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江南烟雨(精选14篇)
花开有声,你听到了;花落无声,我看到了。就像我看到你从千里之外安静地走来,那种柔软的温雅,怎能少得了那把传说中的油纸伞呢?没有了长袖,你怎么舞起一片江南烟雨呢?
多情的雨,是你昨夜带来我梦中的吗?难道又是你施施然而下的那一阵子“雨儿”吗?你本多情,我亦多情,成就了一个只属于烟雨江南的片段。你曾说,那是一场思念的雨儿,密密麻麻地生着爱的根;我曾说,那是滴穿了千年时光的一份企盼,那些青石板上面坑坑洼洼的满目沧桑,就是烟雨江南如诗般的朦胧。
或许,我就是你手中那一朵销魂蚀骨的三生花,让那一地的相思爬满你的眼眶。或许,我就是你手里那一张通向烟雨江南的票根,让那一地的想念落满你的双肩。
其实,对于烟雨江南,我知道,你的心里,总是祈求着一份爱的双宿双飞。那种心叠心的感应,怎能不让我为你撑起一片只属于你的烟雨江南?其实,对于烟雨江南,你知道,我的心里,总是流露着一片爱的七彩云霞。那份心连心的默契,怎能不让你为我拍下一片只属于我的烟雨江南?
朦朦胧胧的烟雨中,我多想看到你嘴角浮现的那份微笑。就像站在西湖边的那一刻,我多想吻去你眼角的泪痕。朦朦胧胧的烟雨中,我多想为你拂去眉弯上的那份愁怨。就像站在断桥上的那一刻,我多想为你歌一曲《千年等一回》。
站在江南烟雨中的你,仿佛就是一首长长的诗,但是,脚下的苏堤能否听懂你那满是思念的诗句呢?
站在江南烟雨里的我,就像是一章形散神又散的随笔,连我脚下的白堤都在厌烦着我,而只有你,却想要孜孜不倦地去读懂我内心之中那份苦楚的想念。
每每触及烟雨江南,我却总是诚惶诚恐般地离开。因为,很多时候,江南的烟雨里,我都看不到你柔软的身影。就像是在月光如练的静夜里,我同样摸不到你如瀑的秀发。
为何,你那穿越了千年时光的雨儿,我只有在文字里才能够看到那份湿润?为何,我的目光沉醉在你那双冷冷的眼眸里,你的心依旧会在梦魇里惊醒?
江南的美,你的美,终究还是苍白了我的想念。站在雨儿的世界里,无论你眺望着天际,仍然是一帘幽梦。
江南的烟雨里,我只想闻着你骨子里的栀子花清香,把你那张圆润的脸,刻骨铭心地记住在心里。
寂寥的雨巷里,我仿佛听到你的笑声如烟花般盛开,戴望舒笔下丁香一样的芬芳,刹那间在雨巷里绚丽舞动。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你是否飘过我的梦中,穿越烟雨江南的朦胧色彩,与寂寞的我十指紧扣、翩翩起舞?
雨儿湿润了一帘浓浓的相思。
每一个天青色的早晨,江南依旧,我心依旧。而你,已走进想念的烟雨里,走进惠特曼的诗集里,走进七月的纪念里,合着诗的节拍,渐行渐近。
你烟雨里的那份惆怅,也就在时光的轮回之中,早巳抚慰了我寂寥的流年。此时此刻,烟雨朦胧之中,我还能否记起你的容颜?
小桥流水,就必须有人家。抬眼望,我却又一次地寻不到你的身影,也仿佛不知自己此时身在何处。笔墨画不出我心中的家园,烟雨朦胧中,又何来的海市蜃楼呢?江南的烟雨哦,终究还是淋湿了我满腔的心事,望不到你头顶的那把油纸伞,我的眉弯怎能舒心地展开?
情何痴?思何苦?柔软的烟雨江南终成了殇。柔情似水,痴心谁解?一笔勾勒不出苦楚的想念。那把油纸伞,终成了一卷残酷的记忆,带着一份古典的凄美,在你的诗词里曼舞。
雨儿肆无忌惮地在脸上滑落。
刻骨的思念,淡淡的忧伤,总是站在眉心间,挥之不去。烟雨江南,水做的江南,柔软的江南,在那把收起了的油纸伞下,还怎么曼舞呢?一瞬间,我仿佛觉得,你的脸庞,就是一幅烟雨江南的山水画。
烟雨江南的梦里,我的玉笛声缠绵悱恻,混合着你如诉如泣的陶埙声,一曲《长相思》,被我们愈吹愈悲。
为什么?为什么你不是踏着一池莲花呤诗而来?
总是期待着在烟雨之中聆听你那份天籁之音,总是盼望着那份声音淌过万水、穿越千山,落在江南,落在我的身边。总是盼望着丝丝缕缕的柔情如满天的烟雨,飘过红尘,飞入紫陌,落在你的枕边,相伴着你甜甜地入梦。共2页12下一页尾页
情到深处情更浓,为伊消得人憔悴。
烙印在我脑海之中的,唯有你的容颜。任凭烟雨飘摇,如花美眷,但终究敌不过似水流年,一场繁华,终究也抵不过柔情万千。
烟雨中是谁飘落了谁的眼泪?又是谁飘落了谁的忧伤?往事如风,是我飘落了你的相思;十字路口,是你飘落了我的等待。
想着你,想着烟雨江南,那些尘封心底的唐诗宋词,再一次的失眠,但荡漾的一瞬间,又一次的鲜活。
烟雨江南,我孤独的江南。
来过江南的人对江南的小路必然印象深刻。未经细细打磨, 还保持着自然原样的石板错落排列, 便成了江南的青石板路, 每每雨后, 石板被冲洗得清爽洁净, 青灰的石板蕴着水气, 蒙蒙地罩着石板间几丛油亮的青苔, 让人不忍将脚踏上。经年累月, 石板上细小的棱角已被磨平, 变得光滑圆润起来, 却平添了几分沧桑。
江南的水是江南的灵魂, 江南的一切似乎都与水有点关系。秦淮的桨声灯影, 西湖的柔美清雅, 太湖的纯厚自然……每一条河, 每一个湖泊, 哪怕是一方小小的池塘都美得让人恍惚失神。江南人素喜在河边遍植垂柳和桃李, 每到春暖花开之际, 整河水都染满了嫩嫩的绿和柔柔的粉。河边洗衣的姑娘更是把满腔的柔情都揉进了这一江春水里去。如此的柔美, 便是再刚硬的物体也给你化开了去。难怪如此多的文人墨客对着江南的水心动神伤, 诗句里都有化不开的愁怨和眷恋。
江南的雨最是伤情, 每到清明时节, 细细的雨丝便绵绵地挥洒起来, 它并不是狠狠地敲打着你, 它只是柔柔地落下, 轻轻抚过你的发梢、鼻尖, 就如害羞的姑娘, 如此小心翼翼, 生怕这细微的动作也会惊动了你, 让你警觉她的存在。江南的雨一下便连着一月不停, 细细密密的雨幕给江南古镇笼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烟, 朦朦胧胧, 亦真亦幻, 让人犹如置身梦境。江南也并不只有绵绵雨丝, 有时也会有滴滴雨珠, 圆润的雨珠如珠玉落盘, 声脆可闻, 不消片刻便能汇成细流沿着屋檐垂下一幕珠帘, 如此晶莹精巧, 便有再好的明珠、再巧的姑娘也穿不成这般玲珑珍奇之物。在这雨幕之中, 常有年轻的姑娘手执绸伞, 曼立桥头, 等着心爱的人归来。雨愈细, 相思愈深, 愁思更浓, 怎能不伤情?
无锡梅园是公认的江南四大梅赏梅胜地之一,从上海出发走沪宁高速120公里后由无锡北出口向西南走锡宜高速,行不足10公里,由无锡西出口下高速,无锡梅园距离高速公路不远,沿着钱荣路一直走5公里就到了。赏梅季节里梅园很热闹,很多无锡市民也都会来踏春。
梅园遥临太湖,北倚龙山,淡泊清幽,“名园一角似横琴”。以梅饰山、倚山饰梅、花径蜿蜒、湖石玲珑,别具一格:亭台楼塔,傍山建造,错落有致。早春,山坡群梅冲寒怒放,山翠梅艳,风光旖旎,中秋桂子飘香,馨香满园,沁人心碑。古雅的亭台楼阁,错落地点缀在香海里,窈窕多姿。
梅园始建于1912年,著名民族工商业者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东山辟园,利用清末进士徐殿一的小桃园旧址,植梅数千株,经十余年建设,占地81亩。当时所植梅花多为果梅。解放前是其后人红色资本家荣毅仁的私家花园,梅园以梅花驰名,现有面积812亩,至今植梅已有七十多年历史。解放后,梅树的数量和品种均逐渐增多园中有梅树4000多株,盆梅2000多盆,品种繁多。
梅园经过多年的建设,就是一个大公园,里面各种花卉众多,不仅仅是只有梅林。现有三大主要景区梅花景区,有洗心泉、天心台、念劬塔、诵豳堂、读书处等众多的“荣氏”人文古迹,园林博览园,集自然与风格各异的园林景观为一体,布置有风车、吊桥、咖啡屋、教堂等;花溪景区引种奇花异卉100多个品种,并建有规模巨大的岩石景观,绿树巨荫与突兀大石相间,流水淙淙其间,倒映着蓝天白云,与群山融为一体。
苏州邓尉香雪海
邓尉香雪海位于光福邓尉山一带,这里自古为江南赏梅佳处,“有邓尉梅花甲天下,望中无地不栽梅”之称。每当二月,梅花吐蕊,势若雪海,满山盈谷,香气醉人,“香雪海”三字声名远扬。光福种梅历史可追溯到秦末汉初,两千多年来,不仅经久不衰,而且还扩展到周边地区。明朝时就已有“邓尉梅花甲天下”之名了。
邓尉梅花最早大出风头是在清代康熙年间。当时的巡抚大臣宋荦游于邓尉梅花之中,暗香浮动,花枝纷披,一望白皑皑,似乎无边无垠,不禁雅兴勃发,在山崖上题了“香雪海”三个大字。康熙帝六次南巡,曾数度于此驻足。乾隆也效仿他祖父六下邓尉探梅,使“香雪海”成了江南梅苑中的一个“宠儿”。
苏州距离上海是最近的,开车一个多小时即可达,推荐走沪宁高速,50公里后到苏州绕城,向苏州绕城(东)出口向南行,苏州绕城高速南线会更好走一些,再经过55公里,从光福出口下高速后,向邓尉方向行几公里就到了。
杭州探梅
西湖的梅花历代都有名气,清代“西湖十八景”就有“梅林归鹤”一景。民国《西湖新志》有:“孤山,四面皆水,宛如仙境,其地多梅,寒香秱迭,又名梅屿”。孤山的梅花不仅品种多,而且有早梅、晚梅之别。早梅在冬至前就开花,晚梅据说可开到清明前,观花期长达三个月。这些年来孤山补栽了不少了名贵梅品,如红梅、白梅、紫梅、绿萼梅、鸳鸯梅等。每到梅花盛开之时,香气袭人。
西湖的另一个观梅地,就是超山了。开车从上海出发,经沪高速(或由A4转杭浦高速更加好走),经杭州绕城高速的临平出口,前行几公里就到超山了。单程约150公里。超山植梅有千余年历史,有素心腊梅、铁骨红梅等几十个品种;其色有玉白、粉红、萼绿、淡黄等:景观梅有百余亩之多,达数千株。尤为珍贵的尚存唐梅、宋梅各一株,依然生机蓬勃,迎春怒放蔚为奇观。
由于气候适宜,自二月起,超山梅花就陆续开放,整个景区花蕾绽放,方圆十里如飞雪漫空,甚是壮观。三月初去超山赏十里梅海正是好时节。梅花节期间,游客不仅能在超山风景区赏梅踏春,一览“十里梅海”的遗风,还可以参观吴昌硕纪念馆、金石书画长廊,领略金石文化的内涵。
超山景点,以大明堂为中心,前有仿造千里京杭大运河硕果仅存的广济桥的大门楼、仿塘栖古街原貌的长廊、具有乡村公园特色的“四季花海”,附近有宋梅亭、浮香阁、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先生之墓及纪念馆等古建筑。
著名近代金石、书画大师、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先生一生钟爱梅花,尤以超山梅花为其最爱,不仅留下了“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何时买棹冒雪去,便向花前倾一杯”的千古绝唱,而且还把超山作为长眠之地,可见先生对超山梅花的喜爱之情。
苏州林屋梅海
到苏州赏梅,林屋梅海距离香雪海很近,就在太湖中间的岛上,是金庭西山风景区的林屋洞景区,车子可以直接开到,距离香雪海20分钟左右路程,从苏州绕城高速的西山互通出口下高速,前往孙武路方向,通过太湖大桥就到了,林屋梅海周边地域相对宽阔,停车游玩也更方便。
林屋梅海以林屋山为中心,山的西侧便是以万亩梅海著称的梅园,周围连片梅林超过1500亩,加上附近的梅园,觉可及的梅林达到3500多亩,比香雪海大了很多。除了大量果梅外,还有绿萼、玉蝶、朱砂红等三十余种,花开时浩瀚如海,林屋梅海为中国最大赏梅基地。
山顶的驾浮阁为赏梅最佳的地方,驾浮阁立于林屋山顶,为八面仿古楼阁式,气势十分恢弘。据旧志记载,南束时工部尚书李弥大,爱山之老梅,晚年隐居与此,筑道隐园,并在山顶筑驾浮阁,凭栏远眺作凌空慑虚之想。如今,浮驾阁已成为西山观梅赏景的最佳去处。登高望远,太湖烟波浩淼,梅林一望无边,暗香随风,若有若无。每当日落西山之时,由于高耸雄伟的飘渺峰将夕阳余辉遮挡,致使这一带晚景早临,显现出彩霞将山峰镶嵌金边的奇景。此时,太湖烟波浩淼,炊烟袅袅,使这里沉浸在烟海云雾之中。这就是西山八景之一的“林屋晚烟”。
窗外,已经是初秋的雨夜,树叶由绿色慢慢向黄色褪去,叶落成影,雨打沙滩扯不断,云卷长空层层浪。千百年以来,人人道,江南的初秋,是烟雨蒙蒙的水墨画,是繁华都市里让人陶醉的诗篇。
的确如人们口中所道,而你却要与我争辩,争到最后,你我都以沉默代替了一切。你宛然一笑,犹如那细雨中晶莹透亮的水珠,瞬间放绽。我纤指轻扬,你衣袂飘飘,细雨中我回眸一笑,你多情地流盼,傻傻地拿着一把雨伞伫立在我窗外,于是,我偷偷地从侧门出来,生怕惊扰了父母。不管是那漆黑的路,还是细雨绵绵的巷子,能与你携手在烟雨中的竹亭内,小桥下的轻舟上,相依湖畔,飘荡着的柳絮,轻轻的摇晃着岁月里最艳丽的那一抹红,拉开了夜的序幕。漆黑的夜,那一弯残月下的小舟里,只有你我两两相望,言语中有说不尽的浪漫与爱。
碧波的流水,飞花丝雨的浪漫,只有你我。人海茫茫中能与你相识相爱是件多么不易事,虽是偶然,但也是上帝对我的厚爱,止于永久。雨水零零散散的打湿你我的发丝,让曾经的落寞从你我心里拂去,岁月的潮涌,把幸福快乐的时光沉淀在心里。
今天,我伫立在窗前,看着窗外的雨,只是窗前以没有了你的身影,冷冷的风,拂过我的.脸上,一股冷透的思绪,飘向了那远方,也许是我今晚想得太多,才让自己沉静在以往的岁月中。然而,谁又没有过曾经了,谁又能真正地摆脱那曾经的岁月,又有谁能真正的做到无情无义了。
是问沧桑,曾几何时,我梦见你站在我面前,含情脉脉地看着我,亲切地说:“直到现在我还依然爱着你,当初这样狠心离你而去,是因为看你不争气。”听完你的话,我泪眼迷离看着你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曾几何时,你看完我写的诗歌,温柔地发条消息对我说:“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别憋在心里,我工作再忙,还是会静静地聆听你的苦闷,你这样把什么事情都放在心里,到时憋坏了身体,我会很心疼的,知道吗?”看完你的消息,我仍然是一句也说不出。而不争气的泪水,却情不自禁地顺着脸夹滴落在书上。
留白时光,捡拾搁浅阡陌处渐冷的过往,你是那春花惊艳倚枝轻绽,我是那展翅粉蝶舞尽痴缠
尘缘如梦,爱意欣然。你是那江南烟雨,朦胧着情缘彼岸;
我是那踏浪赏春的漂着,迷醉在你温柔的臂弯。。也许,你嫣然的浅笑,从此,我再已无法踏上归航的船帆。。尘世的风景,城市的霓虹,繁华处,喧闹间,弥漫着你我欢声细碎·牵手并肩·唇吻缠绵。
你说,你深爱故里的千山万水,钟情家乡的花草生灵。于是,你问我能否为你停留?
能否成为你生命里的点缀?我点点头,笑意代替了语言,再也无法用深邃掩饰游牧的心扉;
牵手飞奔春花粉媚,轻折几枝,遥望苍穹,心几许。。。
陌上萧风,迷乱风尘,斗转星移,情深缘浅。一场病魔,一场劫难。从此,你随花逝葬身尘土;
从此,烟雨凄迷·殇风纷扰。。而我,静倚阡陌,淡看春之紫陌,夏之烂漫,秋之实燃,冬之璀璨;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苍白了流年,季节斑驳了悲欢。挥不去的过往,抹不去的曾经,漫陌尘途,我将你我的点滴装满行囊,带着你的爱从此天涯海角,相依相伴;
(一)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小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烟雾袅袅绕柳枝
雨丝纷纷赋新词
江枫渔火结尘缘
北国红豆酬相思
(二)
烟波浩淼怡心神
雨后艳阳涤风尘
江水滔滔情绵绵
南山巍巍证永恒
(三)
烟锁重楼情更坚
雨巷深深凝诗篇
江面雄师百万渡
南疆北国换新天
(四)烟雨江南诗句
北国红豆酬相思
烟花漫天庆平静
雨后飞虹展美景
江山多娇人才济
南巡伟人千秋铭
南乡子—冯延已
小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
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
薄幸不来门半掩,斜阳。
负你残春泪几行。
思远人—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
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
归鸿无信
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当窗滴
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
此情深处
红笺为无色经典诗句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烟雨江南诗句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缓缓走在这条街上,飘散在空气中的丝丝菜香,再次把我的视线引向前面不远处那家餐馆。 望着那扇紧闭的玻璃大门,我不禁想起那一瞬间的美丽。
那似乎也是这样一个微凉的春日,我情绪异常低落,独自漫步在这个城市里,天空阴沉沉,空气湿漉漉,总让人觉得眼前的街区在时光的流转中少了一点什么。 每个人都在为了行走而行走,为了奔波而奔波……
细小的春雨蒙蒙落下,来不及撑伞的行人身上很快就覆上了一层凉凉的水珠,与水珠一起飘来的似乎还有那家饭馆的菜香味。 缕缕菜香提醒着这条路上的行人:是吃饭的时间了。 我的脚步不由得朝着家的方向挪动。
这时,一辆汽车在我身后响了一聲急促而清脆的喇叭声,打破了空气中原本的安静。 我皱着眉往旁边挪了挪,汽车停进了一个车位,随后,一个穿着红色风衣的女子下了车。 我瞥了一眼车子,香槟色宝马,不由得微叹一声。 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在心底不接受这种衣着靓丽的“白富美”,觉得她们被势利的毒、傲慢的香所包围,仿佛带着吸引人却也伤人的芬芳。
就在一片迷离的水汽中,这个与我并行的靓丽身影脚下高跟鞋踩出的节奏,开始让我心烦意乱。 而在我眼前不远处,一对老夫妻正相互搀扶着来到餐馆的大门口。 老大爷伸手去推餐馆那扇玻璃大门,或许是玻璃门太重,也可能是门轴不够润滑,从他的身姿可以看出他很费力,旁边的老大娘走上前想帮他一把。 随着大门被推开,大娘的手指逐渐往门缝处滑去。 就在这时,我被旁边突然掠过的红色身影吓了一跳。 等回过神来,我看到她整个人都扑在老大娘身上,手伸过大娘的头顶,似乎在为什么而用力。 我心里好奇究竟发生了什么,潜意识里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个“白富美”想和老人争抢餐馆里面的位子,但等我走近才发现,她的手代替了大娘的手指被夹在了门缝中,两位老人很着急地看着她。 我看着她小心地移出手,微笑着对老人说:“大爷,大娘,我没事。”紧接着又使劲地把门推开,请两位老人进去后,她才轻轻揉了揉夹伤的手指……不一会儿,这抹红色身影就消失在人群里。
又是一个春日,风旋着春的舞步,我猛然发现,路旁的玉兰花开了,优雅而淡然地绽放在枝头,四周暗暗浮动着芬芳。 我又想起那件漂亮的红色风衣,又记起那家餐馆门口发生了怎样的温情故事,像是旧唱片上的一段经典老歌,为某种潜藏心底的情愫镀上了一层明艳的色彩。
沉浸在江南水乡的春天里,柔和的春风总能让我想起那一瞬的美丽,带着一份不同寻常的感动,遥远而又恍惚地潜入我的灵魂……
(责任编辑 曹 懿)
江南的烟雨,是一枝神奇的彩笔,在春寒依然料峭的季节里,它会点绿河岸边的金柳,让她们披上朦胧的绿纱,好做夕阳里的新娘。江南的烟雨,在春意正浓时,提醒卷帘人,看那绿肥红瘦,莫教无花时空折枝,浪费了大好韶光。
江南的烟雨,充满诗情,充满画意。有时她细得如淡淡的牛毛,有时细得如秋冬时节,湖面升腾的薄雾,但沾衣欲湿的杏花花雨,在吹面的杨柳风中,又是那么的润,润得如和田玉,润得如蛋清,润得让你心醉。看看吧,这江南的烟雨,在闹春的红杏的枝头,在农人斗笠下的一身蓑衣中,在碧绿连天的芳菲的尖头。
江南的烟雨,充满了情愫,充满了关怀,让人缱绻。只有在江南的烟雨中,才会演绎出梁祝的十八里相送,只有在江南雨中,才会有让人掩卷叹息的千古绝唱《钗头凤》,也只有在江南的雨中,才厚积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才会有招摇在烟雨中的杏黄酒旗,才会在烟雨中的牧童短笛。
江南的烟雨啊,你孕育了多少才子和佳人?你是那么的多愁啊,君山的斑竹,是你点点泪滴,娥皇和女英,是你精灵的化身,多少烟雨中的楼台,是你为相爱的人牵手的红丝线。
在绿如蓝的江水里,寻找你的踪影,在竹林的幽径里,跟随你的脚步,在衙斋里卧听你的声音,这声音里有人间的真情。
江南的烟雨,是上天洒给的人间的仙露,在这里没有了商场中尔虞我诈,没有了官场中勾心斗角,也没有了市井中的粗俗和愚蠢,没有了暴发户的张狂,也没有了食不裹腹者了悲伤。在江南的烟雨中徜徉,再没有了生活中的疲惫,会感受到斜晖脉脉,悠悠流水的世外桃源!
朦朦雨幕中,村落渔市点缀在湖边水畔。一缕淡淡的炊烟从村落上空袅袅升起。水天相接的天边,一行大雁首尾相连,款款而飞。烟雨红尘没如水,忆江南。
古道悠悠,静静的走在青灰色的古道上,感受千年前,恋人执手相望的泪颜,执伞佳人的素语呢喃。还记得吗?她在等你。
“虚幻朝代的城墙,写满春雨霏霏的过往;屋檐滴答的声响,打湿时光悠悠的回廊。”古道边,她执一把青伞,细雨中,他与她别了江南。玉门关外,大雪纷飞。他执剑疆场,纵马北城。玉门关内,她顾盼庭前,思君归来。几度相思,几度愁,烟雨朦朦的思念,化作流水,历经千年。
柳岸边,春风轻抚过了她的面庞,望着朦胧的烟雨,她的眼泪流了下来。千年后的今天,他依旧没有回来,丢下了她一个人守候了千年。她早已化作一堆固石,依望庭前。
天地不仁,岁月无情。江南的笔墨水天依旧在向人们展示着美好的明天。传世了千年的佳话,依旧在岁月的烟雨中前行。君,你是否在?宛若一朵桃花,花开不败的她,依旧守候着流年。明天的明天,你是否回来,我的江南,她的素颜。
当流星划过寂静的天边,古镇旁,小河边,花灯照亮了整个河畔。小镇的夜,美丽极了。静谧的灯光,纷繁的烟火,诗情画意的它,向人们展示着昨天的故事,向人们诉说着美丽的江南。
若水的江南,哪里都有它的身影。墨上江南,水上江南。有心的地方都会有,它的素颜,你的江南。
浮生若梦,似水如烟若江南。
固人依偎长亭前,语凝噎。
泪如烟波心似水,只叹浮生若梦言。
郑营村后的笔架山并不高,山坡上生长着茂密的柏树林,苍翠的柏林掩映着小村,空气中散发着柏叶的清香;郑营的水也不宽广,小小的赤瑞湖被分割成鱼塘,不时可见鱼儿在跃起。原产于江南的大闸蟹,来到这个宛若江南的边地,同样也异常适应,很快就生长起来,已是谷熟蟹黄的季节,沉甸甸的稻穗为郑营人带来了丰收的希望,从他们洋溢的笑容就可以看出又是一个好年成。
村子中有三条街,九条巷,三街呈东西向横贯于村前、村中和村后;九巷呈南北向纵穿于村中,三街九巷如经纬交织,把一幢幢民居联系在一起,构成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建筑群。村中的正街是一条长约700米,宽3-5米的由青石板铺成的道路,将村子划为上下两半。漫步其上,随处可见文人雅士的匾联和提字,保存完好的陈氏宗祠、郑氏宗祠、陈家大宅、司马第等分布其旁。斑驳的土墙,深深的车辙印,褪去了色彩的朱门,腐朽的花窗,给人以沧桑的感觉,需要用一种穿越了时空的眼光来透视,来联想曾经有过的辉煌。
郑营是一个仅有2000人的小村,以姓为村名,自然村中以郑氏居多,占了30%的人口。村里的老人对我们说,明朝洪武年间,明军平滇后,就地驻扎,巩固边防,军户纷纷落籍云南各地。在石屏宝秀镇赤瑞湖畔,设立了九冲十二营盘,郑营始祖郑太武,原籍浙江金华,随军入滇后,选择宝秀坝赤瑞湖南岸山麓定居,之后陆续有武姓、陈姓、李姓等27姓迁入聚居,各姓自立宗祠,逐步形成了今天的郑营。
陈家是郑营的第二大家族,占人口的25%。清朝末年,陈家出了五兄弟,其中最有成就的是老二陈钧。陈钧,字鹤亭,清光绪癸卯(1903年)年进士,历任湖北天门县令、个碧石(个旧—碧色寨—石屏)铁路总理、云南财政司司长、盐运司长、黎元洪总统府秘书长、个旧锡务公司经理、蒙自道尹等职。陈鹤亭先生在近代被称为理财能手,修铁路、护国战争,都靠他筹集资金;个旧锡矿,从亏损200万元到盈利500万元,在他的手上不过3年时间。至于为村里修桥铺路、疏通河道、兴建学校等等,体现的只是一片爱乡之情。从前清进士到民国著名的政治家,从八股文到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我们无从查考陈先生的心路历程,郑营村里的青石板路,或者是牵动着滇南经济发展的个碧石铁路,也许能够说明些什么?
作为多年受儒家思想影响的陈鹤亭先生,功成名就以后,追求的却是“妫水长流,裘锦百世”。1925年他主持建造的陈氏宗祠,占地面积达1240平
方米,雄伟庄严,牌坊式祠门,沿中轴线而进,依次建有石桥、莲池、中殿、正殿。两侧还有对称式的偏殿、楼阁。门窗全部为木结构,雕刻着花鸟虫鱼,饰以色彩,十分美仑美奂。陈家世居的大宅,占地广阔,三进院落,每个院落自成体系,都是典型五天井的走马转角楼,但二楼又都有通道相连;堂屋的格扇门,刻有各种花卉,栩栩如生,极为传神。宅院内部空间的组合按男女长幼尊卑贵贱而决定,使人感受到儒家文化浓厚的熏陶氛围、道德礼仪规范的严格约束和宗法制度的等级森严。
雕梁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陈氏家族的后人也早已搬出了深宅大院。但郑营的石板路、陈氏宗祠,还有那条仍在营运的米轨铁路,让我们记住了陈鹤亭的大名。陈氏宗祠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让每一个游客在这里缅怀古今。更重要的是这个2000多人的小村里蕴含着从明初到现代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水利农耕、民风民俗等很多方面的历史文化,推开那一扇扇积满尘灰、色彩斑驳的木门,都能发掘到历史的某一片段。
链接:
正是这样的天,爱上最美时节——三月江南
常春藤,百草生,执一杯清茶,着一册诗集,品鉴
着茶之芳香淡雅,品读着诗集字里行间,也品味着人
生百态,慢慢融入其中,慢慢慢慢
一切都变得如此从容清闲,仿佛一切都沉静在一片
祥和之中,顺其自然
三月江南烟雨雾纷争,潇湘雨寂静飘零,伊人撑着
油纸伞,由近至远消失在茫茫烟雨之中。微风拂过小
巷,拂动堤岸飞絮柳,稀稀零零滴落于湖面上,泛起
阵阵涟漪
原野外,芦苇梭
风掠湖面泛清波
堤岸踏歌
人生几何
迷上《蟾宫曲》
爱上《大德歌》
晴,也放歌
喜欢江南,自然也是忘不了那烟雨蒙蒙中的传说与故事。此时,已是三月,烟花不见,倒是春雨绵绵。每逢早晚,雾气升腾,细雨蒙蒙的轻纱欲遮,江南小镇的朦胧月色,犹如画中走出的仙,在凡尘中吐诉着她的故事。
小城有幸地属江南,数日的春雨细吻,让睡意朦胧的桃花,不禁迷离。镜湖的碧波,融入了雨水的点滴,把春的故事带进新的季度。乱石中,遮遮掩掩的桃枝,开始等待时候,等待含羞而放。见那湖上小亭曲桥,在烟雨蒙蒙中,彷如走在江南古桥上,寻觅着久远的红尘。再看湖边桃花欲语还羞,我一把水墨画伞,怎能忘却那故事里的旧人?
温文尔雅的江南,羞语不住的小城,烟雨下,掩不住的剧情在尘世中,不断的演绎。
喜欢在烟雨蒙蒙的江南中,感受诗意的浪漫。喜欢在波光潋滟的水边,细数着岁月风留下的斑斓,婉约的江南,细雨芊芊,枕河漫漫,小桥流水人家,在雨中淡淡地蒙上一层薄纱,总让人遐思无限,浮想联翩,细细的雨丝,斜斜地落下,温柔着水乡,宛如西子曼妙的舞姿,隐隐约约隐藏着那缥缈的美感。清凉的雨水温柔地落在青石板上,缓缓地流入湖心,凝聚成如诗如画的水墨江南。
入夜听着雨点儿敲打着窗棂,几分愁绪,几分喜欢,清澈的雨水洗涤着喧嚣的红尘,这一刻红尘也找到片刻的宁静,小远山,黛眉浅,几缕青烟玉屏展;一叶舟,一湖烟,旧恨未了新愁添;灯火阑珊,粉坠花残,烟雨披肩,一湾闲愁乱心弦;独坐窗前,思绪万千,铺素雅信笺,写前生缘,任世事变迁,沧海桑天,君可知?
你是我一生都写不完的诗篇,正与这江南烟雨,如丝如绵,悠长相连。花开流年,沾染一季的馨香缱绻。世间冷暖,红尘恩怨总是在繁华错落间慢慢飘散。很多时候不仅仅唯美了故事的开端。左边似梦,右边如诗,飘逸着淡淡花香温润着辗转的流年,无悔今生地遇见,无悔今生地痴恋。
君可知,你是我今生错过的车站,任我如何追赶都是枉然,在空谷的回声中我几乎听到了你地长叹,你说今生你我的缘没有终点,只能将彼此深深地藏在梦里面,夜深人静时,泪水悄悄地滑落枕边,混合着雨声一同哽咽。
有多少个这样的夜晚,就有多少这样的心酸,只能将心中深深的牵念抛洒在雨中,任清风将它慢慢风干。总在雨巷的尽头期盼着你地出现,不言海枯石烂,直到沧海沧田,只为初遇时感动的那一瞬间。
人之一生,苦辣酸甜,五味俱全,谁也逃不开命运的安排。走过了一程又一程,翻过了一山又一山,终于明白有一些路,只能一个人走。有些人始终难忘,可还是要挥手告别。笑也罢,哭也罢,怨天尤人都无济于事,生活还要继续,送走今天还有明天,即是宿命谁也无法改变,那就好好珍惜今天。今夜,让雨水带走所有的忧伤,找一处静怡的角落,轻轻安放内心的迷茫,许一段时光,容自己渐渐成长。
生命是一场盛大地遇见,总有一个人地出现便惊艳了你所有的时光。或许是一段文字的际遇,或许是千万人群中的一个回眸,一个“懂”字就能将两个灵魂对接;一声关怀,便勾出了彼此心中所有的眷恋。
生命没有彩排,没有预演,来得那么突然,一切都那么自然,相遇太美,如一树花开,处处弥漫着花香的味道,美的让人窒息,却不愿从这种梦幻中抽离。即便相隔万水千山,也许永远无缘看清彼此的容颜,却还是那样的心甘情愿;即便一生无缘坐在一起喝杯茶,聊聊天,却还是念着彼此的暖,相守到岁月的尽头不悲不叹。
一声懂得,写满所有的信笺;一声念你,还没出口,滚烫的泪珠早已成串,相通的灵魂将所有语言聚成一股无形的暖,暖到落泪,暖到无言。
人生如戏,锣鼓一响,帷幕徐徐拉开,主角配角纷纷登场,或悲或喜。上演一曲完整的故事。锣鼓一停,人们又回到现实,演绎着自己的故事,上天总爱与人开玩笑,让人啼笑皆非,哭笑不得。同床异梦的夫妻要相守白头。心心相映的人,却无法执手言欢,只落的人憔悴,泪满襟,痛断肠。即便遍体鳞伤也心甘情愿。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即有情,却为何这般伤人”?即有缘,为何又生不逢时,天各一方。佛说:“缘是前世轮回的因果,今生的相遇,是上天早已安排的媒约,前世未了的情缘,今生必须了结,没有时间早晚,也无谁对谁错,悲欢离合中究竟谁被谁蛊惑,说不清楚也道不明白”。
明白有一种情感注定有缘没分,懂得有的人能走进你的灵魂,却走不进你的生活。谁不想把日子过的云淡风轻,谁不想拿得起放得下,做一圣人,试问世人谁能如此超脱,如此绝情?人非草木,刻骨铭心的感情,岂能如此的轻盈?若能说重就重,说轻就轻,那只是逢场作戏而不是真正的感情,人生中最难忘记的东西也许就是一段刻骨的感情。
若可,我愿化作江南烟雨,婉约成诗,一滴在你的眼里,一滴在你的心底;一滴带走悲伤,一滴锁住情长;烟雨中,与君共舞。乡舍间,与君对饮。平淡如水的岁月里,悲喜与共默默同行,我相信这份真情,足够撑起你我心中的浩瀚蓝天。它不是虚假的誓言,它不是蜜语甜言,而是心有灵犀心与心的震颤。
山,必然有着山的魂魄。山的魂魄名为豪迈,一曲曲山歌,粗狂、豪迈,带着原始最朴质的旋律,带着山里人的那份“野性”,从嗓子里吼出来,从灵魂中迸发而出。
水,必然有着水的灵性。水的灵性是柔情。那水,静静地依偎着这片土地,宛若一条绿色的丝带,成为这片土地上美丽的风景。她宛若一个温润的邻家姑娘,顾盼间,柔情万千。
有了山,有了水,故乡就有了活力。故乡的四面都被青山的环抱着。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河水动了,燕子也开始忙碌地衔着春泥。水田里,青青的禾苗贪婪地吮吸着春水,你若细细聆听,必然可以听见麦苗拔节的声音。
杨柳依依,桃红柳绿,这个时节,自然少不了烟雨朦胧。
烟雨,是一副山水画!属于耕者的画面。
岁月在时光的深处划上了不同的符号,而烟雨必然是属于故乡最独特的符号。我没有去过真正的江南,不懂得江南烟雨的那份空灵与美丽,只是肆意地任凭想象的种子在心头绽放成故乡烟雨的模样。
故乡,是厚重的,而耕者,则是故乡的标志,是一个年代最独特的印记。岁月将曾经挺直的脊梁,一点一点压弯,弯成了耕者最后的画面,弯成了生活最初的模样。
斜风细雨,天空中的燕子,低低地飞翔着,时不时地掠过耕者的头顶,似乎在悄悄地打量,又或者在低低地呢喃。
耕者的吆喝、老牛的呐喊、细雨的呢喃,勾勒出故乡最初的轮廓。这轮廓间,泾渭分明,动静交织,在岁月中若隐若现,清晰着关于一个年代的记忆。
雨,在屋檐处滴答成一首静谧的曲子,若一位少女,将自己的一腔心事,静静地倾诉着。
有雨的日子,老人们总是斜依在那已经微微有些破旧的、沾满了油渍的沙发上。听着雨声,慵懒地打发着那些闲碎的光阴。他们微闭着眼睛,似乎在将岁月中那些暖暖的记忆反复回味。他们的笑容,浅浅地,脸上的皱纹如同枯萎的花儿一般,保留着最后的姿态。
女人们坐在堂屋里,听着滴答的雨声,一边拉着鞋底,一边将村子里那些陈旧的芝麻绿豆的小事,翻转。生活的往事,便在唾沫横飞中落定,犹如那些土屋中旮旯犄角里堆积的层层尘埃,一点一点被时光掩埋。
里屋,孩子们不能若天晴一般在田地间玩耍,此时的他们,仿佛被束缚的鸟儿一般,眼巴巴地看着那落雨的屋檐,看看细雨蒙蒙的天空,任由心思在雨中奔跑着,或者,干脆在大人的呵斥中在院子里嬉戏,任由细雨轻吻着那些稚嫩天真的笑颜。
【美文:江南烟雨】推荐阅读:
悠悠江南美文欣赏12-01
写烟雨江南的作文06-19
邂逅江南的烟雨散文07-28
烟雨江南200字作文10-04
描写江南烟雨的古诗01-07
江南的烟雨的高三作文07-18
忆江南江南好拼音10-01
江南春课件06-22
《哀江南》 示例06-23
哀江南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