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校本研修活动方案

2024-09-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师校本研修活动方案

小学语文教师校本研修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主题:

“关注课堂学习常规,细化指导措施,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活动背景:

延续“关注学生课堂学习常规,细化教师教学指导措施,提高教学有效性”这一校本研修主题,上学期我组重在关注“学生课堂学习常规”的养成,本学期我们将组织教师对“有效落实学生课堂学习常规相应的教师细化指导措施”这一重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而使一学年的研修更完整、更有效。

三、活动内容

一、二年级侧重关注学生“听、读”学习常规相应的教师教学指导细则;三、四年级侧重关注学生“说、写”学习常规相应的教师教学指导细则;五、六年级侧重关注学生“思、写”学习常规相应的教学指导细则。本学年,无论是课堂教学、听课评课,亦或案例撰写、,我们都应密切关注所在学段小主题相关学习常规相对应的`教师教学指导细则,进行有针对性、有重点的提炼和落实,同时上牵下联,学习其他学段的学习常规相对应的教师教学指导细则,相互交流,不断总结,纵向提升,提高教学有效性。

四、预设目标

本学期校本研修共分三个阶段:学习思辨(二)——实践研讨(三)——总结提升,为此设定三个分目标: 1.通过大组集习《浙江省义务教学管理指南》、《语文学科教学常规》、《小学语文教学建议30条》,小组分散重温《语文课程标准》及各小组搜集的相关学习材料”等活动多形式开展学习思辨活动,继续关注学生课堂学习常规,思考教师相应的教学指导措施,完成《奉化市实验小学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常规相应教学指导措施》(讨论稿)。

2.借助学校开展的常规课堂检查、青蓝工程学员学艺课、市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研讨及与“江口、方桥、萧王庙、大堰”等协作教研组的校际联谊等活动,充分运用课堂观察表,通过跟帖、集中评课等方式扎实地开展实践研讨活动,落实教师相应的教学指导措施,完成《奉化市实验小学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常规相应教学指导措施》(修订稿)。

小学语文教师校本研修活动方案 篇2

先当学生, 就是要学会专业化学习, 教师专业化学习的基本方式是校本学习 (研修) 。近几年, 学校尝试以教育叙事交流与教师读书分享活动为路径, 走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成长之路, 改变了教师的学习方式, 进而也改变了成长方式、教学方式,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一、专业化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途径

学校对教师的培养目标是打造敬业型、活力型、研究型、骨干型、专家型教师团队。要想实现这一目标, 首要途径就是让老师们学会专业化学习。一是充分发挥市级学科带头人、各级骨干教师、课改专家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让他们带头上研修课、给老师们做专业发展的培训讲座、担任读书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或核心发言人, 带头读好书, 以带动全校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二是丰富研修组的职能, 把过去教研组单纯的教育教学研究延伸成为提升教师素养、提高教育质量的组级活动。组员的读书成效如何, 成为衡量研修质量的重要依据。三是改进原来教研、培训的分离状态, 确保读书时间。学校要求各研修组每周开展一次集中研修活动, 或听课、评课, 或读书交流, 或上网查找教育教学资料。为了便于落实, 学校将研修组的活动上了课表, 并规定节次, 计入工作量。四是创造性地进行集体研备, 上传电子教案, 形成教学资源库。这种大胆改革, 目的是有效地利用教育教学资源, 把教师从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让教师把精力用到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思考教育教学问题、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上来。

经过不断努力, 教师素养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从老师们所写的文章就可以看出来, 一是质量高, 好多老师都能写一篇优美的教育散文和教育叙事;二是数量多, 我校三十来位教师, 文章已编成了几十本专集。

二、教育叙事———草根经验的智慧提升

教育叙事就是“讲教育故事”。它要求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在教室或其他场所发生的教育问题, 然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过程“叙述”出来。教育叙事特别适合于教师。因为教师的教育活动是平凡的, 同时也是丰富多彩的, 而这些点滴的细节构成了教师充实的职业生涯, 但这些“点滴”并不会自然成为学习资源, 只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才是教师的自我财富。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 而不对其作深入的思考, 那么即使有几十年的教育教学经验, 也许只会是一年工作的几十次重复。作为管理者, 要引导教师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 并提供平台让他们把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真切体验记录下来, 把反思成果呈现出来。于是, 便产生了“爱, 令他自信;关爱从细节开始;我被学生投诉了;小天才变形记;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花开很美, 等待花开更美”等优秀叙事性案例, 这些案例都是教师不断完善、变革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叙述与反思。尤其是一篇名为《蝴蝶》的教育叙事性案例, 让人看到了教师用心育人的生动情景, 更让人在倾听或品读中自觉反思自我行为。让我们一起欣赏这篇美文吧:

蝴蝶轻扇彩翼, 翩然起舞, 轻盈地徜徉于花间, 成为春天里一道迷人的风景线。可是, 大家眼里的胡蝶却一点也不美丽:个头矮矮的, 身材胖胖的, 做事拖拖拉拉的;成绩不算好, 书写潦草, 有时还不交作业。教了她半年多语文课, 这不起眼的小女孩在我心中还真没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直到有一天, 一篇日记让我对她刮目相看……

那天空堂, 我一如既往地批改学生的日记, 改到胡蝶的日记时, 只见她写了家里有三朵玫瑰, 她把三朵玫瑰全带到学校来, 插在她们小组的花钵里了。写得依旧是那么短小, 那么平淡, 在我心里依旧没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后来, 我又看到一篇关于三朵玫瑰花的日记, 那是和胡蝶一个组的刘怡璐写的, 她在日记中写到, 早上, 胡蝶带了三支玫瑰花, 插在她们小组的花钵里, 同学们都非常喜欢, 几个男同学围在窗台前赏花, 闻香。可是当大家知道这花是胡蝶带来的后, 却一哄而散, 教室里的胡蝶也由高兴变得落寞。落寞的眼神刺痛了刘怡璐, 她把这事记在了日记里, 记下了她的不平, 记下了她的不解。落寞的眼神也刺痛了我, 原来, 胡蝶把三朵玫瑰花带到学校来是要和大家分享的, 她不计较过去大家对她的态度, 她只想让同学和她一起分享美, 多淳朴的孩子啊!于是, 我在班上念了刘怡璐的日记, 我想让大家知道, 我们班有这么愿意分享的同学。

之后, 我开始留意这个不起眼的小女孩了, 她还是那样不急不缓, 有时手里拿着书本或作业, 有时是一幅未完成的十字绣;在小组学习时我发现她也爱发言, 神态是那么平和;日记还是写得不长, 但书写明显是认真了, 日记质量比过去高了。直到上周的某节语文课, 她上台展示, 没想到她竟然是她们组的中心发言人。我心中着实为她捏了把汗:怕她怯场———语文课上, 她可从来都没主持过展示啊!可没让我想到的是, 她依然是那么不急不缓, 依旧是那么平和, 落落大方, 整个过程干净利落。她的表现也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 她还是一如既往地面带微笑, 可是我看得出来, 她很开心。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 她在日记里为小女孩写了一首小诗, 小诗里流露出她对小女孩的同情, 表达了对小女孩的关爱。在展示评价补充质疑时, 我看到了她想举却没有举起的小手, 我想, 还是不太自信吧。于是, 我让她展示了她写的小诗, 她还是那么不急不缓地, 却读得感情充沛。她又一次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

从同学们的掌声中, 我看到了同学们对胡蝶的认同, 我看到了胡蝶的努力, 我相信, 总有一天, 胡蝶也会轻扇彩翼, 翩然起舞, 如蝴蝶般轻盈地徜徉于花间, 成为春天里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真实的案例存于我们的课堂内外、师生之间, 深刻的反思源于我们对教育的热爱、对生本的关注。案例促使我们反思, 反思又优化我们的教育教学。这就是教育叙事, 一种能打动人心的校本研修模式。老师们在育人的同时修己, 在成事中成人, 在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同时焕发自己的生命活力, 真切地享受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欢乐, 从而让教师能感受到职业的责任感、成就感和幸福感。这无不归功于教育叙事研究。2005年, 学校的教育叙事经验在吉林省召开的全国项目会上进行了交流。十多年过去了, 我们的教育叙事研修依旧充满活力, 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老师, 惠利了上千的学生, 也成就了我们的学校。十年, 如果按一学期一次交流, 一次30篇文章, 一篇文章1500字计算, 我们在十年里原创了600多篇教育故事, 高达90万的文字真情流淌。花小教师享受着教育叙事, 也成就于教育叙事, 10年里, 教师在国家省市县各级发表文章300余篇, 各级获奖文章400多篇。

三、教师读书交流———名家智慧的精神反刍

春日的一个下午, 学生离校, 校园里顿时安静下来, 学校大会议室里却弥漫着浓浓的书香气息, 老师们正手捧教育名著专心阅读。

54岁的曾平老师是一个典型的慈母型教师, 她在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著作之后, 用优美的文笔写了一篇《为了梦中的那支桃花》。在文章中, 她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古时候欧洲的一位国王, 把自己从阿尔卑斯山采下来的一支桃花作为最高奖赏献给了自己的老师。最后, 曾老师深情地写到:“李老师的书很值得一读, 我会认真地去读, 去用心倾听花开的声音, 我相信我梦中的那枝桃花不仅仅是一枝, 而是一束, 甚至是一片桃林。”其实, 曾老师在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 每一天都在聆听花开的声音, 是在与李镇西老师的对话中, 曾老师才有了自我价值的发现, 更让她一次次感受了做一名老师的喜悦。

舒晓珍老师这样“解读李镇西的人格魅力”:李镇西的最大魅力源于他有一颗不老的童心。他认为:教师应“做有童心的教育者”。正因为如此, 他能和学生一起去郊游, 捉迷藏, 堆雪人, 打雪仗, 他能够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和学生一起躺在雪地上, 用人体摆成“一班”的艺术字, 也正因为李镇西的童心使他与学生之间忽略了年龄的界限, 拉进了彼此距离, 走进了彼此的心灵, 因为童心, 使他所有的教育教学行为无不充满了浓浓的浪漫情怀。李镇西的魅力还源于他爱学生, 他认为“爱只能在爱中去培养”, “教育的过程的应该是充满人情味的过程。”他认为“爱心是教育的前提, 但不是教育的全部, 更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虽然, 我们也常口口声声爱学生, 但是, 有多少人真正做到这一点呢?有多少打着“爱”的旗号, 却在伤害学生的心灵的事例呢?又有多少教师像李镇西那样真正的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我很惭愧!

李毅老师读书的体验更深刻:读到《蓝天下的学校》、《我们到劳动的世界旅行》、《我们欣赏大自然的音乐》、《冬季活动和欢乐》这几个小故事时, 我分明看到了苏霍姆林斯基带着孩子们在蓝天下游戏, 在田野间奔跑, 在树林里倾听, 这里才是孩子们最为快乐的课堂, 我忽然觉得, 作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呀!再看看我自己, 每一节课几乎都是孩子们关在教室里, 让他们端端正正的坐好, 记下每一句我强调的话语, 同样我的学生们也学到了知识, 但他们并不快乐, 为什么我就不能和苏霍姆林斯基一样让孩子们快乐呢?因为我怕, 怕教室外的世界抢走了我的威严, 因为我懒, 懒得去精心的准备和策划, 因为我没有真正的去关心孩子们需要什么?想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学习?我一边为故事中的苏霍姆林斯基所打动, 也一面为自己汗颜。

另外, 教师还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确立了各自的学习“专题”。有的读了崔相录的《研究中学习》, 想到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有的读了卢梭的《爱弥尔》, 想到做一个受学生信赖, 令学生难忘的教师;有的读了黄全俞的《家庭教育在美国》, 想到“望子成人”比“望子成龙”更重要;有的读了李镇西的《走进心灵》, 想到了教师应该如何《向学生学习》……

读老师们的文章, 那一字字一句句, 带着教育大师们的思想精华, 充满了对教育事业的挚爱与真情;那一篇篇深刻的自我反思, 说出的是困惑, 道出的是不足, 在反思中, 老师的灵魂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升华;那一个个全新的教育理念, 是自身教育实践活动与教育大家理论的碰撞火花;那一个个鲜活的育人案例, 走近的是学生, 沟通的是心灵, 交流的是情感。

教师读书活动是我们学校一轮不落的太阳, 读书交流是全体教师一道独特的精神大餐。这是我校为打造“书香校园”而开展的活动之一。学校要求每个教师每学期读一本教育名著, 并联系实际完成不少于4篇读书心得, 每学期在学校进行一次分享。为促进读书活动的有序开展, 一是创设优雅的读书环境, 提供读书条件。学校建起了温馨怡人的教师书吧, 清雅舒适的阅读环境、各类图书、多样茶饮……让人觉得原来读书绝不再是悬梁刺股的悲壮, 同样有闲适愉悦的享受。二是营造宽松的读书氛围, 让教师养成边读书边反思的习惯, 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表达出来。三是搭建分享交流的平台———花小微讲堂。人人都可以走上台, 或分享自己的教育故事, 或畅谈自己的读书感悟。这个活动推出以后, 立即引起了老师们的兴趣, 有的几乎是一口气读完2万多字的著作。学校制作了“静待花开”读书文集将优秀读书心得展示出来, 学校网站收录教师优秀作品150余篇。读书交流, 让老师们在书海中畅游, 让书香在校园中弥漫。

四、书香校园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的推进器

开展教师读书活动, 营造书香校园, 给老师们带来的收获是丰硕的。其中之一就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心倍增, 对教育事业更加热爱, 真正把教育事业当成了自己终身的追求, 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行为。正如李春霞老师所写的:花坪小学是一个大花园, 其中有绚烂的木槿、娇艳的玫瑰、纯洁的百合、芬芳的腊梅, 也有朴素的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野花、倔强的连花都算不上的狗尾巴草, 他们都有开放的理由, 也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美丽。我愿作这花园的守望者, 用自己的爱去唤起学生的爱, 用自己的心去静静地等待每一朵花的精彩绽放!

由心灵的反思到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变, 是老师们最大的收获, 唐昌翠老师这样感悟道: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时, 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采取相应措施, 对于品德后进生, 特别是班主任, 也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 也许这积极因素对于很多人来讲不屑一顾, 但这却是他总体中的“闪光点”, 班主任就要善于发现, 捕捉这一“闪光点”, 尽管有时还蒙着一层淡淡的灰尘, 轻轻的拂去, 调动它, 利用它, 让其闪亮起来, 它将会成为学生克服自身消极因素的内部动力, 成功改变学生自身道德面貌的“星星之光”。真的, 教学是一门艺术, 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不断地追求。

教师在教育叙事研究中, 在与名家对话中, 在与同伴互助中跨越式的发展着、成长着。学校先后产生了一大批自己的名师:省级骨干教师1人, 市级学科带头人2名, 宜昌杰出校长1人, 县、镇级骨干教师 (班主任) 11人, 入选县级培训专家团队2人;80%的教师在各级上过公开课、示范课;100%的教师的论文能在各级发表或获奖。教师的发展促进着学校的发展, 学校近几年荣获各类集体奖励108项。

近几年, 学校接受了来自省内外多个兄弟单位的学习与观摩, 他们的共同感觉是处处能感受到教师成长的氛围!来自咸宁嘉鱼的老师们观摩了教师的教育叙事后, 由衷感叹:这样的研修方式让人震撼……;来校挂职干部肖远新主任在聆听我校读书交流后写到:“花坪小学是我梦中的花园, 是一个能听见花开的地方。走进花坪小学正好赶上教师读书活动。读老师们的文章, 如在春风的沐浴中欣赏一曲曲优雅的音乐, 让人情不自禁的陶醉, 让人不由自主的附和……”

农村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尝试 篇3

我校是一所全日制农村小学,由于师资条件、办学环境等原因,学校的教育发展一直滞后于城区学校,成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一块名副其实的“短板”,严重制约着区域内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学校新建后,针对学校实际情况提出了“以生机教育激发学习动力,以教育生机彰显生命活力”的办学理念,为此,我校十分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并在培训实践中,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模式,完善适合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机制。

1. 抓教研培训锻炼队伍。一是每月进行集中教研培训,举行以备课、上课、听课、说课、评课为模式的课改研讨活动,使教研活动系列化、专题化。二是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请省、市、区三级教研员到校听课、评课、座谈,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并深感困惑的问题,真正做到了对症下药,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起到了很好的帮扶作用。

2. 抓外出培训开阔视野。我们非常关注全国各地各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只要有机会,学校就会拿出专项资金,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放眼全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取其精华,拓展思路,为我所用。这些活动的组织,这些学习机会的获得,对于教师来说是最好的福利!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们的专业素养在稳步提升!

3. 抓远程培训专家引领。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越来越频繁地走进了教师的生活和工作,那么针对我校师资队伍现状,在培训中与时俱进,走进“国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等网络,与专家、名师零距离的接触、零库存的交流、零地位的探讨中不断成长,这种培训为教师提供了理想的学习环境、高质量的学习资源和优秀的导师,搭建了教师间广泛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使教师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培训资源。

4. 抓校际培训共同提高。为促进我校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们相邻四所村小结成“追梦联盟”,通过教师的“牧野祭酒”QQ论坛、教师博客平台、资源库建设、微课程等,为学校、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平台,达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目的。

5. 抓校本培训专业发展。一是扎实推进教师的基本功培训,加强教师粉笔字、简笔画、钢笔字以及朗读的基本功培训。

二是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以乡村少年宫为依托,充分挖掘本校教育资源;同时积极探索有针对性的分层次的教师培训途径,如青年教师的“雏鹰工程”、骨干教师的培训提高等。

三是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为使教师能及时了解课程改革新动态,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理论,学校订阅了十多类报刊杂志,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坚持阅读、吸收,每学期初进行交流,畅谈自己的点滴感悟、体验与思想火花,实践中的个案剖析与思考,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位“学习型教师”。

6. 抓信息培训更新手段。新建学校后,硬件设施发展很快,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明显跟不上教育发展的步伐,为此,我校每月定时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让广大教师能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实用基本操作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教育教学信息处理;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为教育教学及教学管理服务,从而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校本研修活动方案 篇4

我“做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是许多老师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的目标。自踏入教育这个岗位以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教育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当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来要求自己,以《教师法》和《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个人研修指导方针,以“求真、求实、求效”为个人研修理念,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制定工作研修计划:

二、研修要求

1、提高自身政治和职业道德素养。敬业爱岗,任劳任怨,淡泊名利,不求索取,把自身修养作为第一研修内容,从小事做起不断进取,超越自我。

2、加强专业理论学习。通过参加集体学习及自学等方式认真学习新理念,学习数学学科新知识,及时把握教学课改的前沿信息,并努力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

3、立足常规教学。潜心钻研本学段教材,以上好每一节课为前提,不断总结和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逐步突显出个人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4、注重理论总结。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案例和论文,将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感悟记录下来。

三、研修内容

按照个人工作特点,制订一年的发展研修计划。在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升,把研修、工作、发展同步推进。

1、研读课标。研读《数学课程标准》,交流课标研读体会,以便准确把握各学段目标要求。

2、钻研教材。钻研本学段教材,整理归类,总结出本学段内容的共同特点,找出难点并进行交流探讨,以便全面把握小学数学教材。

3、数学专业理论学习和教材教法学习。研读数学专业高级教材及教材教法,提高自身专业文化素质和教育教学理论,拓宽自己知识视野,丰富自己各方面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校本研修活动方案 篇5

教师校本研修工作是培养研究型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依据《洛南县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意见》精神,遵循教师成长和培养的规律,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更新教师观念、改善教师的教育行为为直接目标,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目的,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学校教育和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从本校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积极实施“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促进教师自主成长,学校内涵发展。

二、目标任务

1、浓厚校本研修氛围,促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在研究状态中工作,逐步提高其实际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智慧,促进教师向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方式转变,提升内涵发展的活力。

2、建设开放、探究、合作的教学研究文化,塑造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学习型、研究性学校文化,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

3、立足校情,建立学校教师校本研修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强化管理与指导。有效整合区域教师教育资源,提高教师教育的效率、效益与效能,有效促进我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4、有效解决在新课程改革,特别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

5、加强学校教研网络、研修骨干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校本研修工作水平。

三、研修原则

1、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统一要求与发展个性相结合的原则。

3、远期目标与客观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4、校内资源利用与校外资源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四、研修内容

1、学科专业知识。主要包括新课标解读、学科教材分析、试题分析、学科发展前沿、学科方法、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内容。

2、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知识。主要包括教育理论(教育史、学习论、课程论等),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心理学、教育评价学等内容。

3、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理问题的智慧和经验。主要包括师生沟通技能、课堂管理策略、教学设计、听课评课等内容。

4、师德修养和学识。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自我知识、职业发展规划等内容。

5、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方法论等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教育科研方法、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等内容。

五、研修方式

1、网络学习——促观念更新。

网上学习培训,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鼓励网上学习培训,开发丰富的网上资源,开阔教师视野和思路。

2、集体备课——促教学反思。

积极探索备课制度改革,试行集体备课制,总体思路是“提前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即教师提前一周备课,然后教研组集体评议,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自身教学实际进行个性化修改,课后撰写教学反思,反思要把课堂中的闪光点和失败处、学生的错例等都记录下来。这样既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做到资源共享,同时又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备课实效。

3、专家引领——促骨干成长。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灵活培训形式,全力提高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每学年组织一次教师外出参观考察活动,吸取教学智慧,获得灵感,解决我校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邀请专家来校讲学、调研,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研究会议、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水平。

4、课堂展示——促个体提高。在时间和空间上保证日常教研活动正常开展,每周三下午最后一节课定为教研活动日,以“同课异构”的形式组织全校教师进行听课、评课。

5、课题研究——促教研成效。

在校本教研中,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让教师结合自身的特点和现有的水平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式,将课题实验与校本教研紧密结合;将课题同课程改革紧密结合;将课题同信息技术相结合,及时作出分析和反思,使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6、主题论坛——促共同提高。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研与科研的共同发展,学校为每一位教师提供思想交流的平台,举办以各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主要对象的课题答辩会、课题推广活动等。

六、落实措施

(一)成立领导机构

巡检镇高山河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对校本研修工作的组织领导,督促检查指导。

长:杜锋

副组长:张乐

员:曹军

付卫斌

陈志勇

刘敏霞

(二)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校本研修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教导处要建立和完善教师读书制度、定期交流制度、研修活动制度、骨干教师指导制度、成果交流展示制度、定期考核制度、研修评比制度等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总务处要保证校本研修的物质和经费投入,保证校本研修必要的设备设施,保证研修工作正常运转。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重点学习教育理论以及上级有关文件,领会其精神实质,明确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具体要求,使各位教师弄清新课程标准内容,理解学科教学的性质、地位、理念及目标,正确把握学科教育的特点,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学科课程。每位专任教师除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和学校的集中学习外,个人有学习、研修、提高计划。在教师中开展读书活动,每学期至少细致读一本教育教学书籍。更新教师的知识观、课程观、教师观,全面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通过校本研修,使教师把学习理解为一种现代生存状态,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2.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制定周密的业务学习计划,每周三下午的业务学习以“统一主题,集中与分组学习为主,测评为辅”为原则,确保学习有计划、有内容、有讨论、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有实效、有检查。要做到:(1)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2)学习与交流心得相结合;(3)自己学习与讲座指导相结合。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有摘记,又要写下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学校定期检查,并在学期末进行评比。

3.营造良好的研修氛围。把校本研修与教育教学、教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出发,通过培训解决学校和教师的具体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1)教研和集体备课活动常抓不懈。经研究决定每周一下午定为集体备课时间,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才智,研究教学内容、学生及教学方法。通过活动切切实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学校围绕新课程的深入实施,以教研组组织主题性的反思教学实践活动,引领教师用新的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成长,反思自己的发展。及时记录自己的反思所得。精彩的一刻、难免的失误、新颖的设想,并从中捕捉典型,撰写案例、设计反思、论文等,指导教学实践。反思每学期不少于5篇。(3)充分发挥学校电子备课室作用,有疑难可以上网与全国各地的同行进行交流,思路更宽了,问题也更容易解决了。

4.加强教师培训工作。为使全体教师尽快适应教改的要求,学校配合市、县的教师培训计划,组织和安排好教师的培训工作,确保培训工作做到“五定”,即定时间,定人员,定地点,定任务,定内容。学校继续组织教师参加现代教学技能的培训,以提高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技能水平的提高。为促进教师的进步,努力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要求学科教师互相听评课,形成大家都深入课堂研究教学的良好氛围。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结合听课的收获和自己的感想,写出学习汇报材料,上好汇报课,带领教师吸纳教育新理念、新方法,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达到“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益。

5.开展网络研修活动。充分利用网络直播系统,发挥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等教育资源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提高研修质量,组织教师开展网络阅读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建立博客撰写网络日志;组织教师围绕典型课例开展网上议课活动,帮助教师诊断课堂、研究课堂、改进课堂,丰富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知识;组织教师开展网络论坛活动,围绕实践提出主题,运用网络对话交流平台展开探讨和交流。

6.大力培养中青年教师。对中年教师提要求,压担子,同时又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展示才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带动更多的教师以他们为榜样。认真抓好青年教师的理论学习,在教师中开展读书活动,培养青年教师的读书习惯。对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以其课堂教学流程的诊断分析为突破口,从课堂组织、课堂教学、教学研究等各方面把关。

7.课题引路,积极推进校本专题研究,以教科研促发展。坚持“立足课堂,营造特色,提高质量”的原则,以应用性课题研究为主。要瞄准教科研研究的重点、热点、难点,充分挖掘提炼。在课题研究活动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教研组长、课题组成员在教研方面的核心带头作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活跃我校的教研气氛与提高我校教研水平,为校本研修增添新的活力。

巡检镇高山河小学

校本研修活动方案 篇6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课程改革,深化校本教研,促进教师发展,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特制定如下校本研修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改为导向,以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为宗旨,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实行新课改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着眼于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的提高,立足校本,面向学生,聚焦课堂,多向反思,特色发展。完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不断创新我校校本研修的模式,加快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提升学校办学的理念与品位,为每一个师生的全面而具个性的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

二、基本目标

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和科研能力促进教师自我更新、综合发展与研究能力的提高,让教师自身学会不断地进行反思与研究,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入手,反思个人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强化教师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形成丰富多彩的研究型团队。

三、培训对象

在职教师

四、培训及学习形式

研讨式、互动式、参与式、反思式等。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

五、具体内容

1、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包括课程改革理论、校本教研理论、学校办学理念、创建学校特色的理念等。

2、新课程教材教法及评价方式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各学科的教材教法,以及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促使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课程开发研究。包括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等。

4、学校德育工作研究。包括班主任工作培训、少先队工作培训、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等。

5、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培训和研究。提倡各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组织、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网上教研”活动,在互动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6、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与研究。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和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对上级科研部门布置的科研课题积极参与、研究,要求每位教师有课题,并深入实验,写好总结与体会。学校对教师定期进行科研培训,增强教师科研意识,努力实现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用科研带动全校教学工作的整体改革。

7、课堂教学的活动与研究。各组教研团队每周进行一次以上的集体备课,各学科每周有一次以上的教研课,每月进行一次主题教研活动。本学期还将举行一次“新世纪杯”教学展示课活动。

8、充分利用有效空间,展开有主题的学术研讨活动。如开展“教学沙龙”系列研讨活动等。

9、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著作,做好学习笔记。同时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认真反思,每月撰写一篇教学工作反思和一篇教育工作反思。每学期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六、研修保障措施

1、成立校本研修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研修活动的领导、规划和指导。

小学语文教师校本研修活动方案 篇7

一、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的现状

1. 学校教研 、科研 、培训不能有机融合 、和谐统一

首先,学校的教研、科研、培训往往缺乏共同的主题,目标不一,三者之间不能紧密结合. 其次,三者不能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教学中具体存在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确立校本研修的主题.

2. 教师的认识不够

其一,有的教师认为只要把书教好,将学生的成绩搞上去就行,校本研修,那是做文章、过形式而已. 其二,有的教师安于现状,视野始终锁定在教参、教本和教辅,不看书、不学习,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守旧、方式方法传统. 不关注减负增效,而是通过题海战术、重复练习去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对于校本研修活动,广大教师缺乏热情,缺少参与度.

3. 形式单一 、目的不明确

农村小学的校本研修已形成了“传统的模式”———上课、研讨. 就课论课,没有主题,目标不明确. 缺失对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考和关注,让校本研修活动失去了“真”意义.

4. 效果不明显

由于教师不能结合自身的教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根据问题确立校本研修的主题,所以在研修活动前没有思考、研修活动中没有收获. 更何谈“分享研究成果”“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服务于教育教学”.

了解现状,针对问题,我们认真思考,积极实践,且行且思,努力探索适合农村学校教育特点的校本教研之路.

二、农村小学校本研修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的校本研修需要结合实际情况, 有序开展,增强校本研修的有效性.

1. 问题的提出是农村小学校本研修的关键

农村小学校本研修的目标是什么? “丰富的理论素养”、“大家的上课风范”……这些都不是重点,其关键在于能够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思考、研究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校本研修应立足于“人本”和“校本”两个着力点. 它的特点是:基于“本”,研修“教”,使教师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提出问题,这样,校本研修才能把握住“人本”和“校本”,才有丰富的一线资源,才有传承的生命力.

2. 正确看待校本研修的目标

校本研修目标层次:落实教育教学常规———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提升专业素养———增进教育教学智慧. 校本研修要进行分层推进,农村小学的校本研修目标层次要起点低、小步走,大多数老师可以在立足于落实教育教学常规的基础上进行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当然,也可以先“造就”一部分教师,让他们成为教学的行家,引领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3. 组织的形式可以多样性

课堂教学是校本研修的主阵地. 但同时, 还可以进行形式多样的校本研修活动, 把教师从单一的模式中解放出来.例如:关于作业的校本研修,开展旨在改进作业过程的教师研修(作业布置的研究、作业设计的研究、作业批改和分析的研究);也可以进行备课活动的校本研修,通过备课提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把握;还可以让教师体验考试,让教师以学生的身份进行考试(解答试卷),以研究和反思试卷的命题和评分标准,(解读试卷)引导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考试,引导教师树立学习的意识. 除了学科校本研修,还可以进行德育方面的实践活动研究,或是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个案研究.

4. 健 全制度 ,保障校本研修

首先,学校领导要对校本研修重视起来,校本研修是一个学校发展的脉搏. 在学校的管理制度中要有目的的进行规范,在绩效考核中有所体现,校本研修的制度要简明,可执行性要强, 要有针对性. 制度的制定要针对本校校本研修中的一些弊端,给出明确的执行意见及措施,执行力要强,执行要到位. 有了制度做保障,校本研修可以从制度化走向人文化、科学化的前行历程.

三、我校校本研修的实践

1. 建立校本研修活动中教师的主体意识

校本研修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实际教育教学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方式. 切实提高农村校本研修活动的有效性, 应加强校本研修的教师的主体意识. 为了搞好课题研究, 我们制定了计划,组建团队,将热衷于教育教学研究、有共同愿景的教师聚集在一起,调动他们的内在驱动力,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能动性. 有了这样的研究理念和团队精神,教师自然就有研究的兴趣,造就最好的研究.

2.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 ,创建校本研修的平台

以数学学科校本研修为例, 我校结合市规划课题《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错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将课题研究与校本研修紧密结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中夯实校本研修,在校本研修中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课题研究引领校本研修的发展.

3. 把 握 “错误资源 ”,立足 “问题 ”解决

学生的学习问题是校本研修的根本点和出发点. 校本教研,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学什么? 更重要的是怎样学? 从学生的错误出发,探究如何让学生合理有效的学习? 我们的校本研修紧紧把握学生的“错误资源”这一核心问题,在校本研修的过程中用“发现”的眼光去看待这些错误,对这些错误进行研究,开发并利用好学生的错误,化错误为资源,在错误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附:我校的学生数学错题记录.

某小学六年级学生数学错题记录

4. 形成我校校本研修的基本模式

(1)课前思考. 提前一周确定授课内容 ,组内成员独立思考、研究,打下底蕴基础.

(2)课前交流、即席备课 . 课前组内成员研究沟通 , 预设学生的错误方向和特征. 进行简单的前置性的备课, 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带着“思考”进课堂.

例如在《搭配规律》一课中学生的错误预设:a. 有部分学生不能有条理地进行搭配,使用避免遗漏或是重复搭配的方法. b. 学生在总结搭配规律时, 会出现选配的方法是木偶的个数加上帽子的顶数这种错误的数量关系. c. 学生将生活中实际问题如何转化成搭配规律的数学问题进行解决时会有错误. d. 在进行搭配规律的逆向思维,告诉你有多少种方法,两种事物分别是多少时,学生会有认识障碍.

(3)教学实践. 教师授课 ,听课教师关注课堂中错误资源的生成,并思考如何有效利用.

课堂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有捕捉学生学习错误的意识,选择学生有价值的学习错误资源,对学生的学习错误资源应进行分析,分析其思维的错误点在哪里? 再根据原因,合理利用,调整教学策略,有效引导,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思维的发展.

(4)课后研讨. 听课教师依据学生错误情况 ,填写诊断分析表,分析错因,调整教学思路,构建有效的新策略.

例如:在《认识正比例》一课中,我校教师的诊断分析表:

(5)课后反思. 教师从课堂的错误入手 ,反思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总结课堂的“得”与“失”.

(6)回归课堂 . 教师将思考回归课堂 , 进行实践验证 , 对比研究.

进行反思后回归课堂的练习和分析. 附: 我校的学生练习错误分析表.

我们把握校本研修的主阵地———课堂教学. “教”“研”合一,“研”指导“教”,“教”促进“研”,“研”以致用,使研究不断深入,不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校本研修的探索 篇8

自我反思——我要学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就是自我反思。这两所普通的乡镇学校,依据农村学校的特点采用了以下的“土法上马”的校本研修方式:

1、写《教学后记》。人是在反思中不断成长的,教学工作尤需反思。教师应一课一反思,课课回头看。这几年来,这两所学校要求老师们每上完一课写简要的“教学后记”,通过后记形式强化教学反思。在“后记”的写作上学校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1)客观——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把本节课中成功或失误的原由简要写出来。从成功和失误中悟出规律或找出原因,只要是有价值的。

(2)及时——教学后记及时撰写是非常必要的,及时的反思就非常的有利于于下一节课的教学。

(3)简明——写后记提倡言语简约。因为写后记主要是自己看,无须太详细,否则会无形中增加老师们的负担。

写后记首先是基于记录,但更重要的是自己深刻思考和感悟。初写后记可以是零散的、无主题的,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自己教学研究的主题写专题性的后记。如在一个月或一个学期中,根据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问题写多篇后记;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总结,写出有关合作学习的专题总结;最后,还可以在自己总结和吸收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写出关于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教学论文。

2、抄写《教育教学名言警句》。为了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这两所学校还要求教师加强对教育理论的学习。每学期统一安排学习一本教育理论著作,在学习中注意对名言警句的抄录,一般还要求熟读成诵40句段以上,并要求能学以致用。现在,每位老师能够脱口而出的名言警句都超过五六十段了,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的说课评课以及论文的撰写中能恰当地运用这些名言警句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分析相关的教学案例,老师们的教育理论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3、辑录《教法集锦》。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艺,教师在听优质课或阅读教学书刊时,将精彩教学片断和环节记录下来,并适当地进行点、划、批、注,每个月一般要求要有3例以上。过去,老师上公开课前,学校领导要组织很多老师来出谋献策,现在由于融化了众多优秀教师的教例,并经过自己内化后设计出来的教学设计就非同一般了,近三年来,这两所学校的教师在县、市和自治区级的教学赛课中都取得了优良的成绩。

同伴合作——助我学

学会合作与交流,是现代职业教师提升自身素养的重要路径。 在教师个人自学研修的基础上,学校要求教师互相研讨交流,以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一般的做法是:

1、实施“2+1”工程。“2”就是教师每月自荐两篇教学后记式,由教科室每月检查评比并从中精选优秀者或展示或宣读,资源共享。“1”指的是教师每学期至少阅读一本理论书籍,在学期结束时写一篇读书心得体会并进行座谈交流。

2、加强互动性的课堂研究,主要做法是:预约课—— 领导向教师提前预约所听的课;邀请课——教师自己主动向领导和同事邀请听的课;同形课——大家都上同一节课,从中探究相同或相异的教学方法;二次课——在大家评议基础上再用不同的方法上一次甚至多次,以求切实的提升; 开放课—— 举办“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专家以及兄弟学校的领导老师到校观摩课堂教学,在更大的层面进行“合作探究”和“同伴互助”。在多种形式的上课和听课中,强调互动式的交流对话, 在相互的说课、评课和反思中,丰富了教研的内质,生成了新的培训机制。

3、举办“教研组风采展示”。教研组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精心准备“5个1”(上课、 说课、评课、教案设计和一份教研组风采介绍),最后抽签决定展示者;分别从上课、说课、评课和教研组风采介绍四个方面来展示所在教研组,最后由学校 针对“5个1”评出5个单项奖和1个综合奖项。在“风采展示”的过程中,组内教师充分体现出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

4、在课题研究中合作探究。科研兴校就要有科研课题,而且必须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是一种集体探究的活动,最能体现团结互助的精神。在学校科研室的统领下,做到每个教研组都有自己的课题,每人都参与课题,在课题研究中进行自学、讲座、研讨、展示等形式多样的研究活动。课改以来的几年中,这两所学校各自都有8——10个县、市以及自治区级的课题。从目前结题的情况看,老师们的确是从课题研究中加强了团结协作的关系,提高了自己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5、开辟主题论坛。学校为教师开辟教育教学论坛,曾先后举行过“我的教学故事”、“我的好课标准”等主题的沙龙式座谈研讨活动,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互相交流,使论坛成了信息反馈的集散地,在对热点问题的讨论和辩论中明晰事理、提升能力。 通过灵活多样的合作学习,教师们逐渐地能教会评、能说会写、养成“学习理论——探索实践——提高理论”的学习和研修的习惯。

专家引领——带我学

专家能给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提供智力上的支持,给予行动上的诊断,“专家引领”的方式也是多样的:

1、显性的专家引领。邀请教研员、知名专家来学校作学术讲座、现场指导或咨询座谈等。这几年来,这两所学校就分别请了县、市、区的多位专家到学校进行教学指导,还聘请了一些全区乃至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兼任学校的教学顾问。这些专家除亲临学校指导外,还通过电话、邮件、视频对话等方式进行指导。

2、隐性的专家引领。就是通过阅读专家的理论著作,从中学习吸纳专家的理念和方法,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这样隐性的专家引领方式是主要的和大量的。这几年来,这两所学校都有计划的统一购买了不少教育教学专家的理论著作,基本上是一个学期着重学习一本,而且还要求做读书笔记、摘抄《教育教学名言警句》、摘录《教法集锦》、举办沙龙式的理论学习座谈会等。

3、上“移植课”和“移植报告会”。除“请进来”外,还采取“走出去 ”的方式, 所谓“走出去”就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聆听专家们的报告,回到学校后再举行“移植报告会”;外出观摩特级教师和名师的优质课后,回到学校就上“移植课”; 派出优秀教师参加脱产学习和接受高层次的系统培训后,回到学校后就让他们做“学习体会报告”等,这实际上也是一种间接的专家引领。

校本研修活动实施方案 篇9

2.于日常工作中要成效。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转变观念,构成课程仪式。要深钻教材,搜集资料,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备好教材和学生,把自己的个性和特长都融入到课堂。紧随教研组长的引领,在备课的过程中虚心请教;深入课堂,多听课,取得第一爱岗敬业演讲稿手资料,及时准确处理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把握主体方向,并在听课后与讲课教师平等交流,互促互进。

3.三点一线活动。始终将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点连成一线,层层推进,螺旋上升。以教学反思、交流研讨、课堂评析、教材分析设计等为教研的基本形式,透过教学观摩、教学示范、案例分析、谈心得体会等活动为平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活动方式:

1.每周参加教研组的校本教研活动。透过听评课进行教学反思与交流,促进专业化成长。一人讲课,众人评论,不仅仅益于讲课教师查找自己的不足,也能够将好的观念与具体做法较为形象、具体的传达给其他教师,直接服务于教学。定期、不定期听课,及时指出讲课教师的优缺点,博采众长,允许争鸣,不搞一言堂。进行反思的经验交流,展示优秀反思,提高深入思考的潜力。

2、参加丰富的活动,展示自己,增强品牌意识。用心做好人人一节课活动。号召教师树立品牌意识,构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勇于展示自己。展示备课本、业务本,促进教师业务学习的深度、广度。

3、利用网络资源开拓眼界,组织上网培训,鼓励上传下载,与高端对话。

城关小学校本研修方案 篇10

校本研修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校本研修工作,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不断提高教研水平、教学技能、教育质量,增强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学校内涵发展水平,现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县教体局《岚皋县中小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市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要求,以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 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促进我校教师队伍专业成长,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二、总体目标

1、构建以校为本,全员参与的校本研修制度,加强管理、培训、监督、考核机制,形成教师专业成长的长效机制,努力将校本研修工作落在实处。

2、抓实教学常规,狠抓校本培训,努力形成校本研修成果。

3、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使课题与教学有机结合。

4、培养“引领者”队伍,建立学校名优教师梯队,加强对校本研修工作的业务指导和专业引领。

5、通过各式各样的教育实践,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教学技能得到提高,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三、工作重点

1、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掌握校本教研的基本方法和工作流程;

2、建立校本教研组,起到辐射带动作用,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3、落实教学常规,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水平;

4、完善教师学习培训制度,加快教师成长步伐;

5、大力实施“三个一”工程,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四、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强化校本管理。

1、组织管理

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对校本研修及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组长:马铁军

副组长:陈洪武邱祖辉程时勇

成员:伍玉慧李英艳姚红梅各科教研组长

2、制度管理

学校制定各项教学常规制度、听课评课制度、教师外出听课汇报制度、校本研修学时学分登记管理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并激励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活动质量,营造学习氛围。

3、研修时间

(1)组内研讨:我校将每周二下午第三节课开始延长四十分钟定为数学教研活动时间,周三下午第三节课开始延长四十分钟定为语文组教研活动时间,周四下午第三节课开始延长四十分钟定为英语及综合组教研活动时间。

(2)主题研修:

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专题研修时间。

(3)个人研修:

根据个人校本研修计划按时进行。

4、加强校本研修的管理

注重日常教研活动的资料管理,学校要求教研组和个人严格按管理制度完成好自己的各项工作,注意做好学校档案和个人档案资料的积累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反馈、有整改、有实效。

(二)夯实教学常规工作,强化教师专业成长。

1、狠抓教学常规,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每学期学期初重申教学常规的各项要求,强调薄弱环节,使每位教师心中有数,根据各自情况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展工作。学期末认真进行总结,提出问题,不断改进。

2、重视常规检查,提高教学教研活动质量。每个教研组由蹲点领导专职负责,落实每周教研活动内容;由教研组长做好每周的备课检查,配合学校搞好每月常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纠正,突显教学常规检查的实效性。

(三)发挥“专业引导”作用,加强教师的学习与培训工作。

1、在50岁以下的教师中,大力实施“三个一”工程,即每学期每位教师要

读一本教育名著;撰写一篇有实效的教学论文或教育叙事、教学反思;主动申请上一节优质的公开课。

2、继续推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骨干班的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结合学习的收获和自己的感想,写出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研修时间,举行一次专题讲座,达到“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益。并邀请省市县专家来我校做专题讲座培训,进行经验交流、示范引领,让更多的教师受益。

3、做好“互帮互学”工作。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开展专题讲座,各教研组扎实开展好集体备课,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找出问题及原因,制定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答疑难。

4、内部挖潜,择本校之能人,举本校之“名师”。建立“名师工作室”,开展名师论坛,通过名师带动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每学期将安排各层次教师开展教学研讨课,一方面为教师提供示范,解剖案例,另一方面也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研究型教师的培养力度。

5、开展好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提高教师文化修养。积极倡导每位教师每学期读好教育专著,撰写读书笔记,并定期进行读书感悟分享。

(四)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1、以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为原动力,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各教研组要关注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建立教师个人成长档案,确定后备骨干教师人选,制订发展规划,并由教导处实施帮扶计划。我校将继续开展“青蓝工程”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的积极作用,通过“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师徒结对,共同提高”的“青蓝工程”实现校本研修双赢模式。并通过校级骨干教师的培训和“校级教学能手”的评选等活动不断为青年教师提供条件、搭建舞台,加快成长脚步,争取有更多的青年教师成为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

2、大力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实行随堂听课制度,每学期听课15节以上。听课后要及时写出点评,利用一切空时及时反馈,做到听评课“3个1”(即:提一条优点,指一点不足,提一条建议),以便真正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3、立足岗位培训活动,着力打造名师工程。进一步加强对优秀骨干教师的培养考核工作,创造机会给他们压任务,使他们在工作中得到锻炼,提高能力,力争在省、市、县各类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五)丰富教科研形式,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1、教学研讨——促教学反思

各教研组利用每周的教研活动时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研讨:

(1)以本年级每单元为重点,有针对性的,有主题的备课研讨。

(2)每月开展一次学生作业展示互学活动,在活动中对有问题的学生作业布置,提出改进的建议,规范作业的布置。

(3)每月开展一次专题研讨学习活动。每位教研组成员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专题学习研讨活动,活动内容可是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某个问题,可是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介绍,也可是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各种活动必须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活动过程记录。

(4)每月观看一次名师上课光盘,并就所看的内容进行交流,谈各自的收获和体会,作好记录。

2、课例研讨——促个体提高

(1)每个教师围绕自己确定的组内教研主题上一节汇报课,课前进行说课,课后说反思。

(2)同组教师共同研讨交流,做到三个一:说出一点优点,找出一点不足,提出一点建议。执教教师结合大家的建议,进行二次、三次修改。

(3)大力开展微型课堂研究活动,以“新课程有效化教学”、“高效课堂”为载体,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和疑点问题,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课题研究——促教研成效

(1)各教研组对每学年确定的研究课题要落实研究方案,抓实研究进程,每次活动有重点、有反馈、有理论学习和探讨,并及时做好各种资料的积累。

(2)在校内对我校目前研究情况较好的小课题进行小范围的交流和推广,建立校内交流平台。

4、信息化研修——促教育教学发展

(1)学校逐步建立电子备课室,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查找所需资料,提高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技能,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和交流。

(2)积极开辟网络研修方式,建立专题论坛、主题空间、博客写作、QQ群交流;做好班班通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探索实践,深入开展网络教研活动,让信息化带动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研修组建设,保证组织人员、措施制度落实到位,经费投入落实到位。

2、充分引导教师利用互联网的强大优势资源作好反思、交流、研讨工作,打开眼界,及时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资源信息,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信心和热情。

3、注重青年教师的进修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建立教研成果奖励制度,鼓励全员积极参与校本活动,提高校本研修的效果。

4、学校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购买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书籍、订阅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杂志,为教师学习奠定物质基础。

5、学校把研修活动中教师的参与度纳入绩效工资管理。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形成共识(2013年3月——4月)

制定校本研修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建立完善校本研修制度,全面推进校本研修工作,同时指导教师制定个人成长规划和校本研修计划。

(二)强化管理,组织实施(2013年4月——2014年12月)。

加强校本研修管理,落实管理制度,加强校本研修的业务指导,为教师的研修提高优质资源。抓好校本研修各项措施的落实,校本研修专题研修取得阶段性成果,丰富校本研修内容,深化校本研修活动主题,校本研修质量和效果明显提升,争创校本研修示范校。

(三)完善机制,形成常态(2015年1月—2015年12月)。

立足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篇11

关键词: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171-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我国百万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传统的教研模式已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教育形势。为此,必须重建新型的教研文化,立足校本研修,通过包括常规教研和教育科研的教研活动,形成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创建一种共同的职业生活方式,促进包括教师和学生的以人文精神和创造精神为核心的人的发展。立足校本研修,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独具特色的教学行为。

一、加强学习研讨,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

要使教师主动投身于教育科研活动,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科研意识。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是激发教师进行学校教研工作的前提。

1、问题意识。爱因斯坦说过:“系统地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这一问题重要得多”。学校在教研活动中要鼓励教师摒弃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摒弃不适应新课程的工作方式和工作习惯,积极反思,勇于改进和创新。引导教师从教学常态的现象中寻找问题,从课堂教学实际情景与自身教育经验反思中寻求需要改革的问题,从回顾教学、读书、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发现问题。通过学习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教育科研领域的动态及进展,了解别人的科研成果,提高自己对问题的感知能力。

2.反思意识。日常的教研活动中,应引导教师坚持撰写教学随笔、教学日记或教后感,及时记载课堂教学得与失,并分析成因。这是教师进行科研活动的最便捷的切入口,这样做既便于及时修正自己的教研过程,又可以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课题。对研究过程中做法的反思,及时纠正偏差,使科研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为科研的顺利进行不断积累经验。

3、创新意识。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能以新异、高效的方式处理教学中的问题,在教育活动中不断探索和超越。在教研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地鞭策自己,不要盲从,不要照搬照抄。教师要不断努力去学习,努力做到博学多才。努力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敢想,敢说,敢为,勇于创新和探索。对已经出现的具有新异特点的教育现象,要善于捕捉,思考再三。努力发现疑点,形成问题。通过加强教师科研意识,引导教师将科研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让广大教师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做教育科研的主人。

二、建立教研共同体,搭建教师交流学习平台

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是教研主体,多元的教研主体在特定内容和地域范围中相互间有效互动、整合,就可以形成教研共同体。学校可以组织一支由专家、教师、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教研共同体,将校本教研“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三环节有机联系起来,营造“纵向引领、横向互补、多向互动”的学术氛围。

1、纵向引领:外援“借脑”,内援“借力”。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教师收看专家讲座、邀请教育专家、教研员来校讲学,借助“外援”的教育思想,向教师传递最前沿的教育理论和科研信息,让教师经历观念的洗礼和理论的更新。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就是学校的“内援”,利用开展“二度培训”或进行研讨工作的具体指导,形成校本研修的引领力量。内外合力,成为学校校本研修的强大助推器。

2、横向互补:创办“教研沙龙”。学校教研活动的“学、说、听、议”采用沙龙式,自由研讨,意在启迪。由此开展的教研有利于整合本校资源,开展同伴互助,交流心得,取长补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又调动教师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效果显著。

3、多向互动:校本教研所组建的教研共同体的一大创新是吸收学生的参与。当代教研重点是研究如何学,作为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潜能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最有发言权。学生参与教研活动,整合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可把教研活动作为学生创造潜能的突破口,收效甚大。“研训一体”即将校本研修的地点设在课堂,一边教学,一边研讨,可由专家亲自授课进行专业引领;也可由教师先讲,专家即席指导。整个课堂成了学习和交流的场所,真正做到让课程的生命存在于课堂,让课改的魅力呈现于课堂。

三、完善研修运行机制,激发教师参研的兴趣

把学校建成一个学习型组织,这是学校现代化的一个是要标志。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创造能力,努力形成一种弥散于群体与组织中的学习气氛,凭借着学习和个体价值的实现,大幅度提高组织绩效。

1、管理机制。学校由行政领导、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的“课题组、学科指导组”,具体负责规划、组织、协调、指导工作。在过程管理上,一手抓教研材料、学习笔记等资料的检查、归档和整理;一手抓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跟踪管理,采取优秀教师定期献课、实验教师人人亮课,指导小组随堂听课,形成幅射效应,为教师提供交流研讨的平台。

2、动力机制。激发教师教研动力的根本着眼点,就是激发教师作为人、作为生命体而产生的自我需要;其次,是教师素质的发展需要;再次,是教师参与教研的态度和行为。首先从“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高度教育教师参与教研的重要性;其次是理论学习,坚持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营造“书香校园”,把教师培养成为学习型教师;此外,学校要重视教研经费的投入和激励机制的保障,把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所作的贡献同评先评优、职称晋级紧密挂钩,促進教研活动高效率地开展。

满足教师校本研修的合理需求 篇12

一、关注教师成长阶段的差异

1. 关注职初型教师研修

对于职初型教师,校本研修的功能应定位于帮助教师尽快适应新角色和新工作,通过研修使教师逐步适应工作,使其心理与行为符合相应的角色要求。此阶段的校本研修可着重采用以下几种策略:一是帮助教师适应教师职业,顺利实现角色转变;二是帮助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如我们可以为每位教师选定指导教师,通过指导教师的帮助,使职初型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能很快熟悉和熟练掌握;三是专业知识技能学习,包括根据学科自身发展与中小学教学改革的要求对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更新,以专业学科为载体,帮助教师将教育学科知识和专业学科知识进行整合等。

2. 关注熟练型教师研修

熟练型教师在学校教师中的比重相对较大,他们基本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但对教育新理念的更新速度不快,所以对于他们的研修可以侧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帮助教师树立符合时代潮流的教育新观念,把握教育改革的动态和趋势,进行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实践;二是进行教学反思,既注意将教师的教育行为置于教育理论和教育规律的指引中,又较多地将教育教学的真实场景中发生的各种现象、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三是案例教学,其主要作用在于满足教师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需求,使教师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有利于发展教师的思维能力,加深对涉及案例问题相关知识的理解。

3. 关注专家型教师研修

专家型教师大多已是学校的骨干教师,已经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对他们不仅要应其需求满足相关的研修,还要为其搭建展示平台。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策略:一是注重将教师本身的教学实践拓展成为研修内容,培养经验总结的技能,以回顾、反省、总结的形式,展开对教学实践的分析和思考,使对工作目的、措施、现象与效果间关系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二是增加课题研究的内容,强化问题研究意识,从教学经历和经验中发现问题,形成并运用已有经验和知识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二、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系统

1. 树立正确教育观念

校本研修要能帮助每位教师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使教师爱岗敬业,勇于改革创新,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校本研修要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为核心,进行教育前沿理论的研修,引导教师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如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课程理论等。

2. 加强专业知识研修

我们要引导教师根据学科自身的发展和中小学教学改革的要求对学科专业知识进行的本体性知识类研修,并以专业学科为载体,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与学科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并帮助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进行跨学科知识的研修。

3. 加强专业能力研修

上一篇:春江花月夜课堂教学下一篇:多媒体教学课件