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和能力(共7篇)
通过十几天的国培学习,在网上听了老师们的讲座,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我从中学到了许多的东西,在很多方面我们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知识基础,完成教育教学专业活动所必须的科学文化知识及其掌握程度。作为教师必须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拓展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才能上好每一堂课。老师是学无止境的,要有健康的心理,师德师风等,教师不仅仅只是课本上知识,我们还有很多的东西要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如在我的班级里,就是对学生每天在校情况好与坏一一进行记录,犯错误累计三次找谈话,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改正了给予奖励。小学中段的孩子的是一个转折期,身体、思想都在突飞猛长,而且个别同学思想变化大,逆反心理也强,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他们做这、做那,他们根本不服管,容易和老师产生对立情绪。对他们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表现的好坏一目了然,即使犯了错误,批评到他们头上,也能心服口服,不过转眼间又和我很亲近,我真的觉得这些孩子真的懂事了,也长大了!所以,我们不光注重文化科学知识的提升,还要注意其他方面知识的提高,做学生的楷模。
我认为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将专业知识用于教育实际的行为表现,专业知识是应该必须具备的素质,教师要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多听公开课,明确今后讲
课的方向该怎么教,怎么讲。在教学方面备课要深入细致,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开放课堂,自主学习,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动起来,身动、心动、神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展开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让学生养成独自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让课堂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动,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的学习氛围。这样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一、职业素质是知识、能力的有机结合
1. 知识、能力、职业素质的内涵
知识, 我们一般可以按门类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三类。也可以按形态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前者如事实知识、原理知识, 后者如技能知识、人力知识等;能力是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所表现出的内在和外在的特征, 可以分为智力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等。智力能力可以包括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想象能力等。社会能力即具有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以及责任意识和组织纪律性等。方法能力是掌握并具有自我学习、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专业能力是完成某项专业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素质一词有多种涵义, 职业素质可以认为是通过职业环境影响与职业教育训练而形成的顺利从事某种职业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在现代社会, 任何一种职业活动都是处于整个社会系统中的, 因此职业素质应该包括专业素质和社会素质, 后者主要指团队精神、职业道德、责任感等。
2. 知识、能力、职业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知识和能力紧密相连,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不能脱离知识谈能力,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 能力是知识具体运用的体现。一个具有广博知识的人比知识面窄的人视野开阔, 思考问题、处理事情也要快得多。无论是其观察、思考、想象的智力能力, 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 还是完成专业工作的专业能力, 甚至是与人交往、合作的社会能力, 如果离开了相应的知识基础, 这些能力都无法得到发挥。因此, 知识的占有是能力形成的基础, 而能力的提高又可以促进知识积累的速度和质量。
关于知识、能力和素质之间的关系, 知识、能力是素质的基本构成要素, 是以能力为核心的、在职业活动和社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知识和能力的有机结合。职业素质就是在职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科学文化知识、与人交流合作的团队精神、责任意识、职业道德、组织纪律性等构成的有机整体。只有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 才能具有开阔的视野, 才能具有创新意识;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能力和团队精神、职业道德、责任意识, 才能更好地完成职业工作;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才能使个人由个体融入社会的整体, 承担公民的社会责任, 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二、职业素质认识的误区
高职教育目前关注的是以专业核心技能为中心的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无论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还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都专注于学生从事职业工作所需要的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这对目前中国的职业教育, 无疑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但职业教育并不只是培养经济建设的“螺丝钉”式的技术人才, 而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前者注重职业岗位的具体专业技术要求, 后者则从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标准。因此, 在高职教育中提倡综合职业素质培养势在必行,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都在开始进行有益的尝试, 包括开设综合素质选修课程、组织校园学生社团、开展丰富的校园学生活动, 这些方式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都有所帮助。但这背后依然存在几个认识误区:
1. 把知识、能力和素质割裂开来, 并列进行, 使职
业素质教育成为一个与专业能力培养分离的附属物, 造成了学生对职业素质理解的偏差, 形成轻知识、重技能的功利性的学习心态。要改变这种情况, 首先职业教育者本身要对职业素质有清晰的认识, 然后才能有意识地将职业素质教育理念融入教学实践中去。
2. 关于职业素质核心能力的认识, 仅仅局限在专业能力方面。
职业素质核心能力是从事职业工作所需要的, 能适应岗位变换和技术发展的核心能力。比如, 在人的职业能力中, “解决问题能力”被绝大多数专家学者看作是人的一种核心能力, 或叫关键能力。“核心能力”的提出, 引起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和关注, 各个国家特别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三、职业素质的培养
1. 现状
当前, 大部分用人单位对员工综合素质的普遍要求可以概括为: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其综合素质可具体表述为:“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即具有以忠于职守为核心的职业道德;优秀的适岗能力, 即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能够胜任岗位要求;潜在的成长性, 即具有一定的发展潜质, 能够满足企业动态发展需求;强烈的团队意识, 即具有较好的合作能力, 能够融入团队、服从团队”。目前一些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基本评价是:毕业生角色定位不准、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沟通能力不强、职业道德弱化, 而专业技能有所增强。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职业素质的评价不仅点出了当前职业素质教育的现状也对职业素质教育提出了要求, 可以作为高职教育职业素质培养的参照, 在职业素质培养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改革的尝试。
2. 对策
(1) 高职教育应该在坚持能力本位教学目标的基础上, 加强对职业素质、特别是职业核心能力的研究, 改变单一的技能培训的职业教育观念, 认识到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我国劳动保障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研究课题首次把人的能力按职业分类规律分成了三个层次: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职业能力应该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从职业能力构建来说, 每个职业包含三种类型能力模块, 其主要成分是自身特定的能力模块, 其次是可与其他职业通用的基本能力模块, 再次就是与所有职业基本要求相一致的核心能力模块。核心能力模块是所有职业共有的。
(2) 职业核心能力不是一门技术, 而是应用技术方法做事的能力, 是完成工作过程中的执行能力, 核心能力的养成重在工作或学习的过程而不在其结果。因此, 高职院校在开展职业素质培养的过程中, 应打破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的视野局限, 将知识、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在强调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 加强智力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 既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 也要重视社会文化知识的传授;既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 也注重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法的培养, 建立以专业能力培养课程为核心, 其他知识性和训练性课程为辅的综合职业素质培养课程体系。
(3)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实质是改变人的行为活动和习惯。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开展的过程中, 既要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能力的训练, 也要渗透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解决问题、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 使职业核心能力在完成工作或项目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这样才能使知识和能力有机地融合在职业素质培养的整体之中。
(4) 职业素质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 应该按照不同专业未来的职业能力需求进行分析, 确定职业素质核心能力的要求, 采用不同的职业素质培养和评价标准, 比如, 对于文科类的专业来说, 在社会能力方面, 交流和沟通、团队意识方面的要求要强于理工类专业, 那么在制定职业素质标准方面就要偏重社会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注意的是, 职业素质标准不是以技术为逻辑出发点的技术标准和方法, 而应该是以职业活动为出发点, 对人在完成工作或项目过程中应具备的能力做出规定。
高等职业教育是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 其在校期间所受到的职业素质教育的质量对未来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学生不仅是一个职业人, 也是一个社会人, 因此, 做好职业素质培养就不仅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前途, 也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柳海民, 李伟言.析知识、能力、素质[N].中国教育报, 2002-3-13.
[2]潘弋路.德国职业教育的“关键能力”培养理念及其启示[J].中等职业教育, 2007, (29) .
[3]戴金波.职业人才“解决问题能力”培训与测试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7, (3) .
[4]方烨.注重综合素质培养, 促进高职学生就业[J].硅谷, 2008, (18) .
[5]李怀康.职业核心能力开发报告[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7, (2) .
关键词:教师道德;知识结构;教学技能
一、教师的核心专业道德
1.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育如同农民种地一样,每天细心观察庄稼成长过程中的不同变化,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该除草时就要除草,该施肥时就要施肥,看着帮着扶着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2.严谨笃学。科学治学,严谨治学,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做一名学习型、研究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3.激情与想象。中学生的思想正是天马星空、富于幻想的年龄阶段,要想和他们融洽相处,让他们真正能从心里和你走到一起,和你做朋友,相信你,依赖你,教师必须学会用自己对生活对工作的热情与激情去点燃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学习的热爱、对周围同学和朋友的热爱,能够感受到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并形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个性。
4.自尊自律。教师工作的示范性特点注定了教师自始至终都是学生的榜样,甚至教师自身个性方面的一些特点都会在学生的身上明显地显现出来,因此,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仅是对自己本身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学生的人生观,或许会让他们受益终身。
二、教师的专业知识
1.学科知识。教师在自己学科领域必须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精通自己所任学科的专业知识。当然,教师的专业知识并不只是对本专业概念与原理的掌握,还包括学科方法论与发展史方面的知识。
2.一般教学法知识。主要指那些超越于教学内容之上的、课堂管理和组织的一般原则与策略。合理地、恰当地应用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更能贴近学生实际,教学效果更明显。
3.课程知识。从表现形式上来看,主要是教师要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这也是作为教师工作最为基本也最为重要的内容。
4.学科教学知识。包括解释某一特定课题的适当例子、理解的难点等知识。它是教师特有的知识领域,也是他们对自己职业的理解的特殊形式。
5.学习者及其特点知识。只有全面了解学生及其个性特点,教育的过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出现教育盲点。
6.教育背景知识。当地的历史背景、教育现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受教育者的家庭状况等都要进行全面了解。
三、教师的专业能力
1.准确把握学生发展水平的判断能力。学生的发展水平是教师选择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的基本依据之一。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是智力的发展,它还涉及学生的思想、态度、情感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内容。教师是否具有对学生发展水平准确判断能力,对能否组织好课堂教学至关重要。
2.交往能力。人的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交往,能否与学生、与家长实现有效的双向沟通、与同事愉快地合作,是取得教育成功的关键。
3.表达能力。表达是教师传授知识、传递智慧与激发感情最基本的手段,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维与情感应当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语言是表达的工具。因此,教师想要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就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4.组织管理能力。包括对班级的管理能力和课堂上的协调组织能力。现代教育教学是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参与,在这一基础上逐步生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播者,而是一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学生参与热情的调动者、学生学习困难的帮助者,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有高超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5.学习、反思与研究能力。包括自我诊断能力、自我调节能力、自我提高能力。教师的自我学习是一个过程,它是教师在自我激励的基础上自我评价与自我诊断,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自我调节和提高的活动。教师学习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其自我提高的水平。
同志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的评价意见
同志坚持党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积极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成长、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
该同志积极参加课程改革。按照课程改革要求,能够结合学科特点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为学生开设相应的校本课程、开设专题知识讲座等课外活动。
总之,该同志专业知识和能力符合高级教师相关要求并能胜任高级教师的职务。
中学
2014
现代教育的观点认为:富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应当成为科研型或专家型教师。对专家和新手的对照研究表明:专家的职业知识结构与新手的职业知识结构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显著的不同。由于教师知识结构的研究对加速教师的培养和提高教师的素质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近十几年来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本文将着重说明我们对教师知识结构的认识以及这方面研究的价值。
一、教师的知识及其结构
教师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关于知识,有各种不同的概念界定。依据《教育大辞典》(第一卷)中关于知识的定义,“知识是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认识。表现为对事物的知觉、表象、概念、法则等心理形式。可以通过书籍和其他人造物独立于个体之外。„„按照来源划分有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前者从人类社会实践中直接获得,后者通过书本学习或其他途径获得”。而教师的知识是指教师所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及其掌握程度,包括各种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专业学科知识、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另外,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情境知识和解难题知识。前者大多属于教师的间接知识,而后者属于教师的直接知识。对于教师知识结构,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的研究角度或研究方式,因而也就有不同的理解。我们认为:从其功能出发,教师的知识可以分为3个方面的结构内容: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这3个方面共同构成教师的知识结构。
1.教师本体性知识及其相关研究
将教师的教学活动作为一种认知活动来探讨是关于教师知识最早的研究。教师知识作为教师认知活动的基础成为研究的重点。一种人们普遍熟知的教师知识就是关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教师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
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一切努力又都是围绕着本体性知识的有效传授的。教学的最终绩效是用学生掌握的本体性知识的质量来衡量的。不能否认,在一定限度内,教学的有效性是与教师所掌握的本体性知识呈递增关系的。正所谓:学高人之师。这也使一些研究者产生了一个课题: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教学有效性之间是否存在一种恒定的正相关?对此问题的回答影响教师培养的目标方向。由Dunkin&Biddle(1974)所进行的研究,旨在找出教师学科知识与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他们以教师评估的平均得分、教课的门数和教师标准化测验成绩来代表教师的学科知识,将其与所教学生的成绩进行对照研究。研究表明:教师的学科知识与学生成绩不存在统计上的相关。当然这个研究也存在一些定义和测量方面的问题,但随后进行的绝大多数研究都不能支持“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结论。即教师知道的内容与学生学习的内容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我国的研究者林崇德等在其研究中也得出同样的结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准,但并不是越多越好。超出一定的水平,它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将不再呈现统计上的相关性了。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仅仅是个体成为一个好教师的必要条件。
2.教师条件性知识及其相关研究
教学过程是教师将其具有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使用教育学和心理学规律来思考学科知识,对学科知识的重组和表征是现代教育科学的基本要求。林崇德在其“学习与发展”理论中明确指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是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的出发点。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是教师成功地进行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它包括3个主要方面内容: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和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
我们进一步以性别、所教科目、所教年级、地区、是否进修过和是否有教学经验等分别为自变量(因素),考察了这些因素对教师条件性知识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被试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方面的条件性知识掌握与性别、所教科目、所教年级、地区、是否进修过等因素无关,这些因素的影响均不显著,只有职前职后差异性比较显著。这个结果至少在两个方面值得我们注意:首先,培训前后没有差异,反映出培训对教师条件性知识的获得没有显著作用。其次,没有教学经验的职前教师条件性知识馈乏,这反映了师范教育传授的条件性知识还不能适应教育教学实际的要求。师范生的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水平要在相当一段时间的工作后才能达到在职教师的水平。这说明我们目
前的师资培训方式有待改进。
3.教师实践性知识及其研究
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将知识与教学情境相结合的过程。教师在实施自己有目的的行为过程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和解难题知识形成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包括,对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的研究和对课堂知识结构的研究。
关于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研究,注重教师对工作实际情景的个人理解。这个领域的研究者认为,实践观点与学科领域知识、学术概念等技术观点有着根本的不同(Schon,1983)。技术观点的研究是概括了事物的性质,并由实践者运用这种客观的科学知识来解决预先确定的问题。但教学实际情况却是千差万别不能始料的,这要求专家在内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作出复杂的解释和决策,进一步采取适合特定情境的行为。教师在无数这样的情境中通过实践获得经验。实践性知识是这些经验的整合。它受到个人经历影响,带有各人经历的积累效应,许多方面最具个人特征。因此研究者们十分注重教师用于了解课堂特定事件的想象、比喻和内隐理论。他们用访谈法和经验记录,进而了解一个教师关于教学的总体观点、个人经历和职业的经验。这种研究着重分析的是教师的知识特征而不是知识的表达,从而增加对教师知识编码的理解。一些研究者明确提出:对教师知识应采取教学经验的理解,反对一般概念的理解。其依据是:不应当把知识与知识的主体分开。
课堂知识的研究是要将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中的教师知识在一般意义上系统化。该研究的理论依据是生态学观点和图式理论。生态学观点注重环境的要求以及这些要求对思维和行为的影响。图式理论则是通过知识组织和理解过程将知识与环境中发生的事件联系起来,从而使个体的知识结构与所在情境中的情境结构在功能上协调一致。课堂知识将不再是从外部课程或从研究中推断的命题知识,而是一个“情境化知识”,是基于课堂事件的一般经验知识。Duyle(1983)指出,课堂知识研究的中心结构是“任务”。任务是个体与环境形成联系的中介,个体通过完成任务来同化、顺应自己的认知图式。任务的特征包括:要实现的目标、一系列情境或给定的条件,以及能够用于实现目标的材料。教师在课堂中建立和维持秩序以及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运用其知识解释任务和事件,并把这些理解与教学任务的不同结果联系起来成为处理不同课堂事件的决策依据。
在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方面,申继亮和鲁志鲲对不同年龄、不同教龄的教师在“结构不良问题”处理方式方面进行研究(1993)。该项研究的对象是职前教师(师范生)和职后教师(专职教师)。年龄跨度从19岁到55岁,教龄在0到10几年。变量分组为:按教龄分为3组(0年、10年以内和10年以上),每组平均受教育的水平控制在13年到14年,每组至少30人。实验材料是关于人际冲突情境问题的调查问卷。涉及到师生间、教师间和教师与家长间的冲突情境。按照被试处理问题方式分为:冲突反应、抑制反应、移情和自主4种水平。实验结果表明:3个教龄组之间得分的总体平均水平差异显著(F5.460,P<0.01=。另按性别分组,则差异不显著(F0.009,P>0.05)。教龄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为:对教师处理好教育教学问题,尤其是各种冲突(如课堂冲突、教学冲突、人际关系冲突等)影响显著的因素是教龄。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处理问题、组织好教学肯定是有利的。这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出的观点:有经验的教师可以运用自己的知识,认清当前的情境,引发过去的经验,并产生符合这种情境的行为。该实验还有另外一个发现,即:同一组内的得分也有不小的差异。即参加工作时间短、教龄低的被试也存在处理方式比较好的情况。这表明我们的另一个观点:对专家型教师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加以结构化、系统性总结,所形成的理论是可以为新手习得的。
上述3个方面对教师知识结构的研究建立了彼此之间的功能关系: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教学活动的实体部分。教师条件性知识对本体性知识的传授起到一个理论性支撑作用。教师实践性知识对本体性知识的传授起到一个实践性指导作用。一名优秀的专家型教师不能仅仅具备本体性知识,因为他面临的是教学这样一个交互过程。条件性知识可以解决教学过程处理问题的原则,而实践性知识则可以解决教学过程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
二、探索加速教师知识结构优化的途径
鉴于当前我国教师队伍的现实情况,青年教师的培养应当放在突出的位置。探索一条加速教师知识结构完善的途径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综合一些在基础教育第一线的有经验的教师、教育科研部门的专家的意见,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见:
1.师范院校要加强教师条件性知识的教学。
在我国,师范教育仍是教师培养的主要渠道。师范教育的质量影响到教师知识结构的最初建构。从研究中我们看到:职前教师条件性知识不足,当前师范教育传授的条件性知识还不能适应教育教学实际的要求。这就为师范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认为,师范教育不仅要注重本体性知识的传授,还应当加强条件性知识的传授。首先,应增加教育科学、心理科学课程的比重,提高这些课程的质量,课程内容应能够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其次,应当提高教育实习的质量和效率。把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结合起来,把书本上的刻板抽象的理论与丰富具体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另外,师范教育和继续教育在教育学、心理学教材建设方面应加强研究,编写和选用出理论体系新、操作性强的教材。教材除了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以外,还应反映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经验,即溶入他们的实践性知识。最后一点,应经常采用各种方式,创造各种条件使师范院校的教育学、心理学专家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当前教育教学的实际,获得第一手资料。
2.学校应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在岗指导及考核评估。
由有经验的教师和教学主管领导参与的青年教师培养小组,将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起到经常性的指导作用。为使指导得以落实和掌握青年教师的发展状况,应经常进行考核评估。评估应注意全面性,对评估结果要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经验和采取补偿措施。要经常组织有教学经验的专家型教师对青年教师传授实践性知识,请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专家讲授条件性知识。
3.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变为科研课题,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要放手让青年教师参与科研课题研究,使其在科研活动中提高理论水平,并使理论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邓小平同志在1983年就提出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应当对教师特定领域知识的本质和组织以及知识的获得过程有一个明确的理论。该理论将用于追踪和指导新手型教师转变为专家型教师的途径。尽管专家型教师许多方面的知识是内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知识只能以时间为代价从经验中获得。虽然知识的获得需要重复,但对专家型教师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加以结构化、系统性总结,并将该理论传授给新手,这对加速新手的转化无疑能够起到加速作用。
论教师能力结构的建构
摘 要:教师的能力是教师素质的核心代写,教师合理、优化的 能力结构是教师能力素质的重要标志。运用法尤其是问卷调查法,探讨教师能力素 质的有机构成,对建构教师能力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 和创造能力理应成为教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体系既完整统一,又相对独立并交相 辉映。
关键词:能力结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创造能力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教师素质探讨的不断深入,教师能力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但教师 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理想的教师能力结构是怎样的,始终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 题。通过问卷调查,笔者认为,教师的能力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 和创造能力[1],并且,各能力之间相互交叉、相互照应,又相互制约,形成一个 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的统一体。
一、建构教师能力结构的理论依据
1.要适应和社会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定的教育总是为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所决定,并为一 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服务的。就当前世界范围内激烈的经济竞争来看,实际反映 出的是各国间科学技术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因此,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适应经济和 社会的发展,便成为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个十分严峻的课题。众所周知,科技和未来社 会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能力结构上,要求应具有“较强 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2]。国际社会也普遍认为,教育 要培养人的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要提高人才的应变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要培养人 才的全球意识和国际交往及跨国工作的能力。与此相适应,对承担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教 师来说,其能力要求也应是多方面、高规格的,应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以改变传统教育 中只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单一的思维模式。
2.素质教育理论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开发儿童青少年的身心潜能,全面提高新一代公民的整体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3]。素质教育以提高人才 素质为宗旨,以全体学生所有方面的发展为目的,它“不仅发展人的知识、文化、身体,而 且能发展人的智力、能力,能发展人的人格,使青少年成为身心健康、智能发展、人格健全、和谐发展的人”[4]。素质教育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 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素质教育的实施,有赖于以教师良好的素质为基本保证。由 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全方位、立体式和开放性的,因此,对教师的能力而言,其要求也应是 多维度、多层次和综合性的。
3.能力与活动相适应的理论
心认为,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 [5]。由此可见,能力这种个性心理特征与人们所从事的实践活动紧密相联,成为完成 各种活动任务的心理可能性或必要条件。如果对能力与活动的关系作进一步考察,我们还会 发现,一方面,一种能力并非只对一种活动起作用,而是常常对多种活动都能发挥作用;另 一方面,任何一种活动,又都要求有多种能力的配合才能顺利完成。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 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的社会职能和社会作用,决定了教师的教书 育人活动是一种艰巨、复杂、体现出鲜明创造性的活动,教师的工作绝不像工人那样,在固定的生产流水线上,依照标准化的程序操作即可进行。教师的工作是难以用标准化来度 量的。因此,根据能力与活动相适应的理论,教师能力应是多种能力的优化组合,呈现出一 种多元化、综合化的构成方式。
二、教师能力结构的基本框架
1.教学能力
教学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 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审美能力的教育活 动。在这一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精心 设计教学过程,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还 应组织好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课内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 兴趣,发展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而要真正做好这些,教师就必须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需的个体心理特征,是通过实践将个人智力和教学 所需知识、技能转化而形成的一种职业素质”[6]。教师缺少了这种职业素质,则 很难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很难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正如马卡连柯所说: “假若你的工作、学问和成绩都非常出色,那你尽管放心:他们全会站在你这一边,决不会 背弃你。„„相反地,不论你是多么亲切,你的话说得多么动听,态度多么和蔼,不论你在 日常生活中和休息的时候多么可爱,但是假如你的工作总是一事无成,总是失败,假如处处 都可以看出你不通业务,假如你做出来的成绩都是废品和‘一场空’,——那么除了蔑视之 外,你永远不配得到什么。”[7]因而,教学能力应成为教师能力结构中最基本也 是最重要的能力。
本文将教师的教学能力划分为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能力、选择运用教学书的能力、设 计教案的能力、讲授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检查教学效果的能力及开展第 二课堂活动的能力等八个方面。问卷调查显示,教师对这八种能力的同意列项率均在83%以 上。其中支持率最高的是讲授能力(96.52%),其次是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能力(94.35 %)。
2.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是教师以教育现象为对象,运用科学的方法,以探索教育活动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 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职业的特性决定了教师本身应是一个研究者,因为“教师是课堂的 负责人,而从实验主义者的角度来看,课堂正好是检验教育理论的理想实验室。对偏爱 观察的研究者而言,教师是名副其实的有效的实践观察者。不管从任何角度理解教育研究,都必须承认教师职业生涯中充满了丰富的研究机会”[8]。不仅如此,教师置 身于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不断发展改革着的社会中,就更需要以研究的眼光和研究的观点,看待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以及与教育工作有关的一切。正如阿罗诺维茨(Aronowitz,S .)和吉洛克斯(Giroux,H.)在《被围攻的教育》一书中所建议的那样,教师们必须变成比 现在更加独特的“知识分子”。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应该成为贬义上的“迂夫子”或“老学究 ”。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与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有关的理论。“教 师与学生一样,不应该沦为纯粹的‘存储’教育的对象。教师必须成为这种意义上的知识分 子,即在学校教育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不懈的合作性探究,在这种探究中他们以自己的经验和 思想为主要投入。只有以这种方式教师们才能对学生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产生 广泛的教育影响”[9]。
但长时间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教育科研在中小学没有取得它应有的位置。教师的教育科 研意识比较淡薄,对教育科研的认识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总认为教育科研是专业研 究人员的事,自己不必去研究,也没有能力去研究。殊不知,专业人员所从事的研究,大多 属于理论性的或
基础性的,并不一定都切合学校的实际需要。再者,单凭专业人员的研究,也难以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因此,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当前,“重视和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共同特点”[10]。“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也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新的条件下,在诸多新的教育问题面前,完全靠传统、靠经验、靠拼时间和体力已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教 师理应把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上升到教育科学的高度,认真加以研究,不断探求解决 问题的新路子、新方法。所以,结合教育实践开展教育科研应成为教师积极探索教育规律的 重要途径,成为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教师应从一切凭经验办事的 老路上走出来,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一切教育问题。因此,教育科研能力应成为中小学 教师必备的和着力加强的能力。
本文把教师的科研能力划分为选题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科研方法的能力、教改 实验能力以及撰写报告和的能力等五个方面。问卷调查显示,教师对这五种能力的同意 列项率均在83%以上,其中支持率最高的为教改实验能力(91.74%)。
3.管理能力
管理是人类各种活动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随着科技、文化的不断,管理在人们工 作、学习和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学校的对象是正处 在发展变化之中、具有较强可塑性的青少年学生,学校对学生开展的一切活动,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教师工作带有较多的管理成分。美国《 威斯康辛州教师资格专业标准》中,明确规定教师应“具有管理课堂的能力,理解个人和群 体动机及行为,以便创造一个鼓励积极的社会交往、主动参与学习与自我激励的学习环境” [11]240。苏格兰则将“组织班级和课堂,确保所有学生在个人、小组或班级学习时安全和有效地学习”,“使用适当的奖励、惩罚等手段,公正地、慎重地和体谅地管 生的行为,并知道何时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建议”等班级组织与管理的能力,作为教师重要的 专业技能列入《苏格兰职前教师教育标准》[11]300-301。日本和其他发达国家也 无不十分重视教师管理能力的培养。
但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对管理却持有一种片面的看法,认为管理只是领导的事,教书才是自 己的事。实际上,教书也需要管理,教师的各项工作均需通过良好的管理才能得以实现。不 仅班主任工作、年级组工作、教研组工作及第二课堂活动等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有效管理,就是科任教师的课堂教学,也离不开教师的周密计划与合理组织。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就 是教师精心设计、果断决策、严密组织、适时调控、及时矫正、不断实现教学目标的管 理过程。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教师还要努力做好校内外各种协调工作,充分 发挥各种教育力量在教育学生中所起的作用。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占有各种教育信息,合理 运用时间,及时调控自己的情绪,注意搞好自我管理。由此可见,教师的各项工作均需教师 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管理能力是教师有效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条件。一个缺乏管理能力的 教师,不仅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优秀的学校领导者,而且也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科 任教师。
本文把教师的管理能力划分为认知能力、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指导评价能力、信息管 理能力、思想教育能力、参与学校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八个方面。问卷调查显示,教 师对这八种能力的同意列项率均在76%以上。其中支持率最高的是认知能力和指导评价能力(均为?90.43%)。
4.创造能力
教师的创造能力是指“教师综合已有的知识、信息和经验,产生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的、新 颖的教学、教育设计、教育技能和新成果的能力”[12]。国内外不少教育专家曾一 再倡导教师要具有创造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教师的成功就在于能创造 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比做创造未来的雕塑家,是不同于 他人的特殊的雕塑家,认为教师的职业就是创造真正的人。在当代日本,尤其重视教师的创 造能力,许多教育家都把开拓创新能力视为教师能力素质的“核心”。再就现代社会人才观 念来看,社会需要的是创造型人才。因为“没有创造性,就谈不上人才。无论是专业技术人 才,还是普通劳动者人才,都必须在工作中表现出创造性,从而取得突出的成绩,创造是人 才之本”[13]。而要把学生培养成创造型人才,就需要教师具有相应的创造能力。教师应依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富有成效地开展创造性的工作,而不能“倾向于按照学校教科 书和学科教学法书已规定好的路子来进行工作”[14],从而成为机械传递知识 的简单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时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特别是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创造能力没 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或完全凭借他人的经验去做事。这不仅造就不 出在教学上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在工作上充满灵感并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而且也难以培 养出适应21世纪要求的创造型人才。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尤其是忽 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整个教育界也在教育思想、教育内 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着一系列的改革。教师理应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积极探索,勇于 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本文把教师的创造能力划分为创造性思维能力、更新教学内容的能力、教学法变式能力、创 设
最佳教学情境的能力、探索思想教育新形式的能力等五个方面。问卷调查显示,教师对这 五种能力的同意列项率均在86%以上。其中支持率最高的是创设最佳教学情境的能力(91.7 4%)。
三、教师能力结构的内在联系
在教师的能力素质中,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和创造能力之间,既具有相对 的独立性,又互相交叉,呈现出内在的联系性。教学能力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但教师的教 学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与教师的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和创造能力密 切相关。一个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和创造能力较差的教师,很难说会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而 教师良好的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和创造能力,则会促使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到一个新的 水平。科研能力体现出一种较高的创造性要求,是教师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的提升,是教师 的教学与管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催化和深加工,它不断使教师的教书育人活动形 成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良性循环。管理能力既是教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的外在表现,又是教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内在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活动,还是教师的科 研活动,均离不开教师一定的科学管理活动。因而,教师的管理能力也就成为教师有效 地实施教学与科研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创造能力是教师能力的最高体现,是教师能力素 质中最核心的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理应包含鲜明的创造成分。
关键词:物流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地方高校,培养模式
0引言
近年来我国现代物流业保持着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行业规模、服务能力都显著提升,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其他产业及经济结构的调整起到了很大的支撑作用。2014年6月11日国务院又通过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提出到2020年在我国基本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高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的目标,这更加说明了我国物流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通道。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必然会对物流人才质和量的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对高级物流人才的需求每年都以15%的速度在增长[1]。然而,与快速发展的物流业相比,我国物流人才培养滞后,物流人才尤其是物流工程人才的短缺严重阻碍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从2002年大连海事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经教育部批准开设物流工程专业起,到2013年为止,我国高校开设物流工程的一本、二本高校才近60所,仅占全国普通高校数量的6%左右,每年毕业的物流工程专业学生不到5 000人,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2]。
不断成长的物流企业、生产企业、商业企业都需要高水平的物流工程应用人才,但目前我国开设物流工程专业的高校由于在教学设备、教学环境、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而培养的物流工程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和低下,和企业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和市场需求脱节。供需严重失调的结果更加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势必影响着我国物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此外,由于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全新发展的行业,必然会遇到各式各样崭新的问题需要去解决,这就要求今后在该行业中工作的大学生们有着完好的创新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出既具有扎实的物流理论知识,又具有较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物流工程人才就成为了目前我国高校物流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此形式下,开展物流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对推动我国物流人才培养及物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就更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3,4,5]。
1 物流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物流工程是一门汇集了经济科学、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等多门学科精华的交叉学科,是技术、经济与管理相互渗透形成的应用性新兴学科,具备明显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的特征,有突出的应用性、实践性、工程性等特点。因此,从事物流工程专业学生就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应用技能。但目前毕业的物流工程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遍较差。据有关院校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表明,约有17%的大学生毕业后可独立工作,83%的毕业生还要经过2~3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锻炼才能上岗。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尽管当前很多高校已经开始意识到培养物流工程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但长期以来,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因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仍存在着以理论讲授为主,侧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强调学科的逻辑体系,这样必然在培养方案的构建和各个教学环节的执行中,无意或有意忽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第二,目前在国内物流工程专业的高等教育中,普遍采用“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培养模式,这样必然使得该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呈现出“广而不专”、“创新能力较差”的现状,并致使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不明,竞争力不强。
第三,我国高校物流工程专业开办时间较短,最早的是2002年,至今也只有12年,这就造成了不同高校教学基础设施的先进程度参差不齐,有的高校由于多种原因通过这些年的积累,具备了较为完善和先进的教学实践设备和实验仪器,但多数院校的实践教学基础设备仍很陈旧且数量不足,有些学校还与其他专业共享设备。硬件条件的缺乏给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第四,物流工程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在国内还没有一个很成功的典范可以借鉴,各个高校都还在摸索之中,这就增加了培养的周期和难度。
2 物流工程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讨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到,物流工程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各高等院校必须设法通过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环节和内容的完善等措施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由于不同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师资力量、教学软硬件条件各不相同,因而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上必然互有差异,本文就结合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这所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对应用型物流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2.1 依据学院办学特点制定物流工程培养方案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是四川省重点发展的省属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以信息学科和大气学科为重点,以学科交叉为特色,学院拥有一支较强大的信息技术的师资队伍和完善的实验室等硬件设施。2008年学院招收了首批物流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在专业定位上,学院依据物流工程专业特点及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明确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遵循“服务行业、服务地方”发展战略,即培养的学生应服务区域经济和地方经济的建设和发展,重点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物流工程人才,专业特色则主要定位在物流信息化方向,这样既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又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课程体系是专业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课程是实施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学生的能力主要是通过课程教学获得的。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首要就要建立起有利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全面、系统的课程体系。因此在物流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强调学生物流信息技术的培养,针对性地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物流信息系统、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物流系统仿真、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物流前沿讲座等专业课程,构建了较完备的课程体系。这些关键课程不仅有理论教学,还安排了相应课时的实践教学环节,如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物流系统仿真实验,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物流系统仿真、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等都有对应学时的上机训练和课程设计。此外,还开设了集中性教学实践环节,如:工程实践-物流综合设计、金工实习、物流职业认知实习、一体化供应链设计等,以及创新实践环节,如:参与教师科研、社会实践、学科竞赛。
由于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同时实践教学的宽泛性和立体性使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具有其它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构建的课程体系中,还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使实践类课程及环节的学分占总学分的25%以上。这样的课程体系既注重了本专业特色基础的打造,又体现了本学科的前沿趋势,在保证理论知识够用的前提下,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计划安排上,前3年主要以课程教学为主,即以理论课程 (包括专业必修课程) 和实验课程的教学为主。其中在前2学年合理安排基本实验、上机操作、认知实习等基础性实践课程,第3学年安排课程设计、专业实验等实践环节课程。第4学年以实践教学为主,即主要安排学生进行物流工程设计初步训练,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能力、团队合作素养、实验研究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书写科学技术报告能力。提倡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寻找研究课题和项目作为其毕业论文,这样有利于强化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增强独立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的。
这样有专业特色的培养方案能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实现知识、能力的一体化培养,保证学生毕业后,有明确的求职定位和满足岗位需求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2 开展形式多样、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专业教师既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上进心,又应有很高的教学技能,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物流工程人才。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院老师们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学院招收的物流工程学生是理科生,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与事物分析能力,但对于一些含大量文字类的专业书籍并不敏感,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手段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的积极性。针对此,目前所有专业课已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丰富直观的教学资源和素材,对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学科视野,改变他们的知识结构和传统的思维方式,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作用。
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专业、行业与个人发展相适应,注重职业导向、能力的培养,并有机地将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引导与学生自学、教材内容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充分运用研讨式教学方法,要围绕本学科的核心进行诱发式、讨论式、发散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帮助学生寻找可行的解决办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分小组的研讨,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实践性教学中以形象理解、动手操作练习为主要教学方式,方法主要包括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学生调研法、仿真培训、示范模仿法、课题研讨法、实习教学法。
2.3 重视课外实践活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发展学生个人兴趣的有效途径。课外实践活动不但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缩短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距离,还可以使学生养成一些服务社会的能力,找出与社会需要的的差距,以便针对性地完善其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学院主要从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参加老师科研项目这3个典型的课外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学科竞赛、参加教师科研还可以让学生获得创新实践学分。
目前物流工程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主要是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该赛事每2年举行一次,是学院资助的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每一届赛事,学院都要积极组织学生组队参加,并经过初选、复选及决赛答辩筛选出2支队伍参加全国大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了较大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极大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可开阔学生理论视野、启发思路,为他们提供实战训练的机会。学生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结合社会或研究热点,独立选择或与指导教师一起确定研究课题方向,并查阅和搜集资料,主动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充分展示创新思维,最终很好地提高专业综合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的深层次锻炼。在项目完成过程中,老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训练和开拓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初步培养他们从事科学实验的基本素质和创新性的科研能力。
2.4 建设一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要培养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物流工程人才,就需要一支既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又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
专业教师是专业知识的引导人,其专业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的高低对于物流工程人才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学院的专业老师中一部分是从其他学科转型而来,既缺乏理论知识又缺乏实践经验,所以在加强专业教师物流工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学院还通过下面这些方法来提高专业教师的能力。第一,派教师到国外和国内专业先进的院校进修访问,学习它们的先进理念,接受它们的相关培训;第二,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班和国内外物流工程方面的学术研讨会;第三,通过校企联合让教师到物流企业学习、调研与挂职锻炼,了解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参加企业科技问题的攻关,这样很好地锻炼了老师的实践能力;第四,邀请企业高业务水平的工作人员来学院,就专题问题用他们多年的实战经验给老师们进行讲座和培训,并进行教研合作交流;第五,鼓励老师申报科研课题和参与课题,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完善,为培养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物流工程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3 结束语
我国现代物流业的高速发展已对物流工程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形式下培养出既具有扎实的物流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物流工程人才是我国高校物流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专业能力目标;专项能力目标;知识目标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3-0113-02
收稿日期:2015-02-10
作者简介:石 岚(1962-),女,广东兴宁,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机械工程师, 硕士。(广东 广州 /510515)
张 宁(1985-),男,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机械制造。(广东 广州 /510515)
一、前言
以我校为例,机电、汽车、模具等专业的自主招生学生(中职考高职对应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课《机械基础》之前,其中职阶段,已先修了金工实习、简单的机械制图及简单的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等机械基础知识。先修的课程提供本课程的基础知识,而本课程为并行或后续专业课程提供专业基础知识。本文根据高职《机械基础》教学目标、总的能力要求及职业岗位需求,基于中高职衔接,尤其自主招生的学生从中职到高职《机械基础》的衔接,对其专业能力目标、专项能力目标、知识目标进行分解。
二、专业能力目标、专项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分解
专业能力目标分为六大目标: 分析材料的能力;平面机构受力分析及杆件变形分析计算的能力;平面机构或简单机械装置的结构分析能力;常用平面机构的设计能力;机械传动分析及通用零件选用的能力;机械工程实践能力。
(一)分析材料的能力
专业能力目标是具备分析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能力、分析工程实际中热处理方法的能力。
1.相应的专项能力目标
(1)能分析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2)能分析钢的常用的热处理方法在工程实际的应用;(3)能分析钢铁材料在工程实际的应用;(4)能分析非铁金属与粉末冶金材料在工程实际的应用。
2.相应的知识目标
(1)掌握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2)掌握钢的普通热处理、表面热处理方法;(3)了解工业用钢、铸铁的性能、牌号及其用途;(4)了解非铁金属与粉末冶金材料的性能及其用途。
(二)平面机构受力分析及杆件变形分析计算的能力
专业能力目标是对构件、平面机构进行受力分析及其计算的能力、对杆件变形进行分析的能力。
1.相应的专项能力目标
(1)能分析工程中常见的约束类型及其特点,会画受力分析图;(2)能对平面汇交力系、力偶系、任意力系进行分析计算;(3)能对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与挤压、圆轴扭转、平面弯曲、组合变形的受力特点、变形特点及工程应用进行分析。
2.相应的知识目标
(1)掌握静力学基础知识、工程中常见的约束类型及其特点、约束反力、正确画受力分析图;(2)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力偶系、任意力系的特点、平衡条件及其计算;(3)了解材料力学的任务;掌握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与挤压、圆轴扭转、平面弯曲、组合变形的受力特点、变形特点、工程应用。
(三)平面机构或简单机械装置的结构分析能力
专业能力目标是对平面机构或简单机械装置的结构进行分析的能力。
1.相应的专项能力目标
(1)能对平面机构、简单机械装置的结构及传动线图进行分析;(2)能根据工程实物或实物模型用规定符号绘制平面机构、简单机械装置的运动简图、示意图;(3)能对平面机构运动确定性进行判断。
2.相应的知识目标
(1)掌握机构的组成、构件、零件、运动副概念,熟悉运动副分类、运动副及构件的符号表示、比例尺和比例的概念,掌握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步骤;(2)理解构件自由度、机构自由度的概念,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平面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掌握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情况的处理。
(四)常用平面机构的设计能力
专业能力目标是对常用机构进行分析、设计一般平面机构的能力。
1.相应的专项能力目标
(1)能准确判断平面四杆机构在工程中的应用、会分析平面四杆机构工作特性在工程的应用;(2)能正确识别和分析凸轮机构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能根据工作条件,用几何作图法设计对心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3)能识别和分析间歇机构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4)能识别和分析螺旋机构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2.相应的知识目标
(1)熟悉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特点及应用,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类型判断、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掌握四杆机构压力角和传动角、急回特性、死点位置等工作特性;(2)熟悉凸轮机构的组成、特点、分类和应用,熟悉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及特性对机构的影响,理解反转法的原理、了解凸轮的设计方法,掌握几何作图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熟悉凸轮轮廓的加工方法、凸轮机构的工作特性、凸轮常用材料和结构;(3)了解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4)了解螺纹的类型、参数、特点及应用、了解螺旋机构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
(五)机械传动分析及通用零件选用的能力
专业能力目标是对机械传动进行分析、设计并选用通用零件的能力
1.相应的专项能力目标
(1)能分析V带传动工作原理、结构、参数,分析打滑、弹性滑动,会分析带传动的受力、应力,会对V带进行维护、安装和张紧;(2)会计算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基本参数、主要尺寸,能正确判断一对齿轮是否正确啮合及连续传动,能分析齿轮的加工,能选择齿轮材料及热处理方法,能对齿轮传动进行受力分析、能应用齿轮结构、润滑知识,合理选择齿轮结构型式和齿轮传动润滑方式;(3)能正确识别轮系类型,计算定轴轮系、行星轮系的传动比;(4)能对轴的结构进行设计;(5)能够从机械传动装置中识别零部件的联接方式;(6)能对平键联接进行选择;(7)会选用滚动轴承的类型、对滚动轴承进行寿命计算;(8)会选择滑动轴承的材料及润滑方式;(9)会分析联轴器、离合器的工作原理,能正确选用联轴器。
2.相应的知识目标
(1)熟悉带传动工作原理、类型、特点及应用,了解V带、带轮的结构及参数选择,掌握带传动的受力、应力分析,了解V带传动的维护方法;(2)熟悉齿轮传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了解渐开线的形成及特性,掌握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主要尺寸计算,熟悉渐开线齿轮传动工作原理、正确啮合条件、连续传动条件,了解渐开线齿轮的加工方法,掌握齿轮材料及热处理方法的选择,了解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了解圆柱直齿轮、圆柱斜齿轮、圆锥齿轮和蜗轮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齿轮的结构设计常识、传动的润滑方式和常用的润滑油;(3)了解轮系的功用和分类、掌握定轴轮系和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4)了解轴的功用、分类,熟悉轴的材料选择,熟悉轴的设计基本要求,掌握轴的结构设计方法;(5)熟悉机械中键联接、花键联接、销联接的工作原理、结构形式及应用,熟悉键的主要参数,能根据不同场合选择平键联接尺寸;(6)了解滚动轴承的类型、特点、应用及代号表示,掌握滚动轴承类型的选择,熟悉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了解滚动轴承寿命计算;(7)了解滑动轴承的类型、特点及应用、滑动轴承的轴瓦的结构、轴瓦的材料及滑动轴承的润滑方式;(8)了解联轴器、离合器的 类型、结构、特点及应用,掌握联轴器的选用。
(六)机械工程实践能力
专业能力目标是具有机械工程实践能力。
1.相应的专项能力目标
(1)根据工程实物或模型正确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并判断机构的运动确定性;(2)根据齿轮实物或模型测量、计算出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基本参数和尺寸,根据范成实验,分析齿轮加工原理及运动组成;(3)根据机械传动装置中各零件的装配关系,设计轴系结构。
2.相应的知识目标
(1)学会机械结构分析与识别的方法和技巧,强化运动副、构件识别能力,强化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绘制的技巧的训练,强化平面机构运动确定性的判断能力的训练;(2)学习、巩固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基本参数测量和计算方法,会使用范成仪、模拟齿轮加工过程、获得渐开线齿轮加工的知识,学会分析各种齿轮加工的特点;(3)强化机械传动装置中各零件的装配关系的认识与理解,强化机械传动装置中轴系结构设计的训练。
三、结语
课程的能力目标是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准,通过分解,明确了专项能力目标,如计算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设计能力等,同时明确了相应的知识目标,考虑了自主招生的学生从中职到高职《机械基础》的衔接。经过细分形成的专业能力目标、专项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当市场要求课程变化内容时,可以将其调整,从而达到调整课程、满足职业岗位需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石岚.机械基础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2] 李培根.机械工程基础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 刘应辉.课堂教学法基础实用手册[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7.
【专业知识和能力】推荐阅读:
专业知识能力素质自我评价07-06
关于对专业知识竞赛活动的意见和建议10-28
8.专业能力05-26
提高专业能力10-28
简历专业能力11-25
专业技术能力总结09-26
教师专业发展能力10-14
知识与能力作文10-13
英语学科知识能力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