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家长会心得体会(共13篇)
一、让孩子牢固树立远大的理想
理 想是一簇火种,能点燃拼搏进取的火焰;理想是一盏明灯,能照亮人生奋斗的历程。理想是我们的强大精神动力,牢固树立远大理想,是中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保 证。那么,要让孩子树立什么样的远大理想呢?许多优秀中学生的成长成才之路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理想只有和全民族的共同理想融合在一起才更有价值。今天,中 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就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要让孩子围绕这项伟大事 业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提高自己将来报效祖国的本领。
二、让孩子在温馨幸福的环境中成长
家 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首先,家长要关心孩子的成长,为孩子的成长创造幸福的环境。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的孩子思想从小就受压抑,心灵和自尊心都受到 一定程度的伤害,因而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要想让孩子茁壮成长,必须创造出一个幸福的环境,让孩子感到家的温暖,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幸福。有的家庭经常 暴发“战争”,孩子在惊恐中不知如何是好,大一点年龄的孩子为此增加思想负担影响学习,甚至发生悲剧。前不久报纸刊登了一名小学生因父母吵架至深夜,严重 影响了孩子的睡眠,致使第二天早上孩子上学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被车撞死的悲剧。
年轻的父母很爱孩子,但是他们又忽视了自己的言行给孩子成长带来的影 响。在我们的家庭里,我们对孩子也从不打骂呵斥,即使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我也不责怪孩子,不给孩子任何压力,只要他重新弄好就行了。孩子既是子女又是朋 友,对孩子要尊重,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孩子的自尊心和人格。在家里我们从不给孩子什么压力,让他快快乐乐地生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摇篮,只有 幸福温暖的家庭环境,才有可能培养好孩子,教育好孩子,使他茁壮成长,不断进步,取得可喜的成绩。
三、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树立“吃苦”的精神
让 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树立“吃苦”的精神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家长要让孩子从小学会生活自理,懂得生活的艰辛,从小树立自立的思想,不仅要培 养“吃苦”精神,还要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在日本,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吃苦”意识,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在中小学,他们要 求孩子在寒冷的天气中跑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及克服困难的毅力;在英国有一所著名的伊顿中学,那里的学生几乎都能考入名牌大学,其经验之一就是让学 生吃苦,该中学不设暖气,在异常寒冷的冬天,也只让学生盖一条毛毯睡觉,洗冷水澡,这就是刻意“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使学生得到磨炼;在法国,做父母的绝不让孩子乱花钱,即使是兄弟姐妹之间也不轻易相互借钱。
如果想用零用钱,只有去打工,他们的教育是自食其力不靠父母;而在中国,少年儿童的 身心日趋脆弱,常表现出怯懦、孤僻、任性、自私等心理,因为他们不知道何为饥饿、何为劳累、何为困难、何为贫穷……孩子中意志薄弱者甚多,这与他们生活总 是一帆风顺有关。所以,家长越保护越替代,孩子就越依赖越无能,勤劳是幸福的种子,闲散是堕落的祸根,安逸是孩子们成长的最大敌人,是埋在孩子们心中的最 大隐患。所以,要让孩子经受一定的磨难,在逆境中经历风雨后的人生才会显得更加灿烂。
四、广泛培养孩子的爱好和兴趣,不断提高孩子的素质。
社 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培养孩子不能光抓学习,要注意孩子的全面发展。我的作做法是提供各种条件全面培养孩子的兴趣 和爱好。孩子从小就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学习提高孩子的素质。我感觉,今后的孩子光学习好肯定是不行的。
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孩子 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掌握这个原则,不能只抓学习,一定让孩子有特点、有特长。有一个报道说中国留学生在国 外联欢,各国留学生在台上又唱又跳,各种乐器很在行,演奏得十分动听。
邀请中国留学生上台时,个个摇头,你推我来我推你,没有一个能上场。说起学习,中国 留学生最刻苦,可其他方面就差了一截,这是不行的。为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读书习惯,我经常带他去书店购书,开始是我为他选,后来是他自己选。从小学开始 到现在,家里已经摆了许多书籍,孩子从这些书中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提高了素质。另外,组织经常性的户外活动,开阔孩子的视野,培养孩子不能总把孩子 关在家里,要经常带孩子出去,让孩子在大自然和新颖的环境中开心地活动。有些有特别纪念意义的地方,孩子将铭记一生。
五、从小培养孩子的诚实、善良的品格
我曾在一本书里读到:“对方是否接受你的意见, 80%取决于你的表达方式, 可能只有20%才取决于你表达的内容, 而且对方还得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
所以, 我觉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方式比内容更重要。这点在我与学生及家长沟通的具体实践中也明确地认识并深刻地体会到了。
尊重是与学生互道心声的桥梁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坦诚的师生关系中的信任与尊重、沟通与理解为我与学生的交流提供了畅通的桥梁, 使我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 从而使班级管理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我曾教过的一个陈同学, 特别胖, 非常懒, 不愿意运动, 他妈妈跟我要求让他多干些活。我就推选他当了劳动委员, 可是, 他妈妈还是觉得他运动量太小, 我就恳请他帮我们办公室换水。一次, 他生病了, 请了一周假。我就让另外一个男生帮我们办公室换水。等他再来上课时, 我想他身体没恢复, 就还是一直让那个男生换水。这件事,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一个周末, 我无意间发现他发了一条微博:“悲哀啊, 我下岗了, 怎么就不用我换水了呢?郁闷啊!”
我当时觉得很意外, 因为, 他那么懒, 再加上生病了, 不让他换水, 他应该很开心才对啊。
然后, 我就给他发了一条私信说:“对不起啊, 最近, 没让你换水, 是因为怕你身体没有恢复。”
他马上回了一条:“真的吗?”
我说:“是啊!我问一个问题, 你坦诚回答, 好吧?”
“一定!”
我就问:“你真的愿意爬4楼换水吗?”
“愿意!”
我又问:“为什么?”
他说:“每次, 您到班级叫我帮忙换水, 语气是那么的信任, 我就有一种这件事非我莫属的感觉, 感觉自己是最强壮的大将军一般。”
我回复:“那好吧, 你现在的身体完全恢复了吗?”
“非常强壮!”
我说:“这样吧!你组建一个换水团队, 你是负责人, 带领其他几位男生, 多给一些办公室换水。”
“太好了!谢谢老师!”
后来, 他带领5个男生, 组建了一个“生命之源”换水团队, 负责5个办公室的换水工作。
分享是与家长共同成长的阶梯
德国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略显神经质的家长。”这话虽然有点刻薄, 但不无道理。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家长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混淆“养育”和“抚养”的概念。
记得最初带班时召开家长会, 我把一些学生在学校的真实表现告诉了学生家长, 即使我说得非常委婉。但是, 恨铁不成钢的家长, 还是会压抑不住内心的怒火, 对学生劈头盖脸地训斥, 甚至打骂。这样一来, 家长会开得很失败, 在家长、学生和我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
而现在, 我也是一位家长, 我想如果把自己平时学到的知识与家长分享一下, 也许, 会对大家有帮助。于是, 我申请了一个家长群, 大部分家长加入了我们班的群。在群里, 我分享一些“名人家教”“教子有方”“家长学习讲座”等资料。
上学期开学初, 我特别把“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董进宇博士的题为“知道什么时间闭嘴, 才是当好家长的首要条件”的视频上传到群里, 建议家长仔细观看, 并准备家长会上交流发言。
于是, 在后来的家长会上, 大家讨论非常热烈。
有的家长说:“我反复看董博士的视频, 觉得真应该换位思考一下, 孩子们也真的挺不容易, 我们家长对孩子理解更多了, 看管的不严了, 我儿子成绩居然进步了。”
有的家长说:“董博士讲的, 只有理解过程, 才能够教育好孩子。每个孩子的理解、记忆等能力的培养, 都要经过激活和释放两个阶段。而这些都需要时间, 家长要给孩子更多耐心, 让他们有时间激活和释放自己的各种能力, 用自己的方式经历人生, 体会成长、探索的过程。闭嘴、多观察, 才是当好家长的第一步。”
有的家长说:“我和他爸爸都学会了‘闭嘴’, 他却比以前更爱与我们交流了, 也变得懂事了, 全家人都非常开心。”
看到家长认识提升了, 我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那次家长会, 我认为是最成功的一次。学生返校时, 不是消极、懈怠的, 而是积极、充满阳光的。尤其是那些认为自己一定会被训斥, 甚至被打骂的学生。他们与家长和老师的关系缓和了很多, 亲近了很多。
感恩是拉近学生与家长距离的纽带
中国教育界百强企业最年轻CEO宋振赫曾说:“学会感恩, 担当责任是一个人的本分。”
高二开学初的一天晚上, 我收到一封邮件, 主题为“一位90后写给父母们的话”。信里说:“爸妈, 我多希望你们能对我说一句‘你自己决定吧’!我已经长大了, 我可以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所以, 请不要用‘要听话’来扼杀我的自由。也不要用‘要孝顺’来扼杀我的独立。更不要用‘你不是那块料’来扼杀我的自尊。我不知道你们还要管我多久, 到我崩溃自杀为止吗?”这句话用的加粗, 红色字。我看完邮件非常紧张, 发件人是王同学。他高一休学去河南少林寺习武半年, 平时喜欢阅读“成功学”书籍, 性格非常内向。当时已是晚上九点多, 我立即拨打他父母的手机, 可都已经关机了。
情急之下, 我想他既然给我发邮件, 就是知道, 我每天下班都有查看邮件的习惯。他应该会等待我的回信。我猛然想起曾经阅读过的《自杀前再做一件事》那篇文章, 我想应该适合此刻他的心境。于是我就从自己积累的文档里, 找到那篇文章, 给他发了过去。
文章的作者梁凯恩, 被业界誉为“亚洲首席超级演说家”, 现任飞翼国际集团首席总监。他曾经患有严重的忧郁症, 高中读了9年仍未毕业, 两度轻生未果, 也曾彷徨无望, 不知道生下来要做什么。这篇文章正是他从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起, 写自己在第二次轻生前, 决定看完一部电影, 影片的主人公, 决定做完6件事以后再自杀。梁凯恩在做了一件事之后, 就发现了生活的美好。他劝告大家:“所有人都会遇到烦恼、苦痛, 重要的是如何对待它们, 与其一蹶不振, 黯然神伤, 还不如经受打磨, 爬起来创造生活。”
发完这封邮件, 我还是不放心, 我想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与父母的矛盾, 他没有理解父母爱之深, 责之切的心情, 所以, 我应该引导他去理解父母、感恩父母。于是, 我又写了第二封信。
在信里, 我给他讲述了自己曾经听过的一个心灵访谈类节目。一个泣不成声的女子说:“今天是她9个月大的儿子的祭日, 孩子生病离开她了。她也离了婚, 丢了工作。整整一年, 她都是以泪洗面。今天, 她决定永远地去陪儿子了。”
主持人当时就哭了, 她说:“你今年多大, 父母都在吧?”
那个女子回答:“28岁, 父母都在。”
主持人, 又问:“你抚养了9个月的儿子, 离开了, 你悲伤了整整一年吧?”
女子哽咽道:“是的。”
主持人接着说:“那么, 你有没有想过, 如果你的父母失去了他们疼爱28年的女儿, 会痛苦到什么程度呢?”
那个女子仍在不停地哭, 她说:“我知道, 就是因为我知道, 所以, 我才坚持到今天。”
主持人又哭着说:“好好活下去, 就是报答父母的大恩了。”
求助的女子喃喃自语:“好好活下去, 就是报答父母的大恩了。”
我惴惴不安地回了家, 第二天一大早, 到班级, 我一眼就看到王同学两眼炯炯有神地坐在座位上。我说:“年轻人, 还有其他想法吗?”他说:“没有了, 我已经爬起来了, 好好活下去, 就是报答父母的大恩了。”我拍拍他, 说:“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加油!”他坚定地点点头。
关键词:初中数学;兴趣;符号;自学;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158-01
随着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全国的推广和实施,为数学教学树立了新的理念、提出了新要求,初中数学教学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迅速地总结过去和现在的数学教学,理解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建立起新的初中数学教学观。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有的教学模式和看法,笔者在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也有属于自己的一些感悟。
一、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习兴趣
一位教育学家说:“一个数学老师最大的成功就是把他的学生教的喜欢学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数学学习兴趣是建立在和谐的课堂和良好的师生情感之上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以良好的情绪影响学生,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这样学生会倍感亲切、温暖,快乐的情绪油然而生,会使学生敞开心扉,更好地接受信息。反之,如果我们绷着脸,或情绪冷漠地走进教室,学生会感到情绪压抑,气氛紧张,使学生心理闭锁,容易阻碍新信息的输入。事实上,师生之间的情绪感染是互动的,学生的快乐情绪又会影响教师,进一步促进教师的快乐情绪,由此形成良性循环,产生快乐的教学气氛。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变机械模仿为心领神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真正把课堂当成精神乐园。如在教“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时,我问学生:“把零比作炸弹,任何数与零相乘都会发生爆炸,结果会怎样?”学生自然回答:“都会炸得一干二净,变为没有了。”显然这样的比喻幽默生动,使教学变得形象化,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
二、重视数学中的符号学习
初中数学中,代数占据了数学内容的大部分,代数中的数学符号的学习是整个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为,作为一种特殊的数学语言――数学符号,在人们进行数学逻辑推理、数学计算以及解决数学问题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数学符号通常可以将抽象的数学问题通过最形象、最简单的抽象符号来准确、清晰地表现出来,以便于人们进行各种不同的数学交流与学习。因此,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概念、定理和法则本身与表示它们的数学符号是相脱节的,从而引导学生充分挖掘隐含条件,揭示数学符号的涵义和实质。如:代数式6n可以表示什么?学生可以解释为:当n表示一件衣服的价钱,6n可以表示6件衣服的价钱;当n表示正七边形的边长时,6n可以表示正七边形的周长;6n也可以表示一只羊的体重是一只鹅的体重的6倍;又如,a和b分别表示长方形的长和宽,S表示长方形的面积,那么,S=ab表示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公式,同时也表示长方形面积随长和宽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
三、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
在初中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数学枯燥无味的字母和数学符号感到厌烦,认为数学是单调的、无味繁杂的计算式推理,但是他们对于生产、军事或日常生活中见到或听到的实际问题却比较感兴趣,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把单纯的字母及数学符号问题转化为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在讲解“三角形”一节时,我提出“不过河能否求出河宽?”“不到敌人的阵地能否求出我军距敌军的距离?”“能不能在地面上测出敌机距地面的高度?”等问题;讲“方程”部分的内容时,我提出 “不知人,不知银的分银问题”,“鸡兔同笼问题”。
四、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应从阅读开始,对重要的数学名词、术语、关键的语句,指出记忆的方法,同时还要标上自己约定的符号。对于例题。让学生读题,引导学生审题,确定最佳解题方法。在初步形成习惯之后,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再从难点、易错处阅读提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地阅读数学课外材料,比如要教体积的问题之前,老师可以拿出一瓶饮料,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杯子,然后告诉学生说老师需要把饮料倒到其中的一个杯子当中,但是倒到哪一个才不会满出来呢?接着就请求学生的帮助,并提示学生解决的方法就在下一课的内容中。之后,告诉给学生杯子的长宽高,让他们回去通过预习来帮老师解决问题,并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这样,学生就会有浓厚的自学欲望,就是通过自主学习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学生对于其推导过程特别是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这种“化圆为方”的道理难以理解。这时可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演示,把一个圆2等分,用红蓝表示两个半圆,再把两个半圆分成8个相等的小扇形,让小扇形一个一个地从圆中“飞出来”,排成两列,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闪烁显示。再依次进行16、32等份的方法割补,让学生通过对比,直观地看出等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这样教学将一个复杂的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问题通过分割、拼合展现出来,减缓了学生思维、推理的难度,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优化的教学效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国家教育部.
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当过班主任的我来说,我常常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来描述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如果把教师比喻成雕刻师,那你雕刻的是一件无法后悔不可复制的作品;如果说教师是园丁,那你种的每一棵植物都是不同品种,所以你必须要用不同的培育方式来让他们茁壮成长;如果非要说教师是蜡烛,那也要问问自己你发出的光能否照亮每一颗心灵。所以带着这样的想法,我认真地与家长们交流教育思想,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只有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才能健康、和谐、快乐的发展。
通过家长会,使我更加认识到当今的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
第一,很多家长认为教育是教师和学校的事情,与家长没多大关系,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只一味的追究学校和教师的责任,从来不考虑是不是自己的问题。他们从来不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学习,甚至在孩子学习的时候,还要求孩子干这干那的,而他们呢?不是玩麻将,就是玩游戏。有的甚至把孩子扔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自己外出打工,美其名曰是为了孩子,但是他们可曾想到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是金钱还是亲情?他们知道吗?不,他们很多人不知道。曾经有一个孩子,在他犯错误的时候,他的父母问孩子:“我们赚钱给你的生活,为什么你还不满足呢”孩子回答他们的是:“你们给我什么,除了钱,你们还给我什么?你们从来不关心我,从来不知道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错,当今社会就是如此,家长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孩子真正想要的是和父母在一起快快乐乐的生活。相反的,孩子出现了问题,他们便把一切都归咎于学校和教师,是学校没有教育好孩子。在这里,我要说的是,教育孩子不仅是学校的事,更是家长的事,家是孩子最初的生活环境,家庭应该是孩子的自已所学校,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都有着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氛围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只有学校家庭携手配合,才能共同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第二,家长要求教师、学校严格管理学生,但是却有前提,不许打骂,不许言语批评。是的,教师的确不能打骂学生。问题是有些家长娇惯孩子到了一定程度了,即使孩子有错误,也不许批评,这种畸形的“爱”导致孩子在校为所欲为,不听从学校教育,甚至打了架还要拿出家长来壮胆,扬言“我爸爸是……”,“等着叫我妈如何如何”。有些家长都管不了的孩子,我们也不打不骂,但说服教育对于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根本不起作用,这让人很为难,所以要让家长也参与进来,体验教育的难处,在理解教师的基础上,将双方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记住,教育好孩子是家长的心愿,也是我们学校和老师的心愿。
第三,很多学生家长对学校和老师不够了解,有的家长甚至不知道孩子在哪个班,班主任是谁,孩子送到学校就不管了,平时根本不与老师沟通,一个电话也不打,对于孩子的表现只是听孩子回家的一面之词,不能做到全面、具体、客观地了解孩子,甚至有的家长会也要推说有事而不愿参加。我不知道是孩子的问题,还是家长的问题。总之,就是家长对孩子不够关心。
其实,还有很多的事情不好用语言来表达。但是通过家长会,我确实收获不少,使我增加了不少知识,也增多了不少的经验,也使我真正体验到:班主任工作的任重而道远。
参加完儿子的家长会之后,身为一名母亲,发觉自己对儿子的理解有些片面,虽然身为母亲,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他好,但是发现有时好心不一定能做好事,通过老师对他的评价,我对孩子的理解更全面客观了一些。
通常,在家里,面对儿子犯的一些小错误,身为母亲看到之后,真的无法忍受,为了尽快纠正他的行为,我采取都是大声呵斥的方法,这显然是不正确的,而我显然没有认识到这是种错误方式,仅仅想着让儿子改正缺点,完全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这也许是造成我与他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的原因。我以为他在学校里也是一个沉默的孩子,听到班主任陈老师对他的评价之后,我发现儿子原来儿子并我想象中的活泼,更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家长会,一方面是让父母更好地去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一切学习情况,同时,在另一方面,也何尝不是让我们家长更好地了解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父母呢!
说实话,这次家长会对我的触动挺大的,也很惊喜,儿子比我想象中的更杰出,而我却一直不满足,因为爱子心切,对他过于苛责,导致孩子在家里失去了活力,在这点,我应该去反思自己,同时很感谢班主任陈老师对我的建议。
在之后的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会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建议,放弃老式的居高临下的专制型家长的教育方式,给孩子一个民主、平等和和谐的家庭环境。另一方面,我也会多抽出一些时间多陪陪儿子,带他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增加与孩子之间的沟通,避免与孩子出现隔阂,让孩子在一个充满爱和信任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孙宝平教授报告中所说的“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保护好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让我眼前一亮。的确如果让孩子爱上学习,培养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将让他人生受益无穷,家庭教育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后我不能再因为工作中的烦恼和不顺心的事情而抹杀孩子的好奇心和自信心。孩子做作业时我有时候为他的字迹不工整、错别字多、数学计算题经常算错而责骂他,甚至为了一道数学奥数题讲了几遍还不会做还动手打过他,这在不经意中严重挫伤了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今后我要多一点耐心,对孩子多鼓励少责骂。在温和的气氛中,耐心细致地辅导,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使孩子提高学习兴趣,体味到学习的乐趣。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我们的卧室离孩子的书房仅一墙之隔,他妈妈在他学习时经常在隔壁房间看电视和碟片,虽然声音开得很小,多少对他有点影响。为此我们决定今后只要他在书房学习一律不准看电视和碟片。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就会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是所谓的“润物细无声”。
在孩子日常的行为举止中要要善于发现和了解孩子的兴趣,将孩子的兴趣正确引导到学习中来。如我们发现他喜欢看课外书,但我们发现他的阅读习惯不是很好,每次阅读时间太长太快,我们决定今后和孩子同读一本书,一起把它读完读精,然后大家一起谈谈读书的感受,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提高和保持孩子读书的热情。
二、要把孩子当做朋友一起交流和学习,共同提高。
我们发现采取过去传统的教育方法,在学习中收到的效果并不好。我们原来认为家长是至高无上的,家长的话孩子必须无条件服从,否则任意殴打漫骂。然而孩子长大了,他有自己独立思想。有时候他嘴里服从,其实心里不服。后来我
们把孩子当作朋友,经常和他谈心交流学习上的事情,甚至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告诉他我们每天经历的事,也可以问他自己一天经历的事。如果他告诉我们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我们也不训话、不生气,而是多听少讲。当他认为和你聊天没有“被惩罚的威胁”时,他才会无所不谈。刚开始时,他有点不敢讲,我们就先对他保证不生他的气,他也就敢讲了。
要做孩子的朋友,我们要经常学习他的语言,而不是要求他学习你的语言。如果你不学新知识,不接触新的思想观念,知识匮乏,思想陈旧,你就不能理解自己孩子的所思所想。我们应该尽量多接触点流行的东西。比如流行的思想,流行的服饰,流行的技术,流行的音乐,以减小代沟,创造彼此信任沟通的渠道。
今后我们决定要多陪陪自己的孩子,无论多么忙,都要和孩子一起玩,平等的谈心。不要以为把孩子送到学校了,一切都是老师的事情,然后回家了就督促做作业。当孩子做了不和自己期望的事情的时候,不要马上发火,先听听孩子的理由。
家长会开始便是校长为家长们介绍学校对孩子们的教学思路和培养方案,我能感受到学校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倾注了很多的心血,丰富的课堂内容、各式各样的课外活动、个性化的教育理念等等都使家长感觉到了这是一所真正的爱着孩子的好学校。接下来班主任饶老师对班级孩子的情况介绍也让我体会到了老师们对孩子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用心。学校是好学校,老师是好老师,那么我是一个好家长吗?我也有同等专业的教育思路吗?仔细想想,很惭愧,我做的还不够。
我可以肯定的说,我是一位生活中的好妈妈,耐心的让孩子吃的饱、穿的暖、玩得开心,涉及到生活中的细节总是一丝不苟,天气热了减衣服、定时喝水、不能吃太凉的东西……太多太多的细节,相信同样作母亲的都有类似的体会。可是到了小学了,这样的关心已经远远不够了。如何才能让自己的爱跟得上他成长的步伐呢,参加了家长会后我总结了几点体会:
多与孩子沟通,平等的沟通,沟通时多站在他的角度思考。张钧豪平时话很多,滔滔不绝,我有时比较忙,就没有耐心听下去,经常敷衍的给他嗯嗯嗯之类的回应,看到他有时眼睛里的小失望,挺内疚的。他是把我当作最亲的人跟我分享他的快乐和烦恼,我却不能认真的给他合适的回应。
尊重孩子,相信孩子,不能总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这一条执行起来比较难,有时候看到孩子拖拖拉拉的该睡觉不睡觉,该吃饭不吃饭,该学习不学习,忍不住要呵斥他。这种情况最好还是引导他去做该做的事情,也要尊重他自己选择的权利。我还是不想做虎妈,想多给他点自由、多给他点尊重。
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慢慢引导孩子健康成长而不能拔苗助长。张钧豪几乎是零基础上的小学,一切从头学起。在刚开始学习拼音时,很简单的拼音他拼不对,我心里急得不行,有时候言行中就带出来这种急躁。幸亏老师及时的引导家长,才使得拼音这一关有惊无险的度过了。在今后的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应该充满了类似的一关又一关,这一点体会必须牢记心中!
及时与老师沟通,全方位帮助孩子成长。家长与老师及时沟通,可以使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使家长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帮助孩子改进。这一点囿于自己的性格,我做的还不够,以后还是要多多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
一、多样游戏形式
1. 加分游戏———抓学生的心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游戏, 符合学生“乐学”的原则, 也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初中学生好动爱玩, 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 教师的教法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课堂上通过游戏形式进行分组积分, 可以抓住学生的心, 活跃课堂气氛, 把课堂还给学生。具体做法为:将班级学生分为几个小组, 小组内定组长, 明确分工。教师设计问题, 让小组讨论或思考, 通过举手进行抢答或指定解答, 解答正确者给予所属组适当加分。同时可以设置小问题, 如预习问题, 让学生抢答。以举手示意, 最先举手回答者给予所属组加分。通过这些游戏加分制, 学生大大地提高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从而抓住了学生“乐学”之心。
2. 竞猜游戏———抓好词汇课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 许多学生的英语成绩差, 其根源就在于单词量。教师对单词的教学可以应用竞猜游戏,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顺应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 能变乏味为有趣,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让课堂充满乐趣。例如在教有关水果蔬菜的新单词时, 我课前准备了一个黑色的塑料袋, 里面装有各种各样的水果、蔬菜。上课时, 我告诉学生:I like eating fruit and vegetables because they are good for my health.Today I have brought different kinds of fruit and vegetables here.Guess what kind of fruit and vegetables in it.学生每猜出一种, 我就拿出一种, 然后马上学习这个单词。在巩固新单词时, 我也经常使用猜测这一游戏。例如在七年级上册Unit 9教学时, 学习了有关电影的新单词后, 我要学生在一张纸条上写下他们各自喜欢的电影的种类, 然后叫学生到讲台上, 问其他学生:What kind of movies do I like?台下的学生问:Do you like comedies/thrillers…?还可以拿别的学生的纸条问:What kind of movies does A like?通过这些猜测,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所学的单词, 还对相关的时态进行了复习。
3. 互评游戏———抓竞争氛围
把游戏引入课堂,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也可以利用互评互问游戏。把班级学生分成两个或三个大组, 在预习的基础上, 互相出题, 在教师的主持下仲裁打分, 由A组第一个学生先出题, 如“Five plus five”, B组第二个学生必须立即回答“Five plus five is ten”。然后由该生再接下去, 如“Minus four”, A组第二个学生再接着答题“Ten minus four is six”。如果答错, 该组就扣分。扣分的决定权由对方小组成员来决定。对于该课堂环节, 教师给予适当的点评, 总结加分情况, 并要求学生相互鼓励。
二、思考
1. 体验造就“乐学”
英语游戏教学具有趣味性、生动性的特点。通过多样的游戏教学, 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感受成功, 而经常性的成功体验可以激发人们求索不止的激情, 这对英语教学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通过这种成功的体验, 使学生能爱上英语, 学会如何去学习英语, 为将来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 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轻松、和谐、教学相长的游戏情境, 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 让学生在体验英语学习趣味性的同时获得英语基础知识的增长, 进而培养中学生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 让学生真正“乐学”起来。
2. 时间换来“氛围”
有的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怕给学生时间, 一味地讲, 讲单词、讲短语、讲句子、讲语法、讲课文, 生怕有什么地方遗漏, 从而影响学生的考试分数。其实, 这样的传统教学只会让学生讨厌英语、讨厌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我们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不要遏制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上设置游戏虽然花费了时间, 但是这份时间花得值, 它能让师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一起学习、共同成长。这种游戏教学还能营造一种“追、帮、问”的学习氛围, 学生通过游戏敢于追问、善于帮助、相互提问, 这不正是我们教育者想要的学生吗?他们一步步走上会学的道路, 不正是我们教师想要看到的吗?
总之, 在初中的英语学习阶段, 应充分利用游戏来开展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消灭单调乏味的讲授,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给他们新鲜感, 让课堂充满趣味性, 让学生爱上英语, 爱上学习。
摘要:新课程关注的核心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和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 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 利用游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通过自身课堂实践, 浅谈利用游戏激发兴趣,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从数学科学的发展过程,看“字母表示数”符号化思想的重要作用
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量的积累必然带来质的飞跃,数学思想方法上的重大突破和转折都是借助于更一般、更普遍的抽象符号的引进和使用。例如,由算术到代数的重大转折,就是对数及其运算在认识上的一次突破和飞跃,其中主要是引进了“字母表示数”的符号化思想。事实上,算术主要是研究具体的数(算术数)的性质及其运算,并可以运用四则运算初步解答一些简单具体的“应用问题”。在系统地对数有一个概括认识的基础上,提炼出简单、明了、普遍有效的“运算同性”,即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加法对乘法的分配律,并用字母符号简明、准确地表示出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代数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符号化思想的演进史。
二、从把握数学语言的高度,认真进行“字母表示数”的教与学
实践证明,如果不理解和掌握数学语言,则数学教学将无法进行,只有首先熟悉和把握数学语言,才能更好地进行数学的教与学。要突出“字母表示数”等符号化的一般性,教学中注意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互译,把握数学对象的实质。要突出数学语言的特色,注意数形结合。一般来说,数学的符号化语言、图形语言除具有简明、方便、一般化等共性外,图形语言还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尽管用图形表达一些量时有其局限性,但若与符号语言相结合,充分发挥其直观形象的特色,则可以从某个侧面提高教学效率。
三、“字母表示数”在初中阶段的分析
目前,在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有关字母表示数及符号化语言的内容,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体系中。因此,在这一教学阶段的主要任务应是:以扩充数集到有理数为重点,突出教学任务是数集及其运算的通性,在实数范围内,充分发挥“字母表示数”的抽象认识一般性,运用数集运算的一般规律和性质,初步认识多项式、有理式的形式化基础运算,并通过学习方程、不等式、函数初步等内容,提高对“字母表示数”的实质认识,为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字母表示数”在初中代数教学开始阶段的安排与规划
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字母表示数”的教学规划如下:
(一)用高层次观点指导学生重新认识已有的有关算术知识,从而自然地提出并强调“字母表示数”的思想方法,这样既拓宽学生的眼界,又激发学生学习代数的兴趣。也就是说,通过温故而知新、潜移默化,期待学生更新观点和认识上的飞跃。
(二)在有理数及其分类、大小比较、四则运算等内容的教学中,可结合渗透分类思想方法,便于归纳一些法则、公式,注意突出“字母表示数”的数学思想的深化。尤其应该特别指出字母所表示的数的范围,指出随着所学数的概念的扩充,字母表示数的内涵也在随之扩大结合有理数的四则运算,特别是加、减法运算,训练学生语言叙述和符号表达的互通,再一次突出字母表示数等符号化思想的简明、普遍性,扩展学生对运算性质的认识,便于知识通化,较好地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正式引进普遍性字母表示数的形式化代数式,扩展和提高字母表示数的认识,揭示它能概括一般规律的简介明快的优越性,特别明确形式化表示规律的约束条件,提高抽象的准确性,从中渗透“换元”的思想方法,为代数式求值、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打下基础。由此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一个数学表达式可以概括无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揭示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从中反映实际问题的一种变换关系——改变实际意义,而不改变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为解应用题教学中沟通各类实际问题作好铺垫,更深刻地领会“字母表示数”对于表达数量关系的普遍意义。
(四)通过“代数式的值”的教学,明确代数式的值与代数式里字母取值的“对应”关系,揭示这种对应关系的实质是“换元”和“运算”。其中换元就是以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经过运算就可以得到这个代数式的值;反过来,若以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的值(单元),则可以经过“逆运算”得到式中所含字母的值(不一定唯一)。这样无疑会给以后的多项式运算、解方程、不等式及函数的教学奠定基础。经过以上教学规划,“字母表示数”及符号化的换元思想就会较深刻地使学生有所领悟、得到启蒙。有了这些基本训练,就有利于这一基本思想的逐步升化。这样在后续教学的乘法公式推导及应用、因式分解等内容中,换元思想方法可初试锋芒;在解方程、解不等式和函数教学中,换元思想方法就会顺利应用、逐步提高,许多数学思想方法的展开和训练,也会走向正规,这是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的。
实践证明,只要精心设计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学生会逐步加深对字母表示数的认识,领会其中思想方法实质,促成学生的认识飞跃,从而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思考方法,达到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幼小衔接家长心得体会(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小衔接家长心得体会1时光匆匆,我们的宝宝就要结束了幼儿园生活,升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有否很快完成由幼儿到小学生的转变,能否很快适应小学生活,是我们每个家长担心焦虑的事情。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呢?听了xxx王小组的课,也经过自己的经验和资料查询,我们可以试试重以下几个方明进行:
1.加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老师不同,小朋友不同,学习方式方法不同,课堂要求不同,行为规范也不同。这许许多多的不同,往往会使幼儿难以适应,容易导致幼儿学习兴趣低落,影响学习成绩,打击幼儿的自信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不利。我们可以在入学前几个月,有意识地多向孩子介绍一些小学里的学习、生活情况。包括学习哪些课程,每天上几节课,作息制度,上下课应该注意些什么,老师和同学们的相互关系等。让他对学习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并盼望自己做个小学生,从思想上作好入学的准备。同时,为了使孩子逐步习惯学习生活,在家可以适当减少孩子活动、游戏的时间。这样,从思想、时间、学习习惯和认识技能上逐步过渡,这样让孩子比较容易适应学校环境。
2.培养孩子与他人的交往能力
孩子入学后,进入新的“大家庭“,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接受新老师,结交新朋友。而能否很快融入新集体与老师同学和睦相处,则有赖于一定的与人交往能力。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应从小事做起。例如:叫孩子学会谦虚、有礼貌,不大声喧哗,不与小伙伴抢玩具等等。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却有利于创造出友好合作的气氛,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交往能力。
3.培养孩子的听读写能力
逐渐培养孩子讲述故事,复述故事的能力,发展未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选择喜欢的读本陪读。再让孩子多玩些安静的游戏,比如下棋,画画,折纸,适当减少游戏时间。可以让他每天练习写自己的名字,学写数字,做一些简单的加减法。
4.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现在的娃娃很多事情都是有长辈包办,生活自理能力差。让他们自己拿个饭,整理个书包都是无从下手,平时我们就有意识加强他的次序感,条例性。让他们自己吃饭,穿衣,自己整理东西等等。自理能力有增强,孩子在入学后也比较适应小学的集体生活。
以上几点总结,希望对我们的孩子有所帮助,愿我们的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愿意上学,又喜欢上学,有就具有一定的克服困难的能力,顺利完成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幼小衔接家长心得体会2女儿今年6周岁了,准备9月份入小学,“是否应该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课程?”这两种想法一直让我犹豫不决左右矛盾,如果提前学习了小学课程我怕孩子在正式进入小学后,因为老师讲的知识都会了,不认真听课,不能养成一个良好的听课习惯。如果不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又但心孩子上学小后跟不上班级课程的进度,从而影响到孩子对学习信心。《“幼小衔接”特别策划》中提到的现状无论是角度还是观点,正是我们做为家长重点关心的问题。下面谈谈我通过阅读《幼小衔接》所得到的启示及心得体会。
通过阅读了心理学家格塞尔著名的双胞胎爬楼梯实验结论同时也参考了“三年级效应”我个人认为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与让孩子提早学习过多的小学课程相比要重要的多,另外有好奇心的孩子会主动学习自己感兴趣知识。
“孩子对成绩、分数是没什么概念的,也不知道分数意味着什么”一句话说的特别好,其实真正在意分数的是我们长家,我们对成绩和分数认识,决定了孩子对成绩和分数的认识和看法。孩子考不好的原因有很多,可是因为粗心大意
也可能是学习方法不对等原因,因此我们家长首先要保持淡定,然后我们和孩子一起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最后同孩子一起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阅读《“幼小衔接”特别策划》为我做好孩子进入小学的准备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同时我也在根据《“幼小衔接”特别策划》指导,查找自己身存在的问题,调整自己与孩子的交流方式,有方法的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做为家长让我们以平常心陪伴孩子共同成长吧。
幼小衔接家长心得体会3时光飞逝,我们的孩子即将告别幼儿园,走进小学校园,成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心里都充满了兴奋、期待和憧憬,但也有担忧和困惑,孩子能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吗?我们该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呢?一直以来对于这个为题我都很迷茫,且较为着急,在家经常想让孩子学学拼音、算数、写字等内容,自从观看了沙塘中心幼儿园的微信公众平台发送的幼小衔接相关内容后,我有了不同的想法,并更加清楚的知道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应该怎么做。
一、心理准备。让孩子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校园生活、学习上的变化。我们可以利用休息时间带着孩子到小学校园逛逛、看看,熟悉熟悉新环境。让孩子在心理上逐渐为今后独立进小学做好过渡。
二、习惯的养成。刚入小学,首先关键在于好习惯的养成。要培养孩子自觉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培养孩子认真倾听、专注阅读的习惯;培养孩子端正的姿势、课上专心听讲、及时完成作业,并能按照课程表自己独立整理学习用品的习惯;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等。
三、能力的培养。培养孩子大胆与人的交往的能力,让孩子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够妥善解决同伴之间的矛盾;培养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进入小学,孩子面对的环境也会产生变化,要加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等。
四、知识的衔接。这个阶段的孩子是语言积累的高峰期,因此应该丰富孩子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和孩子相互讲故事、提问题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鼓励孩子积极动脑,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爱好。同时,教孩子认读拼音和一些简单的汉字,可以通过和阅读相结合的模式让孩子轻松快乐的学习。另外也可以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平时有空可以让孩子练习学写数字,也可以做些简单的算数运用题等。
总之,幼小衔接教育不能急于求成,对孩子的培养要循序渐进。老师和我们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做好幼小衔接准备工作。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调整好心态。让孩子顺利完成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幼小衔接家长心得体会4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家儿子进入小学校园已经1个月了,认真倾听了高老师声情并茂的讲座,了解到上小学的孩子有着或多或少的学习压力与人际交往压力,如果没有合适的疏导,有些孩子甚至难以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和学习方式,出现抗拒心理,出现的“厌学”情绪。因此做好幼小衔接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该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家长首先心理定位必须准确
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不能把每个孩子学习的指标如同参考工程建设指标一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出色的地方,要看到孩子的.优势,针对孩子的学习接受程度,理性的给孩子定位,与其让孩子被动的承受学习的压力,不如让孩子主动的体会学习的快乐。
二、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以及生活自理能力
小学的作息时间更为紧密和严格。从早上起床时间到路上交通时间,再到上课时间、活动时间、作业时间、休息时间、上床睡觉时间等等都环环相扣。所以对于孩子的时间观念的培养就显得由为重要,但是身为家长就要以身作则,因为现在孩子还小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还处于一个懵懂期,被动的认为家长在做的就不会错,家长需要早起,下班回家不管多累,现在流行的“葛优躺”是最好不要出现,应该是把我们回到家里需要做的事情马上处理,这样孩子就会知道放学回家自己要做的事情是写作业,而不是有样学样的“葛优躺”了;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要坚持做完。写作业时一定要认真写,写完后书包收拾好才能去看电视和玩。给孩子一定的时间自己去支配。孩子需要有自理能力时,没有给予适当的教育和训练,那么他就会丧失做人的一种能力,无法站在已有的经验高度上体会对他人的责任心,适当的让孩子做点家务,在做事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大人不应因此指责孩子,更不能惩罚孩子,而应首先鼓励孩子做得对的地方。对于孩子有失误的地方,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问题所在。孩子年龄小,认识水平不高,考虑问题不周全,力气小,不能帮到很大的忙,甚至可能会帮倒忙,但是没关系,我们需要的是孩子学习的过程,并不需要结果。
三、培养孩子交际能力
人是群居动物,有人比喻成豪猪,冬天为了取暖,他们必须离得近一些,但是因为距离太近,它们的刺又会刺痛对方,因此只能保持适当的距离。所以说人际关系的培养还是需要一个比较完善的交际能力去维系。对于孩子交际能力的培养我给与孩子的就是几句话:谦虚、不骄不躁,去发现他人比你优秀的地方,心怀感恩之心。
四、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说到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不如是说来增强家长的知识面。当今社会电子产品以及电子设备太多,不让孩子接触是做不到的,像大禹治水一样,堵不如疏。让孩子去接触电子设备,引导孩子在网络上去接触有教育意义的动画以及游戏软件。例如:我的孩子在家玩的游戏软件是“悟空识字”,动画类的:“福鼠三十六计、哈利学前班、唐诗三百首”,这些东西需要家长陪伴着孩子去看,家长自己必须知道里面所讲的内容,并能在孩子产生疑问的时候,能够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解答孩子的疑问。对于孩子的阅读能力,我并不赞成让孩子睡前看书,因为看书是一种有意识活动,睡前大脑应该适当放松。孩子接触事物比较少看完书大脑会处于高度的思考状态,不利于睡眠。我一般会在睡前让孩子听听比较舒缓的古琴曲,让孩子早点休息,睡足10个小时。早上起床,我会让孩子朗诵课文或者孩子感兴趣的书,这样既让孩子增强了阅读能力还锻炼了孩子的朗诵能力。总之,老师和家长互相协作,“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孩子缺少自主学习能力,老师给我们一个方向,家长要顺着老师所给的方向,督促孩子更好的接受并吸收所学习到的知识。、共同努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调整好心态。让孩子愿意上学,喜欢上学,顺利完成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幼小衔接家长心得体会5时光荏苒,光阴似箭。孩子们即将要结束三年的幼儿园生活,升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在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作为家长的我们很荣幸能够参加一次由十五幼及博才白鹤小学联合举办的幼小衔接家长会,此次家长会犹如一场及时雨,解答了我们内心无数的困惑,也让我明白了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如何和孩子们一起共同平稳度过幼小衔接的关键阶段。
此次家长会主题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来自于卜园长的分享:幼儿园在幼小衔接方面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第二部分主要是由博才白鹤小学谢校长的分享:关于幼小衔接,家长和孩子需要做好的准备工作。
简而言之,为了能让孩子们顺利度过幼小衔接这个关键阶段,迅速适应小学生活。我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前做好准备:
一、幼儿园方面:
(1)逐步培养孩子们的任务意识。进入大大班以来,幼儿园老师会布置一些家庭作业。这样,孩子步入小学后,不会感觉学习负担较重,会让孩子们从思想上提前接受作业的准备;
(2)为了使孩子能更好的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幼儿园大大班集体活动时间稍微有所延长,在集体活动时间里引导孩子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让孩子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
二、家长方面:
(1)家长一定要认识到,孩子开始上学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没有必要过度紧张。作为家长,应该帮孩子调整作息时间、学习和生活习惯,要创造环境让孩子认识到,上学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
(2)以身作则,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别人以任何东西”;也就是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以起到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
三、孩子方面:
(1)知识准备,在步入小学阶段之前,孩子们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会写自己的名字;开发语言潜力;具备初步的数理逻辑能力。谢校长特别强调家长不必在儿童入学前就让他们学习大量的知识,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习惯。比如可以不失时机、不拘形式地向孩子灌输学校的种种事情,如“学校里有许多小朋友”、“学校里有好多老师和好多书,他们将教你好多有用的东西”
(2)习惯养成,培养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小学与幼儿园在环境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幼儿园阶段,老师会时刻关注宝贝们的吃饭、睡觉等生活方面,相反在小学阶段,更多的是依靠孩子们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为了使孩子们逐步适应学习生活,我们应该提前多多培养准小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比如管理自己的学习用品,整理书包,自己安排课间的时间(喝水、入厕、游戏等)。在培养这类自我管理的能力时,家长应注意及时配合幼儿园在家里进行培养和加强。
初中规律: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
每校平时考试出题都是针对中考的。中考是考基础的,要求绝对不能偏科。到了初二以后就能看出,排名靠前的都是各科均衡的。所以绝对不能偏科,如果偏科严重,中考要考进理想的高中非常困难。现在的孩子智力差不太多,真正比的是家长的战略头脑。如果家长很明白,不跟风而是针对自己孩自定计划,孩子进入非常优秀的行列可能性就大。
让孩子不累成绩又好是能做到的。不主张上课外班,效果太差。真正学的.好的学生很少报班,时间和精力及掌握学习方法是最重要。数学少而精,因中考数学初一内容几乎没有。初一要做的就是打基础。语文和外语关键是要看对书,看对内容。
初一抓语文非常重要。语文学习上课外班和家教几乎没用,这不外乎些技巧。初一学习的关键是多读书,大量阅读训练。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26分,作文60分,这些都取决于阅读,而这点几乎决定了大家的胜负。大量阅读,先把中考要求的五个名著读完,再大量读其他方面的东西。过了初一期末你们就看到你们孩子阅读部分丢多少分。到了初二再用些考试技巧,考到高分是肯定的。
初一做英语题也许是最低效的学习方法了,浪费时间。要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到初二再做题就可以了。英语如果要在外面上辅导班,要学口语,不要学做题。如果新概念二学完,并真正掌握,中考没问题。关键是真证掌握是很难的,大多数学生是学完就完了,考试时难于使用好。我的体会最好初三学新概念三,至于口语对未来非常重要,我的体会是要上小班外教口语,达到口语可以和外国人流利交流。
【关键词】初中语文 记叙文 教学心得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80-02
人们常说,“文无定法”,此话并不错。然而,面对初学写作的初中生,教一些基本的写作知识,有步骤地进行写作训练,这对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使其少走弯路,是完全必要的。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怎样观察生活,对初中学生来讲,是个难题。作家艾芜在指导初学写作的同志时说:“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这就是说,观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听。
1.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只有抓住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才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
2.观察要细致。所谓细致,不是说在观察人物时不分主次,而是要发现观察对象与别人不同的细微之处。不同性格的人,说话、做事时的表现是不同的。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丝微笑,往往带有性格化的特征。所以,观察必须细致入微。观察得越细致、越深入,印象就越清晰,理解就更深刻,描述就更具体、更生动形象。
3.比较观察。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的目的是求异。在观察时,要抓住人物在各种情形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即生气时、高兴时、严肃时……言谈举止和精神状态的不同点。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二、要求写真人真事
1.写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描写人物大体是从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入手。但是在一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中,这四个方面并非要全写,有时外貌和心理可以不写,当然,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决定。然而人物说的话、做的事必须要写,而且还要写得具体、真切。否则,就难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或精神风貌。
2.写人物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写人物说话,要写出在不同场合说话时的表情、姿态和神色。写人物做事,要一步步地写出人物的动作,或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等。不管是语言描写,还是动作描写,都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习惯等,否则就会平平淡淡、干干巴巴,不能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化特征。
3.让人物自我表演。学生写作前,强调指出写人物说话、做事,最好让人物自己说、自己做。作者要像故事片中的导演,在幕后指挥,让人物自我表演。而不要像纪录片中的解说员,自己一味地介绍。这样,笔下的人物才富有立体感,才能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良好效果。
三、挖掘时代精神
所谓以小见大,指的是从生活中采撷许多活生生的“细小东西”加以提炼、升华,找到时代的精神,即常说的“小口子,深主题”。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中学生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分析能力,善于对素材深入分析,把其中的本质涵义发掘出来。比如对漫画深义的理解、对给材料作文中的材料的分析和主题的提炼都应找到关键的点或词语。点面结合是先将人或事在面上进行概括叙述,再在点上作具体的细节描写,层层深入,最后再回到面上,用简单、精炼的语言收笔。这样写层次清楚,内容具体,首尾呼应。
四、强调结构完整
一篇文章主要由内容、结构、语言三部分组成。所以结构完整,脉络清楚是写好记叙文的重要一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抓住记叙的线索,恰当地安排记叙的顺序。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它像一根穿珠线,把显示人物性格发展的各个事件联结成一个整体,为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提供依据。它可以是某个中心事件,也可以是某个中心人物,可以是事实,也可以是感情、时间、空间等。写记叙文时,在构思阶段就应该考虑清楚以什么为线索,准备用哪些材料,各材料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要突出什么中心等。这样能思路清楚,有利于文章的布局。记叙文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顺叙可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得清清楚楚。倒叙能制造悬念,吸引读者,但一定要注意首尾呼应。插叙可以使文章更丰富、活泼,但切忌乱插而使文章脉络不清。
五、积累写作素材
比方说吧,工厂要正常生产,必须保证有原材料;在家里要做饭,先要有米粮和油。要不,等机器运转再去购买材料,等水开了、油煎好了再去买米,这怎么来得及呢?古今许多大诗人、大文学家写文章、成诗句,他们都尤其注重积累。北宋出口成章、落笔即诗的大诗人梅尧臣不管到哪儿——或和朋友游玩、或平时吃饭睡觉,他的身边都带着一个小袋子,不时把想到的一句、半句诗装入口袋,甚至是只言片语也不放过。我国元末明初“积叶成章”的唐宗仪,清朝的“烟茶换故事”的“聊斋先生”蒲松龄都是讲究积累的典范。茅盾也告诉过喜欢写作的人们:应该时时刻刻身边都有一支笔和一本本子,无论到哪里,都可以把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随时记下来。那么,积累应该做些什么呢?
1.要写好作文需要准备许多的材料,但材料来自哪里呢?对我们学生来说,素材来自学习和生活:从大千世界的人物形象,社会动态,到生活琐事,及我们学习的心得体会,再到一本书、一本杂志、一张报纸,甚至一篇纸、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都会是我们写作的材料。因此我们要多看、多读、多记。
2.可以用日记本、摘录本记下我们每一天搜集的材料,还可以把它们用卡片分门别类地归纳整理出来。这样写作时我们就会有材可选,并能选好适合的材料。
3.积累材料要“以十当一”,越多越好,这样在用材料时才能作到以“一当十”,做到越精越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来自我镇辖区幼儿园、农贸市场的儿童家长,2014年9月一2014年11月对其进行问卷调查[2],发放问卷500分,回收479份,回收率为95.8%。将研究对象按照学历高低分为大学组(大专及大专以上)、高中组(包括技校、中专)、初中组(初中及初中以下)。大学组81人,其中男性47人,女性34人,年龄介于25岁至36岁之间,平均年龄30.7(±2.6)岁;高中组194人,其中男性114人,女性80人,年龄介于26岁一35岁之间,平均年龄29.7(±2.3)岁;初中组204人,其中男性137人,女性67人,年龄介于24岁一32岁之间,平均年龄29.2(±2.5)岁。统计学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1.2 调查方法:
在幼儿园家长等待区、农贸市场随机选取本镇儿童家长,让其填写计划免疫知识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家长的学历水平、以及各项计划免疫知识[3]。问卷上共10个问题,包括:1.是否听说过计划免疫2.乙肝是否传染3.1岁内接种哪些疫苗4.1岁后要接种哪些疫苗5.百白破可预防什么病6.乙肝疫苗在几岁时开始接种7.卡介苗预防什么病8.口服糖丸后需要禁食吗9.麻疹可预防什么病10.服用小儿麻痹糖丸可预防什么病。每题10分,共100分。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三组家长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且对结果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调查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家长问卷得分对比:具体数据详见表1。
对比上述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组家长占研究对象的16.91%,回收问卷81份,平均得分72.47分;高中组家长占研究对象的40.5%,回收问卷194份,平均得分64.33分;初中组家长占研究对象的42.59%,回收问卷204份,平均得分57.69分。三组家长平均得分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也越发注意孩子以及自己的健康,对于各种传染病疫苗的认识、探索也获得了巨大的进展。现阶段对儿童家长进行计划免疫知识的问卷调查,这对于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维护人类的健康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4,5]。根据本次问卷调查各组平均得分也可以看出,大学组家长占研究对象的16.91%,回收问卷81份,平均得分72.47分;高中组家长占研究对象的40.5%,回收问卷194份,平均得分64.33分;初中组家长占研究对象的42.59%,回收问卷204份,平均得分57.69分。因此,笔者认为,计划免疫知识宣传的重点应该放在较低学历家长群体。
总之,计划免疫知识的认知程度与学历高低成正比,低学历家长群体缺乏对于计划免疫知识的认知,所以,以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需要对低学历群体加强免疫知识的推广与普及。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的认知情况,探讨分析计划免疫知识宣传的重点,指导计划免疫知识宣传的开展。方法:随机选取我镇500位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对这500位家长进行计划免疫知识的问卷调查。将被选中的所有研究对象按照学历的高低分为大学组、高中组、初中组(包括初中以下)三组,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并做数据分析。结果:根据问卷所得到的数据分析可知,对计划免疫知识的认知程度与学历高低成正比;三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低学历家长群体缺乏对于计划免疫知识的认知,以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需要对低学历群体加强免疫知识的推广与普及。
关键词: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情况调查,学历,对比
参考文献
[1]孙晓东,赵丽丽,胡家瑜et al.上海市计划免疫与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中国计划免疫.2011,7(5):262-264.
[2]李晓帆,赵悦友,陈慧林et al.关于社区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认知情况的调查.护理研究,2014,3(3):403-404.
[3]周爱庆,陈万庚,唐晓妹.542名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现况调查.中国校医,2008,19(2):48-49.
[4]Qiu Xingyuan.A practical guide.[M].wide community immunity Zhou: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ss,2010:20-22.
家长教育幼儿心得1、注重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人的品质是第一要素,是决定孩子未来人生道路的关键。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社会周围环境的一些消极或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做到凡事从正面教育孩子,帮助孩子辨别是非、真善,培养孩子的善良、宽容、积极乐观、富有同情心、客观公正等良好品质,以及热爱集体,尊敬师长,遵守一切规章制度等行为规范。而家长是孩子的“克隆”对象,家长是子女所有行为的被模仿者与榜样,想要孩子有好的品质,首先要从我们自身做起。
、注重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一经养成,孩子将终身受益。首先,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尽量让他自己去做,包括自己赶车上学,自己背书包,自己洗漱、穿戴,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其次,让孩子养成独立学习和思考的习惯,针对孩子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我们有意识引导孩子自己做学习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自己做检查,家长最后作全面检查。
【关于初中家长会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关于雷锋月心得精选初中1000字06-29
关于初中购书日记06-27
关于初中女生日记09-18
关于初中日记叙事09-27
关于初二日记初中11-10
关于学校周记初中12-11
关于初中毕业的文章07-08
关于初中写景作文方法09-16
关于挫折的初中作文11-06
关于春节的作文初中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