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人员思想汇报(共9篇)
【篇一】
本人名叫xxx,是一名因犯职务侵占罪被判三缓四的犯罪人员,在政府的关心下接受社区矫正,在社会上服刑,我能够深深地体会到高强墙内和高墙外的区别。在接受社区矫正的这段日子里,我能够严格遵守社区矫正的各项制度,经过多次与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谈话以及本人对国家法律的理解,使我认识到法律的严谨,和懂法守法的重要性,政府没有放弃我们这些人,而是采用一切措施来挽救我们,我非常感谢政府的关心。
本人于2008年12月,因法律知识的不足,法律意识的淡泊,盲目听从领导的安排,施工中伙同其近段时间以来,我通过单位培训,学习以及看相关法律书籍及司法所徐所,社区帮教人员的教育,深刻的认识到自己法律知识的匮乏,社区工作人员经常教育我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管我有什么样的困难社区工作人员都尽可能帮助我解决,在接受帮助的同时我也要帮助别人,积极改造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合法的公民,才不辜负政府、社区和家人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缓刑期间,通过司法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及我所在单位领导的教育,我一直在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首先,在思想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深入领会,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以更加积极的精神面
貌,开展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思想理论水平。不断加强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改造。其次,在业务知识上,与自己本职工作要求还存在有一定的差距,通过工作实践,使我深刻的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业务知识的不熟悉,将会直接影响工作的开展,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业务知识的学习。今后我要做得更加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管理、服从监督,增强自己的法制观念及组织纪律性。力争早日成为一名有利于单位,社会的有用人员。
汇报人:xxx
【篇二】
这个月我一直居住在XX从事XX工作。在XX接受社区矫正的日子里,我能够严格遵守社区矫正的各项制度,经过多次与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谈话及本人对国家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理解,使我认识到法律的严谨,和遵守法律的重要性,这段时间里我能按时汇报自己的情况,参加公益劳动。今后我要做得更加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管理监督,增强自己的法制观念及组织纪律性。力争早日成为一名有利于社会的有用人员。
这个月里,我在家中不断的学习法律知识,也没有做违法犯罪的事情,今后我要做的遵守法律法规,行政法规,服从监督,增强自己的法制观念。现在,我深刻的认识到了我法制观念的淡薄,从而导致自己犯下罪恶,我要在思想上继续深刻的反省自己。通过XX镇社区矫正办对我的人性化管理及不断的帮助教育,使我深刻认识到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切末一时冲动犯下大错。今后我一定配合社区矫正人员监督管理,洗心革面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这段时间我遵纪守法,没有从事违法犯罪的事情。一直在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真正认识到懂法守法的重要性。在自己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存在不足的地方加强学习,深入领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学习水平。接受社区矫正以来我深刻认识到自己所犯罪行给他人及家人带来的影响,通过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帮助教育,让我受益良多。今后我一定服从社区矫正人员监督教育,争取当一名合格的公民。
汇报人:xxx
【篇三】
在期间,通过司法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及我所在单位领导的教育,本人思过悔过,充分认识到所犯罪行的严重性,因自身的法制观念、组织纪律观念淡薄,这件事,已对造成了社会不好的影响、对
自己的家庭带来沉重压力和精神负担。社区矫正期间我一直在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对自己在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
1、思想上,我牢固树立廉政意识、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广泛征求其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加强自身自律能力,严谨务实、实事求是,忠实履行职责,有力促进各项工作的发展和提高,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克服和改进。
2、生活上,我一生以此为警示,始终保持着这种法律和道德上的清醒!在警醒之后及时地改正错误,要求自己做人必须有良知,讲道德,光明磊落。真正认识到学法、懂法、守法的重要性,在我的心头悬有一把法律之剑,做事三思而行,切莫因一时冲动犯下大错而悔恨终身,所以,今后不该做的事情,我绝对不要做!
3、工作上,改造态度不端正,无视家人的盼望,改造思想不纯,服法不认罪。牢记过去沉痛教训,要正确对待社会,对待人生,做遵纪守法、自食其力,成为社会上有用的好公民,万万不可感情用事了,重蹈履辙、重新犯罪。要做一个真正的有良心的人,要对得起父母的养育,要对得起政府的挽救之情,要让自己不白活一生。从今要老老实实地接受改造,不要辜负亲人对你们的期盼,要真心、有诚意、有恒心、有信心,积极改造、早日回归社会。
接受矫正后,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会同社区家庭中心社工,及时主动地与我联系,苦口婆心地劝导我,帮我查找犯罪原因,正确认识自己的犯罪行为,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同时,他们对我以及对我家人
都非常关怀,我在社区服刑没有一点点被歧视的感觉。正是有了社区矫正,为我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社会环境,使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树立了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信心,渐渐地从阴影中走出来。我深深地感到,社区矫正处处以人为本,矫正工作者并没有因为我是一名罪犯而对我另眼相看,他们帮助我,教育我,经常走访我的家人,还代表政府给予我和我的家庭极大的关心和照顾。
他们帮助我,教育我,经常走访我的家人,还代表政府给予我和我的家庭极大的关心和照顾。还有很多,让我这个‘犯罪人’体会到了社区矫正的‘人性化’,使我处处能感受到政府对我这个误入歧途人的关心和帮助。我也感到,一个人必须行得正、坐得直,只有切实地以法律作为约束自身行为的准则,才能立足社会。我想,我会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在司法所干部的帮助和教育下,努力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加强自我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早日从一个‘犯罪人’回到‘社会人’,成为一名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对服刑人员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是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它不可能立竿见影, 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是需要持之以恒和艰辛反复的努力。在实施过程中, 一是要尊重罪犯的人格尊严。现代监狱行刑理念已从旧时对罪犯的报应刑思想转变为人道主义的矫正刑思想, 罪犯并不因为犯罪而丧失人格尊严, 人格尊严应得到尊重。二是要保障罪犯的合法权益。罪犯被剥夺的只是部分权益, 而没有被剥夺的合法权益, 监狱一定要予以保障。如没有原则地对罪犯合法权益予以剥夺, 势必会造成不良后果。以上两点, 是我们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另外对服刑人员要力所能及地多加关心, 多一些“雪中送炭”。不要因为他们曾是罪犯就把他们看成是毒蛇猛兽, 一棒子打死, 我们的工作职责是把他们教育改造成守法公民, 因而首先要把他们看成“人”, 人在困境中, 总是希望有人会帮一把, 拉一把, 对罪犯我们多关心, 多用心, 对他们的困难多关注, 多给予帮助。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才能让罪犯真正感恩, 感到生活不绝望, 感到挫折、磨难不过是人生的一种经历而已。反之, 如果我们对罪犯漠然置之, 甚至“落井下石”, 那么我们所有的心血和汗水都会付之东流。
二、适应形势, 有的放矢, 加强对服刑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现实改造生活中, 不少服刑人员不良的思想意识根深蒂固, 缺乏主动改造意识。一是身份意识淡化, 服刑意识缺失。尤其是一些“多进宫”罪犯, 他们对国家法律缺乏敬畏感, 对自身是罪犯似乎已习以为常, 毫无羞耻感, 把服刑当成了“度假”。至于国家不断完善的刑事政策好不好、家人过的怎么样、监狱执法的文明规范, 他们懒的想, 只是混刑度日;二是悔罪意识减弱, 责任意识缺失。有些服刑人员对自身违法犯罪毫无罪恶感、悔恨感, 他们不把犯罪的原因归于自己主观原因, 而是归于家庭、归于社会, 对于自身所犯罪孽给家庭、社会带来的不幸无动于衷, 人格冷漠, 毫无怜悯之心, 忏悔之意, 赎罪之行, 全然一个“冷血动物”;三是改造意识淡薄, 有偿改造心理突出。不少服刑人员做事常常以是否合算来衡量自己改造的投入, 主动改造意识严重缺失。做什么事都围绕着“分”转, 只要能加分的事就做, 不加分的事就躲。他们的“积极”表现只是为了换取表扬、改造积极分子, 最终达到减刑之目的, 他们把改造变成了一种投机的行为。不少民警为挽救服刑人员, 对他们的教育可谓煞费苦心, 用心良苦, 但结果常常都是收效甚微, 只要不给加分, 付出再多的“口水”也只能付之东流, 毫无感激之意、感恩之情。四是一些获得减刑、假释或其他行政奖励的服刑人员总认为成绩的取得全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对教育帮助过他的民警、其他服刑人员丝毫不放在心上。
三、以人为本, 创新教育, 唤醒服刑人员主动改造意识
关键词:社会工作未成年服务人员矫治
一、社会工作介入未成年服刑人员服刑期间矫治工作的基本情况
社会工作者主要针对内蒙古未成年犯管教所二管区的168名学员开展服务。据调研,服务对象年龄基本在17—18岁之间,犯罪比率以抢劫为主,同时大多数在入所前处于无业状态。犯罪类型多为:从属型犯罪、团伙型犯罪、冲动型犯罪、无知型犯罪等。对于即将出所的服刑人员,他们将要面临社会的歧视、家庭的拒绝、亲朋的疏远、学习的中断、技能的缺失、就业的困难、生存的挑战、重新面对旧日朋辈群体诱惑等,心中充满担忧、迷茫。
社会工作者秉承科学发展观和“惩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立足青少年司法保护,针对违法犯罪青少年的犯罪性质、身心特点、动机需求以及特定性,运用专業化、科学化、社会化工作理念及工作方法技巧,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有效社会资源,对违法青少年进行心理沟通,疏导、感化、挽救,使其对违法行为悔过自新、早日融入和回归社会,避免其再次走向违法犯罪。
二、社会工作介入未成年服刑人员矫治工作的理论基础
(一)标签理论
标签理论认为一个人所以成为越轨者,往往是因为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在父母、老师以及社会组织处理个人的越轨行为时,被贴上诸如坏孩子、不良少年的“标签”,而被贴上“标签”的人逐渐接受社会对其的不良的评价,确认自己是坏人,被迫与其他的“坏人”为伍,进行更加恶劣的越轨行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来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恢复为“正常人”,要积极鼓励未管所的学员们,让他们拥有自信摆脱现有“标签”。
(二)“镜中我”理论
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社会工作者要更加注意在服务过程中的言行举止,多使用鼓励性语言,激发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人在情境中理论
研究一个人,必须将其放到他所处的环境中进行,即他的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社会工作者应该注重案主所处的环境和社会环境间各要素的关系,用系统的方法去分析情境中人们的行动,让学员们感受不同角色在社会中的作用,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社会定位。
三、社会工作介入未成年服刑人员的矫治策略
未成年服刑人员大多正处于身心塑造时期,情绪、情感的社会化还很不完善,行为易受情绪的影响,难以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心理冲动。通过社会工作专业理念、方法和原则介入未成年服刑人员群体,对他们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一) 犯罪认知策略
未成年服刑人员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他们思想敏感,很容易对外界的行为和语言产生过激举动。社会工作者将同理心、倾听、积极关注和个别化等工作原则运用到个案面谈中,平复他们的紧张情绪,消除其对社会工作者的戒心,与其建立专业的工作关系,帮助其在监所中正常生活,能够认识所犯错误的严重性,重新建立正确的认知。在个案访谈中社会工作者主要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人本治疗模式、行为治疗模式以及危机介入等方法为服刑人员解决存在的问题,帮助其缓解压力,积极的学习改造。在心理治疗模式里,社会工作者将服务过程分为研究、诊断和治疗三个相互紧密关联的实施阶段,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运用综合性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面临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人本治疗模式注重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创造有利于服务对象自我发展的辅导环境,社会工作者坚持不评价、同感、无条件接纳、无条件的爱、保持独立性,让服务对象感受与他人的平等;危机介入是在服刑人员中常用的个案方法之一,社会工作者积极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并且快速做出危险性判断,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积极协助服务对象面对当前问题。
团体社会工作的前期任务主要是对成员进行研究和诊断,设定治疗目标。而治疗的基本前提是建立接纳、尊重的工作关系,引导未成年服刑人员合理宣泄情绪,树立起通过矫治必定能改变自我、重新做人的信念。
(二)心灵拓展策略
在司法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主要充当使能者和治疗者为未成年服刑人员提供成长辅导,推动其认知改变,使其认识自我,为其社会化发展寻求各种可利用资源,让他们带着新目标开始新的、向上的生活。社会工作者在服务的过程中会带着个别化、接纳、承认、理解、关怀、参与以及自决的工作原则,重视服务对象内心的变化。在未成年服刑人员监所矫正工作中,要根据未成年服刑人员的不同特质而采用不同介入方法,才能够深入服务对象心灵深处。
组织开展同质性小组,在小组工作分享环节中,社会工作者仔细聆听未成年服刑人员的生活经历,运用不阻止、不责备和非批评的态度分享他们的困惑,社会工作者积极引导未成年服刑人员,使其自我开放,自我探讨,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在分享中学会改变自我。
(三)行为矫治策略
未成年服刑人员正处于生理、心理两方面逐渐由不成熟转为成熟的过渡时期,可塑性强,喜欢模仿,易受感化,与父母、师长的关系逐渐疏离,乐于接触同龄群体,喜欢在与同辈群体交往的过程中获得认同,寻求归属感。在团体工作中,成员是团体工作的主角,每个成员将自己的观点、言行、情绪、感悟、对人的态度带入团体,通过营造出轻松、安全、温暖的团体气氛,在相互教育、相互感染中,有效地帮助未成年服刑人员修正和澄清各种错误认识,调节不良情绪情感,形成正确的道德感、理智感,改变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社会融入策略
个案访谈中,社会工作者要充分尊重案主自我决定权利。特别在社会融入策略中,社会工作者要了解服务对象的真实需求,通过案主自觉,选择适合自己的技能培训。
通过团体工作的前期、中期服务后,团体后期的任务是引导团体成员将团体内学习的成果运用到团体以外去,为成员离团后的生活做必要的指导和安排。在同质性的团体中,团体社会工作者让每位未成年服刑人员都能感受到团体温暖安全的气氛,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有平等参与团体活动的权利,从而让其感受到来自新团体的接纳与尊重,愿意运用相同的方式方法去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章恩友,姜祖桢.矫治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2]范燕宁.矫正社会工作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导语】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不羁押在监狱看守所等执行场所中,仍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也不离开自己家庭,不中断与社会的正常交往。对罪犯不予关押,是管制刑与其他主刑刑罚方法的重要区别。为大家提供《2020年社区服刑人员思想汇报范文》,欢迎阅读。
2020年社区服刑人员思想汇报范文篇一
尊敬的监狱警官:
缓刑期间,本人思过悔过,充分认识到所犯罪行的严重性,因自身的法制观念、组织纪律观念淡薄,这件事,已对造成了社会不好的影响、对自己的家庭带来沉重压力和精神负担。现在,我从思想上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识到了我的法制观念、组织纪律性确实很淡薄,从而导致自己犯了罪。我要在思想上继续深刻的反思,再次加强我的法制观念及组织纪律性,坚决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缓刑期间,本人在司法所的领导下,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个人业务能力学习。主动加强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原有的基础上,于2014年2月25日通过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人脑入心的讲解,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系统的学习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通过学习,提高了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坚定了立场,坚定了信念,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缓刑期间,我一直在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让自己永远不让这种坏思想再侵蚀自己的灵魂,真正认识到懂法守法的重要性。我于2014年2月18日参加我所居住村的村道卫生打扫,积极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一方村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本月内我未做违反法律法规的事。当然,在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首先,在思想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深入领会,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思想理论水平。不断加强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改造。使我深刻的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今后我要做得更加遵守法律。服从管理、服从监督,增强自己的法制观念及组织纪律性。力争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
此致
敬礼!
汇报人:xx
2017年xx月xx日
2020年社区服刑人员思想汇报范文篇二
尊敬的监狱警官:
本人名叫林XX,是一名因犯故意伤害罪而判一缓一的犯罪人员,在政府的关心下接受社区矫正,在社会上服刑,我能够深深地体会到高强墙内和高墙外的区别。我能够严格遵守社区矫正的各项制度,经过多次与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谈话及本人对国家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理解,使我认识到法律的严谨,和遵守法律的重要性,这段时间里我能按时汇报自己的情况,参加公益劳动。今后我要做得更加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管理监督,增强自己的法制观念及组织纪律性。力争早日成为一名有利于社会的有用人员。
这个月里,我在家中不断的学习法律知识,也没有做违法犯罪的事情,今后我要做的遵守法律法规,行政法规,服从监督,增强自己的法制观念。现在,我深刻的认识到了我法制观念的淡薄,从而导致自己犯下罪恶,我要在思想上继续深刻的反省自己。通过XX镇社区矫正办对我的人性化管理及不断的帮助教育,使我深刻认识到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切末一时冲动犯下大错。今后我一定配合社区矫正人员监督管理,洗心革面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此致
敬礼!
汇报人:xx
20xx年xx月xx日
一、社区服刑人员档案目录
1、刑事判决书;
2、执行通知书;
3、结案登记表;
4、假释裁定书;
5、最后一次减刑刑事裁定书;
6、近三年年度评审鉴定表;
7、出监鉴定表;
8、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或审批表;
9、暂予监外执行通知书;
10、病残鉴定书;
11、具保书;
12、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
13、社区矫正宣告书;
14、社区服刑人员登记表;
15、社区服刑人员身份证复印件;
16、社区服刑人员本人或户主户口本相关页复印件;
17、社区矫正监护协议书;
18、社区矫正志愿者帮扶协议书;
19、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协议书;
20、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方案;
21、社区服刑人员管理类别审批表;
22、社区服刑人员外出就业审批表;
23、社区服刑人员外出就业提交的申请材料;
24、社区服刑人员迁居审批表;
25、社区服刑人员免除公益劳动审批表;
26、社区服刑人员考核计分审批表;
27、社区服刑人员考察表;
28、社区服刑人员行政奖惩审批表;
29、社区服刑人员奖励通知书;
30、社区服刑人员惩处通知书;
31、社区服刑人员司法奖惩审批表;
32、提请减刑意见书;
33、撤销缓刑建议书;
34、撤销假释建议书;
35、撤销暂予监外执行建议书;
36、社区服刑人员评审鉴定表;
37、社区矫正期满鉴定表;
38、社区服刑人员期满通知书;
49、社区服刑人员终止矫正证明;
40、其他应该归档的重要材料。
二、社区服刑人员监管卷宗目录
1、社区矫正工作者走访登记簿;
2、走访笔录;
3、监护人情况反馈登记簿;
4、社区矫正志愿者帮教情况记录簿;
5、社区服刑人员汇报记录簿;
6、社区服刑人员月书面汇报;
7、社区服刑人员教育记录簿;
8、社区服刑人员学习心得体会;
9、社区服刑人员公益劳动记录薄;
10、社区服刑人员计分考核月小结表;
11、社区服刑人员季考核评议表;
12、加扣分通知单;
13、社区服刑人员请假申请审批表;
14、社区矫正情况记载簿(年度)。
三、司法所统一登记管理的表、薄、册
1、社区服刑人员花名册;
2、解除矫正社区服刑人员花名册;
3、未接收社区服刑人员花名册;
4、社区服刑人员脱逃下落不明登记薄;
5、集中教育记载薄(每次教育要签到);
6、社区服刑人员违规登记薄;
7、社区服刑人员请销假登记薄;
8、社区服刑人员迁居登记薄;
9、社区服刑人员就业登记薄;
10、社区服刑人员免除公益劳动登记薄;
11、社区服刑人员累计计分公示表
12、社区服刑人员奖惩登记薄;
13、其它需要登记的表薄册。
四、其它要求
1、所有记录材料必须使用A4纸,如果没有使用A4纸的材料,可以用A4纸粘贴后保存。
2、以上需要填写的内容,须使用蓝色或黑水笔进行填写,不得使用圆珠笔或方法填写。
(存根)()字第号派出所:
社区服刑人员,(男、女),出生年月,族。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考验期限为年月日至年月日,按照社区矫正管理规定,其已三个月未到我所报告思想状况,去向不明。
因该社区服刑人员严重违反社区矫正管理规定,现我所将其列为脱管人员,望贵所协助查找。
年月日
——————————————————
关于请求协助查找社区服刑人员的函
派出所:
兹有社区服刑人员,性别(男、女),身份证号
码,家住,因犯,被判处,在社区,接受社区矫正。考验期限为年月日 至年月日。按照社区矫正管理规定,其已三个月未到我所报告思想状况,去向不明。
因该社区服刑人员严重违反社区矫正管理规定,现我所将其列为脱管人员,望贵所协助查找为谢!
司法所(签章)
关键词:边缘群体,服刑人员,体育功能
在辞海里,对“边缘”一词有两种解释,一是指沿边的部分,边缘区;二是指靠近界限的如通量方面或多方面有关的。在这个迅猛发展的社会里,又注入新的意义,可以是即将不为人关注的事物,濒临破产或者毁灭的事物。那么,边缘群体,即指生活在偏僻不易别人察觉或注重的人群,如在监狱里服刑的犯人,当然我们这些作为合法的公民一般不会关心那些在监狱里正接受惩罚的罪人,因为他们扰乱了社会安定,带来的是危险因子,我们只是希望这些人能在所谓的牢狱里接受法律治惩,能重新做人不再危及社会。然而监狱的本质并不仅仅是惩罚,更重要的是规训和教育,只有这样服刑的人员才能真正改过自新。那体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是否能唤回服刑人的良知,答案是肯定的:在边缘生活的群体同样拥有健身受教育的权利,又或者严格意义上说是改造的义务。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 1 研究对象
本文以监狱服刑人员为主要研究对象。
1 . 2 研究方法
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查阅中国知网的相关文献,输入以“监狱体育”为关键词有2篇,引用2篇;以“监狱体育”为篇名有3篇,引用1篇;除此还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查阅了相关内容。
2 监狱体育
监狱是对触犯法律危害社会的人进行惩罚和教育的特殊场所,体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基本手段,对服刑人员的改造有积极作用。服刑人员在通过身体活动的手段来达到教育改造的目的称之为监狱体育。《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1]第五章76条:监狱应当组织罪犯开展适当的体育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这赋予监狱体育开展的合法性。随着文明程度的进步,监狱已经完全改变了以往惩罚肉体的残酷行为,对服刑人员的管理日趋人性化,向建立文明高效的现代化监狱管理目标趋近,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是先进手段,这就充分体现了监狱的本质:惩罚和教育。
2 . 1 监狱体育开展现状
早在1947年法国监狱就已有一些组织犯人从事体育活动,甚至开设了体育教育课。1958年法国教育部、青体部和司法部门联合制定了“在惩罚机构中开展体育运动与教学大法”,这些法令于1959年被正式纳入法国的刑事诉讼法。到了1962年,监狱体育工作就真正在法国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起来了[2]。目前,体操、瑜伽、举重、体育舞蹈等都已经作为课程项目,并开设了相应的文化课,如解剖、运动生理等。2012年8月在墨西哥的一所监狱,开设了各种各样的体育项目如拳击、足球等,共有约1500名囚犯参与了由墨西哥城市政府发起的这项改造活动。监狱方面表示,很多获释出狱的人都改过自新,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在我国,甘肃政法专刊在《对监狱体育活动的几点看法》中提到监狱体育的可实施性及价值做了简单探讨。张玉华[3]在《大墙内的体育》中也对服刑人员对体育带给他们的影响做了陈述,表明监狱中体育场所亦被视为管教场所,体育成为了管理者和服刑人员之间的桥梁,而体育的精神也唤起了服刑人员重生的希望。体育不仅仅是健身,在监狱这一特殊的管教地方,起着不一样的作用。
2 . 2 体育在监狱里的功能
2.2.1 教育功能
教育表现在身体教育和德育教育两方面。首先,体育让服刑人员通过肢体直接参与而掌握了健身的技能与知识,对其健康作用不言而喻并坚定其养成坚持锻炼的信念;其次,体育中众多项目是团队合作,使服刑人员懂得为团队争光,集体意识加强,群体意识自然就会提高,进而利于其处理人际关系。作为社会人,我们个人的所作所为一定不能与集体利益相悖,私欲不可有。“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要为社会整个大家庭谋福利,而不是为一己私欲而给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2.2.2 心理减压
众所周知,监狱是禁闭的空间,服刑人员的举动都在特定的时间表里被安排,面对重复的每一天难免会对自己所处的现状产生空洞与质疑。内心的恐惧、紧张也不乏增多,心理上的负担也日益加重,出现服刑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很难与管理人员和其他服刑人员进行正常交流。而在体育活动中,可能因为一场球赛,身体和心理都能得到放松,通过体育宣泄内心的紧张与疑惑,在体育锻炼中感知自己对生活的向往,找回遗失的自我。体育的作用由于是身体和精神都在参与的一种特殊手段,所以对服刑人员刻板的安排也是一种冲击。
2.2.3 娱乐功能
体育通过自身参与或观赏刺激个人对高难度动作、形式多样化、竞赛的激烈和比赛结果不确定性的情感体验。在个人参与过程中,更是亲力亲为完成每一个动作或者配合同伴,其间斗智斗勇的尊重性过程和战胜自我及对手的自信心和满足感油然而生,对服刑人员渴望重返社会提供动力。同时在体育过程中调动了服刑人员的思考和情绪,使之暂时忘却他们的身份,可以和普通人一样有娱乐的资格和时间,这对他们积极改造建立信心有重要意义。
2.2.4 打造人性化监狱改造氛围
监狱里的暴力、肆意殴打事件屡见不鲜,这一方面就是管理体制的局限性所致。和谐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是在社会大环境里看到,在这狭小的看管所里也应让人感受到,而体育则具备这样的能力,体育团队的合作意识渗透到服刑人员的思维里,往往会使监狱原先的不利现象降到最低,也会使狱警和服刑人员的关系改善,更好地发挥狱警的职责让服刑人员得到最有效的改造结果。
3 结语
内容摘要:监狱服刑人员劳动权作为刑事被执行人人权保障体系的一项基本权利,其具有普遍性,亦有其特殊性。我国目前服刑人员劳动权保障由于传统文化观念及司法制度的影响,与国际囚犯最低待遇标准存在一定差距,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完善。
关键词:劳动权 现状 存在问题 措施
自2004年人权入宪以后,我国服刑人员的人权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但社会各界关注最多的还是服刑人员的人身权以及监狱的医疗、伙食、卫生、文体等问题,服刑人员劳动权方面的保障仍没有得到重视。服刑人员的劳动权虽具有其特殊性,但亦应得到充分的实现和必要的保障。
一、劳动权与服刑人员劳动权
(一)劳动权的含义
1948年的《世界人权宣言》第23-24条规定“人人有权工作、自由选择职业、享受公正和合适的工作条件并享受免于失业的保障;人人有同工同酬的权利,不受任何歧视;每一个工作的人,有权享受公正和合适的报酬,保证使他本人和家属有一个符合人的尊严的生活条件,必要时并辅以其他方式的社会保障;人人有为维护其利益而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人人有享受休息和闲暇的权利,包括工作时间有合理限制和定期给薪休假的权利”。[1]而后,多项国际公约及各国国内的《宪法》、《劳动法》等均对劳动权予以规定并充分保护。
《世界人权宣言》的规定一定程度上已经描述了劳动权的基本涵义和内容。劳动权就是以工作权为核心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相关权利的总称,其应包括工作权、休息休假权、劳动报酬权、职业技能培训权、安全保护权、社会保障及劳动福利权、民主管理权、劳动争议处理权等等。[2]我国《劳动法》就是采用广义的界定方法明确了我国劳动权的外延,并规定具体程序使以上权利有了更充分具体的法律保障。
(二)服刑人员劳动权
服刑人员劳动权是基于人权属性的应然权利经宪法及法律规定转化的实然权利。在参加监狱劳动的过程中,不能无故被剥夺劳动权或被强迫劳动,应得到充分的实现和保障。
本文中所指“服刑人员劳动权”采广义劳动权概念,即指监狱服刑人员在参加劳动过程中所应享有的一系列相关劳动权利。因服刑人员权利行使特殊性,劳动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保障服刑人员劳动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首先,保障服刑人员劳动权是实现人权司法保障的重要体现。其次,保障服刑人员劳动权有利于调动服刑人员劳动积极性。再次,保障服刑人员劳动权有利于服刑人员刑释后再社会化。最后,保障服刑人员劳动权有利于降低重新犯罪率。
二、我国服刑人员劳动权现状
为了说明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性建议及对策,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课题组对吉林省长春市某监狱服刑人员的劳动项目、劳动时间及休息休假、劳动报酬、劳动生产安全保护、工伤处理情况、医疗保险情况进行了调研。
截止2015年6月,该监狱有在押服刑人员2609人,除老弱病残不能参加劳动的服刑人员外,参加劳动的人数为2168人,约占服刑人员总数的83%;劳动项目主要涉及磁性材料加工、工艺生产、服装加工等项目,监狱主要根据入监时服刑人员基本情况调查及刑期等条件综合考量确定劳动项目;服刑人员在元旦、春节、清明等国家法定节假日享有休假权,每天有效劳动时间为8小时,中午1小时午休,每周有一天休息日,用于接见、购物等;服刑人员劳动报酬月均达52.2元(超出省监狱管理局规定的40元),劳动报酬均能及时支付;劳动生产安全基本达到了各种生产安全要求;服刑人员2013年共支出医疗费用约280万元(财政拨款医疗费用为每人每月15.8元);服刑人员生活成本约为每人每年3457.6元(国家财政拨款2500元)。
调研范围有限,素材虽不能完全代表我国服刑人员劳动权的行使情况,但仍能反映出目前全国监狱服刑人员劳动权保障的现状。
(一)监狱劳动目的不明确,工作目标偏离
一些学者对监狱劳动的目的性研究提出了诸多不同见解。有人采单一目的说,强调监狱劳动的唯一目的就是矫正犯罪;也有学者提出双重目的说,即包含惩罚与改造两个目的,亦或是矫正和经济收益。还有学者认为应包括惩罚、矫正和经济三个方面的内容。[3]目的不明确导致强调服刑人员劳动的经济属性,而忽略了劳动改造的社会属性,偏离了“以改造人为宗旨”目标。
(二)劳动权被“义务化”
宪法规定,劳动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对于普通公民而言,劳动义务并非被强制劳动,而对于服刑人员来说,无论是轻刑犯还是重刑犯,服刑期间只要有劳动能力都会被要求参加劳动。个人素质、特长等基本情况不会被加以区分而从事不同的劳动,劳动权被完全强迫性的义务化,基本人权属性被抹杀。
(三)监狱体制缺陷导致劳动权普遍被侵犯
监狱管理受到考评制度、经费保障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将简单的监狱生产等同于劳动权保护,认为只要组织劳动生产就是完善劳动权保障,维护基本人权,一定程度上导致监狱劳动及服刑人员劳动权出现异化甚至畸形发展,劳动权无法得到充分实现与保障。
三、当前我国服刑人员劳动权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服刑人员对劳动项目没有选择权
《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第71条第6款规定了职业选择权:“在符合正当选择职业方式和监所管理及纪律上要求的限度内,囚犯得选择所愿从事的工作种类。”[4]我国《监狱法》没有具体规定,实践中,服刑人员参加劳动往往都是被设定劳动场所、劳动项目,服刑人员没有自主选择权。一定程度上影响服刑人员劳动积极性,也不利于服刑人员特长发挥及技能培养。
(二)劳动报酬权没有保障
联合国在《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第76条规定:“对囚犯的工作,应订立公平报酬的制度。按此制度,以供自用,并将部分收入交付家用。此项制度并应规定管理处应扣出部分收入,设立一项储蓄基金,在囚犯出狱时交给囚犯。”[5]我国劳动法第3条规定了劳动报酬权。我国《监狱法》第72条也规定:“监狱对参加劳动的罪犯,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报酬并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规定。”
但我国《监狱法》虽然明确了服刑人员有获得报酬的权利,但只是依照“有关规定”给付,对于最重要的支付形式、时间、标准、报酬分配、争议处理等均没有明确规定,亦没有提供可参照系,导致实践中各地监狱无章可循,做法不一。有的认为监狱的伙食、医疗、生活卫生等就是劳动报酬的一种形式,有的以发放零用钱或者衣物等实物形式代替服刑人员劳动报酬给付,标准远低于国际标准,侵犯了服刑人员的劳动报酬权,更影响了依法治监的进程。
(三)休息、休假权普遍被侵犯
《联合国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第75条规定:“囚犯每日及每周最高工作时数由法律或行政规则规定,但应考虑到当地有关雇用自由工人的规则或习惯。”[6]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是国际普遍关注的保障劳动权的一项重要内容。而目前关于服刑人员休息、休假权的规定与我国劳动法及现实存在一定的差异。我国《监狱法》第71条做出了相应规定,司法部《关于罪犯劳动工时的规定》则是对《监狱法》的补充说明。2007年,司法部下发了《关于加强监狱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俗称“35条”)同时规定:“罪犯每天劳动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劳动时间不超过40小时。”
目前我国监狱内服刑人员的劳动时间远远超出了这些规定,笔者认为,服刑人员虽然是人身自由受限具有特殊法律地位的群体,无论是从人权保障角度出发,还是从教育改造实效出发,都有必要进一步规范服刑人员的劳动时间,保障其休息休假权。
(四)劳动生产安全及保护条件达不到标准
我国监狱法律法规将劳动安全与保护措施的事前预防工作和劳动工伤的事后救济混为一谈,没有具体的事前预防保护措施的操作规程及可参照的规定,造成服刑人员劳动之初的最为关键的劳动安全与保护达不到应有标准。生产事故发生后又因缺乏法律依据而不能进行责任追究,严重侵犯了服刑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权。
四、服刑人员劳动权保障的完善
(一)树立正确的司法理念
理念指导行动,理念作用于实践。好的理念能够更好的理顺司法机关与其他机关的关系,充分有效的发挥各机关的职能,提升司法公信力。
1.人权司法保障理念。从刑事执行检察角度看,只有具备人权保障理念,彻底摒弃长期以来历史遗留、传承的错误的报应主义、痛苦赎罪的观念,将服刑人员作为一国之公民,时刻从保障其应有的法定权利为出发点,才能更好的履行监督职能,发挥检察机关的监督作用。
2.法律监督理念[7]。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检察机关最重要的职能就是通过法律监督实现和保障公正司法。从刑事执行检察角度看,只有牢固树立法律监督理念,才能避免与被监督单位之间重配合、轻制约的问题,更好的提高监督工作力度。
3.教育与矫正行刑理念。作为监狱管理与检察监督的司法工作人员,要深刻领会立法精神,转变行刑理念,监狱劳动的目的只应是教育与矫正,使服刑人员通过劳动改变自身的恶习,通过自己努力获得专长,以确保被刑释后更好的回归社会,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二)通过立法完善各项劳动权保障
应借鉴国外好的经验做法,加快服刑人员劳动权保障的专门立法;制定相关配套实施细则,完善各项权利保护及救济具体程序,与监狱法等各项法律的贯彻实施形成良好无缝对接:
1.明确服刑人员劳动报酬统一标准及分配方式[8]。首先,在立法中明确服刑人员劳动报酬最低标准及具体支付标准;其次,参照普通劳动者劳动报酬权规定服刑人员劳动报酬的支付方式及时间。最后,对劳动报酬的具体分配方式应予以明确。
在调研中笔者发现,被调研对象在对待限制减刑服刑人员的劳动报酬问题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且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即对限制减刑的服刑人员参加劳动的,对其劳动所得进行全额发放,即人均每月可获得900元的收入,并将其按照“334”原则进行分配,30%用于服刑人员生活必要支出费用,30%的收入支付给服刑人员的家人,40%的收入留作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后的养老基金,待其刑满释放后一次性支付。此做法,在提高限制减刑服刑人员劳动积极性的同时树立重新生活的信心。
笔者认为,针对我国目前现状,可以将服刑人员劳动报酬按照20%支付被害人赔偿金、20%用于监狱生活支出、30%用于支付服刑人员家庭使用,30%用于刑释准备金来予以分配。[9]有效的使劳动报酬规范化、货币化、标准化,促进服刑人员参加监狱劳动积极性,树立社会、家庭责任感。
2.完善劳动生产安全保护相关立法。建议根据各个行业的安全保护标准进行相应立法专门规定。尤其应当加强“事前预防”的安全保护立法,并建立相应制约问责机制,使监狱管理机构在实践中有章可循。同时,应高度重视特殊工种的安全防护,有毒有害工作环境的特殊防护措施等等,避免发生重大劳动安全责任事故,并应制定服刑人员安全责任事故处理程序、追责及赔偿机制。
3.加强各项社会保险权利保障。通过本次调研,该监狱医疗费用支出占总支出比例较大,但由于无法律依据导致服刑人员无法缴纳医疗保险,部分服刑人员需要自行支付医疗费用,不利于服刑人员人权保障,同时监狱管理经费支出存在巨大压力。服刑人员作为特殊群体,权利受到不同程度限制,但是其作为公民,同样应该享有部分社会保险待遇,生存权和健康权应当受到尊重和保障。[10]
4.细化劳动争议解决程序。目前监狱服刑人员劳动权受到侵犯,只能通过《监狱法》规定提出申诉或控告,但没有时间及程序、责任追究方面的具体规定。应该将服刑人员已经享有的权利进一步明确化,同时拓宽劳动争议解决渠道,建立公开、透明、公正的争议解决程序,弱化监狱在争议解决程序中的主导作用,也可考虑根据实践情况将行政诉讼引入到劳动争议解决途径中,从而保障服刑人员的民事权利。
(三)健全监狱管理体制
1.科学选择适合服刑人员的劳动项目。保障服刑人员劳动权并不是完全否认监狱劳动的特殊性,监狱管理者应考虑到:监狱劳动项目必须与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需要以及刑释后融入社会实现个人价值相适应;进一步而言,应当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及服刑人员的年龄、文化程度、特长、兴趣爱好、犯罪性质等,积极探索开发以知识和科技含量为核心的脑力劳动项目和岗位,从而使服刑人员再刑释后在思想、观念、技能各方面适应和立足社会。
2.健全服刑人员劳动权保障的监狱管理体制。《监狱法》作为指导监狱工作的基本法律,仍是比较原则性的法律,而监狱具体执行还需要相关配套法律及监狱内部管理体制的支撑和落实。针对服刑人员劳动权保障问题,应从实体法角度完善相应部门规章及内部规范性文件等,以进一步细化和规范基本法各项权利保障,使之贯彻落实。同时,还要从程序法角度制定内部规章及管理制度,规定罪犯在劳动权受到伤害时的救济途径和程序,确保《监狱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执行到位,亦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监狱及其管理人员之间的矛盾。
3.严格落实监企分离。自2008年全面推行监狱监企分离改革,我国从体制设计上彻底摒弃了一直以来监企合一的状态,但在落实执行中尚有未到位的环节,仍有旧体制的弊端,服刑人员劳动权一定程度上受其影响。
监狱劳动的目的是教育改造、矫正服刑人员,而不是利用他们进行经济创收,因此我们应该尽快转变观念,将监狱企业分离落实执行到位。监狱应加强经费保障,为监企分离的落实提供支持,突破、解决监企各自规范运行的重点和难点,使之协调。这就需要监狱内部进行更深入、合理的改革设置,清晰界定狱政管理与刑罚执行,并加强干警职业素养培训,做到公正廉洁、文明规范执法。只有这样逐步探索、创新、推进监企分离各项工作,才能真正的将监企分离落实到位。
同时,监狱企业也应当承担和协助监狱教育改造服刑人员的责任,以让服刑人员学习掌握一技之长以回归社会为目标,为服刑人员提供适合他们的劳动岗位,并关注服刑人员劳动技能需求。服刑人员矫正工作需要其个人、司法机关、社会及家庭的共同参与与努力,使他们有信心有希望并渴望回归社会,重新贡献社会。
注释:
[1]白桂梅、刘骁著:《人权法教学参考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第5页。
[2]薛长礼:《劳动权的法律研究—人权视角的考察》,吉林大学2002硕士论文。
[3]参见赖早兴:《监狱劳动合理化论纲》,载《法学评论》2007年第2期。
[4]同[1],第439页。
[5]参见白桂梅、刘骁著:《人权法教学参考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第439页。
[6]同[5]
[7]参见赵云龙:《论刑罚执行视野中的检察监督制度》,河北大学2014硕士论文。
[8]李腾:《论我国监狱劳动组织形式的改革及完善措施》,载《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4年4月,第85-89页。
[9]参见朱美云:《罪犯劳动报酬的具体模式设计》,载《中国司法》2009年第12期,第51-53页。
党的十九大在全国人民的长久盼望中胜利召开。报告精辟的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习主席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十九大将人民的心紧紧的凝聚在一起。你们虽然作为服刑人员但是也应该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方针政策,所描绘的蓝图,不仅仅是两千多名代表的责任,更是全国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无不激发着大家更加努力,奋发图强。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把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强大力量。这是全党全国人民对党的十九大的殷切期望。
回顾过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有两次“飞跃”。第一次是“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则产生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两次飞跃,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要革命、为谁革命、靠谁来革命、怎样进行革命等重大问题;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而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判断是,这是“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一个系统的回答,针对的则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问题。
总书记曾把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分成6个时间段:①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②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③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④苏联模式逐步形成,⑤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⑥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见,中国现在站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最前沿,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命运,我们有必要、有责任在理论上不断进行探索、总结和深化。
或许,我们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站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程中看,才更能理解这一新思想的意义。
作为一名服刑人员你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九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而努力改造。端正学风,提高学习效果,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党,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
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采取集中辅导学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在自学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学习心得,定期在团委学习日进行交流,做到真学,真用。要结合监狱工作的实际,采取紧扣主题、分层实施、联系实际、制定计划、强化落实、加强监督等手段巩固和提高学习效果。
作为服刑人员,你们的人生必须有目标、有憧憬、有理想、有信念、有信心,人生中难免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只要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就能找到前进的方向。今后,你们要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扎实过硬的工作本领投入到明年的改造中去
党的十九大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营造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浓厚氛围。
一、指导思想
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意义,全面准确的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把广大干警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立足岗位,尽职尽责,努力完成各项指定的目标,打赢四季度攻坚战,把力量凝聚到监狱发展目标上来,切实以十九大精神指导企业改革发展实际,推进企业转型发展。
目前我们即将面临的机遇是监狱精细化管理,身为服刑人员你们的任务是艰巨的,风险和挑战是未知的,但我们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我们会做好尽可能充分的准备,积极应对挑战,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戮力同心把服刑中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二、学习内容 在学习十九大精神中为了能够通过这一次的学习提升自己在工作能力,无论是在过去的工作中,还是以后我们即将面对的未知挑战,我们始终必须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监狱转型发展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现在,这一目标变得更加深刻。我们要建成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显示出强大的决心和信心。报告提出,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现在,这一目标也变得更加丰富。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之外,又增加了“美丽”。这一增加,围绕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化的是新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的提法。
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报告中是这样定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可以说,这是百年来中国孜孜以求的,是亿万人民心心向往的。我们走过了独立自主、艰苦创业的时代,走过了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时代,今天,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要走向的,是一个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的时代。
三、经过学习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实践
我们监狱为了引导广大服刑人员深刻领会十八大会议精神,力求学深学透,融会贯通。采取个人自学与集体座谈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认真组织全体服刑人员学习《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只有学以致用,坚持用十九大精神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十九大精神的理解,才能真正把十九大精神落到实处。在工作方面,联系实际就是要运用十九大精神指导来推动各类规章制度的不断改革完善,增强改造活力。
我们作为一名普通团员,在自己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时时事事不忘创先争优,勤奋工作,热情服务,不断完善本职工作,时刻保持努力学习,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
普洱监狱五监区
【服刑人员思想汇报】推荐阅读:
服刑人员道德教育10-08
社区服刑人员管理手册11-24
给服刑人员的一封信06-07
监狱服刑改造人员现身说法10-01
劳教人员思想汇报07-01
财务人员思想汇报07-02
社区工作人员思想汇报06-13
办公室人员思想汇报10-15
银行工作人员思想汇报12-03
医务人员思想汇报范文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