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碎的思考

2024-07-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琐碎的思考(共11篇)

琐碎的思考 篇1

我不得不承认

此时自己这孩子似的无助

如果还有什么无法讲清楚

那会是什么呢

青春早已过去,回不了头

只能被一只手换成另一只手推的

马不停蹄

如果人真的能够睡去

和死去一样,

不再有噩梦的缠绕

纵然这里的梦的王国是荒芜

也总比生满了荆棘

而辗转反侧的好

有时候

总感觉世界是一个人的

为她呼吸,为她饮食

就是钉一粒纽扣

也要选她喜欢的颜色

欲望啊

人类最恶毒的魔鬼

爱情啊

今夜最无聊的失眠理由

有什么能比得上时间的更迭呢

昨天的一场雨,凋零的满地的花

残败的`样子惹人心痛

今天早晨布谷鸟的喉咙里

就有了新的平平仄仄

其实

谁不期盼一份纯真的爱情呢

当这个世界上,你的周围

当亚当和夏娃互不信任的时候

伊甸园就蹋了

此时,我正为失去一位朋友而苦恼

年少轻狂与无知

让我们的话如同流出去的水

纵然捧一捧在手上

琐碎的思考 篇2

建筑历史层面上发掘老先生的教学思想与人生轨迹, 会来得比较有意思。但建筑设计层面的纪念工作则有点难以展开。冷静审视夏昌世的作品, 看到的多是在特定经济和文化条件下的“因地制宜”和夏先生自己所说的“偷机 (鸡) ”。建筑学对于他们那个时代的建筑师, 似乎还较多停留在“灵活”“具体”的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层面上。毕竟时代变了, 当时的具体手法今天未必适用。

策展团队和组委会的努力使本次双年展得以殿堂级的高规格展出夏昌世的作品。在我们印象中, 这是第一次如此大张旗鼓的纪念一位对岭南建筑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力的老先生。策展人试图从各个细微的视角去折射这位老先生的创作、思考的历程。对于一位建筑师, 作品是他最好的发言人。可当一张张泛黄的图纸从档案室里被找寻到的时候, 却无法与现实一一对应。他的很多作品都因珠江三角洲近30年来的急剧变化而面目全非。因为这点, 难免让人产生如此的联想:本次双年展的主题“在南方”, 描述的正是这种旧的记忆快速凋零, 新的物质主义被无限放大的“南方”, 而且是“他者”的“南方”;夏先生作品的惨淡现状也许才更契合“在南方”的主题。

当然这么一个殿堂级的展览不可能以如此一个批判和解构的角度去策划。回归到比较朴素的策展观, 摆在策展人面前的, 除了存留的历史照片, 很难为参观者提供亲身实地进入夏建筑中的体验。好在建筑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照片的不足。于是在整个夏昌世回顾展中, 模型成为设计作品部分展览的中心。我们的具体任务也变成如何为10来个大比例的模型设计一个可以放置的展台。

南派的建筑师们有一个特点, 作品大多清淡简单。直白点说就是未免形式感不足。因为我们确实很难在夏的作品中找到一个或几个强有力的建筑形式语汇, 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元素, 成为整个作品展览的兴奋点, 或成为有兴奋点的作品展台的设计出发点。对于这个, 我们只能换个思维。

也许展台的设计可以跳开夏的作品的形式, 从他的某些“实用主义”的思想出发, 着眼于参观者, 做一个新的、不那么迎合作品本身的展台。这好比设计一个托着“含蓄”珍宝的盘子, 想着, 也许盘子花了心思了, 反而衬着“含蓄”珍宝的内在价值。这个理由促使我们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把心思花在一个复杂连续的展台的设计上。在这个连续的展台中, 模型放置其上。最终的形式还是会与夏昌世先生有名的“夏氏遮阳”有那么点相似。当然这样说, 比较牵强。其实当脱离夏昌世具体的作品形式, 而遵循他的“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的实用主义原则时, 发现我们的问题变得非常简单:那就是如何在关山月美术馆狭小的展厅中, 创造一个“有意思”的场所。

“有意思”就像建筑师的咖啡, 浓度低了还不行。“没劲”、“乏味”、“枯燥”、“无聊”、“单调”, 建筑师似乎憎恨这些名词。于是, 展台变成了对一个“有意思”设计的追逐。

最初的设计开始于一张起伏的表皮。起伏的表皮能够使参观者在不同的高度感受模型。同时起伏的表皮创造了“进入感”, 让步入其中的参观者获得一种新的体验。作为建筑师, 我们回到了形式的起点。现在的问题是, 这么一个抽象的“表皮”形式, 如何通过具体建造的方法实现。“表皮”需要详细深入的描述了。

我们做了一系列的模型, 推敲研究关于“表皮”这个形式的具体描述方法。对于当前建筑学教育对于“形式”定位暧昧甚至不屑的现状。我们更倾向认为:

1.形式是建筑学训练的重点;

2.对于形式, 要关注抽象的几何形式的具体描述;

3.抽象的几何形式的具体描述, 是建造深化的体现。

如果基于建造深化的需要去描述抽象的几何形式, 会发现很“有意思”。由于搭建的方法不同, “表皮”被解构了。很多种不同的获得“表皮”的方式, 比如很多圆管的方式、连续光滑表皮的方式, 当然还有最终采用的#字格的方式。不同获得“表皮”的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抽象几何形式特定的尺度和质感。在具体的将#字形式作为“表皮”的具体描述方法后, 由于密度板的尺寸的确定对整个表皮的模数进行了调整。随着设计的深入, 考虑便于搭建等原因, 密度板进行搭接的方式又都进行了修正。同时, 在确定#字结构形式后, 我们又尝试把阳光板作为面材。事情似乎变得越来越“有意思”:“表皮”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物化”。

“物化” (em-material process) 是我们针对计算机引入建筑设计后, 由于越来越多的参与到设计过程的各个环节而转译的一个名词。按照一般理解, 计算机获得的形式, 是虚拟的 (virtual) ;这种虚拟的理解, 使得很多设计师对计算机参与设计仅仅只认为是设计推敲的工具, 而没有意识到计算机可以对建筑设计进行全面的基于建造、以优化为导向的模拟。这次展台设计, 数字模型成为我们从设计到建造一体化的工具, 承担着“物化”抽象几何形式的功能。

最后的建造是以一种数字加工的方式完成的。所有拼接的几百块密度板板材都通过数控机床进行切割和加工, 由计算机模拟“物化”的模型能够很好的与数控加工的过程结合, 使整个流程无缝对接。当然由于施工、天气等原因造成的误差却无法在“物化”的数字模型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反映, 所有的问题都在施工中一一暴露。而最初没有预料到阳光板材作为#字形结构形式面材的施工, 使整个施工的时间比原来设想的滞后了一天。现场临时的决定, 成为了后期处理面层的重要方式。

从设计到建造, 展台成了一次有组织教学和研究的实践。先后有十来位同学参加了设计和建造的团队;而这次搭建, 没有几个环节不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共同完成。夏先生早年提倡的学研产三者的结合, 在华工这所注重实践的学校具有深厚的传统。如果要定义这次搭建的性质的话, 这也是教学和研究在课堂以外的一个有逻辑、有目的的延伸。可如果要说这是纪念夏昌世先生的一个好设计, 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操作具体流程的总结:

1.抽象几何形式的研究;2.在基本形的基础上研究形式组织逻辑;3.通过新的组织逻辑重新生成抽象几何形式;4.对抽象几何形式进行材料的研究;5.对获得“物化”的几何形式进行建造方面的深入;6.基于信息化模型的“出图”;7.数字化加工;8.现场拼装。

建成后, 评价不一:

Kayzad Shroff (印度KRVIA建筑学院) :非常有趣的设计。

Thomas J.Yee (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 :设计很一般, 上个世纪的东西。

在生活琐碎中思考人类命运 篇3

多丽丝·莱辛最初靠长篇小说《野草在歌唱》一举成名。现在来看,她的这部处女作仍是非常优秀的。她通过一个农庄里的情杀惨案,展示在非洲大陆黑人和白人的关系实质。

莱辛在后来写过很多关于非洲的短篇小说,也是各呈精彩,讲述那个大陆上不同种族、不同国籍、不同阶层的故事。

这两天,读到莱辛后期的小说《维多利亚与斯塔夫尼家》(收录入《祖母》),发现她把这两个世界的故事续接上了。

这篇小说不长,五万字左右。维多利亚是个英国的黑人小女孩,第三代移民,她的母亲去世了,被亲友抚养。一个偶然的原因,九岁的她被斯塔夫尼家收留了一晚。这是一个有教养的上层白人家庭。家里的男孩很耐心温暖地接待了这个孤独可怜的小女孩。这一晚,让小女孩大开眼界,在她内心播下了种子,想和他们家人在一起,想脱离自己的阶层,进入富裕而有文化、有教养的阶层。

但现实是如此强大,小女孩像社区里别的黑人孩子一样长大,一样没有更好的受教育机会。她漂亮而自爱,只能去当商店的店员。这时,她又碰到了斯塔夫尼家的男孩。当年同校的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学生,正迷恋黑人音乐和黑人女孩。他俩过了一个激情的暑假,维多利亚怀孕了。她没有告诉对方,悄悄生下女儿。再之后的几年,和一个黑人音乐家相爱,又生一子,黑人音乐家车祸去世。

这时的维多利亚独自艰难地带着两个小孩。她和社区里其他有色人种的女人情况相似,都是贫穷而艰难的单身母亲,但她又因教育和眼界,不同于从非洲大陆移民来的祖辈。她想让孩子有更好的机会,离开这样的社区和注定的命运。她找到女儿的亲生父亲。

小说也精彩地描绘了斯塔夫尼家矛盾复杂的心情。作为精英阶层,夫妇俩很早地意识到了现在是一个多元的世界,要让孩子了解到这个社会的另外一半:贫穷的,有色人种的世界。所以,他们送孩子读社区小学,让他们跟有色的孩子交朋友。但他们也意识到,孩子需要更好的环境和教育,所以,孩子到了中学,他们会选择贵族学校。

他们一方面意识到要政治正确,另一方面也有天然的人性,知道世界的复杂。

当一个混血小孙女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的反应是不信任。当维多利亚帮他们消除了疑虑之后,他们对这个奶茶色的小姑娘表现了热烈的喜爱。他们带她去听歌剧,去乡下度假,认识大自然,让她离开社区,转学去读贵族学校,他们悄悄改变着这个孩子。

维多利亚也明白,女儿会离她越来越远,她虽然情感上痛苦,但她理性地认识到,这样。孩子终于能够离开她所属的这个阶层,她会有一个光明自由的未来。

小说表面上在讲情感生活、家庭小事,但展现的却是移民如何融入英国社会,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他们终于接近了理想,而英国本土人的观念也改变了,他们和移民共同努力,建立一个更包容和信任的社会。

从多丽丝·莱辛早期关注南非的多篇小说,到后期的这篇《维多利亚与斯塔夫尼家》,能看到她一直在思考种族与文明的冲突和融合。如果放远点看会发现,她的很多其他小说也是在做这种思考。比如“暴力的孩子们”五部曲,特别是《第五个孩子》,一个智力和身体与其他人明显不同的人,怎么被排斥、走上不归之路。

莱辛的这类思考,应该是自她幼时在南非开始的——为眼前的世界找寻解决力、法。

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辞中说道:“她的贡献促使我们改变了看待世界的方式……对她来说,没有什么是全然无关紧要或无足轻重的,因此她才会那样撞击我们的心。不过。虽然莱辛有如一片起初抗拒勘探的大陆,她却从来不曾认为世界过于复杂因而不可能被更明晰地认识。”

琐碎的记忆 篇4

可能是因为喜欢写作的缘故吧,骨子里有种喜欢江南水乡的情感,喜欢那里的水喜欢那里的雨,即使不能去江南畅快,有一把油纸伞也雨打芭蕉,抑或是残荷滴雨,意境都是美的

所以我很是向往一把油纸伞,记得是在前年吧,自己喜欢的强烈了,又是个巧合

“我要去南京玩,嘿嘿,想要什么礼物没?”他是我一个很要好的朋友

我没有在意,却在嫉妒,再怎么说,南京都是长江一带了,“给我带把油纸伞吧”

。时光,就这样,在回首展望中,兜兜转转

“兄弟,我回来了,你要的油纸伞我搞到了”他在电话里的声音似乎是压不住的兴奋( 仪满文学 www.wx-xyty.com )

我一下子呆住了,那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奢望,在一瞬间得到了,真的是欣喜若狂,只剩下心跳一下一下的砰砰“谢谢,谢谢,真的!”……

当再次看到那个朋友时,是拿到油纸伞的时候,伸手接过那向往已久的伞……

突然之间,没理由的,好想哭,如果一定要找个理由,我感动了

琐碎的美好心情随笔 篇5

很多事情猝不及防的发生了,你只能接受。无论这个结果是怎么样的。

或许很多琐碎的事情,才构成生命的美好。

经常会写一些酸酸的诗词,然后发到好友群里,然后很得瑟的夸自己。

如果人生不装一两回牛逼,好像也不是人生了。

在我二十二生日的前一天也就是4月17日,农历的三月初六。

我打算骑车回去做饭吃,我出海鑫大厦的门口的时候,由于车速太快,直挺挺的撞到一位女士,当时我的手已经麻痹了,我问她有什么事情,她说她没什么事情,然后她就走了,我看到她揉揉了很久的腰,等我自己一个人时候发现,我的左手已经红肿了,有的已经破皮了,回家了我没有对任何说起这个事情,很平常的过着自己规律的生活。

到晚上的时候我吃完饭,打算去西湖溜达一圈就回来,在刚出西湖宾馆那边的公路上,在经过斑马线的时候我预估价车和我距离不会相撞,结果红色的雪弗兰一个女司机将我撞到在斑马线上。我感觉到汽车撞我的`力度,我整个人就直接扑到在地上,那一刻我在想我会不会被她压着。

幸好没有,我只是一点点脚上小摩擦。我当时坐在地上,我想等那个女司机看看,当时已经围着一圈跳广场舞的大妈,女司机下车了,然后她们说要女司机赔偿我,女司机说这里没有红绿灯没法,我说我在斑马线上,按理说你也该等待行人的。我内心估计了一下自己没有事情,当时心情也不怎么好,就没有和她多说什么。

骑车回家之后,到家里把所有的衣服都脱了,站在镜子面前,看了一圈自己没有事情才松了一口气。然后坐在太师椅上面,把身体蜷在一起,我很想给爸妈一个电话,但是我担心他们会担心我之后不会好好工作。

独自流着泪,然后在朋友圈略带玩笑的说出来这个事情,然后我觉得渴了,我去厨房拿了杯水到房间,正好我的舍友打电话过来,我没敢告诉她我刚才一个人哭的多难受,但是接到她的电话之后心情就平复很多了,之后陆陆续续有朋友打电话过来问我的情况,那时候我真的很感动这些。

他们都是爱着我的,在意我的。

之后我找到舍友很久之前送我的红色的编织的手链子,带上。没带的时候我会放在床头。

和舍友说,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一直以为我活在当下,可是没有。

县级台民生新闻如何去琐碎化 篇6

县级台由于覆盖面小、新闻资源不足等原因,导致民生新闻质量不高:

1. 题材匮乏,新闻琐碎

有些民生新闻的内容是“一地鸡毛”,全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邻里纠纷、街头闹剧等琐碎小事,不加选择地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作为报道的重点,日复一日地不断重复那些停水停电、噪声扰民、质量投诉甚至锅碗瓢盆、家长里短等问题,导致新闻内容的稀释和趣味性的降低,造成受众的流失。

2. 新闻报道缺乏正确引导

许多民生新闻就事论事,只展示现象,不深入事情的本质,报道缺乏灵魂。如一则报道说中秋节后某食品企业将剩余的三吨月饼碾压后喂猪,报道就此戛然而止。这样的新闻很容易激起人们对食品浪费的情绪。县级台针对此类报道要注重舆论引导,倡导健康消费,引发人们对月饼浪费的反思。中秋节该不该送月饼?该送什么样的月饼?传统风俗是不是也应该改良了?民生新闻关注民生,更重要的是要引导民生。

3.贴近民生却缺乏高度

一些县级台民生新闻以假丑恶、新奇特等内容来吸引受众眼球,报道缺乏高度,歪曲了民情,干扰了民声,误导了民意。

县级台做好民生新闻,须做到以下几点:

1.拓宽新闻题材,关注民生热点问题

通过开辟专栏、电视讲话、人物专访、知识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法律、城镇低保、整脏治乱等相关内容。张家港电视台《第一视线》栏目2010年开辟了《民生头条》板块,关注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热点,增强电视媒体服务大众功能,进一步体现“三贴近”。

2. 发挥舆论监督功能

张家港电视台《第一视线》栏目开辟《小韩说事》和《第一瞬间》板块,对观众反映的热点问题进行报道,发挥了媒体的监督作用,有效地促进了问题的解决,化解了矛盾的产生。《小韩说事》开播近四年来,为民众排忧解难达1000余次,同时做好跟踪信息反馈,搭建起部门与群众沟通的桥梁,赢得了老百姓的欢迎,成为张家港市群众知晓率最高的王牌节目之一。

3. 立足本土,做好舆论引导,坚持为民办实事

县级台须扎根本地,挖掘有地方特色的新闻报道,选择能反映社会主流问题、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进行报道,摈弃导向有问题、不适合在媒体中传播的报道,防止过多地展示社会丑恶现象。对于同当地民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大多数人关心关注、通过努力可以解决、解决之后可以有效提升当地党委和政府威信的事情,县级台应当尽其所能,主动作为,帮助老百姓解决,比如某条街道路灯不亮、路况坑洼不平、城市某些公共设施遭到破坏等问题。县级台只有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才能获得群众的信任。

4. 讲究技巧,精心编排栏目内容

琐碎的生活史诗 篇7

《少年时代》没有清晰的故事线,没有任何起承转合、铺垫与高潮。这部166分钟的长片就是一部琐碎的流水账,在强调特效和3D的时代里,显得胆大妄为。但这部流水账却没有任何一处让观众厌烦,反而到处都是令人会心一笑的桥段与细节。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但又被我们忽视的成长中的点滴,姐弟间的斗嘴,家庭成员间的争吵,情窦初开时的困惑,面对未来的希冀与恐慌……导演把这一切细密地编织进生活的每一个俗常的场景当中,再让它们一点点渗透出时间和生活本身的气味。在这些事情发生的同时,孩子们的手机从翻盖的MOTO变成了iPhone;他们披着斗篷去装饰成九又四分之三站台的电影院观看《哈利·波特》的首映;最初,人们还互相发短信,后来,他们都用facetime视频聊天。这种用细节传递岁月演进的方式显得随意而亲切,也更令人唏嘘。

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是美国电影界最成功的独立电影人。对于这类极其耗费时间又充满野心的生活流作品情有独钟。在这部《少年时代》之前,他最著名的作品是《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时》《爱在午夜降临前》三部曲,这三部作品耗费18年,每9年一部,描摹了一对男女从青年时期相识、相恋到进入婚姻,变得相互厌倦又开始重新接纳对方的故事。而三部曲中扮演男主角的伊桑·霍克,再次出演了《少年时代》中的父亲角色。他的气质极其适合演绎这种处于浪子和家庭男人之间纠结着的状态。

理查德·林克莱特对于这类题材显然已经炉火纯青。他清楚,这样的影片真正的主角是时间与岁月,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人物都是配角,孩子们长大,父母衰老,到头来,时间岿然不动,一代人接替了一代人,在不同的时代中,迎接着同样的快乐,陷入同样的痛苦,经历着一个个必须独立解决的问题。看起来,每一代年轻人成长起来都会迎来比上一代更美好的生活,从科技上讲,或许确实如此,人们处于某种程度上的“进步”,但无论哪一代,却仍然需要面对人类普遍意义上的困惑甚至困境,从未改变。这本身就有了哲学意味。

《少年时代》中的母亲经历了几任丈夫,职业和性格都迥然相异,但最终,母亲还是选择独自生活。但导演平静地看待这种生活的变化,是的,这只是变化,而不是婚姻的失败。这就是这类电影的美妙之处,导演决不设定生活的高下和对错,没有成功与失败,只描摹变化,每个人的变化。生活不就是如此,只有令人唏嘘感慨的岁月流转,哪有什么对错。

喜欢《少年时代》的影迷也喜欢:

《鱼缸》

15岁的米娅性格叛逆,连她最好的朋友都离她而去。米娅热爱跳舞,然而身边却没有多少人在意,直到一个叫康纳的男人出现。康纳是母亲的男朋友。在康纳的支持和鼓励下,米娅得到了一次舞蹈面试的机会,而且与康纳的关系也更进了一步。然而,现实世界并非想象的那样的美好……

《呼吸》

19岁男孩为了赢得假释出狱的机会,他必须证明自己能够重返社会,却在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最终投身丧葬业运送尸体。终日面对着冰冷的尸首,亲眼看尽亲族百态,他也被迫回头去正视昔日所犯下的罪行。

《污泥》

家住密西西比河边的14岁少年埃利斯和好友奈克在河中心小岛上发现了一艘废弃的船,同时还有暂住在船上的神秘流浪男子玛德。家庭处于分崩离析边缘的埃利斯近于本能的信任玛德,向后者提供食物,并了解到玛德与青梅竹马恋人珍妮弗痴缠多年并为之杀人的往事。他开始尽更大的努力帮助这个神秘的朋友。

《迷途知返》

人生,远离琐碎美文 篇8

深邃磅礴的世界,都是从粗浅琐碎展开的,形于厚,出于薄,形于整,出于散,形于敛,出于显。或许,世界也本无琐碎,只是人心太宕动,太纷乱,太缭绕,生活一地鸡毛,眼底,远方,便琐碎不堪了。

这是一个巨大的泥淖。人陷入琐碎,就会为它而缠绕,而挣扎,而迷乱,而惶惑。人在琐碎上纠缠久了,眼界就会短小,心胸就会狭隘,念头就会窄憋,就会沉醉于小聪明,沉浸于小利益,沉陷于小得失,沉迷于小目标。人一旦被琐碎羁绊,就会与“小”缠绵,就会与大疏离,然后,大心性衰脱,大品格驰失,大境界沦丧。最终,在“小”上自以为是,自鸣得意。

生活终会给我们一些琐碎的。譬如,遭遇鸡零狗碎、鸡毛蒜皮,甚至还会遭逢鸡鸣狗盗。这些琐碎,会伤了优雅,让我们变得俗气;会丢了安静,让我们变得躁动;也会遁了平和,让我们变得乖戾。琐碎,只会让我们在俗的路上越走越窄,鸡飞于矮墙,狗吠于短巷,终行之不远。

这个世界的许多平庸,可能就是被琐碎拖垮了的优秀。而许多小肚鸡肠,可能就是被琐碎荒废了的宏大气象。琐碎都不起眼,但好多人,好多事,都坏在了琐碎上。也因此,多少可成大事者,困于琐碎,也耽于琐碎,最后,琐碎绑架了他们,进而毁灭了他们。

其实,只要不拘囿于眼前,不迷失于脚下,所有的琐碎都是容易挣脱出来的。拔脚于烂泥之中,要有濯足于清涟的清净之心,亦要有远行于四方的鸿鹄之志。如果真这样,多难缠的琐碎,也都能走出来。

享受琐碎时光作文 篇9

享受琐碎时光,可以感受阅读的快乐,品味阅读可以使你放松自我,在书籍的海里遨游,可以看看世界,可以学到知识,可以放飞自我,可以修身养性。你可以沉浸在一个自己的世界,没有喧嚣的街市,没有他人的打搅,没有车水马龙,让你在这小小的书中,感受自己的内心。

享受琐碎时光,可以出去看看,有句话说的好:“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去旅游,感受山水之美;去旅游,感受文明之美;去旅游,感受世界之美。沉醉在山光水色中,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墨客的豪迈与胸怀,可以感受到生活中少有的放松与愉快,还可以领略到世界的美好。去自然山水,可以领略到自然的伟大;去文明古城,可以领略到历史的兴衰;去外国异域,可以领略到他国人文的美好。

享受琐碎时光,可以培养兴趣爱好,像钢琴,画画,街舞,足球等等,都是可以选择的。在学习它们时,也在磨炼自己的意志——自己的耐心与信心。陪养它们的同时自己也与世隔绝,时间会飞速的流逝,你可能废寝忘食。弹琴时,可以沉醉于音乐之中。画画时,可以得到完成后的喜悦与成就感,打球时,可以在球场上挥汗如雨,忘记所有的不愉快。

享受琐碎时光,可以学习,俗话说:“学中玩,玩中学”把学习当成一件好玩的事情,便可以不再无聊,时间也会过的很快且愉悦。最重要的是你还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使你的生活更加充实。在你心如止水学习的时候,便可领悟到生活的情趣与哲理。让你享受生活享受时间。

十月革命的琐碎回想 篇10

后来在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中,大体也是如此。直到1956年春天,在新华社总社的一个小型会议上,听到朱总司令参加苏共二十大带回来的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我才恍然大悟,痛感“世界共产主义革命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斯大林,原来是个独裁专制的暴君!对以往的个人迷信、个人崇拜的情愫才有了180度的大转弯,对原来喜气洋洋的十月革命节,也突然产生了一连串的疑窦。

比如建国前夕,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过,“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而且强调要“一边倒”。自从有了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虽然老人家再三强调决不能丢弃列宁、斯大林这“两把刀子”,但在大家心目中,十月革命黯然失色了。中苏分裂后,这个“盛大”节日更是越来越靠边站了;苏联瓦解后,它便踪迹全无。

早年真诚参加革命

在如此重大的变化过程中,我个人的感念十分复杂。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我参加了革命,恨不能刹那间就打败日本强盗。1947年夏,新华社苏北前线支社成立,我从苏北文工团(也叫十二纵文工团)的创作组长任上,调任这个支社当了一名记者。当时我19岁,比我大的有胡捷和陈清伦。那时,我们对蒋介石的一党专政、独裁专制都恨之入骨,恨不得一夜之间就能彻底消灭这帮反动势力,像俄国十月革命一样,打出个真正自由、民主、平等的天下。我们约定,一定要深入到最前线,看看我们的战士特别是共产党员们,是如何英勇顽强实践自己的入党誓言——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乃至生命的。

当年8月10日夜,新四军总攻盐城。胡捷同志紧跟攻打西门的谢振华旅,与突击队的同志们一起向城墙上的碉堡冲锋前进。他身中一排子弹,还没有被抬到前线包扎所,就因流血过多而牺牲在担架上。我和陈清伦分别随着廖成美旅的突击队,攻打北门和城墙东北角的碉堡。我本人随着攻打北门的战士与守卫北门土圩子的敌人拼了刺刀,侥幸生还。

这一仗,全歼守敌7000多人,我们的伤亡也很惨重。北门土圩子外面的壕沟中,伤亡同志运走后,沟中浅浅的积水与伤亡者流淌的鲜血和脑髓,混成一片粉红色的血浆。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951年10月底,我和王殊、姜庆肇三人前往朝鲜新华社志愿军总分社。那时敌我双方胶着在三八线附近。我每到火线和东西海岸线采访,都危险重重,并爬山越岭,路途遥远,每采写一篇稿件,往往都要费时十天八日。有一次去采访东海岸,曾几次面对海岸线外的波涛中来回穿梭的美军舰艇向岸上打炮。我还在横躺在海滩上的大肥猪似的、已被拆除了引信的巨型哑弹上歇过脚。在写了罗盛教舍己救人的通讯《不朽的国际主义战士》后,也曾在以金日成亡故的妻子金正淑(即金正日之母)名字命名的“金正淑女子学校”采访过,并在该校师生面前讲过话——要牢记十月革命的辉煌。

1953年3月初,志愿军总分社派我到许世友为司令员的三兵团采访。不日,突闻斯大林逝世,我和一些同志站在斯大林的巨幅遗像前痛哭流涕,不知道到哪里才能找到如此伟大的“领袖和导师”,继续高举十月革命的旗帜,带领大家前进。

朝鲜停战后不久,我到越南采访奠边府决战。1954年3月初,到了广西边陲凭祥,还率领随行人员参加了当地纪念斯大林逝世一周年的大会。我和很多同志对斯大林的情结一度是“牢不可破”的,直到1956年春听到了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它还是破碎了。接着不仅是中苏分裂,更有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相继衰亡,这情结才逐步消失。

晚年真诚反思

1985年,中共中央常委胡启立率原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项南等前往联邦德国,访问社会民主党主席勃兰特,参考取经。当时隔离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柏林墙还存在,联邦德国政府还在波恩。勃兰特宴请胡启立等人,只在波恩大街上随便找了一家普通的饭店,而且还要等位。宾主双方各5人,连中国驻联邦德国的大使也没请,菜也很简单。席间,勃兰特说,他们当时虽然不是执政党,但党内有的是钱,可坚决不能挥霍浪费,否则人民看在眼里,肯定会影响日后的选举。

第二天,属于基督教民主党的总理科尔,也请胡启立等人共进早餐。除了牛奶、面包、水果、饮料外,主客双方每人只有两个荷包蛋。吃蛋时,科尔不小心碰破了自己盘中的蛋,流出很多蛋黄,他舍不得把盘子推向一旁,而是撕开一片面包擦了又擦往嘴里塞。盘子没擦净,他当着中国客人的面,端起盘子用舌头舔,直到盘子被舔得干干净净才作罢。胡启立等人回国后,我的老熟人项南到我的住处,一五一十地道了个详尽。

那时,勃兰特还是第二国际的继承人——社会民主党国际的主席,在全世界有83个成员党。天下兴亡,自有其道理。“共产国际”消亡后,十月革命的宗主国苏联也消亡了,而社会民主党国际的成员党已上升到100多个。

近来有研究指出,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收回了在《共产党宣言》中的暴力革命主张,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修正了《资本论》第一卷中的有关论点。虽然我在年轻时也一度倾向于十月革命式的暴力革命,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到朝鲜战争,直到奠边府的越法决战,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枪林弹雨不下数十次,目睹“血流成沟”也不止一两次,但人情尚存,再也不愿看到那极为惨痛的场景。

这些年,我看到了根据198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让历史来审判》、同年外文出版局编译参考编辑部出版的《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1982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党治制的由来》、1986年群众出版社出版的《受害的一代》、1989年求实出版社出版的《图哈切夫斯基的妹妹的辛酸回忆》、1990年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胜利与悲剧》、1997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斯大林政治评传》、同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世纪大灾变》和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斯大林秘闻》、1998年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的《寻墓者说》、2001年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斯大林》、2003年译林出版社出版的《俄国思想家》等书写成的《革命的良心》一文,才痛知斯大林当年恣意杀人的罪行。

琐碎中有无限烟波 篇11

--《红楼梦》的欣赏

来自高中语文之窗

作者:周先慎

二、细节

细节是生活的血肉,也是小说艺术的血肉。离开细节,就谈不上逼真地反映生活,尤其对以家庭生活为题材而缺少惊心动魄的传奇情节和宏大场面的作品更是如此。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小说艺术。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的成熟过程,跟小说细节描写的由少到多,由粗到细,由简单到丰富,由浮浅到深刻的演进分不开。《红楼梦》不以情节的曲折紧张取胜,而以细节描写的丰富、细腻、生动、深刻见长。这同样体现了这部古典名著“天然图画”的总体艺术特色。《红楼梦》的细节描写,精雕细刻,却又十分真实自然,不露一丝人工斧凿痕迹;含义丰富,却又出以平常,能于小中见大,细中见深,最能体现出“琐碎中有无限烟波”的艺术特色。

第二十八回,写元春在端午节前给贾府诸人送来礼物,宝玉的跟宝钗的一样,黛玉的跟迎春、探春、惜春三姊妹的一样。宝玉不相信,认为应该是他的同林妹妹的一样,可能是传错了。接着就写宝玉命丫头拿了他得的礼物送到黛玉那里去让她挑,吩咐“爱什么留什么”。可是林黛玉不要,什么也没有挑,反而触动心事,在后来见到宝玉时话中带刺地说:“我没有这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宝玉听了马上急得赌咒发誓,说金玉什么的是别人说的,“自己心里要有这个想头,天诛地灭,万世不得入身!”接下去写宝玉见到了宝钗,就要看她刚刚得到的礼物红麝串子,恰好宝钗的左腕上就笼着一串。这里通过细节揭示人物的性格心理,非常深入。宝玉自己就有同宝钗一模一样的礼物,为什么还非要看宝钗的呢?说到底,思想深处还是不相信他的怎么会跟宝钗的一样,这种奇怪的心理实际是反映了他对钗黛两人不同的内在感情。而宝钗刚收到礼物就马上笼在腕上,也反映出她极为重视元春对她的态度,试想换成黛玉,即使是得到了同宝玉一样的红麝串子,也绝不会刚收到就迫不及待笼到腕上去的。但是更为深刻的是下边的一段描写:因宝钗生的肌肤丰泽,一时褪不下来,宝玉在一旁看着那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在爱慕中夹杂着遗憾,竟至失神,“不觉就呆了”。这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一方面,从送礼这样细小的琐事上,已反映出元春对宝玉同黛玉的关系和宝玉同宝钗的关系的不同看法与处理,而这种看法与处理,同贾宝玉本人的态度是尖锐对立的。这不是小矛盾小冲突,而是关联到全书悲剧结局的大矛盾大冲突的一次闪现。另一方面,又表现了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爱情绝不是一见锺情,而是有一个比较和选择的过程,是他经过长期深思熟虑的结果;而他选择的标准,已不再是中国传统小说戏曲中写滥了的那种郎才女貌,而是内在的思想意趣和精神气质的相投。贾宝玉同林黛玉爱情关系的发展,是经历过一段“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的阶段的,薛宝钗确实在某些方面也对贾宝玉具有吸引力.但不管薛宝钗对贾宝玉来说,如书中所写,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但贾宝玉最终还是虽然不无遗憾却又是非常坚决地舍弃了她,而选择了林黛玉那与他发生共鸣的风神灵秀。这个表面上看似那么平凡乃至琐碎的生活细节,是如此自然又如此真实地揭示了贾宝玉在爱情选择过程中那种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内容的心理活动,同时又隐约地透露出一场影响到贾宝玉、林黛玉的命运,乃至影响到整个贾府的命运的大冲突,正在潜伏形态中酝酿着、发展着。而这一切,又都表现了《红楼梦》联系家族命运对于宝玉与黛玉知己之爱的描写,已大大突破了郎才女貌和夫贵妻荣的传统模式,具有一种全新的面貌。

第三十三回,在贾政毒打宝玉的过程中,小说描写了他的三次流泪。第一次是在他“气的面如金纸”,下决心要打宝玉却还在将打未打之际,写他“满面泪痕”;第二次是王夫人闻讯赶出来,大吵大闹说这样打宝玉是贾政有意“绝”她,贾政听后是“泪如雨下”;第三次是王夫人哭死去的贾珠,贾政听了“那泪珠更似滚瓜一般滚了下来”。三次流泪,一次比一次厉害,一次比一次哭得伤心,却又没有一丝一毫因对宝玉一时生气打重了转而后悔心疼的感情;相反,王夫人越是劝慰越是哭闹,他就越发逞威,毒打尚嫌不足,还要拿绳子来勒死,“以绝将来之患”。仔细阅读思考就能体会出其中含蕴的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原来,贾政一心将振兴家业,“光宗耀祖”的希望寄托在宝玉的身上,而宝玉却不肯好好读贾政为他规定的那些书,不肯走为他指示的人生道路,因此使得他在宝玉这个不肖逆子面前,不仅感到愤怒,而且感到后继无人的绝望和悲哀。这就是为什么王夫人提到贾政是有意“绝”她和哭珠儿时,那么深地触动了他的原因。关于贾政三次流泪的细节描写,透过他表面上的凶狠和威严,无情地揭示了这个人物灵魂深处的另一面,即悲哀和绝望的一面。而愤怒和悲哀,威严和虚弱这两个方面,又是如此矛盾而又合乎逻辑地统一在一起,深刻地表现了贾政这个力图使行将败落的贵族大家庭能够存亡继绝的封建正统派代表人物思想性格的完整复杂的内涵。曹雪芹在细节描写上的笔力,达到如此深度,不能不令人感到惊叹。

第四十回写刘姥姥在大观园进餐,故意寻开心的凤姐和鸳鸯,为她准备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筷子,让她去夹那小巧圆滑的鸽子蛋。刘姥姥一见就说:“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犟的过他。”本来要准备大吃一顿的,却无从下筷子,便站起身来,说了句不得体的逗乐话:“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便“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起来。”接下去就有一段细节,刻画各人的笑态:

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哎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服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这段描写,换成平庸之手,只会用“哄堂大笑”四字了结,曹雪芹却铺陈出如此一段精彩文字。有主、有次,有细描,有泛写,人各一种姿态,一人一副笑墨。湘云笑得爽快,毫无拘节;黛玉笑得娇媚,柔弱中表现出节制;宝玉则笑时也在撒娇;贾母则分明是一副老祖宗的意态声口;王夫人笑责凤姐的恶作剧,显出她当家太太的身份;薛姨妈也“撑不住”,却又不同于史湘云,一口茶只是喷在晚辈的探春身上,失态而未失礼;惜春娇弱,但她可以拉着奶母叫揉肠子,身份气性又与黛玉有别;奴仆丫头们只是淡淡两笔,却是清清楚楚地显示出“上”与“下”的区别与界限。在众人前仰后合中独能“撑着”的凤姐与鸳鸯,一看便知是这场闹剧的“总导演”。曹雪芹不愧是大手笔,同是笑,而且是同一场合被同一件事引发出来的笑,他写来却各具面貌,同中有异,显现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这就从有血有肉的细节描写中,展示出人物的风神和生活的情韵。

《红楼梦》中的细节描写,除了本身所体现的意义之外,也常常具有前面所讲的“映射”的作用,亦须前后左右关联起来思考,才能体会出其中丰富的意蕴。试看第三回全书开篇不久,写林黛玉进贾府,有两处写她坐轿子,写得十分精细,作者用笔就极富于艺术匠心。

第一次黛玉刚进贾府大门时,是这样写的

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婆予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进了贾府之后,特意点出抬轿子的换成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而当轿子停下时,是先让这些小厮退出,众婆子才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

第二次,写黛玉在贾母处用了茶果以后,邢夫人带了黛玉去见贾赦,是这样写的:

出了垂花门,早有众小厮们拉过一辆翠幄青绸车,邢夫人携了黛玉,坐在上面,众婆子们放下车帘,方命小厮们抬起,拉至宽处,方驾上驯骡,亦出了西角门,往东过荣府正门,便入一黑油大门中,至仪门前方下来。众小厮退出,方打起车帘,邢夫人搀着黛玉的手,进入院中。

这段开头“早有”的“早”字很值得注意,就是说,在邢夫人带着黛玉出来前,早就将黛玉要用的车准备好了;而在邢夫人与黛玉坐上去后,让众婆子们先放下车帘,然后才命小厮们抬起。而到了仪门前停了车,又是等众小厮退出后,方打起车帘让黛玉和邢夫人下轿。这里的程序,反映出贾府的礼仪是极其严格的,成年小厮,一定要回避女主人尤其是年轻的小姐。

另一处相关的描写,却又显示出十分细微而又值得特别注意的差别,与此形成很有意思的映照。这就是这一回的后面,写黛玉由王夫人带着从贾政住处到贾母那里去用晚餐,经过凤姐住的地方,王夫人向她介绍凤姐的屋子,这时小说写道:“这院门上也有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都垂手侍立。”前面写抬轿的十七八岁的小厮是要退出后才打起轿帘,是不能同小姐见面的,而这里作者特意点出是“才总角的小厮”,“总角”就是未成年的小孩子头上梳着的两个小发髻,说明只是几个十来岁的儿童,所以“垂手侍立”,不必回避。这些精细的描写,在作者的笔下都不是无所用心的。但其意义,孤立起来看还不易发现,还须联系到书中多方面的描写,才能体会出来。例如前面提到的第三十三回,写贾宝玉挨打时,王夫人在里边听到后立即赶出来劝止,小说是这样写的:“王夫人不敢先回贾母,只得忙穿衣出来,也不顾有人没人,忙忙赶往书房中来,慌的众门客小厮等避之不及。”这里是写紧急情状,自然让我们想像到,在平日通常情况之下,即使是成年的女主人,也是不能同门客小厮们接触的,再联系到书中还多处写到,小姐和身分稍高的丫头请大夫诊病,也是只能隔着帘子号脉的。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表现贾府这一“诗礼簪缨之族”严格的礼教规范。再扩大一些,这些描写又映射到贾府中更广泛的生活情景,显示出更为深刻丰富的意义来。首先是,在这个礼教极严、规矩繁细的“诗礼之家”,本来是“男女大防”,不允许开始“懂事”的异性接触的,而贾宝玉独能在大观园中跟众多的女孩子们厮混在一起,尤其是同林黛玉竟能“耳鬓厮磨”,日渐亲近,终至产生生死不渝的爱情。这就启发我们,这固然是由于贾母的特殊宠爱而造成的一种特殊环境,使宝玉在一大群纯洁美好的女孩子中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熏陶,养成他反传统的自由不拘的性格;而更重要的,是随着小说艺术描写的深人和扩大,我们会越来越深切地感到,这个与外面世界的黑暗污浊形成鲜明对照的大观园,确是作者自觉地创造出的一个自由天地和理想世界,以表现他着力塑造的两个男女主人公反传统思想的美好,以及这种思想产生与发展的根据和合理性。其次是,这种种礼教规矩又映射到这个没落世家一大群不肖子孙们的身上,像贾赦、贾琏、贾珍、贾蓉等人,都是寡廉鲜耻的衣冠禽兽,在男女关系上混乱和丑恶到了极点。在这一层映射之下,对这些人物思想行为的描写,就表现出一种隽永而又强烈的揭露和讽刺意味,从一个侧面显示出这个贵族之家的衰败倾向,而其封建礼教的虚伪也就暴露无遗。

三、语言

跟全书的总体艺术风格相一致,《红楼梦》语言的特色也可以用“自然”二字来概括。《红楼梦》的语言具有极高的艺术表现力,是经过作家严格淘洗和高度提炼而又保持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生活的原生态的语言。准确(一个词,一句话,不能去掉,也不能更改),生动(传神),精炼(语简意深,含蕴丰富),既饱含着生活的血肉,又饱含着人物思想感情的血肉,显得朴素自然,明快流畅,含蓄深厚。不论刻画人物,描写环境,叙述故事,作者很少用夸张的语言,华艳的词藻,而是普普通通,平平淡淡。有的地方,犹如家常絮语,却在普通中寓深刻,于平淡中见神奇,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尤其是人物语言的性格化更为出色。鲁迅曾经说过:“《水浒》和《红楼梦》的有些地方,是能够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花边文学看书琐记》)《红楼梦》的人物语言,确能使读者从书本上听出声音,进而又能从纸面上看到活动着的人物,并体会出他们的思想和心理。

第六回写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周瑞家的向刘姥姥这样介绍凤姐:“少说些也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不过他。”王熙凤的性格当然是比较复杂的,但聪明而又善于言辞,确实是她性格的一个重要侧面。她的丰富的思想性格,很多时候也都是由她的说话表现出来的。大家非常熟悉的,第三回写黛玉进贾府时,她的出场就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在笑声之后,便听见“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感到很惊异,在众人皆“敛声屏气”的庄肃气氛中,独她一个人竟敢如此“放诞无礼”。可见她在贾府中的地位,也可见她大异于别人的性格。她是一个极机灵聪明的人,这机灵和聪明就常常表现在她的嘴上,特别是从她对贾母的讨好奉承中更为鲜明地表现出来。小说这样描写她在初见黛玉时的说话和表现: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先是赞美黛玉的“标致”,接着又赞美她的“通身气派”,这是由表及里,而又都落到老祖宗的身上:因这“标致”和“通身气派”,就不应该是老祖宗的外孙女,而应该是老祖宗的“嫡亲孙女”。这样一来,表面是赞美黛玉的话,就全都变成讨好老祖宗的话了。“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这“心头”二字是绝对不可少的。只有聪明而富有心计的凤姐说话,才考虑得这么粗细周到,表达得这么准确。她说这话时还配合着动作,“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处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凤姐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这段话也是说得绝顶聪明的。她十分懂得,讨好老祖宗,有时候要直接奉承,有时候又要采取曲折迂回的方法;而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方法,她都能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掌握得恰到好处。在这里,此情此景之下,说她心里只有黛玉,比直接说她心里只有老祖宗还要更能讨得老祖宗的欢心。只有领悟到这一点的人才能说得出这样的话,而作为读者,也只有领会到这层意思,才能从中听出人物的思想性格,从而体会出曹雪芹写人物的语言所达到的高度艺术水平。

凤姐是一有机会就拍老祖宗的马屁的。不过仔细想来,并不是任何场合、任何情景之下都是适宜于拍马屁的;拍得乖巧,拍得让人听了喜欢而不反感,是极不容易的事。且看王熙凤拍老祖宗的马屁,真是拍得绝顶聪明,拍出了很高的水平。第三十八回,写贾母带着一大家子人在水池上的藕香榭欣赏风景,心里高兴,就说起小时候在枕霞阁玩儿,不小心失脚掉进了水里,没有淹死,救起来头上却崩破了一块,现今鬓角上还有指头顶儿大的一个窝。在这种情景之下,一般人是无法下手去拍马屁的,可聪明的凤姐却说出了一段不同凡响的话来:

凤姐不等人说,先笑道:“那时要活不得,如今这大福可叫谁享呢?可知老祖宗从小儿的福寿就不小,神差鬼使碰出那个窝儿来,好盛福寿的。寿星老儿头上原是一个窝儿,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所以倒凸高出些来了。”

几句话就活脱脱地画出一个凤姐来,画出她的世故、乖巧、聪明。她专从福、寿两个字上发挥。这是最切合贾母的身份地位,也是最懂得贾母的心理的。但要从头上的那个窝儿翻到下面吉祥的意思上来,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她拿寿星老儿做个隐喻,又曲为解释,跟老祖宗挂上钩,并落实到老祖宗最喜欢听的“万福万寿”上来,真是聪明机巧到了极点。只有那份心思而无凤姐那份机巧的人,只会说“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一类干巴巴的套话,像如此有血有肉,有滋有味,叫贾母听了心里甜丝丝的话,是只有凤姐才说得出的。从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性格,再进而联想到人物之间的关系(是这种关系制约和决定了人物在什么场合对什么人该说什么话)和更深一层的社会内容(如女性当家所包含的意义等),那我们对《红楼梦》的欣赏和理解就更深入一层了。

有时候只说简单的一句话,也能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来。如第三十二回,写贾雨村到贾府,贾政命宝玉出来跟他会面,宝玉不愿意,而又不敢违抗父命,无可奈何磨蹭一阵之后只得出去。因为满心不高兴,又走得匆忙,忘了带上扇子。袭人怕他热,急忙拿了扇子追出来给他。要是一般人会这么说:“扇子忘了,给你。”或甚至更简便些说:“给你扇子。,’可袭人却是这么说的:“你也不带了扇子去。亏了我看见,赶着送来。”从温存体贴中透出一种有意讨好的意味。一件极琐碎平凡的小事,一句极普通的话,却极生动、准确地表现了袭人特殊的身份地位和微妙的心理。她是一个受主子宠信的奴才,一心做着将来做半个主子(姨太太)的美梦,便时时处处都要显出这种特殊的亲近,以讨得宝玉的欢心。

有时候不是一句话,单是一个词的运用,就能收到这样的艺术效果。如第四十回,写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由许多人陪同,先在潇湘馆黛玉的卧房里坐了一会儿,后来贾母说:“这屋里窄,再往别处逛去。”刘姥姥接着贾母“这屋里窄”的话茬,说:“人人都说大家子住大房。昨儿见了老太太正房,配上大箱、大柜、大桌子、大床,果然威武。…‘威武’’这个词,是极普通,人人都熟悉,人人都会用的,可从来没有人用来形容房子和家具,但刘姥姥用在这里却是用得再好不过,不但准确,而且传神,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内容。刘姥姥的这番话,特别是用上“威武”这个词,是从贾母的一个“窄’’字引出来的。刘姥姥作为一个从偏远农村来的贫苦人家的老妇人,她对贾府里房屋家具的感受当然是同贾母完全不一样的,可以说是两种身份,两种眼光,两种感受。这是只有刘姥姥处于那样特殊的环境条件下才说得出来的。“威武”一词用在这里,至少包含两方面的深刻含义:其一是,刘姥姥是一个从农村来的没有见过世面的小户人家的妇女,从来没有见过像贾府这样气派的房子和家具,因此在这些大家伙面前,十分自然地产生一种威压感。“威武”这个词用在这里,就最真实、最生动地表达了刘姥姥在此情景之下的独特感受。其二是,刘姥姥又是一个虽然纯朴却又老于世故的老妇人,到贾府里来是为了得到一点好处,她一进贾府就看出来贾母这位老祖宗的身份地位,是一位她能不能得到好处的关键人物。所以一有机会就抓住说点讨好奉承的话。“威武”这个词在这里就多少透露出一点讨好奉承的意味。简单一个词,却极传神地表现出刘姥姥独特的身份地位,独特的思想性格和独特的生活感受,同时又生动地揭示出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再比较凤姐讨好贾母和刘姥姥讨好贾母,同中又有异。要讨好人都需要一点聪明,但凤姐的聪明中显出机心,而刘姥姥的聪明中却透着纯朴。

以上我们从映射、细节、语言三个方面举例谈了《红楼梦》的欣赏,归结到一点,就是要把握《红楼梦》的总体艺术特色--“琐碎中有无限烟波”,从小中见大,细中见深,平凡中见不平凡。当我们从《红楼梦》那些看似琐碎平凡的日常生活描写中,发现了其中所包含的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深刻的思想意蕴时,就会真正领略到《红楼梦》独特的艺术美,得到同读别的中国古典小说不同的审美愉悦。(续完)

作者介绍: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自《名作欣赏》第2期

上一篇:解决办事难下一篇:项目经理等岗位职责 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