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产核资工作方案

2024-05-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清产核资工作方案(精选5篇)

清产核资工作方案 篇1

一、清产核资的目的(一)进一步完善学院实物资产清查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完好率。

(二)摸清学院资产存量及使用情况,清理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做到家底清楚、物尽其用,保管责任明确到位,优化资产配置。

(三)对学院各单位实物资产清查中盘盈、盘亏、资产挂账等问题,按国家有关规定和实物资产的清查政策,进行相关账务处理。

(四)发现并堵塞管理漏洞,杜绝资产浪费、流失、随意损坏现象,充分发挥资产的最大效益。

(五)通过清查收集资产信息,优化资产配置,做好资产的合理调配和相关资产的共享工作。

二、清产核资的主要任务及内容

(一)学院各单位对从成立以来截止到2010年3月前全部实物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登记,掌握资产的存量、结构分布、支出结构和使用状况。

(二)对固定资产挂账、盘盈、盘亏等问题,按国家规定和政策进行账务处理。

(三)建立武汉学院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三、清产核资的要求

(一)学院各单位要加强对实物资产清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责任到人,认真落实。

(二)清查工作要逐房间、逐台件进行,做到“以账查物,以物对账,见物就点”,不重不漏、不留死角,“账、物”相符,切实摸清“家底”,保证清查结果真实、可靠。

(三)坚持实事求是,如实暴露问题,不得虚报、隐瞒。

(四)在自查阶段清产核资工作人员要与各单位紧密配合,做好各类资产基本信息、以及不同单位之间、单位内部之间的账务调整工作。

(五)对工作中出现以下现象,将纳入考核扣分,并对单位提出通报批评:

1.工作敷衍了事,不认真负责;

2.资产清查报告及清查表未按规定时间报送;

3.私自变卖固定资产或低值易耗品;

4.资产保管不当造成损失;

5.未建立资产管理台账和固定资产卡片;

6.资产管理无负责人;

7.瞒报、漏报固定资产实物;

8.其他违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行为。

四、清产核资工作的组织机构

为确保这次清产核资工作的有序开展,学院成立了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和清产核资工作清查小组。

(一)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清产核资工作的领导和清产核资过程中一些重要决策,负责清产核资工作方案的确定,清产核资过程的监督检查,清产核资结果的评估和考核。成员如下:

组 长: 张箭

副组长:桂以萍 刘克俭 杨玉菲 林健

成 员: 蔡美艳 聂贤嵩 王志清 姜东耀

(二)清产核资工作清查小组:具体负责本单位清查工作的组织实施。成员如下:张莹 翁胜兰 金晶 谢义军 吴凤丽 周桂霞 蔡义明

刘佳 蔡正华 王志清 沈会颖 张炳生 刘权 范宇鲲

蔡峻菁 吴暇 曹辉 王桂红 袁媛 程燕 伊玲俐

许靖 王晟 喻炼红

五、清产核资的工作分工

(一)各单位

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实物资产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对、查实,按规定粘贴条码,掌握资产的存量、结构分布、支出结构和使用状况。

(二)人事处:

提供各单位职工数量、人员名单。

(三)财务处:

1.对学院账务上的各类资产进行逐笔清查登记。

2.与资产处进行账实核对。

3.对清查后盘盈、盘亏核批后的资产进行账务处理。

(四)资产处:

1.对各单位资产自查情况进行核查。

2.掌握资产的存量、结构分布、使用状况、尚可使用年限等,对价值不明的资产进行价值重估。将与各单位确认后的数据进行汇总。

3.与财务处进行账实核对。

4.对清查中盘盈、盘亏等问题,按规定程序进行核实、申报有关部门和领导核批。

5.对学院资产数量、品种、规格、结构、原值、照片、地点按要求录入管理软件,建立学院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六、清产核资的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

1、召开资产清查工作会议。确定资产清查基准日,动员部署清查工作。

2、明确各单位资产清查领导负责人,指定清查人员(资产管理员)。按规定时间将名单及联系方式报送资产处。

3、冻结各部门资产。在清查期间,停办设备的报废处置等工作;严禁资产的借入与借出,对已借出不能及时索回的要形成书面说明材料。

4、拷贝并打印本部门各类资产清查表。

(二)部门自查

各部门要组织进行自查工作,清查盘点并登记。各单位资产管理员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部自查登记工作,将实物资产清查报告(统计说明资产使用状况并对闲置、未使用、不需用的资产提出处置意见)、资产清查表报送资产处。

1、对账实相符的要做好明确的登记和标记,了解设备摆放位置,确定资产的使用人、责任人以及其它有关信息。

2、对有账无物的,除做好登记外,要追寻实物去向,并做详细的说明和记录。如有过失责任,还要追究相应的责任人。

3、对有物无账的,除在实物上做好标记外,要查明其来源,同时做好详细登记,填列相应表格。

(三)资产处核查

在部门自查的基础上,由资产处资产核查人员到各部门现场核查。

1、对账实相符的资产,进一步完善基本登记信息,明确使用人或责任人;现场进行设备图像采集;由资产管理系统自动生成条形码,指导各单位资产管理员按规定将条形码粘贴到实物上。

2、核查工作人员对账、物不符部分的资产进行清理、核对,按要求登记、调整后重复上一个环节的工作。

(四)差异处理

对账、物不符的资产,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及建议,并按清查领导小组的处理方案进行处理。

(五)建立资产二级管理系统

1、建立各单位资产明细账和学院资产总账。

2、经资产处与财务处调整后的资产数据,报资产清查领导小组批复,由资产处录入资产管理系统。

3、利用学院的网络平台,优化现有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建立二级单位资产管理系统。

(六)资产管理系统培训工作

1、对各单位负责人进行资产管理软件系统培训,使其了解资产购置、报废的审批、查询流程。

2、对各单位资产管理员进行资产购置申报、验收入库、报废及出租,资产信息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培训。

七、总结和表彰

通过各单位自查及学院组织的检查验收,核实实物资产数量、分布状态;确定实物资产的保管、维护状况;杜绝实物资产的闲置、浪费现象;找出提高资产利用率,发挥资产更大效益的管理思路。本次资产清查工作根据自查和检查验收情况,评选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并与年终考核挂钩。

清产核资工作方案 篇2

一、清产核资是校办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的首要环节

在高校校办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前, 为全面摸清企业的资产存量、分布、结构和效益状况, 真实、客观反映企业资产现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等相关规定, 必须对校办企业进行清产核资。

清产核资是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国家专项工作要求或者企业特定经济行为需要, 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方法和政策, 组织企业进行账务清理、财产清查, 并依法认定企业的各项资产损益, 从而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价值和重新核定企业的国有资本金的活动。清产核资主要包括账务清理、资产清理、价值重估、损益认定、资金核实和完善制度等内容。

高校校办企业通过清产核资, 不仅有利摸清企业“家底”, 如实暴露企业存在的矛盾及问题, 促进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还有利于全面清查核实企业各项资产损失情况, 在国家清产核资政策范围内, 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为理顺管理体制, 积极稳妥地推进校办企业的公司制改造、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运营质量、促进企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校办企业清产核资中出现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校办企业由于校企不分、产权不清等固有的体制及管理缺陷, 在对其进行清产核资的过程中, 企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损失也逐一暴露出来。

1. 存在大量超期往来款未清理

校办企业大量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押金等应收未收, 长时间未做清理和催收, 这也是大多数经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通病。其中部分记账错误, 或不准确, 又未及时与客户对账, 长期挂账已无法辨认准确的客户和金额;部分未及时向客户进行催收, 尤其是账龄超过三年以上的各类应收款项, 由于长时间未向客户催收, 应收款项已经超过诉讼时效;还有部分应收款项的债务人已经注销, 或是破产清算, 已无法催收;而对员工备用金、员工借款等这类内部欠款, 由于未及时进行清理, 部分相关责任人、经手人已经离职, 基本已无回收可能。

部分校办企业还存在各项应付款项长期挂帐, 未及时清理结算的现象。主要有: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长期挂账;多计提员工工资福利费等长期不清理。应付款项长期挂账大部分是由于企业记账错误, 或是对账差异形成;少部分应付款则是由于对方企业已注销、或长时间不催收等等, 基本已无需支付。

2. 实物资产管理混乱, 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现象普遍存在

校办企业校企不分、管理和责任主体缺失, 对实物资产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 如实物资产已报废或毁损, 但未作相应的会计处理;存货、固定资产等已经损毁, 但无人问津和处理;固定资产已经达到报废年限, 且实物已做报废处理, 但账面未进行同步处理;这些均会导致实物资产有账无实, 长期虚挂资产账, 虚增资产。

而对部分虽已达报废年限或是账面净值为零但仍可使用的资产, 未纳入账内管理;或是新增固定资产直接费用化, 导致新购入资产未纳入固定资产管理范围, 造成资产流失。

3. 列入固定资产的房产、设备等实物资产无相关产权证明

这种现象主要存在学校以房产、设备等固定资产出资的校办企业中。校办企业成立之初, 学校以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设备资产等实物资产投入校办企业, 但由于此类资产基本属于学校非经营性资产, 产权转移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 学校以此类资产投入校办企业, 造成资产实际使用在企业, 但所有权在仍在学校, 资产使用权与所有权相分离, 导致学校、企业两边挂账等情况出现。

4. 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企业实收资本与学校投资账不符, 企业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投资关系

校办企业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不符的主要原因有实际出资未到位、企业擅自改变注册资本等。对某些特殊行业, 如建筑设计行业、工程承包企业等, 企业要想获得一定级别的行业资质, 必须达到国家的最低资本要求, 在学校没有追加投资和无法引入其他资金投入的情况下, 企业只能是虚拟增资, 一种形式是在没有任何资金投入的情况下, 直接去工商部门修改注册资本, 另一种形式则是从学校和其他关联企业暂时借入资金, 待验资完毕和完成工商变更后, 再将资金转回学校和关联企业。后一种做法不仅导致企业实收资本与注册资本不符, 同时也可能导致关联企业之间出现错综复杂的投资关系, 以及企业之间相互投资账不符的情况出现。

企业注册资本、实收资本与学校投资账不符则主要是由于学校将校办企业无力支付的欠缴学校的资源占用费、学校编制人员工资返纳费、或是其他欠款转作对企业投资造成。学校委派工作人员到校办企业工作, 将部分学校资产出租给校办企业, 或是委托校办企业经营, 校办企业定期向学校上交资源占用费和向学校返纳学校代垫的编制内人员工资费, 在校办企业经营不善的情况下, 校办企业不仅无法支付学校的以上欠款, 还可能向学校申请一定的资金支持, 当欠款达到一定规模, 校办企业已无力支付的情况下, 为解决校办企业的账务危机和清理学校的应收款, 学校往往将此类欠款转作对校办企业的投资。此时学校账面上对校办企业的投资增加, 但企业实收资本和注册资本却没有及时变更, 导致学校投资账与企业注册资本、实收资本不符。

5. 账务处理不规范、会计核算体系不完善

校办企业作为独立核算的经营实体, 应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等相关规定和政策要求进行会计核算, 但由于校办企业产权不清, 企业资产与学校资产、企业用人与学校工作人员难以明确区分, 导致企业在收入、成本核算、会计处理上都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如对学校投入的房产和设备等实物资产, 既不计提折旧, 也不计提资源占用费;学校对委派至企业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人工成本没有进行明确的划分, 企业也没有及时、足额的计提属于学校编制的人工成本等等, 导致企业成本核算不准确;另一方面, 校办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又承担了学校部分职能, 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后勤服务, 以及为学校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学校对这类支出往往采取行政拨款和消费时直接记账的形式, 企业对此类与学校相关的收入没有科学合理的确认标准, 导致企业也无法准确、及时的核算企业的收入。

三、做好清产核资工作, 顺利推进校办企业改制划转

由于清产核资结果在企业清产核资基准日两年内有效, 校办企业必须在清产核资基准日两年内完成企业的资产评估和改制划转工作, 在完成清产核资之后、公司制改造之前, 还必须对企业进行资产评估和审计。因此, 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时间越长, 企业改制划转的时间越短。为及时解决校办企业在清产核资过程中清查出的问题和损失, 顺利通过相关主管部门的审批, 为校办企业的下一步改制划转争取更充足的时间, 在正式开展清产核资工作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1. 在清产核资基准日之前做好企业的账务清理和自查工作

在学校明确对校办企业公司制改造和重组划转的要求后, 校办企业应尽快做好企业的账务清理和自查工作。对企业的资产、负债科目逐项进行清理、核对, 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和准则的相关要求核对科目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对于因会计账务处理造成的不实债权、债务进行调整;对清查出来的账外资产、负债及时补录账, 确保企业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准确。

校办企业在核实账表科目真实、准确的基础上, 接下来就要逐项核实资产、负债, 以及所有者权益。对现金、存货、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可采取现场盘点和清理的形式逐一核实, 对银行存款、应收应付等往来款、对外投资等涉及外单位的, 逐一与对方单位进行核对, 确保账实相符。

2. 对清理出来的各类资产损失、潜亏、潜盈进行分类排队, 查明原因, 及时予以处理

校办企业在账务清理和自查工作清理出来的各项坏账损失, 应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有合法外部证据证明确实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 可以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相应的核销;不能收回且无合法证据或证据不充分的坏账损失, 视为企业的不良资产, 在企业今后的经营活动中逐步消化。

对企业在账务清理和自查工作中清理出来的各项资产盘盈、已确认不需支付的应付账款, 也必须认真取得相应的证据材料, 仔细甄别各项证据的真实、可靠、合理, 并在此基础上按规定程序报批入账。

根据《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认定工作规则》的规定, 对企业清产核资过程中发现的各类损失, 如果需要向相关主管部门申报认定为损失, 均要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和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由于收集外部证据的难度大、时间长, 且效果不明显, 校办企业能否在清产核资工作开展前妥善处理清理出来的各类损失, 将成为企业顺利完成清产核资工作的关键。因此, 企业应在此阶段应尽早做好各类资产损失的处理预案, 以及报损证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3. 明确划分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 理顺学校与校办企业之间的产权关系

对学校投入的资产,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区分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 对确认为经营性资产的实物出资, 学校应及时办理账务划拨和产权转移等相关手续。需要注意的是, 对学校投入的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教学、科研等设备均属于学校非经营性资产的范畴, 无论是学校当初是以何种方式投入的, 均应转回学校。对学校投入的这类非经营性资产, 企业应及时核对和做好登记, 确认是否已经计入企业的固定资产账。如果确认企业已经计入固定资产账, 企业需要做好调减固定资产账的准备工作, 尤其是学校以出资形式投入的房产建筑物等非经营性资产实物, 产权属于学校, 在改制时必须转回学校, 需要同时调减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实收资本, 企业应慎重处理, 预先制定好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调减对实收资本的影响。

对于产权属于学校的房产, 企业在经营期间对其进行改扩建或者大型装修的装修项目支出, 已经计入固定资产账的, 需在会计账目上调整为长期待摊费用, 按合理的期限进行摊销。否则企业改制进行资产评估时, 将会全部收回学校, 不列入企业资产评估值。

4. 结合企业的下一步公司制改造和重组方案, 分别情况挤出企业虚拟出资和做实企业实收资本

对于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不符, 企业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投资关系的问题, 应结合企业下一步的改制重组方案, 理顺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投资关系。对学校以实物等非经营性资产投入、预计在改制时要转回学校的, 以及其他企业投资后又抽回资金的, 一般情况下应同步核减企业实收资本, 并相应对企业进行注册资本的减资处理。

对部分企业注册资本有最低要求, 以及企业经营发展等确实需要补充注册资本的, 可以结合企业下一步具体的改制重组方案, 补充注入已抽回资金, 适时补充资本投入, 做实实收资本。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教技发[2005]2号.

[2].国资委.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国资委令[2003]第1号.

[3].国资委.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认定工作规则.国资评价[2003]72号.

[4].国务院.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2003]第378号.

清产核资工作方案 篇3

清产核资是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依据省、市方案和有关法规、政策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产核资工作目标:全面摸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三资”的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等情况,明晰资产权属,健全资产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底数清晰、权属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督有力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按照博办发〔2011〕16号文件要求,落实“五代管”工作,进一步提高村级事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水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二、对象、范围及内容

清产核资对象:我区行政区域内村集体经济组织、独立核算的村民小组;由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代行村集体经济管理职能的村、居、村民小组。

清产核资范围:属于上述对象所有的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包括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拥有的现金和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兴建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水利、交通、文化、教育等基础公益设施以及农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长期投资、短期投资、材料物资、应收款项等资产;属于村集体所有的耕地、林地、园地、草地、四荒地、水面、宅基地等资源。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清查核实集体“三资”。以会计核算资料为基础,先账内、后账外逐项进行清查核实,全面清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和资源,摸清集体“三资”的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等情况,进行账实、账证、账账核对,确定盘盈盘亏情况。

(二)界定权属,建立台账。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对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的所有权归属关系进行确认。在全面清查核实和权属界定后,按类别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台账,及时反映增减变动情况。

(三)建立健全“三资”管理制度。针对清产核资工作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完善集体资产经营和管理方式,推行集体资产资源经营与处置招投标制度,规范资产、资源的流转程序,强化财务公开和审计监督,全面实行“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全区各镇(街道、开发区)要在2012年10月底前依托经管站成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由各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与代理中心签订委托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代理中心按协议规定对村集体“三资”实行依法委托代理服务,规范“三资”管理、防止资产流失和资源浪费,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和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工作安排

(一)总体要求。本着“统一部署、稳步推进、试点先行、注重实效”的原则,全面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本次清产核资工作自2012年1月开始,2012年10月31日前结束。要严格按照全市统一规定的时间要求,统一制定的清产核资报表格式,统一设计的清产核资管理软件,保质保量的完成。

(二)工作步骤。具体分为五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2年2月底前完成,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1)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这次清产核资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成立由区纪委牵头,区农业局、区财政局、区民政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全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此次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局,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各镇(街道、开发区)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加强本区域范围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指导。

村(组)成立由村党组织、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民主理财小组)、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负责人和村会计人员、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等人员组成的清产核资工作实施小组,具体负责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

(2)制定实施方案。各镇(街道、开发区)根据省市、区统一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辖区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并于3月10日前报区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备案。

(3)加强舆论宣传。组织各类新闻媒体,加强对“三资”管理及清产核资工作的宣传,使广大农民群众充分了解此次清产核资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支持配合工作开展,为清产核资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4)组织业务培训。开展清产核资工作专题培训,重点培训镇(街道、开发区)有关工作人员以及村清产核资工作实施小组人员,明确清产核资工作要求、有关政策规定和统计口径等。

2、清查阶段。2012年5月20前完成。以2011年12月31日为清产核资基准日,村清

产核资工作实施小组在区、镇(街道、开发区)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按照具体实施方案,对本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所有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实。

(1)账务清理。按照有关会计制度核算要求,确保各项收支业务、资产、负债完整准确入账,保证账账相符、账证相符,编制清产核资基准日的各类会计报表及明细表。

(2)“三资”清查。对各

项资金、资产、资源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对和查实,填写《山东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登记表》(见附件3)。逐项清理所有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账款、对外投资、存货、固定资产和账外资产、资源,做好有关抵押、担保等事项的清理。同时梳理资产、资源的承包租赁协议、合同,整理债权债务发生的有关书面证明资料。

在清查盘点过程中,要充分依靠各村组干部和群众,重点对固定资产和资源性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对固定资产要以账面数为基础,账内账外相结合,逐笔逐项盘点;对资源性资产,以村保存的历史资料为基础,采取实地查看与重新测量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盘点。对清查中遇到的问题,要按照尊重历史与民主决策的原则,集体研究处理。对有物有账的固定资产,按原值登记;对有物无账的固定资产或价值不清的其他资产,由村集体讨论确定评估价值,也可聘请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确认价值;对报废、有账无物的不实资产,由村清产核资实施小组拟定处理意见,经公示群众无异议后,列为报废和盘亏资产;对权属不清、存在争议的资产、资源,由村清产核资实施小组拟定处理意见,经公示群众认可的权属暂时予以登记,同时上报镇(街道、开发区)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处理,待权属明了后,再作调整。

(3)核实。核实工作由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理财小组)具体负责,村清产核资实施小组应积极予以配合。重点核实“三资”数额、权属、台账与实物、处置与管理等情况,做到数额无误、产权明确、现状清楚。

(4)公开公示。经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理财小组)核实并予以确认后,村清产核资实施小组应及时将资产核实的初步结果在村务公开栏中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10天,并保存好相应的影像资料。公示期间,村里安排有关人员受理群众咨询和反映,并认真做好记录和解释工作。公示期间,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三资”清查结果有异议的,村实施小组要认真组织复查复核,直至群众认可。区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监督电话:4110235,各镇(街道、开发区)清产核资工作领导机构也要设立监督电话,予以公布,接受群众举报和咨询。

(5)结果确认。公示期满无异议或异议问题已予解决的,按照有关规定,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对集体“三资”清理结果进行确认。

(6)汇总报批。镇(街道、开发区)对各村(组)报送的清产核资结果进行审查并确认无误后,将各村(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登记表》录入《山东省农村集体清产核资统计系统》,并编写镇(办)清产核资报告,上报区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区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对镇(街道、开发区)上报的各村(组)清产核资结果进行审核批复。

3、资产资源登记阶段。2012年9月底前完成。在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权属的基础上,镇(街道、开发区)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要依据区批复的清产核资结果,分类设立各村(组)“三资”管理台账,主要内容包括:资产资源的名称、类别、数量、计量单位、使用状况、所处位置、保管人等。实行承包、租赁经营的,还应当登记承包、租赁单位(人员)名称,承包、租赁期限,承包费或租赁金及收交情况等。“三资”管理台账由区负责统一印制,镇(街道、开发区)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和村各保存一套资产、资源台账和经济合同台账。土地承包合同单独建立农村土地承包台账。

4、完善制度阶段。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要研究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

(1)定期清查制度。定期进行资产清查,重点清查核实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各种资源以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做到账实、账款相符。

(2)资产资源评估制度。集体经济组织以招标投标方式承包、租赁、出让集体资产,以参股、联营、合作方式经营集体资产资源,集体经济组织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合并或者分设等,应当进行资产资源评估。

(3)资产资源经营制度。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资源实行承包、租赁或出让经营的,要实行公开协商和招标投标。加强合同履行的监督检查,公开合同履行情况。集体经济组织以参股、联营或合作制经营的,要定期对集体资产的使用、维护和收益进行检查,确保集体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

(4)“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度。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度。在各镇(街道、开发区)依托经管站建立“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三资”全部纳入委托代理服务机构统一管理、建账核算。不断完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机制,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5、检查验收阶段。清产核资工作结束以后,区对镇(街道、开发区)清产核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检查验收,每个镇(街道、开发区)抽查不少于三分之一的村。区领导小组将于10月中旬对各镇(街道、开发区)清产核资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并对检查验收结果进行通报。对清产核资及“三资”管理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清产核资不彻底、走过场及“三资”管理工作问题突出的,责令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四、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清产核资工作作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和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要认真履行责任,协调指导本地工作开展,切实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全面完成预期目标任务。

(二)明确职责。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纪检机关和组织部门要认真履行组织协调职责,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农业(经管)部门要加强政策研究和业务指导,认真组织人员培训,切实抓好清产核资的组织实施工作;财政部门要加强农村会计制度研究和会计业务培训,统筹安排本级工作经费,保障清产核资工作顺利开展;民政、审计、国土资源、教体、水务、林业等有关部门要依据各自职责,做好清产核资的相关指导和服务工作。

(三)把握政策。对清产核资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要认真做好分析,加强分类指导,及时制定对策措施,统一政策界限,统一资产处置口径,形成清产核资的政策体系。

清产核资工作方案 篇4

为了促进某某区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改制工作,进一步明晰产权关系,根据国务院15号文件和国家银监会《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关于农村信用社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现就某某区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改制的清产核资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清产核资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清产核资,全面查清核实某某区辖内八个农村信用社和联社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经营成果的真实性,核实各项资产损失,落实债权债务。

二、清产核资的对象和时点

本次清产核资的对象是某某区八个独立核算的法人信用社及所属机构网点。

本次清产核资的清查时点统一为2003年12月31日。

三、清产核资的具体内容

(一)资产的清查

1、现金资产的清查。现金资产包括库存现金、业务周转金、有价单证等。在清查时要全部进行实地盘点,核对账款和账物是否相符。对实际清查日与统一规定的清产核资时点不一致的,应采取倒推账簿与款物的办法进行。

2、存放金融机构款项的清查。存放金融款项包括:存放中央银行(含准备金存款)、农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及其他同业等用于清算、结算的款项。

(1)按对账单与各金融机构全面核对存放款项余额,并据此进行总分核对。对定期存款、特种存款,应根据其持有的有价单证,检查与账面额是否一致,必要时可与对方金融机构核对。

(2)对结算往来款项,按有关结算办法进行核对并对未达账款进行重点清查,查明未达账款是否正常,对不正常未达账款要查清原因与责任。

(3)对农村信用社代理基层网点缴存各种款项,要逐户进行清查核对,凡发现挪用和转移的要清理归位。

3、信贷资产的清查。信贷资产包括:各项贷款、投资、待处理抵贷资产、贴现及委托放款等。清查时不仅要核对账、簿、卡,确保余额相符,还要根据信用社的信贷资产占用形态的划分标准,进行资产质量确认。

(1)核对信贷资产各科目总账与分户账(登记簿)、分户账(登记簿)与余额管理卡、余额管理卡与借款合同及借据是否相符;要依据借款合同及借据与借款人进行逐笔清查核对;清查核对可采用对账单、催收通知书、函证等书面形式,对无法认定的资产应彻底查明原因。

(2)清查每笔贷款的发放程序、期限、用途、科目归属是否合规;清查抵押、质押类贷款的有效合法性,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应补办手续;清查每笔贷款的质量形态及债权保障程度,对资产质量占用形态不符合标准的要进行相应的账面调整。

(3)对各种债券投资要核查其所有权及持有形式,如持有形式为实物形式的,应清查实物券的金额、种类,账实是否相符;如为代保管单形式的,则应审核其是否真实合规。对属于对外股权投资的,应核查其投资合同和投资原始凭证,确认投资的合规合法性。

(4)清查抵贷资产要核查其取得手续是否合规 合法,取得后的各项管理是否按有关规定办理,账实是否相符,有无擅自将抵债资产挪作自用。对抵债资产的变现程序和变现资金的收回应进行全面清查。

(5)对贴现及委托放款应核查其手续是否完备,业务凭证与分户账(登记簿)金额是否相符,分户账(登记簿)与贴现人的账目核对是否相符。

4、调剂资金及拆放款项的清查。调剂资金及拆放款项包括:农村信用社系统内之间的资金调剂、拆放给农村信用社系统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的款项。

(1)按调剂、拆放资金合同采取上门或函证的方式与对方金融机构进行详细核查确认。核对过程中有发现合同要素不全、债权不落实、违规拆借等问题的,必须查明原因,及时纠正。

(2)逐笔核对调剂、拆放资金分户账与总账、拆借合同是否相符,会计科目使用是否正确。

5、固定资产的清查。固定资产的清查包括:用信贷资金和其他资金购臵的固定资产、承租和接受捐赠形成的固定资产以及在建工程。

(1)采取先以账查卡(登记簿)、以卡查物,再以物对卡,以卡对账的“双向检查”的办法,对固定资产逐项逐件进行盘点核对,做到账、卡、物三者相符。凡账外固定资产均应纳入账内核算和进行清查。

(2)对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后,固定资产划分至今仍存有争议的,应在这次清产核资中按原协议督促落实。清查时产权仍不能明确的,应列出清单专项报告。

(3)对在建工程(包括未完和停、缓建工程)应核查其有关立项和审批,属包工包料的,只清查投资总额、工程进度和质量等;只包工不包材料的还应对各种材料进行账账、账实核对。

(4)在清查中发现的盘亏、盘盈的固定资产,按规定上报审批并进行相关账户调整。

6、应收款项的清查。应收款项包括: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等。(1)对应收利息的清查应按照农村信用合作社财务管理办法与规定和人民银行总行的有关文件规定逐笔清查其核算是否正确,有无多计或少计应收利息或是否按规定分别在表内与表外核算,应收利息已成坏账的是否按规定进行坏账处理等。

(2)逐笔清查其他应收款的具体内容。列账是否符合规定、手续是否完备,与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核实是否一致,对长期挂账的应按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提出处理意见上报审批并及时处理。

7、其他资产的清查,其他资产包括: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1)对无形资产应逐项进行清查、核实,对已入账核算的无形资产检查计价是否正确,入账依据是否充实与符合规定。

(2)清查递延资产总分账是否相符,每期摊销金额是否符合规定,计算是否正确,待摊销递延资产加已摊销(或已在成本中列支费用)递延资产金额与原发生的费用是否相符。

(二)负债的清查

1、各项存款的清查。各项存款包括:企事业单位活期与定期存款、财政性存款、活期与定期储蓄存款等。

(1)核对存款类各科目总账与分户账(卡片账)是否相符。(2)对企事业单位活期、定期存款采用对账单方式逐户核对,凡核对不符的都必须查明原因,并按制度规定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2、借入、存入、拆入款项的清查。借入、存入、拆入款项包括:借入银行款、同业存放款项、其他金融机构调入、拆入资金等。对借入、拆入资金要逐户逐笔与对方金融机构进行详细核查确认(存入资金要发出对账单进行核对),清查借入、拆入行为的合规性和真实性以及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等。

3、应付款项的清查。应付款项包括:应付利息、应付工资、应缴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等。

(1)清查各项应付款项的核算是否正确,账务是否相符,有无违规违章和弄虚作假的行为。

(2)逐清查其他应付款项。对过渡性的资金占用要及时予以清理。对长期占用款项要查明债务性质,区别不同情况及时加以处理。

4、其他负债的清查。对除上述各项负债以外的其他负债主要清查其核算是否正确,账务是否相符。

(三)所有者权益的清查

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股本金、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等。一是清查实收资本的资金来源是否符合规定;二是清查股本金账面金额与股金明细账、社员股金证是否相符;三是要清查存款化股金的数量以及需要清退的存款化股金的数量;四是要清查1996年以后股息和红利派发账目,有无多支、少支或截留问题。五是要清查1996年以后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账务核算是否正确,计提金额是否准确。六是要清查1996年以后利润分配科目的结转(包括损益类各科目及本年利润科目)情况,利润分配或待处理亏损的账务核算是否正确,有无盈亏不实的问题。

(五)表外科目清查

表外科目的清查主要包括:重要空白凭证、有价单证、抵押及质押有价物品、逾期贷款应收利息、低值易耗品等。

1、重要空白凭证、有价单证的清查。对重要空白凭证、有价单证(包括已发行和未发行的有价证券)的清查主要内容:一是账务记载是否准确,账实是否相符;二是是否执行了账证分管制度,购臵和领用是否进行了登记手续,临柜使用是否逐份销号。

2、抵押及质押有价物品的清查。要根据抵押、质押贷款合同记载的物品名称、数量、金额与登记簿进行核对,并实地盘点有价物品是否相符。对抵押、质押有价物品存在短缺、丢失等问题的,要及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3、逾期贷款应收利息的清查。要结合信贷资产和表内应收利息的清查,核查账务核算是否正确,利息实际收回时是否及时销账。

4、低值易耗品的清查。核对低值易耗品账目和登记簿、盘点实物,审查三者是否一致。对清查后盘盈或盘亏的要按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四、清产核资的工作重点

(一)本次清产核资的重点是对1999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这段时间发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全面清查,必要时可追溯到1999年以前。

(二)对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占用形态按照贷款“一逾两呆”划分标准,准确核实和调整资产质量形态,尤其是要查清呆账贷款的真实性,并查清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落实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在查清各项资产损失情况中,重点要查清不良贷款、表内应收利息、应收账款(尤其是案件资金挂账)的损失情况,以及应付未付利息备付金与实际需要支付之间的差额、固定资产的盘盈与盘亏情况。

五、清产核资的组织安排

(一)组织领导

由于这次某某区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改制清产核资工作时间紧、要求高、政策性强、工作量大,**联社严格按照上级银监部门与行业管理部门要求成立清产核资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工作步骤

工作小组根据清产核资的具体内容组织安排各法人社进行清产核资,并作出清产核资结论报告。清产核资时间自2004年3月17日至2004年4月5日。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这次清产核资工作事关某某区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大局,务必引起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密切配合、认真安排、狠抓落实。

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改制单位经营状况与成果。在清产核资过程中工作小组要落实责任,确保真实性。

3、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确保清产核资工作任务的完成。

4、严肃工作纪律,对本次清产核资中虚报或瞒报的行为,要严肃查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企业清产核资实施方案 篇5

根据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市级国资营运公司及所属企业中开展清产核资和审计工作的通知》(温政办[2011]25号)的要求,集团公司决定在全集团范围内开展清产核资和审计工作。为保障清产核资工作顺利进行,指导和规范各级各部门的具体操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清产核资工作目标

(一)全面摸清企业“家底”,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规模、结构管理情况和财务状况,防止集团整合重组期间发生国有资产流失。

(二)清查核实有关资产的损失情况,促进上级有关部门按照政策规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集团下一步的改革发展打好基础。

(三)核实各单位的资产、负债、权益等状况,为绩效考核提供客观、真实、合理的依据。

(四)通过此次清产核资工作,建立规范的公司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业务、财务管理程序,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分级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五)为国资监管部门的审计和监管工作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

二、清产核资对象及范围对象

×××公司及其各自所属单位,包括所有子公司(全资、控股、有实际控制权和非控制权的子公司以及学校)。只要工商执照没注销,不论是否资不抵债、“空壳公司”均属此次清产核资对象。

范围是上述单位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经营状况。

三、清产核资工作机构

集团公司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副总经理为副组长以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集团公司清产核资和审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方案制订、人员组织、工作落实等,沟通协调上级部门、审计机关有关工作,指挥协调整体清产核资工作,对提供的会计资料以及申报的工作结果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承担责任。

集团公司清产核资和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集团财务审计处。具体联系人:。

集团公司将根据需要分设若干工作小组,分别负责实物资产盘点、账务清理等指导工作。

四、清产核资工作程序

(一)账务清理。以统一的基准日为时点,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准绳,对各级单位的所有银行账户、会计核算科目以及总分公司、母子公司之间的资金资产往来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保证账账相符、账证相符,内部单位间做到往来关系清楚、资金资产关系清晰、账账相符。

账务清理工作具体内容包括:

1、财务部门核对总账、明细账、辅助账一致,把基准日账面数填入《国有资产清产核资管理系统》(下称系统)中。(具体填列方法另外讲解)

2、业务部门提供债务单位的应收款明细表。

3、供应部门提供债权单位的应付款明细表和在途物资明细表。

4、仓库按存货品名、规格或类别提供存货明细表和盘点表。

5、资产管理部门提供土地、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管理台账,并与使用部门核对一致。如有对外出租的,另外提供资产出租管理台账。

6、工程管理部门按在建项目提供项目批复、设计、授权批准等文件,以及购置合同、承建协议、竣工结(决)算、验收报告(证书)、初装修合格证、距清查时点最近的工程进度款申请单等资料,编制工程施工台账。待建、缓建、停建项目需提供证明材料,编制待建、缓建、停建工程施工台账。

7、有对外投资、借款、担保、抵押以及诉讼等情况的单位,分别由对应的管理部门提供对外投资、借款、担保、抵押以及诉讼台账。

账务清理工作具体要求包括:

1、财务的账要与管理部门的台账一致。

2、各单位应对照国家现行有关金融法规和公司关于资金管理要求,检查本单位开立的银行账户是否合规,对开立后使用频率不高、逾期一年未使用或违规开立的银行账户报领导小组批复同意后统一予以销户。

3、往来账清理中需要做到:

⑴所有往来账的红字余额均要重作分类(调表不调账);

⑵所有往来账应以具体的债权债务人列示,不得以地区、产品或类别、业务人员个人列示;

⑶采取正确的账龄分析方法;

⑷同名单位往来,若性质相同,且最终金额与对方单位核对无误的,应作为会计技术性差错进行合并、抵消(调2011年明细账不调2010年明细账)。

4、大额的未入账资产应暂估入账,其中已投入使用、尚未办理竣工结算的在建工程应按照工程管理部门提供的预决算金额转增固定资产并补提折旧,补提2010的折旧作为会计差错调整报表,补提2010年以前的折旧作为潜亏损失申报。

5、对外投资首先应采用正确的会计核算方法;其次要收集相关法律文件,包括投资协议、公司章程、营业执照等法律证照、历年审计报告和审定的会计报告,历年股东会及董事会的决议,等等。应特别关注以品牌、商标、专利技术、专有技术等账面无价值记录的资产形成的对外投资、长期挂往来的对外投资、高风险项目如证券交易等投资。

6、继续认真清查各项账外收入,对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形成的各种收入或私存私放的各项现金进行全面清理,及时纳入单位账内。

7、各单位必须重视或有负债的清理工作,对各种担保、财产抵押和诉讼等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对或有损失进行评估并取得充分适当的依据,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要求做出会计计量,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风险。

8、各单位对清理出来的由于会计技术性差错因素造成的错账,应调整清产核资基准日的会计报表,以调整后的数据作为清产核资的基准数。

各单位清理出来的会计差错不得自行处理,应上报工作领导小组讨论通过,统一以集团公司合并口径报国资委同意后,再通知各单位调整。

(二)资产清查。主要采用盘点和函证的手段全面核实账内账外相关资产的存在性,检查相关资产是否真实存在,是否完整,保证账实相符。工作中要做到实物盘点与核实账务相结合、资产清查与负债和权益清查相结合。通过盘点,确定实物资产的盘盈和盘亏状况;通过评估,确定实物资产的毁损和报废状况。

资产清查工作中,财务部门处于核心地位,负责核对、查实,其具体工作内容见《温州市属国资营运公司清产核资培训手册》。其他管理部门负责各自所管理资产的真实存在,如有资产损失,负责查明原因。但由财务部门负责管理的相关资产(如: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应收应付票据、借款„等等)由上一级财务部门负责核对、查实。

1、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和土地等,包括账内和账外资产)和低值易耗品清查。

⑴在账务清理完成账账核对一致的基础上,按照以账对物、以物核账的程序,由资产管理员根据账内(账外)资产管理台账编制账内(账外)固定资产盘点表,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实地观察盘点,记录资产存放地点、使用状况、实盘数,盘点结束后三方签字确认,财务根据账内固定资产盘点表录入系统。

如有盘盈,盘盈资产填在账外固定资产盘点表。

⑵盘点中账实不一致的,由资产管理部门负责查明盘盈盘亏原因,分别做出情况说明,提出初步处理意见,财务部门负责核实原因,分管领导负责签批。情况说明与盘盈盘亏表一起保管,以备审计核对。

⑶清查中发现有卡无物的,经查明原因确属丢失、毁损的列入固定资产盘亏,填报“固定资产盘亏申报表”;属于出租出借的应追查出租出借合同。

清查中发现有物无卡的,属于国家拨款形成的资产,填报“固定资产盘盈申报表”;属于接受捐赠未入账、属于已成本费用化的、属于租入或借入的(需要追查有关文书)、属于用账外资金购入的,不填报“固定资产盘盈申报表”,但资产管理部门必须形成账外资产管理台账和卡 片,如果有关部门核准作为盘盈资产处理的,再从账外资产转入账内管理。

⑷资产管理部门需提供房屋产权证、土地证、车辆营运证等权属证明文件,明确产权归属。对于权属不清或未取得相关证明文件的应另外专门统计情况上报。

⑸财务部门应清理固定资产原值、净值、已提折旧额,清理出应提折旧与实提折旧差额;清理出已提足折旧、待报废和提前报废固定资产的数额及固定资产损失、待核销数额等。

⑹租出的固定资产由租出方负责清查,没有登记入账的要将清查结果与租入方进行核对后,登记入账。

⑺对于非经营借出和未按规定手续批准转让出去的资产,应尽量回收或补办手续,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按规定程序处理,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⑻对清查出的各项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要查明购建日期、使用时间、技术状况和主要参数等,按调拨、转生产用、出售、待报废等提出处理意见。

⑼土地清查的范围包括企业依法占用和出租、出借给其他企业使用的土地,企业举办国内联营、合资企业以使用权作价投资或入股的土地,企业与外方举办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以使用权作价入股的土地。

⑽经过清查后的各项固定资产,依据用途(指生产性或非生产性)和使用情况(指在用、未使用或不需用等)进行重新登记,建立健全实物账卡。

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损失包括:①盘亏损失、②毁损报废、③技术淘汰、④质量报废、⑤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⑥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⑦无使用及转让价值等情况。对清查出的损失应查明原因,取得相关证据,填报“固定资产损失挂账明细表”,上报上级部门审核处理。

2、在建工程清查。

⑴工程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依据工程进度报告、质量验收报告或相关文书,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进行检查。

⑵财务部门依据在建工程合同、借款协议、工程进度,工程成本支出资料等检查工程资本化核算情况。

⑶对于清查出的挂往来帐的在建工程支出,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进行调整,纳入在建工程核算。

⑷工程物资的损失视同固定资产损失处理。

⑸因停建、废弃和报废、拆除的在建工程项目造成的损失,以及因此而引起的相应工程物资报废或者削价处理等发生的损失,要查明原因,取得相关证据,填报“在建工程损失挂账明细表”,上报上级部门审核处理。

3、存货(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修理用备件、包装物、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外购商品、协作件以及代保管、在途、外存、外借、委托加工的物资(商品)等)清查。

⑴在账务清理完成账账核对一致的基础上,按照以账对物、以物核账的程序,由存货保管员分类别分保管仓库编制存货盘点表,存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实地观察盘点,记录存货放置地点、使用状况、实盘数,盘点结束后三方签字确认,财务根据存货盘点表录入系统。

⑵盘点中账实不一致的,由存货管理部门负责查明盘盈盘亏原因,分别做出情况说明,提出初步处理意见,财务部门负责核实原因,分管领导负责签批。情况说明与盘盈盘亏表一起保管,以备审计核对。

⑶对需要认定损失的存货,需取得相关证据,填制“存货损失挂账明细表”,上报上级部门审核处理。

4、债权债务(包括应收应付账款、预收预付账款、应收应付票据、其他应收应付款、应付税费、应付职工薪酬、长期应收应付款、专项应付款)清查。

⑴在账务清理完成账账核对一致的基础上,由业务归口管理部门逐笔确认其真实存在性,做出挂账说明,必要时附上有关证据资料。

⑵业务归口管理部门对挂账金额归集账龄,分析债权可回收性,对不需要支付的债务做出说明。

⑶通过函证或到户查证的方法进行验证。

⑷对逾期和长期拖欠的应收款要立即组织催收。

⑸承包借款和职工个人借款要及时清理并限期收回。

⑹对经确认无法收回的款项,应作出说明并取得相关证据,填报“坏账损失挂账明细表”,上报上级部门审核处理。

⑺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由集团公司另作规定。

5、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清查。

⑴查看库存现金是否超过核定的限额,现金收支是否符合现金管理规定;核对库存现金实际金额与现金日记账户余额是否相符;编制清查日库存现金盘点表,如有差异,需查找原因。必要时集团公司派员参与现金监盘。

⑵准备银行开户资料、基本户开户许可证等文件;取得银行存款对技术淘汰、④质量报废、⑤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⑥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⑦无使用及转让价值等情况。对清查出的损失应查明原因,取得相关证据,填报“固定资产损失挂账明细表”,上报上级部门审核处理。

2、在建工程清查。

⑴工程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依据工程进度报告、质量验收报告或相关文书,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进行检查。

⑵财务部门依据在建工程合同、借款协议、工程进度,工程成本支出资料等检查工程资本化核算情况。

⑶对于清查出的挂往来帐的在建工程支出,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进行调整,纳入在建工程核算。

⑷工程物资的损失视同固定资产损失处理。

⑸因停建、废弃和报废、拆除的在建工程项目造成的损失,以及因此而引起的相应工程物资报废或者削价处理等发生的损失,要查明原因,取得相关证据,填报“在建工程损失挂账明细表”,上报上级部门审核处理。

3、存货(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修理用备件、包装物、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外购商品、协作件以及代保管、在途、外存、外借、委托加工的物资(商品)等)清查。

⑴在账务清理完成账账核对一致的基础上,按照以账对物、以物核账的程序,由存货保管员分类别分保管仓库编制存货盘点表,存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实地观察盘点,记录存货放置地点、使用状况、实盘数,盘点结束后三方签字确认,财务根据存货盘点表录入系统。

⑵盘点中账实不一致的,由存货管理部门负责查明盘盈盘亏原因,分别做出情况说明,提出初步处理意见,财务部门负责核实原因,分管领导负责签批。情况说明与盘盈盘亏表一起保管,以备审计核对。

⑶对需要认定损失的存货,需取得相关证据,填制“存货损失挂账明细表”,上报上级部门审核处理。

4、债权债务(包括应收应付账款、预收预付账款、应收应付票据、其他应收应付款、应付税费、应付职工薪酬、长期应收应付款、专项应付款)清查。

⑴在账务清理完成账账核对一致的基础上,由业务归口管理部门逐笔确认其真实存在性,做出挂账说明,必要时附上有关证据资料。

⑵业务归口管理部门对挂账金额归集账龄,分析债权可回收性,对不需要支付的债务做出说明。⑶通过函证或到户查证的方法进行验证。

⑷对逾期和长期拖欠的应收款要立即组织催收。

⑸承包借款和职工个人借款要及时清理并限期收回。

⑹对经确认无法收回的款项,应作出说明并取得相关证据,填报“坏账损失挂账明细表”,上报上级部门审核处理。

⑺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由集团公司另作规定。

5、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清查。

⑴查看库存现金是否超过核定的限额,现金收支是否符合现金管理规定;核对库存现金实际金额与现金日记账户余额是否相符;编制清查日库存现金盘点表,如有差异,需查找原因。必要时集团公司派员参与现金监盘。

⑵准备银行开户资料、基本户开户许可证等文件;取得银行存款对账单,定期存款要出具银行定期存款单;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未达账项的真实性以及基准日后的进账情况。

⑶按其他货币资金账户及其明细分类账逐一核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未达账项的真实性以及基准日后的进账情况。

⑷函证银行存款余额和其他货币资金账户余额。函证对象特别包括2010注销的账户。

⑸对清查出的现金短缺、不能收回的银行已付款项,应作出说明并取得相关证据,填报“货币资金损失挂账明细表”,上报上级部门审核处理。

6、对外投资(包括以各种资产形式进行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券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等)清查。

⑴实地盘点各种国库券、债券、股票等投资凭证,编制盘点表,将其与账面核对,检查其产权归属、投资数量、票面金额、票面利率、投资成本,查明是否存在损失及损失原因;取得清查基准日市值,与帐面投资成本核对,预计减值损失。如有委托专门机构代管的,还应函证保管机构,以证实凭证真实存在。

⑵长期股权投资核查内容包括:有关长期投资的合同、协议、章程,权力部门的批准文件,确认目前拥有的实际股权、原始投入、股权比例、分红等项内容;清查中对无合同、产权关系不明确的投资应通过清查予以明确,以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⑶依据投资合同及原始投资单据确认投资成本,并与被投资单位进行核对,依据被投资企业经审计的会计报表,按权益法检查对全资、控股公司(持股比例50%以上或具有实质控制权的)“长期投资”帐面价值与按持股比例计算的拥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进行核对,如存在差异应查明原因,上报上级部门审核处理。

⑷对参股企业的投资和无重大影响的投资,应核实双方入帐金额、持股比例,依据被投资企业经审计的会计报表,按规定的核算方法检查帐面价值,如存在差异应查明原因,并按正确的金额进行更正,以确保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

⑸对本应属于投资,但一直挂往来帐未作投资处理的项目,应按规定入账,股权比例达到20%及以上的应补作权益法核算。

⑹对外投资损失应取得相关证据,填报“对外投资损失挂账明细表”,上报上级部门审核处理。

7、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清查。

⑴逐项清查、核实无形资产的入账依据、金额。无形资产的入账应依据中介机构的鉴定、评估报告、购买合同或注册登记成本资料等。

⑵应核实是否按规定进行了摊销,若存在应摊未摊费用和应提未提费用差异应查明原因,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出具经济鉴证证明,确认为损失。

⑶对于已证明被其他新技术所代替或已超过了法律保护期限,或已丧失了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依据有关技术部门提供的鉴定材料,如专业技术鉴定部门出具的鉴定报告、评估报告、咨询报告等,或已经超过了法律保护的期限证明文件,将尚未摊销的无形资产账面余额,确认为资产损失。

⑷无形资产损失应取得相关证据,填报“无形资产损失挂账明细表”,上报上级部门审核处理。

⑸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由集团公司另作规定。

8、借款(包括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清查。

⑴检查相关借款合同和授权批准文件,⑵将明细账与借款合同核对,核实借款期限、金额、利率、借款条件、借款费用的核算。

⑶向银行及有关债权单位进行函证,并与明细账核对,查明不符原因,并书面说明。

⑷查明借款逾期的原因,未计利息的原因及其处理,并书面说明。

9、或有负债(包括担保、抵押、涉讼资产等行为造成的损失)清查。

⑴逐项查明担保项目、条件、责任、期限、担保金额,了解、分析被担保企业的经营状况、资金状况、偿债能力;评估担保风险及预计损失,对实际已承担的责任及造成的损失,提供相关证据,确认为损失。

⑵逐项查明抵押资产名称、净值、抵押原因、期限、因抵押取得的相关资产项目、金额、状况等,评估抵押的潜在损失及实际损失,依据拍卖或变卖证明,确认为损失。

⑶逐项分析法律诉讼案件的诉讼项目、原因、状况,分析预计的诉讼损失,查明已存在的损失,并按其所在资产科目的清查要求处理损失。

⑷其他或有事项的清查,应根据事项的性质索取相关资料,判断是否存在损失,并比照相关科目的清查方法进行处理。

(三)对外取证。对于清查出的各项损失,按照有关规定逐项取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和符合规定的证明材料。包括:法律效力证据、具有法律效力的社会中介机构经济鉴证证明和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

各单位应选派有能力、责任心强的人员专门做此项工作,以保证财产清 查工作的顺利实施,保证损失处理申报获得批复。

(四)整理汇总。各单位根据本方案的工作要求,并取得充分、可靠的证明材料,形成此次清产核资基础数据和工作小结,初审后上报集团公司工作领导小组。各单位在清产核资工作中需要调整有关账务的必须取得集团公司同意。

(五)完善制度。针对清产核资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和管理弱项,各单位应采取相应整改措施,完善作业流程,加强内部控制,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巩固清产核资成果,防止前清后乱。

五、清产核资的基准日

此次清产核资的基准日定为2010年12月31日。

六、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拟定实施方案2月28日前 召开动员大会、开展业务培训3月 5日前

3账务清理3月 11日前 资产清查、损失认定4月 10日前 各单位初审上报4月 12日前 6 集团公司检查复核4月 25日前 集团公司汇总上报4月 30日前 8整改总结、账务处理 根据通知

七、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各单位各部门应充分认识开展清产核资和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主动性。各单位要立即成立清产核资工作机构,上报工作人员名单和职责。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清产核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第二责任人,各部门负责人为第三责任人,对清产核资工作结果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承担责任。

(二)科学组织,密切配合。本次清产核资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各单位各部门必须明确目标,把握重点,要组织精干力量做好本单位的清产核资工作,要认真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做到是账就清、见物就点,不留死角、不打埋伏,要做到全面彻底、不重不漏、账实相符,切实摸清“家底",保证清产核资工作结果真实、完整、可靠。

(三)严格纪律,落实责任。在清产核资工作中各有关人员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如实暴露存在的问题,不得虚报、瞒报,不得拒绝配合审计工作的开展,不得拒绝相关中介机构核实评估确认,不得干预中介机构正常执业。对违反上述纪律的责任单位和个人,集团公司将视其情节和影响,追究其纪律责任,如有触犯法律的行为,将提请有关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

(四)根据会计档案管理的要求,妥善保管清产核资各项工作的底稿,以备检查。

附件一: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依据的相关法规、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3、《企业会计准则》

4、《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378号)

5、《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国务院国资委令第1号)

6、《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91号)

7、《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国资委令第12号)

8、《关于在市级国资营运公司及所属企业中开展清产核资和审计工作的通知》(温政办[2011]25号)

附件二:资产损失认定的证据和认定原则清产核资工作中企业需要申报认定的资产损失,必须提供合法证据。

由于损失证据不同,其法律效力也不同,为了便利大家工作,以下我们将损失证据的效力由高向低排列:

1、法院的证据: ⑴破产执行及执行未果,有可能有剩余资产偿债,有可能没有;

⑵破产判决书;

⑶进入破产程序。

2、工商税务的证据:

⑴被注销注册或登记的;

⑵被吊销注册登记的;

⑶两年未通过年检的

3、政府的证明,必须有公章。

4、咨询管理机构文书,如技术鉴定部门、物价鉴定部门的鉴定、咨询报告。

5、中介机构的证明、鉴定文书,如律师事务所对涉及诉讼案件资金回收可能性出据的律师涵;资产评估及会计师事务所出据的评估报告、经济鉴证报告、咨询证明等。

第4、5项应尽量取得资质较高机构的报告

6、对方单位的证明,如欠款单位出具证明:无力偿还应付的款项、存在不能持续经营的迹象等。

7、函证、催收证明,对于三年以上未能收回的款项,在无法取得上 述证明的情况下,要尽量查找企业以前发出的询证函、催款通知等 证明,但应注意的是,不能只找最近一两年的。

8、企业内部证据。主要包括:

⑴会计核算资料和原始凭证;

⑵财产清查的盘点表;

⑶相关经济行为的业务合同;

⑷企业内部技术鉴定小组或内部专业技术部门的鉴定文件或资料(数额较大、影响较大的资产损失项目,应当聘请行业内专家参加技术鉴定和论证); ⑸企业的内部核批文件及有关情况说明

⑹由于经营管理责任造成的损失,要有对责任人的责任认定及赔偿 情况说明。

在清产核资工作过程中,对于清查出的下列损失及挂账,应委托中 介机构进行经济鉴证:

1、企业虽然取得了外部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但其损失金额无法根 据证据确定的;

2、企业难以取得外部具有法律效力证据的有关不良应收款项和不良 长期投资损失;

3、企业损失金额较大或重要的单项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工 程物资的报废、毁损;

4、企业各项盘盈和盘亏资产;

上一篇:再婚证明审批表下一篇:当前维稳工作形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