论文 篇9

在来大学前,我一直很疑惑,我既不想成为一名数学家,又不想从事于数学有关的科学研究,那在大学中学习那么多的数学知识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疑惑,我来到了广工大,在柏老师的专业导论课上我找到了答案。了解到到,原来信息与计算科学是在数学和电子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以信息技术和计算技术的数学基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基础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明白了,数学教学是实现学生思维方式的数学化和培养数学素养最便捷、可靠的途径,而思维的数学化和良好的数学素养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很重要。

2我的认识

在专业导论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在大学的通才教育观下,第一流的人才应该具备下列三个条件:⑴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人文素养;⑵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和深厚的功底;⑶富有创新意识,具有科学的思想方法。

而作为一个理科人才,我们应具备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一套科学的方法和一套科学的程序,即能建立在对于事物性质、特点和事物发展与变化规律的深入的认识基础之上;寻找、建立,或引用、发展解决这个问题的一套科学的方法,制定实际解决问题的一套科学的程序,确定第一步做什么,怎么做,第二步做什么,怎么做,„„,确定每一步怎么检验,出了问题怎么处理,等等。

同时专业导论的学习也让我明白到信息与计算科学是当今科学前沿领域,是除理论研究与实验以外的第三种科学研究手段,是我国科技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学科,该专业以计算科学,信息科学,控制科学和运筹科学为培养方向,以科学与工程计算,计算机图形学与图形学与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与计算的可视化,大规模信息存储与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为研究对象。

高等学校计算科学本科专业培养适应计算科学学科发展,国家社会发展与进步事业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文化修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理工科公共基础知识,较好地掌握本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等基础(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受到良好的计算科学基本实验技术与技能等实践能力的基本训练,受到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初步训练的计算科学专门人才。

它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良好的基础理论,应用方法和开发技能的初步训练;具有较强的程序设计和程序分析能力;能解决工程,经济管理中的一般数学模型和计算机应用等实际问题。在毕业后适宜到科研部门和高、中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适宜到计算机产业、重要部门、以及相近学科的有关单位从事计算科学开发研究、应用与管理等工作;可以继续攻读计算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因此,要想成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我们必须实现思维方式的数学化和培养良好的数学素养。

所谓思维方式的数学化是指从普通人的思维方式转向数学家工作的思维方式。在科学界,数学家的思维方式与其它学科的学者很不相同。他们认识客观事物,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分析,一般并不直接关心事物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特性,而是通过对事物的抽象,运用特殊的符号或语言系统,研究事物在空间中的数量关系、位置关系、结构关系和变换规律,研究具有共同抽象概念、性质的一类事物的某些内在规律,以此指导人们从一个侧面去认识事物。逻辑是严格数学论证和科学论证的主要工具,而数理逻辑则是从数学的角度为数学研究乃至科学研究提供了科学推理的逻辑基础。由于数学对客观事物规律的描述是建立在严格而又抽象的符号推演的基础之上,因而使得数学家工作的思维方式与其它学科很不一样。大多数数学家是经过严格的数学训练实现思维方式数学化的,但要将这种思维方式上升为系统的理性思维方式,则主要取决于人们的数理逻辑或形式逻辑的修养。

下面举一例子说明思维方式的数学化的重要性:

例: 给定一个字符串长度不超过m的集合,请将集合中的每一个字符串反转一下(或称调个个儿)。例如,对字符串abc,就是求cba。注意,除最终的输出外不允许使用输入/输出操作。

我们提供了两种描述与计算问题的解法,可能还有更好的解法。显然,由于解题过程思想方法的不同,数学表述也不同。计算机执行运算操作时的“机械、死板、严格、精密”的特性是数学与计算科学建立天然联系的主要内在原因。计算理论业已表明,理论上,凡是可以由计算机处理的问题,包括问题描述和处理过程,均可以数学化或形式化,即用数学符号系统来描述;反之,凡是可以用以离散数学为代表的构造性数学描述的问题及其处理过程,只要论域是有穷的,或虽论域为无穷但存在有穷表示,也一定能够用计算机来处理。至于现实是否能行则取决于计算复杂性和实际需要的计算时间和空间。

由此可以看出学习数学对计算科学专业工作者的重要性。今天,虽然许多人能够完成大量计算机应用的任务而并不需要很多的数学训练,但这不等于说计算科学不需要高深的数学,原因是仅凭直觉和经验就能顺利处理的那些问题,不仅说明了这些问题是足够简单的,而且还由于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所做的大量前期工作使得其中一些原来困难的问题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已变得较为容易。当然,在这些足够简单的问题中有许多问题的处理工作在性质上本不属于计算科学专业在社会分工中确定的范畴,它们大都属于计算机具体应用(应归属各具体学科)的范畴,而不属于计算机应用(指计算机应用于各学科的共性技术研究)的范畴。对非计算科学专业从事计算机具体应用的人员来说,数学也许并不重要,他们只需要懂得怎样使用各种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如编译程序、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关的硬件接口、各种软件工具和应用软件程序包的使用就可以了,但对计算科学专业人员,没有坚实的数学基础,就不可能从事较高起点的,而且是其它学科专业人员不能胜任的计算科学专业技术工作,特别是那些需要专业人员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问题。由此可见思维过程的数学化对计算科学专业人员的重要性。通过数学教学途径来实现学生思维方式的数学化是最便捷、可靠的途径。

所谓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参加人类的智力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科学概念、知识水平和对智力活动过程的理解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科学素养反映在人们对感兴趣的事情充满好奇心,能够理解事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参与讨论、解决问题或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所从事的专业工作中,科学素养反映在人们对自己的工作具有创造性和较高的学术深度,安照科学规律办事,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就。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就必须在教学中特别注重贯彻正确的思想方法。正确的思想方法不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只能来源于学生的实践。对每一个大学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正确的思想方法只能在科学的基本原理、原则的基础上,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中,通过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的反复学习、思考、练习、实践和体会,由自己总结得到。

我们提倡的是:一个对问题的正确的思想认识,一组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一套严密的操作程序。一个人按照这样一种思想方法开展工作,实际上也就是初步具备了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思想方法,处理问题的结果也常常比较好,这也是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的重要标志之一。

同时,科学素养也包含着一个人的科学精神,表现在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平常而又良好的心态与科学道德,坚持和维护真理的秉性,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

而当通过数学教育,使我们真正具有数学素养与良好数学思维时,我们的计算科学专业能力的具体能力就会体现出来:⑴ 阅读、理解科学技术文献上的新知识,特别是用数学形式表述的科学论文、技术报告的内容,能够较快地掌握新知识; ⑵ 计算机实际操作,工具的使用,以及软硬件实验应用操作的能力; ⑶ 硬件设计、数字逻辑系统设计及其实现、维修的能力;⑷ 软件设计、算法设计、程序设计、程序证明的能力;⑸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新思想、新概念、新方法、新技术、新理论,并加以数学论证,或通过设计与实验验证的能力。

3.我的思考

因此,我们在面对数学学习时,不应太片面地认为以后不需要用到数学知识就轻视数学学习,而是应该以培养自己思维的数学化和良好的数学素养为目标,重视数学学科的学习。

我认为在学习数学学科时候,首先,我们要注意不要阅读太多的参考资料,因为大一的新生不具备使用多种版本学习资料的能力。

其次,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深入学习我们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并在此基础上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可能有人认为一个人读的书越多,思想受到的束缚也可能越多,创新也就变得越困难,这似乎是一个矛盾。但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创新不等于异想天开,它是建立在对问题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的,某些人由于太多读书而受到书本的束缚从而失去创新能力,只是因为他并没有真正深入,而不能说明创新与深入学习有矛盾。在这里强调一下:深入不在于博学。深入需要把所学的知识整合到自己的思维系统和知识结构中,从而融入思想。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只一味地接受知识,必然使头脑杂乱,失去创新能力。

最后,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发现在大学学习中,具体的知识即使很难,也是容易学习的。学习新知识可能比发现新知识更容易。但我们要明白学习具体的知识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如果一个人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从具体的领域知识中归纳、提炼、总结出科学的方法,特别是科学的思想方法,这正体现了理解科学和人的科学素养。创新要靠科学素养和理解科学,靠科学的思想方法。有了科学的思想方法,我们就能够有针对性地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对于认识的对象进行多层次、多视角、全方位、立体地进行审视和观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科学的方式方法展开工作,在深入中依靠科学的思想方法摆脱教条的束缚,有针对性地探索前进,而不是盲目发展。科学的发展存在着外延和内涵两种发展方式。当学科处于发展早期时,由于人们对该领域的具体知识了解甚少,往往只能采用外延方式。但是,谁具备好的基础和科学的素养,谁就更容易转入内涵发展方式。

上一篇:强化高校学籍档案的网络化管理下一篇:人社局班子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