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舞教学的课后反思(精选10篇)
江西省南康中学 授课教师:邓文娟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求,本课以“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开放式教学作为设计课的基本思路,力图改变传统的封闭式教学,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教师在整堂课中自始自终起着一种引导的作用,让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培养,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改善。通过自我展示、自我完善,提高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和自控能力、以及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为了在教学中能体现出新课程的理念,本课选择了练习中的具有特色的“竹竿舞”和游戏“障碍运棒拼字跑”作为教材内容。
本课“竹竿舞”教学,在此之前,我班的任何一位学生都没接触过“竹竿舞”。刚开始来教的时,想按照自已的教学目标做为要求,想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但是发现一堂课下来学生学到的东西少之又少,而且并不是以学生为主,倒是觉得整堂课都是教师在教,在说,学生动起来的能力几乎没有。。一堂课下来,出现了几个问题,打竿的学生累,且节奏不明显。跳竿的学生不动,怕。不好意思。。我一看这情况,开始着急,不停的叫女生过竿,胆大,但是毫无意义,能过的,敢过的也就是几个。。我发现情况不对,叫所有的学生停下,问清楚问题所在。收集好同学的情况,我先叫同学们回去,自已回来也对教案进行改动,并把时间加长至90分钟。同样,在星期三这班上体育课时,我事先调好一堂课,让这堂体育课为连堂体育课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学习时间。并为让学生放松心情,在打竿时没有这么无聊而去提供充足的优美的音乐。在有充分的上课时间后,我先是让学分四组,每组8—10人。每组有一位小组长负责担当小老师,组织本组学习及纪律。我作为教师,就是巡示指导。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增加,而且课堂顺序也井井有条。。在开放的教学内容上,本课以竹竿舞为基本教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练习内容和手段,让学生自主练习,以满足自主学习,自我发挥的学习欲望和情感体验。在开放的组织形式上,本课后来又采用以小组组合创编、分散型的自主练习形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竹竿舞的认识,不去限制学生的创编潜力,学会和同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有一定的团队精神。
在“障碍运棒拼字跑”游戏活动的设计中,这些游戏是由老师教给学生?还是由教师去引导学生开动脑筋、互帮互助,自主参与呢?我选择了后者,让学生积极的思考、互相启发、共同来完成教师所说的字体,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所摆字体的位置是否合适,怎样去用体操棒去摆字体会更加的美观。让学生乐意去参与、乐意去分享、去游戏,去讨论。让每个学生都尽情享受游戏的乐趣,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发挥,独立的个性逐渐发展。在活动中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勇气。让学生体验到团队活动的乐趣,使每个参与者都能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一、利用皮筋进行组图跳
玩法:一拍一跳,开进合出,双腿交替反复进行。用3条4m的长皮筋,分别在每条皮筋的两头打结,安排2名学生撑一条双皮筋,6名学生撑开的皮筋组成三角形图案(见图1-1)。如果用4条皮筋,可以由8名学生组成四边形图形(见图1-2)。如果用5条皮筋,可以由10名学生组成五角形(见图1-3)等。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分别成纵队站在图案相应的位置。
要求:第1名学生跳入第2格时,第2名学生才能开始跳进格中,第1名学生跳完第3格后,绕过撑皮筋学生身后回本队队尾站好,直到各组最后1名学生练习结束。
通过组图跳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学生不仅能掌握跳竹竿舞的方法,还能提高灵敏性、协调性、反应能力等素质。
二、利用皮筋进行组字跳
小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是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在跳竹竿舞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跳皮筋方法与竹竿舞结合,拼组成汉字跳,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充满求知欲望。组字跳分组“单字”和“叠字”两种跳法。组“单字”,即利用皮筋组成单个字的图案,组“叠字”是利用皮筋将同一个字叠加组成图案。
1. 单字跳游戏
利用皮筋组成单字一、三、十、口、土、米、干、田、丰、王等图案。
玩法:以组“三”字为例说明。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2组,按照“三”字布局设计成3格,6名学生撑3条皮筋,其他学生成纵队站在皮筋后。活动开始时,撑皮筋的学生先喊口令“开、开、合、合”进行原地分合皮筋,各小组按顺序模拟竹竿舞动作节奏,进行单人跳(见图2-1);也可以2名学生拉手面对面跳(见图2-2);还可以背靠背拉手跳(见图2-3)。
要求:第1名学生跳完第3格后,绕过撑皮筋学生的身后回本队队尾站好,以此类推,直到各组最后一名学生练习结束。不得争抢、推拉。
通过以上练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腿部力量和协调性,也拓展了竹竿舞的教学内容。
2. 组叠字跳游戏
玩法:利用若干条皮筋设计叠加独体汉字练习竹竿舞,以8条皮筋叠加成汉字“丰”为例(见图3-1)。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2组,分别站在“丰”字竖画两侧,模拟竹竿舞动作节奏、节拍,集体喊“开、开、合、合”的节奏,进行侧身跳前进、跑进跳、游戏跳、交替跑跳等动作,根据学生活动情况制订路线,可以绕“丰”字两“肋”转跳,也可以交换位置跳。
要求:不得争抢,推拉。
学生通过游戏会创造出不同的字与竹竿舞结合的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促进了彼此间的互动。当活动人数多时,可以用16条皮筋分2组跳;也可以变为井+井(见图3-2)、王+丰(见图3-3)或任意拼图跳。
三、利用皮筋进行趣味游戏跳
可以利用皮筋进行趣味游戏跳,如,绕“8”字跳,学生用1条皮筋创编出绕“8”字跳游戏。
玩法:将学生分成2组,每组安排2名学生撑1条皮筋,其他学生成纵队站立一侧,游戏开始,2组撑跳同时进行,学生从一侧跳过,绕撑皮筋的2名学生进行“8”字跳,返回本队队尾站好,先结束的1组获胜。
在学生熟悉了竹竿舞跳法之后,可适时地加入竹竿舞音乐,使游戏更加有吸引力。
分层教学竹竿舞应用研究竹竿舞是一个技术组合较多、动作要求连贯的民族传统运动项目,传统教学方法往往很难在较短的课时内完成全部的各类技术教学,而且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对竹竿舞的了解并不相同,一味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普遍较低。为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探索。本研究主要是弄清分层教学模式对竹竿舞教学的影响,竹竿舞教学有没有必要进行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模式正是依据教学最优化的要求,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要素进行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价上因人而异,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提高学习效果。然而,不分差异的传统教学方法,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青少年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针对青少年学生技术及身体素质差异,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进行跟踪研究与对比实验。目的在于拓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有效推广之路,增强青少年学生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在身体技能和心理能力等方面得到均衡、协调的发展,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运动水平。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对海南热带海洋学院2012级体育教育专业1班和3班各25名同学作为研究对象,两班级为平行班级,年龄在17~20岁之间。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以“竹竿舞”“分层教学”等关键词,查阅了近年来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
1.2.2数理统计法
对各组样本检测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并对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P(0.05为显著差异,P(0.01为非常显著差异。
1.2.3对比实验法
实验前基本情况测试结果:由表1的统计结果可知,由于实验班和对照班是平行班级,实验前的身体形态及相关素质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P(0.05),保证了实验在同等条件下进行。
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实施中,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班按照分层教学理论设计的方法组织教学,对照班在各环节的练习上,强调学生注意模仿教师的动作,不进行差异性辅导及针对性训练。实验时间:2015年3月6号~6月10号,共进行了12周24学时的教学。
1.3实验设计
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方法,“教师讲解———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纠错———巩固练习”,实验班采用分层教学模式与分层指导相结合的教学发法,根据学生对竹竿舞了解、掌握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客观分析并进行分层前的认真测试:按高、中、低分层,高层为竹竿舞基础好的学生,中层为竹竿舞基础一般的学生,低层为竹竿舞基础较差的学生,三层次学生比例约为1∶3∶1。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通过示范、讲解,让学生初步认识竹竿舞动作的形态,然后经过一段时间模仿练习、强化动作的每一个环节,形成对每个动作环节较为清晰的印象,再经过综合强化后定型竹竿舞的动作技术。
2实验结果
2.1教学结束后实验班和对照班身体形态及相关素质的差异性检验
经过12周的教学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身体素质再一次检测。结果表明,实验后两班同学在身体形态上基本一致,身高体重均有较小的变化,但仍保持在同一水平上,未见显著差异(P>0.05),在推铅球等上肢力量素质上也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带球绕杆跑和1(跳绳等灵活性与柔韧性项目上有明显变化,差异显著(P<0.01)。
2.2竹竿舞技术考核成绩差异性检测
本实验从学期开始对实验组进行竹竿舞基本技术的分层教学训练,与对照组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竹竿舞技术成绩进行测试:按照节奏准确、身体协调、动作娴熟、精神饱满的评分要求,实验组技术平均成绩为89分,对照组技术平均成绩为78分,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2);实验组综合平均成绩为88分,对照组综合平均成绩为79分,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3)。
3分析与讨论
3.1相关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从表2和表3可以得出,在竹竿舞教学中,实行分层次教学模式无论是技术上还是综合成绩上,都高于普通的教学模式。实验前后P<0.01,两种教学方法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本实验研究表明,运用分层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辅导,效果比较理想,且在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敏捷性和柔韧性训练也有好处,提高幅度明显。可以看出分层次教学法在青少年竹竿舞的学习中是很有效的,按照分层教学理论设计组织教学,其注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成功感,教学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从实验来看,对照组采用的常规教学法,教师讲解、示范技术动作,然后学生进行长时间地反复模仿练习,教师进行纠错,然后学生继续进行身体练习。这种教法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教学方法过于单调,难以调动不同水平学生的积极性。相同的目标要求,统一的内容容易使原来水平较高的学生产生乏味、厌倦的心理;二是水平较低的学生在模仿练习中难以快速抓住动作的重点和难点,久而久之,也往往丧失学习的兴趣,因而影响了教学效能。图1表明,经过分层教学的实验班,符合技能的形成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了教学效率。学期结束,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竹竿舞的技术都有了提高,对竹竿舞的兴趣比对照班的学生有了明显的提高。
综合表的数据可知,分层次教学对竹竿舞教学效果、学习兴趣、灵敏性和柔韧性都有显著的效果,然而对于学生身高、体重、上肢力量等效果并不明显。
3.2分层次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3.2.1分层次教学要注意分层的合理性与流动性
实施分层次教学前,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掌握竹竿舞的实际能力进行客观分析并进行分层前的认真测试;按照高、中、低进行分层,三层次学生比例约为1∶3∶1。同时,告诉学生这种分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期中根据测验反馈情况及个人学习情况做出新的选择,从而流动到其他层次进行学习。为了保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一般是半个学期流动一次,通过动态管理的方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3.2.2课上分层教学要与课下分层辅导相结合
由于竹竿舞的学习是动作习得过程,动作的学习要不断通过模仿、强化训练,最终形成动作定型,因此进行分层次教学时,不但课上要进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课下也要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差异化辅导。对节奏跟不上的学生,重点辅导节奏感;对动作不协调的学生,着力训练学生的协调性;对动作不规范的学生,纠正错误的动作,使动作更加规范化。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教学与辅导都具有针对性,减少了笼统性和盲目性,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益。因为分层教学的目的就是增强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益,增强技能的掌握,事实证明分层次教学能够达到普通教学所不能达到的目标。
3.2.3分层次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确定了学生不同的层次,明确了各层次的学习目标后,要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指导,反复训练,形成动作的动力定型。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当一个目标达成后再确定新的目标,一级一级前进,最终达成总的目标。切忌不顾学生实际,目标定得太高,学生难以完成。因为动作的学习是一个习得过程,是在不断地纠错、强化训练中形成的动力定型,很难一蹴而就。因此,分层次教学只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4小结
竹竿舞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优秀项目,其动作技术具有协调性、连贯性、科学性、和节奏性特征,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中,是传承和发展竹竿舞的最佳途径。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最佳教学方法,通过分层教学和训练,可以加强大脑的运动记忆,完善和巩固运动技术,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的提高运动技能。实验得出:分层教学法对竹竿舞的教学效果、学习兴趣、灵敏性和柔韧性方面都有显著的效果,然而对于学生身高、体重、上肢力量方面效果并不明显。
在竹竿舞分层教学中,要注意分层的合理性与流动性、课上分层教学要与课下分层辅导相结合、遵循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只有这样分层教学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陶磊.分层次教学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07).
[2]周峰.高校体育专业课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论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2,(18):39-40.
[3]冯达.高校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应用的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04).
1教学目标:
1.能哼唱根据苗族民歌《栀子开花白又白》,改编的《竹竿舞》。2.能积极参与竹竿舞的活动。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根据音乐参与到活动《竹竿舞》中来。教学难点:教会节奏并配合。3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相比具有比较强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动手操作的能力。他们喜欢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取知识,喜欢在玩中学,喜欢在做中学,喜欢在想中学,喜欢在用中学。对周边的事物产生着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在音乐的歌曲演唱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音乐歌唱方式来演唱,做到声情并茂,但对于音乐的信息量还不够,再分析歌曲与歌曲的表现设计的能力还略显不足.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1.图片导入
(1)学生观看竹竿舞的图片。
师: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音乐课堂。你们谁知道竹竿舞呢?(2)老师简介竹竿舞。
师:(请你说)说的真好,老师帮大家总结下:竹竿舞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自娱性舞蹈。竹竿舞的种类多样,最常见、又简单的是两边各蹲四个人,每个人双手平握竹竿末端,按节奏张合敲打,舞者随着竹竿的张合,两脚不断上跳下蹋,做出各种动作,当一对灵巧的舞者灵巧地跳出竹竿时,持竿者会高声地呼喝出:“嘿!呵嘿!”;如果跳舞者不熟练或胆怯,就会被竹竿夹住脚,趣味性很浓。活动2【讲授】2.学唱《竹竿舞》
(1)学生聆听《竹竿舞》音乐。
师:请同学们听一听根据苗族民歌《栀子开花白又白》改编的《竹竿舞》,说一说这首乐曲的节拍、演唱速度是怎样的?
生听(师竹竿节奏声势)请生回答。(点开谱表)师:出示节奏卡1:这组节奏谁会读呢? 请生回答
师带生操练节奏 配乐操练节奏
(2)老师指导学生哼唱《竹竿舞》。
师:跟老师一起学唱《竹竿舞》(带唱谱表)。师:用“啦”哼唱。加上伴奏。活动3【活动】3.学跳竹竿舞
师:想学跳竹竿舞吗? 老师讲解基本动作并示范
师:跳竹竿舞分击竹的动作和跳舞的动作。
①击竹的动作:开击,双手打开以竹竿击地发声;合击,双手合拢以竹竿相碰发声。师请生尝试。师示范跳舞动作。出示卡片二 师带生练习
②跳舞的同学要在竹竿开合中间做出跳跃的动作,从一头走出另一头。走出者为赢,被竹竿夹住者为输。
(2)学生分组,请一组同学试着跳竹竿舞。(3)换另一组同学试跳。
活动4【练习】4.表演竹竿舞(比赛)
(1)请小组来表演,其他同学评价,然后再轮换。活动5【讲授】5.拓展小结。
师:我们刚才学跳了《竹竿舞》好玩吗?其实啊,竹竿舞还有许多跳法。想看吗?一起来看看吧。
观看视频《竹竿舞》
师: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跳竹竿舞的习俗。如畲族、佤族、壮族、瑶族、京族等都有不同的竹竿舞。刚才我们也看了苗族民族舞蹈队表演的《竹竿舞》。花样多吗?同学们回家可以试着编创新的舞步来跳《竹竿舞》。下节课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大家冒着寒冷的冬季每天下午蹲在校园的一角,随着音乐的响起,同学在移来挪去的竹竿上小心翼翼地跳过来跳过去,真有点像如履薄冰。哦!原来是在跳竹竿舞,呢!竹竿舞又叫?打柴舞?在晒谷场或山坡的地坪上进行的,平行摆开腿一样粗的两条四米多长的竹竿做垫架,垫架上横放着八根手腕打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同的双手各持一条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称为?打柴?。持竿者的变化多样,有坐、蹲、站三种。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搅合着及为动听。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还要潇洒自然地做出各种各样优美的动作,当一对对舞者灵巧敏捷的跳出竹竿时,持竿者会高声呼喝出‘嘿’!‘呵嘿’!场合及是豪迈洒脱,气氛热烈,这种感觉更显示出同学们之间默契心灵的合作。
竹竿舞来源是海南地区黎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每当重大节日或新谷登场,黎族人民都要聚在一起跳竹竿舞,并且往往是通宵达旦,场面豪迈洒脱,气氛热烈欢快,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且现在竹竿舞却在各个领域开始流行,外国人称这是一种稀罕的健美操。
时间像水轮一样,转的飞快只顺不逆。翻开台历一看,这一年即将在这寒冬腊月中接近尾声,新的一年元旦晚会也将拉开帷幕,听说我们院对这一次元旦晚会非常重视,在大家的忙碌的筹备中,今年的元旦晚会一定会比往年的隆重。我们班为了展现才艺一口气报了两个节目,并且还及显示出名族特色《竹竿舞》与《又唱浏阳河歌舞伴》。我就是跳竹竿舞的一员,我分配的角色是双手各持竹竿尾一端,有规则的碰击在像腿粗一样的垫架上,击出有节奏动听的碰撞声,让一对对年轻漂亮姿态多端的舞者随着动听的竹竿与音乐的节奏声瞬间敏捷的进退跳跃跳出竹竿。而且还要展现出当代年轻人青春活力的体魄与风格,还要一对对的舞者在相互摆动的?竹海?里摆出优美动人各式各样的动作。当一对对舞者摆着各式各样动作手拉手相互顺利的走出”竹海”时,大家就会高声欢呼着或吆喝着,好像在说:瞧,他们两……让我们持竿者笑的合不拢嘴。如果有一对对的舞伴没有顺利成功的相互手拉手的走出?竹海?时我们持竿者会用尽?九牛二虎?之力以迅雷掩耳的速度把他们的腿夹住,让让他们痛不欲哭,这种场合极时豪迈洒脱,气氛热烈展现出了我们当代大学生的风格,更体现了团结就是力量。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每天在广阔的操场上冒着寒冬冷风吹打,进行着无数次的训练,反反复复的把每个动作及细节做到位,一直坚持着绝不放弃的信念。当那天,我们终于听到了这两个节目全过了,并且表演的非常突出。那天学院组织节目验收,我们班舞蹈人员个个表现突出精神饱满,?斩五官,过六将?终于赢得了这一次元旦盛会演出的名额,尤其是我们班演唱《又唱浏阳河歌舞伴》的那些女生表现更突出,让学院领导拍手赞赏,那么高的音调,居然被她唱的与著名的歌手宋祖英没差两样。在这激动人心的一刻我们大家一起高兴的活蹦乱跳,即将等待的就是庆2011年元旦晚会我们上演的节目。2010年12月29晚,元旦晚会正式在在体育馆拉开帷幕,盛会开始了,烟火燃放使得整个体育馆灯光辉煌。出席本次庆2011年元旦晚会的领导有院校长杨可以、党委书记肖荣庆及其全院师生。在晚会节目比赛中,各个系争相出彩,大家不仅演唱出了才艺,还体现出了现代大学生的风格,尤其是基础科学系10401班跳的《又唱浏阳河歌舞伴》与具有名族特色的《竹竿舞》跳得非常出色,也显示出我们对少数名族的重视,还体现出了少数名族的淳朴民风,他们身穿着红衣锦,色艳而不俗,更在此基础上的新意不穷,还将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活力也展现出来了。
在这激情的一刻,在这辞去旧年迎来新年的一瞬间,在这炫目多彩的节目中。我们高兴,我们欢呼。最终,我们班的两个节目以全院的节目相比我们夺得了第一,第二名。当,听到这消息我们全班人兴奋了,终于每天冒着寒冬的冷风练习不是白费的了,还有那些组织人员们为了想着节目花费了多少个夜晚,多少分钟,多少秒珍贵的时间全不是白费的,终于又一次让我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的信念了。
此时无声胜有声,在这激动人心的一刻我们班两个节目各获得了第一、第二名,我们高兴,我们欢呼。这名次可都是我们班组织人员绞尽脑汁策划出来的,现在终于圆满成功演唱,并全都获得了奖。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辞去了旧年,迎来了新年,岁月又轮回了一圈,我院庆2011年元旦晚会圆满结束并非常成功。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快乐,学习大展宏图。篇二:竹竿舞兴趣小组活动工作总结
竹竿舞兴趣小组工作总结
忙碌充实的一学期结束了,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全校老师的帮助下,较圆满的完成了本学竹竿舞兴趣小组的教育教学任务,为了把下一步的工作做的更好,现做总结如下: 竹竿舞教育是以人的肢体语言来表现人思想感情的艺术,因此有人把竹竿舞称为形体艺术、人体艺术。在万物之中,人在运动中的美是最让人动心的,所以还有人把竹竿舞艺术称之为美的艺术。竹竿舞还是一种集体能、艺能、智能、气质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是一种融音乐韵律、人体美感、肢体技能于一炉的有机整体。竹竿舞对青少年身体成长、品行素质、自身修养及智力开发等方面均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按照本学期初制定的计划我做到以下几点:
一、主要成绩
1、通过竹竿舞基础训练,激发学生学习竹竿舞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形体习惯。
2、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的美感,激发学生通过竹竿舞表现音乐情感的欲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舞蹈习惯和舞蹈技巧,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4、通过竹竿舞兴趣小组的开展,培养了学生对舞蹈的兴趣与爱好;学到了竹竿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了学生健康的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舞蹈能力、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
二、存在问题
1、学生对竹竿舞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2、学生参与竹竿舞训练的积极性还不够高。
3、学校在竹竿舞训练上的投入还不够大。
4、训练时间上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保障。
5、大部分学生的基础很差,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对于排练成品节目有很大的难度。
尽管有不足之处,但本次活动充分的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现在热情高、干劲足。有竞争、有合作交流,充分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也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探索的能力。
进入21世纪,人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青少年的整体素质,其中身体素质是重要内容之一。平日里,许多学生都有强烈地想多了解一些竹竿舞知识的愿望,不少学生会对的竹竿舞知识感兴趣,平时的那些竹竿舞迷们更是喜欢围着老师问个不停。今年我校田径运动会上竹竿舞兴趣小组也在开幕式上进行了表演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希望在今后的开展中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竹竿舞的兴趣小组中来。篇三:竹竿舞比赛总结
竹竿舞比赛总结
竹竿舞比赛总结
为了传承和发扬我们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让每位师生都能够掌握竹竿舞的一些基本动作,并通过比赛使竹竿舞这项活动在校园中得以广泛推广。本学期,我校兴趣小组将竹竿舞作为本学期工作的一个重点,同时,我校还将全校竹竿舞比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落实。竹竿舞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舞蹈风格,舞步简单大方,舞蹈形式能够有效的增加学生艺术美感及身体协调性,竹竿舞音乐动感十足,充满激情,能够吸引学生的持久兴趣。为了确保这项意义重大的活动能够保证时间、保证质量、保证效果,9月底,学校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学习竹竿舞,10月份——11月份全校学生集体学习竹竿舞,利用课外活动课、综合实践课加强训练。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各位班主任的高度重视下,各个班都积极训练、认真对待,而三位音乐老师也都对自己的教学班进行了辅导和排练。在排练过程中,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密切配合,组织好学生纪律,有秩序的进行竹竿舞排练,力争每个学生都掌握所有舞蹈动作,并能随着音乐有节奏的进行表演。
通过此次比赛活动,进一步丰富和繁荣了我校校园文化生活,调动了广大师生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愉悦了学生身心,培养了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改善了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提高了身体素质,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开展这方面的活动,促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文体活动的水平一定会再上新台阶!
比赛结果公布如下:
一等奖:七年级(9)班、八年级(5)班、九年级(3)班
二等奖:七年级(2)班、七年级(11)班、八年级(1)班
八年级(8)班、九年级(4)班、九年级(5)班
三等奖:七年级(3)班、七年级(5)班、七年级(12)班
八年级(2)班、八年级(3)班、八年级(6)班
九年级(1)班、九年级(6)班、九年级(9)班篇四:乡村少年宫竹竿舞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乡村少年宫竹竿舞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马路中心小学竹竿舞小组 苏燕鸿
本学期,我校的乡村少年宫兴趣班成功开班,竹竿舞兴趣小组活动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诸位老师的配合下,学生的积极参与下,开展得十分成功。首先,我凭着对工作的一腔热情,积极认真钻研业务,对工作有着高度的 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工作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虽然自己以前没有接触过竹竿舞,但通过我自学,加上自己的坚持努力,并很好地利用本校资源和自身资源,我还是学会了跳竹竿舞。我让学生先学习打节奏,学得快的同学教学得慢的同学。老师们也从旁加以指导。小老师教得认真而又投入,学生们兴致盎然,学得非常投入,迅速掌握各动作要领,同学们动作一致,精神抖擞,气氛活跃,很快就学会了竹竿舞的不同的花式,受到领导和同学们的好评。其次,在开展竹竿舞兴趣小组活动中,我们做到:学期初根据教学大纲,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制订出科学地、切实可行地教学计划。在训练中因材施教、因人因地而宜,科学地训练队员,使学生的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了许多。另外,我们坚持正常的训练,为了更好的训练学生,我们和学生达成一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树立他们的信心鼓励他们勇敢、坚强、不怕苦不怕累、奋力拼搏,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的集体精神。同时,我们还细心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及时发现他们的反常现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困难。由于我们教师在训练中身先士卒,训练效果立竿见影,十分显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生经过整整一个学年的刻苦训练,各方面都取得巨大的进步,令老师们深感欣慰。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再接再厉,扬长避短,乘胜前进!篇五:岗脚学校竹竿舞解说词
阳光校园,花儿舞动
——岗脚学校竹竿舞解说词
昨天,我们学校刚刚教了我们跳竹竿舞,并且让会跳的同学给我们演示了一遍:首先摆两根大约三米长的主干,要竖着摆,并且要平行;然后在上面摆上八根细竹竿,要横着摆,每两根竹子由一人在一头操控,一个在另一头控制,来回摆动,余下的同学踏着特定的舞步依次有序地穿过竹子。
同学们都津津有味地看着表演,我觉得挺简单的。过了一会老师便教我们跳起来。这次是空跳,跳了两节课后就没跳了。我心想:手势和舞步都这么简单,明天我一定能在同学面前大显身手,让他们对我刮目相看。
今天就要加入竹竿跳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真正跳起来的时候,我总是手忙脚乱甚至险些摔倒,弄的同学哈哈大笑。没想到竹竿舞看着挺简单,真正跳起来却很不容易。
我坚持不懈地练了起来。经过努力我终于跳好了,一转头却发现一旁的蒋厚通闷闷不乐。我问他:“蒋厚通,你怎么了?”“我太胖,跳不好。”“怎么能这么说,只要你努力练习,一定能跳好!”在我的劝解下,蒋厚通重拾信心,继续连起舞来。
蒋厚通跳着,我在一边看他。突然我发现了一个错误:“蒋厚通,手势做错了,应该抬起来。”他立马纠正。又过了一会,我再次发现了一个错误:“脚要提快些。”他很快照做。最终在我的帮助下,蒋厚通练好了,他笑眯了眼,高兴得手舞足蹈。
下课铃响起,我和同学们才依依不舍地返回了教室。
一开始学跳,竹竿就给我们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来了个下马威。一些同学跳着跳着,忽然“砰”的一声摔倒在竹竿上,导致后面的同学一个接一个像“放排枪”似的摔倒。更有意思的是,有的同学正得意扬扬地跳着,鞋子突然被竹竿夹掉。被夹的同学面红耳赤,狼狈不堪,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连躺在两根竹竿里的鞋子也好像在嘲笑主人的无能。
好不容易练好了基本步法,我们都长舒一口气。哪知学校又给我们增加了难度——跳花样竹竿舞。同学们苦思冥想,还别说,我班同学就是有点子,编出的竹竿舞花样百出。但是,令我们叫苦不迭的是训练强度太大,我们快受不了了。首先,每天一个小时的大课间要练习竹竿舞;后来,随着竹竿舞比赛的临近,我们几乎是分秒必争。烈日炎炎,我们一遍遍地刻苦练习,可怜的双脚都累得要抽筋了!
上周五下午,紧张而有序的竹竿舞比赛终于拉开了序幕。我们在雄壮的《运动员进行曲》声中入场。接着,我们女生五人一组,双手搭着前面同学的肩,按“哒哒哒哒”的节奏一直跳,像一列列小火车在开动,煞是整齐!我们男生的动作更潇洒,先是按“开合开开合”的节奏单个跳,然后按女生的节奏也开起了火车。赛场上,同学们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风采。经过激烈的角逐,我们终于获得了全校二等奖!虽然我们的成绩不是最理想,但是,我们努力了。而且,在训练过程中,我们不是也收获了许多快乐吗?
通过练习竹竿舞,让我明白了:生活中的许多事都有酸甜苦辣,只要我们尽心去做,就会有收获。
(指导教师:张景)
教师点评
一、教学目的:
运动参与:乐与跟小伙伴们进行各种方式的竹竿舞练习与游戏,表现出浓厚的活动兴趣
运动技能:学会不同方式的竹竿舞动作,掌握各种动作的节奏,并能跟着节奏进行连贯协调练习。
身体健康: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及良好的节奏感与下肢的弹跳性。
心理健康:能体验和简单描述自己在练习和游戏活动中克服困难,向往成功的心情,能与同伴一起大胆展示动作。
社会适应:在练习中能够与小伙伴友好相处,团结互助,合作创编新动作。
二、教学内容简介:
1、欣赏竹竿舞,了解竹竿舞的知识与民族特点
2、学习开开合合、开合开开合合两种步伐与节奏的动作
3、学习并创编竹竿舞
三、学情分析:
小学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新颖的事物充满的了好奇,他们的注意力开始集中,内心向往成功,乐于展示、表现自己,并且能够较好的进行自我评价,竹竿舞是一项艺体相结合,极具趣味性与挑战性的项目,简单易学,具有表演的性质,能够较好的吸引学生的眼球,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
四、活动时间:
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
五、活动要求:
1.教师认真的准备好每一次活动,要求知识有一定的味趣性。
2.学生到规定的场地认真学习。
吴珺
竹竿舞源于我国黎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间体育活动,它利用竹竿有节奏地进行来回敲击,舞者在敲动的竹竿间轻快地来回穿梭舞蹈,极具趣味性和挑战性,而且简单易学。竹竿舞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民间游戏之一,也是我园重点开展的一项民间游戏,它以下肢运动为主,结合上肢协调配合,并且需要打竹竿者和跳竹竿者的互相协作,能够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大班的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因此在开展竹竿舞活动时,主要采用团队配合的两种玩法:“并列竿跳”和“十字竿跳”。其中并列竿跳是最简单的玩法,它至少需要9人,准备三组,并列排齐,每组有两名幼儿面对面跪坐,相距1.5米——2米,二人双手分别各握一根竹竿,听音乐或者儿歌的节奏开始做分合敲击的动作。剩下的幼儿根据分合敲击的节奏,一个接着一个做跳进跳出的动作。在这一玩法中,幼儿根据“开合开开合”的口令一个接着一个的跳进跳出,一开始幼儿不是能很好的掌握节奏,跳竹竿的小朋友有的时候脚还会被竹竿夹掉鞋子,但他们不仅没有畏惧,反而觉得这个游戏很有趣,而打竹竿的小朋友则在打节奏的时候会逐步的变快,使跳竹竿的人一时很难适应。于是我先重新让小朋友一起蹲地学习敲竹竿的口令与节奏,由于多次的练习,幼儿很好的掌握了敲竹竿的技巧。跳竹竿的小朋友也因为打竹竿小朋友的节奏适当,经过多次的训练很好的完成了操练。再来说说竹竿舞中的“十字竿跳”,游戏需要8名幼儿,准备两组,每组有两名幼儿面对面跪坐,相距1.5米——2米,二人双手分别各握一根竹竿,成“十字”交叉,听音乐或者儿歌的节奏开始做分合敲击的动作。剩余四名幼儿,每人站在特定的方位,根据分合敲击的节奏顺时或者逆时的做跳进跳出的动作。只要掌握面朝的方向,按照音乐的节奏跳进跳出。随着幼儿对音乐节奏的熟悉,逐渐可以根据音乐的旋律来完成动作。由于要根据音乐的节奏来打,所以对于敲竹竿的小朋友有点难度。于是我们重点指导如何根据音乐的节奏敲竹竿。经过多次的训练,我们的幼儿很好的掌握了“十字竿跳”。
1 音乐竹竿舞相关研究的综述
1.1 音乐竹竿舞定义
杭州师范大学的徐金尧教授研制的《音乐竹竿舞竞赛规则》中,给音乐竹竿舞下的确切定义为:“在音乐伴奏和竹竿敲击节奏声中,运动员在竹竿分合的瞬间连续进退跳跃,自然潇洒地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达到体育运动与音乐、舞蹈有效统一和高度融合的体育娱乐休闲和竞赛观赏项目。”音乐竹竿舞经历了“跳竹竿—竹竿舞—音乐竹竿舞”的形式转变和发展。其不但名称发生了变化,同时活动内容也相应的有了填充和丰富。该文对音乐竹竿舞所下定义为:音乐竹竿舞是在音乐伴奏和竹竿敲击的节奏声中,运动者在竹竿分合、起落的瞬间连续做出进退、跳跃、旋转等自然优美的动作,达到体育运动与音乐、舞蹈有效统一和高度融合的体育运动项目。
1.2 竹竿舞历史演变
有关音乐竹竿舞一系列的研究仅仅都是介绍其来源历史以及发展趋势,例如:宗雪飞等人在《黎族跳竹竿的社会变迁及未来展望》中指出:黎族的原始村寨元素已经在现代竹竿舞运动中慢慢消失了,竹竿舞大多沦为旅游景区的一种表演活动。同时随着竹竿舞的发展,其价值的体现,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中央文明办等单位的认可,宣布其为全国优秀健身项目中的精品项目,并在部分城市展演。金德阳等人在《竹竿舞的文化特征及其社会价值》中讲到:黎族竹竿舞既属于艺术范畴,又属于体育手段。同时在文中还讲到竹竿舞的文化特征,民族性和地域性、表演性和观赏性、集体性、交融性,并且指出了竹竿舞的现代价值,培养黎族人民感情,弘扬黎族精神面貌,传播黎族优秀民族文化。王怀虎等人也在《竹竿舞的体育价值及其发展走向研究》中指出:“竹竿舞”动作简单、操作灵活、易学易练,对大众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竹竿舞”历经千年而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其他体育项目所无法比拟的。竹竿舞进入学校体育课堂,不仅能丰富课堂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会大大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将竹竿舞纳入体育教学,使学生个体融入到群体中,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满足学生社会交往的需要,对学生健身娱乐、感化教育、促进民族团结与交流、培养民族情感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些都是在了解了竹竿舞的历史和演变,发现了竹竿舞的体育健身价值后,提出了把竹竿舞向学校体育融入的发展构思。
1.3 竹竿舞体育教学
相关学学者认为“竹竿舞可以作为特色教育引入,融入校园体育文化”。通过竹竿舞学习后,对学生的归属感调查,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方面调查后得出都有所提升和改善。目前,国内大学体育教学内容正进入一个传统体育与现代文化、艺术、体育相融合的变革时期,为适应大学素质教育的需要,引进一些中国优秀的传统健身项目进入大学体育教学领域,无疑将为大学的体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创新学生的运动方式,又传承了中国民族文化,对于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来说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该文认为中等职业学校也同样适合引入竹竿舞。陈新民在《竹竿舞在体育与健康研究性学习课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中指出:竹竿舞研究性学习运用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坚持课程标准理念和目标的需要,竹竿舞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和课程改革指导思想相吻合。同时竹竿舞受场地限制不大,器械可以自制,有利于贫困地区的发展开设。也是在《课程标准》下对少数民资传统体育的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时代发展的一种趋势。
2 音乐竹竿舞引入校园的意义
2 . 1 丰富学校体育课程资源
传统的体育教学,其课程资源大都来源于对西方国家已有的体育课程的借鉴转化。长期延续下来,使得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课程资源得不到十足的开发和创新。课程单一,资源大同小异,使得其学科竞争力略显不足。现代教育提倡全面发展,多学科的穿插融合是常见现象,将音乐与竹竿舞相结合加以体育化,并且对音乐竹竿舞体育教学的原则、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论述,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同时深化了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理念。
2 . 2 推动学校体育教学创新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学校体育教学融入新型体育项目是校园阳光体育运动形式的创新,加之音乐竹竿舞自身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对学生的民族文化教育起到了特殊的效果。而学生在参与音乐竹竿舞时跳跃的队员之间,以及跳跃者与敲竿者的相互配合,为完成某一套路的全部人员的齐心协力的团队合作,以及参与时的娱乐性,对营造校园体育文化和育人环境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2 . 3 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热情
音乐竹竿舞的运动特点新颖且负荷量适中,而且可发展和创编的空间很大。而现代青少年好奇心重,喜欢探索新鲜的事物,此时音乐竹竿舞这一体育休闲项目的出现,给予了他们充分的创新和探索空间。加之音乐竹竿舞独有的艺术表现特性,可以从很多方面满足青少年的审美需求和运动健身的愿望。
2 . 4 推动校园阳光体育运动
音乐竹竿舞是民族体育、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的有效结合,由原来的民间游戏到如今的运动项目,整个过程的发展,无不体现出音乐竹竿舞生命力的强大。音乐竹竿舞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开展符合国家提出的校园阳光体育的要求,丰富了校园体育运动的内容,推动校园阳光体育运动向前更好更快的发展。
2 . 5 促进民族体育传承与发展
竹竿舞来源于我国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对其进行系统且科学的创新并推广于各阶层,能够发扬民族体育文化,传承民族体育的优良特性,加之转化为我国学校体育、社区体育等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体育文化的进一步扩大发展,也是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文化的在新时代下的又一丰富和扩展。
3 学校课外开展音乐竹竿舞的设计与安排
音乐竹竿舞是一项相对简单且限制性较小的体育项目,器械可以自制,场地只要平整基本都可以利用,几个人就可以完成一套简单的音乐竹竿舞。但是对于学校课外活动而言,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就要有不同的合乎时宜的音乐竹竿舞的套路安排。要因地制宜的去组织、选择改良场地、制作器械、改编套路,设计活动方案等。经实践和调查,有关音乐竹竿舞学校体育课外活动的计划安排方面有如下认识。
3.1 组织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模式在不断的扩展和更新,校内外的结合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音乐竹竿舞而言,其组织形式可以分为校内和校外两块。校内活动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场馆、场地资源,由教师组织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要求。校外则需要根据环境、天气和具体地形、地貌的特点,增加组织人员合理分工在指定区域内完成活动内容。要注意安全和卫生,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3.2 场地选择
学校场馆、场地资源优良可以直接选用,或做一些简单的布置就可以进行活动。而对于校外的活动或者一些贫困的没有优良场馆、场地的学校,则要根绝地形、地貌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改良活动套路的动作设计。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尽量使场地能够适合完成相应的音乐竹竿舞活动内容。
3.3 器械制作
可以选用优良的竹子做器械,竹子要修剪干净、圆滑,并且直挺,长度2~3 m即可,竹竿直径为4 cm左右,用作支架的竹竿可相对粗一点,10 cm左右即可。如有条件还可定制塑料制作成型的竹竿模型,作为使用器械,拆卸方便,便于携带。
3.4 活动方案设计
根据每一次的活动主题和活动场地、对象,合理的设计活动方案。活动内容一般包含音乐竹竿舞的小游戏,音乐竹竿舞的基本跳法敲法体验,音乐竹竿舞的小套路学习等。合理的安排这三个部分的时间和比重,使学生乐在其中。
校园大型音乐竹竿舞活动方案设计:
(1)活动组织。
活动目的:丰富校园文化,增强体质,培养师生间和学生间的合作意识以及师生的创新能力。
活动内容:音乐竹竿舞的套路创编及表演。
活动地点:校田径场(或篮球场区域)。
参与对象:校全体师生,按班级分组。
选取音乐:最炫民族风(时长:8 min)。
(2)套路设计。
第一单元(时长:2 min),第一节:竹竿横向摆开,5拍基本组合(OX XXO)横向列队按节奏内点收,过竿跳法前行,手拉手循环。第二节:5拍基本组合(OX XXO),横向列队按节奏内点收,过竿跳法前行一副竹竿,点跳出,过竿,依次重复。
第二单元(时长:2 min),第一节:动作与第一单元相同,用单幅竿的反方向过竿代替单一方向的过竿,依次前行。第二节:重复第一节动作接同副竹竿的相对两人互换位置代替横向过竿一次。然后依次重复前行。
第三单元(时长:2 min),第一节:7拍组合(OX OX OOX),面对竿,右脚前点出,左脚前点出,正面过竿。第二节:7拍组合(OOXX AAV),竿内点跳两次出点跳两次,单举竿下俯身过杆。依次重复。
第四单元(时长:2 min),将原来横排竹竿变换为三角相连排列。(如图1所示)。
第一节:8拍组合(OX OOX OOX),内点出,过竿接右边竹竿跑过竿。依次重复。第二节:竹竿由三角形摆设转变为正方形摆设(如图2所示)。
附竹竿转换图(如图2)。
每副竹竿外同侧站两人,8拍组合(OO XX OO XX),后面一人双手搭在前一人肩上,同时根据节拍开合跳,最后两拍跳出竿外,换下一组跟上,依次轮换至结束。
(2)注意事项。
1开始之前注意检查每一组的竹竿以及支架是否牢固安全。
2参加人员以轻便的运动服为主,不可携带易划伤的锋利器具。
3音乐节奏不宜过快,控制在18拍/10秒。
4竹竿变换要迅速且正确。
5参与队员之间以及跳竿与敲竿队员之间配合要默契流畅。
6注意运动时调整呼吸,身体动作协调尽量坚持跳完整个套路。
4 学校课外开展音乐竹竿舞的措施与对策
4.1 筹备训练阶段
准备训练阶段的首要任务是选拔和组建队伍。先进行选材,然后在组织队伍试训。试训可以通过一些基本的动作技术和能体现协调性、灵活性的一些练习组合进行进一步挑选队员、最后确定正式队员。
(1)队员选拔。
首先身高要求男性:170~178 cm,女性:160~168 cm;体重相对应为男性:62~70 kg,女性:50~58 kg。之后通过简单的身体素质测试、基本组合教学试跳,观察待选队员的弹跳素质、身体协调性、舞蹈表现能力等方面,综合考量进行初选。有健美操、艺术体操、舞蹈、体操、武术等运动经验的优先考虑。
(2)训练任务。
此阶段的训练主要任务是使运动员尽快了解、熟悉音乐竹竿舞,进行基本的姿态、和基本跳法训练,发展此项目需要的一般的身体素质。
(3)训练时间。
准备阶段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占总训练时间的1/4,大约两周左右。
(4)训练内容。
主要以基本的跳法动作、配合敲竿的组合动作、舞蹈类基本动作为主。例如:基本跳法的过竿动作,转体过竿动作,点跳类动作,现代舞、街舞的基本单个动作等。
(5)注意问题。
训练的内容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重视基本动作的训练,打好基础。此外,从开始训练阶段就要重视乐感的培养,每次训练尽量有音乐伴随。
4.2 主要训练阶段
(1)训练任务。
在此阶段的初期确定项目的人选,并结合具体的人、具体项目类别的特点进行成套套路的创编。并完成各项目的音乐剪辑和框架设计,形成整个训练的大体框架。进一步的加强姿态和基本跳法、敲法的训练,难度动作也要随之加入,并且作为这一阶段的主要训练内容之一。提高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水平和动作的质量,增强机体各主要技能系统的能力发挥,加强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发展不可缺少的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此阶段结束前,从成套动作的编排、完成情况、身体的素质和心理状态上都要为进入赛前训练阶段做好充分的准备。
(2)训练时间。
这一阶段的训练是整个训练的关键时期,占得时间比重也相对大一些,一般占总训练时间的3/5或2/4。
(3)训练内容。
前半部分以舞蹈组合练习和成套动作分模块练习为主,后半部分时间以成套动作练习为主。舞蹈练习要有重点地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舞蹈组合,如:现代舞、爵士舞、街舞还有民族舞等。主要用于培养舞蹈表现力和对音乐节奏的神经刺激。成套动作练习前半部分的学习以分模块练习为主,同时配合半套练习,各项目之间合理安排好时间,单独进行练习。在成套动作的练习时特别是间歇和休息时,注意多运用念动训练。还要注意要安排专门的一些难度动作的训练。身体素质训练也要适时进行,不可抛弃。运动量方面在套路完成后,逐渐加大运动负荷,特别是套路训练的次数要增多。
(4)注意问题。
可以在准备活动中进行基本跳法动作的练习或者舞蹈动作的练习。编排成套动作时,可以编以段、学一段、练一段的方式进行。成套练习时要注意抓住套路的风格和特点,细化每个动作,强调动作的熟练和质量,表现力、艺术性培养要贯彻到每一次训练中。训练结束后注意放松、休息和恢复,并注意营养的加强。
4.3 演前训练阶段
(1)训练任务。
保持和提高已达到的训练水平,使运动员逐步形成最佳的竞技状态,能够熟练且高质量完成整个套路。
(2)训练时间。
这以阶段主要是为了适应比赛,因此时间也相对较短,约占总训练时间的1/4或1/5。
(3)训练内容。
阶段主要以成套完整练习为主,为保证良好的体力,安排运动负荷要适当。在此期间,要适当安排模拟比赛、表演、测验等难度条件下的活动,让运动员心理上能够逐步适应比赛时的状态。
(4)注意问题。
此阶段教练员要明确训练的目的是提高质量,质量更重于数量。所以要关注于每次训练的质量效果。组织模拟训练、表演、测验时一定要求运动员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把它当作真正的比赛看待,但也不要安排过多,以免影响竞技状态。
5 课外活动中音乐竹竿舞套路的创编原则
创编一套音乐竹竿舞,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要创编出一套易于推广、效果明显、科学性强又具有艺术观赏性的音乐竹竿舞,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
5.1 创编指导思想
音乐竹竿舞的创编要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公平性原则,与学校教学训练相关的创编要按照学校体育教育的全面健康发展要求来设计,同时符合现代人对健身的强烈愿望,要兼顾身、心的双向发展。在我国体育文化的大背景下,以社会主义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体,建立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要努力净化校园环境,抵制低俗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方向发展。努力做到丰富化、创新化。坚持公平原则,教育优先,身心兼顾发展,快乐体育,同时按照体育文化需求的提高学生的涵养素质和品位,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争创学校的体育特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来进行创编。
5.2 创编基本原则
音乐竹竿舞的创编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涉及到适用的对象、目的、运动的强度大小、套路风格、与艺术观赏性等问题。所以要使音乐竹竿舞的创编科学合理,首先要掌握创编的基本原则。
(1)音乐竹竿舞创编针对性原则。
音乐竹竿舞的创编首先要明确此次创编的目的是什么,搞清楚适用的对象、场地、可利用的道具等情况和特点。使创编切合实际,有的放矢,有明确的针对性。第一,根据适用对象创编。不同的任务,不同的适用对象创编的侧重点则有所不同。第二,根据个人特点创编。音乐竹竿舞具有鲜明的表演性质,属于个性化的运动项目,只有针对参与者的个人特点创编出不同风格的套路,才能发挥出参与者的优势和潜能。若弹跳素质,且灵敏素质好,应给其安排较多的跳跃类、反转类动作,将过竿的动作复杂化,让其充分的展示在复杂动作组合或线路中能够轻松的驾驭各种动作的能力;若柔韧性好,可编排踢腿、劈叉,弯腰等动作,能展现其舒展优美的形体。同时还要根据运动员的的运动水平确定难度动作。第三,因地制宜的创编。音乐竹竿舞的创编除了要根据任务目的以及个人特点外还好考虑创编的场地、辅助配饰、器械的实际条件。如果是草地、沙滩、土地等有些难度动作是无法很好完成的。
(2)音乐竹竿舞创编合理性原则。
音乐竹竿舞的动作要有益于健身,且在自身的年龄范围内的动作设计,成套动作的锻炼功效首先取决于动作的选编、顺序设计以及运动负荷安排的合理性。因此创编的合理性是体现音乐竹竿舞的健身价值的科学性的重要原则。第一,动作设计合理恰当。音乐竹竿舞有益于健身,但对不同人有不同的影响方面和程度。每个套路要有套路锻炼的特点,要切实的做到动用了目的肌肉群的运动,并且要全面深层。必须遵循人体活动能力的变化规律,使人体的生理曲线由高到低。第二,安排运动负荷科学。音乐竹竿舞的运动时间可根据任务、对象来设计安排。一般为2分半左右为宜,表演性质的可适当加长时长。无论是那种目的性质的套路都要符合健身指标区的要求,同时要符合人体的生理曲线要求。严格控制好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
(3)音乐竹竿舞创编艺术性原则。
音乐竹竿舞是一项健身手段,又具有相当多的艺术成分。其本身应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因此艺术性是音乐竹竿舞创编中遵循的一个可以体现其特点的重要原则。首先,音乐选配的艺术性。音乐竹竿舞顾名思义,要与音乐高度的融合和统一才行。音乐是一个套路的灵魂,它影响着套路的风格、结构、速度、节奏等方面,音乐选配的好容易激发创编者的灵感和练习者的锻炼激情。同时音乐竹竿舞来源于民族,可以尽量把民族的音乐进行适当的剪辑,融入其中推向大众,突出时代特征。其次,动作设计的艺术性。整套动作除了要符合任务和对象外,还要求有鲜明的特点并且达到统一。不能一个模块沉重,一个模块稚嫩,一个模块典雅,一个模块又疯狂。只有在同一中追求个性化才是基本法则。动作设计要丰富且优美,不能几个模块重复出现同组动作。可以广泛吸收借鉴体操、健美操、街舞、爵士等体育项目或舞蹈动作的元素加以改创动作结构重新整合是十分必要的。有队形变换的套路要注意流畅自然,并且动作配合要适宜且安全。既要吸取舞蹈的艺术之美,也要注意适当的改变动作结构使其具有一定的体育锻炼价值才行。要做到动作模块间相互联系统一,艺术与健身间相互统一。
(4)音乐竹竿舞创编文化性原则。
【竹竿舞教学的课后反思】推荐阅读:
竹竿舞教学法07-04
竹竿舞比赛总结10-01
幼儿园大班健康《竹竿舞》教案07-13
《卖炭翁》课后的教学反思10-10
小班语言活动的课后教学反思09-29
五年级科学的课后教学反思10-06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音乐游戏课后的反思10-29
《我们的好朋友》课后教学反思10-28
科举制的创立课后教学反思11-17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阶梯课后反思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