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的担当与使命

2024-10-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当代青年的担当与使命(通用8篇)

当代青年的担当与使命 篇1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是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对于少年的历史地位最为精辟的阐述。当代青年是最具有活力的一群人,他们肩负着民族兴旺的历史责任。历史昭示我们,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永远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富朝气、最能创新、最擅开拓的群体,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重要的力量。“中国梦”壮丽画卷的绘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几代人不懈的奋斗,这当中就离不开青年群体的奉献。因为有青年群体的奋斗,“中国梦”才能绽放出更为绚丽的光彩。

要将美好的梦想变成光辉的现实,需要全国人民尤其是广大青年群体不负重托,志存高远,实干苦干,创新创业,不断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并在这一过程中彰显自己的人生价值。当代青年应当努力把握现在,活在当下,全心全意的做好自己的事,这是当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文明是世界几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但是,中国也经受过屈辱,特别是近代中国鸦片战争爆发后的这段曲折史,我们的前辈在追求自己梦想的时候拥有强大的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贡献。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让广大青年了解历史,进一步激发青年的历史责任感,使得他们对于梦想的理解更加深刻,对于梦想的把握更加准确,对于梦想的追求更加坚定。

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群体中,当代青年是一股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伟大中国梦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具体而言,青年要在“中国梦”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开阔的视野、多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卓越的创造力、工作学习的激情以及蓬勃的朝气,努力成为改革创新的推动者与主力军,从而为创新提供不竭的源泉。

当代青年的担当与使命 篇2

作为一名当代青年, 经历了“多难兴邦”的2008年, 亲眼目睹了许多感人至深的瞬间, 见证了无数永恒的历史, 我深切地意识到:人活在世上, 就要有所担当, 应该怀着时代的自觉, 为良心、为义务而奋斗, 才不枉生命自身的创造。

一.担当精神是良心的自觉意识

良心不是天生就有的, 也不是亘古不变的, 它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的各种道德义务观念的内化, 是人们对特定道德的自觉。在大灾大难面前, 是勇往直前还是临阵脱逃;在危险来临之际, 是勇于担当, 还是畏缩不前, 全在于个人良心的自觉。

良心不是对利益计算和权衡的结果, 也不是对各种利益的自由选择, 相反, 去掉这些计算和权衡才是良心的特性, 良心的本质则恰恰是“直接凭它自己来作决定”。

各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使命, 都有自己的时代义务, 老一辈的革命者为了新中国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新时代的建设者为了人民的利益担当起一切困难, 不要去片面地比较谁更加伟大, 谁的付出更加有意义, 因为良心的自觉意识都很伟大, 为人民、为祖国所付出的任何担当都很有意义。

作为自觉意识的良心不可能总是绝对同一不变的, 而是在时代的发展中, 不断地增加着时代的内容, 获取时代的形成, 所以担当精神的行动主旨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担当精神不是任何人的强迫, 是良心的意识, 是时代的自觉。

二.担当精神是义务的自觉实践

义务是担当的主要内容, 所谓的担当也就是人们对义务的自觉意识, 即不再把义务当成自己行动的负担, 而是把义务当成自己实现自由的环节。担当不是对利益的选择, 而是对义务的履行;不是对外在力量的顺应, 而是使外在的力量受自我的同化。担当精神并不联系着直接的物质利益, 它最紧密的关系就是对义务的自觉, 所以笔者认为, 担当精神在行动层面上就是义务的自觉实践。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后, 无数青年人冲到了抗震救灾工作的第一线, 为了能够尽早地去灾区抢救伤员, 年轻的伞兵必须要在从未尝试过的高度跳伞;为了能够尽快地救出其他同学, 已经顺利逃到安全地带的高中生王亮又冒着生命危险返回了教学楼内;为了能与死神争夺生命, 年轻的身影不知疲倦地在受灾地区连续奋战75个小时, 挑战着生命的极限……许许多多的感人事迹在灾区上演, 他们的行为并不是义务的强加, 而是一种时代义务的自觉实践。

每个时代都有时代所赋予的义务, 对于青年人来说, 义务应位于生活的首位, 所有的自由、尊严、自我实现等等, 都应该是在承担义务并自觉实践的前提下进行并成功的。人们一旦意识到义务的自觉, 义务便不再是讨厌的对象, 而是被看成自己存在的必不可少的内容, 被看成是自己存在的一种形式。

如果人的责任义务感淡弱, 就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面化、物质化、非人化、偶然化, 使人成了物质利益的工具和奴隶, 这种松散的、隐含着相互冲突的人际关系, 会很难成为社会稳定的基础, 正因为有了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义务, 人才能获得社会的肯定, 才能成为社会中有一定位置的人, 促进社会稳定。时代的担当精神成为义务的自觉实践, 其中强调的是一种自觉, 而不是被动、消极的实践。

三.担当精神是生命的自觉创造

上文中已经提到担当精神是良心的自觉意识、是义务的自觉实践, 这可能会能人们留下一种片面的意识, “按良心办事”就是自觉地实践义务, 似乎担当精神只在于人们绝对地服从于义务, 使人仅仅为了完成义务而努力。在庸人眼中或许如此, 但在当代青年的心里, 担当精神应该是一种生命的自觉创造, 因为人有着极强的自主性。

人的社会整体性特征,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依据, 同时, 这种整体性的特征, 又是人为之人、人所以成为人的依据。所以说, 人的担当精神离不开社会的需要, 具有较强的自主选择性, 是一种生命的自觉创造。

培养自己的担当精神, 而且是正确高尚的担当精神, 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的重要目标。在奥运会期间, 以当代青年为主体的北京志愿者成为了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无论是在场馆内部服务的场馆志愿者, 还是在北京街头指路的城市志愿者, 抑或是帮助维持一方治安的平安志愿者, 都在用自己的生命创造着人生的辉煌。

在祖国首都举办奥运会是时代的选择, 中国青年勇敢地接受了时代所赋予的重任, 他们用流利的外语、亲切的笑容完成了时代的光荣担当, 创造着生命的奇迹。

绝大多数年轻人担当起了生命的创造欲望, 正确地进行自觉创造, 积极主动地和社会建立和谐关系, 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实践活动, 将自我融进社会, 并成为其中的一员。这种将自我忘却在社会里的境界, 是将自觉创造奉献给社会整体的一种情操。

担当精神是一种力量, 激励年轻人去自觉创造生命的奇迹, 担当精神是时代赋予的自我社会化的环节和内容, 是生命自觉创造的必经之路。

结语

我们年轻一代朝气蓬勃, 充满创造性, 我们不会让墨守成规成为自己的特征, 更不会让“无我”成为自己的“个性”标志, 我们会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因此, 青年人的担当精神不仅仅是行动的问题, 而是如何行动以及如何行动才会更好的问题。

在这个飞速发展变化的时代里, 与时俱进显得尤为重要,

不要沉溺于已经过时的责任, 要紧跟时代脉搏, 掌握时代的需要。当代的青年人应当用自己灵巧的双手, 凭借自己聪慧的头脑, 自觉地把担当精神当作良心的意识、义务的实践以及生命的创造, 谱写出属于我们自己的, 也属于时代的青春之歌, 让担当精神成为时代的自觉, 使时代的自觉成为当代青年担当精神的真谛!

摘要:随着时代的飞速变化和发展, 当代青年需要根据时代的要求而自觉有所担当。担当精神是良心的自觉意识、义务的自觉实践以及生命的自觉创造, 结合2008年所发生的冰雪灾害、地震灾害以及奥运会等重大事件分析, 更加证明了时代的自觉对树立当代青年担当精神的重要性。

关键词:担当精神,良心,义务,生命创造,自觉

参考文献

[1]董玉整, 董莉.当代青年十大观念[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8:第66~79页.

[2] (苏) 季塔连科著, 黄其才等译.马克思主义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4:第128页.

当代青年的使命感消失了吗? 篇3

而在时代报告记者对河南大学的学生调研采访中,一女生表示,自己日常关注的内容主要是明星及其八卦,轻松、娱乐的内容和形式会比较吸引自己;一男生则表示,自己关注的范围比较广,但基本都比较偏娱乐化。在许多人看来,当代青年人沉迷于互联网和娱乐化所带来的短暂快感之中,“使命感”一词似乎在逐渐淡出他们的视野。

渐行渐远的“使命感”

2016年4月19日,时代报告记者来到河南大学,和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开展了一场关于当代青年使命的探讨。

有同学引用了“有理想的生活就是生活的理想”来表达自己对理想的珍视;对于一小部分学生在学习上的懒惰和散漫,有同学用“生时何必久睡,死后必定长眠”的话语进行批判;对于未来的目标,他们中的大部分显得坚定而明确——大一的马誉珊和呼梦瑶分别学习的是临床医学和新闻学,希望经过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之后,将来成为一名医生和记者。而在整场讨论的最后,记者回归到整场讨论的主题,希望每个人都谈一谈当代青年使命与责任,会场先是陷入了一阵沉默,十几位学生低头凝神思考。有一位同学回答,青年的使命与责任就是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先把自己的责任承担起来。在记者提醒他们在回答时,可将视野放宽,不只思考个体,更可扩至当代青年这个整体时,大部分同学仍然秉持这样的观点。

但在这个问题的所有答案中,没有与中国梦相关的论述。对此,大一学生吴飞扬坦言,在小学和初中,接受的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思想熏陶,所以直到现在都印象深刻。而在高中专心书本知识,虽然对中国梦有所耳闻,但并未将其内化于心。

对于在网络文化成长下的90后乃至95后来说,“使命”两个字似乎离他们有点远;而中国梦,这个已成为当今社会最响亮、最具感召力和凝聚力的政治流行语,在当代青年的心中,远未达到其应有的重量。

2015年5月,中国青年报曾经做了一项针对“中国梦”的调查。不同年龄段受访者对“中国梦”的认知也不同,结果显示,认为“中国梦”与自身关系最密切的是90后,74.7%的受访90后认为“中国梦”和个人的梦想有关系。这样的结果,与其说是中国梦在青年中的认可度较高,不如说90后青年更容易将中国梦内化,而忽略了其中所包括的国家使命的意涵。

而在2014年国内一研究团队所做的《中国90后青年生活形态报告》中,也显示了90后青年更注重自我和当下的特征:“在同样的年龄阶段,90后拥有比80后更为强烈的自我意识,以及自我实现的使命感。他们如此深刻地感知了风险,以至于在没有进入社会之前,就已经全面转向以当下而不是未来为基础,围绕日常生活构建和守护个体小世界。他们向往能够以品质生活定义安全感,以兴趣界定自我的深度,以独而不孤界定个体归属,以善良微光影响社会。这种来自90后年轻个体对自我日常生活世界建立和守护的全面诉求,标志着中国社会的个体化进程到了新的阶段。”以当下的日常生活为基础,以一种向内的方式,当代的90后青年正在尝试构建自己的个体小世界。在现有小世界设定的疆界里,他们所能看到的天空,并没有我们设想的广阔。

中国梦映照青春梦

2013年的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曾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参加“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并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

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就任总书记以来首次与青年谈起“中国梦”。在参观过航天科技成就展时,习总书记对同行的青年朋友们说,到航天城来,就是要实地感受载人航天精神,激励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而当谈到青年一代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时,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

习近平所提出的中国梦的雏形,来自于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代以后,我们的民族历经磨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自那时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半个月之后的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明晰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称,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习近平如此说。青年力量凝聚中国力量,青年未来决定中国未来。国家的活力在青年,国家的前途在青年。中国梦,这三个字不仅仅是简单的政治流行语,也是关乎青年自身成长与未来发展的人生关键词。

nlc202309090153

闹不清宏大话语的人们,走进了“小时代”

对于左楠来说,她的中国梦是记录这个时代,为更多的底层弱势群体维权。

在北京五环外,一处不足100平方米的两居室里,挤着住下了4个年轻人,左楠就是其中之一。两年前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后,左楠选择在这因位置偏远而租金低廉的房子里落脚。这里是她的家,也是她的办公室。3名舍友兼同事分别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他们在装修简单的客厅里上班,在油腻的餐桌上开会。

从北五环外的这栋居民楼里,有关“乡村锣鼓队中的女性”或“印度种姓制度”等关注社会议题的文章,被发布到名叫“破土”的网站、豆瓣小站和新浪微博,并到达微信公众号3万多名订阅者的手机。

在校的时候,创立“破土”的念头就已经在左楠的心里破了土。就读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她以劳工为研究对象。周末她常去北京的工地转悠,到了寒暑假,她就租房驻扎到南中国的工业园区。在一次关于工伤的调研中,左楠走进了工业区一家社区医院。眼前的景象深深地震撼了这个城市女孩。医院的其他楼层都很空,唯独4楼“连走廊里都躺着人”,鲜血满目,哀嚎遍布。那是她之前从来没听说过的科室——手外科,被送来就医的都是在流水线上被绞断了手指的工人。在一间病房里,左楠甚至遇到来自同一个工厂同一个车间的两名工友。一天之内,他们在同一台故障机器上先后出了事。

这些血淋淋的故事就发生在当今几乎人手必备的智能手机的另一端,却好像与现代社会分隔在两个世界。当她回到北京,又一次出发去工地前,听到舍友叮嘱,工地很乱,很多农民工找不到老婆,你可千万要注意安全。这份好意让左楠心里很不是滋味。一方面,她心疼自己熟悉的群体被污名化;另一方面,她沮丧自己周围的同龄人“怎么会离底层那么远”。

她发誓要让承受着欠薪、加班、工伤、职业病之苦而又维权乏力的弱势人群更多地进入公共的视野。

在求职季,当身边的同学们纷纷穿上正装和高跟鞋,化上精致的妆容,优雅地出入写字楼,知道自己“八成会当社工”的左楠依然素面朝天泡在工地,晒得满脸通红,热得大汗淋漓。

社会工作专业全班共20人,除了她,没有一个做社工。对同学们有吸引力的是一些能挣钱的、稳定的,特别是能提供北京户口的单位。最终一个进了银行,一个去了房地产公司,一个考上了公务员。

他们人生的路好像越走越远。在她看来,同学们的“转行”有些可惜,他们受到国内顶尖的社工教育,却放弃了社工服务弱势群体的职责和使命。

“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曾公开评价,“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

左楠对此颇有同感。她注意到,把与底层的有限接触作为跳板,已是学校里广为人知的秘密。在实践活动中去村里风风火火地张罗修一座没有用的桥、开一个不盈利的店,沾上“公益”的名头,就能为简历增加光辉的一笔,在雇主面前包装出一颗热忱的社会责任心。

左楠希望,有更多“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真正地去关怀社会底层。

2014年夏天,硕士毕业找了一份社工工作的左楠,跟几位同门师姐创建了微信公众号“破土工作室”。这个名字既接地气,又有着“破土而出的力量感”。她们基于自己的调研撰写文章,为社会底层和工人群体发声,面向的对象主要是在校大学生,以及初入社会还没有变成“老油条”的年轻人。

今年3月,赶着新款手机发布的时机,“破土”发文呼吁大家关注手机工厂患白血病、噪声聋的工人。

“这文章写得——那你吃饭的时候应该想想农民,在家的时候应该想想建筑工人!”有人在后面评论,充满讽刺的语气。

左楠迅速回复:“难道不应该吗?”

在“破土”的网站上,左楠和同事们写道:“闹不清或许也不愿闹清这些宏大话语的人们,越来越多地走进了自己的‘小时代’,似乎遗忘了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急剧变革时代的参与者与塑造者。”

忧虑与希冀

有网友曾发表《当代中国的最大问题是使命感的消失》,认为失去使命感的中国人是一盘散沙,没人关心这个国家、民族的利益,国家和民族利益成了换取个人好处的仓库,再不重建中国知识群体的使命感,这样下去早晚任人宰割。这样的言论看似耸人听闻,却隐含了人们对当下的焦虑和对未来的忧虑。

有忧虑,也有希冀。2012年,第14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设“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著名艺术家谭盾作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谈到了扶持对象的遴选标准:“青年艺术家,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强烈的使命感。一个国家的艺术发展,要靠年轻人,他们要创造出大量的优秀作品,才能推动整体前进——我们这次选出的这些青年艺术家,都是天才,技术好,想象力丰富,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看他是否有强烈的使命感,只有这样,才能推动。”

不管是艺术领域,还是社会的其他方面,青年都是推动进步的重要群体。在全球化的大时代背景下,不同文化与思想思潮在世界范围内交融博弈激荡,中国90后青年在走向自我的同时,在社会议题中并不缺少他们的声音。

在河南大学的讨论会上,有学生认为,当代青年的使命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播音系的大一学生吴飞扬觉得,每个人都是国家机器上的一部分,为了使国家更好地运转,每个人都有责任将自己的工作做好,他的QQ帐户名称也一直为“国家配件”。会后记者问他,这个名字从何而来,他说,上高中时和同学讨论二战历史,二人都秉持这样的观点,所以就将QQ名字改成了这个。而在此之后,他对个人使命的观点从未改变,“国家配件”这个名字一直伴随了他好几年。

而在2016年3月的武汉大学辩论队队名风波过后,其官方微博又贴出了今年新生辩论赛第一轮的四大辩题,贫富差距、城市拥堵、医患关系、校园暴力等成为主要议题。相对于被热议的奇葩队名,冲破泛娱乐化表层的辩题得到了许多辩论界大佬的点赞。

这些并不沉溺于自我和当下的青年们所发出的微光,从某种程度上减轻了我们对使命感消失的忧虑。

当代青年的担当与使命 篇4

一百年前,一群学生走上街头,高举着科学的旗帜,呐喊着进步图存和科学救国,他们用科技这剂良药,将奄奄一息的中国救活,让他重新站了起来。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五四”运动一百年后的今天,千帆竞发,国际竞争又将“科技强国”的使命推至青年人面前。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听到了时代的声音和祖国的召唤,扛起责任的大旗,牢记使命,以知识建设祖国,用科技创造强国。

科技强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当今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抓住机会,赶上了信息革命的末班车,并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后来居上,引领着科技潮流,也引领着世界潮流。是什么让我们在国际舞台上掷地有声?是什么让居心叵测的国家对我们虎视眈眈却只能按兵不动?是科技的力量。是我们的北斗导航系统,让我们摆脱了对GPS的依赖,让我们的导航定位不再受制于人;是我们的华为5G技术,让我们立于信息时代的潮头;是我们的“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让我们的信息绝对安全保密,再也不用担心被他人窃取……是这些强大的科技,让我们越来越自信,让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

身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肩负使命,用心建设祖国,用科技强国。周总理的教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犹在耳旁回响,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我们绝不会忘。我们,一定会接过建设祖国的接力棒,走好这漫漫长征路,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日后将知识转化成科技,转化成力量,做这个时代洪流中的弄潮儿。

前有风餐露宿的“两弹元勋”邓稼先、焚膏继晷的“中国科技众帅之帅”朱光亚等先辈们的努力,我们,以吾辈青春之名起誓:作为未来中国的希望,我们青年们一定沿着前辈大师们的足迹,以自己的光和热挥洒青春与热血,牢记使命,将所学知识化为科技力量,不忘初心,撸起袖子加油干!

十八大与当代青年的使命 篇5

在大学,有许多人迷惑地问:青春是什么呢?难道是携子之手,浪漫而温馨地漫步于桃红柳绿之中吗?难道是每天嗒嗒的敲着键盘打游戏吗?难道是无休止地泡吧,疯狂地蹦迪吗?有些人一直在成长的十字路口徘徊。但是,我要问:难道青春仅仅就只剩下这些了吗?青春可以有远大的志向和崇高的理想;青春还可以是面对峰回路转,披荆斩棘,举步探索的毅力。

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殷切期待、肩负着继往开来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隆重召开。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成长。此次党在十八大报告的倒数第三段专门用一段谈论青年工作。这在自十一大以来的报告中属于首次,为什么党如此关心青年工作,因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

短短的七天时间,十八大将全国人民的心凝聚在了一起,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受鼓舞,同时也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光荣历史使命。作为当代青年主体之一的高校的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做一个有信仰有理想的人,不仅仅是党和国家对我们的要求,更是我们对自己负责的一种态度,一种有担当的表现。向我们的老前辈学习,认清形势,立足现实,提高自身素质,勇于担当,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即在原来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础上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青年学生要掌握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且做到学以致用,把专业理论的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在实践中提高组织、协调、表达等未来职业生涯能力所必需的社会化能力,从而促进青年学生全面的发展。

转变就业观念,敢于深入艰苦地方。十八大报告提出“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三峰叠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更加加大。然而与就业压力相对的却是西部偏远的基层却缺乏人才、呼唤人才。因此作为新时期的青年学生,一定要顺应形势发展需要、转变就业观念,敢于到艰苦的地方去和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历练自己,去面对现实,客观认识困难,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锻造不畏艰难困苦的毅力,在艰苦的磨练中成长成才,实现人生价值。

当代青年的担当与使命 篇6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活跃的力量。目前总体来讲,我国发展势头良好,社会大局稳定。社会稳定、各民族团结,国富民强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共同心愿,也是我们作为一个青年应有的一份责任心。作为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力量、最富有生命力的青年学子,我们肩负时代所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和历史重任。

一、青年必须坚定信念,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旋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任何人在任何时候搞分裂、搞破坏都是不得人心的,都是各族人民绝对不允许的。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所以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只有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才能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有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忠诚于党和人民。我们绝不允许任何妄想破坏我们民族团结、阻碍我们繁荣发展的阴谋得逞。也绝不会向任何企图分裂我们的祖国、摧毁我们家园的恐怖势力低头。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是青年大学生应有的政治态度。我们应当认清形势,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勇挑时代重任,用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持续的奋斗,促进我国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当代青年必须敢于担当,勇挑时代重任

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个性的青年群体,但永远不变的是青年一代的责任和担当。时代把重任交给各族青年,这既是无比的信任,更是极大的鞭策,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努力,没有任何理由不发奋图强。习总书记曾说:“一个国家的进步,刻印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作为社会上最有活力、最具创新精神、最富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群体,青年是每一个时代发展和进步的主力军。因此,当代青年不能仅仅把自己束缚在狭小的天地里,自私狭隘地只为个人利益着想,而是要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使命意识和发展意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心系祖国、服务社会,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勇于担当,为我国的稳定和谐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作为青年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所在,心中无不闪烁着使命感,那么现在就是我们继承使命的时刻。这就要求我们青年学生要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担当意识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当代青年要在拼搏中担当,在担当中奋进。当代青年更要明确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爱党爱国、热爱各族人民,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要自觉树立和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将个人发展与民族团结紧密结合起来,心有国家,不畏艰难,锐意进取,为维护民族团结稳定必须要躬身力行、不辱使命,努力使自己成为有担当、有责任的人。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坚韧中成长,在坚韧中奋进。

三、当代青年必须努力学习,砥砺品格,锐意进取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有了青年人就有了希望,青年是未来的脊梁,而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和积累可以使脊梁变得坚韧。青年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学习是青年学生的首要任务。只有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够不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自我,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骨干力量。

全球化背景下最急需、最重要的资源便是人才。青年的素质关系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一直以来,我国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提高各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治本之策,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等多方面,对教育事业予以大力倾斜和支持。所以,当代青年要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必须要始终把刻苦学习作为生活的志趣、工作的需要、成长的过程、一生的追求。要以只争朝夕的态度,打牢知识基础,拓宽知识面,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用知识武装自己,使自己的能力素质、知识积累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运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和所掌握的专业技能知识,力所能及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内化于心。

四、实现经济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当代青年要甘于奉献

“奉献”作为一种情操、一种美德、一种境界、一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的过程,也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陶冶自己情操的过程。它要求着人们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善待每一个人,全心全意为同学和社会服务,履行党和人民所赋予的光荣职责,而不索取任何的回报。作为最具有力量的青年队伍,我们要有宽阔的胸怀和更加高远的志向,尤其是要敢于奉献、勇于奉献,乐也奉献。

当前我国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所以当代青年要在奉献中托起自己的时代责任,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服务,在社会文化、经济生活各个领域中,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更具有现代性和前瞻性的视野,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胸怀,突破狭隘、革除旧习,开拓新天地。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在奉献中成长,在奉献中奋进。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始终把个人的成长进步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各族青年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从国家和民族的高度出发,在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寻找和确定个人成长进步的方位,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为报答祖国的具体行动,笃志力行,矢志不渝。虽然前行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坚定信念,才会精神不垮,旗帜不倒,才能拥有更强大的力量。

回顾历史,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世代,从国家的缔造到国家的建设,青年都是最有活力、最具创新精神、最富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群体,他们始终以社会推手的姿态站在社会前进的最前沿,青年作出的奋力推进象征着不可变更的发展方向。作为父辈旗帜的承接者,青年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使命和历史重任。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青年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青年去奋斗。

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7月2日,习近平在中南海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讲话中强调: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攸关的党和国家前途命运,青年一代的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期望。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新时代青年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切实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无论在何地何时,任何情况下,都把忠诚忠实于党的伟大事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把人生志向转化为奋斗动力,发扬不怕苦、肯吃苦的良好作风,耐得住寂寞,经得住风雨,勇敢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在顺境中不骄傲不急躁,在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抵得住风浪的冲洗、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坚决抵制任何妄想破坏民族团结和阻碍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阴谋诡计生存实现。

新时代青年必须敢于担当,勇担时代重任。时代将历史使命交给了青年,时代把责任担当压给了青年,这是党对青年无比的信任和重托,也是党对青年极力的鞭策,无论哪个社会、哪个年代,青年都将是最具有创新活力和富有责任担当的群体。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的力量。所以,新时代青年不能当井底之蛙,自私狭隘地等靠要,而是要增强“四个意识”,勇担社会责任,坚决服从党的领导,自觉听党话、跟党走。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为构建和谐稳定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新时代青年必须加强学习,积极进取。科教兴国、人才振兴,是新时代强国富民的重要堡垒。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青年一代的基本要求。青年是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学习知识是青年的首要任务,广大青年只有通过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等知识和能力的学习与积累,才能让脊梁变得更加坚韧有力。要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等活动平台为载体,不断加强党的惠民为民政策知识学习宣传。打牢筑实理论知识根基,不断拓宽视野范围,更新知识结构网络,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专业技能知识,竭尽所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当代青年的担当与使命 篇7

1 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1.1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炎黄子孙在历史的长河奔涌过程中生生不息数千载,沉淀下来的文化精粹。它首先应包括思想、文字、语言,而后是贵族子弟必习的六艺,再后是闲适的市井生活催生出来的譬如舞蹈、戏曲、杂技之类的表演艺术等等。事实上,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1.2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全方位融入世界的浪潮中,中国传统文化不可避免的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侵蚀,霸权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不断涌入。与此同时,全球化也给中国的传统文化预留下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便成了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时代需要。

2 公共图书馆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优势

不知何时,国学礼仪班、读经班等便如一夜春风在吹拂过的全国各大中小城市遍地开花,且落地生根、枝繁叶茂,充分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而作为拥有大量的传统馆藏文献和数字资源的公共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在这场“国学热”中促进国学持续健康发展。

2.1 文献资源与环境优势

公共图书馆是文献资源的宝库。这里不仅有汗牛充栋的文化典籍,也有嘉惠中外的科技工艺,智慧思辨的哲学宗教,微妙深刻的道德伦理。比如,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领域,有数学、工程、技术等;在中国古代人文科学领域,有囊括教育、文学、史学、宗教等,能够为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提供着强有力的知识信息资源保障。

公共图书馆往往是这座城市的文脉所在,对外洋溢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对内则处处体现着为市民服务的民生之美。因此它的建筑总是别具风格的,除拥有丰富的外在建筑文化,优雅而整洁的内部装饰,充满人文色彩的名人名言,名人肖像,以及温馨的提示标语,图书馆员得体的服装,文明的工作用语等等,无不诠释着中国优秀文化,也体现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

2.2 组织与人员优势

公共图书馆由于本身就是作为保存文化遗产的机构产生和存在的,而且时至今日,这依然是它最基本的职能。所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得天独厚。[2]一方面,它可以争取各有关部门在人、财、物及相关政策层面给予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利用志愿者服务、社会教育机构参与等方式,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参与传承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志愿者来自五湖四海,既有来自实各部门的业务骨干,又有高校理论界学有所成的名家宿儒,还有专研传统文化民间艺人,更有默默奉献的各界热心人士。

另外,公共图书馆本身拥有一大批业务素质过硬、态度认真负责、进取心强,且能够很好地为读者提供参考咨询、阅读指导、文献检索和查询服务的工作人员。他们或联系专家学者,每周举办与弘扬传统文化精华内容相关的专题讲座,使读者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或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每月面向市民组织读经、学经活动,引导读者对国学经典深度阅读,激发市民的阅读兴趣。

3 临沂市图书馆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策略

为了深入开发公共图书馆自身承载的历史与文化资源,增强国学氛围,强化以文化人、以人育人的功能,使图书馆在提供传统公共文化产品的基础上,成为教化人、培育人、引导人的文化重镇和精神殿堂,[3]临沂市图书馆根据山东省文化厅要求,于2014年10月利用现有场馆资源建设了临沂市图书馆·尼山书院。

临沂市图书馆·尼山书院自成立以来,以培养国学文化知识为重点,免费向社会开放,充分发挥了文化阵地的育人作用。它主要通过以下五种方式,力图使弘扬传统文化精华融入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中。

一是,优化文献资源建设,适当提高经典古籍、艺术、历史等方面文献的入藏比例。临沂市图书馆一方面要根据读者借阅量体现出来的阅读偏好,优化藏品比重,加大传统文化文献资源采集力度,满足读者阅读需求。另一方面要重视发挥馆内外专家学者的作用,邀请熟悉这方面知识并具有一定造诣的专家学者指导文献采集,本着低复本、多品种的原则,尽可能把近期出版、与传统文化精华相关的重要文献采集齐全。这样既可控制经费比例,又可保证相关文献覆盖面,为弘扬传统文化精华提供文献保障。

二是,编写推荐书目,编印推送优秀传统文献。为推进国学经典教育的深入开展,临沂市图书馆每周在鲁南商报、一楼大屏幕、电梯广告、尼山书院网站中华经典古籍库栏目更新最新上架的国学经典。同时还编印《弟子规》、《论语》、《孝经》《三字经》等传统文化学习读本2万余册,配合国学讲座向读者推荐赠送。

三是,举办读经、学经系列活动。临沂市图书馆国学阅览室每月举办一项主题读书活动,邀请名家讲授国学吟诵规则,引导读者对国学经典深度阅读,极大激发了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尼山书院先后邀请吟诵名师律文彬、曹玉荣、梁士国、叶金锋、王财贵等举办国学“吟诵”专场讲座,结合《孝经》、《三字经》等进行了国学吟诵规则的讲解,让读者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韵律之美。为进一步让读者系统地掌握吟诵技巧,激发广大读者对经典文化的兴趣,尼山书院特地举办“传承国学经典,展现吟诵魅力”专题吟诵会,吸引100余位国学爱好者前来参加。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激发了读者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也让读者深刻品读了尊老爱幼、文明谦恭、诚信笃厚、勤学善思等礼仪与文化内涵,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四是,在沂州国学堂每周举办一次与弘扬传统文化精华内容相关的专题讲座。该讲座由临沂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临沂大学、鲁南商报、临沂市图书馆联合举办,已邀请杨继存教授、崔连荣教授、汲广运教授、孟祥才教授、颜炳罡教授等四方贤达,高明部长、李跃海主任等领导免费向市民授课,讲授《古文字与智慧》、《学论语治天下》、《传统文化中的“修齐治平”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周易与中国民俗文化》等46期,每一期都堪称愉悦感官的文化之旅,洗礼灵魂的交响乐曲,色味俱佳的文化大餐,深受市民欢迎。

五是,每个周末充分利用琴棋、茶艺、射艺等功能体验室开展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先后邀请琅琊古琴社社长马兴民、临沂市腾原少年围棋俱乐部主任夏昌玉、武夷山手工传承大师黄圣亮、临沂汉服社朱志华等老师举办《高山流水觅知音———走近古琴》、《步步为赢》、《品茗茶赏名瓷》《文不丢,武必修———尚武射艺体验课》等体验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加深了市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使其充分感受到古琴、围棋、射箭等古老运动的独特魅力,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4 结束语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是将其凝聚在一起的巨大精神动力,是我们民族、国家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基础。中国的和平发展,必然伴随着中国优秀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公共图书馆,如何寻找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不断吸取传统文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肩负的使命重大。临沂市图书馆·尼山书院为此进行了一些探索实践,当然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方式绝不止于此,本文仅择其要者略陈一二。我们坚信,通过不懈的传承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薪火,一定会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参考文献

[1]李秀娟.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6):42.

[2]杜容.论少儿图书馆传统文化教育功能的实现途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16):48-49.

文化的使命和担当 篇8

滕俊杰,国家一级导演。从《飞跃太平洋》、《杨澜视线》等一连串电视综艺栏目,到《解读廖昌永》等电视纪录片;从长城八达岭全球直播到凡尔赛宫中法文化年开幕;从上海-台北、上海-悉尼、上海-巴黎卫星双向传送大型文艺晚会,到APEC首脑会议大型晚会、十国首脑峰会大型晚会;从亚洲艺术节开幕式到举世瞩目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闭幕式;从世界夏季特奥会闭幕式、世乒赛开、闭幕式到上海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开、闭幕式……作为数百台大型文艺体育晚会的主创和总导演,20多年来,滕俊杰面对的舞台不断地扩大。2011年,滕俊杰从上海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履新就任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总监,这意味着,他将面临一个更大的舞台——这个舞台,就是上海这座城市。

记者:我们知道,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作为市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承担了推进上海文化发展与繁荣的职责,作为这一政府管理部门的艺术总监,面对的又是上海这样一个文化的大舞台,您是如何理解文化对这座城市的重要性的?

滕俊杰:记得在迎接新千年来临之际,有位法国文化界人士对我说:中国如果想成为真正的大国,必须要重视文化。因为世界上的大国,无论是英、法、德还是美国,都经历了国家对文化重点投入这一个重要的环节,概莫例外。估计10年以后你们经济强大起来了,也一定会想到发展文化。

现在算来,正好10年,事实也确实如此。

就世界而言,真正看你是不是大国,决不仅仅是因为你人多地广,也不是GDP多少,衡量的标准是看你的文化对世界是否产生重大影响。显然,目前的中国还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文化在当今中国的作为远远不够,在世界上,发出的声音更小。由于文化的缺失,潜在的问题、潜在的危险显而易见,被文革“解构”的文化,重新建构力度不足。

上海,是一座依赖文化艺术支撑起来的东方大都市。上海这座城市,如果抽去文化艺术,它将是一个毫无生气,灵魂“空心化”的沙漠城市。

我一直坚信,文化艺术也许不构占GDP的主要成分,但是,文化艺术一旦形成影响力,成为人们生活的不可或缺,就一定会极大地影响、提升全体创造GDP的人,它将使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实力真正水涨船高。那时,中国的GDP,就真正有了大国意义、强国意义!

我还有一个理解:如果把其他部门比作人的四肢、身体等等,文化则是一个人的脊梁,它看不见,摸不着,但顽强地支持着人的身躯。文化对于上海,犹如脊梁对于人一样的重要——这一认知应该成为我们的信仰!

作为从事文化事业的人,我们既要激情洋溢,也要有脚踏实地进行持久战的充分准备。我们要有放眼天下的文化视野,全力以赴去拓展、去传播、去壮大自己的文化,使之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这是世界上真正的大国必然要走的一段路。中国绕不过去,上海也绕不过去。尽管在漫漫征途上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坚持,我们会到达真正的远方。

记者:中央关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决定》发布之后,上海市文广局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的精神,有哪些重要的举措?艺术是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作为艺术总监,对此有什么观点和想法?

滕俊杰:中央关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决定》,是继70年前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关于文化的一份最全面、最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它直接面对开始富裕起来的当下中国社会,论得很细,说得很透,既有时间表,又有线路图,对于强化民族精神和国家软实力、提升中国在世界上的文化地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作为上海文化领域的政府管理部门,直接面对着广播、电视、电影、美术、戏剧、音乐以及各种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等重要文化组织和机构,如何有智慧、有机会?如何有作为、有地位?如何抓大放小?如何抓实抓巧?责任之重大,是不言而喻的。

总体而言,我认为要充分认清文化艺术的属性和发展、提升的着力点。文化是传承,艺术是创造,创造就要冒风险,我本人将坚定不移地支持这样的冒风险,真正的大发展、大繁荣,太需要这样的“冒风险”了。

就影响力来说,广播电视是目前难以替代的文化展示平台和创作平台,它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理应首当其冲地起到排头兵作用。广播电视的受众覆盖面广,也正因为如此,责任很大,要求很高。要赢得更多的观众,难度和挑战显而易见,而我们必须在政策配套、支持改革、规范操作等方面给予全力推动。如今,上海广播电视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而上海广播电视这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积累了自己文化的品牌和经验,也培养了一支有能力、多层次的梯形队伍,相信会大有作为!

历史上上海的电影曾经占中国的半壁江山,这些年上升势头良好。2012年市文广局对上海电影战略层面的推动和战术层面的支持,都将加大力度,而且还会有重要的举措和想法:重点资金扶植重点电影;奖掖年轻、新锐导演,另外积极扶持民营制作公司和有资质的派出机构,把他们培育成既有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能力,又能代表上海、代表今天中国电影的一支新的力量。

舞台创作、舞台表演也是上海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放眼望去,上海的舞台创作和表演从来没有在中国历史的各个重要关头缺席过!新一轮创作高潮和新一轮人才培养与挖掘,造就对上海、全国乃至世界舞台的占领是我们这代人全力要去做的。在这一进程中会有起伏、会有瓶颈,但我很清楚,上海必须要发力,必须要有这样的意识,我们的前辈曾经创造过辉煌,我们必须在他们的基础上拓宽眼界,敞开胸襟,续写好篇章:于无声处听惊雷,闯出一片新天地。

上海的美术之重要,我认为几乎等同于上海这座城市之本身!绘画艺术是所有艺术的源头之一!中国近现代的绘画起源于上海,辐射到境外、海外,我们要接这个强大的地气,有所作为。市委、市府、市委宣传部从文化的视野和上海转型驱动发展的格局出发,正式决定将世博会最热门、最受关注、最有影响力的中国馆改建成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将世博城市足迹馆(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原南市发电厂)改建成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美丽的黄浦江畔,隔江相望的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出现,在观念上是重大突破,是上海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次前瞻思考、智慧思考、品格思考。

作为都市经济的惯性思维,常常以商业为先。经世博会炒热的这些场馆全是黄金地段,不少人理所当然地想到了大规模、新一轮的商业开发。获取重大的经济效果无可厚非,但是,对一个城市、一个民族而言,将这些著名场馆用作文化之途,更彰显出决策的伟岸、决策的深邃、决策的隽永。目前,我们正和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为今年10月1日的正式开馆迎客而努力工作着,这是2012年的重中之重!

记者:一提到“滕俊杰”,人们联想到的大多是上海、国家或国际上一些重大项目的总导演.如今,您担任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的艺术总监——从大型活动的总导演到一座城市的文化行政领导和管理者,曾经的导演生涯,对您如今的工作有什么帮助吗?

滕俊杰:帮助当然非常多。我做电视工作25年,执导了上海和国家的数百台大型文艺活动,也获得了一些奖项。这些经历使我具备了职业生涯的一些被认可的履历。尤其是电视大型晚会,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和历练,我比较善于深耕主题,热衷创意,还特别的仔细、甚至会花许多心思在预案的设置上(2011年7月31日晚的世游赛闭幕式还真派上了用场,解决了一个巨大的难题)。如果真要具体总结的话,可以用这样四句话来概括:“完成靠自己、完善靠朋友、完美靠‘敌人’、完胜靠团队。”我更概括地把它们简述为:魂、神、针、根。

记者:能不能与我们分享一下这四句箴言的内涵?

滕俊杰:第一:“完成靠自己”——《国际歌》唱道: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

作为一个统领团队、统领项目的总导演,自己必须要有思想,必须尽可能地去突破,尽可能地去挑战方方面面的难点;尽可能地充分挖掘自己所有的能量和潜力,俗称“灵魂植进”。总之,做导演要全力以赴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调动自己的艺术积累,咬紧牙关地往前走。

为此,充满激情是做好导演工作的首要元素:有了激情,往往就成功了一半。这些年,在“完成靠自己”的理念下,自己不断学习,敢于担当,也因此形成了自己的导演风格,即在一个项目从头至尾的过程中,比较有主见,比较有现场指挥和把控的能力。

值得说明的是:完成靠自己,绝不是骄傲自大,而是自觉绞尽脑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完成一个导演必须完成的工作,而不是一味靠别人来维持,做个“甩手掌柜”。另外,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导演要——“怀疑”一切。构成节目的各种主要元素,只是听到,没有亲眼目睹的传说,决不轻易相信、轻易拍板。譬如有副导演对我讲,哪里哪里有个节目很好,但我往往不轻信,必须要自己去看过,决不会盲目认定,人云亦云。也许,那个节目是不错,但是,由于起点不一样,标准不一样,呈现的环境不一样,结果会大相迳庭;节目在某个小范围里可能真的不错,但放大到国家的平台上,就有可能很薄弱.因此不能想当然,必须要“怀疑”一切,必须要自己亲眼看到,这就是“完成靠自己”。

第二:“完善靠朋友”——我们承担的都是重大项目,仅仅完成还不是我们的目标,尽可能做得完善是方向。因此,积极主动地结交一批志同道合、有理想、有文化情怀、有创新力、见多识广的各路“神仙”,包括方方面面的主管、名师大家。我身边有一群这样的人,他们给了我很多智慧,我们时常开“神仙”会,进行脑袋激荡,由此深化或细化了一个个亮点,克服了一个个拐点,赢得了一个个节点!一个人的能力可以挖掘,但一个人的能力一定是有限的,所以要做到完善就必须靠朋友。

我的履历里有很多国家级的、国际级的项目,它们有创意的标准,有艺术呈现的要求,还要有“零差错”的一次次保证,因此,做到完善还不是终极目标,还要求完美,因此有了:

第三:完美靠“敌人”。当然这个“敌人”是打上引号的,它们像“针”一样的时时刺着我,让我不敢懈怠——首先,这个“敌人”是指“假想敌”,即:如果另外的高手团队也做同样的节目,他们会如何锲而不舍地创意?我们会在哪几个点上输给他们?我必须要有这样的设想,从而时时激将自己;其次这个“敌人”是指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重大困难,小困难没有关系,坚持一下克服了,但总会有一、两个重大的困难绕不过去,这就是“敌人”,就是时常说的“头顶上的天花板”。为了完美,必须锲而不舍地坚持攻关,最好的创意,往往处在边缘性、交叉点上,只等待你捅破最后一层窗纸,就像毛主席说的:往往有这样一种情形,有利的因素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坚持一下,这个重大困难就可能被你克服了。还有一个“敌人”,就是自己内心的惰性。人都是有惰性的,特别是在艰难的时候、走投无路的时候,往往惰性产生了。想要做到完美,必须克服惰性,绝不放弃。

记者:呵呵,您是完美主义者。现在社会,理想主义者少了,完美主义者少了,但我们都还是有理想主义色彩,有完美主义的追求。您给我们举个例子吧。

滕俊杰:没有修炼到您说的那样。谈谈去年7月的世界游泳锦标赛开幕式吧。

作为世界体坛三大单项赛事之一的世游赛开幕式全球直播倍受关注。一些歌唱家想唱那首世界泳联的新会歌《泳动》。但我有三个条件:有现场唱的实力、要会游泳,还要会跳水,总之,要紧紧地和“运动·水上”的主题结合起来。游泳仅仅会游还不行,还要有潇洒的泳姿,像运动员,更重要的还要会跳水,从两米高的悬桥上跳入平均三米深的泳池中,并且还要求从泳池中精神抖擞的上岸,继续现场真唱,决不能对口型,上气不接下气也不行,当然,稍有喘息状是一种真实的运动感。面对这样一个全新的创意,结果只有廖昌永可以胜任。为了尽可能的完美,我们请了专职的教练进一步辅导,小廖也苦练了一个月。也许有人觉得这样高速转换运动,对对口型演唱也能理解,毕竟歌唱家不是运动员,毕竟在全球电视直播,万一出错如何收场?但我坚决不松口,如果运动和艺术做不到完美结合,那就是天大的瑕疵。最终,这一系列完美的动作打动了中外来宾、观众和无数的媒体,也打动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开幕式结束后,罗格接见了我们,罗格主席说:开幕式中歌唱家与跳水、游泳的完美结合,令我非常的感动,至今记忆清晰。如今国际上重大体育赛事的开幕演出越来越人海战术,越来越耗资巨大,但似乎和体育缺少关联度,你们的做法给了我启示。

记者:的确,这类超大型的活动由于兼具事件性、仪式性和现场性,对总导演来说,其压力、复杂性和挑战性,同样也难以想象,稍有闪失,前功尽弃,要做到克服惰性、超越自我,确实不容易。

滕俊杰:电视晚会、大型活动,少则几十人、几百人,多则几万人参与,一个人的作用非常有限,没有一个强大的团队是不可想象的。这就是我要说的第四点:“完胜靠团队”——大型演艺活动的导演要有主张,要斩钉截铁,要有一种磁铁般的吸引力,让大家在你的指挥下完成一部庞大机器的正常、高效运转,其中大到重要部件,小到每个齿轮和螺丝帽都非常重要。有种说法:世界上缺了谁地球都照转。但我时常对团队说:我们缺谁都不行,如果缺一个人,地球是会转,但一定会转得慢了,而这个慢是不能承受的,我们每位有志参与的人,都十分重要,都十分金贵,我们是大兵团作战,“分工虽不同,都是主人翁”,所以说完胜靠团队。

在上海广播电视台的承载和支持下,我多年的导演生涯带出了一个团队。当我离开电视台,一些记者朋友问我什么是最欣慰的,是不是得了一大堆的奖?或者是我经历了所有导演都梦想的各种重大的国家项目?

我说最欣慰的是享受了这样一个个过程,同时,也在风风雨雨中带出了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执行力,富有抗压能力的大型节目制作团队,大家和我一起在高标准中历练,在艰难的突破中咬紧牙关,交出了一份份比较满意的答卷。

这四个“靠”在当今的文化发展、文化推动中也是一样需要的。文化要做好,没有捷径可走。我会把我的风格和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都带过来。尽管工作的面更广了,但是,作为工作准则,这四条也同样是有指导意义的。

记者:您个性中的认真仔细我们都有耳闻,知道您时常说这句话:“问我大型晚会爱你有多深,预案代表我的心”。充分的预案让您避免了一次次风险,和我们谈谈您最得意的预案吧。

滕俊杰:没有最得意的预案,只是真的碰到过化险为夷的案例。

你我知道,许多电视晚会的特点是高朋满座、现场直播。由于瞬间同步,任何一个差错都会被放大,任何一个节目的纰漏都将难以挽回,所以需要你的现场掌控力、执行力,还要做深、做透、做细预案。譬如,晚会现场有高清的大屏幕,它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变化,但它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屏幕有时候会突然出现“死机”等异常,碰到此类问题,我不可能对观众说:对不起,大屏幕“死机”了,我们再来一次。因此,要避免差错,除了预案还是预案。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开、闭幕式,我们在超宽的大屏幕上方都备有一块接近同样尺寸的投影幕,上下自如,有这个备案我的内心就踏实多了。

再举个最近的例子。

去年7月31日,世游赛闭幕式在东方体育中心的跳水池,也称“月亮湾”盛况举行,同步全世界直播。那段时间天气一直晴空万里,连着几十天没有下过像样的雨,当在闭幕式即将开始前,老天爷却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足足下了两个多小时的50毫米以上的暴雨,狂风暴雨有时大到了90毫米以上,原先颇有气势和视觉美感的舞台被摧残得一片狼藉,巨大的屏幕也受到了影响——开始隐隐地渗水。我们现场进行了紧急的抢修直到直播开始,第一个节目没问题,第二个节目也没有问题,第三个节目开始屏幕有点变颜色了,到再下一个节目时故障迅速蔓延,这时有关负责人看着我说:今天糟糕了,怎么办?上海的脸丢不得啊。我说:请放心,我们有预案。随即一道道口令下去,大屏幕的背后迅速旋出一个等同于大屏幕的背景图案,一切照样进行。此时,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又找到我说:不行啊,你把大屏幕挡住了,接下来有三分钟的下一届举办城市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电视短片,不播放要有外交纠纷的。我说放心,现场右边还有一块大屏幕,它也是我们的备份,照样可以播出。果然,一切顺畅。总之,为了这些重大赛事,我们做足了预案,并且,反复演练,确保万一需要时一步到位。因为我深知,没有演练的预案比没有预案还危险。这个活生生的案例,得到了市领导的多次称赞。

记者:您执导过一些和体育有关的开、闭幕式,如F1、乒乓球、游泳、特奥会、奥运会上海赛区等等,是不是和您的体育经历有关?

滕俊杰:多少有点关系,我是运动员出生,从8岁开始打乒乓球,小学和中学时光是在少体校度过的,后来到部队也打过球,至今还是上海市乒乓球协会的副主席。曾经的运动生涯磨炼,练就了我处惊不乱和敢于担当的心理素质。只是当运动员时为国争光的理想没实现,但在导演工作上为国球回家挣了光——出任了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开幕式的总导演,国际乒联名誉主席徐寅生说我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乒乓球运动员出身的总导演。2005年4月30日晚的第48届世乒赛开幕式,被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称为是世乒赛79年历史上最成功的开幕式。当然,这里面同样有无数同伴的功劳。

记者:我们知道,在担任文广局的艺术总监前,您大部分的时间是与电视打交道,但同时,您在音乐、戏剧、摄影等领域也有相当造诣,甚至对文学、管理学也很有研究……

滕俊杰:相当的造诣谈不上,只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我深知大型活动综合性很强,需要掌握、调动音乐、舞蹈、戏曲、语言、杂技、魔术等各种艺术手段和形式,还要进行创新,这就需要自己在这些方面有尽可能多的文化素养和积淀。

我的爱好首先是文学,尽管我们成长在一个不读书的年代,但我当时读书还是有点灵感的,在部队又从事了多年的新闻报道工作。自从加入了电视行业后,对文字工作更加关注。我在自己写的《沧海飞越》一书的“后记”里,开头一段就写了这样两句话:阅读使我丰富,写作让我精确!

作为一个电视导演,每天在表达和付出,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如果不阅读、不练笔、不去充电,就会无法胜任,就会迅速露出破绽。我始终告诫自己:要时常回到课堂,时常回到书房,要勤读、静思、动笔。

从视觉艺术讲,我20多年前就是中国摄影家协会的会员了,还在全国摄影大赛中得过一等奖。1982年至1985年,我借调在当时发行量惊人的《大众电影》杂志社担任摄影记者,构思、拍摄了不少封面、封底的创作照片。

至于音乐,我对古典和现代音乐都十分入迷,门德尔松、贝多芬、莫扎特、斯特劳斯等的作品,以及中国现、当代的音乐家都有关注,我在电视节目创意时,会根据传播的需要,自觉地将古典音乐巧妙地融合在节目里。

记者:而这一切,正可以成为您胜任上海市文广局艺术总监的“资本”……

滕俊杰:一切还刚刚开始,绝不能说胜任。我既不是歌唱家,也不是画家,但是20多年的电视生涯让我从大视觉的角度,涉及了各个艺术门类,也交了一些专家朋友、学生朋友和合作者。方方面面的涉猎,使我有了底气。但这还不够,在艺术这个领域里还有缺门,还有短板。这段时间,我在大规模补课,特别是美术方面,油画、雕塑、国画,包括当代艺术的脉络、技法和理念。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习和多元储备,将难以胜任,徒有激情是不够的。

上一篇:藏在扇子里的母爱作文400字下一篇:初二数学导学案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