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的准备活动论文

2024-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体育课的准备活动论文(共11篇)

小学体育课的准备活动论文 篇1

一、目前小学体育课中准备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的主体需求

在小学体育课之中,准备活动的组织教学出现单一化、公式化的特点。 在小学体育课之中的教学内容都差不多,一些集体性的统一练习形式或者分组练习形式,凸显出教学的单一化、公式化。 体育课准备活动教学随意性大,体育教师一般教的是自己喜欢、擅长的内容,很少关注内容和形式以及运动负荷等是否适合小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题需求。

(二)注重生理准备,忽视心理准备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的身体机能水平与心理应激水平,从而让学生有更好的状态。 目前来说,有很多的体育课程往往只在乎学生的热身活动,忽视了学生在心理方面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准备活动在体育课程之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应该更加注意学生的心理需求。

(三)对准备活动的效果检测标准不够完善

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内容、时间和量等因素决定了效果,而目前对于效果的检测却没有比较精确、科学的数据指标,不够完善。

二、提高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对策

(一)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针对一些学生在体育课程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在准备活动之中体力不支,或者是之后的一些对于技术动作的`学习不够完善还有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等,体育教师要更加耐心地去指导学生,为学生进行一些引导。 在准备活动之中,教师要更加注意学生的思想,更好地刺激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在体育教学之中,体育教师能运用一些小项目,比如100米冲刺或者跳高跳远等,让学生在做好准备活动和没有做好准备活动方面有不同的体会。然后让学生通过对比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为学生传授一些体育准备活动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之间的交流,并在班级里弄一些板报进行宣传,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二)准备活动要更加符合小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有一些准备活动并不是非常适合小学生的,教师在教学之中要注意这一点。 体育教师要很好地分析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准备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因人而异。

(三)注重学生的心理准备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之中,充分的准备活动能够更好地加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热情,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的作用。体育教师在进行准备活动的过程之中,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因素,要因人而异,寻找一些比较适合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准备活动。

(四)准备活动要联系主教材在体育课程的准备活动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教学活动。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之中,体育教师要注意将一般性的准备活动与专门性的准备活动相结合起来,发挥更好的作用。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通常先进行一般性的准备活动,之后再是专门性的准备活动。专门性的准备活动通常都是在一般性的准备活动之后,运用一些差不多的动作性质与结构或者是基本的部分教材进行锻炼,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协调能力。 教师还可以进行一些模仿、辅助或者是诱导性的锻炼。 体育教师要很好地把握准备活动,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体育教师在进行准备活动的时候,准备活动的内容编排要很好地服务于主教材,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更好地去掌握一些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体育教师还可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之中,加入一些体育器材方面的游戏,更好地利用体育器材。

(五)注重准备活动的长远目标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之中,体育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去提高学生们对体育的热情。 在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其在一节课的作用和价值,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良好运动习惯的培养。 在准备活动的教学过程之中,体育教师要把目光放得更加长远一些,为学生讲解一些比较实用的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

三、总结

在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科学地分析在准备活动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体育教师要遵循学生的思想,去全面地分析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对体育课程的需求,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准备多种上课的方案。在体育教学之中,教师更好地使小学生学到知识与技能, 从而更好地加强小学生的体育热情,实在体育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金_。中小学生体育课准备活动开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0。

[2]刘凤丽。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J]。甘肃教育,2006(20)。

小学体育课的准备活动论文 篇2

一、准备活动的意义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的意义在于: (1) 它具有集中学生注意力、充分活动肢体、避免运动损伤的作用。 (2) 它能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它能使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迅速地进入工作状态, 一方面为基本部分的学习做好准备, 另一方面使身体得到一般发展。因此, 体育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体育课的准备活动, 注意培养学生养成在剧烈运动前做准备活动的良好习惯。

二、准备活动的作用

(1) 生理作用。其生理作用大致有: (1) 准备活动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增强内分泌, 从而使身体各器官机能迅速达到适宜运动的程度。 (2) 准备活动能加速血液循环, 为肌肉提供更多的氧气和营养, 同时带走代谢产物, 防止过早出现疲劳。 (3) 准备活动能使氧合血红蛋白分解, 释放出大量氧气以增强运动时肌肉的供氧能力。 (4) 准备活动可以使体温逐步升高,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神经传导的速度, 加快了肌肉收缩和放松的速度, 降低了肌肉的黏滞性, 可防止正式练习时因运动强度过大而产生的各种运动损伤。

(2) 心理作用。在准备活动中, 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自身的练习, 特别是一些动作优美、组合新颖、节奏感强的身体练习, 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减少学生的疲劳, 促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达到积极参与的目的。

三、准备活动的组织形式及内容的选择

(1) 准备活动的组织形式。小学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一般采用集体形式。然而, 一成不变的慢跑+基本操, 或者一个游戏长期使用, 不但让教师感到乏味, 也让学生感到厌烦。因此, 准备活动的组织要提倡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既要有集体形式, 同时也要适时采用分组形式。基本操有徒手、有器械, 活动有定位, 也要有行进间的。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变换运用。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很快对体育课产生兴趣, 还能活跃课堂气氛。

(2) 准备活动内容的选择。小学生由于处在心理和身体的生长发育阶段, 好奇心强, 喜欢模仿, 教师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来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如在慢跑的练习时可以变化为跑各种图形, 模仿各种动物跑, 跑动中喊数抱团等形式;徒手操可以变化为双手背后上下抓手指、同侧手绕头抓耳朵、站立 (坐地) 体前屈双手抓脚尖等拉伸练习等。总之, 准备活动的内容要丰富多彩, 形式要多样, 既要有徒手体操, 又要有器械操;既有单人的、也有双人或集体的;既有一般练习, 又有模仿、诱导或辅助性的专门练习。只有这样, 才会让学生感到新颖有趣, 才能在提高神经兴奋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

四、做准备活动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 准备活动应具有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 好奇心强。因此, 教师应把准备活动的内容尽量安排得丰富多彩, 形式尽可能的新颖多样,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准备活动中既热身又悦心, 把学生的注意力从一开始就放在课堂上。

(2) 准备活动应具有针对性。在平时的教学中, 很多教师只注重一般性准备活动, 大多以做个游戏, 跑个两圈, 做几节基本体操为主, 往往忽视了专门性准备活动的作用。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把学生的身体机能调整到最佳状态, 更好地学习基本内容, 以及预防运动创伤。因此, 我们应根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 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专门性准备活动, 做到有的放矢。

(3) 准备活动要适宜。 (1) 运动负荷要适宜。做准备活动, 一定要控制好运动负荷。根据人体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 准备活动的负荷要循序渐进。从教学实践出发, 小学生准备活动的负荷量应不超过基本部分负荷的三分之一, 心率在100~120次/分为宜。因为这样可以在大脑皮层中产生一定的痕迹反应, 有利于正式内容的学习。 (2) 运动时间要适宜。运动时间的长短也是决定运动负荷的一个重要因素。准备活动时间应根据当时季节温度、自然环境等因素略有加减。在冬季, 气温偏低时, 练习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负荷量可大些。

小学体育课的准备活动论文 篇3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趣味化;准备活动;实施策略

我在教学中发现,由于部分学生对体育本身就不感兴趣,所以同样在准备活动上也“投机取巧”,根本就没有将一些动作做到位,而很多老师也对此“视而不见”。这样掩耳盗铃式的教学方法不仅让体育课堂变得“索然无味”,还深深危害着学生的运动健康。因此对小学体育课“趣味化准备活动”的开发和教学运用就要从师生的学习态度着手,以学生为中心,增加内容形式,丰富运动方法,进而使整个体育教学都得到提高。

一、小学体育课“趣味化准备活动”的必要性和特征

想要对“趣味化准备活动”进行有效的开发和教学应用,就必须要重视其意义,了解其内在特征,这样才能够进行有目的规划。

1.小学体育课“趣味化准备活动”的必要性

小学生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是没有长大的孩子,他们对体育的“唯一追求”就是能够满足他们好动而又好奇的心理。往往小学生的爱好是最广泛的,因为他们什么都想尝试,因此他们在体育教学上不会有什么限制。与此同时,由于他们没有意识到运动准备不当的危险性,使得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因此,造成了对身体的伤害。所以教师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使学生的身体能够提前进入良好的运动状态。经过实际教学经验的总结,趣味化的准备活动让学生更喜欢我的课,而且体育教学的时间在无形中拉长了,特别是很多原来不喜欢运动的学生,也尝试着从准备活动中找到乐趣。

再者小学生的注意力是很难吸引的,如果没有一个有趣的准备活动,可能学生这一节课都会处在一种“游离状态”。因此有趣的准备活动不仅让学生在身体上进入了运动状态,同时也让他们的心理进入了运动状态。

2.小学体育课“趣味化准备活动”的特征

什么才是趣味的准备活动,其实只要把握一个原则,就是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完成体育的准备活动。主要的特征也有以下几个:

“动起来”,就是让学生能够活动自己的身体,不是简单“动动胳膊,动动腿”,而是有一定的运动节奏和感觉,让整个身心都投入到准备活动中来。

“笑起来”,就是让学生的心情愉悦,不要将体育运动当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就像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样,可以很开心地去做。“笑起来”是让学生心情放松,能够在体育生活中感到乐趣。我最喜欢看到学生笑,只要他们快乐就能发挥出他们最大的潜力,能让体育课变得非常快乐。

“记起来”,就是让学生能够记得这些运动,成为他们生活中的游戏之一。因为对小学生的体育教学不是说让他们记住多么难的动作,而是要给他们一种运动的生活态度。主要就是让他们学习一些基本的体育形式,能够在生活中自己组织,自己完成。偶尔,我还会采用学生组织的活动方案,甚至在平常的时候也参加到他们的游戏当中,这不仅增进了我们之间的感情,还帮助学生锻炼了身体,保证活动的有效性。

二、小学体育课“趣味化准备活动”的实施策略

1.丰富趣味化准备活动的形式

趣味化的准备活动具有吸引人眼球的特征,能够满足学生娱乐、放松的目的。以娱乐的形式让学生进入体育运动状态,可以让学生的身心都得到放松,也对体育教学项目能够充满期待。其实趣味化的活动只要能够让学生开怀大笑,起到相应的锻炼目的就可以了。一般的准备活动,要求伸展开学生的胳膊、腿、腰部、颈部等等。所以只要设计的准备活动能够满足这样的特点就可以了,如“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学生可以在小跑中将胳膊和腿锻炼开,然后前后的摇摆又能够锻炼到“腰部”,其“扭头”看“老鹰”的时候又能够锻炼到颈部。这样一个全身的准备活动,很好地将运动和游戏融合在了一起,学生在无形中就完成了这个过渡过程。另外,舞蹈也是学生喜欢的一种形式,如有关跳跃运动的教学前,教师可以在准备活动中设计学生跳一段兔子舞。这样既活动了与教学相关的身体关节,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好的准备方案。

2.采用集思广益的准备活动规划方法

准备活动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其的重视,不能够对其不做任何的安排就在上课的时候随意地组织。而必须将准备活动的细节好好地做一个规划,将想要起到的效果写明,这样对将来准备活动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有时候教师的想法也是有限的,不可能随时就想出特别好的点子,所以集思广益是很好的一个创新准备活动形式的方法。这里的集思广益是向其他老师或是学生征求意见,或是参考其他的教学视频,一些国外的体育教学视频也是可以作为参考的。但是在真正实施的时候,不能够照搬,因为国外学生的体质和我们学生的体质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更何况是我们要结合自己学生的现实情况。每次采用新的体育运动方案时,我都会选择先进行一节课的实验,然后根据学生的反馈来进一步完善或是直接选择放弃,因为我一直秉承这样的一个观念,“只有适合自己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3.构建学生主导式的体育课堂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导,这是新课标教学不断强调的教学中心理念。其实对于学生来说,准备活动和其他的运动没有什么不同,所以他们没有这个意识去进行准备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先给他们这样的一个观念,让他们能够自觉进行。另外,对于选择何种准备活动,教师最好给出几种方案,然后让学生进行选择,如在教学单双脚跳的内容时,我会将准备活动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经过多数人的同意选择了抢占位置游戏,我们把呼啦圈摆成一个大圈。游戏开始时,学生听音乐成一路纵队绕大圈慢跑,音乐声停,学生每人跳进一个呼啦圈,看谁反应快,这样重复几次,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课堂气氛热烈。

4.合理安排趣味化准备活动的时间

趣味化的准备活动不需要花费课堂的很多时间,大概占用六分之一的样子。因为它只是一个放松学生的运动过程,而不是真正的教学过程。所以在设计趣味化准备活动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运动时间,在真正实施的时候更要控制时间,不能“舍本逐末”。同时注意准备活动时间不能太短,这样学生身体可能施展不开。再者教师最好能够和学生一起进行准备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监督学生的运动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够“与民同乐”,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其实作为一名体育老师,也是钟爱这项事业,喜爱运动,所以和学生一起活动会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总之,小学体育的趣味准备活动要将学生的第一意愿摆在首位,然后巧妙结合上课内容,从而进行科学有效的准备活动方案设计。并注意在实施过程中,学生的接受情况和运动效果,逐步提升,方能找到最适合学生的趣味准备活动实施办法。让快乐贯穿整个体育教学,让欢笑从开始就荡漾。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扬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毛振明,毛振钢.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与新体育运动项目[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体育课准备活动 篇4

体育课准备活动

 

河北 廊坊 ●景成义1

湖北 武汉 ●柯东林2

高中体育课课前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是一节课的开始,也是一节课中学生身体机能准备状态充分与否的决定因素之一。如何科学合理安排准备活动内容形式,教师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如何正确地定位准备活动的目标,如何合理地安排准备活动的时间、运动量等角度进行思考和实践,这对于高中体育课教育教学及其改革,意义十分重大。

体育课准备活动,通常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大多都是以慢跑,单人、双人徒手操,武术操,以及依靠支架、墙壁、地面等进行的活动练习为主要活动方式来进行,为学生掌握课堂教学中的运动项目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准备活动时间和强度该如何掌握?这要求教师结合体育课堂的教学项目适度进行分布和安排。所以要进行体育课教学,课前有必要通过一定的活动方式消除这种生理的惰性,适当的方法就是课前准备活动,一般而言,心肺的活动需要二至三分钟就能发挥较大能力。而身体中,肌肉的惰性相对较小些,只需二、三十秒就能发挥最大能力。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前准备活动的时候,要求掌握住学生机体能量的消耗,准备活动过程中可以让部分学生适当的休息,另一部分学生进行放松运动,减轻准备活动对机体带来的压力,从而使学生身体活动开来,保证教学过程中运动项目学习所需要的良好身体状态。由此,学生在教师辅导和训练正式运动项目教学时,能更好地发挥身体机能的协调性和掌握运动项目的准确性。根据多年的高中体育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在准备活动结束与正式课堂运动项目教学之间,休息间隔以2分钟――3分钟为宜,学生的身体处于活动状态,能有效开展体育课教学。

我们以高一学生为例,这个年龄段为十五岁到十七岁,在不同状态下心率有差别,根据课前和课后抽查,在课前没运动时,学生普遍心率基本在70――80次/min之间;在进行了强度较大的课堂教学运动后,学生普遍心率在170――180次min 之间。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言,不可以长时间地进行大强度运动量教学练习,所以,在课堂进行高强度运动练习和训练中,只能在短时间或间歇时间运用,这对于课前准备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准备活动不能盲目,也不能呆板,教师可以根据每次课堂教学的运动项目,结合十五至十七岁年龄阶段的`高中青少年生理心理规律,科学制定课前准备活动内容,适度安排学生的运动量或负荷量。活动量过小或较小, 达不到准备活动的运动效果;活动量过大或超量,又会容易出现疲劳过早现象,影响到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学习。所以,笔者从高中体育教学实际情况出发,认为体育课前准备活动的活动量或负荷量以不超过基本负荷的30%为佳,心率以110――130次/分为宜。

这里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是高中体育课课前准备活动中学生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把握问题。篮球、足球以及田径中的有些项目,有的需要时间较长,有的则时间较短,有的对抗性较强,有的则个体的剧烈强度大等等。教师在辅导学生进行这些运动项目教学前的准备活动中,考虑到难易度和运动量强度的不一,相应地有些项目的准备活动的时间、强度也应该适当延长和增强。适当延长时间和增强运动量的课前准备活动,一是可以活动开学生的身体,让学生身体肌肉充分运动展开,保证学生在对抗和剧烈运动中提高能力和水平;二是更好地防止和避免学生因为紧张或者没有活动开来引起的肌肉紧张而导致韧带拉伤、损伤等等。尤其是在天气很冷的情况下,体育课课前准备活动学生运动量要大,提高肌肉的活动和增加热量,避免造成学生因肌肉僵硬而使肌肉拉伤情况的发生。一般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还会由于课前准备活动而出现疲劳现象,针对这部分身体感觉疲劳的学生,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前要做到心中有数,适度调节。而且课前准备活动一定要参照本节课堂教学的运动项目,适度的准备活动还能避免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拉伤、损伤现象。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比较适合各项运动,为了克服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身体惰性而提高其运动能力和水平,有些教学运动项目,动作难度较大,譬如跳马、跨栏等有跑有跳、跑跳结合的项目,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活动量,也必须有兴奋点。(范文网 )另外,课堂组织的对抗性比赛项目,如篮球、足球等运动项目,也是如此。好的课前准备活动,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运动的热情,又可以更好地保护学生身体,避免了不必要的受伤情况发生。这里还有一点值得教师注意,就是课前准备活动和正式教学内容同等重要,教师在进行教学备课时要对准备活动的内容进行充分认识和合理安排,在课堂组织学生进行准备活动的过程中也应该掌握住火候,把握住强度,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绝不能主观随意,相反会出现与这阶段年龄特点不符合的情形发生,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甚至出现损伤、受伤等事故的发生,挫伤了学生学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针对高中学生年龄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了激发和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课前准备活动应坚持和遵循循序渐进、寓教于乐的原则,充分利用体育课教学的空间和有利条件,如场地、器材,采取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譬如采取口令变化、动作变化、队形变换以及形式上的演变等手段,甚至可以将有些游戏也变通到准备活动中来。有效的课前准备活动对于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意义十分重大。

总之,在高中体育课教学中,笔者根据自己长期体育教学的经验和观察,课前准备活动采取的形式要多样,而选择的准备活动的内容上要全面、丰富,既要有一般辅佐性运动内容,也要有适当的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的专项辅助性热身练习。同时,如果高中体育课前准备活动能与其他课程提供的活动如自然科学中的生理活动、人文科学中的情景模式等有机结合,运动与情性、体力与智力相融合,更能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感知,也更能激发起这个年龄段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由此,高中学生更能专注体育课堂运动项目的学习,保证体育课教育教学的质量,学生获取运动技能的能力得到提高。

体育准备活动教学教案 篇5

浅谈如何进行“体育课准备活动”

吴**

孟家中心小学校

浅谈如何进行“体育课准备活动”

人们在从事比较剧烈运动之前,都知道需要做一些准备活动,目的就是使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克服神经机能惰性,加快运动神经传导作用和反应速度,使人体尽快地由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

准备活动具有 :

1、提高肌肉温度,预防运动操作。体育锻炼前进行一定强度的准备活动,可使肌肉内的代谢过程加强,肌肉温度增高。肌肉温度的`啬,一方面可使肌肉的粘滞性下隆,提高肌肉的收缩和舒张速度,增强肌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肌肉、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减少由于肌肉剧烈收缩造成的运动操作。

2、提高内脏器官的机能水平。内脏器官的机能特点之一为生理惰性较大,即当活动开始,肌肉发挥最大功能水平时,内脏器官并不能立即进入“最佳”活动状态。在正式开始体育锻炼前进行适当 的准备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先动员内脏器官的机能,使内脏器官的活动一开始就达到较高水平。另外,进行适当的准备活动还可以减轻开始运动时由于内脏器官的不适应所造成的不舒服感。

3、调节心理状态。体育锻炼不仅是身体活动,而且也是心理活动,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心理活动在体育锻炼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锻炼前的准备活动即可以起到这种心理调节作用,接通各运动中枢间的神经联系,使大脑皮层处地最佳 的兴奋状态投身于体育锻炼之中。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准备 篇6

在课程学习的参考资料中读了《中小学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准备》一文,考虑我们农村小学的实际,觉得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同时还有很多我们自己需要注意的不同于他们的地方。从我所在学校处的地理位置及周边农村的情况看,我觉得我们应该做好如下准备。

一、选择一项农村中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进行实践

农民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还有很多地方延续这老辈的传统。

比如农村的新生儿穿“土裤子”的现象。农村中还有好多家庭使用“开放式”厕所的问题。

农村中存在饲养“垃圾猪”的问题等一些和新农村建设不协调的现象,这些都可以让孩子们去了解、去调查。

二、当我们确定了一个实践活动之后,接下来就是去设计一套活动计划。尽可能的让家长、村委会成员、村民都参与进来。这样才能从多方面收集到更多的不同看法,从而保证实践活动同时满足农民和学生的需要。制定计划的小组不应该太大,但应包括与活动有关的各方面的主要成员。例如,一个村的社会实践活动设计小组可以由参加活动的教师、一位村委会成员,一名家长和本村的几名学生组成。然后明确分工,明确目标,确定活动时间。

三、帮助学生做好准备,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农村生活中还存在的一些落后现象,让学生思考问题解决的策略。通过查找资料,教师帮

助学生了解解决农村存在的落后现象的基本方法。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怎样同“大人”也就是村民沟通,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宣传。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实践中会遇到的困难,指导孩子们怎样克服。活动中孩子的安全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小学体育课的准备活动论文 篇7

一、游戏概述

辛格指出, 游戏为儿童提供了调节所接受刺激量的方法, 这些刺激既有来自外部世界的, 也有来自大脑活动的 (这被看作是恒久的反作用的对经验的反应) 。儿童可以在游戏中体验快乐, 拥有愉悦的心情, 高昂的兴趣, 并且会很容易接受和选择这种外部与内部的刺激感觉。布鲁纳曾提过, 游戏无论带来怎样的效果都没有它本身的意义重要。在游戏中, 儿童完全不用为某一目标是否能实现而担心, 那样他们就会很多新的、不常有的动作来尝试, 如果他们心里有一种必须要成功的压力, 那么他们一定不会去尝试这样的动作目的, 如果儿童在游戏中探索过这些自信的方法, 那么有很多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就可以使用这些方法来解决。这些在游戏中掌握的技巧及方法已经在脑海里形成一种依赖, 慢慢会产生根深蒂固的思维, 这些简单易懂的方法对生活是很有用的。

游戏是一个通俗易懂, 方法简单易行, 欢乐十足, 并且有一定的比赛性的行为方式, 不仅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爱好, 还可以让学生的身体条件提到提高及锻炼, 这在体育教学中是一个既有趣又实用的帮手。从课程的开始到结束都可以安插游戏, 让课堂的每个部分都出现游戏, 这样便于快乐教育的实施, 让课堂充满欢乐, 可以很轻松愉快地上完每节课。所以在体育课的准备部分使用, 可以使学生的动作效率和严谨性大大提高, 加强运动能力, 让学生们的思想集中到课堂上来, 这样便于教师实施教学, 为基本部分奠定基础。

二、准备活动运用游戏的理论依据

运动生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准备活动能使血液循环加快、需氧量增加、集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加快, 还能使体温略微升高, 肌肉、肌腱的弹性、伸展性等处于良好的状态, 提高肌肉的收缩力和速度以及动作协调性, 避免运动损伤。准备活动的任务是, 在短暂的时间内用游戏或者其他方式, 让学生快速活动身体的各个部分, 全身心投入到体育教学中, 让学生的兴奋性快速活跃起来。朝气蓬勃、神清气爽地进行体育课基本部分的学习, 即使准备活动时间比较短, 内容比较少, 但是, 准备活动却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 它关系着基本部分能否顺利完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体育课准备活动中游戏教材运用的内容、措施及效果

(一) 体育课准备活动中游戏教材运用的内容。要防止学生注意力分散, 因此, 在课的一开始就要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致。每节课的准备部分是整堂体育课的开端, 要让课堂生动有色, 那么在开始的时候就要生动起来。因此, 在上课的前部分使用一些与课程相关的体育游戏, 能让学生快速达到兴奋状态。很多教师准备活动是慢跑、徒手操, 但一直采用这种老旧的活动方式会让学生对此感到乏味无聊。特别是小学阶段中高年级的学生, 身体机能逐渐在变化, 对体育课上学习技术、技能的态度, 普遍存在“慢热”现象。据此, 体育教师要在体育课的开始就要激发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可以采用一些奔跑类的游戏, 如跑动中的“听号抱团”、“拉网捕鱼”、“抓尾巴”、“红旗接力赛”等游戏方法。这些游戏同样是学生活动身体的同时, 更容易被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所接受。有些游戏既能让学生们达到热身效果, 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又能在愉快中学习, 这对教师的组织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有时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一些特定内容时, 要使用到专门性的准备活动。如在上50米往返跑教学课时, 可使用训练灵敏及速度的游戏, 如:“算数赛跑”等教学手段, 有利于学生对技术、技能的掌握和提高。又如在上篮球课的准备部分, 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传球比快”、“拍掉对方球”等游戏内容, 使学生熟悉球性的同时激发和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运用体育游戏进行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从心理上和生理上, 为课程的基本部分教学做准备, 通过准备活动表现出良好的身体机能状态和心理状态, 把学生的兴奋点调节在一个适宜的状态, 因此教师在组织游戏时一定要有效控制和调整。同时, 选择游戏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对于每个同学不同的身体状况, 要有不同的策略, 因材施教是对每个同学负责, 并且要做到使每个学生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让他们感受到游戏的乐趣。

(二) 体育课准备活动中游戏教材运用的措施及效果。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 普遍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 符合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特点。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在选择游戏的时候要谨慎, 不能马马虎虎选择任意一个游戏教给学生。每个学生的爱好不同, 或许有的学生喜欢, 但是有的不喜欢, 可能会让这部分学生情绪低落, 所以教师对于器材的选择要慎重。体育课的课节是稳定的, 但有许多原因会导致学生们心情不愉快, 情绪不稳定。例如:上课前会有考试之类的问题, 又或者是天气炎热时下午第一节上体育课等情况下, 这时就可以安排一些游戏如“有效口令与无效口令”、“听口令做相反动作”游戏等, 这些能充分调动学生中枢神经的兴奋性, 使他们精神振奋、情绪活泼, 控制分散注意的因素, 使学生正好处于最佳兴奋状态, 此时再做些专门性的准备活动, 这样有利于体育课的开展, 提高了上课的效率。教师可以运用一些锻炼身体素质的活动作为准备活动的教材, 可以让学生身体得到全面的发展, 还可以使用与本节课有关的器材来作准备活动, 为基本部分练习奠定基础。例如:在上立定跳远的课时, 可以选择“兔子跳”和“蛙跳”等等游戏, 通过让学生们模仿青蛙和兔子起跳的动作, 一方面能解决学生在练习立定跳远时, 双脚发力不均蹬地向远处跳出, 双脚在落下时重力比较大的难点, 又解决了总是单一、迟缓地学习, 使学生产生劳累、厌倦的情绪。又如, 在上投掷教材之前, 可以选择“投掷飞机”、“投球入圈”等游戏, 引导学生掌握投掷时出手的角度, 解决投掷时要挥臂过肩的重难点, 发展学生上肢力量、腰腹肌及肩带等部位的力量。这时, 学生的情绪高涨, 精神焕发, 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在准备活动还可以加入游戏, “老鹰捉小鸡”、“默契握手”、“赛跑”等, 还可在慢跑中加入“后踢腿跑”、“S形跑”、“侧身跑”、“小步跑”, 或者慢跑中的“拉网捕鱼”、“障碍赛跑”、“听数报团”, 球类中的“连续砸篮板球接力”、“拍球比多”等针对性的游戏。一样的活动, 但它更加关注的是学生参加的积极性, 表现学生的主动性, 将快乐还给学生, 活跃课堂气氛, 提起学生的兴奋性, 唤醒各器官的活力, 使身体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得到预想的效果, 还可以达到便于教师组织教学的目的。

摘要:游戏教材的运用能够调动学生注意力, 提高兴奋性, 为基本部分的练习创造有利条件, 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游戏的内容和方法、教具的使用等应根据教学课的主要内容等实际情况而灵活运用。本文旨在为小学体育教育提供实证参考, 为提高教学效果做有益尝试。

关键词:准备活动,游戏教学,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沈建华, 陈融.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徐丹.如何运用体育游戏提高体育课教学效率[J].科技世界, 2012

谈体育课的准备活动 篇8

关键词:体育;准备活动;重要性;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048-02

小学体育教学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向学生进行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要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新《课程标准》明确以“健康第一”为思想指导,并据此对体育教学的内容选择、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性建议,以期培养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人格完善、有个性、具有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世纪新人。因此,体育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准备活动的目的性和重要性的宣传教育, 还要做到有效教学和科学的创新,这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准备活动的重要性

人在相对安静状态,如果没有通过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运动时,往往会感到不适应:例如动作不协调、速度和力量等素质无法充分发挥,成绩不能达到正常水平,同时准备活动不仅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学生能够产生积极参与的意识,更能改善学生各肌群、关节、韧带的柔韧性与灵活性,提高身体体机能的协调性,减少学生在上课时受伤的风险,使其能更好的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帮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和良好的身体状态去参加到体育课的学习活动中来。因此,准备活动是体育课、训练课、以及比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目前,大部分学校的体育课教学模式仍然采用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的组织形式,组织安排好准备部分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环节,应高度重视。

二、准备活动的作用

1.许多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夏天上体育课气温比较高,每个人容易感到疲劳无力,但做完准备活动以后,情绪往往发生显著变化,顿时有跃跃欲试的感觉。这是因为准备活动可以加快神经冲动传递,增强化神经受体灵敏性,提高机械效率,从而为上课或比赛创造良好的精神状态。因此,体育课准备活动可以提高训练和比赛的欲望,提高肌肉温度,增加肌肉、韧带的伸展性和弹性,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认真做好准备活动直接关系到基本部分的学习乃至整个体育课的任务完成。例如,课前,我一般都采取的是学生集合,清点人数后再让学生进行跑步、热身练习、做徒手操练习,学生都比较兴奋,活泼,个个精神饱满,

2.准备活动可以使学生提高机能的工作效率,提高上课或比赛的质量,提高内脏器官的机能水平,以适应身体剧烈运动的需要。内脏器官的机能特点是生理惰性大,不能与神经系统的活性同步,为了使内脏器官在正式运动时就达到较高的工作状态,适当的准备活动可在一定程度上预先动员内脏器官的机能,既可减少因突然剧烈的运动造成的心脏供血不足的危险,又可减少肌肉和关节的运动损伤,调节生理,心里状态,还可以减轻运动后出现的内脏器官不适感,如果不做好课前准备活动,学生就会很难适应高强度的锻炼和训练,以致体能下降,影响上课的效率或根本不能发挥出自身的水平。

3.准备活动可以使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增强,调节心理状态,提高课堂上的兴趣。准备活动可将学生的心理状态调整到体育锻炼或比赛的情景中来,同时接通各运动中枢间的神经联系,使大脑皮层处于最佳的兴奋状态,如,在我校举行的运动会,在比赛前我对一部分学生进行了完整的准备活动,比赛时运动员都比较兴奋,结果最后成绩一鸣惊人。这就说明只要做好准备活动,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准备活动的内容与组织形式

准备活动在组织形式上一般采用以班为集体的形式,为避免学生对其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应坚持“形式多变,妙趣横生”的原则,教师要认真做到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学媒体、备场地器材,不能敷衍了事,根据实际合理科学要安排新鲜内容,使学生每次上课时都有新鲜的感觉,这样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集中精力,做好充分的心理与生理的准备上好体育课,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准备活动发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准备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做准备活动时,我们要根据实际教学采取活动,例如多种形式的跑、徒手操、持轻器械操,多种形式的走、跑、跳、投及活动性游戏,健美操、广播操基本动作等。采用多种形式的准备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很快对体育课发生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运动状态。

2.应根据每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安排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学生的身体、技能、素质调整到最佳状态,最佳效果,让他们更好地学习基本内容,以及预防运动创伤。因此,我们应根据每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安排准备活动,例如“原地高抬腿跑”、“后蹬跑”、“前提腿”等,其主要运动部位是下肢,我们应通过压腿、摆腿、踢腿、蹬腿等方法把下肢的多关节、肌肉、韧带活动充分,以更好地学习原地高抬腿跑,预防运动损伤。又如“俯卧撑”、“仰卧起坐”,其主要运动部位是腰部力量,上肢关节及各种肌肉韧带的练习。对于危险性相对较大的项目,除了针对主要运动部位做好准备活动以外,还应针对易受伤的部位做好准备活动。例如“前滚翻”,颈部虽不是其主要运动部位,但容易受伤,所以对前滚翻教学颈部的准备活动也应做充分,做到防患于未然,保证学生的安全。

3.做准备活动时,一定要控制好课的运动量,如果运动量太小,就起不到准备活动的作用,反之,运动量较大,则会影响整堂课内容的教学。适宜的运动量,使学生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反应快,呼吸加快有节奏,动作踏实认真,能按要求完成,否则就是运动量偏小或偏大。

4.要考虑当时的气候条件,当气温较低时,运动时人的肌肉和韧带受到一定的刺激后,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各关节活动幅度减小,因此,锻炼前的准备活动一定要做充分,时间要长一些,强度和练习的密度要稍大一些;如果气温偏高,准备活动的时间可相对短一些,以减少能量的消耗,集中精力学习基本内容,基本知识。

5.准备活动的组织应以快、简、省、严谨、实效为原则,切不要出现过于复杂的队伍调动和队列队形变换,如果是需用器材的教学内容,那么准备活动也尽量能够结合所需器材,比如技巧课、跳绳、滚铁环等准备活动可以借助于所用的体操垫、跳绳、铁环,做到一物多用。

总之,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是小学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体育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体育课准备活动的作用,准确地把握好这一教学环节,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如游戏课,攀爬,各种动物的模仿等,有效地保证教学课堂质量。抓好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不仅是完成课堂任务的需要,而且能培养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一定要重视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让教学更有特色。

参考文献:

[1]王军.浅谈准备活动在体育课中的作用.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J]. 2015-05-15。

[2]焦成功.谈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重要性.成才之路[J]. 2011-07-15 。

[3]刘荣学.中学生走出自我体育锻炼的误区.中国校外教育[J].2012-08-20。

小学体育课外活动计划 篇9

一年级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一、活动开展的指导思想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培养学生的个性能力、发展学生的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显得尤为重要。为使学生身体素质和实际生活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本学期体育兴趣小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使学生体育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不断拓宽他们的知识面,陶冶情操,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使兴趣小组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活动中解脱出来,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出来。

二、活动目标和任务

1、通过本学期活动,教给学生“认识生活、丰富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给学生提供有效的生活和学习空间。

2、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得到无穷的乐趣,为学生未来成长提供一个起跑线。

3、通过活动,放飞学生的理想,弘扬学生的个性。

4、掌握一些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促进学生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5、在活动中,教育学生注意安全,陶冶美的情操,培养学生文明行为。

6.在活动中,进行集体、关心伙伴、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严格的组织纪律、勇敢顽强的精神,朝气蓬勃的作风。

三、活动开展的措施

1、结合学校现有的条件和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项体育活动,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

2.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是促进身体机能正常发育的有效途径。

3.掌握体育锻炼的知识和技巧,养成良好锻炼身体的习惯。学会科学的调节,科学地锻炼。

4.在活动中注意发展学生的特长,因人而异,将各项运动落到实处。

5.通过教师示范引导,学生揣摩领悟,使各项动作都做到位,真正做到既锻炼身体,又发挥特长的目的。

四、体育兴趣小组的参与形式

本学期在体育兴趣小组的活动中,充分体现活动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本着统一性和自愿性原则,以多种形式相结合,鼓励有体育爱好的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使体育兴趣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五 活动课程设置: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本着“活动应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因地、因校制宜”的五大原则。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全校师生人人参与,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进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课程设置如下:

1.体育游戏;2.跳绳;3.乒乓球;4.篮球5.羽毛球;

六 活动时间安排

每周周三下午,遇到下雨天临时调整。

七 兴趣小组人员名单

周一晓 何冬晨 李鑫雨 冶雪梅 冶小兰 孙绪斌 孙绪胜 李建基 刘洪壮 孙文康 孙华雪赵玉莹

2012—2013学上学期 一年级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孙庄小学

对小学体育教学跳绳活动的研究 篇10

一、课题的提出

多年的体育课堂教学使我发现每年秋冬两季是学生练习跳绳的高峰时期,过了这一时期跳绳热渐渐就冷淡下来了,看到这一现象就想能否让跳绳活动始终贯穿于整学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由硬性的跳绳练习任务逐步成为学生的运动习惯,做到运动时人手一绳,绳不离手。要把这项活动作为提高孩子身体素质练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始终要让跳绳活动处于高潮阶段,安全地撒满整个校园,既解决了课间追逐打闹的不安全隐患又达到了真正锻炼身体的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跳绳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项体育活动,是以四肢肌肉活动为主的全身运动项目,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有氧运动,具有很好的锻炼价值。跳绳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广泛流传,已成为一项普及性很强的体育运动。

此项活动被编排到小学体育教材中,作为“达标”测验和身体素质练习的一个重要项目,目的是让我们把民间传统体育在小学体育锻炼中进行开发利用和推广延续。

经常练习跳绳,对于促进运动器官和内脏机能以及脑功能的训练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此项活动既不受场地器材的影响,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又是安全运动的保障,是小学生十分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课题研究内容

1、调查学生对跳绳活动的喜爱程度及对跳绳这一技能技巧的了解 和掌握情况。(男生、女生分别对跳绳的喜爱程度;各年级段对跳绳的喜爱程度;分别喜爱哪类跳绳方法。)

2、针对一年级学生特殊群体学练跳绳技能技巧的研究。(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跳绳技能;对一年级跳“绳后进生”的跳绳教学的研究。)分别以论文的形式上传。

3、课间活动情况的分析。(跳绳活动开展前的课间活动情况;跳绳活动开展后的课间活动情况。

4、各年级相对应的跳绳比赛的研究。

(对各年级跳绳活动竞赛的创编;班级跳绳代表队的组建;校级跳绳运动员的组建及训练。)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研究法

3、测验研究法

4、活动研究法

5、个案研究法

6、经验总结法

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0年2月——2010年3月)

拟定课题研究方案,查阅有关跳绳活动的资料。

2、实施阶段:(2010年4月——2011年1月)

对各研究内容的观察、比较、分析、整理、记录。人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在实施课题研究和读书时,一定要及时做记录,及时写读书笔记,及时写课例分析。下面是完成读书笔记的具体时间:

2010年4月——2010年5月

《跳绳—阳光体育运动丛书》

2010年6月——2010年7月

《运动生理学》 2010年8月——2010年9月

《教育新理念》

2010年10月——2010年11月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2010年12月——2011年1月

《中国学校体育》

3、总结阶段:(2011年2月——2011年3月)

总结整理各项资料,努力推广该课题的研究成果。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分析

课题立项研究一年了,现已结题。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实践,探索出一系列跳绳活动的教学方法及比赛程序,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主动参与跳绳活动,使此项民间传统体育在小学体育锻炼中得到开发和利用、创新和推广,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了真正锻炼身体的目的,并且课间以跳绳活动为主解决了课间追逐打闹的不安全隐患的问题,真是一举双得。

跳绳运动不只是学生的运动,它是全社会的全民运动项目,课题研究期间我大力宣传跳绳对身体的各种好处让老师们也充分利用好手中的短绳,给学生做好榜样,坚持利用跳绳来锻炼身体,使跳绳运动长盛不衰。另外,此次研究促使我阅读了好多书籍,学习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素质,促进自我成长。

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跳绳技能

摘要:

跳绳是一项民间体育活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经常练习跳绳,对于促进运动器官和内脏机能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要让此项运动撒满校园,就要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入手抓起。

关键词:跳绳 欲望 调整策略

跳绳这项体育活动,由于设备简单,动作灵活多变,又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容易开展,是小学教育教材中学生较为喜爱的教学内容。在最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把跳短绳列为一项重要的测试项目,通过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内脏等机能的发展,对于提高学生弹跳力、灵敏性、协调性、耐力等身体素质具有显著效果。特别是对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肌肉弹性较差,他们的骨骼、肌肉以及内脏器官发育尚不完善,就不适合做太剧烈的活动。而跳绳是一项轻器械体操内容,运动不是很剧烈,所以很适合一年级的小学生。

我任教十几年来,都是从事一年级的体育教学工作,都是我发现,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课间也没有丰富的游戏供娱乐、锻炼,出现追逐打闹现象,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对体育课的概念也模糊,不会充分利用体育课来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所以,体育课上除了教学广播操以外,就是对学生进行跳短绳技能方面的练习了。

跳绳这一运动虽简单易行,但是要让全体一年级小学生都能及时学会跳短绳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对于协调性比较差的学生来说,要学会跳还是比较困难的。为此,我是边教学边探索边总结,根据经验,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首攻思想,激起欲望,产生兴趣

跳绳教学活动开始前,我了解到会跳绳的孩子只有三分之一左右,而且会跳绳的这些孩子的动作也是五花八门,面对学生这种实际情况,我早有心里准备。

首先进行语言激励:“谁愿意和老师比跳绳,我要选出跳的最好的同学跟老师比。”一年级的孩子天真无邪,都要争着和老师比赛,于是我找几个会跳绳的孩子先在全体同学面前展示,并给予充分的表扬和赞许。

然后我开始上场。我在学生面前尽情地展示我的绳技,快换脚跳、并脚快跳,倒着跳、编花跳„„最精彩的是双摇,孩子们在一旁又是鼓掌又是叫好,兴奋地不得了,由此激起孩子的跳绳欲望。接着给学生将跳绳的好处等,并告诉他们要想练成老师这样的跳绳本领必须要好好练习,到时会比老师跳得还要好、还要棒。“老师,等我练好了,还要跟你比赛。”„„就这样激起了孩子们练习跳绳的浓厚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练跳绳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自然教学效果也是比较理想的。很快满校园都是练习跳绳的孩子,既保障了课间活动的安全性和有序性,也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

二、树立威信,关爱心灵,多予鼓励

1、要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能让孩子佩服你这个体育老师,那么体育教师自身就要具备较高的素质。面对学生要以身示范,而不只用嘴指导怎么怎么跳,要展示于孩子面前,哪怕只能跳几个,凭借我们自身的功底、娴熟的动作,才能让孩子佩服你,信任你,崇拜你。

2、面对一年级的孩子更要有耐心,有亲和力,爱护、尊重每个孩子。从小处入手,用真挚的爱去感动每一个孩子,特别要关爱那些协调性比较差的孩子,让其在活动中真切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怀。例如帮孩子系鞋带、扣纽扣,及时提醒或帮助孩子脱衣服、拭一拭额头的汗,让孩子及时进行调整,不要太累着,及时询问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学练情况等,通过如此一些细微接触,使孩子的心灵受到滋润,孩子就把老师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无比亲昵。

在跳绳课上,有的学生能跳很多,而有的学生只能跳一两个,这时教师运用激励的话语就能显示其巨大的作用。我会对跳得很多的学生说:“真棒!你跳的非常好,你肯定能当一个不错的小老师,我看你能教会几个同学跳绳!”而我会对只能跳一两个的学生说:“没关系,千万别放弃,能跳一个就能跳十个、百个,只要你坚持,就会跳得更多,向小老师请教去吧,加油!” “老师,我能跳两个了!” “老师,我会跳绳了!” “老师,我教会亮亮跳绳了!” „„

“嗯!好孩子,真不错,继续练!” “好孩子,你还真是个小老师的样!” „„

每当孩子稍有进步,我就及时给予表扬,加以肯定,让每个孩子都能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增强进取心。

三、因材施教,调整策略,逐个击破

1、由于学生自身的素质不同,我在课堂中根据情况因材施教,让那些身体协调性好的,掌握较快的学生多学一些花样跳绳,并进行创编花样跳绳等。也可以教给他们跳短绳的具体步骤,让他们成为老师的小助手,去帮助那些不会跳的同学;对那些掌握较慢的同学按程度再进行分组,先降低难度,手把手教握绳、徒手转动手腕、单手握绳甩动、徒手跳甩、双手握绳试跳等跳短绳的辅助动作,再帮助解决手摇绳的节奏和脚配合不起来等一个个难题,使学生逐步掌握跳短绳的技术动作。

2、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尽量满足孩子们的内心需要,让孩子真正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在学练过程中及时参插一些小游戏,变换跳绳的方法。组织个人表演、小组展示、设立小奖项、颁发小奖品,自我计时测试等。例如,我把接力赛跑换上了跳短绳接力赛,并把绳子拉直放在地上作为起点和终点;做两人三足游戏用绳子绑腿;做冲过战壕游戏时用绳子作为战壕线等等。做到手不离绳,绳不离课,处处发挥短绳的用处,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自己手中绳子的用处,体验跳短绳带来的快乐。

3、一些不会跳绳的孩子,往往在多次学跳失败的情形下表现出畏难情绪,甚至逃避。此时教师应该多鼓励他们,培养他们顽强拼搏持之以恒的精神;让孩子们互相帮助,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感受来自集体的温暖;在课间,主动关心他们,可以集中起来辅导,反复讲解示范。组织那些“跳绳后进生”互相比赛,看谁最先学会。也可以个别辅导,与其家长联系反馈孩子跳短绳情况,让家长在家继续帮助、鼓励、督促孩子练习,达到逐个击破,人人过关。

四、组织比赛,调动热情,形成习惯

学校每年都举行冬锻活动比赛,跳绳是其中一项,而一年级的项目就是班级跳短绳团体比赛。所以,可以利用这个活动在体育课上大力宣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为班级争光,从而在班级内形成学生间互相进行跳短绳比赛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快速学会跳绳营造良好的氛围,让跳绳的热情不能减退,真正做到下课“绳不离手”,并形成以跳绳为课间主要活动的习惯,再也看不到追逐打闹的现象了。很快。跳绳运动撒满整个校园,让每个孩子皆能收获学习的乐趣、运动的快乐,让“阳光”的孩子们充分感受阳光体育的魅力。

安全运动

健康成长

浅谈一年级小学生的跳绳教学

新课程要求我们的体育课能让学生的身心都得到锻炼,尤其是个性要张扬。那么,对于跳绳这样一个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如何来上好它,作为体育教师应该更多的去琢磨。

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由于设备简单,又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容易开展,是小学体育教材中较好的内容。通过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于发展弹跳力、灵敏性、协调性等具有显著作用。

一年级的小学生由于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肌肉弹性较差,他们的骨骼肌肉以及内脏器官发育尚不完善,就不适合做太剧烈的运动。而跳绳是一项轻器械体操内容,运动不是很剧烈,所以很适合一年级的小学生。另外,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入学,对体育课也很陌生,不知道怎样利用体育课来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而跳绳这一运动可以促进脑神经和心肺功能的发展,培养身体的协调性,增强身体素质。学生在学会了跳绳以后,会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会在课余时间几个人一组不断地进行练习或比赛,不知不觉中增强了身体素质。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过多形式、多途径的学习与培训,我的教学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越来越认识到,正确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对于融洽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是十分有效的、也是非常必要的。我任教十几年来,都是从事一年级的体育教学任务,每年新生入学,体育课上的主要任务除去学会广播操以外,就是要进行跳绳的练习了。跳绳这一动作虽简单易行,但是对于协调性比较差的一年级新生来说,要学会好是比较困难的。每年我都有四个班级的体育教学任务,在跳绳教学活动开始前,我了解到几个班级会跳绳的只有三分之一左右,而且会跳绳的这些孩子的动作也是五花八门,不过我早有心里准备。

我和孩子们的教学活动是从思想动员开始的。首先,语言激励:“谁愿意和老师比跳绳,我要选出跳的最好的同学跟老师比。”一年级的孩子天真无邪,都要争着和老师比赛,于是我找几个会跳绳的孩子先在全体同学面前展示,最后我再上场。我在学生面前尽情地展示我的绳技,快换脚跳、并脚快跳,倒着跳、编花跳„„最精彩的是双摇,孩子们在一旁又是鼓掌又是叫好,兴奋地不得了,趁机激起孩子的跳绳欲望。接着,给他们讲跳绳的好处,要想练成老师这样必须要好好练习,到时会比老师跳得还要好、还要棒。就这样激起了孩子们练习跳绳的浓厚兴趣,学练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自然教学效果也是比较明理想的。

兴趣是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很快满校园都是练习跳绳的孩子,也就达到了锻炼身体的效果。我总结一下我能让一年级的跳绳活动搞得轰轰烈烈,究其原因,主要以下几点:

1、教师本身要具备这方面的高素质,要展示于孩子面前,能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能让孩子佩服。

2、对一年级的孩子更要有耐心,有亲和力,爱护、尊重每一个孩子,从小处入手,用真挚的爱去感动每一个孩子,特别要关爱那些协调性比较差的孩子,让其在活动中真切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怀。例如,帮孩子系鞋带,及时提醒或帮助孩子脱衣服、拭一拭额头的汗,让孩子自我调整,不要太累着,询问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学练情况等。

3、课堂中因材施教,让那些身体协调性较好的,掌握较快的学生多学一些花样跳绳,并进行创编花样跳绳等。对那些掌握较慢的同学再按程度进行分组,降低难度,手把手教握绳、徒手转动手腕、单手握绳甩动、徒手跳甩、双手握绳试跳等跳绳的辅助动作,克服困难,解决手摇绳的节奏和脚配合不起来等一个个难题。

4、提倡相互间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孩子们充分感受来自集体的温暖。例如组织孩子间的帮带活动,同伴间的互相交流,小组合作竞赛等,通过活动,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减轻那些“跳绳后进生”的精神压力。

5、广泛运用激励机制,耐心细致地指导、帮助每一个有困难的孩子。“李老师,我会跳绳了!”“李老师,我会跳一个了!”“李老师,我能连起来跳了!”„„“嗯,好孩子,真不错,继续练!”„„每当孩子稍有进步,我就及时给予表扬,加以肯定,让每个孩子都能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增强进取心。

6、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尽量满足孩子们的内心需要,让孩子真正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例如在学练过程中及时参插一些小游戏,变换跳绳的方法。组织个人表演、小组展示、设立小奖项、颁发小奖品,自我计时测试等。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自己努力的成果,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灵活。在教学过程不断变化的动态中,乐于提升自己,勇于开拓创新,持有一颗童心,坚守一份爱心,在体育课中努力耕耘,让每个孩子皆能收获快乐与健康。

浅谈体育教师的特殊语言——“口令”的课堂应用

内容摘要:

“口令”是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语言,也是最能反映职业特点、精神面貌的一种术语。课堂上教师要准确、规范的发布口令,要做到口齿清晰,声音宏亮,语调威严,节奏准确,具有较强的震撼力。学生能够领会老师的意图,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反应,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特殊语言 准确规范 清晰洪亮 震撼力

“口令”是体育教师专业素质中最基本的素质,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它是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语言,也是最能反映职业特点、精神面貌的一种术语。“三分动作,七分指挥”,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口令”在体育课堂教学和日常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性。但是,近年来我发现有些体育教师对自己的专业素质要求降低了,口令用的也不太规范、不严谨了,体育教师连口令都喊不好,对自身的形象会大打折扣。

我从教十几年,一直从事低年级的体育课堂教学,更要让学生懂得口令的含义,了解“口令”就是指挥活动的行动命令,是组织教学调动队伍的信号,体育课堂上一切行动都要听从口令。“口令”不仅带有强制命令的因素,而且还可以体现出体育教师更多细致的引导、指示、意图,是有效地组织教学、训练和其他体育活动十分重要的一环。

在体育教学工作中我不断积累经验,并进行归纳总结,认为体育教师的口令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体育教师的口令应做到准确、规范。

准确是口令的首要条件,口令的用语必须简明、正确,结构完整。体育教师的口令要规范化,禁止随意化和口头化。例如在行进间的队列练习时该“向左转走”,体育教师没有及时准确、规范“向左转走”的口令要求,学生就会挤做一团或是转错方向等,体育教师就要进行“立定、向后转”或者是“左转弯、右转弯”等一系列的口令有些随意地来调整、组织队列,因而耗时、耗力,还显得课堂秩序较乱。

二、体育教师的口令应做到清晰、洪亮。

口令清晰、洪亮,学生听得清楚、听得明白,达到清晰悦耳的要求。既能表达教师的意图,又能使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反应,切忌含糊不清,动就是动,静就是静,每一个字都要掷地有声。

三、体育教师的口令应做到具有较强的震撼力。

体育教师无论在哪方面都要显现与其他科目的教师不同的风格、魅力。口令如同军令,体育教师的口令一旦传入学生耳中,就有一种很强的渗透力、震撼力,能叫学生迅速做出反应,就像军人接受任务一样,不折不扣。

四、体育教师的口令应做到干脆,有激情,有节奏。

体育教师的口令一出,既能分清动令与预令,又能分辨开始和结束;既响亮又悦耳,既干脆又不乏柔和;口令下达既要掌握好时间,又要控制好空间;既照顾局部,又要关注整体。

体育教师的口令要有明显预令、动令,节奏感强。预令能起到行动的预备作用,使练习者在做动作之前有一定的思想准备;而动令起行动的信号和指令作用。口令的下达,也要像读一篇文章一样,有一定的节奏,注意预令与动令之间要有所侧重,不可平均发音。如:“向后——转”,“向后”就是预令,“转”就是该口令的动作信号和指令,即预令要清楚、宏亮、悠长;动令要短促、宏亮。“立正”则要做到前轻后重,前短后长,“立”要轻而短发音,“正”则要重且发音稍长。

五、体育教师喊口令时,应做到姿势端正、精神饱满、严肃认真,站位正确。

体育教师在喊口令要注意站位,做到指挥位置恰当,以能通视整个队伍为宜,禁止叉腰、抱肘等不良姿态。一些行进间的队列练习,教师可以选择和学生队伍前行一致的位置,要让全体学生都能听清口令,以免学生走(跑)出一段距离时,听不清教师的口令,而造成混乱影响课堂效果。

另外,体育教师在下达口令时还应注意几点:

1、“特殊口令”的下达。

在经常运用的口令中,还有一种“特殊口令”,如:“跑步——走”,随着口令的下达,学生要做出跑的准备动作,所以跑步下达时要短促有力,按动令口令发出,走是行动的信号和指令。应喊成“跑步——走”,不能喊成“跑步——跑”。在进行队伍间隔的调整时,可用“以××为基准向左(向右)看——齐”。再如:“向前x步——走”时,一定要喊成单数,因为齐步走第一步先出左脚,而立定口令落在右脚,左脚上一步,右脚跟上,若喊成双数就不对了。

2、根据场地及时、恰当发出口令。

队形调动时,要注意观察场地及周围障碍物,做到心中有数,口令下达后有充分的场地供学生做动作。如学生以四路纵队行进,在跑进过程中队伍前面出现一篮球架,结果教师没能及时下达恰当的口令,使队伍出现混乱。

3、徒手操的口令多下功夫。

课上在发出徒手操练习之类的口令时,除了要注意一般口令的原则外,还应在口令语气上,口令速度快慢上,口令过程适当插话上多下功夫。如:“一二三四五六用力,二二三四五六跳起来”,等等。将口令语气和表情动作相互配合,使口令形象化,有生气有重点,有更细致的节奏感,把口令喊活,使学生在不断练习的情况下,通过口令的变化,就能明白教师对下一步练习的指导意图,从而在动作上马上体现出来。如:在特色操练习时,教师的口令是“一二嗨嗨,五六前冲拳;二二嗨嗨,五六加快速度”等,口令中适当加上一些话语把枯燥的口令喊活了,学生也能够按照口令的提示做得更好一些。

4、适当提醒再下达口令。

下达口令前要给学生一个思想准备,可先喊一个“稍息”口令,或先喊一声“同学们注意了”,这样,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求动作迅速整齐。对于队伍移动不大时,教师可站在队伍前面,不随发出口令做动作或移动,但教师必须先立正。

总之,“口令”是指挥行动的命令,是组织教学,调动队伍的指令。每位体育教师应不断提高运用这种特殊语言的能力,更好地驾驭课堂,让“口令”这只特殊风帆自由翱翔在体育课堂这片广阔海洋!

教学札记

跳绳好处多

李文静

天气渐渐转凉,为了迎接每年一度的冬季小三项比赛,为了更切实的做到锻炼身体的效果,今年的动员工作比往年早了很多,从上到下掀起了“跳绳热”,全校师生每人手中一根绳并给自己制定了锻炼目标、计划,每到课间大家都走出教室练得是热火朝天。

一年级的孩子刚接触跳绳,协调性强的孩子已经跳的相当不错。对那些跳绳的后进生来说,困难还是不小的,我就手把手的教跳,并及时给与表扬与鼓励,让会跳绳的同学一对一的教。每个孩子进步都很快,现在全一年级会跳绳的达到98%以上,真是令人高兴。以前课间活动总是有追逐打闹的现象,存在着安全隐患,令值班教师很是头疼。现在满校园一到课间都是跳绳的景象,消除了安全隐患并起到了锻炼身体的效果。

每个季节的过渡期是病菌的活动旺盛期,最易使人生病。我在卫生室看了一下去年学生生病缺课情况,每天每个班级都有4—5个学生请假看病挂水。今年我调查每天每班生病的只有1—2人,多数班级不缺人,这说明由于孩子们课间跳绳锻炼身体,提高了身体的抗病毒能力,增强了自身的免疫力,这是最能证明跳绳好处多的证据之一。

另外,跳绳还有很多好处,如:

1、简单易行。跳绳花样繁多,可简可繁,随时可做,一学就会,特别适宜在气温较低的季节作为健身运动。从运动量来说,持续跳绳10分钟,与慢跑30分钟或跳健身舞20分钟相差无几,可谓耗时少、耗能大的有氧运动。

老调重谈体育课的准备活动 篇11

[关键词]体育课 准备活动

我国学校体育在近十年的课改浪潮推动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更好地落实教学改革,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科学、全面、快速发展,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继续加强教学改革和研究,相互学习交流和探讨很有必要。

重新认识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和意志性

1.体育课是否还要做准备活动

课改实施以来,课改理念和课改精神对课的目标任务,课的结构、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要求都有很大变化。体育课做准备活动这个教学过程,也容易被遗忘、淡化或忽视。

笔者观慕了一些公开课、研究课和竞教课,发现很多体育教师为了使课体现新颖的色彩,课一开始就采用游戏、舞蹈、健美操、武术等来活跃课堂气氛,取代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要讲求实效性,采用游戏可以使课堂气氛热烈,但由于学生身体各个部分缺乏全面系统活动和预热,容易造成学生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甚至发生其它的身体损伤和严重的伤害事故,损害学生身体健康。所以体育课做好准备活动很重要,很有必要,它是课堂圆满成功的保证。

2.准备活动是不可缺少的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安全第一”,安全工作常抓不懈是学校工作和体育工作的重点。为完成好工作任务,我们体育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科学锻炼身体,课前做好准备活动就是其中之一。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是课的前奏,可以使学生从生理和心理上都做好运动准备,迅速动员身体,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全面系统活动锻炼身体的各个部位,为学习教材、复习教材、锻炼身体、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服务。

准备活动的内容与程序

1.一般内容

体育课前的准备活动分为一般和专门两类。一般准备活动采用徒手操、行进间操、双人操、武术操、轻器械操、简单的素质练习和慢跑等。采用舞蹈、健美操、游戏等则可安排在活动后面,因为游戏、武术、舞蹈等不能完全代替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可再做游戏等。

专门准备活动应结合所学练的项目,做接近技术动作的专门辅助练习和素质辅助练习。如短跑的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跳远的腾空步等。

2.伸展训练

伸展训练是学生喜欢的练习,发展学生身体柔韧性,防止运动伤病、节约能量、效果显著。伸展训练分为:

(1)静力练习:先做静力练习,即身体保持静态姿势做诸如前俯腰、后弯腰、两臂伸展上托、正压腿、侧压腿等伸展动作。

(2)动力练习:即个体动力性的伸展运动,在静态性伸展运动之后做,可为训练或比赛做准备。

①动力性常规练习:做如前后踢摆腿、左右侧摆腿、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踢腿跑等。

②针对运动专项的练习:如篮球运动的各个方向的变速跑和滑步练习。

3.准备活动的顺序问题

通常情况下要先从中心部位开始,即人体内脏器官部位开始,从躯干的背部、腹部、胸部,再到下肢、颈部和上肢,也可以从头颈部——上肢、躯干——下肢部位的顺序做。首先应该活动开大肌肉群和大关节,再活动开小肌肉群和小关节。

4.时间

约占体育课时的20%左右体育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冬季天气寒冷,准备活动时间长一些,相应运动量和强度大一些。夏季天气炎热,准备活动时间短一些,相应运动量和强度小一些。

5.针对课的类型、项目、目标、任务和学生情况确定内容、时间和运动量

如学习教材要做好准备活动的专门辅助练习,能促进学生更快掌握技术动作。如复习课,准备活动时间可稍长,运动量稍大,可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考核课准备活动最好结合考核内容做练习,为了不影响考核任务的完成,准备活动时间不要太长,运动量稍小。针对课的目标、任务、准备活动可设计若干新颖有趣的游戏,如各种有绳、有球、有竞赛的游戏,选用各种简单的体操练习、武术、舞蹈、健美操练习等,运动量要适宜。

针对学生年龄、性别、体质健康,体育技术技能情况,注意区别对待、合理安排好内容、练习动作难度、运动量大小等。

夏季气温高,准备活动可选择伸展训练,发展柔韧性,选择徒手操、放松的舞蹈、健美操、球操等内容。冬季气温低,要提高人体温度、克服肌肉粘连、暖和身体,选择慢跑和各种跑跳练习较适宜。

准备活动的注意事项

1.形式和内容要讲求实效,不拘泥于形式、不追求“花哨。

2.锻炼身体要注意全面性和科学生。内容和方法要丰富多样,富于变化、新颖和具有特色,不只局限于徒手体操、慢跑、拉伸韧带,发展柔韧性的练习,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极积性。

3.注意选用内容不要千篇一律,要精选、精练、有所变化。注意:烘托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运动积极性和锻炼兴趣。

4.注意课前的准备活动与课后的整理活动相结合。采用各种练习手段和放松动作,配合音乐节奏做放松的徒手操、拉伸韧带、伸展运动、舞蹈、游戏深呼吸、按摩等,可以放松与减缓学生肌肉的疲劳,恢复体力。

5.遭遇异常天气的变化,如夏季三伏高温天气,秋冬季大风、寒潮天气等应调整活动内容,适当减小运动量,恶劣天气可以停止室外活动,改上室内课。

6.安排伤病学生见习。班级因参加学校活动或劳动,学生身体疲劳时应注意调整运动量,不做难度练习。

7.在准备活动中,教会学生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如遇重力和从高处到低处摔倒时,为缓解冲击力,采用低头、含胸、团身成球状滚动缓冲。有条件可以准备体操垫练习前后滚动或者前后滚翻、侧滚翻。

结论

综上所述,在体育课中坚持不懈地做好准备活动,有助于减少学生受伤和肌肉酸痛,有助于学生在运动场上表现得更好。

准备活动的核心是预防为主,防患杜渐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锻炼学生身体。做好准备活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记住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就会实现师生双赢,收益颇多。

参考文献:

《中国学校体育》2007年10期《篮球运动员的伸展训练》.

上一篇:员工行为规范表格下一篇:沙盘模拟财务总监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