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

2024-08-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精选8篇)

新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 篇1

以小课题探究性实践活动为载体,努力构建少先队体验教育的新模式

东莞市东城区花园小学 阮美好

探究性实践活动是探究性学习在少先队教育中的应用,它一般以小课题探究的形式出现。实践表明:小课题研究探究活动,具有研究目标的导向性、实践活动的系列性、体验类型的多样性、主体内化的全程性、活动实效的综合性等特点,既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一体,又使探究和创新有机结合,是少先队体验教育的有效载体。

一年多来,我们注意发掘环境教育的含蕴,以“环保”小课题探究活动作为少先队体验教育的突破口,在发挥辅导员主导作用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队员在实践体验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寻找岗位,扮演角色,探索研究,通过反复体验,经历主体内化的全过程,成功地构建起少先队体验教育新的模式。

(一)激发情感,自主设计

体验,是一个思维发展的心理过程。要展开积极的思维,必须以观察(考察)事物和操作等实践活动为前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必须寻找思维流程的有力支点,“用心感悟”,才能有深切的体验;而真情则来自深切的体验。因此,在组织“环保”小课题探究的体验教育活动中,我们积极引导队员认真观察周围环境。如校园草木的生长、水电的使用,住宅小区的卫生保洁、饮用水源,工厂废水废气排放等情况。观察往往与思考问题同行并进,队员们不仅认识到环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一些环境现象会引发出他们不少疑问,比如“我们的东江水从哪儿来?沿河环保情况怎样?”“我们的运河,为何昔日是清流,今日却变成黑水?”等等。

经过深入的调查、考察,队员们对自己发现的水污染、环境污染等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十分关切,激发起道德情感,激活了解决“怎么办”的探究热情和欲望。于是,在辅导员的引导下,队员们经过反复的讨论研究,确定“爱我母亲河,保护水资源”作为我校少先队体验教育探究实践活动的课题。根据小课题的主题,队员们自主选择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行动方式,成为设计活动形式、活动过程和检验活动效果的主人。在此基础上,辅导员对队员们收集信息的方法、给信息分类(研究性问题与资料性问题)、小组分工合作等问题进行指导,帮助队员们把高涨的激情与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程序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自主探究,反复体验

按照既定的活动方案,队员们选择了本区联黄毛织厂、市第三自来水厂、东江边和大王洲等四个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水资源的考察。在考察过程中,队员们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寻找家长的帮助;借助学校提供的介绍信,以红领巾小记者的身份,有计划地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借助网络收集各种信息、数据,进行具体的研究和分析等,出色地完成了联系任务。在学校领导及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的指导下,课题小组成员利用双休日自主地开展实地考察及宣传采访活动。

体验教育强调实践第一,重在体验的“过程”,“用心感悟”,我们

新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 篇2

回顾课题研究中所走的每一小步, 我都没有脱离学生, 更没有脱离课堂。历史课堂教学中, 大量运用历史图片、影视进行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一改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的传统教学模式, 采用自由阅读、写小论文、调查报告、图片演说、手工制作、开故事会、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模式。以师生探讨问题、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让学生耳目一新, 把历史与现实起来, 学生感觉历史非常贴近生活, 不再感觉无聊无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越来越高, 课堂气氛也变得越来越活跃。现我将自己所作的尝试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 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鉴于历史课堂中出现的种种状况, 迫切要求教师重新整合教材内容, 改革教学模式, 真正为学生的发展着想, 体现出“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1]同时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 人的情感与认识不可分割地联系着, 愉快时感知敏锐、记忆牢固、想象活跃;反之, 消极情绪则会压抑认识活动的开展。[2]因此, 教学中, 只有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本身的精神力量, 才能使教学变得充满活力, 引人入胜。

于是, 在做课题的过程中, 第一项任务就是 (见表一) :每周都要求一个班级的学生根据书本教学内容, 准备下周的课堂教学中会出现的历史小故事 (本着自愿的原则, 刚开始会比较困难, 但是只要坚持就会有很大的改变) , 让其将历史故事录制成磁带交给我, 从中挑选较好的, 将磁带里的故事穿插到课堂教学中, 放给学生听。这种方式给了学生自我展现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形成了竞争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久而久之, 从一两个人到大多数, 自愿参与录制的学生越来越多, 故事录制的质量就越来越高, 这个过程的转变其实就是学生对历史学习态度的转变过程。而磁

带可以作为教师的教辅资料, 只要不损坏, 在学校范围内是可以相互使用的 (如果所有的历史教师都可以这样做, 那么将是一个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 , 给教师也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资源, 丰富了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

二、利用历史故事、幻灯等增强直观性与形象性。

使学生形成历史表象和形象思维, 然后在教师点拨和启发讲解下向逻辑思维转化, 使学生找出规律或加强对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3]。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中, 历史知识就被学生不自觉地掌握了 (见表二) 。

活动内容:原始居民生活想象图、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情景、破解彩陶之谜、都江堰模型、我看秦始皇的辩论赛……

在辩论赛前, 学生为了准备辩论内容, 要大量搜集历史史料, 从中抽取有用的历史信息, 在这其中学生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辩论赛中, 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在辩论赛后, 得到同学与老师掌声, 能力得到了认可,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保护;教学内容学习在辩论赛中牢固掌握, 在以后问题的讨论中、角色的扮演中, 学生都积极参与, 综合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也都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在这次辩论赛中最难得的是同学们对考古产生了兴趣, 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 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了历史知识的博大精深。

三、通过自编短剧渲染气氛, 烘托主题。

使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栩栩如生, 形成一种意境, 加深情绪记忆, 对历史产生浓厚兴趣, 树立学习历史的自信心。

在时教间学中, 对一名称些主要的录制历者史内容班作级有细第节几、次有录制场面的具体描20绘10, .8用通《俗烽火形戏象诸的侯》语言沈瑞引莹发学七年生级的2想班象力, 1使抽象模糊的历201史0.1事1件鲜《赤明壁起之来战, 》使人章少物仪形象七年更级为4丰班满, 给4学生以深刻的印20象11。.3[4]如:《三《十清六明计上》河卢图珉》琪展现七的年级社3会班风貌、3历史短剧《文成2公011主.4入藏《》文 (成见公表主入三藏) 、》《南李天门畅立木七》年等级。4班4

《2文011成.5公主《入戚继藏光》抗故倭事》简金介依:婷七年级4班6

四、让学生通过对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及所收集的历史故事进行整理, 将自己所理解的知识绘制成图片。

经过启发, 学生加深了对知识内涵和外延的认识, 提高了自我学习能力。通过历史制图———郑和下西洋、玄奘西行路线图、我们手下的唐代服装等多个课题了解每个朝代不同的特点。

同时通过历代历史小故事的讲述, 故事短剧的编演、辩论赛、故事场景动手绘制等方法, 逐步使学生学会了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历史的博大精深, 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团结意识, 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自豪感, 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这门学科的兴趣。

通过历史教师课前精心备课及历史故事的准备, 将与教学有关的中国历代历史故事整理、讲述, 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同时用历史史实分析所发生的历史故事, 进而形成一种正确的历史观。[5]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枯燥单调, 往往是点 (人物) 、线 (事件) 、面 (影响) 的三段式教学, 这样既使学生上课了无兴趣, 又不能直观地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更谈不上政治、历史的综合性、协调性。因此, 教学中要适当穿插故事、典故, 以故事为辅助教学的手段、在对事件、人物、历史影响的分析评论中开阔视野, 开阔思路, 在历史故事的讲解中把握历史, 把历史故事作为沟通古今的纽带和桥梁。

通过实验研究, 我对小课题有了切实的理解和体会, 同时也在愉悦地享受着小课题给我和学生带来的知识。在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我也发现了一些仍需努力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1.课题研究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2.因条件因素的限制外出活动不能展开实践工作, 对于课题研究来说是一个缺失。

在一年的研究中, 我充分感觉到大多数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态度有明显改善, 非常感兴趣的学生不在少数。我想, 在今后的教学中, 还有很多要学习地方, 还有许多问题等待我去解决。如:我带的这批学生该上初二了, 面对中考内容调整采用多媒体教育教学手段, 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历史资料, 形成感性的历史认识, 拓展对历史的认知层面;看一些爱国主义教育片, 英雄人物事迹图片展示,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民族团结意识,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还有在历史教学中, 处理好师生、生生、师师、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系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这门学科的兴趣, 达到研究的目的:以兴趣带动学生自主学习, 从而提高历史成绩建立学习历史的自信心。[6]

这里, 我想用一句歌词表达我此刻的心情:“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曾经, 在唱这首歌时, 并没有真正体会其中含义, 现在我对这两句话有了新的认识。同时, 也感受到课题研究工作真的是要耐得住寂寞, 承受得住压力, 担得起痛苦, 也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教育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存亡, 情感教育必须常抓不懈, 行之有效。我们将继续努力, 为学校教育教学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课题的研究中进步, 并在课题的研究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与教研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教学论坛.2010 (29) :173.

[2]林崇德.中学生心理学.北京出版社, 1983:100.

[3]张静, 李晓风, 等.历史学习方略.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9:98.

[4]科教文汇.2009 (24) :183.

[5]刘俊利.连云港教研室.中学历史教学.主题, 课堂教学的灵魂[J].2007.8.

小公民教育开辟育人为本的新途径 篇3

思考:“何以为生”、“何以为人”孰轻孰重

记者:王校长,您好。我们注意到,你校的小公民教育教育课题受到省内外教育同行的关注,大家想了解一下小公民教育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王兆芳校长(以下简称“王校长”):我们实验小学1998年秋季建校。小公民教育课题也随之开始酝酿。从当时的大背景来看,1999年全国第二次教育工作会议隆重召开,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已经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了。我当时明显地感觉到,素质教育不应停留在讨论搞不搞的层面上,而应落实在如何搞的决策上。从小的背景来说,全省70多个县区,唯有东辽县没有实验小学。辽源市东辽县“三分四合”以后,县城迁到白泉也都十年了,还没有一个像样的实验小学。兴建实验小学可以算得上是利民、惠民、富民的大工程,从而结束了东辽县有县城没有实验小学的历史。尤其是当时的县委书记语重心长地说:“实验小学是全省实验小学家族中的新成员。新成员有新的优势,如何发挥这个新的优势,如何在办学上体现新思路,是你们领导班子需要认真考虑的大问题。”现在回顾起来,我觉得小公民教育是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学校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记者:既然小公民教育诞生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那么,它与素质教育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王校长:我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素质教育新的思想、新的观念要通过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来体现。学校也应该在素质教育的思想、理念的作用下创新具有自身特点的教育教学模式。对我校来说,小公民教育就是力图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教育教学模式。我们始终把小公民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载体,努力通过丰富多彩的小公民教育来实施素质教育。

记者:请您简要地阐述一下小公民教育的主旨?

王校长:从小公民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来看,小公民教育属于实践层面,素质教育是认识层面的。两者相得益彰。自然而然,小公民教育要体现出的主旨也会是素质教育的。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学校教育,其主要宗旨是教人去追逐、适应,去认识、掌握、发展这个外部物质世界,着力教会人的“何以为生”的知识与本领。依靠着“何以为生”所得到的知识和本领,人们创造了一个日益发达、丰富的物质世界,为人类提供了物质上的方便与享受,使得生活更加便捷。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进步、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学校教育的主旨有了悄然变化:不仅仅教人“何以为生”,更重要的是教人“何以为人”。即促进人的发展,使人从简单的动物性生存状态向觉醒的、负责任的生活状态过渡。小公民教育主旨在于教孩子学会做人,既要解决“何以为生”的问题,又要解决“何以为人”的问题。

记者:请您谈一谈对“何以为生”、“何以为人”的理解?

王校长:我想,从人的五个层次需要理论来看,“何以为生”是解决最基本的需要——人所以存在的生理需要。比如当问到“人为什么要工作?”学生们往往脱口而出:“为了赚钱。”这种回答属于低层次需要,思想境界显然是不高的,教科书上也不是这样讲的。但我们首先给予认可,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作确实还是一种谋生手段。存在就是合理,活着就是正确,它们是“何以为生”的基本意义。然而,存在、活着,乃至工作、赚钱,仅此而已吗?我们再问学生:“工作除了赚钱这个目的是否就没有其他目的了呢?”这时候,学生们争先恐后发言:“工作能给社会创造财富”,“工作、劳动能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工作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工作能使人充实,富有乐趣”,“工作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再请学生举例证明上述观点,并着重讨论了“工作能实现人生的价值”问题,把学生引导到人的需要的最高层次。那么,这样就回答了“何以为人”的问题。显而易见,“何以为人”是“何以为生”的较高层次,两者孰轻孰重也就自然分明了。

记者:从我们之间的交谈来看,你们对小公民教育有了比较深入地思考,并且让我们能够感受到,你和你的同事在寻找素质教育的实现途径方面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是开展小公民教育的先导,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动力。

立项:理应如此且恰当定位

记者:小公民教育这一课题中的“小”挺有特点,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要求。王校长,请您谈一谈最初提出这一课题的过程?

王校长:记得当时我们酝酿、研究了很长一段时间,动了一番脑筋,“现代人教育”、“小主人教育”、“小能人教育”等等都成了我们论证的课题。辽源市教科所先后两任所长张福全、王淑华等专家多次到我们学校帮助指导,谈论最多的就是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现代人才。围绕这个话题,我们想到了“现代人教育”。当我们把谈论的焦点集中在现代人才标准的时候,辽源市教科所王所长的一句话,提醒了我们大家。她说,现在的孩子长大以后,无论做什么,你起码应该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正是这句话,让我们大家的思路都转到公民上去了。过了一段时间,吉林省教科院在东丰县南山宾馆开全省教育科研工作会,我们把前期研究的情况做了汇报,谈了课题的初步设想。经过反复探讨,最终确定了课题名称,称之为现代小公民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记者:你能对小公民教育课题作一个定义上的解释吗?

王校长:“小公民教育”是一个描述性课题。“教育”指的是体现发展性、主体性原则的教育过程。“小公民”指的是经过六年小学教育的合格毕业生。所以如此表述,是因为小学生对通俗易懂、形象鲜明的称谓容易接受,便于理解和记忆。

从通常意义来理解,公民是一个集权利与义务于一身、具有社会属性的主体。作为具有社会属性主体,对权利与义务的理解掌握是在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作为自然人的小学生成长为社会人的公民,发展将是贯穿其中的,发展性是本质的,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典型特征。作为发展中的个体——学生,也是具有主体性的活生生的人,同样会体现出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那么,在主体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根据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预设发展目标,创设发展条件,取得发展成果,则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因此,只有立足于发展,在发展中体现主体性,才能使其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益的公民。

处于发展中的小学生,他们属于正在成长中的自然人,他们心智尚未成熟,决定了他们具有双重性:既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又具有一定的依存性和模仿性。这就说明了小学生是潜在的主体,需要通过教育手段来发展其主体性,发展将伴随小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因此,为小学生的未来而预设的发展目标是小公民,在小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按小公民的标准去培养教育,让他们能够“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是小公民教育的主旨。一句话,小公民教育就是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为他们将来成为合格公民打好基础。

记者:课题立项要有充实的理论依据。我想,小公民教育课题也一定是在你们大量查证的基础上,获得理论支持之后才确立的吧!您能谈一谈小公民教育的理论依据吗?

王校长:一是依据上级文件精神。1997年国家教委印发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这是我们国家在第一次用准确的语言表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既要求学生逐渐具有现代公民的意识和素质。

二是依据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邓小平指出,当代教育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我和我的同事读了邓小平的著作,深刻地感觉到,论述揭示了当代教育的本体功能——“设计未来”,其基本内涵是,根据未来社会,而不是当前社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去培养人才。通过对未来社会人才的培养,来设计和规划未来的发展蓝图,最终决定未来社会的发展道路和历史进程。

记者:王校长,您对“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一育人目标有什么感想?

王校长:我国的基础教育能提出上述比较切实的育人目标很不容易,也是很不简单的。那是咀嚼了痛苦的历史、经历了沉痛的教训之后的一种思想觉醒和飞跃,是教育思想在实事求是精神基础上的回归。让学生学做什么样的人,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提法:上世纪五十年代,有过“红与专”的大讨论,要求学生做又红有专的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到了六十年代,全国掀起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确定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做毛主席的好战士,作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到了文革时期,做人的标准提高了,要求学生做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纯粹的人。那时候,这样的口号喊得十分响亮,脱离了实际,背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悬空的标准不能内化为人民群众自觉的品德要求,成了苛求别人、粉饰自己的虚拟口号。这种沉痛的教训告诉我们,教人做什么样的人是十分关键的大问题,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作为育人目标是教育思想的一大进步。

记者:小公民教育课题能够立项为省级课题,您作为主持人,所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王校长:现在的学生,就是未来的国家公民。未来的国家公民,现在学校理应打好基础。我们把这一朴素的思想转化确定为小公民教育课题,展开长达10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我们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合格小公民上,学校、家长、社会共同为之努力,合力运作。应该说,不仅找对了教育起点,而且定准了培养规格;不仅理应如此,而且是恰当定位,符合教育“三个面向”的思想,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面向全体的教育公平的原则。

操作: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

记者:在小公民教育课题研究的操作上,你们是如何把握的?

王校长:小公民教育实验研究,是一项整体的改革,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实验变量比较多,各种教育要素之间的联系也非常紧密。为达成实验目标,我们从加大领导力度、发挥专家组作用、提高教师科研素质和增加必要的投入作为保障条件,按照总体设计、分步实施、抓住重点和综合运作的基本策略,在建立小公民教育的目标体系、运行体系和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课题研究的实验操作。

记者:从整体脉络上,你们都做了哪些主要的工作?

王校长:首先,在深入分析未来社会人力资源需求的发展趋势和确立未来社会公民应具备的素质标准的基础之上建立小公民教育的目标体系,建立小公民教育的目标体系要注重打好“两个基础”:一是通过教育为学生提供终身学习的基础,学会主动地学习,形成一种学习的能力;二是为将来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不仅要为就业掌握一技之长,而且要全面地参与社会生活。

其次,建立小公民教育的运行体系。小公民教育是需要给予最大空间的实践,学校所有课程和活动都是小公民教育的重要途径。每位教师都必须把自己看作是小公民教育的教师。同时,要时刻牢记自己是教育方法和教育技巧的创造者,是教育时机的把握者,要在每一节课堂教学中和每一项教育活动中,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技巧,把握每一个教育时机,充分实施小公民教育。

在小公民教育的运行过程中,我们通过目标分解与责任落实实施小公民教育。目标分解就是将总体目标在纵向、横向或时序上分解到各层次、各部门以至具体的责任人,形成目标体系的过程。目标分解是明确目标责任的前提,是使总体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目标分解应按整分合原则进行,也就是将总体目标分解为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分目标,各个分目标的综合体现总体目标,并保证总体目标的实现。在目标分解的过程中,我们本着区分层次、规范起点的原则,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目标要求,不同学科在德育等一些起点要求上有着一致的规范。我们把培养教育目标分解开来,化整为零,落实责任,变成一个个容易实现的小目标。小目标实现了,大的目标就指日可待了。

第三,营造小公民教育的氛围。走进校园,“小公民成长的摇篮”的烫金大字熠熠生辉,蕴含着父老乡亲对小公民美好未来的憧憬;以“善诚勤恒”为内容的修德铭凛然矗立,表达着德育思想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镌刻着“言必信,行必果,常问责,常思进”的励志铭,在苍松的掩映下庄重肃立,激励着广大师生健康成长。步入正厅,“小公民教育在校园里升华”的红色横幅,意味着明天的太阳将在这里冉冉升起。“为未来做准备,争做合格小公民”巨幅标语,横贯操场一侧,与墙壁上的古诗配画遥相呼应。各班教室走廊墙壁上都开辟了“童年的梦想在这里放飞”的专栏,为小公民展示自己的才华提供了空间。以公民道德建设为内容的大型德育墙报镶嵌在走廊一侧,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体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天真无暇、活泼可爱小公民相聚在实验小学的天地之间,沉浸在小公民教育的浓厚氛围之中,汇成一片阳光地带,处处洋溢着心的飞扬、爱的灵动、美的陶醉。

记者:我们注意到,您非常强调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请您结合小公民教育的实践谈一谈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小公民基本素质的形成完全在于日复一日的教育培养,来自于平时的培养教育过程之中。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没有过程也拿不出结果。

我们坚信,开展小公民教育将回馈给家长和社会一个个充满生机活力的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

新时期中美关系的研究 小论文 篇4

【摘要】 新时期中美关系应该是积极的关系、合作的关系、全面的关系。相互信任,是两国关系向前发展的基石;核心利益,是两国关系重中之重;构建伙伴关系,是中美两国的最佳选择;全球利益,是中美合作的宽广舞台;知己知彼,是处理好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前提。“知彼”意味着应该充分了解美国的核心利益并避免与之发生直接冲突;“知己”意味着应该明确中国自洋务运动以来的自强追求。

【关键词】 新时期 中美关系 合作 信任 利益

国际关系

经济发展

【正文】

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

中美两国的关系,总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经常给世界带来意外的惊喜和失望。无论如何,中美关系已远远超出了双边关系的范畴,成为一对影响世界的大国关系。而且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

简单地说,中美关系的本质是:既不是敌人,也不是朋友;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斗争又有对话,既有遏制又有缓和;既好不到哪去,又坏不到哪里的重要而复杂的关系。

一、中美关系概述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美关系的发展也是时刻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其中也不乏起起伏伏,惊喜,失望和希望。

第一、由对立到建交

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反目成敌,冷战的阴影笼罩世界。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选择了“一边倒”外交政策,而美国对“红色”中国采取了孤立敌视的政策,同时,承认台湾的国民党政权。

中美两国在冷战的开始就站到了对立的两个阵营里,美国成为了资本主义“自由世界”头领,中国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并和苏联建立了友好关系。

两国关系在上世纪70年代发生了重大转变。从乒乓球外交到基辛格访华,再到尼克松访华、《上海联合公报》发表、中美关系正常化和1978年中美建交。

中美似乎一下子就放弃了互相敌视,化干戈为玉帛了。当时,在美国,中美建交被与“阿波罗”登月相提并论,而中国也不再称美国为“美帝国主义”了。其中的原因在王凡西的《论中美关系》中说的很明白:“从国际与中美二国的国内情形来研究,因素是复杂而多样的。不过现在我们不想全面讨论这个问题。作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我们首先关心的是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新中国近年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才促成美国的此项改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年中共论客曾经以此形容中苏关系的恶化过程。同样,倒转过来,它也可用以形容中美关系的解冻过程。多少年来中国对苏关系的逐渐趋寒,与对美关系的逐渐趋暖,恰好成为比例。当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倡言对苏“一面倒”。等到发见所遇非人,凶终隙末之余,中共跟着便强调“自力更生”。可是经济的无情规律给毛泽东证明出一国之内确实无法更生出社会主义来。在闭门建设的过程中,他遭到了愈来愈大的困难,遇见了愈来愈多的危机,终于他又不得不另想办法:要转向西方世界,特别要转向其中最为富强的美国去找出路了。这时候,恰好美国正在越南泥足深陷,苦思“光荣拔足”之策,颇想中共能助它一臂之力。双方有意,适逢其会,这便儫成了尼克逊的访华发表了上海公报,完成了中美关系的初步解冻。”

可见,中美两国之间的共同利益(无论是长远的还是暂时的)都是两国关系的决定因素,而意识形态的分歧则退居其二了。

第二、新时期的中美友好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结束,世界暂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得到加强。两国在经济政治上的合作更加全面深入。两国关系一直在跌宕起伏中向前发展。

中国逐渐变成美国不可或缺的贸易伙伴。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9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为3659.8亿美元,下降10.2%。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695.8亿美元,下降0.2%;自中国进口2964.0亿美元,下降12.3%。美方贸易逆差2268.3亿美元,下降15.4%。中国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首要进口来源地。由此可见,中美在经济上是已经“难分难离”了。

在政治上,中美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在维持亚太地区以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从伊朗核问题到东北亚的局势,都能看到中美双方的努力和合作。

二、新时期中美关系的特点

新时期中美关系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应该是积极的关系。虽然两国社会制度、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发展阶段不同,但双方都应该以积极的眼光看待对方,用积极的行动推进各领域对话和合作。

一个良好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中方愿同美方一道,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加强对话和交流,增进互信和合作,相互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中美双方决定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是推动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重大举措。相信在双方国家元首特别代表的共同努力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一定会取得积极成果。

第二,应该是合作的关系。双方应该携手应对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复杂棘手的挑战和问题,实现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同舟共济、合作共赢是中美关系新航程的显著特色。中美都强调了两国同舟共济的重要性,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前不久还引用中国古语“毋临渴而掘井”来形容中美携手合作的紧迫性。两国决定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这是推动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重大举措,双方将继续加强就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问题的讨论,不断增进互信与合作。

第三,应该是全面的关系。双方不仅应该深化经济、反恐、防扩散、执法、能源、气候变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两军交往,还要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以及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不断充实两国关系战略内涵。

新的航程展现新的前景。只要中美两国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原则,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中美关系就能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就能为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不断作出贡献。

三、如何处理好新时期的中美关系

知己知彼是处理好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前提。“知彼”意味着应该充分了解美国的核心利益并避免与之发生直接冲突;“知己”意味着应该明确中国自洋务运动以来的自强追求。

“知彼”就是要清楚美国现阶段的核心利益。美国从一个英国殖民地发展成为独霸全球的超级大国,其核心利益在不断地演化。美国的核心利益已经远远超越了二百年前追求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目标。从尼克松时代开始,美国的核心利益已经上升到美元、上升到维护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上升到维持美元的全球霸权。从入侵伊拉克和阿富汗到引爆希腊债务危机,都是为了巩固美元的全球地位,维护美国的核心利益。因此,任何挑战美元的国家和地区都构成对美国核心利益的挑战。美国对此决不会视而不见。遗憾的是,中国在基本条件尚未具备的情况下,试图以人民币挑战美元。

妥善处理中美关系不仅需要“知彼”,而且需要“知己”,尤其需要站在中华民族全局的高度和长期生存发展的角度,充分了解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需求。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需求是什么?对这一根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是检验我们是否真正做到“知己”的试金石。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需求不是GDP和GDP总量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1840年之前中国GDP远超过现在的比重而达到当时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但是仍然没有逃脱战败国破、赔款割地、沦落为半殖民地的命运),也不是各级政府追求的GDP的增长速度、更不是众口一词的所谓城市化、城镇化和“世界工厂化”,而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实现工业现代化。

在处理中美关系问题上,应该采取以下策略:

第一、在国际政治言论和国际经济关系方面,避免人民币直接挑战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不要试图与日本、韩国等美国军事力量存在的国家结成货币联盟来推行所谓的“亚元”从而谋求削弱美元在亚洲的地位;不要为争取中国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点无关紧要的话语权而付出太多的代价和承担太多的责任,更不要试图利用美国控制的国际组织挑战美元。

第二、不要因为国内经济和政策因素被动地增持美国国债,也不要因为美国国债行情看涨而主动地增持美国国债。目前,美国国内的税收收入只能维持它国内的各项支出,而美国海外庞大的军事支出则是通过发行国债来维持。事实上,美国是通过发行国债吸收包括中国在内的美元来维持海外的军事布局,包括对中国的军事合围。中国拒绝购买美国国债并寻求机会逐步抛售美国国债,是一种减轻美国对华军事压力的釜底抽薪的策略。我们不选择主动与美国进行直接的军事对抗,但我们一定不能在资金和资源上支持美国对中国的军事合围和挑衅。

第三、利用非汇率手段减少中美贸易顺差。美国始终以贸易顺差为借口逼迫人民币升值,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达到多重目的。人民币升值必然导致中国海外资产贬值、必然导致热钱在国内升值并造成国民财富流失、必然导致在华跨国企业更具竞争力(人民币升值可以有效降低跨国企业进口国外配件的成本)从而进一步挤压本土资本生存空间等。

【结论】

面对风风雨雨,中美关系这艘航船究竟能不能继续向着合作的方向前行,驶向更加广阔的前景?

我认为,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明确的。中美两国之间唯有合作,别无选择。加强合作将带来中美两国和世界的共赢。推进合作,应该成为新时期中美关系的主旋律。这是因为:

首先,中美合作的历史趋势不可逆转。

回顾中美建交三十多年来的历程,不难看到:中美之间的交往日趋密切,彼此关系的基调更加积极。政治上,两国不再相互敌对,而是积极谋求战略合作。经贸上,两国不再老死不相往来,双方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军事上,两国不再是战场的对手,两军已在许多领域开展务实交流。盖茨国防部长近日成功访华,促进了两军关系发展。

中美超越分歧、相互借鉴的意愿不断上升。双方在政治、经济、贸易、农业、科技等广泛领域,签署了几十个合作协议。两国每年派出数百个不同级别的官方代表团互访。两国互派留学生每年达10万人左右,双向交流更加明显。美方4年送10万学生留学中国的计划稳步推进;未来4年,中方也将派遣万名公费学生赴美攻读博士学位。

中美交流合作的渠道持续拓宽。双方建立起涵盖政府各部门、立法机构、政党高层等60多个合作机制。中美地方和民间交往蓬勃发展,日益成为推动两国关系的生力军;双方结成36对友好省州、161对姊妹友城。赴对方国家旅游成为时尚,往返中美的旅游者每年超过300万人次。

其次,中美合作的现实步伐不可阻挡。

奥巴马总统就职后,中美关系自冷战后第一次打破怪圈,迅速实现平稳过渡。在过去两年内,中美元首已七次会晤,两国政府首脑、立法机构领导人也成功实现互访或会晤,两国高层往来的密度、广度和深度都创造了新记录。

双方在原有的中美战略对话、战略经济对话基础上,建立起更高层级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已经成功举行了两轮对话。在两国元首特别代表主持下,双方40多个部门的负责人齐聚一堂,深入讨论事关两国关系、地区和全球事务的广泛议题,这在中美关系史上前所未有,在世界范围内也极为罕见。两国经贸合作大大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水平,2010年贸易额有望超过3800亿美元,稳步迈向4000亿美元。双边其他广泛领域的交流合作也保持了不断推进、拓展的积极势头。

第三,中美合作与亚太振兴之路相辅相成。

大家都知道,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世界上发生两件相互关联的大事: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和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这之后的三十多年,成为整个亚太地区维持总体稳定、保持迅猛发展的时期。

在中美两国和亚太地区各国的共同努力下,本地区历时已久的一些热点问题,有的得以妥善解决,有的有所缓解,从而为各国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推进合作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中美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越来越成为引领本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连续多年成为亚洲最大的进口市场,以及东亚、东北亚、南亚等主要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与亚太国家的年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

中美就本地区反恐、防扩散、打击跨国犯罪、减灾防灾等诸多问题开展磋商交流,对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繁荣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美协调合作,促进了亚太区域一体化进程。双方均支持亚太构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地区框架的努力,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地区论坛、东亚峰会等区域机制活动,为推动亚太整体战略地位持续上升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美互动与亚太地区持续稳定繁荣形成良性循环。当前,亚太正处在稳步上升的重要时期,地区国家都希望同中美进行合作,也都希望中美两国加强合作,都希望分享中美合作带来的发展红利。

第四,中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的前景备受期待。

中美同为在国际事务中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在处理地区热点冲突、反对恐怖主义、维护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及应对重大全球问题等方面,两国开展了有效磋商与协调,承担着重要的共同责任。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中美两国同舟共济,为推动亚太和全球走出危机阴影做出了重要贡献。应对气候变化哥本哈根会议、坎昆会议先后成功举行,中美两国的积极协调功不可没。中美在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实现半岛无核化上抱有共同诉求。两国与有关各方继续朝着缓和局势、促进和谈的方向深入沟通,对局势早日转圜意义重大。

新形势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地球村越变越小,国家间相互依存度越来越深,发展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没有有效的国际合作,任何国家都无法独自应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

在此背景下,中美关系的战略意义和全球影响不断上升,各种全球性议题也不断进入两国合作的视野。我们从来不赞成“中美共治”的说法,但中美合作对于促进世界上许多问题的解决的确必不可少。中美携手,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更多贡献,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

当然,必须指出,过去三十多年来,中美关系从来没有一帆风顺,而是在曲折中前进,遇到的困难和障碍不可谓不多。有的问题长期存在,而且事关重大。其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是台湾问题,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涉及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台湾问题处理好了,中美关系就能顺利发展,反之就会遭受干扰和挫折。这已经为过去三十多年的历史一再证明。同时,两国之间既存在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发展阶段不同造成的结构性矛盾,也面临局部利益诉求不同、沟通协调不够导致的具体分歧。这些都需要加以妥善处理,才能确保两国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中国人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美国人总是认为“YES, WE CAN DO IT”。那么,就让我们两国坚持不懈地加强合作,争取互利共赢的结果吧。

【参考文献】

新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 篇5

3、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尝试通过引导学生用图形解释、理解、分析、记忆数学知识或现象的研究,探索出有效发展学生用“图形语言”来思考问题能力的方法。

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学习,并对研究情况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改进,并撰写相关案例、论文。根据预设的研究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课题研究。

三、总结阶段(2013年4月―2013年5月)

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申请成果鉴定。

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预期成果:

1、调查报告。对小学低段学生将几何直观在数学学习中的运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该课题研究的学生基础。

2、阶段性研究小结。对每阶段的研究进行反思、总结,并对下阶段研究的内容、形式等进行调整,以通过不断的反思、调整,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3、案例、论文。通过对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典型个案的收集和分析,反思实践中学生发展情况,积累鲜活的案例,形成案例分析;通过对整个研究过程的反思、总结,提炼出行之有效的发展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几何直观的方式、方法和途径的运用,形成论文。

4、结题报告。

综述课题研究情况,总结在一年的研究过程和学生几何直观能力发展的状况,提炼出有效的教学方法,体现研究成果的价值。

教育小课题开题报告 篇6

单亲家庭职校学生成长的个案研究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单亲孩子的教育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他们的心理发展,学习成绩,品德行为等出现了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走向社会后,在犯罪率频出的青少年中,也有不少是来自单亲家庭的。中等职业学校因其入学门槛低等原因,单亲家庭的学生比例高于普通高中。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教育问题。怎样做好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工作,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以为只有真诚地关怀这些问题学生,走近他们,真正了解他们的心理成长历程,才可能进行有用的教学,才能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进行积极的引导,使他们成长为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社会有用的人才,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本课题研究主要针对我校高一年级、二年级的单亲学生案例展开。另外也会寻求其他职校教师的帮助,提供调查数据及典型个案。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试图通过对单亲家庭孩子成长历程的个案分析,探索作为教师教育这类学生最有效的方法,以期使更多的学生受到关爱。我校是一所职业中学,班级中单亲的学生较普通中学高很多。准备以问卷调查、走访、谈心等多种形式了解我校单亲学生的成长情况。

第一阶段:案例搜集。包括两步:第一步,对高一新生的家庭情况进行摸底式问卷调查;第二步,将符合研究对象的学生和已调查到的高二学生进行第二次细致问卷。

第二阶段:确定典型个案。对第二次问卷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为案例分析做准备。具体地,拟从单亲原因、成长经历、抚养情况、自我性格评价,自我需求情况等方面进行归类。发现不同单亲情况对子女成长影响的规律。

第三阶段:研究引导和教育不同家庭单亲学生的方法与策略。

第四阶段:通过对分门别类的案例的分析研究(包括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研究),撰写出单进家庭教育策略的总结报告。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结题报告:《谈谈单亲家庭职校学生教育策略》

教师随笔:《致单亲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学生给父母的悄悄话(短文、短信展示)

问卷调查统计表

新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 篇7

“小学期”是最近几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在组织本科及研究生教学中诞生的新事物。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中,一个完整的学年由秋季、春季两个学期构成,而“小学期”指的是在一个完整的学年里,秋、春两个学期结束之后,增加第三个学期。小学期一般都是在暑假,很多学校目前都开设了小学期,小学期通常持续的时间是两周至一个月的时间,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一些实践操作更强,更与工作、社会、时代紧密结合的课程。让学生在校园的学习中不仅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更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一些大学对这个为期只有短短一月左右的新生事物寄予厚望,期待它能承担起众多沉重的使命,针对教学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使教师、学生均有所突破。正如有高校在其官方网站上表示,开办“小学期”是为了“强课程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国际性”[1]。

相对于其他专业开设“小学期”制而言,体育专业开设“小学期”的高校却很少,目前国内几所重点体育院校及重点师范院校均开设体育专业“小学期”课程,而少数省属师范院校则开设了体育专业“小学期”课程。对于体育专业“小学期”制的研究则几乎属于空白,体育专业开设“小学期”也属于摸索、尝试阶段。

1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小学期”制的现状

近年来国内许多高校都希望通过设置“小学期”达到引进优质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目的。为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各校“小学期”的课程设置可谓是五花八门,有些学校以学术为主要目的,如中国人民大学邀请国内外一流学者进行全英文授课;有的将学术与实践相结合,如北京化工大学请教授办讲座,请优秀校友交流经验,有些专业还联系学生去企业参观;还有的学校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如北京城市学院安排相关专业学生去企业实践,而一些艺术类院校则利用小学期带学生们进行采风[2]。虽然“小学期”制已经登陆中国有近十年的时间,但对于“小学期”制是否适合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对“小学期”制的开设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趋势一直处于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相对于其他专业开设“小学期”制而言,体育专业开设“小学期”的高校很少。目前国内几所体育院校,如: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等均未开设“小学期”课程;而重点师范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师院校也未开设体育专业“小学期”课程。在省属师范院校中也只是极少数院校开设了体育专业小学期。体育教育专业是否有必要开设“小学期”?“小学期”课程如何安排?如何能够体现“小学期”与“大学期”的不同?如何让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一个月的“小学期”中得到更多能力提的升等问题对于已开设 “小学期”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来说目前仍处于探索、试验阶段;而对于体育专业“小学期”制的研究则几乎属于真空状态。

2 已开设体育教育专业“小学期”的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体育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以社会需要、体育自身的功能和学生的个体需要为依据,实行以培养体育师资为主体, 拓展体育相关领域,拓宽专业口径,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着重培养适应面宽、应变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体育人才 [3]。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以中小学教师为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学、练、研一体化”培养模式,是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的一种良好的方式,学、练、研应贯穿于教育全过程,技能、知识教学活动中融入教学方法与探究活动的教导,身体机能训练中注入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培训,拓展有关体育教学艺术等主题内容,突出教育特性[4]。在开设体育教育专业“小学期”的高校中,也正是以学生的“学、练、研”为指导方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笔者以绵阳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为研究对象,绵阳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1年“小学期”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笔字(毛笔、钢笔、粉笔)、普通话水平测试辅导、实践教案(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教案编写)、实践训练(球类、队列广播操、健美操、游泳等)、教育实习动员(针对大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等。在该校2009年和2010年体育教育专业暑期“小学期”中则以学生分散进行为主,学院对大一至大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暑期“小学期”内容布置,内容主要包括: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到中小学、体育培训班见习、实习;学习相关裁判知识;“三笔字”练习;自我设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5]。从此我们可以看出,体育教育专业“小学期”的课程设置紧密贴合专业特点,希望通过一个月的“小学期”课程使学生在专业理论知识、专业运动技能、课堂教学能力等方面有所提高;同时希望通过“小学期”课程设置内容,能够让学生更多地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为今后走向工作一线打下良好的基础。

3 体育教育专业开设“小学期”存在的问题

面对学校的“良苦用心”和“高标准高期望”,学生们却有些抱怨连连,并不买账。

3.1 影响学生假期计划

对绵阳师范学院学生的调查发现,89%的学生认为“小学期”影响学生的假期计划。对于“小学期”的开设往往是学校提前一个月才通知暑假要延长一个月上“小学期”课程,许多同学早已在暑假安排了回家、度假、社会实践、打工、实习或是参加考研培训班,这与学校“小学期”的时间冲突,但为了凑学分、不挂科、交论文,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本的计划。所以在校内进行“小学期”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

3.2 课程设置缺乏新意、针对性不强

调查显示92%的学生认为“小学期”课程设置广而不精、缺乏新意,且课程内容重复、针对性不强。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来说,课堂上学习的队列广播操、体操、球类、游泳等专业技能已经占用了足够的教学时间;普通话、三笔字的水平能力也不可能在短暂的两周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有质的突破,名义上小学期是实验课、实践课,实际上却和平日里大学期的授课内容没什么区别,对于体育教育专业而言唯一的区别就是“小学期”学生练得更多,教师教得更少。对于专业技能课或者普通话、三笔字已经达到一定水平的学生来说,用假期一个月时间再次进行此类课程内容的学习和练习,不仅是时间上的浪费,更是精神上的折磨。

3.3 考核方式单一

相对于大学期的期末考试,“小学期”的考核方式不被学生重视,而且考核方式单一简单。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小学期”的考核方法有几种:一是写论文或者社会实践报告;二是完成作业的形式,如:三笔字中钢笔字和毛笔字考核即采用此办法;三是课堂点名的方式以确定考核成绩,此方法是最基础也是最无奈的考核办法。很多同学因为担心被挂科、少学分,不得不坐在教室、到达训练场等待老师点名。学生们认为小学期意义不大,老师只是被硬性地发放了教案,被安排了“小学期”的教学内容,没有对“小学期”课程深入的探究,效果甚至不如自学。

基于以上原因,使得体育教育专业在校进行“小学期”课程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一部分学生甚至宁可冒着“被挂科”、“少学分”的风险,在期末考试结束后选择马上离开校园返家,不参加“小学期”;而在学校参加“小学期”上课的学生也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相继离开学校返家或做其它事情。对此,我们可以看出,以目前此种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开设的体育教育专业“小学期”可以说是失败的。

4 结语

作为一项教学管理制度的革新,首先要结合当下中国高等教育特点,是否解决常态教育阶段遗留的问题,是否是“必需品”。小学期的实施其实是一项“大”工程,绝不是“由二到三”这样简单的改变。从现实情况来看,体育教育专业开设“小学期”是可行的,但并非是“必需品”,如果为了迎合“与国际接轨”、“走国际化路线”等办学理念如何将“小学期”合理利用,使“小学期”上得有意义、有价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非常现实且意义重大的课题。分析笔者认为,让体育教育专业“小学期”办得有特色、办得有意义,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合理调整“小学期”时间

之所以称之为“小学期”,是因为它处在一个完整的学年里,秋、春两个学期结束之后,增加的第三个学期。正因该学期时间短,多数为两周到一个月的时间,故称之为“小学期”。无论是“大学期”还是“小学期”,其目的都是使学生不仅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更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对于体育教育专业来说,“小学期”的教学任务和内容主要以理论课堂以外的实践能力为主,学生对“小学期”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体育教育“小学期”的教学质量和结果,故此可将体育教育专业“小学期”课程内容与本该年级春季学期内容相结合,将“小学期”上课时间由暑假调整为春节学期期中的两周至一个月的时间。这样既可以避免暑期“小学期”上课“无人问津”的尴尬,亦可作为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知识学习的补充;同时也可以弥补考核方式单一、课程设置无新意带来的问题。

2.“小学期”课程设置更趋于弹性和人性化

单从就业方向来看,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方向以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对此,专业理论课、专业运动课、普通话、三笔字等一系列课程的内容在“小学期”的课程设置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想继续深造的同学来说,外语和政治同样重要。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小学期”课程设置我们可以以“学生选导师”、“学生选学科”的方式进行。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及由班主任和专业老师推荐、审核后,选择几项“小学期”课程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练习。这样的课程设置更为弹性和人性化,使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发展方向,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其它方面的能力。

3.增设相关新兴运动技术课程,丰富教学内容

高校培养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对于体育教育专业来说亦是如此。对生的培养不能只着眼于眼前、着眼于中小学体育教学,更要面向全社会全民健身、面向未来的体育工作。

为此,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开设“小学期”制时可增设一些全民健身运动项目及新兴运动项目,如:体育舞蹈、秧歌、轮滑、健身球、街舞、跑酷运动、水中康复等。这样有利于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小学期”的认同以及增加学习和练习过程中的愉悦感,从而整体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小学期”的整体教学质量。

摘要:作为我国高校向国外高校暑期学校学习产物的“小学期”,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青睐。但体育院校及高师体育专业开设小学期的院校却很少,对体育教育专业“小学期”制的研究到目前为止也是一项空白。本文通过对已开设“小学期”制的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进行实地研究,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小学期”制的开设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从中找出体育教育专业“小学期”制所存在的问题,通过问题分析成因,找到解决的办法,并提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小学期”制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小学期,体育教育,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1]许又心,李斌.美国制造“小学期”在中国高校水土不服[N].中国青年报,2010-08-07.

[2]王海晋,庄岩,张漠风.暑假小学期如何办好面临挑战[N].北京青年报,2010-09-07.

[3]刘芳,杜朝辉.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2).

[4]彭健民.体育教育专业“学、练、研一体化”培养模式[J].体育学刊,2005,(3).

新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 篇8

前置性小研究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指的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在前置作业中设计部分开放性练习,可以增加学生思考问题的多面性,让课堂交流时学生“各有说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笔者的班级进行生本教育已经有近三个月时间,每天都要对前置作业设计与学生完成情况进行研究,现在谈一谈我在生本教育中如何设计开放性前置小研究的一些个人看法和做法。

一、开放学习材料

在探究活动中,探究的问题应该在材料准备上开放,让学生在充足、具有比较性的实验操作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全面探究的目的。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的前置作业是这样设计的:借助生活中的实物,在纸上画一个圆,你能用几种方法测出这个圆的周长。这个前置小研究在设计上体现了简单开放的特征,既让学生感受了生活中的圆,又能用多种方法去测量圆的周长,体会各种方法的实用性。在交流中,汤烨说道,我将水杯放在纸上,沿着杯底画了一个圆,然后把这个圆剪下来,放在直尺上滚动,我认为这个圆不大,但滚动时才发现直尺的长度根本不够让圆滚动一周,于是又找了一把长尺子,测出圆的周长是22.5厘米,我还不相信,这个圆看着不大,怎么它的周长还这么长,于是我又去找来一条细线,放在圆上绕了一圈,然后再将线拉直放在直尺上一量,却有24厘米,两次的结果相差这么大,这时我又想到了将卷尺绕水杯一周,测出长度是23.5厘米。我想最后一次测量比较准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出错的原因吗?这时李鹏飞说:我在操作中也遇到了你这样的问题,圆在滚动时,总会移动一些位置,我试了好几次,都不能得到相同的答案,我又用毛线绕着圆一周,发现毛线总有些弯曲,拉直后结果就比正确结果要长些。学生在测量剪下来的圆时,会遇到各种操作上的困难,这是正常的,当学生遇到这些困难后,他们想出办法去解决,这才是我设计这道开放题的目的,学生通过各种操作,降低实验误差,特别是将测量剪下圆的周长,转化为测量实物的周长,让学生学会的数学思想更具有实际意义。通过实践操作,学生经历了测量圆周长的过程,对所要学习的圆周率的知识更感兴趣,身为中国人,更为祖冲之发现圆周率而倍感自豪,更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们在探索真知的路上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

二、开放学习内容与环境

开放题目的探究,要有多维互动的交流的空间,儿童深层次的认知发展既需要独立思考,更需要合作交流。孩子之间都存在着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就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师应把个别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从而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广阔的交流空间。在教学完分数乘除法后,为了将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融合,在前置小研究设计时,我加入了这样一题,根据条件:六一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3,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可以补充条件),并解决。这道题目的设计,体现了生本作业的简单、根本与开放,在课堂交流中,孩子们的表现是出乎意料的好,只是简单的问题就提出了:1.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2.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3.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4.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多少;5.男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多少;6.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几分之几等等,设计问题的起点都比较低,学生能够独立有效完成,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巩固,通过班级讨论交流,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有效的将分数、除法和比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学生在问题变化的过程中逐步领悟了分析问题的方法。再加上补充条件,孩子们的题就变得更加丰富了,几乎包含了分数乘除法,百分数、比中的所有解决问题的类型。在这里,要求学生发散思维、展开联想、提出各种可以解决问题的条件,让问题简单开放,学生乐于完成,更通过交流完善,使复习变得更有趣有效。

三、开放题要避免“分析不透”

在探案活动中,要避免探究问题开放中“分析不透”的现象。老师关注的是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不是探究的结果,探究偏重的不是“告诉”,而是注重学生的经历、体验和建构。在学习数学广角时,我设计的前置作业是你能用几种方法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在后面的教学中,我发现这个前置设计是不足的,在完成时,孩子们想的方法多种多样,画图法,列表法,假设法,抬腿法,方程法等,孩子们都有想到,但在练习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这些方法的掌握,都只是在模仿方法解决问题,而没有弄懂这种思想的关键处,如“鸡兔同笼,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在用假设法解决时,学生假设全是鸡,学生列出的分步算式就是8×2=16只,26-16=10只,10÷2=5只,计算得出有5只兔,8-5=3只鸡。这里的10÷2,孩子们在模仿解题时,没有弄明白2所表示的具体意义,并且这种理解错误还有练习中得到了巩固,如“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12条。龟和鹤各有多少只?”学生假设全是鹤,共有腿80只,112-80=32只,龟的只数就是32÷2=16只,鹤有40-16=24只,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因此,在后面的练习中,都错误的以为用每次假设后得出的差去除以2(也学生有的理解为是两种动物中腿数较少的那个数量)就可以了,这些错误的理解,是在学生模仿上进行的,缺乏了深入分析。在完成“新星小学“环保卫士”小分队12人参加植树活动。男同学每人栽了3棵树,女同学每人栽了2棵树,一共栽了32棵树。男女同学各有几人?”一题时。学生假设全是女同学后,计算得出12人共栽树12×2=24棵,再用32-24=8棵算出少栽了8棵树,这时,他们根据刚才总结出的错误经验,错误的计算出男同学有8÷2=4人。这样设计的前置作业,在形式上进行了开放,让学生体会到了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但简化了探究的过程,降低了探究水平,没有对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虽然最后得到了及时纠正,但学生体会不到探究的乐趣。这种没有学生思维和情感投入的探究活动一多了,久而久之,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会慢慢弱化或消失。因此,开放性题目的设计,不仅仅要求学生在解题方法策略上形式多样,更要注重学生对每一种方法策略的理解,只有真正分析清楚来龙去脉,才是有效的开放与探案。

上一篇:大禹学院趣味运动会策划下一篇:省三农宣传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