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活动指导意见浅谈

2024-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学活动指导意见浅谈

教学活动指导意见浅谈 篇1

一、各校要确定一名教学尖子教师承担教育局下发的有效教学和教学管理创新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讲解任务,要在村校长的带领下深入细致地学习该标准,要把该标准做为今年课堂教学工作的指南。

二、全体教师要针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逐条的进行对号入座,找寻差距,以利于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三、全体教师要围绕有效教学在课堂教学上注重三个方面:一是注重教学方法是否有效,二是注重活动设计是否有效,三是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有效。

四、六个提倡:提倡学生多说,教师少说;提倡多鼓励,少批评;提倡多让学自学自悟,少一些教师的讲解分析;提倡即重结果,更重过程。提倡重学法指导;提倡节节清。

五、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要关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要关注合作意识的培养。

六、课堂教学即要重视学生的发展,也要重视教师的自我提升。

七、要做好学案设计,备学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学法指导。尤其要切合实际的做好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

八、做好三本作业的管理,自主作业本要真正发挥其作用,尽量不要搞一刀切,对于学习好的学生要让学生自主选择作公文有约采编业,对于学困生要布置难度稍低一些的作业。改错本对于高年级的同学要严加要求

而对低年级的学生要偿试使用,使其养成良好习惯。积累本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积累一些好词佳句。尤其是积累本教师要经常在班内举行交流会,要让学生懂得不是只把好词佳句写下来就了事了,而是要会用。

九、关于作业批改。质性为主,量性为辅。提倡使用互动式的作业批改方式。提倡使用人文性的批改方式,教师可以在这个方面加大探讨力度。

十、教师要加强课后的反思,反思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意见,再课设想等。

十一、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新生成的问题,这些新生成的问题往往是学生最具价值的问题。

教学活动指导意见浅谈 篇2

1 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中央领导同志关于“要把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作为提高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的重要批示,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观念,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推动我国各类经济组织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开展“深入推广质量方法年”活动为推进载体,以实现“重视、学懂、会用、有效”的目标为主攻方向,以提升企业质量管理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目的,以提高工具方法的应用率、普及率、成果率为重点,发挥质协组织优势,充分利用好各项品牌活动和专项服务平台,大造声势、加大投入,普及知识、传授方法、注重效果、扎实推进,协力打造全国质协系统的专业优势和服务品牌,为促进我国各类经济组织绩效的提升做出新贡献。

2 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深入推广质量方法年”活动,促进全社会关心质量、重视质量的氛围形成。企业主要负责人更加重视质量和质量工作,自觉确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思想,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组织发展战略,以质量求效益、求发展;员工更加熟练掌握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和工具,提高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能力;企业更加自觉运用先进质量理念、质量方法改进管理,提高质量方法应用的针对性、适用性和有效性。

全国质协系统2011年推广先进质量方法工作的指导性目标为:组织全国性大型先进质量方法宣讲、交流活动10场以上,参与人数争取达到10 000人次;全国注册质量管理小组150万个,各项质量改进活动累计创造经济效益400亿元;培训全面质量管理知识普及教育讲师1 000人(含中小企业300人);全国质量知识普及教育培训参加人数20万人次(其中参加全国统考人数10万人以上);参加现场管理改进项目活动的企业达到200家,其中建筑业、服务业参加企业数量明显增长;开展质量专家进企业活动,动员30位专家义务为企业提供咨询、授课、指导等质量专业服务;组织六西格玛黑带、绿带、可靠性工程师、质量经理等培训考试3 000人次以上。力争在促进企业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等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开展群众性、基础性质量管理活动;深入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加强现场管理改进,减少浪费,提高效率;建立和实施覆盖企业产品研发、设计、采购、制造和营销过程的质量管理保障体系,改进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完善质量价值链管理;树立质量诚信意识,创建品质名牌;推进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系统提升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实现企业整体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3 活动内容

3.1 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营造开展活动的氛围

全国质协系统各单位要主动向各地工业、质量监督行政主管部门汇报,积极争取政府部门支持和指导。要主动联系各行业协会,取得行业组织的共同参与和配合。要面向全社会,特别是会员企业有针对性地策划“深入推广质量方法年”主题活动,要利用当地新闻媒体资源,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推广“深化推广质量方法年”活动力度,大张旗鼓地营造全社会关心质量、重视质量和深化先进质量方法推广的环境和氛围。

2011年将继续组织编写、翻译出版先进质量方法系列丛书。包括: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简明质量工具方法、质量管理最佳实践案例、可靠性管理、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管理诊断师等教材和图书。全国质协要结合各行业特点及企业质量品牌工程建设、精准化管理模式推进等,大力开展先进质量方法的普及宣讲和推广活动,帮助企业员工了解和掌握先进质量方法和工具,使企业员工能够结合生产流程和经营管理实际,学会选择适宜应用的质量方法,力争达到全体员工掌握6至7种基本质量方法和工具,能够在现场解决80%的质量改进问题,做到“树立质量意识、学会使用方法、持续有效改进”。

3.2 以全国性质量品牌活动为载体,积极推动先进质量方法的应用工作

(1)全国质协系统要结合2011年全面质量管理普及教育、全国质量奖、全国用户满意推进工程、全国质量管理小组、全国现场管理星级评价、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全国质量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全国质量诚信与品牌建设等推进活动和全国质量月宣传活动,大力倡导企业在各层次、各方面工作中学习和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以“活动”形式搭建推广交流平台,以“活动”内容带动方法的普及和应用。

(2)2011年中国质协组织的各项重大会议将贯穿深入推广先进质量方法的理念,交流推广先进质量方法的成果。全国追求卓越大会的主题是:“践行科学方法,成就卓越之路”,重点交流、分享卓越企业的最佳实践,传播现代质量管理理念。加大在商贸、物流、金融、保险以及非营利组织、医疗等领域推广卓越绩效模式的力度,2010年度全国质量技术奖励大会暨第八届全国六西格玛大会的主题是:“质量技术——应用、创新与发展”。关注质量学术、技术发展新进展,重点交流、分享先进质量技术创新成果、六西格玛管理实践以及精益管理、质量功能展开、可靠性等多种质量工具方法的应用成果,首次开设服务质量论坛。全国第三十三次质量管理小组代表会议的主题是:“质量管理小组——掌握方法·拓展领域·增强活力”,关注小组活动的有效性,应用方法的科学性,解决问题的实效性。重点交流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常用质量方法、工具的应用效果。规范“质量信得过班组”推选,举行2011年度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授旗仪式并开展专场交流;全国实施用户满意工程推进大会的主题是:“促进以用户为导向的理念在企业落地,提升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质量的适应性”,重点交流用户调查测评方法的正确使用,以及企业真正根据用户需求改进产品设计、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开拓市场,提高效益的具体实践和成效。全国现场管理星级评价经验交流及现场观摩大会的主题是:“运用先进质量方法,改善现场管理活动”,分享现场管理经验,推动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改进作业现场管理,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的生产作业,保证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绩效。第三届全国质量文化建设论坛的主题是“质量文化——为企业有效实施质量方法创造环境”,分享质量文化建设的研究成果,推广企业在质量文化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最佳实践。

(3)以多种形式表彰和奖励应用先进质量技术方法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个人和项目。要结合各项品牌活动,发现应用质量方法的先进典型,对于正确应用且成效显著的单位、个人和项目,要大张旗鼓地予以表彰和奖励,并认真总结和提炼应用成果。

3.3 加强先进质量方法培训、宣讲、交流工作,为实际应用打牢基础

(1)全国质协系统要继续大力做好面向企业全体员工的全面质量管理普及教育,制订明确的目标,力争普及教育覆盖率比往年有更大突破。积极参与工信部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将质量管理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着力培养中小企业急需的质量管理骨干队伍。加大力度开发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培训教材和培训课程,定期举办公开培训,帮助广大企业学习应用全面质量管理、卓越绩效模式、现场管理改进等质量工具方法。

(2)重视开发企业的“内训”需求,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人员定制实用教材和培训课程,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开展针对性的培训、辅导和跟踪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各地方、行业质协与企业紧密联系的优势,帮助企业策划年度或中长期培训方案,为企业量身定制质量管理技术、质量工具及应用方法的培训,为企业创造价值。

(3)重视质量专业人员的培养、选拔,建设质量专业技术人员注册评价制度,为企业深入、持久、有效地应用先进质量技术培养骨干力量。中国质协要继续做好质量经理、六西格玛黑带和绿带、可靠性工程师、质量管理小组诊断师等资格考试注册工作,注重做好各类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2011年六西格玛绿带考试注册采取中国质协与地方、行业及大企业合作的方式,以利于最大程度推广普及。

(4)开展质量专家为企业义务服务活动,积极参与重点行业“质量兴业”活动。在行业协会的配合下、组织质量专家积极参与重点行业“质量兴业”活动的策划和落实。全国质量月期间组织质量专家,面向企业,特别是面向偏远、欠发达地区企业,巡回开展咨询、诊断和培训服务活动,帮助企业解决突出的质量问题,传授质量方法、工具的使用技巧。

要发挥质协在质量管理、卓越绩效模式、质量技术、现场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优势,为企业提供诊断、咨询服务。提供质量和绩效提升的全套解决方案。积极推动企业参与国内外先进质量方法交流和学习研讨活动。组织邀请国外质量专家和企业管理者来华,为企业提供先进质量方法应用的指导和咨询;帮助国内企业了解国内外优秀企业的最佳实践,以满足我国企业学习先进的质量理念、方法和技术的需求,促进企业不断开阔眼界,提高学习、应用先进质量方法的积极性和实践水平。

全国质协系统在推广先进质量技术方法的过程中,应注重产学研结合,选择适宜的行业、企业进行推广先进质量方法的示范,继续在具备条件的企业设立质量管理创新基地,探索先进质量方法在我国企业有效应用的路径,总结和提炼我国企业应用先进质量方法的典型案例,搭建质量管理信息平台,为普及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要积极培育和发现先进典型,通过标杆学习、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分享最佳实践,引导企业把质量技术方法作为管理沟通和决策的重要工具,促进企业提高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

4 工作要求

(1)认真策划,组织落实。中国质协“先进质量方法推广年”活动办公室继续负责推广年活动的策划、组织和落实,希望各地方、行业质协也要继续高度重视此项活动的组织落实,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广泛动员会员企业和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提升质协自身的业务能力和品牌形象,力争活动取得实效。各地方和行业质协要结合自身实际,制订“深入推广质量方法年”活动实施计划,包括提出具体的量化目标。于3月底前报中国质协。

(2)各地方质协和行业质协要积极与各行业协会和相关组织沟通工作。要坚持“服务立会”的原则,在总结2010年和以往工作经验基础上,根据政府部门的要求和企业的实际需求,扎实推进,务求实效。要及时对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推广应用过程及效果进行督促、评价、总结,对好的做法和经验要加以推广。中国质协设立信息交流平台,加强活动信息的交流。《中国质量网》将开辟“深入推广质量方法年”活动专题网页,及时转发政府主管部门的相关政策、法规和工作信息,发布全国质协系统深化推广先进质量方法的进展和成果,解答企业推进先进方法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全国质协系统各单位要做好动态信息及相关材料的报送工作。

谯城区初中课堂教学指导意见 篇3

[关键词]谯城区初中课堂 改革发展 指导意见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70074

一、关注基础知识,面向所有学生

这里所说的关注基础知识,就是要求任课教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中,强化学科知识中最基本的东西、最基本的技能和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态度的培养,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里所说的面向所有学生,就是要求教师要把师爱的阳光洒向全班每一个角落,既要关注优秀生,更要关注学困生,特别要关注中等生。一定要克服“重视两头、忽视中间”的片面做法,中等生在班级里往往是一个较大的群体,只有充分关注中等生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称之为面向了全体学生的教学。

二、明确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

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牢固树立目标意识,既要重视课堂教学的长期目标比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又要重视课堂教学的短期目标比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要做到重点突出,其实就是强调课堂教学不能平均用力。教师对哪些知识点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够学会,哪些知识点必须经过教师的讲解、点拨学生才能够接受应该了然于胸。一节课中,学生精力能够集中的时间是一定的,教师就应该在这段时间内将本节课中的重难点,利用这宝贵的时间予以突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好钢用在刀刃上”。

三、改革课堂结构,创新教学方式

传统课堂教学过分重视教师的讲授,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这无疑制约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考察当下的一些课堂教学改革,似乎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比如一些教改学校硬性规定教师在课堂上占用的集体讲授总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5分钟,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由活动”总时间不能少于30分钟。这也是不恰当的,因为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章节要求教师讲解的时间是不一样的,课堂时间的划分、课堂教学结构的调整不能成为一个呆板的教条,而只能是一种导向性的教学理念。

四、实施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策略

“先学后教”既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它的实质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其核心要点。

1.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而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最关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读书和学会思考。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实现“少教多学”和“教是为了不教”。初中教师在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自己所授学科的特点,将本学科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介绍给学生,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要教师经常指导才能够形成的,比如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包括读书的范围、思考的内容、时间的安排、目标的达成、自学检测等,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的方法、练习的方法等。

2.坚持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师要深信并努力挖掘学生独立学习的潜能,切实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要把教学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使教学成为推进独立学习活动和巩固、深化独立学习效果的一种活动。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独立学习,还应该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因为学习本身也是一个合作的过程,是一个相互启发、相互帮助的过程,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这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3.坚持以学论教、因学定教

首先让学生自学,然后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确定该如何去教。比如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了的内容,教师就没有必要再做讲解,如果学生自己已经学会的内容,教师还在那里详细地讲解,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而且还会让学生昏昏欲睡,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学生通过自学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一定要讲,而且可以详细地深入地讲解,这样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效果会好得多。

五、教师要求要清晰,指导要到位

这里所说的“要求清晰”主要包含三个方面:首先是确定目标,比如下一个环节学生要干什么;其次是规定时间,计划需要多长时间学生才能完成;最后是适当的评价,教师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评价这个环节的课堂活动。那么如何落实呢?教师落实要求的主要途径是走下讲台深入学生中间逐个落实提出的要求,另外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也是落实教师要求的重要途径。

六、关爱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体

所谓关爱全体学生,就是指带着博大的师爱走进教室,用心留意学生的喜怒哀乐,关心全体学生的课堂成长。所谓关注学生个体,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亲自指导需要指导的学生个体,帮助他们解决所遇到的学习障碍。只有从宏观上关爱全体学生,从微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课堂才可能是和谐的、民主的、高效的。

七、创设问题情境,创造成长体验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师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生动活泼并且具有启发性的学科教学氛围,创设符合学习内容的具体情境,如多媒体展示相关的视频资料、图片资料、各种图表、各种实物等。所谓创造成长体验,就是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我,进而体验到成功、自信和快乐,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成长的动力。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课堂提问、个别表扬、作业评语、成绩激励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展示自我的机会,得到成功的机会。

八、注重生生互动,培养学生合作习惯

建立合作学习小组,进行课堂小组学习,一般5—7人为宜,这是课堂学习的基本形式之一。教师应该结合学科实际、班级实际科学合理地建立学习小组,物色好小组长,努力将小组合作学习变成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一生受用的东西,因此,教师要刻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课、仔细阅读、相互提问、书写工整、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九、及时梳理知识,培养创新思维

在新课结束后,一定要鼓励学生用简明的语言,以适当的方式进行课堂小结,及时梳理知识,比如以知识树的形式进行梳理,或者以表格的方式进行梳理。知识的梳理要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相呼应,之所以要特别重视这一点,是因为知识越注重概括,就越有利于迁移与运用。同时要紧紧抓住这一契机,鼓励学生在梳理知识的基础上,提出富有个性化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十、改进训练方式,促进知识迁移

1.提倡当堂学过的内容当堂训练

提倡当堂学过的内容进行当堂训练,反对将训练一味地放到课后,很多时候只有当堂训练,才算是真正地达到教学目标,同时当堂训练能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当堂训练往往能够化知识为能力,不仅能够打好基础,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要精心选择当堂训练的作业,比如可以设计一题多解的题目,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2.建议留有充分的当堂训练的时间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巩固练习,是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应用、分析和综合能力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为取得较好的效果,一般每节课当堂作业时间要不少于10分钟。

3.当堂训练的题目要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所谓针对性就是教师要根据所任学科的特点和班级实际情况,布置不同层次的习题,可分为基础题和提高题,其中基础题面向全体学生,而提高题本着自愿的原则让学生选做,这样优秀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中等生和后进生则可以打好基础,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所谓典型性,就是要做到有代表性和层次性,特别是针对重难点所进行的当堂训练更要体现这一原则。

4.当堂训练应做到让学生独立完成和按时完成

当堂训练要严格要求,在课内让学生自主完成,不准学生抄袭。这样做有助于让学生养成在课堂上聚精会神、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准确反馈学生的学习真实情况,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课后学业负担。

十一、要把握好“五个”基本维度

1.充分的活动时间

课堂活动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主要形式有静思、阅读、对话、讨论、争辩、表演、练习、实验、设计、游戏等。学生活动的量和质,需要有一定的时间作保证,一节课学生活动的时间应不少于70%。

2.课堂活动要面向全体

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学会互相合作,互帮互助,从而实现共同提高。课堂上应确保全体学生参与活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活跃的课堂气氛

活跃的课堂气氛的重要标志是课堂教学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情感生发,主动积极地参与,全身心地投入。

4.一定深度的教学内容

只有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才能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了解问题解决的途径,实现知识网络和逻辑结构的建立。

5.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学生充分的课堂活动,要让90%以上的学生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

十二、正确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练习的关系

教师要当讲则讲,不当讲的则不讲,讲则讲透讲细,使学生理解透彻,牢固掌握。讲什么,一是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重难点,讲结构、规律、思路、方法,讲知识的内涵和拓展创新。坚持“四不讲”,即对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对学生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超出《课标》和《考试大纲》的不讲。二是绝不就题讲题或只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寻找规律,总结方法,强调概要、实质和易混点及关键点,要讲出知识的新旧联系、部分与整体的联系。至于讲到什么程度,教师绝不能轻易开口讲,一旦开口讲,就得下工夫,就得讲透,让学生刻骨铭心,牢牢记住,点拨开窍,形成系统化的模块,真正举一反三。“练”要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练评结合。

高效课堂教学指导意见 篇4

为了提高我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决定在全县中小学全面实施高效课堂建设,促进中小学教师积极投入到学科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改进教学行为,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优化教法、活化学法,探索学生全面发展、全员发展的课堂教学有效策略。为此,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高效课堂教学总体目标

1、开齐开足课程,各学科教学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大多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学中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且重视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3、课堂容量适当,当堂完成教学任务,把学生学习引向课外。

4、教学中体现学科教学思想,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高效课堂教学实施基本理念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高效课堂实施的理论基础。构建高效课堂必须把主体转向学生,要把过去教学生“学什么”转向学生“怎么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和感悟,掌握学习方法,从接受性学习转变为自主性学习,学会合作和探究。

三、高效课堂教学实施原则

1、主体性原则。课堂教学实施的对象是学生,学习主体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实践活动中自己体验、思考、总结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从中逐步形成正确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学习要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发展的过程。

2、民主性原则。树立民主教学思想,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公正对待学生,客观认识学生的差异,尤其对于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建立和谐、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

3、合作性原则。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与教师要加强合作交流,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发挥集体智慧,形成共同的施教方案,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要加强组织,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实效性原则。在备课和施教过程中,总体把握课堂教学改革要求,但又要体现教师个性化特点和专长,从实际出发,灵活实施,讲求实效。

5、导学练相结合原则。导中有学、学中有练、练中有导。在教学中,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教学案进行独立或合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学案中提供的练习,在练习中,进一步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的原理并能得到教师的适时指导,使导、学、练各环节紧密结合,形成整体。

四、高效课堂教学实施思路

1、实践研培一体化模式。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次教育观念的大变革,县乡校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和研究,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实践能力,使教师走出教学认识的误区,提升高效教学的水平,为此必须实现研培一体化,统一研培管理,统一研培内容,统一研培队伍,统一研培评价。

2、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县里要组织名师、深入基地校,开展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培养典型,召开课堂教学模式主题教研会,发挥县级教研的引领作用。各校要把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和突破口,每学科都要学习借鉴县里的主导模式,形成适合本校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深入探索。

3、开展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竞赛。县里每年选择2——3个学科开展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大赛,各校每学期开展一次“三课”活动。逐级开展中小学英语、音、体、美,初中理、化、生等教师教学技能竞赛。

4、落实中小学学科教学规范(细则)。各校要加强常规教学管理,确立良好的教学秩序,保障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

五、备课的基本要求

1、要以课标为指导,遵循学科教学的基本理念,领会课标关于教学内容的教学实施意见。要反复阅读教材,查找相关知识,明确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要仔细研究学情,分析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要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资源。

2、要认真撰写教学案。教学案一般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教学反思六部分。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新课教学,总结、作业等环节,要注重重点教学内容的呈现,要突出实施教学内容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设计。

3、要加强教师独立备课基础上的集体会课。学科组每周进行一次集体会课,备课教师要提前进行独立备课,形成预案,在主备教师教案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形成共案,教师在使用前进行个性补改。

六、上课的基本要求

1、牢固树立课堂教学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过程的理念。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取决于教师课前制定科学的导学方案,课堂上有效的组织与指导。教师要充分相信主动产生效益,充分相信经过逐步的培养训练和习惯养成,学生都能自学,能够学

好。在教学中做好“四先”: 即内容让学生先学,题目让学生先做,问题让学生先想,答案让学生先说。

2、遵循“生本”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1)目标定向。教师在上每一节课时,首先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告诉给学生,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应达到的学习目标,并让学生知晓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学生成长的价值,树立学生的目标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问题引领。要通过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领学生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和互相交流,落实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问题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用问题串起课堂教学的主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树立问题意识,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进行良好的交往。(3)激活主体。教学中,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要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必须关心和爱护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所谓广度,是指学生是否参加了教学的各个环节;所谓深度,是指学生是否积极主动的探究,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4)点拨导学。教师必须改变“一讲到底”、“以讲为主”的传统习惯,要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多的还给学生,教师要在学生充分学习的前提下进行精讲点拨,坚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的原则,进行学法指导。(5)分层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置不同的教学任务,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能够实现的学习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兼顾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分层指导,分层训练。

3、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要认真学习县初中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形成符合教师自身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每一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针对不同课型,必须坚持实施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断反思完善,杜绝教师上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七、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

(1)目标的科学性。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一要具体化,应细化到认知、技能、情感等领域各项目标,避免过分强调知识性目标,以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二要实际化,应在了解学生实际能力水平和特点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教学重点,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集中力量讲清重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三要分层化,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教师必须以个体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从而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体现出合理的层次性,促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2)提问的启发性。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启发性的研究,切实达到“有效”的标准。真正具有启发性的有效提问应是能有效

促进师生间互动、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问题,如教师通过提问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通过追问来启发学生发现认识过程中自相矛盾之处,从而掌握正确知识;通过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在自我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中有效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3)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重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能否主动地思考课堂教学中所产生的问题;学生能否在实践探究中解决问题;学生能否在反思质疑中发现新的问题;学生能否在课堂学习中提高相应的能力水平,如果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才真正由传统的“教而获知”转变为了“学而获知”,从而也就实现了高效课堂所追求的目标。

(4)教师的指导性。新课程对教学活动中师生角色的定位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高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必须具备适时性,如当学生的自主学习偏离了教学目标时,教师必须通过适时的指导引领学生回归“大道”,为教学目标的达成保驾护航;当学生面对学习难点徘徊不前时,教师必须通过适时的指导给予援助、化解疑难,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当课堂氛围过于活跃或沉闷时,教师又必须通过适时的指导加以调控,以创设符合教学需求的和谐氛围。

(5)板书的系统性。一堂课的板书,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内容应完整系统,对于讲课提纲、基本内容、重要结论等起到强调作用。因此,高效课堂的板书应具备网络性,以便于学生在课后利用板书的章、节、目、条、款,进行归纳小结,收到再现知识、加深理解、强化记忆的效果。

(6)作业的合理性。为了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在课堂内外都会设置一些作业,尽管这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作业的量和教学的质并非成正比关系,只有科学、合理、适量的作业才能成为高效课堂的助推剂,否则只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研组活动指导意见 篇5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工作基层组织,是教学指挥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基本组织单位,为全面提高初中部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我们应充分发挥教研组的组织、指导等各项功能。同时,学校对各教研组提出宏观的指导意见。

一、教研组活动内容

可以写教学论文、组织听评课、集体备课、观看优秀的完整的教学视频、组织交流研讨会、研讨学困生的转化措施等。各教研组也可以自由组织一些活动。比如:

语文教研组可举行诗歌朗诵比赛、汉字书写比赛、读书活动、作文(或小作文)比赛。

英语教研组可开展小作文比赛、口语交流会、情景剧编排、单词书写赛或者是听力方面的活动。

数学教研组可开展全体数学老师或者学生参与的多种形式的教研教改活动。理化生教研组可开展小发明、小制作(制作水杯琴、水瓶琴、甩纸炮)、自由探讨小实验(以课本上的为主)、查阅资料获取新知、趣味小论文等。以及物理、化学、生物老师或者学生参与的多种形式的教研教改活动。

政史地教研组可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组织有实际意义的活动。探讨如何发挥政治课德育功能,增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解决学生自己面临的问题。组织政治、历史、地理老师或者学生参与的多种形式的教研教改活动。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研组活动要求

(一)听评课

1、课前充分备课,对如何讲,如何突破重难点,以及知识点的处理方法上都要考虑到便于学生接受、理解、掌握等。

2、一人讲授,全组人员参加听课。

3、课后有教研组组长组织评课,并有书面材料记录,及时上报教务处。

(二)集体备课

1、由组长选择课题,原则是处理不好把控的、较难的章节内容。

2、集中讨论本节课的授课方式、重难点的突破方法、以及在讲授本节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

3、教研组组长记录讨论的焦点问题及解决办法,授课教师总结授课效果和教学反思。

(三)观看教学视频

1、选择优秀的、典型的教学视频,确保影像清晰,播放过程流畅。

2、观看后,认真组织讨论,充分交流,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吸取精华,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写出心得体会,并以文字材料上报教务处。

(四)其他活动(包括组织的一些学生参与的活动)

要有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活动过程的安排,实际效果,活动影像资料,活动总结等。以上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文字材料,教研组长负责整理,并以书面形式上报教务处。

教学活动指导意见浅谈 篇6

各县市区教研室、市实验小学:

为了明确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突出重点,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研工作效益,全面深化小学教学改革,努力构建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需要的教学体系。现提出以下教学指导意见,请各县市区结合教学实际贯彻执行。

一、加强教学管理,完善教学工作运行机制

1、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尤其要加强对科学、品德、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2、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制定工作计划。要求符合教学实际,能够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措施具体,便于操作、管理和落实,有利于突出问题的解决。

3、加强教学管理者队伍建设,教学管理者必须精通业务,用科学、民主、创新的管理方式服务于教师;能够科学的协调和安排各项工作;管理目标明确,分工具体,责任落实。

4、落实领导深入教学一线制度。学校领导代课量不得低于教师代课量的1/2,每学期在校内听课量不得少于36节,听后必

评。

5、转变教学管理方式,突出教学管理重点。学校教学管理要转变封闭型、经验型、行政型、粗放型、家长式的传统方式,探索科学化、精细化、民主化、人本化管理的路子,逐步建立与新课程要求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农村小学量大面广,基础薄弱,任务重、难度大。要按照“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类管理、分类指导”的原则,以“典型引路、分层要求、分类推进”的方法,激发学校内部活力,促进学校的自我完善和持续健康的发展。同时,切实加强薄弱学校的教学管理,促进教学均衡发展。要帮助薄弱学校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和科学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并在教研活动、教学指导方面给予倾斜。

城区内小学承担着教学示范、辐射功能,是本县区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教育科研的基地。要鼓励、引导城区内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努力提升学校办学档次,力争每个县区都有几所名声响、牌子亮的窗口学校。

二、狠抓教学常规,着力提升教学质量

1、科学制定教学计划。

⑴各学校要科学制定富有操作性和实效性,对教师的教学具有指导价值的教学指导意见或教学计划。

⑵学科专任教师要制定符合本学科特点的学期教学计划。

学期教学计划必须包括教材内容简析、学生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评价与检测方式设想、教学时间分配和时段划分、教学进程安排等内容。

2、精心设计教学预案

(1)备课内容做到“五备”:即备教材、备学习目标、备教与学的过程、备教育资源的整合、备教与学的方法。备写的教案做到有教学内容分析、有教学方

法设计、有教师引导策略、有学生活动安排、有板书设计、有教后反思,内容翔实、格式规范、课时齐全,力戒形式主义,注重教案编写的实用性。

(2)教案编写提倡因人而异、突出特色、详略得当,力求做到过程清晰,重点突出。

(3)及时撰写教学反思,记录自己本节课的成功与失误,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提出改进策略。反思切忌空话、套话。

3、着力优化教学过程

(1)夯实”三维目标”。课堂教学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因材施教;不但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不但重视“双基”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但注重小组讨论学习,而且要将其与学生独立思考、大胆交流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营造对话的、生命的、生成的、情智共进的课堂氛围。

(2)科学安排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活动要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主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力求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按照“低起点、重方法、实反馈”的课堂要求,使绝大多数学生在每一堂课都有收获,努力实现高效课堂。

(3)教学形式要服务于教学内容。各种教学形式的选用必须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必须结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

⑷教学方法力求活。教师必须从教学实际出发,把启发思想作为教学方法选用的重要依据。坚持启发式与讨论式教学。坚决克服教师站在讲台上多、讲得多、提问多、结论多、记忆多、追求一致多、优生发言多等现象,倡导教师走下讲台,多让学生表达、多让学生反思、多让学生探讨、多让学生动手动脑、多让学生实践训练,多让学生发展个性、多让后进生展示自己,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⑸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深入开展考试内容与考试方法的改革,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要积极探索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笔试与口试、听力测试相结合,书面考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一次性考试和学生多次作业、单元过关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⑹强化课堂练习。练习形式力求多样化,练习内容突出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当安排一些变式题型和拓展题型。

⑺重视作业的布臵与批阅。作业布臵要适量,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除语文、数学外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1小时。作业布臵要紧扣教学要求,精选内容;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业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目或具有弹性要求的题目,体现层次性和选择性,体现学生的学习差异。作业批改要及时,除作文外,当日作业要当日批改,以便及时反馈。作业批改提倡全批、面批及其他灵活多样的批改方式(教师面批、阅批与学生互批的比

例,由各校根据班额、教师工作量合理确定)。作业批改时,要做好记录,及时讲评,督促学生及时纠正。

⑻适时适量安排教学检测。每个单元(或章节)结束后,各学科都要安排单元(或章节)检测,通过对检测试卷的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补救措施,调整教学方案。并结合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指导活动。

4、切实加强课外辅导

(1)课外教学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因材施教的有效途径。教学辅导必须符合学生实际,重点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帮助学困生的同时还要兼顾学有余力的学生,引导其加深拓宽学习视野,让其有更宽阔的学习空间。

(2)“辅导”要针对不同学生特点,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做到有的放矢,注重实效。落实转化“学困生”的各项措施,做到时间、地点、内容、师资、措施、检查六落实。

(3)对学生辅导要及时,落实“帮促”措施,可采取个别与集体辅导相结合,个别辅导要耐心、细致、热情,对优差生一视同仁,不准讽刺挖苦学生。

三、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科研工作的层次与水平

1、建立健全教育科研制度。各学校都要有合理的教育科研机构,制定具体可行的教育科研方案和活动计划,保证活动时间,完善各种教育科研档案、资料。

2、课题研究符合实际。提倡教学型课题研究,坚持研究课题来源于教学实际,着眼于解决本校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3、实施青蓝工程。对于教龄不足三年的教师,学校要安排导师帮带。导师要帮助、指导新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分析教材、调控教学过程、撰写教案等,定期听评、指导新教师的课。新教师每月在教研组内上一次汇报课,虚心听取其他教师的评价和指导,力争尽早在教学工作中做出成绩。

4、加强各学科《课程标准》培训工作。市县教研室要切实抓好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版)的培训解读工作,通过专题讲座、网上教研等方式搞好各种层次的信息交流与研讨,确保一线教师真正领会《课标》精神,准确把握《课标》变化,充分体现《课标》意图。

5、加强校本研修工作。各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校本研修计划,加强以校为本、研训一体的研修制度建设。有条件的学校还要积极建立与市内外名校、名家的联系交流学习制度,实现高层次的专业引领。

6、校本研修过程中,要突出“教师是研究主体,学校是实验基地,教室(办公室)是研究场所”开展专题研讨、课堂展示、课题研究、学术沙龙、校际联研、教学反思、问题积累、成果展示等活动。在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中,各学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抓实、抓细,用制度作为保障,抓出成效来。

四、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1、加强师德建设。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敬业爱岗教育,提倡无私奉献精神。

2、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训。

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培训质量,是实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是建立有合力的培训体制。建议各县市区教育局理顺培训体制,使人事科、基教科、教研室、师训处既分工明确,又能协调管理。做到明确责任、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努力探索、研究和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培训形式和资源,提高师资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二是层层加强培训。培训要结合教学与教师的实际,注重实效。要把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观念转变、教学实践、教育科研、校本研修、专业提高紧密结合,以提高实际教学、教研能力为目的。在培训方式上,要倡导培训者与教师平等交流、对话,了解他们的疑惑或困难,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深入讨论,使他们全身心地参与到培训上来。要根据“边培训、边实验、边研究、边开发”的原则,加强培训资源建设,逐步形成“实验、培训、管理、研究”一体化的良好运行机制。同时,要加强英语、实验、信息技术等教师的技能培训。

3、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

(1)要加快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提倡以人为本,面向未来的整体性、综合性、发展性评价,淡化考试评价的甄别功能。各县区对学校、学校对教师与学生要进行综合评价,不得单纯以书面考试成绩评价学校和教师、学生,要综合考虑师德表现、工作态度、专业发展、工作量、工作难度和工作实绩等方面的内容,科学评价教师工作。

⑵建立科学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对教师的评价要注重过程和结果的统一,教学情意、教学水平、教学态度和科研能力的统一。采取阶段式与终结式视导和平日随机视导相结合的办法综合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

(3)对课堂教学水平的考核以专项督查和随时推门听课为主,县区教研室要集中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对某些小学(特别是弱校、弱师)进行听课检查,每学年至少一次。学校领导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教学常规的检查和落实上,加强对教学各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要确立“目标一一检评一一反馈一一奖惩”的教学管理模式,不能漏缺任何环节,不能有头无尾或不重过程只管结果,力戒常规管理中粗放型和形式主义。

市教研室每年将对全市小学进行综合评估,根据综合评估结果,确定表彰“小学教学工作先进县区”、“小学教学工作先进学校”。

咸阳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 篇7

为贯彻落实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国办发[2014]31号)相关部署,现就推进电能替代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电能替代的重要意义

电能替代是在终端能源消费环节,使用电能替代散烧煤、燃油的能源消费方式,如电采暖、地能热泵、工业电锅炉(窑炉)、农业电排灌、电动汽车、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机场桥载设备、电蓄能调峰等。当前,我国电煤比重与电气化水平偏低,大量的散烧煤与燃油消费是造成严重雾霾的主要因素之一。电能具有清洁、安全、便捷等优势,实施电能替代对于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落实国家能源战略、促进能源清洁化发展意义重大,是提高电煤比重、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减少大气污染的重要举措。稳步推进电能替代,有利于构建层次更高、范围更广的新型电力消费市场,扩大电力消费,提升我国电气化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同时,带动相关设备制造行业发展,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贯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精神,促进能源消费革命,落实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高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可再生能源占电力消费比重、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为目标,根据不同电能替代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因地制宜,分步实施,逐步扩大电能替代范围,形成清洁、安全、智能的新型能源消费方式。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创新。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完善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还原电力商品属性。创新电能替代技术路线,加快电能替代关键设备研发,促进技术装备能效水平显著提升,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坚持规划引领。统筹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大气污染防治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合理规划电能替代,引导电能替代健康发展。科学制定电力发展规划,主要通过可再生能源和现有火电满足电能替代新增电量需求。坚持市场运作。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探索多方共赢的市场化项目运作模式。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电能替代技术、业态和运营等创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有序推进。结合各地区生态环境达标要求、能源消费结构和用能需求特性等,因地制宜、稳步有序地推进经济性好、节能减排效益佳的电能替代示范试点项目,带动推广实施电能替代。

(三)总体目标

完善电能替代配套政策体系,建立规范有序的运营监管机制,形成节能环保、便捷高效、技术可行、广泛应用的新型电力消费市场。2016-2020年,实现能源终端消费环节电能替代散烧煤、燃油消费总量约1.3亿吨标煤,带动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提高约1.9%,带动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高约1.5%,促进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约27%。

三、重点任务

电能替代方式多样,涉及居民采暖、工业与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电力供应与消费等众多领域,以分布式应用为主。应综合考虑地区潜力空间、节能环保效益、财政支持能力、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交易等因素,根据替代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推进。

(一)居民采暖领域

在存在采暖刚性需求的北方地区和有采暖需求的长江沿线地区,重点对燃气(热力)管网覆盖范围以外的学校、商场、办公楼等热负荷不连续的公共建筑,大力推广碳晶、石墨烯发热器件、发热电缆、电热膜等分散电采暖替代燃煤采暖。在燃气(热力)管网无法达到的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或生态要求较高区域的居民住宅,推广蓄热式电锅炉、热泵、分散电采暖。在农村地区,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重点,逐步推进散煤清洁化替代工作,大力推广以电代煤。在新能源富集地区,利用低谷富余电力,实施蓄能供暖。

(二)生产制造领域

在生产工艺需要热水(蒸汽)的各类行业,逐步推进蓄热式与直热式工业电锅炉应用。重点在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区的服装纺织、木材加工、水产养殖与加工等行业,试点蓄热式工业电锅炉替代集中供热管网覆盖范围以外的燃煤锅炉。在金属加工、铸造、陶瓷、岩棉、微晶玻璃等行业,在有条件地区推广电窑炉。在采矿、食品加工等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运输环节,推广电驱动皮带传输。在浙江、福建、安徽、湖南、海南等地区,推广电制茶、电烤烟、电烤槟榔等。在黑龙江、吉林、山东、河南等农业大省,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推广农业节水灌溉等工作,加快推进机井通电。

(三)交通运输领域

支持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电动汽车普及应用。在沿海、沿江、沿河港口码头,推广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和电驱动货物装卸。支持空港陆电等新兴项目推广,应用桥载设备,推动机场运行车辆和装备“油改电”工程。

(四)电力供应与消费领域

在可再生能源装机比重较大的电网,推广应用储能装置,提高系统调峰调频能力,更多消纳可再生能源。在城市大型商场、办公楼、酒店、机场航站楼等建筑推广应用热泵、电蓄冷空调、蓄热电锅炉等,促进电力负荷移峰填谷,提高社会用能效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指导

统筹制定规划。各地方政府应将电能替代纳入当地能源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根据地区用电用热需求,结合热电联产、区域高效环保锅炉房、工业余热利用等多种能源供应方式,在城市总体规划、能源发展规划中充分考虑电能替代发展,保障电能替代配套电网线路走廊和站址用地规划。

加强组织领导。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经济运行主管部门、节能主管部门应加强本地区电能替代潜力分析,明确电能替代实施方向和路径,制定电能替代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强化部门协作,形成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工作机制。做好分区域、分年度任务分解,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和重点项目落到实处。

(二)发挥示范项目引领作用

鼓励试点示范。充分考虑地区差异,鼓励进行差别化的试点探索,实施一批“经济效益好、推广效果佳”的试点示范项目。鼓励创新引领,借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整合技术资金资源优势,探索一批业态融合、理念先进、具有市场潜力的项目。在电能替代项目集中地区,创建一批示范区(乡、镇、村)或示范园区。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及时跟踪、评估,确保达到示范效果。

加大宣传力度。借助多种传媒方式,大力普及电能替代常识,宣传电能替代清洁便利优点和节能减排成效,为电能替代项目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及时开展示范成果展示,推广复制成功经验。

(三)制定完善配套支持措施

严格节能环保措施。严格环保和能效达标准入,加大对企业燃煤锅炉、窑炉、港口船舶燃油等排放物的监督检查力度。鼓励各地方政府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出台更加严格的分散燃煤、燃油设施的限制性、禁止性环保标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电能替代的散烧煤、燃油切实压减。

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加快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逐步形成反映时间和位置的市场价格信号。支持电能替代用户参与电力市场竞争,与风电等各类发电企业开展电力直接交易,增加用户选择权,降低用电成本。创新辅助服务机制,电、热生产企业和用户投资建设蓄热式电锅炉,提供调峰服务的,应获得合理补偿收益。

优化电能替代价格机制。结合输配电价改革,将因电能替代引起的合理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纳入相应配电网企业有效资产,将合理运营成本计入输配电准许成本,并科学核定分用户类别分电压等级电能替代输配电价。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通过适当扩大峰谷电价价差、合理设定低谷时段等方式,充分发挥价格信号引导电力消费、促进移峰填谷的作用。鼓励地方研究取消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减轻电力用户负担。有效利用财政补贴。各地方政府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效利用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等资金渠道,通过奖励、补贴等方式,对符合条件的电能替代项目、电能替代技术研发予以支持。积极探索融资渠道。鼓励电能替代项目单位结合自身情况,积极申请企业债、低息贷款,采用PPP模式,解决项目融资问题。

(四)加强配套电网建设改造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15]1899号)要求,配电网企业应加强电能替代配套电网建设,推进电网升级改造,加强电网安全运行管理,提高供电保障能力。对于新增电能替代项目,相应配电网企业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红线外供配电设施的投资建设。同时,建立提前介入、主动服务、高效运转的“绿色通道”,按照客户需求做好布点布线、电网接入等服务工作。各地方政府应对电能替代配套电网建设改造给予支持,简化审批程序,支持相应配电网企业做好项目征地、拆迁和电力设施保护等工作。

(五)加强科技研发与产业培育

加快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鼓励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相结合,加大电加热元件、储热材料、绝热节能材料等关键技术和设备的科研投入,促进设备升级换代,进一步提高产品能效,形成产业化能力。鼓励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体制机制,结合《中国制造2025》推进实施,鼓励行业内优势企业跨领域组建创新中心,加快与智能电网技术、新一代大数据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高端电力设备与增值服务,提升电能替代设备的智能化生产和应用水平。

完善技术标准和准入制度。制定和修订电能替代建设和运行标准。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促进成果转化。制定和完善电能替代产品准入制度,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加强质量监管,增强企业质量意识和履约能力,健全售后保障。

实物期权评估指导意见(试行) 篇8

第一条 为规范注册资产评估师的实物期权评估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资产评估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指导意见。

第二条 本指导意见所称实物期权,是指附着于企业整体资产或者单项资产上的非人为设计的选择权,即指现实中存在的发展或者增长机会、收缩或者退出机会等。拥有或者控制相应企业或者资产的个人或者组织在未来可以执行这种选择权,并且预期通过执行这种选择权能带来经济利益。

第三条 本指导意见所称实物期权评估,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对附着于企业整体资产或者单项资产上的实物期权进行识别、分析、价值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过程。

第四条 企业整体资产或者单项资产可能会附带一种或者多种实物期权。当资产中附带的实物期权经初步判断其价值可以忽视时,可以不评估该实物期权的价值。

第五条 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涉及实物期权评估的业务,应当遵守本指导意见。

第二章 基本要求

第六条 从事实物期权评估业务的评估机构应当持有财政部门颁发的资产评估资格证书。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涉及实物期权评估的业务,应当掌握期权定价理论知识,具备实物期权评估的专业知识,具有实物期权价值评估的专业胜任能力。

第七条 实物期权的价值依附于相应资产,注册资产评估师进行实物期权价值评估,应当根据评估目的和评估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价值类型。

第八条 注册资产评估师进行实物期权评估,应当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勤勉尽责,尽可能获取充分、可靠的信息,并基于信息进行审慎分析、估算和形成专业意见。

第九条 注册资产评估师进行实物期权评估,应当合理使用评估假设和限定条件,理解并恰当运用期权价值评估的程序和方法,形成合理的评估结论。

第十条 需要评估实物期权时,应当在业务约定书中予以明确。委托方或者被评估单位应当提供实物期权评估的相关资料,并对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责。

第三章 评估对象

第十一条 注册资产评估师在执行涉及实物期权评估的业务时,涉及的实物期权主要包括增长期权和退出期权等。

第十二条 增长期权是指在现有基础上增加投资或者资产,从而可以扩大业务规模或者扩展经营范围的期权。

第十三条 退出期权是指在前景不好的情况下,可以按照合理价格部分或者全部变现资产,或者低成本地改变资产用途,从而收缩业务规模或者范围以至退出经营的期权。

第四章 操作要求

第十四条 注册资产评估师评估实物期权,应当按照识别期权、判断条件、估计参数、估算价值四个步骤进行。

第十五条 注册资产评估师在评估企业整体或者单项资产附带的实物期权时,应当全面了解有关资产的情况以及资产未来使用前景和机会,识别存在的不可忽视的实物期权,明确实物期权的标的资产、期权种类、行权价格、行权期限等。

第十六条 注册资产评估师在执行涉及实物期权评估的业务时,应当根据有关参数所需信息的可获取性和可靠性,判断是否具备评估条件。不具备实物期权评估条件时,应当终止实物期权评估。

第十七条 实物期权评估中的参数通常包括标的资产的评估基准日价值、波动率、行权价格、行权期限和无风险收益率等。

标的资产即实物期权所对应的基础资产。增长期权是买方期权,其标的资产是当前资产带来的潜在业务或者项目;退出期权是卖方期权,其标的资产是实物期权所依附的当前资产。

波动率是指预期标的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波动率可以通过类比风险相近资产的波动率确定,也可以根据标的资产以往价格相对变动情况估计出历史波动率,再根据未来风险变化情况进行调整确定。

行权价格是指实物期权行权时,买进或者卖出标的资产支付或者获得的金额。增长期权的行权价格是形成标的资产所需要的投资金额。退出期权的行权价格是标的资产在未来行权时间可以卖出的价格,或者在可以转换用途情况下,标的资产在行权时间的价值。

行权期限是指评估基准日至实物期权行权时间之间的时间长度。实物期权通常没有准确的行权期限,可以按照预计的最佳行权时间估计行权期限。

无风险收益率是指不存在违约风险的收益率,可以参照剩余期限与实物期权行权期限相同或者相近的国债到期收益率确定。

第十八条 注册资产评估师进行实物期权评估,应当根据实物期权的类型,选择适当的期权定价模型,常用的期权定价模型包括布莱克-舒尔斯模型、二项树模型等。对测算出的实物期权价值,应当进行必要的合理性检验。

第五章 披露要求

第十九条 注册资产评估师在执行有关资产评估业务涉及实物期权评估时,应当在评估报告中予以披露。

第二十条 注册资产评估师编制涉及实物期权评估的评估报告,除了符合《资产评估准则——评估报告》的披露要求外,还应当披露实物期权的种类、标的资产、行权期限、选择的评估方法和模型,以及实物期权评估结果等。

第二十一条 注册资产评估师发现委托业务中存在不可忽视的实物期权,而委托方要求不评估实物期权,或者委托方不能提供充分有效的评估信息,应当在评估报告中予以说明。

第二十二条 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涉及实物期权的评估业务,应当在评估报告中对实物期权的或有资产属性给予必要的提醒。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指导意见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附1:常见的实物期权(供参考)

附2:常用的期权定价模型(供参考)

附3:评估结果的合理性检验(供参考)

附1 :

常见的实物期权(供参考)

对实物期权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注册资产评估师在执行评估业务时,可能涉及到的实物期权主要包括增长期权和退出期权等。

增长期权是在现有基础上增加投资和资产,从而扩大业务规模或者扩展经营范围的期权。常见的增长期权包括实业项目进行追加投资的期权,分阶段投资或者战略进入下一个阶段的期权,利用原有有形和无形资产扩大经营规模或者增加新产品、新业务的期权,文化艺术品以及影视作品开发实物衍生产品或者演绎作品的期权等。

退出期权指在前景不好的情况下,可以按照合理价格即没有明显损失的部分或者全部变卖资产,或者低成本地改变资产用途,从而收缩业务规模或者范围以至退出经营的期权。常见的退出期权包括房地产类资产按接近或者超过购置成本的价格转让,制造业中的通用设备根据业务前景而改变用途,股权投资约定退出条款等形成的期权。

现实中的企业整体与单项资产可能附带一些实物期权。实物期权的价值评估较为复杂,为平衡评估工作量与评估结论的准确性和稳健性,应当从可能发现的实物期权中选出不可忽视的实物期权加以评估。

不可忽视的实物期权可以根据实物期权的重要性和相互关系进行直觉判断。

实物期权的重要性可以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价:

(1)标的资产范围或者价值越大越重要。如评估企业价值时,以企业价值为标的资产的实物期权比以某个业务部门为标的资产的实物期权更为重要。

(2)实物期权执行的可能性越大越重要。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实值实物期权比虚值实物期权重要;实物期权的实值越深越重要;实物期权的期限越近越重要;标的资产拥有方具备的执行实物期权的资源越充足越重要。

执行实物期权的资源多种多样,增长实物期权最重要的资源是对相应业务的垄断权,包括来自于政府或者市场的特许权、来自于技术专利的独占权,以及长期的买卖或者合作关系、产品或者业务预定合同等。

实物期权的相互关系可以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价:

(1)多个实物期权之间有互斥关系或者替代关系,即选择执行了其中一个实物期权,其他实物期权就不能或者不必要执行,则应当选择其中最重要的实物期权。

(2)多个实物期权之间有互补关系,则根据执行的可能性都选或都不选为评估对象。有互补关系的实物期权常见的是各种可能的机会之间有战略协同性的期权。

(3)多个实物期权之间有因果关系或者前后关系,则根据执行的可能性只选在前或者为因的实物期权进行评估。

附2 :

常用的期权定价模型(供参考)

评估实物期权的价值可以选择和应用多种期权定价方法或者模型。到目前为止,理论上合理、应用上方便的模型主要有布莱克-舒尔斯模型(Black-Scholes Model)和二项树模型(Binomial Model)等。

1.布莱克-舒尔斯模型及其应用

布莱克-舒尔斯模型,也称为布莱克-舒尔斯-默顿布莱克-舒尔斯模型和二项树模型的评估结果相同。在估算实物期权价值时,可以根据参数估计和计算方便的原则,选择采用布莱克-舒尔斯模型或者二项树模型。

4.有关评估参数的估计

评估实物期权所需的参数通常包括标的资产评估基准日价值(S)及其波动率(σ)、行权价格(X)、行权期限(T)以及无风险收益率(r)等。

标的资产即实物期权所对应的基础资产。增长期权的标的资产是当前资产带来的潜在业务或者项目;退出期权的标的资产是实物期权所依附的当前资产。在估算实物期权价值时,标的资产的评估基准日价值可以根据成本法、收益法等适当的方法进行评估,但应当明确标的资产的评估价值中没有包含资产中的实物期权价值。

波动率是指预期标的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即标的资产在期权行权期限内无红利流量的情况下,其价值相对变动的标准差。可以通过类比风险相近资产的波动率确定,也可以根据资产以往价格相对变动情况确定历史波动率,再根据未来风险变化情况进行调整确定。

行权价格是指执行实物期权时,买进或者卖出相应资产所支付或者获得的金额。增长期权的行权价格是形成标的资产投资所需要的金额;退出期权的行权价格是标的资产在未来行权时间可以卖出的价格,或者在可以转换用途情况下,标的资产在行权时间的价值。

行权期限是指评估基准日至实物期权行权时间之间的时间长度。实物期权通常没有准确的行权期限,可以按照预计的最佳行权时间估计行权期限。通常可以根据稳健原则通过适当低估行权期限而减少其估计难度。

无风险收益率是指不存在违约风险的收益率,可以参照剩余期限与实物期权行权期限相同或者相近的国债到期收益率确定。

附3 :

评估结果的合理性检验(供参考)

实物期权价值评估较为复杂,为确保评估结果的合理性,建议根据下表中的基本变量关系对评估结果进行合理性检验,防止出现方向性错误。

上一篇:《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读书笔记下一篇:小学二年级音乐公开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