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鼓特色汇报材料

2024-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腰鼓特色汇报材料(推荐8篇)

腰鼓特色汇报材料 篇1

——上栗县金山镇中心小学腰鼓活动汇报材料

腰鼓作为流传于民间的传统群体艺术,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豪放洒脱、坚毅威猛、张弛有序、群而不乱、变化多端的表现形式,雄壮有力、扣人心弦的鼓点节奏,令人精神振奋,热血沸腾,它所体现的形象美、造型美、色彩美、鼓点美在给孩子美的感染、美的认识、美的教育、美的追求的同时,还能为他们今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打下良好的基础。

腰鼓活动,它不仅能大力弘扬民族艺术文化,而且还能启迪孩子的智慧和心灵,发展孩子手、脚动作的协调能力,这又能为培养孩子专注、吃苦耐劳精神、团结合作、竞争进取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机会和条件。因此,以腰鼓特色为契机,弘扬传统的腰鼓艺术,将其作为对孩子进行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培养,激发孩子积极向上,对民俗文化热爱的情感,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探究和尝试。

我校在2015年起开展了弘扬民族文化,把传承腰鼓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建立了小小腰鼓队,并参加演出表演活动。我们认为童年期是人的一生成长的关键期,应该从小在学生的心中建立一种不畏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腰鼓文化具备这种促人奋进、激人向上的内涵,鼓本身所特有的韵律、美感和激励人心的教育作用,对学生一生影响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形成办校特色,现将我校的一些做法汇报如下:

一、创设环境,让学生在一日活动中感受打腰鼓的乐趣。

创设良好的环境,营造浓厚的氛围是让学生热爱腰鼓活动的第一步。学生只有喜欢上打腰鼓,才会主动地、积极地去学习,才会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在学生的一日活动中,我们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感受打腰鼓的热闹场面和快乐声音。如在教室里投放腰鼓的图片供学生欣赏;每周一次带学生到大活动室去亲身体验,感受腰鼓的乐趣;在音乐角中将收集来的各种铁罐拿来供孩子们敲敲打打,感受各种声音的魅力;结合各种节日邀请老师们表演腰鼓舞,体验打腰鼓时的激情等。

1、从熟悉的内容入手,引导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腰鼓练习是一项很辛苦的活动,枯燥艰苦的训练并不是孩子们的兴趣所在,复杂的节奏变化、队形变化更不是孩子们能接受的,也不是老师们在现有水平的情况下能教的,那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对腰鼓保持兴趣,怎样让孩子们在已有的水平上更好地感受学习的乐趣呢? 我们从孩子们熟悉的内容入手,如除了让孩子们学习一些简单的“欢迎,欢迎,热烈欢迎”迎宾队列外,我们还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一些简单的节奏练习,并在腰鼓学习中,尝试用腰鼓来演奏;熟悉的音乐,熟悉的舞蹈动作,用不同的道具来表演,孩子们一下子信心百倍,似乎觉得打腰鼓是一项非常简单的活动,腰鼓也自然变得更加有趣,更加深得孩子们的喜爱了。

2、参加表演活动,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

孩子的成功感来自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和表扬。于是我们尽量为孩子提供各种表演机会,如在表演室的小舞台上给孩子们创设表演的舞台,鼓励孩子大胆表现自己;学校有活动了,让他们参加腰鼓迎宾欢迎活动等,当听到老师鼓励的言语,听到同伴们热烈的掌声,看见同伴们羡慕的眼神时,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为自己感到骄傲,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二、腰鼓教学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1、腰鼓学习增进了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腰鼓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体验了音乐活动的乐趣,它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形式,在原来的唱唱跳跳中增加了敲敲打打,敲敲打打是每个学生都喜欢的,它符合孩子的天性,学生在敲敲打打中得到了满足,建立了自信,这更加增强了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喜爱。

2、腰鼓活动促进了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

腰鼓学习中,孩子们大胆练习、大胆游戏的同时,孩子们的表演能力正在不断地发展;用腰鼓来演奏各种节奏,表演熟悉的律动,孩子们对节奏的感受力与表现力也将得到很好的提高;孩子们在自娱自乐的敲敲打打中,感受着不同的节奏,不同的音乐,轻的、重的、快的、慢的等等,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把自己头脑中丰富的想象表达出来,腰鼓活动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三、腰鼓活动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

学生在有趣的腰鼓活动中,不断得到锻炼,获得自信;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与同伴共同表演、共同游戏的乐趣,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展等等,这将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品质获得更好的发展。

1、在兴趣中,培养学生的坚持性

实践证明,学生在兴趣性高的活动中坚持的时间长于在兴趣弱的活动中坚持的时间。而打腰鼓以其独特的形式和热闹的场面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

我们在开展打腰鼓的活动中,充分利用了各种资源。石涧村文艺队队长叶老师,我们将她请到学校,向老师、孩子们介绍腰鼓的打法,并进行示范;平时我们还结合VCD指导学生学打腰鼓,并组织学生观看VCD腰鼓表演。精彩的表演让孩子们感叹于小小腰鼓的魅力,并纷纷表示要学打腰鼓,连一些平时不太爱音乐的孩子都嚷着要参加。由于这是他们喜欢的事情,因此他们常常一打半个多小时都不觉的累,有时还说:“我才打了一会儿,再让我打一会儿吧。”

2、在挫折中,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原本在家中都是独生子女的“小太阳”,家长和教师总是尽可能的使他们少遇到困难,最好是不要遇到困难,这样一来,孩子一遇到困难就往往采取逃避、求救以及屈服的态度,常常手足无措,无法完成任务。因此我们应经常让孩子去进行一些较难的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打腰鼓是一项既苦又累又比较复杂的活动,包括节奏、手势、步法等要求,我们老师也常常会手脚失调。有些孩子试了几次,可连鼓棰都不会拿;还有些学生左手的动作总是掌握不好,以至于不能连贯起来打。何况背着腰鼓打了一段时间后,腰酸背疼,非常吃力。因此一些孩子都嚷嚷不愿再打了。对此情况,我们一面帮助一些学生寻找原因,总结经验,帮助他们逐步解决困难;另外,还以一些能力强的学生做为榜样,让他们介绍经验、示范表演。渐渐的,孩子们遇到困难不再叫老师了,他们会先去想一想,然后找找方法,或是几个孩子一起进行讨论,实在不行,再向老师求教。渐渐地,很多孩子都坚持下来的,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身体,强健了体魄,意志品质也更加坚韧。

3、在成功中,培养学生的成就意识。

实际上,腰鼓的作用远不仅仅停留在健身方面。腰鼓首先是一种集体活动,表演中的各种造型需要所有表演者共同参与、彼此合作,相互协调才能完成。因此,通过打腰鼓可以培养所有参与者的团队合作精神,进而学习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技能。而经过刻苦排练之后的舞台表演,又可以使一般没有登台表演机会的普通人作为集体的一分子充分的展示自己,分享那份属于自己的欢呼、鲜花与掌声,这可以极大的增强全体表演者自信心。反过来这种自信又会增加他们在前期排练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与信心,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在学打腰鼓的过程中,由于学生能力的差异,一部分学生已能熟练的掌握了打腰鼓的手势和基本鼓点,而另一部分学生只完成了右手的动作,这时,我们一面让那部分能力强的学生学打花样鼓点,同时让他们承担了教另一部分学生的责任。这样,使他们树立了一份责任感,既完成了任务,也得到了心理满足。

当孩子们学打腰鼓初具成效时,我们在“六一汇演”、“欢送哥哥姐姐、毕业典礼“等全校性的大活动中,为孩子精心编排了迎宾队列及腰鼓表演等节目,让他们为学校的伙伴们表演、为退休奶奶老师表演、为自己的爸爸妈妈们表演,当听到一阵阵掌声时,他们为自己的努力感到了骄傲。

腰鼓特色汇报材料 篇2

自2009年以来, 我校开展第二课堂, 初步成立了校腰鼓队, 充分挖掘艺术教育的潜力, 拓展艺术教育的空间和方式, 在实践活动中逐步构建了“挖掘民族文化资源, 加强学校特色教育”的办学模式, 着力探索腰鼓教学的新思路, 逐渐走出一条腰鼓文化的特色建设之路。

一、师生共同学习, 传承腰鼓文化

学校腰鼓队组建初期, 师资短缺一度成了制约发展腰鼓特色教育的“瓶颈”,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校领导立足学校实际, 决定采取边学习边教学的方案, 即先对学校中青年教师进行集训, 老师们在群艺馆外聘辅导老师吴老师的指导下集中接受了技能培训。开始训练时, 老师们的动作、姿态不标准, 有时手的动作学会了, 但脚的步伐又不协调, 但是大家并没有气馁, 主动向辅导老师或音乐老师请教。常常一练就是一两个小时, 谁也没有叫过一声苦, 有的老师干脆把腰鼓背回家练……经过一段时间的勤学苦练, 老师们不但把基础的鼓点都学会了, 还学会了花点、碎点、单点等各种击鼓花样, 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逐渐形成。

在对腰鼓教育品牌进行开发、打造的过程中, 全校师生及家长惊喜地发现:学打腰鼓, 可以练耐力, 提情绪, 张扬个性, 可以促成学生学会团结与学会合作;学打腰鼓, 听节奏, 练招式, 重身手, 讲秩序, 从心中长“知识”、练“思维”。这种融“树理想”、“长知识”、“炼身体”为一体的寓教于乐的民间技艺在学校师生心中生根、发芽……

二、创编校腰鼓操, 激发师生热情

腰鼓的打击动作形式多样, 方式繁多, 特别是那些动态的行进中的表演式腰鼓, 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 为了既锻炼学生的身心又不耽误学生的学习, 不让学生产生负担, 德育处又组织编排了一套结合音乐的小学生腰鼓操, 为了让小学生能够较快较容易地掌握本套腰鼓训练, 按照基本套路的动作名称顺序编排了本套腰鼓训练, 这样, 编排的《坝小腰鼓操》让学生既容易学又不容易忘记。通过“鼓韵励志”活动让全校师生感受腰鼓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鼓韵励志”的训练, 让全校师生熟练掌握腰鼓的动作和技巧;通过“鼓韵励志”腰鼓的表演, 激发师生的生活热情, 提高师生综合素养;通过“鼓韵励志”特色学校创建, 积淀学校文化底蕴, 逐步形成我校优秀的文化传统。

三、学科教学渗透, 腰鼓文化延伸

1.各学科教学渗透腰鼓文化, 让腰鼓文化拓展延伸。学校倡导每位教师对本学科中与鼓文化相关的内容进行收集与整理, 以年级为单位, 形成比较统一的方案。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 低年级可结合识字教学, 了解“鼓”形象的造字过程, 以及与鼓相关的字词;中年级可以了解“锣鼓喧天”、“一鼓作气”等成语, 了解相关习俗, 并积累有关鼓的诗歌、名篇;高年级同学通过研究性学习, 了解鼓的历史, 了解不同民族的鼓以及分类;在音乐课上安排适量腰鼓节奏训练;在美术课中尝试腰鼓作品创作……将腰鼓特色作为校本课程加以实施, 同德育、艺术等教育结合起来, 从而达到“鼓韵励志”的初衷。

2.阳光体育活动依托腰鼓形式, 让腰鼓成为健身项目。学校以“腰鼓”为大课间主打活动, 丰富了阳光体育活动的项目。形式多样, 生动活泼的班级腰鼓表演, 再加上五百人腰鼓齐奏, 不禁让人心潮澎湃、兴趣盎然, 在击鼓中愉悦了身心。因此, “腰鼓大课间”有了特别的“文化韵味”, 诠释了学校“鼓韵励志”的办学理念。

3.以课题研究提升腰鼓特色教育的品位。学校以课程为载体, 以课题为抓手, 积极成功申报了淮安市级课题《校园特色文化促进学生个性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 并结合学校的腰鼓特色教育, 开展系列研究。为学校腰鼓特色教育与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寻到了最佳契合点。

四、重视理论研究, 整合校本教材

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 老师均积累了很多资料, 德育处编写了一套通俗易懂、贴近教学、贴近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快乐腰鼓》, 本套腰鼓教材, 共分为三册包含低、中、高三个年级段, 真正实现腰鼓特色课程化、校本化。学校艺体组教师还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进行了丰富多彩的腰鼓校本教研, 让腰鼓教育的新理念根植于教师的脑海中, 并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五、走进社区展演, 拓展活动领域

学校以“人人参与, 让健康娱乐走进万家;常常参与, 让人们拥有健康身心;家家参与, 让社区充满欢乐”为总体目标, 与社区居委会积极联系, 如社区建党90周年的庆祝活动, 市孔子文化节的纪念活动等, 我们都克服困难坚持参加, 此外, 我们还走进运河广场, 通过表演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看, 给越来越多的市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时也无形中宣传了学校的特色文化。

2014特色汇报材料 篇3

绵山镇秦树小学特色校建设汇报材料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大力实施,学校网点布局调整的大力推进,小学生寄宿已成为农村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我校于2011年申报并顺利通过了“寄宿制特色管理”项目,并在同年9月在晋中市进行了交流;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电脑在人们生活中的日益普及,人们逐渐以键盘代替写字,尤其是智能拼音输入法的普及,提笔忘字已司空见惯,所以鉴于传承文化的重要维度,我校于2012年申报并顺利通过了“书法特色校”创建项目,师生每天书写一张钢笔字一直延续至今。“体育、艺术2+1项目”是教育部为了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我校本着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较好地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于2013年开展了争创“体育、艺术2+1项目”特色学校的工作,并顺利通过验收。可以这样说,三个项目基本涵盖了小学阶段对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培养目标。为了让这三个项目在我校更好的开花结果,我校从本学年开始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基础上,着力打造这三个项目,真正的让特色生辉,为学生的一人生添彩。

一、继续抓好“四自·三化·三度”寄宿制教育管理模式。

“四自”是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律、健康自强;“三化”是教育管理规范化、生活管理家庭化、活动管理特色化;进而达到“三度”即社会的认同程度、管理的科学程度、学生的乐学程度。

近几年虽然学校管理寄宿生的教师有所调整,但我们的管理宗旨没有变,培养目标没有变。始终坚持管理“三字经”: 一字“勤”,学校每天晚上有值日领导在学生宿舍值班,安排舍长协助管理,要求值日教师与管理员必须具备眼勤、嘴勤、脚勤的基本功,做到敢管理、能管理、勤管理、善管理;

二字“实”,学校与管理员、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定期组织寄宿生进行防火、防电、防食物中毒、防意外事故等安全教育;实行周一签到制和早晚点名制,规定寄宿生请假需经班主任、值日教师、管理员签字许可,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三字“细”,学生住宿按家庭住址、班级、爱好搭配划分进行人文管理,把宿舍墙面、地面、床铺整理、用品摆放等列入文明宿舍检查内容之中,并强调关注寄宿生的饮食、身体状况。

无论什么时候,走进我们的校园,你可以看到:起床铃一响,孩子们就自觉洗漱,整理床铺,打扫卫生;就餐时,学生有序地来到餐厅打饭;吃完饭后,又有序地来到洗碗池前将餐具洗净。节假日回到家,学生的自理能力让家长刮目相看:主动承担家务,生活小空间布置越来越别致。家长们都说:“我的孩子会做家务了,寄宿教育果真有效!”现在有好多本村的家长找到学校,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寄宿生活,但迫于制度的限制,我们只能说抱歉。

二、继续以“硬笔书法”教育为抓手,提升师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写字课是系统、集中、重点进行写字指导和训练的课。我们继续以写字课为龙头,以系统指导、教给方法、培养兴趣、推进训练为主旨,紧紧抓住“三个必须”改进写字教学。必须强化“两姿”习惯的培养,必须在指导方法上坚持四个结合:讲解与示范相结合,指导与练习相结合,练习与赏析、讲评相结合,一般要求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必须充分体现指导、训练的系统性、渐进性,逐步提高学生书写的质量。

针对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普遍不重视写字的实际。学校突出强调并落实“三个坚持”:坚持识字、写字有机结合,即教学生字时有机地进行写字指导。坚持指导写字和训练“两姿”(即坐姿和执笔姿势),培养习惯有机结合。

坚持提高写字技能技巧与审美教育、品性教养有机结合。即结合指导和评价、赏析,有机地激发审美情趣,陶冶审美情操;结合写字,引导学生在实实在在的写字练习中,培养专注、耐心和顽强的意志力,使品性得到实实在在的训练和提高。

学校在提高各科教师认识的同时,突出强调并落实了三点:一是各种写字教学必须结合教学的相关内容有机渗透写字教学,形成各学科齐抓共管的写字教学横系列;二是必须配合写字教学,加强“两姿”训练,培养良好习惯;三是每学期配合写字教学,在班上组织作业展览。各学科协调配合,使学生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良好习惯。而且,学校也对学生的各科作业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了解学生的书写情况,及时反馈整改,切实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并将检查结果纳入星级写字班的评比之中,有效地促进写字教学的不断深化。

“一笔一划写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写一手正确、规范、漂亮的汉字是一个中国人最起码的素质,中国有句古话“文如其人”,不仅仅说的是文章内容,还包括文字书写在内。这表明古人很重视汉字书写,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精粹,书写汉字就是连接中华古典文明的管道。练字也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在这里我给每一个学生提出要求:严格执行每天下午2:00至2:20的书写时间,认真书写,仔细练笔。班主任和书法老师要认真组织,悉心指导。负责领导要做好每周一次的展览和每月一次的评奖。相信每位老师和学生通过努力人人能写一手漂亮的汉字,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三、继续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推动学校体育和美育的改革与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程。

学校办学思路上对“体育、艺术2+1项目”工作继续强化。把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和“体育、艺术2+1项目”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规范办学,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发挥“主渠道”作用,要保证开齐开足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严禁挤占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

学校在时间上的保证。除落实课外活动和大课间活动以外,本学期我校将在星期五下午,集中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切实保证学生每天要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学校在师资上进一步的保证。采取分类推进,分包到人到班,教师全员参与。以特长教师为核心,带动一批有业余爱好的专长教师,全员参与,每个老师都选择一项活动,以促进“体育、艺术2+1项目”顺利开展。

“体艺2+1”的实施,能帮助学生锻炼健康的体魄,提高艺术素质,塑造完美的人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还将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体育、艺术活动,并致力于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特色化、多元化,满足全体学生个体发展与多样化的活动需求。在此基础上创建和发展学校的课外文体活动特色,打造学校“体艺2+1”品牌,推动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让每个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至少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使学生从小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并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各项工作井然有序,成绩斐然。2013年,我校整体工作考核在全市B类校中名列第二名,并荣获市教育局“三星级”特色校建设单位。成绩只能说明昨天的艰辛与辉煌,今天我们将继续迈着坚实的步伐,做好每一天、每一课、每一题、每一项活动,直至今后的每一天、每一件事。

让特色生辉 为人生添彩

特色校建设汇报材料

小学 特色汇报材料 篇4

—小学汇报材料

小学位于井陉县南部山区,校园占地30亩,建筑面积6360平方米。自2008年搭上 “提升明德小学教育质量”课题实验的幸福列车以来,在各级领导的精心指导下,我校干部教师全情投入,积极进行项目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发展平台,促进项目研究有效实施。

课题研究启动后,我校把课题研究作为学校重点工作开展,全力保障项目研究的顺利实施。

(一)组建研究团队,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研究伊始,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攀登英语教师和四至六年级数学教师共同参与的课题研究小组,并聘请县教育局副局长为组长,县教研室小学数学、英语两位教研员和部分县级骨干教师组成县级专家团队。课题小组每周召开一次项目研究例会,逐步对项目研究例会、理论学习、资料收集等制度化,使项目研究系统化、科学化。县级专家团队每月到校对项目研究进行实地指导。

(二)以专家指导为契机,提升实验教师业务能力。

2009年4月、2010年4月北师大专家组两次到我校对课题开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我们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并把自己工作中的困惑及时反映给指导老师,和他们商讨解决办法并不断改进。平时通过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方式与专家进行沟通,获取更多先进的教育信息,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

(三)注重培训提高,提高项目研究的有效性。

为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我校每年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特别是参加每一次明德项目培训,努力提高校长和每位教师的教科研水平。2008年12月在教育局领导的带领下,校长及骨干教师赴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了“提升明德小学教育教学质量项目赴北京观摩研讨会”,我校马军芳和吕维芳两位老师分别在北师大做了“樊登英语”研讨课和“小学数学分层评价”说课示范,受到与会专家教师的一致好评。2009年4月,我校被河北省教育厅授予“2008全人教育优等奖”荣誉称号。2009年8月,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杨念鲁到我校调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和学区研训一体化工作,杨副司长对我校在特色学校创建和研训一体化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2009年12月,在县教研室领导的带领下,校长及骨干教师赴安徽参加提升明德教育质量研讨会,再次聆听了北师大专家的精彩讲座,汲取了宝贵的经验。

二、扎实开展教学研究,推进实验工作的有效落实。

项目实施重在过程管理,为使“提升明德小学教育质量”课题研究取得很好的成果,项目小组从抓常规管理入手,对备课、组织教学、课后反思等许多方面进行认真规划,对研究中的每一个细节严格要求,对每一次展示交流活动认真筹备。

(一)以课堂教学为渠道,切实提高研究实效性。

项目小组要求每一位实验教师认真备课,精心组织,上好每一堂数学课和攀登英语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准确把握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孩子们共同学习、互相评价。项目负责人每周进行听课,课后及时进行说课、评课。在评课过程中,互相学习探讨,取长补短,使每一位教师在活动中都有收益,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二)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我们除了在每学期开学前组织实验教师培训外,更注重平时的教研活动。每次活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集体学习教师指南,集体备课;二是结合一周来的教学实际,针对某一个困惑、某一点成功之处进行讨论交流。实践证明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都为下周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起到关键作用。

2009年4月,通过县教研室樊主任与孙老师、我校数学课题成员的共同研讨,我们确立了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基本模式。即:创境设疑、读讲探究、交流归纳、分层精练、感悟延伸。2009年10月,我校的 “小学数学分层次教学模式的探讨”科研课题被确定为石家庄市市级科研课题,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此外,我们以数学和英语两们学科为突破口,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尝试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基本操作模式:创设情境,有效质疑——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互动双赢——反思回顾,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创新实践。

(三)加强多元化评价研究,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

多元化、系统化的评价体制是《数学分层测试卡》和《攀登英语》的特色,我们在实验过程中非常重视各个环节的评价,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作用。首先组织实验教师学习课堂教学的评价实施方案、评价程序,把握评价要点。通过听课评课,检查教师课堂上评价实施情况。其次,定期检查学生《分层测试卡》和学习记录的使用情况,对于不规范处进行指导。随着实验的不断推进,进行评价创新和实践,保持学生良好的兴趣。同时采取了多种奖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如:黑板上的“小组奖励栏”、墙上的“小组评价栏”、“小红花”、“小星星”……这些评价方式和竞争机制,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重视家校协同,全面促进项目实施有效研究

我们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使家长成为保证学生在校所学知识巩固与强化的推助器。每学期初,我们都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及时传递课题研究的教学理念,并就家长关心的课题实验目标、特点做全面直观的介绍,同时指导他们正确辅导孩子学习。同时,家长会上,我们还诚挚的请家长提出宝贵意见,使家长对课题实验的开展达到真正理解与支持。日常工作中,我们定期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让他们走进课堂,感受课题实验的成果和孩子们的成长。

(五)精心筹备展示活动,展示和推广课题研究的成果。

我们在扎实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非常注重研究成果的展示和推广。2009年9月,我们在全学区内推广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基本模式,使全区教师对 《数学分层测试卡》的教育理念有了初步认识。2010年6月,我们组织了“井陉县攀登英语教学研讨活动”,把攀登英语学习基本流程、组织与管理等传递给了全县的小学英语教师。2010年9月,我们承办了“石家庄市西部区县提升明德小学教育质量教学观摩活动”暨“石家庄市西部区县教育均衡发展协作体教学交流活动”,2011年4月,我们又组织了“井陉县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成果展示会”,全面展示了我校在数学分层教学研究中取得的成果。

三、构建校园文化,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生活。

三年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确立了“以人为本、活泼和谐、塑造个性”的办学理念,学校以《星级学校建设方案》、《中国爱生学校标准项目》为指导,坚持“全人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灵活且多元化的教育环境。

1、优化学校环境,为学生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首先,我们对教学楼前广场、教学区、操场、生活区栽植银杏、樱花、玉兰、法梧等名贵树种,努力构建精品生态校园。

其次,墙体文化是我们校园文化建设的主线,从大门口墙上的弟子规到教学楼的经典诵读楼道文化再到学生公寓的养成教育专栏,处处洋溢着传统文化气息。

开放的图书室与图书角,把更多的读书机会留给师生。学生不需要履行任何借阅手续就能读到各种各类喜欢的图书,学生在课间随机抽取图书便可翻阅,在偶然中获得意想不到的知识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行为习惯。2009年,我校图书馆被省市评估检查组授予“河北省一级图书馆”称号。

充满神秘的科技馆、夺彩的探究长廊更大程度激发了同学们对探究的兴趣。长廊把学生探究过程,师生互动,典型问题等等,从不同角度进行展示。把课上探究延伸至课外,使探究窗口得以最大化。2008年12月,市教育局装备处到我校进行了自主探究实验室验收工作,对我校在自主探究实验工作做出“盘架式管理”的尝试给予高度评价。2010年11月,我校代

表队在石家庄市中小学学生航空、车辆模型竞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

2、诵读经典,为学生成长奠基。

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确定读书书目(低年级以《三字经》《弟子规》为主,中高年级以《论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为主),扎实开展晨诵、午读、暮省的诵读工程,引领学生与经典同行,打造人生底色。各班级经常开展读一读、赛一赛、讲一讲等活动,学校每天坚持“一日经典”,还定期组织大型朗诵比赛、诵读节、读书月等经典系列活动,并且把《弟子规》融入特色课间操,让学生在实践中内化、践行经典。2009年2月19日,在全国明德小学年会上我校代表河北省所有明德小学表演了唯一的《经典诵读示范表演》节目,受到与会专家和领导的一致好评。2010年10月,我校选送的《咏鹅》作品在省会文明办、石家庄市教育局联合开展的石家庄市中小学生经典诵读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3、让每一个孩子唱响快乐、激情、缤纷的童谣

给孩子一座舞台,展示自我的舞台;给孩子一个空间,释放潜能的空间;给孩子一片沃土,滋养梦想与创造的种子……带着这样的信仰,我校在活动课程的建设上不断求索,师生用激情诠释着品质教育的理想。

在我校,孩子们尽情放飞自己的梦想。学校现在十几个兴趣小组,如手工、体育、舞蹈、书法、科技小制作、拉花、乒乓球、篮球等,在每周一至周至下午第三节课,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快乐活动。

我们把井陉拉花纳入校本课程,每周二、四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对学生进行训练和培训,现拥有一支40多人拉花表演队,真正实现拉花教育从娃娃抓起,后继有人。2009年我校被井陉县教育局授予“拉花训练基地”。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我校拉花队井陉县中小学拉花艺术展演中荣获二等奖。2009、2010年连续两年,我校乒乓球队在县乒乓球比赛中均取得佳绩,被县教育局确立为“乒乓球训练基地”。

“提升明德小学教育质量”课题研究实施三年来,我们用爱心和执着,倾心滋养着孩子们,岁月积淀美好,实践绽放丰硕。这样的追寻也让我们愈发坚信“全人教育”所铸造的奇迹,就如顾城的诗:总有那么一天,今天洒下的阳光将都变成绿叶,我走的这条路将抵达教育的宫殿。总有那么一天,这些孩子将成为新的阳光,而我今天的努力,将成为英雄的传奇。

特色教育汇报材料 篇5

所谓特色,是指一事物有别于其他事物最显著的地方,一般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精”。特色不是简单的标志性的东西,而是学校发展的积淀、办学的积累,最终形成学校的传统。而特色学校是学校发展中的某个阶段要走的路,是教育资源不是非常丰富阶段的产物,聚集部分资源,形成自我优势。就现在教育形式而言,教育评价多元化的发展为创建特色教育学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我校从实际出发,依托教师及学生实际,确定了自己的特色目标,使之成为我们自己的魅力和生命力之所在。

特色教育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思考学校的那些资源可以传承,学校有哪些有特长的教师等,努力实现资源与课程的整合,但最终的落脚点是学生,要尽量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必须有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教研中,我们学校的很多老师反映,现在的学校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管理更趋于家庭化,孩子很聪明,但是很多内在的素质却有待提高,比如活动的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肢体的协调能力,对于美得欣赏能力等,所以,在做了深入分析和研讨之后我们确定了:“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努力实践,养成习惯,内化为个体素质”,的特色主题。

一、明确一个目标

我校制定了特色教育的总目标,那就是:树立特色教育的观念,培养特色教育的兴趣,研究特色教育的规律,探索发展个性的门路,争创一流特色教育。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以制度立特色,学校制定了特色教育工作制度及安排,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导航,有严格的制度护航,从而保证了我校特色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师资培训,发挥教师特长

由于特色教育最终要落实在教师身上,要依靠教师来实施。从这一角度讲,特色教育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就我们这种小学校而言,要说教师人才济济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工作中我们改变思路,在加强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使之成为学校特色教育的生力军,比如我们学校年.轻教师苗富强字写得非常好,我们就结合小学校学生少的特点,有苗富强老师集中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和个人展示。从而使学生掌握书写的基本要求激发学生写好字的热情;孙碗红老师喜欢“舞文弄墨”,所以就由她来指导一些活动的文字工作,乔改老师朗读时表情丰富语气圆润;就由她来指导学生的表演和朗读,王艳丽老师喜欢弹唱说跳,文艺活动的主要指导老师就由他来担当........就这样,依托教师自身特点和小学校的特点,人尽其才,努力做好我校特色教育工作。

三、减负与特色教育相结合

说到搞特色教育,就有人会提到减负问题,学生会问会不会加重课业负担的减负,教师会问会不会加重工作负担,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在活动的安排上,尽力做到精,不图数量,重点考察活动的实施过程,努力是学生通过活动内化素质同时提高兴趣;在活动的实施上尽力做到细,从工作的安排到工作的检查都做好计划安排,考虑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重过程,重体验;在活动的总结上客观实际的找到问题,肯定成绩。所有工作不搞形式主义。

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了活动。

小学生好奇心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热情高但是耐力差等年龄特征限制了我们对于活动的选择,而且,活动的开展是一个复杂的合作的过程,他不是一节课或一小时就可以完成的,所以我们在活动的安排上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活动的选择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成绩是喜人的,但付出也是艰辛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相信来年的我们还会有更多的收获。

剪纸特色汇报材料范文 篇6

—— 大呈中心校小呈小学特色建设工作汇报

小呈小学创建于1947年,经历了80年的风雨历程。学校现有小学6个教学班级,幼儿园6个教学班,360名学生,教职工10名。近年来,学校确立了“让学生有幸福感,让教师有成就感,让群众有满意感”的办学理念,本着“校有品位、师有所长、生有所成、和美健康”的办学愿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走特色兴校之路,依托地方剪纸资源,以剪纸为抓手,把剪纸与地方特色资源有机结合,与课堂相结合,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与师生发展相结合,不断拓展剪纸外延。让孩子在剪纸中培智强能,体验快乐;让教师在剪纸中拓展自我,享受发展;向社会展示剪纸风采,赢得支持与关注。逐步形成剪纸艺术教育特色,打造学校品牌,提升办学品位,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基。

一、文化传承,特色定位

剪纸是富含寓意的艺术形式,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渗透着中华传统文化,使人在欣赏中陶冶性情。一张纸,一把剪刀,就可以缔造出各种古朴典雅、独具风韵的画面。剪纸文化在春城已有多年的传承,散发着浓郁的地方乡土气息。把剪纸作为学校的一项特色来发展,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1.剪纸是我国一种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奇葩,是最具群众性的、大众艺术形式之一,与民族民俗的关系密切。民俗中逢年过节或喜庆活动,人们都要在墙上和窗前贴上纸花,或大红“喜”、“福”等。小学生也都十分喜爱剪纸,加上剪纸工具简单,材料易找,为此剪纸成为学生们感兴趣的活动。剪纸艺术在春城民间流传久远,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2.剪纸是一项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学习剪纸不仅能锻炼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了解民俗风情、熟悉生活;提升学生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孩子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

3.学校自2009年开始开展了“剪纸兴趣小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形成了一定的剪纸氛围,剪纸活动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家长的认同。从学校的资源来看,我校目前有一个剪纸专职教师、两个专职美术教师,班主任参与培训实践都具有剪纸教学的能力。民间剪纸艺人石见松老人每学期来学校指导教师开展

剪纸教学,有专家帮扶。

二、提升内涵,发展素质

(一)科研先导,课程育人。1.以课题为推动,以师资作保障。

经过前期的调研,2003年,我校申报了镇江市级课题《以剪纸为突破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进行专题研究,并获得了镇江市第三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这学期,我们以校级课题《传承民间剪纸艺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智慧的实践研究》为先导,继续深入探索,并向省级申报。

今年三月,学校组织部分相关人员赴扬州江都区塘头中心小学参观学习,并拜访了中国工工艺美术家、江苏省民间文艺家李烈烽大师,通过参观学习,开阔了教师视野,也激发了教师的剪纸兴趣。我们现在与塘头中心小学结成剪纸共建单位,不仅在操作层面,作品交流层面,还在理论研究层面进行有益探索,让老师与学生了解不同的剪纸风格与技法技巧,以达到开阔眼界,提高技法、丰富作品内涵之目的。

2.联系实际,编写校本教材。

为了让学生接受科学系统的训练,2009年我们通过发动学生广泛搜集民间浅易的剪纸素材,组织教师上网了解剪纸的历史与文化,领略剪纸的不同风格,丰富校本教材的内涵,编写了校本教材《剪纸》。并获得了镇江市课程开发三等奖。这学期,我们对校本教材进行了重新修改、编订,将剪纸特色与地方资源和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分为技能篇、家乡篇和校园篇,内容上、形式上都比原教材更丰富、更贴近学生生活。

3.立足课堂,加强学科整合。

自2009年春季开始,学校在1—6年级校本课程中开设了剪纸课,每周中午兴趣小组活动1节,学生参与率达到100%。学校还成立了剪纸兴趣小组,很多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特长,一大批学生先后被评为“剪纸小能手”。剪纸专职教师、美术教师、班主任人人参与,另一方面,语文、数学、科学、英语、品社等学科教学也经常利用学校的剪纸艺术作品资源,进行巧妙的知识嫁接和渗透。

(二)注重宣传,活动育人。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剪纸活动,对不断巩固提高学生的剪纸兴趣和水平及全面素质的提高是行之有效的。我们通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社会活动、举办展览等促进学校特色的发展。

国庆60周年这际学校成功举办了“老区孩子千人剪纸庆国庆”活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新闻袋袋库》栏目、江苏电视台公共频道、镇江电视台《教育在线》栏目、句容电视台《句容新闻》栏目及省市级报刊、网站先后对活动予以报道。

2009年底,省教育厅胡金波厅长来校视察,对剪纸特色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省区域教育现代化检查组也绕有兴趣地走进了学生剪纸课堂,去年下半年,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先生来我校莅临指导,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2010年,国家级刊物《人民教育》也宣传了我校剪纸特色教育。2011年春节前夕,我校组织开展了“敬老送福”活动,把尊老、敬老、爱老、助老这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传统美德传承。2011年,学校成功举办了“党旗在我心中,巧手剪出精彩”喜迎建党90周年剪纸庆祝活动。全面展示学校近几年剪纸特色建设的成果,展示了师生的风采。

去年,句容创建江苏省文明城市,我校师生还参加了现场剪纸表演活动。9月26日,江苏教育电视台对我校剪纸特色还作了专项报道。

(三)彰显特色,环境育人。

环境建设不仅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尺,而且也是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我校十分重视通过美化校园环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学校让剪纸艺术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得到呈现,把剪纸活动同少先队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着力营造校园人文艺术文化氛围。不仅在常规的宣传阵地,如橱窗、走廊、队角、学习园地、等处布置学生剪纸作品,开辟专栏介绍剪纸有关的知识。校广播站开设专栏,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优秀作品,为孩子提供了容易实现梦想的成长动力。

三、探索追寻,成效初显

1.开发了学生潜质,培养了审美情趣,并有效迁移至学习和生活中。几年的剪纸教学实践,锻炼了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养成学生的专心、细心、耐心等良好习惯和品质,学生在剪纸欣赏与创作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情

趣和审美能力,并迁移至学习和生活中。

2.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剪纸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知识的创造。由于教学强调学生的实践性、主体性、创造性,他们突破传统习惯“看画”、“临画”,多方位、多角度的创作,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创新性和个性。

3.促进了教师专业的成长。教师不断反思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自我批评、自我激励、自我改进,保证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运行。教师论文《以剪纸艺术为突破口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获江苏省第九届蓝天杯二等奖。钱锦香老师的剪纸作品在2010年首届民间艺术新人大赛中获展示类银奖。剪纸作品《清莲》刊登于《江苏省反腐倡廉美术作品集》。有一批优秀的师生作品呈现。

四、不断前行、展望未来

通过几年来全体师生的探索,我们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作为民间艺术瑰宝之一的剪纸,其设计之精妙、剪刻之精致、装裱之完美,可以说是奥妙无穷,为剪纸特色做大做强,拟在以下几方面做些努力:

1.总结经验,扬长避短。

我们通过召开领导班子会,教师座谈会以及学生、家长座谈会回顾近几年在特色建设上所做工作的成功之处与存在问题,然后组织学校领导与骨干教师并邀请剪纸大师与特色建设成功人士参加专题研究如何将剪纸特色向纵深发展,并拿出提高训练方案,对于共同认可的做法我们将继续发扬光大,对于需要改进的方面,我们将面对现实予以调整。

2.面对现状,分层推进。

思考原先做法,我们需要在下列几方面加以改进:

(1)明确人员分工,落实工作职责。校长作为特色建设责任人,全面负责此项工作,做到制度健全,人员落实、管理到位,资金有保障,教导处负责方案的具体实施,组织安排相关活动,及时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做到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班主任是班级特色建设的责任人,重点在全员普及上下功夫,重在辅导学生的剪纸技艺,在图案设计,构图创新,技法改进上下功夫,使学生有一技之长,则时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2)发现新苗,培养骨干。

老师要善于发现美术功底扎实,创新思维活跃,剪刻功夫扎实的学生作为剪纸骨干来培养,指导他们阅读相关书籍,多角度研究他人的剪纸作品,组织优秀选手现场比赛,促进剪纸能手的应运而生,鼓励他们将自己的精美作品向有关报刊杂志投稿。

3.依托名师,打造精品。

剪纸大师是学校创建剪纸特色的引路人与技术后盾,他能激发师生的创作积极性,促进剪纸作品品味的大幅提升。我校继续保持与石见松老师、扬州剪纸传人李烈烽等人的联系,每年邀请专家来讲学与现场指导,同时争取通过网络与有关剪纸名人联系,让他们的作品成为师生效仿的楷模,使更多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剪纸精品出现于校园,见之于报端,让学校的剪纸艺术之花越开越艳。

特色校创建汇报材料 篇7

鲍店镇第一寄宿制小学

我校创建特色学校。充分利用学校每一块场地,调动每一位学生,以“全员参与,形成技能,快乐成长”为思路,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让校园充满智慧与生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现将特色校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活动时间

每周一至周五下午二节课后。

二、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与目标

内容共分四大类12个小项:

1、“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艺术类,要求做到有内容、有方法、有目标、有效果。培养学生的爱美情操,提高其艺术素质。

2、“羽毛球、乒乓球、跳皮、跳绳、踢毽球、呼啦圈、炫舞球、丢沙包、投物入篮”等体育活动类要求做到活泼、丰富、有序、有趣。掌握简单的体育技能,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展。

3、健美操的开展,要求做到活、齐、神、美。放松学生的身心,使学生能更有激情地投入到学生之中。

4、“棋类”项目要求做到“懂” —“通”—“能”。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善于动手的能力。

我们的宗旨是“多”而不滥、“动”而不乱、“发”而不限、“续”而不断。“多”而不滥:“多”,就是力求活动内容丰富,但是一切从学校实际出发,做到不模仿、不照搬、不作秀、不图红火。

“动”而不乱:每项活动都要让学生动起来,但要做到有组织、有制度、有指导、有交流、有评价。

“发”而不限:“发”就是尽情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做到不禁锢、不限制、让学生们敢于冒尖、敢于创新。

“续”而不断:“续”就是连续、就是坚持、不或冷或热,不断断续,因为“特色”必须以坚持不懈为保证。

我们就是要从了解学生特长着眼,从培养特长入手,以主动发展为要,走特色办学之路。

追求教育的本真,着眼学生的全面成长是我们一寄人追求的目标。

三、激励机制

1、辅导教师要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根据活动特点,可以以不同的形式进行考察)

2、每项活动都要有以比赛的形式开展,都要有学生的精典作品,学校领导每天对老师们的活动情况进行检查。

3、学期末,学校将组织评委对各辅导老师开展的活动情况进行考核,通过开展兴趣运动会及艺术大赛的形式来激励学生。

体育特色学校汇报材料 篇8

我校乒乓球体育特色项目,已2年有余,在这2年多的时间里,我们一直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为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实现“以德育教育为首,以体育教育为特色,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的特色目标开展工作。

一、引导全体师生树立先进的体育理念。

1、把“健康第一”的理念融入到教学管理中去。

“健康第一”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也是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的指导思想。我们创办体育学校的目的就是要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与社会适应能力。申报创建体育特色学校以后,我们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宣读了“方案”,使教职工认识到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的意义。德育处布置各班级召开了《关爱生命,健康第一》的主题班会。使全校师生认识到: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更加有利于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推动学校课程改革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培养学生有利于社会的适应能力培养。

2、把“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理念融入到师生的各项体育活动之中。学校操场东西两侧的墙壁上我校教师自己动手画的各种体育运动图案,并在西面的墙壁上写上了醒目的“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温馨提示语,打造了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师生积极参加大课间活动,校园艺术节精彩纷呈,体育运动会学生争先恐后报名并取得优异成绩,这都是“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理念在师生中的行为体现。

二、抓好体育艺术教学常规工作,提高教师素质为创建体育艺术特色学校奠定基础。

在创建乒乓球体育艺术特色学校的工程中,我们从没有忽略体育常规管理和提高教师素质,这是创建体育艺术特色学校不可动摇之基石。学校从建立常规管理机制入手,学校教导处定期对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检查。从音、体、美教师的备、上、研、训等方面对教师的教学常规进行了规范。其中主要对音体美教学的课前常规、课中常规以及课后常规作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使体育教学常规工作在学校得到较好地落实。

我校音体美教师兼具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他们凭着对教育的满腔热情,对学生满腔的爱,能因地制宜,长期锲而不舍地训练学生。教师的专业能力都比较强,蔡志龙体育组组长,认真负责各项体育工作,平时紧抓训练,张永平体育教师,有多年的执教经验。他们都具有多年的篮球,健身操,乒乓球训练经验,魏长胜老师,有多年乒乓球训练经验,并为学校获得过多次体育比赛奖牌,杨成祥体育教师,多年的执教经验,刘永生体育教师,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吃苦耐劳,为创办体育特色学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创新体育校本课程,校本教研是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的生命线。

1、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发展是一个长期教育实践的过程,是需要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在长期的教育管理和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的过程。我们学校制定了《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并把体育校本课程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任课教师进行大量创造性劳动,以丰富的实践为基础,围绕着体育课外活动开展了篮球技能训练指导、乒乓球指导与实践。课时安排:乒乓球每学期每周6课时。

通过领导听评活动和教导处的检查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课外活动的内容。比如:我们学校自编的课间操《文明礼仪操》中就有健身操的元素。教师在体育课结束时组织学生做放松动作,也融入健身操的成份。

2、开展有体育特色的教研活动,为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注入活力。

我们学校每学期都开展一次教学基本功大赛,每一次都有一个主题,而且教学形式也不同,每搞一次教学基本功大赛从组织计划到总结都要用两个月的时间,几乎占了整个学期教学时数的一半。我们从不搞闭门教研,都是以说课、听课、评课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我们今年搞的是多媒体与学科整合教学基本功大赛,体育组的教师虽然不能像其他学科教师那样充份利用各种媒体手段,但是他们还是想办法借助于各种多媒体手段展示自己的教学风采,比如他们在说课时利用多媒体手段给教师说课。在课堂上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利用录音机为学生播放一些适合于学生体育运动的乐趣,调节课堂气氛。在课堂上学生分组活动时,其他教师可以帮助指导,然后坐下来进行认真总结。我们认为好的教研活动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不仅在教学常规管理中重视,就是在创建特色学校中也放在重要位置上。

四、打造学校体育特色品牌,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1、丰富多彩的大课间。

每个学期,我们学校都将大课间活动纳入学校的常规教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全校师生真正将“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刻地贯彻在学校日常的体育工作中。同学们在大课间活动里乒乓球、跳绳、绕人跑、丢手绢游戏、踢毽子、跳皮筋等在老师的组织参与下,有序、有趣、充实地进行活动,欢声笑语充满了校园。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既锻炼了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意识,融洽了师生关系,已成为学生们强身健体的多彩舞台,身心放松的快乐驿站。

2、课间操动作整齐优美,形式活泼。

我们学校的课间操,在全体体育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从集合站队,到做操每一个拍节,以及做操结束后的队形编排都经过了体育组教师的精心编排,特别是做操结束后的队形编排更是独具特色。通过课间操使学生既体会到力的象征,又体会到美的享受。

3、校园体育艺术节精彩纷呈,展示了全校师生的精神风貌。

2017年11月份我们学校开展了校园体育才艺展示活动中,三至六年级的拔河比赛,一、二年级的50米接力比赛,文明礼仪操表演形成了体育活动中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运动会上师生以奥运健儿为榜样,努力拼搏、你追我赶,体现了和谐、团结、拼搏、向上的主题。

我校群众性的体育活动一直在北片区名列前茅,2010年获得全市武术操比赛第二名,2011年,我校在无操场训练的情况下获得乒乓球比赛第三名,2016年我校学生在市运会获得50米第三名、跳远第六名、2017年我校学生也在市运会获得良好成绩等

五、当前学校发展思路

1、打造特色品牌学校,大力发展乒乓球,要求每人会乒乓球基础知识,了解乒乓球,会打乒乓球。

2、发展“体育艺术2+1”全面提升学生体育艺术能力,开展校外二课堂

六、学校需求

1、急需专业体育课堂教学经验指导工作、多参加体育课堂培训及指导

2、校内缺少体育场地(足球场)、体育器械等

上一篇:音乐类知识题库下一篇: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