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主要教育思想(精选8篇)
Z1101 22号 张慧
朱熹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他的哲学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源泉,对朱熹关于教育的作用、教育目的、教育阶段的划分、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哲学基础的探讨,于当今教育朱熹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其道德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朱熹为了培养人材,振兴宋室,他从事教育五十余年,留下了不少宝贵的遗产。认真总结朱熹的教育思想,剔除糟粕,吸收精华,对于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无疑是有裨益的。以“明人伦”为本 在阶级社会,教育总是要为一定的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我国东周以来,封建宗法制度以及与之相应的宗法思想逐步确立与巩固,反映在教育上,就是要教育人们懂得这套宗法制度与观念,并用来约束自己的行动。
朱熹出生於书香门第,父朱松是二程(北宋理学奠基者洛阳程颢、程颐兄弟俩人)的再传弟子罗从彦的学生,朱松以二程思想教育朱熹。具有强烈求知欲和好学不倦的朱熹自八岁起即通读儒家经典。他对孔子极为崇敬,曾这样说过:“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朱熹於19岁起考中进士到69岁罢官回乡,在半个世纪中从事讲学活动历40多个春秋,即使在他五次出任地方官吏期间,也经常从事教育活动。他在任职期间,极力提倡设置州学、县学和书院。如於24岁出任福建同安县主簿时,办过县学。知南康军时(治所在今江西星子县),曾重建白鹿洞书院,并参与讲课和制订了一整套学规。在宋代初年,白鹿洞书院乃全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是故朱熹对後世书院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淳熙十年,又曾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收门徒,传播理学。61岁,知福建漳州时,“时诣州学,训诱诸生,如南康时”。65岁高龄,知湖南潭州时,仍提倡州学、县学,修复岳麓书院,且亲临讲学。《朱子年谱》曾这样记述当时他在该书院讲学情况:“先生穷日之力,治郡事甚劳,夜则与诸生讲论,随问而答,略无倦色,多训以切已务实,毋厌卑近,而慕高远,恳恻至到,闻者感动。”前来听讲者极众,“座不能容。”史载,朱熹19岁那年,即绍兴十八年,他与揭阳的郑国翰为同科进士,俩人遂成莫逆之交。郑国翰初授福建莆田县令,历任兵部郎中,後由於目睹国事日非,遂辞官归里,修建蓝田书庄於汤坑飞泉岭(今属丰顺县南砾),招生授徒,以“澹”名轩,学者称他为“澹轩先生。”当时,朱熹常至揭阳郑国翰家中作客,且共同讲学於蓝田书庄,宣扬理学,名震四方。据《丰顺县志》载:有一次,他俩人同游飞泉岭时,朱熹兴致勃勃,即兴赋七绝一首云:梯云石磴羊肠绕,转阁飞泉碧玉斜。一路风烟春淡泊,数声鸡犬野人家。同时,朱熹还手书“落漠鸣泉”四字,且榜诸揽胜亭,还镌刻於石壁上。其遗迹至今尚依稀可辨。
宋绍熙五年8月,经宰相赵汝愚推荐,朱熹被任命为焕章阁侍制兼侍讲,给宁宗(赵扩)皇帝讲学,但为期仅46天即被罢免。同年11月,朱熹回到福建考亭(今建阳县)时,曾在此前修建的竹林精舍(後更名为沧州精舍),继续他的教学和著述事业。庆元六年三月初九日,朱熹病逝,终年71岁。朱熹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还亲自编写教学用书,且注释儒家典籍作为教材。其著述共有七八十种之多,其中最著者有《四书集注》、《诗集注》、《楚辞集注》、《通鉴纲目》、<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等,影响极其巨大。据《鉴
略要注》称:到南宋朱熹出,当时“四方仰之如泰山北斗,至谓天下第一人。”朱熹的影响是远远超越了国界的。
朱熹认为教育作用在於改变人的气质。“为学乃变化气质耳。”在朱熹看来,气质之性,有清有浊,有善有不善。只有通过教育来澄浊为清,去不善而从善,才能变“气质之性”为“天地之性。”朱熹还认为教育的目的在於“明天理,灭人欲”。他说:“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他在给宁宗讲授(大学)时指出,古代圣王设小学、大学以教子弟,都是为了“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即是为了使士子革除那些“物欲之私”,回复“天理”,使其言行皆符合於封建社会之伦理纲常的规定,成为儒家所宣扬的“圣贤”。至於教育任务,朱熹主张以小学而言,主要是“教之以事”,如“礼乐射御书数,及孝弟忠信之事。”至於发掘和探究事物之理,则是大学教育之任务。“大学是穷其理”,“小学是事亲事长且直理会那事,大学是就上面委曲详究那理,其所以事亲是如何,所以事长是如何。”故若小学能受到很好的教育,“便自养得他心不知不觉自好了,到得渐长更历,通达事物将无所不能。(同上)朱熹的教育主张,跟他的教育目的论是密不可分的。其教育目的论是以儒家的伦理道德学说为基础,认为教育目的在於明人伦,所谓“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同时,他主张学校要培养“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的人才。他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明确指出:“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後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利禄而已也。”在《玉山讲义》中又说:“故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辑语言、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造就充分表现了朱熹办学的目的,这也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主要方面。
道德教育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朱熹全部教育思想的精华亦集中於此。他常以孔子所谓“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为句话来教育学生,且认为“此是古今学者君子小人之分,差之毫厘,缪以千里,切宜审之!”他坚决反对“学圣贤之理,为市井之行”的人。当时许多读书人都把做学问看作是中科举,猎官禄的阶梯和资本,朱熹对此是极为反对的。他提倡所谓“复天理,灭人欲”,实质上是以儒家的道德伦理来教育学生,“使之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而得朝廷之用。”朱熹始终把德育放在领先的地位,把德育与智育融为一体,既教学生以知识,又教他们怎样做人。在他看来,小学教育是基础,是“培根”的工作,故从小向儿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尤其重要。朱熹认为,儿童必须学习和掌握的“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畏隆师之道”方面的伦理道德皆蕴藏於儒家经典之中。“道之在天下,其实原於天命之性,而行於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其文则出於圣人之手,而存於《易》、《书》、《诗》、《礼》、《乐》、《春秋》孔孟氏之籍”,因此,儒家经典乃小学教育的基本内容。朱熹平生编写的大量著述中,儿童用书占有很大的比重。如《论语训蒙口义》、《易学启蒙》、《小学)、(四书集注》等,都是他亲自编写的儿童读物。特别《小学》和《四书集注》,一直为宋末和元明清三代六七百年间封建统治者作为正统的小学教材。
朱熹编写的这些儿童读物,都把宣扬儒家思想放在首位。如《小学》一书乃博采六经、史传以及孔子後学著作中有关忠君、孝亲、守节、治家等内容的格言、故事、训诫等编写而成,集中反映了儒家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正如朱熹自己所言:“修身大法,小学备矣。”“後生初学,且看《小学》之书,那是做人的样子。”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还拟订了许多道德教育规范:“五教之目:父
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已。”并认“学者学此而已。”朱熹又在《德业相劝》中说:“德谓见善必行,闻过必改。能治其身,能治其家,能事父兄,能教子弟,能御童仆,能肃政教,能事长上,能睦亲故,能择交游,能守廉介,能广施惠,能受寄托,能救患难。能导人为善,能规人过失,能为人谋事,能为众集事。能解斗争,能决是非。能兴利除害,能居官举职。”从上述所列举的21个“能”来看,要是真能做到,那就成为一个尽善尽美的人了。这虽是朱熹写的《增损吕氏乡约》一文中的条文,但也可以说是朱氏的道德教育观的基本内容。至於德育的方法,在朱熹看来,青少年德育最突出的特点是“先人为主”。他认为青少年思想单纯,最易受社会上各种思想影响,一旦接受了“异端邪说”,再教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就会遇到抵触。可是,“非礼之端不能禁外之不来,而能禁内之不往。”,是故只要我们把“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讲而习之於幼稚之时”,来它个“先人为主”,就可免“扦格不胜之意”矣。”朱熹强调“胎教”重要性,·他认为母亲怀孕时,“一寝一坐,一立一食,一视一听”都要注意。婴儿坠地之後,乳母之教,尤为重要。长到6岁,要教以数目、方名等浅易知识。8—15岁为小学阶段。“人生8岁,则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之子弟,皆人小学,而教之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朱熹主张家长对青少年必须严格管教,切不可使其娇生惯养。如果“从幼便骄惰坏了,到长亦凶狠。”所以家庭教育不可有丝毫放松。为便於教育从幼年抓起,朱熹亲自为儿童编写了一本《童蒙须知》作为教材之用。
朱熹继承了孔子关於“少时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看法。他认为只要使青少年日常一言一行都能遵循一定的礼仪守则和规范去做,日子久了,自然会形成习惯,长大成人後就能遵守伦理纲常而不违。可见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习惯是儿童道德品质养成的关键所在。如何能有效地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习惯呢?朱熹认为须从具体的日常事务人手,所谓“圣贤千言万语,教人且从近处做去。”为此,他主张培养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最仕的方法就是把社会伦理具体化和条理化,让青少年遵照履行,为使他们“漉扫应对,人孝出悌,动罔或悖。”朱熹在其撰写的《童蒙须知》中,对儿童衣服冠履,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洒扫应对、读书写字等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都按照儒家的标准作了具体规范,要求青少年遵循不违,诚履笃行,庶几将来“自不失为谨愿之士”,甚而“人於大贤君子之域,无不可者。”《童蒙须知》主要适用於家庭教育,至於学校教育,朱熹乃推荐其弟子程瑞蒙、董铢二人编写的《程董二先生学则》作为塾师的教学南针,他还特地为该《学则》作跋,加以大力宣扬表彰。但是必须指出,在德育方面,朱熹虽然强调青少年的“行”,但并不等於说不重视“知”。他认为要形成青少年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还必须同时向他们灌输社会伦理道德观念,这正如他所指出:“为学之实,固有履践。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欲行而未明於理,则其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他又曾形象以目和足的关系来比喻行和知二者的关系:“知与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行与知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朱熹还认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实施必须以正面引导为主,特别是对後进生,应通过启发诱导以提高其认识,不能只靠简单的防禁。他曾明确指出:“教道後进,须是严毅,然亦须有以兴起开发之方得,只任严徒拘禁之亦不济事。由此可见,朱熹从事教育工作40多年的实践,为後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思想财富,对
後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这正如明代学者高攀龙所言:“删述《六经》者,孑乙子也;传说《六经》者,朱子也。”“孔子之学,惟朱子为得其宗,传之万世而无弊。孔子集群圣之大成,朱子集诸儒之大成,圣人复起,不易斯言。”朱熹之《小学》一书,不仅在国内作为儿童教材,影响巨大,还流传到日本、朝鲜等国,朝鲜李氏王朝甚至把它“作为殉葬品”。
朱熹把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注重学生自身的内在修养。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实行素质教育不乏启示。当今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使人以升学、求职、谋位等功利目标为教育目的,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进行“填鸭式”教学,忽视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教育。虽然也开有思想品德等相关课程,但多数流于形式,仅处于附属地位。朱熹的教育思想无疑再次提醒我们,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不仅要教人以知识技能,更要培育学生具备高尚的品德。朱熹在汲取孔、孟等教育大家思想精华的基础上,结合其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其中有许多真知灼见符合人类认识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培养。而朱熹在八百多年前就已经提出不仅要授学生以“鱼”,更要授学生以“渔”,让学生“鱼、渔”兼得。通过对朱熹教育思想中教育方法论的进一步深入学习,能够促进我们的教育改革工作,对更好地总结教学规律和原则,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有重要作用。
一、朱熹倡导以理学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从教育目的来看,朱熹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明五伦”,学习和理解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和朋友五种伦理关系,通过接受教育顺应封建道德伦理,进而实现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朱熹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种关系认为是社会的宗法等级规范,为学者必须要以此为指导。“忠”“孝”是封建社会提倡的道德,因此,朱熹认为学校的任务就是要让受教育者接受忠孝观念,“学校之设,所以教天下之人为忠为孝也”。此外,教育需要强调格物致知的学习规律,探究事物的道理,进而获得知识;通过教育,还要培养一批匡扶社会、忠君爱国的人才。
在教育内容上,朱熹结合人的认识发展规律和生理心理生长特征,认为人的教育应分为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两类,学校教育又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其中,学前教育是主张家庭中的成员教导儿童一些基本的礼节[2]10。朱熹指出,为儿童选择乳母的条件是“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使为子师。子能食之,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六年,教之数与方名”,指出乳母的条件和教育幼儿的方法,包括右手吃饭,对答和学习数目、名称等。“小学”教育阶段,“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朱熹重视小学教育阶段,作为早期教育对人一生影响深远,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做事习惯,从日常礼节到待人接物的规矩都要重点培养,因此要及早施教,教学要形象生动,激发兴趣,逐渐树立儿童基本的伦理规范,行为习惯和知识技能等。在“大学”阶段,“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子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埋、正心、修己、治人之道”[3]101,也就是培养青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以使各类青年人才能为国家之用。
在教育方法上,朱熹认为为学者首先立志,激励学生树立成为圣贤的目标,“学者立志,须教勇猛,自当有进”。其次,教育要循序渐进,“先《论》而后《孟》,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则其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量力所至,约其程课而谨守之……如是循序而渐进焉”。第三,是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特点开展不同教育,“各因其所以而教之者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展学生的天赋才能。第四,要注重师生互动,启发学生自学,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讲学中,朱熹经常采用辩论式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书信来往探讨学术问题,带领优秀学子参与著述和编撰活动等,这些不拘一格的教学方法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朱熹还主张为学者应注重知行合一、持之以恒和为学专一等。朱熹认为,读书不能仅仅满足于了解书本,更重要的是要将它落实到行动,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朱熹曾指出:“圣贤说知,便说行。大学说‘如切如磋,道学也’,便说‘如琢如磨,自修也’,中庸说‘学、问、思、辨’,便说‘笃行’,颜子说‘博我以文’谓致知格物,‘约我以礼’谓克己复礼。”朱熹认为凡人成不了圣贤,是因为未将圣贤的言行落实到自己生活中,要做到圣贤,必须将知识和行动统一起来。朱熹也主张学习要持之以恒和专心为学,他说,“道不能安坐等其自至,只待别人理会来,放自己口里”,“为学须是专一。吾儒惟专一于道理,则自有得”。
二、编撰教育著作推广理学思想
为了推广自己的教育思想,朱熹在讲学之余,还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撰写了教育著作和很多的教育材料,推广自己在教学方面的思想和经验。他亲自编撰了儿童启蒙教育的很多教材,如《小学》、《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易学启蒙》、《训蒙诗》等,首创了《须知》、《学则》等规则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他的《任重》诗“气无强弱志为先,努力便行休放肩。捱得一番难境界,便添脊骨一番坚”,让儿童读着简单易懂,朗朗上口,适应了儿童的教育特点,使儿童在背诵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小学》教材是朱熹和弟子合著,全书按照内篇、外篇的结构共分为六卷,内篇分为立教、明伦、敬身和鉴古,外篇分为嘉言和善行。全书围绕立教、明伦和敬身三个纲目进行论述,阐述了圣人先贤的言辞行为、忠君守节、修身自律等以故事、格言、训诫等形式编撰出来,集中反映了儒家所主张的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别、长幼之序和朋友之信等道德约束和行为规范,但并不主张儿童此时即可理解,只需要有礼仪的熏陶,自然会形成儒家主张的道德境界。如《小学》诗“洒扫庭堂职足供,步趋唯诺饰仪容。是中有理今休问,教谨端详体立功”。《小学》中主要是关于修身的学问,后期逐步完善并成为儿童时期学习教材的统一,推广了朱熹的教育思想。
他还根据自己的理学思想,对《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作了新的注释,编成了《四书集注》一书,此书影响深远,并成为封建教育的教科书和重要教材,使儒家思想成为宋、元、明、清时期近七百年的主流思想。《四书集注》花费了朱熹毕生精力,直至逝世前一天仍在修改此书。朱熹认为,自汉朝至唐代,儒家的经典经学注意了背诵记忆,但没有很好继承儒家的道统,因此有必要重新围绕儒家核心思想编撰和注解四书,以备后学者入门学习儒家经典,达到诵读和领悟经典的至高境界。《四书集注》包含了《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大学章句》和《中庸章句》这四本儒家经典典籍的注解,和《小学》教科书一样,成为后来宋、元、明、清四代儒家正统的教学教材。
三、开展书院形式的教育实践
除了倡导以理学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编撰教育著作,推广理学思想等,朱熹还致力于开展书院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
书院是我国北宋到清朝的重要文化教育形式,实践中主要以私人办学为主,书院具备举办讲学活动、学术研究和图书馆等高等教育功能。宋朝的书院主要目的还是自由研究学问和修养身心,成为理学家讲学和学生学习、交流思想的地方。宋朝科举腐败、官方学问衰落,朱熹等理学大师为了抵制反对学派的发展,利用书院教徒授课,传播自己的理学思想。
朱熹一生经历了南宋的高宗、孝宗、光宗和宁宗四朝,其中在外为官只有九年,在朝廷侍讲仅四十日,其他的大多数时间都是过着著述讲学的生活。在他为官期间,先后主持了白鹿洞书院、武夷书院和岳麓书院等古代著名书院讲学活动,推行和传播理学的思想[4]96。
南宋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朱熹在唐代李渤隐居的“白鹿国学”旧址重修了白鹿洞书院,并设立了以“修齐治平”儒家经典思想为主题的《白鹿洞书院教条》等教学规章制度。白鹿洞书院重修后,“一时文风士习之盛济济焉,彬彬焉”,朱熹逐渐声名鹊起,名扬天下。南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朱熹在武夷山修建武夷书院,开始广招门徒,著书立说和培育人才,开始扎实而深刻的讲学实践,推动了儒学的复兴运动。南宋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朱熹在湖南任官,又主持修缮了著名的岳麓书院,使其成为讲学授课、传播理学思想的场所。朱熹设立的书院成为儒家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形成了宋朝之后我国封建书院办学的基本模式和经典楷模,朱熹所设立的学院的规章制度也为后代书院争相效仿,塑造了我国著名的书院文化。朱熹修缮的江西白鹿洞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与衡阳石鼓书院和河南应天书院一道,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朱熹之所以重视书院教育,原因有三:第一是为了弘扬儒学和发展理学思想。由于朱熹在教育上深受父亲朱松、岳父刘勉之和李侗等人的影响,终身推崇孔孟之道,并将孔孟之道和体现儒家精髓的“理学”的发扬和推广视为自身的责任和担当。况且,自孔夫子始,办学兴教是我国古代仕途失意的儒生继承的良好传统。第二是当时教育问题突出,官学衰落,科举腐败,官方的教育体系无法实现培育儒家文化,造就国家人才的目的,朱熹立志通过自己创办书院,达到按照自己的理想信念立学育人的目的,这与儒家的“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第三是为了与当时流行的佛道和反对学派相抗衡。宋代佛道盛行,传统儒学在思想上的独尊地位遭受削弱,朱熹大力提倡书院教育并身体力行,对抗佛道对儒家思想的冲击,同时,儒家内部也学派分立,陆九渊主张的“发明本心”等主观唯心主义与理学有很多学术争议,通过书院文化提供的平台,朱熹可以与反对派辩论,并传播自己崇尚的理学思想,以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5]84。
摘要:朱熹创建了以理学为核心的教育思想, 毕生著书立说, 并以书院为载体身体力行进行教育实践, 为我国封建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朱熹,理学思想,书院教育
参考文献
[1]徐婷.朱熹教育思想研究[J].剑南文学, 2012 (9) .
[2]周永健.论朱熹《家礼》的社会教化功能[J].兰台世界, 2011 (8) .
[3]朱熹.经筵讲义·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 2005.
[4]王国银.论朱熹的书院理念[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 (3) .
一、 积极教导与防治并重
朱熹认为,教导学生应该从积极方面去指导说服,少做处理性的消极工作,学者深明“义理”,“充长善端”而心悦诚服,其效果要比订立规章制度好得多。他又说:“尝谓学校之政,不患法制之不立,而患理义之不足以悦其主,而区区法制之未防之……亦必不胜乎”。(《同安县谕职事》)学生的心中有了“理义”才能“立志”,志其心之所向,是为学的目的。目的不定,一切学业都无着力处。同时,他在《蒙童须知》和《训学斋规》中,对于学生在学校如何做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详加标明,关于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清洁,读书写字以及其他杂细事宜,也都有严格的规定。他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依照这些细则而行动,用“规矩”养成“方圆”,以表明深明“理义”。虽然朱熹所主张的“理义”与现在的学校德育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他对学生积极教育与防止并重的做法却值得借鉴。当前在大学生中,不少学生缺乏理想,一切以个人为中心,是非标准差。特别令人触目惊心的是潜藏着信仰、信念、信任危机;爱国主义思想淡薄。我国的大学生从幼儿园开始都唱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歌,小学、中学都进行政治教育,考试成绩都是八、九十分,但实际情况怎么样呢?这需要我们深思,需要我们找到进行德育的有效方法。光是灌输概念、术语不行,要制定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规则,既引导又防治,双管齐下,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 循序渐进、积善成德
朱熹一贯主张教育内容不但要有整体性,而且要有系统性,要循序渐进。他主张学生从八岁起入学,受小学教育,从十五岁起入大学,受“大人之学”教育。他认为小学是基础,基础不牢固,到了大学再填补就比较困难了。所以,小学要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书数之习,并在实际练习中入手,以 逐步培养其德性。等其长大,进入大学,就要教以如何去做“致知”“穷理”的功夫,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以止于完善。所以他特别重视小学教育的内容。中国古代教育史研究表明,在朱熹以前,小学没有书籍,是朱熹把古代贤人的“嘉言善行”汇集记录起来,编成《小学》,内分二篇,共三百八十五章作为小学必读之书。此外还专为蒙童编写了《蒙童须知》,内容切实可行,有助于小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朱熹还主张小学以上所用教材的次序是: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展;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读了“四书”再读其他经书。儒家学者把“四书”视为学者必读之书,也实始于朱熹。可见他在对学生的道德思想教育方面十分重视贯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原则。小学与大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应是整体的。小学是大学的基础,大学是小学的提升。虽然程度有深浅但内容却是一贯的。循序渐进又步步提高,这样教育效果就会显著。这对我们今天的学校德育也是有借鉴意义的。从目前学校的德育来看,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德育内容衔接不够紧密。德育方法是“关、管、灌”的铁三角。从大学生的情况来看,有两方面较差:一是缺乏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有的人连最起码的公共道德、卫生常识都没有。志大才疏,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据报道有的大学设有七个部门管理学生还没有管理好,这是因为中小学生没有打好底子,到了大学还是“抱着走”。二是大学生的交往能力差,合作意识弱。这与中小学的德育目标有关。中小学的政治课只重视课堂教学,把提高升学率作为唯一目标,把中小学办成“升学预备班”,以智育代德育。事实证明这对学生的成长危害极大。所以学校教育应把德育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积小善成大德,积小德成大善。
三、“致知”“践行”相结合
朱熹晚年思想
晚年(60岁以后)朱熹以道心为道体,强调“道皆吾心固有,非在外之物”,主张“此心虚明,万理具足,外面理会得者,即里面本来有底,只要自大本而推之达道耳”.可以认定,朱熹晚年走的是孟子心学的理路,思想的基本倾向是心学而非今人所谓“理学”.
作 者:金春峰 作者单位:佛光人文社会学院,台湾,宜兰刊 名: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1)分类号:B224.7关键词:朱熹 心学 理学 道心 人心 天命
朱熹思想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5年10月25至28日,由中国哲学史学会、四川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基金会、香港孔教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都大学、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韩国程朱学会主办,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和四川省朱熹研究会等承办的“朱熹思想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国内外的8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讨论会,提交了58篇论文.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作 者:董博 作者单位:四川省朱熹研究会 刊 名:中华文化论坛 PKU英文刊名:FORUM ON CHINESE CULTURE 年,卷(期):2006 “”(1) 分类号:B0 关键词:
王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客观环境。出现许多新的特点。高校师生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面对新形势.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高校党建工作的自身要求。也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完成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变化
对一定杜会发展阶段的特点及其社会现状的冷静分析和准确把握是深刻理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全面推进和积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前提。当前。从国际范围来讲。我们正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从国内来看,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国家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教育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服务于和服从于社会的进步,引导和推动社会的发展,面对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教育也应作出响应调整。随之发生深刻变化。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赋予了新的光荣使命。为新时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在这种背景下,高等教育必须审时度势,抓住机遇,主动推进改革,积极促进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综合效益,实现从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宏观体制调整向内部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转变。从规模扩大为主向质量提高为主转变。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之路。我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和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江泽民同志在200l年6月召开的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以马克思主义的远见卓识。从正确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高度指出:“要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国际和国内、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深刻分析新形势下对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活动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及其基本特点.正确审视和解决那些影响干部群众思想活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高等学校对此尤其应当认真研究,深人思考。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社会环境中.高校广大师生接受的信息既十分丰富又相当杂乱。每天都有新情况发生,到处都有新问题出现,形形色色的观念潮起潮落。各种各样的文化云起云飞。思想矛盾和社会矛盾互为因果。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交互影响。进步与落后同在。开放与守旧并存。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也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认清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这些新变化.这既是对我们认识能力的考验,也是对领导能力的考验。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特点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决不能脱离社会和高校的现实状况独立存在和发展,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
(一)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个性更加鲜明。过去,在校大学生的家庭收入、录取方式、学习进度、毕业分配等几乎没有大的差别,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要求也基本相同。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更多的要服从集体价值取向的需求。今天的大学生已经大不相同,他们不在空泛地关注政治,盲目地释放激情。过去那种一个号召、一篇报告、一个统一部署等整齐划
一、千篇一律的做法。已经无法让他们认同和接受。在接受教育的选择上他们更多关注是否有利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体教育优势在逐渐淡化。道德评价标准呈现多元化.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甚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充斥着部分学生的头脑。文化需求表现为多层次化、个性化和实用化,导致文化需求标准的两极分化,也就是说健康高雅文化和庸俗文化在学生中均有市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呈现个性化、务实化的显著特点。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更加丰富
以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多关注的是理想、信念教育.关注高校师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如今.涉及意志品质、道德情操、健康心理、文化素养、人际关系、精神状态等.一切同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和全面发展有关的内容。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范围。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带来了利益关系的重新分配。诸如收费上学、自主择业、住房医疗改革等关系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众多问题,都是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涉足的领域。需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员工认清改革的必要性.正确对待自己的利益调整。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更加多样
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影响。导致高校师生的学习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选择等发生了极大变化。学习、生活兴趣更加广泛,竞争意识、自我意识、进取意识、成才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如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依然停留在固定时间、空间。沿袭“封闭式”、“灌输式”的单一传统教育模式,就无法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应当积极寻求思想政治工作的多种形式,最大限度满足高校师生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更加开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化的交通、通讯工具已逐步进入家庭、进入校园:追逐时尚、流光异彩的现代都市生活对高校师生已不再陌生;校园内中西方文化冲突中交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激烈碰撞。各种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相互激荡。健康高尚和消极腐朽的思想对高校师生的影响同时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处在更加开放的大环境、大系统之中。(五)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社会化
教育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打破了高校围墙高筑,几乎与社会封闭隔绝的办学格局。从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高校师生已经走出校园,承担着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角色。随着互连网等现代信息工具的运用和普及。高校无论在地理空间、信息交流,还是在文化传播、思想表达等方面。都已经与社会、与世界融为一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得到急剧扩展,从校园、课堂、书本,延伸到社会、国际大舞台,社会化程度日益加深。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
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和实现途径不可能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继承与创新、加强与改进是辨证统一的。对于在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形成的基本原则和积累的丰富经验,我们要坚持和发扬,同时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和新途径。
(一)强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用科学理论武装人 当前第一位的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深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师生自觉地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_致,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统一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来。统一到中央应对复杂国际形势作出的科学判断和重大决策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上来。要积极推进“两课”教学改革,运用各种教育资源和形式.通过举办党校、团校。支持和指导大学生理论学习小组、理论研究会的各项活动。把大学生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引向深入。坚持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高校工作的各个环节,落实到改革发展的全过程,所有工作都要着眼于振奋精神、鼓舞士气、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所有工作都要坚持正确导向,促进改革发展。维护学校稳定。
(二)适时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用正确舆论引导人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形势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丝毫不能松懈和疏忽。要针对广大师生的思想实际。及时进行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和我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宣传教育帮助他们了解中国和世界。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形势,进而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这个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使广大师生的思想观念、人生追求同党在新时期的中心任务一致起来。增强学习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前,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政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民族团结奋进。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北京申奥成功。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大事喜事,举世瞩目。能够极大的振奋高校师生爱党爱国、奋发向上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重视社会实践,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之中 社会实践是高校联系社会的一条纽带,是广大师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桥梁。列宁认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要注意安排师生到基层,到农村,到厂矿,到实践中去,到工人农民中去。到解放军中去。通过教学实习、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志愿服务、支教扫盲等活动改造自己、培养自己、重塑自己。大学生在校的主要时间集中在学习和科研活动中。加强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意义十分重大。专业要精深.思想政治工作要过硬,这是对教师的严格考验.我们要重视这一点,并努力改进这一点。因为学生在与教师的密切接触中所产生的思想转化,往往是其它途径所不能取代的。
(四)积极开展党团、学生会活动。发挥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的独特作用
党组织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力量,团组织是青年的活动之家。学生会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形式。三者紧密配合.各自发挥不同的教育功能。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以起到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人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比接受业务知识更复杂、更需要自主精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为师生树立正确的标杆,帮助他们学会严于解剖自己,正确评价自己。包括善于“慎独”。既在一个人单独活动中也能使自己的言行符合正确标准。这样从大处着眼,小处人手,防微杜渐,逐渐把自己塑造成为有高尚情操和良好修养的人。
(五)搞好“大德育”队伍建设。形成党政齐抓共管和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建立高校“大德育”是一项重要举措。这支队伍主要由各级党团组织、学校职能部门的专职德育教师、“两课”教师组成。与此同时还应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大德育”队伍.如:行政后勤管理人员、关工委、校外辅导员等。在这支队伍中.兼职及专兼职相结合人员很重要.专职人员更不能忽视。当前要认真解决好专业队伍的人员数量、素质及结构问题,切实解决他们的业务职称评定、生活待遇等问题,进而推进德育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
(六)把依法治教和以德治教,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结合起来
要不断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积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进社团、进网络。让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的东西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和批评,引导师生不断克服和抵制各种错误的东西和思潮。保证正确、健康的思想舆论在高校生活中的主导地位。
(七)把师德建设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突出位置,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要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要把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作为教师工作考核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尤其要把师德教育作为中青年教师培养、新教师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重视和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坚持经常的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关心教师生活和政治、业务水平的提高。积极做好吸收优秀教师.特别是优秀中青年教师入党工作,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自己在思想、品德、作风等方面的示范作用。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一、“熟读精思”对预习指导的启示
朱熹主张熟读精思。他认为, 读书“ 须先熟读,继以精思”。 熟读,要读到“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精思,要思到“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他说:“ 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若读之数过, 略晓其义即厌之, 欲别求书看, 则是于此一卷书, 犹未得趣也”。 朱熹强调读书必须坚持不懈、 反复阅读, 才能掌握书中义理。若浅尝辄止,就决然不能掌握义理、获得知识与能力。
熟读精思首先应该读, 其次才是思,在预习过程中,读尤其重要。只有对作品语言反复阅读、理解和感受, 对名篇佳作诵读、熟记、背诵,才能增加审美感受,增强思考意识,逐步形成语文能力。 在课文教学前,我总是强调熟读, 要求学生 至少读上 三遍 ( 初读———再读———三读) ,并在班上开展了课前预习活动, 引导学生自拟预习提纲, 明确预习内容与要求,将精思要求贯穿这一过程。 如在预习 《 智取生辰 纲》 一课时 , 指导学生 拟定以下 预习提纲 :⒈初读课文及 注解 ,自学生字词;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⒊三读课文,结合课后“ 思考 、练习 ”,从文中找 答案 ;⒋读后,将疑问写在预习本上;⒌查阅 《 水浒》 ,了解杨志、吴用等人物故事。这样,学生预习不仅有明确方向, 而且也培养了阅读与思考能力。经过几次实践后,他们便初步掌握了预习方法。在此基础上,立足于课堂教学, 进一步教给学生深入的预习方法。 如怎样在朗读中感知、体验,怎样在文中圈点批注,怎样把握课文脉胳,怎样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品味语句、 理解课文主旨, 怎样查阅资料帮助学习,怎样提问等。学生在掌握了方法后,在预习中便可得心应手,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二、“感物道情”对情景导入的启示
朱熹在论“ 乐”之起源和本质时说:“ 诗者, 人心之感物而形于言之余也。 ”他认为,《 诗》 是“ 感物”的结果,而“ 感物”活动产生于 “ 人心”,是创作者审美情感 、意蕴的建构过程。 《 诗》 就产生于创作者“ 感物”之上,形成于“ 道情”之中。 这为正确理解《 诗》 提供了一个理论前提, 也给我们课堂导入带来了启发。
导入是课堂创设意境的突破口, 尤其是情景式教学导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教师登台, 就采用生动的导语, 或是配以多媒体的音乐和画面, 在和谐的氛围中酝酿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 学生则会由此产生一种情感反射, 形成一种与教材内容相契合的情绪氛围和情感体验, 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在教学李清照《 武陵春》 一词时, 我开始便用一张春天风雨过后落花遍地的幻灯片, 配以钢琴曲《 暮春之吟》 ,再深情朗诵《 葬花吟》 一词:“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导语的情与眼前的景诱发了学生的主观情感, 这种情感渗透到诗歌教学中是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的情感交融,共鸣升华,形成了一个“ 暮春”的情感意境,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氛围。因此,感物道情式 情景教学 对培养学 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作用。
三、“示始正终”对问题设解的启示
朱熹曾说:“ 师友之功, 但能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尔,中间三十分功夫,自用吃力去做。 ”他认为, 教师的任务在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教师对于学生,只是起引导、启示、指正、释疑的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做学问要靠学生自己, 应该让他们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学、实践上; 当他们有疑问时, 教师与他们一起商量,当他们引路人和证明人。 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遇到问题,先要独立思考,待自己寻求不到答案之后再问老师,这时教师应给以详尽的解答。 对于教师来说, 我们应给予发问者充分的肯定与鼓励, 不可用成年人的思考水平和思维习惯来评价。 当然, 我们也不能消极地等待学生发问, 所谓“ 问则对, 不问则述”,如果学生不问,教师就可以采取“ 启发问对”的方式,以激发学生思考积极性。现在,不少语文教师提出“ 主问题”式阅读教学理念,通过设计“ 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 主问题”来带动全篇文章阅读的教学模式, 这无疑是阅读教学的新举措, 对语文阅读教学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躬行践履”对课堂训练的启示
朱熹说:“ 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 ”他教育学生,读书要实究其理,行己要实践其迹。 在他看来, 读书穷理是手段,躬行践履是目的。
之于课外, 躬行践履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和情感价值观的建立, 对于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之于课堂,躬行践履也包括课堂上文本情境的再现。如在教《 我的叔叔于勒》 时,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等, 看起来似乎已经没什么可学了,我忽然灵机一动,让他们表演一个课本剧。表演之前,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依照选定的情节,组长安排好演员,大家共同提炼台词,设计动作;表演时,其他小组成员观看, 并做好观摩记录;表演结束后,小组先自评,然后小组之间再进行互评。 结果同学们热情高涨, 他们以出色的表演将几个人物表现得栩栩如生, 既增加了才能,又锻炼了想象力。 像这样的课, 想必学生印象是比较深刻的。此外,躬行践履还包括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解析语句、语段及文本时要重视语法知识的渗透;指导写作时要重视表达方式、 修辞方法的训练与运用等。
五、“以类而推”对课外拓展的启示
朱熹把从已知中推论出未知的方法,叫做“ 以类而推”、“ 推类以通之”。他认为事物的规律具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只有在认识同类事物的一般道理时, 再认识个别事物的特殊道理, 才算真正认识了这类事物。 这种将知识进行演绎与归纳的“ 以类而推”法, 为我们进行课外拓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常言道, 语文学习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得法于课内,发展于课外, 这充分说明了课外拓展的重要性。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要有意识地抓住课内与课外中存在 的联系点 引导学生 阅读写作。在阅读上,可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主题的文章, 领略其他作家演绎出的不同风貌; 阅读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 辨识其前后创作风格上的异同; 阅读相同文体的作品, 强化已掌握的文体知识和阅读方法。在写作上,可选取精彩语段,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可结合文章留白,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扩写情节;可结合课文的行文格式,布置相同文体的习作等。 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以类而推的做法。
关键词:朱熹;陆九渊;德育思想
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陆九渊是我国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开山祖。两位作为理学和心学的重要代表,对德育活动也都十分重视。两位思想家的德育体系不仅对宋代德育之发展产生着巨大影响,而且对当今我国德育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朱熹与陆九渊德育内容比较
朱熹,我国儒学大师,一生都致力于教育活动,特别是学校的道德伦理建设。他主张“性即理”;同时期的思想家陆九渊是宋明理学中“心学”的创立者,他的德育理论是以“心学”理论为基础的,他主张“心即理”。虽说两人都是同一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他们在德育的理论上也是有所差异的。但不论是朱熹的理学还是陆九渊的心学,都以人的道德本性为最高原则,都强调人的道德存在,旨趣不一,方法有别,但却是殊途同归,虽然二者有着相异之处,不过在本质上其实是相通的。
(一)朱熹的德育主要内容
朱熹认为政刑是末,而德理是本。政治与法律的力量都比不上伦理道德的力量。朱熹的德育内容其实质就是封建主义的三纲五常。何谓“三纲五常”?所谓“三纲”,指的就是君臣、父子、夫妇三对主从关系。所谓“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五个道德信条。
(二)陆九渊的德育主要内容
陆九渊认为要达到陆九渊主张的“明理、立心、做人”的德育目标,这就必须要求人们具有“仁义”德性为基础的“仁”、“诚”、“中”这些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他认为,德育的关键在于戒掉个人的私欲。这就得加强自身“仁”、“诚”、“中”这些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二、朱熹与陆九渊德育方法比较
(一)朱熹的德育方法
1.居敬穷理。“居敬”又可称为“持敬”,朱熹认为培养道德主体自觉性、主动性与独立性,实现“仁”的境界的重要方法就是持敬。“居敬”是指通过“收敛此心”来使人保持清醒状态,在修身中起到唤醒人心的功能。朱熹认为,无论是小学还是大学,无论求学或道德修养,“敬”都是一种不能缺少的、必须具备的态度和情绪,它是克胜“人欲”的至宝。其实质也就是要求人们自觉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胡思乱想,不胡作非为,不被外界物质影响和引诱。这一观点对于自我德育的修养无疑具有其积极的意义。
还有一个与“居敬”相关联的一个重要方法叫做“穷理”。朱熹说:“学者功夫,唯有居敬、穷理二事。”[1] (P.15-30)“穷理”,仅从字面上看,就是穷尽事物之理,故朱熹说:“涵养中自有穷理工夫,穷其所养之理;穷理中自有涵养工夫,养其所穷之理。”[2] (P.146-155)居敬是穷理之本,而有致知而不在敬者,只居敬却不知自致理自穷。所以居敬之外尚需穷理,理明,又可提升居敬之境界。故居敬穷理两途是交养并进的。
2.涵养省察。对于涵养和省察两者,朱熹主张先涵养后省察。“涵养”就是蕴涵存养心性的功夫。涵养心性是个过程,良好的道德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只有在人们心未发之前居敬涵养,则会在其发处会更合乎天理,那么当省察起来时,也就非常明审,易为着力。这是朱熹强调的道德主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省察”,是道德修养的过程中应该不断自我检查、自我反省、反躬自问。要控制自身的道德行为,并使之向正确的方向前进。朱熹对天理主张立志、主敬、存养,而在另一方面对人欲来说主张“省察”。何为“省察”?“省”就是反省,“察”即检察。“省察”的工夫,就是要求对人欲之私欲在“将发之际”和“已发之后”人们要进行反省和检察。要随时清醒、谨慎行事,并把违反天理的言行压制下来,同时将人们头脑中的任何违反天理的思想萌芽都压制下来。“省察”本心,使人们心中的“理”永远保持通明,这是朱熹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但我们又必须认识到,这种思想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遵守封建道德规范的自觉性,为了更有效地维护其封建统治秩序。因此,对于当今我国的道德教育,我们应该对之取精去糟,辩证地加以学习和使用。
3.立志笃行。立志,学贵在立志,有志者事竟成。朱熹十分重视受教育者的志向水平。学生应确立远大的志向和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崇高的理想。以“志”为进行道德实践的精神动力。“立志”作为德育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朱熹要求人们应该确立一个远大志向,他激励人们把“圣人”作为自己的理想人格,提出了“以圣人为己任”的观点。这对于人们提高修身的自觉性并积极地塑造自我无疑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的。
按朱熹之意,“行”是德育过程的终结。道德教育过程一个重要环节是领会封建的“义理”,即穷理,但履行封建“义理”的则是“笃行”。强调在“明理”的基础上,把“理”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上,扎扎实实地去实行,这就是“笃行”。
综上所述,朱熹的“居敬穷理”、“涵养省察”、“立志笃行”等一系列方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德育方法体系。
(二)陆九渊的德育方法论
陆九渊是与朱熹齐名的南宋时期思想家。他十分注重人们的道德修养与教育。针对朱熹的“道问学”,他提出了以“尊德性”为中心的德育思想体系。在德育方法上有着鲜明的特色。
1.“简易工夫”。与朱熹的德育方法相比陆九渊进行德育的方法有很大不同。朱熹主张的是通过逐渐积累,循序渐进的方法向外用功。而陆九渊的“简易工夫”则主要是向内用功和扩充自己的主观意识。陆九渊德育方法论的中心内容是“简易工夫”。“简易工夫”就是“发明本心”,也就是“存心”、“养心”、“求放心”。道德修养的关键是在于主体的“自觉”。反省自求、自我体察、去掉蔽于物而悖理违义之不善,发现本心固有之善。要人们保住自己的本心,不破坏本心,不丢失本心是重要任务。本心的直觉,人们随时可以做到,在任何地方也都可以做到,所以称之为“简易工夫”。
2.“剥落”。陆九渊的“剥落”工夫,其根本上也是为了发明本心。但它和“简易工夫”又不同,它强调的方法不是靠自我反省,而是借师友来作用自己。在陆九渊发觉人心有蔽以后為了解除心蔽,他提出了“剥落”的道德修养方法。只有彻底“剥落”干净,才能恢复“本心”的干净明亮。可见,“剥落”的工夫是陆九渊德育方法论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
3.“优游读书”。陆九渊的德育方法中除了自我反省的“简易工夫”和得从老师和朋友来起作用的“剥落”工夫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是“读书”。陆九渊一直强调着读书的重要性:“束书不观,游谈无根。”[3] (P.395)“人之不可以不学,犹鱼之不可以无水。”[4] (P.158)“自古圣人亦因往哲之言,师友之言,乃能有进,况非圣人,岂有自认私知而能进学者?”[5] (P.257)
根据陆九渊的德育方法我们可以总结出,通过“简易工夫”来发现本心、“剥落”的方法来解除心蔽、用“优游读书”来涵养德性这样三种德育方法来实现。
朱熹强调的格物穷理,陆九渊的独到之处是强调读书主要是人们涵养道德、陶冶性情的过程,而不是扩展知识的过程。虽然朱熹和陆九渊在道德修养方法上的分歧较大,但在各自的主张中也不难发现共同之处,其中陆九渊强调的“简易工夫”等主张就与朱熹的主张颇为相近。
三、朱熹与陆九渊德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朱熹和陆九渊的德育思想对我国当今的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比较他们两位大师的德育思想,笔者归纳得出以下三点启示,以期对现实德育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一)知行结合
朱熹说:“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二者不可偏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强调知与行要统一。道德不仅仅只是一种知识,一种认识,更重要的是道德应该是一种实践理性。需要受教育者通过道德实践去体认,并将道德戒条内化为自身内心的道德自觉,这样人们的道德境界才能真正得到提高。陆九渊也是主张将道德修养与日常实践相结合。他认为人们的道德水平要提高,仅停留在道德认识阶段还是远不够的,还必须去实践。虽然陆九渊认为的道德实践与今天所说的不同,但是他将认识与实践相结合这就是难能可贵的。
在朱熹对知行关系的阐述中我们得到启示:道德教育要取得好的成效,首先教育者要传达给受教育者道德规范理论,并使受教育者内化这些道德规范理论为自身的道德品质感悟;接下来再通过对受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的道德行为训练,使受教育者内化的道德品质感悟形成良好的动机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并最终外化为个体道德行为;最后,就是受教育者外化的正确道德个体行为不断得以强化、不断反馈,进而使道德认知进一步得到提高。
(二)道德自律
道德的自律性是陸九渊十分重视的一方面,提倡具有积极意义的主观能动性。他主张人们在道德修养过程中要自做主宰,坚信通过个人的努力,也一定会成为如尧舜那样的“圣人”。重视道德的自律性,强调人的主观能动精神,提倡通过自我努力来向圣贤靠拢的道德修养学说就显得非常必要了。虽然陆九渊的说法带有明显的主观主义色彩,但放在当今我们可以古为今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三)引导与约束结合
朱熹认为,教导学生该从积极方面去指导、说服,少做处理性的消极工作,学者深明“义理”、“充长善端”而心悦诚服,其效果要比订立规章制度好得多。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清洁,读书写字以及其他杂细事宜,也都有了严格的规定。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依照这些细则而行动,用“规矩”养成“方圆”,以表明深明“理义”。虽然朱熹所主张的“理义”与现在学校德育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他对学生积极引导与约束并重的做法却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朱子语类•学三[M].
[2]陆九渊集:卷三十四[M].
[3]陆九渊集:卷十二[M].
[4]陆九渊集:卷二十一[M].
[5]张立文.朱熹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6]陆九渊.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