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场馆类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经验交流会召开

2024-10-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普场馆类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经验交流会召开(精选2篇)

科普场馆类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经验交流会召开 篇1

12月7~8日,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主办,中国科协科普活动中心、广西科技馆承办的“科普场馆类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经验交流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召开。会议围绕科普教育基地资源包的设计开发、常设展览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科普教育新模式等主题进行经验交流和研讨。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高勘、科普活动中心副主任单长勇、广西科协副主席朱东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全国28个省市的190余名科普场馆类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代表参加了会议。

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高勘在会上表示,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科普工作的具体目标和任务。要充分认识制定《实施方案》的重要意义,认真领会核心内容,明确科普教育基地定位,认真落实《实施方案》相关任务,加强宣传交流、不断提升科普服务能力。科普是全社会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正是社会力量中重要的一环,担负着开展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科普活动的重要任务,潜在的社会价值无法估量,需要大家共同发掘。

会议邀请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牛灵江、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任福君、大连团市委书记赵宏等5位专家就科普场馆类科普教育基地做了主题报告。牛灵江从广西科技馆科普活动资源包为例谈起,介绍了如何设计开发科普活动资源包。通过分析了

解科普活动的教育特点、科普活动资源包的构成、特点等方面,讲解科普活动资源包的设计开发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任福君通过科普基础设施的界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介绍了我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大连团市委书记赵宏结合实际工作,详细介绍了如何设计受欢迎、有实效的活动。广西科技馆馆长梁春花以广西科技馆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为例,介绍了创新科普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叶兆宁就为什么要在科学教育中关注大概念进行报告。5位专家充分利用多媒体介绍,通俗易懂,精彩迭出,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会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中国铁道博物馆、厦门科技馆等7位科协领导和科普教育基地负责人作了典型发言,分别介绍了发挥资源优势,探索适应多元化的科普平台、火车探秘中国铁道博物馆少儿探究式科普教育实践、科普活动开展的几点体会、创新管理,全面提高为科普教育基地服务的能力等。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介绍了如何立足丰富的标本资源,发挥优势,建独具特色的精品科普基地。他们在对昆虫博物馆、蝴蝶园、植物馆、动物馆、土壤博物馆等场馆不断补充实物,更新馆藏的同时还组织进行教授与观众面对面,开展内容丰富的专题讲座活动,并与中学联手年年举办生物科技夏令营,实现双赢。铁道博物馆通过对探秘火车主题活动的案例分析,全面剖析了活动的背景、设计方案、目标、活动过程等并通过实景照片等方式展示了活动的效果。

会议还组织了分组讨论,与会代表分别就科普场馆常设展览开展

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如何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校外活动场所科普教育新模式等方面开展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会后,参会代表参观了广西科技馆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科普场馆类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经验交流会召开 篇2

11月27日~28日, 由中国林学会主办的全国林业科普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广东省召开。中国林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李岩泉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中国林业科学院副院长黄坚、广东省林业厅副巡视员兼省林学会副理事长丘国栋、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党委书记谢耀坚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全国26个省 (区、市) 林学会的代表, 第三届梁希科普作品奖、人物奖和活动奖的获奖代表, 全国林业科普基地的代表和中国林学会“科普服务林改试点”县 (市) 的代表共11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中国林学会副秘书长沈贵主持。

李岩泉说, 全国林业科普工作经验交流会是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部署而召开的一次全国性的林业科普工作会议, 主要任务是交流科普创作、科普活动经验, 表彰科普优秀人物、科普作品和科普活动。充分展示各地各单位如何创造条件, 挖掘潜能, 广泛调动社会力量, 采取形式多样的科普方式, 推动公众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会议的召开, 对提升林业科普工作能力, 推动林业科普工作创新, 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一篇:商场服务台年终总结下一篇:物流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