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真爱》影片--心得体会(精选10篇)
今天有幸参加单位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观看新疆天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真爱》,这个影片主要记录了一个维吾尔夫妇家庭收养19个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少年儿童,并帮其生活成长完成学业,共同生活的一个真实、感人的记录片。
片中真实记录了一个维吾尔夫妇共同收养19个少年儿童自1974年到2010年以来生活真实写照,最后发展壮大到二佰多人的大家庭的感人事迹。片中的女主人公最后被评选为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奖,片中介绍虽然它是我们新疆维吾尔族大家庭从小家成长到大家庭的一个历史缩影,但它以朴实、真实与感人真爱的一个真实影片,它震撼着我们大家的心,让我们大家观看后,想想自身,真是自愧不如,在七十年代,计划经济时期,连自己都吃不饱,况且还要抚养19个孩子,实属不易。影片中介绍他们的户口上只有11个孩子的口粮,而他们实际需要养活的是19个孩子,想想大叔、大妈,在积极想方设法养活自己的同时,还要高风亮节地把那么多孩子抚养成人,他们那么崇高、朴实的做人品格,一下子感染了我们大家的脑神经,我们都被他们真实、善良的做人处世的场面所渲染,不时地流下了同情、感动、激动的眼泪。太震撼人了,我们为新疆有这么优秀的维吾尔族大叔大妈感到骄傲,他们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我们要把他们的事迹挖崛出来,广为传播,积极教育好我们的子子孙孙,将他们直接纳入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建设中去。我们定要积极、争做他们的传承人。把我们的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筑社会主义民族团结之墙,把民族团结之花开遍天山南北。
观看此影片之后,我们定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做好工作,学习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团结精神,主动到基层一线接受锻炼,主动争做民族团结的好事、实事。争取做到: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祖国建设和不利于社会大家庭和谐的事坚决不做。我们要共谋社会发展、共商改革良策、共同团结互助,把我们新疆建设的更美丽、更和谐!
我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各部门、各单位以最佳的状态,组织党员干部,按照区委的规定,逐项开展工作。在我局党委的带领下,我们首先认真学习了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的有关文件及学习资料,认真作好笔记、写心得体会,特别是参加了全局组织的观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和《焦裕禄》,使我受到了很深的党的路线教育,从思想上得到了一次意义深刻的洗礼(净化),从而更加认识到,做为一名党的干部,我们应该想些什么,应该做些什么,进一步认识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月15日,按照我局的学习安排,与同事们一起观看了影片《焦裕禄》,本来也想借此机会使自己的内心得到片刻宁静,好好享受一下久违的电影时光,没想到,从荧屏上出现《焦裕禄》字幕的那一刻起到最后电影结束,一直有一种力量在催化我的心跟随影片剧情此起彼伏,这种力量使我心潮澎湃。深深地为焦裕禄同志的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和勇于担当、不惧风险、克服困难的大无畏精神所吸引和感动。好久没有这样的感动,也没有这样的心灵震撼了,成天在忙忙碌碌中重复着朝起暮落,感受着时光飞逝。今天在观看影片时,却毫无顾及的任由泪水肆意流淌。焦裕禄说:“为了兰考三十六万群众”,“什么是标准,群众的满意才是唯一的标准”,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治理“三害”(内涝、盐碱、风沙),他没日没夜地、顽强的坚守在兰考建设的第一线,吃窝头,睡牛棚,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血肉相连。影片真实地画面时时扣人心弦、催人泪下。当焦裕禄不顾个人安危,冒着大雨深夜涉水勘察内涝情况时,当他得知年轻技术员小魏要离开兰考,拔腿奔跑去追赶他时,当他夹在拥挤的人潮里,奋力地疏导、劝解灾民“大家别急,慢点上车……”焦急的呼喊时,当他捡起灾民掉下的窝头泪眼潸然时,还有当他强忍肝癌的剧痛坚持工作时……,这些画面一幕幕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它像刀子一样,一层层地剖析着我的思想、我的灵魂。试想,在这样动人的故事感召下,加之演员高超技艺的诠释下,你能不为之感动么?
除了感动,它带给我更多的是思考。当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认为核心就是清理党员干部队伍中的“四风”问题,要真正从思想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真正树立群众观点,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象焦裕禄、周恩来等党的优秀领导干部那样,一心为民,廉洁奉公。做为我们基层党员干部,更应该以英雄人物为榜样,向他们学习,把我们的热情和智慧,奉献给党的事业,踏踏实实地做好我们的具体工作,做一名无愧于党的培养、无愧于我们职业道德的好党员、好干部,做一个好人。
一首七绝习作,请各位老师指正:
焦桐化雨立云端,百姓今尤念好官。
今天看了电影《三个白痴》,印度宝莱坞拍摄,历时近三个小时,是部经典之作。
剧情以三个同宿舍大学生的故事为主线,借助一个活学活用的天才“兰彻”的所作所为,主要抨击了印度的教育体制僵化,完全是填鸭式教育,其中“沉默者”在影片中的发言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养出来的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模型,学生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创新,这是社会所造成的,想要改变谈何容易,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终于感动了主任,有了那么一点点改变,虽是一点,却值得欣慰,改革都是一步步一点点推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况且是改变现行制度,势必面临巨大阻力„„
填鸭式教育,程式化教育,抹杀了多少人的梦想,牺牲了多少人的生命,多少人生活在痛苦与压抑之中,他们无法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只能按照被规定的路走,这样才会使爱你的和你爱的人满意„„原来每个国家都是一样的,好学生的标准也差不多,听老师的话,否则会不及格,做老师允许的事情,否则会有麻烦。
在这条循规蹈矩的道路上,很多人都在朝着被希望的未来前行,如同机器,学校就是生产机器的流水线——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如果这条流水线上有一些看起来不是那么守规矩,他们便被认为是特立独行的,是残次品,不符合生产规格,会被修理,甚至淘汰。分数高于一切,排名重于泰山,在这里,分数是衡量一个学生好于不好的唯一标准,就是这样,社会是现实与残酷的,面临巨大压力,竞争无处不在,就像片中所说的,“人们永远不知道第二是谁”,因此很多人挤破脑袋去当第一,而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好胜好斗心里促使自己也不能甘于落后,因此更多人蜂拥而上,去竞争,去赢得那所谓的身份、地位、荣誉、面子,能把这些真正看淡不追求名利而追求幸福的有几个呢?有人认为有了名利自然也就幸福了,这些都是划等号的,其实幸福是一种心态,一种易于被满足的心态,一种知足常乐的心态。写到这里,我停下来问问自己是否幸福,是否懂得知足常乐,答案是我懂,但很多时候做不到,因为,真的是有很多东西压在身上,注定了你要作何选择与决定,这些东西决定了你要做的事和要说的话。
“生活就像赛跑,如果你跑不快,就要被别人赶上。”被赶上的人就是失败者,即使这所谓的失败用另一种角度看就是成功——个性的成功,而每个人都不想做个失败者,争强好胜的“病毒”,是这种体制的忠实捍卫者,但很可能,他就是这种制度的牺牲品,程式化的生活,毫无活力的生活情趣,每天板着一张脸,他心里感受如何呢,但是为什么他还会如此做呢。鲁迅在杂文《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写到,“记性不佳,是有益于己而有害于子孙的。人们因为能忘却,所以自己能渐渐地脱离了受过的苦痛,也因为能忘却,所以往往照样地再犯前人的错误。被虐待的儿媳做了婆婆,仍然虐待儿媳;嫌恶学生的官吏,每是先前痛骂官吏的学生;现在压迫子女的,有时也就是十年前的家庭革命者„„”
流水线上不容许有不同规格的零件出现,生产者对这种非常规的个性零件毫不容忍,创新被认为是不切实际,不给一次重生的机会,因此,他们只能选择或者说毫无选择地去死亡。乔伊·洛勃,有个好项目,设计直升机上装无线摄像机,如果做出来会有很大贡献,但是,没能按时上交,还被威胁不能毕业,就这样,这个全村人的骄傲被逼上绝路,在生命的最后尽头,他终于唱出了他的心声,“我这一生,都为别人而活,哪怕只一瞬间,让我为自己而活,给我些阳光,给我些雨露,再给我个机会,我要再次成长„„”“心很脆弱,你得学会哄它,不管碰到多大困难,告诉你的心,说一句,一切顺利,一切顺利,虽然不能解决问题,但给了你面对问题的勇气。”伟大的兰彻的名言,恐怕只有他做到了all is well.影片的结局可以算是圆满的,最起码有四个人追随了自己的内心,至于其他的人,还需要很长时间改变,但愿改变不会遥遥无期„„„„
观影片《忠诚与背叛》有感
观影片《忠诚与背叛》有感
周一晚,在组织的领导下,我们支部所有党员在大礼堂统一观看了电影《忠诚与背叛》。“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影片反复引用的一句话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讲述两了1943年中华大地血雨腥风的场面,背叛革命的蒋介石勾结帝国主义势力,大肆屠杀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困境登报脱党者有之,投敌叛变者有之,腐化堕落者有之。这些都使我们的党认识到建立一个中央一级的监察机构的必要性。
电影开场壮观的战争场面给了每个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当一位位革命先烈陆续出现在我们眼前后,电影的名字——《忠诚与背叛》出现了。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还没进入状态,经过导演的一系列精心的铺垫后,终于进入到了故事的高潮。
有经历过三次武装起义的老党员因为生性好赌,将革命者们本应用来订购枪支的订金拿走一部分用于还赌债,并且因为欠债被青帮威胁,于是为了保全自己,出卖并害死了其他无辜的革命者;有受不住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国民党严刑拷打而出卖组织的人;有一直藏匿于我党中的国民党人,借以与我党中女同志谈恋爱的名义,窃取我党机密资料的间谍;有为一己私利出卖我党机密会议记录的翻译者……
这些都只是我党未能严抓党内纪律,未能达到整顿党内成员思想,未能纯洁党内性质的后果。无论当时国共两党的斗争有多么严重,我党党员都应坚定自己的立场,严守党的纪律,不畏艰险,不畏苦难,为解放全中国而奋斗。而我党中也有很多坚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信奉者,如周恩来、王荷波、杨匏安等同志,于是在中共五大上,有过建立监察机构经验的广东区监察委员会的杨匏安同志起草了一份关于建立中央监察委员会的提案,并得到了全票通过。
在当时清党的白色恐怖的威胁下,我们仍然有同志没有退却,高唱着“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勇往直前,他们时刻保持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保持自身纯洁的党性和先进性,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的伟大信念,不断砥砺自己,忠诚于党。用其鲜血和生命捍卫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气节和光辉形象。
而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都应该牢记自己入党时的誓言,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入侵,时时刻刻不忘提高自己的思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对于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江阴人来说,对缔造华西村传奇的掌门人吴仁宝书记的事迹通过人们口耳相传早有耳闻,而通过观看《吴仁宝》的电影更是直观而近距离地走近他去感受其人其事,领略了老书记留给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影片大篇幅比较细腻的演绎了早期吴仁宝这个人。从六十年代第一次带领村民对糟心的土地大肆整改,为了救活重病的孩子大家连夜跑出几十公里,把自家儿子送人敬孝的辛酸泪,再到顶着舆论让小五金厂生产,吃透国家政策添加自己智慧,抓住重大机遇,开工厂办企业,兼并周围村庄扩大梦想,看似林林种种的.不可能事情都被一一实现,吴仁宝的目标其实只有一个,就是要让所有村民过上富裕富足的生活。最让人佩服的一点在于,吴仁宝不仅有理想,还把这些理想实现了,而且还在实现更多的理想。这个理想的实现过程是老书记的奋斗史、是华西村的一部奋斗史。
从影片中感受到了老书记作为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影片的开头,为了买到红旗村的大磨盘,让全村以后的日子好过些,吴书记号召党员带头捐粮,他甚至将自己家里的粮食全部捐了出去。三个孩子可怜巴巴地看着自家的粮食没了,妻子试图阻拦,但吴书记却非常坚定。他坚定地把粮食捐了出去,也坚定地相信以后的生活会更好。当被问到:“这么做,你图什么?”时,他又坚定地回答:“我是党员,又是村支书,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语言虽有些粗俗,但却能看出吴书记作为共产党员,对自身责任的清晰认识。
从影片感受到老书记带领华西人执着追梦的情怀, “家家米缸都是满满的,人人兜里都是鼓鼓”的美好的未来就是华西村人民共同的理想,也是老书记朴实而伟大的个人理想,影片中的老书记说:“总有一天,我说的这些大话会变成大实话。”是的,他带领着华西村人民身先士卒、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团结苦干、排除万难,最终实现了他们的理想,兑现了他的承诺。
从影片中感受到了老书记勇于担当的宝贵精神,在他给村子所画的未来蓝图上,不仅有农副业的发展,还有工厂的开办。他对周围的人说:“如果只有农副业的发展,就好比一个人,缺一条腿,人是两条腿走路才稳。只有这样,才能大步迈向共产主义。”但大队支部里有些人害怕开办工厂是跟上级在唱反调,会被扣上搞“资本主义”的帽子,会影响华西村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和荣誉。当他们担心万一做错了事,没法交代时,他的一句“华西大队有任何问题,都是我吴仁宝负责任!”应该是给了大队支部委员们吃了颗定心丸。简单的一句话,却是那么有分量。他愿意也敢于担起发展的责任,让其他人安心地做事。这是一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
这些老书记身上勇带头、勇追梦、勇担当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我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教师,永远是值得学习的。
敬爱的党组织:
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终于看完了影片《天安门》。
故事围绕着一个小人物的不寻常经历展开。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华北军区抗敌剧社美工队队长田震英接到紧急任务,由他率领美工队在28天里对天 安 门进行整修翻新,确保十月一日开国大典使用。影片的最后,田震英虽为没握住主席的手抱憾,念念不忘的是一代伟人的英姿和浓厚的兄弟情。而今天的我,看着历史长河中的点滴浪花忍不住随之喜随之忧,被深深地感动。我是被这些质朴的人民感动,而我更是被我们可爱的中国而感动。
影片所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不仅是那份爱国热情,更是那份为国奉献的精神。而作为当代的我们,怎样才是为国奉献呢?我们不必去冲击枪林弹火,更不用去立军令状修建天安门。我们有着安逸的生活,过着极其平稳的日子,似乎,没有需要我们的地方。但是,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或者说,一名入党积极分子,需要我们去奉献的地方何其多!
正如学院王x书记在为我们讲解党的性质、宗旨与指导思想时所讲到的一样,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则是我们当的根本宗旨。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对于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认识我们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
尽管如此,但是党的根本性质还是不会改变的。建国后,资产阶级作为剥削阶级已经消灭,原来作为资产阶级对立面的、被压迫、被剥削、经济上一无所有的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特别是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内部又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时,党内外有些人认为,中国工人阶级已经或正在丧失原有的阶级性、先进性和战斗性,不成其为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了,共产党也由此变成“全体人民的党”。这种认识和论调是极其错误和有害的。我们说,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扩大,文化水平普遍提高,新一代工人大批成长起来。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人阶级内部的构成以及劳动方式等都有了很大变化,而且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知识分子的人数显著增加。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工人阶级的本质和历史使命。
另外,十六大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正确的指导思想是党“领导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走向胜利的科学”,是党观察一切现象、处理一切问题特别是观察一切社会现象、处理一切社会问题的理论武器,是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是党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灵魂和根本。
“大国工匠”人物中,使我记忆最深的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工人陈行行。陈行行,让我震惊的是,他年仅才29岁,这个真的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按正常伦理推论,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肯定是资历超深,相当有经验的老前辈们,可是未必。陈行行拿过15枚金牌,考了无数个证书,真的是活在书的海洋里。让我印象深的还有他脱口而出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不必明白我是谁,而是我要为这个世界做什么”,这句话一向在我脑海里飘荡,同样的八零后,感觉他的眼界真的高处同龄人不是一丝丝的差距,看到那里,我的心里在打问号,他29岁都为国家做这么大贡献,而我们呢。。。突然觉的差距好大。
陈行行从事保卫祖国的核事业,是操作着价格高昂、性能精良的数控加工设备的新一代技能人员,优化了国家重大专项分子泵项目核心零部件动叶轮叶片的高速铣削工艺。所获荣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四川工匠。
还有一位印象异常深的“大国工匠”人物,煌研究院石窟壁画修复专家李云鹤:他坚守文物保护第一线,修复保护壁画63年,无论天气如何,都不会妨碍他维修壁画和雕像,像他老人家已经86岁的高龄,正常情景下不应当是安享晚年的时候吗,可是他却说:“只要我能干动,我就还要之后干。他常年在石窟里修复壁画,热衷于自我的职业,不仅仅这样,他还让自我的子孙来继承他的这份事业,他的这份精神真的是可歌可泣,无私的把自我的一生献给了这片土地。他说: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一句简单又朴实,又充满力量的一句话。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晚会,以一首《天耀中华》歌曲结束,让人们沉浸在优美的歌声中,内心却如翻浪一般。
看影片《唐山大地震》,留下文字,想了很多,想起张小娴《流浪的面包树》里的话:岁月流逝,坟墓只是一个关口……;我在你身边,离别纵然寂寥,但我的爱,不要为我流泪。
这是内心感受,地震是苦难,它又在岁月流逝之时,唤醒人性,唤醒我们迷离脆弱的情感,感动:“情就一个字。”所以我们不该仅仅感动流泪。
感叹地震的震撼之余,感动于人的内心情感。走进影院去观看这部电影,很多人在谈论,很多人却什么也不说。我们常害怕岁月流逝,却总忘却活着是多么的可喜。很多时候,会认为生存已经没意思,其实,许多人却正在生死之间挣扎。我们确实应该为自己拥有的一切满怀感激,毕竟,有生命就有情感。
女儿方登三十二年的内心孤寂,因为地震时,妈妈说救弟弟,而放弃了自己。她以为被抛弃,以为情感可以丢失,以为永远都不会释然。其实,她用了三十二年解开了心中的结。被解放军救助,被养父母真心关怀,生命始终在延续,情感也始终每时每刻的撞击她的内心。直到她自己决然独自一人养育女儿,心结早就在岁月的磨砺里解开。
所以,很多人质疑母女见面后的场面过于仓促,并未渲染起真正的高潮,我们忽略了情感的宣泄不仅仅在咫尺之间,电影里的32年,一直在慢慢积蓄我们的情感,并且告诉我们,情就一个字,它无可匹敌。
生命每时每刻都在延续,无法阻挡,情感被生命承载,生命才如此有意义。
一个女人三十二年的孤独生活,儿子舍不得,李元妮却对儿子说:“我不是没人要,只是,哪个男人可以用命对我好,我这辈子就当你父亲的女人,我不亏!”感动于这个细节,相信很多人感同身受。男女的情感,用婚姻束之以责任,在金钱的面前,情感会荡然无存,责任会悄然消失,更何况于生命的取舍。所以,“拿命对我好”,真的会震动人心,做得到吗?物质的现实生活里,缺失责任感的许多人,会在那时心头感动吗?相信会的。情就一个字,它却用生命在承载,
曾觉着李元妮很悲惨,她背负着两个人的生命——丈夫拿命换她,女儿的生命是她放弃。一个内心负载这么多的人,活得该多累。女儿方登一生都会是悲剧,她误以为被母亲放弃,不敢认真去爱,不敢相信爱。殊不知,她们的内心其实是最饱满,最真实。
李元妮说:“没了就是没了。”其实,有了就是有了。拥有过却又失去,才知道什么是“没了”。失去孩子,就像失去了自己生命的`延续,生命可断,情却难了。追寻失去的,才弥足珍贵。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枉然。”不应在回忆里感叹,应该真诚触碰情感,彼此珍爱,认真的生活。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要不要搞的问题。思想不统一,没有政治观念,就是一盘散沙。红四军在赣南、闽西根据地面临无比危险的形势,危机四伏,斗争环境极其恶劣,在这样的情况下,毛泽东同志依然坚持,队伍不整顿,那么拉出去也是死路一条。秉承苏联革命信念的刘安恭则坚持要军事训练,思想政治上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事实证明,毛泽东同志是正确的,而且这也被之后历次胜利直至夺取政权直至现在所证明。
思想政治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是根子上的东西,解决不好,行动上就会有偏差。包括现在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有的人就说现在国内国外形势这么严峻,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这么艰巨,工作压力这么大,还有没有必要开展?反映在行动上,就是对主题教育表面上重视,实际上放松,在学习中以工学矛盾为借口走过场。这恰恰说明了开展主题教育必要性,只有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才能更好卸下包袱,增长本领,开展工作,才能更好地完成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应对好国内国外的风险挑战。
二是民主集中制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是在民主集中制原则上创建的,自建党伊始就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关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传统。贯穿影片始终的问题就是民主集中制问题,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既明确要求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又明确要求善于发挥下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体现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充分发挥下级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统一。
西关中学 王成娟
2011年4月21日下午,和孩子一起在西关小学的广场上听了高老师的一场关于“让真爱撒满人间”的感人报告,听完报告,心中感慨,也有诸多体会。
高老师的报告涉及到三个内容,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首先说说爱国。爱国这个概念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也许是遥远而模糊的。这一点在报告会场也有所体现:当台上的演讲者讲到爱国时,低年级的孩子们尽管也像高年级的孩子一样坐姿端正,但相对而言,他们的小脸上大多都是一片茫然。怎样让孩子对爱国有更深的感知呢?作为父母,我们平时可以陪孩子读读报纸,看看新闻,了解国家,了解世界。国家建设的日新月异,祖国发展的日益强大,都会无形中增强孩子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另外,还要让孩子知道,国家也有许多欠发达地区,很多和他们一样的同龄人吃不上饭,穿不上衣,更读不起书。那里的孩子贫穷、落后,我们的孩子养尊处优,有了这种强烈的对比,孩子会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与此同时,家长要带动孩子多参加为希望工程捐助的公益活动,捐助的款项不一定大,物品不一定多,但一定要引导孩子亲自来投放每一枚硬币,亲自来填写每一张汇单,那时,他们手中寄出的不仅仅是钱物,还是一份浓浓的爱。
从古至今,尊师重道作为一种美德代代传承。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爱老师不必做得太多,只要上课的时候认真一点,少些嬉闹,老师就可以放低些声音,歇歇嗓子;写作业的时候专心一点,少些潦草,老师就可以看得更清楚,歇歇眼睛。每个人都做过学生,我们知道,老师关注学生的成长,每 一个进步都倾注着老师的心血。我想,老师们希望拥有的爱不仅仅是报告会上几分钟的拥抱,他们更希望的是,若干年后,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更高更远时,还不忘弯下腰向他们尊敬地喊一声“老师”。
如果说,对祖国的爱是激昂的,对老师的爱是感恩的,那么,对父母的爱就应该是无声的。现在的多数孩子,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熟视无睹,坦然受之,一旦照顾得不周,便是抱怨。无法想象,假如有一天,孩子们离开了大人,被子没人铺,饭菜没人做,心里的牢骚无人发泄时,是否才能真正感觉父母对他们的重要。其实,我们也不能一味埋怨孩子,反思一下自己做的合不合格。记得有个公益广告是这样的:一脸倦容的妈妈给孩子洗完脚笑着离开,孩子好奇尾随,却看到妈妈没有休息,又在为自己奶奶(姥姥)端水泡脚,孩子若有所思。当妈妈拖着疲劳的身体回到房间,却遇见可爱的孩子端着满满的一盆水要为妈妈洗脚。这个情节感动了我很久,我也进一步意识到,教育孩子并不能只给他枯燥重复的说教,自己平日的一举一动往往是孩子效仿的最佳对象。在孩子面前,不要去责怪他们的不懂事,自己尽量起到表率作用,我相信每个孩子的内心都纯净似水,他们一定能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爱。逐渐的,他们必然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回报父母。也许是一次优异的成绩,也许是摆好的一双拖鞋,也许是一顿简单的早餐,也许只是一张写着“您辛苦了”的字条。
【观《真爱》影片--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观影片《小兵张嘎》有感10-23
观《十八洞村》影片有感11-27
励志影片观《破冰行动》优秀有感12-04
真爱青春作文10-05
真爱赞助策划案11-21
真爱永恒读后感09-30
有哪些真爱的说说11-25
真爱电影观后感400字07-09
阿凡达影片观看心得09-21
观看影片《郑培民》心得体会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