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物资储备及调用预案(推荐6篇)
1 总则 1.1 目的
为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及时有效供应物资,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生产秩序和社会安定,将突发公共事件对我公司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降至最小程度,特制定本预案。1.2 编制依据
国家《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案的决定》、《山西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太原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晋源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事故状态下的物资储备应急处理工作,以及应对所属各单位危险品储存发生的突发事件。
适用范围将随着集团公司生产经营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1.4 工作原则
1.4.1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切实履行集团公司的综合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员工及周边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1.4.2 健全制度,科学预警 集团公司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所属各单位突发事件物资储备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公司级重要应急物资储备监测网络、预警体系和应急物资生产制作、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为突发公共事件物资储备应急处理工作提供系统科学的制度保障。提高防范公共事件的意识,对突发公共事件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好公司物资储备应急响应工作。1.4.3 统一管理,明确职责
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根据授权对储备物资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落实各相关部门应急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及指挥权限。1.4.4 常备不懈,确保供给
公司级物资储备系统要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做到品种适宜、质量可靠、数量充足、常备不懈,确保储备物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之需。2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 储备物资专项应急协调指挥部
由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具体负责全公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物资储备的综合管理工作。本公司范围内发生较大突发公共事件后,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立即启动《公司物资储备应急预案》,根据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和事故应急处理需要,成立储备物资专项应急协调指挥部(简称专项协调指挥部)。
专项协调指挥部由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牵头,成员单位包括公司党工部、计财部、武保部等有关单位。总指挥由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组长担任,副总指挥由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第一副组长担任,有关成员单位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同志为成员。
专项协调指挥部下设专项协调办公室,专项协调办公室设在集团公司调度室。办公室主任由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担任。2.1.1 专项协调指挥部职责
⑴根据应急需要决定启动和终止本预案; ⑵决策储备物资调动、投放等重大处置措施; ⑶协调相关部门工作; ⑷提出对外新闻发布方案; ⑸决定其他重大事项。2.1.2 成员单位职责
各成员单位要依据各自职责,在储备物资投放过程中给予物资、财政、治安、运输等方面的保障。2.1.3 专项协调办公室职责
⑴执行专项协调指挥部的决定;
⑵做好物资储备信息的收集、传达、通报、汇总上报工作; ⑶检查、督导专项协调指挥部决定的执行情况;
⑷及时掌握应急储备物资的存储、更新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⑸对应急储备物资的投放、使用、效果进行总结、评估,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⑹完成专项协调指挥部交办的其他相关事项。2.2 二级管理机构体系 公司物资储备应对全公司范围内突发公共事件,依托各成员单位及其所属物资储备仓库二级管理机构体系,对应急储备物资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动。
2.2.1 应急响应期间同时履行专项协调办公室职责。
2.2.2 执行公司专项协调指挥部的物资调动指令。依据本预案,比照公司专项协调指挥部的组成和职责设定本级指挥部机构,制定预案。3 物资准备和应急响应 3.1 物资准备
3.1.1各物资储备机构应加强应急储备物资的日常管理,防止储备物资被盗用、挪用、流散,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当依法查处,并及时予以补充,对过期失效的及时予以更换。
3.1.2 充分利用公司所属各单位正常的生产经营库存,进一步整合公司级物资储备,建立健全公司级物资储备系统。各相关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需要和下属有关部门、分厂(车间)签订协议,指定有关部门、分厂(车间)作为提供应急所需服务的单位。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需要而本公司紧缺且缺乏生产能力的物资,应当在保证一定数量储备的基础上,与公司外建立畅通的物资调剂供应的渠道,以便需要时,能够迅速从公司外调入所需物资。
3.1.3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和各相关部门应当建立有关数据库,并根据应急情况变化及时更改,其内容包括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所需的物资的种类、数量、存放地点、更新年限以及被指定作为预备转产、扩产的有关企业的名单、生产能力等。切实保障突发公共事件后,所需应急储备物资的及时供应。
3.1.4 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负责公司级储备物资的统一管理,根据应急需要制定公司级物资储备计划,负责应急储备物资的存储、调动和更新等具体工作。定期检查储备物资,采取年报的形式于每年第一季度向公司应急管理办公室报告物资储备情况。3.2 分级响应标准
根据国家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级别划分(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结合本公司物资储备应急职能的特点,公司物资储备主要对应全公司范围内较大突发公共事件,以及配合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处置发生在全公司区域内的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范围内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必要时申请公司物资储备的支持。3.3 分级响应程序
3.3.1当发生较大突发公共事件后,根据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指令及时成立储备物资专项应急协调指挥部,启动本预案,并下达处置指令。各成员单位根据专项应急指挥部的指令,调动储备物资,保证调动的储备物资品种、数量、时限、地点符合专项协调指挥部的要求。专项协调指挥部应及时将处置信息上报公司应急委员会。
3.3.2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当本公司储备物资不能满足需要时,公司储备物资专项应急协调指挥部应及时向集团公司汇报,由集团公司向太原市、晋源区政府提出物资支援的申请,争取政府应急物资支持。3.4 响应措施和应急保障
3.4.1 公司专项应急协调指挥部根据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指示及时协调相关单位工作,保障应急救援物资及时到位,并将落实情况向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报告。
3.4.2 公司级物资储备系统各相关机构接到紧急动用命令,要按照本单位的具体预案做好应急物资调运准备以及储备品种与数量调整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执行命令。公司财务、保卫、党委办公室等部门按要求做好应急储备物资所需资金保障、治安保卫、物资运输等工作。
3.4.3 本预案启动后,公司级物资储备系统各物资储备机构应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及时收集信息,在第一时间内报送,保持公司级物资储备信息网的通畅。信息报送内容应准确、完整、及时,不得瞒报、谎报、误报。加强与相关单位、部门的联系,掌握物资流动状况,做好记录并及时上报情况,确保物资按要求安全送达。
3.4.4 各成员单位物资储备机构应加强人员培训和模拟演练,建立一支能够符合物资紧急调动要求,训练有素的职工队伍。4 评估与恢复
4.1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撤销。专项协调办公室及时组织由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评估组,对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公司级物资储备的投放、使用和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研究提出改进措施,完善预案。
4.2 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物资,要按照规定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4.3 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结束后,由专项协调办公室会同有关单位及时补办动用应急储备物资手续,及时结算物资资金及费用开支,并报集团公司以及公司财务部门审批。
4.4 根据紧急动用储备物资的情况,各成员单位应将储备物资实际调用消耗和需补充更新情况报送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办公室,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应及时调整物资储备计划,及时补充及更新储备物资,恢复应对突发事件能力。5 责任与奖惩
5.1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物资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
5.2 对突发公共事件物资储备应急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5.3 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物资储备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6 附则
6.1 本预案由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制定并报公司安全生产部备案;由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一、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现状
2007年以来,我市各级加大对环境应急物资储备的资金投入,建设了市级环境应急监察、监测装备器材库,各县级市环境应急监察、监测装备器材库初步建立,重点行业企业环境应急救援装备器材库建设和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初具规模。截止到2009年6月底。申请市级拨款建立市级环境应急物资装备综合库1个已在审批中,各级环保部门建立环境应急监察、监测装备器材库8个,按照“资源整合,联动应对”的原则,构建环境应急物资装备虚拟库15个。我市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与上级要求和环境应急需要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环境应急物资综合调度管理机制尚未建立,资源整合、资源共享的局面暂未形成;二是物资储备种类不全、数量严重不足,环境应急综合保障能力亟待加强;三是个别部门和企业对做好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工作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制约了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的实施。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原则,贯彻“居安思危,常备不懈,从容应对”工作方针,充分发挥职能部门职责,努力营造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体制健全、机制完善、标准规范、符合实际的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局面,不断提升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工作水平和标准,全面增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建设原则
(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立足长远,着眼大局,对全市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布局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切实提高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突出重点,整合资源。以提高环境应急综合保障能力为重点,按照全面应对、综合调度、灵活高效的原则,加大环境应急物资整合力度,实现资源共享。
(三)加强管理,标准规范。完善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和落实各级管理规定和工作标准,不断提高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
(四)分级负责,分步实施。从环境应急工作实际出发,合理确定建设目标和任务,按照事权原则,严格区分工作任务和职责,落实责任,分步组织实施。
(五)储备适量,突出实效。立足现有财力,依据环境应急工作实际需求,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按照储备适量、从容应对、综合有效的原则,提高环境应急物资的使用效率。
(六)部门主导,社会参与。积极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以上促下、以点带面,营造职能部门主导,企业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
四、建设目标
到2010年,按照配备合理、储备充足、管理有序、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的要求,建立威海市环境应急综合物资装备库;按照属地应对、贴近实际、适量储备的要求,各县级市环保局建立环境应急监察、监测装备器材库,各区环保分局建立环境应急监察器材库;按照自救为主、充分准备要求,全市重点企业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器材库。到2015年,各县级市要建立环境应急物资装备库,全市所有企业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器材库,逐步形成全市环境应急物资装备综合保障体系;依托已有网络建立全市环境应急物资装备管理系统,实现对各类环境应急物资装备监控、预警、调度的动态管理和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健全环境应急物资装备补充、更新、轮换、调运等管理制度,完善环境应急物资装备紧急生产、采购、征收征用、余缺调剂与调运机制,按照专业储备与社会储备相结合的原则,整合环境应急物资装备储备资源,实现区域间、部门间协作联动的综合保障。
五、环境应急物资分类及储备要求
根据《威海市应急物资储备总体规划(2009--2015)》的规定,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分为以下六类:
Ⅰ类(环境应急指挥装备):即用于突发环境事件现场指挥决策的交通、通信、办公装备。加强维护保养,保持装备良好状态,确保遇有情况能保证现场指挥人员能在第一时间赶赴事发现场,确保现场指挥决策上传下达畅通,确保现场处置办公的顺利实施。
Ⅱ类(环境应急监测装备):即用于突发环境事件现场污染源污染数据和周边环境数据监测的监测装备。严格分类,加强维护,确保第一时间赶赴事发现场,根据现场污染物特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环境数据监测工作,为现场指挥决策提供环境数据。
Ⅲ类(环境应急防护器材):即用于突发环境事件现场指挥、处置人员实施防护的器材。按应急指挥和应急处置防护器材分类存放,制定输送方案,加强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第一时间运达事发现场,确保现场指挥和处置人员对污染实施有效防护。Ⅳ类(环境应急处置器材):即用于突发环境事件现场污染处置的器材。按照特殊器材集中存放和通用器材分散存放的方式进行储备,建立综合调度信息库,制定应急调运方案,确保第一时间运达事发现场,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实施。
Ⅴ类(环境应急处置物资):即用于清除突发环境事件污染源污染的物资。采取专业库和社会资源相结合的储存方式进行储备,建立综合调度信息库,制定应急调运方案,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处置物资的处置性能,确保第一时间运达事发现场,最大限度地满足事发现场污染清除工作的需求。
Ⅵ类(辐射应急监测器材):即用于辐射污染事件现场污染数据和周边环境数据监测的器材。加强维护保养,保持良好状态,确保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有效开展辐射污染环境数据监测,为现场指挥决策提供环境数据。
六、储备任务
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由市环保局牵头负责,按照部门主导、社会参与、资源共享、运行高效的原则,建立市、县(区)、企业三级联动的环境应急物资装备专业库和虚拟库。
(一)环境应急指挥装备
应急指挥车1辆、应急监察执法车5辆、GPS定位仪6台、对讲机20部、笔记本电脑4台。
(二)环境应急监测装备 应急监测指挥车1辆、应急综合监测车1辆、便携式水质检测仪2台、便携式流速流量测定仪2台、便携式余氯测定仪2台、PID检测仪2台、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吹扫捕集+CTC多功能自动进样器+电脑+打印机1台。
(三)环境应急防护器材
防护服8套、防毒面具40个、活性碳口罩1000个、防护手套1000付、防护水靴200双。
(四)环境应急处置器材
10吨贮水水囊10个、网络光缆5000米、发电机4台、移动电站1个、抽水泵4台、探照灯4台、编织袋10万条、铁锹500把、铁镐200把、收油机1台。
(五)环境应急处置物资
活性碳50吨、围油缆500米、吸油拖缆200米、消油剂3吨、吸油毡3吨、磷酸二氢钠50吨、碳酸氢钠50吨、次氯酸钠50吨、次氯酸钙50吨、石灰100吨。
(六)辐射应急监测器材
便携式X-r剂量率仪4台、α、β表面污染测量仪1台、X-r个人剂量率仪6台、多功能辐射测量仪1台、便携式γ光谱仪1台、手持式辐射分析仪1台。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单位和企业一定要高度重视,要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责任职,务求把工作抓深、抓细、抓出成效。市突发环境事件领导小组对全市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实施统一领导,各市、区政府(管委)、环保部门和有关单位、企业要依据本规划成立辖区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制定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好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的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工作。
(二)完善工作机制。建立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动态管理制度,做到定物、定量、定位、定人;健全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信息统计和报告制度,定期对辖区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统计,并按要求及时上报,市级每年统计上报一次,县级每半年统计上报一次,乡镇和基层单位、企业每季度统计上报一次;建立环境应急物资储备资金保障,严把申请、审查、审批、采购、监管等关口,确保专款专用,符合政府政府采购规章、程序和标准;建立环境应急物资征用和补偿制度,确保社会资源征用工作顺利实施,被征用单位和个人能及时得到补偿。
一、严格执行应急储备物资保管及分发规定,保证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应急工作所需。
二、严格执行应急储备物资入库验收制度,做到应急储备物资的名称、生产厂家、数量、产地、规格、型号、参数、批号(出厂日期)“八核对”,否则不予办理入库手续。
三、定期对应急储备物资进行清点核对,每季度盘点一次,做到帐物相符,帐册资料齐全、完整。
四、定期对应急储备物资进行检查,保证应急储备物资不发生霉变、受潮、变质、损坏、短缺和丢失。
五、经常性做好应急储备物资库房的卫生清洁工作,做到库房整洁、通风,物资存放整齐有序。
六、做好应急储备物资库房安全保卫和防火防盗工作,做到消防设施齐备有效、电器线路安全、防盗设备完好无损,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
七、严格执行应急储备物资分发制度,未经领导签字同意,不得擅自发放应急储备物资。
八、要做到工作时间在岗,下班后保持通讯通畅,应急状态随叫随到,确保应急储备物资的发放及时、快捷。不发生差错。
根据县政府应急管理工作要求,我院对本单位的应急储备物资进行了全面的统计,我院的应急物资包括:呼吸机2台,洗胃机1台,监护仪1台,呼吸器1个,防护服20套,急救担架2副,口罩50个,各类应急药品20种。主要存放于卫生院的各个使用科室及仓库。
通过统计可以看出我院虽然储备有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但与急救中的实际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没有完善的应急物资管理机制,存在无序管理的现象。
2、应急物资储备种类不全、数量严重不足,与急救中的需求差距很大。
3、对应急物资储备工作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制约了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的实施。
经过学习相关文件,我院提高了对应急储备的认识,坚决贯彻“居安思危,常备不懈”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相关科室职责,努力建立符合实际的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局面,不断提升应急物资储备工作水平和标准,全面增强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按照配备合理、储备充足、管理有序、保障有力的要求,从人力和资金上提高保障,增加应急物资的数量和质量,最大限度满足应急需要,建立卫贤应急物资储备库,确保圆满完成应急物资储备任务。
1.1 编制目的
为提高我市应对灾害事故所需重要物资的应急保障能力,保证应急处置所需重要物资迅速、高效、有序调度与供应,建立协调一致、高效快捷的重要物资应急保障体系,确保物资保障有力有序,编制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灾害事故应对法》、《云南省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条例》、《昆明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安宁市发生各类灾害事故情况下重要物资的应急保障工作。
1.4 工作原则
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属地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资源整合”的原则,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整合全市应急物资保障资源,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建立市级应急物资储备;市级部门按照工作职责,负责物资的`储备、更新和日常管理,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在处置灾害事故时反应迅速、保障有力。
2 组织体系
2.1指挥机构
成立安宁市灾害事故物资保障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灾害事故应急物资保障工作。
指 挥 长: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副指挥长:市政府联系副主任
市发展改革局局长
市应急局局长
成 员:各街道办事处,各园区管委会,市政府新闻办、市发改局、市工科信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交运局、市卫健局、市应急局、市审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局、市气象局、市水务局、市消防救援大队、市森林消防大队、市红十字会、市人武部等单位分管领导。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在市应急局(以下简称“物资保障办公室”),物资保障办公室主任由市自然灾害应急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担任,成员从指挥部成员单位抽调有关人员组成。
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灾害事故后,指挥部根据严重程度开展处置工作,成立市级现场指挥部。
2.2 工作职责
2.2.1指挥部主要职责
指挥部主要职责: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物资保障应急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研究制定全市物资保障制度的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建立完善全市物资保障应急管理体系,整合全市应急物资保障资源,建立市级重要应急物资储备,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领导、协调保障机制,督促检查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情况;宣布启动和停止实施物资保障应急预案。
2.2.2物资保障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物资保障指挥部(办公室)职责:负责物资的储备、更新和日常管理;开展物资保障应急管理考核、评估、调研,会同有关部门提出物资保障应对资金使用及物资安排意见;统筹全市物资保障应急物资仓库建设;指导、协调、督促全市物资保障应急演练、宣传教育及培训工作;承担上级领导机构安排的其他工作。
负责统筹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物管等配合灾害事故的救援工作;安排做好辖区内的应急物资调运工作;配合上级做好应急物资的使用和储备。
2.2.3 市级有关部门职责
市应急局:负责提出救灾物资的储备需求和动用决策,组织编制救灾物资储备规划、品种目录,会同市发展和改革局(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部门制定年度购置计划,根据需要下达动用指令。负责市级物资储备管理和综合协调,组织、指导开展事故中物资调拨、使用、核查;负责市级物资保障应急预案的编制;负责统筹协调做好灾害事故物资保障应急等;负责收集和及时发布地震灾害信息,并做好监测、预警工作;做好地震灾害有关的应急物资储备。
市政府新闻办:根据指挥部的安排,负责组织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新闻报道和新闻发布,做好媒体记者的组织、管理和引导工作。
市发改局:根据市级救灾物资储备规划、品种目录、年度购置计划,负责救灾物资的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根据市应急管理局的动用指令按程序组织调出。负责粮油、救灾物资和市级重要物资的储备管理;做好生活必需品和成品油的市场供应工作,负责协调本市有关应急物资的生产、筹措和调用,了解和掌握企业生产能力和有关信息。
市财政局:根据有关部门对应急物资保障、物资储备规划、物资采购等工作资金需求,结合财力情况和年度部门预算编制要求,统筹做好资金保障工作。
市工科信局:根据应急物资需要积极组织生产,为应对灾害事故提供及时有效的物资保障;负责通信应急抢险物资储备;负责组织和协调事故受损通信设施的抢修保通,保障事故应急通信和电力畅通。
市公安局:负责处置应急物资保障过程中处置和消除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不安定因素和重大群体性 事件,防范和打击各种破坏活动。
市民政局:做好与受灾人员应急救助、过渡期生活救助的衔接,将符合条件的受灾群众纳入社会救助范围,保障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做好善后处理和生活救助等工作。
市自然资源局:负责地质灾害防治有关的应急物资储备。
市市场监管局:负责应急储备过程中药品、食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发挥监督职能,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等违法行为,保障正常经济秩序。
市住建局:负责涉及建筑工程、城市供气等灾害事故的应急物资储备。
市水务局:负责涉及处置水旱灾害事故的应急物资储备。
市交运局:负责运力、公路抢险工程机械等应急物资储备;组织、协调运输车辆,参与应急救援物资运输等有关工作。
市农业农村局:负责涉及动植物疫病防治等灾害事故的应急物资储备。
市卫健局:负责制定医疗卫生应急救援药品、医疗器械、设备、快速检测器材和试剂、卫生防护用品等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计划,落实全市有关医疗卫生单位作为重点储备单位和医疗资源的调配。
市生态环境局:负责涉及环境污染灾害事故的应急物资储备。
市林草局:负责涉及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与防控工作有关的应急物资储备。
市气象局:负责做好涉及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负责开展灾区气象预报预测,发布气象预警信息,提供灾害预警所需的气象资料信息。
市审计局:负责救灾物资各项经费、项目的跟踪审计。
市消防救援支队:负责涉及灭火类、消防救援类等有关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管理。
市森林消防大队:负责涉及森林防灭火和应急救援等有关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
市红十字会:做好人道主义救助物资的储备管理和接收工作,做好救灾捐赠物资的管理及发放。
安宁市人武部:负责协调驻市部队拟定军地协同、平战结合的应急物资保障方案。
各街道办事处,各园区管委会也要成立相应的应急指挥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负责本辖区灾害事故应急物资的储备,加强统一指挥和综合协调,组织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3 常态管理
3.1 储备管理
建立市级重要物资储备应急保障体系,建立定期检查、备案制度,定期组织储备目录评估和物资更新。
市物资保障指挥部办公室(市应急管理局)负责市级重要物资储备的日常管理。
各成员单位应切实做好物资应急保障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评估,建立健全专业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完善应急保障机制。特别是自然灾害、安全生产、防汛抗旱、工程机械、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动植物疫情等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建立健全动态监控的物资储备数据信息系统(应急资源管理平台)。
建立多元化应急物资储备方式,按照属地为主的原则,以行政区划为单位,依据人口分布情况,建立适应本区域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特点的常用救援器材和生产生活物资储备;重要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以委托企业储备为主,有关单位实物储备及要求有关企业保持一定数量的商业储备为辅。
建立实物储备与资源信息、技术储备相结合,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相结合,战略物资储备与周转物资储备相结合的储备模式。
3.2 监测预防
各成员单位应加强对灾害事故有关信息的监测、收集和研判,加强信息沟通和通报,按照各类灾害事故的特征和防范、处置要求,主动研判应急物资需求,及时做好物资保障准备。
一旦发生重特大灾害事故或发布灾害事故预警信号,指挥部有关部门和单位,视情采取以下物资应急保障准备措施:开展重要物资需求评估,及时补充必要的物资储备;检查有关应急物资储备落实情况;与有关部门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及时获取物资应急保障需求;调集、筹措所需物资、人员队伍进入待命状态,并视情况做好后续准备;做好其他预防性措施。
各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数据库,及时做好数据采集、整理和更新工作,实现各类应急物资储备有关数据动态管理和实时更新。每次应急物资变更都要及时向市物资保障指挥部办公室(市应急管理局)备案,每年12月底要将本年度应急物资储备的品种、数量、布局和消耗情况等数据报市物资保障指挥部办公室(市应急管理局)备案。
3.3 仓储管理
坚持建管并重、以管促建,实现建设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加快应急物资库建设步伐,充分利用现有各类物资储备仓库资源,调剂仓库容量余缺,可采用优势互补、横向“联合”调配的方式合理利用有效配置,避免重复建设,提高仓库利用效率。
4 应急保障行动
4.1 信息报告与通报
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灾害事故信息通报和协作,并根据重要物资应急保障需要,做好及时通报、联系和协调工作。
4.2 分级保障
一旦发生灾害事故,事发单位和事发地负有灾害事故及时处置的第一责任,要尽力组织提供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保障。根据应急事件的发展态势和处置情况,本市重要物资应急保障等级,根据灾害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I级(特别重大,红色)、II级(重大,橙色)、Ⅲ 级(一般,黄色)三个等级,并可视情及时做出调整。
4.2.1 Ⅲ级应急保障
发生一般灾害事故,影响范围小时,由事发地街道成立应急小组,负责组织调用本单位储备物资进行应急保障,同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如储备物资不足时,应立即报告上级部门协调从临近物资储备点调集物资进行保障。
4.2.2 Ⅱ级应急保障
当发生重大灾害事故,影响范围集中、事态比较严重,成立市物资保障应急处置指挥部,启动Ⅱ级应急保障。
(1)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和规定权限,启动物资保障应急预案,组织调用物资储备或本部门物资储备开展应急保障。
(2)按照就近保障原则,本地实物储备难以满足应急处置需要,可根据掌握的信息,报上级部门,请求协调邻近单位储备物资开展救援,同时组织有关生产和流通企业积极生产、组织货源,保障应急处置行动。
(3)按照逐级动用的原则,组织调用重要储备物资。当本市储备物资不能满足需要时,报请上级组织应急物资调剂互助。
(4)为应对灾害事故,可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紧急征用法人或自然人的重要物资、交通工具及有关设施,投入应急处置行动。
(5) 应急保障情况应及时向物资保障指挥部办公室(市应急管理局)报告。
4.2.3 Ⅰ级应急保障
当发生特别重大灾害事故,影响波及全市范围、事态严重时,成立市物资保障应急指挥部,启动Ⅰ级应急保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市物资保障指挥部统一组织、协调本市物资保障应急力量和资源,开展应急保障工作。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实施应急处置。
(1)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全面整合、合理调配和调用全市应急物资资源。
(2)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有关单位共同负责协调有关生产和流通企业积极组织货源,动用储备和商业库存,并及时安排运输,确保应急物资供应。
(3)根据应急物资保障需要,有关单位在市物资保障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按照职责分工,及时协调有关生产企业组织应急生产,及时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
(4)必要时,依法紧急征用法人或自然人的重要物资、交通工具及设施,投入应急处置行动。
(5)应急保障情况应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昆明市应急局、省应急厅报告。
4.3 应急保障结束
4.3.1 Ⅲ 级应急保障结束
灾害状态解除后,事发地街道总结梳理救助情况形成书面报告报市应急管理局,并对物资进行清点、补充。
4.3.2 Ⅱ级应急保障结束
事态得到控制后,由市物资保障应急指挥部决定,终止Ⅱ级物资应急保障行动,转入常态管理,并及时做好物资动用情况的统计上报工作。
4.3.3 Ⅰ级应急保障结束
事态得到控制后,由指挥部提出,经市委、市政府决定,终止Ⅰ级物资应急保障行动,转入常态管理。物资保障办公室要及时将物资动用情况进行统计汇总,报市物资保障指挥部。
5 后期处置
5.1 补充更新
各成员单位要做好本级储备物资应急动用后的补充更新工作,并在组织需求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完善物资储备目录,加强物资保障能力。
因应急抢险需要,调集、征用有关法人或自然人重要物资、交通工具及设施的,经评估后,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合理补偿。
5.2 调查评估
经市指挥部授权,由市发改局、市应急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组织对重要物资应急保障行动进行调查、评估和核实,及时将调查评估结果报市委、市政府。
5.3 信息发布
市政府新闻办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必要的重要物资应急保障信息发布工作。
6 协同保障
6.1 重点联系企业制度
各成员单位要建立应急物资分品种重点联系企业制度。加强与重点联系企业的信息沟通,及时掌握重点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库存水平等有关情况,建立动态数据库,形成重要物资应急保障快速反应机制,并负责本行业企业应急物资征用的对接工作。
6.2 信息储备保障
各成员单位要对本市未储备及不具有生产能力的重要物资进行梳理,建立非储备物资信息库,签订必要的紧急支援、采购意向或协议,确保物资快速到位。
6.3 交通运输保障
市交运局负责协调应急物资运输车辆,确保应急救援物资及时运抵目的地。
6.4 通信保障
市工科信局要加强对有关通信企业的组织协调,保证重要物资应急保障行动的通信畅通。
6.5 技术保障
各成员单位要不断完善信息资源集成与共享机制,实现储备物资的分级管理、科学决策和合理调度。
6.6 资金保障
市级有关部门根据应急物资保障预案、物资储备规划、物资采购预算等规定,结合工作实际提出资金保障需求,市财政局按照预算管理要求,结合财力情况和年度部门预算编制要求,统筹做好资金保障工作。
6.7 社会秩序保障
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要依据各自职责,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损害消费者利益、扰乱应急处置工作和物资保障行动的违法犯罪活动。
7 奖惩机制
7.1 奖励制度
对在重要物资应急保障行动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可由市人民政府或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个人所在单位视情给予表彰。
7.2 追责制度
对单位和个人未按要求履行预案职责、造成重特大损失的;贪污、挪用以及因管理不善等人为原因造成救灾物资重大损毁和丢失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监察机关、个人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 附则
8.1 预案编制
本预案由市应急局负责编制,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和修订。有关部门要根据本预案,结合本单位情况,制定相应的灾害事故重要物资应急保障预案。
8.2 预案实施
为保证我库在发生集体上访事件时能够及时、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水平,结合我库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在建三江直属库的统一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总结过去在处理集体上访事件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以构建预防为主、科学处理的预警机制为根本,以有效控制集体上访为目标,全面落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的工作要求,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将上访处理工作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对人民负责,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积极运用教育的方法,疏导的手段,多做思想政治工作。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坚持常备不懈、预防在先的思想,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集体上访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建三江直属库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建三江直属库集
体上访应急小组
组长:李忠军
副组长:王大明、赵书东
成 员:孙学勇、张庆龙、谭银贵、姜仲明、周宏伟、王清涛、孟锐、刘会斌、焦
建收、路喜明、彭艳萍、韩霜、孙玉德、王志安
4、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切忌乱开口子、乱表态。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使应对集体上访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5、调查研究,快速反应。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变职工、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切实帮助职工、群众解决问题。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三、岗位职责
集体上访应急小组在处理集体上访突出事件时的职责:
1、召开紧急会议,通报情况,听取各有关部门的情况汇报,由组长和副组长研究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安排部署、指导协调和检查督促我院集体上访应急工作。
2、及时上报并发布集体上访信息,视情请求有关部门支持与配合。
3、及时了解全库干部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稳定情况,研究提出做好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4、对集体上访人员进行思想教育、政策解释和劝返工作。
5、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随时向领导组报告工作情况。
四、制度保障
1、把集体上访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各部门的工作汇报,认真研究干部职工反映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合理化建议。
2、实行责任追究制。对因工作不负责、失职、处置失当引发大规模职工、群众集体上访,从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追究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3、坚持信息通报、预测排查制度。对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普遍性、突出性问题,研究制定解决办法,发现群众集体上访苗头,要及时就地化解。对于工作中存在知情不报、瞒报、虚报、迟报而影响处理工作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和联系人的责任。
五、应急措施
发现重大集体上访苗头或事件发生后,启动本预案,并开展以下工作:
1、立即召开集体上访应急小组会议,通报上访情况,分析研究可能出现的重大问题及对策。
2、根据职责和任务,建三江直属库集体上访应急小组相关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做好耐心细致的疏导工作。对群众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对因同一问题重复集体上访和上
访老户,要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满足职工、群众的合理要求;政策上允许但确实一时难以落实到位的要说明情况,争取群众的理解;对违背政策的,不得擅自开政策的口子。
3、对问题复杂、规模较大的集体上访,由库领导亲自出面做工作,及时提出处理意见。
4、对已发生的职工、群众集体上访,尽量稳定上访职工、群众,防止矛盾激化,发现有串联人物及时报告,把控制住串联人物作为控制集体上访事件的关键环节来抓。
【应急物资储备及调用预案】推荐阅读:
防汛防台应急物资的储备与管理要求10-08
卫生应急物资保障11-20
仓库应急物资管理制度12-31
2.应急设施、装备、物资管理制度07-07
防汛物资储备工作总结12-03
中央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09-09
吉林救灾储备物资管理办法10-23
应急预案及程序试题07-26
防汛职责及应急预案12-14
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预案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