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的高中议论文

2024-06-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诚实的高中议论文(精选8篇)

诚实的高中议论文 篇1

(My view on honesty)

Honesty is long-lasting virtue of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Likewise, it is also one of the deeply-held values of the Chinese people. 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in the market economy, honesty tends to be obsolete. In my opinion, honesty will never be out of date no matter what the situation might be.

Firstly, honesty has been treasured and honest people have been respected through history in all parts of the world. People everywhere would regarded honesty as a virtue and hate a dishonesty person. Secondly, honesty is the basis of interactions among people. People should treat each other sincerely and open their hearts to each other. Only in this way ca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people be natural. Thirdly, in the market economy, some people try to get more money at the cost of honesty. To them, a best businessman is one who can cheat most tactfully. Even in this kind of society, honesty is deeply valued by most people.

诚实的高中议论文 篇2

一、故事导入法

喜欢听故事是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 相信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教学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不经意插入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故事, 学生的注意力立刻就集中了, 显得兴趣浓厚, 并表现出了想要顺着故事探究知识的学习欲望。因此,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运用故事导入法不失为一个好的教学策略。故事导入法简而言之就是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和新知识相关的故事, 将生动形象的内容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通过故事产生感性认知, 并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比如, 在学习“等差数列的求知公式”这一章节内容时, 高中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数学家高斯小时候学习的事迹来展开课堂教学, 因这个故事几乎很多学生都耳熟能详, 因此可以在课堂上让其中一位学生进行讲说, “高斯小时候上学时, 老时给他们出了一道题目:1+2+3+4+5+……+100=?在大家都忙着计算的时候, 高斯很快就知道了答案。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吃惊, 问他是怎么算出来的。高斯回答:将首位两数进行相加得出101, 一共有50对, 那么这道题的结果就是:101*50=5050。”当学生讲到这里时, 教师就可以适时将本节“等差数列的求知公式”教学内容引出来, 引导学生用理论的方法推导高斯的回答的合理性, 此时学生们的思维还处于一个非常活跃的状态, 是进行学习的最佳时机, 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水到渠成。

二、设疑导入法

在进行数学课堂导入时, 如果能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 设计迎合学生学习特征的课堂导入环节, 就能够非常轻松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巧妙为学生设置疑问, 制造悬念, 作为教学导入环节, 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此种教学策略即为设疑导入法。教师要设置一些只有学习了新的知识之后才能解答的“悬念”, 从诱导学生的好奇心着手, 给予学生无形的学习动力, 进而形成良性循环的学习与教学环节。例如教师在讲授“余弦定理”时, 就可以设置这样的疑问:大家都知道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满足勾股定理a2+b2=c2, 那么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边又会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它们是否也满足a2+b2=c2?或者它们满足a2+b2-x=c2?如果是这样, 那关系式中的x是多少?通过巧妙的设疑, 教师就将余弦定理的推导引出来了, 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始了对数学新知识的学习, 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 同时还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力。

三、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俗称“开门见山”导入法。在日常写作或者交流中我们经常会直接引出主题, 这样的谈话方式或者写作方式更容易让听者或者读者明白, 对话题主题有一个清晰地认知观念。这种引入方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也经常运用, 教学实践也证明, 确实有非常不错的教学效果。那么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运用此种教学导入法呢?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中, 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通过故事导入法和设疑导入法都无法完成高效导入的数学知识内容, 这些新知识与以往所学的知识没有任何关联, 此时, 就可以开门见山, 直接导入。新鲜的东西本来就容易引发人们的关注, 教师采取直接导入新知识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导入, 同样能够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二面角”知识点时, 数学教师就可以直接将问题引出来, 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

四、类比导入法

所谓类比导入法就是用已经知道或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与不知道或没有掌握的新数学知识进行比较, 以简单比复杂, 把抽象的问题进行形象化, 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力, 同时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进行高效学习。例如学习“圆锥曲线”这一知识点时, 教师就可以对已经学习过的圆的知识加以类比导入。类比导入法充分运用了对比分析的手段, 用旧知引出新知。它可以让学生掌握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做到温故而知新。

结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运用导入法要因人而异, 因教学内容而导, 要以灵活运用与引人入胜为根本目的。一种新颖且有效的导入方式可以营造出最优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跃跃欲试, 切实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分别详细介绍了故事导入法、设疑导入法、直接导入法与类比导入法的运用, 以供参考。

摘要:课堂导入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课堂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高效的课堂导入环节帮助学生创造有助于学习的教学情境, 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高效学习, 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教学方式。本文在此背景下论述高中数学的课堂导入策略, 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课堂导入

参考文献

[1]唐亚龄.让“问题串”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语数外学习 (数学教育) , 2013 (03)

诚实的高中议论文 篇3

关键词:小学生;诚实守信;习惯;培养

教育心理学领域有一句经典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习惯是一种能力。小学生可塑性较强,对他们行为习惯的培养,将直接影响其一生。而诚实守信习惯的培养教育对他们良好的品德形成和其他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做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从学科渗透、班级管理、活动开展、教师示范四个方面逐步培养他们诚实守信的行为习惯。

一、学科渗透,潜移默化教育学生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道出了教育的本质——“真”。这里的“真”,是“诚信”。学习知识来不得半点虚假。在小学各科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中潜移默化地融入诚信教育,让诚信这棵幼苗在学生心目中越长越大,占据每位学生的心灵。现在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阅读课文都是以某个主题编排的,每一册中都涉及诚信主题。如,《月下桨声》《装在信封里的小太阳》《彩票》《十年后的礼物》《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等。这些课文都是通过主人公事迹反映诚实守信主题的。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提炼文章所蕴含的诚信主题。教师要教育学生向小主人公学习他们诚实守信的好品质,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做到诚实守信。语文教师通过这些经典文章的讲授,必将感染、教育学生从平时小事中养成诚信的好习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的诚信单元更是直接教育学生要有诚信的好品质。数学、科学课也毫无疑问是在传授“真”。数学课中对于公式、定理的应用,答题步骤及逻辑思维的培养中,教师要给学生贯穿求真务实的理念。任何计算、推理来不得半点虚假,不能投机取巧,一定要扎实演算,诚信练习,方能掌握数学知识中蕴含的奥妙。科学课中的“呼风唤雨的世界”“假如没有灰尘”等都是表达自然科学的“真”。教师通过各科教学,把“诚信”这一理念渗透到每一门学科中,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

二、班级管理,遵章守纪规范学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学生诚实守信习惯的养成除了各科老师在课堂上的渗透教育外,还要依靠在班集体中一些规章制度的约束逐步形成。班主任要让学生知晓《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级制定的《班级公约》等内容。如,《小学生守则》第6条内容为:诚实守信有担当。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作弊,借东西及时归还,做到知错就改。这一条直接要求学生要有诚信的习惯。班主任还要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学生不诚实等不良行为。如,学生有说谎,考试作弊,借别人东西不及时归还等现象发生时,教师不仅可举一些事例教育,也要让他们认识到违反了规章制度,要给学生讲明违反规章制度带来的不良后果。当然,对犯错误后勇于承认错误的学生要及时表扬,赞扬这种敢于承认错误、不说谎的精神。小学生诚信习惯的养成也要循序渐进,分层次,有梯度。小学一、二年级应以“不说谎话”“不随便拿别人东西”“借东西、捡东西要还”为主,三、四年级以“不隐瞒错误”“不要贪小便宜”“不要不懂装懂”为主,五、六年级以“不弄虚作假”“不揽功推过”“做人要讲信用”为主。教师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小事做起,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的诚信行为。小学生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的规范约束,让诚信习惯稳固化,持久化。

三、活动开展,躬身实践激励学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培養小学生诚实守信的习惯,教师不仅要其明白道理,更主要的是要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运用,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养成诚信习惯的好处和重要性,由外显动力内化为个性品质,使其习惯稳固化。在平时教育中,教师要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躬身实践,逐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可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班队会。在召开班队会之前,先让学生查找社会上有关“不诚信”的现象,收集自己身边有关“诚信”的事例,编排有关“诚信”的小品、诗朗诵,积累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古诗文等。在班队会上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诺千金、三顾茅庐、愚公移山的故事,也可以举一些近代名人的诚信故事,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诚信与不诚信的例子,对这些例子进行讨论,让学生展示自己编排的小品。朗诵名言警句、古诗文,然后总结不诚信带来的后果以及诚信的意义。老师还要让学生在平时对身边不讲诚信的人和事进行制止、教育,每天分享自己所做的诚信的事,写诚信日记,诚信反思,体会诚信带来的好处,增强诚信意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在讲诚信的前提下做事,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激励自己,影响别人。

四、教师示范,以身作则影响学生

浅议高中学校课程的开发的论文 篇4

一、高中课程开发依据和作用

高中学校课程体现“以校为本”、“以地域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共同开发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他以学生全面、健康的学习、发展、研究为目标,又注重学生的个别发展、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素质、学习积极性以及兴趣、特长的提高,与素质教育的目的、目标相吻合。

正确引导学校课程的开发实践,有利于教师新课程理念的改变,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有利于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高中学校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展示教师的个性特点和集体的.力量,使全体教师能围绕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主动地参加学校课程的调查、研讨、教研。

高中学校课程的开发是彰显学校特色、体现文化底蕴、发挥自身优势的重要方面;是教育规律、教育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是探索学科发展与学生需要有机结合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要求的必然。学校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有利于发

挥家长和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当地的传统文化。

二、高中课程开发原则

以校为本: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文化底蕴,展示学校的发展变化,贴近学校的管理,有利于根据学校的实力,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指导思想开发学校课程。学校课程的开发还要以本校教师为主,展示本校教师的教学特长。高中学校课程开发也为本地中小学学校课程开发起引领、帮助、带动作用。

以学生为本:学校课程的开发要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与学生的年龄和求知能力相结合,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际需要相结合,与学生的兴趣、特长相结合。以地域为本:学校课程开发以地域为中心,开发与地域经济、文化、科学相关的学校课程,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水、民族、特产、经济建设与发展等,培养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观念,鼓励学生为家乡的建设服务。以能力为本: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获得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知识和能力。高中学校课程开发还要以培养学生在当地、社区成才的知识和能力,为当地、社区培养、输送后备人才。

以素质为本:高中学校课程的开发要求真务实,立足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立足于为社会和谐、经济建设、文化繁荣服务。

三、高中课程开发过程

1.建立组织:成立由学校、社区、家长委员会成员组成的高中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审议小组,制定学校课程长效管理、保障机制,制定方案,协调各方面关系,调动校内外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激励、奖励机制,把学校课程纳入学校常规管理。

2.分析现状:通过全校性的宣传发动,调查研究学生、教师及社区发展的需要,学生分类培养的需要,分析、研究学校内部、周边社区的课程资源,特别是当地有影响的经济、文化资源。

3.拟定目标: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发展水平和潜能,体现不同层次要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4.编制方案:从学校的管理理念和办学特色出发制定适合本校的学校课程开发总体规划和发展纲要,设计学校课程开发的评议、审议程序。

5.实施与评价:学校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探索性、创新性;学习方式的综合性;教学过程的情境性、合作性、建构性。学校课程实施前,通过申报课程纲要组织评议、审议。实施过程中,定期进行阶段性调研、评议,不断改进、调整学校课程的设置,充实内容和资源。学校课程实施后,进行学生、教师、家长及社区方面的调研,进行课程评价,反思不足,以利于逐步修订、整合与再实施。

四、高中课程开发评价

学校课程开发的评价是推进学校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学校课程开发的目标、方向、水平、质量,是学校课程再开发、挖掘的重要依据。评价的结果应及时向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反馈,接受各方面监督,以便于进一步调整、改进、推广。

1.对全校学校课程开发的总体评价

学校课程的开发是否符合课程改革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有效性;学校课程的开发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是否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是否有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学校课程的开发是否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素质提高;学校课程的开发是否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课程开发的结构和种类是否合理,数量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2.对单科学校课程开发的评价

浅议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情景创设 篇5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在高中教学中的实施,课堂教学要求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注重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其中“情景教学”作为新兴的有效教学手段应该得到教师的重视。高中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容易造成学生厌学、提不起学习兴趣等情况。高中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转折点至关重要,因此教师要根据“情境”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让学生深入课堂教学,从而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素质教育要求通过多种教学手段锻炼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根据“人本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从而在教师引导下提高成绩。根据高中化学实践性强、理论性强和科学性强的特点我们可以得知,只有善于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合适的情景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感受趣味性的同时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情境创设 有效课堂 探究性学习

“情境创设”作为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应该以学生的学习基础作为条件,以发挥课堂学习的活跃性作为手段,以实现高效学习作为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高中化学课堂要想与时俱进就要改变以往的“灌输式、填鸭式”的传统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启发式、合作式、自主式”的教学。

一、开展情景化导入,实现有效化学课堂

好的课堂教学是在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交流中实现的,首先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运用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主动引导下实现自我学习和发展,在具有情境性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乐趣所在。

1.引入生活化教学,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深入课堂内容。由于高中化学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需要转换成其他模式。首先教师要根据学习的主要内容进行整合、分析,进而根据生活经验搜寻实例,通过在课堂中对实例和知识的相互融合让学生感受到“化学融入生活”的贴切感。例如在知识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学习中,教师先根据这一知识存在的特性向学生提出基本思考问题:“随着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加,同分异构体数目增多,我们如何在常用名不够的情况下命名呢?”在学生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生活导入法进行解释:“例如居民身份证,每个公民只有一个合法的身份证号码可以使用,有机物的名称也具有这种单一性和不可重复性。”

2.引入实验化教学,让学生根据实验的科学性融入课堂情境教学。高中化学本就是实验性较强的科目,因此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开展课堂情境教学。实验作为趣味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活动能够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实验情境课堂的主动性。例如在“酚”这一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准备相关实验材料,先通过向学生展示奇妙的实验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用毛笔蘸取苯酚溶液在白纸上进行涂画,把纸晾干后放在木架上,然后用三氯化铁使用喷雾器喷在白纸上,白纸上就会出现紫色的绘画,教师根据学生对这一实验的兴趣引出课堂教学内容,使其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二、开展问题情境教学,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

问题情境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需要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然后为学生设计出合理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深入问题情境的过程实现自我学习及发展,从而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合作学习能力的进步。

1.注重问题在课堂导入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的习惯。课堂导入作为重要的课堂教学环节需要教师的合理利用。教师要通过合理科学的问题情境导入课堂教学,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况下引导他们进入课堂。教师对于问题情境的使用可以通过“任务教学法”进行,通过课堂导入时的问题设计给学生布置课堂任务。例如在“硝酸”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进行本节课的自主探究学习:(1)硝酸泄漏后会出现什么现象?(2)对装运的运输车的制作材料都有什么要求?(3)消防员在处理硝酸泄露情况时应该准备哪些措施?(4)在泄漏后应该做哪些紧急处理?(5)通过知识的阅读总结硝酸的物理性和化学性,等等。

2.合理发挥问题情境的教学使用,促进学生多种学习能力的发展。教师要根据课堂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对学生布置分组学习的任务,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的有效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根据合作共赢这一优势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学习特点进行互补划分,将5―6人分为一组,通过课堂内容的主题进行共同合作完成任务。例如在“氯化氢”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化学知识设计喷泉试验,由于实验器材有限,教师需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较多,因此小组内要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位成员都可以深入课堂活动中。通过取一烧瓶氯化氢气体,用滴管压进去少量的水然后将烧瓶倒置在石蕊溶液中观察,根据实验前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仔细分析实验现象,进而达到完成问题情境教学的目标。

三、创设故事情境教学,促进趣味化学课堂

化学知识所具有的微观性和抽象性是教学难点之一,因此要充分利用教学手段将化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故事情境教学”作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通过活跃的故事气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记忆和学习。很多化学知识都是化学史上一些伟人经历过一些生活、知识和思想的碰撞发现的,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名人逸事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巩固学习知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中,有些元素的名称不容易记忆,教师可以根据元素背后的故事加深学生的记忆,比如元素发现故事:门捷列夫在1871年时宣称一定存在一种“类铝”的元素,但并没有引起别人的太大注意,直到1875年布瓦博德朗对铝和铊进行光谱性质研究时发现了两道紫色光线谱,最后通过门捷列夫的帮助完成了这一新元素单质的性质实验。学生通过这种人文故事会更好地融入课堂,从而提高教师教学效率,也提高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通过对高中化学中情境教学的设计我们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要立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学生的持久性全面发展为基础,从而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打造高效课堂,进而促进高中化学课堂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诚实的高中议论文 篇6

一、史料的基本概述

史料主要指的是研究历史和佐证历史的材料,也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的实物性痕迹,史料主要包括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和实物史料等三种。其中,文字史料主要是运用文字的形式来表现的,例如相关的历史文献以及涉及历史的诗词等都属于文字史料的范畴。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史料,使其和教学内容相适应。图片史料的主要是以图片为主,其种类是非常繁多的。将其应用到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的结合使用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实物史料主要指的是文物等实体,其范围相当广泛,相较而言其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是比较少的。需要注意的是,史料要求如实地反映历史,因而教师选择史料的方式也非常重要。

二、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对教材中的史料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历史教材也进行了调整和创新。历史教材中所使用的史料是经过反复的推敲和研究选择出来的,不同的史料对教学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因而教师需要对教材中的史料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教师要了解史料的来源和前因后果,结合教学内容对其进行深入的教学,从而在教学中能够更全面地向学生呈现历史。除此以外,教师根据史料所提出的问题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使问题更具针对性,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史料中发现更多的历史信息。

2.适当地增加课外史料来丰富教学内容

高中历史教学的内容是比较繁多的,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教材中的史料仍旧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增加一些课外史料。史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在确定所使用的史料以后,教师要对其进行相应的.修整使其符合教学的需要。在应用图片史料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的内容,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文字史料。除此以外,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具有趣味性的史料,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的同时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对提升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3.发挥地图等的辅助性作用

通过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发现,很多教师都忽略了地图等在教学中的应用。但是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在讲授文字的同时辅以合适的图片更加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因而,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些插图或者是地图,并结合文字进行授课,指导学生如何从图片中获取信息,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发现,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是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历史教材中陈述很大部分都是比较枯燥的内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无法体会到历史学习的乐趣,会严重影响学习效果。而史料的应用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应用不同形式的史料,设置趣味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这些方式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长此以往,学生能够在历史学习中收获自信心,这对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果是非常关键的。

2.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在过去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只是按照教材来授课,对历史知识没有进行相应的拓展。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的学习,没有主动去思考问题,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都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而史料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本中的知识,自主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这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除此以外,在学习和研究史料的时候,学生的视野也更加广阔,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历史。

3.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并不是让学生记忆那些历史知识,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思考,能够对历史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教师在应用史料的时候,在历史教材史料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学生没有接触过的知识,以及当前的研究新进展,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定期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同时提设问题让学生搜集资料自主思考问题,得出最终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车双艳,史风春。不同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04):55-57.

[2]李君。浅析高中历史教材中史料的分类及作用[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08):13-14.

[3]王彩华。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之我见[J]。学周刊,2011(14):69-70.

浅议高中数学的概念课教学 篇7

关键词:数学概念,情境教学,升华概念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数学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用数学的头脑想、用数学的手段做,这些都与“基础”紧密相关,而数学基础课是概念教学.数学概念是数学体系中最基本的单位;是学生认知数学结构的起始部分;是导出数学定理及法则的逻辑基础;是数学学科系统的精髓和灵魂.数学概念本身就包含着一种数学观念,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数学方法.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数学概念课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数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兴趣,巩固所学知识,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源头.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概念课教学要求创设合适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的思维活动.首先用实例引入概念,形成数学概念的首要条件是使学生获得十分重要且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因此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应注意情境教学,让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结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活的,是富有生命力的,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所研究对象的感性认识,还能促进学生数学直觉的形成,数学思维的发展,更能激发学生思考和创造的源泉.同时,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形成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在以后遇到相关问题时能运用有关的数学经验去解决问题,如可运用我国GDP增长实例引入指数函数的概念等.其次,以数学故事、典故引入概念.数学故事、典故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给单调的数学教学增添活力;同时还能反映概念的形成过程和本质,用数学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讲授概念课时,可以结合课本数学内容适当引入一些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或者一些生动的数学典故.如用函数产生的历史加深函数概念的理解,再如我国数学家:世界上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第一个人———陈景润,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过程中,用的草稿纸可以装满一间小屋子,让学生知道数学家经历了艰苦漫长的道路,才取得了辉煌的成果.领略数学家们的创造性思维过程,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教材,领会数学知识的实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最后,亲自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如在椭圆概念课的教学中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让每个学生课前准备一条彩色细绳(无弹力),课上让学生分组进行如下操作,在一块白纸板上取两个定点,将这条彩色细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定点上,用笔尖将细绳拉紧并使笔尖在纸板上慢慢移动一周,这时在纸板上得到的图形就是椭圆,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椭圆概念的形成过程,接着可进一步去做:如果调整两个定点的相对位置而细绳的长度保持不变,图形还会是椭圆吗?如果是,现在的椭圆图形和原来的椭圆图形比较有怎样的变化?通过上面问题的设计,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原来细绳的长度应大于两定点间的距离,进一步理解椭圆概念的本质特征.上面学生亲自经历了椭圆图形的探索过程,直观地感知了椭圆概念的形成过程,对椭圆概念的理解会更加准确而深刻,这样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为后面学习椭圆的几何性质打下基础.当然,此方法也可用于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概念教学.情境教学使学生亲自体验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起对概念的理解,逐渐认识概念本质,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交流探索,形成概念

首先,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交流合作引入新概念,数学概念往往是“抽象之上的抽象”,先前的概念往往是后续概念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与相关的经验引入概念,引导学生探求新旧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将有助于学生掌握相互联系的知识,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之间的整体认识;这也符合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如等比数列概念可以在等差数列概念基础上形成,还如函数的概念、角的概念也都可以在初中的基础上扩展.

其次,由数学本身内在需要引入概念,中学数学的有些概念是为了解决数学内部的问题而引入的,如复数概念是为了解决x2=-1的解,所以可以通过“x2=-1”设置疑问、创设悬念,造成知识冲突等,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同时体现数学的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1]吴启霞.淡化形式注重过程抓住本质——谈如何优化高中数学概念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1).

[2]宋明新.巧思妙构突破难点——例谈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难点突破[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12).

[3]吴善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例谈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之引入[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2(06).

议高中政治的课堂反思教学 篇8

关键词:高中政治 课堂反思教学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c)-0112-01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上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高中阶段的政治课也逐渐重视起来,如何有效地开展政治课堂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古人有云:“吾日三省吾身”,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教师对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反思教学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就是指教师在不断对教学成果进行经验总结的过程中改进教学方法。

1 课堂反思教学概述

反思教学是教师主动改进教学行为的表现,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成果互动过程。通过了解教学成果不断总结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力图找到合理的途径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来看,反思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并且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成长,达到育人的目的。只有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情况以及学生的基本特征出发的教学才是合理的,有效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反思个人的教学是否与学生相适应,从而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反思教学是从研究和探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出发的,在反思教学的过程中,反思不是简单地机械回顾,而是系统化的进行思考,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案和学生评价等方面综合考虑,对教学进行全面反思。因此,课堂反思教学是从教师角度出发的自我完善的过程,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

2 高中政治的课堂反思教学

高中政治的课堂反思教学必须与政治课堂的基本特征相结合,政治是一个与个人思想和价值观形成紧密相连的,学生学习的成效常反映在主观方面,单凭客观的考核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的成效是明显不足的。反思教学正是弥补了现有课堂考核中的不足,教师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教学反思,同时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情况,为更好的开展反思教学创造条件。笔者认为,在高中政治的课堂中进行反思教学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提高教学成效。

2.1 与学生进行互动

学生是教学的直接对象,也是教学成果的直接反馈者,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仅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得以改善,同时,还是教师直接搜集教学信息的重要平台。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与学生进行互动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在教学中学生遇到的问题,通过记录的方式进行整理,为后期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供依据;二是学生能够将在政治课堂上的直接感受告诉教师,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总结自身的教学效果和特点;三是互动沟通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中政治教学的发展。

2.2 总结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

世界万物难以达到十全十美,教学亦是如此,在教学中难免会存在优势和不足,而反思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教师不断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肯定现有教学方法中的闪光之处,勇于承认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并且及时纠正,结合现有的优势改进教学方法。对于优势的总结主要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反映得到,发现课堂中的某一种激励语言或者讲解方法能够得到学生及时的反映,在课后进行及时记录,为后期总结教学方法提供依据。而对不足之处的总结要求更为严格,教师需要对比现有的教学成效和预期教学目标的差异,总结教学中的不足和疏漏之处,并且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办法。

2.3 定期反思,提高个人素质

教师在课堂上起着引导者的作用,教师素质的高低和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高中政治课由于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模式,因此,在课堂不活跃,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为此,教师需要总结长期以来我国高中政治课的基本教学特征和目前的发展现状,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性的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真正使得政治课堂是培养学生思想文化素养的主要阵地。从教师的角度来讲,还需要总结反思个人能力中存在的不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吸收新知识提高个人素质。

综上所述,反思教学的,在不断总结和反思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推动教学方法改革,从而大大促进了高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教学。反思教学的开展必须首先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出发,结合政治课程的特征,针对性的完善教学方法,改进教师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通过学习先进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更好地发挥政治课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上的作用,从而实现高中政治课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 石雪花.政治课堂“自学·探究·反思”教学模式实践[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7(11):78.

[2] 刘群莉.思想政治教学课中反思性教学方法的运用[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8(5):47-48.

[3] 尚桂玲.开展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方法[J].教书育人,2009(S1):9.

上一篇:形容绵绵春雨的诗句下一篇:地理中考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