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重大事项议事制度

2024-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重大事项议事制度(共10篇)

小学重大事项议事制度 篇1

一、为加强我校党风廉政建设,健全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学校管理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的水平,保证学校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学校重大事项的范围:

1、学校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令法规,以及上级党委和行政部门的决议、指示的意见、措施和办法。

2、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原则和教育教学中的重大问题。

3、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学年和学期工作计划。

4、学校综合改革方案、素质教育重大事项以及教研科研重大事项。

5、学校机构设置,调整。

6、学校重大人事问题的决定(含中层领导干部的推荐和聘用)。

7、学校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

8、学校财务预、决算(含重大财务收支项目以及重大经济活动)。

9、学校重要设备、器材的购置和变动。

10、教职工的奖惩及绩效工作分配(含各种奖励方案、制定绩效工作分配方案及评优、评模、晋职、晋级考核办法等)。

11、其他应由领导集体议事决定的事项。

三、学校重大议事应遵循的原则:

1、会议议题应在会前确定。会议议题所涉及的有关事实应在会前调查清楚。

2、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会上充分发扬民主,决定事项,少数服从多数。个别人意见被否定可保留意见,可向上级报告,但不得拒绝执行。

3、坚持个人服从组织的原则。

4、坚持集体领导的原则。任何个人,特别是校长,不得个人决定重大事项。在处理紧急问题时,至少应有三分之二的领导共同决定。

5、坚持为教育教学服务和为师生服务的思想,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稳定。

6、坚持联系和依靠群众原则。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标准。

四、重大事项决议方式:

(一)学校党委会议应议决的重大事项:

1、研究决定学校的办学思想,发展规划,综合改革方案,机构设置。重要规章制度。重大人事变动。财务预、决算。教职工奖惩方案及其他重大问题。

2、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研究决定学校中层领导的选拔、培养、管理、考核、聘任的事项以及后备干部的推荐、培养。

3、研究决定政治思想宣传教育、师德教育及德育工作的重大事项。

小学重大事项议事制度 篇2

(讨论稿)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学校内部管理,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切实保障学校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和《银川市西夏区回民小学章程》,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学校是法人单位,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校长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承担管理学校的责任。副校长协助校长工作。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对学校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学校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教代会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第三条 学校议决事项应执行本规程。第四条 本规程适用于各部门。

第二章 重大事项

第五条 学校重大事项主要指学校的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调动和使用等,具体包括:

(1)制订和修改学校章程;

(2)制订学校发展规划,制订学校与学期工作计划和总结;(3)制订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4)出台重大改革措施,制订重要规章制度;(5)校内机构职责的调整;(6)学校中层干部的人事安排;

(7)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教职工的聘任、评优及职称评审;(8)学校奖惩工作;(9)学校招生工作;

(10)学校经费预算、决算,0.3万元以上人民币的大额经费支出和其他需要集体议事的大额开支项目;

(11)重大基建项目,《政府采购目录》中规定的物资设备采购;(12)学校干部和教师外出学习、教育交流等活动;(13)学校大型庆典及其他大型活动;(14)重要团组的接待和重要的校际交流;(15)其他重大事项。

第三章 议事规则

第六条 校务会议是学校重大事项议事决策的主要形式。校务会议成员为学校支部成员、行政班子成员、工会委员等。校务会议由校长(书记)主持,重大事项经集体讨论,校长负责决策。校务会议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扩大参加成员或根据具体议事项目召开校务扩大会议。一般情况下,扩大到年级组长、教研组长。

第七条 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一般程序:

(1)提出动议。校长根据上级党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或学校其他领导和群众的意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学校重大事项的初步设想。

(2)调查研究。校长落实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包括听取有关职能部门、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和社会调查,向政策法规机构、专家咨询等),在客观真实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完整的决策方案。

2(3)协商酝酿。校长与党组织、行政班子成员研究决策方案,相互通报情况,进行充分酝酿,形成共识和主导性意见,提交校务会议。没有形成共识和主导性意见的,暂缓提交讨论。

(4)集体决策。校长主持校务会议讨论、决策。校务会议在讨论决策方案时,与会成员应该充分发表意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最后作出决定,并形成书面意见。

校务会议到会人数不足成员总数三分之二,会议一般应该改期召开。如果校务会议认识不能统一,讨论意见严重分歧,一般应暂缓决策,留待会后进一步沟通、磋商,并再次召开校务会议讨论作出决策。如果仍不能形成决策意见,校长有责任向上级有关部门、有关领导汇报。

(5)实施与监督。校长负责实施,党组织监督保证实施。学校章程、学校规划和与教职工权益有关的重大改革措施和重要规章制度,应提交教代会讨论通过。讨论通过后,正式施行。

根据审批权限需报上级部门批准的重大事项或在学校职权之外的重大事项,经校务会议决定后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方可实施。

第八条 重要人事安排的主要程序:

(1)在符合岗位任职资格条件和群众公认原则的基础上,重要人事任用的建议人选,可以分别通过组织考察、公开竞聘等方式产生,具体可通过以下其中一种方式提出初步建议人选:

①在群众民主推荐或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召开党支部委员会讨论提出初步建议人选。

②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确定初步建议人选。按竞聘上岗的具体实施办法操作:公布职位—接受报名—资格审查—进行演讲答辩或笔试—根据竞聘综合成绩提出初步建议人选。(2)初步建议人选如果涉及到人员提拔任用,必须由学校党支部进行严格的考核、考察,形成书面考察情况报告,提出任用建议,并送交校务会讨论。

(3)决定重要人事任免事项,学校主要领导必须进行充分酝酿,形成共识和主导性意见。没有形成共识和主导性意见的暂缓讨论。

(4)讨论决定人事任免事项,校务会议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到会;由学校党支部负责人介绍对任免人选的考察情况;到会成员应当发表同意、不同意或缓议等明确意见,以应到会领导成员过半数同意形成决定。意见分歧较大或者有重大问题不清楚,应当暂缓作出决定。人事任免决定涉及校务会议成员的,有关人员应当回避。

(5)根据校务会议的决定,对于涉及到人员提拔任用的,在校内内进行任前公示,公示无异议报教育工委任命。如公示后意见较大或反映有重大问题不清楚的,应当暂缓聘任,提交校务会议重新进行研究。

第九条 重大项目立项的主要程序:

(1)事前酝酿。学校在进行重大项目安排时,学校主要领导必须相互通报情况,进行充分酝酿,并进行广泛的调研和论证,确认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建议立项意见。

(2)集体决策。校务会议在讨论重大项目安排时,首先由分管领导或有关人员介绍对该项目的考察论证情况,校务会议成员应该充分发表意见,最后作出决定。

(3)上报审批。根据校务会议决定,提出正式的立项申请,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

第十条 基本建设项目分级操作规范: 参照西夏区教育局《关于实施<西夏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银西教发[2017]155号)及补充细则

(二)关于中小学、幼儿园公用及项目支出要求及《西夏回民小学内部财务报批管理办法》执行。

第十一条 资金调动和使用的一般规定(1)日常资金支付

学校应根据教育局要求,编制开支计划,合理安排日常工作所需资金,并认真执行。对于计划外大额度资金的调动和使用,原则上不予安排,如因特殊情况急需用款,需按财务有关规定申请报批。

(2)基本建设工程款支付

经招标(或议标)确定中标单位后,学校与建设单位签订合同。在工程已竣工且实施审计后最高支付限额为工程中标价的70%,余款作为保证金,需在竣工之日起一年后付清。支付工程款需按照用款审批权限办理相关的批准手续。

第四章 罚则

第十二条 重大决策、重要项目的安排以及大额度资金的使用一般应有计划性,避免临时动议,更不允许“先斩后奏”,否则不予批准。

第十三条 严禁搞小团伙、小帮派私下结盟形成提议。对违反本规程的有关人员实行责任追究,按照《纪律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五章 其他

第十四条 重大事项的操作过程要有完整标识,做到严密、完整、细致、准确,按操作程序形成完整的各种报告、审批材料、会 议发言记录、会议纪要、会议决定等原始资料。重要资料应由相关的责任人签字确认并加盖公章。每一重大事项完结之后,应当整理归档,档案材料应当能够记录、反映重大事项操作的全过程。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五条 本规程在学校重大事项议事过程中,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另有规定的,以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的规定为准。

小学重大事项议事制度 篇3

集体议事决策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教育系统各基层单位(含各中学、小学、中职学校、特教学校、幼儿园、教委办、教育办等)领导班子的决策行为,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防止“一言堂”和暗箱操作现象产生,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晋江市教育系统学校校级干部管理行为问责暂行办法》,特制定本制度。

一、集体议事决策原则

1.教育系统基层单位实行校长(教育办主任、教委办副主任、幼儿园园长或主持工作的单位负责人)负责制,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对涉及人、财、物等关系本单位长远发展和涉及师生员工利益的重要事项,必须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

2.教育系统基层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重要事项,必须严格遵守“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实行集体议事,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切实提高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

二、集体议事决策机构 1.各单位应成立本单位领导班子集体议事决策机构,成员不得少于三人,一般由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组成,各单位可根据实际将本单位党支部(总支)委员纳入。

2.除干部人事调整变动或上级文件有明确规定外,集体议事决策机构成员应相对固定,不得随意调整。

3.在研究决定重大事项时可邀镇、街道分管领导参加。根据工作需要也可确定有关人员列席。

4.在研究涉及集体决策机构成员个人或亲属事项需回避时,要严格执行回避制度。

三、集体议事决策内容 本制度所指重要事项为:

1.本单位工作中有关贯彻教育方针、明确办学方向、实施重大改革等事关全局的问题;

2.本单位中、长期发展规划、办学章程、年度或学期工作计划以及单位重要规章制度;

3.本单位机构设置、领导干部分工、干部任免、人事安排、职称评聘、教师聘任和奖惩等事项;

4.金额在5000元以上(含)的经费收支、基建或修缮项目、设备或物资采购、惠民资金、公产出租、非税收入等涉及财、物事项;

5.单位教师招聘、招生工作、对外交往(合作)项目; 6.涉及学校、教师、学生安全稳定的工作; 7.涉及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8.其他需要研究的重要事项。

四、集体议事决策程序

1.基层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重要事项原则上集体议事决策机构所有成员必须参加,确因工作等原因无法安排的,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参加方可召开,缺席成员的意见可以用书面的形式表达。

2.基层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重要事项时,根据议题内容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单位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主持,会前应在集体议事决策机构成员间进行沟通,统一思想,不得搞临时动议,对一些政策性、敏感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还应采取听证会等形式,进行科学论证。列席会议人员由会议主持人根据需要确定。

3.基层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重要事项的议程安排,一般先由提出议题的集体议事决策机构成员或相关列席人员就议题事先准备好相关书面材料,并在会上作简要说明,然后展开讨论。每位成员必须逐一发言表态并记入会议记录。在与会人员充分发表意见后,会议主持人作最后总结发言。讨论问题时,与会人员应围绕主题,各抒己见,突出重点。

4.基层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重要事项必须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前提下,应充分尊重会议主持人的意见。会议主持人要善于集思广益,在与会人员形成共识后,作出会议决定或决议。

5.基层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重要事项时,如遇到需要表决的事项,应进行表决。出席会议的集体议事决策机构成员有表决权,列席会议人员无表决权,未到会成员的意见不得计入票数。表决一般采取口头表态或举手表决方式。特殊情况需要时,也可采取无记名投票或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表决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赞成票超过应到会集体议事决策机构成员半数为通过,涉及讨论和决定干部任免等重大事项的,赞成票超过应到会集体议事决策机构成员三分之二为通过。

6.基层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重要事项时,如对讨论的问题产生严重分歧,除在紧急情况下必须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议决外,一般应暂缓作出决定,待进一步交换意见后,再安排讨论。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将争议及表决情况向市教育局报告。

7.基层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重要事项的会议记录应指定专人负责记录、整理和保管,记录应完整、准确、客观。议事决定事项经由与会人员签字、会议记录人员整理成文,存档备查。重要决定应形成会议纪要,经单位主要领导签字后印发,并及时向全体教职工通报。

五、集体决策议事纪律

1.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是落实重要事项领导班子集体决策议事制度的第一责任人,应自觉遵守、带头执行并组织落实好。对未经集体研究而直接由个人作出决策所造成的后果本人应负主要责任,并根据《晋江市教育系统学校校级干部管理行为问责暂行办法》给予问责,涉及违纪违法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基层单位党组织纪检委员应积极履行监督责任,提醒单位负责人执行制度,对发现的本单位未按规定集体研究重要事项的情况要及时提醒纠正,单位负责人不听劝阻的,要及时向市教育局报告。

3.基层单位集体议事决策机构成员对经集体研究通过的关于重要事项的决定必须自觉维护,坚决服从和执行。如个人对会议决定持有不同意见,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新情况,可建议下次会议研究,或向上级反映。在集体决定未作改变前,任何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或拒绝执行,也不得在不当场合发表与会议决定相抵触的言论。

4.严格保密纪律,严禁擅自对外泄露会议讨论的经过和会议议定的保密事项。因擅自泄露集体研究决定重要事项会议的有关内容而造成不良影响的,应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5.基层单位集体议事决策机构成员如果由于个人不执行集体的决定,或未能按照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履行职责,给工作造成一定损失和严重后果,视情况给予批评、教育和追究责任。

六、其他

1.遇到重大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来不及集体议事的,集体议事决策机构成员可相机处置,事后应及时向集体议事决策机构报告,并形成相关的决策情况记录。

2.本制度所涉及的内容,凡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重大事项督查制度 篇4

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以及局内重要决策和工作部署及时、全面、准确的贯彻落实,使我局督查督办工作尽快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现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督查督办工作的对象:

局属各科(室、站、场、中心、大队)、各县市区畜牧水产局(蔬菜副食品局)。

二、督查督办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上级来文的落实情况。包括市委市政府及上级部门布置的重要工作、重要决定,上级机关下发的督查督办通知单,上级领导批示件等需要督查督办的重要事项;

(二)局党委重要发文的贯彻执行情况。重点是局党委作出的重要决定、决议,安排的重要工作等;

(三)局务会、局长办公会作出的决定、决议的执行、落实情况;

(四)局领导在重要大会上讲话决定事项的落实情况;

(五)重大来信、来访的处理情况;

(六)省市局作出的对县市区局重要工作及事项情况;

(七)局领导批办、交办的工作或事项的落实情况。

三、督查督办工作的原则

按照“统一管理、归口负责、高效有序、纪委监督”的原则,建立以办公室为主、其他职能部门为辅、局纪委监督 1

检查的督查督办工作体系。

四、督查督办工作程序

(一)局办公室建立重大事项督查督办工作登记本。

(二)拟立项。办公室根据分管工作及需要,以及各单位提出督查督办拟立项目,一般情况应一事一项,重要工作可以一个决策、一个部署为单位进行拟立项。

(三)交办:把督查督办事项交有关部门单位办理,特殊情况采用口头的形式交办。办公室在交办时要做到任务量化、时限具体化、责任明确化。

(四)承办。有关单位接受督查任务后,应按照要求迅速组织实施,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完结。督查督办事项的部门承办完成时限为局办公室或分局领导批示中指定的时间,一般承办单位的完成时限为整个事项最终完成时限为10个工作日,县市区为15个工作日。有特殊情况的在具体事项督办要求中另行说明。对时限紧迫、内容重要的上级决定、指示应随到、随办;对一些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落实难度大的督查事项,要实施不间断地跟踪督查;对未能如期办结的事项,要及时报告原因和进展情况。对非本单位职责范围的督查任务,必须在二个工作日内及时报告并由局办进行协调。

(五)催办:为及时了解督查事项的运行情况和办理情况,办公室应直接到承办单位适时加以催办查办。同时,要积极协助被督查单位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六)办结:承办单位在工作任务完成后,应及时回复办理情况。办公室将对承办单位的回复情况进行检查,按照交办时所提的要求,对不符合交办要求的,要退回承办单位补办或重办;对符合交办要求的,呈报领导阅知。

(七)反馈:一项具体的督查督办任务完成后,要按照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的原则,及时向批示领导报告结果,做到批必办、办必果、果必报。

(八)归档:督查事项办结后,应将各种有关的文字材料,包括领导批示、办结报告、检查反馈等,整理归档。

五、督查督办工作要求

(一)专人负责。督查督办工作要按照专人负责的原则。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部门承办,结果有反馈。

(二)检查督查。在督查督办工作过程中,办公室要根据不同工作内容运用不同的形式,对被督查单位的工作进展情况和落实情况进行普遍检查和重点抽查。局纪委要不定期对督查督办事项进行抽查。

(三)情况通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单位、各县市区局落实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以及重要批示的办理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

(四)考核。将此项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对未按时办结的、被退办的、办理质量不高的,在考核中给予扣分。

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篇5

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第一条

为及时、妥善处置重大金融风险和突发事件,维护**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行)正常稳健运行,切实防范和化解事故风险,确保**金融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重大事项,是指我行发生的机构变更重大事件、业务经营重大事件、金融突发事件、各类金融案件以及本制度规定的其他事件。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各分支机构。

第四条

各分支机构网点负责人为本机构的稳定信息联络员,负责向总行领导及行政综合部报告重大事项及重要信息;行政综合部负责向上级部门报告重大事项及重要信息。

第五条

总行发生下列事项时,应当在事前三日报上级主管部门、当地人行、银监分局备案。

(一)业务网络系统升级改造需暂停营业或调整营业时间;

(二)拟开展重大重组改制活动。

第六条

辖内各分支机构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应及时向总行或当地公安派出所报告。

(一)辖内各分支机构出现因各种非正常因素引起众多客户在短时间内集中要求提取存款的挤兑事件;

(二)聚众到分支机构上访、请愿、静坐、示威,以及发生冲突、围攻事件;

(三)辖内各分支机构发生贪污、挪用公款等内部经济案件;

(四)内部操作性风险案件或金融诈骗案件可能被新闻媒体进行负面报道的事件;

(五)由于自然、人为或软硬件故障等原因,计算机业务处理系统不能正常工作,通过沟通、抢修等手段仍无法使系统正常运行的,系统连续掉线2小时以上的,或影响范围超过一个县级行政区域的事件;

(六)辖内各分支机构发生盗窃、抢劫、诈骗、涉枪、爆炸、绑架等各种经济刑事犯罪案件;

(七)辖内各分支机构遭受火灾、水灾、地震等灾害,对资产、人员造成损失和伤害的重大事件;

(八)辖内各分支机构重要数据、帐册、重要空白凭证严重损毁、丢失,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开展的事件;

(九)辖内各分支机构员工发生叛逃、出走、非正常死亡等情况,或因司法、纪检监察机关依法行使职能,造成岗位空缺;

(十)辖内各支行行长、分理处主任在未办理离岗请假手续的情况下无故离开工作岗位3个工作日以上,一般员工在未办理离岗请假手续的情况下无故离开工作岗位5个工作日以上。

第七条 辖内各分支机构发生上述

(一)、(二)、(三)、(四)、(五)款突发事件时,应在第一时间或突发事件发生后一小时内向总行报告。

辖内各分支机构发生上述(六)款突发事件时,应在第一时间向总行或当地公安派出所报告。

辖内各分支机构发生上述

(七)、(八)、(九)、(十)款重大事故时,应在1个工作日内向总行报告。第(十)款各支行行长、分理处主任在未办理离岗请假手续的情况下无故离开工作岗位3个工作日以上的,由网点主会计负责报告。

第八条 报告流程:重大事项发生后,实行逐级呈报制度。直接责任人应当立即将情况向负责人报告;负责人向行政综合部报告;行政综合部上报分管行领导;分管行领导向主要领导报告。情况紧急的,部门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可直接向主要领导报告(外出时应先报告主持工作的)。在逐级报告的同时,直接责任人所在机构或部门对涉及到的有关机构要及时告知。

第九条 总行在接到辖内各分支机构报告后,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置和补救,并及时将有关情况向银行业监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第十条 对发生上述重大事件,而未及时向总行报告的有关责任人,将按有关处理规定,予以相应的处罚和追究。

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篇6

一、重大事项定义范围

本制度所指的重大事项是由各协会组织开展的参加人数较多、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集会或群众性活动,比如:跨县市区、跨协会、有上级协会参加的活动;同市外、省外、国外的联办联展活动;有市级及以上领导出席的或参加人数100人以上的广场文艺、大型展览、展演活动等。

二、活动申报要求

1、各协会举办活动前,应向文联提交活动方案并提出申请,若有要求文联协助解决具体问题的,需提前两周申报。

2、申请中应当说明活动的目的、方式、人数、时间、地点、负责人的姓名、职责和联系方式等,特邀参加的,应注明特邀人员的基本状况。

3、文联在接到举办活动的申请后,应尽快作出回复。

4、活动的主办协会取消活动的,应及时告知文联,并及时通知预定的参加者。

三、举办活动的组织原则

1、各协会组织重大活动务必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社会、文联或他人的利益。

2、根据“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凡重大活动各协会应制定活动相关的应急预案,活动的主办协会及其负责人对活动全过程及人员安全负全面职责。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学校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篇7

一、报告目的

加强对学校安全综治工作的领导和廉政建设,及时处理偶发事项,保证学校秩序稳定,保障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共创和谐和校园。

二、报告内容

(一)重大突发性事件

1.刑事犯罪及学校重大治安案件:

(1)杀人、放火、爆炸、投毒、劫持师生员工;(2)学校财物被盗;

(3)学校受冲击,学校正常秩序受到严重影响;(4)教师或学生集体上访;(5)师生罢课。

2.重大灾害和伤亡事故:

(1)火灾、风灾、水灾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2)学校房屋倒塌;(3)造成伤亡的交通事故;(4)相互挤压造成伤亡事故、(5)师生其它非正常伤亡事故,如溺水、触电等。

3.其他涉及学校、师生的重大突发性事项,如谣言、食物中毒、被索、出走、打架及感染性、季节性、爆发性疾病等。

(二)学校党政领导干部重大事项 1.学校各部门工作上需要组织予以理解、支持或在工作中可能引起群众不理解、舆论上有非议,有必要要事先进行沟通的问题;

2.个人发生违法违纪行为或工作中的失误需向组织报告的问题; 3.本人认为需向组织报告的其他重大事项。

(三)学校其他重大事项

1.班级学生因故停课(调课)1天及以上; 2.集体组织学生外出活动;

3.集体组织教师外出教育考察活动;

4.上级有关部门或兄弟单位来校调研、考察、交流活动; 5.区级以上领导来校视察工作。

三、报告程序

(一)重大突发性事件一旦发生,应立即启动《松山中心小学处置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事先应做到:

1.先获知第一信息的学生应立即设法联系学校老师并监视现场。2.接到学生报告的第一位教师或首先获知第一信息的教师是该项事件处理的第一责任人,其应迅速设法控制现场或局面,指挥抢救,并立即转报学校领导。

3.接到报告后的学校领导应立即调度人员到现场处理事件。4.由学校校长或主持工作的领导根据《学校处置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把事件发性情况立即上报教育局。

(二)在学校党政领导干部重大事项的报告中,可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报告行政或党组织。

(三)在其他重大事项的报告中,其中第1、2、3项应事先向校长室书面或口头报告,经批准后方可实施;第4、5项应事先向学校主管领导报告。

四、报告电话 校长室:5471049

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 篇8

为使我委及时准确掌握机关各项重要工作和领导干部个人重要情况,进一步加强对全委工作的统筹安排与科学决策,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与监督,根据党的组织原则和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委工作实际,现就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工作作出如下规定。

一、适用对象

全委各部门负责人以及各部门党员干部应按要求向县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

二、重大事项的报告范围

(一)重要工作

1、重大决策事项。主要包括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内规章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上级党委重大决策、重要部署、重要会议、重要指示精神等方面的重大事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中长期规划编制,重大发展战略、重要领域发展思路,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计划;涉及全局性的机制、体制、制度改革的重大事项;其它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事项。

2、重要人事任免事项。主要包括向县委干部的推荐、提名、奖惩等事项;领导班子换届选举方案和推荐人选名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人的推荐;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案 的制定实施等。

3、重大项目安排事项。主要包括重大建设项目安排,重大投资项目安排,民生社会事业项目,重大活动项目安排和其它重大项目安排。

4、大额度资金使用事项。主要是单项支出数额较大的公共性资金安排和其它大额度资金使用。

5、全委各部门工作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及阶段性任务的完成情况。

6、上级领导交办事项的办理情况。

(二)重大事件

1、重大安全事故。主要包括项目领域的重大伤亡事故、项目领域的重大交通安全事故、项目领域的重大消防安全事故、项目领域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2、重大突发事件。主要包括群众集中反映的社会矛盾问题;集体上访、越级上访、游行、非法集会等影响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重大事件;影响很大的舆情热点事件。

3、重大违法违纪事件。主要包括党员领导干部和干部职工有违法犯罪嫌疑被拘留、逮捕或被司法机关受理的案件;涉及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的重要信访或领导干部涉嫌违法违纪的案件;在重点项目建设或工作过程中因违规造成重大损失的经济事件;党员领导干部涉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并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事件。

(三)重要事项

1、领导干部本人婚姻和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从业等事项。

2、领导干部收入、房产、投资等事项。

3、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和其他喜庆事宜。

(四)重要活动

1、拟以县委名义举办或需要县委领导出席的重要会议和活动。

2、单位组织的外出学习考察活动以及工作人员出国(境)学习考察活动。

3、领导干部外出开会、学习、考察等活动情况。

(五)其它按规定应当报告的重大事项

三、重大事项的报告原则和方式

1、重大事项的报告原则:重大事项报告遵循“事前请示,事后报告,实事求是,及时准确,逐级上报”的原则。能事前报告的要事前报告,事前无法报告的,事后及时补报。

2、重大事项的报告方式:重大事项一般情况下以书面方式报告。遇突发事件或重大紧急事项,可首先采取电话、电传、口头汇报等形式第一时间报告,并及时续报相关情况,其后呈送书面报告。

四、重大事项的报告时限和程序

1、重要工作的报告,须按相关事项规定的时间报告;遇有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应随时报告。涉及全局性的重要工 作事项按程序向县委、政府会议报告。对有目标任务的重要工作,应向分管和政府主要领导适时汇报。

2、重大事件的报告,必须在事件发生后2小时内报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联系的县级领导,同时报告县一线指挥部、县委办和县政府办。对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影响社会大局稳定的突出问题等特别重大、紧急事件,用电话迅速直接报告,并及时续报事件进展情况、原因及结果。

3、重要事项的报告,涉及领导干部个人重要事项的报告,按照《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及有关要求,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将有关情况向县纪委、县委组织部报告。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和其他喜庆事宜,按照自治区、市和县的有关规定要求,将有关情况向县纪委报告。

4、重要活动的报告,领导干部外出学习考察活动按照公务报销管理的相关规定执行;领导干部因公出差、学习、考察或因私请假,应事前请示并严格履行请假手续,假满及时销假。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一般不得同时请假,党政主要负责人请假1天以上,应出具书面请假报告,按归口管理由分管县级领导和县政府主要领导审批,并向组织部报告。领导干部请假3天以内,应经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批,请假3天以上,一般干部应经单位主要负责人同意,科级及以上干部同时需分管县领导审批,向组织部报告,并办理相关的请假手续。维稳特护期间的请假按有关规定执行。

五、重大事项报告的纪律监督

1、明确责任主体。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工作,严格执行规定,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做到事前有请示,事后有报告;主要负责人为重大事项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对重大事项的报告负总责,分管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按照职责分工及时向县委领导班子或县委主要领导报告重大事项的有关情况。

2、建立工作机制。单位综合办公室负责统筹单位及相关行业领域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工作。单位所有领导干部要积极配合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监察局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重大事项请示报告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企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篇9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保障国有资产运营安全和保值增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市国资委监管企业(以下简称“监管企业”)是指张家口市人民政府授权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国资委”)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企业。

本制度所称的子企业是指监管企业设立的全资企业、持有50%以上股权的企业或通过其他方式实施有效控制的企业。

本制度所称重要子企业是指监管企业设立的,符合主业定位并对监管企业具有重大影响的或关系国计民生的全资企业、持有50%以上股权的企业或通过其他方式实施有效控制的企业。

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的重大事项是指企业的合并、分立、改制、上市,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发展战略规划、对外投资、对外担保、国有产权变动、企业资产处置、资产损失核销、财务决算、企业投融资计划,以及解散、申请破产等对出资人权益有重大影响的事项,应向市国资委报告。

本制度未涉及的其他需报市国资委批准(备案)的重大事项,按有关法律制度执行。

第四条

按本制度应向市国资委报告或者备案的子企业的重大事项,统一由监管企业上报。

第二章

报告事项 第五条

重大事项分为报批事项和报备事项。报批事项须经市国资委审核同意后方可实施,特别重大事项由市国资委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报备事项为告知事项。

第六条

以下事项为报批事项:

(一)监管企业及子企业改制、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上市、解散、清算、申请破产;(二)监管企业章程的制定和修改;(三)监管企业增加和减少注册资本;(四)监管企业及子企业融资行为,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股票、中长期票据、信托以及其他直接或间接融资行为;(五)监管企业重大投资,按照市政府印发的《市国资委监管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张政办字[2018]139号)执行;(六)监管企业及重要子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七)监管企业及子企业1000万元人民币(含)以上对外资产转让事项;(八)监管企业及子企业500万元人民币(含)以上资产损失核销事项;(九)监管企业对外担保事项;(十)监管企业及子企业资产单项资产原值 2000 万元(含)以上或租赁期超过5年(不含)租赁;(十一)监管企业及子企业超过 10 万元人民币(含)的对外捐赠或者赞助(含同等价值的实物捐赠);

(十二)监管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十三)其他对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有重大影响的决策事项;

(十四)市国资委要求报告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七条 以下事项须经市国资委审核后报请市政府批准:

(一)监管企业及重要子企业改制、合并、分立、上市、解散、清算、申请破产;(二)国有产权转让致使市政府对监管企业及重要子企业不再具有控制地位的;(三)因增资致使市政府对监管企业及重要子企业不再具有控制地位的;(四)监管企业及子企业5000万元人民币(含)以上资产对外转让;(五)监管企业及子企业1000万元人民币(含)以上资产损失核销;(六)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应当报请市政府批准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八条

以下事项为报备事项:

(一)监管企业投资计划 ;(二)监管企业融资计划;(三)监管企业500万元人民币(含)以上1亿元人民币(含)以下对外股权或实物资产收购事项;(四)监管企业及子企业产权变动情况。

(五)财务预算决算报告;(六)监管企业工作总结;(七)其他按制度应上报报备的事项。

第三章

报告程序 第九条

重大事项统一由监管企业负责向市国资委报告,各监管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本企业重大事项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重大事项报告的直接责任人。

第十条

报告事项实行一事一报,并提供由报告主要责任人签名或签发的请示(或报告)及必要的附件材料。上报材料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请示或报告;(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专家论证意见或中介机构的评估意见;(三)相关资产评估报告、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四)已签署的合同意见书等相关契约文件;(五)合资、合作方情况介绍、工商登记资料和资信证明;(六)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专业技术鉴定文件、法律意见书等;(七)项目负责人情况;(八)资金来源说明;(九)法律意见书;(十)董事会(党委会)决议,企业决策程序说明;(十一)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一条

报备事项上报,各企业应当在做出决策或事件发生之日及时以书面形式报送市国资委。特别紧急的事项先口头汇报,再以书面形式上报。

第十二条

市国资委对监管企业上报的符合要求的请示,在制度期限内给予批复。因特殊情况可以适当延期答复,但延期情况应当及时通知报告单位。(见附表)

第十三条

市国资委建立监管企业报告档案管理制度,完整保存有关文件和资料,严格保守企业的商业机密。

第四章

责任追究

第十四条

监管企业未按制度要求向市国资委报告重大事项,或故意瞒报、虚报重大事项,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并按制度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五条

市国资委对监管企业执行本制度的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结果作为对其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国有参股公司的重大事项报告,参照本制度执行,国有股东代表为主要责任人。

第十七条

重大安全事项报告制度 篇10

第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举报人)有权对四川省行政区域内发现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或者重大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向四川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举报。

第三条举报人举报的下列各类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或者重大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属于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事先并未掌握监控,经依法调查核实,情况真实,性质严重的,依照本办法对举报人予以奖励。

1、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非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

2、有现实危险,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3、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弄虚作假的行为。

依照本办法给予奖励的举报人不包括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的部门等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负有特定义务的人。

第四条 举报人可以采取书信、电子邮件、电话、传真、现场举报等方式举报,举报人在举报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或者重大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时,应向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供可靠线索或者必要的证据并留下真实姓名及联系方式。

举报人举报的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应客观真实,并对举报事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不得虚报、伪报、谎报、诬告、诽谤陷害被举报人,违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知悉举报情况的有关人员应当为举报人保密,未经举报人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泄漏举报人的姓名、住址、电话、有关案情及接受奖励等情况,违者按有关规定处理或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知悉举报情况的有关人员对举报人的实名举报置之不理或者向被举报对象通风报信,帮助其逃避惩处的,一经发现,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五条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和重大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举报受理、核查处理、回复奖励等制度,并向社会公告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和重大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举报电话(传真)、通信地址(含邮政编码)、电子信箱等联系方式。

第六条对经查实的实名举报,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符合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具体奖励条件的,给予举报人不等的现金奖励,具体奖励办法及标准如下:

1、举报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不正确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职责,情节严重的,奖励1000元至2000元。

2、举报生产经营单位特种作业人员未经专门的理论和实际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无证或假证上岗作业的,奖励1000元至2000元。

3、举报安全培训机构未按规定培训与考试,未保证培训质量,弄虚作假,骗取或帮助骗取安全生产特种作业操作证、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等证件的,奖励1000元至2000元。

4、举报安全评价、检测检验等中介机构,未按照相关标准、规范、准则开展相应中介服务,出具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虚假结论报告的,奖励1000元至2000元。

5、举报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免费为从业人员配备合格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奖励1000元至2000元。

6、举报生产安全事故处理责任追究未落实的,奖励1000元至2000元。

7、举报生产经营单位作业场所不符合职业安全卫生条件,严重危及从业人员生命安全与健康的,奖励1000元至2000元;

8、举报生产经营单位使用属于应当淘汰的或者严重危及安全的设备设施、原材料、工艺的,奖励2000元至3000元;

9、举报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的,奖励2000元至3000元;

10、举报生产经营单位新、改、扩建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未按规定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或同时施工或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导致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奖励2000元至3000元。

11、举报生产经营单位违抗停产整顿、停止作业(营业)、责令限期改正、关闭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行政执法指令,擅自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奖励2000元至4000元。

12、举报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或安全生产许可证件已经超出规定的有效期限或许可范围擅自从事经营、生产(开采)活动的,奖励2000元至4000元。

13、举报有现实危险,可能造成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安全隐患的,经论证核实后,奖励2000元至4000元。

14、举报重伤、10人以上急性工业严重中毒、死亡或财产损失10万元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谎报、瞒报的,奖励3000元至5000元。

15、举报其他有关安全生产方面重大违法行为的,奖励1000元至3000元。

应由市(州)、县(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具体奖励的.,奖励标准根据实际情况自定。

第七条对应当予以奖励的举报人由受理举报的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奖励。

(一)受理举报的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向上级或下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核实举报内容、举报时间等有关情况,避免重复核查和重复奖励。

(二)安全生产举报实行首问负责制,第一时间受理举报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按相关规定核查处理并对举报人进行奖励。

第八条 举报人就同一个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或者重大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分别向两个或两个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举报的,只能获得一次奖励,奖励标准为最先受理举报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

同一个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或者重大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被多人多次举报且内容相同的,奖励第一举报人,举报顺序以受理举报的时间为准。

举报事项有交叉时,按单项最高额奖励,不重复奖励。

对两人(含两人)以上举报同一个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或者重大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按一个案件进行奖励,奖金可以平均分配。

第九条 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通知受奖举报人领奖的时间、地点及领奖方式;受奖举报人自接到通知之日起60日内凭有效证件到通知地点领取举报奖金,特殊情况可延长60日,逾期未领的,视为自动放弃。

第十条 安全生产举报奖励金由受理举报案件的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预算的专项经费中支付并负责经费的管理、发放工作。

上一篇:军训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