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2024-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通用8篇)

论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篇1

在探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关系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各自的界定.关于现代主义,我们想强调它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有其产生的社会基础.现代主义大约从17世纪的欧洲起源,是一种社会生活或组织的模式.大致来看,现代主义横跨资本主义的前面两个时期,承接中古世纪或封建制度,辐射到各个领域,包括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每个领域都面临其现代转型问题.

作 者:艾泽银  作者单位:株洲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刊 名:理论与创作 英文刊名:CRITICISM AND CREATION 年,卷(期): “”(3) 分类号:B0 关键词: 

论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篇2

一、理论争议之不逮与谋求发展之为先:思维与操作

1. 社会主义思想的嬗变:思维方式之变

自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来,要求改革和超越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就与之相伴随。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分析,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即“两个必然”)。我们可以很清晰的将历史上出现过的生产力水平与社会制度形态做出一一对应,比如说奴隶社会用金属消灭了原始社会、封建社会用冶铁摧毁了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用枪炮使封建社会殆灭,而这之间的过程伴随着历史的不断前行,在新的生产力发挥巨大作用以后,人们恍然发现新的生产关系已不容置疑建立。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同时标识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这种“内蕴依存”的关系树立了资本主义天然的敌人,也注定了社会主义思想与理论先天的斗争性。

马克思理论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理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的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1](即“两个绝不会)这表明社会主义主流理论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认识的逐步深刻。

随着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遇到的挫折,许多学者提出社会主义的“失败论”与“破产论”;反驳者则坚持马恩的“必然论”是客观规律的反映,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不过是技术层面的变化,社会主义遇到的困难是偶然现象。两种论述形同芒刺,但是实际都来源一个前提:只有资本主义的失败才能证明社会主义的成功。其实,战后资、社两方的新变化正好验证了马克思关于“两个绝不会”的论述,这就是“一球两制”的理论依据。

2. 资本主义制度的解剖:实际操作之变

第一,资本主义的分解:资本主义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体系,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属于生产力范畴,包括资金、设备、科学技术等,由于无阶级性,可以并且必须学习继承,因为“历史不外乎是各个世代的一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2]第二层是生产关系范畴,经过“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和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经验证明,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诸如金融制度、贸易制度与市场机制等中性的反映“生产规律”的生产关系[3],亦可借鉴使用;另一个部分是决定社会性质的生产关系,例如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等,与社会主义制度所不容。第三层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分为政治上层建筑与思想文化上层建筑,需要区别对待。

第二,社会主义的需要:由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共生依赖,所以“我们不妨设想,除了建立在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还有什么别的社会主义”[4]邓小平指出,“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5],在“四项基本原则”的保障下,社会主义发挥后发优势,师夷长技,吸收资本主义的长处是为了坚持和发展自身。而判断是否吸收的标准,“应该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6],而不在于姓“资”还是姓“社”。

二、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的厘清:思路与进路

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对“当代”这个时间概念作一个限定,否则将进行模糊的争辩。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至今基本经历了从“盲目对抗”到“战略合作”的阶段,而“当代”的概念需要从“战略合作”阶段开始计算,亦可以从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开始研究。选取这个节点的原因是它突破意识形态方面的禁锢,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互相开始打量和正视自己的对手。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经济危机中资本主义新的调整、社会主义阵地大门的敞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的出现与应用都给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打下了新的注脚。因此关于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这样具有攻击色彩的论调将在“和平与发展”的全球语境下逐渐淡化,而“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成为新的关系处理思路。

1. 对立与统一:基于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共存之现状

本质上的截然不同的社会形态决定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立。

具体在经济上表现为:生产资料私有制为主体和按资分配为主体与公有制为主体与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对立。资本主义二战后对生产关系作出部分调整,通过“凯恩斯主义”来调控经济,但未改变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本质;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但市场经济早就消除了资本主义的烙印,仅存其工具属性。

政治上,资产阶级专政与人民当家做主和不但发展的社会主义民主对立。资本主义国家战后进一步发展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使其政治统治形式更加完善,但并未改变资产阶级专政的本质;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上,以人民当家做主、人民民主专政为特征,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断扩大完善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备的结合[7]。

意识形态上,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精神文明建设对立。在任何社会中,只能是统治阶级的的思想占据正统地位,而意识形态是被经济基础所决定的,这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区别的肇始。

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关系,指的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这对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联结、渗透和贯通的性质。具体表现为相互依存关系和借鉴合作关系。

2. 辩证之否定:基于社会发展的根本趋势

从横向来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存是现状,从纵向来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其所固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与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资本主义所采取的改良措施所带来的所谓资本主义第二个“黄金时代”并未改变基本矛盾的性质,遑论消灭矛盾。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质变,而质变就是辩证的否定过程。新事物一方面克服旧事物,另一方面又保留和继承旧事物中的积极东西,这种保留加克服的过程,被称之为“扬弃”。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一方面摈弃资本主义的糟粕,一方面保留和改进其精华,使之成为可以为我所用的有利方面。因此,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趋势来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一种辩证之否定的关系。

三、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的启示:结论与讨论

1. 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看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不能局限于某一个时代,亦不可拘泥于一事一物,用战略的眼光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理解。当社会主义建设面临严峻挑战和困难时,需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通过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社会主义必然会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快的发展速度,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 正确看待全球化的基本局势

中国的发展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亦步亦趋,必须坚持独立自主与融入全球一体化并重的原则。全球化对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进一步实行改革、扩大开放,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发展中所取得的一切优秀成果,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另一方面,全球化也意味着挑战,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自觉防御“和平演变”的异化。

3. 清楚认识目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发展现状[7]

社会主义诞生以来,虽然经过不懈努力以后,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与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不过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不小差距。一者资本主义出现已经经过了几百年的历史,而社会主义的实践不过几十年;资本主义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而然发生的,而社会主义国家未经过资本主义阶段直接强行步入社会主义阶段,存有“先天不足”。因此,社会主义的建设主体一方面在成绩面前不可妄自尊大,另一方面在差距面前不可妄自菲薄。邓小平在“南巡讲话”时意味深长地说:“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发展的过程和那个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奋斗。”只有通过不息的奋斗和清醒的认识,社会主义制度才会真正巩固并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3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8:471.

[3]朱洪强.试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9) .

[4]列宁选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8:170.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3:359.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105-373.

论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设计 篇3

一、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设计

“现代”是一个专用术语,它是针对“后现代”而言。什么叫“现代”?这要区分三个范畴:科学领域、艺术领域、工业设计领域。在科学技术和经济方面,“现代”指工业化以后的两个历史时期。第一次现代化时期指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国家出现以流水线为代表的经济高速发展,尤其是1920年代形成了以柏林为中心的科学艺术繁荣时代。第二次现代化时代指1950年代后期到1960年代后期西方的经济繁荣和美国式的消费时代。这两个时期被称为现代时代,又叫机器时代。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础是功能主义,主张形式遵循功能(Forms Follow Function)。它主张以理性主义为出发点,以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为前提,强调一种以客观的物性规律来决定和左右人的主观的人性的规律。

后现代主义首先出现在建筑领域,是发端于现代主义内部的逆动,特别是对现代主义理性的反叛。在20世纪50年代现代主义日渐衰落的情况下,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开始逐渐盛行。受60年代大众文化的影响,后现代主义表现出对现代主义风格中纯理性主义倾向的批判,后现代主义风格强调设计应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探索创新造型手法,讲究人情味,追求个性化。在设计中常把夸张变形的,或是古典的元素与现代的符号以新的手 法融合到一起,即采用非传统的混合、叠加、错位、裂变及象征、隐喻等手段,以期创造一种融感性与理性,集传统与现代,揉大众与行家于一体的即“亦此亦彼,非此非彼,此中有彼,彼中有此”双重译码的设计风格,重现历史文脉,文化内涵及对生活的隐喻。

二、什么是后现代主义

第一,后现代主义不是一个风格概念。那种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一种风格的观念,之所以不能成立,乃是因为,不管以什么样的风格术语来界定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人们发现两者其实难于区分,或者,后者只不过是前者早已拥有的某些风格的强化或变调而已。面对扑面而来的“后现代”之风,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它的文化特征。

第二,后现代主义也不是一个时期概念或一个艺术运动的概念。因为,其一,它首先错误地将现代主义视为一个有时间性的艺术运动(比如从1860年到1960年),这种错误会产生将“所有”1960年以后的艺术都视为后现代主义的荒唐结论;其二,它不是建立在一种庸俗的社会决定论之上(比如在詹明信那里),就是建立在某些断言“我们已经进入后现代”的启示录式的独断论之上(比如博德里亚,以及大多数低级后现代主义理论家)。 

第三,后现代主义不是西方当代艺术的现实,它只是、并且始终只是一种观念形式,一个批评概念或美学概念。

最后,后现代主义也不是一个媒介概念或艺术样式的概念。因此,比方说,我们不能说架上绘画是现代主义的,而装置艺术(installation)、视像艺术(video art)等等,却是后现代主义的。因为,从根本上说,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分野不是媒介或材料,或具体样式的分别,而是观念的分别。

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可·杰拇逊教授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概括了后现代主义文艺四个基本审美特征: 

1.主体消失。在后现代文化氛围中,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等级制度被颠倒了,现代主义中的个性和风格被消除得一干二净,主体成了某种破碎的幻象。 

2.深度消失。现代主义艺术总是以追求乌托邦的理想、表现终极真理为主题,而后现代主义艺术则放弃了作品本身的深度模式,不再具有思想,不再提供解释,拒绝挖掘任何意义,仅仅追求语言快感。 

3.历史感消失。历史永远是记忆中的事物,而记忆永远带有记忆主体的感受和体验。现代主义艺术因追求深度而沉迷于历史意识,而后现代主义艺术中,历史仅仅意味着怀旧,它以一种迎合商业目的的形象出现。 

4.距离消失。在现代主义艺术看来,距离既是艺术和生活的界线,也是创作主体与客体的界线,它是使读者对作品进行思考的一种有意识的控制手段。

应该看到,由于政治的和文化的原因,后现代主义对东方文化的影响更多地是理念上的启迪。 

三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比较

“冰起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现代主义是起源于现代主义内部的一种逆动,是对现代主义纯理性的反叛,终日面对冷漠呆板的设计人们已感到厌倦,它表达了人们对于具有人性化,人情味产品需求的心声。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在风格上更是两个极端,但在诸多方面互有异同。例如哈桑在《后现代主义转向》中对二者的部分进行了如下比较:

哲学上:现代主义是以理性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哲学基础,而后现代主义则是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为哲学基础。

思想上:现代主义强调对技术的崇拜,功能的合理性与逻辑性,后现代主义则推崇高技术,高情感,强调以人为本。

方法上:现代主义遵循物性的绝对作用,标准化,一体化,产业化和高效率、高技术。后现代主义则遵循人性经验的主导作用,时空的统一性与延续性,历史的互渗性及个性化、散漫化、自由化。

设计语言上:现代主义遵循功能决定形式,“少就是多”,“无用的装饰就是犯罪” (洛斯语);后现代主义遵循形式的多元化、模糊化、不规则化,非此非彼,亦此亦彼,此中有彼、彼中有此的双重译码,强调历史文脉、意象及隐喻主义和“少令人生厌”(less is bore)。

被现代主义奉为经典的名言“功能决定形式”, “少就是多”的原则,忽视了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需求,达·卢齐说:“材料和装饰是组成产品的细胞”。功能主义反对装饰是因其以理性的逻辑的态度对待设计,而今,时代已不同于以前,人与世界的关系变得更复杂,人们的审美情趣,生活品位变得更高。因而,现代主义设计所遵循的功能主义、减少主义原则日渐受到挑战和质疑。 

论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篇4

为什么想上大学,这个理想从什么时候开始被我确定,而后又一直坚持?

或许是爸爸吧,爸爸在我初中的时候去读函授,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也不知道那有什么用,只知道,那时爸爸总会在下班时看书,我问他为什么要看书,为什么要读函授?爸爸说,他小时候,爷爷很穷,爸爸为了养家,就去上了中专,现在单位里重视文凭,所以他才读函授的。他还说,以后一定要我上大学,以后的社会,会更加重视文凭。那时,我只是知道上大学很重要,却没有想过要去上大学。

直到我上了高中,在老师的轰炸下,在同学们叽喳烦躁的讨论中,在家长亲属们的唠叨中,我才惶悟,上大学这么重要,我才逐渐由了要上大学的理想,并为之付出

现在,我也知道这一理想出现的原因,它不是凭空产生,在周围环境中酝酿,随时间慢慢清晰的展现在自己的脑海里。即,理想,源自于现实。并最终确定下来。

理想源自于现实。它是一种精神现象,看不见,摸不着,它是我们在生活中,即追求眼前的生活目标,渴望满足眼前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有憧憬未来的生活目标,期盼满足更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会在它形成后,影响你的每一步,不断修改你与之相背的地方,直到你足够实现它。这里,我所说的是科学的理想,是能够激励人的理想。它不同于人们脑海中没有付诸行动的空想。空想尽管和理想一样看不见,但是,与理想不同的是,它永远不会被看见,它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没有实现的可能。

理想在现实中产生,但,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它激励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步步地为实现理想目标而奋斗,它超越着此刻的现实。是的,理想,超越现实。

理想超越现实,这是因为,理想不仅具有实现性,而且具有预见性,它指明了进一步实践的方向,并不断向上,推动人们立足现实,着眼未来。若果说理想源自于现实是量变,那么理想超越现实就是质变。而随着理想的不断更迭,这种量变与质变的过程也在不断循环,不断循环上升。

现在,我已是一名大学生,我,已经实现了我自己的理想,实现了家人亲友的愿望,那么,我下一步的理想呢,我的理想是顺利毕业,学好专业课,学好英语。

人们总是在一个理想实现之后又去树立下一个理想,这是因为,理想是一个人活着的动力,是一个人活着的勇气,通俗的说,它是主心骨,是精气神儿。没有了它,人生便毫无意义,就无法进行下去。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理想对我们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树立我们的理想,又如何实现它呢?

首先,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观察、思考、处理问题的立场和方法,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就会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 只有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才能真正理解人生的意义,认清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自己的历史责任,才能科学合理地安排人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次,树立积极向上,切合自身实际的理想。一个人追求的人生日标固然越高越好,但更重要的是要切合实际,要敢于和善于从基础做起,好高骛远往往就会在实践时陷入曲折与反复之中,最后一事无成。诚然,人都想往高处走,为自身的发展提供优越的条件,促使自我价值的早日实现。但是在为之努力之前要要认清自己,定位准确,这样,才能进一步实现自己的理想。

再次,将自己的理想付诸行动。既要做一个思想上的巨人,也要做一个行动上的巨人。注重个性化发展、敢于标新立异、具体目标明确,将其加以实现。有意识的将重心放在为自己的理想做铺垫打基础上,比如参加相关的社团,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实践的梦想永远找不到理想的归属,只会沦为唯心主义的空想。而我们当代青年应该以一种不怕输的精神,高举不怕失败,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的精神的旗帜去创新。鲁迅说得好:“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路就出来了。”我们要创新就要吸收知识,在书本中我们可以将自己提升一定高度,我们可以学到伟人们、先哲们、思想家们等前任通过一生或几个世纪总结出的经验。由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我们现有的条件,好好学习,学习科学知识和思想文化知识,努力提高实践能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四,融入社会,坚持实践。既然我们有充分的自主时间和自由,在校时就可以尝试大量涉猎知识与信息、广泛参与各种活动、主动面向社会竞争。我认为大学时代就应该开始实现自我价值的尝试,比如学校组织的暑期志愿支教活动等。虽然时间短暂,但对大学生以后步入社会,选择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意义重大。因为只有把个人的人生价值追求融入到社会需要的洪流中去,才能真正体现他的存在价值,才能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在这种创造价值、奉献社会的精神指导下形成的并努力去追求的个人理想也才会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现实在此岸,理想在彼岸,实践,便是由此岸通往彼岸的桥梁。是啊,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的实现往往要经过一条布满荆棘的曲折艰险之路,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在实践中不断前行,不断超越,才能通向理想。

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 篇5

说起马克思主义,人们是即陌生又熟悉。熟悉的是从很小开始就知道马克思,听说马克思主义,知道中国共产党是在认证贯彻并实践马克思主义后,取得了抗战与革命的最后胜利。除了少数研究哲学与历史等体系的人对马克思主义很是了解外,在当代,可以说,很多人不知道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它在当代究竟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重要的角色,对当代中国究竟有什么作用,最主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如何发挥它在中国经济,民生,国力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解决上述问题,我们不得不追溯到马克思主义也就是马克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提出的,在当时它只是一种思想,是一指导当时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思想,它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欧洲如火如荼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之中,它通过对革命斗争经验的深刻总结,揭示了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和寻求解放的正确道路,从而成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纲领。传至我们当代,在经过无数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修补与完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已成为我们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瑰宝。

论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篇6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待市场经济的态度,完全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

在历史上,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由于缺少马克思学说所要求的那些物质前提和主体力量,导致苏联模式的“无社会的社会主义”。只有走出这一模式,才能为社会主义开辟健康的发展道路。

因此,当今中国需要的不是倒退而是前进,是更多的市场经济,更多的民主。

最近几年来从“民间”到学术界,从网络到出版物,流行着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二十多年来以市场经济为指向的改革开放背离了原来的社会主义方向,从而带来了巨大的矛盾与冲突,因此现在应该及时“反思”并迅速刹车。这种思潮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号召,并以此来彰显自己的政治正确性和道德优势。这种思潮还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由国家权力解决公平问题,因为公平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目的。据说这才是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惟一正确解释。在我看来,这种政治主张是肤浅的,不正确的,其理论基础也谈不上是马克思主义,而只不过是对这一学说所作的道德主义、浪漫主义解释以及对失败的苏联模式之自觉不自觉的美化和留恋而已。把这种“马克思主义”运用于我国现实,我深信,既不会有利于人民大众和社会进步,也不会给马克思主义带来任何益处。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把自己的社会主义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依照他们的历史认识,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自然历史过程的必然方向,是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经济矛盾高度发展的替代物。把社会主义看作客观历史意义上的必然性而不是主观道德层面上的必要性,正是马克思学说区别于其他一切社会主义流派的地方。决定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基本观念的,始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规律性认识而不是抽象的道德伦理“诉求”。然而,这一马克思学说的实质到后来却经常被人们忽视和遗忘了。20世纪以来,对马克思学说作伦理主义、道德主义的解释,无论在西方和东方的社会主义者队伍里都占据了上风。人们愈来愈热心地大讲特讲、竭力“弘扬”的是马克思学说对资本主义的道德嫌恶和对社会主义的正义追求,而对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唯物主义本来特征避而不谈,这样就完全把马克思恩格斯改造成了伦理社会主义者,描绘成了虽然怀抱对弱者、对劳动者的无限同情但却缺少自己的完整历史理论逻辑的道德家或宗教家。依我看,与其说这是在赞扬马克思,不如说是在侮辱马克思。因为这种做法恰好不是把马克思当作一位立志以科学的检查和医疗方案根治资本主义机体弊病的医生去看待,而是在称颂这位医生时对他的医疗方案闭口不谈甚至毫无兴趣,只是一味啧啧赞美他那颗治病救人的好心;不是依靠我们今天更加发展了的科学手段去检验这位医生的医疗方案,指出其中至今仍有科学价值的部分,同时,如果可能的话,也要发现其中的不足甚至错误之处,以便使之更臻正确和更具有现代水平,而是尽力使人们相信,他的方案正确还是错误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待病人时他志趣高远,目标高尚!你们能够想象如果某位真正的医生受到这样的赞扬,他会作出怎样的反应么?我想他一定会说:对不起,我宁愿要对我的医疗方案的尖锐而实际的批评,也不要这种空洞的赞扬。

迄今为止,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那种从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和社会矛盾之中自然孕育出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并没有出现过。我们所看到的社会主义革命都不是在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中心地区,而是在经济文化大大落后,刚刚只有资本主义初级发展或干脆就没有资本主义发展的东方国度中发生的。应当承认,这些社会主义革命一般有其特定世界历史意义上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因为它们是资本主义全球化扩展进程中各种复杂的现实矛盾和精神发展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了的西方社会主义理论与东方各“后发的”或“欠发达”的国度在被动现代化过程中的现实困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但是,此必然性非彼必然性,这些地方并没有具备经典马克思学说所要求的那些资本主义物质前提(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和符合现代文明水平的文化)和主体力量(数量和质量上都足够发达、从而能够在革命后对社会生产资料实行自治管理的工人阶级人民大众)。而由于缺少了这些条件,在过去将近90年的历史上,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实验,直接间接地总是引导向苏联类型的“现实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由于能够借助高度集权的巨大政治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完全可以在一定时期内迅速取得某些重大的、颇可称道的经济成就,也可以在一些时期或一些情况下凭借管理者的理想信念、本能的同情心和道德自律之类的主观条件,为谋取人民大众的利益实行有利的措施和政策,但所有这些措施和政策都没有得到制度上的客观保证,因而只能视为一种自上而下的、依靠幸运的偶然性去保证的赐予。这一体制的最大弱点在于,由于缺乏民主,在制度安排上并没有保证劳动者大众

自己掌握生产资料和实行自我管理,而只是建立了某种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政治权力对生产资料公有关系的“代管制”(如罗莎·卢森堡在其名作《论俄国革命》中早就富有预见性地指出的那样)。可以简洁地把这种社会主义叫做无社会的社会主义,因为它恰恰是把社会——组成社会的人民大众——的参与管理排除在了整个社会组织的基本运作之外,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公有制,无法防止自己不成为管理者的公有制。这样一种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所预言的那种社会主义大异其趣,现实生活早已证明,就长期而言,它既保证不了效率也保证不了公正。这种社会主义的典型——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给国家、人民,同时也给马克思主义带来了巨大伤害。不走出这种苏联式“社会主义”的藩篱,不但不可能实现什么社会主义理想,甚至也不可能进入现代文明社会之列。

然而历史也表明,要走出这一藩篱是十分困难的。其原因在于这一体制自身所固有的强大封闭性和顽固性,在于其经济、政治和文化高度一体化的社会结构,在于由这一结构所造就的盘根错节的特殊集团的特殊利益,处处阻碍着任何实质性的自我改革。战后几十年中苏联及东欧各国屡经修修补补式的改革,毫无例外地不是在内部矛盾面前浅尝辄止,就是在外部干涉之下戛然停步,永远是趔趄不前,一次次错失有利的历史时机,以至最终归于失败。在苏联模式最终瓦解,无可挽回地成为历史陈迹的条件下,我们惟一的、也是最后的出路就是通过市场经济所发展起来的客观社会力量——用马克思爱用的话来说,就是物质力量——来摆脱旧有的体制,并为创造未来的健康的社会主义的物质与文化前提打下基础。在这个意义上,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完善、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高效率,都是当今中国所特别必需的,因为正是在市场经济的粗糙现实中,隐藏着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未来希望。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不把市场经济和劳动者的社会解放抽象地对立起来。在他们看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历史上起着革命的作用,它瓦解旧式的人对人的依附关系,用契约的、形式的平等代替公开的等级制度,而这正是进一步实现社会普遍的、实质的平等和劳动者的彻底解放所必需的历史前提。不错,商品经济远不是美好的,但是,商品是天生的普遍主义者和平等主义者,它会以自己的内在经济力量赋予劳动者捍卫和提高自己利益的物质手段。市场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民主,而只有在实现了民主体制的条件下,劳动者才有可能合法地、公开地抵制市场的有害后果,争取自身地位和待遇的改善,并逐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政治自治能力。

从这样的观点看,与其说我国现今的市场经济改革太多了,还不如说大大不够。我们现在与其说是吃市场经济发展之苦,不如说是吃市场经济发展不足之苦。

我国是在高度集权的社会政治体制下开始经济和社会改革的。二十多年来,我们的经济固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走出了中央集权计划经济而迈上了市场化的道路,但与此同时,政治结构虽有改革,总体看来却仍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由此而来的必然后果是权力介入市场,与资本互相结合和渗透,甚至直接参与经营,从而形成权力寻租、贪污腐败等等现象。与其说这是一种少数人缺少“正确世界观的改造”所犯下的道德过错,不如说它是尚未完成改革的旧体制与市场结合所造就的结果。

所以,如果对现象的本质不作深入分析,而只是一味反对市场经济,美化甚至主张回到过去那种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的控制方式,就不啻缘木求鱼,南辕北辙。这无异于用原因反对结果,用过去反对未来。

所以,依本文之见,现在的任务是继续发展市场经济和切实推行政治体制改革,通过建立充分的民主政治,使政治权力处于社会的监督和控制之下,从制度上铲除特权寻租的基础。但政治民主化不能从任何思想者的头脑和书斋中一劳永逸地制造出来,而只能在市场经济发展所造就的物质力量的推动之中逐步创造出来,因为市场经济虽然并不自动产生民主,但它为民主提供客观需要和在自己切身利益推动下为之努力奋斗的主体力量。这就是在我看来没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政治体制改革就不可能单独成功的原因。

论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篇7

一、瑞典社会民主党的主要理论主张

瑞典社会民主党成立于1889年, 20世纪初开始参政, 1932年之后长期一党单独执政。在1932—2007年之间75年的执政生涯中, 社会民主党单独执政长达65年。自19世纪末瑞典社会民主党制定第一份党纲以来的漫长执政历程中, 社会民主党先后对党纲进行了六次修订。总体来看, 社会民主党的理论主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在社会变革方式上, 坚持渐进的改良主义道路。

瑞典社会民主党坚持社会主义改良的政治立场, 走合法的议会选举斗争的道路。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 社会民主党主张采取渐进的方式, 逐渐根据实践的变化不断革新完善其理论, 并应用于指导变革实践。通过一步步的社会变革来维护公民的既得权利并进一步发展公民的权利, 通过壮大民主行动的力量最终实现社会的变革。

2. 在指导思想上, 奉行多元主义。

在指导思想上, 瑞典民主社会主义认为, 其理论来源于基督教伦理、人道主义传统、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说和社会学说等多个方面, 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指导地位。正如瑞典社会民主党前主席帕尔梅所说, “我们生活在一个其传统是由各种思想和伦理价值观决定的文化圈内。民主社会主义在欧洲就像勃兰特从《哥德斯堡纲领》中引证的:‘植根于基督教伦理、人道主义和古典哲学中’。这种传统在中国是根深蒂固的。”[1]

3. 在政治方面, 主张实行政治民主。

瑞典社会民主党认同现存国家制度, 但并不认为现存国家制度是完美无缺的, 社会民主党的目标是逐步完善现存国家制度, 使其向着更加民主的目标方向发展。瑞典社会民主党反对一党专政, 主张实现普选权, 维持多党制。多党并存, 通过相互竞争, 轮流执掌政权。在执政力量上, 社会民主党倡导各阶级、各政党的共同参与与合作, 以实现社会的稳定。

4. 在经济方面, 主张实行经济民主。

瑞典社会民主党认为, 经济的多元化是经济民主的重要体现。在经济制度上, 瑞典社会民主党提出建立多元性的混合经济制度, 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 发展国有、集体经济, 使之成为私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 以调节经济发展、增强经济的民主性。在所有制问题上, 社会民主党反对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 主张用所有权职能社会化来替代所有权的社会化来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改造。

5. 在社会方面, 主张实行社会民主。

瑞典社会民主党认为, 社会民主主要体现在全民的、高水平的社会福利制度方面。为此, 社会民主党主张建立覆盖全民的、高水平的社会福利制度。瑞典社会福利制度主要包括养老金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家庭福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老人福利制度、残障福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等八个方面, 瑞典福利制度的范围之广、水平之高是其他国家所望尘莫及的, 如:国家为65岁以上的老人提供数额相同的基本养老金, 如果公民一年医疗费用累计超出1 800克朗, 超出部分则由国家全部承担, 政府鼓励生育, 向养育孩子的家庭发放高额津贴等等。为此, 瑞典赢得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广泛赞誉, 被誉为“福利国家的橱窗”。

二、瑞典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及其局限性

1. 改良主义道路:

社会历史传统和政治环境是社会民主党改良主义道路选择的关键限制性因素。瑞典社会民主党走改良主义道路, 在很大程度上说, 是由历史传统和现实政治环境决定的。瑞典地处北欧, 有悠久的宪政文化和代议制传统。自1814年以来与别国没有发生过战争。长期的和平统一环境以及悠久的宪政文化使瑞典人形成了民主、合作与妥协的历史传统, 这对瑞典社会民主党改良主义道路的选择有着重大的影响。在社会民主党成立后, 政府对社会民主党所采取的宽容态度以及瑞典社会民主党在争取选举权、议会选举中取得的重大进展, 都显示了合法议会斗争的有效性, 这更加坚定了社会民主党对改良主义方式的选择。执政后, 社会民主党要巩固执政地位, 其政策主张必须要迎合多数选民的价值取向, 以争取尽可能多的支持。所以, 社会民主党选择了改良主义道路。

2. 改良主义道路的局限性:

瑞典社会民主党没有改变社会的性质。随着社会民主党政治立场、执政需要、公众压力的变化, 瑞典社会民主党在对待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态度上, 经历了对私有制进行部分社会化改造———逃避私有制改造问题———对私有制职能进行社会化———用经济民主控制代替直接夺取生产资料所有权的转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社会民主党对所有制的改造始终没有触及到所有权, 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面对公众对所有制改造诉求的压力, 社会民主党基于争取多数选民支持的考虑, 不得不考虑私有制改造问题。在私有制改造问题上的妥协性, 反映了社会民主党改良主义立场的软弱性和不彻底性。改良主义的政治抉择使得社会民主党不可能完成对私有制的根本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性质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性质未变, 表明瑞典社会的资本主义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瑞典民主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鉴于社会性质、历史传统和现实状况等方面的不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瑞典民主社会主义在指导思想、政党制度、经济制度、社会道路等方面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

1. 指导思想:

一元化与多元化的区别。瑞典民主社会主义主张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把马克思主义视为其指导思想的其中一个来源, 同等地看待马克思主义和其他理论思想, 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强调坚持指导思想上的一元化, 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及其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作为自己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 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指导思想上的区别是由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代表的阶级力量不同的现实体现。正如马克思所说,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2]。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和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 工人阶级和共产党作为统治阶级其在现实生活中的统治地位决定了其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瑞典社会民主党自布兰廷执政以来, 为了争取更多人的支持, 扩大社会民主党的阶级成分、把社会民主党建成全民性政党, 其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是其阶级成分多元化、执政力量多元化的现实反映。

2. 政党制度: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与多党制的区别。瑞典民主社会主义主张实行多党相互竞争, 轮流执政的多党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不断完善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瑞典社会民主党上台执政并没有改变社会的资产阶级性质, 在私有制制度下, 资本家们的个人利益仍然占据着社会利益的主要内容, 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 不同的资本家以及不同阶级必然会组织不同的政党进行政治竞争, 从而形成了多党竞争。中国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确保多党合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必须始终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更好地发挥各参政党作用。唯有如此, 才能使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发展。

3. 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与私有制为主体的区别。瑞典民主社会主义认为, 私有制经济是经济成分的主体, 社会民主党主张建立的是以私有制为主体, 国有、集体经济并存的混合经济制度。中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两国国家性质的不同决定了生产关系性质的不同, 两国生产关系性质的差异决定了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地位的不同。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性质, 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性质要求公有制在所有制关系的主体地位与之相适应。同比而言, 瑞典社会的资本主义性质要求私有制在所有制关系的主体地位与之相适应。

4. 社会道路: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瑞典民主社会主义认同资本主义现存的国家制度, 并不要求对资本主义现存的政治制度、生产方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只是对现存的政治制度、生产方式进行渐进的修补、改革、完善, 不可能实现对资本主义的根本性改造, 这实际上是一种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背离。借此实现社会主义只能是社会民主党人的主观臆想, 社会民主党人不可能以此来完成社会形态的更替,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因此, 瑞典民主社会主义走的仍是资本主义道路。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在经济制度的主体地位、坚持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地位,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摘要:瑞典民主社会主义以其创立的“瑞典模式”成为欧洲民主社会主义的一个典范。在当代, 科学地、全面地、辩证地认识瑞典社会民主党的主要理论主张、改良主义道路以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瑞典民主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对于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瑞典,民主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别

参考文献

[1][德]维利·勃兰特, 等.社会民主与未来[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0:15.

论形式与形式主义 篇8

关键词:形式;形式主义;群众路线

中图分类号:D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4)-08-0021-0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场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的党员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纵观全国上下,都在以各种各样的活动开展形式来积极响应号召,然而,形式和形式主义只有一步之遥,如何科学有效地防止形式向形式主义转化,成为了此次活动取得实效性的当务之急。

一、形式与形式主义的内涵

形式是指事物内在要素的结构或表现方式,是开展一项工作或活动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形式主义一般指的是一种只看事物的现象而不分析其本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它违背了透过事物现象看本质的科学原理,把形式的作用夸大到不恰当的地步,没有真正认识形式的本质,于是在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时,总是缺乏思考,基于表面,没有将形式的量变引入到正质变的轨道,从而使活动的实效性大大的降低,违背了开展活动的根本目的和意义。

二、形式与形式主义的联系和区别

形式与形式主义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他们之间既有紧密的联系,也有本质的区别。其主要表现在:形式是形式主义的必经阶段。比如:群众路线的要义就是要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问政于民、问需于民和问计于民,然而,这些都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正是要通过多种多样的平台和载体,为群众路线的核心要义找到合适的实践形式,真正实现要义的具体化,然后通过这些合适的实践形式的积累不断地去强化和净化人的内心和精神,进而内化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更好地为实践服务。形式主义就是停留在这些形式的表面,是形式的抽象化和表面化,是形式量变的负质变,所谓形式量变的负质变是指根据量变质变互换原理,形式量变的过程中没有得到重视抑或满足现状而导致的偏离甚至背离初衷的变化,简言之,就是向形式主义的转变。

三、多措并举,防止形式向形式主义转变

(一)领导高度重视,以身作则,为防止这种转变提供强大的示范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把自己以一个普通党员身份摆进活动中去,使每个环节、每个方面都示范到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吸取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中取得实效的重要经验,从自身做起,以“三严三实”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改进文风会风和规范公务接待等具体事情,一步步做细,一个个做实;从自己抓的点做起,以点带面,为这些流于形式的点提供一面镜子,射出一缕强光,把这种转变扼杀在萌芽状态。

(二)统一思想认识,为防止这种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

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只要形成了思想上的统一,才会真正做到劲往一处使。因此,要选用一些典型的纸质材料和网络材料等资料进行定期的学习讨论,帮助广大党员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为最大程度地统一思想认识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一要树立戒骄戒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些过去的成绩都是老一辈革命家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不是今天拿来炫耀和骄傲的资本,新时期有新的使命和任务,务必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以饱满的精神迎接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和挑战。二要牢固树立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精髓。努力从“实”上发功夫,就是干工作要务实,不能浮夸;努力从“求”子上发时间,就是要在实的基础上去进行广泛研究,深入思考,发现形式与形式主义的本质区别,然后找到一条符合发展规律、适应时代主流和科学可持续的工作方法和思路。三要严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和治治病”的总要求。和平发展年代,国际局势云谲波诡,纷繁复杂,我们在干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谨防糖衣炮弹的攻击和侵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定时进行自我反省和开展自我批评,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治疗”,以防“病”入膏肓,害人害己。

(三)健全制度机制,为防止这种转变提供良好的制度基础

建立健全活动相应的制度机制,可以确保活动的实效性。一是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要树立“任人唯贤、量才适用”的选人用人理念,选拔一批有强执行力的年轻组员和稳健成熟、经验丰富的老组员,组建一个年龄、性格和能力等结构合理的活动领导小组。二是合理的财政预算制度。活动总有一定的形式作为载体和平台,而平台和载体的搭建需要一定的物力、财力作为支撑。财政部门要适当地加大对活动经费的投入力度,避免活动因物力财力紧缺而流于形式,草草了事,进而向形式主义转化。三是科学严谨的调研制度。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深入辖区内一线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依据调研得来的数据和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活动方案,确保活动有序推进,提高活动的务实性。四是严格的监督评估机制。要形成科学合理的督导小组,实行小组长负责制,责任到人,活动开展前要监督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是否落实,物力财力是否到位;活动开展中要进行现场督导,对现场督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予以严厉惩处,做到活动开展层层落实;事后评估要采取查阅材料和现场座谈了解的形式,制定科学的评估标准和营造良好的评估风气,对评估优秀的进行一定的奖励,对评估结果不佳的要实行通报批评,使奖励、惩罚和监督三者最大程度上形成合力,真正让活动取得实效。五是及时的举报核实制度。俗话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众身处活动之中,他们的感受是最真实的,也是最强烈的,因此,要及时公布以传统形式与新形式相结合的群众举报途径,安排专人负责,并把接到的举报情况及时进行核实,情况属实的一律进行处罚,确保制度的公信力,让活动的实效植入人心。

(四)加大宣传力度,为防止这种转变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活动开展前,利用网络、电视、报纸和横幅等载体对活动的目的、意义等进行大力的宣传,激发最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动开展中,要进行跟踪报道,对开展过程中的典型要进行客观的宣传,以榜样力量去影响更多的人,使活动能够深入人心,最大程度地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对活动的支持和配合;活动开展后,要以参与活动的人民群众谈感受的形式进行宣传报道,科学有效地实现活动的形式载体功能,让这些真实的成果成为形式主义的绊脚石。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实现工作目的形式多种多样,只要我们洞悉和认清了形式和形式主义之间的本质区别,把量变过程中的形式不断地进行内化,用“三严三实”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就会防止从形式向形式主义的转变,大大地提升开展活动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俊杰. 浅论如何克服形式主义转变工作作风[J]. 学术研究,2012,(6).

[2] 王寿林.坚决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N]. 人民日报,2012-6-20.

[3] 党的群总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读本 [M]. 人民出版社2013-6.

上一篇:中考物理复习电路下一篇:大学实习生入职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