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

2024-08-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远程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共7篇)

远程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 篇1

2、专题学习型网站?

3、网络考试的功能主要作用在哪?

4、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的原则?

(1)活动原则(2)交往原则(3)个性原则

5、常用的数据挖掘工具?

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

决策树方法

文本分析工具

概念图自动生成工具

6、课堂信息处理的软硬件?

课堂信息处理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主要包括微型计算机和反应器两大部分。

从软件结构图中可以看出,课堂信息处理系统软件的核心工作就是对所采集的原始数据按照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然后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并把分析结果呈现给老师,最后将有关记录保存。

7、虚拟学习环境的教育评价,从评价策略的角度体验的分类模型?

8、“在线学习质量”中包含的三分的支持系统评价包括?

9、远程网络试卷的呈现的方式有几种?

10、网上选课的录取方式的具体表现?P20211、数据挖掘的分析方法?

关联分析序列模式分析分类分析聚类分析

12、具体的CAT系统能进行的功能性分析有方面?

13、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关键部分有几方面?

14、网络课程的总体设计包括?

15、基于网络教学的多媒体资源库系统的设计步骤?

16、问题解决的过程的阶段划分?

17、网络课程的类型?

18、数据分析过程的步骤?

19、网上教学和CMI系统的模块划分?

20、高校招生信息收集与处理系统的功能结构?P20321、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人员常用的设计评价方面?

(1)评价过程的信息收集:

1文档信息的收集计算机应用系统中运行信息的收集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收集(现场观察法、联机信息记录法、调查法、试运行法)

(2)评价过程的信息处理:

1文档信息的处理非数据类型的信息处理数据类型的信息处理

(3)评价信息的报告评价信息报告

沟通学期末复习 篇2

一、客观题

第一章

1.语言沟通的含义:指词语符号为载体实现的信息传递

2.交谈的含义:语言沟通的一种方式,是以口头语言为载体进行的信息传递 3.交谈的功能:①交流信息

②表达情感

③进行互动

4.交谈的类型:①社交性交谈

②专业性交谈

③个别性交谈

④小组交谈 5.适合交谈的:

①格调高雅、轻松愉快、对方擅长

②生活性话题(运动、电影)

③少说多听

④流行性话题(服装、彩妆、发型)

⑤问候、赞美、天气、交通

⑥新闻 6.不适合交谈的:

①政治、宗教、隐私

②对同业的批评、诋毁

③庸俗低级的内容

④国家或行业机密

⑤倾向于错误的内容

⑥非议交谈的对象 7.交谈中的沟通那个策略:

①倾听 ②核对 ③提问 ④反应 ⑤阐述 ⑥移情 ⑦沉默 8.交谈的禁忌:①不打断对方 ②不补充对方 ③不纠正对方 ④不质疑对方 ⑤不独占讲坛 9.沟通方式的百分比:倾听53% 读17% 说16% 写14% 10.倾听的含义:通过感官媒介接受、吸收和理解对方思想信息和感情的过程 11.问问提示不要加否定词

12.人际距离:

第二章 1.2.非语言和语言的关系

①重复

②加强

③补充

④规范

⑤矛盾

⑥取代(要会判断出于什么类型)3.非语言沟通的作用:

①非语言暗示补充语言信息

②非语言信息调整语言沟通

③非语言信息代替语言信息

④非语言信息加强所说的内容 4.眼神注视的功能:(要会判断出于什么类型)

①提供讯息

②规范互动

③表达亲密

④执行控制

⑤促进任务达成 5.人的六种情绪:①快乐

②悲伤

③惊喜

④生气

⑤恐惧

⑥厌恶

6.副语言:通过非词语的声音,如重音、声调的变化、哭、笑、停顿等来实现的 第三章

1.演讲的含义

①广义的演讲:凡事以多数认为对象进行的讲话,都可以叫演讲

②狭义的演讲:特质在公共场合就某问题或某事件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口语形式。借助

有声语言和身体语言,面对广大听众说明实力、发表意见、抒发感情,从而达到感召

听众的一种表达方式。2.演讲的目的

⑴首要目的:①交流信息

②传授知识

③说服和影响受众对某事物的观点 ⑵次要目的:个人化目的 3.演讲的分类:

⑴根据演讲的目的分为:①传授型演讲

②说服型演讲

③激励型演讲

④娱乐型演讲 ⑵根据演讲的方式分为:①即席型演讲

②提纲型演讲

③手稿型演讲

④记忆型演讲 4.受众的类别:①同时手中

②上级受众

③混合受众

④国际受众 5.演讲的选材:①确定主题

②确定标题

③收集材料

④组织材料 6.演讲稿的结构安排 ⑴开场白

开场白的方式:

①以故事开头

②制造悬念

③陈述惊人的事实

④向听众提问

⑤使用展示物

⑥妙用楔子和引子

⑵演讲主题的结构:①引入主题

②阐述主题

③组合引申

④合理运用提纲

⑤控制产开的时间

⑥充分展现主题 ⑶结尾的常见方式:①总结式

②号召式

③戛然而止的结尾

其他形式:④幽默式

⑤诗词式

⑥告诫式

⑦赞美式 7.演讲的时间安排:不要超过90分钟 8.演讲的空间安排:①小型机会演讲:4—8米,运用辅助工具拉近距离,加强沟通效果

②大型集会演讲:8米以上,确保演讲者权威的表现 9.消除紧张的方法:①回避目光法

②自我调节法

③呼吸松弛法

④注意转移法

⑤自我陶醉法

⑥语言暗示法

10.补白的含义:即在演讲紧锣密鼓的进行时,把预期暂缓下来,对某些特定内容作必要的阐释火补充说明

11.不补白的场合:①特殊时间

②特殊地点

③特殊数字

12.解答问题的技巧:①重复问题 ②将回答指向所有人 ③保持专业语气 ④对问题的总结 第四章

1.会见的特征:①目的性

②计划性

③角色差异性

④互动性

⑤技巧性 2.会见的一般过程:

⑴准备阶段:①明确会见目的:收集或交换信息、影响别人命令、给予劝告、提供咨询

②准备相应材料

③分析会见对象

④确定会见的时间和地点

⑤分析可能采用的会见方式

会见双方的座位成何种角度效果最好

⑵实施阶段:①关系的建立

②提问倾 ③倾听

④回答问题 ⑤记录问题

⑶总结阶段:归纳、总结、整理材料,最终解决问题

3.会见的原则:①平等的原则

②彼此关心的原则

③坦诚相对的原则 ④充分准备的原则

二、主观题

第一章

1.有效倾听的行为:①停,看(语言技术)

②问,听(非语言技术)

有效倾听的语言技术:①提问

②鼓励

③复述 有效倾听的非语言技巧:①目光接触 ②人际距离 ③身体语言 ④短暂静默 ⑤面部表情 2.提问的两种基本形式:

⑴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的特点:收集正确信息的最好方式

⑵封闭式问题:①优点:寻求事实,避免罗嗦;

②缺点:不能充分了解细节,带有引导作用 ⑶开放式问题的重要性:(记住4句以上)①能引起对方慎重地思考 ②能引发对方的内心所思 ③能集中堆放的吸引力

④您能从容的控制整个面谈过程 ⑤根据对方的反应推断他的性格

⑥您的聪颖而有深度的问题会令对方尊重您 ⑦有助于确认对方需求 第二章

1.非语言沟通的定义:除语言沟通以外的各种人际沟通方式,包括形体语言、副语言、空间

利用以及沟通环境等。

非语言沟通的特点:①非语言沟通是有文化所决定的 ②非语言信息可能与语言信息矛盾

③非语言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的 ④非语言沟通表明情感和态度 2.肢体动作的分类:

①象征性为:要求有某些共同的背景或基础

②说明行为:用来重复、加强或补充语言讯息的非语言动作

③情感表现

④规范行为:规范行为指的是那些能够监控、维持、或影响啊人说话的非语言行为

⑤改编行为:人们在私底下表现的行为,主要用来满足个人的某种需求,这种因为在别人

面前所以会比较收敛,没有想私下是那么明显的行为

第三章

1.演讲的准备:①演讲目的的分析

②演讲受众分析

③演讲选材

④演讲稿的结构安排

⑤演讲的时空安排

⑥演讲风格的选择

⑦解答问题

2.写一篇演讲稿(300字,格式要正确,重点是开场白和结尾)第四章

1.会见的含义:管理意义上的会见,是一项目的明确,为了达到预定的目的而有组织、有计

划开展的交换信息的活动。

会见与面谈的区别:①相同点:无本质区别,都是有目的的、正式的会面

②不同点:相对于面谈而言,会见的正是程度更高,参与与人数更多,面谈通常是指参与人数较少(二三人之间)的正式会面 2.主式者应该注意的沟通问题

①注意营造和谐气氛

②消除混论效应的消极影响

③紧紧围绕面试的目的 ④防止顺序效应

⑤不要轻视应聘者

⑥注意控制说话的时间

⑦注意非语言行为

⑧防止以偏概全的评价模式

⑨防治与我相似的心理因素

面试者应该注意的沟通问题

①准备一份出色的简历

②收集应聘公司的信息

③充分准备面试中的问题

④注意保持诚实的形象

⑤不要对外界做出负面评价

⑥避免消极的非语言行为

市场营销学期末复习 篇3

1.怎样理解市场营销组合的概念并把握其特点

答:市场营销组合是指一整套能影响需求的企业可控因素,它们可以整合到市场营销计划中,一争取目标市场的特定反应。目前流传的是讲市场营销组合的要素概况为4P即产品,地点,促销,价格都是市场营销中的企业可控因素,也是试产营销组合的基本手段,市场营销组合是企业为了进入目标市场,满足顾客,在市场营销工具和手段层面上的“整合。市场营销组合具有四个特性:可控性,动态性,复合性,整体性。

特点:可控性,市场营销手段是企业可以控制和运用的各种因素

动态性,市场营销组合不是固定不变的静态组合,而是变化无穷的动态组合复合性,构成市场营销组合的四大类因素或手段,各自又包括了次一级或更次一级的因素或手段

整体性,市场营销组合的各种手段及组成因素,不是简单地相加或拼凑集合,而是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如何认识品牌?

品牌是用以识别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区别开来的商业名称及其标志,通常由文字、标记、符号、图案和颜色等要素或这些要素的组合构成,有六个层次: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用户、品牌资产的构成及其特征

品牌知名度、品牌忠诚度、品牌联想、品牌额品质形象、附着在品牌上的其他产 品牌资产的基本特征

无形性,使用中增值,难以准确计量,波动性,是衡量营销绩效的主要指标

品牌对企业营销有何作用

1有利于促进产品销售,树立企业形象,2有利于保护品牌所有者的合法权益3有利于约束企业的不良行为4有利于扩大产品组合5有利于企业实施市场细分战略

宏观营销环境的组成 1人口环境2惊悸环境3自然环境4技术环境5政治环境6法律环境7文化环境

微观营销环境的组成1供应商2营销中间商3顾客4竞争者5公众

分析市场营销环境的意义?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参考资料 篇4

1、稀缺性是指相对于欲望无限性的资源有限性。若没有稀缺性的存在就不会有经济学的产生。

2、选择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3、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单个经济单位包括居民户和厂商);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4、实证经济学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二者的重要区别之一。

5、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为负,表示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6、影响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四种(P29),其中,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对需求的影响是: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7、需求曲线的移动是由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变动所引起的,例如收入、互补品价格变动。需求增加时,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需求减少时,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8、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为正,表示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成同方向变动。

9、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影响(理解,图形P44-45):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0、需求的价格弹性又称需求弹性,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根据需求弹性的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把需求的价格弹性分为五类,其中需求缺乏弹性(1>Ed>0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如教科书);需求富有弹性(Ed>1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如化妆品)。

1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需求曲线较平坦),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可以薄利多销);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需求曲线较陡峭),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引起谷贱伤农)。

12、需求收入弹性指收入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13、效用(U)是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它是一种心理感觉,不同于使用价值。总效用(TU)。边际效用(MU)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14、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MU>0时,TU增加;MU=0时,TU达到最大;MU<0时,TU减少。

15、消费可能线是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线。方程:Px·Qx+Py·Qy=M。理解商品价格和消费者收入变动会引起消费可能线如何变动(图形P99)。

16、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切点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点,即消费者均衡的点。

17、消费者愿意对某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就是消费者剩余。

18、总产量(TP)和边际产量(MP)的关系:MP>0时,TP增加;MP=0时,TP达到最大;MP<0时,TP减少。平均产量(AP)与边际产量(MP)的关系:MP与AP相交于AP曲线的最高点,在相交前MP>AP,AP增加;在相交后MP

19、生产规模的扩大之所以会引起产量的不同变动,可以用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来解释。内在经济是指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内在不经济是指一个企业由于本身生产规模过大而引起产量或收益减少。

20、等成本线是一条表明在生产者的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方程:Pk·Qk+Pl·Ql=M。理解生产者的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会引起等成本线如何变动(图形P132)。

21、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的切点是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点,也是生产者均衡的点。

22、经济学上所说的短期是指厂商不能根据它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短期与长期的区别是就在于是否能调整全部生产要素,而非具体时间长短,不能调整的成本就是固定成本。

23、会计利润=总收益—会计成本;经济利润=总收益—会计成本—机会成本

24、短期成本有三类:短期总成本STC(= 固定成本FC + 可变成本VC)、短期平均成本SAC(=平均固定成本AFC +平均可变成本AVC)、短期边际成本。FC平行于横轴,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VC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STC从固定成本FC出发,向右上方倾斜;A

VC、SAC、SMC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曲线(原因是边际收益递减)。长期平均成本(LAC)与长期边际成本(LMC)也是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曲线(原因是规模经济)

25、短期(或长期)平均成本与短期(或长期)边际成本的关系:SAC与SMC相交于SAC的最低点,在相点之左,SAC大于SMC,SAC递减;在交点之右SAC小于SMC,SAC递增;在交点上SAC等于SMC,SAC最小。(可以出问答题,则补充定义、作图)

26、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把各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包在其中,也称包络曲线。

27、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

28、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行业的市场集中程度(指大企业在市场上的控制程度,用市场占有额来表示);行业的进入限制;产品差别(指同一种产品在质量、牌号、形式、包装等方面的差别)。

29、完全竞争市场上有许多生产者与消费者,不存在产品差别。厂商只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决定者,原因是他的产量只占市场份额很小的一部分。只有在安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才相等,都和厂商需求曲线重合,是水平线。最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是农产品市场。在其它三种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如垄断市场),平均收益大于边际收益。

30、垄断是只有一家企业控制整个市场的供给,其定价策略有:单一定价(垄断企业对卖给不同消费者的同样产品确定了相同的价格)与歧视定价(同样的商品向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31、价格歧视的三种类型:一级价格歧视(即完全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区别三种含义

32、垄断竞争是既有垄断又有竞争,垄断与竞争相结合的市场。垄断竞争形成的关键是产品差别的存在。最需要进行广告宣传的市场。

33、寡头是只有几家大企业的市场。寡头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几家寡头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厂商之间关系最密切的市场是寡头市场。

34、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派生的需求、联合的需求或相互依存的需求

35、劳动供给和土地供给的特殊性:劳动的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的供给量会先增加后减少;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供给固定)

36、洛伦斯曲线是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根据洛伦斯曲线可以计算出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这一指标称为基尼系数(A /(A+B))。基尼系

数等于零时,收入绝对平均;基尼系数等于一时,收入绝对不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37、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

38、外部性又称外部效应,指某种经济活动给与这项活动无关的主体带来的影响。负外部性指一项经济活动给与这项活动无关的主体带来的不利影响。当某项经济活动给与这项活动无关的主体带来好处时,这就产生了正外部性。

39、信息不对称就是双方拥有的信息数量与质量不相同,在此情况下会发生道德风险,即拥有信息多的一方以自己的信息优势来侵犯拥有信息少的一方的利益,实现自己利益的可能性。

40、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理解P246-247五点,哪些可以计入国内生产总值)

41、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主要有支出法、收入法、部门法。其中最基本的是支出法。用支出法计算P247,将国民生产总值分成: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即C+I+G+(X-M)。

42、失业率是失业人口与劳动力的比例。掌握公式会计算: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

43、经济增长的含义:经济增长是GDP或人均GDP的增加;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

44、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制度、资源与技术。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起了最重要的作用。

45、货币可分为M1(狭义货币)与M2(广义货币)。M1=通货+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

46、失业有两类:周期性失业(总需求不足引起的,属短期失业)和自然失业(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属长期失业)。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此时还存在自然失业。

47、总需求指一个经济中对物品与劳务的需求总量,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与国外的需求。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物价水平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总需求与物价水平成反方向变动。当物价不变而其它影响总需求的因素(如消费、投资等)变动时,总需求曲线平行移动:增加时向右上方平行移动;减少时向左下方平行移动。(P287图形)

48、总供给是一个经济中对物品与劳务的供给总量。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反映短期中总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向右上方倾斜,表示总供给随物价水平上升而上升;另一部分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向上垂直的,表示总供给要受经济中资源和其它因素的制约,不可能随物价上升而无限增加。(P289图形)。生产成本增加(如石油涨价)引起短期总供给曲线上移;反之,下移。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表示总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的垂直的线,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时会向右方平行移动,发生自然灾害或战争时会向左移动(P294图形)。长期总供给也就是充分就业的总供给,即充分就业GDP或潜在GDP。

49、如何运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宏观经济:理解P297-299例

一、例二和例三(理解图形、掌握结论,可以出问答题)

50、平均消费倾向APC=C/Y,平均储蓄倾向APS=S/Y,两者和为一。边际消费倾向MPC=ΔC/ΔY,边际储蓄倾向MPS=ΔS/ΔY,两者和为一。(定义见P303)

51、投资函数是指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关系。投资与利率之间是反方向变动,即利率上升投资减少,利率下降投资增加,因此投资函数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52、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表明: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由总支出决定的。总支出与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方向变动,消费C与国内生产总值同方向变动,储蓄S与国内生产总值反方向变动。(P314-315)

53、乘数是指自发总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的倍数。乘数a=1/(1-c),c指MPC。MPC越大,乘数越大。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乘数的作用是双重的。P317

54、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活动、贴现政策以及准备率政策。这些工具也称为货币政策工具。理解这三个工具发生作用的机制P329-330

55、IS曲线是描述物品市场达到均衡,即I=S时,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自发总支出(如自发消费、自发投资等)增加时,IS曲线会向右上方平行移动,自发总支出减少时,IS曲线会向左下方平行移动。P337图形

56、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L=M时,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货币供给量增加时,LM曲线向右下方平行移动,货币供给量减少时,LM曲线向左上方平行移动。P338图形

57、紧缩性缺口(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时,二者之间的差额)导致周期性失业。膨胀性缺口(指实际总需求大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时,二者之间的差额)导致需求拉上通货膨胀。

58、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P349)

59、经济周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及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其中心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共同之点是每个周期都是繁荣与衰退的交替。

60、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稳定,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减少经济波动和实现经济增长。

61、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有:需求管理(调节总需求,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供给管理、国际经济政策。

62、国际收支的三个主要项目: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官方储备项目

63、开放经济中的乘数称为对外贸易乘数,这一乘数小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

二、计算题类型:

1、需求价格弹性及总收益的计算:做自测练习P64第9题

例:某种商品原先的价格为1元,销售量为1000公斤,该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2.4,如果降价至0.8元一公斤,此时的销售量是多少?降价后总收益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加或减少了多少?

已知:P1=1元,Q1=1000公斤,Ed=-2.4,P2=0.8 元,求:(1)Q2=?(2)TR2-TR1=?

解:(1)根据公式:Ed=(Q2 – Q1)/ Q1/(P2-P1)/ P1

将己知代入上式,可得Q2=1480公斤

(2)TR2-TR1=P2·Q2-P1·Q1=0.8×1480-1×1000=184元

即降价后总收益增加了184元。

2、用支出法计算GDP:做自测练习P182第2题

3、MPC、MPS、乘数的计算:做自测练习P228-229第1、3、4题

4、商业银行创造货币量的计算:做自测练习P244第1题

5、失业率的计算:失业率是失业人口与劳动力的比例。计算公式: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做自测练习P184第7题)

三、问答题

1、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要求作图)

(1)引起变动的原因不同: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2)曲线表现不同: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作P32-33图形(可以联系实际考,题目比较灵活。例如相关商品:互补品、替代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变动,有关例题上课已经讲过,要求掌握)

2、用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解释“薄利多销”的原因:(1)总收益是指厂商出售一定量商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也就是销售量与价格的乘积。(2)“薄利多销”中的“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总收益。(3)只有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才能“薄利多销”。因为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来说,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从而销售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所以总收益会增加。(4)总收益的增加不一定等于利润的增加。在薄利多销的情况下,企业应使价格的降低不仅能增加总收益,而且还能增加利润。(可以联系实际考)

3、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见自测练习P82第3题

4、等产量线的含义与特征:见自测练习P99第9题

5、作图说明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参考自测练习P117第7题

6、运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宏观经济:理解掌握教材P297-299三个例子(答案参考自测练习P216第8、9、10题。(可以联系实际考,题目比较灵活。例如:居民购买住房支出增加即投资增加,会引起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又例:中东局势动荡,石油减产引起油价上升,从而成本增加,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有关例题上课已经讲过,要求掌握)

7、用IS—LM模型说明财政政策(自发总支出、投资变动)或货币政策(货币量变动)对利率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见自测练习P247第6、7题

8、财政政策及其运用:见自测练习P277第2题

行政领导学期末复习指导 篇5

一、考核方式

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

二、命题依据

本课程期末考试以本课程教学大纲、考核说明和文字主教材《领导学基础》(李成言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为命题依据。

三、期末考试试题类型及分数比例1.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2.试题采用五种形式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4,共20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0,共10分;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5,共10分;简答题(含辨析题)———每小题10分×2,共20分;

论述题(含案例分析)——每小题20分×2,共40分。

3.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成绩满分为100分。

四、答题要求

(一)名词解释名词解释,一般来讲只答基本定义即可,不必阐释、论述、举例说明。

完成的作业名词解释题中存在的问题:名词解释题不注意审题、答题不规范,过于繁杂,如:1.矩阵式——有同学答: 矩阵式组织结构是指在组织结构上把既有按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产品(项目)划分的横向领导关系的结构。优点是:机动、灵活,可随项目的开发与结束进行组织或解散;由于这种结构是根据项目组织的,任务清楚,目的明确,各方面有专长的人都是有备而来。因此在新的工作小组里,能沟通、融合,能把自己的工作同整体工作联系在一起,为攻克难关,解决问题而献计献策,由于从各方面抽调来的人员有信任感、荣誉感,使他们增加了责任感,激发了工作热情,促进了项目的实现;它还加强了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和信息交流,克服了直线职能结构中各部门互相脱节的现象。缺点是: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大于权力,因为参加项目的人员都来自不同部门,隶属关系仍在原单位,只是为“会战”而来,所以项目负责人对他们管理困难,没有足够的激励手段与惩治手段,这种人员上的双重管理是矩阵结构的先天缺陷;由于项目组成人员来自各个职能部门,当任务完成以后,仍要回原单位,因而容易产生临时观念,对工作有一定影响。

正确答案:矩阵式组织结构是一种在混合式领导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按照数学上的矩形方阵原理建立起来的领导体制,又称“规划—目标”结构形式。

2.文化生态学——

有同学答:文化生态学是就一个社会适应其环境的过程进行研究。它的主要问题是要确定这些适应是否引起内部的社会变迁或进化变革。但是,它还结合变革的其它过程来分析这些适应。这一方法要求对社会和社会机构之间以及它们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进行考察。文化生态学与对社会现象进行生态学研究的其它方法有区别,但并不排斥它们。这些方法把它们的特殊问题一比如聚落形态、农业发展和土地利用——置于一定地理区域内复杂互动现象的广阔背景下来看待。解释的系统陈述(explanatory formulation)甚至包括与社会现象相关并反过来影响社会适应的疾病发生率。生态学的这种现代概念很大程度地取代了诸如“都市”、正确答案:文化生态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环境及其关系的学科。其主要观点是:强调物质环境的作用是不同文化的风俗、行为和生活方式的一个有力的决定因素。

(二)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是属于客观性试题,答案是惟一的、固定的。

这种题型是提出一个问题来,然后再提供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备选答案是正确的,要求考生把正确的答案选出来。答单项选择题不需要死记硬背,或熟悉内容,或明白原理,或分析推敲,都可能找到正确答案。很多单项选择题是针对教材上的原话而命的题,如果对教材读得很熟,一下子就能准确无误地选出正确答案。如果一时把握不准,就需要进行分析、推敲、比较、排除,最后一般也能找到正确答案。

如:领导具有双重属性,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B)。P13B.社会属性

(三)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也是属于客观性试题,答案是惟一的、固定的。

多项选择题的难度要大于单项选择题。这种题型是提出一个问题来,备选答案一般是五个,而且不止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具体到每一个小题上,正确答案至少有两个,也可能是三个四个,最多时五个答案全部都是正确的。答题要求规定: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该题均无分,这显然增加了答题的难度。多项选择题的数量没有单项选择题那么多,每小题一般是2分,因而在卷面总分中占的比例不大。做多项选择题,也要根据对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和深入理解,如能靠记忆回答当然很好,如未能准确记忆,采取比较法、排除法一一甄别,切忌凭猜测、靠感觉答题。

如:中国古代领导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主要包括(ABD)。P22A.信民 B.富民D.教民

完成的作业选择题中存在的问题:不认真看题,只是死记硬背ABCD,不看内容

如:领导权变理论:就是有关领导者在不同的领导环境因素条件下,如何选取相应得领导方式,最终实现理想的领导效果的理论。P27

(四)简答题(含辨析题)1.简答题:一般的简答题,只要把相关的要点答好,说清楚就可以了(简明扼要回答即可),不需要展开论述。如:简述中国古代领导思想的主要流派及其基本观点。P21—22(1)儒家。儒家反对一味以刑杀治国,主张“德治”和“仁政”维护政治统治。(2)道家。道家的政治思想是无而治,主张“齐物论”和“道法自然”,认为从“道”的观点看,万物一体,无是无非。

(3)法家。法家主张“法治”、刑治、霸道。其核心是依靠严刑峻法以力服人。

(4)兵家。兵家以谋略著称。

完成的作业简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不必要的展开

如:简述我国领导体制的演变历程答:①1949—1956年,为领导体制的基本确立阶段。这是从分散的根据地政权到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央集中领导的领导体制。②1956—1966年,为领导体制的探索与调整并走向集权化阶段。党的一元化领导逐步发展为集权化的领导模式。③1966—1976年,为领导体制的混乱与畸形阶段。④1976年至今,为领导体制的改革发展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党在社会主义时期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领导体制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邓小平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的重要讲话,是指导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党的十二大、十三大为改革领导体制确定了目标、原则、方法和步骤。这一阶段领导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党政领导实行分任制,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的一部分成员不再兼任政府的主要负责工作;地方各级党委的第一书记一般不再兼任政府的主要负责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和企事定单位开始试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确定行政会议为政府机关和各企事业单位集体决策的组织形式;恢复行政领导的监督体系,重新设立国家监察部;规定党必须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进行了机构的精简合并与城市机构的改革试点;调整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给地方和企业更多的自主权;在农村,废除了政社合一模式,建立乡镇政权等。这一阶段领导体制改革和发展,带来了国家的经济繁荣与政治稳定。

参考答案:中国的领导体制演变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1949—1956年,为领导体制的基本确立阶段。这是从分散的根据地政权到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央集中领导的领导体制阶段;(2)1956-1966年,为领导体制的探索与调整并走向集权化阶段;(3)1966年-1976年,为领导体制的混乱与畸形阶段;(4)1976年至今,为领导体制的改革发展阶段。

2.辩析题:大家在答题的时候需要把握两点:一是要把判断结果写清楚,也就是判断对错;二是要进行客观、辩证和全面的分析,对于错误的观点要分析它错在何处、反映出对哪些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存在问题、以及如何修正等等,对于正确的观点也要把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简要地阐释一下。

如:领导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因此领导素质只有后天性特征。P150(第五章)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领导素质具有先天性与后天性的特征。先天性是指领导素质的基础是遗传,从生理到气质、秉性、智力等心理素质都有遗传,这些与生俱来的素质条件构成领导素质的先天性特征。后天性是指领导素质主要是后天学习实践锻炼的结果,即由有需要、有目的的培养而来,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强化和发展的各方面素质,主要是思想到的素质、社会能力素质等。

完成的作业辩析题中存在的问题:不判断,不解释。

如:领导权力只能用权力进行制约。

学生答:此种制约机制是民主社会所独有的一项治国战略。它的主要涵义是,在正确理解权利与权力关系的基础上,恰当地配置权利,以使它能够起到一种限制、阻遏权力之滥用的作用。以公民权利制约政府权力这一机制的实质是使公民成为监督政府的力量。

正确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对领导权力进行制约,单靠某一种制约方式,都可能给权力拥有者留下滥用权力的空间,从而以权谋私,产生权力腐败。对于领导权力的制约应该是与领导权力同生并存的,是由权力自身的特性决定的。而要对领导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就必须建立完善合理的制约机制,除了以权力制约权力这种权力制约机制外,还应有以道德制约权力的道德制约机制,以及以权利制约权力的权利制约机制。而且这三种制约机制应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作用,才能真正达到有效制约权力的目的。

(五)论述题(含案例分析)

(一)论述题

重在考察考生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观点正确,紧扣题意,联系实际,分析恰当。与简答题相比,要求回答的内容较复杂,除了要点正确、不能少,还要展开论述,否则不得论述分(我们的复习资料中有些论述题答案很多都是要点,同学们在回答是要适当展开)。如:1.结合WTO的要求,试述我国领导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前景。面对WTO规则的运作,对中国领导体制进行改革,使其适应并融入国际经济大潮,从而解决领导体制的滞后性,实现政府自身管理改革的目标:精干,高效,公正,廉洁,是中国入世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为此,我国必须在以下方面努力:

1、实现领导权力划分的科学化;

2、建立与WTO规则对接的政府法律体系,严格依法行政;

3、推行政务公开,健全监督机制;

4、加快政府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进程;

5、改进公共服务方式;

6、按照国际市场经济通行规则,改进行政审批制度;

7、加强公务员培训,努力树立良好的政府领导形象。(需要将要点展开论述)

2.试述如何对领导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P66—70(第二章中领导权力制约机制的建设问题)

对于领导权力的制约应该是与领导权力同生并存的,这是由权力自身的特性决定的。要对领导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就必须建立完善合理的制约机制。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的建设:

(1)权力制约机制: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核心是分权,并使不同的权力机构之间形成一种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以权力监督权力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一是由一种高级的权力监督低级的权力;二是平行权力层级之间的监督与制约。以权力制约权力这一种机制可以存在于民主社会,也可以存在于专制社会,不过在两种社会中的分权制度和保障目的有所不同。

(2)道德制约机制:以道德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这一机制的涵义是通过学习和教育的方法使社会或统治阶级对政府官员的要求内化为他们的道德信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培养他们勤政廉政为统治利益或公共利益服务的意识和品质,使他们能够自觉的以内心的道德力量抵制外在的不良诱惑,自觉严格要求自己,行使好手中的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侧重于事先预防,期望将问题解决在可能出现之前。

(3)权利制约机制:以权利制约权力此种机制是民主社会所独有的一项治国战略。他的主要涵义是,在正确理解权利与权力关系的基础上,恰当地配置权利,以使它能够起到一种限制、阻止权力滥用的作用。以公民权利制约政府权力这一机制实质是公民成为监督政府的力量。以权力制约权力和以道德制约权力,这两种机制都属于统治体系的内部监督。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机制意在使公共权力内部的机构和官员实行相互的监督与制约,以道德制约权力的机制在于培养官员的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能力。而以权利制约权力这一机制所要建立的是被统治者对于统治者的监督这是一种体现民主性质、与公民的民主地位相称的监督与制约。但是民主社会中这三种机制是可以相互并存、相辅相成的。舆论监督是以权利制约权力这一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民主性质的监督。

(二)案例分析题

考察的是同学们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是对大家学习能力的综合测评,难度是比较大的。不过,大家也不必太紧张,不管案例的形式和内容如何多变,它所考察的理论一定不会超出课本的范围。大家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认真审题、积极思考,是完全可以做好案例分析题。大家在答题的时候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认真阅读和研究案例;(2)结合案例内容,提炼相关的理论知识;(3)在分析时力求全面、深刻,结合案例内容进行理论分析,既不要脱离理论、只谈案例本身,也不要就理论谈理论、脱离案例内容。

案例分析:某县为了搞活经济,县委县政府结合本县实际寻找农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经过调查分析认为,该县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山地面积广阔,共有山地面积366万亩,占总面积的72%,而且劳动力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广阔,如果开发利用,办农业和多种经济基地,农村经济就会有一个大发展,这是农村经济一股潜在的强大劲流。在此基础上,他们召开了两个会:一是智囊研究人员、咨询参谋人员会;二是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专家、学者参加的会议。通过这两个会议,对全县农业企业的现状、山地开发的潜力及其可行性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和详细的分析论证。井组织专门班子,以国土规划和农业区划成果为依据,拟定几个开发山区的方案,供县委县政府选择;最后,县委县政府领导在综合比较各种方案的基础上,作出“开发山地资源,兴办农业企业,建立商品基地”的决策。同时组织专门班子制定出全县开发山地资源的总体规划,并且准备分阶段实施该规划。决策方案制定后,县委县政府立即将方案付诸实施。一方面多渠道筹措山地开发资金,并实行各种优惠政策,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组织专门人员具体管理山地开发工作。由于该县决策正确,措施得力,因而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县委县政府为什么能制定出正确的政策?

(相关的理论知识:领导决策的程序问题:发现问题;确立目标;拟定方案;分析、评估与优选;慎重实施;追踪决策等。这个问题在教材第七章领导战略与决策,第三节领导决策的程序与方法中的第一个问题中讲述。)

案例分析县委县政府能够制定出正确的政策,是因为他们在制定政策时,形成了一套严谨的科学步骤,从而决策有序,政策制定合理。首先县委县政府对全县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人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正确的行政目标;其次在确立目标后,又召开各方面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反复分析和论证了实现上述目标的各种方案,为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最后,县委县政府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确定了具体政策,而且立即组织实施,因而获得成功。(论述题要点,均须展开论述,只答要点,酌情减分)

五、上述各种题型,会不会一题多用?有很多题型的变化?比如说,它既能做名词解释,又能做简答题。

这种情况是存在的。同一个知识点,可以从不同角度、采取多种方式来考察,自然会出现大家所说的“一题多用”的现象。但是不管题型如何变化,所考核的基本内容是不变的。所以,只要大家认真复习教材,掌握基本内容,明确题目要求,再了解一些答题的技巧和方法,相信一定能“以不变应万变”,对各种题型都能从容应对。

关于考试题型,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大家去认真领会。

六、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期末考试复习的参考资料,除了教材,主要是中央电大《领导学基础的期末复习指导》,同学们可以多看看,有什么问题,还可以随时提出,老师会尽可能地给予解答。

七、记忆方法为了使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向同学们介绍一些记忆方法。

(1)关键词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要记忆的内容很多,很难一字一句都记住,这就需要提炼出关键词,记忆少量关键词要比记忆长篇大论的内容容易得多,但只要记住了这些关键词,就很容易回忆起相关内容。

(2)提纲网络记忆法即古人所说的“提要钩玄”,亦即我们平常讲的“提纲挈领法”,就是将主要内容编成提纲进行记忆。零散的知识,不便于记忆,要是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它条理化,象用线把珍珠穿起来一样,就好记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各种各样的,不仅有纵的联系,也有横的联系。因此在记忆的时候,不仅要善于穿珠,还要善于把知识编织成网。运用这种方法,对提高记忆效率有很大促进作用。

(3)图表记忆法记忆的材料越多,巩固就越困难,很容易张冠李戴,混淆概念。这时就要进行逻辑加工,将一些学习材料画成图表,使人一目了然,这样就易于记忆了。

(4)卡片记忆法将学习内容作成卡片,便于分类选取和携带,便于随时拿在手中进行记忆。

(5)争论、提问记忆法对需要记忆的材料,大家通过争论和互相提问,加深印象,帮助巩固记忆。尤其是在考试前,同学之间互相提问,收效更大。在学习小组活动时很适合采用这种方法。

(6)睡眠记忆法学习后马上睡眠会获得良好的记忆效果,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回忆一下白天或前一段时间复习的材料,然后睡觉,第二天起来也会获得清晰的记忆,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会遗忘的。这是因为临睡前记忆或回忆学习材料仅受前摄抑制〈即前干扰〉的影响而无倒摄抑制〈即后干扰〉的影响。实验表明,睡眠后的记忆力比醒着不睡时的记忆力强。

(7)复习巩固记忆法记忆的最大问题是遗忘。为了避免或减少遗忘,经常复习,对已经记忆的内容加以巩固是很有必要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8)变换环境记忆法当脑海里仿佛出现了强烈的反抗性,无论什么材料或事物一到脑子里就立刻被弹了出来,什么材料和事物也记不进去的时候,可以变换一下环境,比如从室内到室外,从教室到树林,由于环境的改变,头脑就会由纷乱中恢复过来,重新开始顺利地记忆。再者,改变环境之后进行记忆,也会有助于事后的想出,如果你考试时,一时想不出记忆的内容,但若能先想出在什么地方记住的,就可能引发出那些记忆的内容来。如果你是在开夜车强记,很难变换环境,那么你就换换姿势、换换用具等,即使是微小的变换,对你的记忆也会有所影响的。望同学们全面复习,重点掌握;

远程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 篇6

答:贡献: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史上第一次从一切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指出它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指出政治经济学所咬牙久的不是物,而是被物掩盖着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指出生产关系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遵循着不依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表现为一种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面论证和彻底发展了劳动价值论,特别是马克思对劳动二重性的揭示,使价值本质得到了阐明。

特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在经济理论上的表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的本质区别就是在他能够坚持无产阶级的性质的同时,科学的揭示客观经济规律,从而实现阶级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质就是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客观经济规律并运用这一科学认识为人民大众谋利益。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16)

1、生产力,是人们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生产出人们所需要的物质财富的能力。

2、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结成的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包括生产(指直接的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在内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系列关系的总和。

3、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是贯穿人类各个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

认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首先应当认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1)、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即一定的生产力要求有与之相对应的生产关系。

(2)、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即生产力的发展会要求和引起生产关系的或迟或早的相应改变。

因此,从总体上看,从社会生产的历史发中看,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有能动的反作用,甚至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可以局部地和暂时地转化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

(1)、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和生产力发展时,它就解放生产力和促进生产力发展。

(2)、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状况和生产力发展时,它就束缚和阻碍生产力发展。

一旦生产关系已经明显地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发展时,生产关系的变革就成为解决矛盾的焦点,生产关系的合理变革将重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但这种生产关系变革的任务也是由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提出来的。归根结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也是以生产力的决定作用为前提的。

4、因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贯穿人类社会一切形态和每一社会形态各个发展阶段的最基本的经济规律。评判生产关系的先进与落后归根结底是看其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指导(20)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就相应减少,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其不利影响表现为:

(1)、它会引起人们实际收入的下降。

(2)、会诱发成本、价格轮番上涨,严重的通货膨胀会冲击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激化社会矛盾。

2、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正好相反的现象。它是指一般商品与劳务的供给超过需求,货币数量相对于商品和劳务较少,使货币价值高估,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

其不利影响表现为:

(1)、长时间的通货紧缩会破坏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相对价格结构,使市场价格信号失真,影响了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2)、持续性通货紧缩会降低微观经济的效率。

3、价值规律。指导(22)

:价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交换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功能和作用,概括来说有:

1、资源配置功能;

2、利益驱动功能;

3、优胜劣汰功能;

4、收入分配功能。

4、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74)

:剩余价值规律是指: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设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剩余价值规律之所以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原因是:

1、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生产。

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3、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灭亡。

5、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指导(33)

:资本主义工资在现象上是工人劳动的报酬,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但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但工资的形式好像工人的所有劳动都有报酬,掩盖了资本占有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剥削的实质,这是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造成的。

6、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新书(53)

:商品流通形式:商品--货币—商品,即W—G—W;资本流通形式是:货币—商品—货币,即G—W—G/。两个公司的形式、内容和目的都存在区别。前者从形式上看是先卖后买,从内容上看是两种不同商品的交换,货币充当交易媒介,从交易目的上看是为了取得商品的实用价值;后者从形式上看是先买后卖,从内容上看是用货币换回更多的货币,货币充当价值增值的手段,交换的目的不是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使价值增值。

7、资本积累与资本集中。(90)(96)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增大资本,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集中就是若干较小的资本合并成较大的资本。它可以通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来实现,或者由原来分散的资本联合起来组成新的更大的资本。

8、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工人就业的影响。(97)

:从一般意义上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技术进步的结果,技术进步造成了对劳动力的节约。因此,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意味着在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比重日益增加,而可变资本所占比重相对地减少。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是由中资本的大小所决定,而是由其中可变资本的大小决定的。因此,可变资本在社会资本中所占比重相对减少时,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就会相对地减少。

9、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过程和条件。(105)

产业资本循环就是指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并相应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增值,又回到原出发点的运动过程。形式: 货币资本循环:G———W„„P„„W/———G/

生产资本循环:P„„W/————G/————W„„P

商品资本循环:W————G/————W„„P„„W/

条件:

1、空间上的并存性;

2、时间上的继起性

10、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指导(58)

答: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实现条件:第一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的总和等于第二部类可变资本价值。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剩余价值(m)。

实现条件:(1)第一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的总和大于第二部类可变资本价值。:

Ⅰ(v+m)=Ⅱc

1Ⅰ(v+m)›Ⅱc ; ○2Ⅱ(c+v+m)›Ⅰ(v+前提条件:○m

x)+Ⅱ(v+m

x)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Ⅰ(v+Δv+m

x)=Ⅱ(c+Δc)

11、危机和再生产周期在当代的特点。(130)

答:

1、再生产的周期是各阶段的特征不如战前明显,各阶段间的起伏波动较小,界限不清。

2、在生产的周期缩短,危及次数频繁,危及阶段持续时间缩短,危机的程度引起的社会震荡不如战前严重。

3、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相结合。

12、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指导(38)

答:当剩余价值被资本家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的心态。由于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周转速度不同,同联资本投资于不同部门的利润率就有差别,但资本追求价值增值的本性要求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因此,投资于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为了取得有力的投资场所和获得较高的利润率,彼此之间必须展开激烈的竞争。竞争的主要方式是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资本在各生产部门间的转移引起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这种转移一直持续到不同部门间的利润率大概相等,即形成平均利润率时止。平均利润率是社会总剩余价值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不再按照成本价格加剩余价值的价格出售,而是按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出售,形成生产价格。

13、实际资本和虚拟资本的区别。(148)

答:从质上来看,实际资本有价值,而且在再生产过程中实际履行着资本资本的职能。虚拟资本本身无价值,在再生产步伐会现实的作用,它只不过是一种资本所有权证书。从量上来看,首先,虚拟资本总量是大于实际资本的总量。其次,虚拟资本的变化与实际资本的数量变化并不直接相关。第三、虚拟资本的增长速度将存在快与实际资本增长速度的趋势。

14、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区别。()

15、垄断条件下的竞争。(166)

答: 龙杜斯在自由竞争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它并不消除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在垄断条件下,竞争仍然具有必然性。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

2、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4、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新特点:

1、竞争的主体和目标不同;

2、竞争的手段不同;

3、竞争的范围不同;竞争的后果不同。

16、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175)

答: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的必然结果,具有深刻的社会经济愿意和理论基础。主要原因有:

1、第三次科技革命导致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与私人垄断资本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加深,从而使垄断资本主义的国家不得不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范围承担起对社会经济的调节和干预的责任,以缓和生产力的社会性与私人垄断之间的矛盾。

2、市场机制的司令以及经济危机的频繁暴发,是资本主义经济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也显示了仅仅依靠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运行的局限性;从而,客观上要求运行国家调节机制这只“看得见的手”来调节和干预经济,减缓经济危机的破坏作用。

3、二战后,国际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是人类;私人垄断资本为了开拓更有力的国际市场,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中的占有份额,需要借助国家的支持和干预,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能力。

4、凯恩斯主义为各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提供了理论基础。新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

1、科技革命诱发生产的迅速扩大与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

2、生产社会哈发展要求社会商场的比例性与私人资本生产逐利性的矛盾;

3、社会再生产对投资规模的巨大需求与私人资本有限性的矛盾。

17、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宏观调整的手段、方法及影响(作用)。(181)

答:手段:

1、财政手段: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权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工具,通过财政把部分国民收入集中起来进行再分配,可以影响资源的使用发现和个人的收入分配格局,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包括财政的收入政策和财政的支出政策两方面内容。

2、货币金融政策:利用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率水平和投资等,最终实现调节社会再生产总过程的比例关系的目的。主要通过改变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方法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

3、收入调节政策:调控工资和物价,目的在于避免工资和物价的螺旋式上升以及调节收入分配格局。手段有:立法、规定工资增长幅度和收入税物价的变动而变动。

4、国家计划调节:目的在于缓和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协调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和国民经济关系,以促进经济增长。

5、行政和立法手段:通过国家行政部门实施,包括许可证管理、价格管理等。法律手段是借助国家力量,以法律形式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的方法。

6、社会福利政策: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产力无限扩大和人民群众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同时,适应了高度的生产社会化的要求,促进了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社会化,从而保证提供了一批适应物质技术要求的较高素质的劳动力,满足了垄断资本发展的需要。

1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183)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二重作用:

促进作用:

1、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需求突破了世人垄断资本的局限,拓宽了市场容量,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较为宽松的环境;

3、国家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和“国民经济计划化”,在一定程度上一直了社会再生产所固有的无政府的状态,缓和了经济危机的波动幅度和破坏程度。

阻碍作用:

1、技术进步的停滞日益严重,造成了生产力的巨大浪费。

2、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也出现了停滞的趋势。

19、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191)

答:国际分工、生厂的国际专业化和世界市场的相互促进,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推动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1、国际分工是各国的国际联系和协作日益密切。生产的国际化把各个国家都纳入了国家生产“流水线”之中,各个国家通过厂家国际深产的冯巩、协作和国际交流,不仅能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发挥自身优势,还能利用外国资源和技术,促使生产要素的合理有效的组合,趋利避害,达到发展本国经济的目的,从而促进各国经济生活走向一体化的进程。

2、各国经济通过国际市场的中介作用而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一国经济增长或衰退都会影响别的国家,进而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形势这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在世纪转换之际变得更加全面和深刻。由于现代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和先进的通讯技术、电脑网络的推波助澜,使得全球各地的联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越来越密切,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的程度越来越深。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在20世纪末已经形成为一种客观的不可阻挡的趋势和潮流。

20、跨国公司发展的原因。指导(59)

答:跨国公司是国内垄断向国外延伸的必然产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过剩”资本的膨胀急需向外扩张;跨国公司可以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降低成本;跨国公司有条件组织世界范围内的技术开发协作并充分地利用这些技术成果;跨国公司可以避开贸易壁垒,争夺国际市场,提高资本剥削率;发展中国家还需要吸收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跨国公司扶持。

21、国际经济调节产生的原因和调节方式。(200)

答:原因主要有:

1、经济生活的国际化和垄断资本所有制的矛盾;

2、垄断资本的国际化要求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协调发展;为了维护整个资本主义体系的共同利益,各发达资本主

义国家也需要来联合起来进行经济协调。

调节方式:

1、通过建立国际经济组织就某一领域进行全球性协调;

2、通过政府间的定期会议或不定期的首脑、部长国会晤来协调各国的经济政策以解决共同面临的经济问题。

3、在某些具体经济领域通过一定的政府间协定来调节国际经济矛盾;

4、组建区域性经济集团,协调地区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与矛盾,这是一种高级形式的国际经济调节。

22、当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的特点及本质。(213)

答: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是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斗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依赖表现在: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赖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巨大市场;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赖发展中国家提供原料和燃料;

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赖发展中国家的劳务输出和各种专业人才;

4、发展展中国家人染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投资场所和资本积累的场所。

发展中国家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依赖也是非常明显的:

1、发展国家经济发展的资金依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输出;

2、发展中国家需要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3、发达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市场,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的主要市场在发达国家。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经济关系上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对立斗争与局面,在想象上表现为不同生产力发展程度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但从本质上看,则反映了发达国家垄断资产阶级与发展中国家广大人民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的经济利害关系。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不平等的经济关系,就必须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彻底废除旧的国际经济秩序。

23、联系十六大报告内容,分析现实问题。指导(74)(79:

4、6)

答:最早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一名词的是—蒙克莱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生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时期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是—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古典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包括社会生产过程如下环节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人们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就应该—认识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规律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从根本上决定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的社会性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在于它—正确而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能不断地经受着实践的检验、随实践的发展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身、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之

一、善拼的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必须通过交换才能表现自身的形态、又具体劳动创造

交换价值是—两种使用价值相交换时量的关系或比例、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时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是由以简单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与生产该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价值尺度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

一、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内在尺度、可以只是现实的货币 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是—与使用价值成正比、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正比、与一定时间内的商品价值总量无关

资本总公式形式上的矛盾—价值增值与价值规律客观要求的矛盾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于普通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被使用时,能创造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延长工人工作日实现的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于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 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价值中,既是新创造价值的一部分,又是生产组成成本的是—v可变资本价值

一般地说,剩余价值率总是—大于利润率

商业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销售,实现其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商业资本参与利润平均化后,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产业资本总额加商业资本总额的比例

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包括—利息和企业利润 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使—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

两块面积和肥沃程度相同的土地,一块离市场较近,一块离市场较远,租用前者必须多交一定地租,它属于—级差地租Ⅰ

垄断利润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垄断价格实现的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资本主义垄断阶段—垄断和竞争并存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国家—与私人垄断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迅速而持续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的结果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规律作用的结果 产业资本在资本循环中采取的职能形式—货币资本、商品资本、生产资本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预付资本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

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度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表现为—年剩余价值量的增加、年剩余价值律的提高

固定资本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主要包括—由于使用发生的损耗、由于自然力作用发生的损耗、由于劳动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引起的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由于科技进步使原有机器经济效能相对降低而引起的贬值

社会资本的运动—必须包含一般商品的流通

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或社会总产品补偿问题,包括—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经济危机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已存在可能性,但不能转化为现实性,原因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生产规模小,商品数量不多、商品交换范围不广,市场联系不紧密 金融寡头对国民经济垄断的实现方式主要是—“参与制”

资本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建立的主要途径是—政府直接投资兴办

属于国家间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有—实行“国有化”

资本国际化的职能形式有—改变税率、调整税种和税收起征点、调整信贷规模、“经济计划化”

资本国际化的过程主要借助的形式有—货币资本国际化、生产资本国际化、商品资本国际化 战后资本国际化的重要组织形式是—政府间的融资、国际银行间的融资、国际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本质是—追逐高额垄断利润,在经济上分割世界 战后资本国际化的重要组织形式是—跨国公司

行政组织学期末复习指导 篇7

考试提示:

《行政组织学》的全部考试范围都在《行政组织学期末复习指导》,题型分别为:名词解释20分、单项选择题10分、多项选择题10分、简答题20分、论述题40分。闭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各章名词解释及其答案:

第一章 行政组织学导论

1、组织

组织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之中,由一定要素组成的,为了达成一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并随着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而自求适应和调整,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一个开放系统。

2、行政组织

行政组织就是指为推行国家公共行政事务而依法建立起来的各种行政机关的统称。

3、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4、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

5、团体意识

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在思想上、认识上、感情上和行为上拥有共同一致的价值观。团体意识是维系组织存在与发展的灵魂。

第二章 组织理论的发展

1、霍桑实验

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乔治·梅奥、罗斯利斯伯格。他们的学说是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初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实验的,因而得名霍桑试验。霍桑试验从1924年开始到1932年结束,历时8年,经过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群体行为、员工态度、工作士气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一系列的实验,他们发现并证明,人们 的生产效率不仅仅取决于人的生理方面、物理方面的因素,而且更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2、“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创立的。他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对人的行为和动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人的动机是由需要决定的,这些需要按照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可以划分为5个基本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只有满足了人低层次的需求后,人才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在管理中,应从满足员工不同的需求入手,以激励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3、帕森斯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帕森斯对社会生活中的组织现象有其独特的研究,他认为,所有社会组织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系统,每个大的社会系统下面又分有若干小的社会系统,整个社会则是一个最大的社会系统。社会系统在本质上是由组织成员的行为或行为关系所构成,因此,在研究组织时,应重点研究这些行为活动及角色关系。帕森斯认为,各种社会组织都面临适应、目标达成、内部整合和模式维持等四个基本的问题,组织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可通过决策阶层、管理阶层和技术阶层去完成。

4、“成熟-不成熟理论”

阿吉里斯创立的。他在《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指出,组织中的人性是发展的,它们会经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但是,这一过程仅仅靠正式的组织是难以完成的,这就需要管理者吸收工人参与,采取以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使工人具有多种工作经历,进行角色体验,强化工人的责任,依靠工人的自我管理。

5、棱柱模式理论

美国当代著名的行政学家里格斯创立的。“棱柱模式理论”是将社会形态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农业社会、棱柱社会、工业社会,然后分别比较各自的特征以及社会环境对行政制度的影响。里格斯说的农业社会相似于传统社会,工业社会相当于现代社会,棱柱社会则为过渡社会。棱柱社会概念的提出,既是里格斯的重要贡献,也是里格斯的理论特色。

第三章 行政环境的组织与管理

1、组织环境

组织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可能对组织的总体或局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 所有要素。

2、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指的是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3、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是指组织界限之外与组织内个体决策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4、行政组织的环境分析

行政组织的环境分析,就是组织管理者对组织的环境进行研究,感知和了解环境及其变化,从而制定相应的策略,适应环境的变化,乃至最终有效地创造有利于组织发展的环境的过程。

第四章 行政组织的结构与设计

1、行政组织结构

行政组织结构就是行政组织内部各构成部分或各个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模式。

2、行政组织结构的层级化

行政组织结构的层级化就是将行政组织系统纵向划分为若干个层级,每一层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辖范围和管理权限从高到低逐级缩小。

3、行政组织结构的分部化

行政组织结构的分部化就是将行政组织按照不同的功能、活动范围横向划分为若干个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性质不同,但行政地位、管辖范围和权限是平行和相同的。

4、组织的“显结构”

组织的“显结构”是指构成组织结构的外在因素的集合。

5、组织的“潜结构”

我们把组织当中人的目标价值、观念、态度、气质、情感等方面的相互关系称之为组织的“潜结构”或“潜结构”因素。

6、管理层次

管理层次为组织系统中纵向划分的管理层级的数额。

7、管理幅度

管理幅度为一领导机关或管理人员能够直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下属人员或单位的数目。

8、集权式组织结构

集权式组织结构就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机关的事权由本机关自行负责处理,不 设置或授权下级或派出机关的组织结构体系;或者上级机关或单位完全掌握组织的决策权和控制权,下级或派出机关处理事务须完全秉承上级或中枢机关的意志的组织结构体系。

9、分权式组织结构

分权式组织结构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之中,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或使命,将设置不同的上下层级机关,使其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自主的处理事务;或者为适应各地区的需要,分别在各地设立有独立法人地位、有处理其事务的全权,并不受上级机关指挥与监督的组织结构体系。

10、组织结构设计

组织结构设计是指组织管理者根据组织内外环境因素,规划、选择、建立一种适合本组织自身特点的、结构优良、功能齐全、运转灵活的组织结构的过程或活动。

第五章 中国行政组织结构

1、总理负责制

总理负责制是指总理对国务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具有最后决策权,并对这些决定以及其所领导的全部工作负全面责任。

2、村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第六章

行政组织的社会心理与管理

1、群体

群体是指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的,通过一定的社会互动关系而集合起来的,进行共同活动的人们的集合体。

2、群体归属意识

群体归属意识是个体自觉地归属于所参加群体的一种情感。有了这种情感,个体就会以这个群体规范为准则而活动,自觉地维护这个群体的利益,并与群体内的其他成员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表现出相同的情感、一致的行为以及所属群体的特点和准则。

3、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程度和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

4、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所确定的行为标准。群体规范主要有风俗、文化、语言、舆论、公约、时尚等行为规范及各种不同的价值标准。

第七章 行政组织中的领导

1、领导

领导是指引和影响个人、群体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目标的行动过程。

2、行政组织领导

行政组织领导就是指行政组织中的领导者依法运用国家公共权力,通过决策、指挥、组织、协调、监督、控制等方式,引导和影响所属成员达成公共目标的活动过程。

3、领导影响力

领导影响力就是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有效改变和影响他人心理和行为的一种能力或力量。

4、权力性影响力

权力性影响力又称为强制性影响力,它主要源于法律、职位、习惯和武力等等。权力性影响力对人的影响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它是通过外推力的方式发挥其作用。

5、非权力性影响力

非权力性影响力也称非强制性影响力,它主要来源于领导者个人的人格魅力,来源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相互感召和相互信赖。

第八章 行政组织中的决策

1、行政组织决策

行政组织决策是指行政组织系统为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就面临所要解决的行政问题而制定和选择活动方案,做出各种决定的过程。

2、行政组织决策的程序

行政组织决策的程序是指行政组织在决策过程中所必须经过和遵循的工作次序和工作步骤。

3、组织决策科学化

组织决策科学化是指决策者及其他参与者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及方法特别是行政决策的理论和方法,并采用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进行决策。

4、行政组织决策体制

行政组织决策体制就是指进行行政组织决策的体系,它是用制度形式固定了的承担行 政组织决策任务的机构、人员设置、职权划分以及运行关系的模式。

第九章 行政组织中的冲突管理

1、冲突

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之间,由于目标、各自的特点和利益的不同,所产生的对立态度或行为。

2、工作冲突

当人群和部门之间在工作上相互依赖或密切相关而出现职责分歧和工作矛盾时,就可能产生工作冲突。

3、直线/职能冲突

直线/职能冲突主要发生在任务单位与职能部门间的冲突,焦点常在资源分配上或职能部门干预任务系统的决策方面。

4、仲裁解决法

仲裁解决法是指当冲突发生以后,通过协商已无法解决时,这就需要第三者或较高阶层的专家、领导出面调解,通过仲裁,使冲突得到解决。

第十章 行政组织的沟通

1、组织沟通

组织沟通是指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上下级之间凭借一定的媒介和通道传递思想、情感、观点和交流情报、信息,以期达到相互了解、相互支持、实现组织和谐有序发展的行为和过程。

2、正式沟通

正式沟通是指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3、非正式沟通

非正式沟通是指正式沟通渠道以外的信息交流和传递,它不受组织监控,自由选择沟通渠道。

4、单向沟通

单向沟通是指在沟通时,一方只发送信息,另一方只接受信息,双方无论在语言和情感上都不要信息的反馈。

5、双向沟通

双向沟通是指信息的发讯者以协商、会谈、讨论的方式对受讯者发出信息之后,及时听取反馈意见,发送和反馈可进行多次,直到双方共同了解为止。

第十一章 行政组织学习

1、知识

知识是一种流动性质的综合体,其中包括结构化的经验、价值以及经过文字化的资讯;此外,也包含专家独特的见解,为新经验的评估、整合与资讯等提供架构。

2、学习

学习是一个使相对持久的变化在经验引起的潜在行为中发生的过程。

3、组织学习

组织学习是指组织成员不断获取知识、改善自身的行为、优化组织的体系,以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保持可持续生存和健康和谐发展的过程。

4、行政组织学习

行政组织学习以行政组织为主体,是指行政组织为应对环境变化,提高治理能力,进行的系统化、持续的集体学习过程,行政组织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不断获取知识,在组织内传递并创造出新知识,从而带来行为和组织绩效的多方面改善以及组织体系的不断完善。

5、单环学习

单环学习是将组织动作的结果与组织的策略和行为联系起来,并对策略和行为进行修正,以使组织绩效保持在组织规范与目标规定的范围内。而组织规范与目标本身则保持不变。

6、双环学习

双环学习是重新评价组织的本质、价值和基本假设。双环学习也被称为“变革型学习”。

7、三环学习

三环学习是指组织应该学习如何学习,并将之命名为再学习或次级学习。这是最深程度的学习。

第十二章

行政组织文化与管理

1、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心理意识、行为规范、活动准则和思维模式的总和。

2、行政组织文化

行政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行政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接受的,对组织及其成员具有持久影响力的行政价值观、行政意识、行政规范和行政思维模式的总和。

3、示范法

示范法即通过总结宣传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发挥党员和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表彰先进人物等方法,使行政组织文化成为组织成员行政行为的导向。

4、激励法

激励法即运用精神与物质的鼓励或者两者相结合的鼓励,通过开展评比、奖励、提口号、提目标、提要求等活动,给先进以荣誉、让先进得实惠,激发全体组织成员的事业进取心,促使他们主动努力工作,并把自身的行政工作成就建立在有利于国家、社会和组织发展的基础之上。与此同时,在生活方面关心他们,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第十三章 行政组织的绩效管理

1、绩效管理

行政组织绩效管理就是通过对行政组织绩效标准的设定、实施和对完成情况的评估、反馈来改进和优化管理。

2、标竿管理

标竿管理就是从分析本行业的标竿的行为着手,学习其成功的经验,以提高自身绩效的一种绩效管理方法。标竿管理最早由美国的施乐公司提出,现在已经成为企业和政府部门绩效管理的重要方法。

3、绩效评估

行政组织绩效评估就是用事先确定好的指标和标准来衡量绩效实践状况,以确定绩效实践水平的活动。

第十四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1、组织变革

组织变革是指组织系统为了适应内外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对组织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行调整,改变旧的管理模式,建立新的组织管理形态,以维系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并借此提高组织效能的一个过程或行为。

2、组织发展

组织发展是指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合理地设计组织的结构与体系,妥善地运用、调整组织的人力、物力、技术等资源,对组织管理的模式和人的行为实施变革,从而增进组织的有效性和活力、实现组织效能的一种过程。

3、工作再设计 工作再设计就是通过对工作进行重新调整和再设计,使工作更有趣并富有挑战性,以此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

4、斯坎隆制

斯坎隆制度是以它的创始人斯坎隆命名的一种管理制度。斯坎隆原是拉帕因梯钢铁厂的工会负责人(后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1938年该厂濒于破产。在斯坎隆的创议下,制定出劳资合作的管理办法,推行民主化的组织变革。他所提出的管理制度被许多工厂效仿,成为西方一种“民主化”的管理制度。

5、过程咨询

过程咨询就是用一系列的顾问活动,来帮助变革人员认识、了解和处理周围环境所发生的事件。

6、团队建设

团队建设就是依靠群体成员自己来提高群体效率的计划性活动,其目的在于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分析和处理群体内存在的问题,协调和改进群体内部的关系,发挥群体效率,提高组织效率。

7、敏感性训练

敏感性训练,又称敏感度训练或“T组训练”,是一种在实验室进行的训练方式。敏感性训练就是通过群体间相互作用的体验,提高受训者的社会敏感性和行为的灵活性,帮助提高受训者对自己、他人、群体和组织的认知能力和理解力,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技能。

8、调查反馈法

调查反馈法主要是利用问卷向一个组织来收集有关组织与成员的资料,组织成员以这些具体资料为基础来共同诊断组织存在的问题并拟定解决问题的具体计划。

各章简答题、论述题及其答案:

第一章 行政组织学导论

一、简答题

1、简述组织的构成要素。

2、简述正式组织及其特征。

3、简述非正式组织及其特点。

4、简述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5、与其它社会组织相比,行政组织具有哪些特点?

6、简述行政组织学的研究特点。

二、论述题

1、试论当代行政组织发展的趋势。

2、试论行政组织在社会的政治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3、试论行政组织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4、试论学习和研究行政组织学的目的和意义。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1)组织目标;(2)机构设置;(3)人员构成;(4)权责体系;(5)制度规范;(6)资金设备;(7)技术;(8)信息沟通;(9)团体意识;(10)环境。

2、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正式组织的特征有:(1)经过特定规划建立起来的,并不是自发的形成;(2)有较为明确的组织目标;(3)组织内部分成各个部门,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及完成工作任务皆有明确规定;(4)组织内各个职位,按照等级原则进行法定安排,每个人承担一定的角色;(5)有明确的法律、制度和行为规范。

3、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非正式组织具有的特点是:(1)自发性。(2)内聚性。(3)不稳定性。(4)领袖作用较大。

4、(1)组织能够创造一种新的合力,起着“人力放大”作用;(2)组织能够产生一种协同效应,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3)组织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5、(1)行政组织是唯一可以合法使用暴力的机关;(2)行政组织是一个具有天然垄断地位的组织;(3)行政组织是可以合法行使行政权的组织;(4)行政组织是承担公共责任的组织;(5)行政组织是追求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

6、(1)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2)应用性和理论性的统一;(3)综合性与独立性的统一;(4)权变性和规范性的统一。

二、论述题

1、(1)行政权力不断扩张,行政组织的规模日趋扩大;(2)管理性质日趋复杂,管理功能不断扩充;(3)专业化和职业化趋向;(4)组织间的相互依存和协调的加强;(5)法律限制和程式化;(6)重视社会的目的;(7)国际影响和国际化的趋向。

2、(1)政治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2)利益的表达、聚合和转化者;(3)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4)作为政治一体化的工具。

3、(1)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最低条件的法律和制度;(2)组织和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3)共有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4)宏观经济的调控,保证经济的稳定和效率;(5)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

4、(1)了解和掌握行政组织管理与运行的规律;(2)促进和提高行政组织的效率;(3)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组织体制;(4)改善政府形象和增强政府的国际竞争力;(5)提升政府管理能力。

第二章 组织理论的发展

一、简答题

1、简述科学管理学派的组织观。

2、简述法约尔的组织管理原则。

3、简述韦伯理想型官僚组织的基本特征。

4、简述人际关系学派的组织理论观点。

二、论述题

1、评析古典组织理论的贡献及其局限。

2、评析行为科学时期组织理论及其思想观点。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2)要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3)实行刺激性工资制度,实行“差别计件制”,按组织成员的绩效来支付报酬,鼓励竞争;(4)将组织的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5)实行职能工长制;(6)实行组织控制的例外原则。

2、(1)实行专业分工;(2)权力与责任相一致;(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指导;(6)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7)理想的工作报酬;(8)权力集中;(9)等级链;(10)秩序;(11)公平;(12)人员任期稳定;(13)主动性;(14)团队精神。

3、(1)明确的分工;(2)严格的层级节制;(3)严明的组织纪律;(4)规范的录用制 度;(5)实行任命制;(6)固定的薪俸制度。

4、(1)组织不仅是一个技术—经济系统,而且是一个社会系统;(2)组织成员不单纯是受经济奖励的激励,而且受不同的社会和心理因素的激励;(3)在正式组织之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对组织效率起着重要影响;(4)考虑到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应对传统观念中的以组织正式结构和职能为基础的领导模式作实质性修正;(5)领导不仅需要有有效的技术才能,同时应具有有效的人际关系技能。

二、论述题

1、传统的、古典的组织理论比较偏重于对组织静态的研究,即从经济——技术的角度来观察组织。他们的组织理论具有的特点是:(1)组织是一个分工的系统;(2)组织是一个层级节制的系统;(3)组织是一个权责分配的系统;(4)组织是一套法令和规章的体系;(5)组织是有目标的系统。

从上述组织观念出发,他们所强调和追求的组织管理原则为:(1)组织结构的体系化;(2)组织工作的计划化;(3)组织运行的规范化;(4)组织管理的效率化。

古典管理理论所提出的这些观点,建构了现代组织管理理论的基石,提供了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揭示了组织发展最基本的要求和特征。

传统的组织理论,虽然有上述贡献,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它们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

(1)传统组织理论过分强调组织的静态方面,忽视了组织的动态面。他们只研究结构,研究如何分工,如何建立层级控制、如何订立法律规则,忽视了对非正式组织的研究,忽视对组织当中人的行为的研究。

(2)传统组织理论过分强调机械的“效率”观念,强调组织的整体需求和利益,把人当成“经济人”来看待,忽视了人性、人的尊严、人的情感、人的需要和个体的利益。

(3)传统组织理论过分强调组织法律、制度、规范、规则的作用,强凋对人进行监督和控制,趋向集权式的管理方式,容易压抑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在研究取向上,将组织当作一个封闭系统来看待,未能涉及组织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忽略了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

2、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的要点主要有:(1)组织是一个心理、社会系统;(2)组织是一个平衡系统;(3)组织是一个提供合理决策的机构;(4)组织具有非正式的一面;(5)组织是一个影响力系统;(6)组织是一个沟通系统;(7)组织是一个人格整合系统;(8)组织是一个人—机配合的系统。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对于组织问题的研究和管理上都是一场革命。在研究取向上,他们面对现实,广泛收集资料,不囿于偏见;从静态的研究转向动态的研究,对组织实行行为的研究;从对组织原则的研究转向对组织本质的探讨;从对正式组织的研究转向注意非正式组织,由此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他们将组织看成是心理系统、影响系统、平衡系统、人格系统、沟通系统等,这些都引起了组织观念的变革。

行为科学的组织理论的贡献还在于它引起了管理哲学的变革。他们促成了组织管理方式由监督制裁走向人性激励,从专断领导走向民主领导,由唯我独尊到意见沟通的转化。

但是,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研究也有其缺失,主要表现在:(1)重视事实真相的研究,只求收集资料,使研究陷于支离破碎;(2)过分偏重对组织中人的行为研究,甚至根本否认组织结构与法令的重要性;(3)行为科学家一味追求“客观性”,极力避免“价值判断”,并不符合社会科学的研究精神;(4)行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虽然是人,但未能涉及外在环境对人的影响;(5)有轻视正式组织作用的倾向。

第三章 行政环境的组织与管理

一、简答题

1、简述行政组织环境的特点。

2、简述影响行政组织运作的外部环境因素。

3、行政组织的具体环境包括哪几个方面?

4、简述艾德奇关于组织环境维度的主要观点。

二、论述题

1、联系实际,试论组织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内外策略。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1)环境构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2)环境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动性;(3)行政组织环境的差异性;(4)行政组织环境的相互作用性。

2、(1)政治环境;(2)经济环境;(3)法律环境;(4)科学技术环境;(5)文化环境。

3、(1)资源的提供者;(2)服务的对象;(3)利益群体;(4)政府组织。

4、艾德奇认为,每个组织的工作环境,可能在以下六个方面发生变化。这六个方面分别是:(1)环境的容纳力;(2)环境的同质性程度;(3)环境的稳定性;(4)环境的集中与分散程度;(5)组织领域的一致性程度;(6)环境的混乱程度。

二、论述题

1、组织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内部策略主要包括:(1)资源的储备;(2)平衡策略;(3)预测和计划策略;(4)平抑以及定量配给的策略;(5)结构的调整和改革。

组织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外部策略主要包括:(1)竞争策略;(2)合作策略;(3)参与管理;(4)公共关系。

第四章 行政组织的结构与设计

一、简答题

1、简述组织结构的特征。

2、简述组织结构的功能与作用。

3、简述组织结构层级化的优缺点。

4、促成组织结构分部化的动因有哪些?

5、简述组织结构分部化应遵循的原则。

6、影响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7、简析组织结构整合或一体化的途径与手段。

8、简述行政组织设计的程序与步骤。

二、论述题

1、试论集权式组织结构与分权式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2、试论行政组织结构设计及影响因素分析。

3、试论行政组织设计与管理的原则。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1)组织结构的稳定性;(2)组织结构的层级性;(3)组织结构的相对性;(4)组织结构的开放性及变异性。

2、(1)整合功能;(2)效率功能;(3)控制功能;(4)沟通功能;(5)心理需求功能。

3、行政组织结构层级化的优点是:(1)权力直线分布,权力链清楚,有利于政令统一和指挥统一;(2)权力集中,层层节制,上下隶属关系清楚,有利于信息传递和监督;(3)在层级化下,组织目标明确,分工明确,工作程序明确,有利于调动下属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组织结构的层级化是公共管理效率化的有力保证。

层级化的缺点表现为:(1)过多的层级结构,容易带来沟通和协调上的困难;(2)层级结构的存在形成了成员间身份与地位的高低,这种差别容易加大相互间的行政距离,造成沟通上的障碍,这种差距亦是形成“官本位”的一个根源。

4、(1)组织活动的日趋复杂和组织规模的扩张,促使组织必须将组织工作予以分析、划分和分类,以适应专业分工和事业发展的需要;(2)通过分部化,可使各部门皆具有明确的分工与职责范围,使各部门能够专司其职并有效益和有效率地履行各自的职能;(3)通过分部化,可以使管理人员能够有效地确定下属人员的工作范畴,避免因工作划分不当造成的困难;(4)分部化符合专业化的需要,能够适才适用,专才专用,利于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5)组织协调与控制的需要。

5、(1)职掌明确,机能一致;(2)单一指挥;(3)从属关系明确;(4)合理竞争;(5)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相配合。

6、(1)下级的教育、训练和技能;(2)工作性质与计划程度;(3)管理技术与工艺水平;(4)权力模式和授权的程度;(5)组织环境和组织状况。

7、(1)目标手段;(2)政策手段;(3)组织手段;(4)信息沟通手段。

8、(1)明确组织目标;(2)决定达成目标所需的计划与配置单位;(3)决定实施计划的作业与配置职位;(4)权责区分;(5)制定组织规程和规章制度。

二、论述题

1、集权式组织结构就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机关的事权由本机关自行负责处理,不设置或授权下级或派出机关的组织结构体系,或者上级机关或单位完全掌握组织的决策权和控制权,下级或派出机关处理事务须完全秉承上级或中枢机关的意志的组织结构体系。一般来讲,其优点在于:(1)政令统一,不会出现政出多门,分歧互异现象;(2)能统筹兼顾,集中人力、物力资源,实现管理效能;(3)组织上下形成一个层级控制体系,指挥统一,命令易于贯切执行。

弊病在于:(1)组织目标、规划与决策偏重整体划一,容易忽视下层利益,刻板,缺乏弹性,不能收因地制宜之功效;(2)下级机关没有决策权,一切秉承上级的意志而行事,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例行公事、消极处事之工作作风,容易缺乏积极创新精神;(3)上下控制严密,易形成公文旅行、推诿责任、贻误时机、缺乏效率的流弊;(4)在集权制下,重内轻外,“能密不能疏”,“知控制而不知纵舍”,一方面容易导致个人专断、独裁、滥用权力,压制民主的弊端;一方面则会导致庸愚无能、分崩破碎、分裂割据等问题。

分权式组织结构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之中,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或使命,将设置不同的上下层级机关,使其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自主的处理事务,或者为适应各地区的需要,分别在各地设立有独立法人地位、有处理其事务的全权,并不受上级机关指挥与监督的组织结构体系。分权式组织结构在精神方面是符合民主要求的,它的好处在于:(1)分工合作、分权制衡,可以防止和避免上层专断和个人独裁;(2)分级治事,分层负责,富于弹性;(3)尊重各层利益,收因地制宜的功效;(4)可调动员工积极性,培养独立、自主、创新的工作作风。从管理上看,分权式组织结构也有其固有的弊病,主要表现在:(1)单纯强调分权,忽视合适的集权,这会损害统一,甚至会导致分裂;(2)过份分权容易导致各自为政,政出多门,不易达成组织目标;(3)过份分权致使各机关彼此独立,无上级的监控,可能引起相互之间的对立和冲突,相互制肘与摩擦。

2、(1)组织的环境;(2)组织战略;(3)组织的技术;(4)组织规模;(5)组织成员的因素。

3、(1)统一指挥,统一目标;(2)分层管理,分权治事;(3)职掌明确,权责一致;(4)以人为本,人性管理;(5)经济效能,讲求效率;(6)适应环境,保持弹性;(7)顾及平衡,协调发展。

第五章中国行政组织结构

一、简答题

1、简述国务院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

2、简述国务院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其地位的具体表现?

3、简述国务院的职权内容。

4、简述省级政府职权的主要内容。

5、简述民族区域自治政府的设置原则。

6、特别行政区长官行使的主要职权有哪些?

二、论述题

1、试述国务院的法律地位。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1)国务院由全国人大组织产生;(2)国务院接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3)国务院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2、(1)国务院负责统一领导全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行政工作;(2)国务院统一领导各职能机构、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的工作。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下属机构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3)国务院规定中央和省级行政机关的职权划分,统一领导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行政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和 命令,以保证全国行政工作的统一和畅通。(4)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发布的决定和命令,对全国各级行政机关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必须遵照执行。

3、(1)行政立法权;(2)行政提案权;(3)行政领导与管理权;(4)行政监督权;(5)人事行政权。

4、(1)行政执行权;(2)行政领导与管理权;(3)地方行政立法权与制令权;(4)行政监督权;(5)人事行政权;(6)行政保护权。

5、(1)坚持以民族聚居原则为基础;(2)参酌现实条件和历史情况;(3)以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发展为目标;(4)保障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

6、(1)领导特别行政区政府;(2)负责执行基本法和依照基本法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其他法律;(3)签署立法会通过的法案,公布法律;签署立法会通过的财政预算案,将财政预算、决算报中央政府备案;(4)决定政府政策,发布行政命令;(5)提名并报请中央政府任命各司司长、各局局长、各处处长等主要官员;(6)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各级法院法官;(7)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公职人员;(8)执行中央政府就基本法规定的有关事务发出的指令;(9)代表特别行政区政府处理中央授权的对外事务和其他事务;(10)批准向立法会提出有关财政收入或支出动议;(11)根据安全和重大公共利益考虑,决定政府官员或其他负责政府公务的人员是否向立法会作证或提供证据;(12)赦免或减轻刑事罪犯的刑罚;(13)处理请愿、申诉事项。

二、论述题

1、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它明确界定了国务院在国家机关中的法律地位:即在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上,国务院处于从属和被监督的地位;在与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关系上,国务院处于国家行政系统的最高地位。

(1)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国务院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是:①国务院由全国人大组织产生;②国务院接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③国务院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2)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使最高国家行政权力,在国家行政系统中处于最高地位。它表现为:①国务院负责统一领导全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行政工作;②国务院统一领导各职能机构、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的工作。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下属机构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③国务院规定中央和省级行政机关的职权划分,统一领导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 销地方各级行政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以保证全国行政工作的统一和畅通。④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发布的决定和命令,对全国各级行政机关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必须遵照执行。

总之,国务院负责统一领导全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负责统一领导国务院各部、委、局、行、署、办等组成机关、直属机关和办事机关、负责统一领导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它保证了国家行政权力的统一和政令的畅通。

第六章

行政组织的社会心理与管理

一、简答题

1、组织管理心理研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简述期望理论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管理者应如何重视挫折与管理的关系?

4、简述群体功能的主要内容。

5、简述群体意识包括的主要内容。

6、简述群体凝聚力的主要作用。

二、论述题

1、谈谈你对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理解。

2、论述群体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其管理手段。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1)适应了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2)适应现代管理实践的要求;(3)适应中国国情的需要。

2、(1)理性的人的前提是否具有普遍性;(2)期望概率比较难把握;(3)没有考虑负目标价值的影响。

3、(1)注意挫折教育;(2)学会关心与宽容;(3)避免挫折;(4)心理宣泄与心理治疗。

4、(1)完成组织所赋予的任务;(2)满足群体成员的需求;(3)把个体力量汇合成新的力量。

5、(1)群体的归属意识;(2)群体的认同意识;(3)群体的促进意识。

6、(1)群体凝聚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得到群体凝聚力强化的群体行为如果与组织目标是一致的,那么群体凝聚力可以提高群体的工作绩效;如果得 到群体凝聚力强化的群体行为与整个组织目标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相反的,那么群体凝聚力不仅不能提高工作绩效,反而会降低群体的工作绩效。

(2)群体凝聚力与员工满意度的关系。一般来说群体凝聚力会提高满意程度,但满意程度高最终对整个群体的工作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满意程度高可以令群体成员对群体忠心耿耿,尽职尽责,但也可能使群体成员安于现状,维护既得利益,产生惰性,拒绝改革。

(3)群体凝聚力与员工个人成长的关系。群体凝聚力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也是一件利弊参半的事情。从有利于员工成长的一面来说,群体凝聚力强的群体使人产生安全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容易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从不利于员工成长的一面来说,凝聚力强的群体中的员工有时会有较强的依赖性,缺少独立性和创造性。

二、论述题

1、需要层次论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需要理解为一个复杂的、等级式的系统,故称为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将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五个自低向高的需要层次。

正确理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应特别注意两点:首先是需要的满足是人类行为最基本的原则;其次是需要层次间的动态关系。

在管理学界,对需要层次论的争论非常多,这些大都以批评为主,但需要层次理论在人类行为规律及其激励研究方面是有着重要贡献的。这主要表现在:(1)它揭示了需要在人类行为中的根本性作用和层次结构;(2)它探讨了各需要层次间的动态关系;(3)简单实用。

同时,需要层次论也对我们有启示:首先要善于运用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需要层次论告诉我们,激励措施只有“投其所需”才有激励作用。其次是要善于运用多样化的,特别是非物质的激励措施。人的需要本来就是多层次的,满足需要的手段当然也就是多种多样的,高层次的需要尤其如此。

2、一般可以将群体发展依次分为形成、磨合、成长和成熟等不同阶段。不同阶段,群体的工作中心不同,管理方法也不同。

(1)形成阶段。群体建立之初,其基本的工作任务应在于确定方向、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使群体成员之间相互熟悉、相互接纳、明确关系,消除陌生感,初步形成相互信任、相互依赖。因此群体形成阶段管理工作的重点主要是确定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工作计划;明确群体内部的责权关系,分工设岗;创造群体成员相互熟悉和接近的机会;初步建立基本的规章制度和信息沟通网络。(2)磨合阶段。随着工作的逐步展开,成员间的接触日益频繁,群体内部会出现大量成员间工作关系、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因此群体磨合阶段管理工作的重点主要是进一步补充、细化和明确各种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各岗位的责权关系;鼓励合理化建议;完善沟通网络,鼓励和提倡将矛盾摆到桌面上来,反对回避矛盾,反对放任自流;适当调整机构和人员。

(3)成长阶段。经过磨合期后,群体内部的工作关系、人际关系逐步协调,合作意识得到强化,制度基本健全合理,内耗大幅度降低,群体进入成长壮大阶段。在成长阶段,管理工作的重点集中到了工作任务上,要注意充分发挥成员的潜力和群体的整体优势;特别重视效率和决策优化;进一步完善沟通网络,特别注意沟通网络中的反馈系统,加强沟通,特别是上下级的沟通;注意研究成员的需要结构,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4)成熟阶段。经过成长阶段,群体的各项规章制度已经基本完善,每个成员已经找到了合乎自己能力和兴趣的位置,成员的相互配合日益熟练,群体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在成熟阶段,管理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形成并稳定群体的工作方式与风格;注意成员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和成员个人的成长;强化评估机制;寻求新的兴奋点。

第七章 行政组织中的领导

一、简答题

1、简述行政组织领导的特点。

2、简述行政组织领导的基本职能。

3、领导影响力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4、简述领导素养的主要内容。

5、简述领导艺术的特点。

6、领导者在用人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主要有哪些?

二、论述题

1、结合实际论述如何提高领导者的素养。

2、论述领导艺术的主要内容。

3、论述21世纪做好领导的准则。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1)时代性;(2)权威性;(3)综合性;(4)执行性。

2、(1)决策职能;(2)组织职能;(3)用人职能;(4)协调职能;(5)监督职能;(6)教育职能。

3、(1)领导影响力是整个领导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2)领导影响力影响着组织群体的凝聚力与团结;(3)领导影响力可以改变和影响组织成员的行为。

4、(1)政治素养;(2)道德素养;(3)能力素养;(4)知识素养;(5)心理素养。

5、(1)随机性;(2)创造性;(3)多样性;(4)科学性。

6、(1)扬长避短原则;(2)量才任职,职能相称原则;(3)诚信不疑原则;(4)明责授权原则;(5)用养并重原则。

二、论述题

1、(1)教育;(2)实践锻炼;(3)修持。

2、(1)“弹钢琴”艺术;(2)善于用人艺术;(3)运用时间艺术。

3、(1)胸有全球化战略;(2)在工作中善于保持平衡;(3)建立学习型组织;(4)以人为本,善待下属。

第八章 行政组织中的决策

一、简答题

1、简述行政组织决策的特征。

2、简述常见的行政组织决策的主要类型。

3、拟定方案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决策方案选择和优化时,应坚持的原则主要有哪些?

5、组织决策的理论模型的主要创始人是哪几位?

二、论述题

1、试分析如何实现组织决策的科学化?

2、试分析如何实现组织决策的民主化?

3、试分析如何实现组织决策的法制化?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1)行政组织决策主体的特殊性;(2)行政组织决策内容的特殊性;(3)行政组织决策依据的特殊性;(4)行政组织决策作用方式的特殊性;(5)行政组织决策后果的特殊性。

2、(1)根据决策主体决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2)根据决策目标所涉及的规模和影响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3)根据决策内容的具体情况不同,可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4)根据决策所具有的条件的可靠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3(1)方案本身要有可行性;(2)方案要有多样性;(3)方案要有完备性;(4)方案要有突破性;(5)方案要尽可能定量化。

4、(1)方案的选择要以目标为准绳;(2)方案的选择要坚持整体利益的原则;(3)方案的选择要符合客观实际情况;(4)方案的选择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5、(1)西蒙;(2)伊斯顿;(3)林德布洛姆;(4)杜鲁门。

二、论述题

1、决策科学化是指决策者及其他参与者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及方法特别是行政决策的理论和方法,并采用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进行决策。

要实现决策科学化:(1)建立健全组织决策系统;(2)遵循科学决策的原则;(3)提高决策者和参与者的素质。

2、决策民主化是指必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种社会团体以及决策研究组织能够充分参与组织决策的过程,在决策中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并在决策系统及其运行中,形成民主的体制、程序及气氛。决策民主化是决策目标民主化和决策过程民主化的统一。

要实现决策民主化:(1)把民主机制引入决策系统,营造良好的决策氛围;(2)重视发挥参谋咨询人员在决策中的作用;(3)提高政治生活透明度,实现决策目标的民主化。

3、决策法制化是指通过宪法和法律来规定和约束决策主体的行为、决策体制和决策过程,特别是通过法律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组织决策的民主权利,并使组织领导者的决策权力受到法律和人民群众的有效监督。决策法制化是我国实现“依法治国”战略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实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保证。

要实现决策法制化:(1)理顺决策主体关系,完善决策规则;(2)决策程序法制化;(3)充分发挥决策监控子系统的作用。

第九章 行政组织中的冲突管理

一、简答题

1、简述冲突定义的要点。

2、简述冲突的积极功能。

3、简述冲突的消极功能。

4、简述冲突处理的模式。

5、基本的冲突处理策略主要有哪几种?

二、论述题

1、试分析引起群体产生冲突的因素。

2、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减少冲突。

3、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引起冲突。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1)冲突可能发生于个人之间,也可能发生于群体之间;(2)冲突是在目标和利益不一致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目标和利益完全一致,则不可能发生冲突;(3)冲突是一种动态的相互作用过程,只有单方面的态度或行为,即使十分激烈和极端,也构不成冲突。

2、(1)积极冲突对组织成员心理的影响是,使坚强者从幻觉中清醒,从陶醉中震惊,从不能战胜对方中看到自己的弱点所在,发愤图强;(2)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是,“不打不成交”,使人加强对对方的注意,一旦发现对方的力量、智慧等令人敬畏的品质,就会增强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团体间的冲突促进各团体内成员一致对外,抑制内部冲突,增强凝聚力;(3)对组织成员工作动机的影响是,使成员发现与对方之间的不平衡,激起竞争、优胜、取得平衡的工作动机,振奋创新精神,发挥创造力;(4)对工作协调的影响是,使人注意到以前没有注意到的不协调,发现对方的存在价值和需要,采取有利于各方的政策,加以协调,使有利于组织的各项工作均得以开展;(5)对组织效率的影响是,反映出认识的不正确,方案的不完善,要求人全面地考虑问题,使决策更为周密;(6)对组织生存发展的影响在于,冲突本身是利益分配不平衡的表现,它迫使人通过互相妥协让步和互相制约监督,调节利益关系,使各方面在可能的条件下均得到满足,维持内部的相对平衡,使组织在新的基础上取得发展。

3、(1)对组织成员的心理影响是,带来损害,引起紧张、焦虑,使人消沉痛苦;(2)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是,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排斥、对立、威胁、攻击,使组织涣散,削弱凝聚力;(3)对工作动机的影响是,使成员情绪消极,心不在焉,不愿服从与之冲突的领导的指挥,不愿与相冲突的同事配合,破坏团结愉快的心理气氛,减弱工作动机;(4)对工作协调的影响是,导致人与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的互不配合,互相封锁,互相拆台,破坏组织的协调统一和工作效率;(5)对组织效率的影响是,互相扯皮,互相攻击,转移对工作的注意力,政出多门,降低决策和工作效率,相互间争夺人、财、物,造成积压、浪费;(6)对组织生存发展的影响是,冲突达到一定程度后,双方互不关心对方的整体利益,有可能使组织在内乱中濒临解体。

4、(1)回避型;(2)争斗型;(3)克制型;(4)妥协型;(5)协作型。

5、(1)回避策略;(2)缓解策略;(3)正视策略。

二、论述题

1、(1)目标因素;(2)资源因素;(3)责权因素;(4)信息沟通因素;(5)结构因素。

2、(1)谈判;(2)设置超级目标;(3)第三方介入;(4)结构调整。

3、(1)造成一定阶段、一定范围的目标差异;(2)选派开明的领导者;(3)开辟多种信息渠道;(4)结构调整。

第十章 行政组织的沟通

一、简答题

1、简述组织沟通的基本构成要素。

2、简述组织沟通的特性。

3、简述非正式沟通及其优缺点。

4、比较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的优缺点。

5、简述组织沟通的基本原则。

二、论述题

1、试论组织沟通在公共组织管理中的功能与作用。

2、试论组织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

3、论有效组织沟通的方法与策略。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1)发讯者;(2)编码;(3)信息;(4)渠道或媒介;(5)受讯者;(6)译码;(7)受讯者的反应;(8)反馈。

2、(1)沟通的动态性;(2)沟通的互动性;(3)沟通的不可逆性;(4)沟通的环境制约性。

3、非正式沟通是指正式沟通渠道以外的信息交流和传递,它不受组织监控,自由选择沟通渠道。与正式沟通相比,非正式沟通具有迅速、灵活、程序简便的特点,并且往往能够提供大量的、通过正式渠道难以获得的信息;非正式沟通的信息往往反映了组织中成员较真实的思想、态度、动机。其缺点是难以控制,信息易于失真,意见易被歪曲,各种小道消息及流言蜚语易于传播,容易导致小集团意识,如不加以有效的诱导和控制,则可能影响人际关系,瓦解组织的内聚力。

4、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各有利弊,具体表现在:(1)单向沟通比双向沟通速度快、迅 速;双向沟通需要不断听取反馈意见,故信息传递的速度比较缓慢。(2)单向沟通的效果较差,而双向沟通比较准确,沟通效果较好。(3)单向沟通比较严肃、呆板,由于往往采取下命令的方式,因此,在受讯者不愿意接受意见时,易产生抗拒心理,影响沟通效果;双向沟通比较灵活、自由,受讯者有反馈意见的机会,使受讯者有参与感,能增强其自信心,有助于建立和巩固双方的情感,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5、(1)明确性原则;(2)准确性原则;(3)需要原则;(4)计划原则;(5)反馈原则;(6)在战略上使用非正式沟通原则。

二、论述题

1、(1)组织沟通是实现科学决策和有效计划的前提条件;(2)组织沟通是实施有效组织协调的依据和手段;(3)组织沟通是建立和改善人际关系的必要途径;(4)组织沟通是改变组织成员心理和行为的重要途径;(5)组织沟通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提高组织效率。

2、(1)组织沟通的主观心理性障碍:①从主观心理因素来看,个体的性格、气质、态度、情绪、需要、品质的差别都会成为沟通的障碍;②从知识和经验方面来看,由于沟通双方在经验、知识水平上差距过大,就会产生沟通障碍;③记忆能力不佳所造成的障碍;④需要和态度不同造成的障碍;⑤知觉选择性。

(2)组织沟通的客观性障碍:①空间距离(地域因素)所引起的障碍;②组织机构引起的障碍;③信息过量引起的障碍。

(3)由信息传递的媒介形式引起的障碍:①语言障碍;②选择沟通方式不当引起的障碍。

3、(1)提高组织信息沟通的心理水平;(2)正确运用语言文字;(3)学会有效聆听的方法;(4)学会有效沟通的方法。

第十一章 行政组织学习

一、简答题

1、如何理解组织学习的定义?

2、如何理解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的区别?

3、简述行政组织学习的特点。

4、简述行政组织学习的功能。

5、简述行政组织学习的途径。

二、论述题

1、论述行政组织学习的障碍及其改进方式。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组织学习是指组织成员不断获取知识、改善自身的行为、优化组织的体系,以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保持可持续生存和健康和谐发展的过程。这一定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1)组织学习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的改变——组织成员认知的改变、行为的改变、组织体系的改变;(2)组织学习的目标包括两个方面:在变化的环境中保持可持续生存、在变化的环境中保持健康和谐的发展;(3)组织学习体现了系统与持续的精神理念。

2、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是两个意义不同的概念。从理论上说,对组织学习的研究要早于对学习型组织的研究。在概念的使用上,学习型组织与组织学习经常被混为一谈,这与目前有关学习型组织理论研究的尝试直接相关。马魁特认为,当讨论学习型组织时,应将焦点放在“what”,描述如同一个共同体般学习与生产的组织所具有的系统、规则及特征。而组织学习的焦点则是放在“how”,即组织建立并且利用知识的技能与过程。这样,组织学习可以指称组织通过共享信息、知识和精神模式实现组织的团体学习,以促使组织成员对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更新,从而实现全方位和全过程的学习以获取创造能力和提升组织核心竞争能力的过程。因此,组织学习应该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一个核心理念。

3、(1)行政组织学习是一种集体学习;(2)行政组织学习是一种系统化、持续的过程;(3)行政组织学习是应对环境变化、提高行政组织治理能力的学习过程;(4)行政组织学习可以带来行为和组织绩效多方面改善;(5)行政组织学习有助于促进组织体系的不断完善。

4、(1)提升行政组织成员素质;(2)促进学习型政府建设;(3)顺应全球化、信息化浪潮对行政组织环境的置换;(4)有利于创造面向民众、公务员和世界的“生态政府”;(5)促进行政组织系统开放化和行为的社会整合能力。

5、(1)组织培训;(2)试验;(3)系统解决问题与经验学习;(4)外部咨询。

二、论述题

1、行政组织学习的主要障碍:(1)组织结构缺陷;(2)盲目;(3)舍本逐末;(4)辅助设施不足;(5)缺乏合作;(6)传播失效;(7)反馈失误;(8)组织记忆丧失。

行政组织学习的改进:(1)创新理念,推进行政组织学习,积极构造学习型政府的共同愿景;(2)突破官僚制,创新行政组织结构;(3)促进行政组织学习,建立有利于学习的机制;(4)建立完善的技术系统和有效的信息系统;(5)促进行政组织成员的自主管理;(6)建立学习型的组织文化;(7)领导者的新角色;(8)强调知识管理。

第十二章

行政组织文化与管理

一、简答题

1.行政组织文化的特点和功能有哪些? 2.简析我国当代行政组织文化的走向。3.简析我国当代行政组织文化的基本内涵。

4.构建行政组织文化应该遵循哪些原则,选取怎样的途径?

二、论述题

1.为了提高行政效率、改善行政服务质量,应该构建怎样的组织文化来适应当今转型的中国社会?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行政组织文化的特点:(1)民族性;(2)无形性和潜在性;(3)稳定性和变革性;(4)软约束性和强制性的统一;(5)观念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行政组织文化的功能:(1)目标导向功能;(2)凝聚功能;(3)激励功能;(4)控制功能;(5)阻抑功能。

2、(1)由封闭型行政组织文化向开放型行政组织文化转变;(2)由人治型行政组织文化向法治型行政组织文化转变;(3)由集权型行政组织文化向参与型行政组织文化转变;(4)由全能型行政组织文化向分化型行政组织文化转变;(5)由管制型行政组织文化向服务型行政组织文化转变。

3、(1)以“公仆精神”为代表的服务型行政组织文化;(2)以“廉价政府”为代表的效率型行政组织文化;(3)以“公民导向”为代表的民主型行政组织文化;(4)以“依法行政”为代表的法治型行政组织文化。

4、构建行政组织文化应该遵循的原则有:(1)目标原则;(2)价值原则;(3)创新原则;(4)参与原则;(5)以人为中心原则。

构建行政组织文化的途径:(1)加强行政组织人员道德建设,强化责任意识;(2)培养具有核心文化素质的领导,发挥领导在组织文化建设中的作用;(3)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有压力感的组织文化氛围;(4)开展团队建设,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5)创造文明的办公环境。

二、论述题

1、(1)以“公仆精神”为代表的服务型行政组织文化;(2)以“廉价政府”为代表的效 率型行政组织文化;(3)以“公民导向”为代表的民主型行政组织文化;(4)以“依法行政”为代表的法治型行政组织文化。

第十三章 行政组织的绩效管理

一、简答题

1、绩效管理有哪些主要活动?

2、绩效评估的一般性指标有哪些?

3、行政组织绩效评估的障碍有哪些?

二、论述题

1、试述行政组织绩效评估的意义。

2、结合实际,试述我国行政组织绩效如何改进。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1)计划绩效;(2)监控绩效;(3)评价绩效;(4)反馈绩效。

2、(1)经济;(2)效率;(3)效果;(4)公平。

3、(1)行政组织目标性质的阻碍;(2)行政文化的阻碍;(3)行政制度供给不足。

二、论述题

1、(1)绩效评估对绩效管理具有基础性作用;(2)绩效评估是行政组织内部管理的重要机制。

2、(1)加强绩效管理立法工作;(2)明确行政组织绩效管理的定位和价值取向;(3)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绩效评估体制;(4)引入公民参与机制;(5)积极利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提高行政组织绩效。

第十四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一、简答题

1、简述组织变革的基本特征。

2、简析组织的内部变革的征兆。

3、简述李皮特的“有计划的变革模式”。

4、简述格雷纳组织变革模式。

5、简述组织发展的特点。

6、简述组织诊断的步骤与方法。

7、何谓斯坎隆制度?斯坎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主张是什么?

8、简述敏感性训练的目的。

二、论述题

1、试论有效组织变革的程序和步骤。

2、试论组织变革的途径和策略。

3、试论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消除。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1)组织变革是有意识的变革;(2)组织变革是一个持续循环与发展的过程;(3)组织变革是一个有计划的变革过程;(4)组织变革是一个克服阻力的过程。

2、(1)决策的形成过于缓慢,以致无法把握良好的机会,或者时常造成错误的决策;(2)沟通不良;(3)组织的机能不能得到正常发挥,效率低下;(4)缺乏创新精神,开发不出新产品,无法开拓新市场,组织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3、李皮特、瓦特森、威斯特于1958年提出的一种组织变革的模式。此模式将组织变革的过程划分为七个阶段:(1)变革需要的产生;(2)关系的确立;(3)问题诊断;(4)目标和计划的建立;(5)行动;(6)变革的普及与稳进;(7)终结关系。

4、哈佛大学教授格雷纳1967年在《组织变革模式》一书中,提出了一种按权力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他认为,一般组织的权力分配情况可分成三种:独权、分权和授权。这三种权力分配可以有七种不同的变革方式。格雷纳变革模式的侧重点在变革的权力方式方面。他认为,组织变革的成功方式是采用分权式的变革,而不是独权方式或授权方式。

5、(1)组织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2)组织发展注重行为科学理论的应用;(3)组织发展是通过有计划的再教育手段来实现组织变革的策略;(4)组织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系统;(5)组织发展的目标性与计划性;(6)组织发展必须以事实为根据。

6、组织诊断的步骤:(1)组织结构层面;(2)组织程序层面;(3)信息与控制层面;(4)组织行为层面。

组织诊断的方法有:(1)组织问卷;(2)职位说明;(3)组织图;(4)组织手册;(5)调查研究法。

7、斯坎隆制度是以它的创始人斯坎隆命名的一种管理制度。斯坎隆原是拉帕因梯钢铁厂的工会负责人(后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1938年该厂濒于破产。在斯坎隆的创议下,制定出劳资合作的管理办法,推行民主化的组织变革。他所提出的管理制度被许多工厂效仿,成为西方一种“民主化”的管理制度。斯坎隆制的核心内容是职工参与,集体奖励,这一制度建立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问题;(2)重新研究管理思想;(3)计算奖金比例;(4)教育与邀请;(5)建立委员会。

8、(1)使受训者能更了解到本身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别人的影响;(2)使受训者更能了解和感受到别人行为的含义;(3)使受训者更了解,更能知觉到群体内与群体之间的种种程序。这些过程或程序常常对群体的运作产生正或负的效果;(4)培养受训者对群体内及群体之间种种问题的诊断能力;(5)提高受训者学习转移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行为技巧移转到真实的工作情境上去;(6)使受训者更有能力来分析本身的人际行为,并可以借这种能力来改善本身与同事们之间的人际关系,使之达到更令人满意的水平。

二、论述题

1、(1)组织诊断;(2)变革方案的制订;(3)组织变革的实施;(4)组织变革的评估。

2、(1)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组织变革;(2)以技术为中心的组织变革;(3)以组织成员为中心的组织变革;(4)通过调节和控制外部环境实现组织变革;(5)以系统为中心的组织变革。

3、组织变革的阻力:(1)心理上的抵制;(2)因经济原因引起的抵制;(3)组织本身的阻力;(4)社会的原因。

组织变革阻力的消除:(1)采取参与变革的策略;(2)加强对变革的认同;(3)利用群体的动力;(4)力场分析。

第十五章 行政组织管理的未来

一、简答题

1、与传统的经济相比,知识经济具有哪些明显的特点?

2、简述民主的基本价值?

3、简述新型组织结构的特点。

二、论述题

1、试论当代行政组织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试论行政组织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1)知识是组织根本的生产要素;(2)符号商品增加;(3)生产的去密集化与协作;(4)虚拟工作场所;(5)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6)即时性与变革的加速;(7)知识工作者的兴起。

2、(1)民主有助于避免独裁者暴虐、邪恶的统治;(2)民主保证公民享有许多基本的权利,这是非民主制度不会去做也不可能做到的;(3)民主较其他可行的选择,可以保证公民拥有更广泛的自由;(4)民主有助于人们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5)只有民主政府才能够为个人提供最大的机会,使他们能够运用自我决定的自由,也就是在自己选定的规则下生活;(6)只有民主的政府才为履行道德责任提供了最大的机会;(7)民主较之其他可能的选择,能够使人性获得更充分的发展机会;(8)只有民主政治才能造就相对较高程度的政治平等;(9)现代代议制民主国家彼此没有战争;(10)民主的国家,一般会比非民主的国家更为繁荣。

3、(1)对环境保持更大的开放性,能够接受环境的影响和对付不稳定性;(2)权力结构更加分散化,而非集中化和等级化;(3)权力的来源更依赖于知识,而不仅仅是专门的职位;(4)更加重视横向之间的联系;(5)更加强调信息和知识的共享,而非控制;(6)更加强调知识决策的自主性,政策制定是分权的而且分散于整个组织;(7)虽然重视规则,但更加重视创新与变化,关注规则的适应性;(8)对个人需要和渴望的关注;(9)对内在的激励因素的重视,如信息、参与、承诺的重视等;(10)强调持续的变革和创新。

二、论述题

1、(1)知识经济;(2)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社会;(3)民主的发展;(4)全球化的发展。

上一篇:扫雪小学作文400字下一篇:世间最美的坟墓的教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